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行业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5:29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1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一、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指的是发起人(originator)将缺乏流动性但却可在未来某个时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特设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由该机构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分离与重组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从而增强资产信用度,将资产转化为可自由流通的证券,在金融市场上交易,最终实现金融融资。作为资产证券化载体的证券化产品,具有债券的性质,并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许多种类:按照基础资产的类型划分,证券化的品种可以分为信贷资产证券、住房抵押贷款以及其他合成衍生证券;按照基础资产是否为抵押资产划分,证券化的品种可以分为资产担保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aBS)和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mBS)。

二、当前流动性现状及措施

面对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政府手中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效果却非常有限。通常制约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提高利率是主要手段。但中国目前的流动性相当大部分是贸易顺差和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引发的,升息甚至会造成套利热钱的进一步涌入。

存款准备金率原本是中央银行手中用于收缩货币供应量的“重磅武器”,但最近一段时间的密集调整显示出这一手段的乏力与无奈。在当前存在流动性过剩情况下,投资者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存款,因此发行证券化产品会减少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规模,也就是吸收流动性。

人民币升值可以缩减中国的贸易顺差。但出口和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政府对任何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措施都慎之又慎。目前人民币已经处于缓慢的升值通道当中,这也是政府想尽力保持的状态,以尽可能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冲击。

金融资产价格的飙升反映了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金融资产,既是因为流动性过剩,也说明了金融资产供给过少。发行资产证券化股票和债券有利于控制货币创造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银行出售自身的信贷资产,投资者则用银行存款来购买证券化产品,这可以看成是货币创造的逆过程。所以,实际上,资产证券化对货币供给起到一个收缩的作用。

三、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实现信贷体系与证券市场的对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信贷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转化为证券市场上的可流通证券,实现了信贷体系与证券市场的对接。通过证券化,一方面为信贷体系引入了强化的外部市场监督机制,提高了信贷业务的透明度,促使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升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为证券市场提供了具有稳定现金流、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充实了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实现信贷体系和证券市场的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价格发现功能和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由此使银行从一个信贷提供机构转变成一个信贷服务机构,由靠借贷利差盈利的模式转变为靠贷款服务收费盈利的模式,在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管理的专业优势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的积累和加大,实现银行职能作用的转变。

2、分散资本市场风险,稳定发展资本市场。之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利率水平也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但是近期金融资产价格暴涨反映了居民财富水平不断增长和金融资产供给不足的内在矛盾。如果居民的金融投资过多地集中于股票投资,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不仅投资者会面临集中性风险,而且由于缺乏其它投资渠道,尤其是缺乏长期稳定的收益率基准指标,也使得股市容易纵并出现大起大落。因此发展债券市场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3、落实“国九条”,丰富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提出:“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资产支持证券风险较低、收益稳定、期限较长,在当前中国资金市场资金供给过剩、中长期投资产品匮乏的背景下为投资者实现资产负债期限相匹配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既切合市场需求,也符合政策导向。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仅仅是货币供给的问题。它还反映了经济结构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即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相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程度而言还不够发达。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这个问题,中央银行在继续采用各种调控措施“堵”的同时,还需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提供更多“疏”的渠道。

4、拓宽银行融资渠道,优化银行资产结构。通过资产证券化可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从融资结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直接融资的比重,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格局,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同时,随着国内房贷款规模迅速扩张,银行贷款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中长期贷款拉长至20年甚至30年,而支撑这些贷款的却主要是低利率的短期存款,这种信贷结构“短存长贷”的矛盾使银行业潜伏相当大的风险。通过将中长期贷款打包、证券化后出售给投资者,可以使银行的资产结构得到优化。

四、资产证券化建设的现状和建议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资产证券化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各方面都密切关注这一市场,纷纷推出资产证券化方案和产品构想。各方面的努力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全面展开仍然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可以归纳为法律制度和实施环境两大方面。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从2005年的171.3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71.51亿元,增幅达到了175.20%,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产品种类已由两类发展到五类,涵盖行业也日益广泛,涵盖了银行、电信、交通、电力、地产等诸多行业。产品期限从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从2.29%到5%各异。从产品占比上看,专项管理计划所占比例最大,达55.87%左右,其次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为27.41%,准aBS信托产品所占比例最低,仅为0.17%。

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至今的历程看,主要的实施环境障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类和质量问题。海外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非常广泛,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信贷、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汽车贷款、设备租赁、消费贷款、房屋资产贷款等资产,而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实践中有可能被证券化的资产不仅种类相对有限,而且尚不成规模。个人消费贷款、学生贷款、租赁、证券组合等,虽然有一定规模,但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剥离性都比较低,限制了在这些资产上的证券化运作。

2、转让登记问题。资产的优先权益登记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由于缺乏一个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因此无法确认和监管被转让资产上已有的优先权益。受让方没有客观的途径确知该资产以前是否曾经被转让给第三方,在以后转让中的受让人也无法知道第一次转让的情况。这样,以“真实出售”为基础的资产转让无法对资产的抵押权有客观的和法律意义上的确认,这已成为资产证券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3、金融服务问题。金融服务机构的障碍主要是中介机构专业服务不够,尤其是信用评级专业服务的缺乏。资产证券化产品属于信用敏感(credit-sensitive)的固定收益产品,产品的信用评级是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信用评级机构对产品的信用评级报告是资产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产本身历史记录原因和对资产信用评级标准的缺乏,信用评级服务目前不能满足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要求。

4、二级市场和流动性问题。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在沪深两地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上发行,从产品数量和发行规模上来看,沪深两市的企业资产证券产品比银行间市场的资产支持证券略胜一筹。统计显示,今年共有28只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挂牌交易。银行间市场仅4只。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一级市场比较活跃,而二级市场交易情况却并不乐观,2006年,深沪两市资产证券化产品共成交260笔,成交产品种类23只,总成交数量为63,802,600份,总成交额为62.17亿元,仅占总发行额的23.60%。面对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大潮,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急需加强评级机制市场建设;对投资者投资资产支持证券应该规范并加强风险教育;进一步有序拓宽试点范围,鼓励创新、完善监管办法、提高监管效用等等。

除了发展资产支持证券,更要加强市场基础建设:

(1)完善监管体制,打通市场连接通道。在监管体制上,要消除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的人为障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使资金能在各种市场上自由流动并流向效率更高的需求者;同时,要加强监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给被监管者一个稳定的预期。

(2)提高市场效率、打造完善市场平台。使产品能在银行间市场、场外市场(otC)自由交易,充分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和风险定价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托管体系,消除托管风险。

(3)加强基础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评级和投资产品评级,规范市场。投资产品市场上的各种产品通过风险、收益等的综合比较,以市场行为的方式形成不同收益与风险的投资产品序列产品和结构,使投资者能够进行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投资。

五、结束语

中国金融管理层最近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为引入证券化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框架,这一发展趋势非常令人鼓舞。资产抵押型证券(aBS)是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一项重要创新。证券化融资模型的采用将有助于推动公共部门和私营行业各机构进行融资,将向投资者提供全新系列的投资产品,并将在长远阶段内提高资本这一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流动性过剩不单单是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而是我国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处于高增长的良好态势,资本市场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势头,这正是加快建设债券市场的绝好时机。因此,我认为:面对流动性的滚滚洪流,在中央银行继续采用各种调控措施“堵”的同时,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提供更多“疏”的渠道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Davidm.morris,”assetSecuritization:principlesandpractice”,executiveenterprises,inc.1990.

[2]楚天舒、毛志荣:《美国、日本资产证券化市场比较及借鉴》[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深证综研第0135号.

[3]李矅:《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向东:《资产证券化在全球的最新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6.06.05.

[5]潘彩虹:《我国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n].证券时报,2006.03.21.

[6]杨涛:《中国资产证券化:任重而道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6.07.06.

[7]苗嘉:《资产证券化配套制度待完善》[n].中国证券报,2006.01.10.

[8]张超英:《资产证券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9]沈沛:《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0]涂永红:《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1]李曜:《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2]宾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3]陈四清:《商业银行风险通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4]田瑞璋、李勇:《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5]弗兰克•J•法伯兹、迈克尔•G•费里,康卫华译:《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6]张留禄:《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4(5).

[17]王文胜:《处理不良贷款的路径选择》[J]《现代商业银行》.2004(5).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2

关键词:不同地区、媒介传播、经营理念、文化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吃、住、行是主要的消费需求,并且三者的需求层次是阶梯上升的,往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后两者的需求就会变得更为重要。房地产作为一国的龙头支柱产业,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中的一员,市场经济机制将会更趋完善,竞争局面也将愈演愈烈,同行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同样再所难免。因此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及文化定位越来越重要。

万科作为中国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商业报道消息:8月30日,沈阳万科城遭电话举报,经沈阳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的现场突击检查后发现,其施工现场存在22项安全险患,被责令3天内整改。万科的品牌受到折损,品牌溢价必然下降。哈尔滨泰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是:“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因此,成功树立适合开发理念的房地产企业或项目都能较快的进入良好的运营状态。所以恰当确定开发理念对房地产企业或项目来说非常重要。

房地产文化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经验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综合性的文化。房地产文化内涵丰富,不单单是建筑本身的外观形象和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布局,上海的海派风格,安徽的徽派建筑,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还包括社区空间的人居生活、社会交往等活动中所蕴含的文化品位,生活方式等人居文化。房地产文化源远流长,既源自博大精深的东、西方传统文化,也来自生机勃勃的现代新兴文化。

房地产文化是整个房地产的经营开发的灵魂。优秀的房地产文化不但能形成持久竞争优势,而且可作为对付模仿的最有效、最坚固的壁垒。房地产文化贯穿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影响项目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对楼盘的市场销售起着直接推动力,也为未来优秀的社区文化形成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房地产文化丰富多彩,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文化。从项目选址、理念创意、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每一过程的都在综合应用和体现着文化因素。房地产文化既体现在社区名称、主体概念方面,也体现在社区空间规划、建筑风格设计方面;既体现在楼盘的广告策划、推广宣传方面,也体现在开发商的开发理念、目标使命方面;既体现在社区建筑风格、园林山水的物质空间布局与构建,更体现在社区生活方式、居住理念等精神生活的引导与创造。无论是景观房产、运动社区、智能住宅,还是"郊居运动"、"新都市主义"、"新自然主义"等,都是文化赋予楼盘社区以精神和灵性。可以说房地产业的每一个理念都离不开文化。

成功的开发商可以利用文化独特的亲和力,把具有相同文化修养与文化追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取得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达成有效的沟通,建立起与顾客的亲密关系。优秀的开发商通过倡导和塑造优秀的房地产文化,能够真正为顾客提供独特的附加利益、居住体验和生活价值,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也为开发商长期发展提供文化积淀和品牌提升。

所谓的房地产文化定位,就是从楼盘项目本身出发,将投资理念、时代特征同目标顾客群文化价值观念完美地相融合,赋予房地产项目以富有魅力的文化生命,针对顾客的心智模式进行设计、沟通,从而使其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确立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这就是房地产文化定位。

定位的关键是在目标顾客的心智的相应坐标中,确立一个区别于竞争者的、独特的、鲜明的地位。文化定位是企业和顾客通过多种沟通渠道进行互动沟通的结果,最终反映为目标顾客对楼盘项目建立起的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联想。房地产文化定位贯穿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房地产文化定位可以是多个优势的优化组合,也可以是单项的优势强化。

房地产文化定位受开发商的文化底蕴和对房地产文化理解的影响。只有高品位的开发商,才能塑造高品位的房地产文化。同时文化定位也受到开发企业的使命目标、企业形象、内部实力和经营战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文化定位必须与企业自身的使命目标、品牌形象相匹配。

例如:绿城房地产集团在15年成长过程中,绿城始终坚信“讲正义、走正道,得正果”,坚持以“人文主义理想”为指导,坚守社会责任与义务,秉承“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为员工创造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城市创造美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使命,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文明、和谐、温馨、优雅的居住文化及人文环境,为城市和历史留下优秀的建筑作品。

在媒介传播方面不同企业有其不同的传播方式,无论选择哪一种作为传播载体,都要适应其自身的需求才可以。即时信息、电子邮件、BBS、Smn、网络视频、论坛、在线广播、手机等可以方便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双向沟通的新媒体,还有以博客、播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形式的新媒体,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企业整合营销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当前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是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工具,企业整合营销传播也离不开新媒体,两者为“鱼与水”的关系。对于房地产整合营销而言,新媒体将实现营销的全方位、速度化和持续性。

其中,网络媒体伴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媒体形式,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人们在购买不动产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不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查看口碑情况。互联网也在深入的改变房地产行业的营销模式。还有一种属自有媒体,就是房产企业发行的书刊杂志,比如SoHo中国的《杂碎》等,当然,这种媒体对项目销售没有直接帮助,却对企业品牌建设有着大功。

总而言之,无论选择哪种媒介传播方式,需要建立在企业自身适合条件下所选择的,媒介投放策略是一项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在了解项目定位的基础上,选对了媒体,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投放组合,才能够将合适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同时能让他们接受并记忆,只有在优秀的媒介策略下,才能扩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立体传播的推广合力。

参考文献:

【1】《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房地产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地产•中国:引导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陈淮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3】《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高晓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房地产企业管理学》严治仁著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房地产文化》北京百年建筑文化交流中心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3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概念;文献

2000年之后韩国文化在世界迅猛传播,并在2004年就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第五大国。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产业都属于政府推动型,中韩两国虽然国情不同,但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以及近些年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我们也感同身受,研究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我国在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二、国内研究概述

由于中韩两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均采取了“政府推动型”战略,政府为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所以我国学者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我们以政策介绍和政策研究进行归纳概述。

(一)政策介绍型

政策介绍型主要是介绍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时所指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和成立的机构。

郑成宏副研究员在《韩国文化产业现状与借鉴》(2002年)一文中介绍了韩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韩国自上而下都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经营。首先,韩国政府在政策和财政预算上支持文化产业开发,大量资金的投人,保证了主要文化部门的正常运转。其次,地方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开发,而且韩国大企业也都热衷于流行文化产业的经营。作者认为韩国不仅在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在流行文化的产业化方面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投资模式和管理经验,政府和民间投大量资金进行文化市场开发等方面结合得也较成功。

(二)政策研究型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政策本身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这类研究既有针对中韩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进行比较,找出双方差异,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改革不配套,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体制不适应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等。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者结合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

王文华和胡杰群在《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当前韩国文化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与韩国政府的战略决策息息相关。积极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中国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行政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具有独立性的专业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全面启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第二,建立和完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如设立奖励基金机制、扩大跨国生产及合作等,同时设立专门性的发展基金,鼓励文化创作和新的文化创意,大力培植文化企业发展。第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许为民教授和曹峰旗博士在《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韩国政府在其文化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对我国的重要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政府观念层面上,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在政府制度机制上,加快文化产业立法工作,改革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第三,在政府行为上,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职能,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和新环境要求的宏观调控机制,探索新的运作和管理模式。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散见于各类文献、报刊。我国学者对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非常详细,可谓面面俱到,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材料。

三、结论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持续走热,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从整体上看,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

目前,我们对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的研究必须坚持之前的多角度研究,从不同层面全面地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骆莉。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5年3期。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竞争力;效率

【作者简介】吴建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孟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3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73-05

当前,如何发展地区文化产业,不仅成为决策层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多数文献限于从理论及政策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而实证研究相对缺乏,这也使其相应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性。

本文遵循议题驱动法来梳理相关实证研究的文献,对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竞争力和效率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加以归纳总结,以真实、全面反映近年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以期对有关部门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的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短期来看,这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从长远来看,这也将对广西实现文化产业协调式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局限在于:一方面更多地关注近年来的文献发展;另一方面主要讨论有关广西文化产业实证研究最重要的几个方面,而未覆盖所有文献。因而具有其不可避免的不完整性。

基于此,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前四部分分别从发展水平、竞争力及效率等方面对近年来广西文化产业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与展望。

一、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随着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的逐渐上升,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越来越受关注。学者们大多通过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各省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问题。

(一)因子分析法

这一方法利用降维的思想,在尽可能不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从众多指标中提取主要的几个代表性公因子,从而简化数据结构,确定各自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值。

研究表明,2003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31个省区中位居第28位,尽管在其他方面表现较弱,但其创新能力较好,属于文化需求领先但文化产业规模不足的类型。2008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31个省区中居第25位。具体而言,其在文化产业传播及规模方面有相对优势。在文化产业潜在需求方面提升空间较大。200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在31个省区中排名16位。具体来看,其在文化产业核心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需求方面有待提升。而在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程度表现较好。

(二)其他方法

除因子分析法之外,学者们还使用了一些如层次分析法等各具特色的其他方法。

有研究发现,2007年广西文化软实力在31个省区中排名30。处于全国下游。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得出,2006-2008年广西文化软实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21。具体来说,其在文化生产力、影响力、核心力方面表现出色,而在文化传播力和保障力、创新力方面有待加强。2010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表征指数及内涵指数排名分别为第23、第26及第21位,发展较为均衡,同时发现广西在2006-2010年间属于调整型地区,尚未探索出适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导致其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出现反复。

综合以上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多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之进行分析。这些研究表明。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其创新能力及市场需求有待提高,但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同时。不难发现,现有的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依旧存在明显不足,指标体系的构建视角较狭窄,不够全面和系统,交叉重叠现象严重,且多数为总量指标,在省区之间可比性较差,数据选取也相对简单。未来,我们需要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方法。选取更客观、更完善的指标体系对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文化产业竞争力已逐渐成为区域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竞争力也是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因子分析法

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效避免信息重叠、信息损失小、分析效率高等特点。

研究显示,2005-2006年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16位,具体来说,其在文化产业总体实力、成长能力及创新资源方面表现良好,而在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产业投入及税收贡献方面有待提升。广西2008年文化产业竞争力在30个省区中居第21位。具体来说。其在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文化资源要素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其他竞争力要素方面相对较弱。2009年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23位。具体而言,其在出版发行业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文化产业总量与效益及文化企业效益及教育科研方面相对较弱。2010年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20位,处于中等水平。

(二)其他方法

除因子分析法之外,学者们还使用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其他方法。如正态标准化法的测度结果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省在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上的客观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既可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差异,又可对不同指标进行客观赋权。

赵彦云等(2006)运用正态标准化法的研究发现。2005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6个省市中排名28位。具体而言,其在公共文化、文化实力及资源和设施竞争力方面表现突出,而在文化生产、市场及人才和研创竞争力三个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王岚(2009)以网络层次分析法形成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表明,2005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23位。其各方面竞争力相对均衡。

(三)因子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此外,部分学者还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其他类型方法相结合来研究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

叶丽君(2008)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研究表明,2005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11位,处于中等水平。具体来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能力较强,总体规模较大。市场需求旺盛,但其在成长及经济贡献、政府支持及税收贡献方面依旧有较大提升空间。谭志云(2009)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研究,发现2006年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在西部12个省区中排名第4,具体而言,其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文化建设投入方面表现良好,而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较弱㈣。时亚栋(2010)选用因子分析法并结合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表明,2008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22位,其文化产业生产规模竞争力良好,而生产效率及基础设施竞争力较弱。庄锴、王虹(2012)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的研究表明,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在31个省区中居第11位,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㈣。汪晓琳、胡安义(2013)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的研究发现,2010年广西体育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22个省区中排名第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方面较为均衡。

综合以上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对发展水平的研究具有相似之处,多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之进行分析。这些研究表明,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各方面发展也相对均衡,尽管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及效益有待改善,但其文化资源丰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不难发现,现有的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展开,而没有从动态的角度予以拓展研究。未来,一方面,我们需要从更长久的时间跨度纵向研究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更科学、更合适的评价方法,选取更合理、更详实的评价指标对广西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

三、文化产业效率

以上研究从总量层面分析文化产业竞争力,侧重于文化产业的产出规模。没有考虑文化产业的投入规模与发展绩效。而文化产业正是通过投人一产出模式,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因而,将文化产业投入与产出结合起来,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绩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是评价省域文化产业效率的主流选择,它是一种测度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效率的非参数方法。Dea模型可以分为基于固定报酬的CCR模型和基于可变规模报酬的BCC模型。BCC模型在CCR模型得出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推导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因此利用Dea方法可以分别得到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评价。

王家庭、张容(2009)利用Dea三阶段模型的研究表明,2004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在31个省区中排名较为靠前,发展均衡,总的来看,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马萱、郑世林(2010)运用Dea模型的研究发现。1998-2006年,广西文化产业无论是从技术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看,都得到了显著进步,但其在技术效率,尤其是纯技术效率上依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张仁寿等(2011)采用CCR和超效率Dea模型进行研究。发现2007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效率排名第7。具体而言,广西文化产业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效率无效,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谭秀阁、王峰虎(2011)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0-2008年31个省区公共文化产业投入效率的研究表明,广西公共文化产业投入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全国中等水平变为上游水平。蒋萍、王勇(2011)应用三阶段Dea和CCit超效率模型的研究发现,在调整投入值。剔除环境影响后,2008年广西的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在31个省区中排名相对落后,而纯技术效率排名靠前,处于规模递增阶段。袁海、吴振荣(2012)利用BCC模型和CCR超效率模型的研究发现,2004-2008年广西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在31个省区排名居中,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二)malmquist指数模型

除此之外,学者们还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进行评价。它最早作为一种消费指数而提出,后来被应用于生产率变动的测算。与其他方法相比,它不需要价格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指数分解方式来衡量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各自贡献。

研究发现,2005-2009年间,广西文化产业生产率增长、技术变动、技术及规模效率变动在31个省区中排名靠后。1998-2009年广西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30个省区中排名最末。2004-2008年广西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总增长率达28,7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其他方法

此外,部分学者还采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SFa)等方法来研究省域文化产业效率。

张洁(2011)的研究表明,2007年广西文化产业相对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而言较为发达,且文化产业多元化程度较低,文化产业结构的专门化程度较低;从绩效的角度看,其在文化产业规模上不具备优势,而在产业利润率和投入产出效率上表现突出。马跃如等(2012)运用随机前沿函数(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发现2003-2008年广西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31个省区中居第5位,处于领先水平。黄永兴、徐鹏(2012)借助非条件分位数估计法的分析表明,2004与2008年广西文化产业效率尚处于缺乏效率的状态。

综合以上关于文化产业效率的实证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多采用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这些研究表明。广西文化产业效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尽管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相对靠后。但近年来进步显著。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同时,不难发现,现有的关于文化产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具有三点不足。一是模型假设不符合实际。作为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方法,Dea模型中的CCR模型的前提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这意味着可以在增加一定文化产业投入后等比例地增加文化产业产出。明显不符合现状;二是由于研究样本涵盖时间较短,数量较小,这些研究尚不全面深入。未来,一方面,我们需要从更长久的时间跨度去研究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更好的模型对广西文化产业效率进行深入研究。

四、其他方面

除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竞争力及效率展开一系列实证研究之外,部分学者对广西文化产业资源基础、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与集聚程度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文化产业资源及其配置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质量和整体水平不高,创造力不强,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省域资源配置非均衡等问题。部分学者对省域文化产业的资源及其配置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王婧(2008)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研究发现,2004年广西文化产业资源位在31个省区中排名第14位。具体来说,其在技术及人力资源位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而在文化、资本及信息资源位方面基础较弱。姜鑫、迟越(2012)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10年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评价。发现广西在31个省区中位居第27位。属于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短缺的地区。

(二)文化产业集聚状况

部分学者对文化产业空间分布与集聚程度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研究,以图揭示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

金婷(2010)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2004、2008年广西属于低文化产出水平被高文化产出水平的其他地区包围。袁海、曹培慎(2011)运用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对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对中国31个省区文化产业区域集聚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8年广西文化产业水平较低,且被其他高文化产业水平的区域所包围。属于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类型。

(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此外,少数学者还对文化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展开了探索。王聪(2011)运用协调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2008年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表明,广西属于过渡协调类别,文化产业相对滞后。

可见,尽管广西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但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五、结论与展望

综合以上实证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竞争力及效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尽管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企业效益及创新能力等有待改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但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一定的投入产出效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针对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想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水平,应充分挖掘自身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针对各地实情制定合理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要素资源培育与流入,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化、规模化。

对于提升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来说。应打造文化品牌、增强创新能力及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群效应,立足自身优势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企业政策支持,整合产业链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培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生机制。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5

1978年6月13日,文化部理论组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认真调整党的文艺政策》的文章,舍弃了沿用多年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强调要“坚决贯彻执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坚持工农兵方向下的百花齐放”。1978年10月31日,《文学评论》举办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座谈会,提出“检验文艺理论、方针、政策和文艺领导工作的方法正确与否,就是要看文艺创作是否真正繁荣。”“如果文艺政策不符合文艺界实际情形而又要贯彻,就会造成严重后果。”1980年第1期的《文艺研究》则发表了讨论“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系列文章。敏泽(1980)论证了“强调文艺的政治社会功能,是阶级社会中文学发展的客观的基本事实”,指出文艺为政治服务出现的错误,根源不在于为政治服务的原则,而在于实践中被歪曲。王若望(1980)认为,文艺当然也反映一个时期的政治,但不只是政治的反映,文艺与政治是“兄弟关系”。万里云(1980)则强调,艺术与政治应该是平行的、平等的,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从属关系或单方面谁领导谁的问题,艺术有服务于政治的一面,也有非阶级非政治的一面。这意味着,文化界开始对文艺的政治工具单一属性提出了公开的置疑和讨论。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文艺战线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的任务。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祝词。他在祝词中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国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他强调:“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这篇《祝词》被认为是与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文献,标志着中国文化政策即将出现重大的调整。1979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在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迅速走红,成为中国文化市场重新兴起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起点。此后,各地纷纷兴建类似的文化娱乐场所。在国家文化政策初现“松绑”迹象,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也随之兴起。

二、文化管理和文化经济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的源头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文化管理和文化经济的研究应该被视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重要源头。1984年,李军开始文艺管理学方面的研究。1986年5月,在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政府召开的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于光远首先倡导进行文化经济学研究。随后,李军的《困扰与转机――文化艺术管理学初探》、于敏的《文化管理研究》、方家良等人的《文化经济学》和严行方的《文化经济学》等一批专门研究文化管理和文化经济问题的著作先后问世。

1985年第1期《外国经济与管理》刊登的“外国经济文摘”《日本第三产业的最新分类》在国内最早提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艺术活动(音乐、电影、图书、专项技艺讲习、唱片租赁等);教养学习活动(学校、文化中心、学塾);体育活动(运动俱乐部、体育用品租赁)。”1985年4月5日,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文化”被首次纳入了第三产业的范畴,在计算第三产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获得了“产业”身份。李军(1987)首次在理论研究中提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李建中(1988)则较早地“以我国文化领域里的经济关系及其经济活动为背景,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文化产业涉及电影、艺术表演、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物、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1991年6月10日,国务院批转的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在肯定“以文补文”活动的同时,正式提出“文化经济政策”问题。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将“文化卫生事业”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199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提法,这应该是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罗干,1992)。1992年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1993年,国务院研究室成立了“完善文化事业有关经济政策”课题组,对文化经济政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着眼于调整文化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运行机制,使文化产业在政策的扶持下,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赢得自身的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这一时期,人们以文化产业实践为基础,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断深化。谢名家(1995)认为:“文化的产业化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的开放化和扩张性的当然结局。顺应这一时势,经济文化时代来临之日,我们要树立崭新的大文化观念,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钱来忠(1995)在总结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后呼吁:“现在首要的不是去争论理论问题,而应该把注意力投向实际操作的问题。”“实践证明,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形态出现,必须突破原有的文化事业型框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设施、文化技艺、文化空间等)为载体,同时辅以非文化产业支撑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在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终于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认可的同时,金元浦(1995)却意识到了文化产业的“产业性与文化性的矛盾”。他提出:“迅速建立和健全当代文化保护机制”。因为“当代文化保护机制是保证市场条件下文化的全面综合均衡发展的根本制度,是解决产业性与文化性矛盾的重要配伍措施。”刘润为(1997)则从文化产业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入手,对文化产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成为批判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他认为:“为了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将文化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独有的文化生产方式。”“要实现全社会对于经济、文化的共同控制,让他们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超越资本主义”。但总的来看,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研究的大趋势已经从批判性的否定研究走向了建设性的肯定研究。

三、从批判性走向建设性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的转折

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199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大幅度削减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大背景下,文化部却增设文化产业司,负责“拟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法规草案;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等工作。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成立标志着文化产业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和重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进入到勃兴期,文化产业的研究文献也呈几何级数增长。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党的正式文件首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视野。这既是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200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求“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并首次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区分。无论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来说,还是就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而言,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学术界开始意识到,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学术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研究“入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对策”以及文化产业“战略选择”等问题的热潮,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逐渐开阔起来。

2003年7月22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牵头,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共同成立了“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印发了课题组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从政府统计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中国文化产业的范围进行了权威界定。2005年1月6日,国家统计局印发了课题组完成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从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就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四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描述。”2006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首次了中国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这次统计数据的不仅意味着中国文化产业告别了统计无据可依,模糊描述为主的时代,而且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从单一的定性研究进入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时代。赵彦云(2006)等人设计了一套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36个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客观评价。蒋春华(2006)则建立了一套以文化产业增加值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核算依据分析了四川文化产业的全貌。这都是对文化产业定量研究的探索。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6

关键词:研究生;产学研;有机化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41-02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落后,急需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广西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就应该服务于广西的发展,大力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将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然而,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在学校课堂教育中是很难实现的,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教育厅于2002年4月印发了《关于高校与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意见》(桂学位[2002]3号),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广西师范学院针对有机化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就如何才能培养出有机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实践与思考,提出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思路。从2005年9月开始,对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培养方式上的探索,把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的产学研自主创新过程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的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一、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

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关键是创立新的机制和模式。我院根据有机化学专业的实际,通过分析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将双方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了产学研联合培养新模式。我院产学研联合培养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每年的广西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都有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申报,2005年我们与广西化工研究院(企业性质)签署了开展长期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建硕士生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并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双方长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进行研讨。我院在对方高级职称人员中遴选条件适合的导师,作为广西师范学院外聘硕士生导师,企业导师享受与我校导师同样的学术待遇。“联合培养基地”招收的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取得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籍,其课程学习和学位授予在我校进行,毕业论文主要由企业导师独立指导并在“联合培养基地”完成,论文题目一般是企业的科研攻关任务。几年来,由广西化工研究院外聘导师指导的研究生不仅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而且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每个研究生都参加了广西化工研究院科研攻关项目,培养质量大大提高,人均2篇以上,就业率100%。

2.聘请企业人才兼任硕士生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在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我们尝试了“双导师”制,聘请企业中一些理论基础扎实,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愿意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企业科技人员来兼任研究生导师,给每位研究生安排两位导师指导,一个来自广西师范学院,一个来自企业。这样不仅有效弥补我院导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而且也加强了我院和企业的联系。近三年,广西师范学院正式聘请了广西药用植物园(企业性质)、广西科学院等单位5位高级技术人员或专家担任硕士生兼职导师。他们都承担有部级项目、广西科技攻关项目等,主要是行业企业的技术难题,他们把项目直接交给研究生完成,使研究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家或广西的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工程,开拓视野。院内的导师则主要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理论水平进行把关,使之符合硕士学位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院已经联合培养了毕业研究生5名,还有2名硕士生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科学院进行联合培养。

3.以横向合作课题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以横向课题为载体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院有机化学专业主要有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应用有机化学三个研究方向,这三个方向都可利用广西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为广西化学化工、食品行业的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有关技术难题。我院导师积极参加了2010年广西教育厅组织的“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已经分别与广西福园剑麻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都安密洛沱葡萄酒有限公司、广西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与企业结对子,通过这种对接,能将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纳入学校的横向课题,或者同企业一起联合申请省部级甚至部级科研课题,并以此作为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为学生创造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

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势

1.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提升其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工作期间,会面临许多问题,如企业导师会把企业中的一些其他技术工作交给学生做,似乎影响了研究生做毕业论文的进度。但这其实是联合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做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曾多次参与企业新产品生产与开发,协助解决了几个新产品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该学生反映,这种额外的工作要求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强,要会自己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还要自己进行试验方案设计,确实弄不懂的才向老师请教,使自己大大增长了见识,受益颇深,这些在学校是很难学到的,大大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创新能力。

2.有利于丰富研究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创业能力。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的一两年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最佳时机。进入企业,如何才能学到企业工人、技术人员丰富的生产实际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生要正确看待“下企业”,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优越感”,要放低位置,主动向企业工人、技术人员学习,很多研究生在企业中都要经过一番磨合,才能把自己真正融入企业,顺利地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企业的社会实践也是硕士生学习如何创业的良好机会。如“基地”之一的广西化工研究院原来是事业单位,后来改制为企业性质,从一个财政拨款单位发展为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科技企业,这样的企业发展史能让研究生接受创业的理念、学习创业的过程,培养研究生的创业能力。

3.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研究生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不仅巩固了研究生的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而且提高了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学习与生产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并使其在毕业后能从学习者转变为工作人,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获得了企业的认同与支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基本都在企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适应当今行业新技术发展,专业对口,一般毕业时能使选聘单位非常满意,初次就业率即达100%,而且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

三、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几点思考

1.“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要考虑企业方面,也要符合学校培养要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必须坚持按照《学位法》对硕士学位的严格要求,谨慎选择硕士生培养基地,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在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符合学校培养需要。培养工作必须做到有利于培养硕士生独当一面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硕士生在毕业论文试验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所创新,在培养过程中避免出现对硕士生“只用不教”的偏向及个别“放羊”现象。而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有些质量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但技术含量不高,比如生产工艺管理、技工培训问题,不能作为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不然就不能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2.“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必须强调学校导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积极指导作用。硕士生下到企业后,环境陌生,不了解企业产品和生产工艺,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困难较多,这时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很关键。而有的企业导师往往只重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进行难点的分析和理论上的深化,因此学校导师要及时在理论上做指导,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确保满足学位论文要求。

3.“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要充分利用企业平台,提高硕士生综合素质。硕士生到企业做毕业论文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拐点,是研究生踏入社会前的“实习”。企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实践的平台,他们要处理新的人际关系,了解新的生活环境,熟悉新的工作内容,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导师双方要加强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和硕士生及时交流,及时了解硕士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环境,提高硕士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也面临着产品自主创新的竞争。这些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人才队伍的竞争。高校培养的硕士生是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骨干队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一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1]。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2]。广西师范学院对此所做的有效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广西的研究生教育在产学研联合培养方面蓬勃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 概念 文献

早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就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意识形态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文化产业的提出仅半个世纪。但其发展速度足以令人瞠目。随着文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文化经济价值的日趋重要,它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使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很有必要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在他们联合撰写的文章《启蒙的辩证法》中首次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此后,尽管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研究很多,但时至今日,国际上仍没有一个统一界定,如表1所示。

日本的日下公人认为,“文化产业是创造某种文化,生产与销售文化产品的行业。”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文化研究所执行主席贾斯廷,奥康纳认为,“文化产业就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叶朗认为,“文化产业是由市场化的行为主体实施的,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而提供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大规模商业活动的集合。”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研究课题组认为,“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新的国家文化产业框架体系,应该具有清晰地核心产业和明确的重点产业,其结构应是一个有核心产业为‘头部’,重点产业为‘两翼’,其它产业和相关产业为‘尾部’的雁形结构。”

二、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文化产业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随后,在十五、十六、十七大报告中,文化产业地位逐步攀升,成为了20年来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近些年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是越来越重视,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年以来篇名中含“文化产业”的文章登载数量对比也可以看出,如图1。

这些文献既包括对文化产业政策及体制的研究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也包括文化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研究等。

(一)文化产业政策及体制研究

傅守祥(2004)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瓶颈,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步伐。

章建刚(2003)回顾了文化产业的改革历程以及相关文化政策的出台,并以广州地区对报业的探索为例,总结经验。提供借鉴,为未来政策的出台做出了指向。

胡惠林(2005)、仇小敏、高剑平(2005),孔向东(2004)等,对此也做了相关讨论。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祁述裕、韩骏伟f2006)深入分析了新兴文化产业在当代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未来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新兴文化产业将引领文化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文化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将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胡惠林(2006)指出,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将面临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移。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能否把文化产业的积极成果转化成可供公共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益转化成社会效益,为社会公平和公民精神健康提供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支持,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新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

除此之外,张晓明、章建刚(2002),王琳(2004),郭来法(2004),王小英(2006),赵继伦、毕秀梅(2006),吴宏放(2006),杨吉华(2007)等人也有相关文献论述。

(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是当今研究的主流。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包括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二是文化产业与国际经济,包括全球化下的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代表文献有:

林拓、张修桂(2003)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环境引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功能活力三方面论证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互动,并提供了三大战略选择。

祁述裕、殷国俊(2005)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并对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若干建议。

还有来自赵振宇(2002),汪凌云(2005),花建f2005),郑林(2005),李国刚、张志刚(2000)等人的文献。

(四)其他研究

近两年来,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的互动与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等成为了热点。还有部分文献重点讨论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主要文献有:崔向阳(2008)的《南京市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研究》,高金哗(2006)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与集群发展》,纪建悦、燕欣春的(2006)《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机制问题的探讨》,陈玉玲的(2008)《创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等。

除此之外,对文化产业研究的专著数量也大幅增加。最早向中国系统介绍文化产业的著作应该算是日本学者日下公人的《新文化产业论》。还有胡惠林的《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理论产业与政策》,花建的《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的优化配置》,江蓝生,谢绳武、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谢名家等著的《文化产业的当代审视》,柯可主编的《文化产业论》,花建、巫志南、郭洁敏、王国荣、吴文娟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的《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等。

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文化产业的研究呈现了新特点:

第一,以往文化产业的研究更多注重自身的发展,如文化产业的功能、特点、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文化产业政策和体制等,较少引入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而2004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互动研究越来越多,如与数字化产业、商业产业等,并且文化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研究成为了当今主流,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8

【关键词】主体云计算产业化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G3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204-01

0引言

目前国内外对云计算作出了大量研究,对于云计算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安全风险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于云计算产业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尤其是将云计算产业化视作一个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云计算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得到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论的文献资料还较少。系统动力学被誉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验室,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充分反映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变化趋势。实施主体是云计算产业化过程中各项事物发展的提供者,在系统模型中起着核心作用[2],虽然有从主体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但从主体出发建立云计算产业化系统模型,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探讨主体的作用及其关系的文献缺乏。

1基于主体的云计算产业化系统的概念

云计算产业化系统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支持、投资机构资金支持、企业的综合管理支持、消费者的市场支持,这些主体要素的活动及其相关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产业化活动的成功。

2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系统动力学综合了信息论、决策论、反馈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仿真及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处理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它强调以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因果反馈关系描述系统的动态复杂性,特别适合于解决经济、社会、生态等非线性复杂大系统问题,以帮助人们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的结构性原因[3]。

3基于主体的云计算产业化系统动力学模型

3.1科研主体子系统

本文的科研主体包括高校和科研机构,两者的研究活动一致,包含云计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即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等云计算主要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应云计算发展趋势的要求,政府加大对云计算研究的支持,从而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注重对相关课题的申报,增加云计算的科研人数和科研项目数量,使科研成果(论文和专利)数量大大增加。企业可以通过与科研主体的合作,使科研机构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基础研究,并将科研机构的成果转移到企业。同时,风险基金组织看到技术成果的利润前景,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反过来,当企业和风险基金组织对科研主体合作力度增强时,政府就会减少财政支持,使得科研机构的成果有更多的市场应用前景,不局限于研究课题。

3.2投资主体子系统

投资主体主要指企业和高校外部融资机构,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的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对政府起着负反馈的作用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使云计算规模化发展,获取高额利润和效益,这里的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

3.3企业主体子系统

云计算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其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顺应国内外互联网发展趋势,调查消费者需求,与科研机构联合,吸收资金,将基础技术应用于云计算服务商品的开发中,并进行大规模推广,提高云计算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从商业的角度,成功的产业化必备的要素包括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和经济光景[5]。对于云计算来说,要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入手,使得消费者对于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更多企业开始转向云计算产品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加大,获取高额利润。相反,利润增高使成本不断降低,逐渐有企业推出市场,从而形成负反馈作用。

3.4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云计算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包含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正负反馈回路,连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产业化发展系统的复杂成长特性。云计算产业化系统分析框架表明,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其内部促进发展和环境条件限制其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促进产业化发展的正反馈起主导作用时,云计算加速产业化发展;当限制产业化发展的负反馈起主导作用时,新兴技术产业化进程放缓。

为了实现云计算产业化健康发展,必须在科研主体、投资主体和企业主体3个系统中对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出因素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从而把握云计算产业化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模型动态过程的研究,可以找到促进云计算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限制云计算发展的瓶颈,从而降低产业化内部能量的消耗,提高产业化效率。通过对模型中重要因素的动态分析,可以考察实现云计算产业化的优化路径,为云计算产业化发展提供完善的产业化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4结语

本文在研究云计算产业化路径和相关主体的基础下,提出基于主体的云计算产业化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在对云计算产业化机制进行细致思考后,借鉴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科研主体、投资主体和企业主体分别建立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内部关系和运行机制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3个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建立3个主体之间的系统运行模型。本文的研究为定性分析云计算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定量研究产业化投入产出、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将以此研究为基础,根据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数学模型,调研相关数据,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描述变量关系,并应用netlogo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为云计算产业化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詹洪文.云计算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化浅析[J].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1:30.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9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安全文化理论的提出,为实现安全生存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增添了新的策略和方法。

1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七十年代末,人们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至今,有关企业文化的专著约有六十多部,论文分布在十几种管理学和心理学期刊中,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九十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八十年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2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根据对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了解和对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2)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3)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及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落后,防护设施不全:如人工挖孔桩工程极易造成坍塌、中毒事故,模板大支撑体系、竹木脚手架等受材质影响可靠性低,井字架、龙门架等施工机械安全保险装置落后容易造成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事故,应严格限制使用或予以淘汰。

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虽然安全资料不是产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安全资料能够直接体现安全管理的水平,是相关部门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途径。严格把住安全资料管理这一关,就能够大大的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安全资料收集整理中假资料很多,很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或资料收集人代签字。检查资料时会发现,上面的“检查情况”栏中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到底怎么样才“满足要求”,填报人不得而知。安全资料还容易出现有头无尾、前后不对应等现象。

4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建议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其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加强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

5结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认识安全的本质,从文化的角度来全面审视企业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参考文献罗云,《中西安全文化与安全意识的差异》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篇10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基本概述

我国的旅游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旅游产业具有高关联度,决定了它能带动其他有关联产业共同发展的特征,整体促进整体经济的飞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同工业、农业、会展、医疗等行业相互融合,体现了旅游的新型产业功能。例如,旅游景区可以同时实现医疗、会议组织、展览、养老等新型功能。这些新型产业的形成证实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互相融合的形成。

虽然我国旅游产业融合仍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思想和方法论。但是,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的不断革新,另一方面,它对于旅游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和发展,各个旅游产业之间相互竞争求发展,最终促进了旅游产业整体的进步。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促进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旅游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现有的旅游产业融合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单一性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包括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产品、影响等,研究成果不多。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产品研究

不同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容易实现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从而有利于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多样性。例如会展旅游,将会展行业同旅游行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同时满足了社会群体对于旅游和会展两方面的需求,促进了会展行业和旅游行业的共同发展。农业旅游将农业和旅游相互融合,一方面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创新性,另一方面增强了社会群体对于农业的深入了解。此外,目前还有将医疗养生与旅游融合的医疗旅游,历史和旅游融合的红色旅游,体育运动和旅游融合的体育旅游等多种旅游产业融合产品。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和技术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多样性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融合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将动漫行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两个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达到融合。这样的旅游产业融合受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的推动。将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两个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达到融合目的,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旅游产业融合的推动力主要是旅游具有休闲性和体验性,以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等。而旅游产业融合也会收诸如经济管制、需求和产业功能等的阻碍。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大部分学者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都借鉴了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旅游产业融合加强了人们对于旅游产业的认识,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分布,强化了旅游的功能性。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诸如文化、体育、历史等进行融合,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创新性,增加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还有利于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最终有利于社会经济利益的增长。

三、旅游产业融合启示

旅游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具有必然性。社会的整体发展对于旅游业中产业融合的产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社会经济不断发生,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渐由物质需求上升为精神需求,因此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得到提升,人们对于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具有更高的热衷度。为了提升企业利益,企业需要持续的开发创新产品,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体效益的提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

由于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不成熟阶段,它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不具有系统性,成效甚微,未来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系统化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体系

之前的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资料均注重针对旅游产业融合特定领域进行探究,研究内容不成体系,不利于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学习。因此,未来应当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系统化,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

(二)研究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研发过程

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开发过程应当以经济理论思想为主要方针。旅游产品开发阶段与产业融合理论要相辅相成,对该阶段中产业融合现象进行透彻分析。例如,在市场调研阶段,要深入的了解消费者对于旅游融合产品的需求。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技术和产品融合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确保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建立坚强的理论基础,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对旅游产业融合的途径和模式进行深入化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形态,因此旅游产业在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时应当以具体实际的案例为参考,实现融合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通过对于现有的融合模式和方法的调研,分析和总结,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模式建立坚强的理论基础。

(四)对旅游产业融合和企业经营战略的结合进行进入化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仅仅有理论支持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进行相互结合,这样才可以保证旅游行业能够持续的发展。此外,应当加强对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学习,进而对于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实施实证研究,完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体系。

(五)研究方法需要保持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