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1:42

社会治理要素篇1

关键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平安志愿者 网格化

一、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框架体系的建立。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杜绝和化解社会中存在的不安的因素,以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是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大幅增长,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政法综治战线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基层治理,汇聚社会力量,破解治理难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看到这些令人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电信诈骗仍然让很多人民群众的财产顷刻间化为乌有,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依然屡禁不止,一些恶性案件和严重的安全责任事故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无时无刻都提醒我们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与现实之间仍然相去甚远。

二、网格化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新和必然趋势

党的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1. 网格化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创新全要素网格化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然趋势,是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的必经之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格化使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向着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准化服务的方向快步前进。

全要素创新网格化以网格为单元将一个街道划分为若干个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2.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革命和创新

创新全要素网格化就是将有关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社会心理服务、政策法规宣传等主要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实现各类资源集成整合,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首先,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简单的讲: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

******网格化管理平台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治理和提高服务水平,以居民需求为服务导向,整合人口、社会事务、城市公共服务、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等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以网格化作为切入点、户况作为支撑点、搭建社会治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区综合服务与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三、在全要素网格化框架中的平安志愿者工作社会化属性

1.全要素网格化框架下的平安志愿者工作

近年来,本来起源于西方的志愿服务在崛起的中国也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们纷纷加入到平安志愿者的大家庭中来。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平安交通、平安市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为本地、本系统、本行业平安建设贡献力量;他们主动参加辖区社会治安巡逻防范工作,协助专门机关维护所在地区治安秩序;他们主动发现上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积极参与民间纠纷调处化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发引发事端;他们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社会闲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教育帮扶工作

随着全要素网格化在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的日臻完善,大量的楼栋长、城管队员、保洁员、出租车和公交驾驶员、沿街店面业主、小区物管人员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在网格单元中按照既定的要求投入时间和精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2.平安志愿者与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网格员的共同之处

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不仅仅是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网格员的工作,也是平安志愿者的工作。平安志愿者和全要素网格化网格员都是助人活动、以利他为目的;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都是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虽然网格员不是自治组织,但他们的工作内容涵盖了我们群防群治工作,他们也是我区群防群治的一种新生专业力量。

平安志愿者和网格员的服务岗位是互通的,网格员可以成为平安志愿者,志愿者也可以成为兼职网格员。他们有着相同的社会责任感和相近的社会分工,也有着为他人服务、为社会造福的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化特征。

在创新全要素网格化成为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之路的今天,志愿服务这一理念也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和践行,社会平安志愿者就要主动学习,积极调整,而社会组织、政府积极应该全力以赴创造条件,实现平安志愿服务的全面社会化。

3.平安志愿者工作职能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全要素中的平安志愿服务的

含义也在悄然变化,如今的平安志愿服务已经不再是街头大爷、大妈“挥挥红旗,吹吹哨子”,而是大量来着各行各业年龄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在各个网格单元中开展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照管以及特殊人群心理辅导。网格化中的平安志愿服务成为整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4.创新全要素网格中的平安志愿行为的主体日益显现社会化特征

在创新全要素网格框架下,平安志愿服务已不再是最初的由

党政机关主导,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政府行为,在创新全要素网格中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纷纷投身和参与到平安志愿服务中。

随着创新全要素网格的构建和实施,平安志愿服务也将随之渗透到社会治理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平安志愿服务未来在诸如环境保护、灾难救助及困难群体帮扶等以前涉及不多的领域同样会大有作为。

四、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环境下平安志愿者社会化的必要路径

创新全要素网格化治理工作涉及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这一浩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各行各业人员的广泛的参与,而平安志愿者在其中大有作为。

1.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需要平安志愿者广泛参与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和实施的创新全要素网格化工作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数据录入、信息采集、宣传开展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大量志愿者投入时间和精力,都需要很多志愿者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工作经验来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加以完善,大量平安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对健全创新全要素网格化治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在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平安志愿者的管理和组织也要走社会化路径

通过培养第三方社会组织,利用成熟的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

手段,通过网络自媒体,社交app软件开展推广宣传,尝试多引进现代化管理组织理念和方法,拓宽筹资、融资渠道,变过去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由政府大包大揽为全社会多形式广泛参与。创新全要素网格化框架中平安志愿者的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必须遵循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注重市场法则和组织优势的结合,优化各类社会资源,是网格化工作和平安志愿服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治理要素篇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生态结构

我们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与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包括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思想因素的各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生态系统。首先,是人的因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涉及的人有:一是政策和课程的制定者,他们属于政治社会生态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属于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负责制定课程标准和计划,选择课程内容,将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知识化、教材化、课程化;二是课程的实施者,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语言体系,他们是政治体系中的中坚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实施的具体执行者;三是课程的受教者,即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对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化”,而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实践,依赖于受教者对政治价值的主体性选择和构建。其次,是环境的因素。按照在政治生态中影响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个体思想行为的社会环境或国际环境,即国内国际“大环境”,宏观环境中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体;中观环境介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中观环境是“影响具体个人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阶段与其重要背景,包括人们必然经历的家庭、同辈人团体、学校、企业等因素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因素”。微观环境又称小环境,是和人的思想行为直接相关的局部环境因素,或者说是受教育主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也包括受教者自身内部的小环境。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环境层面划分也只是相对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社会化功能的过程中,都对功能实施的过程产生影响,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影响。再次,是思想性的因素。即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所要“传递”的具体的政治信息和价值观,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素,也是“链接”各类主体、贯穿各个层面环境的“主线”。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体系做相对的描述,一个人思想行为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具体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种影响因素,还受到其他课程、其他场域的影响,这些影响系统地、动态地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也和其他的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影响。这些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环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们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政治社会化。这种“应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从过程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分为:功能预设、功能输入、功能转化、功能输出、功能反馈等五个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环节。第一步骤是功能预设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以课程化、体系化的形式向大学生正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实施直接的影响。而对于课程开设的意义阐述、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方案的规定,体现的是作为部级课程明确的计划性和预设性。这一环节预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其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始端。第二步骤是功能输入环节。即把预设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再生”,按照课程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中,使受大学生们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社会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价值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不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必须经过这一环节,由施教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生环境”、“感情渲染”、“价值彰显”。第三步骤是功能转化环节。即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转化为自身思想体系的的“构建”过程。一般来说输入和转化是紧密联系的,有时候几乎是同时进行,但这两个环节并不等同,输入是转化的前提,转化是输入的升华,是受教者思想体系的解构和重构。通过这一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了由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的程度和效果必须遵循受教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受到接受者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接受能力、情感倾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四步骤是功能输出环节。即大学生按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价值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开展行为实践,使课程的功能、价值得到外显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并自觉的应用到实践中。如果说转化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内化”,那么输出环节就是这一功能的“外显”。第五个步骤是反馈环节。大学生思想的提升,行为的改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化目标,但其社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课程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的被接受的程度、效果还要经过检验,并通过反馈环节反馈给前面的几个环节,并对前面几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通过以上环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从思想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完成了其政治社会化实现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学———知———行”的循环往返的过程,也是从“应然”经历“实然”到“必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本质的内在属性,它的实现也必须依托一系列的机制。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依托以下几种机制:

首先,是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生态系统处于整个社会政治生态系统中,受到社会政治生态系统其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反之就会限制、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政治生态环境的的优化是其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当前,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党的政治文明建设。即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用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增强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的建设。用机制、体制的改革,切实落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到实际的重视。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其次,是政治文化传承机制。课程是一种专门化、具体化的知识结合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因子。按照阿尔蒙德的说法,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维护和传承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具体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要素。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文化的传承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原理等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始端,也是政治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课程化的政治文化传承机制,必须将文化传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课程的特点相结合,按照“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思想体系”的路径,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承。

再次,是政治态度培育机制。政治态度是指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中各种角色、政治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要素的相互冲突也就形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层次,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模仿和服从是一种表层的政治社会化,是一种被动接受;同化是一种态度认可和情感倾向,是一种中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内化是一种价值认可和信仰的形成,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彰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都对学生政治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政治态度的形成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使用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从知识接受到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到信仰形成的政治态度改变过程。

社会治理要素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政治价值观大学生政治素质结构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公民政治素质结构的优化程度是衡量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政治素质优化蕴涵着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蕴,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当代中国,从生态文明视域来考察大学生政治素质的结构与优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的结构维度

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的结构正是在这总体框架内,对其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体系及其运作的趋同心理、思想、品德和行为的综合体现,该结构维度既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更受到生态环境核心因素的制约。

1.大学生政治心理是政治素质结构的形成基础

大学生政治心理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是对政治关系、政治环境交互作用的直接反映,它是个体独特的政治经历和政治实践的产物,是其政治素质结构中的基础要素。因为政治心理是政治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直接基础,政治思想所揭示的政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把握,而政治心理正是反映政治事物现象的动力基础。大学生可以通过政治心理所提供的大量感性材料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政治思想,继而激发和启动政治行为。

2.大学生政治思想是政治素质结构的核心灵魂

大学生政治思想是其占有政治知识、掌握政治理论水平和揭示政治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能力之和,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因为政治思想素质是政治主体对客观政治事物的理性反映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思维结晶,在政治意识中发挥着理性支柱和逻辑轴心的作用,制约着其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以及自身价值的大小。大学生政治心理是启动政治行为的基础动力,其政治思想则是促使政治活动顺利进展的理论指导。

3.大学生政治品德是政治素质结构的方向保障

大学生政治品德是其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三者互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政治信仰的必然结果,是政治思想的精神凝练,反映的是一种思想境界。主要反映在大学生对政治道德原则和规范、政治道德关系和活动的认识上;对政治道德感受、意志、信念和习惯的养成上;对政治道德判断能力的锻炼上。大学生政治品德素质作为一种社会的政治存在,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政治品德自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来规范大学生的政治实践活动,把政治参与活动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

4.大学生政治行为是政治素质结构的综合表现

大学生政治行为是其在履行和实施政治行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性的行为习惯,实质是通过政治实践获得的能够驾驭和操作政治行为发生发展的基本能力。大学生政治行为是政治素质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其政治素质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最终归宿。在大学生政治素质结构中,政治行为受到政治心理支配,受政治思想指导、受政治品德约束和规范,可是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只有通过政治行为才能得以证明和展现。由此可知,大学生政治行为是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统一。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结构具有多要素、多层次的稳定倾向性的有机整体,并按照一定方式联结起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具有稳定倾向的立体结构。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变到稳定的过程,在特殊情况下也有逆序式和跳跃式的发展。这种循序性体现了各要素、各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出纵向层次性与横向多维性的有机整合。

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时代特征

政治素质属于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能力范畴,在主体维度上标识社会的和谐水平。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均衡度与生态建设的文明度是和谐的、同步的,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动共进性的特征。

1.理想性与功利性并存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市场经济效益观的双重影响,表现出理想性与功利性并存:既有很多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追求,认为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政治信仰;既有不少学生把入党看作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入党可以捞取政治资本,毕业时找个好工作;在就业择业上,既有学生主动要求到祖国边疆、农村基层、部队接受锻炼,也有不少学生把挣钱作为就业选择的唯一尺度。应该看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潮的影响,在学习、入党、就业等问题上的狭隘功利性日益凸显。

2.稳定性与可塑性统一

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处于特殊阶段:一方面急于摆脱父母的管制、教师的权威,迫切希望证明自己;另一方面由于阅历尚浅、思想单纯和过于理想化,观察问题时往往带有很大的情感因素和随意性、主观性。表现在大学生自主意识显著增强,学校通过传统的政治教育很难完全左右其政治意识的塑造,单调空洞的政治说教无法对学生的政治素质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开始更多地尝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寻求政治现象背后的答案。但也不可忽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稳定、不成熟所带来的政治素质上的可塑性,这为我们对其进行优化提供了可能。

3.理智性和多样替

正是由于当前新一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的自主性和不成熟性的矛盾,其政治素质又突出表现为政治态度和行为上的理性与冲动并存。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在对待民主、自由、法治等政治价值及其当前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诉求上日趋理性化。他们的政治素质集中体现在其对政治的理性态度上,不再是以往那种单纯的热情,更不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狂热甚至政治盲从。另一方面,在面对具体的社会政治问题,尤其是诸如涉及民族情感和外交问题时,大学生群体很容易被非理性的情绪化因素干扰,从而导致政治行为上的冲动。

从总体上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流表现是积极向上的,并逐渐得到优化和走向成熟,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甚至灰暗的一面,某些方面还相当严重;从层次上看,不仅有一般大学生的普遍和群体政治素质,而且还有个体的政治素质;从其变化发展方面看,这些内容、性质和层次又会随着时间、地点、个人等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相互交织、重叠出现,朝着可以预测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均衡优化的路径探索

“政治生态理论提倡用系统的、生态的、差异的、联系的、非线性的观点看待政治现象,把政治现象及其社会环境视作一个具有互动关系的有机整体,通过理论建构推动,希冀实现政治体系从无机政治向有机政治的根本转变。”[1]政治素质均衡优化的生态价值在于培育更多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生态人”,即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政治教育对生态的意义关系,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这种均衡优化,主要使生态政治文明的理念内化为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行为,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进而维护政治生态平衡。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发挥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政治价值观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当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其深刻地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人对人、人对自身及其整个世界的态度,由此形成一种世界观,又落实到价值观和人生观。[3]从人的本质意义上看,政治素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表现;从人的心理内在结构上看,政治素质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从人的思想政治观念看,政治素质又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要素;从人的行为和能力看,政治素质包含认知、体验、实践、自我教育等能力要素。这表明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所具有的整体性,也决定了只有充分发挥政治素质结构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整体性优化功能。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均衡优化发展水平也必然受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规范,呈现出各要素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并产生整体素质均衡发展效应的良好形态。

2.加强生态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风尚

政治生态文化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是生态政治道德同现代文化的结合。要想使政治生态文化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导文化,真正实现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协调统一,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生态法制和政治生态道德的宣传和教育,通过生态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法律意识,使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律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与政治生态文明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也要关注这一政治生态环境引起的系列现实问题。从国内看,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项重大的社会变迁被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从国际看,科学技术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格局多极化极大地影响着各民族和国家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途。

3.加强生态政治民主建设,拓宽生态政治参与渠道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生态道德的“软约束”,而且还需要生态制度进行“硬约束”。以生态化的视角来指导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优化,就是要从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尊重差异的方面来整合大学生的利益诉求,疏通参与的渠道、扩大参与的范围、提高参与的效率,实现政治素质的平衡式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政治民主建设,首先,要把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大学生个人成才、个人价值实现的自我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大学生长期关注政治文明、主动参与政治文明的积极性。其次,要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网络传播存在的政治问题媚俗化、负面化倾向。同时,也要看到网络传播迅速、广泛的优势,尽可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把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应用到政治文明建设中来,努力反映时代要求,突出国际政治的发展形势和国内政治文明建设的政治目标。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是一个各要素之间密切联系、友好互动、和谐发展的统一体,必然包括人与自然和谐观、人与社会和谐观、人与人和谐观和人与自我和谐观。正是由于大学生政治素质均衡优化中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各方面关系,因而大学生政治素质均衡优化状态能够敏锐地折射出同时代的生态文明水平,集中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协调发展能力和水平。只有从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上关注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培育符合时展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并建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支撑系统,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最终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均衡、全面、健康发展,继而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9BDJ024)、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课题(2010dyktwhjs-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京希.政治生态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322.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6-9-28.

社会治理要素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职业意识;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55-02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类似医生的功能,即思想政治工作像医生一样能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思想上的疾病。那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弄清楚医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经过: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物质营养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病菌。人们需要吸收物质营养来维持生理机体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人们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病菌的侵扰,甚至深受其害。这时人们就需要医生的帮助,医生能够运用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各种措施帮助人们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一、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内涵

现代汉语字典中:预防是指事先预防的意思;治疗是指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防治是指预防和治疗、治理(疾病和灾害等)。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防治功能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在预防和治疗不良思想(不正确思想)的特殊能力或积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的过程与医生防治疾病的过程相似: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思想影响,这些思想按性质来分可以分为正确思想和不正确思想。当人们接受正确思想影响时,他们的思想素质就会获得营养滋润,不断提高。反之,人们的思想就会产生变质以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疾病。于是,思想政治工作就像医生一样帮助人们提高防范错误思想的意识,增强其免疫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人们认清事实,摆脱错误思想的困扰,重新树立正确的思想。

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的因素

医生能否充分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是判断其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同理,思想工作能否充分发挥防治功能也是其是否有效的依据。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防治功能关键取决于执行者即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识和素质,另外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识因素

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意识,包括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两方面。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对自身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在其位谋其政,不能得过且过,形式大于内容,否则不但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而且还会耽误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展。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工作,没有尽职尽责的精神,很难维持,更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具有隐蔽性特点,容易引起别人的质疑,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敢于担当重任,迎难而上,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防治功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因素

思想政治工作的防治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更加及时地发现社会生活中不良的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运用适当方法解决问题。否则,不良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贻害无穷。要成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首先,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前提条件,否则有名无实,更不用指望其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防治功能。所以说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防治功能的前提。其次,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条件。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就很容易造成“理直而力不壮”的局面,即道理很明确,但由于个人的局限尤其是语言水平、表达能力或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认同和信服。再次,健康素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短期简单的一项任务而是长期复杂的任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体的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所发挥的自然力的大小,决定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强弱。此外,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本来心理状态不佳,甚至有缺陷,那么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或产生不信任感,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其应有的功能无用武之地。

(三)社会环境因素

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成员的素质比较高,社会安定有序,就会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思想政治工作就变得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从现实来说,传入国内的各种思想和社会中的非主流思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给国内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好防治功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不正确的思想,与此同时还要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学习和运用新思想,反过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发挥。具体而言,社会环境包括媒介环境、虚拟环境、竞争环境和传统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这些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防治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的变迁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升级和革新,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升级和革新又反过来对社会环境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迫切性和相关措施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国内和国外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双重挑战。因此,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防治作用,应对现实的挑战,为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防治提供强大的保障,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迫切性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种思想错综复杂,一些糟粕的思想乘虚而入,如国内的封建残留思想,低级庸俗思想兴风作浪,国外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等甚嚣尘上,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防治功能在这个考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不但承担着及时发现和预防不良思想的重任,而且担负着与长期存在并不断更新的不良思想作斗争的重任。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应重点作用于青少年群体。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尚未成熟,加上此阶段的逆反心比较重,容易道听途说,不分是非,但青少年又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措施

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就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着力:

1.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党和国家人民的代表,其工作在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们必须既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地落实每项工作,做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2.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谨言慎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自身素质,其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第一,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首先,坚定不移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切实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其次,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划分出真、善、美与假、恶、丑和荣辱的界限,提高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和整合调动政治资源的能力。第二,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但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这些基本的道德,而且还要具有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高层次道德,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服务社会。第三,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抓住理论精髓,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要拓展知识面,学习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等来提高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致力成为理论家和实干者;另一方面,要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两项能力。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注重身体素质的提升,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要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还要通过保健与治疗,来调整身体状态,保持身体健康;其次要特别注重心理健康,通过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坚强而坚忍的意志,健全而良好的性格来促使心灵成熟与发展[1]。通过以上这些努力,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获得提高,就能为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的提供有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3.创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环境中的思想通过社会成员有意识的选择,认识,理解,接受后转化成自身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而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条件下把内化的思想转化成行为从而反作用于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个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变化规律,在发现社会中的不良思想将要被社会成员内化时,要当机立断,帮助大家认识不良思想的危害,提高大家的思想免疫能力;在对待不良思想所毒害的成员,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早日摆脱不良思想的困扰,回到社会主流思想的正轨上来。正是这样,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改造和完善一个小环境,通过成千上万的思想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一个个小环境逐渐融合成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大环境改善又反过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意识是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的前提,其个人意识是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的关键,社会环境因素是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发挥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只要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恰当处理好三个因素的联系,使之形成合力就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防治功能的有效发挥。

社会治理要素篇5

1.1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才心理素质

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开放,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开始涌入中国。面对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不少人对此产生了不解,对正确的选择无法坚持,且也无法保证当下人才坚信科学、统一的思想价值观,有些人因此走入了误区。主要反映在一部分人缺失良好的政治意识,没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1.2工作学习压力影响人才心理素质

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逐渐从体力要求转为了对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目前的社会对于人才不仅是学历的要求,同时必须保证人才有信息的想法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为此当下人才将面临学习压力和进步前进的压力。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无法适应过强的竞争压力导致心理崩溃。

1.3人际交往和社会压力影响人才的心理素质

当下社会较为复杂性,其对于人才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社交能力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内外在原因,无法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无法与他人、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一点不仅造成人才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心理压力,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1.4家庭压力影响人才心理素质

家庭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心灵的归宿,因此家庭对于社会成员带来的影响也格外明显。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家庭、婚姻、亲朋任何一种关系处理稍有不协调就有可能导致比过去更加严重的家庭问题。现代社会,有不少人因为无法处理好社会与家庭的关系,导致家庭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矛盾与纠纷,造成社会关系严重不协调,人际关系紧张,长期发展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影响了身体素质。

2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心理素质中起的作用

培养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政治素质是大学生人格因素中的重要部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政治都是人才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拥有从政治上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能够保证人才不论处于何种状况都能够拥有清醒的头脑,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对人才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本身的心理素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健康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同时还采能够用说服教育、引导疏通等办法消除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矛盾,并且稳定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对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机,并以此寻找出激励学生成才的动机,并通过对其进行品质意志等全方面锻炼,最终使其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最后一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提升了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进行各种各样的座谈会、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帮助人才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升抗压能力,也使得人才的心理素质水平得到了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人才心理素质的方法

3.1培养人才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素质

对于目前的教育来说,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只是局限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于人才面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了现代人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比过去更加难以形成,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恰好对人才的发展来说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心理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的社会活动,对人才的人格与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使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更拥有对于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健康的思想政治素养。

3.2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常常将培养心理素质与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人们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很多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本质都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了解,才能感受到。社会实践才能帮助人们感受到挫折与成功,从而对自身所处的世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进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身的心理品质和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引导人才认识和了解社会,促使人才拥有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促进人才全面而健康的人格的产生与形成。并且,在社会活动中还能够锻炼人才的意志,完善个性人格的品质,促进人才心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培养人才心理素质的目的。

3.3开展心理辅导,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人才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对人才进行科学而充分有效地引导。或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心理学措施以及心理学辅导来帮助人才消除心理障碍,使其心理状况处于一个平和的状态,促进和维护人才的心理健康。认识和了解心里健康能够有效帮助人才提升心里健康水平,而宣传普及心里健康知识能够有效帮助人才了解自身心理状况,让人才充分了解心理状况发展的规律,了解自身的心里状况和特点,为人才正确认识和处理各项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并且起到相应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各项心理课程和心理讲座能够帮助人才进行科学而有有效的心理知识教育,能够帮助人才增强自身的心理调试能力,增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使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才的心理素质。

4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4.1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社会发展观。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形成正确的三观和道德观,逐步提高人才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心里健康教育是一种为了使人才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提高人才的心里素质,运用一系列的心理学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教育手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的社会成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则是人的一些心理现象,主要侧重于人的心理层面。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里健康教育并不具有阶级性。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实用的主要办法为开展各种的讲座,多为一些经验的结语,具有从上至下的灌输性和一定的公开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心理辅导,心里测试等方法,,更注重人的主动性和隐私性,并且有着严密的保密性。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人才进行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教育内容。而心里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各种心理学方法来解决人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肯定人才的个人价值,尊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4.2两者之间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里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都是以人才作为教育对象的,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对人才开展教育,使人才能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运用提供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技术,更具不同的心里特点,培养人才的心理素质,增强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目的来看,二者是殊途同归的,只是在进行教育时教育的内容和实用的方式不太相同。

4.3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能够为人才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人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减小阻力。而人才的正确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活态度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的,这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以思想政治素质为前提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证。因为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够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该有的目的。

5结语

社会治理要素篇6

1政治素质

在我国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就是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认同并遵守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民主、平等的公民意识和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观念。

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我国高等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在这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真正起到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作用必须:第一,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运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讨论、辩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受高职学生喜爱又能锻炼能力的教学形式,及时地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以生动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避免生硬的说教。第二,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现代学生常用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多讲授一些反映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体现时展的趋势社会热点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上的疑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道德素质

一般来说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稳定的道德素养,现阶段主要是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方面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道德现状有喜有忧,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现状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甚至有些正徘徊于道德底线。

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进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遵循人的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当代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出发,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确立教育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有意义的、崇高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开设的另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现实性的特征,课程体系中始终贯彻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教育理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考和解决怎样做人与怎样做事的根本问题,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指引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从观念上、教学内容上、考核方法上等创新,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体系,使之真正发挥其作用。

3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的核心是专业素质,除此之外,还有身体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是除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的其他素质。

社会治理要素篇7

关键词:政治教育心理因素改进措施

前言:党校开展的政治理论教学主要以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为主要教学目的。而经过社会实践证明,政治教育对人们的心理调节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即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生活需求的适应性心理调节,同时又能促进人们心里因素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正确的政治理论教育引导,有助于人们寻找自我定位,对人们的自身发展,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许多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普遍存在消极、抵触情绪,严重影响到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效果。为此,探索人们对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

1.遏制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

政治理论教育对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有着主要的作用。经过社会实践证明,政治理论教育对人们的心理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人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对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效果有着相同等影响。因此人们在政治理论教育学习中消极、抵触的情绪,会严重遏制了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具体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因素:

1.1对政治理论教育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

兴趣是一些学习动力的源泉。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如果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就必然会受到人们学习的追捧。而政治理论教育是教学概念中一种学术文字堆积而成的抽象概念,无生动性,学起来容易让人们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很大程度上不能提起人们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心理倾向,造成人们心理对政治理论教育无兴趣性。

1.2社会环境的缺失对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由于,现实生活中腐败现象频繁,其政治立场与政治理论教育目的相对立,严重造成人们对政治理论教育中的逆反心理。而世界各个国家对中国渗透而来的资本主义阶级思想,也严重干扰者我国的政治理论教育,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都致使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3缺乏自我素质好的教学团队着

授业师也。教学者的个人素质,极大的影响到受教着在政治理论教育中的接收效果。教育者的素质决定了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因此,施教者的自我素质水平越高,受教着的接收效果就越好。但是,优异我国对政治理论教育的仍存在一些消极心态,致使我国缺乏一批自我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施教团队,因此教学效果大大的降低。

2.从心里因素上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改进教学效果

我国从上速粗浅探讨中认识到几点影响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因素,可以得出结论影响政治理论教育的最主要心理因素,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会、环境等等心理因素的外界和内部影响。我们应在教学中针对人们的心理特点,提高教学改革,具体存在几方面改进措施:

2.1改进教学模式,注重政治理论教育对受教者心理的吸引力

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许多教学者对一个政治问题重复讲很多次,但是受教着仍然无动于衷。但是,有些教学者教课时确可以做到引人入胜,勾起受教者的兴趣。造成这种原因有很多方面,除个人授课水平外,主要是教学模式的新颖,符合受教者对政治理论教育的学习需求。而只有在心灵上引起共鸣,才能做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由此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2.1.1在日常授课中要适应受教着的心理需求,加强现实性。

研究表明,人们只有针对意见事情有足够的需求,兴趣是,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此项事物中,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日常政治理论教育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授课模式,避免以全铺面的形式,有针对性的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重点,满足授课者心理、兴趣所导向内容,进行讲解,保证兴趣的同时,进行教学内容的填充。

2.1.2增强授课过程中的生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真实性为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生命,而生动性与趣味性为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政治理论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应力求对事实的真实分析,不讲空话假话,同时在语言表达上力争幽默诙谐。在教育形式上,灵活多变,只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引起受教人的心理向往,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2.2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教学者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受教着的对政治理论教育的接受效果。我国在党校师资力量选拔中应重点培养教师的个人政治素质,做到以身作则,从授业的源头,建立起良的素质,以感染身边的学生融入到充满高素质政治思想队伍中来,引起真正心灵上的共鸣。同时,在师资力量的招聘中,注重教师的跟人政治素质高低,进行政治素质考核评分;并且,学校定期组织在职教师的政治理论教学的继续教育,建立考评结合的模式,将个人素质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做到人人有责,人人有目标的政治教育。

2.3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的真实性,以感情优化教育

情感对人来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表现,它是人们心里活动的多方面表现因素。而对政治理论教育中,真实的情感运用则是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命脉。由于现实存在社会官员腐败、授业着的高高在上,严重造成授业着缺少对政治理论学习的亲切感、积极性,形成一种隔阂性。因此教育中,只有放下教师的“师”架子,真实实意的与学生用心交流,建立友谊才能真正在打动授业着的心。同时,在分析政治事实上,要做到不说空话不说假话,以正确的立场为学生剖析政治事件的两面性,对腐败官员不包庇不舞弊,才能真正做到在教育中树立革命操守,建立正确的政治定位,给心理以正确的启迪。

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政治理论教育对个人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中国社会主义办学设计中独具特色的政治课堂。而如何面对新经济模式下,人们对政治理论教育的需求,势必成为党校以及所有高校的办学宗旨。党校和高校部门必须在主关认识上改进政治理论教学,使之具有时代特点,同时注重从心理因素入手,提高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主关接受力,做到政治理论教育:学之有趣,听之有味,才能真正持久的发挥政治理论教育对人、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南方.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时代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2.05.

社会治理要素篇8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素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35-0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可以说,法治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法治过程需要社会人去实施、去参与、去维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提升法治素养,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战略目标做贡献。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是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离不开法治队伍建设。大学生是未来国家法治建设的主力军,提高法治素养,无疑对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有重大意义。依法治国实施过程,需要科学立法,以完善和健全的法制体系,促使各项活动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并在法的实施过程中,严格司法、公正执法,这些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大学生是培养未来法治人才的重要人选,提升法治素养至关重要。同时,法治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良好的法治氛围,法治氛围的营造需要全社会人共同营造,而大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比其他群体更能及时、顺利接触法治课堂或者参与法治实践,获取法治知识,增强对法治的理解,提升法治素养,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作表率,更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是依法治校的要求。依法治校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强调把学校的领导和法治相结合办学与管理,健全各项机制,维护校园人合法权益。这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形成、提升的外在影响因素。依法治校是构建法治中国的需要,主要是发挥法治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达成高校治理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体制、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校园人合法权益得到确实保障,教育现代化得以更快实现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依法治校要求高校健全自主管理、科学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组织和考核机制,法治教育宣传,形成公正、平等的法治育人环境等。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需要高校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进行法治教育,营造法治环境,构建法治文化,这正是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所谓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包括人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和人的发展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在内的各要素。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并不是个人的发展取向和各种素养的平均值,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不同的人发展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发展取向有强弱和主次之分,因此,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状况。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断地上升,但发展中不协调的因素凸显,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法治作保障。依法治国已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法治成为当前时期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方略,大学生需要以提升法治素养为发展取向,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作保障。

二、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法学界对法治素养的研究比较少,研究内容包括法治素养的含义、内容和影响因素等。2016年6月,浙江省对该省公民法治素养进行调查,以公民法治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得出浙江公民法治素B指数为72.2,这个指数表明该省公民法治素养较高。其中,以年龄段划分,调查结果显示18-29岁的受访者得分为72.9,高于该省公民法治素养指数,而接受高等教育者的年龄正好落在这个区间值。从浙江省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不可否认,大学生法治素养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法治中国的建设。

(一)法治知识不足,法治实践能力弱。法治知识和法治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知识为法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法治实践检验、深化法治知识。我国对学生法治知识的授课,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更多的时间集中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辅修的课程数量少且重视度不够。在大学课堂里,一般学生获取法治知识来源于课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获取法治知识的唯一必修课,其他与法治相关的辅修课极少。并且“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授课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担任,比较偏向于思想道德的讲授,而忽视法律基础的授课,加之学生自身对法治的重视度不够,这导致大学生法治知识缺乏。此外,法治实践也是获取法治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大学生自身热忱度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从法治实践中获取法治知识的机会减少,法治知识也没有能在法治实践中检验和巩固。

(二)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法治意识比较淡薄。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大学生犯罪统计体系,《中国法律年鉴》也仅仅青少年犯罪的人数,大学生犯罪的数据不详尽,但部分案例足以证明大学生近年来犯罪案件上升,已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如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付某弑师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某故意杀人案、2013年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案等。新时代大学生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犯罪手段智能化、网络化、隐蔽化,犯罪情节严重,具有反侦察能力。当前大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环境,但也因个体的差异性,集中于法治意识淡薄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相关庭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中,近九成的大学生犯罪嫌疑人给予的答案是:案发时,我没有想这么多,我也不知道这样会犯法。这显然是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也说明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势在必行。

(三)法治心理需求较低,忽视法治思维培养。法治思维培养提升的主体不仅是公权力的行使者,也包括当代大学生,这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人才支持决定的。而当前大学生在法治思维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通过大学生外在行为体现出来,如校园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扰乱校园秩序等。这些暴力或者违法行为的发生,与大学生缺乏法治素养息息相关。法治思维属于法治素养,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当前大学生在学业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倾向长时间重点研究和学习专业知识,而心理对法治的需求较低,法治思维的培养被忽视。不重视法治思维培养,如果遇到各种复杂的校园环境和问题,学生极易产生盲目、冲动的心理,屏蔽法律原则、法治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引导作用,模糊法治评判是非的标准,导致校园暴力或违法事件的发生。

(四)法治情感淡薄,缺乏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属于精神意识,是人对法有情感和有追求,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法治信仰必须通过外在表现显示出来,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用法、守法和护法的行动中。而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仍旧存在法治信仰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用法、守法和护法上。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认同法治背后公平、公正等价值理念,但由于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大学生身处开放的校园环境,必然受到传统“人治”思想的侵染,加之家庭法治氛围缺失,从而造成对法治文化认同感不强,法治情感淡薄,一旦遇到法律纠纷时,法的运用往往第一时间被关系、人情和权力取代;遇到个人利益与规章制度相冲突的时候,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破坏规章制度,例如考试作弊、迟到晚归等;遇到社会恶劣事件,采取回避、漠视的态度,没有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权威。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新路径

(一)扩大法治知识面。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法治知识和法治实践,法治知识和法治实践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获得法治技能或能力,从而逐步形成法治素养。大学生要获取法治知识,除了课堂法治教育,还可以通过自身学习的方式获取。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连,大学生可以分配好上网时间,使用好网上教育平台,如使用mooC可以免费获得教育资源,或者浏览法治网页和观看法治视频。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法治实践,增加法治知识,感受法律的威严,崇尚法治,信仰法治。一方面,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校园组织的法治辩论大赛、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审判、法治宣传海报评比大赛等,从而提高对法治知识的求知欲,提高法治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参与法治社会实践,走进公检法,参观文化长廊、陈列室,观看法治电影,参与法治知识有奖问答等,增强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增强法治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意识离不开实际生活,而环境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必然影响人的意识。大学生提升法治素养离不开法治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重视环境的影响,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法学教育者要了解依法治国的内容,持有正确的法治态度,忠诚于法治,不断提升法治课堂的教育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坚持与时俱进,更好地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学生家长要加强法治的学习,改变教育理念,进一步培养家庭法治氛围。比如,共同讨论热门的法律案件、共同浏览法治网页、共同学习相关法治书籍等,家庭法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此外,社会普法、社会法治氛围等也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重视社会法治环境的营造。

(三)积极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运用已有的法治知识、理念、原则和精神对现象和问题逻辑分析、判断的过程。“合法性”是法治思维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发出点,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否属于法治思维的判断标准。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对现象或者问题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习惯以法治精神、理念、原则或规范去逻辑分析、判断现象或者问题是否合法,并且结果为大众所接受,他就具有法治思维。那么当代大学生要形成法治思维,正确评判事物的合法性,就应该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使其根植于脑海、融入血液中,形成规则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治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并且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在实践中养成法治思维习惯。除此之外,法治思维的培养也离不开校园法治h境的影响,当“依法治校”能贯彻与整个校园的发展过程,高校领导干部能够以法治校理政,高校其他管理者、员工等能够以正当程序处理学生事务时,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就会对广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法治思维。

(四)认同法治文化形成法治信仰。法治信仰属于意识形态,法治信仰的树立必须通过内化于行。法治信仰的过程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机制、社会公正的实现机制进行文化认识、文化比较和文化选择的过程。法治信仰的形成有必要进行法治教育,以使学生认同法治文化。大学生法治文化的认同必须通过法治教育,从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最后到行为认同。情感认同以良好的权利保障为前提。在大学里,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权利,增强大学生对权利的需要和渴望,他们才有了解法治的动力和追求,才会关注法律。高校其他工作人员要积极维护学生的利益,学生的权利得到保障,情感认同建立,法治文化的价值认同才会趋于稳定。法治行为的认同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立法机关要民主、科学立法,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民要普遍守法,凝聚社会主义法治氛围,认同法治文化,从而让法治扎根于每一位大学生心里,形成一种信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7

[3]金春华,李爽,施扬文.我省公民法治素养较高[n].浙江日报,2016-06-12

[4]陈燕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29)

[5]公丕祥,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m].南京:江苏省人民出版社,2014:43

社会治理要素篇9

关键词:文化自信;工程应用型院校;思想政治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及文化自信的内涵

1.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确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质素,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和全面发展。谈论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素质时,人们更多关注的专业知识、科研水平及职业能力,很少考虑政治素质在其中的地位,但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展望未来的前景都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真正担负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任务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融合,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人才。

1.2文化自信

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就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工程应用型大学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特征,现代工程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具备全面的能力素质。这些能力包括正确的政治是非分辨能力和德育创新能力,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也就是技术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

2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工科院校大学生作为具有相对高层次文化水平的社会群体,思维活跃,反应敏锐,对社会发展、时代变革的适应性强。大多数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满信心,主流价值取向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由于工程技术大学生生源群体结构较单一,人文教育的缺乏、社会阅历的不足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2.1政治情感迷茫,政治是非的辨别力不强

工程技术类大学,重“理工”多于重“人文”,再加上青年大学生涉世不深,人生阅历和社会阅历不足,对社会上的很多现象认识不清,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及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不稳定,经常处于波动变化和动荡矛盾之中。有些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理论问题认识模糊,不能做出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困惑不解。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对政治表现出冷漠和排斥的现象,对思想政治素质价值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对接受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缺少一种动力。

2.2理想信念淡薄,国家意识形态弱化

新世纪对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工作、如何对人对社会负责,这既是人才激烈竞争所逼,也是考核合格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校理工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在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理工科大学生中也有部分学生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高校“两课”教学内容不认同。在思想深处,理想信念模糊,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的现象,甚至少部分学生漠视或抵制马克思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大批西方思潮的涌入国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冲击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西方文化和不良思潮的强势攻击下,以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作为根基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学生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怀疑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学生信仰还出现了低俗化倾向。

2.3民族文化认同感低,道德品质有待提高

全球化的进程使得西方文化毫不费力地进驻我国,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手段以其文化产品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进而使大学生逐渐产生认同感并接受其价值理念,西方式的生活方式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等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于受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影响,在教学中重专业、轻素质,重技术轻人文,重能力轻素质。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知识面窄,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缺乏独立的思考,没有个性,没有激情,没有社会责任感,有的只是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以文化自信促进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

3.1以传统文化自信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包括很多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和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积极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经济、文化全球化加速发展,多元文化、价值观不断涌现。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不足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传统美德观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定不移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武装广大学生,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模式。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3.2以马克思主义自信加强理想信仰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其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工程应用型大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树立起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就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就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当前,时代变化以及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的想象。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3.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加强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指价值观教育。我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的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对全社会的要求,更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和反映了社会各方面思想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根源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高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凝聚共同价值追求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他们明确健康发展的方向、积聚服务社会的力量、鼓舞奋发向上的斗志、筑牢道德品质的基础。结束语大学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我们要以对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来促进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

[2].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9

社会治理要素篇10

关键词:人格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40-01

大学生人格素养是未来社会将勇挑重担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涵养。它不但体现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个体人格方面的道德约束性,还体现未来社会职场所要求的在个性品质方面的一种内化趋势,通常呈现在个人气质、性格品质等先天素养条件,以及后期现实社会中的经验、道德标准等。由此可知,构建良好的学生人格素养,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达成的,必须需要经过漫长的、繁杂的、渐变的过程,它可谓是系统性极高的一项大工程,而政治课教学则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素养的重要载体。

1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素养的主要表现

1.1生活方式趋向于贪图享乐

现阶段,大学生通常在经济上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大部分完全由父母去负担他们的消费。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所流行的商品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在学习为主的校园里刮起了一股股享乐主义、求欲望满足、求奢侈华丽之风。

1.2思想政治素质整体偏低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综合表现,它将在长期内影响一个人的政治活动与政治追求,与个人命运共始终。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态度、觉悟和参与情况。部分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

1.3情感心理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他们在思想、心理、情感、人际及发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呈现多样性、层次性、差异性和多变性。这些表现直接影响其人际关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包容心和同情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和帮助别人。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格素养的策略

2.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生活实践

政治课教师要强化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及精神实质,并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和处理现实问题,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社会中,学会如何正确分析和清楚理解社会百变的现象;让他们懂得用最冷静、最稳妥、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最终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智慧思维能力,明辨是非,强化健康人格,树立的自觉性、积极性。

2.2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教学

思政课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政治教材、课堂教学中,可以牢固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的微观认同和微观践行、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真正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信仰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随着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由过去的整齐单一向复杂多元转变,各种思潮,各种观念相互激荡,正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识,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素养,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的思想,从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他们进行人生选择。

2.3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会给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当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素养,必须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格素养的形成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政治课教师要尝试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因为健康的心理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解决心理问题。而健康的心理能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有助于将正确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补充,理想信念教育趋向于利用说教、灌输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而忽视他们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有利于完善人格,改善心理状态。因此,政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因素在理想信念形成中的基础,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2.4积极改善教学环境,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

在教育环境中,人格素养教育的触角应该延伸至各个角落里,因为人格素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全方位,耗费较长时间的教育过程,需要被熏陶、被不断训练,因此需要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等隐性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不仅对师生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而且通过培养出的人才的高素质辐射向社会,其影响是全面深刻和持久的。校园文化环境不管是物质性质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都渗透着人格素养教育的内容。由此可知,校园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生活习性,另一方面,好的文化修养也有一定的育人教人的功效,能够结合思政课程知识,优化特定的教学手法。因此,学校不单单要优化整个校园整洁、文明的硬性环境氛围,还要积极推进好学、乐观向上的文化精神步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一直处在文明文化的知识海洋里。利用一些科、教、文、卫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寓教于乐,享受思想政治课程。在这种渗透式的教育手段中,大学生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进一步趋向于健康、积极的人格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赵坚.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学校德育[J].教育科学,2010(2).

[2]豆全丽.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J].科技信息,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