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9:02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1

关键词:社区管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中图分类号:C916;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345-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不断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努力去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针对我国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决定》。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各地区、部门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各类问题,形成了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维护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这些年来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证明,必须继续坚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工作方法,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的力度[1]。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长期坚持下去。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其主要任务是: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堵塞违法犯罪活动的漏洞;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居民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

一、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队伍落实各项综治工作措施,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要求,以及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强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目标,探索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促进社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二、当前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很多“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社区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任务越来越繁重,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共同体,广大居民迫切希望将社会建设成为一个安全、温馨的港湾,这就是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因此,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

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通俗地讲就是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要用齐抓共管的手段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面对社区面积大,外来人员多的复杂的情况,社区领导首先把搞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首位,强调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适时的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意见,正在逐步的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贯穿于社区的和项工作之中。

三、新时期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建设内容

新时期在全社区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社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搞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有利地维护社区政治社会大局稳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凸现,刑事和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社区站在实践执政为民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了新形势下维护稳定的长期性、艰巨性,充分认识了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性,把平安建设作为了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社区加快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把打击严重影响安定团结局面的不利因素作为综合治理的主题

正确执行政策、法律、法规,拓宽思路,加大力度,切实解决一些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认真做好矛盾排查处理工作,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及时发现和掌握小区的不安定因素,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排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尤其是关系到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问题,要慎重处理,采取政策引导和耐心说服等办法,努力避免矛盾激化。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基层创安活动

不断加大基层创安活动的力度和深度,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治安防范机制,按照抓落实、再深化、有创新、求实效的原则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创安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完善群防群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机制,推动综治工作进一步发展。

4.加大治安管理力度,把各项治安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对社区的治安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规范操作,预防和控制犯罪,摸清底子,掌握实情,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

5.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深入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在社区内定期开展普法教育,把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实到户,通过播放普法教育宣传片等活动,把“法”贯彻到人民群众中,使群众都知法、懂法,为社区政治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6.把深化与“”等组织斗争作为我们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

我们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树立长期斗争观念,对重要任务和工作重心作新的调整,即从大面积开展教育转化,遏制“”非法宣传、妖言惑众,使其无立足之地,无祸言之机。

四、今后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

社区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经社区领导研究,结合社区实际,对社区内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

增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新形势下,我们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要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要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同“十”的重要思想联系在一起,以“十”重要思想为指导,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加强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抵制腐朽思想文化,扼制“”等活动,有效地保证和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安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强化管理,加大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和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2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把促进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区内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城乡互动良好,人民生活富裕。

对于法治的含义,在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法治的目标是有共识的:法治要以保护自由人权、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法治是规则与程序治理的事业;法治的核心意义是限制权力。二者的目标不谋而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新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或体现为具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方法。

2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审视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中的问题

2.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法治意识淡薄良好法律秩序的建构必须以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为支撑,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与主体力量对法治的意义与功能。社会主体对法治的认识也符合知、信、行的普遍认知规律。当社会主体对法治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就会从一种知识发展为内心的认同与自觉的接受,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生活观,依据法律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使法治演进为一种常态化的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到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使法治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最有效手段。

现阶段,农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是传统法律文化和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违背法治主体构建理念的问题造成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思想观念深深地渗透于中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之中,缺少权利意识。老百姓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冤死不告状,有冤情不寻求法律救济,而去找领导,找关系。其次,几千年以来我国的人治传统的影响,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行政命令几乎主宰了一切社会生活,使权力至上、权大于法的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和左右着广大农民。另外,在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导致了人们对政党、政府、法院等的不信任,阻碍了法治主体意识的构建。

2.2新型农村社区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部分,法治的理念只有通过法律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才能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立法部门制定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但农业立法仍显得十分滞后,完整的农业法律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现已颁布的涉及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有许多缺陷。一部分涉农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和农村的可操作性,并且得不到切实执行。

新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国尚属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科学完整的法律体系。因而迫切需要从制度上为农村社区建设这一新事物提供科学的法律保障,使社区管理有法可依,以法律的方法解决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比如,农户拆迁、土地流转、农保医保、拆迁小区管理、办公经费落实等等。

2.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2.3.1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设施建设投资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历史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太多,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相比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农村地区还相当落后。

2.3.2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大大低于城市水平从2009年起,全国10%左右的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可谓是历史性的突破,对我国农民的养老问题意义重大,但是保障水平仍然较低。

2.3.3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近年来,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环境正遭受较大程度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空气、土地、水污染。这些污染企业正在快速的向农村地区转移。

3加强新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政策思路

3.1推动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增强主体民主法治意识人民在法治建设中主体力量的发挥,要以主体的法治意识为基础,因此,在新农村社区法治建设中,要加强民主意识的宣传,使民主法治的意识深入人心,通过成立高效而专业的普法机构,加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教育,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培养正确的民主政治观念。

3.2重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推动农民权益保护

3.2.1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让新生代农民扎根农村新社区,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国家用在基础设施的投资要注意向农村倾斜。最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人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服务。

3.2.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中国农民在千百年来都处于并无所养,老无所依的状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无可否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远远不够。要实现真正的公平,就需要建立城乡并轨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3

关键词:转型;民主;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312-01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关系发生变化,关系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城市社区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进一步明确城市社区在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进政治化进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背景考察

我国的社会转型主要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回归现代化的常规模式,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促成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优化城市社会治理,政府重建了社区组织并赋予了其新的职能。

(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走向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道路,改革使得我国原有的“单位制”逐步解体,单位原来肩负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逐渐弱化,改变了单位对员工严格管理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我国原有“单位制”解体加快,就业的市场和住房的商品化,大大加快了人员流动的频率;伴随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城镇社会成员游离于传统体制之外,由此所释放的部分社会职能需要由社区承接;加之,就业问题、学龄儿童教育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都成为转型期的社会性问题,这些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放在了社区的建设上,社区为了能更好地承接这些社会职能,加强社区建设成为化解矛盾、解决矛盾的第一道防线。

(二)国家和社会权力关系发生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全能政府管理社会的治理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实行全权领导,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权力是合二为一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使国家控制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日益前进,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转变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建立一种自治组织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基层民主建设进程加快

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是一定的管理体制制约着民主的进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权政府,管理着社会治理权,但随着开展了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改革,从社会各方面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还权给基层,还权给社会,不仅要增强民主意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人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而社区建设的生命线就是要把社会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在社区建设中使居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进而参与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当中去,因此,社区成为社区居民实行政治参与的第一个场所。

二、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意义

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增加,但是,又为社会经济证制度的战略大发展提供了契机,社区作为联系政府和居民的中间纽带,城市社区民主的建设为我国不断繁荣的市场经济、逐渐健全的民主法治和日益丰富的文化都具有贡献意义。

(一)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符合要求的公民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发展作为物质基础保障、社会制度的健全作为制度保障外,更需要公民能够有效的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当中。社会的转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日益满足的物质生活,使社区居民开始有闲暇的时间关心政治并参与政治,实践表明,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有赖于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更要依靠公民参政的能力的提高,社区作为联系政府和公民的中间桥梁,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作为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参与的渠道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保障人民的权益是我国民主政治的要求。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实行的间接民主,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间接民主过渡到直接民主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社会转型期,社区居民的愿望千差万别,就必须进行协调,社区作为自治组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和社区居委会共同作用下,构建组织管理自身发展的事务,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利益表达和参与国家事务最直接的平台。

(三)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转型期,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结构变革加快,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矛盾多发的阶段,及时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成为发展的关键。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和政府体察民意、了解民情的纽带,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党和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政策,最终的贯彻和实施都要靠社区组织去完成;社区居民的愿望和政治诉求,最终也都是要靠社区去了解,在大力加强社区民主建设的推动下,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居民的参与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城市中的不同利益群体,在城市社区最基层的民主渠道下,通过有效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逐渐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这个过程,实现自身的权力,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戴维·赫尔德,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8:312.

[2]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4

一、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贡献力量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思想多样化、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特别是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引方向、凝聚力量,努力在多样中谋求共识,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变中把握好方向。王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主题,聚焦这个主题,切实打牢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要求发挥社科院、高校的重要作用。因此,自治区社科院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积极参与筹建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搭建好全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平台,并调整优化内部研究机构设置,创新研究体制,加强理论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培养,紧密与各高等院校及其他社会研究力量协调配合,共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宣传;针对我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主动释疑解惑,加强社会思潮引导,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加强对我区改革发展稳定重要现实问题的研究,履行好“思想库”和“智囊团”职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王君同志在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内蒙古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为复杂,并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为深入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大思想舆论保证和精神文化力量。内蒙古社科院作为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重要职责并落实到科研工作中,切实增强对大局的学习把握,增强对全局的研究了解,增强对大势的分析判断,做到胸怀全局抓大事、把握大势谋长远,进一步抓好对全区改革发展稳定重要现实问题的研究,努力提高应用对策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实际价值,促进科研成果更充分地运用于党和政府的决策,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和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当前要重点抓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深化研究,努力在一些重点工作研究上进行破题,推动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更好的贯彻落实。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5

一、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建设和谐社会的六方面要素,每一方面都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密切相关。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是实现民主法治的基础。公平正义必须以法治手段为基本保障。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诚信友爱。既勇于创新又有序发展,才能充满活力。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才能做到安定有序。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由于实现民主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和谐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况。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基础上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现代民主政治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管理,对国家重大事务享有知情权,就各项重大决策和立法建议进行充分表达和交流,就能更好地反映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相对人治而言,法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国家形态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一个不实行法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国家主要以法律手段来治理国政和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把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写入我国宪法。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开始全面走上法治的轨道,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改革和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我区民主法治建设的现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

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区自××××年开始按照“四民主、一章程、五制度”,开展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至今已涌现了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个、市级××个、区级××*个;××家区级“民主法治××”;*家区级“民主法治××”,到今年底,全区将有××*个村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个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民主法治企业”“民主法治××”“民主法治××”也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去年*月份,司法部、民政部对我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一行在听取了我区汇报、查看基层创建工作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月,区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活动的通知》,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资源,实施了公示制、警戒制、申报制等六项科学管理制度,规范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活动,制定今后发展规划,全力构铸我区“民主法治”品牌工程。通过近几年的创建,全区上下民主选举深入人心、民主决策普遍推行、民主管理逐步规范、民主监督显著加强,呈现出“干部正、关系顺、民风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此外我们还尝试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经验,向社区、企业延伸,探索出了一条社区、企业民主法治建设新路子。去年上半年,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民主选举,实施了海选,并选择××街道××社区作为试点,深化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制订出台了《××社区自治章程》,做到领导有机构,组织有网络、服务有渠道、活动有载体、管理有制度、经费有来源、阵地有保障、队伍有落实的“八有”工作标准,规范社区各项事务。去年*月,我区又在××东方压铸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民主法治××”创建试点工作。通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过推行厂务公开、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员工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各项运作行为更加规范,全公司正逐步形成了自觉遵章守纪的好氛围,养成严格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各执法部门坚持把学法与依法行政相结合,自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各执法机关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渠道,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精减行政性审批事项,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基层文明站所创建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推进了执法责任制的深入开展。按照上级部署,全区先后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减轻农民负担、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专项治理工作,从各个层面提高依法治理的成效。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主法治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扎实的政治基础。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完善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既要积极保护,又要正确引导,防止极端民主,确保社会稳定。再次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镇务公开,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完善基层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全面落实他们的各项民利。

落实依法治国。切实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要强化法治意识,牢固树立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的观念,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监督制约的观念,自觉而坚定地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干部更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二要严格执法,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要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坚决制止司法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支持政协和各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公正和谐,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制社会氛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关键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促进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扬民主、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要进一步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使决策建立在科学程序的基础之上。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要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切实加强对决策的制约和监督。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6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区域发展

20世纪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的劳动分工在世界范围蔓延,区域一体化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nR)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学者分析、解决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框架。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城市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区域化发展模式,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在区域一体化大潮下,通过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实践经验,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区域主义理论概述

1.1区域主义的发展及新区域主义理论溯源

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伴随着欧美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和城市问题日益恶化而、产生的,其理论及实践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几经兴衰,由最初的政府、经济构建手段逐渐向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权利结构、社会动力机制、区域治理模式、社会凝聚力等更宽泛的领域展开。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主义逐渐形成了“外向型、兼容型、复合型”等新特点,为区别于此前的区域主义,学者们称之为“新区域主义”

1.2新区域主义的核心内容

新区域主义以区域及其功能、区域化、区域治理及区域规划等为研究课题,新区域主义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2.1多种含义的区域空间

从功能角度看,区域有多种物质性和功能性定义,从二维的平面地域逐渐扩展到广义的空间概念并具有某个或多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从尺度角度看,区域的范围包括了全球-国家-区域-次区域-市镇多个层次。从组成因素角度看,区域是以一定的地理界线为基础们根据某个或者多个特定的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方面的多种因素进行构建;是协调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先进形式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是经济、文化、政治组织的回归。

1.2.2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

在治理理论和网络理论的指导下,新区域主义突破了旧区域主义自上而下、依靠传统力量均衡维持区域秩序的观点,提倡一种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多层”是指不同层级权力组织,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并且其相互关系不再是一种垂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平等与协商关系。“治理”是指从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多元公共治理行为,这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决策过程中的惟一主角,各种非政府利益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力量和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1.2.3多方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

新区域主义的多元参与者及多层决策方式决定了多边谈判制度和协作治理理念在该理论中的重要性。地方层面的行政辖区、政府机构、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的普遍相互依赖关系已经为人们广泛认识,这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管理不可避免地将临近或相关城市作为决策考虑因素之一。新区域主义积极倡导区域或次区域的整体观念和合作观念。鼓励多元化的区域决策参与者,不断培养强烈的区域集体认同和组织认同,通过不同形式、功能的协调合作机制消除分裂隔阂,加快区域一体化。

1.2.4多重价值目标的综合平衡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是为了应对全球化和资源危机大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在对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全球价值链等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分析的同时,新区域主义更倾向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目标,强调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并形成了更加均衡的、可持续的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

1.3新区域主义与旧区域主义的差别

新区域主义明显区别于旧区域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3.1区域治理方式。旧区域主义采用的是自上而下政府对次级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而新区域则引入治理的结构体系,提倡各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以“协助、联合、网络、伙伴关系”共同实现区域治理,避免了复杂的科层结构及其弊端。

1.3.2区域成员行为。旧区域主义下,区域成员由于科层制的限制,其行为大多是被动地完成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而新区域主义下,各个成员在一直的利益引导下,相互信任充分协调,主动实现分工与合作。

1.3.3区域对外开发程度。旧区域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范围的界定,侧重区域内合作而对外却有较强的封闭性。而新区域主义在进一步加深区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制度等多方面合作的同时,关注开放视野下更全面、更多元、更深层次的区域间合作。

1.3.4区域化内容。旧区域主义对区域化前提要求(包括地理位置临近,文化传统相似)苛刻,实质内容少,一些限制隔阂并没有消除。而新区域主义区域化前提要求相对较少,并注意实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丰富协作,使得区域化、反区域化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指导意义

2.1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的区域规划偏重于区域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而对生态环境、社会进步、文化保护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区域成员相互合作也相应较少或者流于表面,这一现象是规划目标偏经济性物质性所致。新区域主义强调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的发展目标,以及更加均衡的、可持续的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促使我们反思当前多数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为此,需要借鉴区域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社会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尽快建立我国现阶段适度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评价体系、指标控制体系,并且加强发展阶段、发展时序、动力机制的研究。同时,给予“弱势政府”在区域发展中更多的机遇和优惠,促使区域内部更加均衡地发展也应该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目标之一。

2.2政策支撑体系

在我国,政府作为规划编制实施的主体,其治理方式和决策方法都会对规划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区域规划中,由于规划对象跨越多个行政区,建立高效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成为区域规划的难点和创新点。能否突破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形成一种基于相互利益而形成的包括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在内的、面向整个区域的、更加开放灵活的治理体系,为更好地实现区域多元均衡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成为规划制定过程中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亟待研究的议题。

[1]俞顺洪.”新区域主义”研究.2008

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2007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7

识,法治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法律制度文化、法律精神文化、法律行为文化所达成的共识。党的十八提出“要以法治文化建设奠定法治国家的坚实根基”,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强化“依法治国”文化认同意识,法治文化认同对于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由于法治宣传力度薄弱,法治文化认同度不高,为了巩固民族团结,提高法治建设的实效性,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增进民族地区的法治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和谐稳定,共同发展。

关键词:法治文化法治文化认同民族团结

abstract:“Culturalidentity”isinthedepthofpeople’sconsensus,people’sthoughtoftheruleoflawcultureidentityisaboutlegalsystemculture,spiritofthelawculture,legalbehaviorculturetoreachaconsensus.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theC.p.Cputforward“thesolidfoundationofcountryundertheruleoflawrelyontheconstructionoflegalculture”,thefourthplenarysessionofthe18thCommunistpartyofferedtostrengthentheawarenessof“governingthecountryaccordingtolaw”,theruleoflawcultureidentityisvitaltopromotetheruleofconstructioninChina.especiallyunderthebackgroundofculturaldiversityinnationalregions,duetotheruleoflawpublicityisweak,theruleoflawcultureidentityisnothigh.inordertostrengthennationalunity,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theconstructionoftheruleoflaw,wemustvigorouslystrengthentheeconomy,educationandcultureconstructioninnationalregions,createagoodatmosphereoftheruleoflaw,promotetheruleoflawinnationalregions’culturalidentityandkeepthemharmony,stabilityandcommondevelopment.

Keywords:thecultureofrulebylaw;theruleoflawcultureidentity;nationalunity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22

一、法治文化认同的概念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产物,它相对于人治文化而存在,是一种进步的文化形态。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本土的法治文化。但是,法治文化的建设需要上升到普遍“认同”的心理层面,需要从情感、价值、行为的逐步认同中,重点以法治精神文化凝聚民族共识。

(一)法治文化的含义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下的产物,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治为核心,以民主为实质的社会文化体系。[1]目前,学术理论界一致认为,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是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类型[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法治文化,具体展开就是以“依法治国”为原则而形成的文化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借鉴人类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体现出的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规范化、社会化、大众化的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活动。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性、历史传承性和创新性,法治文化的社会主义制度性首先表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共同决定的[3]。历史传承性表现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世界法治文化的优秀内容。创新性也即与时俱进性,体现在法治文化思想和法治文化理念方面,是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提出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新诉求;在完善法律制度方面,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推进法律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二)法治文化认同的内涵

法治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社会法治文化的一种“相互承认”,是人们对于法治文化所传达的正义观、良好的秩序观以及美德观的共识。法治的认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认同。首先,它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承认,每个主体之间的交往都是平等的,个人的合法权利可以得到保障,因为法律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法治认同需要认同主体的普遍性,特别是统治者对法律的认同,这是法治认同的关键。其次,它是一种博采众长的文化积淀,表现出人们思想深处所达到的共识,其中涉及法律的“本土化”问题。比如在中国,一方面,我们借鉴英美等西方法系的“自由”思想,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自身传统“人治”思想的考量。只有真正的兼收并蓄,并结合自身的特色,才能达到普遍的法治文化认同。最后,它还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念到实践,逐步从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过程,是维系社会稳定、保障社会运行的隐形良药。由于法治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精神文化,所以,法治文化认同的重点应该是在法治精神文化层面凝聚全社会的共识。

二、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的现状和困境

民族地区受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法治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在法治文化的制度层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在法治思想、精神层面的认同还是比较缺乏的,最重要的是基层政府的法治思想还不能有效付诸实践,这是目前制约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

(一)制度层面的法治文化认同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的团结。所以,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法制化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基本建成了一个结构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体系。自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开始,历次宪法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依据。1984年颁布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成为民族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制度层面,我们以民族平等、民族自治为主要原则,对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权力,扩大了少数民族自治的权力,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与繁荣稳定。

(二)精神层面的法治文化认同比较缺乏

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个体由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对单调,法治观念十分淡薄,受传统民族法习惯影响深远,还不能够从理性的层面看待法治建设,从而认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另外,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影响深远,法治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民众的法治意识依然很落后,法治实践的动力严重不足,民族地区广大各民族群众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仰,既不能自发地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不能用法律的思维去审视社会问题。

民族地区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不同主体之间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民众法治意识淡薄表现为:对于法律持怀疑的态度,对依法治理社会感到没有信心,忽视法律的作用。执法司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则表现为:在具体审理各种案件时,有意规避或主观曲解法律;缺乏信仰法律的意识,轻视法律,以人情来取代法律;个别执法司法人员甚至以法律作为护身符,利用法律,以法律谋取私利[4]。

(三)行为层面的法治文化认同还有待提高

“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文化的价值在于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且自觉践之于行动。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重点是要着力解决宪法和法律实施不好,许多法律形同虚设的问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执法司法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第二,执法司法人员执法为民的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关切人民大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三,法治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少偏远民族地区急于脱贫致富,由于对于国家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法治政策要求了解不够,造成决策失误,投资方向不准,甚至与国家发展政策相冲突,错失发展的良好时机,或者造成巨大投资浪费。由此可见,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在行为层面的认同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实践中去,要在民族地区形成对中国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关键还是民众对执法、司法与守法行为的认同。

三、强化法治文化认同对促进民族团结的意义

法治文化认同使各民族人民逐步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内化为一种信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对于个人、群体,乃至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从个体层面看,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的文化认同是人民思想深处的共识,它贯穿于整个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教化、传播功能,以大量贴近民族地区群众的事例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法治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民群众自觉的追求。法治文化认同要求人们内心的认同和自觉遵从,强化法治文化认同有利于全社会成员自觉提高法治意识与法治观念,为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以及法治社会提供基础的思想观念。

在一个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必须被信仰。强化法治文化认同能够有效促使民族地区人民大众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将公平、正义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既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又具有自觉遵守法律的义务观念。同时,对于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文化认同还会进一步促使其确立正确法治的权力观,带头守法,带头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

(二)从群体层面看,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以自治的方式促进民族问题的解决,从《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既反对,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平等团结的精神。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都享有广泛的决定权。而且,我国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这种法制文化与法治精神文化的宣扬,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上再一次提出“四个认同”,尤其是对于包含了丰富的法治文化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增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关系到祖国和谐统一的伟大目标。法治文化认同需从更深层次的结构出发,它将有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繁荣。

(三)从国家层面看,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

民族自治不完全是权力的无限扩大,国家法律的普适性同样贯彻于民族地区。然而,我国民族地区特定环境的物质生产方式,造就了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文化特质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与国家法律形成了部分冲突。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应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因子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团结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民族地区普及先进的法治文化,可以有效地增强当地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握市场经济中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法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只有合理地处理地方民族法与国家法的关系,寻找到其中的契合点,找到一以贯之的法治精神和制度文化根基,才能更好地推进公正司法,促进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合,去粗取精,沉淀优秀的文化底蕴,奠定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基础,进一步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的大融合与大团结。

四、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的措施

民族地区的法治文化认同度不高,与经济发展滞后、教育事业不发达、法治宣传不到位等因素息息相关。鉴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应进一步为法治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才保障,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法治宣传,促进民族发展,共同进步。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为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特别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所以,加快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建设,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障各民族同胞基本的物质生活,是培养法治意识、达到法治精神层面认同的根本之策。现阶段,面对当今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深化的大趋势,民族地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发展农、林、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使当前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成为现代民族,从而实现各民族和谐共融地发展目标。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必然会愈来愈丰富,人民才能感受到法治文化带来的诸多实际利益,最终达到对其制度和精神层面的认同。

(二)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为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提供人才保障

列宁曾经说过,在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法治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为加强法制建设,我们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所以,加大民族地区的法治文化教育工作必须依靠有文化有素质的教育者、宣传者、法治工作者和法治实践者。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盲比例很大,甚至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我们应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下,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科学制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规划、政策和办学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号召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大力投入农村义务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努力培养大批民族地区亟需的高素质人才,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三)开展民族地区普法宣传,为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营造良好氛围

交通和信息是我国开展普法宣传的重要途径。信息是法治思想传播的载体,它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的传递效率。我国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有的地方交通还不发达,信息闭塞,人们无法接收最新的思想。政府应加强交通和信息通道的建设,建立完整的交通和信息化网络体系,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条件支持,为法治建设在民族地区的开展提供便利的交通和信息支撑,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另外,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民族地区工作的独特优势,深入基层群众,广泛调查研究,蹲点民族村寨、社区、各类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开展讲座、访谈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法治理念与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为法治文化的认同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结语

中国法治建设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法治文化认同”,新时期的法治文化认同是一个宏大的综合性问题,除了法制的心理认同以外,我们应更加重视精神层面和实践行为上的认同,特别是针对法治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大力宣传法治理念,传播法治思维和精神是时展的需要;践行法治思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只有把法治文化内化为行为准则,用法治思维来践行法律,才能真正达到文化层面中的认同,服务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注释:

[1]刘斌主编.法治文化论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2]蒋传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n].人民法院报,2012-9-21(5).

[3]缪蒂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3(4):69.

[4]张琼华,李春光.论民族地区的法治意识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1:251.

参考文献:

[1]刘斌主编.法治文化论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2]雍海宾.民族法治研究:基本理论探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3]缪蒂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3(4).

[4]龚廷泰.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和路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4).

[5]赵世林,陈为智.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6).

[6]黄相怀.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n].学习时报,2012-02-06(3).

[7]巫洪才.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努力方向与推进思路[J].法制与社会,2013(21).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8

【关键词】城市;基层民主;启示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55-2

一、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概述

城市基层民主的涵义与特征:内涵,由于我国对城市基层民主的研究探讨尚属起步的阶段,对城市基层民主还未形成完整科学的概论。城市基层是由城市社区而定位,城市社区是城市基层的重要依托,是城市基层的组织载体,能反映出城市基层全貌,因此城市社区的民主概义充分体现了城市基层民主的概义。所谓社区民主,就是社区的居民在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以居民委员会为主要力量,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为依托,进行的以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性工作。

城市基层(社区)民主的特征。社区基层党组织是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政治保证,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是党在群众工作中的堡垒,能够将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在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中充分的贯彻落实,对社区居民民主自治起着科学引领的作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基础性工作。城市的社区民主选举是社区民主自治的一个重要途径。

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探索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前提。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需要以一定的民主意识为前提。在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对于民主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经济,要求市场经济主体首先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进而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各种经济活动,这样的经济活动反复多次之后,人们的那种平等、自主、责任意识也就在头脑中萌发了,并逐步渗透到政治生活中去,便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先导。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巩固党执政的基础,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尚处于启动阶段,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缺乏坚实的基础,典型的表现就是自治功能不足。因此,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利用社会和国家两种政治资源。在推进基层自治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代表国家政权和基层社会两者力量的基层党组织,必然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的组织主体和领导力量,并担任着双重角色:一是促进基层民主参与的发展;二是对之加以调控和引导。党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基层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树立起党在基层社会的光辉形象,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阵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事务有权进行直接的管理,并通过民主管理、决策、选举、监督等形式来实现,有相关法律对其保障,有法可依。居民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使得社区民主自治得以有效展开。居民民主自治的参与度提升了,社区的民主自治管理也愈加充满活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也愈发牢固,这一切均构成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搭建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坚实平台。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关系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与否,因此,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基层民主的运行轨迹与困境

在一个依法治国的社会,以居委会为载体的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则为实现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治理的合法性路径选择。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体现为两个基本属性:参与性与回应性。参与性意味着民众对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有效参与,此为公意的反映,体制获致合法性的基石;回应性是基于公民权利的兴起与程序化的组织行为,对选民的需求很敏感,在应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问题的时候富有效率。以此观之,当下中国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存在着结构性困境:首先,基层民主对选民的回应性低,社区承载了过多的行政事务,社区自治性组织居委会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所交办的行政事务,公共服务残缺不全。由于居委会的办公场所、经费、工资、绩效考核皆由当地政府调拨与实施,因此,居委会更类似一级政府组织,对应于街道办的多个口面:党办、政法、民政、城管、综合、社会事务、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物业和劳动保障等,承担了大量事务性的行政职能。其次,社区居民对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城市基层民主仍是动员式民主,有序性有余,而有效性不足。相对于农村社区的熟人社会,村民利益主要集中于村庄而言,城市社区是陌生人社会,市民的主要利益集中于工作场所。市民对社区民主自治的兴趣并非浓厚,基层民主作为公共产品,一经产生,社会成员无论对其是否作过贡献,皆能享受这一产品所带来的好处。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理性的个体都可能想让别人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自己则坐享其成,出现了搭便车的困境。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9

关键词:城市社区;法制化;社区管理;社区发展

“所谓城市社区法制化,就是指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经由法律制度规范、调整和保护,使之完全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从而按照严格依法办事的法治原则和要求运行并向法治社区迈进。”[1]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决定了城市社区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让城市居民了解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意义及趋势并积极参加到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中,将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社区发展的程度,让城市居民了解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意义及趋势,将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是社区居民的光荣义务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他的《developmentasfreedom》中曾说过:“社区发展可以看做是居民实质享有自由的一个过程。”促进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作为城市社区的核心,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真正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社区居民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促进城市社区的发展,让居民真正融入到社区的发展,荣誉与共,增强居民作为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使社区的法制化建建设成为社区居民的光荣义务。

2、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随着人民生活生平的提高,对社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社区的发展已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社区的法制化建设,将城市社区的发展制度化、法制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社区的发展,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趋势

1、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立法

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直接连接城市社区的每一位居民,积极发挥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将社区居民产生的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促进城市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社区自治组织进行立法加以规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2、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立法

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要求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势必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在政治上要求提高党组织在社区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改善执政方式,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社区的基层政权建设,保持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党领导国家,自然而然,党组织在城市社区也有其重要作用。

3、城市社区服务性经济政策法规的配套和完善

城市社区服务性经济是指社区服务往往通过一定的社区经济手段或经济形式、或者说社区经济往往通过一定的社区服务手段或服务形式表现出来。作为一种崭新的城市区域经济形态,为保障城市社区服务性经济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继续建立或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机制、服务体系及配套趋于完善的经济政策法规。

4、城市和谐社区法制化建设

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千千万万个社区的和谐,才能形成整体社会的和谐。“社区作为生活在一定领域里的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首先应该是权利义务平衡互动的平等、自由、自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法律社会的重要元素。社区应体现以人为本、互助互利、民主自治、法律至上的原则。所以,构建和谐社区必须以法律作为基础和保障。”[2]

5、城市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立法

城市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治化,是21世纪初我国在社会和谐稳定,立法领域和司法领域必然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具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亟待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指城市社区社会治安如何依法实行综合治理的问题。

6、拓展规范城市社区法律援助服务,加强城市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机制

一个和谐的城市社区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服务机制,法律援助服务是城市社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始终是法制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法制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大力拓展和规范社区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加强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7、城市社区资源共享立法

在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和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今天,城市社区结构和生活其间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利益分配已趋于多元化,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分担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社区的发育和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有效动员和合理配置资源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3]

结束语

城市社区法制化是大势所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其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我们也可不断地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创新,在一个具体的社区可以在不违背其他法律,不悖于法律精神的前提下,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实施一些创造性的举措,体现本社区的特点。相信未来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会更加有效、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国旗.试论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J].山西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5):34-36.

[2]常宝琴.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8-60

社区治理的意义篇10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子系统之一,它具有导向性、广泛性、动态性、双重性等特性。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状况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有不少共性,又有极大的特殊性,在这里着重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探讨。

1、经济环境方面

首先,地区经济的滞后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整体来看,新疆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造成地方财政收入投入的不足,也直接影响本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提高。

其次,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压力,导致人们心理素质脆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择业、工作上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日益突出,人们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思想活动明显增强,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素质脆弱、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乏等问题。

再次,经济发展中的失范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扩大。新疆经济发展各种相应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法律和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使得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政治、法律和道德生活中,严重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冲击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影响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2、政治环境方面

首先,新疆特殊的地缘政治,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程度。其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中亚地缘政治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企图利用这一特殊的政治文化,将其势力渗透到教育领域,这种企图和“三个主义”共同成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因素。

其次,新疆复杂的社会化背景,抑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发挥。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以及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不同,不同民族的成员进行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背景是不相同的,复杂的社会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发挥。

再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制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制度保障使新疆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着特殊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3、文化环境方面

首先,民族地区复杂的宗教文化,导致人们思想道德的逐渐弱化。宗教在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净化群众思想道德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中也包括很多落后腐朽甚至是偏向于迷信的信仰,影响着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在新疆,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内容都隔绝不了宗教文化对其直接或间接的辐射。宗教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其次,新疆地域辽阔,由于在不同文化条件下成长,受到不同的特定文化的影响,人们会在行为和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异质性的民族性格容易诱发形成以本民族为核心的社会交往圈,不利于人们思想品德的完善与发展,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再次,民族地区残余的传统陋习,束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风习俗构成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文化中或多或少包含某些落后、消极,与时展要求不相符合的内容。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的自然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当这种落后造成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严重的阻碍,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内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状况

1、经济环境方面

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一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新旧体制的转换会产生许多新的矛盾。

2、政治环境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但在施行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的障碍与困难。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影响着青少年理想信念,使得他们的政治信仰产生怀疑,因而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文化环境方面

文化环境融合在人们周围的各种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面貌、价值取向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文化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作品,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毒害着青少年。

三、新疆与内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方面的异同比较

1、新疆与内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同点

首先,从经济环境方面来说,无论新疆还是内地当前都处于经济制度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为主进行资源配置的共同属性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市场秩序混乱,这无疑对全局观念和组织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进行。

其次,从政治环境方面来说,新疆和内地都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他们打着维护民主和人权的幌子,恶意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目的在于动摇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怀疑社会主义制度,企图使我们接受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致使人们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产生怀疑社会主义,向往资本主义的思想。

再次,从文化环境方面来说,人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但是,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引起了整个社会各领域深刻的变化,在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等方面都发生重大转变,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则容易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这些尽管是社会意识的支流,但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新疆与内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同点

首先,新疆与内地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的滞后会影响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新疆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机,新疆拥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地缘优势、全国人民鼎力支持的政治优势以及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