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十篇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十篇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33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1

摘要:简要介绍了案例教学的概念及特点,系统分析了案例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应用前景、课堂组织及教学效果,从而对教师在园林规划类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案例教学;园林教育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7.022

applicationofcase-basedteachingmethodinplanninganddesignoflandscapearchitecturecourse

 

zhangqin1,zhanghai-li2,zhanglyu-shui1

(1.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andarts,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45,china;2.instituteofwaterconservancyandhydropower,hohaiuniversity,nanjing,jiangxi210098,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brieflyintroducedtheconceptandfeaturesofcase-basedteachingmethod,baseduponwhichananalysisontheapplicationprospect,classroommanagementandteachingeffectofthemethodintheplanninganddesignoflandscapearchitecturecoursewasfullyrevealed.itaimdtoenrichteachingmethodinlandscapeplanningcoursesandgavereferenceforteachersintheirwork.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planninganddesign;caseteaching;landscapearchitectureeducation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园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核心课程。目前,国内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置大致相似,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1]。笔者通过系统分析案例教学的概念、特点、案例教学课堂组织及教学效果,明确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从而为案例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1案例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1.1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新任院长兰德尔对法学院进行大规模的改革,首先提倡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之后案例教学在哈佛医学院和商学院试行,1921年案例教学被正式全面推行。经过哈佛人百年的研究和发展,如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案例教学体系,案例教学逐步成为哈佛大学教学的最大特色[2]。

 

德国教育家w·克拉夫基认为,案例教学法是指“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地获得一般的,更正确些说,或多或少可作广泛概括的知识、能力、态度;换言之,让他们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的东西以及规律性、跨学科的关系等等。借助这种一般的知识、能力、态度,就多少能理解并解决一些结构相同的或类似的单个现象和问题”[3]。中国案例研究会会长余凯成教授认为,“用于教学的案例,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教材,它以各种视听手段为媒介,但主要还是采取书面形式去描述一个真实的特定管理情景,此情景中需包含有至少一项管理问题及它的解决方案(即决策),它是为某种明确的教学目的服务的”[4]。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根据教学要求,利用案例为学生提供特定的模拟环境,通过研究和讨论,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园林规划设计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要求为依据,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案例的调查、分析、讨论,通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论以及园林设计技法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1.2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2.1师生地位的不同教学活动中师生主体地位的不同是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本质区别。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单方面讲授课程知识,学生兴趣不足,得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5]。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为紧密,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1.2.2对教师要求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具备传统教学素质即可胜任,即只要能条理清晰地陈述原理,能根据原理与实例有机结合进行讲解即可。而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除了要求具备传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有较强的实践经验、组织能力和全面的专业知识。只有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选取好的案例并能在与学生讨论交流中更好地解答问题。一堂好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讨论时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顺利完成课堂讨论,是教师组织能力的体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在讨论交流中,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能够随时给予解答。

1.2.3对课堂环境要求的不同相对于传统教学,案例教学要求的课堂环境更为轻松。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为课堂教学留下充裕的讨论时间。教学活动的形式是课堂讨论,这是一种动态交流式教学,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案例教学中要求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活跃。

 

1.2.4教学效果的不同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讨论所学知识,以自身努力去挖掘问题,通过集体力量去解决问题。案例教学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于传统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则稍逊一筹。传统教学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对单个理论理解较快,但是缺乏讨论过程,因此学习的主动性

较低,学习的效果也比案例教学较差[6]。

 

1.3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强调问题的真实性,“教学案例”本身来源于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综合起来,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3.1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强,通过分析解决模拟环境中的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教师选取的通常是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实际存在的案例中充当角色,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思考和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实际上,在学校中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实际项目,通过案例教学模拟现实环境,可以弥补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

 

1.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案例教学中,每个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做出自己的分析,自主解决问题。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盲点,激发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1.3.3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决案例问题,师生之间是一种开放式互动交流,进而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亲密。讨论交流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可以根据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相互探讨,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接触,缩短双方心理距离,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7]。

 

2案例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鉴赏能力的逐渐提高,园林行业的准入标准势必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园林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园林规划设计》作为园林学科的骨干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设计技能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前提。现有教学体系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过于陈旧,知识更新不够及时,缺乏对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关注,难以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作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交叉学科,园林设计的元素已扩展到传统园林设计难以想象的境地[8]。打破传统,探寻更全面的新型设计元素成为当下风景园林学科设立的重要任务。

 

现今的风景园林教学体系中,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重视艺术形式、平面构成,轻视工程技术、植物配置等实践性非常高的课程;注重书面理论,缺乏设计和工程实践经验,理论与专业技能授课比例不合理,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些都是目前传统园林专业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然而案例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首先案例教学所选择的内容较为新颖,能摆脱传统教学中教材内容陈旧,知识结构与社会现实脱节的问题。其次案例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进师生的相互交流[9]。同时,案例教学还具备了理论联系实践的优势。例如它将设计场地中尺度感等因素直观地反映出来。除此之外,案例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将显著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园林人才。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组织

3.1精选案例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往往是设计方案图或已经竣工的实际案例,通过精选案例,形成案例库。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应是兼具优点、缺点的典型性案例和特色性案例。典型性案例能较好地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从而分析事物的普遍规律。特色性案例是在某个方面个性突出的案例,如设计手法的别出心裁、设计材料的挑战传统、设计效果的非同凡响等[10]。特色性案例能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设计灵感,激发其创作热情,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在选择和组织案例时应以典型性案例为主,兼顾特色性案例,及时收集和补充国内外的景观设计优秀作品。同时,教学案例要具备图纸齐全、效果清晰等特点。如在公园设计教学中,可以将纽约中央公园作为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展现纽约中央公园设计方案背景、平面图分析、道路系统分析、布局形式、部分效果图、主要景点图片、植物景观设计、方案优缺点以及纽约中央公园对现代公园景观设计的深远意义。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展示可以更好了解纽约中央公园方案的设计理念。

 

3.2案例教学组织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组织包含以下3部分。

3.2.1课前准备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学生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更应重视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好合适的教学案例;确定案例后,教师应充分分析案例涉及的教学内容,预计课堂讨论中将会涉及的问题,提前查阅资料回答疑问;提前分发案例资料,并把课堂讨论内容和课前准备工作提前通知学生。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学生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前准备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根据教师的案例资料,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查找需要的参考资料,分析课堂讨论内容,结合案例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以便小组讨论。

 

下面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简要介绍案例教学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准备太子湾公园的如下信息:(1)太子湾公园所在位置、历史沿革、人文资源、文化背景、设计背景等;(2)太子湾公园周围的环境、周围的城市景观、周围交通联系、周围居民类型与社会结构;(3)太子湾公园景观构思和设计布局手法;(4)太子湾公园植物种植设计等。课堂讨论题目可以设定为太子湾公园造园艺术手法分析,太子湾公园的设计优点以及你认为的不足之处,太子湾公园空间分析与种植设计特点等。教师将太子湾公园的相关资料提前分发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论文供学生学习参考,如《太子湾公园的景观构思与设计》、《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园林从传统走向未来——兼论杭州花港观鱼和太子湾公园的园林艺术》等。通过了解各专家学者对太子湾公园设计特色的分析,从而得出自己对公园设计的心得。

 

3.2.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首先要进行分组,分组时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组,以保证小组讨论的质量,并由小组成员推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内讨论工作,整理小组讨论意见,代表小组发言,再进行小组间相互提问。小组讨论,目的在于增进同学间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设计结束后,每位组长展示小组方案,并陈述其设计理念。而后,其他小组提问,由该组成员解答。通过指出设计中的不足和优点,让学生通过倾听他人分析与见解,反思自我,得到更加完善综合的决策思想。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积极自由发言,充分启

发学生思维。

 

3.2.3点评与总结课堂讨论完毕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与观点作总结性概述,分析本次案例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讲解本次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哪些应该作为深入思考之处,指导学生课后思考。依次点评各小组的设计思路、规划布局以及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对于讨论中易忽视或者重点的问题,应进行深入讲解并强调其重要性。对于已经建成的案例,可对其建成场景进行优劣分析,最后总结分析评定。

 

4案例教学效果分析

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案例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应用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该问卷主要面向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大二学生,共50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2人。通过对50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得出如下调查结果(表1)。

 

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安排与课程效果、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及满意度等。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80%的学生认为基础知识学习更为扎实,思路更加开阔,75%的学生认为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并能积极与老师交流。由此可见,课程中实施运用案例教学,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达到了教学的高质与高效[11]。

 

5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多学科、重实践的课程,是园林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课程[12]。案例教学以其重实践、重交流、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特点,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明显提升作用。笔者希望通过对案例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应用的讨论与分析,为在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从而提高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英,刘迪.增强相关专业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01):122-123.

[2]李谧.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科技大学,2012.

[3]吴建.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4]王希华,路雅洁.“案例教学”法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4(2):10-11.

[5]王淑芳.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之友,2008(1):123-124.

[6]申益春.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法之辨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98-100.

[7]姜阁.mtcsol研究生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8]纪鹏.农业院校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158-159.

[9]梁娟,皮建辉.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案例教学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3):115-116,121.

[10]申益春.案例教学法——培养园林学生创新能力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0(6):15-16.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73-02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主要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公选课既是高等院校整体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公选课的开设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拓宽视野,完善并优化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本文重点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来探索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的教学改革。

一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选修人数多、课时少

观赏植物造景艺术课程目前在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已成功开设两年,每次选修人数都达到180人,达到周山校区公选课人数的上限。高校公共选修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专业和年级,学生的基础背景参差不齐。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周山校区现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三个学院,选课的学生也全部来自这三个学院的不同专业。虽然农学院和林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开设有植物方面的专业课程,但因为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为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对观赏植物的基本认知还比较浅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但课时只有32个学时。如何在32个学时内让不同专业背景的180名学生对观赏植物造景从陌生到熟悉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由于上课人数多,课堂纪律和课堂效果比较难掌握,在教学内容上较侧重知识性和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2.教材选择较困难

目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造景》《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造景》等关于植物造景方面的教材已相当全面,但绝大部分教材都是适用于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对于非园林专业的学生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

二对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教学的建议探索

1.针对课程性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植物造景是在学习过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艺术等课程后所开设的课程,是讲授如何根据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原则来运用园林植物要素进行造景并营造园林空间,重点讲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作为公选课,需要根据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和学生的基础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授课的重点包括:科普性的观赏植物识别,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植物景观;理解和熟悉植物配植的原则、方法,以及处理植物与周边环境关系的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在外出游览时,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观赏植物,并且明白为什么这样的植物景观看起来美,美在哪里,体现了哪些艺术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更加热爱园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识别常见的观赏植物种类,熟悉观赏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2.根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结合前文对公选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在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参考苏雪痕教授的《植物造景》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两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其中的部分章节,如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运用、建筑与观赏植物的协调配植、园林中各类水体的植物配植、园路的植物配植、花坛与花境的概念以及对观赏植物材料的要求等。同时添加了部分园林史与园林艺术的基础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园林,了解中国园林。除此之外,每节课还保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补充介绍一个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案例,扩展学生的视野。如分别介绍过纽约中央公园、纽约高线公园、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以及穿插介绍若干位设计大师及其作品,如贝聿铭和林璎等。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有针对性的备课,尽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每次课都能有所收获。

3.引入身边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身边案例的好处在于:(1)可操作性强,便于学生课后观察学习;(2)理论与实际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植物造景的理解;(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积极性。

由于本课程为公选课,学生人数多,所以带学生实地欣赏非常困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校园内绿地,以及洛阳市内各大公园、滨水绿地、街旁绿地、居住小区等优秀植物造景实例,结合这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加深学生对观赏植物的识别,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植物景观,更好地理解植物造景的方式方法。同时由于选择的植物造景实例都来自学生熟悉的场地环境,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后主动发现植物造景的艺术美。

4.改变单一的讲解方式,鼓励学生汇报讨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解方式。在学期中后期,学生对植物造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目,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植物造景案例来讲解。如有学生将自己假期出游拍摄照片整理后,与大家分享其中植物造景的艺术美,还有学生将自己家乡独特的植物景观介绍给大家。这个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给了学生锻炼自己的机会,促进大家去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景观。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初探,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更加符合公选课的要求,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和丰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课堂教学气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大改观了以往学生对于公选课只求学分的学习态度,观赏植物造景艺术这门公选课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苏雪痕主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3

关键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公园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主要载体,建设好公园景观项目既是城市的需要也是市民的渴望,景观施工的组织与质量的重要性被日益凸显出来[1-3]。组织设计与质量控制是景观项目的关键,不但直接决定着项目成败,更影响着公园的服务水平与运行成本[4,5]。

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与要素

(一)主要目的

组织设计是景观项目施工前的基础性工作,依据项目背景与相关标准对景观工程的全周期、各环节进行规划[1]。公园景观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除具备一般建筑施工的共性之外,更加突出了亭、廊、雕塑等艺术建筑、园林绿化施工的地位,应在组织计划中得到反映。

(二)核心要素

①编制依据。主要用于明晰项目施工所遵循的法律、标准、规范等。

②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安全、高效、经济地实施景观工程的重要作业。一般应包含物质准备、技术准备、人员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场内外协调准备等。其中,应从实用功能出发,对公园地形、地貌、建筑、绿地、道路、广场、管线等进行综合统筹,如进行土方计算、土方的平衡调配等。

③现场布置。合理的现场布置是有序、高效施工的基础。考虑到公园景观施工涉及土木、园林、水电等子工程,可在施工总体布置上分为几个施工区:种植工程施工区、土建施工区、园艺施工区、安装施工区、配套工程施工区,并组成相对应的施工班组(队)。例如,种植施工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大树移植施工班和苗木种植施工班;土建施工队为园林建筑施工班和广场、园路施工班等。

④管理体系。主要用于规范项目部的建设,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行。在明确责任制的框架下,对工程项目管理力量进行划分与协调。例如:设置施工技术管理组、质量管理组、材料设备管理组、财务核算管理组、安全文明管理组、资料管理组等。

⑤质量保证。在对工程实际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技术、管理等层面,设计确保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应具体化各环节的技术工艺,例如土木装铺工程中的素土夯实、碎石垫层(灰土垫层)、砼垫层、弹线、试拼、扫浆、铺结合层、铺面层、擦缝等关键环节均应给出定量标准。同时,对于一些公园景观工程有的施工环节应慎重设计。例如:景观亭“木花架梁”的制作与安装应遵照“木材成型加工防腐柳桉木工序定型施工现场放线基础施工现场安装饰面工程”的工艺流程。

⑥进度保证。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a)制度方面,举行与管理、建设、设计、质监等部门的联席办公会议,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b)计划方面,采用施工进度总计划与月、周计划相结合的各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管理;(c)技术方面,采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向科学技术要速度、要质量、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来缩短各工序的施工周期;(d)流程方面,采用步步紧跟的方法进行施工,做到无工作面停歇的情况发生,使工期达到最短。例如: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即挖土与基础施工交叉进行,回填与主体同时进行,屋面防水与外墙装饰同时进行等。

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在景观工程设计的基础上,明确质量控制的原则:①pDCa循环原理[2,3],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相协调,主要通过制定并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实现;②阶段控制原理[2,3],即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主要通过组织设计的时间节点与施工中的工序配置实现;③全控制管理,指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主要通过人员、技术、管理的三者配合实现,体现出pDCa循环原理与阶段控制原理的统一性。

(一)工程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

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类似,公园景观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人、机、料、法、环[1]。控制措施应涵盖上述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①"人"指参与景观施工的人员。人员的素质(质量)包括技术能力、艺术修养、体力、心理承受力等个体素质、通过合理的组织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两个方面。因此,对景观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需要严格的考核,达到岗位要求,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个人的素质。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例如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质量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使项目管理人员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从而保证项目管理人员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自控的作用。

②"机"指机械设备。景观施工的主要设备是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修剪机、喷药机等,重点的是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对各项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要求。特别对于景观建筑工程而言,应根据装饰构建的实际需要对施工设备的使用操作规范等方面加以控制。

③"料"指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公园景观工程的设备相对较少,主要以苗木、水泵、灯具、游戏与健身设施为主,在进场前须比对设计的要求和设备的国家规范达到相符性。例如,地面镶嵌与拼花施工中先要在细密质地铺装材料上放好大样,再精心雕刻,做好雕刻材料。同时,注意在操作中实行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检查材料的合格证等质量资料的齐全程度。

④"法"指工序、工艺与组织方案。制订合理的工序、先进的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相对于土建而言,景观工程主要多了大树移植和景观艺术造型等一些工艺,应做因地制宜的细化;组织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区段划分、施工流向和施工组织等。景观工程施工一般处于大项目施工的末期,工期敏感度高,对劳动的组织要求严,对其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⑤"环"指施工环境控制。应主要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a)根据设计要求和景观植物的生长习性,分析场地的地质资料,在预测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如降低地下水位、排水加固等措施。(b)因公园景观工程一般都是在室外施工,应重点考虑对天气气象方面的不利条件,应在施工方案中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从而控制其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

(二)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①突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

景观施工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控制工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在工序上应做到:预防为主,设置工序质量检查点,对苗木等材料质量状况、工具设备状况、关键操作、安全条件、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常见质量通病等列为控制点作为检查项目进行预控。落实巡查、抽查、跟踪检查等方法,及时掌握施工质量总体状况。

首先,敲定工序的基本流程,检查工序程序的合理性。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总体流程和具体施工作业的先后顺序。例如路基填筑施工中,坚持“填筑试验挖排水沟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填料碾压、整型、检测量检测达标转入下层施工”的工序原则;其次,检查工序施工人员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规程要求;最后,检查施工条件(每道工序投入的材料、工具、设备及操作工艺)等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三)通过日常项目管理控制质量

首先,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按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合理施工工序进行操作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会同公司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例如:质检员实行跟班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施工,有损害工程质量行为的,有权停止施工并限期整改,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其次,严格上下工序和交叉工序的交接、验收制度与管理落实,做到本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上工序不符合要求,下工序不继续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按建设部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执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穿插,相应穿插的部门(单位)要明确责任,要办好交底和验收,加强未完工组件(工程)的保护。

结论

由本文分析可见:景观施工的组织与质量控制是全方位的,只有将各工程要素、工艺工序、管理制度等各层面措施纳入其中,才能使项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应结合项目实际,突出公园景观工程所具有的装铺装饰、园林绿化、室外作业、专用设备等方面的特殊性,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与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袁傲冰,熊劲彬.景观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北方园艺,2010(22):27-28.

韦素敏.浅谈园林景观的项目施工管理[J].科学时代,2010(8):47-49.

陈旭丹.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应对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1):1-5.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4

因材施教体验的过程是每个参与者自己参与教育教学的互动,对于环境及知识也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种理解是经过自身对环境的感知得来的,不仅印象深刻,而且独一无二。所以体验式的教育是以因材施教的形式,针对每个学生主体自身的情况来自行调节和学习的,这样才能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主动学习既然体验式的教育是快乐的、因人而教的,那么这样的教育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教育受体的主动性和自发性,正如前段所述,德国的教育使受体在玩耍喜爱玩具的同时,主动、自发的接受植物基本知识的学习。这种主动学习将更好地启发学生主动融入自然、积极地参与创造,为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素质教育视角下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下面以园林景观设计教学设计为例,来阐述具体的体验式教学过程。

1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为学生提供体验的虚拟舞台,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学习者在此是否会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将决定是否使学习者留有深刻的记忆。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际案例的讲授和评析,比如石家庄植物园、世纪公园、环城水系等景观设计案例的赏析,案例讲授期间融入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案例鉴赏和评价方面的技巧,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园林景观,什么是好的景观设计,由此对优秀的景观环境设计产生一种向往的愿景。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组织学生对以上公园进行实地的游玩、体验、评价,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感性的真实的学习舞台,学生们在公园的娱乐中学习园林景观的相关知识,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设置情境,进行实时实地教学

有了真实的学习环境,还需要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实时、实地的进行现场的教学。在我校的实践基地———石家庄花卉园,由河北超创景观设计公司的工程师现场讲解设计的程序和植物的名称、习性、配置规律等知识,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学习园中种植的99种华北当地常用的植物品种,饶有兴趣的聆听花卉园建设的过程和那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感受和体验真实的景观环境。“这种亲身体会,亲自动手的实践教学过程使生硬、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感知力,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性和理解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

3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为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仅仅有真实的环境和情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们自觉融入特定的情境。为此教学课程专门设置了现场勘察的环节,现场勘察是本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场勘察全面与否将直接影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进度。在勘察过程中学生们分组分区域勘测石家庄世纪公园的景观设计和布局,并制作出相应的平面图和勘测报告,其中要详细标注各项尺寸、记录地理情况、气候状况、人文环境、对重要的节点进行文字说明、详细记录现有的树种、规格及在场地中的用途等等。在勘查过程中,学生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自发地了解植物的习性、景观设计的布局方式等学习内容。与此同时,有兴趣、有能力作实践项目的同学可以结成兴趣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设计。比如水上公园项目;滹沱河项目、环城水系项目的设计;还有学生选择了较为新颖的课题———遛狗园的项目设计,由此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分组分区域测量培养了学生们互助合作精神;花卉园现场教学使枯燥的知识场所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场勘查的实地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兴趣小组的项目设计,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自主、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设计作品效果良好,知识掌握全面,能力不断增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汲取知识、愉悦的体验生活、健康自信的成长。

结语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5

从空间形态分析、展示方式、公共小品的设计、以及保护西安本土文化人类遗产的高度来看待各个景观区中的优点。最终尝试着提出现阶段在以后的同类的景观项目中,如何延伸各景观区本土文化的展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环艺设计模型制作展示研究营造方式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35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随着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概念的提出和倡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许多在城市高速发展下的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比如说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全球化发展,形成了城市和文化发展的全新的环境,这种环境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惯例。这些变化导致了当前中国传统聚落形态和城市景观文化发展面临着现代性的断裂。在以上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本土文化的迫切性。许许多多的城市新建景观工程开始了对本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展示的实验。如何视使传统的文化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成了现在景观设计的一个发展难题。

从当代建成一些成功案例中能看到,有些优秀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在整个园区的设计中贯彻了保护,展示,可持续生态发展的理念。在整个园区内运用了:遗趾保护

、装置艺术,和模型艺术展示的方式营造重现了大明宫曾经的辉煌。在核心区域,地势高坐落在龙首塬的高处在这一区域用了多样的保护和展示方式。对遗址原有的地基遗址保护用夯土台进行重现保护。在整个遗址的东南部还将古建用现代模型露天展示的方式进行重现。一方面让游人登高临远参与其中更好的感受了含元殿的宏大,另一方面模型展示将古建原有形态重现更好的起到了教育展示的作用。从外轮廓,和古迹保护两个方面呈现了原有魅力。入图:

含元殿东南侧模型展示

(后面就是含元殿遗址地基)

大明宫博物馆里的含元殿模型一角

在整个园区每个古迹建筑遗址都运用了模型展示重现,和古迹遗址保护的综合手法进行呈现。入图:

大明宫遗址公园中遗址周围的模型展示(后侧为原有古迹地基)

东侧贡院模型展示

在园区的东区用微缩模型的方式展示了大明宫原有的历史辉煌。入图:

园区东部整体微缩宫院

以上这些手法的好处一方面能更的保护遗址的原有风貌。另一方面能够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更好的教育游客普及历史建筑景观知识。

除此之外,为了丰富园区的展示方式使其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运用了大量的装置艺术和环境景观小品来营造艺术气息。如图:

装置艺术的表现原有古建

园区内景观小品1园区内景观小品2

园区内小品坐椅的使用情况

模型作为设计师思考和表达的基本语言。在建筑、规划专业由来已久,可是在环境艺术专业还是刚刚起步,刚刚开始都是借鉴建筑、规划专业的一些手法。模型根据使用用途的不一有所分类,大体上来说分为展示模型、工作模型和数字虚拟模型。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园林植物微气候改善环境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今天,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膨胀和环境的急剧恶化,人们对于绿色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回归自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此,园林植物景观便被看作是医治城市病的良药,以及帮助人类逃避城市日常枯燥、单调、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的良方。

园林植物景观泛指人们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种植植物,以提高和改变基地和周围环境质量的行为[1]。植物园林景观是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的重要手段,是城市规划和小区设计中的重点。同时,设计较好的园林植物景观对周边小气候即微气候(microclimate)有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降尘、杀菌、降低噪音、调节和改善城市气候等作用[2]。通过这些生态效应的反馈调节,可使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的要求,让人感到舒适。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探讨气候因素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总结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案例,得出最近的植物搭配,对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安全美观合理舒适的园林景观促进适应气候的园林工作的发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作用

关于微气候的概念,它是指尺度气候,主要由气候偏差所引起。而案例中的微气候是在园林植物景观的有限区域内,因植被影响而形成的贴地气层和土壤上层的小气候。可以通过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而加以改善与调节。以下简单介绍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功能作用:

(l)、改善空气温、湿度的作用[3]。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和遮挡太阳辐射,并借助自身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其蒸腾作用也消耗了一部分的太阳辐射,并吸收周围的一些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达到调节空气温度的目的。

(2)、降低热岛效应的作用

绿地对降低热岛效应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由于绿地植物的蒸腾吸热作用,能够缓解城市空气升温幅度;另一方面,绿地近地面较低温度形成的下降气流,与周围区域较高温度形成的上升气流,因温度差而发生空气对流,形成一个环流系统,促使区域温度降低。

(3)防风通风的作用

城市绿地中树木适当密植,可以增加防风的效果。春季绿地减低风速的效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这是因为风速大,枝叶的摆动和摩擦也大,同时气流穿过绿地时,受树木的阻截、摩擦和过筛作用,消耗了气流的能量。绿化植物能够降低下垫面的空气温度,与周围较高的空气温度形成温度差,引起局部空气流动,起到通风的作用。

二、微气候、园林植物、人体舒适度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

(1)微气候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关系

微气候对人类机体的舒适度影响很大。特别在温度、湿度及气流速度、热辐射等异常的微气候环境下,人体明显感到不适。比如高温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先是通过呼吸、排汗等方式散热,如果人体产热仍大于散热,体内蓄热增加、体温升高,时间一长,造成中暑或热衰竭等症状。

(2)微气候与园林植物的影响关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微气候的形成。恰当的设计可以形成对环境有利的微气候,如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一部分阳光辐射来的热能,绿地吸收热能、增加环境的湿度等,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生产感觉舒适等,而不合理的园林植物设计,可以形成对环境不利的微气候,或者气温高,湿度大,或者阻挡不如辐射等。

微气候对园林植物也起着积极作用,如果微气候中的各要素如温度、湿度和辐射等较为适中,对植物的生存环境有利,反之,将影响到园林植物的生长,甚至会使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太小或太大,必将使某些植物枯萎、生病、死亡。

(3)人体舒适度与园林植物的影响关系

设计较好的园林植物对提高人体舒适度有积极的影响。植物色彩能稳定人的血压和脉搏;植物能降低噪音,给人以安静环境;植物气息能陶冶人的情操等。

同样,人体舒适度对园林植物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如理想的舒适度,让人充满对园林植物的眷恋,不理想的舒适度,让人产生烦躁心理,或发泄到植物上,或讨厌园林植物景观这个大环境。

(4)三者相互影响关系

园林植物、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恰当的园林植物设计,可以改善微气候,提高人的舒适度,心情愉悦,从而更加依恋园林环境,并积极探讨更加优秀的园林植物设计方案,创造更加优越的微气候;反之,搭配不合理,设计有问题的园林植物,却会形成恶劣的微气候,让人体感到不适,精神不爽,心情烦躁,对该园林植物景观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产生人为破坏该园林植物的想法,导致微气候越来越恶化。

三、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案例分析

1、案例1李辉[4]等人比较分析了北京城市居住区3种不同种植结构类型的绿地对微气候的影响

(1)实验说明

在北京方庄居住区芳群园多层楼(6层)区中部选择不同种植结构类型的楼间绿地3类(乔灌草型、灌草型和草坪型)各2处,并辅以非绿地为对照,比较不同类型绿地降温和增湿作用的差异,绿地面积约为650m2,在距地面1.2-1.4m处进行24h连续观测,每隔2h正点观测。观测场植被状况见表3-1。

表3-1观测场绿地结构类型及植被状况

(2)结果与讨论

①不同类型绿地降温效应的比较

3种绿地的气温都比非绿地低,尤其是乔灌草型绿地,其日平均气温较之非绿地下降了4.8℃;灌草型绿地和草坪型绿地比非绿地下降1.3℃和0.9℃,这说明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绿化形式对环境降温效应最显著,其中乔木发挥的作用最为突出,因降温效应是通过树冠的遮蔽而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植物蒸腾冷却作用来实现的。

②不同类型绿地增湿效应的比较

由于土壤和植物蒸腾的水汽不易扩散,以及绿地的降温作用,所以绿地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非绿地有所提高,其中乔灌草型绿地的相对湿度最大,与非绿地比较,其日平均湿度增加23.1%,其次为灌草型绿地,增加7.7%,草坪型增加值最小,仅为5.4%.灌草型和草坪绿地在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方面差异不大。

2、案例2吴菲[5]等人选择北京紫竹院公园4块不同绿量的乔灌草型绿地为研究

(1)实验说明

本试验所选4块绿地均位于紫竹院公园内,面积均为3000m2左右,4块绿地的主要植物构成(表3-2),其中绿地1共有植物14种,乔木10种,灌木3种,草本1种;绿地2共有植物15种,乔木7种,灌木6种,草本2种;绿地3共有植物10种,乔木5种,灌木4种,草本1种;绿地4共有植物11种,乔木3种,灌木6种,草本2种。

本试验绿量采用陈自新等关于绿量计算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各试验点绿量及乔灌草绿量比见表3-3。

表3-2主要植物构成

表3-3绿量及乔灌草绿量比

(2)结果与讨论

①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温度的比较

4块绿地的温度排序为:绿地1>绿地2>绿地3>绿地4,这与4块绿地中乔灌的绿量高低呈负相关,即绿量大,降温效果好;绿量小,降温效果小。说明在炎热的夏季,在一定比例的乔灌草绿量比下,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高,绿地的温度则越低,乔灌木有着较强的降温作用。

②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湿度的比较

各绿地湿度高低排序为:绿地1<绿地2<绿地3<绿地4,绿地4比其他绿地湿度高出7.5%~21.2%。说明在一定比例的乔冠草绿量比下,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大,绿地的湿度就越大。

3、案例3吴云霄[6]等人测量重庆市公园7种植物群落结构对微气候的影响

(1)实验说明

利用梅花五点法测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园的重要7种植物群落结构在夏季减少光照强度、降低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等的指标,同时比较不同群落结构对这3项小气候因素的调节效果。群落类型为:单纯的草坪、灌丛、郁闭度为0.2~0.4乔草的植物群落结构、郁闭度为0.2~0.4乔灌草的植物群落结构、郁闭度≥0.6乔木单层的植物群落结构、郁闭度≥0.6乔草的植物群落结构和郁闭度≥0.6乔灌草的植物群落结构。用作每种植物群落研究的样地为4个,每个样地的面积为10m×10m,对照为裸地,测定的时间为夏季温度最高的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

(2)结果与讨论

①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减少光照的效应

7种植物群落平均减少光照强度的效应不同,与裸地相比,草地单层植物群落结构减少的光照强度最少,为17.98%,郁闭度≥0.6的乔灌草植物群落结构平均减少的光照强度最多,达90.19%。

②不同群落结构降低温度的效应

与裸地相比在所研究的7种群落结构中,草地降低温度的效应最小,郁闭度≥0.6的乔灌草群落结构平均降低温度最多,达2.4℃。各植物群落降低温度效应由小到大的排序为草地、郁闭度为0.2~0.4的乔草群落结构、灌丛、、郁闭度为0.2~0.4的乔灌草群落结构、郁闭度≥0.6的乔木单层群落结构、郁闭度≥0.6乔草的群落结构、郁闭度≥0.6乔灌草的群落结构。

③不同群落结构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

郁闭度≥0.6的乔灌草群落结构平均增加空气湿度的数值在7种植物群落结构中最大,为6.7%,草地平均增加的空气湿度值最小,为4.4%。

4、讨论分析案例1、2、3,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案例1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说明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并以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绿化形式对微气候环境改善为最佳。

(2)案例2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说明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的乔灌草绿量比下,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大,对温湿度的改善作用越大,降温增湿效果明显。在绿地绿量相等时,乔灌绿量占整个绿地绿量的比例较大时,绿地降温增湿作用明显。说明在园林绿地中,对环境温湿度起改善作用的主要是乔灌木。

在案例2中,根据北京市建成区园林植物的绿量总计,计算出乔灌与草的绿量比为1.45。而测量绿地4的乔灌与草的绿量比为1.76,所以表现出改善微气候良好的效果。

(3)案例3也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说明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就总体而言,不管是在减少光照、降低气温方面,还是增加空气湿度方面,郁闭度≥0.6的乔灌草群落起到的作用是最显著的。

(4)根据案例1、2、3,进行结构对微气候改善效果分析比较见表3-4。

表3-4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三个案例改善微气候最好的结构为乔灌草,然后灌草次之,最后是草坪。其中案例1是从定性角度说明乔灌草对微气候的改善,没有具备特有的特征;案例2、3都具有特征,同时通过案例计算出,乔灌与草的绿量比≥合理比例的乔灌与草的绿量也符合郁闭度≥0.6的乔灌草群落,因此可以将两者归纳为一,即郁闭度≥0.6的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园林植物群落对改善微气候效果最佳。

(5)结论在改善微气候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在有限的空间里多采用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绿化形式,同时在乔灌草绿化形式基础上,可考虑郁闭度≥0.6的原则。

四、小结

通过对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背景与意义的了解和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案例的分析,得出了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是最环保,最经济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丰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生态性、景观性等,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三个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分析,得出了一个改善微气候,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环境湿度的原则,那就是郁闭度≥0.6的乔灌草植物搭配。在经济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的,利用这个原则将园林景观设计做到最合理,这样既保护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对微气候方面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蒋中秋.城市中的绿化环境.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2.11

徐乃雄主编.《城市绿地与环境》.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王琪,绿化对夏季室外热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

李辉,赵卫智,古润泽,李延明,陈自新,张新献,居住区不同类型绿地释氧固碳及降温增湿作用[J].环境科学,1999(6):41-44.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7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招标管理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cityhasstrengthenedthelandscapeengineeringprojectinvestment.manylandscapeprojectsmustchoosetheconstructionunitthroughlegalpublicbidding.Basedonthe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ofthestateandprovinces,howtochoosetherightconstructionunit,soastoensuretheconstructionquality,isaninevitableproblemfacedbytenderees.thispaper,throughtheanalysisofthreelandscapeconstructionbiddingprojects,putsforwardkeypointsthatshouldbenoticedinthebiddingdocuments.

Keywords:landscaping;constructionproject;bidding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投资力度。按照我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大部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已达到公开招标的规模标准。招标人如何通过法定招标程序,选择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同时资信良好的优良施工单位,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固有其行业特点。它与土建工程有相似的一面,其景观小品、园林建筑、景桥、驳岸等所使用的材料与土建工程相同,所套用的设计与施工规范相同,实际上,园林绿化工程中就包含土建工程。

但是,园林绿化工程有别于一般土建工程。除大型公园、绿化广场、高速公路、大型社区、小区建设项目外,园林绿化工程多为建筑配套附属工程,相比道路桥梁市政设施、房屋建筑等工程,其投资、建设规模小、工作面分散,战线长,施工管理难度大。此外,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以达到美的景观效果。

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如何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项目招标时,选对选好施工单位尤为关键。以下是三个较为典型的园林绿化施工招标实例。

2案例与分析

2.1案例一

项目名称:某道路绿化日常管养服务工程

工程概况:

某道路全长47.1km,其绿化日常管养服务分为一、二、三标段,里程范围(含收费站)内的中央绿化分隔带、车行道外两侧、立交、出入匝道等红线范围内的全部乔木、灌木、花草植被等全部绿化及喷淋系统等附属设施的日常管养。标段划分如下表示:

招标公告:

原招标公告中“投标人合格条件”的业绩部分设定为:投标人自2008年6月至今通过公开投标且独立完成过100万或以上的绿化养护业绩,需同时提供中标通知书、管养维护合同、验收报告或发包人出具的评价证明。养护项目业绩需以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企业业绩库为准,业绩时间和金额以中标通知书为准,同时需提供业绩中标公示在交易中心网上的打印页。

分析:

工程业绩是指已竣工并通过验收的项目。因而业绩时间应是指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时间,而不是中标通知书发出的时间。

例如,某绿化养护项目中标金额为360万元,中标通知书时间为2007年5月20日,养护期是2年。合同约定养护时间从2007年6月1日至2009年6月1日。首先,该项目中标金额为360万元,满足“100万或以上的绿化养护业绩”的条件。

但如果按照上述招标公告投标人合格条件中的业绩要求为“业绩时间和金额以中标通知书为准”,则该项目中标通知书时间是2007年5月不符合投标人合格条件中的业绩要求。

事实上,只要合同养护期时间是在“2008年6月至今”这时间段以内,该项目即符合上述投标人合格条件中的业绩要求。但如果业绩要求设置为“业绩时间和金额以中标通知书为准”,就会排斥了部分潜在合格投标人,导致部分有类似业绩和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无法参与投标。

通过以上的业绩要求设定,既保护了招标人的利益,又确保了投标单位具有与项目相对应的素质。

2.2案例二

项目名称:某景观升级改造工程、某公园升级改造工程

工程概况:

景观升级改造工程:景观绿化2万平方米,四角亭2座,园路、木栈道15468平方米、景观桥梁整治等配套设施。招标控制价:2340万元。

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景区大门、驿站及游船码头,景观绿化2万平方米,四角亭3座,园路、木栈道8298平方米,景观桥梁整治等配套设施。招标控制价:2616万元。

招标情况:

招标人在未提供招标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情况下,将招标文件(含资格预审文件)先行挂网公告。招标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在发售招标文件前补充提交。

但是,招标人其后提交的招标图纸、工程量清单与原招标公告的招标内容、规模不符,增加了堤岸修复工程。后招标人修改后再次提交招标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但调整后的招标内容与原招标公告仍有不同。

分析:

1、根据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堤岸修复工程并非城市园林绿化企业所能承揽的工程内容,因此应予剔除。

2、根据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因此,上例招标公告先行挂网公告,原则上,招标人应对照原招标公告内容提交招标图纸和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是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计算工程量、支付工程款、调整合同价款和办理竣工结算以及工程索赔等的依据之一。招标人必须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否则中标签订合同后无可避免地出现一连串的工程变更,从而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上例招标人应将原来备案的工程量清单与调整后的工程量清单内容作对比分析后,发给正式投标人,以利所有投标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人编制投标报,实现优胜劣汰,其竞争更为公平合理,更有利于招标人选择优良的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质量。

2.3案例三

项目名称:某住宅小区园建绿化工程施工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8

关键词:居住区公园poe居民交流地区文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沈阳204地区位于沈阳市东部,是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成片改造的,为当时沈阳市典型的职工家属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基本上按改造规划实施。该居住区的住宅建成年代跨度大,成分比较复杂。其地区北侧的带状公园是这次的研究对象,带状公园占地约4.3公顷,从区位上分析该公园位于居住区的北侧呈带状分布。公园没有主入口,居住区内各条支路都可以到达公园,与居住区连接紧密。由于人流出入方便故该公园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公园由小广场、游戏区、休闲区、水体和草坪几个部分组成,几个功能区由线形自由的环状园路联系形成整体。根据不同功能区的使用要求,游戏区内配有少量游乐设施;休闲区内则布置有较多的石桌椅;水体为北运河,沿岸为硬质岸线。草坪周围没有护栏按设计意图是能进入使用的。

2研究方法

poe是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的英文缩写,poe方法是指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目的是为了判断由建筑师们所做出的设计决定是否真正地反映了建筑使用者的需要,有助于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将来更好的指导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真正实现服务育人的美好愿望。

二公园使用现状

2使用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主要使用对象

该公园由于属于居住区公园,所以使用者相对固定,多为该地区居民,大概占使用人数的90%。其他地区使用者占10%。

(2)使用对象年龄

使用者中其中55岁以上老年人人数最多,占46%;其次为36~55岁,占29%;青年人的比例为11%。在对游人来源分析中可以发现,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是204地区居民,占80%以上,周边地区来此游玩占20%。根据不同日期的数据分析发现,老年人是公园长期的使用者,且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公园的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早上晨练,白天休闲、散步。而年轻人则在傍晚以后或者节假日比例才明显升高。

(3)到公园的距离和交通方式

由于带状公园主要服务于周边,所以90%的游客到公园距离不太远,因此大多选择的人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的方式来此公园。

2使用状况分析

(1)道路引导

调查发现,48%的游客对于道路便利方面和引导性方面都表示认可,47%的游客认为一般,还有7%的游客认为道路不便利,引导性较差,希望园中有更多个性的地面铺装。观察发现,公园内道路系统单一。虽然指向性强,但是沿线缺乏趣味,没有供游客停留驻足的节点空间。人在其中通过看到连续相同的道路景观,很快会觉得疲惫。所以应该在保持良好引导性的同时,提高通行的乐趣。

(2)空间分区

游人在此进行的活动各不相同,45%的游客到公园进行锻炼身体或者玩耍,唱歌等动态的活动,18%的使用者只是偶尔路过此地或是等人约会,37%的游客在此写大字,聊天,下棋,打牌。进行的是相对静态的活动,而调查者24%的游客认为公园空间分区明确且丰富,14%的游客认为一般,有62%的游客觉得空间单一均质,不能满足各活动的需要,希望增加更多样的活动场地。

(3)文化气息

居住区公园作为居住区的一部分,自然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生活文化气息。以本案为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型国企的职工宿舍区,其中必然有着浓厚的工业文化气息,而居住区公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必能从景观上体现出与该地区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必然与其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但是,64%的游客认为园内文化气息较少,希望增加文化设施及文艺活动数量。21%的游客认为一般,只有15%的游客认为园内文化气息好,每天自带音响设备来到公园锻炼。

(4)服务设施

由于使用者的活动偏好不同,他们对公园设施的需求也大不一样。由于园内缺乏座椅,仅有西侧的广场设有座椅,64%的游客认为座椅的数量与布置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64%的游客对水景设施满意,而22%的游客希望园中有更多的喷泉、跌水等水景设施。36%的游客对照明设施满意,43%觉得无所谓,有21%认为夜间灯光照明不足,路灯数量偏少,灯光暗弱,容易引起使用者的不安全感。

三结论与建议

1增强交通空间的节点控制

在公园线通空间的前提下,保证其良好的交通指向性,通过在沿途增设座椅、小型广场、凉亭、回廊等方式,丰富交通的沿途空间构成,使得游客可以在带状公园通过的途中有驻足观赏的场地。同时,多节点的设置也可以丰富公园的空间构成,使得游园的过程增添趣味性。同时通过增加标识牌、标志物、指示性景观小品、铺地或绿化边界的变化,来进一步增强公园内的空间引导性

2强化空间的动静分离

由于使用者年龄的不同,所使用的需求也有相应的变化,带状公园应该在风格统一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各个使用阶层的需求。通过合理分区的方式来使得空间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使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功能的节点空间带来的乐趣。加强节点之间的过渡联系和变化,也可以使游人体验到“动静皆宜”的空间感受,使得在此游玩的游客各取所需。

3培养公园内文化气息

在节点空间设计中,应该有效地利用、保护公园内现有的工业设施,将这些有特色的设施结合周围环境作为景观节点,能够更好地体现和延续地区文化。例如公园内的有工业特征的管道,它是沈阳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记录着沈阳这个工业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建议公园节点空间结合自身特色创造富有地域文化和主题特色的场所,设计中融入对城市发展有记录意义的景观小品等。

4完善公园内务设施

完善的设施是成功的滨水空间设计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提高人们活动的方便性与舒适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会直接影响游人在节点空间活动的使用效果,导致休闲娱乐基本功能的丧失。建议适当增加座椅和公厕等公用服务设施,以方便游客使用、同时在公园内设置路灯,提高公园的人性化和舒适度,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公园的利用率。

小结

通过对204居住区北侧带状公园的研究,运用poe的分析方法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提高居住区公园的环境水平来使得居住区的交往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丹麦).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的场所(第二版)[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9

景观设计作为人类造物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在设计中通过模仿各式各样的自然物的结构、功能、形态、色彩等,不断地对于景观内部空间进行新的分解组合,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增加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亲近感,赋予景观新的生命与活力。在设计中师法自然,可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式和造物法则。景观仿生设计中的师法自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仿生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功能仿生设计主要研究自然物和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功能原理,深入分析自然物原型(即仿生对象)的功能与构造关系,并与其形态相结合,将设计方法综合应用于景观空间中,以满足人们对功能与实用的双重需求。

2.形态仿生设计

景观内部组建形态仿生设计是景观仿生设计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某种仿生对象的整体或局部经过加工和整理应用到景观产品外观上,让人产生某种相关联想的一种设计手法,从而带给人们乐趣,满足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情感需求。

3.功能仿生设计

景观的功能空间仿生设计指通过对仿生景观空间的功能认知,激发灵感,结合不同景观针对人群定位与设计目的创造性地选择和模仿这些功能,将其应用于景观设计中,使景观空间不但具备完备的功能、精巧合理的构造,而且具有自然生命的意义与美感特征。

4.色彩仿生设计

景观的色彩仿生设计就是从自然界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色彩搭配中,探索和发现其特定的功能和形式规律,将它们表现出的巧妙的色彩装饰和图形以及物象本身的对比与调和关系运用于景观色彩设计中,使景观空间的色彩既适应设计对象的功能,又具有和谐的美感。

二、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仿生形态设计在景观设计的实例

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iJ项目为例,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通过整合周围岛屿的发展、公园和实地,以肺叶作为仿生实物创造的一个新的融于海湾的城市。这是的生态过程的功能得以延续。如右图:其中廊道是该景观设计中较为出彩的一个仿生设计,其以生活中常见的绿篱作为仿生元素,廊道的线性,元素,常被用作连接地块的通道。它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特性,从房屋间的绿篱到能够促进动植物、人和营养物质流动的滨水走廊。尽管廊道的存在促进了景观中的物种和物质的流动,但它同时也对种群数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廊道的大小和条件以及利用廊道的物种所需的栖息条件,廊道能够在滤进理想物种的同时滤出不想得到的攻击性物种。廊道中的交叉点也能够作为障碍,降低某些物种在地块间移动的能力。例如,横穿河岸与溪流走廊的道路可以有效地阻碍鱼类和两栖动物在系统中的移动。尽管廊道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城市里的生态廊道能够为重新建立一个更大、关联更紧密的积极开放的空间环境创造机会。

三、分析仿生设计在公园案例设计中的运用

以美国波特兰俄勒冈州的eeBenedictSkate公园为例,该公园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多功能性都应归功于其中所涉及到的仿生设计,通过对叶片的仿生研究,对于整体公园元素的叶片型景观设计,内在同样体现出他所具有的手机和处理雨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作为人们在此进行滑板娱乐的重要产所。从一开始,公园在解决设计问题方面,就已经开始对于生态系统中更类似公园景观系统的物种进行寻找并从中得到设计灵感,此举当然十分有效。如今,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人们进入公园,融入了仿生设计的景观参与度更加高,步道系统、参加令人身心愉悦的休闲活动以及享受身体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时,这些都会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仿生设计也被视为城市经济的再生器,提升了公园的环境设施,使城市成为适合所有人居住的地方。公园和人行步道也可以通过净化来自街道的雨水、变换栖息地的功能、降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等方式,来改善逐步退化的场所条件。当仿生设计的多样性设计策略应用到公园的设计中,随着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宝贵,创造多功能公园对为各种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具有很高的价值。城市中的多功能公园可以将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集中到一起,除了常规功能之外,还可以培养公众建立一种安全、易于交流和更具活力的景观区域。

四、在滨海国际论坛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设计中的运用

滨海国际论坛建筑规划中,建筑的外观设计主要是以临海的海洋生物珍珠贝为造型的灵感来源。珍珠贝贝壳是天然艺术品,同时是制作高级工艺品的材料,是较为珍稀收藏品。会议中心的主体建筑由珍珠贝的贝壳抽象成一个具象的海景建筑,整体造型优美、生动,既能体现建筑的形式美感,又能与周围的河海环境很好的融洽在一起。与会议中心的主体建筑相连的还有四个造型别致的附属建筑,通过优美的曲线将其与主体建筑连接在一起,几道舒展酣畅的动感曲线在天际和水面上划出美丽的弧线,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依相偎,主次之间错落有致,形成抱团共生关系,给人一种母子情深的亲切感觉,再加上建筑物本身优美的曲面造型,使得整个设计充满了生动的趣味。整个的建筑群在设计上以幕墙铝板材料为主,幕墙铝板质感独特,色泽丰富、持久,外形美观,品质优良,而且外观形状可以多样化,并能与玻璃幕墙材料、石材幕墙材料完美地结合。方案二采用的则是大船的造型,在中国传统里,船是天堂里的运载天体,船是水运工具,古代又称“舟”,再原始社会以及现代,船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运用大船的造型,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代表此规划和地域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结语

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篇10

使用班级:城乡规划1902

一、项目简介

该居住区位于某县新城区,规划火炬路以南,明星路以西,公园路以北,中都大街以东。规划建设用地6.12公顷(以提供的现状图为准)。

项目定位为高品质居住区,配建社区服务、幼儿园、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绿地、小广场、小游园等户外活动场所。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住宅设计规范等;

(2)济宁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设计任务书。

三、规划设计要求

(1)本次设计重点为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单体选型;

(2)规划方案突出特色,建筑布局均衡丰富,建筑单体造型美观大方现代,住宅建筑全部为多层;

(3)推荐户型要求:户型面积为90-130平方米,以100-12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其他户型比例可自行掌握;

(4)居住区环境景观要突出水景特色,有集中小游园及公共活动空间;

(5)交通组织尽量采用人车分流,其他建筑按现行规范合理设置,适当考虑地面停车位;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容积率:不低于1.0

绿地率:≥30%

建筑密度:≤28%

(7)建筑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详见CaD图。

四、成果要求

1、规划总平面图

2、鸟瞰图

3、规划分析图(规划结构、景观绿地、道路系统等)

4、户型平面图

5、工程管线规划图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进度要求

七周时间完成全部成果。

时间

内容

第1周

布置题目,熟悉任务书,搜集资料,浏览设计实例,进行功能结构分析、构思方案。

第2-4周

初步方案、绘制草图、方案修改

第5周

绘制定稿图,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第6-7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