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十篇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十篇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57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1

一、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确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能否构建科学合理、高效运作教学体系,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问题。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目标应该是:为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首先,旅游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和旅游产业自身的不断发展要求旅游管理人才必须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经过旅游教育的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学术界对旅游教育的应用性形成了共识。应用性教育门类,都应该与某一领域相适应,与某一行业相适应,与某一职业相适应,而且要在相对稳定中依据实际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1]。旅游教育作为一种应用型人才教育,其培养的人才要面向旅游业的各部门及其企事业单位,学校应在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以及旅游产业自身的不断变革,要求旅游教育为旅游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旅游企业依靠自身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的研发优势与自主创新机制提供人才保证。

其次,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和旅游学科的知识复合性决定了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服务产业,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构成旅游产业的主体,他们各自的运行规律和其内部的管理关系是不同的,其业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同时,旅游管理学科本身是建立在旅游产业实践基础之上、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产物,它所涉及的知识与理论非常广泛,其自身的知识复合性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

第三、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由于旅游企业是以顾客活动为纽带,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的服务型企业,其业务活动的无形性、综合协调性、强文化性、生产与销售的同一性、脆弱性、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其工作需要,其综合素质结构应包括思想品质、职业素质、管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操作技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二、实践性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育作为体现人的认识规律的重要形式之一,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实践性和交互性,是一种教与学相互密切作用的实践体系,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诞生的旅游教育同样要遵守教育的这一本质规律。在旅游管理专业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深化、升华,并将理论应用于旅游实践。实践可以很好地检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检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学生自己选择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否合适,将来谋求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等等。同时,旅游产业的应用性、综合性且变革迅速的产业性质要求旅游教育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进行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和实施科学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较宽知识面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旅游教育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并提供旅游管理人才成长良好的实践环境,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实现知能转换。因此,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适应和满足旅游产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必经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实践教学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地位的同时,我们应把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使实践性教学应避免两种偏向:一种是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理论上的高层次,在本科阶段就细分专业方向,拔高本科教育,误导学生似乎旅游管理人才不需要从基层做起,忽视基本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一种是重实践轻理论,以实践操作、技能学习代替专业理论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本科教育等同于大专教育,降低本科教育的层次,使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三、基于实践性教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要求

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其终极目标。具体来说,基于实践性教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以旅游产业需求、旅游学科理论为依据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产物,旅游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其实践教学内容设计首先应该以了解旅游产业的需求为前提,针对旅游企业岗位群的对于旅游管理人才应对旅游产业需求的能力和知识、素质结构,确定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旅游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旅游教育作为旅游理论体系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其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也离不开旅游学科理论的指导。

2、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根据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应用型人才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较强,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提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根据实践教学内容,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专业理论应用能力训练平台、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平台等实践教学平台,较好地实现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

3、以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与创新。一方面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担任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师生互动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重视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注重用信息化带动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优化实践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自主探索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问题

旅游教育不能只讲纯理论、纯知识,理论教学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实现知能转换,必须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2]。要实现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衔接,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应摆脱传统的学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影响,改变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次,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衔接及其时序安排上,应根据学习过程的认知本质和本科学年的周期,在奠定学生初步的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建立专业技能课程模拟实践课程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应用能力的实践和训练专业战略理论及知识拓展课程综合实践的培养程序与阶梯式提高机制,及时地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并由此融会贯通。第三、鉴于旅游教育的应用性特征,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衔接还应考虑与业界的有效结合问题。在学校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实施等各方面紧密依托旅游企业,跟踪旅游企业最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发展,紧密贴近就业市场,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旅游产业业界的动态变化保持高度一致。

2.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分配比例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整个专业体系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进度等,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属边缘学科,开设的课程多,不同的课程又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分配时,应注意该课程的特点,灵活实际地分配好实践与理论的比例,不可一概而论。例如: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导游概论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理论知识较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根据调查和实践证明,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应3∶2比较适宜。实践的比例过少,学生达不到实际训练的效果;实践的比例过大,理论基础知识又掌握不够,不能指导学生实践。再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应根据其特点,适当加大理论教学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实践和理论的比例按4∶1或3∶1进行为宜。

3.实践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问题

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旅游行业调查和旅游企业业务实习10~12周。但一些旅游企业出于对利益的考虑,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接收实习期半年以内的学生实习。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方面,不应该局限于旅游企业第一线的实习,而应该寻求模式的多样化。如,建立模拟实验室,通过对旅游管理相关应用软件的操作,培育学生对计算机、仪器设备等与实际工作相仿的环境、程序、设备的适应能力;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如实验酒吧、客房、餐厅、实验旅行社等,学生在实习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双赢、互动”为指导思想,与一些大宾馆、酒店、旅游景点、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建立巩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熟悉旅游企业的具体操作过程。另外,还可以采用假期服务实习、积极参入地方旅游节会、社会调查、市场调查等方法手段,熟悉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企业具体运作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江.关于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

育教学特刊,2004,19-20.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2

1.1存在的问题现代旅游产业的营销系统、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在快速的提升.可是,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旅游科学研究对此却未做出及时反应,未及时预测和判断时代社会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的本科教育依旧以理论教育为本位,重视理论知识,轻视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造成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在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方面明显不足,不能培养和造就具有区内外旅游行业前沿水平的专业人才,从而造成了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实际从业能力弱,不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错位.传统教育模式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二是过于重视学院式的应试教育;三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教材建设滞后.

1.2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手段.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掌握理解理论知识,增加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计划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课程较少,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性、基础性知识比重较大,实践性、应用性知识比重偏少等问题.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制约了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1.2.1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设计旅游业要求旅游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具体有社会活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这就需要有特点、类型、内容等完全不同的的实践课程与之相适应,以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包括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运用、实践经验的积累.而目前大学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偏于表层化,实践教学类型单一,涉及的课程较少.实训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教学和公共实践教学的个别课程和环节,如导游讲解、礼仪实训、客房餐饮服务实训等方面.其他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几乎为空白.

1.2.2实训实践平台建设投入有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室与校企联合办学,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相关实训平台建设不力的问题.由于经费投入有限,校内实训室存在诸多问题.相关实验训室建设无法落实到位.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实训室设置较少,只限于导游模拟、酒店前厅、客房、餐厅等个别课程的实训实践;甚至有些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基本没有校内实践场所,对学生根本不开展实践教学训练.再者就是实训场所设施简单、缺乏整体设计,仅仅可以开展相对简单的操作训练,不能进行综合性的情景训练;只能进行服务技能训练,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能力训练.校企合作形式简单单一,多流于形式和表面,“产学研”结合有名无实,主要因为旅游产业化运做机制还没有形成,尚未建立自己的研发管理体系,企业缺乏参与共同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同时,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这都使目前的校企合作不能更加深层和有效的开展,从而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

1.2.3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与理论教学相比,涉及的单位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管理的难度较大.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内容设计、考核手段方法、管理规范制度及相关规则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今后十年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全面建设发展期.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确立将新疆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旅游经济产业、建设世界旅游强区.这对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人才资源是确保实现目标的核心要素,可以预见,新疆旅游的快速发展必然形成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保持持续强劲的上升态势.旅游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面临新的发展空间和难得机遇.

2.3当前,培育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已成为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的重中之重.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尤其对实践操作能力强和管理经验丰富专业人才的需求尤显迫切.

2.4分析近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很多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与行业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培养造就旅游产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

2.5旅游业进入门槛低,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我区旅游业不断更新的旅游内容和旅游形式,以及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旅游产品形式从游览观光向休闲度假、专项旅游发展,边境旅游,山地、牧区旅游,文化旅游、特种旅游等新热点的涌现,旅游人才需求出现多样化趋势.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的培育已成为新疆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胜地的当务之急,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旅游教育者探索研究旅游教学实践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3改革目标

3.1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改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模糊的定位等现状,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本专业培养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系统知识,综合素质较高、德才兼备,熟悉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旅游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服务、管理及咨询的专业人才.

3.2对本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工作情况有较清醒的认识.“旅游管理”专业名称对使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从旅游专业毕业之后就是在管理岗位就职工作.学校在施教过程中,把“管理人才”作为培养基准,教学课程的设置也多以管理类课程为主.应重新定位,重新设计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立校企“产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企业行业一线管理和服务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

3.3以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线,对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毕业生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广泛的调查、访谈,搜集整理一线人员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方面的想法思路,力求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能体现旅游专业的特点,突出应用性和地域性,以形成本专业特色.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1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行业的需求,突出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整合各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具体实践教学课程环节、实践目标,确立不同教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形成体系.

4.2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开发设计本区旅游特色的实践课程,突出特色.确定今后要编撰的相关配套教材.利用新疆区域独特的文化背景,找到文化与培养人才的契合点,通过对地方综合资源的挖掘开发与实施,促进旅游专业特色的逐渐形成.综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人文特色,开发系列校本课程教材.

4.3不断修改完善专业教学计划,使专业实践时间更趋合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应用性表现在对人才的实践技能和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根据该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有序为前提,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量,掌握旅游行业的规律和实际情况,在实践课程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的安排设计上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合行业实际.例如结合新疆旅游季节性强特点:旅游相对旺季为每年5-9月,其余时间为相对淡季,实践实习时间安排在每年的6月-9月;学生实践的时间提前到大一,从大一至大四每年的6月-9月都安排专业实习,内容依次为:景区实习、旅行社实习、酒店实习和毕业实习,增加学生到旅游企事业单位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教学计划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因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存在动态性,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立足当前,还要考虑市场未来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4.4实行教师实践制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实践能力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前提和保障.高校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影响,当前的大部分高校教师普遍习惯理论讲授,是名符其实的“学院派”.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建立教师实践机制,加强与旅游企事业部门单位的联系,采取各种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努力提升大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兼职客座教师”,聘请全疆旅游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的资深优秀人才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同时,要求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要求专业课教师,赴全疆旅游企业实践锻炼:兼职导游、旅行社经理助理、酒店高管助理等,并根据需要开展合作研究等活动,加强双向互动,提升实践指导能力水平.

4.5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坚持全面发动与志愿参与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组织的系列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皆围绕专业教学进行,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力求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针对性.主动征得地方政府的合作支持,用好教师资源、行业资源、学生家长资源,主动联系旅游相关行业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服务,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和拓展,力求活动实效性.使第二课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3

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southernCrossUniversity)于2003年开始合作开办旅游管理专业“2+2”合作办学模式,现已有大批学生顺利毕业,获得了大连大学和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并有部分学生在澳大利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本文以此为例,详细探讨旅游管理专业“2+2”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做法和成效,以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合作背景

大连大学是一所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拥有哲、法、经济、教育、文、史、理、工、医、管理10大学科门类的大连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大连大学现有2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000人。

南十字星大学是澳大利亚公立大学之一,具有颁发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资质。该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紧密联系,紧贴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在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等方面已成为全澳大利亚的佼佼者,是澳大利亚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二、专业合作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在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都是成熟专业,有着良好的专业办学经验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该校很突出的一个专业,隶属于该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该学院在澳大利亚利斯莫尔、考夫斯港、黄金海岸、悉尼分别有四个校区,同澳大利亚多家旅游组织和集团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连续多年获澳大利亚旅游行业教育优异奖。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经有关部门批准,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共同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该合作办学项目采用“‘2+2’”办学模式,进入该项目的学生前两年在大连大学学习,后两年到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学习,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成绩合格可分别获得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旅游管理专业是当今的急需专业,也是合作双方的成熟专业。旅游管理专业“2+2”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地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适应国内及国际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具有现代化英语办公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综合型、应用型的国际人才。

三、教学模式探讨

我国的旅游业本身起步较晚,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也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我国现有各大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中,人才培养目标普遍比较笼统,专业综合性较强,培养方案中体现出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培养。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占用大量学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覆盖范围广,针对性不强。

澳大利亚的旅游高等教育是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最初的旅游专业课程出现在职业技术学院,后来随着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澳大利亚高校的旅游专业划分较细,人才培养目标非常具体,不同的专业方向按照专业教学和能力要求开设不同的课程,注重旅游操作能力,实践性强。针对细分的专业方向,各大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门类划分很细,突出专业方向性培养。

综合我国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现状,结合澳大利亚旅游专业高等教育的优势,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外国语言基础教育和旅游专业课程的国际导向。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所示。

1 中方要求开设的课程

主要指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所学的各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英语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政治理论类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和高级专业课程。基于“2+2”的培养模式,在英语类课程设置方面,不同于国内四年制的旅游管理专业,而是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增加英语学时,开设了英语听、说、读、写以及雅思专项培训等大量英语课程,为学生后两年出国学习奠定基础。

2 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对接课程

主要指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要求在中国境内为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高级专业课程。这类课程由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指定英文原版教材,提供课程的详细大纲和样本试卷,在大连大学采用双语授课,试卷采用英文出题和作答。按照大连大学与南十字星大学的合作办学协议,旅游管理专业有6门该类对接课程。此类课程集中体现了合作办学的专业特色,引进和吸收了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旅游管理专业“2+2”的具体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2+2”的专业特色是系统学习发达国家旅游管理理论和实务,使学生掌握西方旅游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能够从事跨文化环境下的国际商务和旅游与饭店管理工作。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结合“2+2”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每学期开设的具体课程如图1所示,图中8个模块分别表示第1学期~第8学期的课程设置,其中第1学期一第4学期的课程在大连大学完成,第5学期~第8学期的课程在南十字星大学完成。

图1所有课程中综合教育课程为46个学分,学科基础课程为43个学分,专业基础课程为38个学分,专业方向课程为54个学分,合计181个学分。按照《大连大学学分制学士学位工作细则》,如果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的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将由大连大学授予他们管理学学士学位,由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授予商学士学位。

自2003年合作以来,通过双方院校的努力,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已经发展为成熟的精品专业,培养出大量通晓国际旅游管理与运营的人才。教学思想是本,教学模式是框架,而教学方法则是教学模式框架内的具体体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先进的旅游管理教学方法,结合国内学生的特点,中外合作办学“2+2”模式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既有利于提高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更能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高水准的国际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迎春,从中澳旅游教育的差异看我国旅游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7(7):120-121

[2]罗文,陈国生,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构创新研究[J],职业时空,2007(3):12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4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CBe)是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111,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的是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作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及教学进程的基准,注重“学”的内涵,并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来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系统方法。

CBe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其目标具体,针对性强12。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突出的实践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要求完全吻合,它吸收了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改革成果,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以能力为基础的CBe模式,强调知识综合和掌握核心知识与能力。CBe以能力为基础和从企业需要出发的思想,有效地冲击了我

国以知识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中,CBe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流程组织和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得到每次评价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CBe模式内容组成与模式管理如图1所示。图1CBe模式内容组成与模式管理示意图

能力本位教育是社会对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现代社会对旅游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而相对应的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则是社会实践。所以成功、高效的旅游专业教育应该把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点。旅游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旅游高级应用型人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行业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内涵丰富且强调综合性,除了行业基本技能外,还特别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应急能力等非技术性综合能力的运用。旅游专业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以旅游经济发展为导向,面向现实旅游行业,培养旅游行业所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能力本位教育是社会对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旅游专业教育实现自身特点的根本保证。由此看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与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是高度一致的。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构成

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旅游专业教育不仅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更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应用,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服务意识与技巧、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吻合,要尽可能减少传统的学科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增加管理性的实践教学内容。针对以上的要求,以旅游产业的需求为前提,根据旅游企业岗位群对旅游专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知识与素质结构,以旅游学科理论为指导,把实践教学内容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学年周期,改变传统的“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模式,把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实行“实践一学习一再实践一再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原则。学习和实践重复循环,建立起课程实践一校内实训一专业实习的阶梯式提高循环机制与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时地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图2所示)。

  

  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课程实践及校内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应用能力;校外实践则给学生创造了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为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图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构成图。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要求培养的人才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然而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应掌握哪些知识、练习什么技能、培养什么素质等问题,没有规范的要求。目前的实践教学多是以饭店的“两厅一房”服务和旅行社、景点导游服务等旅游服务实习为主,且往往只能针对其中的某一项内容进行实习,不能互相兼顾、综合锻炼。所以,尽管有些院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也不少,但仍不能达到系统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全面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直至毕业,学生对旅游管理还是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旅游企业中的许多岗位对他们来说,不但陌生而且神秘,不但择业受影响,就业后也不能及时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3.2课程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偏向于经济类、管理类与工具性、技术操作性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较单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缺乏文化上的厚重感实际工作的潜力与后劲不足,很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实践少,教学脱离实际,教学中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应调整所设专业课程,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特点18。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滞后市场需求,不以是否适应行业需要为标准,不以就业为导向,导致不少旅游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或流向其他行业,出现了企业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

3.3实践教学功能较难发挥

长期以来,由于对实践教学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践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产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受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技术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致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一直困扰着旅游学科的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衔接不合理、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备、实习基地不巩固、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实践教学重形式、实践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不完善、实践教学管理较松懈等问题。现有实践教学,尚未构建起既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适应旅游产业需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完整教学体系,这是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3.4师资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因而要强化实践教学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情况。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旅游专业不但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综合的知识结构、从事旅游实证问题研究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因书施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塑造。

4 CBe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4.1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运用CBe理论,以就业为目标,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宽泛性,确定以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为职业岗位群,分析其所需能力111。在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性质、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把适应性摆在教育目的的第一位,并关注行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有条件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m31。高等旅游教育必须摒弃单纯的“学历为本”的传统理念,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摆在教育活动的核心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4.2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设置

根据旅游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机械割裂,使其有机融合,建立起符合旅游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求的实践教学课程。突出实践课程设计,按认知实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4个阶梯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案例教学,按照“知识要点阐述,配以实践案例,布置实操训练,师生共同点评”的模式教学114。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教学为基础,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市场为发展导向”为原则,突破从学科体系出发的传统,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国际旅游发展预测,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设计旅游人才规格并建立评估体系,同时邀请旅游业实际从业人员加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4.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极强的特点,使得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变得尤其重要。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模拟现实环境的各种实训室和教学场所,通过采用先进的实验设备、科学的教学模拟软件、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与旅游企业相近的仿真职业环境。公共实训室一般包括语音实验室、公共计算机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包括餐厅及客房模拟实验室、模拟酒吧、形体训练实训室、旅游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应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以及建设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旅游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这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流程,并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从而加强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认识,养成职业意识1151。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市场环境和工作场景中接触企业、接受锻炼,高校还应与旅游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教育模式,形成比较稳定的、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

4.4注重师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旅游教学现状和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求越高,同时高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我们要努力克服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与企业合作,把旅游专业的教师轮流送到管理水平较高的旅游企业中去,不仅可以避免教师“高学历、少实践”的现状,而且也能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变他们教学的思维方式。其次,改变教师的考评体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强调研究成果,于是这些教师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更加与现实脱节。鉴于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考核应该有一套特殊的认定标准,把实践教学的成果纳入到考评体系中来。再次,旅游院校还要实行“外聘”的机制,把社会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和社会名望的旅游企业专家请进课堂,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者是定期举行专业讲座,把旅游行业中的新问题、新动态、新政策及时带到课堂中来,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和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

4.5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171。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的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密切注意旅游企业的信息反馈,考虑不同实践层次要求上的差异,评价内容注重客观、具体、便于操作1181。旅游专业的学科体系无论多科学、实践教学计划无论多严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系统的监控措施,也会流于形式,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发展空间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完善实践教学要求、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实施细则、实践教学管理条例等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有章可依,形成制度保障。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5

关键词:实践化导向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不断进行。而旅游管理专业术语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能够从事服务和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近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更加关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实践化趋势日益增强,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加强对改革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基本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之初就是为了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而设置的,根据旅游产业的结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为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单位培养人才。目前国内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包括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须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等几种类型。各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对各个院校的资源比较优势和旅游发展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但总体趋势是减少了理论课程的数量,增加了实践课程的内容,呈现出实践化改革的趋势。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实践化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内容设置不合理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化导向的课程改革趋势不可逆转,各个院校分别开始借助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是在设置课程过程中,如果合理的设置相关课程的实践内容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很多院校在实践操作课程上要么设置的课程多,要么设置课程以后缺少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讲授,这是目前我国旅游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方面,部分院校减少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了纯粹的实践课程,也有不少院校减少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选必修课程的课时,还有很多学校也存在一些院校要求每一门专业课程必须安排一定课时的实训。这些课程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程的性质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缺乏对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考虑,其设置的科学性值得思考。

2.课程内容实施不完整

旅游专业增加了实践内容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但学生到旅游企业实践还需要更多的旅游资源,而在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实习,但其实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自主实习,而国际上主要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期间就会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这种形式在我国还没有形成,这是我国旅游专业教育的症结所在。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加速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扩招,但是相关教材的内容和实践内容难以满足课程实践的的要求,相关专业的教师也是十分紧缺。此外,高职院校整体课时安排在客观上也难以完全适应课程实训的需求,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院校要实施设置的课程实践内容存在很大的困难,很容易出现有课程无教材,有教材无教师的场景。

3.课程实践内容评估体系不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内容的评估考核是一个相对松散的体系,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很多学校的内部存在评估标准制定不完善,教师实践技能不精湛等现象,对一般院校来说用于实践的空间比较少,学生实践实践也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学生在校外实际绩效评价中存在的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方法不科学的现象,缺乏过程性的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是很难反应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很多院校只重视岗位技能的培训和考评,忽视了的职业道德的考核和评价,专业的内涵性表现不突出。

三、基于实践化导向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发展对策

1.优化课程实践的内容

首先,明确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明确该专业学生的具体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和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业务基本技能等要求;其次,合理的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等结构体系,包括每一项课程的数量、名称和课时的数量;再次,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学校的实践条件以及师资情况明确时间内容的课时数量和时间,并明确课程时间教学的方式。

2.夯实课程基础理论

首先,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不能随意减少,并严格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运用能力进行考核;其次,知识理论的选择和理论深度的讲解应该与相应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相对应,不断强化理论在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的应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次,积极的鼓励学生主动的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不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学生明白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

3.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应该与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校内模拟练习,并在次基础上深入到旅行社、饭店和景区等单位去接触实际的业务,感知旅游企业的现状和真实的服务过程,通过在企业中实习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以及对自己职业的忠诚程度,不断培养学生适应谁的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合作企业作为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固定场所,避免放任自流式的综合实习方式,教师、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共同评估学生的实习过程与实习结果,制定评估指标与层次分析法等评估方法,完善校外实训实习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罗许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大学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

[2]于成国.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原则与程序[J].统计与咨询.2010(02)

[3]岳冬菊,李海民,杨瑞.基于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4]谢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6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

一、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转化成实践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仅是验证旅游理论的主要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1、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要求

旅游管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它的行业指向性是非常强的,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旅游业的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等产业特点,要求旅游管理人才不仅具备旅游管理经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务必考虑本行业对管理层面人才的特殊性需求,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方向,要想达到目标就很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www.133229.Com。

2、建设旅游管理实验室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加强应用型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场所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是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针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最优化教学的实验基地。基于此,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数字化的特点

旅游管理实验室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应用技术数字化,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获取上。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是旅游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特点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管理实验室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数字化特性。旅游管理实验室中都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数字设备。这样的装备贴近时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本实验课程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数字化特点,还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旅游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产物,具有综合性特征。社会科学,传统上习惯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注重形象思维;自然科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锻炼。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管理实验室中广泛的应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得需要的资料、信息,无形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其他门类学科的兴趣。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2、具有综合性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特征,是一个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人的培养也是涉及到社会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综合培养;从服务对象来讲,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可以为本专业服务,还可以为其他专业甚至社会人员服务,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在管理方面,要对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1)以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人才为培养为目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素质培养人正确的社会观、是非观、价值观。旅游管理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教育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由于人类缺乏相应的社会观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举个例子,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可提供学生测量河流的流速、水资源情况,在此过程,学生对水污染有了直观感受从而会更加珍惜资源。

(2)以对象大众化为服务目标。相对于其他实验室来说,旅游管理实验室更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导游模拟实验室、双语实验室、客房操作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等不仅可以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还可以对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社会有关人士开放,服务对象具有普及化特征。

(3)管理手段具有综合性特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硬性管理包括物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资料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软性管理,主要指人的管理。其中,硬性管理必须落实到人,实行人员负责制。对于人的管理,管理无定法,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三、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和问题

随着新建本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旅游管理实验室应运而生,由于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在初期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功能单一、使用率低、管理混乱等问题。

1、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从无到有,但整体水平不高。近些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由专科升成的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投入使自己尽快适应本科院校的要求,实验室作为其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得到了高速发展。通过对广西区内新建的本科院校的调查,90%以上的院校有旅游管理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就是对旅游管理学科的重视不够。人们通常认为实验室是理工类的专有名词,实验室就是理工科的实验室,学校往往对理工科的实验室非常重视,但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却容易忽视。所以,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还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其量建一些餐饮、客房实训室就相当于是旅游管理的实验室了。旅游管理实验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初始状况,整体水平不高。

2、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室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设置大多,受到重视和普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文理综合特征,它的发展和规范将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沿袭专科阶段的设置方式,依靠专业和教研室,按课程设置实验室,一个实验室为某门课程或某个专业服务。这种“小而全”的设置模式,造成实验室服务范围较小,实验项目较少,达不到实验室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等重任。

3、开放时间短,使用效率低。不管是基础实验室还是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使用率都很低,不足20%。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拥有计算机等基础实验室,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只有10%左右的学生用于查阅资料等,大部分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某校承担着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机房,开放率不到40%,而且在开放过程中,只有近四分之一的机器能正常使用,实验室的功能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实验室也是类似的情况。某校的餐饮实训室和客房模拟实验室每次只能安排3到5人进行实训,规模小,效率低。

4、各部门相互牵制,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新建院校实验室管理中,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人员分别由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教务处和教学院系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过多,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或者工作环节过多,办事程序繁琐。如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大多数先由各实验室(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需要申报购置计划,教务处从全校的角度,结合仪器设备经费情况,对购置计划进行审核,将审核结果送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购买。各实验室人员由于不经常和设备仪器厂家交往,对新的仪器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厂家的信誉掌握不全,难免出现申报的型号、性能不能完全符合实验要求,或者申报的价格不合理,从而影响仪器设备的采购。另外,采购部门由于不懂得实验教学,只能按照实验室提出的实验设备的厂家和型号购买,而不能在采购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厂家和型号中选择性价比高的其他仪器设备。

四、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思路

1、结合院校和地方实际,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准确定位。从目前情况看,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定位成为实验室建设成败的关键。大部分人认为旅游管理实验室极易简单地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研究和教学手段当成实验室的主要功能,自然而然地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计算机房。其实,要真正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在建设初期要正确定位。比如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贺州学院,所建设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除了能进行实验室的基本操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增加实验室的附加值。

2、适度超前,实验室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当今时代变化,信息更新迅速,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与时代特别贴近的专业,所反映的都是时代前缘的信息,因此,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适度超前,否则,刚建好就被淘汰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的导游实验室,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产品了充当主角了,第五代试验器材早就落伍了。

3、引进和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高校实践性教学需要既通晓理论又强于实践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但当前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由于职称、科研及学历等多方面的切实压力,大批年轻教师无心致力于费时费力的实践性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的缺失制约高校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推进。对于“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从职称、福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建立一套“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4、理顺实验室体制,规范实验教学行为。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按《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聘任专业实验室主任;通过定岗定编,业务考核,择优聘用一批精干、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实行校室两级管理体制,实验室(中心)直接接受教研室直接专业管理,与系部的隶属关系剥离,杜绝三级管理。

五、结语

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于建设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成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廖开顺,俞裕喜.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文科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2):81.

[2]陈实,潘铁京.应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102.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7

关键词:国外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策略

近20年来,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同时,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趋势更为明显,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对我国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国外知名旅游类学院或高校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查询、分析,尤其是对康奈尔大学、罗森酒店管理学院、普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4所高校的教学模式与国内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方向划分过细

多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本科教育统一为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酒店管理专业增补为目录外专业,2011年设为正式本科专业。多年来,为了与我国旅游行业对口,旅游管理专业划分了细化的专业方向,涉及: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物业管理、旅游交通管理、商务旅游与会展等不同方向。每一个方向都设有专门的专业课程和知识技能培训方案,但又统归于旅游管理大专业[1]。由于目前我国旅游教育的综合水平、师资力量尚处于较低水平,且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占用了大量的学时,少量的专业课程和实践学时用于分配到如此多的专业方向之中,人为地分散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培养的学生往往对于每一个方向只能了解一点皮毛,无法深入,特别是技能,到企业就业必须从头学起。

(二)课程设置偏离行业需求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缺乏对旅游行业的深度的调研和分析,在讨论课程设置时也没有经验丰富的旅游业界人士参与。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更改手续烦琐,可以更改的课程数量较少,且教学计划修订周期较长,使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长期与业界的需求脱节。

此外,我国大约70%旅游高等教育是从相关专业转型而来[1]。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方面,受原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较大,因人设课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从地理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在课程设置中偏向地理类课程;从历史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则以史学课课程为主,导致教学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脱节。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高素质旅游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多数高校的旅游师资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实践经验有限。同时,我国本科高校教师岗位有限,教学评估对教师的学历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旅游实践经验。有丰富旅游实践经验的旅游从业人士很难跨越学历限制,进入高校师资队伍。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二、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介绍

(一)专业设置

国外没有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而是设置了接待业管理、休闲学、酒店管理、会展专业、餐饮管理等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我国的旅游管理更偏向于培养旅游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人才,而国外则偏向培养高素质的服务类人才。

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在大学前两年不确定专业,而是学习服务业的基本知识,实习后再进一步确定专业。这样可以先让学生在服务行业实践、体验后再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更有利于学生科学评估自己的优劣势,选择自己喜好、专长的专业方向。

(二)教学设施建设

国外旅游类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教学酒店,且教室及教师办公地点按高星级酒店的标准来进行装修、布置,让学生和教师每天在实战的环境下工作、学习。习惯成自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了专业型的工作、生活习惯。教学酒店多采用双重管理,院长(老总)必须要对教学负责,同时要对教学酒店负责,且必须自负盈亏。

(三)课程教学

1.重视通识教育和沟通知识教育

美国的大学所有本科都是120学分且除专业课程外,强调通识教学模块和沟通基础模块。通识教学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类、管理的组织行为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财务会计类、参与管理类模块。近年来,通识教育逐步重视信息类、法律类的知识教育。沟通知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2.重视实践教学

国外教学计划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深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时间分配上,其实习占整个教学时间的60%,教师现场指导,把理论贯穿到实习中去。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学院的办学模式主要是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根据旅游专业综合性很强的实际特征,在课程设置上、学时分配上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特色。他们要求其本科生在大学4年内必须完成800学时的实习,并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广泛选择,掌握一技之长,力求全面发展,把广泛精深的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3.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国外的课程很少采用考试的模式测验学生学习效果,而是多采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学生论文要求非常高,要有第一手的数据,且必须是实地调研和认真思考的,多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首先自由选择组建团队,无法组建团队的同学要么重修课程,要么经任课教师同意剩余同学共同组建成一个团队。团队需要提交论文报告,并进行宣读、答疑,如不通过,整个团队成绩会受到影响,甚至全部重修课程。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生上课的方式多样,学生可选择facetofacemode(聊天模式)、fixmodel(教室授课形式)、videomodel(视频形式)中的任何一种,课程通过内部网络在教室和图书馆直播,学生可用移动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共享教学资源。

(四)实践教学

1.3段式实习模式

罗森酒店管理学院采用3段式的旅游实践教学流程,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初级-中级-高级实习过程,实习流程必须依次进行,且遵循理论-实习-理论的教学流程。实习过程必须达到1000小时[3]。其中初级实习只需从事服务业的相关工作,例如洗盘子、传菜等都可以。中级实习必须从事服务业中管理岗位或重要技术岗位的工作,如酒店的前台、旅行社的计调等。高级实习要求学生必须从事部门经理、主管及以上管理岗位工作。此外,实习单位必须学生自己找,学校不进行安排,只负责宣传,且学生的实习必须是带薪实习。

2.专人负责型实习管理模式

实践教学采用专人负责制,每个专业一般有2-3名专业实习带队老师,全程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负责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与管理。

3.实用型方案策划模式

在毕业论文方面,本科生不需写毕业论文,而是针对某一个旅游企业,做一个能高度融合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的project(策划方案),如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项目开发、主题活动等方面的方案,并进行答辩或试用。

三、对国内旅游管理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专业定位

将专业的管理人才的定位转向高素质服务人员的定位,加强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旅游人才。在旅游教育中,应加强通识知识、沟通知识、信息知识、法律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较好的与人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面对挫折与失败的耐受力、较好的身心素质等。由于旅游人才属于涉外型的人才,因此要把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二)弱化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的设置虽增加了学生的“专”和“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知识面,禁锢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而,需要在取消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课程,减少固定课程的比例,增设活动课和选修课。

(三)优化课程设置

要特别注意协调好专业课、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旅游是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实际经验,大部分专业课和技能课应考虑减少课堂讲授,通过搞好实践调查和增加模拟教学的途径实现教学目的。

同时,适当调整拓展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将大量不成熟的课程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进行,同时加强课外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可以考虑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压力,并通过适当的选修课丰富教学内容。

(四)强化实践环节

争取建立自己的教学酒店,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办公地点按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设施,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师生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配置,减少单次实习的时间,增加实习的次数和类型,且要求每次实习的岗位有轮换,实行理论―实习―理论的交错教学模式,以较好地实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五)争取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外旅游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协作办学,吸纳国外的优秀教学模式和先进办学经验,共享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在旅游院校培训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创造政策扶持的有利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彭青,谢旭东,程露悬.改革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提升旅游高等教育水平.旅游学刊,2003,(S1):155-158.

[2]代志鹏.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述评.怀化学院学报,2007,26,(2):130-131.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8

[论文关键词]旅游教育 现状原则 培养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教育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分析目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构建实践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1.产业规模扩大,旅游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出现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稳步发展,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旅游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从需求层面看,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对于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7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8300万人,旅游就业总量将达到1亿人。中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旅游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加快实施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虽然旅游院校的总数和在校生总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对于旅游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缺口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旅游专业教学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旅游院校教育的学历构成不甚合理,高学历旅游专业毕业生从业意愿不高,进入行业后人才流失率偏高。而且,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即使接受了系统的理论教育,掌握了前沿的信息,但仍然缺乏实践经验,毕业之后很难较快地胜任旅游行业基层工作。旅游专业教育如何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培养相当数量的多层次、多类型、特色化、个性化的专业人才,已成为业界广为关注的问题。

2.各高校旅游教育特色不鲜明,教育模式不灵活。一些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对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旅游行业需求存在一定错位,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结构失衡。纵观开设有旅游专业的学校,大都按照大致一样的模式、一样的教学设计、一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开展教学活动,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特色性和差异性,竞争力趋同。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模式,这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却只能停留在书面上,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旅游管理教育与一般管理学教育的区别在于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其中职业性是基础,社会性是条件,实践性是途径。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定位“过高”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专业或实际操作培训不足,课程中基础理论性课程比例过大,实践性课程及实习相对较少,不能适应旅游业界要求毕业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职业素质要求。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要想真正做到对旅游企业实行较好的管理,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而事实上是,学校模糊的定位导致培养出的旅游管理本科生毕业后大多想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服务工作。许多本科生虽然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践往往出现脱节的情况,服务技能不够熟练,思想不稳定,难以适应起步阶段的高强度劳动,人才的流失和频繁流动状况令人担忧。

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原则

1.市场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实际,以行业需求作为构建的依据和出发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教育部也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2.实践性原则。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特别是对实践操作技能较强和极富管理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很大。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3.创新性原则。为适应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与时俱进、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在观念方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设置教学各环节;在流程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吸收旅游企业参与流程再造;在课程方面,实现较强的理论支撑和程序性,努力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性强、架构清晰、与国际接轨、反映旅游业规律的旅游管理知识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运用情景体验法、操作示范法、电化视听法、软件管理法、案例分析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技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可持续提高原则。根据分层教育的思想,建立专业实践性课程为主的基础层次、校内模拟岗位实习和校外旅游企业岗位实习的提高层次和较长时间企业毕业实习、行业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实习写作的发展层次的多层次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循序渐进、可持续的发展。

三、实践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构建全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以基础型学科为支撑,以应用型学科为牵引,以社会的需要为坐标,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度、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毕业生;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水平,建设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历教育与专业资格相结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模拟实验室,结合岗位设置课程,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2.合理设置课程,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以教学为核心基础,以技能培训为实践推动环节,以科研探索为发展导向的“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建立起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上讲,学校需要给学生以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与理论进行创新和二次开发的能力。从非智力因素上讲,要培养学生具备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思维模式,形成合作与团队精神。从能力结构上讲,强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应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多学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

以素质教育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专业基本素质为基础,课程的设置、结构体系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为出发点。此类课程主要以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二是适当增加方法论、创造学、经济形势及专业前沿方面的讲座或选修课。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掌握科研方法。强调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应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多学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三是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等课程为依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价值选择,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应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及动态化,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开阔眼界,同时还会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从事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从而提高自信心和开拓能力。

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在旅游专业的重要地位。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应涵盖服务技能训练、管理方法与技巧训练、经营思想与观念的学习及处世能力训练等四大领域,并制定出可行的实践计划及内容大纲指导实践教学。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3.实行校企合作,建设示范基地。为培养旅游业所需的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之间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学合作,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通过协议的方式,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实现把教育送进企业,把岗位作为课堂,使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获得互补,实现各自的追求目标,加强学生培养的针对性。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学与就业基地,实现订单式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上岗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灵活应变等综合素质。学校可以更准确地掌握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信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建设改革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实践的信息反馈,还可以发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不足,不断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专业教学更能体现市场特色。合作的方式包括:学校对学生规定明确的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以企业为主,通过与学校共同办学,建立企业的培训基地;学校为旅游企业提供应用科研、咨询和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企业选派优秀管理人员担任合作院校指导教师,参与院校教学、实习生管理等工作,以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等等。

按照统一的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特色鲜明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依托院校为龙头、各成员单位按互惠互利原则自愿参加、以骨干特色专业为纽带组建的旅游教育集团,实现培养目标明晰化、课程设置科学化、办学模式国际化和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4.建设高素质的旅游教育师资队伍。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培训,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其次还可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授,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还需要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操作技能。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9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也随着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的我国旅游行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已经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旅游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要求。鉴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我们应当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深入认识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符合企业用人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与设置原则,没有规范与系统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上未能充分结合旅游企业对人才在知识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出地方旅游特色与发展需要。

2.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向企业提供的是管理人才,但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可能从应届毕业生中产生,这就导致了供需之间形成严重错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上都有欠缺,难以符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普遍较为薄弱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课程明显不足,导致实践与理论出现严重脱节,课程体系未能实现整体优化,选修课所占比重过低,学生缺乏自主选课权利,而且课程内容重复,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差距甚大,课程前后次序的安排不尽合理。

二、实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结合实际调整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辩证统一,面向旅游单位,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较强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专业化人才。鉴于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管理人才的内涵,要让学生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工作,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之初不要有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心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从而有利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既给学生奠定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一是要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入课程,经过时间的考验,作为成熟的科学知识后,再为课程所选择。凡是存在争议的思想与观点、不成熟的理论等,都不能引入到课程中。二是要对各门课程进行最佳组合与系统优化。专业课程中,先开什么课程、后开什么课程,都要符合教育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当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都是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到了三、四年级再学习基本操作,呈现出由深入浅的状态,这并不符合本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对此一定要进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基本操作并进行实践,三、四年级则要结合实践学习专业理论,并开展管理培训,还要在相应阶段颁发行业证书形式。如此,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不但可以防止学习理论过程中的大而空,又能防止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现象的出现。当然,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意到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学科动向。因为专业在不断发展变化,部分课程可能会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一些未设置课程也有可能成为该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恰当调整,从而使整体课程体系保持合理化、科学化。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倡导实践教学。为此,要专门设置实践实训环节的课程板块,不仅要强调专业培养,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十分看中从业者的经验,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旅游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要协调好专业课与实习实训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真正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加强实践调查与增加模拟教学等途径,有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在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中,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课程的总课时当中,而且实践时间应当占该课程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要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并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累积,计入学分,从而使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对旅游行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旅游人才,就应当坚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大胆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与新思路。当然,本文所述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法的实际可操作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但是衷心希望以上建议能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理论篇10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也随着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的我国旅游行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已经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旅游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要求。鉴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我们应当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深入认识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符合企业用人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与设置原则,没有规范与系统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上未能充分结合旅游企业对人才在知识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出地方旅游特色与发展需要。

2.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向企业提供的是管理人才,但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可能从应届毕业生中产生,这就导致了供需之间形成严重错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上都有欠缺,难以符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普遍较为薄弱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课程明显不足,导致实践与理论出现严重脱节,课程体系未能实现整体优化,选修课所占比重过低,学生缺乏自主选课权利,而且课程内容重复,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差距甚大,课程前后次序的安排不尽合理。

二、实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结合实际调整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辩证统一,面向旅游单位,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较强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专业化人才。鉴于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管理人才的内涵,要让学生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工作,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之初不要有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心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从而有利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既给学生奠定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一是要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入课程,经过时间的考验,作为成熟的科学知识后,再为课程所选择。凡是存在争议的思想与观点、不成熟的理论等,都不能引入到课程中。二是要对各门课程进行最佳组合与系统优化。专业课程中,先开什么课程、后开什么课程,都要符合教育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当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都是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到了三、四年级再学习基本操作,呈现出由深入浅的状态,这并不符合本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对此一定要进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基本操作并进行实践,三、四年级则要结合实践学习专业理论,并开展管理培训,还要在相应阶段颁发行业证书形式。如此,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不但可以防止学习理论过程中的大而空,又能防止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现象的出现。当然,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意到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学科动向。因为专业在不断发展变化,部分课程可能会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一些未设置课程也有可能成为该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恰当调整,从而使整体课程体系保持合理化、科学化。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倡导实践教学。为此,要专门设置实践实训环节的课程板块,不仅要强调专业培养,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十分看中从业者的经验,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旅游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要协调好专业课与实习实训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真正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加强实践调查与增加模拟教学等途径,有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在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中,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课程的总课时当中,而且实践时间应当占该课程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要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并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累积,计入学分,从而使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对旅游行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