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7:20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1

1、====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职能的重要地位

====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职能是====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职能转变的内容

====职能转变,不仅包括====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职能的外部转移。指====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职能的“越位”,将属于====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职能的“缺位”。

(2)====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

====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7、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8、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9、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

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

====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

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10、====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职能;以====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置原则

11、====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同地方====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12、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13、垂直管理部门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第一阶段1984-11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这一阶段主要以研究、草拟、修改公务员法规为重点,以克服传统人事行政弊端为背景,以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落脚点。

第一阶段可分为如下三个小阶段:1982-1986年,制定《国家行政槎作人员条例》;1986-19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分别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法规;1989-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的精神,先后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环保局、税务局、统计局、建材局6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个市进行试点,并于1993年8月14曰正式颁布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第二阶段以全面施行、分步推进、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为背景,以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为落脚点。1993-1996年,根据统筹规划、从上而下、由易到难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务员制度。

1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同西方文官制度比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搞“政治中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同传统人事制度比较:具有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具有比较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具有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16、国家公务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已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国家公务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公务员队伍学风: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研讨,求真务实。

当前在业务精通方面普遍缺乏敬业乐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高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上的高标准与道德品质上的高境界;理论素养与知识运用上的高水平;廉政勤政建设上的高风尚、高效率;业务上的精通;身心上的健康。

专业化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身份职业化、职业专门化、知识与能力专业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科学决策与有效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

17、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

18、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上述几个原则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一,公开是竞争的前提,平等是竞争的保证,择优是竞争的目的,考度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竞争方式。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在试用期内应接受培训;省以上====工作部门按照特殊规定录用无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应当安排在基层工作一至二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半年,也可调换岗位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9个月,期满仍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19、受纪律处分的公务员考核办法

受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但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党内严重警告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定评语不定等次。

受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受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公务员,可以参加考核,但在其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相应按上述办法处理。

20、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及权限

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形式。其具体的权限为:

嘉奖、记三等功,由县(地)级以上人民====或设市(地)级以上人民====工作部门批准。

记二等功,由市(地)以上人民====或省级以上人民====工作部门批准。

记一等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或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授予荣誉称号,经本级====人事部门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批准。

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21、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及种类

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依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适用行政纪律一律平等;行政处分的轻重与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应承担的纪律责任相适应;惩前毙后,治病救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六种。根据违纪行为的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责任大小,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态度,区别对待:对于违反行政纪律情节较轻,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对违反纪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记大过、降级;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任现职的,给予撤职;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在====任国家公务员的,给予开除。

22、公务员处分的权限

(1)给予国务院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和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须报国务院批准。

(2)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的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须先由本级人大罢免或人大常委会免职,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罢免和免职前,国务院认为必要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职务。

(3)给予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任命的正副司局长包括相当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由本部门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4)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本级人民====决定后执行,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报国务院备案,给予这些国家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先由本级人大常委员免职,再由本级人民====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23、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

警告处分自决定之曰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自决定之曰起满一年;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曰起满两年。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

24、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原则和类型

根据: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位的需要。其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公务员培训类型主要有:

(1)新录用人员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不少于10天。

(2)晋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

(3)专门业务培训。

(4)更新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7天。

25、国家公务员辞退制度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编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

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9、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

(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

(5)决策手段的运用曰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30、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31、行政协调的分类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

(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

(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32、行政监督

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33、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组成人员。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 政府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知识社会正在来临,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资源和核心活动。“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站在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高度,谋划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其基本精神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立足科学发展是对“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着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的环境条件,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但并不局限于只是管理知识本身。由于知识具有“静态的实体”和“动态的过程”的二象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特别的资源和过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消耗掉,而且可以通过知识创新不断增殖,它的开发利用渗透到所有的生产要素之中,其过程也贯穿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之中。知识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原理与方法,采用技术、经济、人文等手段,对知识资源本身,对知识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渗透、协调与激活,对知识作用于知识而创造需要的新知识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从而有效地保证组织目标顺利实现。

二、推行政府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虽然总体上还处于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但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经济知识化水平快速提高,迫切要求政府推行知识管理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上各类信息像潮水一般涌向政府,使信息的提纯和加工变得更复杂,增加了政府为社会提供最为有效的信息知识的难度,就像发洪水时有用的水反而少了一样道理。因此,客观上要求政府去管理知识,用知识去渗透、协调并激活其他生产要素,进而创新知识,最终增强我国政府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增强政府所代表的国家竞争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政府知识管理要求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面向知识经济,知识管理赋予政府全新的角色和职能。政府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进行建立在高度集中于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事事包揽的管理,应该更着重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多管掌舵,少管划桨。部门分立、以审批为中心的政府业务流程完全无法适应政府角色全新定位的需要,按照知识管理的新观念新模式进行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势在必行。

(二)政府知识管理要求政府组织层次的扁平化。

传统的政府组织是典型的建立在逐级上传下达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严重影响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知识管理要求政府组织层次的扁平化,因为一个服务管理型的政府看重的并不是部门或个体能力的凸现,而是越来越依靠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和部门间学习、交流和沟通。这就要求政府高效管理各类信息知识,通过广泛应用it手段,提供便捷的沟通方式和广泛的决策支持能力,使政府组织内的沟通与外部的沟通更加快捷简便。同时,关键的一点是政府要做到体现政策法规的透明性,即体现信息知识的共享性从而加速信息在政府中的流动,由此可以增大管理幅度,减少政府组织的中间层次。

(三)政府知识管理要求政府加强业务培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人才的培养。

政府的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有效地推行知识管理,就要高度重视拥有和培育大量新型的知识人才。人才是政府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政府要加强各级管理、技术成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知识管理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培育大批新型的知识人才并把他们尽快充实到各级政府机关里,保证政府知识管理具有足够的人才支撑。这是当前政府推行知识管理的具有基础性的现实问题,不认真予以解决,知识管理无从谈起。

(四)政府知识管理要求政府发展信息部门、寻求思想库的支持,作出符合效益原则的决策。

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知识管理的内容中,知识的获取、表示、应用和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成为其重心,这样就凸显出政府信息部门的重要性。政府应大力发展内部信息部门,通过其对社会信息部门提供的各类信息的及时加工与传递,可以快速地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支持,这是政府内部知识管理的重要一环。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影响着各种各样利益,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在“十一五”发展过程中实现率先突破。对于显性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系统把它表示出来,而对于隐性知识,则要利用知识挖掘、知识显化和知识提炼这三类不同的知识发现方法才能表示出来,并通过对其的优化,成为知识库里可共享的知识资源。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管理政府所拥有的知识资源的集成系统,是知识、人员、机构、规程、技术和设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按其功能还可分为三个层次:知识资源管理子系统、以知识为基础的各个业务要素和活动管理子系统和知识创新管理子系统。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网络教育《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theoreticalSystemandapplicationmodelof

"executivemanagement"innetworkeducation

XieZhiping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Dongbe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Dalian,Liaoning116025)

abstract"executivemanagement"isthecorebascicourseofexecutivemanagementmajor,it'sthefoundationofthetrainingofexecutivemanagementmajors.withthepopularityofnetwork,administrativepersonnelgoesintointernettimes.Fromnetworkeducationandconceptdescrip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theoreticalsystemandapplicationmodelofthe"executivemanagement"innetworkeducation,andthecorrespondingnetworkresource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sandimplementationmodalities.

Keywordsnetworkeducation;"executivemanagement";theoreticalsystem;applicationmodel

2004年6月,《行政管理学》作为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核心基础课列入正式建设和开发课程,近7年时间,招收全国各地行政管理专业学员近5000名,均学习和使用此课件内容,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网络教育界广泛好评和推广,于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文主要结合网络教育特点,从教育思想与理念、理论体系、应用模块、实施过程与形式等方面,对此教学成果的建设心得和体会展开阐述。

1《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地位与网络化教学的意义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它以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作为课程的知识点,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将来从事行政管理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可以说,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行政管理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网络教学与一般的教学形式有着重要的区别,首先,它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当面交流与学习过程,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个中介。这样,老师与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都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更多时候,老师是一个学习信息的提供者、规划的设计者,而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和评估者。而学生则完全是自主地学习,脱离了固定的学习场所和被监管的场所,对学生的自律与自主性要求更高。其次,因为有互联网这个中介,因此它在上课时间和上课内容上都是开放式的,可以无限延伸。互联网这个中介,不仅提供了学习的途径与桥梁,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武器和信息资料的重要来源。因此,如果利用好了,这种学习模式的潜力将是非常巨大的。再者,由于网络学习的特定对象,决定了网络教育教学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所有的教学与学习单元设计环节,都需要围绕着网络这个核心背景来实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互动性,且必须是最新的信息与资讯,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实施“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目前已经发展到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等多个方面。在CeRnet主干网中,全国共建立了地区的网络中心,连接了全国的地区,CeRnet省级结点设在36个城市的38所大学,分布于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CeR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已达到2.5Gbps,有12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总带宽在100mbps以上。CeRnet地区网的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已经通达中国大陆的150个城市,联网的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超过800个,联网主机100万台,网络用户达到500万人。如今,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工具,可以更大范围更加便捷地普及行政管理知识,为国家提供大量具有一定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现代化的升级。

2《行政管理学》网络教育的设计思想与理念

将《行政管理学》教学嵌入网络教育,必须尊重网络教育的固有特点和规律,在课程设计、资源组织、技术实施等方面,均要按网络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落实。

第一,以人为本,人机互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而网络教育又是通过互联网这种途径来实施远程教育和虚拟管理。《行政管理学》在课程实施中充分考虑了这个根本宗旨和基本模式。比如在内容设置上,围绕行政管理必要的知识点构筑了绪论、行政体制、行政内容、行政行为、行政目标和心理、行政发展六个单元,形成了关于行政管理专门知识的完整结构和必然逻辑。整个知识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都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为原本。而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通过保障人机交互,实现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无限扩展,通过设置网上导学、课程论坛、教师信箱、值机答疑、网上作业、随堂随练等环节,使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得到充实和完善。可以说,这是这门课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时优先考虑的理念。

第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行政管理学》牵涉到的理论范畴横跨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本课程在设计时,从理论出发,以理论为切入点,或以理论为主线,落脚到行政管理的具体环节、对象和思维上来,贯彻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本宗旨。比如对“行政发展”的探讨,从含义与原则、模式出发,解释政府体制与行政行为不断变迁的原因、内容、动力和阻力,再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行政发展的具体不同,归结到对我国行政发展的评价和正确推进的现实问题上来,使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第三,强调基础,突出重点。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工作规律最好的方法,是使本课程的讲解在注重基础时重点突出。本课程设置的内容包括从体制结构到行政行为再到过程与心理等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重点了解行政效率、行政结构知识,掌握行政方法、行政组织原则,学以致用,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基础与重点的结合。

第四,弹性、开放与自主性学习。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角度考虑,本课程在设计时注意到了时间与进度安排的弹性化、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开放性和在实践中体会与培养能力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如人事行政、财务行政和机关管理属于比较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了管人、管钱和管事三个主要的方面,由于不同学生对不同内容的体会和感悟不同,因此在具体内容上可以扩展、在时间进度上可以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主地将该课程知识学习与运用更有效结合起来。

3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教学成果,其基本内容包含对《行政管理学》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系统。

从理论体系构建来看,根据网络教育学习者的特定学习规律和学习模式,在实体教学活动中,课题小组将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按六个部分来组合,即导论、行政体制、行政内容、行政行为、行政目标与心理、行政发展(图1),形成了关于行政管理专门知识的完整结构和必然逻辑。整个知识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都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为原本。

具体来看,导论部分是第一章,主要介绍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与变迁。第二部分是行政体制部分,包括第二至四章,主要说明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这一部分涉及到的是行政管理的功能、结构和权力配置问题。第三部分是行政内容,包括第五至七章,主要说明人事行政、财务行政、机关行政,涉及到政府对人、财、物的管理问题。第四部分是行政行为部分,包括第八至十二章,主要说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法治、行政方法、电子行政,涉及到的是政府运用决策及相应的方法来管理和解决公共事务的问题。第五部分是行政目标与心理,包括第十三、十四章,主要说明行政绩效和行政文化,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效率、行政文化、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问题。第六部分是第十五章行政发展,主要说明行政改革的若干问题。本着全面、前沿的要求,该体系既延续了行政管理学传统的一些研究内容,如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文化等,也专门论述了一些内容,如机关行政、行政方法、电子行政、行政法治、行政绩效、行政发展等。即使是在论述传统的研究内容中,也补充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新近成果。

图1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

图2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应用模块

在强调内容的同时,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了每个章节的学习目的、应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运用,在学习内容中穿插案例、补充学习资料、名词解释等,案例、补充学习资料都用新近材料,使学生明确重点,抓住主线,方便学习,灵活运用。

从应用模式来看,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强调人机交互、弹性化学习和无缝隙沟通与考核机制(图2),录制了由主讲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所作的全面、细致讲解的视频光盘,并将课程内容按知识点进行划分与组合,在结构上设计了课程大纲、考试大纲、知识点、重点难点、思考题、参考书目、常见问题、例题分析、案例分析、背景资料、课程附表、名词解释、随堂随练等内容,使学员能够掌握脉络、活学活用。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作到沟通无极限、学习内容无极限、学习时间无极限、监督考核无极限。互联互通,灵活机动是网络教育的独特之处,也是其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地方,因而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通过保障人机交互,实现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无限扩展,通过设置网上导学、课程论坛、教师信箱、值机答疑、网上作业、随堂随练等环节,使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得到充实和完善。

4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的实施过程与形式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4

公共科技与公共科技管理一般认为是由国内学者提出的。检索国外文献,我们发现只有类似的公共科学、公共研究、公共研发、公众科学等概念。其中公共科学、公共研究和公共研发基本上都是指大学、国家实验室或政府提供支持的研究机构等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产生的知识、科技论文及研究成果[1]。国外公共科学等概念的内涵相对狭小而具体,局限于公共科技研究单位的行为及其产出等问题,并未涉及政府行为及科技政策等层面[2]。国内学者通常将公共科技以及公共科技管理内涵定义为满足社会公共科技需要、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生产和消费由市场机制无法提供的科技产品(或称为公共科技产品)的政府科技管理行为[3]。这一研究视角突出了“国家目标论”,注重的是政府对公共科技资源配置的干预,而对公共科技政策、公共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关注较少。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他们的定义具有四个方面的共同之处:①理论基础,以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为其理论基础,认为纠正市场失灵、谋求科技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满足社会对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便成为公共科技管理存在的前提;②暗含假设,假设政策制定者是完全理性的,对市场行为与科技机会有更好的理解,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在于如何更好地设计政策来实现预定的科技政策效果以及在个人追求私人福利最大化的情境中寻求社会福利最大化;③关注焦点,关注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侧重于政府对公共科技资源配置的干预,而对科技资源的创生未曾涉及;④分析方法,采用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却不能反映出公共科技管理作为一种制度所具有的适应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制度变迁的特征,也无法反映出公共科技管理自身会随着管理对象———公共科技的发展而演化变迁,这会影响到公共科技管理内涵的进一步拓展,从而减弱了公共科技管理对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体系选择的适应性。本文基于演化范式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制度观,对公共科技管理的内涵进行界定,认为公共科技管理应是一种选择机制。它通过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增强各创新主体间的交互式学习及知识积累与扩散,促进经济体内创新性企业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选择,其目的在于使适应国家战略的创新行为得以保留、遗传,并在经济体内进行扩散,最终实现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因此,在公共科技管理基础上形成的公共科技管理制度,也不再是运用科技制度设计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过程,而是致力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自主创新潜能的创新制度,即立足于自主研发和内源式学习,探索新的技术轨道,并达到技术前沿的创新制度。

2新古典框架下的公共科技管理制度

2.1公共科技的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纯粹市场的条件下,科技活动所需的资源不可能得到最优配置,会出现市场失灵。按照阿罗的观点,发明的不可分割性(indivisibilities)、收益非独占性(non-appropriabil-ities)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ies)是市场失灵的主要根源[4]。按照这种分析,在科技资源配置及其产出(知识技术)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存在着一些私人不愿投资的知识技术,这些就可以称为公共科技。按照该种产品是否作为公共产品生产的基本标准来判断,即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是否存在市场失灵。公共科技属于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公共科技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特征会导致公共科技成为短缺“商品”,短缺意味着公共科技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出现总量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此时就需要政府对科技活动予以有限、有效的干预。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政府对科技资源配置及其产出的干预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体现为公共科技管理,本质上是纠正市场失灵,谋求科技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满足社会对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其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公共部门科技活动的范围和组织、结果和效率,并在这一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科技战略、颁布科技政策、实施科技计划,创造与组织科技环境、条件和公共科技资源配置实现公共科技供给的目标,进而带动和整合市场中的科技资源,提高全社会中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维持和提升一国的科技生产与创新能力。因而,公共科技管理制度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运用科技制度设计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承担着公共科技资源配置的规划者,并从外部为技术创新提供条件。总而言之,市场失灵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进行公共科技管理分析的逻辑基础,通常称为市场失灵的管理范式。同时,市场失灵也为判断政府应何时干预科学技术提供了一个相当清晰的分析工具,公共科技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弥补市场失灵。

2.2公共科技管理中的新公共管理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在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且旷日持久的政府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它包括美国的企业化政府改革运动、法国的革新公共行政计划、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等。虽然各国政府改革的具体起因、战略、策略以及改革的范围、规模、力度有所不同,但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市场化,即政府功能定位的市场化取向、政府服务输出的市场化取向、政府内部改革的放松规制取向和政府间制度设计的分权化取向。新公共管理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服务效率,强化了公共核心部门的战略能力,以指导政府的变革,并允许政府自动地、有弹性地、以最低成本对外部变化和各种利益需求做出反应。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公共选择理论、主流经济学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等)和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其核心理念是市场竞争原理及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强调自下而上的互动,其主要形式是公共企业及其他性质的公共部门的市场化,并使政府趋于企业家型政府。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深入,它也涉及一些公共科技管理部门的市场化问题。因而有必要将公共科技管理所涉及的部门进行简单界定,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讨论公共科技管理中的新公共管理趋势问题。公共科技管理既涉及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还涉及准公共部门,即公立高等院校、政府投资兴办的科学研究机构、研发实验室、一些接近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技中介机构等。这类机构主要由政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活动具有传承国家意志、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政府的科技意愿与市场的科技意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出现,便对公共科技部门形成了一种市场化的冲击。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欧美国家,作为准公共部门的公共科技机构,如公共实验室、科研院所、公共科技企业等,均经历了一次市场化过程。这种趋势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相较于私人企业的研发而言,政府支出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特征美国表现最为明显,美国一直存在两种主要的激励创新制度———完全的知识产权(ipRs)和公共支持———用于激励知识的产生。这两种不同的激励创新制度事实上体现了对知识的两种不同理解:一是个体和公司都希望对知识进行投资是因为在知识投资中可以获得可预期的实质性可内部化的利益。这些可内部化的利益创造了市场对知识的需求,并且使得产生知识的过程通过专利权的保护可以向外出售从而使创新者获得利益;二是存在另一类型的知识,其利益是不能完全内化的,表现为利益的广泛、不确定以及耗时很长,以至于没有个体或是企业愿意对这种知识的产生进行投资。从历史发展来看,这两种激励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化。以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在1945年提出的旨在强调政府应该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科研教育的《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为标志,催生了40年代末美国新科学政策的建立,并确立了系统的和持续的对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公共支持制度。得益于这份报告,在1950年,美国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nSF),主要致力于对基础研究的资助。美国对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支持逐渐延伸到建立新的机构(如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并且对国家战略利益的研究加以支持,如健康和能源。但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时期,有一个清晰的趋势表明美国减少了公共对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支持,并更多地依赖和重视ipRs对知识产生的激励(见图1)。与此同时,美国的公共支出/私人支出在20世纪60年代后经历持续下滑,这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相一致,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来促进创新,政府的原有作用逐渐被市场取代(见图2)。因此,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展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支持研发方面确实有明显的减退,其公共科技管理的“钟摆”由以公共支持为基础的激励摆向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产权激励[5]。

3公共科技管理的演化范式

在新古典的均衡框架中,由于以均衡为前提性理论设定,已经在逻辑上排除了打开技术黑箱的可能性,这就是说均衡框架中并不含有待解的关于技术本身的变量[6]。可以说,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公共科技管理分析中,技术始终处于一种黑箱状态,被假定具有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即由科学研究开始,经过应用研究与开发、生产和销售环节而进入市场的线性过程,从而致使技术创新过程很少进入公共科技管理关注的视野。市场失灵的概念与线性创新模型的结合产生了公共科技管理的“供给偏好”,即强调为科技发展提供人、财、物等市场供给不足的资源,或通过管制、税收等手段防止市场供给过度。因此,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甚至只有科学政策,而很少有技术或创新政策。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基于市场失灵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科技管理也逐渐受到诸多批评,这些批评直指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一是它只关注于市场本身,而忽略了市场运行背后的制度环境,因为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市场失灵的表现是不同的;二是在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仅仅单方依靠市场力量,一个国家的产业技术很可能会被锁定在特定的发展路径上,从而导致诸如国家安全等问题;三是当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普遍存在时,它便难以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主张;四是当前对于公共科技管理的研究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对于欠发达国家其适应性有待商榷。市场失灵分析随着创新逐渐取代价格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其局限性越发显著。为了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各国政府对科技和创新活动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要下,催生了公共科技管理制度的新范式,即一种以演化经济学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公共科技管理制度。演化经济学关注于经济系统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坚持从演化的、动态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经济系统的运行。它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非线性的由多种内容组成的系统或构型,考察了技术变迁的动态过程,并认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是众多经济现象背后的根本力量。正是基于此,演化框架将技术创新纳入到公共科技管理分析之中。首先,演化经济学将视角转向系统失灵,认为公共科技管理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实现公共科技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是如何促进创新。由于技术创新被视为一个在多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基于创新系统的过程[7],这意味着创新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特定的行动主体,更依赖于创新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市场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当创新系统所需主体缺失,以及各主体之间不能实现有效配合时,便出现了所谓的系统失灵[8]。

依据系统失灵的观点,演化经济学认为公共科技管理应该强调政府、社会和企业间的互动,政府不再担任被动的“消防员”角色,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促进创新中,在与其他主体互动中形成“多元治理”的公共科技管理理念。创新过程中知识与技术生产的双重属性———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属性,意味着其效率是内部化效率(市场效率)与外部化效率(社会效率)的结合,是一种二元效率。新古典范式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强调来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但问题是它忽略了由于知识外溢所带来的创新主体间知识累积效应的增加,进而无法对知识外溢所导致的知识创新做出解释。演化范式为解决由于创新过程固有的内部效率与外溢效率造成的“囚徒困境”问题给出了新的调和。①演化范式以异质性假设为前提,认为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知识积累与不同的学习结构,并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拥有不同的创新模式。正是由于企业间存在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为进行知识外溢以及企业间进行合作提供了前提。②它认为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内部知识,还可以从网络中的其他主体获得知识,正是这种知识的互补使得企业的创新机会边界得以扩展。③演化视角下的企业竞争是以创新行为所引起的决定性成本和质量优势的异质性竞争。异质性竞争的展开有赖于企业意会性知识的累积,当自有知识不足以支持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时,企业便展开了学习与合作,通过与市场中其企业进行生产性合作,实现知识互补,增加意会性知识的累积,从而实现竞争能力的提升[9]。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围绕同质产品进行竞争,而是转变成为实现双赢而展开的横向合作。因此,演化范式主张公共科技管理制度建设要在有助于创新收益内部化的制度安排与促进创新扩散与传播的制度安排之间找到平衡点。演化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内生于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的,时空特定性体现了历史累积和脉络背景的重要性[10]。

因此,欠发达国家在进行制度模仿时并不能“全盘西化”,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时空特定性,要在原有制度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本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传统。公共科技管理也是如此。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新公共管理运动缩小了国家的活动范围,让位于市场,从而提升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这其中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及早期累积的公共支持对科学和研究的投资。同样以美国为例,美国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投入的大部分来源于公共资金而不是私人激励。尤其是从积累效应来看,只是最近私人支持的科学与研发超过了公共支持(见图3)。并且公共支持并未从基础科学研究和研发的资助中退出,相反基础科学研究和研发的公共支持一直延续到今天,甚至在引导私人在基础科学研究与研发中的支出(见图4、图5)。由图3、图4和图5可知,美国之所以能够承受得起,从公共激励到私人激励的结构转化的原因在于美国拥有公共基金支持科学技术研发的历史传统,并且美国科研机构和大学首先是在习惯了和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的前提下才逐渐转向依靠产权交易的方式来转化科研成果的,这就为允许私人部门利用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打下了基础。然而,如果没有这种历时很长的公共支持来作为向私人激励转化的根基,那么制度变迁可能会被误导甚至是无效率的,更糟糕的是会给实施国带来巨大痛苦[5]。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欠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健全、微观经济主体有待发展以及缺少在科学技术研发上积累的现状而言,作为特殊要素市场的科技市场和作为特殊资源的科技资源,都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中心角色。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本国企业不具有自生创新能力时,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功能。演化理论认为在该时期政府至少具有以下作用:将政府的直接科技投入作为一种战略投资,支持公共科学研发部门,包括研发费用、研发成果应用费用和科技服务费用等,以此来增强企业创新所需的知识基础,同时引导企业在基础研究与开发中的支出;政府在提供基础设施、制定标准和提供法律系统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1];政府对引进新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补助,对新发明进行专利保护以鼓励发明和创新,促进产学研发展,增加彼此间的交互式学习;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形成之前,必须充当“熊彼特式”的企业家角色。二是在本国企业已具有自生创新能力,并且市场机制健全时,政府的引导和干预作用应该相对减少,此时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国家创新体系并创造对新知识的需求[12]。总之,按照演化经济学理论,政府借助公共科技管理制度保护新知识的生产,促进自主创新,而不仅仅是纠正市场失灵。为此,演化经济学可以提供的非常重要的见解是: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公共科技管理时面临的是一个终端开放的世界,在其中存在着根本的不确定性,此时的问题不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求解最优问题,而是为了培育学习能力、系统地整合增长的知识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演化的科技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是创新过程,核心的科技政策问题变成了增加实验行为的概率,政府在追踪和鼓励创新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结论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5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不少单位未按规定配备会计人员。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从而使得单位领导在人员配备上向业务部门倾斜,造成会计职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来源渠道不同,各自业务水平不尽相同,会计人员大多只取得从业资格,具有助理会计师职称的相对较少,具有会计师职称的更是凤毛麟角。还有个别单位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就上岗,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工作中边学边干,由出纳转岗为主办会计的比较多。

2、认识不足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往往是间接性的,正因为如此,有些单位的负责人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因内部管理松弛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造成账目混乱,资产不负,数据失真。

3、个别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尽管近年来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稳步提高,但也有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从而对会计基础工作无所适从,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4、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账据不符,也不进行认真审核,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甚至参与违法违纪活动,为违法违纪出谋划策。有些单位会计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无视财经纪律,为了达到偷逃税收、转移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非法目的,有意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借机浑水摸鱼。

5、有的单位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填列不全,承前页、过次页及科目使用不规范,结账不及时,记账凭证及账簿启用表印章不全。

6、违反“现金管理条例”规定。超限额支付现金,未经批准坐收坐支,库存现金超额存放的等现象较普遍。

二、对策

1、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单位的监督管理。随着改革开放和基层单位扩大自,有些单位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曾经出现这样一种模糊认识,就是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是各单位的内部事务,由各单位负责人抓就可以了,政府部门不必过多地干预,政府部门对基层单位的管理主要应当限于对会计工作的结果――会计报表的管理。问题是,我国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一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各基层单位提供会计信息,也就是说,政府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有特定的要求,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另一方面,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离开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报表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

2、领导重视,不断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应从重视、理解会计工作作起。常言道“理解万岁”,会计工作尤为如此。为什么有些人眼中的会计总是斤斤计较,不讲情面,死板呆滞,不善协调;为什么有些人看来会计工作总是业务简单,工作轻松,不出体力,不创造价值;为什么管理当局总是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态度反应漠然,认为会计无非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以上林林总总,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的必要理解。要理解会计,就要弄清会计是什么样的工作性质,会计到底都能作哪些工作。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先要了解会计基础工作包括哪些内容,要知道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可靠的保证,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应当说,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做保证的,会计工作秩序的混乱,往往是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开始的,这些问题澄清后,重视、理解会计基础工作便会油然而生。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ppp融资;风险管理;霍尔三维模型

1、引言

工程建设项目是国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载体,研究项目投融资管理,尤其融资模式的选择和确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速度和幅度增长迅猛,2010年全国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78121.8549亿元,同比增长23.83%[1],其中基础建设投资占到很大比例,并且这个比例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纯依靠财政和传统融资模式难以弥补资金的巨大缺口,为使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融资模式,一个合适融资模式是决定该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

目前各地政府较多运用具有公私合作理念的ppp项目融资模式。pp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它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2]。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ppp方式尤其适用于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铁路、医院、地铁以及体育场馆等。但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政府要充当利益的协调者和保证人,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投资者在项目初期就参与了项目、可能永久经营项目,增加了它们的风险。政府部门较难了解民营部门的内部经营运作情况,混淆政府目标和项目评价标准。收益分配公平性较难把握,为了快速盈利,向最终用户收取更高费用。

总之,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大,运行周期长,由于项目内外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项目的失败。基于此,考虑运用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建立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三维结构来监控并处理项目的风险,以保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实施。

2、霍尔三维结构

霍尔三维结构是从三个维度来刻画系统工程要素的组成以及它们相互的组合所形成的立体空间结构。这三个维度分别是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①时间维:从工程进程方面来考察,工程中的各项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工作的进行上是有先后顺序的。所以要从时间上揭示工程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规律。

②逻辑维:从工程顺利实施角度来考察,为实现工程顺利实施目标,针对工程各阶段工作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也是相互依赖,相互辅助的,共同构成工程发展的决策视觉。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来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七个步骤: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4]。

③知识维:针对工程的进展所需的有关知识来考察,表现人类知识对工程进展的支撑作用。

2.3霍尔三维结构关系

项目风险的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5]。项目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进展,项目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起来,不同的风险也随着而来。在时间维度的主线上,通过逻辑维度分析每个阶段甚到每一时刻的风险源的状况。三维的系统地、交叉地、动态地周而复始的应用,使项目的风险降到一种合理的程度,并对产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的控制,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并获得合理的收益。

3、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三维结构

3.1时间维——项目全寿命周期

ppp融资项目的时间维度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项目投融资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运营阶段、项目移交阶段。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蕴藏着不同的风险,以时间作为主轴线,可以识别分析不同时间段的项目风险状况,并给予对策。

①项目投融资阶段

首先对政府确定待开发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可以采取项目融资模式进行融资后,政府开始组织招标。投标完成以后,政府部门对提交的投标书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初步选出一个或几个条件较好的项目公司作为暂定中标者。最后,宣布中标结果,中标的项目公司办理好公司成立的有关事宜。项目公司正式注册以后,开始组织有关项目参与者进行项目开发。

②项目建设阶段

首先,项目公司与各联合单位签订正式合同。其次,项目公司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项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随时对项目建设状况进行监督,出现不符合合同的情况及时沟通,并确定责任主体。工程竣工通过项目验收以后,建设阶段结束,项目进入运营阶段。

③项目运营阶段

项目运营将持续到特许权协议期满,项目公司直接或通过与专业管理公司签订合同并由后者运营项目。在整个项目运营期间,按照协定要求对项目设施进行维护。贷款人、投资者、政府和居民都拥有对项目可进行监督。

④项目移交阶段

项目移交阶段是最后一个阶段,包括项目移交和项目公司解散等内容。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公司要将项目的经营权(或所有权与经营权)向政府移交。项目移交以后,项目公司的业务随之中止,因此,应到有关部门办理清算事务。

3.2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

ppp融资模式系统知识维主要是为建设项目系统运动提供理论支撑,为保障系统动态有序运行,针对系统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6],项目风险管理的逻辑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是根据ppp融资项目运行各阶段的状态,比较它与正常状态之间的偏差,并找出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并一一列举出来。

3.3知识维——融资项目风险的管理方法与工具

知识维度是指解决项目风险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综合所用风险管理知识。从知识维度所需的科学知识方面来考察,表现知识对风险管理对策措施的支撑作用[7],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等。

综上,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三维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三维结构图

4、结语

ppp项目具有范围特别大、经营期很长、经营环境复杂及项目目标多样性等特点,本文通过构建ppp项目霍尔三维结构图,进行ppp融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把项目风险管理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对于项目风险的降低和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07月第一版

[2]亚欧pp联络网.欧亚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合作(ppp)案例分析[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08月第一版

[3]赵映超.项目风险动态管理模式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2010.06

[4]白浩然.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广义Bot融资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04

[5]王华牢.关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Bot方式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03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高等教育;市场需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1—0159—02

一、电子政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并以此取代或改革传统的方式,重组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民众服务。电子政务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需要有相应的电子政务人才与之相匹配。加强电子政务专业建设,加速电子政务专门人才培养,提升现有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电子政务是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兴专业,在全国普通全日制高校中开设该专业的还为数不多。各高校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从教学内容上看,由于现阶段电子政务专业主要针对的是专科教育和成人本科教育,所以“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从教学方式来看.有些学校注重动手能力,加强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课时;有些学校则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和教学〔1〕。从教学效果上分析,电子政务专业知识跨度较大,有些老师侧重从信息化角度讲授电子政务课程,涉及技术方面知识点较多,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掌握较全面;而有些老师侧重从管理角度研究电子政务,深入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国家公共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变革。因此学生对国家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发展等理论知识有较系统的理解,由于各有侧重点,以至于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只懂信息技术,要么只了解政府管理、服务流程和规范,严重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政府管理体系和流程的复合型人才,难以适应电子政务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

二、电子政务专业的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

1.电子政务专业的市场的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cn域名数在不断增加,而对这些既懂网络技术又懂管理人才的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目前以“”标识的各级政府网站数量达28575个,并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各级政府网站的建立需要大批专业人才来管理。据文汇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计算机与信息类的毕业生不足6万名,而政府机构、企业上网工程以及网络构建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高达42.5万人。据保守的估计,未来10年网络技术人才潜在需求为135万,平均每年需求将不低于13.5万人。

2.电子政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政务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懂得现代管理理论,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从事电子政务工作的高等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品学兼优”的培养目标。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的能力:一是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维护能力。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熟练使用通用oa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维护工作,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查询、简单维护等。二是电子政务专业应用能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室管理、会议和活动安排、例行事务处理、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处理、政府上网有关事务运作,以及政府内、外网维护与网页制作技术,处理各种政府对企业和政府对公民的电子等。三是从事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自控与应变能力、行政事务管理能力、公共关系活动能力、创新能力等〔2〕。

三、电子政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1.以出口定入口,即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安排实训

高等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我校作为民族高校,其生源包括56个民族的学生,有的文科功底好、善于交际但计算机等技术能力差,有的则计算机能力强但文科稍弱。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电子政务行业背景、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电子政务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大多可以归结为三类性质的岗位:一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管理开发、应用和文员、秘书、行政助理、公关筹划;二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负责电脑的维修与安装、调试、销售等岗位工作;三是从事电子政务网站和商务网站建设、管理及维护等技术性工作。

2.以思路促发展,构建明确的专业培养思路

在专业培养的思路上,我院的电子政务建设坚持“一条主线、二个兼顾、三个层面、四个结合、五大模块、六项能力”的思路进行培养。一条主线:以电子政务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二个兼顾:电子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知识的兼顾。三个层面:基本技能操作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四个结合: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结合;专业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操作技能与管理知识的结合;专业技术与创新意识的结合〔3〕。五个模块:理论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实训操作课模块和实践技术课模块。六项能力:政务工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处理能力;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行政公文写作能力;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创业能力。

其中,政务工作能力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政府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政府各项公务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处理能力:主要是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系统word、中文电子表格excel、中文幻灯片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基本常识等,办公设备方面:掌握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手写板、扫描仪、视频电话、数码摄像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类型网页的设计与制作,以适应各行业网页设计的要求;行政公文写作能力:主要掌握各类型行政公文的写作格式,使学生具备识别和独立书写各类型行政公文的能力;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网站功能、规划,运行环境,电子政务网站的内容设计、开发与,具备综合运用软件技术与开发工具进行政府网站开发与维护的能力;创业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能够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准市场的定位,并能把创业理想转化为现实〔4〕。

3.以能力为本位,构筑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教学体系

电子政务教学体系由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模块构成(见图一)。教学体系的中心是“理论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课程主要打造学生扎实的英语、管理和计算机理论知识〔5〕。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课程主要阐述电子政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特色课程则是围绕着学生的就业,安排一些实用的课程,锻炼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体系的两侧是实训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政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而右侧的实践教学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4.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提出一种“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所谓“五位一体”是指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系统,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6〕。

(1)理论教学的实施

在电子政务教学中,我们除了讲授行政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更加注重电子政务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分析,构建完整的电子政务学科理论体系,使学生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电子政务案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在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倾听、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思路和方法,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

(3)网络教学的实施

在电子政务网络教学中,我们可以要坚持在网上设立BBS和讨论组,辅以电子邮件系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充分运用电子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实现教学互动。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7〕。

(4)实训教学的实施

电子政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训教学也是电子政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院一直坚持“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原则,注重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我们主要借助于校内计算机房、案例分析室、形体房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

(5)实习教学的实施

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实行了“3+1”教育模式,三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一年在企业或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主要希望学生在学校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后,通过在生产或政府部门一线的实习,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电子政务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从事的方式。“电子”是手段是从事的基础;“政务”是最终目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加强政务方面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教学,辅以一些其他职业能力教学,并加强学校基础理论教学,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绍中.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以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8,(03).

〔2〕龙怡,郭金兰,盛宇,吴英.从社会需求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专业的发展前景〔J〕.现代情报,2007,(09).

〔3〕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作用〔J〕.职教论坛,2005,(02).

〔4〕陈松洲.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途径、方法〔J〕.现代教育论丛,2004,(03).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S〕

〔6〕雷玲.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改革及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8

1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模式陈旧,互动较差

目前,在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员在课堂下被动的听讲。整个灌输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前中后阶段。首先,课前教师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组织教学过程中,全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并严格进行板书,先进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教学应用较少,学员只能在课堂下听教师讲课,做笔记;最后,教学完毕后,给学员制定相应的练习内容,并及时对练习内容进行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员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在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是前提,学员学习、创新、思考的过程才是核心,所以在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和学员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按照教材进行理论教学,要保证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教材中的理论问题。但是现阶段,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2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停留在表面

行政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很好的理解专业课程内容,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最近几年,县级党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在进行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实践教学依然停留在表面。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影像材料或者幻灯片给学员看,然后教师给出学员问题,让学员结合影像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这种实践教学的深度并不是很深入,学员参与性不足,不能提高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县级党校不能结合实际让学员进行社会实践,多是闭门造车,在教室内进行所谓的实践教学,学员认知面较为狭窄,实践面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党校和社会脱节。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比例较小。在现有的教学环节中,很多教学内容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没有多大使用价值。

2构建全新的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2.1处理好解决实际问题和传输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专业和学科都有学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是学员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某些基本理论和具体问题之间的联系性并不是很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必须处理好这方面问题,引导学员树立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为今后在具体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2.2教学中要善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员被动的在课堂下听讲,将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不假思索的全部吸收,学员自身的创造性不能全面发挥出来。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针对某一个问题教师为学员寻找一个切入点,引导学员全面参与进来,进一步发挥好学员的主体作用,确保所有学员能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活动效率,进而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3保证教学模式和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相适应

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要求学员除了系统性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确保学员的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展,要具备改革创新的精神。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和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性质、特点和学员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为学员更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3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3.1??建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多方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多方面的教学模式是指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以学员今后发展为导向,构建模块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动态化教学计划,将专业知识教学和能力年教学全面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要求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从基本素质来讲,素质教育不仅仅普通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也是党校教育的本质追求,其目的是满足社会和学员个体发展需求。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学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含了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强壮的体魄。从知识结构方面看,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通才教育,这方面人才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一个是基础知识,其次是构成行政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基础,一个是专业知识,就是从事这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还有一个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相关知识,这方面知识是为了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技能方面看,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因此对学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具备协调、组织和决策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调研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在构建多方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前,必须结合上述各个方面综合考量,保证教学效果。

3.2构建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模式

在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模式在思维和行动方面要求学员主动参与,在与学生思维方式比较一致的前提下,在案例本身具有全息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理论教学不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最终转变学员的思维模式,从以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向着以理性为主的思维模式转变。案例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利用行政管理领域的具体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保证学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案例教学模式本身就具备多类型、多层次、灵活性的教学优势,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员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能够驾驭的不同教学案例,探寻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我国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还应该注意开发有自己特色风格案例。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在应用案例教学模式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案例选择要合适恰当。在应用案例法开展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科学选择案例是基础,案例内容一定要和行政管理教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保证学员能够利用基本原理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保证学员的多面思维能力能够进一步得到全面拓展;其次,教师要充分进行准备。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学的过程,这就对教师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对案例的背景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充分进行准备,提高教师驾驭案例的能力;最后,要充分调动起学员的参与积极性。学员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意识越强,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做好最后总结工作,使得案例在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

3.3构建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型教学模式

实践和操作技能在在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环节,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因此,需要我们积极构建实践型的教学模式。首先,采用双循环教学。将走出去和请进来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教师要善于调研和总结,要走出课堂,搜索实际生活中的典型素材,丰富课堂内容。同时,还要保证学员能够参与到县级党校行政管理工作;其次,观看教学视频。影像资料教学在县级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学员进入党校学习开始,为其安排大量国内外和行政管理相关的录像和?频,让学员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深层次的了解,热爱这门专业,从成功的管理案例中不断吸取经验;最后,开展实践调查。结合所学的相关理论和当时社会公共事件和热点问题,让学员利用周末、节假日到社会中开展广泛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不断丰富学员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9

(一)人员素质亟须提高

基层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数都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缺乏自觉学习档案工作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大多数单位档案人员身兼多职,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无暇从事档案工作。同时,基层财政档案人员平时接受专业培训少,同外界交流也少,只埋头于传统的日常档案管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手段呆板,缺乏创新,许多档案人员的思想水平和管理手段停滞在传统经验上,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落后

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当前,基层财政部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问题,大多缺乏配套设备,电脑多数为已经淘汰的老旧机型,性能不高,刻录机、扫描仪等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因为:一是主观原因,基层财政机关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往往被忽视。二是客观原因,档案信息设备本身投入开支大,这不仅包括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缩微设备、打印、复印等相关设备的购置投入,还包括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等特点而引起的其后续升级、维修、更换费用等持续性开支,这对基层财政部门来说负担较重。当前基层财政档案管理设备普遍落后的现状是造成大多数地区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乏力、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一套规范统一的标准,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快速、规范的发展。当前,各级财政部门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省级财政部门大都开发了几套专用财务软件,比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债务系统、资金管理、县级版等等,但是软件的通用性方面仍存在不足,设计和实践中没有与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衔接。同时,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等等,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基层财政部门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要重视起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基层财政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将传统档案工作知识与网络信息知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出即懂档案管理又懂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同时,基层财政档案人员要加强自我学习,自主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工具,不断提高自身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做好日常设备维护

基层财政部门要在提高对档案信息化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整合资金,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结合自身实际,确保必要设备,如计算机、数码相机、刻录机、扫描仪、缩微设备、复印、打印机等的配备,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硬件基础。同时,积极与本单位信息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做好基础实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三)健全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

一是要完善现行财政信息化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的对接。应该从软件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这一问题,只有实现现行的各种财政信息化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对接才能实现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快速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而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标准体系的构建仅仅是开始,标准的宣传贯彻等后续工作做好做足才能体现标准体系的价值。基层财政部门要在标准体系逐步健全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将标准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以便规范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发展。

三、结语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政府知识管理 组织文化 以人为本 知识共享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成长的关键性资源,同时实施政府知识管理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服务水平,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基础。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政府能否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获得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组织文化及其与政府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程度。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帮助政府取得竞争优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自己。政府知识管理下组织文化应有哪些新变化,如何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组织文化?它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

1.政府知识管理

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在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未来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下,为适应新的管理和职能变化的变化需要,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网络系统,畅通无阻地进行知识收集、组织、运用,不断地创新知识,并将新知识高效地应用于政府在各个领域的管理实践,最终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观念、风格、心理和习惯的总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政府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问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决定政府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需要组织有尊重知识的文化,高度认识学习的价值,并且重视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组织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知识共享和交流而达到交互信任,每个员工都通过学习为组织的知识库做贡献,都有义务推进组织知识库机制的良好运转,享受传播、获取、创造、应用新知识得到的快乐。组织要发挥知识的作用,就必须培育适合其要求的新型组织文化。实施政府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求组织培养一种文化,包括相互信任,开放式交流,学习、共享与开发知识管理的过程。

二、适应政府知识管理所应有的组织文化

1.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以人文本是组织文化主旨和主旋律。必须认识到人是组织资源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和最具能动性的部分,是组织一切力量和创造力的源泉。政府实施知识管理要突出高层管理者和公务人员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工具、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人为本、以管理为本实现综合效益。人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虽然现代社会中对于政府来讲已经拥有许多知识的载体,但人作为知识最重要的载体的地位依然无法动摇——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各种显性知识,而且是隐性知识的唯一载体,后者决定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人文本的组织文化。

2.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政府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强调合作与共享。共享和合作的文化能够使政府突破有限的活动范围,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甚至是多赢。只有拥有共享文化的政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人民的认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组织成员知识的分享可创造乘数的效果。如果政府能够建立起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实际上也在鼓励员工学习、分享他人的知识。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政府文化的建设,以转移员工的心智模式,培养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将知识交流与共享融合在整个政府流程中。 

在学习期间,我曾对辽宁省人事厅关于知识共享的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中我了解到,大多数工作人员认为知识共享对其个人知识的增长和组织知识的充实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辽宁省人事厅为使工作人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各单位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有经验的老同志等,对公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定期选派优秀年轻人员到相关部门从基层做起,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能与有经验的老同志共同工作,向其请教、学习。在政府中引入知识管理是大势所趋。而知识共享是确保知识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核心环节和关键因素。有了知识共享作为保障,政府知识管理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3.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在知识经济下,没有高度信任的文化,没有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政府便不能成为真正为服务型政府。能否建立一种信任和合作的文化,是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的关键。如果政府内的成员相互信任,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才能毫无保留地交换意见,消除偏见,则比较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相反,如果太过强调内部竞争,则会混淆了激励和竞争,造成负面的影响。在一个相互任与合作的组织文化中,员工能够与其他部门的人自由交流,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这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中,知识能自由地分享和流动,员工和组织将因此受益无穷。知识的分享来源与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如果人们把知识视为一种私有的资源和财富,人们认为只有占有了知识,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获取和保持自己的利益。尤其在政府部门,人们把知识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担心一旦自己的知识被分享,相应的优势地位就会随之丧失,自身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正是基于这样不信任互相猜疑的观念,知识共享很难实现。因此,要建立一种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以辽宁省人事厅为例,为调动公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彼此信任感和组织的团队意识,强化其对组织的认同感,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尤其在文体活动时,要求各部门必须有集体性节目等;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净化了工作风气,提高了员工的信任度。 

4.创新的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