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十篇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十篇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0:40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1

【关键词】精神科;法律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6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律观念的逐渐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诉诸于法律。因此,探讨存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法律问题,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在其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广大精神科医护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精神病病人的权利

许多国家对病人权利作了立法,而我国目前对此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一般来说,病人应享有以下权利。

1.1生命健康权:《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中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即:人患了疾病就有权得到治疗,尊重和实现这种权利,是尊重患者人格和生存权利的表现。精神病病人在病态思维支配下,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就医,但他的生命健康权依然不容剥夺,生命健康权是病人最基本的权利。

1.2知情同意权:是指患者有权利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1]所以,知情同意权是对患者的权利,对医生是法定义务。

1.3保密权:患者的这一重要权利来源于公民的隐私权,患者对于自己的隐私权要求医务人员保密。由于精神病病人的一些症状是违习俗及道德准则的,极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和嘲笑,故精神病病人的隐私及病情更要求严格保密。

1.4自:即对医疗措施的自主选择。显然这对部分精神病病人是不适宜的。病人自的界定:病人必须处于医疗关系中;病人必须有行为能力;病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病人必须对自己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有权作出决定。[2]对发病期丧失理智的精神病病人,治疗护理上应强调医护人员的干涉权,自对病人并不一定是根本目标。

2精神科护理常见的法律问题

2.1损害病人健康权:大部分精神病病人缺乏自知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加之精神病病人的反应迟钝,主诉不准确,如果护士不认真履行职责,使护理与治疗措施不能及时正确落实,这实质上是损害了病人的生命健康权。

2.2侵害病人隐私权:由于诊断、治疗护理的需要,病人会将一些个人的隐私,如家庭、个人的挫折与不幸,恋爱婚姻生活,包括身体缺陷、不正常的性心理、生活资料等和盘托出,这是对医务人员的特殊信赖。而护理人员未保守秘密,将病人的隐私和秘密不经意泄露或当作笑料传播和扩散,导致侵害病人隐私权。

2.3忽视病人安全权:精神病病人是一特殊的群体。精神科病房,常有意外情况发生,若护士对病人的反常行为不采取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当,而造成病人逃跑、自伤、自缢及肢体损伤等现象发生,致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

2.4侵害病人人身权:对可能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精神病人需要使用保护性约束或隔离措施是必要的。如果因病人顶撞了护士或病态行为使护士遭受了言语性伤害,便将病人约束起来以示惩罚,这是严重的侵权行为。

3防范措施

3.1强化法律意识:护士要学法、懂法、在护理操作工作中守法。。只有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不违背法律法规,日后发生医疗纠纷才有维权的法律基础。护士必须熟知病人的权利,让病人充分了解发生在其身上的医疗行为的真相,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从而减少纠纷。

3.2尽谨慎注意义务:抗精神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同时,会出现强弱不等的不良反应,护士应尽量加以详细说明。对于严重精神障碍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应在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实施各种诊疗护理措施。

3.3严格掌握约束病人原则:约束病人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病人;二是不伤害病人;三是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约束的目的是保护病人,预防其对社会及自身产生危害。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征得法定监护人同意。在约束过程中,要慎重,要以安全为前提,应体现人性化服务原则。

3.4尊重精神病人人格: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为病人服务中,做到文明礼貌,举止文雅,同时积极与病人沟通交流,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和某些过激的语言及行为,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感召他们,自觉地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3.5加强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是指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病人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3]。所以寻找一种既不损害病人自尊又能完成安全检查程序的方法,不失为当前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一种更巧妙更为文明的检查手段。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譬如,对刚入院的病人说:“请您把身上贵重物品交给您的家人或我们代为保管,好吗?”大部分病人都会乐于接受;有极个别病人不合作时,要尽量避免只有工作人员进行,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由家属来完成。

3.6慎重对待精神病病人: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它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人身自由[4]。精神病人的住院方式与其他病人有所不同,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唐宏宇教授统计,国内住院的精神病人70%是由家属送住院的。所以,我们要慎重。我们的做法是不再通过口头要求到病人家里接病人;对要求住院的病人要有具有监护能力的家属填写住院同意书,并检验身份证件。

总之,作为精神科护士,为了病人的安全和自身的权益,应自觉用法律法规衡量自己的行为,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振华,王吉善.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17

[2]王晓霞,阎成美,翁庐英等.护理新理念:尊重病人合理的自[J].实用护理杂志,2000,1(16)5-6

[3]杨顺秋.护理安全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1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2

【关键词】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法律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001-03

具有精神疾患的患者在发病时就会出现许多不符合常理的行为,患者有时会过于兴奋容易躁动,有的患者会对自己进行伤害,甚至是杀害自己,有些患者会侵犯别人损毁物品,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造成很大的困扰。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对具有精神疾患的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特殊的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病情与情况,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一种紧急的强制性的措施,来最大程度的对患者的行为进行限制[1]。国际上这种治疗方法必须要经过相关的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检验,在确定不会伤害病人的基础上,才能在医院治疗时被允许使用。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关于这一方面具体的规范和标准,所以,由此引起很多的关于精神疾患患者的医疗纠纷[2]。根据我国的研究资料显示,在医院的精神科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关于保护性约束问题的能占到全科的6%以上,必须要引起社会的重视[3]。美国整个90年代精神科赔偿金额中,近58%是用于这类赔偿。随着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普法知识的不断深化,患者的维权意识显著增强,而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本研究团队主要是研究保护性约束的现状,探讨潜在的法律问题,提出防范措施。

1保护性约束的现状

1.1目前我国尚无使用保护性约束统一的规范或临床标准,没有整套规范的约束程序,各省市自订精神卫生条例如:《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等等。

1.2由于保护性约束在实施是会强制性的限制患者的行为,患者会表现出很强的肢体挣扎,面对这种现象,很对的患者家属对该治疗方法不能理解和支持。经过调查发现:有60%左右的患者家属承认保护性约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但是大多数的家属觉得用这种治疗方式对待患者过于粗暴、残忍,对患者本人是不负责任的、不人道的方式,甚至觉得会被某些医生在对患者治疗时滥用这种方法,来虐待患者;有30%左右的患者家属觉得这根本不是治疗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对待患者只能加重其病情,反对这样治疗患者;大部分的患者家属认为保护性约束的方式只能在患者精神疾患发作,出现自伤和伤人的行为时才可以对患者应用,在其他的情况下只要患者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尽量不对病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调查发现,患者家属的文化程度越高,就越重视患者在接受保护性约束治疗期间的心理问题,对护理的需求也就越多。

1.3医务工作人员对于对患有精神疾患的患者采用保护性约束的疗法是赞同的,大多数医务工作者认为使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的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可以很好的保护患者,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毛文英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在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进行治疗时,护士过多的考虑到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安全,会忽略了患者的自身感受,以及患者和家属对这种方法使用的知情同意权的了解不够。

1.4无医嘱允许的约束治疗:每家医院都有规定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进行治疗时必须由医师下医嘱才能实施,但是由于精神疾患的患者在发病时情况紧急,来不及等医师的遗嘱,护士就根据自己的判断实施操作了,之后再将情况报告给医生,医生补开保护性约束的遗嘱。

2保护性约束中过失潜在的法律问题

2.1违反法律法规

我国2002年4月7日正式出台的《上海精神卫生条例》对约束保护做了相关的规定: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应由精神执业医师决定;禁止采用该方式惩罚精神疾病患者;是出于医疗需要或者为防止发生意外;在病程记录内记载和说明理由;病情稳定后,应当解除有关措施。如果没有遗嘱就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治疗,就属于超越权限工作,出现医疗纠纷的话,就是违法行为[2]。

2.2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诉患者。保护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的权利。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通知患者或其监护人员,就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治疗侵犯了患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3防范对策

3.1补充完善保护性约束的规章制度

随着地方精神卫生条例的制定和出台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临床上的实施,再有现在患者和家属不断提高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工作人员对病人的治疗和服务受到越来越高的要求限制。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管理意识和效能,及时完善约束患者规章制度,使约束应用人性化、规范化、程序化。

3.2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应用原则,加强专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

掌握了保护性约束的应用原则可使工作人员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时避免盲目、随意使用保护性约束,警示决不滥用约束并把约束作为惩罚手段来惩罚患者。保护性约束操作是精神科护士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础。

3.3尊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自由权

对精神疾患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求他们能够很好地掌握使用保护性约束治疗方法的技巧,能够合理的应付病人发病时的暴力行为。掌握与不同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以支持、劝说以及诱导的心理护理方式为主,如果这种心理护理对患者无效,护理人员就需要及时报告给医师,并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强制性约束以及药物控制,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解除约束。

3.4重视法律法规教育,合法行医,提高风险防范和法律保护意识

定期定时的组织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护理工作的法律方面的知识,充分了解法律规定的护理义务和护理的注意事项。让护理人员培养高度的依法护理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护理操作的相关规程。在工作中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因此要不断地学习有关法律知识、现行的国家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等以增强侵权损害赔偿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在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治疗时要仔细认真全面的填写好记录单,并且要保证记录的质量,使记录单成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的有效证据。

参考文献

[1]石惠珍,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中潜在问题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981-983.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3

精神疾病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和及时总结防治工作的经验十分重要。1999年,桐乡市被列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县,现根据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规定的主要实施指标,对1999年度与20__年度工作进行对比研究。1工作方法1.1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卫生、残联、公安、民政、人事、劳动、工青妇等14个部门组成的市精防康复一级领导小组,24个乡镇和393个村(居委会)相应成立二级领导小组,组成了4003个精神病人监护小组。1.2由专科医院对全市28名乡精防医生和266名村精防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合格率98%。1.3全市宣传发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病防治知晓率。1.4建章立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由市政府制订了《桐乡市特困精神病人住院分级负担实施办法》,解决特困精神病人医疗费用。1.5普查普治,建档立卡,分类落实防治和监护措施。1.6积极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让病人回归社会,参加工作,实施康复措施。2资料来源按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调查1999年度及20__年度的主要指标数据,分别进行整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百分率。采用两样本率比较(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3结果及分析3.1我市共注册登记精神病人4170人,按疾病进行分类:精神分裂症2132人;情感性精神病635人;精神发育迟滞650人;分裂样精神病62人;反应性精神病56人;癫痫性精神障碍143人;癔症性精神病137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91人;其它精神障碍164人,以此进行分类管理。3.2我市两年度总人口数基本无明显差异,而精神病人检出率远远低于我省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的重症精神疾病数据(总患病率为14.28‰,现患病率为12.21‰)[1]。原因可能有两,一为非正规流行病学调查所致的漏检;二为摸底调查与流调的病种有所差异。按我国“九五”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末期检查的规定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检出率不少于6‰就为合格(1),因此,1999年度未达合格指标,20__年度已达合格指标。3.3按规定:指标监护率达90%以上为一类等级达标,监护率60%以下为最低达标等级[2]。我市监护率由1999年的最低提高到20__年的一级(p<0.001)。3.41999年显好率达三类等级规定指标,20__年达一类等级(p<0.001)。其中病情恶化者由14.9%降至2.7%(p<0.001);病情无变化者由36%降为32.8%(p<0.05);病情显好者由49.1%升为64.4%(p<0.001)。3.5参与社会劳动率[(全劳力+半劳力+简单劳力人数)÷监护病人数×100]由三类等级的75.1%升为一类等级的81.3%(p<0.001)。其中半劳动能力者由34.9%升为39.4%(p<0.005),无劳动能力者由24.9%降为18.7%(p<0.001);而全劳动能力者或简单劳动能力者均无差异。可见总的社会劳动参与率虽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目前的社区防治康复措施,除服药治疗外,尚未开展劳动能力训练等综合措施,尚未把群众“精神病人只要不吵不闹”的观念提高到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的水平。3.6病人服药治疗率由45.6%上升为61.0%(p<0.001);自动停药率由76.4%降为72.0%(p<0.05)。提示维持药物治疗不系统、不正规,不遵守医嘱自动停药,可能是造成病情无变化率和全劳力率无差异的主因。4讨论4.1随着改革深入、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传统观念动摇、社会支持系统变化等因素,心量应激急剧上升,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50年代中国精神病总发病率为2.7%;1982年,我国精神病时点患病率为10.57‰;1993年为13.54‰;20__年,我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4个县(市)、70个乡镇(街道)、140个村(居委会)中15000名≥15岁的人为调查对象,结果提示调整后精神疾病总的时点患病率已高达17.3%[3](95%ci为16.0%~18.7%)。按国际上采用的劳动能力丧失调整生存年测算,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已成为世界头号疾病。心理问题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0%,其中老年人12.9%,儿童、青少年为10.9­—13%,中学生为17.3%,大学生为25—30%,因社会、心理、不良行为等因素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4];4.2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领导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基层单位和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才能取得成效。1999年起,政府将此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使精神病人的社会肇事率明显下降,实现了精神病人早发现,早治疗要求,通过提高普及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各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一举通过了全国的考核达标。4.3发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它可减少因长期住院引起的“住院综合症”。实践证明,大部分病人在医院急性症状控制后,回到社区生活,并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适应正常社会生活,参加适应生产劳动,对避免精神残疾和早日回归社会是极有好处的[4]。从本课题的结果分析也证实了这一论点。4.4据上海市调查[4],出院即停药者的复发率为23.8%,半年内药物维持治疗者为21.2%,半年至一年内者为11.3%,1-2年服药者10%,长期服药者的复发率仅为2.5%,可见维持治疗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从本课题研究结果可见社区精神病人1999年和20__年度服药维持治疗率分别为45.6%和61.0%,能做到社区中有1/2左右的病人维持用药,是相当乐观和不容易的事。但是服药病人中,两样本分别有74.4%和72.0%的病人不遵医嘱自行停药,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社区医生及监护小组监护未完全到位;二是病人及家属对维持治疗的认识不到位;三是经济原因。在目前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措施中,还没有实际能力全面推行综合性康复措施的情况下,医生、病人家属、社会能让病人遵医嘱服药的确值得引起关注。4.5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是临床精神病学与某些公共卫生学工作的结合,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并配合有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五年来,分别制订了《桐乡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案》、《桐乡市特困精神病人住院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和《桐乡市社区精神病人防治康复工作考核标准》等文件,使我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达到了全国试点标准。五年中,为137名特困精神病人减医药费32万元,解除关锁精神病人12人,为5%病人办理残疾证,有1500多名精神病人得到劳动安置,为精神病人参与社会劳动,实施劳动康复,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工作实为一项民心工程。4.6我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坚持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施“开放化、社会化、综合化”方法;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预防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提高治疗和康复水平,保障人民心身健康”为主要目标;这些试点经验值得推广。但存在一、二级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全部为无偿服务,开展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已成为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政府应加大这项民心工程的投入,以进一步推动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宣传,科学防治,消除偏见,关爱精神病人;外来盲流精神病人的综合防治还是桐乡市防治工作盲点,也造成不稳定社会因素,如何建立有效监护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4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观察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住院精神病者的50%、占慢性精神病者的60%[1],因此加强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及护理研究对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了相关康复和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于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第三版精神病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40例,回顾性观察4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男26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病程(8.60±1.00)年。

1.2研究方法回顾性观察4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同时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设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护理观察表》,由专人在研究前、研究两个月和研究结束时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记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表中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程、康复措施和护理方法等。

1.3康复及护理措施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加用康复措施及相关护理,主要包括①生活技能训练:例如整理床铺和个人生活用品、定时洗漱、按时就餐和打扫卫生以及加强沟通交流等;②认知障碍心理治疗及护理:每周进行30min/次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精神病相关知识宣讲、服药措施、人际关系和婚育问题以及工作问题等;③工娱康复及护理:每天1h、每周3次,包括唱歌、听音乐、下棋等活动,以上康复与护理均由专门护理人员负责。

1.4生活质量评定标准生活质量评定参考[3]Spitzer指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处理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2结果

2.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评分变化见表1。通过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阳性症状研究结束、研究两个月分别与研究前相比p>0.05,而阴性症状在研究结束、研究两个月分别与研究前相比p

表1

2.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结果见表2。通过表2中相关数据可知p

表2

3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受损的社会功能恢复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康复训练及相关护理就成为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了相应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从表1中可知经过本次康复训练及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较大改善,同时表2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印证了此次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究其原因我们分析如下①有效的心理护理,根据心理问题类型选取有针对性的心理障碍疏导措施,运用专业护理知识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且保持其心理状态的平衡、情绪的稳定等。②生活技能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生活康复训练,如指导患者在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训练与护理指导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鼓励患者参加简单的劳动,同时根据其劳动成果予以奖励,这样对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③工娱康复及护理,这样可以调整患者情绪、使其心理压力得以缓解,进而对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及社会功能恢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3.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5

一、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制度概述

为防止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伤害他人或自己,国际上往往通过精神卫生法或刑事司法程序对其处以强制医疗。本文中的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是指在刑事司法领域内“对实施了危害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适用的强制医疗、排除危害的刑事实体措施”①。

(一)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的性质分析

1.父权视角下的保护措施。父权源于人民让渡权利给政府让其保护弱者而形成的一种保护关系,要求“政府对待公民要像父亲那样行为,或对待他人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当然,这里是指具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父亲或家长”②,政府有责任治疗实施伤害行为的精神病人,助其改善病情、不再犯错,以便回归社会。父权视角下的强制医疗是政府妥善维护精神病人利益,根据精神病人的需要而作出的一种保护措施,强制医疗与否以及程度如何都基于精神病人的利益。

2.警察权视角下的防卫措施。警察权表现为国家在其统治范围内为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健康、公共道德和社会公正而进行相关立法的权力,其本质上是一种立法权。③精神病人尤其是已经实施过伤害行为的精神病人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可能会给社会公众带来危险,出于维护社会利益、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的需要,政府需要对其采取一定措施如强制隔离或治疗来消除这种危险,这是大陆法系国家将对精神病人的刑事强制医疗作为保安处分的原因。警察权视角下的强制医疗关注的是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避免精神病人行为失控而带来社会风险。在警察权视角下,存在危险是国家对精神病人实施强制医疗的原因和前提。

3.人权视角下的干预措施。精神病人应当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如自由、平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等,而强制医疗会使其受到不定期的拘禁,构成对其人身自由的干预。自主原则是人权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医疗领域就是病人有拒绝治疗的权利,而强制医疗显然是对病人自的克减。从人权的视角来看,强制医疗虽然出于“治病救人”的目的而启动,但仍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一种干预,因而应受到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的约束。

(二)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制度的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的强制医疗制度对公共秩序和个人利益的平衡有不同的侧重,无论是判处精神病人入院治疗还是允许其出院,都有着慎重的制度设计,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精神病人利益的兼顾。

1.德国的保安处分制度。德国《刑法》第63条规定,行为人在无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状态下实施不法行为的,如果对行为人及其所犯罪行的评估表明当时行为人可能实施更严重的不法行为而对公众造成威胁,则法院应通过保安处分程序判令将其收容于精神病院进行强制医疗。收容的时期原则上不确定,持续到精神病人的疾病治愈为止,治愈无望时则持续其终生。法院应随时依职权或申请来审查是否有暂缓收容的情形,法官必须每年至少一次到精神病院听取被收容人及其治疗医生的意见。如果能够预测被告人不会再实施违法行为,则法院应对其暂缓收容并处以行为监督。行为监督期间行为人表现良好,没有再度犯罪的,法院可以在行为监督期满后宣告处分执行完毕。④

2.日本的医疗观察制度。日本于2003年通过了《关于对心神丧失等状态下实施他害行为的人进行医疗和观察等的法律》,该法适用于在欠缺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杀人、放火、抢劫、、强制猥亵、伤害等重大犯罪行为的人。对于此类精神障碍犯罪者,该法规定由法院裁定其是否住院治疗。诉讼由检察官提起,法院受理后由一名法官和一名精神保健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法庭审理时检察官、辩护人、辅佐人都应在场并陈述意见,在综合鉴定医生、重返社会辅导官、律师以及被人本人等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法庭作出住院治疗、定期治疗、无须治疗的裁定。如果对犯罪行为和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存有疑问,则由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⑤被判处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犯罪者被法院裁定许可出院后,仍要到厚生省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定期治疗,并受到精神保健观察官的追踪观察,有再度入院情形的,社会复归调整官可以向法院申请其再度入院治疗。

3.俄罗斯的医疗性强制措施。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在特别程序部分规定了“适用医疗性强制措施的诉讼程序”⑥,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强制医疗的适用与否在此程序中一并解决。该程序适用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刑法禁止行为以及实施犯罪后发生精神病而不能被判处刑罚、执行刑罚的人。侦查人员发现行为人可能有精神病时可以决定对其进行疾病鉴定,在侦查终结时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可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移交法院。法庭调查对以下问题进行解决:(1)是否发生过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当事人是否实施了该行为;(3)当事人实施该行为时是否有刑事责任能力;(4)当事人犯罪后是否发生了精神病;(5)当事人的精神病是否对其本人或他人构成危险或可能造成其他重大损害。法院可以驳回诉讼请求或作出免除刑事责任和适用医疗性强制措施的裁决,此裁决可以上诉或抗诉。

4.美国的民事拘禁制度。美国刑法允许对诉讼当事人是否存在心神丧失作抗辩,如果抗辩成功,法官在判决诉讼当事人无罪的同时会判决将其民事拘禁于精神病院。美国强制医疗制度的特色体现在解除程序中。强制医疗机构和被拘禁人都有权向作出强制医疗决定的法院提出解除拘禁申请,法院接到申请后会派两名有资格的精神病医生在60日内对被拘禁人进行疾病诊断。法庭如果认为被拘禁人对其本人或他人不存在危险,就可以作出予以无条件释放或有条件释放的决定;如果认为不能排除危险,则驳回申请。

二、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制度分析

我国《刑法》第18条第一款提出对精神病人实施强制医疗,但该规定中的“由政府强制医疗”容易导致实践中将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转为行政收容。新《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明确了强制医疗的司法化,这有利于强制医疗的规范实施,也有利于对犯罪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我国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制度包括五个方面:(1)适用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4条的规定,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需满足三方面条件:第一,行为事实条件,即“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第二,责任能力条件。行为人应是“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⑦。第三,社会危险性条件。行为人须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否则无须对其实施强制医疗。(2)审前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5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可启动强制医疗程序。检察机关接受了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意见书,或者在审查阶段自行发现行为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启动强制医疗程序。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在强制医疗决定作出之前,公安机关可以对行为人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3)审理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6条的规定,强制医疗的审理组织为合议庭,审理期间为一个月,法庭应当通知行为人的法定人到场,如果行为人没有律师,法庭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帮助。(4)解除程序。《刑事诉讼法》第288条规定了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有权申请解除的主体包括强制医疗机构、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解除的条件是行为人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被继续强制医疗。(5)检察监督。《刑事诉讼法》第28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决定及其执行的合法与否进行监督。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强制医疗机构是否对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进行了强制医疗,是否对被强制医疗人定期进行了诊断评估,其治疗行为是否侵犯了被强制医疗人的权利。新《刑事诉讼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这有利于化解目前许多家庭无力监护精神病人而导致精神病人实施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的局面,也有利于解决行政机关单方面决定对精神病人予以收容而带来的强制医疗适用随意的问题,但仍存在如下不足:(1)适用条件有待明确。《刑事诉讼法》第284条规定行为人是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须经法定的鉴定程序得出,但该法第146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这样就会出现不止一份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意见,如果意见不同,则如何处理?另外,“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如何确定?是在前述对责任能力的鉴定中由鉴定人予以评估,还是在强制医疗程序中由法官作出判断,或是再次聘请其他人士进行鉴定?对此,《刑事诉讼法》第284条的规定似乎意味着可以采用对责任能力的鉴定来评判是否需要强制医疗,这显然失于草率,容易导致强制医疗程序的滥用。因为对责任能力的判断是根据行为人在案发时的精神状态,而强制医疗制度中对人身危险性的考量需要关注行为人当下以及将来的精神状态。(2)适用程序不够具体。就审理程序而言,《刑事诉讼法》中只有参与主体和审理期限的相关规定,对法定人和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未予明确,只规定可参照普通程序的相关规定。更多的问题是:被申请人或被告人是否需要出庭?庭审是否公开?鉴定人是否需要出庭?谁来承担需要实施强制医疗的证明责任,这一证明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证明标准?由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如何解决判断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及其是否具有人身危险性的专业问题?采用何种强制医疗方式?就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而言,《刑事诉讼法》规定医疗机构对被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进行“定期”诊断评估,但具体如何“定期”由医疗机构作自由裁量,这容易导致医疗机构怠于行使诊断评估。另外,《刑事诉讼法》规定医疗机构和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作为申请解除者可以参加解除程序,则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是否应当参与、以什么角色参与解除程序?法院是以开庭的方式还是以阅卷的方式处理强制医疗的解除问题?强制医疗的解除条件中“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与“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该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则强制医疗的解除是否还需要实施强制医疗条件中的“发生精神病”这一要件已经不存在?这些问题都有待明确。(3)权利保障有待加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法院单方面即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这显然有违裁判者中立的法理,不利于被告人权益的保护。另外,强制医疗是以决定的形式作出的,对此只能申请复议,由上一级法院进行书面审查,这种救济力度明显不够。

三、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程序设置

责任能力确认程序和强制医疗程序解决的是不同的问题,应适用不同的程序,如在德国,前者适用的是审判程序,后者适用的是保安处分程序。责任能力的构成包含生物性要素和心理要素,鉴定人只能对生物性要素作出鉴定,是否具有责任能力应由法官衡量全部案情后作出,这样可以解决鉴定结论互相冲突的问题。法官判决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后,方可开始强制医疗诉讼程序。强制医疗的实体条件须满足发生精神病的要素和具有人身危险性的要素,因而在确认行为人无刑事责任能力后,应启动强制医疗的审理程序。检察官应聘请鉴定人或精神病医师对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进行评估,为示慎重,可聘请两名医师进行,在两名医师意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才可决定实施强制医疗。

(二)细化程序规则

在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的审理程序中,被告人或被申请人应出席法庭,除非其身体状况不适合出庭;法庭应提前询问被告人或被申请人的相关情况,以调查其精神状态并向法庭宣读调查笔录。可将精神医学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纳入合议庭。鉴定人应出席法庭接受询问,否则不能采纳其鉴定意见。检察官承担证明应当实施强制医疗的责任,该证明应达到高度盖然性的程度。法庭应根据被告人或被申请人的精神状况的不同,决定适用不同的强制医疗措施。在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中,应明确解除的条件是行为人因发生精神病而引发的人身危险性已不存在,强制医疗机构应每隔一年对被强制医疗人的精神状况和人身危险性进行评估。强制医疗机构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应将相关报告同时送达法院、检察院、被强制医疗人及其近亲属。解除强制医疗应以听证的方式进行,强制医疗机构、被强制医疗人及其近亲属、律师、检察官都应当出席,被强制医疗人承担是否解除医疗措施的证明责任。强制医疗措施解除后,可借鉴德国的行为监督制度附加一定的观察期限,由负责社区矫正的机构对被解除强制医疗人的精神状况进行跟踪考察。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6

1.1对象研究

对象为2009年6月~2011年12月的患者,全部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患、脑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发育迟滞和精神活性物质接触者,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以病程<2年为研究组,共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5~30岁。以病程≥2年为对照组,共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16~30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进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panSS评分的比较

3讨论

3.1报道

显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干预,其康复效果显示出不同。研究组在第6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其疗效存在差异,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显著。表明护理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在第6周时都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与王蕾[6]报道相一致,但研究组在第6周时,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3.2护理干预措施

(1)病期较短的患者,由于发病时间短,心理上对医生、医院或治疗都产生抗拒,甚至于暴力抗拒,因此应及早主动介入,加强心理护理,对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患者,应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其同意并配合,加强对患者的监护,甚至采取保护性措施。病期较长的患者,病情严重时对治疗虽然也有抗拒与冲动,但家属对治疗有了一些了解,治疗护理措施较为接受。

(2)了解和掌握病期较短患者个性特征,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治疗与护理基本按常规进行。

(3)支持性心理护理对于病期较短的独生子女患者尤为重要,独生子女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情感较脆弱,易产生孤立和无助的感觉,在治疗初期,应及早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且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使其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的心理。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以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为主,使其坚持治疗。

(4)病期较短患者应及早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适时向患者介绍和传授有关精神障碍基础和防治知识。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应与患者探讨其关心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及疾病对其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家庭的影响,提高认识,减少患者负面的心理。

(5)在药物管理与处置的问题上,对病程较短的患者应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服药注意事项及药物副作用的识别及处理,帮助认识及时服药的重要性及保管药物方法等。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强调应坚持服药,不宜擅自停药,避免疾病复发。

(6)病程较长的患者,对于症状识别比病程较短的患者好,开始精神症状未缓解时,不要强加于患者,适可而止。当症状缓解时加强辅导,提高对精神症状的认识能力,有助于患者自知力的恢复。

(7)病程较短的患者家庭应尽早干预,帮助护理人员协同对患者的管理与护理。通过家庭干预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有效交流,建立互助和互尊的家庭关系,使患者得到尊重,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应对各方面的刺激和疾病及识别早期疾病方法和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等。

(8)生活和生产技能训练,对于病程较短的患者可能不够重视,父母仍然以溺爱为主,或是以患者有病为由,不让患者训练,应帮助解决患者的生活和社交问题及技巧,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7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患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新入院精神病人拒绝接受自己有病的说法,不肯就医存在恐惧害怕的心理,极易发生拒绝服药、拒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不知料理个人卫生、睡眠障碍等护理问题。对新入院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病人住院的依从性、进而治愈其病症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入院精神病人;护理;住院;依从性

精神疾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精神病人大多存在着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不能正确的认识主客观世界,其自身缺乏对病态的认识和判断,拒绝接受自己有病的说法,不肯就医,因此大多数病人为被动就医、哄骗就医或强迫就医。特别是新入院病人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极易发生拒绝服药、拒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不知料理个人卫生、睡眠障碍等护理问题。我们把入院不足20天的病人视为新入院病人,它是一个特殊时期,做好这个时期的护理对病人疾病的转归、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在工作中做到:

首先、熟悉病情,做好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工作,它通过语言行为或非语言行为等对患者进行的一种精神护理。它采用科学启发解释、教育或暗示,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从而改善心境使病人从不安、烦闷、消极、抑郁等情绪中摆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尽快摆脱疾病的痛苦,走上健康之路。

新入院病人的心理护理的重点是让病人感到安全,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安心住院,配合治疗。精神病人的各种异常活动,往往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同情和理解,甚至遭到亲人的指责误解与打骂,这样更加重了病人的不安全感,给病人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在工作中要尊重病人的人格,要同情、理解、相信病人,爱护病人,护理人员不诋毁、取笑病人,对病人出现的离奇古怪的言语要耐心倾听、幼稚怪异的行为要注意观察,既不要与病人辩论或强行纠正、制止,也不要表示认同支持病人,但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因为每个患者的症状都各不相同,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要因人而异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其次、要注重对病人的药物护理

精神病人在疾病初期,各种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根本,要认真核对医嘱,准确投药。首先,按序服药,请依从性好配合服药者起表率作用,将服药困难者留在最后服,服后检查口腔、舌下,证明咽下后方可离开。其次,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如吩噻嗪类易致直立性低血压,嘱病人在改变体位或起立时动作慢些,稍坐片刻再站立。氯氮平易致粒细胞减少,故定期测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咽喉痛、倦怠无力,有的易致锥体外系反应,它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为50%―70%。

发药前要督促病人入厕,料理好大小便,服药后30分内不准入厕。发药时要精力集中,熟悉病人姓名、面貌,两人认准病人,两人核对后将药亲自交给病人,看到病人将药服下,检查口腔确认有无将药物藏于上腭、舌下、齿龈与唇颊之间等处,保证服药到胃。服药后30分钟内不离视线看护,防止病人将药物呕出。对拒绝服药的病人,如果经督促、劝解,病人仍旧拒绝服药,则应报告医生更换给药途径。鼻饲给药、肌注抗精神病药物,注意操作前后要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第三、要注意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

由于精神病人受症状支配,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时往往卫生状况很差,因此入院时要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帮助病人洗澡、更衣、理发、修剪指甲,做好晨晚间护理,对女病人还要管理好经期卫生。对年老体弱者、料理生活困难者,我们则协助其料理使他们尽量生活舒适。病人清洁会减少躯体不适,缓解负性情绪,维护了病人的尊严,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拉近了护、患距离,提高了住院依从性,有利于各项诊疗护理措施的实施。

第四、要控制好病人饮食

饮食护理对精神病患者至关重要,不仅在于饮食能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更主要的是对治疗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患者长期服药用量较大,如果饮食供应不足会致营养失调影响疗效。而患者在病态思维支配下,常会拒食、乱食、暴饮暴食,部分处于兴奋状态体力消耗大,若饮食不足则易衰竭。所以,我们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拒食者给予诱导、输液或鼻饲,暴食者则限制其食量。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都能正常进食,进食期间,我们加强巡视,防止病人漏食或将食物倒掉。长期住院者经年吃食堂,为防止饮食单调营养失调,尽量使食谱广些、营养丰富些、易消化吸收。转贴于http

第五、加强病人的安全护理

新入院病人的安全护理重点是防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病人病史、病情及症状,坚守岗位,新入院病人安置在重点病室,保证病室环境安全,管理好床单位,对病人24小时不离视线看护。对发生突然冲动的病人,攻击性较强,不能放任不管,要机智大胆,果断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伤人或自伤;对症状活跃有可能发生意外的病人,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对住院态度转变快又主动与护理人员搭讪,询问工作人员作息时间,主动要求协助工作人员管理的病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伺机外走;对主动与同病室的病人交谈,窃窃私语的病人,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采取有力措施;对上厕所或反复上厕所的病人要专人陪护。

第六、关注的病人睡眠

良好的睡眠可促进病情的恢复,严重的失眠可使病人焦虑、烦躁、苦恼、并易发生意外。新入院病人往往存在着睡眠障碍,护理人员要根据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心理进行护理。首先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入睡环境,睡前用温水泡脚,督促他们养成按时就寝的习惯。防止病人蒙头睡觉,要善于发现伪装入睡的病人,如果病人因精神分裂症症状而出现睡眠障碍,可报告医生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如果病人由于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导致失眠,则应加强心理护理。

总之,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掌握新入院精神病人的病情,做好新入院精神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新入院病人住院的依从性,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8

关键词:精神科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

院内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精神科患者因为心理活动紊乱,是发生院内暴力行为的主要危险人群[1]。住院精神病人因幻觉妄想、心理功能紊乱及客观冈素等常常发生攻击行为,且往往难以预料,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及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2],因此,探讨暴力行为干预措施,对病区安全管理、预防和处置院内暴力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从2012年6月开始采用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现将我院开展暴力行为标准干预措施及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开展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后因暴力行为所致不良事件例数同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未开展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时因暴力事件所致不良事件例数进行对比。

1.2.2.对所有护士开展系统的风险评估及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士风险识别以及沟通技巧的能力。按照新精神卫生法要求充分尊重患者通讯权。各病区根据自身患者特点制定标准健康教育内容,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所管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

1.2.3.院内定期开展暴力行为防范技能培训,对全体护士进行脱身法,双人约束法,三人约束法等技能培训,并将暴力行为防范技能纳入常规护理操作考核内容,提高护士应对暴力行为的能力。

1.2.4.建立护理部――大科――病区三级暴力行为应急小组。小组由3~5人组成,选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一般暴力事件由病区暴力行为应急小组处理,无法处理时求助上一级暴力行为应急小组。夜间暴力行为处理由护理部值班应急小组负责。

1.2.5.注重沟通能力的作用,以降低约束率为原则,加强约束后患者的护理。

2.讨论

精神科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其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威胁着病房工作人员、病人自身及其他病人的人身安全,使病房安全设施遭到破坏,严重干扰病房工作秩序[3],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随时可能发生难以预料及防范的暴力冲动行为.无论对患者自身还是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均构成威胁。精神科护士由于与患者密切接触,更容易受患者的暴力攻击[4],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的开展,较之前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院内暴力干预措施,能够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护士对于院内暴力行为的处置,通过表1表2的对比,在与同时间跨度院内暴力行为所产生的院内伤害例数相比有明显的改善。据国内文献报道,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38.8%[5]。有研究发现,在精神病人的攻击对象中,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占首位.而护士所占的比例又最高。暴力行为除了对护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外,也对护士造成巨大精神压力,暴力行为干预技巧培训前,护士面对暴力行为时多表现为紧张、心烦、慌乱,易被烦恼困扰,没有安全感、轻松感,缺乏自信,焦虑评分高于国内常模,暴力行为防范技能培训有利于增加正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对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焦虑状态有重要意义。同时,标准化的风险评估,防范及干预技能,院内各级干预小组的支持,对于护士暴力处置行为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因动作失当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受伤害的风险,保护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及院内纠纷的发生。目前,在职的临床精神科护上在面对患者的暴力行为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大多由以往经验得出,护士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操作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在遇到暴力行为时束手无策,不能有效的控制院内暴力行为,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因此,建立标准的院内暴力防范措施,满足精神科临床护理要求,让护士掌握处理精神科暴力的方法,符合未来精神科护理发展的需要。随着精神卫生法实施日期的临近,在匹配精神卫生法的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完善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给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芬.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北方学.2012,9(8):92-93

[2].王颖.住院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的干预与护理.全科护理.2009,7(6):1612-1613

[3].李兆秀等精神科暴力行为及护理干预.护理管理杂志.2005,5(7):45-46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9

【关键词】精神病;自杀行为;护理

ReviewofsuicidebehaviorandnursingstrategyofpsychiatricinpatientsSUnHai-yan.nantongno.4peoplesHospitalofJiangsu,nantong226005,China

【abstract】Suicideisthecommoncomplicationofschizophreniaanddepressivedisorder.Besides,itisalsotheimportantcauseofdeath.thisstudyisfocusedontheepidemiologycharacteristicandsuicidebehaviorcorrelatedfactorofpsychiatricpatients.authoralsosummarizesthenewprogressofprecautionofsuicidebehavior.

【Keywords】psychiatricinpatients;Suicidalbehavior;nursingstrategy

自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各种社会因素导致人心理平衡破坏而引起躯体损害的表现。它与多种疾病有关,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常见并发症。精神病患者是自杀的主要高危人群,其自杀率较一般人群高6~12倍[1],自杀也是精神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0%~12%的精神病患者死于自杀[2]。自杀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住院精神分裂症自杀率占住院总数的0.1%~0.15%[3]。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内容。现就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综述如下。

1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流行趋势

国内研究方面,孔德荣[4]研究发现女性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及自杀未遂率均高于男性,自杀死亡率则相反,这与男性心理素质低于女性,婚姻受挫,社会压力大于女性有关。李小琼[5]研究女性精神病患者自杀方式多为自缢,而欧阳盛[6]则报道男性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方式主要为撞头,这与男性精神病患者较为冲动有关。

欧阳盛[6]研究指出,自杀行为常发生在入院后5d内,孔德荣[4]研究则说明自杀行为多发生于入院1个月内。多数研究表明,一年之中春夏季节自杀率高于秋冬季节。一天之中,患者自杀时间以午休和夜间居多,这些时间患者通常散布于各个病房之内,因此,在这些时间之内,当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动向,以防意外发生[5,6]。

2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

消极抑郁及幻觉支配是引起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消极抑郁自杀者,自杀前往往计划周密,行动隐蔽[4],甚至伪装病情改善,麻痹工作人员[7],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先兆性的消极自杀言论。发生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患者则大多数因为精神分裂后抑郁,患者自觉无法面对家人而选择自杀,提示临床上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常规抑郁症状和自杀观念的评定,对残留幻觉妄想以及在急性期有自杀观念的患者应高度重视[8]。

药物不良反应引起者,尤以药源性焦虑为主,突出表现为植物神经症状,患者难以耐受时产生自杀念头及自杀行为。因此,在患者入院后除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外,还应细心观察,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严防自杀[4]。

既往有自杀史及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多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的风险也显著高于其他人群。此外,社会心理因素,突发的生活事件,包括家庭矛盾、人际关系不良、恋爱受挫、失业、考试和晋升失败等对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有诱发作用[7]。

3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护理对策

3.1详细了解病史向患者家属询问病史,全面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既往史、精神症状、发病诱因、个性特征、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以了解其有无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系统有效的干预措施[7]。对于偏执型或伴有抑郁症状和有幻觉、妄想、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患者,应重点评估患者有无自杀观念,以及自杀观念的频度和强度。对既往有自杀行为,尤其多次自杀未遂者、家庭中有自杀行为阳性家族史、多次住院、最近1次发病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人格缺陷者等,应作为高危患者看护,给予严密的防范措施,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7]。

3.2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自杀征兆,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大部分精神病患者自杀前有一些先兆表现,如言语中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突然的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少动不语;焦虑不安,无明显原因拒食,卧床不起,哭泣;睡眠习惯改变,晚上多次上厕所,失眠,早醒;药物反应致患者烦躁不安等[8,9]。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多与患者交谈,及时全面掌握患者的精神症状、心理活动及情绪变化,才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了解患者自杀行为的规律,特别在夜间、凌晨、午睡、饭前和交接班及节假日等人员少的情况下,要严加防范。对有自杀企图和言行的患者,要重点交接班,做到心中有数,严密监护,患者活动范围要在护士视线范围之内。护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既要加强巡视,又不要让患者掌握巡视病房的规律,对走廊尽头、厕所、洗漱室、暗角处等地方都应仔细观察。随时清点患者总数。提高工作责任感,力求使患者意外死亡率降至最低限度。

3.3做好病室的安全检查入院时应仔细检查,全面更衣,还要定期对病房内的危险品进行清理检查,消除隐患。要经常检查门窗、电线及环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由于患者自杀的工具多为刀、剪、毛巾、撕破的被服、床单等,因此,每班检查床铺、患者身上有否收藏危险物品,是必不可少的防范措施。同时,严格做好交接班,防止意外发生[7]。加强对探视者的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禁探视者将危险品带入病房,要向探视者讲清楚注意事项,取得他们的配合,会客时要加强巡视,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对于请假外出者,告知家属不要将患者带到危险的场所,其返回病房时,应按照入院患者常规进行安全检查[7]。

3.4做好用药护理发药时应慢,保证服药到胃,认真检查患者口腔,对呕药的患者在视线范围内观察30min。必要时检查患者的水杯、衣袖、手掌及指缝,防止患者藏药后将药蓄积,一次性吞服[10]。在采取积极治疗控制症状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如恶心、呕吐、流涎、便秘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服利血平、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的患者,如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不稳、焦虑、消极、悲观等药源性抑郁症状,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处理,防止患者因忍受不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自杀。

3.5加强护患交流,关心和同情患者鼓励患者主动诉说引起焦虑、抑郁、愤怒、恐惧的原因和内心感受。观察患者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言行,及时预测患者的心理、生理需要,主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当患者出现幻觉及妄想时,转移其注意力,引导患者到感兴趣的事物上来,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良性感官刺激,以减少幻觉妄想等不良刺激[6]。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指导患者了解自己出现的病态思维,学会控制情绪的变化,使用正确的疏导方式,寻求医院或社会的支持[11]。

3.6开展丰富多彩的病房活动如定期召开休养员座谈会,请恢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增长知识,增加欢乐,增强信心。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让患者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变自卑为自信,也可适当安排患者帮工作人员打扫卫生,随同工作人员一起外出购物、游玩,组织看电视、读报纸、听音乐,使其产生一种病愈后的愉和发挥自身价值的重用感、成就感[12]。

3.7对突发自杀事件的处理护士应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熟悉掌握精神科病房意外事件发生的护理常规。遇到患者自杀,首先要迅速、正确、有效地终止患者的自杀行为,及时通知医生抢救,采取有效措施如建立呼吸、循环通道或止血、救助等。检查患者受伤的情况应仔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受损、受伤的程度[6]。既要救助有自杀行为的患者,也要保护其他患者的安全及情绪,迅速组织其他患者离开现场,以免在其他患者中产生不良影响,如暗示或群体效应等。对于自杀未遂的患者,护士首先要镇静、态度和蔼、守候在患者身边,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应设法稳定患者情绪,告诉患者其行为将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创伤,唤起其生命与责任意识,制止患者进一步的自我伤害。不可指责、冷落患者,使患者产生逆反情绪,再次发生自杀行为。还应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关心、安慰患者[13,14]。

3.8加强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体、小组、个别指导等形式,通过面对面交谈、卡片、小册子等途径,使用量化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让患者了解精神病知识,提高对精神症状的认识和自控力。对恢复期比较消极的患者,采取一些鼓励性语言,使他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增强患者生活的自信心及对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7]。(2)家庭支持治疗对患者的康复也极为重要,密切与家属取得联系,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及疾病知识的普及,同时应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6]。(3)还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使患者的家庭、单位,甚至全社会都理解、接纳、支持精神病患者,教会患者如何去分析、面对现实生活,从而激发患者生活的勇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5]。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研究自杀行为发生的本质、特点及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防范措施,加强病室的安全检查,注重护患沟通,了解患者需求,重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的康复活动,从而保障他们住院期间的安全。同时寻求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也能减少他们出院后的自杀行为。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9.

[2]翟书涛.自杀学的精神病学侧面.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1,18:1.

[3]高之旭.自杀的流行学调查.上海精神医学,1993,1:30.

[4]孔德荣.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因素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5):996-997.

[5]李小琼.37例住院女性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分析及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518.

[6]欧阳盛.86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8):685-686.

[7]钱雪荣.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特征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卫生,2005,6(3):20.

[8]高雪燕,华淑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自杀行为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9:120.

[9]刘红.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中国民康医学,2007,19(7):569-570.

[10]林建葵.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2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8):3612-3613.

[11]卢艳,孙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及防范措施探讨.西南军医,2006,8(6):30-31.

[12]刘晓辉,崔淑芳.住院精神病患者防自杀护理体会.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73-274.

[13]谢小青,涂晓娟.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及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896.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篇10

1.前言

榱吮Vつ芄话踩、顺利地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能够尽可能减少医疗护理纠纷,该文回顾性分析了该院9878例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该次研究的所有对象选自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精神科治疗的9878例精神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2.2方法:统计、整理该院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出现不安全事件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该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因素、管理体制、社会因素、设施建设及环境、护理人员因素等。将所有数据通过epidata双录入法导入到excel表格中,借助率、例数表示所有计数资料数据。

3.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计59例患者出现不安全事件,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因素主要包括设施建设及环境因素、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因素等几方面,其中比较常见的因素就是护理人员心理因素(66.1%)、患者自身疾病因素(57.6%)、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54.2%)。

4.讨论

4.1社会因素

4.1.1社会偏见及认知。精神病患者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差,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因此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极易受到歧视。精神科护理人员面对特殊的人群,因此经常也很难得到护理对象的尊重以及理解,使得精神科护理人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负担。精神病患者的自知力较差,也不会主诉,患者家属常常会因为担心患者的病情而不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性质等,极易出现易怒、急躁等情绪,容易出现护患纠纷。该次研究表明,由偏见和社会认知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占到27.1%。

4.1.2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我国当前医疗行业政策直接决定了医院中经济效益的重要地位,这和医院的生存以及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而因此出现大处方、滥检查等医疗行为失当、看病贵、看病难等各种问题越来越多。其次,因为媒体的一些负面新闻报道大大破坏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导致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信任医院,也不配合治疗,甚至可能会产生排斥、敌意等情绪,这样极易导致护患纠纷,进而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

4.2缺乏人力资源。精神科护理工作较为特殊,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不仅承担着很大风险,而且经常有夜班。同时,社会对精神科存在偏见,使得护士出现非常严重的离队现象,精神科护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正是因为精神科护理人员较少,而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很容易出现护理差错,极易导致护理不安全事件。

4.3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4.3.1心理因素。因为精神病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长期如此非常不利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很难确保医疗活动的顺利、安全开展,护理差错也就会越来越多,容易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

4.3.2护理人员欠缺自我保护意识。目前,很多医院并不是非常注重护理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护理人员自身也比较欠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护理人员没有妥善保管好精神科药品、品等,也没有及时告知患者治疗措施、护理措施,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推卸责任,导致护理纠纷。

5.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5.1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的护理安全体系

护理管理人员应该明确精神科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一些关键环节,对一些常见问题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同时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严格规范每一个护理环节的护理行为。可以成立一个质量控制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包括高级技术人员、各科室的护士长以及护理部,明确分配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定期检查,而且定期召开会议共同讨论精神科护理不安全问题,共同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果发现违规违纪等行为,一定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罚。

5.2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不仅应该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熟练掌握相应的护理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护理管理人员平时应该努力学习《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以及《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文件,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格式。

5.3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护理管理人员平时应该多关心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培养护理人员形成果断、开朗、大度、耐心、公正的良好品质,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护理管理人员还应该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当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结合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工作,结合护士的体力、性格以及资历等合理排班。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尽可能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侯安营,郭艳峤,刘杰,等.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