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核心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5:11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abstract:Climatewarmingandenergyshortageandglobalissues,whichmakestheresearchoflowcarboneconomyhasbecomethemaintopicoftoday'ssociety.Low-carboneconomybasedonlowenergyconsumption,lowpollution,lowemissionsasthestartingpointofthemodeofeconomicdevelopment,theinevitablechoicetodeveloplow-carboneconomybutals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ourcountry.thispaperfromtheeconomicand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situationoflowcarbonofourcountry,analyzedthedifferenceofeffect,lowcarboneconomyofregionaldevelopmentmodelofregionaldifferencesandlow-carbondevelopmentmode,andthenexplorethemainpathofregional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regionalinnovation;developmentmode

中图分类号:F120.3

一、我国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使得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由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目标模式,转向社会成本最小化、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最优化等综合目标。

不同类型区域在发展低碳经济时的条件、任务、目标有很大差异。1.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强度低,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可以借助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实现良好的经济转型;2.发达地区工业水平高,经济实力较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优化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当前,急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相应的低碳经济指导理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无锡为例:该城市属于全国主要的经济城市之一,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全力推动太阳能光伏、风能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加大推进生物智能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着重发展旅游行业,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好的示范性作用。

二、低碳经济内涵的相关解析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促进经济产业活动以更快、更科学的发展方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化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多目标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不是简单的区域碳排放水平的降低,而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涉及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低碳技术创新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核心是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突破:第一,与区域碳减排直接关联的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的突破,从而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技术的创新,产业经济活动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地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以技术创新促进三次产业的发展,提高三次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转变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第三,低碳技术的突破,会形成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从而改变人类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由以经济增长为主,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治理模式创新等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区域发展模式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区域学习、区域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以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低碳指标与创新指标一起作为衡量区域新型发展模式的核心考核指标,是外在的直接表现形式。

三、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由资源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新构建区域发展支撑要素。传统的商品、服务和生产环节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影响下降,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作用上升。

2.重新确立区域关系。低碳经济条件下,影响区际关系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经济要素向民生、民权要素转变。对区域内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传统发展之路必将走到尽头,人们将逐步认可合理的区际生态补偿。

3.形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域低碳发展的过程很复杂,涉及到制度、技术、文化等方面。重点在产业、交通、建筑、能源、治理等低碳要求方面进行系统创新。需要特别重视隐性低碳知识的重要作用。

四、区域差异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差异

(一)欠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学习的低碳经济发展。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一样,欠发达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是学习与模仿,关键是要提高学习能力。知识的差异性、积累性和特有的类型特征等决定了区域对于低碳学习的特征。

欠发达区域学习包括三个方面。

1.区域内核心企业间的交流式学习过程。区域核心企业间在空间上、产业的关联、社会文化等因素作用下,核心企业通过交互式学习实现低碳知识的共享和再创造。

2.区域低碳知识在系统内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以区域内科研院所等组成的低碳知识创新中心、中介、信息中心、风险投资等服务机构构建的专业服务通道,实现创新性的低碳知识持续地向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体系流动,促进区域向着以创新主导的低碳化模式转变。

3.区域的网络向核心网络的低碳知识流动,跨区域的交互式学习与创新过程。前面两个层次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最终需要建立在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发挥的基础上。区域外部低碳知识的融入,以及内部相应低碳知识的调整与重组,构成了区域低碳知识的再生产,产生新的低碳知识进入区域内外的流通。由此,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的跨越。

(二)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创新的低碳经济发展。由于发达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济、技术、制度等基础。其区域发展核心是区域低碳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创新知识,创新制度与文化,低碳创新系统等。

五、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路径

1.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突出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市场配置机制及公共产品与完善的服务。以此为据,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引领区域低碳建设方向,规范区域低碳建设行为,调控区域低碳建设进程;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突出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及其市场体系的建设;构建区域低碳发展公共服务机制,不但完善基础设施等物质性产品,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的建立;建成区域低碳发展的经济利益协调体制,充分发挥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2.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区域产业发展方式,调整需求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能源结构。首先是调整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成为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本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政策等嵌入生产过程,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在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中,推动区际关系由传统的产业链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并调整传统资源新环境下低碳市场价值的开发,打破传统生产模式。

3.优化地域系统。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关注于公共住房、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建设及制度与政策等方面融合社会不同阶层差异化需求。区域空间形态发展主要决定于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建筑技术的创新以及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土地开发上,尽量做到土地混合使用、复合功能开发,创造多功能集合。交通规划与城市居住、就业、休闲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紧密结合,以达到低碳经济城市规划的要求。坚持以轨道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公交体系,大力推广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并在城市的社区、街道、商业中心等小地域空间内建成发达的短距离道路体系,同时尽量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并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尽量吸收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8):1240-1247.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2

低碳经济,狭义地理解即是以较少的碳排放量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其目的在于强调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广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以最少的自然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多的“好”产出(产品)的同时将“坏”产出———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甚至零污染的发展模式。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文献中(Kinzig,Kam-men,1998)。低碳经济一词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是在2003年2月英国贸工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序言中,是继“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深入剖析这四种当前主流的经济发展理念,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站在“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发展的高度,强调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环境的重视及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协调,资源节约是其理论前提,经济、环境友好发展是其预期目标,而节能减排是其核心技术手段。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出发点、落脚点及技术指标考核方式,循环经济侧重于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提高资源利用、循环效率的技术手段;绿色经济强调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水平及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侧重于经济发展、生态承载力平衡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注重在生态承载力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经济发展的目标,寻求资源、环境系统在物种、代内、代际之间的长期平稳持续性发展,是这四个概念中包容性最强的概念;低碳经济着重强调碳排放量的减少,即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整体长期发展的威胁在人类活动各个环节严格控制碳排放量。整体看来,绿色经济的具体实施形式主要是低碳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同时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形式。因此,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针的必由之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持和实现,具有紧迫性和客观必要性。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生产、生活行为的结果,其反过来影响着全人类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据国家相关气候变化研究部门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来在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情景下,南方地区将升温2~2.5℃,北方地区将升温2.5~3℃①。这种变化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粮食生产、气候灾害、健康与环境等。此外,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相关统计数据,继2007年中国以60.7亿吨的Co2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2排放国以来,中国的Co2排放量呈现逐渐递增趋势,2010年中国消费化石能源而排放的Co2增至大约72.6亿吨,而同期美国的Co2排放量已经从2007年的约57.7亿吨逐步下降至2010年的53.9亿吨②。这意味着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中国逐渐成为主角,碳减排在中国义不容辞。在国内,资源的数量限制、再生能力限制以及污染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每年因自然灾害、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有数据显示,如果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加入负的污染产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③。与此同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全球贸易方式、国际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消费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首当其冲。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压力分析

低碳经济的中心及重心均在于“低碳”,即减少碳排放。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选择的前提下减少碳排放会面临来自宏观经济哪些方面的压力,应该如何应对,众多学者对低碳经济与宏观经济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经济增长的压力

学者们多关注于分析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其中,GDp或人均GDp增长是Co2排放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如魏一鸣等(2008)[1]、王锋(2011)[2]、胡玉莹(2010)[3]等及刘瑞翔、姜彩楼(2011)的研究表明,1987~2007年间中间产品投入结构的变化和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是导致能源消费加速增长从而碳排放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4]Ramanathan在分析中加入了能源消耗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同增同减趋势。[5]Soytas等运用美国的数据对三者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能源消耗是碳排放量增长的Granger原因。[6]此外,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等也对Co2排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王锋(2011)测算了工业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化结构比重每上升1%,能源需求就增加0.77个百分点,这暗含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能源消费的大量增加及Co2的大量排放。[2]75Zhang等建立了一个包含GDp、能源消耗、资本和城市化、碳排放量等多变量的模型分析影响碳排放量的多种因素,结果显示,除了经济增长外,能源消耗、资本结构和城市化等均对碳排放的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7]刘志林等(2009)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契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中,通过转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实现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路径下提高生活质量是低碳城市化的题中之义。[8]毕军等(2009)提出低碳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地方短期经济绩效与碳减排长期收益之间的矛盾以及产业发展之间的冲突,这是实施低碳城市化必须首要解决的矛盾。[9]综上所述,影响未来Co2排放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城市化、经济规模、消费模式变化、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林业与生态保护建设等。在这几个因素中,人口增长、经济规模、城市化的推进等因素对Co2排放起显著促进作用。另外,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意味着放慢以GDp或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适当缩小经济规模面临着从“增长”到“发展”的观念更新及从关注“速度”到全面提升“质量”的重点转移,这是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面临的转型压力。传统的“以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而集约型增长模式以“低投入、高产出”为主要特征成为低碳经济下的发展模式选择。此外,低碳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于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压力。

(二)来自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这里的结构调整在生产上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消费上同时包括中间消费结构和最终消费结构的调整。在生产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一路飙升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平均消费了80%的全国能源,其碳排放量占比高达84%,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也是节能减排的首要对象。王锋(2011)的研究表明,1997~2007年间中国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Co2排放量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平均贡献为1.14%。[2]76张友国(2010)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10]因此,从理论上讲,发展低碳经济,降低Co2排放量,必然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转变,发展第三产业逐步降低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在部门经济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部门内部,中间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由使用高碳排放能源转向使用低碳排放能源、零碳排放能源)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诗一(2009)通过分析中国38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予以估算并进行了相应的绿色核算,结果认为在工业行业内部的一些部门仍然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有针对性地在这些行业内进行中间能源结构调整,通过改造旧技术、生产工艺及设备,开发替代技术、节能技术等方式加大一次中间能源消费结构中低碳能源④、清洁能源(风能、水能、核能等)的比重势必会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器。[11]生产方面的结构调整以及中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侧重于从供给方面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从需求方面满足“低碳”的目的则涉及最终产品消费模式的转变,即“全民低碳运动”。最终产品消费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指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向节能减排的目标转变,全面降低人类各种活动的碳排放量仅仅依靠制度、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等方面的供给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托于“低碳消费”需求,才能实现全面减排的目的。[12]然而,中国目前所处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向低碳经济模式需求的产业结构转型将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且长期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所获得的分工格局也会对产业结构转变产生阻碍作用。此外,一国基于历史、自然等客观因素而形成的特定禀赋结构、资源、能源市场结构以及技术发展路径也制约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方向和速度。可以预期,中国“富煤贫油少气”⑤的能源资源结构禀赋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短期内很难发生明显改变,由于煤炭的碳密集度比其他化石燃料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是天然气的近两倍,因此,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量,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阻碍。

(三)来自技术进步方面的压力

ipCC2000年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明确指出:技术进步是解决未来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之和(ipCC,2000)。目前,中国在Co2减排上需要依赖的核心因素依然是技术进步。胡秀莲等(2001)的研究认为,如果考虑了诸如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等各部门的节能技术进步速度、对旧技术设备等的更新和改造及对新能源和生产工艺的引进等因素,到2010年和2030年年均节能效率达到1.5%以上是可能的;如果再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项节能政策的实施效果,未来年节能率可能达到4%左右。[13]张友国(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1987~2007年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2.06%,年平均下降速度约4.73%。不过在1987~1990年以及2002~2005年间,碳排放强度略有上升。在整个期间,技术进步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使其下降了约61%。[10]133涂正革和肖耿(2009)的研究认为在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条件下,污染减少的核心动力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14]peretto(2009)也指出在评估能源和环境政策长期经济效果时,技术进步必须是重要考量要素。[15]因此,基于技术、效率和生产率视角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是正确的,包括环境技术效率在内的技术进步对碳减排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以碳减排为核心目标的生产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污染排放处理技术等必须持续进步。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中国到2020年需要约151亿吨的Co2排放空间。而按照欧盟的减排标准(550ppm),2020年全球Co2排放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中国所能获得的最大配额是104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6%,届时,中国仍存在47亿吨的排放缺口。[16]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分析中国国情,对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刻不容缓,降低Co2排放的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相应的市场控制手段、排放权交易等措施实际上是在争取未来的发展空间。然而,中国目前的发展决定了大量且紧迫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而能源生产部门所采用的技术、设备等一旦投入使用,将会产生长久的“锁定效应”,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长期影响,这是现阶段发展低碳节能技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此外,除了自主技术研发之外,通过“联合履约机制”、“排污权交易”、“清洁发展机制”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是有效的渠道,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环境保护、环境规制等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防止盲目引进造成的碳排放转移等负面影响。

三、低碳经济下中国化压力为动力的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及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将来自于宏观经济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成功转型,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实现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的转变

经济增长侧重于从投入产出以及供给的角度强调总量的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GDp、人均GDp及GDp增长率三个指标。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投入、产出的不同投入组合方式形成了“粗放型”、“集约型”增长方式之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通过改变投入产出组合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改变,其实质是通过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获得最大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强调以实物产出衡量的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包含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17]二者是经济学语境中的不同范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总量增长这一“只见物不见人”发展方式的超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中国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导向作用。低碳经济与以GDp增速为核心变量的经济增长之间的两难困境完全可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予以实现。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摈弃以往只见“GDp增长”不见“GDp质量”的传统观念,理性认识中国先天资源不足与后天利用率不高及经济快速增长需求与环境污染压力加大的客观矛盾,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及保障生态可持续前提下适度控制经济发展的量与度。低碳经济发展先有“低碳”,再有“经济发展”,在地球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的经济最优化活动才是真正通向“经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在低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或全球温度上升范围)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其实质是“快”、“好”先后顺序的转变,从快字当先向好字当先的转变,以经济发展质量作为新的变量替代单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变量,这反映了发展思维的深刻转变,是对自然经济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回归。倡导低碳发展模式短期内可能会影响经济数量的增长,但长期内随着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环境的改善会带来城市化、工业化质量的提高,这将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后劲更足。

(二)以低碳政策、制度促进结构转变

多年来,中国以重化工业尤其是钢铁、能源、建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对资源的强烈依赖,投入产出比高而技术效率低下及政治干预度强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难题。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最终消费品结构的转型需要宏观政策、经济制度的推动,正如热若尔•罗兰所言,适当的制度环境是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的关键外因。通过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度构建上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应将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使制度和政策成为原始推动力,形成强大的政策导向。正如前文分析,在影响中国Co2排放的诸多因素中,城市化、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等是促使Co2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而有些因素的影响方向是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的,如经济结构调整、消费模式调整等。尽管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低碳政策及相应激励制度能够加速结构转变的速度。尤其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空间很大,应引导全民消费模式“低碳化”,如从终端产品需求方面入手,通过低碳教育、低碳理念、低碳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模式,从终端遏制对能源的需求,进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倒逼型结构。

(三)以低碳技术为核心动力推动技术进步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3

(一)低碳经济要求企业产品符合低碳标准

首先,面对全球低碳环保的大趋势,各国纷纷提出产品低碳环保指标要求,竞相推出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标准。碳排放受到限制,碳税和碳关税越来越高,这对出口企业的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因此,产品低碳化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无法逃避的问题。其次,随着低碳消费理念的不断渗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提出了低碳化要求。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那些无法给产品标注碳标识的企业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此外,为保证产品符合消费者的环保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产品也提出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并要求提供“碳足迹”数据。当前已有很多企业如沃尔玛、宜家、百安居、富士康等从供应链着手,将温室气体管理纳入公司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考核标准。

(二)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低碳化

随着低碳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费者青睐低碳产品的行为选择最终必然会传导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会被市场拒之门外。低碳经济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这就要求企业改变其产品导向、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废物的排放与处理等,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低碳经济要求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低碳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含碳原料使用的政策也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如对碳排放征收高额的碳税,无形之中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由于政府对“碳”能源的限制,会导致企业所需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冲击企业成本结构。因此,企业成本降低压力迫使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厉行节约,削减开支,如通过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重新设计配送系统、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削减差旅开支以及废弃物的减少与再生利用等内部挖潜措施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

二、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营向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经营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首先,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人力资源调整经营与生产理念,形成“低碳”意识。要求员工了解全球、全国以及地方法规中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规定,了解企业的商业伙伴和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让员工意识到由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价值链的环保问题给企业所带来的现实压力、风险与机遇,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低碳化经营理念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其次,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比如尽量少开私车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存储文件时尽量多用电子文件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和节约公话时间,随手关灯、关水,使用空调温控在26摄式度并随手关门关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

(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导致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必然会淘汰部分岗位,催生一些新的岗位,这些新增长起来的就业岗位需要由具有低碳环保意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才能胜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低碳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也会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

(三)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要求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创新就需要人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低碳专业人才作保障。对企业而言,低碳专业人才主要是指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或行业中具体从事低碳研究、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人才。由于在高碳发展模式下社会没有专门培养上述低碳专业人才,企业也没有储备相关人才,这就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现有人力资源专业结构,提高低碳专业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以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

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同于高碳经济下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人才上,这种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适应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必须结合低碳经济思想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战略位置来考虑,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与企业其他方面相结合的统筹全面管理,对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探索不够深入,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上,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业低碳型人才供需不平衡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从目前来看,企业急需的低碳人才主要有节能减排、新能源、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和空气处置等相关领域[8]。但由于我国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这类人才数量不多,而目前这部分岗位市场需求较大,基本属于“僧少粥多”,很多低碳企业招不来“低碳人才”,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不平衡。

(三)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够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增加更多的“低碳岗位”,以及需要更多的“低碳员工”,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等。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企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力资本有所投入,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缺乏,只是关心眼前的利益,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这些造成了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足。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低碳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低碳经营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必须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招聘、培训开发、激励等环节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调动员工投身企业低碳经营积极性的效果,必须结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水平无法适应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必须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新的内容与使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塑造企业人力资源低碳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向标。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实力、技术领先、业务规模等,节能减排能力、单位产值碳排放、产品低碳标准等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这些新型竞争力的实现需要有低碳文化理念作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教育培训每位员工都具有低碳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体现绿色、低碳原则。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将节能减排、单位产值碳排放等方面作为重点Kpi进行考评。通过制度、考核来唤醒每个人的低碳意识,激发低碳行为,创建低碳产品和品牌的企业经营新模式。

(二)培养、选用适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低碳发展要依赖高产出、高效率、低能耗,这取决于低碳型人力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保证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尽力引进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低碳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个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三)提高人力资源的低碳技能、素质和责任感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低碳化经营工作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系统的培训,积极开展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低碳责任感和技能。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化管理变革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与开发。如对于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国际上新颁布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我国已签署的国际低碳公约、国家、行业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提高驾驭低碳经济的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应了解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向和最新信息,掌握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对于营销人员,应了解企业产品低碳设计特点及环保性能,增强宣传企业低碳形象的责任意识,掌握将企业的低碳理念传递给顾客及捕捉顾客的方法和技能。

(四)激励员工低碳节约行为,约束员工高碳浪费行为企业应明确激励或约束的关键行为,让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员工的低碳行为绩效纳入考评体系。在制定企业低碳经济绩效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其逐层分解,并根据企业成本预算及低碳化目标,制定考核细则,最终形成员工低碳行为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在考核的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起与低碳行为绩效考评指标相对应的薪酬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企业低碳经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企业低碳绩效有直接贡献的员工,可以根据成本降低程度或社会效益的高低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树立标杆形象,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低碳发展之中。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4

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够显著且波动性较强,而经济因素与人口规模因素则对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据此提出推进北京市碳减排的对策建议,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发展;低碳经济;机遇;挑战

进入工业革命尤其是20世纪以后,全球气候呈现较为明显的变暖趋势,其中,仅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就上升了0.72℃[1]。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重要因素[2],人类活动,尤其是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无节制使用,使得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升高,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显著影响[3]。鉴于当前全球碳减排压力巨大,运用经济学方法,探寻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碳减排对策,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北京已确定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0%~45%的减排目标。对此,全国各地区、各产业应积极予以落实,切实加大减排力度。而作为华中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经济发展龙头城市以及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北京市理应加快实施碳减排的步伐,力争成为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引领者。鉴于此,基于时间、产业角度,科学定量测算北京市碳排放,准确把握其历史演变规律、结构特征以及驱动因素,对北京市环境工作开展以及有效制定碳减排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个长期努力和实践的过程。“十二五”期间北京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二是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继续制定全国及地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着力构建低碳型社会。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绿色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等,着力推进低碳建筑。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严格执行并适时提高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推进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着力推进低碳交通。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好的做法,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三是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大力开发风能,加快开发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发展。加强低碳能源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大型核电、大型水电、西气东输、大型风电基地和清洁煤电基地等项目,着力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户用沼气,生产生物质原料,为大中型生物质发电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料保障。

四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把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低碳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战略与政策的研究。

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健全法规,完善规划、夯实基础,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推进北京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发展与改革各项工作。

对策与建议

树立低碳与“两型”社会发展理念意识

对推进碳减排、引领北京市经济低碳转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为低碳技术与创新资源的集聚高地,北京市应积极促进相关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广泛输出,借以带动周边企业形成低碳产业群,以此凸显聚集效应;另一方面,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育或引进力度,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打造出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低碳科技企业,以推动北京市低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积极培育替代性技术与新兴产业

首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能源利用低碳化、高效化。具体而言,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清洁煤等;高效节能则涉及工业节能、智能建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环保技术则包括水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其次,依托东湖高新开发区与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智力集群优势,全力打造以新能源、环保产业为核心的低碳产业群,借以带动整个北京市产业升级换代。

全力构建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模式

首先,积极倡导“节能、节水、节材”,以低能耗、无污染、高科技为原则,限制高能耗产业入驻,同时,对现有高能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再次,加快新能源产品的示范应用,充分利用本地企业的光伏发电技术优势与产业基础,在学校、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推广太阳能照明、风光互补、绿色照明等示范项目,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加大低碳政策与科技扶持力度

积极构建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是推进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鉴于当前低碳经济仍属新兴事物,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因此,相关政策激励与科技扶持必不可少。一方面,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应划拨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北京市新型低碳产业与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加强与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的有效合作,进行低碳科技研发和产业孵化合作,通过市、校间的科技与人才交流,全力打造北京低碳示范城。

参考文献:

[1]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8-24.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5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等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的问题。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深刻贯彻低碳经济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绿色化,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是近些年来社会大力倡导的经济模式,其是通过创新现有的管理、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大力研发环保技术,改变能源结构,极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污染资源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等含碳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不能够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尤其是在近些年全球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降低碳排放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在该次会议上世界各国达成“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二氧化碳减排”等低碳共识,并且各国联合起来降低碳排放。温家宝总经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言,承诺中国要在10年内将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到现在的一半,要将我国打造成为低碳大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二、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的管理目标是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为企业有效开展财务活动提供方向,同时也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标准。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来说,其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企业产值利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价值等方面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忽略了生态效益,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严重脱节。在传统的经济理念中,企业的核心任务是肩负起经济职责,而环境保护职责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企业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环境污染与碳排放与企业息息相关,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较大的,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那么企业必须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职责。

以低碳经济为企业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之中,降低二氧化碳等含碳气体的排放,积极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降低高污染、高碳排放资源的使用,大力采用低污染的清洁能源,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来说,不仅仅要注重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的评估,同时还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态效益的评估,从而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部价值和生态价值,进一步明确企业的碳风险与碳责任,全面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思想要求企业实现核心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宏观角度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实现核心业务产权级次进一步精简压缩,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按照经营要求进一步压缩管理链条,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全面推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地碳排放管理,加强对于企业运作的系统支持,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能耗,在满足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生态效益。同时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有前瞻性,能够对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够企业的发展需要,随着企业的经营策略、经营理念、相关政策制度、环保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综合考虑以上内容,积极引入碳排放和低碳业绩指标,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低碳能力等方面去衡量企业的低碳排放发展指标。

(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付出一定的金钱、技术、人资管理等资源之后,所收到的回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企业总是想投入最少的资源来获得最多的经济回报,也就是说产出与投入之比越大越好。参照企业传统的应力标准,结合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要求,采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碳资产净利润率指标去衡量企业的低碳盈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获得全部经济效益;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通过投入资源而获得的总的经济效益;碳资产净利润率是指企业通过投入碳资产而获得的净利润。

(二)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限定时间内偿还相应的财务的能力,按照企业碳债务产生的原因可以进一步明确碳负债的含义。对于企业来说,其碳负债包括企业在限定时间内偿还因为碳排放问题而带来的罚款、企业用于低碳排放技术引进和设备购置的银行贷款、按照环保法律法规企业应该缴纳的碳排放税、碳排放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未知的债务等。而企业在限定时间内对于这些已经存在的或者潜在的碳债务进行偿还的能力,这就是偿债能力。在财务会计中,多从短期、中期、长期碳偿债方面去评估企业的碳偿债能力,明确企业在不同的时期能否按时足量偿还碳债务。在具体的实践中,多选取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资产碳负债率等指标去衡量企业的碳偿债能力。在这些指标中资产碳负债率是最为重要的,其体现着企业的全部资产能否保证企业偿还相应的碳债务,能否降低碳债务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风险。

(三)营运能力

只有具备较强的营运能力,企业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在财务管理中多采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去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了有效评估企业的碳资产的效率与效益,可以采用碳资产周转率。碳资产周转率体现了单位时间内企业碳资产的周转次数,碳资产周转率越大,则说明企业碳资产速度越快,周转效率越高。但是该指标同样存在较大的缺陷,不能够有效评估出资产较低的企业的碳资产营运能力。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在前期的低碳财务管理不是很健全,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政府环保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因素的波动而逐渐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企业的低碳资金投入是不断增加的,因此单纯的碳资产周转率是不能够完全真实反映出企业的碳资产营运能力,而是应该结合企业低碳投入的绝对次数进行综合分析。

(四)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体现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潜能,决定着企业未来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尤其是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其需要在市场上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不断实现销售增长。企业的发展能力受到企业利益所有者的影响,这些人的利益体现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的总资产表明了企业的规模大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潜能,只有在雄厚的总资产的基础之上企业才能够不断推动销售收入的增长。碳资产表明了企业低碳环保资金的投入,碳资产增长是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而做出的战略决定。企业通过不断增加碳资产投入,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履行自己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五)低碳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呼求度越来越高。基于低碳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要求全社会尽可能少排放或者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有效包会臭氧层,降低温室效应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低碳能力是企业在投入相同的资本和获得相同的经济利益回报时,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多少。在企业的低碳能力评估中,多采用单位收入能耗和单位利润碳排放进行衡量,从而进一步评测出环境要素和企业的利润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实际的企业低碳能力评估中,我们也采用碳资产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重来衡量企业的低碳能力。

四、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实践

(一)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创新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整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出企业资本的作用,采取多种手段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在这种以经济利益至上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下,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不注重生态环境、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降低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在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两者的统一,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使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推动企业向低碳模式转变。但是当前企业价值评估只体现企业资本运作的价值增值规律,过于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重新定位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结合起来。既注重企业财务管理的实现,同时又要考虑环境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价值。

(二)变革财务评价方法

转变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将单纯的经济指标评价体系转变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新型财务关系体系,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低碳财务管理发展。与传统的经济评价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模式不再单纯地依赖企业现有的资源配置与评估方式,而是更多地倾向于人力资源资本、生态资本等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此情况下,企业不仅仅是消费资源,提供产品呢与服务,同时也是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到生态经济环境中来。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投资决策创新

对于传统的企业决策来说,是将企业的资金投入与利益回报作为企业的项目可行性的评估要素,也就是说仅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分析项目的实施是否具有意义。不注重对于环境成本等外部因素的考虑,也没有将这些因素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但是对于当前的低碳经济时代,环境保护成本、碳排放成本等外部成本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决策中不注重对于这些因素的评估,那么就可能对项目的盈利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在进行项目考核评估中,不仅仅要注重对于项目的资金投入与支出费用,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碳排放等外部因素带来的经济成本以及设施运营费用。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为投资者准确分析项目的盈利性提供支持。为了有效降低低碳政策变化对于企业造成的投资风险,企业应该将环保成本、低碳排放成本等纳入到财务管理中。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融资创新

过去的数十年里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高污染、高排放、低效能的状态,企业对于低碳成本普遍缺乏足够的意识。而想要扭转这些企业的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环保的经济模式发展,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企业为了实现低碳发展,就必须淘汰掉落后的生产设备以及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技术,从而促使企业不断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较好较快地发展。尽管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广低碳经济模式,但是实际上达到的效果与预期目标效果相差较远,其中很重用的因素就是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企业想真正落实低碳经济模式,那么就必须有效解决融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尽可能降低资金使用周期,从而有效推动企业融资发展。

(五)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核算与财务报表列报创新

企业财务核算与财务报表列报创新是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在财务管理中,应加强财务原始凭据的管理,强化会计审计工作管理,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加强环境成本管理,有效评估财务成本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深刻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绿色财务管理的应用范围,不断优化主要业务的集成、整合和优化等工作,将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1.001

现代世界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碳基能源的基础上的,实质上是一种“高碳经济”。随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工业化,“高碳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由此诱发了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它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尝试正是国际社会反思“高碳经济”传统发展方式的必然产物,实质上是经济发展转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人类走出“全球气候变暖”困境,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为认识前提,深入分析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制约因素,围绕依靠技术创新发展中国低碳经济提出了若干对策。

一、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

(一)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低碳经济”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是在英国政府于2003年的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它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200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呼吁全球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以“限排和减排”为目标的“巴厘岛路线图”;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中国领导人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2010年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的共识,确定创建“绿色气候基金”,就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资金和能力建设等发展中国家关心问题的谈判取得了进展;2011年德班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要求发达国家从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减排”的决议,并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世界各国相继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战略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反映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预示着世界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

(二)技术创新是从高碳工业文明向低碳生态文明转型的根本途径

世界经济发展方式要从现行的高碳工业文明向未来的新型低碳生态文明发展,涉及到技术、制度、产业结构、发展观念等多方面的全面变革,其中关键在于依靠技术创新,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途径。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一般来讲,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互动中,往往是原创性技术创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互相促进。技术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并进而导致产业革命。人类文明历史表明,历次产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技术的重大变革和更替,人类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当今的高碳工业文明正是近代以来历次技术革命中蒸汽机、电机、内燃机和核电站等新的能源利用技术相继发明和推广应用的产物。当代人类社会要走出因高碳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困境,关键仍然要依靠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创新。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寻求高效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碳基能源的新技术和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等新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低碳能源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将成为推动人类迈向低碳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

(三)大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核心问题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和构筑低碳产业经济体系,大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推行低碳经济的关键。低碳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从目前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看,低碳技术创新在减碳、无碳和去碳领域都很有前景,减碳技术领域如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无碳技术领域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去碳技术领域如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等,低碳技术创新在上述领域都可以大有作为。至于将来哪一种能够成为主流技术,关键在于选准带动性强的,覆盖面广的领域,采取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力争率先取得突破,兴起一场低碳技术革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转型。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四)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低碳技术创新的根本保障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创新及其相应的科技政策法规的支持。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源于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两大动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构成创新体系。激励技术创新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则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制度创新,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技术的进展状况,只有以政府制度创新为后盾,技术创新行为才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通过政府的管理制度创新,激发市场的活力和配置效率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进程的根本动因。

世界各国近年来都在致力于新能源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以期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围绕能源技术创新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政府对能源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例如,英国政府在2008年-2009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8.08亿美元,用于未来三年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投资和企业发展,以开发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英国政府进而于2009年7月公布了《低碳产业战略》,该战略是英国针对目前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着眼未来的重要措施和战略决策,是英国到2020年的低碳化行动路线图,计划投入巨额资金研发高效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和封存、智能电网、低碳汽车等技术。德国政府于2009年6月文件,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应成为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先后推出多项能源研究计划,为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资金支持,计划到2020年用于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至少要增加4000亿欧元,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日本内阁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于2008年7月公布了《低碳技术计划》,宣布今后5年将投入300亿美元来推进该计划,设计出一套低碳技术战略图,强调政府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和责任,大力支持温室气体减排以及碳捕捉及封存的技术[1]。

二是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新能源技术研发。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3月了“欧盟2020战略”,强调发展低碳经济是引导欧盟走出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大举措,提出需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才能确保在2020实现能源效率提高20%的目标,而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融合的有效手段。欧盟将采取以市场为主导,利用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碳税等经济工具来引导企业和居民主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利用结构基金等金融工具筹集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支持欧盟的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欧盟委员会2010年11月提出拍卖3亿份碳排放许可,以筹资45亿欧元支持欧盟低碳和可再生能源创新项目研发的计划[2]。美国通过税收补贴资助经过示范验证的先进能源技术,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商业化进程。欧盟运用财税政策重点支持研发和推广碳捕捉及封存技术。法国政府计划自2012年开始向加入碳排放交易机制的企业征收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税。

三是构建碳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持能源技术创新。欧盟为促进能源技术创新,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碳金融服务体系,支持能源技术创新及其市场化进程。

二、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高碳模式”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由于人口数量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因而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极其繁重。从世界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起步早,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时就已经全面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总体来说,世界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以高碳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对于目前尚处在大规模高速度工业化、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我国来说,已经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高碳经济”模式对能源的需求必然十分巨大,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方兴未艾,然而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费巨大和能源短缺严重等问题将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和加快生活节奏的需求日益增强,导致消费结构由“吃穿”转向“住行”,家居、汽车等商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以致不断加剧了整个社会对重化产业的刚性需求。中国经济发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伴随着高温、高压、高能耗的发展模式,能源约束、资源瓶颈、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能否维持高速发展绕不开的待解命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落后的能源技术不利于走向低碳经济

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我国能源储备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我国既有的能源禀赋结构,决定了煤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0》的全球主要煤炭数据,2009年全球煤炭产量为34.09亿吨油当量(折合原煤约为69.41亿吨),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比重为45.6%,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比重为46.9%,均居世界首位[4]。虽然我国煤炭的储量比较大,但煤炭的能源禀赋远比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资源能源差,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至30%,煤炭不仅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大,而且控制难度高,再加上我国煤炭开采与利用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长期制约因素。另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已经超过30亿吨。化石能源占到91%。其中,煤炭占68.7%,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这种状况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很难改变[5]。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成为世界碳排放量最大国的主要原因,也增加了国外对中国经济发展将带来全球环境恶化的担忧。

(三)研发能力低下是中国“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制约因素

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这已成为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最大制约因素。由于人才素养、技术水平、投入力度和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碳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匮乏。由于我国低碳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低碳技术创新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集低碳专业知识和生态环保意识于一身的高素质大师级人才。现有的科技人才习惯于面向“高碳经济”从事技术创新,亟待解决知识更新和观念变革的问题。目前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是围绕发展“高碳经济”时代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从教育理念到课程设置乃至人才培养目标与“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面临全方位、多层次综合配套改革的繁重任务。

二是低碳技术创新起点偏低,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我国在先进低碳技术开发能力,低碳基础设施建设,低碳运行制度及其实施手段等方面还很落后,低碳领域高端复杂的核心技术依赖于发达国家。不同的低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技术设备和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现象相当普遍。

三是低碳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效率不高。受益于经济多年来持续强劲增长,中国每年的研发开支几乎都按10%的速度递增,研发支出在2011年高达1414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十一五期间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投资达到2.6万亿,相当于每年有五千多亿人民币,从全球投资看,中国确实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技术如要大规模发展,就意味着需要大量资金流入到低碳技术市场中,需要政策推动,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国政府和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规模过于庞大,整个工业技术基础相当薄弱,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比较低下,资金管理体制弊端太多,致使低碳研发投入的效率大打折扣。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软肋,面临较大的技术和成本投入方面的压力。

(四)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的中国承受着发达国家的“转移排放”

发达国家不断地将高排放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通过转移高碳经济产业减少其发展低碳经济的代价。出口是中国GDp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出口产品中的能源消耗是算作中国的能源消耗的,所以称之为隐含能源出口或者叫内含能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在目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中,发达国家凭藉超强的研发能力优势垄断了产业价值链高端的高额利润,而我国则因研发能力低下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不仅批量生产制造大宗商品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享用,而且被迫承受发达国家的“转移排放”,因而中国每年的能源消耗量都在不断增加。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2年中国通过外贸净出口内涵能源2.4亿吨标煤,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16%;而2006年,内涵能源净出口高达6.3亿吨标煤,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的25.7%。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净值都是非常惊人的。”[7]这表明中国为全世界提供了产品,却消耗了自身的能源,排放也是在本国产生。如此国际分工十分不利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的提升,造成许多低碳技术发展不成熟,应用瓶颈难以突破,给我国低碳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五)缺少应有的国际社会减排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帮助进行能力建设,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虽然由此我国可以从发达国家获得一些先进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更新,但是,到现在为止,多数作出了承诺的发达国家并没有兑现承诺,在技术转移的问题上,它们借口有关技术都掌握在私营部门手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百般推卸政府责任,不愿无偿或低价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技术,以致在履行义务方面进展缓慢。我国不能指望发达国家无条件地转让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其实,即便是拿钱也未必能买到核心技术。

(六)政府科技政策及其措施的缺陷导致低碳技术进步动力不足

中国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科技专项行动,在低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机构建设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过,政府已经颁布的科技措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第一,现有科技政策法规大多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颁布实施的,忽视了民间力量的参与,导致科技措施难以满足乃至偏离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要求;第二,科技政策与法令规章之间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为引导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而出台诸多科技政策,往往因与之配套的法令规章相对滞后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阻,难以给予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及时、有效的制度保障。第三,政府科技措施体系不完善,难以为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低碳技术研发资金投入量大,风险性高,一旦失败可能给研发主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政府现有科技措施体系中对于如何规避技术创新投资风险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以致许多企业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研发低碳技术。这就需要政府在资金投入、风险分担、承担等方面出台新的措施,帮助企业降低低碳技术研发的风险性。第四,科技措施的制定缺乏前瞻性,未能根据正在兴起的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出台专门的低碳技术创新保障措施[8]。

三、依靠技术创新发展中国低碳经济的若干对策

(一)依靠技术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

为了节能减排,我国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低碳、高效发展。具体来说,一是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在三级产业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要逐步降低高碳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二是加快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在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上对传统能源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技术创新,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节能环保”的思路,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装备、系统集成化水平,加快低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促进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这些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低碳行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近年来,我国核电、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在整个电力结构中,燃煤火电机组的比重仍然高达75%以上,而且燃煤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在70%以上。要围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创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过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探索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可能途径,为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高技术和能源设备制造业提供理论依据。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氢能、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产业化,构建低碳能源体系,逐步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

(三)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低碳技术

企业是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我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构筑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政府应该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建立和完善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刺激和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即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攻克核心低碳技术,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建立起自己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应高度重视先进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及时掌握和善于利用法律政策中金融、税收、投资倾斜、项目扶持等优惠激励措施,努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四)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力争掌控低碳核心技术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既要立足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技术,又要尽可能地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我国低碳技术水平及其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还由发达国家掌控。我国在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物固碳技术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技术的交流合作,努力争取发达国家向中国转让低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共同构筑低碳技术合作平台,形成互利共赢、技术共享、资源集成的局面。此外,要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的科技水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拒绝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项目,防止发达国家向我国的“碳排放”国际转移,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在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心“中国制造”,更应关注“中国创造”,从产品的设计高端入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五)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保障制度

为实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政府必须适时适度地创新公共科技政策,在科技投入、激励机制、制度环境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创新,构建综合配套的低碳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一是构建政府低碳科技投入支持体制机制。从经济学角度看,低碳技术创新具有外溢性与公共产品属性,即自身盈利性小,而公共利益大,因而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为此,需要研究从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到技术投入和生产进行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科技投入支持体制机制以及科技管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国家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技术创新管理对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适应性与促动机制研究。适应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技术创新管理对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适应性为出发点,研究政府科技政策引导与激励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促进低碳技术进步的科技政策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科技政策与激励机制对促进低碳技术进步的机理与动因考察、政府增加对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的方向或领域,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管理职能变革的基本思路与指导原则。

三是促进市场运用最新低碳技术的制度环境需求与政策框架设计。通过政府的管理制度创新,激发市场的活力和配置效率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从政策链的角度创新科技政策设计思路,研究制定保护与促进新能源技术开发的能源法案和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制度。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拓宽低碳技术研发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等渠道筹措资,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要制定民间资本投入的激励措施及风险防范规避的规定,促进低碳技术研发风险投资;要引导资本、人才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领域流动,为低碳技术的开发提供强大的科研和人才保障的制度设计思路。根据当代技术创新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效益性、环保性等原则,设计中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构建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四是实施低碳经济人才战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低碳经济作为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型经济,各国围绕低碳经济在技术前沿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必须尽快制定和实施国家层面的低碳人才培养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树立“低碳经济”时代新型人才观,以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为依托,通过教育、培训、科普等多种途径,加快培养集低碳专业知识和生态环保意识于一身的新型科技人才的步伐,不仅要培养能够胜任低碳研究、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要造就具备低碳经济系统设计、战略布局能力的综合性通才。

[参考文献]

[1]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38-39.

[2]陈俊荣.从“欧盟2020战略”看欧洲低碳经济发展[J].环境保护,2011(Z1):87-88.

[3]周英峰,蒋旭峰.能源局表示:我国目前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eB/oL].(2009-02-26)[2011-05-20]http:∥省略/jrzg/2009-02/26/content_1244274.htm.

[4]中国煤炭价格网.《Bp世界能源统计2010》统计:我国煤炭占全球煤炭产量的45.6%[eB/oL].(2010-07-01)[2011-05-20]http:∥省略/html/2010-07-01.

[5]肖明,李论“十二五”煤炭需求或达年38亿吨[eB/oL].(2010-06-09)[2011-05-30]http"∥coal-link,com/coal/a9/70230.hml

[6]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44-48.

[7]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7):11.

[8]沈木珠,李国良.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地方科技措施创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7):68-69.

ResearchontheConstraintsontechnologyinnovationand

StrategieswithinChina's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

XiaJin

(Schoolofpoliticsandadministration,wUt,wuhan430063,Hubei,China)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7

关键词: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旅游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从文化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旅游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景区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旅游在到达景点之后。不注重景区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景区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相应的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要求。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了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业作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更占优势。这是因为旅游业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不仅在节能减排方面占据着优势地位,在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占优势的。

低碳经济

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都采用的是一种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越来越大,气候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全球变暖的局势并未得到缓解,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气候反应的背后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本世纪之初,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就已出现在英国政府《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发展的白皮书中。低碳经济是一种倡导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涉及到生产模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化革命,也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业,即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种旅游虽然不似传统的旅游那样给人一种奢华、享受的感觉。却在艰苦中向游客们渗透着环保知识,促进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着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这种旅游及满足了旅游者放松身心的需要,也保持了环境的承载力,未来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低碳旅游”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2009年5月丹麦哥本哈根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游及旅游业”报告上。调查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光运输业就占了2%,纯旅游业所占的碳排放量占到3%。可见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样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于目前低碳旅游还在研究之中,还没有权威性的定义,本文介绍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以便对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刘啸认为所谓的低碳旅游,就是借助低碳经济的理念。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贯彻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形成一种绿色的旅游发展道路。这种形式的旅游业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和旅游项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意愿和质量的同时,对于旅游的各个环节都针对减少污染的原则提出相应的要求。而对于低碳旅游景区模型的建立,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学者侯文亮将低碳旅游景区分为相对型和绝对型两种,所谓的绝对型景区建设模型是指不论是景区的前期建设、还是后期运营都严格按照低碳经营的标准进行景区建设。而相对型的景区建设模型是指通过为游客提供体验式的低碳旅游项目,以降低景区的环境污染,最终达到保护景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目的。以蔡萌为主的一些学者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应该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倡导低碳的旅游消费形式,从而提高旅游的质量,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

由于低碳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展低碳旅游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在发展低碳旅游业的时候更多的侧重于交通工具的低碳化。而国外的研究则更侧重于旅游业与全球化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并作出了相应的量化衡量指标。如何利用国外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在建设“生态GDp”中的旅游业发展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旅游区概念模型

(一)低碳旅游景区的研究意义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中都开始倡导节能环保行为,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绿色的发展道路。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很多景区早于学术界研究,已经开始在实际的运行中慢慢探索低碳旅游景区的发展道路。比如在四川贡嘎山燕子沟、南京夫子庙等就正在建设“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规范区”。因此,学术界应该尽快的为这种初级的低碳旅游模型提高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低碳旅游经济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低碳旅游景区的概念模型

对于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的建设应该参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性文件和资料,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景区模型理论。在这种模型的构建中,既要符合当前我国景区发展的特点,又要为发展低碳旅游寻找出新的出路。

伴随着景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会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即景区发展会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在瓶颈阶段要想寻找出突破的方法,则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转型。这一模型就是适用于景区向低碳、绿色旅游转型的一种模型。而这一模型的实施则需要政府、景区管理人员和游客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的。

这一模型中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景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来的旅游运营模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实现景区的长远发展,必须突破瓶颈。改革景区发展的主要方式,从而向低碳化旅游转变。二是景区的低碳发展状态。对于景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评。综合考虑景区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利用率和破坏程度等,为作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三是国家政策的外部支持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低碳旅游需要国家在多个层面的配合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比如说在排污税、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三点能够协调、平衡的发展,才能够推动低碳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由内在驱动、技术支持和政府响应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型(见图1)。

低碳旅游概念模型的评价体系构建

这一模型的建立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运行的,但是在现实旅游业的发展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态,因此,必须对于模型的各个方面进行指标化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这一模型在现实中有实现和存在的意义。

(一)评价要素选取的原则

首先,评价体系中选取的要素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切实反映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评价要素的选取,必须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来反应各景区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的优势和不足,使其能及时的调整景区发展战略。再者,这些指标的评价标准必须与国家所使用的质量标准相联系,促进景区建设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评价的主要指标

这里我们将主要的指标规划进入两个系统之中,通过对于指标的介绍来了解这些指标如何控制低碳旅游的发展。

首先是资源与环境子系统。这一系统涉及到景区对于游客的承载能力和景区自然植被的更新能力等,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这里我们介绍三个指标:一是景观的资源价值。良好的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这一指标包括了经典的历史文化价值、资源地域等各方面的观赏价值,是决定游客是否对景点感兴趣的重要指标。二是景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植被覆盖率作为一个新的指标已经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推崇,低碳旅游的目的在于减少碳排放量,植被覆盖情况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促进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这一指标贯彻到低碳旅游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对于景区经济转型还是对于游客的身心健康都占据着重要作用。三是景区碳排放量指标。碳排放量越高,对景区环境的改善越不利。所以要定期对景区的碳排放进行调查,并在实际的操作中控制碳排放量。此外,还应该对景区的大气指数等级和大气污染指数作出衡量,良好的环境是游客选择景区的关键,保持景区环境对于低碳型旅游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景区的开发利用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对于景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执行低碳理念的行为进行考评,既保证景区的发展建设,又保证景区的发展步入低碳旅游的轨道。这一指标通过对景区的投资建设、景区清洁生产的投入、交通方式的改变等指标来衡量景区,促进旅游行业在开发利用景区的同时不脱离正轨,确保低碳旅游的实现。

再次,景区的人文指标考核系统。这个系统是以景区的员工、游客以及当地居民的人文素质为考核对象进行。不管在低碳旅游的建设中,我们建立了多么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通过人来起作用。所以人文指标也是衡量低碳旅游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项指标中我们通过考核家庭恩格尔指数、员工低碳节能理念、员工参与低碳活动指数、当地人均碳排放量等指数,来衡量在低碳旅游对于企业和居民的影响程度。因为只有在每个人内心真正的树立了低碳旅游的理念,才能推动这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评价方法

首先,应该对指标进行统一化的处理。我们知道在很多指标中它们的单位、数据方向都不是统一的,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必须进行相对化处理,将绝对值改变为可以衡量的相对值,从而对其进行定型化的分析。定型化指标考核中p代表的参与考核的专家的所选定的考核等级系数,n代表的是参与考核的专家人数。

其次,对于没有办法进行量化的指标,要参考国际标准进行必要的细化分类和定性,给出一定的分类标准。在很多调查中数据的给出并不都是可以量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尽量选择相对容易定性的标准进行衡量,从而达到考核的标准。例如在对旅客的调查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您喜欢自驾游吗?答案只有两个,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对于游客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做的频率我们并不能够了解。如果单纯就这一方面进行量化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其他问题的配合。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这一答案作出定性的分析,了解旅客对这一旅行方式的喜好程度。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目前我国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还比较新颖,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面对全球变暖,气候污染等环境问题,我国需要建立全新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而转变的核心关键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国家政策的创新,本文就中国区域发展模式浅论低碳经济。

一、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下的低碳技术

(一)低碳核心技术不发达

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齐亚伟认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低碳转型的率先启东人,她认为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二、三产业比重高且比较发达,尤其是服务行业,发达地区可以利用这些有效的信息和资源,调动各种有利条件为低碳转型服务,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发达地区的核心关键问题是区域创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达的地区能够充分的吸引人才、资金,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可以通过发达的创新金融手段研发买单,发达地区还可以通过发达的成熟度来拓展节能减排与环保领域的技术、资本和权益交易,使得碳交易得到开发和创新,为低碳技术的推广铺路。但是对比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的能源主要是来自煤能源的供应,并且利用率极低,导致其他的可再生的新兴能源的不到充分的利用,我国的发达地区的二、三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发达经济地区相比,是较为低下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也不是特别合理,导致我国的高科技产业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掌握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我国还需要加强技术进步,在现有的技术水平的条件下,升级自己的低碳核心技术,向发达国家学习低碳技术知识。

(二)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低碳技术遇到的制约问题

1、低碳核心技术缺乏,节能减排投资有限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我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偃师县未来低碳经济的各种目标,我国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然而国内能够掌握的核心技术只有10多种,这些都说明,我国要有完善的低碳核心技术就必须要“进口”才能完成。因此在与发达国家的赛跑中,中国在核心技术这一方面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算过一笔账,中国要“不计一切代价”完成低碳经济计划,到2050年,节能减排的投资成本会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如此看来,国内需要节能减排的资金当投入到钢铁、水泥、交通、建筑行业以及通用技术方面等等能源部门时,累计达到的资金是当前的中国无法承担的,健康合理的发展。

2、投资融资发展低碳技术能力不足,融资知识型人才少我国在低碳融资方面还属于初级阶段,低碳经济项目要想得到能够充分利用的资金,只能借助国家财政资金,国家调控的力度比较大,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的力度不够,即使融入了大量的资金,低碳经济项目的开展也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利用国家政策的不完善把融入的资金用到非正常用途中,法律的约束力不够强,也造成低碳项目无法正常完成。另外,企业要进行节能减排的创新项目时需要的资金主要是来自银行贷款,在贷款过程中会遇到程序繁琐,贷款标准高而贷不到款的现象,并且银行自身对企业贷款的目的信任感不强,使得企业要贷到款所付出的成本相对提高。

3、中国服务行业欠发达,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相互对比,我国的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严重不足,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吸纳就业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水平,我国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愿意到生产业就业,本来生产业是最需要知识和智力支撑的行业,却由于生产性行业的发展不足导致招收不到高校毕业生,造成了知识智力型人力资源的流失。人才的缺乏和流失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下的低碳经济转型

(一)中国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撑

欠发达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并且许多高耗能的产业工业都建立在中西部,因此国家应该加强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我国在2010年了第一批低碳试点,结合第一批低碳试点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经验,发改委又在2015年了第二批低碳试点,在第二批低碳试点中出现了很多欠发达地区,这样的规划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成为了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政治动力。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广元市作为低碳经济试点,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了不少努力,以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为例,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是广元市利州区引进的企业,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实施了低碳环保先行,在中钢集团中有一条中钢川碳的雨水回收渠,下雨时,雨水通过这条渠道汇集在一起,再流入对面的循环水池中,通过水池的净化和循环反复利用,单单用雨水就能基本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炭素行业本来属于高污染行业,但是利用循环创新的技术手段使得企业节约了水费成本,同时还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在中钢集团内部,有一个约为6000平米的焙烧车间,在该车间的顶棚上安装了透明采光瓦,仅仅采光瓦一项每年就可以为中钢川碳节约电费近八万元,通过碳改气等努力使得中钢川碳每年少排放的二氧化碳有3.7万多吨。广元市还把每年的8月27号确定为广元低碳日,在首个低碳日活动中倡导了开展低碳生活,为低碳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中国欠发达地区低碳转型遇到的机遇

我国欠发达地区缺少人才、资金、制度保障,并且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虽然这些都一再阻碍欠发达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但是作为低碳经济推行的初级实施区域,欠发达地区遇到的机遇也不少。

1、产业转型的成本相对较低

欠发达地区大部分的自然资源没有进行开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发达地区尤其是广东、上海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模式,工业模式已经成熟,要想快速短期的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而改变经济形势,是非常难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智力人才、高新技术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相对地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低,不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电力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也比较少,在成本上,欠发达地区就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并且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基础非常薄弱,没有低碳经济转变和改造的负担,这样的改造创新的成本也相应省去了不少。

2、发展低碳经济的阻力较小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低,基本还处于传统工业的发展水平,与传统工业的相关利益者也比较少,所以要把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成低碳性质的工业产业,这种由于转型而造成的相关利益受倒损失的人就会变少,阻力也会相对变少,低碳经济如果在欠发达地区得到推广和发展,就会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

3、转变成低碳经济的行动加快,时间短在转变传统工业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调整,改造,进而转变成新型的低碳工业,在发达地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因为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低,要想转变的过程就会大大缩短,可以在其薄弱的工业基础上建设度和要求的低碳工业,发展低耗能的产业,由此可以得出,欠发达地区要发展低碳经济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维护生态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我国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道路,在了解了中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程度下,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措施来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科技创新减少

排放量大气变暖,生态受到破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提上日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发展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新技术的创新来改造传统的钢铁、煤炭、水泥产业,将低碳排放量,主要是着力注重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地热能这样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代替由煤炭等资源发展产业的工业,还要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农业领域也要推广节能减排的技术,充分把国内的丰富的资源利用起来,这样也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在国际上加强低碳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公共地悲剧”理论是指在没有任何的约束的假定条件下,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想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对公共利益进行破坏,在低碳经济实行的背景下,其实就是很多人对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不断的索取,导致现在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导致雾霾的加重,这是每个人不考虑公共利益集体利益的后果,在这样的环境中需要我们共同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因此,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能完成低碳经济任务的,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人类应该共同应对的,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应该带头减少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并且应当像在气候峰会中承诺的那样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保护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我国也应当积极探索建立与发达国家之间、管理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有关低碳经济的学术讨论和会议的参与度,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合作道路。

(三)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机制

要建立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引进碳排放交易制度,再具体的实践中减少税收,对于创新性的企业产业进行财政补贴,引导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在政府引导的同时,企业自身也面临着伴随着私人的成本收益与社会水平不相符的状况,如果企业发展中造成了环境污染,并且对造成的环境污染不负责任,既不补偿,也不用罚款,这个企业在对环境问题的处理上就不会加以重视,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因此企业的环保治理的行动熬得到补偿,激励企业的发展。再是通过建立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控制碳排放量,不允许超标碳排放污染生态环境,引导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哥本哈根会议”已经落幕,中国肩负着使命和承诺,低碳经济也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应该捉住这次机遇,面对挑战,解决困难,促进我国的经济能向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发达地区多鼓励创新型企业工业的发展,欠发达地区抓住机遇,改造传统工业,在现有的低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让中国的低碳经济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亚伟:环境约束下的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3-137.

[2]聂广睿.低碳中国的现实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2011(20).

[3]崔晓莹.我国产业低碳化路径研究[D].南开:南开大学,2011.

[4]李叶.生产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4.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9

201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低碳元年”。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经成为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由此,“低碳经济”也顺页理成章地成为了2010年投资领域备受青睐的“一号主题”。

屡获政策垂青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政府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推出。发改委表示,未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信贷投入都将向低碳经济产业倾斜,着力做好低碳区域地方试点,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重点行业将获得优先发展,内容涉及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转型。

政府不仅将低碳经济放到了战略高度,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实力度也掷地有声,低碳经济投资或将迎来诸多实质性利好。总体来看,值得期待的产业政策“催化剂”主要集中在:新兴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振兴规划、相关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智能电网标准、“碳税”征收等。

从近期的政策面来看,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措施正暴风骤雨般来临。政府一方面需要捂住房地产井喷的蔓延,另一方面也需要考量如何保持中国这艘大船的高增长,因此,寻找新的利锐增长点就成为毋庸置疑的选择。“碳税”的征收或将成为新一轮房地产新政后的一个关键试金石。

通过政府财税政策的干预,从而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引导企业向低碳型技术和产品上纵深发展,显而易见,“碳税”的征收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同时是全面完成世界减排承诺上的关键一步。为此,相关节能减排的公司或将踏上“碳税”征收的利好顺风车。

“双头发展”主导

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基调下,产业承接转移与结构调整升级将是“十二五”经济建设的核心环节,相关产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机会。由高碳到低碳,从低效走向高效,新型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调结构”的必然选择。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无疑在此轮“调结构”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简言之,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开发和利用,让能源结构层次更为丰满;二是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让单位能源产生最大的利用率,全面实现减碳、无碳、去碳三个层级的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应用。

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等行业已展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业内数据显示,目前核电站的内部回报率将达到9.8%,净利润率达到13.3%,投资核电成为一个香饽饽。若按2020年装机容量达1.5亿千瓦来算,风电装机未来10年还有10多倍的增长空间。从长远来看,我国风电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孕育广阔的长期投资机会。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也获得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追逐。

在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比较能够容易落地的是节能领域,而更具有想象力的投资领域则主要集中在iGCC(整体煤气华联和循环发电)、循环流化床、智能电网等领域。以智能电网为例,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展开,将给国内的电力设备企业,尤其是二次设备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柔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等领域投资前景可期。

投资“法无定则”

货币皆有其正反面,低碳领域并非是投资市场的常胜将军,因行业差异、公司差异、评估标准差异等因素影响,每个涉及低碳题材的公司得出的评价结论也会不同。考虑到低碳经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上低碳经济涉及领域的发展模式、发展程度以及技术水平都有所不同,估值水平也必然有所区别,因此投资倾重也会不同。

以持续看好的风电、太阳能为例,风电存在出力具有不稳定性等弊端,内部投资回报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太阳能也存在仍需找到技术提升和解决不够经济等短板问题。

从具体公司的投资策略上看,不妨选择掌握核心技术、内生增长性高、产业受益较大、长期投资回报可期的低碳行业及公司作为首选。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建议关注金风科技、天威保变、中核科技等公司;在节能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建议关注荣信股份、科陆电子等公司。

相关链接:交行发行首只低碳经济概念基金

目前,国内首个低碳经济概念的公募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已经推出,现在交通银行发行中。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篇10

关键词:浙江制造业;低碳转型;清洁能源

一、引言

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倍受关注的话题,也是浙江制造企业走出传统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的导航。尽管国家及各级政府都积极出台各种绿色环保政策与能源对策,努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浙江制造企业对于开展低碳行动的积极性并不高,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低碳转型,单纯依靠政府推动,制造企业自身缺乏动力是行不通的,最后只会空喊口号,企业所作所为也只是虚有其表地应付,或者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当下浙江制造企业对于低碳转型的真实想法、动力情况及主要问题等,通过调研可以一探究竟。

二、调查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

为了解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的现实情况,本文选取了2012年6~8月浙江省四个市的部分制造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湖州、杭州、宁波、嘉兴。

(一)样本情况及调查方法

四个市汇聚的各个制造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民营企业居多,此次选择四个市的龙头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每个市选取3家,共12家企业。调研采取问卷及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合计发放600份问卷,要求各企业负责人、部门主管,生产技术人员及部分员工填写,访谈则选取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1~2名开展。本研究得到大部分企业人员的配合,共回收有效问卷479份。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从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情况及访谈结果来看,承认该企业有污染或能耗问题的接近90%,认为污染程度属于中等,能耗级别属于较高。仅有不到5%的企业制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没有一个制造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里涵盖企业低碳能力,极大多数都只关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创新及发展潜力。

对样本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制造企业对与控制污染及能耗的关注主要动力来源于“获取竞争优势及经济利益”、“企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次为“应对监管机构”,“维护企业声誉”方面的影响不大。

从图2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资金投入过大、技术研发能力受限及缺乏低碳方面的专家指导是制造企业主要担心的问题。此外,即使有能力研发,有专家莅临指导,企业仍然担心研发成本和专家报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政策法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企业的低碳转型,一方面,企业低碳转型得到政府的补贴扶持较少;另一方面,没有法律法规约束企业转型。企业在国内开展业务时遇到绿色、环保及低碳标准限制的情况较少,而出口销售遇阻的情势也不严峻,如虽然英国征收气候变化税,但是国内制造业出口受此税收影响的程度不大,导致企业一方面缺乏转型动力,另一方面即便想转型也得不到相关支持。浙江制造企业对宣传力度不足问题的担忧相对较少。

在21个影响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意愿的因素中,89.3%的企业员工认为:其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年龄、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对低碳经济的认识程度对企业低碳转型起到最直接的影响;其二,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入行时间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不大,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R&D投入能力、引进低碳技术的途径和成本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因。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低碳转型最重要的动力来源。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不断用各种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工业,我国制造企业则受此影响极为严重,这种绿色环保贸易体系使得低碳企业具有了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较高收益,而非低碳企业贸易受阻,经济利益削减。因此,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制造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日益增多。此外,企业的销售规模、营销手段、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低碳转型意愿的影响相对比较重要。企业经营者及员工作为社会公众的一份子,与其他人一样对节能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作为企业的主体,这种环保意识与行动与其说是出于社会责任感,不如说是商场上的竞争战略。外因方面,首先,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市场对产品类型的需求因素的影响很重要。满足消费市场是企业改革的最初动力,也是制造企业一直以来的经营宗旨,以市场导向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唯一的生存法则。其次,政府对低碳企业的政策奖励、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政府强制性政策安排、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形势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也比较重要。应特别发挥政府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监管作用,采取各种手段,如经济手段、行政和法律手段及宣传手段来干预企业低碳经营战略,使产业宏观形势上趋于走低碳转型之路。

三、调研结论

此次调研以浙江省四个市为研究对象,四个市中又以12家企业为主要研究样本,虽然样本范围较小,不具备普遍性,不能代替整个浙江省的全部制造企业,但是同样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发现。首先,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关注低碳转型所能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从消费市场上察觉到节能环保的宏观环境变化,企业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增强,从而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决策。政府对企业低碳的监管和扶持力度在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企业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选择走低碳之路。目前,尽管政府采取的直接的、强制性的政策安排并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政府奖励、补贴的经济手段,制造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与决心却越来越强。制造企业的这种变化除了归因于上述因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再加上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制造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才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获得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回报,实现企业远期发展目标。另外,此次调查还发现了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几个问题:资金投入过大、技术研发能力受限、成本增加及缺乏低碳方面的专家指导。这也是近年来浙江省制造企业低碳转型受阻、转型难的瓶颈所在,是制造企业面临的极大挑战。

四、浙江省制造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应与国际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局势接轨,就当前环境保护税及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问题,对税收制度进行整改,完善税收体制,以达到鼓励企业节约利用能源及保护环境的目的。其次,企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可能遇到的资金短缺、采购、土地申请等多方面的问题也应得到政府的充分支持与帮助。最后,政府应调整考核方式,不应以GDp高低来判定业绩的高低,在考核中应强化如环境保护等指标,可以采取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环境质量及公众满意度等复合性指标,使用绿色GDp考核制度。

(二)行业方面

浙江省制造业要全面升级,从传统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现代制造业升级转型。依靠高新科技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整体性能,创造自主品牌,从而实现制造业结构层次的整体提高,创建低碳高新技术行业聚焦的区域经济体制。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加大研发投资力度,由传统的“三来一补”加工产业升级到自主研发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高度结合的高新科技创新体系。

(三)企业方面

浙江制造企业应根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抓住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高碳”走向“低碳”,从而化危为机,一举将企业发展壮大。新的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

1.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是制造企业的血脉,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竞争地位,只有拥有高精尖端先进技术的制造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名列行业的前茅。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竞争愈演愈烈,制造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的研发力度,依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强化低碳营销创新

金融危机后,浙江制造企业出口急剧下降,行业呈现衰退迹象,产品需求大大降低,这对企业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产品低碳创新的同时,营销低碳创新也是关键。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应在低碳营销管理与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电子营销、激励营销、文化营销、双赢营销、服务营销及借势营销等全新的营销模式,加强宣传和推广企业的正面形象,营造低碳创新产品的市场和需求,不断扩大低碳消费人群,打响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销售额,改善盈利能力。

3.加强低碳管理创新

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要广泛吸取教训,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本、低碳高效的弹性管理制度,引进国内外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精简管理队伍,节省管理开支,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结合中西方管理模式的优点,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运营成本。

4.扩大规模

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重新调整企业的价值链,致力于发展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加速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产业的规模扩张,加快发展。减少企业在其非核心产品上的投入与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减少资源浪费。用优质资产替代不良资产,用低碳经济代替高碳经济,充分利用危机后的良好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效应,向绿色、创造型企业转型。

5.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应搜罗国内外高科技人才,以较好的待遇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以增强制造企业的研发实力,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针对新老员工,应组织开展员工培训,让员工掌握最新的技术,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营销、研发、售后服务及资本运作等人才,完善员工激励制度,为企业低碳转型打好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宫广东,周健.我国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北方经贸,2011(08).

[2]付加锋,刘小敏.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J].资源科学,2010(02).

[3]王晓霞.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4]余海永.试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如何实现低碳经济[J].社科纵横,2010(09).

[5]聂丽曼,刘剑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