高中地理学科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47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本理念核心素养

一、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教学有比较固定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资源整合意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筛选,适时引入部分校本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设计和规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学生地理认知基础、生活地域、文化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有整合意识,随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几个教学目标: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以及人口增长的因素,掌握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数据的能力,使其建立科学的人口观,树立社会责任感。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综合考虑了教材相关内容的特点,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设置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对中国人口增长状况要有总体把握,能够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制约因素,找到其主要影响因子,培养科学的人口观。为使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有更加真切的感知,教师从网络上搜集了不少数据信息,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如不同时期出生率、死亡率的相关数据信息,教师用图表进行了展示,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教师利用信息优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促使学生顺利构建学习认知,对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对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法运用。教师生动讲述、案例列举、数据分析、地图展示以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成功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多媒体能够将丰富的图片信息、动画视频、个性文字等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多重冲击,以成功调动学生多向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展开多重地理学习探究。网络信息的广泛介入,使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选择,电子地图直观形象,其调度作用也更加突出。在教学“人口合理容量”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漫画,对人口无序增长带来的后果进行了直观展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让地球不堪重负了。学生对这些漫画有浓厚的观赏兴趣,对文本学习内容也有了初步认知。教师此时提出思考问题:地球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呢?中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吗?学生展开深度思考,教师顺势引入教材内容,对“人口爆炸”“环境限制性”等内容展开学习探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漫画和思考问题,将学生带入深度思考中,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高中学生对社会、自然有比较深刻的认知,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发动,能够形成较强的教学启发性。学生在观察漫画的同时,自然形成深度思维,这是教师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效果。漫画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能够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再加上思考问题的辅助,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研究性思维。从课堂学习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发动是比较适当的,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对教学内容展开了多重研究。

三、优化教学程序,构建学生区域性认知

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程序设计,教师在执行教案时需要有调整意识,根据教学生成和学生学习实际,对教学设计展开适当的修改,以优化教学程序。地理教学涉及区域认知问题,教师利用课本理论知识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进行多重对比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促使学生对区域人文问题展开深度研究,进而形成完善的区域认知体系。教师要让学生读懂地图、学会图文转化、展开空间想象,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地域文化与人口”时,教师设计的教学重点是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的文化特征,明确文化对人们思想认知的制约作用和对人口增长的重要影响。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显性的,具体存在哪些异同点?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信息,让学生指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不同?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展开了自发讨论研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得到了共性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远远低于中国人口增长率,这说明中外文化对人口增长有显著影响。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中外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再次进入热议中。教师利用最直观的数据展开教学发动,并利用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问题设计连贯,教学引导顺利,学生的学习思维启动自然,教与学高度和谐。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应合理发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契机,这就是最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2

 

在地理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但是至今为止“地理核心素养”还没有具体的概念,核心素养并非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老师进行长时间的逐渐的培养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主阵地一般是在课堂之上。如何在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高中地理素养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素养的界定和选择”专题研究中,该组织对于“素质”以及“核心素质”进行了界定,并且成为了“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的重要的依据。此组织认为,“素养是可以教、可以学、可以测的,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素养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培训。”核心素养“则是在不同的领域之中或者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中都不可或缺的必要的素养。

 

地理素养是指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且能够运用地理学中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的涵养,地理素养主要有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以及地理观念四方面构成,而地理核心素养则是最能够体现地理这一学科的价值的关键素养,是能够满足终身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地理思维,地理核心素养从地理学科教育的来看应该包含有地理技能、综合思维、空间视角、人地观念四大方面。

 

二、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的意义

 

2.1环境保护课例中的理论知识

 

可持续发展理论。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资源不断地过度消耗,不仅阻碍了人类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中,主要强调就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满足全人类的自身需求,强调经济利益的增长方式与破坏环境不冲突。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先解决人类发展时的问题又能够为后代人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符合人类与自然的共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协调发展观,在制定环境保护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

 

因地制宜理论。因地制宜理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上到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进行环境保护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制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培养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

 

2.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想要建立这种社会就必须要求民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

 

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环境保护的教学,学生会对于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建立起理论性的知识,并且了解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充足理论知识的基础下开展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环境素养的有方法。通过环境保护的教学,学生会逐渐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让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掌握到环境保护的真正的方法,并将其使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2.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教学的创新

 

2.3.1优化课程理念,加强学生互动

 

首先,优化原有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向,不只是在学校,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深入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确立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课程理念;其次,合理安排学校课程,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调整学习进度,加强相关联系,加大知识文化的宣传,营造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学习氛围。课程目标的设置凸显地理核心素养体系。

 

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学生之间创建起平等、和谐、美好、民主的关系,可以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3.2创新课程内容,将环境保护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对课本教材进行改进,紧跟时展的步伐,优化教材内容,更新教师思想。教材选取体现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核心素养体系的层级特点,分学段安排地理课程内容,精选重点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培育核心品格;教学建议应为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方法等提出指导,为创新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指引方向,成为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保证。还要注重将环境保护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测试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2.3.3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生活实践,以学生知、情、意的形成与内化为认知基础,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行为的体现为根本标志。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个体,不能够使用统一的模式来培养他们,所以教学应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地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追求,以贯穿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依托,成为深化改革的动力。

 

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现结合的教学就是要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难点以及重点化解,这样在师生的辩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三、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的具体课例研究

 

接下来我们以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湿地保护为例,针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进行具体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本文以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关湿地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其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的正确理念。

 

2.过程与方法

 

(1)优化课程理念,培养核心素养。对于湿地保护的了解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消亡了或者即将消失的湿地,应该着眼于寻找湿地消失的原因,分析资料。同时运用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结合人地协调观念,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正确的区域认知。

 

(2)创新课程内容,注重地理实践。地理核心素质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局限于纸上谈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拟实验,综合条件,提出假设,分析湿地的作用和消亡原因,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课堂理论,立足于实践。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阐述,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课例研究关键

 

(1)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理念。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注重地理实践

 

(3)运用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4.课例研究总结

 

课例研究结束后,案例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精髓的总结是整个过程的点睛之笔。以往对于湿地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湿地的作用和湿地的消亡导致的危害,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立足于实践,关注湿地保护的集体措施,关注有关国家对于湿地保护的立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教育也已经上升到位世界都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出现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意识才是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湿地学习的研究过程为例,显示了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3

关键词:科学素养;前沿知识;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319-01

1引言

众所周知:"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中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便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开展物理教学的主要依据,中学物理教师应加强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努力探索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此我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研究和学习,有效地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

2理论依据

2.1科学素养的涵义和内容。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所谓科学素养也叫科学素质,是指个人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对于科学素养的内涵或基本要素,国内外学者由于文化、教育及宗教的背景不同,表述也不同.我国大多学者提出大众科学素养应由四个方面组成: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

可见,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要素。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其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2.2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适当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需要。在中学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一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于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我们应该尝试将现代物理前沿知识较多地渗透到中学物理中去,建构一个开放的、多支点的物理知识体系,起到优化中学生物理知识结构的作用,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到物理学发展前沿的东西,提高大众科学素养,是适应科技竞争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2.3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必要性。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首先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又是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起着突击的作用。

其次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学校,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同样中学物理素质教育也应以课堂教学为主。物理素质教育,包括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维、物理能力以及物理兴趣的培养等等。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时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次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初步探究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而且在知识快捷更替和发展的今天让中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是十分必要的。

3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

3.1探索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方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讲授现代物理前沿知识,不仅要求内容上使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更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中最先进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讲授,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声像并茂的特点,例如:讲人造卫星时,可以播放录像材料,让学生观看卫星发射、运行等过程,可以将抽象的物理前沿知识化为直观易懂又简单生动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关于人造卫星与宇宙飞船变轨问题,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利用视频播放"天宫一号"发射过程、"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过程,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变轨问题有了深刻的感受,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2开展中学物理科普讲座。

中学物理科普讲座是活动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开展纳米技术讲座等,学生了解到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纳米技术的应用等,特别是学生看到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将48个铁原子排列到铜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围栏,感到很神奇,学生从物理科普讲座中能学到许多新鲜的知识,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深入、具体,使知识面拓宽,使物理学习更丰富多彩。

3.3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国家课标标准指出研究性学习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物理学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理所当然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载体,中学物理教师更利用这一重要的活动加强对学习科学素养的培养。当然,由于现代物理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应具有系统全面的自然科学史知识。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4

一、地理素养和地理素养养成教育内涵

1.地理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即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技能解决问题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里品格和内在涵养。它包括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方法等。良好的地理知识素养要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自然地理知识、经济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三大方面。自然地理学包括水文、地质、气候气象、环境等方面知识;经济地理学包括研究人类社会农业工业的发展,制约农业工业发展的因素等;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以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索人文现象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其内容涵盖经济、人口、宗教、语言、民族、民俗、行为、自然、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等。良好的地理素养需要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并分析现实地理热点问题。地理科学能力包括地理信息采集能力,地理分析判断能力,全面地理观点和地理方法等。

2.地理素养养成教育的内涵

地理素养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能够从地理视角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技能解决问题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内在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地理素养需要从学生的养成教育着手,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学习地理知识、培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树立全面的地理观点、掌握科学的地理方法,从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

二、贵州农村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现状及原因

贵州位于祖国大西南地区,全省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六普”人口为3475万,居全国第19位。2010年共有初中1617所、九年制一贯学校531所,共计在校生213.7万人,初中生占全省总人口的6.15%,其地理素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人口的整体素质。

1.地理素养现状

(1)地理知识欠缺。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看云识天气”一文学习为例,该课学习需要让学生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通过观察云朵形状变化、运动路径和速度来判断天气可能出现的变化”。学习这一课,能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反之,若对生活没有多大实际应用效果的内容,学生会表现得倦怠。由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学习上,没有通过开展实践课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地理学科学习欲望,使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甚至厌学。地理知识欠缺,一方面是受教育评价体系限制,学生地理学习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注重“实效性”,表现为学科学习实用性和自身诉求实现程度,两者具体表现为考试成绩排名的提升和学习进步在学生中对自己“地位”的提高程度。

(2)地理学科能力不足。地理学科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能力、地理信息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四个方面。贵州省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他们缺乏提出地理问题的基本能力。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量信息充斥社会,人类生活的地域空间既是信息发源地,又是信息传递载体。学生要博览地理信息就需要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学会在网上收集地理信息并通过判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在指导学生判读地图收集信息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地图素养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要素获取地理信息,认识地理事物相关性,从图形中获取地理要素特征,绘制地图形成空间认知的能力”。

(3)表达交流能力较差。表达交流能力是一项重要能力,可让学生在已有地理知识基础上,通过与他人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沟通交流,实现对已掌握地理知识的运用技能提高。当前在贵州省农村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学辅助设施限制,致使学生地理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表述地理事物的形状特征,严重制约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

2.地理素养较低的原因

(1)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相关学科的发展。当前贵州省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地理素养不足,主要是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定问题。在当前的初中学生评价体系中,一般只把地理学科作为考查科目,仅有极少数地区把地理学科列入中考范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因而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没有后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集中体现在学校升学率上(以学生考取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人数和比例来量化)。受学科教育评价体系限制,学校主抓升学率,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主科教学上,而忽视了地理等学科的发展。

(2)教学设施不足。贵州省自1998年开始,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但由于贵州省经济发展落后,学校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以德江县桶井中学为例,连基本的教学辅助工具都不足,如八年级中国地理教学中需要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地形图、资源分布图等不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GiS三维模型等教学辅助设施缺乏。2000年以来,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也有较大变化。为了充实学生地理知识,强化其表达交流能力,新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融入学习。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受教学辅助设施的限制,地理实践课开展很有限,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3)应试教育导致学习偏重“实效性”。当前贵州省大多数地(州、市)都没有把地理学科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考核范围,学生不能通过学习地理提高自己考试科目的整体成绩,从而实现提升自身学习成绩的利益诉求和心理诉求,学生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地理学习上,这也是阻碍学生提高地理素养的主要因素。

根据2011年贵州全省中学升学考试统计调查发现,在2011年的中考中,全省9个地(州、市)文科综合学科评价体系如下: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铜仁地区、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黔东南州8个地(州、市)均未将地理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范围,只有黔西南州把地理学科纳入中考范围,以30分制计入中考成绩。在调查中发现,黔西南州学校的学生,由于地理学科以实考分数计入中考总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即使是被迫学习,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都要稍高于其它地州市的学生。

由于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在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安排方面也不尽合理,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授课,也是造成贵州省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不足的原因。

三、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养成教育的建议

1.改变现有教育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地理素养偏低的现状,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措施是完善现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中学推行学分绩效制,把所学各门学科按照学分计算绩效,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等各个方面。教育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学校教育要扭转办学理念,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各学科教学的均衡性。因此,提高学生地理素养需要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2.改革现行中考制度

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其根源在于现行的中考制度。由于没有将地理学科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范围,加上学校师资有限,为抓升学率,学校不得不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如果将地理学科纳入中考范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就会截然不同,如黔西南州以30分制将地理计入中考成绩,学生对地理学习态度认真得多,对地理学习就不会显得漫不经心。而其它地(州、市)由于地理学科没有纳入升学考试范围,平时学习也只是科普性学习,属考查科目,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3.加强实践教学

由于大多数农村学生没有条件外出进行较大范围的旅行或独立到陌生环境的经历,他们利用地理知识特别是地图知识的机会不多,没有直接感受到地理知识对生活和生存的实用性,最终淡化了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地理素养偏低。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只有开设实践课程,使学生真正运用地理知识,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激发其强烈求知欲。新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现学生地理素养提高,必须注重实践课设置,通过实践课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地图、采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在实践课中养成良好的地理素养,达到提升学生地理素质之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文素养;培养;作用;试论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还包含对地理人文知识的自我积淀。

1.增强高中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新传统的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地理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在争论、思考中,发现真知,探寻到问题的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等自我探究的能力。

2.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高中地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推理能力和合理分析的能力,运用绘图和填图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因材施教的地理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

地理学科虽不能单独完成对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强意识、求真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同时还能够增强高中生的服务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合作精神,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1世纪,社会的发展呼唤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素养的完善和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人文素养

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素养,有利于学生冲破封闭的单科教育模式,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平衡。

一、高中物理教学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指科学素养之外的一种素养,它主要指人的涵养,或人的素养,与人性、情感、欲望等方面密切相关,其涵盖面很广,道德修养、个性人格、理想追求、文化品味等都属于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种潜移默化、无所不在的力量。

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如能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否具有认可相容、协调的心理品质,能否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等等。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人不管他掌握的科学知识有多少,充其量只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而不能算做高素质的人才。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或弱势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际上进行的还是应试教育,以高考为宗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在对待学习问题上,他们表现得十分现实。这种现实性使他们把精力集中于学习和高考,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结果就是使学生变得性格孤僻、高分低能,缺乏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创新能力,适应不了时展的需要。

第二,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如内容多,难度大,难于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等,这些问题使物理教学长期陷于传授知识和题海之中。过重的作业负担,整体划一的评价要求,使得抄袭作业现象特别严重,不少学生在分组实验中编造数据,不实事求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注入式的、被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成长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注意不够,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三,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少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持“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但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学习知识。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会使知识的重要地位受到挑战,对知识的过度关注使得大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是否学会了知识,而忽视甚至轻视这些知识所包含的价值因素,特别是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因素、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等问题,表现出迷信权威和盲目从众的心态。物理教学在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解题的过程中,忽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弱化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受到关注。

第四,教师自身对物理科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大部分的教师自身在接受科学教育时受到的更多的是“科学主义”式的教育,人文知识基础薄弱,而且高等师范教育很少注重理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目前中学物理教师缺乏从科学与人文统一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意识,认识问题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倾向,过高估计科学的作用,过分注重物理知识的积累与提高,忽视了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价值。

科学性和人文性是物理教学的一体两面,两者密不可分。只有把物理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渗透到我们的物理学科教学中,才能指导我们的物理教育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高中物理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自然而然的诉求,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理应承担的责任。

二、高中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很多中学物理教师已经在观念上接受并认可。多数教师在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图的情况下,一般都能认识到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普遍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根本内涵。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准确解读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物理教学应始终把握一个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能否落到实处,教师是关键,作为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21世纪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时代,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根本内涵就在于“人”,就是以人为本。物理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物理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物理不仅是科学,也是文化。[1]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一种文化,传播物理学发展史中真善美的东西。物理新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起作为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观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物理课程性质的体现。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实现。[2]知识与技能既是教学的本体,又是实现其他教育目标的载体。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将三维目标有效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转化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养成。

第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加工、设计,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同时,高中物理教学要面向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应用的层次上,更应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规律形成的过程,同时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对象由始至终挖掘,创造适合于自己教学需要的,有个性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不是学科必修课的延伸,而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不是为应试教育服务,而是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服务。比如我们开设的《厨房中的物理》、《家电原理与简单维修》、《生活与物理》等,显然与现行高考没有多大关系,但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是很有益处的。

第三,物理学史应该与物理教学相结合[3],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萨顿认为,一旦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就会显示出它的人文性,而且极富人文内涵。物理学史是极富人文内涵的。物理学史应该与物理教学相结合。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4]和“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5]列入了三维的课程目标当中,并且作为一种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和手段。传统的物理学史教育把科学史作为一种知识附加在科学教学内容上,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物理学史教学模式非常低效。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虽然把科学史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在理论层面上,许多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的价值仍不明确,在实践层面上也没有找到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课堂的有效方法。

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中的物理学知识和知识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基础,有机地渗透有关历史、社会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使科学学习的过程变为科学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定理等,还可以从中体验和学习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科学知识不仅是靠积累得来的,也是物理学发展不断渐变和革命的结果,促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知识观和较为完整的物理学知识体系。

第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但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也是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很好途径。教师应当精心组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做到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双丰收。同时,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在学校依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家庭包括学生本人的共同配合,只有多方面通力合作,并多渠道的实施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合格人才。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这一点,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特性开展教学活动,定能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追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续佩君,薛永红.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J].学科教育,2004(10):13-14.

[2]武淑清.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4):66-68.

[3]周国强.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4(10):1-6.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7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体系构建

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应当是师范生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关于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意识还不够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效果不甚理想,科学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构建合理、有效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性的实践意义。该培养体系应当是一个在认识层面上到位、操作层面可行、实践层面有效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应当是一个横向融合、纵向衔接、双向辐射、四堂联动、五方携手的立体系统。

一、弄清教育科研素质的内部关系,搞好“横向融合”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系统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或要素有序地内在联结而成的。局部或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如前所述,教育科研素质包括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科研精神等四个成分。其中教育科研意识是灵魂,教育科研知识是基础,教育科研能力是表现,教育科研精神是境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其他三个因素产生影响,并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教育科研素质结构的改善。

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科研意识的增强会促使他捕捉到更多的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由此他的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自然会随之水涨船高,进而会影响他的教育科研精神的相应调适。而教育科研知识的丰富,会促使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和精神的进步。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可以先进行单项成分的训练,如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意识的训练,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的学习,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的涵养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及时的系统融合。融合要以科研活动为中心,因为教育科研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在研究中学会研究”的过程。离开了研究问题和由此形成的研究情景,教育科研意识的唤醒、教育科研知识的获得、教育科研能力的持续锤炼和系统化组合都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好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应该是教育科研素质的单因素训练与综合训练的有机融合。以往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缺陷恰恰在于过分寄希望于单项成分训练对整个教育科研素质提升的价值,而忽视了及时整合的重要性。

二、统揽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三个阶段,做到“纵向衔接”

一个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要经历三个紧密联系、前后衔接的发展阶段:职前初步形成阶段、入职基本形成阶段和在职提高完善阶段。

教育科研素质的职前初步形成阶段主要是指师范教育阶段。师范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初步实践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初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育见习与实习,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科研实际,引导师范生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和迫切需要,为教育科研素质的初步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引导师范生课开展小课题研究,以及指导他们写好毕业论文,开展科研活动训练,培养师范生教育的兴趣和初步学会运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师范生自主建构起教育科研素质的基本结构,初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素质的入职基本形成阶段,是指师范生毕业后初任教职的一两年的上岗适应期。这一阶段要进行入职辅导。其主要目标是帮助新任教师熟悉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把所学的教育科研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教学研究实践,初步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基本上适应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显然,这一阶段的培养效果如何依赖于师范生阶段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准备程度。

教育科研素质的在职提高完善阶段,是指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阶段。在职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可以通过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加强教育科研实践训练,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愉快胜任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并涵育终生献身中小学教育科研事业的精神。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处在这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奠基作用。现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佳,如果分析源头,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师范教育阶段。正是这一阶段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欠缺,导致了中小学教师任职期间教育科研素质低下。因此不能只盯着这一阶段,应当将目光放远一些,把它放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沟通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做好统盘考虑、整体设计,注意做到与后面两个阶段的“无缝”衔接。

三、促进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形成“双向辐射”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同样,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既要注意发挥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注意教育教学实践对理论的强化作用,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双向辐射”的良性局面。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深有感触地说:“离开教育理论,学校教育工作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因而我非常看重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理论是指导教育科研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教育科研素质的首要条件,有利于用崭新的教育思维夯实教育实践研究的根基。教育科研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研理论对教育科研素质形成具有先导作用,必须加以重视。如果师范生单纯依靠教育科研实践,无视教育科研理论系统学习的价值,必将会造成教育科研素质养成的低效、被动,更不利于合理的教育科研素质结构的形成、优化。但是,教育科研理论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纯理性、结论性,不能沦为教条,陷入片面理论化。

埃利奥特提出“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的观点,凯米斯等人又进一步提出“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行动研究”是教师科研的重点。师范生通过教育科研实践,比如完整参与一次比较规范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师范生能够很好地了解科研活动的流程,对他们以后单独开展课题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育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师范生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时参与教育科研项目,在教育实习中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实践并重,使教学理论实习和教育科研实习融合、渗透等。既当学习者,又当行动者,一边立足教育科研理论消化,一边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共同促使教育科研素质的快速提升。

四、拓宽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渠道,做到“四堂联动”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应当充分发挥各种培养渠道的作用,形成“四堂联动”的良好局面。“四堂联动”指的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习课堂和网络课堂相互配合,形成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合力。

1.第一课堂是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的主渠道

第一课堂指的是课堂教学。合理设置教育科研类课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师范生高效传授教育科研的理论和知识,并注意讲授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倡“问题式”、“诱思式”或“研究式”等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研究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疑、质疑、答疑等活动来激活师范生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教育科研的多元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

2.第二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有效渠道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可以丰富师范生的课内外知识,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师范生对所学的教育科研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围绕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关于教育科研的讲座,成立师范生教育科研兴趣小组,吸收师范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开展师范生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的评比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全面带动他们的教育科研活动。

3.实习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练兵场”

实习课堂主要是指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环节。教育实习是检验师范生能否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环节,师范生可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动向,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在实践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为了增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重视与中小学的合作,建立中小学教育科研基地,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改实验。

4.网络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新渠道

信息时代是一个“依网生存”的时代。通过网络来提高教育科研素质应该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师范院校要构建较好的网络信息平台;教师要在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方面对师范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师范生可以通过教育专题学习网站,浏览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名家的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关注基础教育的前沿动态,把理论学习和中学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还可以利用网络空间、博客等形式梳理自己的思考,使自己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五、发挥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主体的作用,实现“五方携手”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还应包括各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融合,实现“五方携手”。“五方携手”是由师范生、师范院校指导教师、中小学指导教师、师范院校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构成的。

1.师范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师范生身上,因此师范生是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最重要的主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途主动构建的,而不是静等着被动接受的。这种建构并非随意或无意识的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协商并达成一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在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时,应当重点关注凸显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研讨式教学和实际情境化教学来具体落实。

必须以师范生为主体,激发他们提升教育科研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兴趣和潜力。他们智力发展趋向成熟,动机水平高,研究、创新意识强,情感意志也有了良好的发展,正处于人生中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与教育科研探索,让他们从掌握充足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了解中学教育实践情况两个方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融合,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

2.高师院校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具有比较明显的教育科研优势,对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起着主导作用。他们较好地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对中学教学实际比较熟悉,一般也承担某些教育科研课题。他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发师范生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利用对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活动的负责和指导,为师范生提供教育科研理论方面的宏观和具体指导,组织师范生开展教育科研。他们是师范生最好的启蒙老师,他们的科研态度和方法是影响师范生的最直观的教材。

3.中学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

中学指导教师一般是中学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责任感强。他们是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参与者、指导者。他们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身教”,帮助师范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为师范生提供真实的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师范生深入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各种问题。

4.师范院校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

师范院校管理部门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面负有引导的职责。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师范生提高教育科研素质。可以通过完善教育科研方面的课程体系,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3门必修课外,增设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类”选修课。丰富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可以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开展富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范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各种教育科研的探索活动。

5.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面可以起到统筹作用。教育行政部门是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是联接师范院校、中小学的桥梁,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计划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各单位的教育资源,统一制定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培养内容,合理利用培养时间,高效率地实施培养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质量。教育行政部门“五方携手”,形成合力,可以共同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科学合理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培养体系。这一培养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师范生科研素质各项因素的整合提供最佳的结合环境,有力推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远.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三强化”的培养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9,(8).

[2]汤玫英.继续教育培训的中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6).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8

关键词:乡土地理学习初中生素养

在地理新课标的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要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这也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最终目的。地理素养是“活跃的、负责任的”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地理素养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

一、地理素养的内涵

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因此,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特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什么是地理素养呢?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学习态度等;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素养呢?我们课题组根据我国和农村目前现状进行课题研究后认为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农村学生地理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2]

二、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所谓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地理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或主题项目为载体来选择展开的,因而地理学科中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就变成了对课题或主题项目的选择和组织。在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明确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结论(探究报告)。”因此,开发有意义的课题,建立课题库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以乡土地理为课题背景)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掌握相应地理科学知识

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养成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和地理科学品质的载体。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较熟悉的家乡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能要用到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地理知识,或者是家乡的人口、工业、农业、居民区的分布等人文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会更加直观且有助于他们掌握家乡相应的地理科学知识。如家乡出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规律等地理科学知识。

2..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地理科学能力的培养

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是让初中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地理环境入手根据家乡实际情况提出、收集、整理、分析、回答与家乡有关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定位、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与概括、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等地理科学能力。[3]

3.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地理科学对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学对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地理科学思想方法是其核心。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基础。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乡土地理课题让初中学生利用地理科学方法对家乡的地理进行研究从而培养他们地理科学方法。

4.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地理科学品质的培养

地理科学品质包括地理科学精神、地理科学态度以及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情感和动机等。乡土地理研究研究性学习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初中学生在研究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实事求是,尊重实践,不迷信,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的地理科学品质。

5.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形成地理科学意识

地理科学意识指社会或个人对地理科学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它包括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家乡的地理问题为导向(以课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进行研究之后形成正确的地理科学意识。[4]

三、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地理技术素养的培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初中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对家乡存在的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防治技术的了解。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初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的提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我们课题组在经过两年左右的课题研究后发现进行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班级的学生地理素养要比没有进行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班级的学生要高。具体表现在学生表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更强等。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等。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由此可见地理素养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5]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人民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3].《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地理王勇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素养;课程改革;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23-3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甚至是国家的发展命运都跟科技的发展有关。这就要求我国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要有科学的意识,都要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如此重要的任务自然而然地会落到学生的教育上,而学生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等基础知识都应该在学习阶段有所涉猎。然而,高中教育为高中生进入大学深入学习提供了一个基础。作为理科类的物理学科自然责无旁贷,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项重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去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逐步养成和树立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习惯、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差别、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什么科学素养的提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到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

1科学素养的定义

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其基本含义指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1.1美国对科学素养的定义

科学素养的概念一直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952年美国教育改革家科南特在他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中谈到了普通公民应该具有科学素养,他的定义是:人的经验越广泛,科学素养就越高。同时,斯坦福大学的赫德也是最早提出科学素养的人,他在1958年发表的《科学素养》中在讲到美国学校时使用科学素养来描述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到基础教育。1964年美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给出了科学素养的描述性的定义,包括6个方面:第一、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第二、知道科学家工作的论理原则;第三、科学的本质;第四、科学和技术的差异;第五、基本的科学概念;第六、科学和人类的关系。

1985年的时候,美国科学基金会启动了一个2061计划,这是一个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该计划认为:美国的下一代必将面临巨大的变革,而科学、数学和技术位居变革的核心,它们导致变革,塑造变革,并且对变革做出反应,他们对今日的儿童适应明日的世界十分重要。这个2061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在1989年,推出了第一阶段的成果叫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它定义的科学素养是:熟悉自然界,尊重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以及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问题。这是美国科学基金会在1985年提出的有关科学素养的一个概念,其中强调了数学在科学素养中的重要性。

1.2我国对科学素养的定义

2000年的时候,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和5个部门颁布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内容与目标》。这两份文件对科学素养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它包括了4个方面:一是科学态度;二是科学知识和技能;三是科学方法和能力;四是科学的行为和习惯。在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初中生关于物理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定义包括: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

虽然科学素养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各自涉及的基本要素大体可以归为3个维度:一是科学知识维度;二是科学技能维度,包括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两个因素;三是科学观念维度,包括科学本质和StS。因此,科学素养就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观念3个维度构成。[1]下文将从这3个方面浅谈如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高中物理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兼具多项任务,不仅要讲授高考要求考查的内容,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师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知识跟生活紧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不得不由物理教师肩负起。从高中物理教学入手,通过多种途径,能有效实现高中生科学素养3个维度的提升。

2.1科学知识的培养

物理知识是科学知识的一部分,学好物理知识对培养科学素养很有帮助。而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在高中第一年的学习中,接触到牛顿运动定律的相关知识后,很多学生对物理已经失望,甚至是放弃,而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时教师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物理知识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能利用身边的现象来解释物理知识,将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在课堂上经常以生活知识引入,如电梯、火车、汽车等学生经常接触的物体和人走路、人推桌子、人骑自行车等经常做的事情。除了实验室能看到的演示器具外,我们也可以自制“道具”,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笔者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讲完了惯性的概念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如何用一根普通的水管将矿泉水瓶中的水抽出?不能借助任何道具。其实这就是利用惯性原理的一个例子,学生想不出了,而觉得非常有趣,很期待老师是怎么实现的,当笔者仅用双手三下两下就将瓶中的水抽出时,迎来了学生热烈的掌声。这样学生就能感觉到物理知识的强大,极大地激起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热情,从此物理课堂不再枯燥。

2.2科学技能的培养

物理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物理中科学探究精神跟科学素养定义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的含义如出一辙。因此,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会有很好的效果。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实验并没有受到重视,大都是教师讲实验,连演示实验也只是走马观花地过一遍,如此学生自然就对物理提不起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工具,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分组合作探究、问题的提出、实验原理的利用、实验器材的选定、实验步骤的制定、实验结果采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一系列过程,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探究的精神,理解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时提升每位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个理论知识的记忆,还让学生以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式去学习,培养了他们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科学观念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一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学习物理学家对科学知识、科学本质不懈追求的精神。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插入物理学史的知识。比如,在讲电磁感应时,就可以介绍法拉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经历:他从小由于家庭贫困不能上学,13岁便在一家书店做学徒,但生活的贫困不能阻止他对学知识的欲望,他勤奋刻苦地学习,日复一日地做实验,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成为19世纪电磁学领域伟大的物理学家。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深刻,同时学到了法拉第刻苦学习的精神,知道科学实验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再比如,讲放射性元素时,就可以讲居里夫人在长期探索放射性元素的过程中,受到了严重辐射而患上白血病,但仍未放弃研究。通过这些例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为学生诠释了真正的科学精神。

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经济腾飞,早日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21世纪科学技术将更加迅猛的发展,未来的国际竞争,焦点是科学技术,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公民科学素养的竞争。高中生是国家培养的未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物理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当今教师共同去实现,共同探索出更好的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潘,褚慧玲.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J].科学,2005,56(6):39―41.

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素养教学方法

一、地理素养的科学内涵及其当前困境

地理素养即平日所言的地理文化修养,也就是从地理科学视角,审视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科学、赏析等方面的水平,或者说是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一个人的地理素养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培养发展起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对某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此可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学好地理的良好开端和养成良好地理素养的基础。当前高中地理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如下几个问题:

1.1对地理素养不知道的比例较大。大多数学生不清楚和不知道地理素养,这也就造成了对地理素养的概念模糊、感觉模糊,或者干脆就什么都不知道。

1.2被动思考,地理素养多由老师提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上地理素养问题应由老师提出。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对知识的处理多为机械被动的接受。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往的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相信学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的难点内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昼夜更替”、“四季的变化”入手,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争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开放和宽松的教学氛围,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究者的地位,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展开相互讨论,并且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领会地理学科的科学学习方法,并且逐渐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防止学生思想僵化,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因人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1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实践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对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探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活动一般有:野外考察、地理游戏活动、观测活动、地理知识竞赛和主题报告、环保宣传、制作地理模型等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地理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2通过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课堂上,让学生指一指,画一画,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中,适当地布置他们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也顺应能力培养的要求。比如:学习区域地理时,可布置学生绘画各区域轮廓图,或根据各区域空白地图来填写地理事物。若能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必将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强化读图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合理的分析、推理能力,地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装入头脑当中,面对没有见过的考题,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发挥想象、合理推理,是应对陌生考试内容的有效办法。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中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课程,都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并以人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同时以此为主线编写教材,课后活动也有很多关于人们对现有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一些看法和论点。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等,弘扬科学及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这方面地理素养培养与提高,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会深入分析问题,全面看待社会现象,提高自己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培养学生自然和人文地理素养。

五、潜在创新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