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3:50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应用型大学;素质养成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使高等教育的类型由单一走向多样。一部分高校专门承担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重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可以胜任基层工作的需要,从而促使应用型大学应运而生。应用型大学如何进行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一、应用型大学学生存在的问题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的学生生源发生了重要变化,有些学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道德素质水平滞后于智力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多余,不能自觉地遵守。如在教学区抽烟、说脏话,在宿舍内打牌、使用违规电器等;尊师重教意识薄弱,上课说话、玩手机,不认真听讲、记笔记,上课随便出入,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课间不主动擦黑板,抄袭作业或者随便应付;遇事急于推卸责任,不管对错,总要找出好多理由替自己辩解;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与父母缺乏交流,不主动帮助他人,认为自己得到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诚信缺失最典型的是考试作弊。这些都说明应用型大学中有部分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水平滞后于他们的智力水平。

2.智能素质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不强。有些学生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们对学习没兴趣,学习纪律涣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做;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上缺乏主动Jl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认为课程能及格就行;他们创新能力低,学习不认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对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赛事,多数学生持观望、等待态度,认为知识的创新离自己很遥远。

3.心理素质较差,自立、自强能力较弱,缺乏超越自我的信心。应用型大学部分学生由于无独立生活经历,心理表现不成熟,经受不起挫折,在困难面前彷徨、失落,不能勇敢的面对;缺乏有效地与人沟通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经常怨天尤人;一遇挫折,就会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有些人精神抑郁,个别的甚至走上轻生之路。

二、应用型大学部分学生素质不高的原因

1.源于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在中学阶段,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只片面要求学生的成绩,而不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家庭影响看,目前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所有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调节与他人、集体的关系上,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置他人的利益于不顾,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集体观念和团结合作意识淡漠。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较少受到挫折,习惯于家长和老师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对自己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却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给他们的一切视作理所当然,认为家长就应该供他们生活、上学,学校应该给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社会应该给他们提供宽松舒适的环境,而很少去思考自己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员,应该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点什么。

2.源于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当他们走进大学校门时,高中时期的奋斗目标已成为现实,加之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与中学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课程与高中相比又轻松了很多,一部分学生一下子感觉自由了,解放了,甚至突然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观望、彷徨、无助的心理,于是感觉生活很无聊,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学习失去了目标。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中学期间学习基础就差,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大学,课堂信息量大增,由于他们本身接受能力比较弱,再加上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提高不上去,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3.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的影响。由于家庭的溺爱,不注意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他们一旦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庭,生活、学习没了目标,加之他们不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不会处理各方面遇到的矛盾,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消极情绪,自我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调适能力。此外,社会压力较大,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自己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消极地对待事物,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三、应用型大学应抓好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针对应用型大学学生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必须对学生实施素质养成教育。素质养成教育是学生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立足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教育和管理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制定管理措施、强化行为训练等各种手段,引导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和习惯。素质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的、点滴人微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养成教育会把强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在实施素质养成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格的学生管理是素质养成教育的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是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必须向学生宣讲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规定,利用制度制约、纪律监督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学生产生一种外界约束。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使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育秩序、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保证育人工作的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以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道德习惯。有时候学生会有侥幸心理,但学生管理者必须坚持用严明的纪律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学生形成一种威慑力量,让他们自觉地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久而久之,便会将这种被动遵守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

2.素质养成教育要注重发挥学生骨干的表率和引导作用。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养成,最终要靠大学生的自觉和自律,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学生骨干多是由思想进步、成绩优秀的学生产生,他们优良的品德和先进的事迹,很容易成为校园生活中同学效仿的榜样,他们往往对身边的同学更具有带动作用。

在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方面,对不同年级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一年级骨干学生要注重养成意识的培养,要求他们率先垂范,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带头创建优良学风,并抓好每个学期的学生骨干培训。对二年级骨干学生要进行养成意识的强化教育,要求他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不仅要履行,而且要主动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带动更多的同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三年级骨干学生要进行主动服务的培训,对学校的制度和学风建设的精神,让他们去传达,执行的方式由他们商量并请示后执行;对结果要进行成败分析,总结经验,改进提高。对四年级的骨干学生要提出传帮带的要求,直接将适合于应用型大学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传授给低年级的学生,加强素质养成的宣传和引导作用。久而久之,学生骨干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校园学生的学习和精神风貌会得到改善。

3.素质养成教育必须注重示范教育。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定位主要来自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熏陶。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教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等都对学生发挥着深刻的、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研究应用型大学学生特点,带头履行制度要求,维护良好的师德形象,课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寻求适合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良好的课堂养成教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活动。应用型大学从内涵上延伸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为此要借鉴高职的办学经验,提升培养层次,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核心理。因此要广泛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应用专业知识的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建议

素质养成教育在短期内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贵在坚持,必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保证素质养成教育的持续性。

1.成立学生自律组织,在检查学生自律行为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学生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素质养成方法。学生的“日常生活制度”,只靠辅导员或班主任来监督,会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使学生感到压迫感。如果让学生自发地成立自律组织,用榜样的力量和自己的方式与同学沟通,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自觉地形成一种习惯。

2.通过组织校园文明知识竞赛、校纪校规知识竞赛、首都公民文明公约等竞赛活动,让学生知晓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行为规范。如果只是组织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学生的印象会不深刻,但是如果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学生会逐句逐条的分析,加深记忆,而且竞赛的良好成绩会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履行文明礼仪,率先表现出大学生良好的文明素质。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2

【关键词】地域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义乌市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在我们的身边普遍存在,诸如历史故事、文化遗迹、地方名人等,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其思想内涵亦不可小觑,这对于我们今天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是很好的增益。

一、以义乌文化的“尚文好学”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自古以来,义乌以斯道自任者有之,著述立说者有之,致力于文教者有之,端风正俗者有之,孕育了许多对全国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人志士。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三国东吴名将骆统、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北宋抗金名将宗泽、南宋著名政治家徐侨;在近代更是有著名的文学家冯雪峰和历史学家吴晗等。此外,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望道,他在家乡分水塘的柴屋里首译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为中国革命点燃了圣火。正是义乌先贤身上的人文精神造就了义乌富有个性的尚文好学的传统。义乌学人不仅仅只是致力于学,更能学以致其用,义乌这座历史之城所涵养的人文精神对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现实社会中物欲膨胀,在拜金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不断冲击下,社会上形形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年纪轻,抵御非健康思潮诱惑的能力不强,但又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爱乡爱国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不够贴近现实,而家乡的名人贤士、嘉德懿行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的塑造。义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便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真善美的理论和言行铸就学生的品质,开启高尚的人生境界。

笔者所在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商学院)积极引进本土教育资源,在导游、旅游管理等专业教学以及《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课程教学中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把地方教育资源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开展“乡土文化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拓展了课程教学的视野,丰富了学习资源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还激发了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热情,强调了学生的亲历参与和实践体验,真正让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走向课堂、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二、以义乌文化的“刚正勇为”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

义乌地处浙中金衢盆地,一不靠海、二不沿边,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近几年来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这成功的背后,得益于义乌所具有的“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和敢闯敢创的“拨浪鼓文化”。先期在义乌农村里,农民为了给贫瘠的土地增肥,在农闲时把当地特产蔗糖制成姜糖,手摇拨浪鼓,肩挑货担,走村串户,用糖换来的鸡毛堆积成肥施在田里,这就是最初的“鸡毛换糖”。后来,义乌人主动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勇于走南闯北去寻找商机,无所畏惧地跨出国门去开拓国际市场,凭着自强不息、甘于吃苦的精神,硬是在一个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地方培育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如今在义乌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如星光饰品的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早先都是出身贫苦,就是凭着一股子不怕苦的精神,白天摆地摊、晚上赶夜路、风餐露宿,靠着一分一角的积攒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这样的经历也造就了现代义乌商人的很多特征:注重实效、勇于创新、勤俭好学,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使得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义乌人。

现在大学生在实习和就业问题上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不少同学在求职时只瞄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知名外企,这使得众多急需人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优秀大学生。大学生内心非常期盼能有一份轻松、稳定、报酬又高的职业,但实际上又缺乏自力更生从基层做起的动力。所幸的是虽然现在就业形势严峻,但工商学院在社会创业氛围的带动下,比邻义乌这部活生生的教材,在创业教育上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将义乌精神与校园文化、本土企业文化水融,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将创业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之中,注重实践性教学,充分发挥了文化交融的魅力。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了电子商务、实体店铺、模拟公司等创业实践活动,他们凭借着义乌丰富的小商品市场以及顺畅发达的物流和交通,从几百元、几千元起家,从卖几元钱的小商品做起,特别是电子商务创业如火如荼。高职学生在理论和专业功底上不及本科生,所以这就更要求他们从基层做起,踏实努力,艰苦创业,而义乌敢闯敢创敢拼的商业文化氛围对我们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素质的培养锻炼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与鼓劲作用。

三、以义乌文化的“诚信包容”来涵养学生的职业品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乌人身上更多地体现出诚信包容的精神。他们注重情义,也讲求信义。如今,义乌160多万人口中,其中占多半为外来者,仅外商就有八千多人来自10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已融合成了新义乌人。市场交易,信义为先。义乌从小小“货郎担”到打造全球最大超市,各大市场历久不衰,日益繁荣,靠的是不欺生、不排外、不仇富的信条,形成了薄利多销、义利并举、诚信为本、重商亲商的商业理念和商贸文化。“诚信包容”成就了义乌,这种精神亦是创造义乌奇迹的内在动力。

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正面临着愈演愈烈的诚信危机。各种机构、传媒、学校、商场、交通、运输、生活必需品,让我们真正信得过的,似乎越来越少。这样的诚信危机,破坏了经济社会的秩序和环境,腐蚀了正常的商业信用,侵害着老百姓的利益,也侵蚀着学生的心灵。诸如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银行、用人单位、科研单位、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在招聘会现场,学生为了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经常出现一个班级有多个班长,一个学院有多个学生会主席等简历内容虚假的现象。很多学生缺乏契约观念,择业时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由此看来,诚信教育显得具体而紧迫。

地方院校应积极利用社会环境新变化和义乌传统精神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正向引导,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德育环境,新闻媒体要坚决批判不诚实的错误行为,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风向标,形成有利于塑造其诚信品质的社会大环境。同时,还可以与兼职锻炼、志愿服务等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一切实践机会对其进行职业诚信品质教育。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发展中追求诚信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3

关键词: 艺术素质教育;高校;成教学生;

abstract: inrecentyears,withtheincreasingemphasisonqualityeducation,artqualityeducationhasbeen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atthesametime,theartqualityeducationofadultstud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alsofacingchallengesanddevelopmentopportunities.Basedonthis,through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artqualityeducationofadultstud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improvingthemethodsofartqualityeducationofadultstud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imingatpromotingtheoveralldevelopmentoftalentsthroughthereformofartqualityeducation.

Keyword: artqualityeducati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dultstudent;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主题,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塑造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较,更注重受教育者的思想、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培养。素质教育不局限于某一时段,是随着个人不断成长学习逐渐培养累积的教育。高校作为成教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应更注重学生价值观、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高校成教学生教育的受众人群以成年人为主,包括已经工作或正在就业的人群,他们从社会再次走进校园是其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更新和扩展专业知识范畴,或者是学习一门新的专业,最终获取学历证书。[4]高校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成教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专业性培养,使成教学生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后提升工作能力,拓展生存能力,使其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在高校成教学生素质教育中,应通过艺术素质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建立对“美”的正确认知,使其在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规划中得到有益助力。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成年人担负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多方面责任。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取决于长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与个人的世界观、美学观、人生观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可强化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个人艺术素养、形成创新思维,更好地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创造力,追求求真、向善、爱美的生活。

一、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

1.艺术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层面:由于高校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有些高校认为成人不需要艺术素质教育或者忽视了艺术素质教育。高校对于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低,导致艺术素质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另外,有些高校对于成教学生的教育地位、教学目标、教学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不明确,办学理念错误,致使成人教育以营利性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忽视了社会效益;只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成教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重眼前的毕业要求,而轻成教学生未来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

学生层面:随着普通高校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社会对高校成教毕业生认可度降低,成教学生的工作压力、职业竞争与日递增,导致成教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走入以专业知识作为未来工作唯一考核标准的误区。对于成教学生来讲,高校成人教育是以获取学历为目标的教育,而学习变成具有目的性、功利性的过程,学习目标单一,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艺术素质对于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教育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多数人已经步入社会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对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个人价值观、审美观。因此,大多数成教学生认为在校期间不需要艺术素质教育,最终导致成教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相较于普通教育,高校成教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欠缺,艺术素质教育体系不完善。艺术素质教育依赖于艺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大多作为选修课程开设。高校开设的艺术素质选修课类型较少,多以电影、音乐及美术赏析为主,课程所对应的艺术门类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艺术的多元化需求。因艺术类课程是选修课,相较于专业课程,成教生对待此类课程态度不够重视,以修得学分为目的,忽视了这类课程可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作用。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为单向输入式教学,学生参与度低。教师单方面讲解的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缺少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将课堂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在排课方面学时少,时间短,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流于表面,无法深化深层次的艺术知识,导致原本对某一艺术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热情。

各门类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缺乏全面普及艺术理论知识的艺术素质课程,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缺少基础理论学习。对于艺术素质教育,高校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培养方案。不同的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有不同的要求,还存在某些教师按照自身的喜好培养学生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连贯、系统地学习同门类的艺术课程,最终导致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学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3.教学方式不匹配

师资队伍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教学模式对于成人的艺术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数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教师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或照搬艺术生的艺术素养教学方式,开展成教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导致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教学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成教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年纪相差过大且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定向学习意识等特点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方式,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加强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路径

1.树立艺术素质教育观

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人才。[5]成教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应当受到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同样的重视。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素质教育应通过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构建个人艺术素养、塑造完善的人格品质,从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应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对艺术素质教育观的认识与理解,树立以大众普及教育为主、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的艺术素质教育观。因此,应结合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对艺术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要引导成教学生树立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正确观念,使其意识到艺术素质教育对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通过艺术素质教育的改革,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人才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完善课程体系

当前,高校成人教育多以专业知识培养为主,很少涉及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内容。首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学科特点,将与专业相关的艺术类课程作为相应专业成教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次,可以根据成教学生的自身特点或喜好进行分类教学,相同的艺术素质培养类课程可以让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一起上课,既打破了班级、专业和年级的限制,也为学校节约了资源。再次,学校可以开设多门类的成人艺术素质培养类课程,开设开放课堂,学生可以按照自身需求自由选择,进而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最后,学校可以针对成教学生进行大数据统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或工作、生活环境,拓展适合自己的艺术素质方向和内容,补充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由于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教学不应拘泥于大众化的课堂教学,应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构建对话式教学,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提高成教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根据成教学生的需求设置艺术素质教学的具体内容,调整传统意义上以艺术理论和艺术赏析为主的教学内容,侧重将艺术知识运用与成教学生学习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中的创造能力。

3.拓展教学方式

成教学生定向学习的意识很强,返回校园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获得相应学历。高校成人教育以专业知识培养为主,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及学科特点,将与专业相关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使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专业能力。积极完善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开设更加丰富的艺术课程,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设置艺术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把艺术理论、艺术赏析为主的宏观艺术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整体提升成教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选修课可偏重选择与成教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艺术类课程进行深入教学,以实践为主,使成教学生通过艺术课程加深对专业的学习和理解。

4.创新教育传播方式

成教学生大多已经是在职员工或是需要更换工作岗位的成年人,他们已经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基于成教学生的特殊性,在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需要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使成教学生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得以顺利完成艺术素质教育。“课堂+多媒体”的教育传播方式并不是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新时代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推动了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成人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应探索新的教学渠道,广泛利用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运用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手机app等传播手段,将教学环境从线下拓展到线上,使成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接受线上教育。在线上教育中,成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相关的艺术素质课程,推动艺术素质教育更加个性化。成教学生可以自行在app上获取相关学习及视频资料,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各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讲析,更直接、更广泛地学习专家和学者的艺术素质的知识给养,达到对艺术进行学习与鉴赏的目的,丰富和充实自身的艺术素质。新媒体的应用融合艺术素质教学,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上信息的单向输入,可使艺术素质教育在传播方式上得到更全面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moe.gov.cn.forest.naihes.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701/t20170119_295317.html.2017-0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moe.gov.cn.forest.naihes.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2019-04-02.

[3]周毅飞.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25—126.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相比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但是精神文化水平相比较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而言,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与我国新型社会发展理念以及创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不相符,因此有必要针对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加强培养和研究,增强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培养主体,对于提升全民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以大学语文教学为突破口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才的高素质和人文化为契机实现全民精神文明整体素质的提升,但是纵观当下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这一要求和目标还很不相符,存在教学观念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教育考核未涉及人文素养内容以及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教育技能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和提升,争取早日实现国民高水平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

1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是我国目前普通教育阶段中最高的教育阶段,也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水平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因此高校教育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成长的主要目标便是学习知识,这三个阶段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较远,不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虑过多的社会因素,但是大学教育阶段,毕业后要切实面临就业以及展现自身所学的问题,因此大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绝不能像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一样,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因为人文素养的优劣在未来步入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个人价值能否正确实现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了学生职业观念、社会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养成,决定了学生今后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与研究。

2当下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教学观念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理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其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当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仍旧将语文学科看成单纯的工具性学科,而忽略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1]。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当前很多大学生品鉴文学作品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急需借助传统的经典文学教育对其进行提升与引导,并且很多大学生在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染与熏陶,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快速提升。2.2教育考核未涉及人文素养内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过于重视“语”,而忽略了“文”的价值,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淡化了课程的人文性与审美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考核依旧将知识考查作为重点内容,这就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从而暴露出诸多弊端。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我国三十多所大学进行调查中发现,有26所学校仍旧用书面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大学语文学习成效优劣的唯一依据,并且教师设计的试题随意性很大[2],甚至同一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语文课程考试题目各不相同,但是都局限于教材内容,题型也和中学基本一致,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课堂教学培养的过程。2.3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教育技能不足。当下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教育技能不足的问题。对于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基础的教学技能以及专业知识都具备,能够胜任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大学教师也是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人才,因此难免在素质培养的教育技能和能力上有所欠缺,这种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间的职业道德感以及自身素养参差不齐,许多导师存在利用自身教育权限以及职位权限胁迫学生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目前许多高校暴露出的“教育丑闻”便是例证;二是高校语文教师有时即便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条件,导致无法开展和缺少相应教学环境支持的情况产生,最终人文素质教育只能“纸上谈兵”,难以发挥实效,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有名无实;三是在高校教师队伍内部并未形成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考核内容,教师也并未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重点放在了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职称的提升之上,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技能的提升,导致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能力较弱,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家对于大学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3提升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3.1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要提升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水平,首先需要从思想观念入手。唯有先转变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观念,提升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当前大学教育阶段人文素质培养能力不足的现状。为此,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在全校大力宣传和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学教育不仅成为教育的圣地,也成为学生培养生活乐趣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乐园,让学生在彼此的观察和集体生活中互相良性影响,从而无形中起到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教育实践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摒弃以往的“ppt”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学会运用更为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言传身教,用自身的影响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三是要注重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增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效果,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加积极主动的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3.2针对人文素质设置相对应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纵观目前搞笑对于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考核,几乎绝大多数学校并未针对人文素养设置相应的考核和毕业要求,这种办学现状不仅导致学生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还造成目前许多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不足的现状,这种不足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教学当中,另一方面表现在自身的教师道德观念当中,目前高校频发的各种关于师生关系的丑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由于缺少了高校人文素质考核而造成的,因此需要在高校中针对人文素养设置相应的考核目标,正式纳入大学教育体制当中。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不仅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也要注重大学教师人文素养的考核,双管齐下,以此从整体上形成大学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二是对于教师而言,在行为考核以及业绩考核中加入人文素养部分,以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客观评价、同事客观评价以及在校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引起其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对于学生而言,要在部分有关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中加强素质实践方面的考核,如在《道德经》选修课程、《思想政治品德》选修课程结束后,除了传统的考试之外,还需要进行实践活动的考核来验证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3.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人文素质培养教育技能。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成效的优劣。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应重视对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一是人格魅力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无声无息中熏陶与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其教授的是一门文学艺术类课程,教给学生的是真理与正义,传授的是高尚的人文精神,因此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3];二是积极情感方面。情感在人们的交流与交际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蕴含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忧伤与快乐感同身受,才能具有感动学生的资本;三是学识方面识。学识是大学语文教师立足的根本,教师只有拥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学知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传递丰富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5

具体来说,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对人文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可以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公安院校侧重于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而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通常是确定的或者收敛的,相较于此,人文科学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多元的或者发散的。据此,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现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和碰撞,使学生形成全方位的知识结构,这对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可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文学修养,有助于培养其丰富的情感。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往往凝聚了古人丰富的情感,揭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真谛,彰显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公安院校的大学生可以逐渐提升自己健康的情感和意志,使其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并注重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二、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

尽管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对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公安院校对人文素质的培养状况不容乐观。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公安院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而良莠不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安院校业务素质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失衡当前的新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走科技强警、人才强警、创新发展之路。”因为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公安院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集中于警务技能训练和公安专业知识的教育两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以掌握公安技能为目的的业务素质培养成为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最主要内容。人文素质的培养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全面的人格塑造来实现培养目的,因而许多公安院校受到人文素质培养无用论的不良教育理念的影响,公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往往侧重于对其业务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这种知识化倾向的影响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对与培养学生业务素质相关的课程投入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而在大学语文教学方面则甚少关注。尽管大学语文在公安院校中作为一门必修课,但是从考核的方式来看,其考核的严格程度却低于其他选修课。因此,公安院校业务素质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失衡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在此循环中,教学资源会越来越向与业务素质培养相关的课程倾斜,最终导致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

(二)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不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因素在公安院校中,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诸多不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内部问题。首先,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没有按照公共必修课的标准进行教育教学,而被视为选修课,进而遭受到压缩课时的待遇。有些公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遭到质疑,其在公安院校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方面至今仍受质疑。其次,现有的教学方法单调,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公安院校的主流教学模式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讲解,以此来实现学生对范本技巧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但是,这种主流的教学模式与中学语文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显然不能满足公安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需求。

(三)公安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公安院校中,许多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方面,对人文素质的提升缺乏兴趣甚至抵触,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公安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这些情况恰恰反映了公安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因而成为公安院校语文教育教学的外部问题。此外,就语言学习来看,基于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压力,公安院校的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和投入远远超过了语文。大学语文不是考研的科目,加之大学语文的考核相对宽松,对于公安院校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丧失了学习的“实用性”,因而公安院校许多学生将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三、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针对前述的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一)注重公安院校业务素质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协调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公安人才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公安人才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能预防腐败,改善警民关系,而且能促进警察队伍内部的和谐,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在培养公安人才的教育教学阶段,与业务素质的培养相比,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大学语文对公安院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巨大的作用,大学语文通过汉语这一媒介,向学生传达情感,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最终形化的价值观念。因此,需要在公安院校中注重业务素质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协调,事实上,应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树立大语文的培养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使大学语文教育从过去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阶段走向开放、多元的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阶段”,最终实现公安院校业务素质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平衡。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6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高校扩张和扩招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存在着种种危机。高校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视素质教育,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校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高校素质教育体系。

1.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民族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的教育[1]。它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强调人的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它是一个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持续进行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方面所构成,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作为中心,它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的灵魂。横向上看,大学生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化;纵向上看,大学生业务素质教育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为他们从事创新或创业奠定专业基础。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融合,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人才。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灵魂。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和政治方向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等;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它主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体现为对人民、国家、集体能否献身的精神等。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中心。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依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灵魂也必须有所依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2]。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只有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才能获得时间、空间上的极大拓展,才能真正贯穿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部领域和全部过程。

2.2身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

素质教育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其作用。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个性素质教育,必须根据载体身体和心理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素质依附到载体上,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对其它素质的深化有着明显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化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必要主观条件,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及活动的规律,品德教育才会有所支配,这种支配对他们接受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2.3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他可以为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教育包含着广泛的知识内容,其主要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等。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的其它素质提高奠定文化基础,其它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3]。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也得益于深厚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对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解决。因此,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为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2.4业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

大学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构建适应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专业特色等特征。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业务素质的主体,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创新奠定基础。业务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当学生把知识、能力和特色有机的统一,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之后,将成为专业创新的巨大动力。

2.5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本

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之后,并不代表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因为,创新和创业需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技法的使用。创新素质教育为学生各种内化的素质向创新素质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多种素质相融合,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进行创新和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根据创新和创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全力以赴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栋梁之才。因此,缺乏创新和创业的素质教育,就构不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3.大学生素质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做人与成才为根本目的,按照素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深入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如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教育模式、策略等,其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对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7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要成为“好的教师”,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好的教育”,必须具备全面过硬的教育素质。根据英国教育家斯坦豪斯“教师即研究者”的著名论断,笔者认为,在师范生的各项教育素质中,教育科研素质应当是最为核心的素质,应当作为师范生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所谓教育科研素质,是指由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科学精神包括科学探究精神、怀疑精神、协作精神等诸多要素所组成的一种整体心理结构。教育科研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不断促使上述要素内在互动、调适,最终积淀而形成的。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既是造就大批适教、乐教、善教的未来师资的需要,也是改变师范生教育科研现状的需要。

一、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意义重大

1.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符合《纲要》的价值导向

《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师范生在时间维度上扮演着双重角色。一个是素质教育的接受者,另一个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师范生就读期间是素质教育的接受者,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素质教育的接受过程;师范生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就成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也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师范生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校期间就必须训练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科研素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纲要》要求:“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是对所有规格学生培养的要求,同样也是对师范生的要求。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教育科研活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就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以探求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师范生在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亲自动手动脑,不仅能够锤炼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恰恰体现了《纲要》的价值导向。

2.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践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在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中,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单向的静态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体悟、文化的融合和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碰撞、理解。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同时也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现在“教师成为研究者”几乎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而是否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又成为区别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标志。教师成为研究者,将有力地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进而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先导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不断受到重视和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师范生正处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奠基阶段。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将会推动其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更好更快地成为研究者,从而成为他们未来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催化剂。

3.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龙头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向纵深推进。此次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以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及其研究成果作为依据。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中对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人文性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体系,还要处理好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使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运用、学会创新,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更需要教师在教育科研的更高层面上推陈出新,追求卓越。教师角色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基础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有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保证。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使他们在走出大学校门之前,就具备教育科研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4.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

如果说教学是船,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帆,有了教育科研的推动,教学之船才可以驶得更远。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最基本要素。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教育科研,可以及时为教学实践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学改革的最新经验以及课程建设的最新成就,不断充实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

教育科研素质是信息时代教师素质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是推进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具有优秀教育科研素质的教师,不但善于把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而且善于有效地吸收、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把它们迅速转化为实际教学的“生产力”,以促使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取得最佳的效果。而教育科研素质低下的教师往往缺乏对成果的消化吸收和应用能力,满足于依据经验开展工作,安于现状,墨守陈规,缺乏创新,其教学效果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可以这样说,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越高,科研成果越丰富,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的科研成果就会越多,教学水平就会越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科研的进行,依赖于教育科研形成的教学理论成果的科学指导,这已成为现代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志。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而熟练地按照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

5.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可以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面向社会吸纳师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和社会人员通过教师资格认证进入教育系统,师资来源多元化。

随着教师教育政策的放开,许多综合大学也纷纷加入教师培养的行列,这无疑使得教师职业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师范院校是未来教师的重要培养基地,与其他大学毕业生相比,师范生可以接受到与其他专业学生相同的四年大学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使其学术水平不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接受到相对独立和集中的教育科学方面的专业训练,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师范性。师范性应该是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特色,而教育科研素质是其师范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可以提升其作为新师资的培养水平和自身的竞争力,增强其从师任教的就业砝码,毕业后更易成为基础教育的教研骨干,确保在开放的教师教育改革浪潮中而占到先机。

二、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现状堪忧

尽管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存在着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重学科专业培养轻教师专业培养的弊端,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比较欠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1.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观念存在偏差

笔者曾专门就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问题在河南省8所师范院校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师范院校的三类主体都存在着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可有可无的观念。一是学校领导,包括系、部、处领导,持这种观点的占52.8%。他们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而没有把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学校教师,持这种观点的占68.3%。他们往往只要求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知识,只重视学业成绩,对教育科研则不作任何要求。三是师范生,持这种观点的占78.6%。不少师范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是主要任务,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十分神秘,不懂得科研方法,距离自己很远。可见,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问题上,半数以上的主体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可有可无。

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师范生没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被排除在教育科研活动之外,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相应的教育科研锻炼,以致大多数师范生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能力低下,教育科研素质较差,将来成为真正的教师后,往往会产生教师职业倦怠。

2.师范生教育科研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特别是低年级师范生几乎没有参与过教育科研活动。只有16.7%的师范生参与过任课教师主持的教育科研项目,而发表过教育科研论文的师范生为3.5%,而这些凤毛麟角的师范生全部为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其他绝大多数师范生均没有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经历。问及没有发表教育科研论文的原因,师范生众说纷纭。有的是对教育科研程序缺乏了解,不会写;有的是忙于上课,做作业,当家教勤工俭学,没时间写;有的是没有选题,资料缺乏,写不了;有的是写论文太费脑子,太累,不愿意写;有的是写不写无所谓,不影响评三好学生,不影响拿毕业证。

3.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缺乏

理论是实践活动的指南,理论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水平。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学习情况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师范生对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83.2%的师范生表示学过一点教育科研理论,但不系统,仅有4%的表示没有学过;在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一项中,自学的占27.2%,学校组织学习的占39.5%。但从整体结果看,师范生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的途径和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不够系统和完整。

4.教育科研课程设置过窄

目前,在有关教育科研课程的设置上,师范院校除教育系外,其他各系只开设了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及学科教材教法3门课程。这些课程所提供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不能满足开展教育科研的需要。师范生开展教育科研需要了解和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应该是每一位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只有这些知识是不够的,师范院校有必要重视教育科研课程的设置,如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教育哲学;计算机技术、教育测量与统计;语言、写作、逻辑学等。考虑到师范生上课时数的限制,这些课程可以采取必修、选修、讲座等形式灵活设置。

5.教育科研实践环节缺失

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要在教育科研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对于师范生科研素质培养而言,相关理论、方法的学习提高固然重要,必要的实践更不能忽视。但目前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对教育科研实践环节明显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只重视封闭性的纯理论教学,没有向教育科研的实践延伸;师范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教育科研课题;教育实多只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较少考虑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撰写论文大多选择学科专业方向的选题,较少选择教育科研方向的选题。

总之,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素质培养势在必行。无论是师范院校管理部门,还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无论是师范院校教师,还是师范生,都应该认识到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对师范生整体素质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认清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现状,看到在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这种不足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积极探索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以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获得较大的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师资,为科教兴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王立忠,刘要悟.“课程即研究假设”、“教师即行动研究者”――斯滕豪斯课程观之要义[J].大学教育科学,2010,(2).

[3]刘兴富,刘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肖全民.基于专业化发展的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文化素质教育;嵌入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二者都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关注并不充分,更未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作用。

以1995年9月“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为标志,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启动。10多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先后通过了多项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文件,建立起了93个部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毫无疑问,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二者目前处于一种并行发展状态,尚未真正统一起来。究其根源,既有认识不够深入的原因,也存在运行机制上的缺陷。这就产生了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将蓬勃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与此相关,也形成了一系列问题:文化素质教育是否应当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如果应当的话,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化素质教育应如何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将文化素质教育嵌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从而促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对于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必然要求

广义上说,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指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针对文科类大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其核心宗旨就在于促进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科学指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着重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则侧重于人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从而形成对待自己、他人、社会、民族、国家、自然的正确态度,着重于回答“能做什么”的问题。人类只有正确回答“是什么”和“能做什么”两个基本问题,才能够真正走向文明进步。

科学探索是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人类又不同于自然物或其他生物,其独有的劳动创造能力使得人类必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正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基于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才得以日益摆脱自然的限制,摆脱愚昧和落后,逐步走向文明。科学探索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必然引发人类自身情感与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没有了科学探索,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失去了基础,人文精神的发展就没有了依托。反过来,人文精神又是指引科学探索的灯塔,失去人文精神的指引,科学探索将失去方向,变成一头没有羁绊的野兽,人类认知自然的成果有可能不再是服务人类的工具,反而转变为奴役人类的敌人。这也是历史反复验证的事实。王义猷教授指出,人文是科学创造的动力源,是科学态度的试金石,是科学征途的指路灯[1]。科学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是创新型人才必然的素质要求。

2.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30年。30年中,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重心仍在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保持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培养模式,专业划分很细,课程设置简化,知识面狭窄。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到2005年前后,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广大青年享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也逐步形成,高等教育的目标从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转向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素质,与之相适应,高校实施了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指导方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体现“高素质”的要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第三阶段,2005年以后至今。新世纪第一个1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一步加速,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全面提升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迫切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在经历了因转型引发的震荡之后,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升华。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取得人才培养的新突破,这是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的。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没有较高的素质就没有创新能力,反过来,不能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成为一把“没有开刃的钝刀”。从实践层面看,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普遍开展,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关于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如火如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新发展,应当充分吸纳和借鉴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二者紧密相联,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但是,文化素质教育目前仍然游离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外,或者仅仅是浅尝即止,并没有真正嵌入进去,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根源主要在于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1)思想观念。目前高校中,依然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素质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与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2]的人才培养定势。这种轻视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不是主流,但其影响不可忽视。体现在实践中,或者排斥文化素质教育,或者简单敷衍了事,当然更不能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中。

(2)组织机构。在教育部直接推动下,经过两个批次建设,全国共建立起93个部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覆盖157所高校,还有更多的高等学校也在积极加入进来。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机构。设置专门的机构,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些机构一般都是专职教学型机构,职能过窄。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般都是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或者专业学院组织实施的。这样,在工作职能上出现“两张皮”现象,文化素质教育机构不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不一定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机构纳入进来,人为的机构设置阻碍了二者间内在的联系。

(3)功利主义教育倾向。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良倾向,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功利主义。受功利主义意识支配,学校倾向于重视发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相对而言,人才培养周期长、见效不明显,往往是形式上重视,实际上忽略。同样受功利主义意识支配,教师中也存在浮躁心态,急功近利,不安心教书育人,不愿意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4)文化素质教育自身的不足。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看文化素质教育尚不能满足人才成长的实际需求,有些甚至流于形式。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将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课程开设,认为只要多开一些课程,向学生传授一些相关知识,就完成了文化素质教育。这种形式化、简单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没有真正切中要点,更不可能发挥实际的功效。王义猷教授指出,文化素质的关键在于“化”,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自由发展[3]。“有教无化”的文化素质教育,制约了文化素质的功能,也阻碍了它真正嵌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上述诸多障碍的存在,直接阻碍了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其后果,一方面已经蓬勃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对高等学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不可能真正取得突破。

三、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

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嵌入,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于采取积极措施,清除障碍性因素,另一方面则需要找准嵌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前述诸多障碍,或者属于思想观念因素,或者属于体制机制因素,这些障碍,只有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彻底消除。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找准嵌入的着力点。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不是抛开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另起炉灶。根据当前改革与探索的实践经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突破口在于三个方面:课程结构、自主学习、实践教学。这同时也是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方面。

1.在课程结构调整过程中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从发展趋势看,进一步深化课程结构调整,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结构的深化调整,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嵌入提供了契机。高校应积极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课程结构调整为契机,广泛开设跨系科、跨专业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扩大文化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将其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不困难,事实上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系统化建设以及能否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学校应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优势学科,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使文化素质教育能够真正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人文情怀,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2.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因素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得到较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加强自主学习,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和思考,高效率地掌握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科学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当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中,都将增强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的抓手。

广泛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知识内容的机会,这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应创造更多的机会,利用网络、学术讲座、展览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形成学习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文化素质教育便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求知,文化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

3.在实践活动中注入文化素质教育

除课堂教学本身外,其他的实践活动等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广泛渗透,营造浓郁的文化素质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表现在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环境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如美的建筑、雕塑、校园景观等等,通过布设这些硬件要素,使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教育。软件环境方面,广泛开展各类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利用校园传媒系统,提高别致的审美追求,宣扬良好的道德风尚、至善的人类行为,端正学风教风,逐步达成真、善、美的统一,最终建立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中,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结合还不够充分,不够紧密,存在较多的障碍,需要在认清其价值,找准突破口的前提下,进一步努力,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促进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义猷.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引导科学[J].复旦教育论坛,2003(2).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9

关键词高职职业化发展创业素质培养

1创业素质培养与学生职业化发展关系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针对特定的职业岗位(群)而进行的,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正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活动,使学生在未来从事某项工作过程中,形成由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所构成的职业素质,并符合职业标准和规范,获得职业资格的过程,核心是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强化。创业素质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学生职业化发展教育的关注重点。有效强化创业素质培养会提升学生职业化发展水平,学生的职业化发展程度和实效性可以在创业素质培养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为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2基于职业化发展要求的创业素质培养内涵与现状分析

创业素质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是人的职业化素质中有待开发的创业基本素质潜能,又是已经内化形成的人的创业基本素质。创业素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素质;第二层次为发展性素质。基础性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认知策略、态度;发展性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新精神。

创业素质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它倡导和注重实际创业能力,要求把创业素质培养提高到与职业性教育同等的地位。这一理念最先被美国所接受,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广泛实施创业教育。欧美各国主要大学在创业素质的培养教育方面起步也较早,倡导创业管理教育。此后,这种趋势在亚洲各国得以传播,中国国内陆续出现了大规模的创业大赛,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

高职院校虽然近年来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创业实践环节,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效果不明显,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就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而言,尚未形成系统性体系。

3实施创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关键

(1)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的环境看,创业时代已经到来。新经济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舞台。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使命,引领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是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2)创业教育走向高等学校,已成为国际化趋势。国家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实力,要依靠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来支撑。创业素质的培养要以人才培养的立意,去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这些创业者,不但能经营经济,也能经营文化、教育、科技,甚至用经营理念来理解政治、人生和国家。

(3)创业素质培养会增强学生职业化发展内驱力。创业素质能力作为大学生“第三本护照”,不仅要求学生的掌握一定创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求加强创业素质培养及创业个性品质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作为高职教育特定群体高职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无论从时展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看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看,都是当前促进学生职业化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

4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路径和要求

尽管人们对于创业是否可以培养的问题已形成一致意见,但对创业应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和培养方法问题尚存在分歧。早期创业素质培养内容是围绕创业、商业计划撰写,其理论依据是创业成功是人格特质的成功;构建新的创业素质培养体系应遵循学生职业化发展规律,以创业行动为导向,同时要求引入人格、技术或行业经验,建立创业领域特有的体系及创业素质培养模式或方法。

4.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要素分析

创业素质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可以说,创业素质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它包括创业思想的确立、创业氛围的形成、创业技能的培养和创业认证。按照基础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两个层面的分析,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群体的特征进行阐述,确立高职院校创业素质培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性特点。

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要素可以描述为,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创业精神及创业理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如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坚韧性、自律性等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业的社会交往能力、创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金融理财能力、资本运营实务操作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创业素质是基础性和先决性的因素,归纳创业素质的范围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创业动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创业知识等等。

4.2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基本策略

创业素质的培养机制构建的理念可以从三方面理解其含义:一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和本领;二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开创的个性和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其目标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根据创业素质培养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目标,按照理论整合的特定要求和结构法则组织起来,确立创业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模型体系。一是创业基本素质框架,主要从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社会知识结构方面的构建;二是创业素质培养基本模型,主要从创业素质培养目标和内容、领域和范围、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展开;三是创业实践活动模型,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系统化、职业化和强化实践驱动性等方面;四是创业素质培养评价模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实施评价的可操作性办法。

参考文献

[1]姜荀著.职业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245-248.

[2]李新仓,杨晓非.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9).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发展路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Baa100015)

作者简介:张亚群,男,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1-0121-05收稿日期:2012-10-15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界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用以指导各级学校办学实践,以矫正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偏向以及大学专业教育的缺失。其出发点和宗旨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施中出现定性模糊、路径不畅等问题。大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各自为阵,互不衔接,教育模式与教育传统断裂。这种状况反映了办学者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共识。本文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为考察对象,在辨析其教育性质与模式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一、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

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虽与通识教育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识教育”。其依据主要在于: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之举”,文化素质教育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本土化创新”;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内涵更丰富,更具弥散性[1]。实际上,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并无本质差异,前者只是后者的特殊表现形态。大学素质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性质而言,乃是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

人类文化教育既存在民族性、时代性的差异,也具有某些普遍性、共通性的内涵,我们不能因其差异性而否认其共通性。通识教育并非创始于美国高等教育,其思想源头亦非古希腊、欧洲教育之一源,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也蕴涵着丰富的通识教育思想。刘东认为:“全世界任何延续至今的正常的古代文明,也一定是以通识教育为先的。因为任何文明需要自我赓续,一定要让已有的文明成果被广泛接受,否则它们就无法进行大体不走样的自我复制。”[2]考诸史实,近代东西方文明的此消彼长,无不与通识教育的演化密切相连。

台湾学者林孝信指出,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大学确曾实施通识教育,但其内容只适应培养贵族与社会精英的需要。此后在科学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冲击下,欧美大学或是转向重研究、轻教学的研究型大学,或是重视农工技职的实用教育,或是符合市场需要的多元自由选修教学。“通识教育的重生来自解决社会内部分化的需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设西方文明的课程,以避免美国移民社会因欧战而分裂。美国从此取代欧洲国家,成为通识教育的领航者。而随着知识爆炸与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迁,通识教育也在20世纪末再度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视。”[3]这一分析颇有见地,矫正了有关近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的偏颇之论。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中等、高等教育之中,以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熏陶为基本手段,旨在提升学生人格素养,凝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通识教育性质,主要表现在育人的基础性、人文性及通贯性三方面。

首先,从功能定位来看,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思想情感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注重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过去相当长时期,受专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过度强化专业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失落,在理工科院校尤为明显。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导向和浮躁肤浅的学术风气,侵蚀着大学的灵魂,严重削弱了人才培养。实施大学素质教育,就是要矫正这些弊端,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素养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教育内涵上,大学素质教育注重人文性,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理性的价值判断及优雅的审美观,这是与通识教育的内涵一脉相承的。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而理性是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前提条件。人文素质教育亦然。它与理性精神、文化自觉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Generaleducation或译为“博雅教育”,“博”乃广博,“雅”为高雅,注重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它与时下所倡导的大学素质教育,内涵相通,并行不悖。

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通贯性,跨越不同教育层次及学科的界限,反映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大陆,文化素质教育首先从中小学兴起,再发展到高等学校,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在香港,高校和中学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科),只是教学内容及程度不同。在美国,通识教育以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为实施主体,延伸到普通教育。无论是国内大学素质教育,还是海外通识教育,均超越学科、专业的限制,促进人文与科学的整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大学素质教育的上述诸特征,是由其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这些特征既符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也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近代以来,西方大学教育经由复兴传统人文精神,到重视科学教育,再到整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巨大变迁,其中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中国大学面临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亟待加强人文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模式比较与借鉴

通识教育的实施,并无统一、固定的模式。以当今世界流行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为例,近百年来,它逐渐形成四种代表性模式,即哥伦比亚大学模式、芝加哥大学模式、哈佛大学模式、斯坦福大学模式。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作为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迄今形成三种典型模式,即实验班+选修课模式、全校性选修课模式及通识教育本科学院模式,分别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及复旦大学为典型。比较中美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之异同,可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从历史演进来看,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起源早,变革与发展具有继承性。中国大学素质教育起步晚,与自身的大学教育传统断裂。

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于1917-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人文经典选读”课程,至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逐渐形成现代本科通识教育体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美国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都是哥伦比亚模式的扩大和改造[4]。其后,在赫钦斯校长不懈努力下,芝加哥大学将通识教育扩展到四年本科教育,奠定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传统。1945年和1978年,哈佛大学先后推行“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和通识教育“方案”,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变革。1987年,斯坦福大学开始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增加少量非西方经典的阅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兴起于1990年代,而其思想渊源可溯至古代教育传统。民国时期,国内大学借鉴美国教育模式,重视跨学科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形成近代通识教育的传统。五十年代初,移植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导致通识教育传统中断。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倡导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在实施方式和课程结构上,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以西方文化核心理念为主导,开设核心课程,注重经典阅读。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实验班、选修课、学术讲座及本科学院的模式,而以选修课为主要方式。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具有简易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它分为“当代文明”与“人文经典”两门全校必修课,连续开设两学年四个学期,交互构成通识教育构架。这是此后美国各校通识教育课程体制的基本原则[4]。芝加哥大学通识课程,前三年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各3门,数学1门,最后一年为2门整合课:西方文明史和哲学。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小班教学,师生互动。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五大类十领域,本科生至少须修满其中8-10个课程,占全部本科课程的三分之一。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除核心课程外,还增加现代非主流的思想内容,参考书略增而深度有所下降。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识选修课,分为五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科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生跨学科选修。“元培计划”实验班,按文理大类招生,自由选择专业;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武汉大学实行全校性选修通识课程,促进文理融合。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类236门课程。学生自主选课,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须修满12个学分。复旦大学依托“复旦学院”,开设六大模块的核心课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以及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强化新生的人格修养和通识基础。

就发展程度和教育成效而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成熟而普及,在育人和文化整合方面,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与美国大学的创新精神与深厚文化积累密不可分的。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明显差距。

美国大学办学者,在承袭西方教育传统中,不断变革和完善其通识教育模式,为培养精英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美国众多的文理学院,实施通识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美国成立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aCtC),每年在国内外举办学术年会,在通识教育领域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2012年3月29日-4月1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举办第十八届年会,主题为“人文教育与世界:通过核心文本探索、准备和享受现实世界”。笔者应邀参会,深感美国通识教育领域之广博、课程之精深、教学方法之灵活多样。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经过十多年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2001—2011年,北京大学从举办实验班到成立元培学院,招收十一届本科生1809人,已毕业963人,其中735人赴国内外名校及研究机构深造。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培养出一批基础学科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参照复旦学院模式,建立书院制。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开设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与学术基础。2011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成立,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

另一方面,现行大学素质教育模式也存在某些不足。第一,实施范围不广。实验班模式限于少数重点高校的精英教育,受众面窄。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式,在一般高校并不普及。第二,通识教育选修课质量有待提高。有的课程滥竽充数,学生为获学分而应付。第三,受扩招后大学多学区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削弱了育人功能。第四,有的大学脱离本校实际,简单模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从比较中可见,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确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甘阳认为,就其主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制而言,最值得借鉴的是:“第一,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事实上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第二,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们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第三,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一般不得超过15人。”[4]

此外,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植根于西方文明,其中通识教育理念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而其课程改革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美国高等教育原本承袭英国的通识教育传统,至1920—30年代转型为现代通识教育,除了社会发展、政治与文化变革推动外,还与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赫钦斯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提出发展“通识教育”或“共同教育”的理念,就没有芝加哥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的创立;如果没有科南特校长领导下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也就没有二战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广泛影响。尽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不断变革,但其核心内容始终以人类最普遍的关怀为基础,崇奉西方核心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

这就启示我们,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精华,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大学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不要盲目照搬美国模式,应从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出发,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根基,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只有将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与现代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

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并非权宜之计,乃是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认识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及其实施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制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正确目标,把握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

从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培养人的文化自觉;三是塑造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成为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人的文化自觉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文感悟和价值追求,是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在前两个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价值取向,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要求。三者互为关联,层层推进,构成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有学者提出:“全面发展乃人文教育之本”,“教育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则必然以人文教育为教育的基石与核心;如以市场需要或功利目的为转移,则人文教育必然萎缩乃至名存实亡,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的人格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格调趣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基本上不给予受教育者谋生的技能,也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直接挂钩。”[6]也有学者强调:“人无法解放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败,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解放,只有人的解放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纪的象征。”[7]这些表述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解是相通的,旨在弘扬人文精神,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品格、高素质的人才。

依据上述目标定位,切合大学素质教育的性质、实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当今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应着力向“广”、“深”、“通”、“多”四方面拓展。

第一,拓宽大学素质教育的广度,扩大教育受众面。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应推向更广层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人需要通识教育。仅重视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而忽视一般大学、应用型高校;或只面向“实验班”学生,“打造”创新人才,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不利于普遍提升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应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高校的类型与培养目标,普遍推广素质教育。

养成健全人格,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各种创新人才计划,均应以人的发展为基础。近年来,学术浮躁严重侵蚀大学的育人环境,有的人为了“评上”高端人才计划,不惜伪造学历、论文成果。这种弊端的出现,是与片面、急功近利的人才评价导向分不开的。新加坡学者论及中国教育问题时曾指出:“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8]矫正时弊,迫切需要摒弃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真正以育人为本,注重做人的基本品格。

第二,拓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丰富教育的人文内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数量众多,但总体而言,偏于泛化,不够系统,缺乏应有的文化深度。要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增加中外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突出人文教育的重点,培养文化领悟能力、高雅品格和责任意识。在此方面,国学教育能够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这也是近年“国学热”在大学校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需加强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整合及基本能力培养,完善选修课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提升大学生的中文素质刻不容缓。语言素质是人的最为基本的素质,母语能力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当今大学生的中文素养每况愈下,已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大学语文》绝非单纯的写作工具课,而是一门具有广博内涵的文化素质课。《现代汉语》主编黄伯荣指出:“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大学本科着重培养‘通才’而非‘专才’,因而教材编写的思路必须转变。现代汉语课不仅要解释汉语,更应该是进行母语教育。”[9]这表明,应把大学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其育人功能。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的贯通性,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纵向上,打破不同阶段素质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增强教育改革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大学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同,但教育目的一脉相承。当今高中教育分科过早,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大学阶段的素质拓展;而大学招生选拔标准过窄和功利化,则阻碍普通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阶段应实行完整的普通教育,大学则应从学生潜能培养与长远发展出发,按学科大类招生,引导中学生提升基本文化素质。

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打通不同学科、专业的分野,构建通识教育的立交桥。要改变狭隘的专才教育模式,树立通才教育观,培养博识与专精相结合、学术视野开阔的创新型人才。大学开设全校通选的通识教育课程,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增强其学科综合能力。通过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形成共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

第四,推动素质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教育成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大学素质教育需要多途并进,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一些重点大学利用学科综合、师资力量强、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心),或组建通识教育本科学院、国学研究院等机构,推广通识教育,收效明显。一般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亟待加强。要切合办学特色、条件及学生文化基础,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通识课程的适应性。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启迪智慧,引导人生。各类高校都需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大学素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才能转化为素质。因此,高校需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选择性,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加强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育人功能。通过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文化观光、社会考察和调研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美化大学生活,培养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应与家庭、文化社团、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相关机构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2]刘东.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困境[n].文汇报,2010-07-31(5).

[3][台]林孝信.十九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质变[J].通识在线,2011,(5).

[4]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7).

[6]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上海教育,2006,(2).

[7]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