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次贷危机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5:01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次贷抵押市场;危机治理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7.12;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5-0001-04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不仅实务部门措手不及,而且理论界也感到茫然。当前,如何认识这场金融危机仍然是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对有关次贷危机的国际最新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能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为更好地理解美国金融危机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一、美国次贷抵押市场的恶化与崩溃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表现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崩溃。其最初信号是2006年与2007年发放的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和止赎率迅速上升。此后,诸多因素的不利变化开始超出市场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如高企的止赎率、下跌的房价、变差的借款人信用、邻里不稳定的示范效应、众多空置和弃置的房屋、处于困境中的抵押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的缺乏(如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有限的房屋买卖交易)、经济下滑的恶性循环。

Demyanyk和VanHemert(2009)[1]运用持续期计量经济模型(durationstatisticalmodel)对次贷违约及其]进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模型可以估计抵押贷款的续存时间,即在以前从未出现逾期或爽约的条件下,预期贷款从正常状态到第一次逾期(未支付)或爽约所经历的时间。该模型还允许对单笔不同贷款、借款人特征以及客观经济环境进行控制。估计结果表明:信用分数、累积贷款―价值比率、抵押贷款利率和房价上涨具有最大的边际影响,是解释次贷绩效截面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同一估计模型还显示,次贷市场危机并非突然发生,危机在其信号出现之前至少酝酿了6年。至少从2001年起,次级抵押贷款质量开始单边恶化;但被上涨的房价所掩盖。换而言之,贷款质量并非在爽约之前突然变得很坏,而是逐年在变坏。这种低劣的质量只有在房价开始下降之时才看得到。此时,劣质贷款无法掩盖于高估的房价之下,且不再能够获得再次融资使其雪上加霜。Demyanyk和VanHemert的研究还显示:上述次贷质量的单边恶化是次贷市场的普遍现象。他们将所有次贷分解为6类子样本:固定利率、可调整利率、现金购买、再融资套现、提供全套文件、提供简易文件或无文件。每类别子样本的市场状况恶化是能够观察得到的。因而不能将危机归咎于特定类型的低劣贷款或不负责任借贷等单一原因。

Demyanyk(2008)[2]的实证研究表明,次级抵押贷款事实上只是个暂时现象,即次贷借款人只是将抵押贷款作为暂时过渡的融资方式,目的在于投机房价或改善其信贷记录。平均来说,任一古式房屋(vintage)的次贷均不超过3年。在抵押贷款发放的3年内,约有80%的借款人要么提前付款(再融资或卖掉房子),要么违约。一些学者发现,2001年~2006年间的证券化为日益上升的次级借款打开了方便之门,这反过来导致银行放松了对借款人的甄别并加剧了后来的爽约。如Keys等(2008)[3]对次贷支持证券中的证券化与借款人甄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金融中介理论认为将非流动性资产转化为流动资产的证券化可能弱化了金融中介对借款人进行审查的激励。实证研究中,学者们运用借贷市场中的特定经验法则(信用分数为620)构造证券化中的外生差异,比较特定临界点附近放贷者贷款组合的构成和绩效。他们发现,更可能被证券化的贷款组合的爽约率要比证券化可能性低但风险相似的贷款组合高出10%~25%。甚至对借款人、放贷者或投资者选择进行控制之后同样如此。结果意味着证券化确实对放贷者甄别激励产生负向影响。

mian和Sufi(2008)[4]认为证券化与次贷上升及随后的违约存在关联性。具体而言,在危机发生前10年(1996年)信贷申请被拒借款人越多的地理区域(根据邮编划分),其抵押贷款在2006年和2007年违约的也越多。mian和Sufi还发现,在违约危机发生前,这些次贷邮编区域内的抵押贷款经历了空前的高增长。这些居民区抵押信贷的扩张伴随着收入增长下降(相对于其它区域)和次贷证券化上升。

大量文献分析了抵押贷款违约的决定因素及违约的可能性,这些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次贷危机,因为美国出现的抵押贷款逾期和止赎浪潮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做出重要贡献的有Deng(1997)[5]、ambrose和Capone(2000)[6]、Deng等(2000)[7]、Calhoun和Deng(2002)[8]、pennington-Cross(2003)[9]、Deng等(2005)[10]、Clapp等(2006)[11]、pennington-Cross和Chomsisengphet(2007)[12]。

美国次贷抵押市场崩溃除了导致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大投资银行倒闭外,许多银行纷纷破产。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供的数据,从2008年至2010年7月23日两年多的时间内,共有295家存款接受FDiC保险的银行破产,仅2010年7月份的23天内就有17家银行宣布关闭;而此前的2005年和2006年没有一家银行倒闭。

二、次贷危机是历次危机的重现

美国次贷抵押市场崩溃及其所引发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并不特殊,其实与历史上所发生的其它危机有许多共通之处。

Demyanyk和VanHemert(2009)[1]的证据表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在许多方面与Dell'ariccia等(2008)[13]总结的经典借贷繁荣―崩溃周期一致。首先,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了相当大的繁荣。根据次贷的定义界定,2005年的市场规模比1998年增大了3倍~7倍。(见mayer和pence(2008)[14]基于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以及Loanperformance的定义估计出的次贷抵押市场规模和增长状况)。第二,2007年市场最终崩溃,拖欠、爽约、止赎率高企。一年后,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溢出到其它信贷市场,产生了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全球信用紧缩。第三,崩溃之前,贷款标准放松、贷款质量恶化、没有溢价支撑的贷款风险上升。事实上,次贷与优贷的利差在繁荣时期一直在不断下降。

风险上升与风险价格下降导致了市场状况难以为继,反过来导致市场崩溃。美国次贷与繁荣―崩溃框架极为吻合。此外,Demyanyk和VanHemert(2009)[1]的研究不仅显示次贷危机与所熟知的发生于其它国家的经典路径一致,而且还显示这一危机早在2005年后期就能够预测得到,尽管不知道在那个时候能否阻止这场危机发生。比较Dell'ariccia等(2008)[13]与Demyanyk和VanHemert(2009)[1]的研究结果不难发现,美国(2007年);阿根廷(1980年);智利(1982年);瑞典、挪威和芬兰(1992年);墨西哥(1994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1997年)均经历了类似的借贷繁荣―崩溃情境,但经济环境却大为不同。

Reinhart和Rogoff(2008)[15]对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发达国家二战后18次银行危机之前的宏观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它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经历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开始之前均存在房价的显著上升。而与五大危机国(1977年的西班牙、1987年的挪威、1991年的芬兰、1991的瑞典、1992的日本)相比,美国房价上升得更高。所有发生过危机的国家,其股权市场价格指数实际增长率在危机前的表现也极为相似。经常账户占GDp的百分比也类似,但美国的赤字在危机前更大,超过GDp的6%。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治理与防范

对于如何治理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以及防范类似危机发生,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Caprio等(2008)[16]认为近期金融危机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宏观经济部门过热,某些重大冲击使危机显现并最终结束经济繁荣。正如Demyanyk和VanHemert(2009)所识别确认的那样,市场扭曲是在次贷危机发生前经过了相当长时期的积累。

Caprio等(2008)还探讨了放松金融监管对预测危机发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和被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博弈机制。为此,他们提出了阻止金融危机发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对借贷、评级和证券化进行改革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监督和管理应该相互强化以阻止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Hunter(2008)[17]试图把握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他将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发生的时点定义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在联邦基金市场受阻之时。根据这一定义,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在2008年10月8日左右,当时联邦基金日利率高达7%。Hunter认为交易终止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无法确知其交易方抵押贷款证券(mBS)的风险头寸。银行如果拥有大量mBS,在mBS价格显著下降的情况下要想通过出售mBS获得营运现金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就会陷入破产边缘,难以偿付从联邦基金市场获得的贷款。Hunter提出了几种危机解决方案,其中强调增加mBS发行和评级透明性的重要性,尽快开发金融体系内交易对手风险评估系统。

Diamond和Rajan(2009)[18]也对近期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一个原因是投资错配,这是由于信贷员做出贷款决策所基于的软消息与证券评级机构用于评级抵押债券的硬信息(如信用分数)匹配不当。这一问题在房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并不严重。一旦房价开始下跌,违约开始上升,基于贷款的证券估值就变成了大问题(评级没有真正反映这些证券中的贷款风险)。第二个原因是银行过多持有这些与违约风险关系密切的证券。为解决或缓和危机,Diamond和Rajan建议政府通过拍卖购买非流动资产;政府还要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向具有实际生存可能性的银行注资,兼并或关闭无生存能力的银行。这些建议被美国政府及时采纳,对缓解危机无疑起到了很大作用。

Brunnermeier(2008)[19]试图解释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原因和金融海啸的经济传导机制。认为有三个因素导致房地产市场膨胀。一是美国在较长时期实行低利率和低抵押贷款利率,可能导致大量资本从国外特别是亚洲国家流入。二是美联储没有阻止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最大的可能是担心会出现类似于21世纪初网络股破灭后的经济紧缩。taylor(2008)[20]也指责2002年和2004年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利率过低和货币泛滥,反过来引发房地产市场繁荣与随后的崩溃。他将美国现实发生的房地产市场繁荣与货币政策如果遵循泰勒规则而产生的房地产繁荣进行了比较。根据该规则,这一时期的利率要高得多。比较发现,较高利率可能不会导致住房市场繁荣,而没有繁荣也就不会有随后的市场崩溃。taylor摒弃了世界性储蓄过剩的流行假说,该假说认为低利率是世界储蓄过剩的必然结果,因而是合理性。但taylor的研究表明,全球储蓄事实上短缺而非过剩。在将其它国家货币政策与美国货币政策比较后,他注意到实际利率偏离泰勒规则最大的国家,房地产泡沫也最大。Brunnermeier认为导致房地产市场膨胀的另一个最重因素是美国银行体系已经从传统的关系银行模式转变成放款―分销(originate-to-distribute)银行模式,前者发放贷款并持有直至贷款归还,后者则通过证券化将贷款打包、分类然后出售。这种转型降低银行的监督激励,并增加其持有大量这类证券而并不完全了解相关信用风险的可能性。Brunnermeier进一步指出几种经济传导机制将抵押贷款危机放大成范围更广的金融危机。所有机制开始于房价下跌,侵害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同时,放贷方收紧贷款标准,扩大利差,进一步促使房价下跌和信贷供给减少。银行如果担心其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就会窖藏资金。结果,资本下降与难以获得更多融资使得持有大量mBS的银行破产(如贝尔斯登、莱曼兄弟和华盛顿互惠银行)。因此,要从房地产泡沫的原因和金融海啸的经济传导机制着手治理危机并防范新的危机再次发生。

一些学者得出结论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并非意味着自由市场的失败,而是市场参与者激励扭曲后果的反映。Demirguc-Kunt和Serven(2009)[21]强调金融和宏观政策在面对危机时过于僵化。事实上,处理系统性恐慌的政策应该有阶段性:直接控制阶段和伴随结构性改革措施的较长期阶段。短期政策要着重于信心重建,如为金融部门提供一揽子担保或政府购买其大量股份;长期金融政策应该促使私人激励与公众利益相一致,如不增加税负或对私人冒险行为进行补贴。设计良好的审慎监管尽管不能完全消除危机风险但能够减少危机发生频率。但在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框架下如何平衡短期与长期政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Johnson等(2000)[22]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发现国家层面的公司治理如法律环境对危机期间的货币贬值和股票下跌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借用公司治理文献的研究方法,认为公司治理是最小化内部人经理和外部人股东之间成本的有效机制。其实证结果表明,在亚洲危机期间,以法制体系效率、腐败和法制衡量的公司治理确实比宏观经济变量在汇率和股票市场变化方面有更强的解释力。这一研究为治理和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2

课题题目: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课题来源:教师规定课题

目的和意义:

2019年夏季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Sub-primemortgagecrisis)的爆发,迅速向全球蔓延。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引发了美国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的衰退,拖累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联合干预措施,部分缓解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但危机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目前,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已经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的发生,使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受到重大挫折,尤其是要重新认识房地产金融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应措施,总结其经验教训,从而为日后应对各类金融风暴的未雨绸缪做参考。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次贷危机的发生,各学者、专家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众说纷纭。对次贷危机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文献书籍,研究认识得已相当深刻。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在未来引起无穷祸患。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次贷危机定义及成因发展;

2、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3、次贷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4、次贷危机对房地产的影响;

5、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给后人的启示。

四、具体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1、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兼实习):2月15日–4月17日

2、确定论文基本结构及内容阶段:4月18日–4月25日

3、完成论文初稿阶段:4月26日-5月7日

4、论文修改阶段:5月8日–5月25日

5、论文评审阶段:5月26日–5月31日

6、论文答辩阶段:6月1日–6月8日

五、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可能遇到的问题:

1、对次贷危机影响企业程度把握不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涉及金融专业知识词汇需研究查询。

2、有些专业的知识理解不够。

3、对案例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透彻。

对上面存在困难的解决的措施:

1、尽早收集好资料并认真阅读,多了解次贷危机的深远影响;

2、与指导老师和同学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3、阅读大量相关案例,认真研究其内容;

4、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因果关系。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张雪春.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J].经济与金融,2019,1;

2、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

3、鄢红杰.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科学之友.2019(35)

4、张华宇.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9.02

5、邱云波.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

6、李薇.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当代经济》2019年2月(下)

7、李娅/张倩.aiG被接管对我国保险业的警示[J].保险研究2019.11.

8、陈涛/王健.中国经济的当前特征与面临的挑战2019.2

9、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19.7.17.

10、刘纪学/汪成豪/董纪昌/高鹏.《次贷危机及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1、陈华/赵琳.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及应对措施

12、JohnKiff/paulmills.moneyfornothingandChecksforFree:RecentDevelopmentsinU.S.aSub-primemortgagemarkets[C].newYork:imFworkingpaper,2019(7)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3

演愈烈,形成了一种“蝴蝶”效应,引发全球金融风波。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汇储备部分损失,出口困难,失业增加,经济增长减缓。

首先,雷曼破产对于国内各大银行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截至目前披露的情况,八大行持有的雷曼债券,不完全统计在8亿美元左右。其中,工行1.52亿美元、中行1.29亿美元、招行7000万美元、交行7002万美元、建行1.91亿美元、兴业银行3360万美元、中信集团1.59亿美元,其他银行正在核对所持雷曼债券,相信还会不断增多。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其次,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的经营活动会受到影响。当众多著名金融机构受次贷冲击损失严重甚至陷入危机时,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肯定会受到打击,进而影响整个银行业的经营环境。银行海外机构在当地开展业务时很难避免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后,次贷危机导致我国的出口需求下降,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盈利将下降,部分中小企业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先前对此类企业发放的贷款的风险上升。

次贷危机虽然重创了全球经济,但在我国政府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只要我国商业银行对次贷危机的影响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就能将次贷危机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二、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金融机构没有正确评估其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是其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这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本着审慎的基本原则,来看待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现存问题:

1.不够重视贷后风险管理。由于短期利益驱使和考核机制不合理,银行信贷人员对贷后风险管理认识不深不透,仍然存在重视贷款营销和贷前审查,忽视贷后管理的现象。目前推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约束力不强,本来可以发现的贷款风险隐患,却由于“轻管”,而使其变成实际上的风险。

2.贷后管理经常流于形式。贷后信贷资产检查作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相关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实际情况是信贷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放松,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失去了贷后检查的真正意义,这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

3.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目前银行对信贷业务贷后风险控制的内容多是定性分析,这些分析因素很难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虽然财务状况分析中涉及定量分析,但是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监控信息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于操作。而且这些指标基本上是零散的而非系统的,而且缺少针对性,不易于实践操作。

三、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新对策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运营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每家银行都很关注信贷资产是否安全,然而相对来说贷后管理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软肋,在金融危机来临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信贷资产的贷后管理。

1.及时更新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各个行业(特别是银行发放信贷的主要行业)的相关政策举措。明确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全面完善的进行贷后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

2.新建或完善客户信息系统,横向和纵向了解行业指标以及上下游企业的财务和运营状况,并及时更新,保持对企业客户的密切关注;并尝试了解企业的销售渠道和管理环境及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了解企业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

3.客户经理应对受危机影响的信贷客户予以高度关注。经常与客户保持联系,每季度及时完成贷后检查,定期了解贷款使用情况,若贷款投入再建项目,可以实地核查;并观察客户的主营业务波动情况以及现金流是否充足;是否有裁员或不完全用工等现象;以及在其他银行的贷款、授信是否有被压缩或解除的情况发生,并及时向分行反应相关情况。

4.调查发放信贷的主要行业在危机发生之后相关指标(行业的市场风险、企业的存活率、收益率等),再与往年比较,若指标大幅下降,应特别关注,可以考虑对该行业限额重新设定以及下调该行业的信用等级;关注客户的融资情况及其流动性风险。调查客户的相关财务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收益率等),再与往年比较,若指标大幅下降,应特别关注;若在其他银行还有大部分借款,可以考虑调整其授信额度以及下调信用等级。

5.关注信贷客户(特别是外资企业)的资金账户,防止资金抽逃和挪用,必要时实行封闭管理,审查资金用途。对抵(质)押物的价值进行调查确认,若在此次危机中损失减值,应通知客户尽快弥补该差额。担保人的情况也要跟踪了解,若其不再符合担保人条件,应告知客户再选择一位担保人。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风险要严格把控,对于优质企业要坚决扶持。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注意及时对客户跟踪回访以及企业的上门调研,都有助于信贷资产贷后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1.引言

次贷危机称为次级房贷危机或次级贷款危机,是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危机或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简称。是指次级住房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起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进而引起众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而造成相关的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的剧烈震荡,并逐步波及到全球的金融风暴。

这场危机以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房屋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逐步影响到以次级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和相关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在内的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演化为全球信贷紧缩,酿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全球的各类金融机构遭到重创,许多百年金融大鳄纷纷倒闭破产、重组或国有化。相比而言,我国的金融机构由于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程度不深,投资规模较小,并且国内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相对较轻,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是,此次金融危机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比如说金融监管问题、风险防范问题等,对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2.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

在次贷危机中,我国的中、建、工、交、招行和中信银行等银行机构因投资次级贷款支持证券及相关的产品而不可避免的陷入这次危机。据美资深金融机构最初的估计,按200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估算,中行等6家银行的次级债亏损共约49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银行的损失为最大,达到38.5亿元;建行、工行、交行、招行及中信银行依次亏损5.76亿元、4.20亿元、2.52亿元、1.03亿元、0.19亿元。另据报道,从2008年6月底到2008年8月28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损失分别增加人民币88亿元、10.8亿元、9.4亿元,共计增加损失约100亿元。

虽然说各金融机构的损失绝对额比较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的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管制很严,各银行机构的投资规模相对不大,涉及到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加之国内市场稳定的高收益和国内银行对于投资国外债券的积极性相对不高,因此相对公司的整体运营而言,受到的损失和影响有限,完全在可以消化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到各自的支付能力和市场形象。

3.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启示

3.1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的启示

我国银行在这次危机中投资次级债券等相关产品所带来的损失,告诫金融机构在进行海外的投资业务时,必须要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庆幸我国相关金融机构的损失规模不算大,但这次经历对国内所有的金融机构而言都是一个警示。

金融机构在启动海外投资之前,除了要有完善的计划、严格的审核程序及科学的论证外,更重要的是贯彻切实有效的实时跟踪策略、落实风险控制机制并建立相关预警机制、实行动态管理。针对风险的出现和扩大,必须要做好充分的筹划,及时对各种潜在风险采取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在事中贯彻并不断调整,并注重最后的总结,而急于求成或过分关注市场时机的选择往往难以如愿。

3.2对我国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启示

在我国,银行普遍认为住房按揭贷款是低风险的优质资产,并作为主要业务大力发展。各家银行对于房贷申请人的资格审核虽说比较严格,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等。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之一就是次级按揭贷款人无法按期偿付本息,这就促使国内的金融机构要更为谨慎的看待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应该始终审慎制定各类交易对手的授信条件和额度,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做好相关的信贷、投资等业务的调研等,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

在此次危机中,大部分破产的金融机构的共同特征是仅仅从事次级按揭贷款发放的单一业务。相对而言,其他一些从事次贷业务或投资于次债的大型综合性经营金融机构虽说在危机中也有相当的损失,但却因为自身其它业务的收益增长弥补了次贷的损失,从而避免了进一步陷入严重的危机。两种金融机构在危机面前的不同表现告诫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实施综合化经营,确保收益来源的多元化。信贷集中、业务单一的金融机构往往在危机爆发时显得不堪一击。而我国银行信贷资源的来源和投放大多都存在过度单一和集中的问题,一是无论资产负债还是收益几乎全都来源于中国大陆,二是业务上过度依赖于利差收入。这就大大降低了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3.3对金融创新的启示

次贷危机的爆发说明美国的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杠杆使用过度,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为借口推迟我国的金融创新。

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金融机构必须进行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但是,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金融机构创造流动性和商业机会,推动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我国正处在金融创新的起步阶段,并且没有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经验可循,这就表明我们在进行金融创新的时候必须要仔细摸索。当前,我国一些银行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各商业银行正在推动战略转型逐步改变以传统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大力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全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然而在经历次贷风波的同时,中国金融机构不得不为自己敲响警钟,中国银行业在大力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保证创新的基础,保证标的资产的优质性,同时也要避免金融技术的过度复杂性和金融创新技术的滥用,把握好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与此同时,必须要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也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监管部门要针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但欲速不达,创新一定要与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静观美国次贷教训,通过总结次贷经验和汲取教训中少走弯路,审慎对待金融创新,做好风险管理是当前中国金融机构发展的中应该吸取的经验。

4.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4.1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次贷危机爆发的诱因之一是房地产信用市场泡沫的破灭。因此,建立并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只有上海等少数城市设有个人征信系统,并且应用仅仅局限于新发放贷款的审核过程之中,大量有关贷款信用方面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和信用监管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可以借鉴美国在信贷市场方面的结构性技术,加强相关风险过滤机制的建设,对客户进行有效区分,使银行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

4.2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抵御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而次贷危机更凸显了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对内部控制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认为是内部成本控制、资金安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不完善,措施不足,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等。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必须要构造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构架,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内部信息控制系统,做到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输的自动化,以确保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信息需要。

在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的同时,金融机构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早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金融机构就发现了问题,但由于利益驱动,没有采取措施,归根到底还是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不够。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发现并规避风险。

4.3完善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发展资产证券化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重过大,在这种状况下,一旦市场形势出现逆转,银行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大量的坏账,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尽快收回有可能出现风险的房地产贷款,尤其是资质、实力较弱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降低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例,以分散风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应正确把握贷款投向,切实加大贷款封闭管理执行力度。以重点产品和优质客户为营销对象,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强化风险控制力,进一步改善贷款质量,确保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稳定健康发展。

在完善银行信贷资产结构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业务,以拓宽银行的融资渠道,增强资产的盈利能力和降低经营风险。我国传统的方法是采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法来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方面条件的成熟,资产证券化可以慢慢推广到各种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比如说消费信贷的证券化、应收账款的证券化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等。但是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还有许多相关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

4.4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创新,完善金融监管

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日益成为银行、金融机构及证券公司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典型的金融创新,其在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它也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如果管理不善,这种风险也许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在积极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评估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其交易制度与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适时合理、审慎的推出相关金融衍生产品,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进行相关产品的创新时,金融监管必不可失。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这对我国金融监管者来说,是个重要警示。良好的法律环境和严格有效的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扩大监管范围,改革监管结构,将来时机成熟时必须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机构,并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4.5加强自身风险评估队伍建设,提升评估能力

引发金融危机的次级债大都被著名的评级机构评为优质产品,并被声誉卓著的投资机构发行,但由于中介评估机构的评估是有偿服务,很难保证其客观公正地对评估的产品和机构进行真实评价并充分揭示风险,风险往往被潜藏或延缓。并且评估机构的管理方式和组成方式也很难防范道德风险。

评级机构可以发挥重要的风险基础评估作用,但银行要正确看待和运用评级结果,控制自身风险的发生。银行自身风险评估队伍和先进评估方式的建立是商业银行对贷款对象及投资衍生品的风险了解、识别、控制的最佳途径。建立动态的金融产品风险评估模型,对金融创新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以实时反映和控制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风险。

5.结论

次贷危机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金融业更是遭受重创。我国的金融机构虽说在这次危机中的损失有限,不会对我国的金融业造成严重影响,但是这是由于我国自身的金融体制问题和金融环境造成的。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开放,我们肯定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次贷危机所给我们的启示和警戒,加强自身机构建设和相关业务的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资产证券化市场,加强金融监管,使我国的金融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美国住房次贷危机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2008,(8):15-18.

[2]钟华.六家上市银行次级债投资估亏49亿元[n].证券市场周刊,2007-8-11(30).

[3]张载.中行、工行、建行次贷浮亏俩月增两亿[n].证券市场周刊,2007-9-1(33).

[4]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新金融,2009,(2):25-29.

[5]郑伊,阳振辉.“城门失火砍及鱼池”――谈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机构警醒[J].现代经济,2008,(8):156.

[6]郑俊林.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策[J].现代商业,2009,(8):29.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5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一、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与根源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简称美国次贷危机,具体来说是指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发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导致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危机。由于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其它负债较重,资信条件较次,故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自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殃及西方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到全世界,其中也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2001年开始,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从6.5%下调到了1%,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6月,这段时期信贷宽松,金融市场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高涨,次贷的限制措施没能严格执行。因此许多信用等级较低的人获得贷款,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当美国经济逐步发展之后银行利率也逐步上升,次级按揭贷款者的贷款利率迅速上涨,最终还不起贷款的人们将自己的财产抵押给银行,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把这些抵押财产上市转变成基金,转手出售,从而分散了风险。然而在信贷环境较差时,房价下跌,就不容易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再卖。2006年初,美国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这种情况较大规模的集中发生时,次贷危机便出现了。

这场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股市振荡,投资基金被迫关闭,但是次贷危机涉及面较广,成因复杂,机制特殊,为了从中吸取教训,应当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及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利率,银根松动,投资者情绪乐观,投机热情高涨,就使得资金的供需两方面相契合,共同促成了银行的贷款行动,流动资金开始释放涌向颇具前景的房地产市场。尽管低级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水平远远高出优质住房抵押贷款,但在房价看涨的大好形势下,次贷拖欠率并不高,所以一向苛刻的美国金融机构在巨额利润面前降低了防范意识,也降低了原有的放贷标准,导致次贷规模逐渐扩大。另外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出现为放贷机构提供了流动性并且分散其风险,这一点直接促成了信贷规模的过渡扩张。最后对于这场危机金融监管部门也难逃其咎,美国监管部门从开始就没能对贷款机构的操作行为、贷款质量及规模严格监察,没有对贷款机构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程度予以披露与警示,导致在利益驱动之下,放贷机构大肆放贷,尤其是对不合信贷标准的客户次级抵押贷款申请人,致使整个次贷规模非理性增长。在证券市场上,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等次贷产品加以约束,任其在金融市场上发展壮大,而且监管部门对风险评级性质的机构予以必要的监督,使其在商业逐利中频发aaa评级给各种次贷衍生品,隐瞒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直接造成次级债的壮大。由此看来,金融监管部门的失职对于次贷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能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能,必然可以阻挠次级债的产生,而作为流动性提供和风险转移工具的次级债收到限制,次级贷款发放必然会受影响,这时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是可以控制的,而这场危机的根源正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源头就是流动性过剩。

二、次贷危机引发的对金融监管的思考

纵观这场次贷危机,不难看出美国人的超前消费方式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社会基础,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因素,而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则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探明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可以说市场是难以预计的,货币政策是难以把握的,在没能彻底找到避免次贷危机的方法之时,我们应当从金融监管方面下手,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信息披露与金融监管,各大商业银行理应配合政府的货币政策审慎放贷,不能降低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从而抑制流动性过剩,逐步挤压房产泡沫,将危机扼杀。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与西方各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推动了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近期举行的七国集团金融稳定论坛会议上,也提出了多项加强监管改革的措施。综合来看,金融稳定和风险监管成为此次加强监管的核心内容。G7金融稳定论坛了“采取措施加强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的建议报告,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五项:强化资本、流动性和风险管理,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估值水平,改变评级机构的角色和作用,强化监管机构的风险反应能力,加强应对金融危机的安排。

次贷危机的爆发很大一部分归因于住房按揭贷款门槛降低和监管部门的失职,也表明以金融结构内部监管为主、外部监管为辅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缺陷,因为一方面由于追逐利润的动机可能是机构作出非理,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只对机构自身负责,而不对市场整体风险负责,及易埋下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因此,第一,应改变过度依赖内部监管的理念,加强外部监管。第二,金融创新不是万能的,落后的监管体制跟不上创新的步伐就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第三,采取适当的综合监管措施,加强央行金融稳定的职能,加强跨国监管。

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如何开展金融创新解决中国经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同时控制与之俱来的金融风险,是中国金融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我国经济总量、出口、企业利润等指标增幅均有所回落,但经济的基本面依然是好的。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应对举措,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层指出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防范新的产能过剩,注重同时稳步推进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防止由于房地产大幅降价产生新一轮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努力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三是要加快完善化解经济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防范局部性的经济危机,建议加快制订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健全失业保障机制;四是要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主动出击审慎运作,并购优质境外资产。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也表示中国不能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停止金融改革的步伐,今后应该积极慎重地推进金融系统改革,沿着系统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同产品市场一样,金融市场也存在着失灵问题。造成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垄断和公共产品特性。近30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金融创新,新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及新的交易方式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金融创新的发展在推动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就必须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金融领域的传导效应会在某一国或地区的金融部门发生破产或金融风险时发生连锁反应,最终致使整个金融体系发生金融危机,因此为保证整个金融领域的安全,对金融系统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管十分必要。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始于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它打破了人民银行集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等职能于一身的高度计划经济的体制。之后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我国初步建立了“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在几大金融机构各司其职的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成立专门的监管主体在加强监管专业化能力的同时,也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及监管重叠,彼此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影响监管效率。

第二,三大监管主体更侧重于市场准入、合格性等方面的监管,审慎性监管能力还有待加强,并缺乏有效的方法、可操作的措施对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进行有效监管。

第三,加入wto过渡时期结束后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及放开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及入驻地区的限制,内资银行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监管结构如何实现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如何为内外资银行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是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难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程度不同于发达国家,例如金融创新方面,发达国家以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等创新为主,我国则体现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制度变迁等金融深化上,这种差异对于如何确保国内及跨国银行之间公平竞争提出了挑战。

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美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具有典型的危机驱动特征。而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发展则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危机驱动下诱致性生成的监管体系相比,具有制度变革上的优势。为汲取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应当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危机下变革措施的反思。

要正确认识职能监管结构的利益主体和竞争性,考量安全与效率的平衡。在分业监管的现有体制下,要特别重视对监管政策的组织协调和综合考量。在既有的协调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监管当局有必要进一步理清权责关系,有效适应综合化转型的市场格局。要尽快明确责任主体,控制全面市场风险,落实市场稳定性监管。其中市场稳定性监管是首要目标也是抵御金融风险的主要屏障。就监管对象而言,要尽快启动对金融控股集团的全面监管,防止次贷危机中花旗现象在我国上演。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既无明确的法律规范,也无具体的监管组织和程序,令人担忧。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尤其应当加强对银行系统金融控股集团的全面监管。具体措施包括:首先,要严格履行并表监管原则。新巴赛尔协议对综合金融集团提出了“并表监管”的要求,并对全能银行在证券化业务中的各类业务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要求。其次,要积极推动金融控股集团的专门立法,使现有的金融控股集团进入监管视野,并促使其健康发展。此外还要汲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扩大监管范围,把私募基金、对冲基金、信用评价机构等纳入规范的监管视野,并加强对金融关联企业的并表监管。

四、美国次贷危机带给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为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引起人们对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为避免重蹈覆辙,我国应从中吸取教训逐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次贷危机表现出来的是由于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背后则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而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所致。证券化的方式只能分散风险,并不能让风险消失,一旦条件成熟,风险就会暴露,并通过证券化的渠道而四处传播。那么,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当务之急。首先,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其次,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目前规范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属于部门规章,层次较低,难以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应借鉴国外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经验教训,尽快制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处理好外部监管和内部制度之间的关系,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第二,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道德风险在金融市场上及易产生,次贷危机表明,要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加强市场化监管要求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要根除“不破产、无风险”的传统观念,并充分认识金融破产制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进入立法进程,它对于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提供银行经营风险的激励具有重要意义。在危机发生是,它能够为政府干预危机措施的效果提供震慑力,同时也有利于确定政府干预的合理界限,防止干预过度破坏市场约束机制。

第三,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美国的金融监管机制实际上是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混合体,监管机构形成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网状监管,容易造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导致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美国的经验教训警示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显得尤为迫切。加强金融监管的成本意识是我们过去容易忽略的,不仅要考虑到新增监管结构增加的直接费用以及采取金融监管措施的必要费用,还应当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的市场损失,这是政府监管替代市场调节的一种机会成本。我国是需要建立一个凌驾于“一行三会”之上的机构,还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的权力赋予其履行金融监管协调的最终职责?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而定。

第四,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次贷危机已演变成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危机波及全球,有市场人士甚至认为这一次次贷风波实际上主要由欧洲的金融机构为美国的金融风险埋单。中国亦有不少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金融全球化也是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影响着人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预期,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及监管层应谨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开放。为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主要有信息交换、政策融合、危机管理、确定合作的中介目标及联合行动。中国已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证监会国际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并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金融谅解备忘录,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打下了基础。我们应当善于利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获取信息,了解政策,主动采取行动以更好的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赵霜茁:现代金融监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孟楠: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

[3]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易宪容:“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J].人民论坛,2007,(17):32-33

[5]阳建勋: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25-27

[6]付敏: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75-79

[7]赵晓辉丛峰崔静: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n].中国信息报,2008年3月5日

[8]于凤芹: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2008,(Z1)

[9]范方志苏国强:美国次级放贷市场危机及其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

[10]刘辉杜姝一:美国次贷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J].新金融,2008,(2)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6

关键词:重大金融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操作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005-03

一、金融危机概述

所谓金融危机,是指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及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混乱,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金融危机往往与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但并未集中爆发的金融脆弱性紧密联系,二者通常被统称为金融不稳定。[1]

从历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表现形式看,可以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四大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混合型危机。

通常,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购买力或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币值的急剧下降,而当局为维护本币币值的行为又迅速地耗尽外汇储备。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就是典型的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运行障碍或违约导致银行中止其负债的内部转换,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从而发生挤提,银行最终破产倒闭或需要政府提供大量援助。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日本和东南亚危机中的各个国家就曾发生大批金融机构的经营困境和破产倒闭。

资本市场危机主要是指股票市场危机,表现为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票指数的急剧下跌,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就是从股票危机开始。

实际中的金融危机越来越表现为多种危机的混合形式,难以严格区分为哪一类,并且在不同类型之间不断演变。典型的混合型危机如日本的经济衰退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危机互相交织在一起。

本文主要研究了近三十年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

储贷协会危机是由市场风险引发,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交织在一起,导致银行危机的典型案例。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建立与20世纪30年代,当时正值经济大衰退时期,失业问题相当严重,许多人无力购买房屋,房贷储蓄协会便为解决此问题而成立,以互助方式互相周济。长久以来,储蓄贷款协会深入美国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一般民众主要的存款去处和借款来源,因此被誉为美国的社区银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储蓄贷款协会的放款中,房屋贷款因金额较大,为减轻借款人的还款负担,故多为长期借款。另外,利率一般为固定贷款利率,储贷会以吸收的存款支持其长期贷款。但在利率自由化以后,市场利率大幅波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美元短期存款利率直线上升,而储贷会原有的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收益却仍然维持不变,结果许多储贷会账面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此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房地产贷款的违约率由1988年的2.25猛增到1990年的6.54%,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是储贷会本来就不平衡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雪上加霜。相当一部分的储贷会因丧失支付能力而破产倒闭,造成了严重的金融信心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动用了1300~1800亿美元清理破产储贷会带来的遗留问题。

(二)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又称亚洲金融风暴,是指1997年发源于泰国,之后进一步影响到临近亚洲国家,甚至全球货币、股票市场和其他资产价值的一场金融大危机。

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货币也狂跌。与此同时,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印尼与菲律宾短期资金大量进出。

随后危机蔓延至东北亚。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账和坏账剧增,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日本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在20世纪80年代高速增长,但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股价急跌、银行的不良债权膨胀,1997年又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相继倒闭,1998年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面临破产被收归国有。从1994年至2001年,日本共有18家银行经营失败,被重组或破产;与此同时,另有131家信用公司和26家信托银行经营失败、被重组或破产。在1992~2000年,政府向经营失败的银行注资10兆日元,向并购破产金融机构的银行拨款13兆日元,回购不良资产4兆日元,累计出资27兆日元。

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亦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大量银行破产或被并购,商业银行的数量有危机前的33家减到2001年的21家,减少了1/3还要多。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sub-premiummortgage)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2008年年初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同时,由于放贷机构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基金等,因此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显出流动性不足危机。

二、危机发生前的典型特征

对各国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历次危机发生前的一些典型特征,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

以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东南亚各国为例,泰国、韩国和菲律宾三国国民经济在1997年以前,已连续15年保持6%~8%的增长,其中1990~1995年,泰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04%。

(二)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以及相应的政策因素吸引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然而,外部资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一国经济发展融资、进一步推动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反向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在外部资金以流动性极强的短期债务和热钱为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危机前的泰国,为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增长,也为了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计划,迅速实施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措施,鼓励从国外以低成本借入美元,导致资金大量流入。1991~1996年,泰国等亚洲主要资本输入国年平均资本流入390亿美元,其中1996年达到770亿美元,1997年上半年仍有310亿,而到下半年已经变成资本流出540亿美元。

(三)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国又维持固定且相对较高的汇率,导致国内流动性明显增多,推动银行信贷快速增长。

1981~1997年的十七年间,韩国、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国内信贷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17%和25%,特别是自由化措施使外币银行贷款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

(四)普遍的过度投资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和信贷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同时也是在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期下,危机前各国普遍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不但进一步吸引了外部资金的流入,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快速增长的对金融资产等虚拟经济的投资迅速推高了资产价格。1986~1995年,韩国、泰国以及印尼等国的投资占GDp平均比例分别高达33.9%、36.3%和32.6%,1996年更是达到40%以上,导致电子、汽车等一些关键工业部门以及房地产出现生产能力过剩。

(五)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尽管危机前各国宏观经济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高增长、低通胀,但实际上,由于过于乐观的预期导致实际资本过度积聚,特别是大量资金转向投机性强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金融、房地产泡沫。如日本,经济衰退前日经股价指数从1983年的8000多点起步,1986年即达16400点,三年翻了一番,其后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1987年6月到达25000点,1989年底达到38900点的顶点。相应地,股票市值从1981年的81万亿日元剧增到1989年的527万亿日元,而同时期日本的GDp增长不到一倍,股票的市盈率已达到250倍的异常水平。土地总市值则由1981年不到GDp的一半上升至1990年相当于GDp的5倍,以至于当时有“卖掉东京的土地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之说。

(六)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

国内资产和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不恰当地长期维持较高的本币汇率,危机前各国贸易状况不断恶化,逆差持续扩大,由此造成了对维持本币币值的信心丧失,同时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忧虑,使得经济在外部冲击面前不堪一击。

(七)货币普遍被高估

此外,危机前各国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货币普遍被高估,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汇率。如日本在“广场协议”的背景下,日元兑美元的汇价由1984年的251上升到1986年的160。泰国、墨西哥等国在危机前都选择了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本币逐渐被高估。在这种政策作用下,逐渐造成了上述系列问题的积累。

三、重大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从上述的重大金融危机事件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随着外国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断深入,尝试着开拓海外市场。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意识。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都因投资了海外次级债券的投资失误而蒙受了损失,这给我国进军海外金融市场的其他商业银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全球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2]

(二)在各国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商业银行以前在风险管理中只注重信用风险管理,而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鉴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商业银行业在关注信用风险的同时,必须将目光也投向其他两类风险的管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三类风险同时纳入资本监管的统一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三)注重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手段来化解银行风险

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短存长贷”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防止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虽然单个住房抵押贷款由于提前还款等因素使其现金流量不确定,而对于一组住房抵押贷款组成的资产池而言,由于统计规律的作用,整个资产池的现金流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而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转出。这样,商业银行可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3]

(四)针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全面清理损失,对所受影响做出全面预测,同时注重防范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

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被认为是低风险的优质资产业务,成为了大力发展的主要业务。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对房贷申请人的把关较为严格,也没有像美国那样针对信用级别低的客户的次级贷款,从表面上看,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质量很有保障,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我国没有较为完整的个人信用记录和较为严格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已经启用,但目前存在的个人住房贷款大都在之前发放,此外,个人征信系统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地方还需要完善。其次,我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里涨幅显著,并非不存在泡沫。现在房价回调,不少地方就有断供事件发生。再次,美国从事按揭贷款的信贷公司的经营模式与我们大不相同。对它们来说,业务的扩张主要靠按揭证券化来支持,并不是靠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因此,到危机发生时,信贷公司实际上只持有它们发放贷款的一小部分。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不发放次级贷款,但是假按揭贷款却实实在在存在。假按揭由于根本没有抵押的房产,其可能的损失率与美国次级贷款相比,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参考文献

[1]王自力.警惕繁荣背后的金融危机[n].经济观察报,2007-05-29.

[2]黄嘉.次贷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与启示[J].美中经济评论,2008,(6).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应对政策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波还没有平复,世界实体经济下滑还没有见底,中国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从学理上说清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三个为什么”,深入解读党的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对于帮助人民群众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共克时艰是十分必要的.

(一)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美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但是由于贫富差距很大,许多低收入家庭没有住房。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本应该是政府的事,但是美国政府不作为,试图用市场的方式,用次级抵押贷款去解决,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1.美国的抵押贷款分类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根据借款者的评级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按揭贷款。此类贷款一般是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评级分数在680分以上的收入稳定的优质贷款购房人,这些贷款购房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进行按揭贷款.

第二类是次级抵押贷款。此类贷款一般是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还款能力差、负债较重的贷款购房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差,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和风险是对等的,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质抵押贷款高2%~3%.

第三类是”alt-a”贷款。它是一个介于优质按揭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二者之间的贷款,这种贷款通常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分到680分之间的贷款人的贷款.

这三类贷款中直接引起次贷危机的是次级抵押贷款.

2.美国的次级贷款发放情况

从2001年以来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2001~2006年次级抵押贷款增长表2001年1200亿美元2002年1850亿美元2003年3100亿美元2004年5300亿美元2005年6250亿美元2006年6000亿美元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发展十分迅速,到2006年总共达到23700亿美元的天量,次贷的贷款人都是穷人,利率又高,其中隐藏的风险不言自明.

3.次贷危机的原因

第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人的还款保障不是建立在自身的经济能力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会上涨的预想上。在房加上涨的时候,银行可以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风险不大。2000~2006年间,全美房价年平均增幅接近9%,在某些地区,一套2000年价值15万美元的住房到了2006年价值约为25万美元。这符合次级贷款人的预想,并且他们认为房价还会继续涨上去,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数量不断攀升.

第二,贷款中介机构违规操作,许多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也加入了购房的大军。中介机构只要贷款生成,就能拿到可观的中介费,而不付任何法律责任。(许多不三不四的人都加入房哥、房嫂的队伍)有的甚至不要首付、不要任何收入证明,并且一年内不付利息。一年后还不上月供,拍卖房子.

如果房价涨了,还了贷款,白住一年,还能够拿到一笔余款,何乐不为;如果房价跌了,把钥匙寄给贷款公司,拍屁股走人.

第三,2004年开始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17次提高基准利率,贷款利息同时上升。2003年到2007年初,美国一年期国债收益在从1.25%涨到5%。随着利率的上涨,借款人每月还款额大大增加,造成违约率大幅增加,2007年初美国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由于拍卖的房子数量不断攀升,房价不断下跌,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之所以能够如此天量发行,与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支持证券,即次级债有直接的关系.

4.美国的次级债

“美国的次级债”特指基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而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要了解美国的次级债,首先要了解美国的债券分类.

(1)美国的债券分类。美国的债券按照信用评级分为三类:第一类优级债券指那些信用非常好的政府或公司债券,如国债、优质上市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等;第二类次优级债券指信用相对优级低,但收益相对优级高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较优质资产的证券化债券;第三类次级债券是指信用等级差风险大,收益高的债券。

(2)美国的次级债。我们所说美国的次级债,是专指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债券,这种债券一般是由投资银行打包次级抵押贷款,然后由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进行评级后在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购买者可能是基金、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也可能是国外机构或投资者。次级债的投资收益一般高于优先级债券和国债等低风险的债券.

适当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有利于配置资源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它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产流动性。但是如果资产证券化融资不断扩大,次贷产品不断衍生、无限泛滥,必然导致金融危机.

5.次贷衍生产品的泛滥

美国的次级债最初是资产支持证券,逐步衍生出债务抵押债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猎杀借贷、负滩还贷款、信贷违约掉期等。这些次贷衍生产品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其中破坏力最大的是“信贷违约掉期”。信贷违约掉期实际上是一种贷款违约保险,它的出现,源于银行转移信贷风险的需求.

它的运行原理:a企业向b银行借款,到时a向b支付本息,b赚取利息。银行业务是有风险的,假如a企业破产,b银行别说利息拿不到,甚至连本金都有可能讨不回来。于是,上世纪90年代中,摩根大通银行为了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最先推出信贷违约掉期产品。其原理同样简单,即由金融公司c为b银行提供保险,b每年支付c保险费用,如果a企业破产了,c公司保障b银行的本金,补偿它所有的损失。如果a安然无恙,b交的保险就成了c的盈利.

通过信贷违约掉期,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就把自己面临的信贷违约风险转嫁给卖违约保险的一方了。保险公司受大数原理的制约,如果被保险的企业少量破产,保险公司是能够承担的,但是如果被保险企业大量破产,保险公司就难以承担了。后来信贷违约掉期产品也不断翻新,开始用于衍生品,包括次贷担保债券凭证。于是,信贷违约掉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最初提供保险的产品,演变成了投机的工具.

6.次贷衍生产品创新路线图

(1)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v,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2)次贷衍生产品创新路线图次级抵押贷款经过资产证券化成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然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经过金融创新打包成为债务抵押债券;这个过程可以产生多次,形成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最后是购买信贷违约掉期进行保险,形成了长长的金融衍生产品链条,而且链与链之间纵横交错。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这种链条产生每一个环节都要收掉三笔费用,一是管理费、二是评估费、三是保险费,大量资金在中间环节被抽走,当链条的第一环节次级抵押贷款大量违约的时候,整个链条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次贷危机就爆发了.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能够如此天量发行是因为次级债券的支持。美国的次级债能够得到基金、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国外机构或投资者的如此追捧是因为“美元本位制”的危机.

(二)“美元本位制”的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本位制.

1.金本位制近代以来,黄金一直被作为主要的储藏价值手段,也是商业上最易接受的交易媒介。典型的金本位制是在十九世纪初开始成型的,它具有一种自动的调节机制。简单表述如下第一,金本位制对贸易顺差国的调节机制。贸易顺差黄金流入——信贷扩张经济繁荣——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出口下降进口上升——黄金外流贸易平衡。第二,金本位制对美元逆差国的调节机制。贸易逆差黄金外流——信用紧缩经济萧条——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出口上升进口下降——黄金回流贸易平衡。金本位制下,由于黄金本身具有价值,使这种货币体系具有自动调节功能,防止了各国贸易帐户出现失衡的问题,20世纪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黄金生产的速度,作为国际偿付和储备的黄金远远不够用,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金本位制必然退出历史舞台.

2.布雷顿森林体系众所周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实施美元兑换黄金的制度,美元就取得了“准黄金”和“国际货币”的地位。“二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而且流通中的黄金不可能大规模兑换黄金,因此美元的发行就可以适当多于黄金储备,这在一定意义上化解了国际偿付能力不足和国际储备短缺问题。在“二战”之后的20~30年时间中,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是美元的发行量不能无限制多于储备的黄金,当美元储备只相当于美元流通量的很小一部分时,美国政府就会逐步丧失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3.“美元本位制”学术界之所以采用“美元本位制”这个名称,是因为美元已取代黄金的地位,成为全世界最核心的储备货币。美元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它使得美国把没有黄金担保的美元负债输送给主要贸易伙伴,而不像布雷顿森林体系或金本位制下那样用黄金支付进口,为大量的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融资.

美元本位制实行初期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好处。大量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其中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受益最大。这些国家政府得到税收,企业得到利润,工人得到工资,经济加快发展.

中国也得到了这方面的好处,但是我们的好处是干出来的,我们的政府官员承担了重大责任,我们的企业家艰苦创业,尤其是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第二,美国得到两波好处。第一波消费者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生产的价廉物美的商品。美国好像突然发现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大金库,只要启动它的印钞机就能得到全世界的商品.第二波美国的贸易伙伴把美元盈余重新投资于美国以美元计值的资产,支援美国的国内建设。美国的好处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美元本位制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它的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美元盈余国家的负响。经常账户盈余或资本账户盈余建立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由于美元不能在本国市场上直接流通,盈余的美元只能作为外汇储备,发行了大量与储备美元相配套的本国货币,使本国货币流通量大大超过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量,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最后导致经济的崩溃。日本和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国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过热现象,特别是房地产价格过度膨胀。第二,对美国本身的负面影响。具有大量美元盈余的国家把他们的美元重新投资于美国以美元计值的资产,造成美国国内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等现象.

美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引发了严重的泡沫,使得美国消费者通过住房抵押获取额外融资,来维持透支消费。当泡沫破灭时,金融衍生产品的链条断裂,危机就产生了.

总之“美元本位制”条件下,美元不受约束的发行,导致美国无限度的信用扩张和美国人长期超出其财富创造能力的消费增长,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三)我们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解读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和国务院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十大对策措施。重点包括在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国家首次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相应,国内各地区也纷纷推出了扩大政府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的计划。通过这些措施的推出,将力求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困难和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此次中央的4万亿投资和地方的配套投资主要运用的是财政政策.

1.为什么主要选择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顾朝明先生的著作《大衰退》创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危机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1)关于大衰退的传统解释。长期以来,对于美国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以及20世纪90年代日本长达15年的大衰退,传统解释一般都认为:股市崩溃导致银行不良资产贷款等问题凸显,因此造成信用紧缩,流动性陷阱产生,进而导致企业借贷困难,最终引发了整体经济大规模的倒退。基于这种理解,到目前为止的西方主流观点对于这种大规模经济衰退的解决办法基本上都着眼于货币供给方,主张政府在大力治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同时,主要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的资金,增加流动性,遏制并消除信用紧缩现象,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股市崩溃——信贷紧缩——企业借贷困难——经济萧条——政府注资(货币政策)——信贷扩张——经济复苏.

(2)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辜朝明先生在《大衰退》中创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彻底颠覆了以上这种传统观念,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认为:问题的根源并非货币供给方,而是货币需求方——企业。这种观点认为,经济衰退是由于股市以及不动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以后,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度扩张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企业负债严重超出资产,因此,企业即使运作正常,也已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是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但是暗地里这些企业却在全力以赴地偿还债务。这时企业将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在停止借贷的同时,将企业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投入到债务偿还上,不遗余力地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企业这种“负债最小化”模式的大规模转变最终造成合成谬误,于是就会出现即便银行愿意继续发放贷款,甚至在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也无法找到借贷方的异常现象。由于借贷方不足这个造成信贷紧缩、流动性停止的关键因素深藏于幕后,不为人所知,最终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衰退期间的货币政策失灵现象的发生.

市场泡沫破灭——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合成谬误(企业不贷款)——货币政策失灵——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当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出现资不抵债现象,企业大规模转向负债最小化模式,从而导致合成谬误,将经济拖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此时利率降至极低点,通货紧缩现象发生,货币政策完全失灵,政府必须大胆使用财政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复苏.

2.党中央、国务院的应对策略主要采取财政政策

2008年1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2009年新春伊始,继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之后,中央政府已悄然启动部署又一轮中央投资计划,这一次是1300亿元。这笔中央投资初步拟定安排中央项目350亿元,分配给地方额度为95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重点项目、环境保护工程和结构调整构成了新投资的六条主线.

以上措施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主要采用的是财政政策。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认为,在经济下行阶段政府必须大胆使用财政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复苏是具有学术价值的,但是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断定,在经济下行阶段货币政策完全失灵是偏面的。党中央、国务院在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如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等货币政策措施.

2009年6月12~14日温总理在湖南考察。温总理指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主要表现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消费稳定增长,夏粮再获丰收,工业稳中有升,市场信心增强.

实践证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方针和一揽子计划是正确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据笔者了解当前广大基层干部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运作机理、“美元本位制”危机的学理解释、党的应对政策的正确解读方面还缺乏学术上的理解,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统一思想,树立信心方面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因此当前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经济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解读党的经济政策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m].经济出版社,2006.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8

关键词:次贷危机;房地产业;金融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随着危机的深入,损失开始从次级贷款机构向整个金融界蔓延,并最终形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得益于世界各国全力的经济振兴计划,2009年世界经济露出了复苏的苗头。但是,本次由次级贷款引发的危机仍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其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因此,巨大的利润促使金融机构大量提高次贷的投放金额,其业务量曾一度占到美国房贷市场的20%。在楼市升温的时候,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坏账率也始终保持在极低水平。问题在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贷打包成了债券,卖给了众多的国际投资者。但随着美国房价趋低、美联储连续l7次提息,使贷款利率不断升高,房子出手越难,使次贷的借款人越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坏账率上升,次贷市场发生了异常,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国际投资市场,市场上持有此类债券的银行、投资者、普通民众等受到巨大损失,危机最终席卷整个金融行业。

二、我国房地产业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自从1990年国务院55号令对土地交易的法律承认开始,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6年的发展历史了。这16年间,我国房地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住房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严重的供需矛盾以及投机资本的进入也造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巨大泡沫。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市场发育不良,泡沫化程度较高;土地的供应不规范,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严重;供需结构失衡;房地产业对金融依赖程度较高,蕴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率的提高,我国的房地产业仍将被看好,商品住房价格作为的焦点,未来仍有可能继续走高。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启示

笔者认为,我国暂时还没有发生次贷危机的风险,但是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1、加强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监控。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美国成熟的房地产市场都会引发次贷危机,何况我国的新兴市场。目前,我国房地产投机行为尤为严重,房地产中充满着巨大的泡沫。由于我国抗危机的经济实力还远远不如美国,因此一旦在我国发生次贷危机,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建立房地产价格监控机制,时刻保持对房地产投机行为的警惕,是十分必要的。

2、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信用评审机制,对住房贷款者的信用和还贷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一个成熟的国家需要建立公民的信用评价系统,而我国的个人消费信用评价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个人信用数据的储备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信贷机构注重贷款者信用还贷能力的审查。商业银行需要尽量避免因为利益的驱使而放松对借贷者资格标准的审核。从长远来说,建立我国完整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将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3、房地产企业树立风险意识,积极建立本企业的风险评级制度。在经济景气时的良好效益显然不能放松对可能即将到来的风险的预测与对策。一个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及时建立自己的风险评级制度,对宏观经济和房地产景气指数都需要有预见性。在面临风险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比如,如果能及时预见房地产行业将进入下行区间,就应该加快销售回收资金,减少土地囤积,使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度过行业的低迷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变幻难测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4、实现资产风险权重的可调管理,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检测。目前,根据《资本充足性管理办法》,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对企业和个人的其他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这种僵化和简单化的资产风险权重管理很难适应变幻莫测的宏观经济形式和市场风险的客观要求。因此,资产风险权重应比照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风险系数一年一调的做法,根据市场变化实行一年一调,并提高对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准备的监管要求。

5、加强住房贷款居民的风险意识。有些居民在房价上涨时,只看到了房价的上行,却忽视了任何价格都会有涨有跌,因此没有对自己今后的还贷能力进行有效的估计,以及应对房价下跌的心理准备,这就为以后房价下跌,无力偿还债务埋下了隐患。

6、谨慎对待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发展住房按揭证券化确实可以化解集中于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分摊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规模仍然很小,远未达到需要推动证券化的水平。再者因为住房抵押贷款相对其他贷款仍属于优质资产,风险权重相对较低,所以在住房抵押贷款占其资产比重影响到其流动性之前,商业银行出售住房抵押贷款的积极性和可能性都很低。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对全球金融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而且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银行购买的次级贷款数量不多,对我国的金融业造成的冲击不大,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次贷危机的危害及未来可能在我国发生的危险。正所谓未雨绸缪,总结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在将来可能发生危机风险的时候,就能够及早发现风险,把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郑良芳.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成因剖析和十点警示[m].经济研究参考,2007.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9

内容提要:住房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及“次贷”危机是典型的“综合经济法律问题”,涉及合同法、担保法、房地产法、贷款人保护法、金融监管法等多个部门法,需要运用各法律部门的原理,综合系统地分析解决。

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于次级按揭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产生的巨大泡沫,自2007年初爆发以来,已席卷全球各大金融市场乃至商品市场。美国“次贷”危机是2008年以来蔓延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直接思考是,中低收入者住房的社会保障问题能否通过市场化途径予以解决,以及住房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问题,由此引申了关于这场金融危机深层次原因的思考,对此,我们可以从自由主义、宏观调控以及政府管制的界限和相互作用机理来加以解释和分析。而在制度层面,凸显建立反映市场真实信息的社会信息信用体系、强势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公平交易制度、平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次贷”危机前美国对相关领域的金融监管

(一)对不动产贷款的金融监管

在美国的银行经营权限历史中,不动产贷款有着特别之处。从1863年通过《国家银行法》到1913年,国家银行是被禁止为不动产提供贷款。从1913年到1982年,美国通过了一系列针对不动产的规范性限制,特别是包括了贷款——价值比例。从1913年到1974年,美国联邦法律规定,因为不动产贷款代表的是非流动性资产,此类贷款应该与最稳定的银行储蓄负债捆绑在一起。因此,全部不动产贷款被限制在银行资本和盈余的25%或储蓄的33%以内。1982年《Garn-StGermain储蓄机构法》删除了对国家银行不动产贷款限制的法律规定。由此不动产贷款只受到银行安全、稳健经营理念的限制,因此,实际上不动产贷款和商业、工业和消费者贷款一样不受限制。

(二)对投资银行的金融监管

美国投资银行实行集中型监管模式。美国投资银行的监管呈金字塔形状。塔顶是美国国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各州设立的监管机构中间部分是自律组织,具体包括纽约及其它证券交易所、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清算公司等基础是投资银行内设的监管部门。在监管金字塔中,美国国会负责投资银行监管方面的立法,证券交易委员会根据国会立法,制定投资银行监管方面的法规,并依法对投资银行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各州设立的监管机构依据各州的立法,在其管辖范围内对投资银行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各种自律组织负责监督各自市场上的交易及其成员的活动,他们制定修改的法规需由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投资银行内的监管部门负责监督银行与公众的交易,调查客户申诉,答复监督机构的询问。[1]

(三)对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的金融监管

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开始交易,但直到2002年左右,投资者包括养老金基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的投资者,才对这一产品突然爆发兴趣。房地产抵押贷款由过去的鲜为人知的非流动性资产,变为今天无所不在、交易频繁的证券化产品。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主角以前是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而到了2006年,美联储数据显示,华尔街投资银行已经控制了60%的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市场。

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市场的领袖包括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和瑞银集团。他们从贷款机构手中收购住房抵押贷款,将贷款集中起来组成资产池以分散风险,尔后将资产池分成小份,然后出售。在打包发行证券化产品并客户交易或自行交易的过程中,华尔街获取巨大利润。1990年之后,这一产品的买家只要购买并持有,将其计入财务报表中,直到贷款收回,因此交易并不活跃,直到2000年,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日交易量只有600亿美元。但后来,交易更为活跃,其计价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逐日盯市”的特征,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规模已达6.5万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2500亿美元,甚至比美国国债市场规模还大。[2]

2008年4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Reserve,简称Fed)副主席科恩(DonaldKohn)表示:“很明显,投资银行对金融市场构成的潜在威胁可以与商业银行不相上下,因此应该加大对投资银行的监管力度。”科恩在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中表示,Fed应该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过度使用杠杆和挤兑风险感到担忧;在过去的几个月中,Fed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不是只有商业银行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几周前,美国财政部(treasuryDepartment)公布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计划,其中就提到Fed应当加大对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金融业的监管力度。[3]

二、美国在“次贷”危机中的金融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

“次贷”危机考验了美国金融市场宏观调控的能力,其金融危机应对的措施及其利弊效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金融监管

2000年前后,由于网络产业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的打击,美联储开始执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通过扩大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发展,其中最大的恶果是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2004年春,美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关注贷款标准的放松。惠誉评级机构(FitchRating)将一家主要次级房贷机构列入“信用观察”名单,表示对该机构次级房贷业务的担忧。与此同时,美联储一面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至5.25%;另一面却继续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利率房贷。

更为严重的是,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已经开始调低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评级。2006年新发次级房贷评级在BBB和BBB-,2007年下调至少有20%信用评级。而评级一旦跌破投资级,很多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按照其章程,不能持有投资级以下证券,必然大量甩卖,给市场带来重大冲击,并波及其他金融市场。为此,美国政府及美联储等金融监管机构采取了如下宏观调控措施来缓解此次房地产金融危机:

1.提升住房信贷市场危机的监控和预警。美联储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银行监管机构从2006年春季开始注意到购房者丧失还贷能力的案例越来越多,为此,美联储会同其他四家银行监管机构颁布了一项房贷市场抵押贷款指导意见,帮助银行业全力避免危机发生。

2.恢复美国和国外金融市场信心。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时,美国金融市场一片恐慌,此时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官员立即对美国经济的基本状况做出乐观评价,指出“整体房屋贷款市场依然健康,抵押贷款质量依然上佳,美国经济仍然十分强劲”。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表态对金融市场信心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的过度反应。在政府官员发表对美国经济看法后,当时的美国股市全线开始上涨,挽回部分损失。

3.保护个人住房信贷市场底层消费者,防止房地产市场降温加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抵押品的价值与贷款发放量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重视保护住房信贷市场个体消费者的利益是保障房地产市场需求,防止市场进入恶性循环的重要措施。此前,部分贷款机构把一些人划分到信用等级差的客户人群中,从而导致他们的借贷成本上升、还款负担增加。美国国会讨论向银行及其他抵押贷款机构实施限制性措施,防止更多人因无力还贷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包括对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整个贷款期限内进行全程评估,而不是只在放贷初期进行评估。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建议,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mae)和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协会(Freddiemac)等大型抵押贷款机构考虑给予那些经济困难的借款者更多时间来偿还贷款。该部还提出,美国政府应考虑对部分次级抵押贷款商采取惩罚性措施,以减少住房收回案件,安定民心,防止消费快速降温。

4.启动大型住房信贷机构护市。美国政府支持的两大住房抵押公司,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协会都制订了拯救计划,他们表示“能担负起责任”拯救市场。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准备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折价购入大量抵押贷款,并将其证券化后以较高折扣推向欧洲和新兴市场。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还推出了“援救贷款计划”,向那些无力偿还目前贷款的美国人提供贷款帮助,保住他们的房子。

5.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共担风险。金融市场具有全球联动性,如果美国的金融市场发生问题,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各国均不愿意看到这种景象出现。因此,美国政府积极同日本等债权国协调,以期有助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恢复。[4]

(二)评价

美国通过金融宏观调控来应对“次贷”危机的做法,不啻为对住房抵押贷款微观市场失效的“头痛医头”,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而为之。从根本上讲,美国的住房社会保障措施囿于自由市场的压力而不可能全面实施,这直接导致中低收入者被逼入了无房或租房的境地,不得不通过次级按揭贷款走进风险极大的金融市场。良性健康的金融市场,应当将贷款的信用基础建立在贷款人未来稳定的现金流入上,也就是说,需要让低收入者能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不能仅仅将风险系于其将要买入的住房的资产增值上。因此,此次危机处理前后的宏观调控措施都只是事后对风险和剩余财产分配的处理,而没有涉及到事前预防机制如何建立。

更有甚者,此次“次贷”危机还打乱了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阵脚,迫使其采用了不寻常的拯救措施来挽救贝尔斯登等违规操作而濒临破产的机构。[5]虽救了一时之急,稳定了宏观金融体系的信心和流动性,但是却树立了一个后患无穷的“债多不愁”的道德风险反例,这也就是其调控措施“饮鸩止渴”的一面。美联储面对it泡沫破灭之后低迷的美国市场,推出了长期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却在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而不得不升息之后,再次掉进了市场低迷的深渊,甚至将面临美国经济衰退和美元贬值的窘境。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健康良性的市场应当建立在微观经济的真实需求、公平交易和完善治理上,而不能过分依赖宏观经济的政策和人为的反周期调控,这些政策和调控有可能发出错误的市场信号,进一步扭曲市场,并使危机的危害潜伏和后移,却难以用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彻底根治微观经济的痼疾。

一言以蔽之,在微观市场有缺陷的前提下,妄想通过金融宏观调控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其结果可能恰恰是南辕北辙。危机过后,摆在立法者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完善微观市场的法治规范和监管机制以实现强者与弱者的公平交易、外部人与内部人的均衡治理;要么通过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住房市场的二次分配。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与美国相似,我国也正在经历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时期。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发展比较晚。自1998年以来商业银行也纷纷调整了其信贷资产结构,由于住房抵押贷款的低风险特性,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结构调整中似乎特别垂青于住房抵押贷款。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正是造成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信贷的增长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现实的有效需求。以房价收入比来度量,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无疑也越来越具有美国式次级抵押贷款的特征,只不过中国的商业银行迫于监管的压力仍然要求一定的首付比例,这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借款者违约的损失。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了;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的利率,借款人的偿付压力增大了,他们也越来越难以预测未来偿付现金支出的变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准备可能是不足的,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又相对较低,这些使得商业银行一旦被暴露在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面前时,其应对的能力就可能会相当脆弱。[6]

三、关于住房次级按揭贷款的经济法学思考

本文认为,住房次级按揭贷款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次贷”危机是一个典型的“综合经济法律问题”。也就是说,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跨越法律部门、超越经典宏微观经济学的综合问题。

我国为了对次级贷款及资产支持证券化市场进行有序试点和监管规范,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于2004年6月17日颁布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2005年4月20日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但是,由于我国在《投资公司法》(SpC公司型资产证券化)、《信托法》、《物权法》和《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中缺乏相应配套的基础性法律规范,因此,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权益的私法保护机制尚难以建立,光靠监管机关难以维持该市场的良性运转和发展壮大。[7]

在微观上,住房次级按揭贷款首先是按揭贷款的一种,因此是一种法律上的合同关系或担保关系,经济上的交易关系或信用关系,所以它涉及到《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破产法》、《拍卖法》等私法规范;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分析、成本价格分析、交易成分和契约经济学分析。也就会发现其中的市场缺陷,于是又涉及到类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贷款人权益保护法”或者“房地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问题,涉及到金融机构虚假陈述和欺诈的“反欺诈法”问题,以及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中的债权人(存款人)和中小股东(证券化产品投资人)的权益保护问题等。

在宏观上,住房次级按揭贷款首先涉及到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限制问题,它既是商业银行的一个内部风险控制的治理问题,也是一个行业自律与金融监管问题;更进一步,商业银行将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后,通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予以出售给证券投资者,又带来了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风险防范和道德风险问题,也就要求对投资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资产负债比以及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和外部监管,以保护其他金融机构或债权人防止受到证券化产品带来的系统风险的侵害。上述所有这些,都是通过金融监管法来实现的,需要相应的银行和证券监督机构来履行监管职责。最后,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还体现出来金融市场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影响,尤其是利率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而这又涉及到金融宏观调控和危机应对过程中,相应的机构的职权及其限制的问题。很明显,“次贷”危机使得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不得不日益加强了混业动态监管的特点。

在社会功能上,住房次级按揭贷款的作用之所以被美国政府有意无意的放大,其原因都在于政府希望借助金融市场的作用发挥政府在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上的杠杆作用,以此解决更多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保障目标。然而,“次贷”危机的危害再一次提醒我们,社会保障政策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不可能完全被市场机制所取代,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而竞争规则对社会弱者极其不利的条件下,更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的“马太效应”。因此,必须在市场之外,建立健全科学、完善和发达的住房保障制度,并使之与房地产市场相兼容和衔接,以此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因此,住房次级按揭贷款问题最终落脚到住房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才能得以根本解决。

综上所述,住房次级按揭贷款的法律问题,既涉及到私法及其公法化的一面,又涉及到公法及其与市场的兼容性问题,同时还涉及到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的结合问题,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综合经济法问题,需要运用各个法律部门的原理,尤其是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原理,综合系统地加以审视、分析和应对解决,[8]并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平衡协调、公私兼顾原则。比如,在住房次级按揭贷款中既要保护中低收入者的权利,又要保护银行的利益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积极性,防止偏袒一方而损害整个金融秩序,甚至导致金融系统风险。在风险防范中,既要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又要保护金融安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时候,既要保护个别买房人的利益,又要实现整个住房分配制度公平合理。

2.社会本位、实质正义原则。比如,在住房按揭贷款的放贷过程中,如果放贷人员及中介机构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完整,或者有意欺诈贷款人的情形,就应当打破合同的“形式正义”的束缚,按照实质正义的原则,保护作为弱者的买房人的权益;再比如,对社会弱者的中低收入买房人实施“正福利”原则的补贴,实质在于解决城市的中低级别就业者的生活问题,从而为整个社会生活与经济秩序提供稳定的保障,减少失业和边缘化导致的犯罪,因此,是一种社会本位原则的体现。

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比如,在解决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对违规放贷、虚假陈述的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追究责任,而不能为了表面上的金融稳定“放他一马”,这样即违背了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又滋长了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损害了社会公正。再如,在制定住房补贴发放标准时,要遵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以实现正向的激励,而不能因为社会保障的发放,出现反向激励“养懒汉”的效果,因此,买方自己负担的数额要随着住房标准的提高而提高,从而实现其责、权、利、效相统一。

注释:

[1]阎向军:《美国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及借鉴》,载《首都经济》2002年第1期

[2]SeetheCausesoftheCrisis:RounduptheUsualSuspects,mordenBankers,may2007.

[3]《美联储科恩:加大对投资银行监管》,载http://hfc168.com/Support/Show_article.aspiD=40913.

[4]ResolvingCrisisofSubprimemortgageindustry,mordenBankers,may2007.

[5]参见朱伟一:《窃国者侯:华尔街的胜利》,载《南方周末》2008年3月27日,第17版;杰夫:《拯救贝尔斯登》,载《南方周末》2008年4月3日。

[6]彭兴韵:《中国房贷也有美国次级债风险特征》,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8月13日。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篇10

关键词:重大金融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操作风险

一、金融危机概述

所谓金融危机,是指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及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混乱,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金融危机往往与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但并未集中爆发的金融脆弱性紧密联系,二者通常被统称为金融不稳定。

从历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表现形式看,可以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四大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混合型危机。

通常,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购买力或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币值的急剧下降,而当局为维护本币币值的行为又迅速地耗尽外储备。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就是典型的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运行障碍或违约导致银行中止其负债的内部转换,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从而发生挤提,银行最终破产倒闭或需要政府提供大量援助。20世纪9o年代中期的13本和东南亚危机中的各个国家就曾发生大批金融机构的经营困境和破产倒闭。

资本市场危机主要是指股票市场危机,表现为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票指数的急剧下跌,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就是从股票危机开始。

实际中的金融危机越来越表现为多种危机的混合形式,难以严格区分为哪一类,并且在不同类型之间不断演变。典型的混合型危机如日本的经济衰退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危机互相交织在一起。

本文主要研究了近三十年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一)2o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

储贷协会危机是由市场风险引发,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交织在一起,导致银行危机的典型案例。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建立与20世纪30年代,当时正值经济大衰退时期,失业问题相当严重,许多人无力购买房屋,房贷储蓄协会便为解决此问题而成立,以互助方式互相周济。长久以来,储蓄贷款协会深入美国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一般民众主要的存款去处和借款来源,因此被誉为美国的社区银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储蓄贷款协会的放款中,房屋贷款因金额较大,为减轻借款人的还款负担,故多为长期借款。另外,利率一般为固定贷款利率,储贷会以吸收的存款支持其长期贷款。但在利率自由化以后,市场利率大幅波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美元短期存款利率直线上升,而储贷会原有的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收益却仍然维持不变,结果许多储贷会账面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此外,2o世纪80年代末9o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房地产贷款的违约率由1988年的2.25猛增到1990年的6.54%,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是储贷会本来就不平衡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雪上加霜。相当一部分的储贷会因丧失支付能力而破产倒闭,造成了严重的金融信心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动用了1300~1800亿美元清理破产储贷会带来的遗留问题。

(二)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又称亚洲金融风暴,是指1997年发源于泰国,之后进一步影响到临近亚洲国家,甚至全球货币、股票市场和其他资产价值的一场金融大危机。

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货币也狂跌。与此同时,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印尼与菲律宾短期资金大量进出。

随后危机蔓延至东北亚。从l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账和坏账剧增,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日本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在2o世纪80年代高速增长,但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股价急跌、银行的不良债权膨胀,1997年又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相继倒闭,1998年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面临破产被收归国有。从1994年至2001年,日本共有18家银行经营失败,被重组或破产;与此同时,另有131家信用公司和26家信托银行经营失败、被重组或破产。在1992~2000年,政府向经营失败的银行注资1o兆日元,向并购破产金融机构的银行拨款13兆日元,回购不良资产4兆日元,累计出资27兆日元。

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亦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大量银行破产或被并购,商业银行的数量有危机前的33家减到2001年的21家,减少了1/3还要多。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及“优惠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一3%。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2008年年初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同时,由于放贷机构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基金等,因此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显出流动性不足危机。

二、危机发生前的典型特征

对各国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历次危机发生前的一些典型特征,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

以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东南亚各国为例,泰国、韩国和菲律宾三国国民经济在1997年以前,已连续15年保持6%~8%的增长,其中1990~1995年,泰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04%。

(二)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以及相应的政策因素吸引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然而,外部资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一国经济发展融资、进一步推动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反向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在外部资金以流动性极强的短期债务和热钱为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危机前的泰国,为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增长,也为了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计划,迅速实施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措施,鼓励从国外以低成本借人美元,导致资金大量流入。1991~1996年,泰国等亚洲主要资本输入国年平均资本流人390亿美元,其中1996年达到770亿美元,1997年上半年仍有310亿,而到下半年已经变成资本流出54o亿美元。

(三)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国又维持固定且相对较高的汇率,导致国内流动性明显增多,推动银行信贷快速增长。

1981~1997年的十七年间,韩国、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国内信贷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17%和25%,特别是自由化措施使外币银行贷款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

(四)普遍的过度投资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和信贷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同时也是在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期下,危机前各国普遍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不但进一步吸引了外部资金的流入,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快速增长的对金融资产等虚拟经济的投资迅速推高了资产价格。1986~1995年,韩国、泰国以及印尼等国的投资占GDp平均比例分别高达33.9%、36.3%和32.6%,1996年更是达到40%以上,导致电子、汽车等一些关键工业部门以及房地产出现生产能力过剩。

(五)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尽管危机前各国宏观经济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高增长、低通胀,但实际上,由于过于乐观的预期导致实际资本过度积聚,特别是大量资金转向投机性强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金融、房地产泡沫。如日本,经济衰退前日经股价指数从1983年的8000多点起步,1986年即达16400点,年翻了一番,其后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1987年6月到达25000点,1989年底达~38900点的顶点。相应地,股票市值从1981年的81万亿日元剧增到1989年的527万亿日元,而同时期日本的GDp增长不到一倍,股票的市盈率已达到250倍的异常水平。土地总市值则由1981年不到GDp的一半上升至1990年相当于GDp的5倍,以至于当时有“卖掉东京的土地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之说。

(六)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

国内资产和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不恰当地长期维持较高的本币汇率,危机前各国贸易状况不断恶化,逆差持续扩大,由此造成了对维持本币币值的信心丧失,同时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忧虑,使得经济在外部冲击面前不堪一击。

(七)货币普遍被高估

此外,危机前各国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货币普遍被高估,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汇率。如日本在“广场协议”的背景下,日元兑美元的汇价由1984年的251上升到1986年的160。泰国、墨西哥等国在危机前都选择了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本币逐渐被高估。在这种政策作用下,逐渐造成了上述系列问题的积累。

三、重大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从上述的重大金融危机事件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随着外国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断深入,尝试着开拓海外市场。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意识。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都因投资了海外次级债券的投资失误而蒙受了损失,这给我国进军海外金融市场的其他商业银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全球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在各国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商业银行以前在风险管理中只注重信用风险管理,而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鉴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商业银行业在关注信用风险的同时,必须将目光也投向其他两类风险的管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三类风险同时纳入资本监管的统一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三)注重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手段来化解银行风险

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短存长贷”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防止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虽然单个住房抵押贷款由于提前还款等因素使其现金流量不确定,而对于一组住房抵押贷款组成的资产池而言,由于统计规律的作用,整个资产池的现金流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合成资产池,转人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而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转出。这样,商业银行可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