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护理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8:16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1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房

1临床资料

共开展全科大查房48次,小查房62次。

2查房时间

每月一次全科大查房,时间定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不定期小查房,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安排时间。

3查房形式

采用回顾性查房、前瞻性查房和现场查房的形式。全科大查房一般采用回顾性查房的形式,小查房可采用前瞻性查房的形式或现场查房的形式,

4查房内容

主要是大手术、新开展手术、特殊手术以及新仪器设备的使用等。

5主查者

全科大查房的主查者主要是护士长或科室高年资护师,小查房主查者可以是专业组长或责任护士的上级护师。

6查房流程

6.1全科大查房每月月初即确定查房内容,在科室会议上公布,由配合手术的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负责患者信息及手术配合资料的准备并制作ppt,其他护理人员复习疾病相关知识、手术配合过程及学习国内外手术相关先进经验及新动态。

6.1.1主查者说明查房的内容及目的。

6.1.2由责任护士报告患者信息及手术配合情况:巡回护士报告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既往史、现病史、术前准备情况、心理社会情况以及术前访视、术后回访情况;手术配合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仪器设备准备、手术用物准备以及手术配合过程。洗手护士报告手术器械及用物的准备、手术步骤及配合过程[1]。

6.1.3主查者提问手术的适应症、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由巡回护士回答。

6.1.4主查者提问手术相关解剖知识,包括器官解剖位置、大小、形态、血管、神经及韧带结构等,由洗手护士回答。

6.1.5主查者提问手术巡回配合的关注点,由巡回护士回答,其他护士可以补充回答。

6.1.6主查者提问手术洗手配合的关注点,由洗手护士回答,其他护士补充回答。

6.1.7主查者根据查房内容进行相关问题提问,由手术配合护士或其他护士回答。

6.1.8讨论时间参加查房的护士均可以提出问题或手术配合的难点,然后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或待进一步查找资料核实确认后再进行公布。

6.1.9主查者总结主查者对此次查房的内容、形式以及目的是否达到进行总结,做出评价。

6.2小查房时间根据手术具体情况安排,主要针对手术特殊情况、新仪器设备使用等进行查房,由专业组长或上级护师对手术的准备、配合及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现场检查,与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进行交流,通过查房了解患者及手术配合的特殊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实施效果,评价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质量,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指导护理意见。对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查房时,要通过查房了解护士对新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简单故障排除等的熟悉程度,指导护士正确、熟练使用仪器设备[2]。

7护理查房的时间

全科大查房的时间在40min之内,小查房的时间在20min之内为宜。

8护理查房的记录

我院有全院统一的护理查房记录单,每次查房均有专人负责记录查房过程及内容,记录内容有查房时间、主查者、参加人员签名、查房内容及过程,不要记录所有查房内容,力求重点突出,记录精炼。同时应用电子文档保存查房ppt资料,作为手术室护理业务查房资料的保存以及便于护士再次学习和复习。参加查房的所有护士还应在自己的学习本上对查房的内容及过程进行重点的记录[3]。

9结果

每次查房的内容都体现在下月手术室的考试中,通过查房,手术室护士加深了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手术配合更加熟练。

10讨论

护理查房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大重点,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又有临床教学意义的护理活动,保证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培训。通过查房,了解了手术室护士工作完成情况和护理工作质量,手术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对手术护理工作进行实时指导,解决护理难题,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在护理查房的准备和查房时,手术室护士需要进行收集资料、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护士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主查者的知识水平、解决护理疑难问题的能力和护理质量管理的能力,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整体队伍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郝玉春.手术室护理查房的进展[J].全科护理,2011,18:1668-1669.

[2]潘玉珍.我国护理查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11,09:641-642.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2

关键词手术护理手术视访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访视已是我国医院的手术室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普遍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2008开展手术访视工作以来,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但在多年的访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访视中存在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手术访视中存在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

整体护理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护理工作中相继建立了整体模式病房及相应的健康教育、管理制度。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作用与意义己被广泛引起重视。但实际工作中,对手术访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水平,在不同医院间、院领导层面、护理部及手术相关科室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手术访视中存在的访视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在是以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为主,很少顾及到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各地各级医院在开展手术访视工作的过程中,上述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相关报道,在手术访视中的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既往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工作通常的做法是,主要由麻醉科医生执行,且多偏重于了解患者有无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其耐受情况,而对患者及其家属急切想了解的手术治疗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等则很少涉及更不及其他;形式上主要是口头陈述,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实施基本空白;实施流程方面,流于形式、各自为战、疲于应付,甚至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均阻碍了理想访视效果的达成。

手术访视中存在的记录、分析及研究方面的问题

由于手术访视工作涉及范围很广,是现代医学模式下,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患者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其中哪些是与访视效果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在访视中如何快速、准确、有针对性地获取。基于患者特征和具体手术类型访视内容的确立、形式的选择。访视制度的建立、流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体系、职责划分和绩效考核等,无不紧密关系到手术访视和手术实施的效果。因此,充分认识手术访视工作的复杂性、循序渐进、大力加强针对手术访视制度的多领域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手术访视中存在的相关规范方面的问题

手术访视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手术访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十分重要的组织保障。不同手术访视内容雷同、同类手术不同访视人员访视内容不同,甚至存在遗漏等问题,明显削弱了访视内容可信度;访视内容记录混乱,不完整、不统一,不利于分析和归纳,降低了访视结果的科学性;访视形式单一,缺乏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实施的手段和载体,降低了访视效果的有效性[3]。访视实施前相关准备没有明确规范,阅读病历、了解病情、与手术医生交换信息不足。访视流程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尚无制定出相对成熟的简约化、程序化、标准化、法规化访视的操作流程,表现为访视时间选择、持续时间偏随意;人员组成安排不定,手术护理、麻醉、术者及病房护理等,围访视医护协作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访视与术前评估分离、访视的内容与手术医生相左,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

手术访视中存在的护理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

访视的过程本身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手术护理的实践过程。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访视工作进行和效果。目前护理人员素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综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全面,熟知的手术类型有限,特色或经典手术的专科护理了解不深,因而对手术的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手术的简单过程、术中有何感觉、麻醉的方式、配合要点等解释不详细,碰到患者提出的相关专业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引起患者过多的联想,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心理护理的专业修养不够,多流于表面、缺乏正规和较为深入的心理护理的专业培训,容易导致访视中不能正确地体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需求。

缺乏与患者沟通的综合技巧的培训和应用。在人际交流中,语言交流占主要的地位,也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文学、艺术、声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断增强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相关技巧的锻炼和综合运用,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访视效果。

综上所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手术访视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学术研究是改进手术访视工作的理论基础,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实施手术访视工作的组织保障,规范内容、形式和流程是手术访视工作的迈向科学化的技术保障,注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是实现手术访视工作预期目标的核心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为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这一核心目标服务的。

参考文献

1贺广平.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265-266.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志愿参与本次研究;⑵身体健康;⑶会使用微信软件;⑷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排除标准:⑴不愿参与本次研究;⑵实习护士或是外来进修护士;⑶不会使用微信软件。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7±2.4)岁,护龄1~20年,平均护龄(8.7±2.3)年;中专12名,大专10名,本科及以上8名。2组护士在年龄、护龄、学历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医院手术室建立起微信信息管理平台,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信息沟通和交流,进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内容为:⑴对微信平台使用进行培训,要求无微信的护士注册微信号,并对微信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进行图文介绍,要求护士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方法。⑵建立微信群,民主选举微信群主,负责在微信群中护理管理信息,并安排一名专职经验丰富的护士安排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内容。⑶建立微信使用管理制度,由群主将相关信息下发给群成员。⑷在护理管理中充分应用微信平台,如手术室晨会管理、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手术室风险管理、手术室信息管理、护士的人性化管理等。2组均在护理文件书写、安全用药、护理感染管理、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病理标本留送管理、三方核查等方面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并评分。

1.3观察指标

1.3.1医生满意度

采用自制量表分别统计微信管理平台使用前后医生对护士在手术配合质量、危重抢救配合、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整体性方面的满意度。每一项采用Lakit满意度5级进行评分,即1表示很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一般满意,4表示较满意,5表示很满意。

1.3.2护理质量评定

按照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微信管理平台使用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包括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护理文书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每项内容得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医生对2组护士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医生对2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使用微信管理平台后,医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内容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护士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变化

2组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有较大差异,微信管平台实施后,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3.1微信应用在医生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建立微信管理平台后,医生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微信管理平台的应用可以提高护士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微信平台可以容纳较多的人员,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即时传递信息,确保每一位护士均可以了解和掌握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护士还可以依靠微信平台与管理人员和群成员之间进行互动,即时反馈医生的要求和建议,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护理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这样使得每一项护理管理工作均可以高效地落实到位[3]。同时微信平台还可以分享较多的专业护理知识,便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可以满足各科医生在手术室中的要求。

3.2微信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在建立微信管理平台后,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微信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在使用微信管理平台过程中,可以不断培养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手术室可以依靠微信平台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指导护士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不断降低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各项风险,规范手术室护理操作行为,预防护理风险的出现。以往的口头书面通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微信可以及时完成沟通,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综上所述,使用微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而确保手术室工作更有效率,更具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尹佳灵梅方单位: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4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46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手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室工作日益专业化,手工加动脑的经验式工作方法逐渐被改变;单纯依靠经验和记忆,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严重时影响手术正常进行[1]。基层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都要求熟悉所有外科手术配合,在当今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引进的年代,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医师新的建议、要求执行力度,为手术医师提供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让手术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关,显得尤其重要。从2013年1月开始,笔者自行设计温馨提示卡,将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现报道如下。

1温馨提示卡的制作

温馨提示卡的内容包括:日期、科室、医师、内容(分类为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其他方面有关)、附件(必要时附照片)、签字栏,见表1。采用a4纸将温馨提示卡打印出来后粘贴,护士阅读后签名。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成熟的提示内容装订成册放在相应专科手术间内以供护士随时翻阅参考指引工作。同时将成熟的内容作为修订我院护理常规的依据。

2温馨提示卡的应用

2.1将手术医师个性化手术习惯列入温馨提示内容如在插管全麻下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医师要求病人头部要平手术床头边缘;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医师要求病人的肩部并手术床背板边缘;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医师习惯使用高频电刀型号、电切电凝功率等。

2.2将相同手术不同术者时对手术护士要求列入温馨提示内容如局麻下行椎体成形术,不同手术医师对C臂机显示器、铅板等仪器摆放位置要求不同,手术护士按要求进行布局后拍摄照片并附上文字说明。

2.3将某手术方式术者对手术步骤新要求进行温馨提示,以方便护士不断的强化,逐渐形成习惯如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铺无菌巾时需要增加一块下单并且要求叠成正方形布袋,以备术中牵引复位时能始终保持术野无菌。

2.4将各专科手术医师的无菌手套型号列入温馨提示内容护士可以提前为手术医师准备正确型号的无菌手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手套型号不符而导致物品浪费。

2.5将难记忆的数字类要求列入温馨提示内容如小儿外科进行尿道成形术需生理盐水30ml+利多卡因10ml+盐酸肾上腺素0.1ml作为注射皮瓣达到止血效果。

2.6将极少进行的手术配合要求、习惯列入温馨提示内容,以方便护士随时查阅如某些高难度的手术请外院专家协助时,专家的习惯要求。

3讨论

3.1温馨提示卡为手术医师和护士搭建沟通桥梁手术医师和手术护士是完成手术工作的主体,沟通良好、配合默契,能保证各类手术顺利完成,提高工作质量[2]。外科手术种类繁多,医师分工细化、专科性强,对手术室护士和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随之手术室护理发展专科组、专科护士,相当固定配合专科手术。但由于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专科护士休假、夜间、节假日值班期间,有护士对个别专科要求不熟悉的现象。将手术医师的意见、建议、要求及时记录,制作温馨提示,为手术医师和手术护士搭建一个良好沟通桥梁,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3.2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将使用仪器较多手术布局用图文并茂形式可以使护士一目了然,能够短时间准确做好准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对新护士学习也起到直观作用。

将手术医师的建议和要求以温馨提示卡形式粘贴,可以给护士作为工作的指引,使其能快速准确地作出决定,提高工作质量。

3.3促进护士对手术新要求的掌握将手术步骤新要求进行温馨提示,可以避免新要求在不同护士间传达短路,做到所有护士在配合该手术时都知道新的改变而执行,减少了手术医师投诉新要求提出后,经过不同护士配合还是有不知道的现象,医师满意度提高。

3.4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将手术医师无菌手套型号进行温馨提示,护士可以提前为医师做好准备,节约时间,同时减少不必要浪费,并且手术医师感觉护士比较重视他的需要,其满意度也会提高。

3.5提高手术准备准确率将难记忆数字信息进行温馨提示,提高准确率,减少差错事故发生。对不经常进行的手术,护士记忆模糊,温馨提示卡张贴在书写台方便护士随时查看,可以很快地唤起记忆。

总之,温馨提示卡将建议和要求以文字的形式,通过经常的视觉刺激出现再认知的过程,使这些建议和要求成为长期记忆,护士会将医师的习惯变成自己的习惯,提高护士自信心,拉近护士与医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医师满意度及护士工作积极性。另外,温馨提示卡张贴在书写台不影响手术间整洁、美观,成熟的措施作为修订护理常规的依据,也可以成为培训新护士的资料,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素兰,王占明,陈丽媛,等.术前物品准备流程的改进及评估[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B):58-59.

[2]何惠芬,赖英桃,倪小丽,等.改进手术前用物准备工作流程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92):352-354.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5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术前护理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患者强烈需求的一种护理内容。本文就术前护理访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阐述。

【关键词】术前访视;现状;对策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内涵进一步深入,术前护理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手术室的术前护理访视就是在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手术患者所在的科室进行访视,具体内容包括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客观临床资料,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及各项检验结果,还有患者的思想精神状态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

1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理念陈旧有人认为手术护士只要做好术中配合就行,除外均无关紧要,至于术前访视工作可有可无。也有认为术前访视的内容,病房护士会取代告知处理,手术护士不必要去为此浪费时间,致使此项工作未能正常有序进行。

1.2专业知识不熟悉由于手术护士的学历从中专到本科高低不一,职称从护士到主管护师以及工作经验从1年~20多年也不等,且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护士间缺乏沟通交流,常常使术前访视形式单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对一些不常见或复杂的手术,手术护士与手术医生告知病人的情况不一致,导致病人的不信任感。

1.3术前宣教的内容和职责不明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手术护士和病房护士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职责不明确且由于术前宣教是由病房护士和手术护士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完成,其结果常常会出现宣教内容的重复、缺漏、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尤其是一些患者真正关心的问题,病房护士和手术护士两者均未作重点告知或未予解答,导致访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1.4访视记录不全目前不同的医院,术前访视要求记录的内容和格式不同,尤其在客观记录方面国内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参考标准,术前访视的程序和方法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造成缺乏客观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的结局。

1.5缺乏术前访视时间访视1例患者至少需要10~20min时间,这是成功开展术前访视的保证,而鉴于目前国内手术室普遍存在护士人手紧和工作量大的现象,手术护士忙于完成手术配合任务,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往往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来开展术前访视。我院手术室现有护士20人,手术室10间,而一般每天手术量达30~40余台,加之现在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想要完成高质量的术前访视确实很难。

2针对术前护理访视的现状和问题的对策

2.1转变理念这是术前访视的前提条件。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各项权利,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早日回归社会,是每个医护人员的最高宗旨,术前访视是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整体护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是适应国际护理形势[1]。

2.2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术前访视的基本保障。在国外,术前访视已经纳入手术室护理规程,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的必要内容,与手术配合同等重要,术前访视的评价管理也非常严格,术前访视的效果通过术后回访的满意率来评价。在我国,术前护理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新生事物,要促使他的成长和发展,除了转变观念和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建立相应的制度。护士长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就术前访视的落实情况、访视的质量纳入医疗护理质量考评,不定期和定期抽查,月底公布访视的结果,激励护士对访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持此项工作持久正常进行[2,3]。

2.3加强业务学习业务知识是术前访视的基础。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践,护士在术前访视过程中,要做到针对不同的病人做到恰到好处的解释,恰如其分的沟通,确实很难,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健康教育以及沟通交流技巧方面的知识[4]。只有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1]。

2.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将访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4]。同时可以充分挖掘潜力,改善访视效果。目前我院手术室安排一名职称在护师及以上的比较有经验的护士来专职负责完成此项工作,访视的效率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也有所上升。

2.5规范访视记录准确、详尽的书面访视记录是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计划的保证[5],是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制定统一、科学、实用的标准化的术前访视记录是必不可少的。

3小结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践,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总结,更新理念,促进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断完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静,李桂秀.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现代医学报,2006,24:131.

2延爱民,郭金风,白风枝.术前访视方法与探讨,护理研究,2006,12(11):3086-3087.

3李跃荣.手术室术前访视效果调查与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43.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6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急诊手术;生理影响;心理影响

doi:10.14033/ki.cfmr.2016.34.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34-0059-02

急诊手术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能够产生强烈刺激,多数伴有创伤、疼痛、病情危急等特性,病情的性质造成此类患者生理、心理产生一系列变化[1]。生理方面表现如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率变快等改变;心理方面产生焦虑、紧张、烦躁不安、敌对、恐惧等情绪改变,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症状的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缓解患者负面的心理情绪,让其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都能够稳定在正常状态之下,并以安稳的心态去面对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2]。患者生理反应与心理症状能够快速得以康复,有利于促进急诊手术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本次研究将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急诊入院并进行手术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18~70岁,平均(44.2±5.6)岁;手术类型:妇产科15例、普外科15例、胸外科13例、泌尿外科

12例、骨科15例;麻醉方式:椎管麻醉20例、臂丛麻醉12例、全麻3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2例、大专及以上28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8~72岁,平均(44.8±5.5)岁;手术类型:妇产科16例、普外科16例、胸外科12例、泌尿外科10例、骨科16例;麻醉方式:椎管麻醉18例、臂丛麻醉11例、全麻41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1例、大专及以上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患者年龄均≥18岁,拥有清醒意识、正常理解思维及良好的沟通能力;(2)患者均符合各自手术治疗标准;(3)否认有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障碍;(4)否认携带有精神系统疾病以及文化程度较低而无法理解、交流等情况。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接到急诊手术通知立即到病房将患者接入手术室。(2)手术室护士立即做好术前的一切准备,包括手术器械、物品、手术间温湿度、灯光及空气等的准备。(3)手术室护士亲切、热情迎接患者,各项操作轻柔有序。(4)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间安静,控制好室内的温湿度及空气流通等情况。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各项生命指征,积极与麻醉师做好各项配合工作。(5)清醒患者应注意观察其动作及语言。(6)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班工作。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手段,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内容的全面性及护理标准,具体措施如下。(1)临术前护理:临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跟患者的沟通时间有限,所以巡回护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与患者进行有效、简短的交流,让患者在临术前放下心理顾虑,避免产生负面生理反应。具体如下:手术室护士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立即向患者所在病房的护士咨询患者的一般情况,了解患者当前生理症状、心理症状、病情症状,为缓解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不良情绪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患者入室后给以简要介绍手术措施、具体流程、大概持续时间、麻醉方式等多项内容,使患者对手术安全、时间机流程等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护理人员在交流过程中应当评估患者当前心理症状,判断其是否存在心理障碍,针对患者即将手术时表现出的茫然、焦虑、恐惧等情绪给予相应的引导,例如有茫然情绪的患者应该全面告知其具体手术流程以及后续注意事项,协助患者摆好麻醉、手术的舒适,注重心理沟通,使其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消除内心的茫然情绪;针对越来越焦虑的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可以讲解手术成功案例,吸引患者注意力,使焦虑的情绪得以缓解,避免影响手术进程;而针对恐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向其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流程、大概持续时间等,使其了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良好效果,使患者减轻恐惧心理,对手术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完成各项准备措施。(2)术中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指定手术间前应该完成清理、布置手术间,根据患者手术内容做好各项手术准备措施,针对手术间内的温度、湿度、仪器设备、摆放、药物、机械等各项内容进行清理、调试等准备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应该再次核对其病历资料,一切确保无误后将患者推进手术间进行手术。患者入手术间后,护理人员要以积极、亲切、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谈,保证陪伴患者完成整个手术,使之得到信任感和安全感。临术前麻醉时以语言安慰、手势抚慰等措施安慰患者内心,指导患者进行麻醉配合及告知即将开始的手术步骤和具体流程内容,使患者能够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面对马上进行的手术内容。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遵从医嘱,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完成麻醉、输血、补液等各项措施,同r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理症状、生命指标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麻醉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因手术间室温较低应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防止体温过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小心、谨慎的操作完成患者调整、静脉通道建立等操作,确保手术进程能够顺利进。手术台上器械护士术中传递手术器械应做到准、稳、快,避免手术器械互相碰撞而产生碰击声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手术间内相关人员应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处处体现关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3)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应该使用湿纱布擦拭患者皮肤、血迹等,为患者遮盖隐私,做好保暖工作。清醒患者给予告知手术顺利结束,让其放心;全麻未清醒者则送至麻醉复苏室进行复苏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与麻醉医生一起将其送回病房。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与病房护理人员对患者病历资料、术中情况、生命指标、后续药物等内容进行交接,术后安排专人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康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及手术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收缩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同时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两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及手术后各项心理症状[3]。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心理症状越差,应该加强心理疏导。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手术后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及收缩压等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心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手术后紧张、焦虑、敌对、恐惧、躯体化等各项心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当前临床医学的发展,患者心理症状的康复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将患者生理症状与心理症状的双重康复视为患者治愈的必要点。而患者心理症状的康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需要医务人员在患者治疗、生活中的多项努力与引导,因此护理是患者心理症状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4-5]。

优质护理是一项以患者为主体、以护理标准提升、护理内容增加为措施的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全面、细致、高效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并保证患者能够享受到及时的护理服务[6]。本次研究中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优质护理,让急诊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接受优质护理。事实上,手术室优质护理并不只集中在手术室内,还包括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核对等多项内容,尤其术前准备是手术室优质护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确保患者手术进程顺利、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关研究显示,术前护理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8]。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前、麻醉前、术后诸多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许惠春,张强.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患者生理与心理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24-125.

[2]唐美燕,周新淋.探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20):149-150.

[3]杨一梅,宋伏虎.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减少并发症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127-130.

[4]辛霞,王明旭,张琳娟.手术患者的需求研究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608-610.

[5]曾国卫,郭静娜.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90-192.

[6]白顺荣,汤翠芳.妇科手术患者隐私暴露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32-333.

[7]何春梅,岳建荣,陈敬芳.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56-57.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7

【关键词】日间乳腺手术;延续性护理;调查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211

近几年来,日间手术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积极发展,越来越多原本需要住院实施的手术将要在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1]。随着社区广泛开展乳腺疾病筛查和妇女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更多的乳腺良性肿物被及早发现,这些良性肿物一般可通过日间手术模式完成[2],但目前在我国社区医疗护理服务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的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既是患者普遍担忧的事情,也是当前医护人员重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日间乳腺手术患者对术后延续性护理的需求,为临床工作者今后提供有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服务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5年1~9月对某三甲医院日间乳腺手术的8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意识清醒,思维清晰,能进行语言交流,自愿参加调查。86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39.6±11.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5例,高中及以下51例。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日间乳腺手术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由研究者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日间乳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并征询乳腺和护理专家,经过反复修改,确定调查具体内容。该问卷包括4部分:①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②对延续护理服务的了解和需求,共4个项目;③对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共5个项目,每个项目分需要、无所谓、不需要3个选择;④延续性护理服务形式的需求,最多可选2项。该问卷经专家评定其内容有效度指数(CVi)为0.91,内部一致Cronbach,sα系数为0.873。

1.2.2资料收集患者术毕麻醉完全清醒后,由调查者采取与患者面对面的方法,向其进行必要的解释。调查问卷当场完成后收回,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86份,回收率95.6%。

2结果

日间乳腺手术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完全不了解占55.8%,而82.6%的患者希望出院后继续接受医护照护服务。见表1。对延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共有5个项目,其中对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是患者最担忧的,占97.7%。见表2。患者最希望的服务形式是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谈,占96.5%。见表3。83.7%的患者选择医院乳腺科专科护士提供服务。见表4。

3讨论

随着微创外科领域的迅猛发展,加之麻醉技术的日臻成熟,使过去许多需要较长时间住院的手术得以按日间手术模式完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5.8%的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完全不了解,这可能与被调查者大部分患者较年轻是首次住院和手术有关。只有8.1%的患者曾接受过延续护理服务,这显示延续护理目前在国内辐射面较为局限,只在小范围内试行,很多医院只是针对慢性病患者或大手术后的患者开通电话随访、电话咨询服务,未能走进社区与患者进行有效联动,居民对延续护理服务的内涵普遍不了解。希望出院后继续接受医护照护的患者占82.6%,说明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有迫切需求,也折射出患者对日间手术这一新型治疗模式有所担忧。目前国内延续护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和不断的探索中,如何确保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的安全和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让更多患者乐于接受日间手术这种新颖的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可行性的延续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从日间乳腺手术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来看,虽然依赖先进的手术麻醉技术,日间手术的安全性、舒适性已得到极大的保障,但新的手术治疗方式可能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和自我照护能力不足的担忧。有报道[3]指出,日间手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伤口疼痛和出血。术后疼痛是手术导致的,是身体上潜在的组织损伤,容易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应激。做好术前宣教,正确评估术后疼痛情况,预防性用药是目前一种较好地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同时要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伤口正常渗血情况以及异常活动性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术后切口感染是患者再住院的主要原因[3],开展延续护理服务不但可及时反馈切口愈合的进展以便得到及时处理,还可以加强患者服药、及时复诊的依丛性,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传统住院模式中术后并发症防治是在院内病区完成的,而日间手术模式主要是依靠患者及家属自行观察。这要求患者与家属具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发现能力,因此,在日间手术模式下如何令医学知识欠缺的普通人具备看护术后患者的能力,优质高效的术后延续护理是日间手术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

对延续护理服务形式的选择方面,更多患者倾向于与医护人员直接的面对面交谈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康复知识,这一倾向在高龄低学历患者中越明显,这可能与被调查对象的学历偏低有关,高龄低学历患者往往不太习惯使用互联网去查阅相关资料,可能对医护人员的解释更能理解与接受。通过调查发现,有针对性因应不同服务对象、年龄、学历等让患者自行选择不同的服务形式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譬如年轻高学历患者予以开通微信或QQ平台进行交流,而高龄低学历患者宜开通电话随访、发放宣教资料或光盘等进行宣教。

在选择服务提供者方面,83.7%的患者选择医院专科护士为其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原因可能为患者认为医院专科护士的专科知识专科操作技术更强,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在我国目前医院护士人手短缺的情况下,由医院提供的延续护理服务显然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如何进一步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协作网,完善转诊制度和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让患者在家门口,甚至“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并在出现意外时,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处理,或可通过协作网及时转诊入院,降低日间手术患者因自身知识不足、住院时间短而引起的术后焦虑,使患者更愿意接受并向他人推荐日间手术模式,促进日间手术的发展。

日间乳腺手术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手术模式,患者往往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的耐心解释和宣教对于日间乳腺手术的推广具有重要作用,而规范、及时、有效地开展术后延续护理服务是这种新颖医疗模式强而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杨霞,卢惠娟,赵爱平,等.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护理研究,2010,24(8):2081-2083.

[2]高解春,杨佳泓,刘军,等.日间手术的内涵及适宜范围研究.中国医院,2015,19(4):3-6.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8

1当前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手术室管理即对计划进行监测并及时指出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将控制理论应用于手术室的管理,确保手术室管理的终末质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控制类型[1]。在几年来的临床带教中,笔者总结出手术室存在的一些相同的问题和疑惑,归纳如下:①对无菌技术观念意识不强;②恐惧患者;③对清点器械重要性的理解不到位;④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慎独精神理解不够深刻。

2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室的管理措施

2.1加强手术间的消毒管理:每次手术完成,器械要清洗干净,然后打油,再打包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备用。手套及注射器均采用一次性,既安全又方便。整形特殊器械,不宜高压消毒的用2%戊二醛分两盘两次浸泡,并定期做细菌培养。用于针、刀片、眼科剪、组织剪等不利于高压灭菌的手术器械的消毒,视手术量的多少,酌情每周更换消毒液1~2次。器械盘分为第1盘、第2盘,器械经初步处理后擦干,先浸泡于第1盘内3omin,再置于第2盘内备用。手术间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中午和晚上各1次,按面积计算,悬吊的2根灯管加1盏移动式紫外线灯可达到消毒目的。每月由科室感染联络员测试紫外线灯管强度是否达到要求,注意及时更换。每周乳酸熏蒸1次,每2周做1次空气培养并记录[2]。

2.2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因为整形美容手术的特殊性,查对制度更为重要。术前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及化验结果,做到准确无误。教员们在作洗手护士时,为及时了解手术台上缝针的数量,可在手术过程中经常清点台上的缝针与巡回护士核实,这样做可以更好地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3]。医护人员进入手术间不准高声喧哗,严禁吸烟,不能带手机进入,限制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允许在手术间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对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告之助手的事项提倡通过眼神、手术手语来表达。总之,禁止一切给受术者带来刺激和不利影响的言行。同时制定一套设备管理制度,让大家掌握设备的基本结构、原理,操作程序及设备保管等事项,有效控制器械积压、损坏、丢失,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防止不必要的浪费[4]。

2.3加强对手术护士的管理:我科门诊手术护士相对固定,只设1人,护士只在台下巡回配合,对步骤较复杂的手术,则多派1名进修生当助手,手术护士必须是有较强业务能力、工作时间5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在手术中护士熟练掌握各种门诊手术的配置,了解手术步骤,主动及时地供给所需物品,并具高度的同情心,尽量给患者以安慰,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紧张情绪,手术结束时,交待注意事项,做好健康指导,严格检查并督促手术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几年来,我院多次请专家来院进行心理学、法律、美学、语言美学及服务理念等方面的专题讲课,也曾多次派出医师、护士长、护士外出参加人文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从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平时语音、语调习惯的要求,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使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5]。

2.4注重医护人员的防护与隔离:①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凡进入手术间人员应更换专用鞋、衣、帽、口罩。患呼吸道感染者不得入内,有皮肤感染者不得参加手术;②受术者不得将个人衣物带入手术间,要更换专用衣裤、帽子;③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动作要轻,巡回人员要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传送物品时,持物钳不得触及台上物品,不得横跨无菌面。治疗中,器械等物品若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一律重新更换[6]。

2.5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康复指导: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术前必须在“整形美容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进手术间前需更换清洁外衣及拖鞋,戴一次性手术帽,患者肥皂和清洁小毛巾清洗术野皮肤,如需剃毛发应进行备皮后再清洗;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消除顾虑使其主动配合手术;上手术台前令其排尿,以免术中要求小便而影响手术。术后应根据不同的手术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如换药时间,睡觉、饮食、伤口可能出现的情况,拆线时间、完全恢复的大约时间等。对瘢痕切除、面部磨削、隆乳术等患者,拆线后应注意防止磨擦、日光直射、外力。隆乳术者在半年内怎样进行自我按摩以防止硬化等。这样经过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使手术达到最佳效果[7]。

2.6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由于整形美容手术室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工作的特殊方式。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就成为首要任务。①作为一名整形美容手术室的管理者,不但要对手术室的护理程序、护理质量、新技术、新业务和整体业务进行全面掌握,而且要熟悉美容手术的特点和美容患者特殊的心理特点。管理者应熟知员工的情况,清楚她们要达到什么目标,能力和水平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因人带教;②管理者应准备必讲问题,备有笔记。要对护生进行及时考核,同时也是对自己考核,并记入手术室工作档案内,作为年终考核及评比;③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因人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示范、实践等方法,传授知识和内容,既重视德的教育,又重视才的培养。

3结论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室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我院手术室实施的有效管理,对受术者实施的手术全过程的人性化服务,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山慈明.法国医院手术室提高使用效率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6,12(4):l147.

[2]欧阳学平.明晰我国医疗美容纠纷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495-497.

[3]王丽娟,兰晓波,邢春梅.浅谈手术室护生带教的方法和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5,29(1):77-78.

[4]陆敏,钟序素.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5):469-471.

[5]邢红英.手术室护士的规范化训练[J].医药,2001,13(2):121-122.

[6]林静,王茵,周蓉,等.加强病区手术室管理的做法[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1o):775.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35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其中男3例,女32例,年龄21-34岁,平均(25.9±5.3)岁;同时随机选取手术案例156例;同时选取2015年1月前未实施该管理模式的35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30例,年龄22-35岁,平均(26.0±4.9)岁;同时随机选取手术案例156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多差异(p>0.05);可对比。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即做好术前物品准备、术中配合等。观察组则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构建质量控制小组,包括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及6名护士组成,各组均由组长负责质量控制。第二,明确各组质量控制内容,管理质量检查组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管理检查,严格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各岗位职责落实情况;五常法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则为手术室卫生的检查,严格对手术室区域进行划分,并且需做好手术器械及药品摆放工作,另外需认真对手术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同时需做好应急药物、物等的准备工作及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教学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则为加强对护理人员、实习生教学计划落实的重视,并且需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内容,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及技术水平;护理文书组的主要内容是检查护理表格的完整性、准备性及真实性等;消毒隔离组则需加强对无菌操作执行情况的重视,并且做好一次性消耗品的月计划等,并及时提供无菌物品。第三,做好相关培训。应加强对科室成员培训的重视,提高科室成员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认识,并由各组组长进行质量控制相关讲解,以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各组均应发放相关指控标准表,并标识出不明白的地方,同时总结问题、调整方案。第三,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组成应对小组成员护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对于发现的问题需及时进行商讨总结,并制定解决方案;例如护理文书控制组组长需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质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如实记录,然后定期上报给护士长,同时在月底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不断提高质量控制管理质量。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2]。1.4判定标准。护理质量评分以我院自制手术室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共包含三大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其中表格外观20分,术中护理记录单70分,医嘱单2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资料均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χ—±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中共发生15例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手术器械数量不符2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全3例,急救箱内药物不全2例,药物外漏2例,损害贵重物品2例,漏签医嘱3例,药物器械摆放混乱1例;对照组中共发生43例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手术器械数量不符6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全8例,急救箱内药物不全3例,药物外漏5例,损害贵重物品6例,漏签医嘱12例,药物器械摆放混乱3例;观察组中不良护理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平均评分为(84.6±5.6)分;观察组内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及总体质量平均分分别为(92.0±6.0)分、(93.2±5.8)分、(94.6±5.0)分、(95.1±2.4)分、(95.9±3.0)分、(94.3±4.6)分;观察组内指控小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总体护理质量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比较。

3结论

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护理管理模式则是影响护理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更好的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其具有工作时间集中、对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要求高、术中护理人员较多等特点,故而,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因素也相对较多[3]。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是为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不同的指控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促使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不仅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同时还可减少错漏环节,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又重要帮助。另外,通过定期培训还可提供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技能及对质量控制小组的认知,对提高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积极性有重要帮助;另外,通过小组组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还可调动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并且通过定期的问题反馈、总结还可更好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及总体质量平均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并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谷莉刁露露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1]傅莉.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8):2901-2903.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篇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001

【摘 要】目的:通过青光眼患者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观察,研究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尽量平衡组间差异,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此外,护理组还要增加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变化,术后半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患病情况。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强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进行有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减少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观察

青光眼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发生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目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但是术后改变了眼前段组织结构,容易引发白内障或者本身具有的白内障病情加重。这种术后并发症属于特殊类型的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对于治疗这种白内障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说切口小,热损伤较轻,前房稳定性好,操作灵活,术后视力的恢复效果好等。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患者病症复杂,好发年龄偏大而导致基础疾病较多,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导致术后并发症不低,需要对其护理过程认真研究分析,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对73例青光眼患者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观察,及时总结分析更好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早日脱离病痛。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3例(76眼)患有青光眼并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之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在55~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7岁。眼部检查结果:视力0~0.3患者36眼,0.3~1.0患者30眼,大于等于1.0患者10眼;术前眼压8.6~26.3mmHg,平均水平为(16.38±6.2)mmHg;瞳孔不大于3mm的患者10眼,3~5mm的患者58眼,大于5mm的患者8眼;白内障手术距青光眼手术时间为7个月~10年,平均水平为(6.2±3.2)年;根据LoC-Sii分类方法按照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其中i级核14眼,ii级核19眼,iii级核28眼,iV级核15眼。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基本资料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8眼,其中护理组按照如下护理方案进行,对照组依照传统的护理方案进行(不加入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

1.2护理方案

1.2.1术前

详细了解护理组的年龄、心理承受情况、文化程度等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尽量让患者放松,不要紧张,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希望患者通过了解可以主动配合,并增加对医师和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以此提高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不增加心理护理内容。两组均要按时监控眼压,尽量在术前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0~20mmHg)。

1.2.2术中

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接收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进行手术,术中护理过程遵照医嘱进行。过程中使用的超声乳化仪条件为脉冲频率90次/s,能量30%,负压350mmHg,通过超声波将晶状体核震碎,并从微切口中吸出,同时植入人工晶体。

1.2.3术后

对于护理组的患者,要及时向家属和患者汇报手术结果,同时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比如说患者手术后短期内应该以仰卧位或偏向健侧位,不应该偏向手术侧;告知患者切勿揉眼或者揉眼部敷料;尽量不要低头、突然翻身或起坐、避免打喷嚏和咳嗽等容易使眼压升高的动作,避免人工晶体脱位或者创口出血,前房消失等术后并发症。对于对照组患者也要告知注意事项,减少术后并发症。此外,两组患者还要按时滴加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以保持眼部的清洁,同时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眼部伤口和分泌物情况,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按时用药。

对护理组患者还要增加饮食疗法,提醒患者术后应该以半流食为主,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正常排便。此外,心理护理也要正常进行,护理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并与医师交流,制定最佳的术后康复方案。

1.2.4出院前指导

对于护理组患者在出院前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出院前指导,在家休养期间同样要注意高蛋白和丰富维生素饮食,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眼部卫生,避免增加眼压的行为,防止晶体脱落。两组患者均要告知点眼药的方法,定期复查,眼部感觉不适时及时就诊。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定期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及数据分析

监测两组患者手术后12h,24h,48h的眼压变化,术后半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患病情况。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如果p<0.05,说明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眼压的比较

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眼压比较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但是两组眼压在48h时均恢复正常眼压水平,说明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对于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的治疗有效。

2.2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护理组和对照组患者半个月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组恢复较快。

2.3术后并发症的患病情况

护理组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例,创口出血1例,炎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术后发生角膜水肿3例,创口出血2例,炎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通过统计分析,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在护理方案中增加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内容是有必要的。

3讨论

白内障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眼球中因晶状体发生浑浊而致盲和视力残疾的一种疾病,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2]。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手术治疗,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被临床广泛推广。相关文献报道,增强术前准备、护士的知识储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宣传教育等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通过本研究中护理方案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在今后应该通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护士对手术过程的了解和知识储备,能够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进行有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减少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120-121.

[2]刘奕志.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及现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06:731-735.

[3]荆美美,杜沛.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提高早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947.

作者简介

王晓鹏(1977-),女,大学本科学历。河南省洛阳市人。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青光眼白内障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主要从事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