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4:29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根本原因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070-02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多金融机构不是宣布破产,就是被收购,或者被美国政府接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逐渐向国际范围内拓展,向实体经济渗透,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多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基础依然薄弱,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思考,危机爆发原因是什么?此次危机是否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这些问题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科学阐释,找到危机爆发原因,有助于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一、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不同解释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是自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对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丁冰认为,当前危机主要是由于长时期来新自由主义泛滥所造成的。恪守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华盛顿共识”主张实行全盘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其中包括金融自由化,以进一步加强资本的剥削和掠夺,其结果势必加剧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发展,从而为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1]。大卫・科茨认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2]。刘英奎认为,美国寅吃卯粮的中产阶级超前消费方式铸就了危机的社会基础,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危机的形成,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埋下了危机的祸根[3]。葛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次级房屋贷款发放环节。通过房贷一评级一卖出的证券化过程,次级贷款风险被散播到了全球各类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次危机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其传统的最佳标准式的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新协议等方式导致了市场行为趋同,从而流动性缺失、系统性风险发生、亲周期问题显现[4]。

这些原因比较客观地描述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也暗示了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但是,它们一个共同缺陷是只停留于表象分析,对原因的阐述显得不够深入,没有揭示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如前所述,新自由主义主张全盘私有化、自由化,而美国政府采取的一项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策略就是直接接管金融机构,即实行国有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衰退,唯有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一枝独秀,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的希望。西方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破产,而社会主义中国的金融业却表现不俗,维护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问题是不能从现象层面或者说技术层面得到说明的,只有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从社会制度层面作出解释,才能揭示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导方针,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研究经济危机问题,形成了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思想萌芽。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由于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生产一定要经过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等周而复始的更替。”[5]马克思还探讨了经济危机的渊源,“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灾难丛生的根源”[6]。后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论述了危机产生的必然性,把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联系起来,使经济危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分析了经济危机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在以整个资产阶级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但它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6]在《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作了比较详细论述,使这一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就包含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马克思划时代巨著《资本论》问世,则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最终形成。虽然马克思没有在《资本论》中以专门篇幅来阐述经济危机,但有关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都作了论述,只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已。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说过:“马克思没有建立关于商业循环或资本主义的长期运动的完整的学说。”[7]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存在,导致资本和劳动互相分离。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一方面大力增加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出大量商品。另一方面资本家总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压低工人工资,导致无产阶级购买力逐渐下降,表现在宏观层面就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导致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积累到一定程度,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爆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8]这里所说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而是相对的生产过剩,即相对于有购买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了,“资本的生产过剩,从来仅仅是指能够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即能够用来按一定剥削程度剥削劳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剩;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8]“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8]

马克思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如影随形的伴侣。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让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石油危机爆发、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状态,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逐渐受到质疑。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政府开始全面采用新自由主义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新自由主义开始占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在美国一直被布什、克林顿、小布什采用。新自由主义政策反对对劳动力市场的政府干预,主张减少收入分配调节,导致居民收入增长停滞,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流向了富人的口袋。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是相当的,而最穷的50%的人口有1.5亿[2]。而且,在新自由主义倡导的“小政府”理念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监管,不再为工人提供相应的援助计划和政策,工人阶级在与资本家的博弈中更加处于劣势,工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利润增长幅度,结果就是工薪阶层相对收入下降或停滞,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为了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美国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大量借债,超前消费。很多低收入者信用等级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也能大举借债,这就增加了放贷机构的风险。银行等贷款机构为了降低风险,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包装成优质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投资机构则利用金融创新技术,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派生出一系列脱离其基础价格的、结构异常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结果,起初的贷款就被逐级放大成为几倍甚至数十倍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这种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虽然能暂时掩盖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但是长此以往,更大的经济危机在酝酿孕育之中。当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时,经济危机爆发了。所以,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居民消费能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丁冰.新自由主义不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吗?――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17-18.

[2]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33-34.

[3]刘英奎.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36.

[4]葛奇.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471.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2

[关键词]金融创新;监管;国际货币体系;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2-0036-03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以金融衍生品泡沫破灭带来的投资者对金融行业的信心危机就开始席卷全球,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倒闭,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祸起金融衍生品的金融行业危机现在开始逐渐传导到更加广泛的金融领域,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也因为大量涉足次级按揭贷款领域而面临破产,最终被美国政府变相接管。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目前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如冰岛等甚至陷入国家破产的边缘。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无疑已经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难免疑惑,世界经济体系为何如此脆弱,从繁荣到衰退怎么如此迅速?本文拟从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展开论述,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

一、原因分析

当前这场发端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的集中反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把大量实体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比如拉美、东南亚等国家,而把美国本土打造成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同时,在里根及其后续继任者的极力推动下,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目标的“华盛顿共识”在拉美和西方国家迅速推行。然而,在政府监管放松的条件下,市场过度自由的结果就是经济局部泡沫问题严重,比如2000年美国高科技泡沫,以及最近由于房地产泡沫破灭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具体来看,这场金融危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金融创新过分强调利润和收益,而对风险的控制认识不足。以投资银行为例,近十年来,传统上以经纪业务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大量从事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和复杂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导致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不断放大。在对大量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和交易中,投行赚取了大量利润,例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两家投行在过去十几年中每年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高达20%左右,远远高出商业银行12%~13%的回报率。但是,在运营模式上,这些投行通过拆借大量资金来进行杠杆操作,导致杠杆比率一再提高,从而积累了巨大的风险。雷曼兄弟宣布进入破产保护时,其负债高达6130亿美元,负债权益比是6130∶260,美林被收购前负债权益比率也超过20倍。过高的杠杆比率,使得投资银行的经营风险不断上升,而投资银行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却没有对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投资出现失误,其亏损也将大大超出本金。

高杠杆操作要求相应较高的流动性水平,在市场资金比较宽松时,投资银行比较容易从货币市场筹集资金,而一旦其自身财务状况恶化,尤其是在货币紧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就很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满足资金的流动性要求,从而导致经营风险。此外,华尔街金融机构过度强调短期回报的激励机制,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没有与其风险管理、长期业绩相挂钩,形成了较高的“道德风险”,促使从业人员整体短期行为倾向较重,为迎合追求利润的需要,投资银行不断推出更加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以至于其自身都难以对这些产品的风险加以判断,也就难以进行风险控制了。

2.金融监管相对滞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美联储(FRS)、货币监理署(oCC)、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10个机构。随着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真空”,从而使得对于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品出现监管漏洞。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机构太多,权限重叠。同时,多头监管导致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导致金融衍生品的价值链条愈拉愈长,市场风险不断叠加,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

3.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助长了美国金融危机。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和主要投资货币,因此,美国的华尔街形成了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中心。当各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后,为了确保这些外汇储备安全和保值,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国债。这样资金又流入了美国,降低了美国利率和美国人的消费信贷成本。美国是全世界储蓄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国内有关学者测算,近年来美国的储蓄率大约维持在10%左右,而中国的储蓄率则保持在45%以上的高位,这里的储蓄包括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过去几十年,美国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过程有加快的趋势,负债消费经营日益成为全面的社会经济现象。美国的巨额负债消费,是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支撑的,其实已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当美国经济仍然表现出活力的时候,资本当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但是,当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资本流入的速度一定会放缓甚至逆转,而这无异于釜底抽薪,美国经济目前的情况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才会有美国财长呼吁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东亚和中东国家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要求。

4.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上世纪末,美国经历了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经济周期,同时也滋生了美国股市较长时期的非理性繁荣。2000年,因高科技泡沫破灭,美国股市的繁荣走向终结,再加上“9・11”事件的影响,美国经济进入衰退阴影之中。然而,为阻止经济下滑,美国采取了激进的经济政策。2001-2003年美联储连续十多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由6.5%降至1%,贴现利率由6.0%降至2%的历史性低水平,并维持了近一年时间,2004年中起才逐步加息,恢复到正常水平。长期的低利率,刺激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市场上涨抵补了股市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继续支撑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复苏。然而,低利率环境虽然保住了经济增长,但也造成美元持续走弱、通胀压力增大以及流动性泛滥带来的资产泡沫。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的低点一路加到2006年7月的5.25%。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还不起贷款的购房者陆续浮出水面,房屋贷款公司也因此受到了沉重打击。最先出事的是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该公司2007年3月宣布无力偿还所有债务而宣布破产。此后,一批同类型公司相继关门,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逐步扩大,最终导致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影响分析

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无疑是1929年以来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正在侵入以制造业和矿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心脏。金融机构几乎停止向企业发放贷款,矿业和能源公司股价跌幅甚至超过了基础大宗商品价格。随着民众资产的急剧缩水,民众的消费意愿也在急剧下降。而这种消费意愿的下降,不仅带来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大幅下挫,也带来了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暴跌。而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民众消费意愿的降低,又反过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推动着股指进一步走低,带来民众股票资产的进一步缩水。如此恶性循环,无疑极大地挫伤了民众对未来的信心。而统计数据也表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实体经济正在恶化。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2008年9月只有43.5,创下2001年10月以来最低纪录,汽车销量也以两位数的比例下滑。至于实体经济一向稳健的欧洲,部分行业也开始备受煎熬。例如,占据全球汽车产量27%的欧洲汽车业,从雷诺、标致、雪铁龙到戴姆勒、大众乃至宝马,无一例外都在减少轮班工作,闲置产能并开始裁员。

这场金融危机影响广泛,中国经济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影响:

1.中国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加大。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客观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国际热钱极有可能再次大量流入中国,从而给中国的货币体系的稳定造成困难。由于中国接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一半以上投资于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从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中资的金融机构也持有为数不少的美国机构债券,其中大部分是两房债券。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必然会导致资产抵押品价格大幅缩水,更重要的是这类债券出现流动性困难,从而使得资产难以兑现,这时支付危机就转变成为流动性的危机,从而给中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2.对外贸易增幅放缓。由于中国经济的外向型增长模式,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去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今年1-8月份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只在3%左右。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欧洲和美国分列中国商品出口市场的前两位,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然而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无疑将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3.资本市场发展受到限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经基本成为事实,因此近期国内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均出现大幅调整,尤其是上证指数已经从最高点的6124点跌去60%以上,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被深度套牢。当然这其中也有前期货币政策紧缩效果开始显现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讲,无疑是经济增长放缓,上市公司利润大幅下滑导致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而引起的。相对股市而言,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整幅度不大,尤其是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仍然基本保持平稳,但是可以预计,在经济转入衰退的时期,房地产商的融资环境将会更加严峻,消费者由于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严重受损而持续观望,再加上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泡沫问题,相信房地产市场价格回调为时不远。但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房地产“救市”措施,寄望于通过补贴购房者等方式促使房地产市场交易重新活跃起来,笔者以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房屋价格大大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适当调低房屋价格,挤出泡沫。更何况,鉴于2001年以来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巨大破坏,中国更应该注意防范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促使房地产市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然而目前地方政府这种托市行为,无异于拔苗助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非理的进一步叠加,不利于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1.政府应该实行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应该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改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环境。由于在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当前政府应该更加倚重财政政策,而降低税率,加快推进增值税转型无疑是最有力的政策措施。近些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长期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多。而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不升反降,这与中国逐步提升内部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不相协调,应尽快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并在全国加以推广。我们知道,消费性增值税有利于企业加快更新生产设备,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因此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消费性增值税。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今天,实施税负改革,降低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负担对于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意义重大。

2.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内需。要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升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鉴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事实上存在的对劳动者利益保护的缺位,应该在一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完善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抓紧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尤其是要加紧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建设。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措施,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推动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步伐。

3.进一步扶持出口型企业发展,解决就业难题。在外部需求锐减、成本持续上升、融资困难、人民币升值的多重影响下,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大量倒闭,而由于出口型企业实际上解决了中国大量的就业问题,因此未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极有可能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出手相救,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优化出口型企业融资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企业拓展新兴消费市场,实现生产技术转型等方式加大对出口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保持出口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

4.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由于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再加上中国经济目前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中国需要通过参与国际社会拯救此次金融危机行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一方面,联合国际社会迫使美国政府放弃人民币升值的要求,维护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汇率的稳定,从而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暂时得到延续,同时也使得中国所拥有的巨额美元资产不会遭受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积极推动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投资,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步伐,加快港澳人民币业务的发展,鼓励内地与港澳的贸易以人民币结算,适当扩大香港的人民币资产业务,促进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融合。积极稳妥地推进亚洲货币金融合作,与更多国家签订货币互换特别是以人民币为基础的互换协定。当然最重要的是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完善金融市场,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四、警示与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经济虽然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正市场失灵。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这一次华尔街带来的危机不仅给美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同时也给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警示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在市场无法发挥效率的领域,一定要有政府的及时补位,弥补市场的缺陷。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本质上还是由金融衍生品泛滥使风险无限扩大造成的,这说明在此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充分负起监管的责任。因此,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必须对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的监管,强化监管部门对创新产品的主观判断和裁量的权利,保证这种裁量的科学性及防范风险的有效性,建立一个适应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风险状况的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环境。

在银行风险管理方面,要坚持独立的风险判断,确保对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不要投资于“不懂”的产品和领域。现代金融领域各类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越来越大,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次贷危机就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的金融风险很难孤立地进行识别和管理,要求国内银行必须加快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战略改革势在必行。正是由于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资产,导致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进退两难。因此,在我国外汇储备改革方向上,应该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投资渠道,将外汇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支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进一步满足有实力的企业、金融机构合理地持有、使用和投资外汇需求,支持、鼓励和引导我国民间对外投资。

参考文献:

[1]麦金农(RonaldmcKinnon).中国与美国:联手应对全球经济危机?[n].上海证券报,2008-9-24.

[2]郭田勇,郭宏坚.中国应有限参与美国救市[n].上海证券报,2008―10―15.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3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启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两次金融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的触发机制和传导机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两次危机的爆发也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两次危机的比较

(一)危机表现

图1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泰国GDp变化与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年度GDp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wordBank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受危机冲击的主要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跳水,经济增速也有所下滑,泰国1997年和1998年的GDp分别下降了17.1%和25.9%,同样美国2009年的GDp下降了1.77%。金融危机除了冲击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速外,也使得受冲击国家的货币贬值,房地产市场萎缩。

从金融危机的表现上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二)危机爆发的原因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

首先,泰国泡沫经济崩溃带来了不良债权。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地膨胀,外国资金的流入也推动了泰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到了1997年,泰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泡沫的破裂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债权。

其次,泰国在危机爆发前出口减少,产生贸易逆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由于美元升值,泰铢又是长期盯住美元浮动,因此造成泰国的出口减少,经常项目逆差扩大。

再次,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冲击。冲基金预期到泰铢的贬值,于是对泰铢发起了攻击,泰铢大幅度贬值。在对泰铢进行了冲击之后,对冲基金又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货币进行了冲击,使得这场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美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多环节的资产证券化。美国的房地产放贷机构大量地发行次级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又发行了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的证券(mBS),并将mBS出售给了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以mBS为基础发行了担保债务权证。这样,当利率身高,次级房贷的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就会使得整个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金融危机爆发。

其次,贸易顺差国资金流入美国引起房地产市场泡沫。以中国为代表的贸易顺差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国家用将外汇储备用以购买美国的债券,将资金注入美国市场。资金的流入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图22001-2007年次贷危机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局官方网站

再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美联储在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当美国经济在2003年开始反弹的时候,美联储并没有及时上调利率,长期的宽松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房地产泡沫。

最后,金融监管的欠缺最终使得危机爆发。在美国金融机构不断进行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时候,美国相关的监管机构并没有对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监管。监管的欠缺放大了金融产品的风险,最终使得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

(三)危机的触发机制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两次危机的触发机制是不同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引起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前者发起于发展中国家,后者是由发达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引起的。但是引起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欠缺和危机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

(四)危机的应对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主要是接受了imF的援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对本国经济进行了救助。作为美国债权国的中国、日本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也因不愿看到美元资产贬值而加入到拯救危机的行列中。

二、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从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出口额变化的情况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要远远大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原因在于:

一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东南亚国家主要是中国在出口中的竞争国家。因此,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我国出口的变化并不会很大。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危机冲击的主要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当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其进口需求减少,我国的出口必然大受影响。

二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身的影响范围要大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了比1997年更严重的冲击,自然我国的出口所受的影响也将会更大。

三是,由于我国商务部公布的官方数据的限制,我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只能是年度数据,因此很有可能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所使用的月度数据波动性更小。

(二)危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图3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年度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从两次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看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在两次危机中外商直接投资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由1996年的700多亿美元下降到了1999年近400亿美元。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也由2007年第四季度的350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不到200亿美元。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三)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都已有显著提高。由于资产负债表更加强劲,资本杠杆率更低,我国银行无需通过减缩贷款对危机做出反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银行正通过提高杠杆率向经济注入流动性。2009年3月份的贷款增长率从2008年8月份的14.3%增加到29.8%。这说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应对危机的机制更加成熟,银行业应对危机也有着更大的主动性。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在经济发展中要警惕泡沫经济的出现

不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爆发前,危机发生国都出现了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引起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也是两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的触发机制。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也要警惕这种由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房地产泡沫。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住房实际使用量的监控。

(二)加强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金融监管不力而造成危机加剧的因素。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大量热钱涌入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推动泡沫高涨,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很大的。我国目前也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资金由于看好中国市场而想涌入中国。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限制资本流动的国家,因此,这还没有给我国造成过大的冲击。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资本项目将逐步开放,在那种情况下,我国一定要警惕短期资本的冲击行为,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

除了对于热钱的监管外,我国也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我国的金融业尚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各种金融创新的工具将在我国逐步使用,我国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吸取美国过度创新引发危机的教训,加强监管。

(三)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以应对冲击

从我国历年外汇占款的变化看,我国的外汇占款在2000年之后进入了一个加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汇率完全浮动之前,我国保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可以防止在资本账户开放后国际游资对于人民币的冲击。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国家正是由于最终的外汇储备不足而无法抵御对冲基金的冲击,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业的发展是一种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虚拟经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只有制造业、实业等实体经济得到切实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增强一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而造成经济泡沫放大的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提高一国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亮.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J].金融数学与研究,2010(1)

[2]刘遵义.十年回眸:东亚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3]余永定.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1997(9)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4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经济新闻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关注.而在我国经济新闻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其社会功能失衡的一面.本文就是对经济新闻社会功能失衡现象的解读。

关键词:经济;新闻;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82-01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经济新闻的推动,但失真的经济新闻和不合理的经济信息配置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传媒界中,为获得更高的商业利益,有些媒体为提高收视率会格外关注发行量而违背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原则,从而将事件本身的事实扩大化。这种行为已经表明传媒媒介的功能已经失衡,尤其是在发生金融危机时,这种有违客观公正、滥用新闻自由、践踏新闻伦理的新闻报道会加快金融危机的步伐,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

一、说教式报道破坏可读性

目前,很多的经济新闻在公正客观上表现不足,这些不实的新闻报道失却了新闻信息的自我价值,他们往往是说教式的失真的新闻信息,不具备客观公正性。爆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多新闻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都认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国家机关在任用人才延续了家族式管理模式而造成的,这种报道和官方说辞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蒙蔽了人们探究事件根源的眼睛,弱化了资本市场过自由化的缺点,转移了人们的视线。其实,历史证明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市场的过度自由化。但是当时的新闻记者却忘记了很多的疑点:比如政治腐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度在哪里?金融危机爆发的唯一根源就是政治腐败吗?很多经济学学者经过探究后发现,爆发于上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不是由于政治腐败造成的,如果硬要将政治腐败作为主要原因来夸大事实,不仅不能更好的应对下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还会造成不切实际的经济事实。

二、经济信息配置的不对称

经济信息的获得是人们在生活实际中不可或缺的,它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生存手段。经济信息在接收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调控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是信息配置最优化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信息洪水”是不可取的,因为反复频繁的传播同一种信息,信息接收者会感觉烦不胜烦且毫无意义。其次,“信息饥渴”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消费者而言,有关生产、流通、消费的经济信息显得非常缺乏,信息接收者无法通过信息选择达到消费的目的。

因此,“信息洪水”和“信息饥渴”在金融危机中都是有害的。这种不对称的信息来源往往会让受众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决策失误。

三、经济新闻过度娱乐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为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具有娱乐性质的经济新闻开始崭露头角,在新闻类报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作为新时代的信息化产物,具有娱乐性质的经济信息在信息接受者心中被渐渐认同,它活跃了严谨刻板的经济新闻表现形式,是一种较好的传播经济信息的方式,但这必须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否则泛滥成灾的娱乐性经济新闻会失去经济信息传播的价值。有些新闻记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味的将曾经的金融界叱咤风云人物作为新闻话题来片面的理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比如发表于2007年5月9日的《索罗斯――“金融大屠杀”背后的黑手》一文中就详细报道了索罗斯的金融王国,文中片面的指出索罗斯在全球金融市场开疆辟土,扰乱了经济市场秩序,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这种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和详细分析就把金融危机爆发的责任强加于个人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并带有极强娱乐性质的失真经济新闻报道,在此,传媒的公信力得到广泛质疑。

四、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上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了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具有客观性原则。客观、独立、真实、自由是它的基本特征,它成为新闻工作的基本评价准则要追溯到上世纪中期。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公民的利益与经济政策和商品质量相互关联。复杂的经济问题需要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评价的依据,否则得出的结论往往有失偏颇,但有的新闻工作者为了个人利益对经济信息妄加评论,给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传播带来负面影响。比如近来连连报道的所谓“民工荒”问题,就显得极为不可靠,因为还是有很多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当金融危机爆发后,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更高的新闻专业度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从而报道出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综上可以看出,经济新闻必须要有较强的新闻专业度,以客观公平的心态来对待新闻事业,来保证经济新闻的高水准,以达到新闻服务于市场、服务于民众的目的。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5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二、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1、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折射出经济法干预

的正当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两大主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产生即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式。因为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对于帮助市场平稳发展有着别的政府干预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经济法的这种作用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只不过是一种反面折射。上述的种种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法都能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则予以限制。首先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不仅持续监控本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且还制定一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企业划定经营运作方面的底线。其次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表现,通过颁布法律可以向民众传达一定的社会理念,针对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和个人主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宣传社会本位的理念,同时通过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存在严重影响的投机行为的惩罚,使民众间接被灌输社会本位理念。

2、从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成效看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过反思,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能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怎样才能在经济不出现大动荡的情况下实现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均衡?经济法干预措施则是一剂良药,利用经济法律不仅可以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划定一定范围,规定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同时,也赋予政府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权力。总之,无论是专注于长远发展的经济法还是力图减小损失的经济法,在帮助各国走出危机阴影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国经济开始回暖,提前复苏的迹象的出现,就是这些经济法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三、应对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建议

1、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的监管

审慎经营是使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降低因为企业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风险的重要经营准则。审慎经营规则侧重于通过金融企业自身的行为去降低企业营运所面临的风险。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金融领域的规则相当完善,政府和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备,但最终还是因为金融企业没有很好地执行审慎经营规则而导致危机的发生,这说明要使审慎经营规则得到彻底地执行就需要实行内外联合。不仅需要各个金融企业有着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系统的审慎经营执行框架,还需要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审慎经营进行有力监管,对金融企业的业绩、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有违背审慎经营规则行为的企业,责令其整改,或者进行罚款,严重者追究企业法定人及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我国政府历来对审慎经营规则给与高度重视,但也不排除会存在少数金融机构面对当前类似于美国危机爆发前的经济形势而采取冒险行动,发放规模过大的房屋贷款,降低贷款审查标准等。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审慎经营规则,引导我国金融企业走上合理合法经营的道路。

2、弘扬“社会利益本位”理念,建立相应机制抑制“个人主义”的膨胀

市场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因而西方政府很少干预个人市场行为,但是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为了一己利益去损害社会利益。次贷危机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提高对个人主义膨胀的警惕。个人主义膨胀涉及到道德、人性等深层次领域,要想从这些角度出发去根治个人主义膨胀,一是时间周期长,二是很难针对问题选择正确的措施,而且如果措施不恰当,影响的范围会相当广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首先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为个人主义行为规定一条底线,划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界限。其次,笔者认为应该继续弘扬“社会本位”理念,加大“社会本位”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民众有关“社会本位”理念的教育,使民众真正领会“社会本位”理念的含义,最后政府应当建立遏制个人主义膨胀的有效机制,对实施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在这方面,我国还落后于美国,美国在危机爆发后,先是全力挽救经济,待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以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问责行动,调查部门陆续对一些在危机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金融业者和政府官员进行质询,并且在认定有罪后,对他们实施罚款,甚至监禁,中国在维护社会利益方面做得还不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能够维护社会利益的有效武器之一,已经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不特定的他人利益行为,向法院,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会为维护社会利益提供诉讼程序的制度保障,使社会利益的维护逐渐成为一种公民权利,一种政府责任。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向民众宣传“公益诉讼”理念的同时,可以将市场中的众多企业和参与者置于公众的监督之

下,使他们变得谨真,不再轻易冒险。

3、次贷危机再次证明经济运行模式不能走极端

历史已经对经济运行应该采取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均衡的模式有过多次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致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人民生活陷入窘境;美国长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传统使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最为严重;2007年初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美国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下重拾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为危机爆发前,政府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中违规违约行为不断,市场秩序持续混乱,市场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因为外部经济的小小波动使得市场问题暴露,整个市场崩溃,所以此次次贷危机是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极端性、错误性的又一次证明。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董成惠:探析金融危机下经济法国家干预的本质[j],经济法年会资料,2009

[3]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4]谢玲玲:美国政府救助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9(7)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验与教训现实思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我国迄今还未曾在发生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归结为我国先前所处的封闭状态。事实上,国外近年来关于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几乎就不曾停止过。比如尼古拉斯拉迪就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吴传俯,2003)。更有《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在走向毁灭”。虽然这些观点各有其出发点,但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更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Kindleberger(1978)提出“过度交易”理论,m.H.wolfson(1996)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J.Sachs,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Kaminsky&Reinhart,1998),从实证方面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二、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一)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东部地区,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李建军、田光宁,1998)。

4.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俄罗斯金融市场在1997年秋季大幅下挫之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到1998年5月,终于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股市陷入危机,卢布遭受严重的贬值压力。俄罗斯金融危机是俄罗斯、经济、危机的综合反映,被称为“俄罗斯综合症”。从外部因素上看,一方面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其国际收支恶化,财政税收减少。但究其根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长期不景气,金融体系不健全,外债结构不合理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5.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机

1999年1月7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宣布该州因财源枯竭,90天内无力偿还欠联邦政府的154亿美元的债务。这导致当日巴西股市重挫6%左右,巴西政府债券价格也暴跌44%,雷亚尔持续走弱,央行行长在三周内两度易人。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接连下挫,股市接连下跌。“桑巴旋风”迅即向亚洲、欧洲及北美吹开,直接冲击了拉美国家,欧洲、亚洲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巴西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受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而其内部原因则是公共债务和公共赤字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其实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各国头上,只不过是在不同时候降落在不同国家头上而已。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几乎年年都有。事实上,2001年再度爆发阿根廷金融危机,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频繁性。

20世纪以来典型的金融危机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染性;(2).突然性;(3).破坏性;(4).频繁性。总的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发展的趋向来看,金融体系内部越来越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宏观经济结构失调,僵硬的汇率制度,脆弱的金融体系,不合理的外债结构往往成为酝酿金融危机的土壤,也是导致这几次金融危机的共同原因。

(二)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金融危机爆发频率的增加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

1.实施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于一国经济而言,大致可以选择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和由央行干预的固定汇率。比较而言,固定汇率在微观经济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央行明确承诺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却使得央行必须牺牲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而浮动汇率则可使货币政策能够对各种冲击做出反应,从而引致较优的宏观经济绩效。然而实施固定汇率制却并非意味着绝对地固定名义汇率,而应当动态调整以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事实证明,汇率变动的压力如果不能以主动的方式加以化解,则必然就以危机的方式释放。以墨西哥与泰国为例,僵硬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汇率变动的趋势,从而固定汇率的压力越来越大,结果在投机者的冲击下,外汇储备就会下降并引发市场信心危机。

2.对于国际救援宁可不可抱有期望

外部贷款援助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反危机措施之一。来自imF等外部贷款救援有利于稳定币值,恢复危机发生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其组织结构决定了其职能的发挥需要以极少数国家的利益为前提。imF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差异就说明了这一点,而这其实又是两次危机缓解时间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imF的贷款条件往往比较苛刻,甚至会以牺牲部分国家利益为代价,并且附带着漫长的讨价还价时间,这对处于危机中的国家是极为不利的。而这其实也就是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宁愿过贫困日子也不向imF求援的原因。因此,对于在金融危机以后的国际救援不应给予太多指望。

3.适当的外债规模和结构

双缺口模型证明了发展家即使在较高储蓄率时也必然要借助于外资和外债。事实上,外资流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债的规模与结构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是对于巨额短期资金进出应当适度从严,以减少金融市场的动荡。在上述的几次金融危机中,短期资金几乎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借入的外债于投资用途,而不应用于偿还旧债,更不应当为特权阶层所挥霍。

4.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东亚奇迹”正为世人所瞩目之际,因此,其中缘由更值得沉思。事实上,在高增长光环的掩盖下,以高投入和出口带动的亚洲经济中早已出现了严重的结构问题。经济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加剧了经济失衡,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条件。三、防范危机的现实思考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爆发过金融危机,主要可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环境、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谨慎的金融自由化以及资本帐户下的不可自由兑换。然而,虽然没有遭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却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金融系统有多么安全。事实上,我国在渐进改革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的改革;2.证券市场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现象;3.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imF曾对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作了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鼓励各国政府实行健康的宏观经济政策;2.由国际结算银行出面制定一系列的标准,鼓励新兴市场遵守这些标准;3.在imF建立自动生效的援助机制,当符合标准的国家在遇到金融危机时,自动给予援助;4.imF积极鼓励新兴市场使用价格手段来限制那些不适当的、过多的短期资本流入;5.注意力从限制短期贷款的发放转移到确实让放贷者承担更大的风险。而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除了imF所归纳的这五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我国经济中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从预防金融危机出发,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并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1.加强审慎的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的脆弱性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管,一国金融体系的运作就会失去安全屏障。而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效的审慎监管体系,则由于明确或潜在的存款保险的存在以及不对称信息的原因,银行体系里将存在大量的道德风险。这样,在发生危机时存款保险或政府会提供担保的预期会诱使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更高概率(LeFort,1989)。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监管的现状,应当重点从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的漏洞,促使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工协作高效运转;培育金融监管体系运转的微观金融基础;将金融系统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有效结合起来;改进和完善监管手段;监管监管者,平衡和制约监管者的权力和义务。

2.完善和稳定金融体系。传统的经济认为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系统优于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然而更新的表明两种金融系统各具优势和劣势。对一国而言,选择那一种模式更多地应当从其、和文化背景方面予以考虑。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达成的共识是一个“好的”金融系统应当具备有效的体系,良好的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实践证明,健全的金融体系将对抵御金融危机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改革低效的国有银行体系。目前,国有银行体系的低效运作已成为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沉淀多年的历史坏帐和低效率的银行治理结构则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高盛公司在其2002年12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银行体系最值得担心的倒不是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业所出现的摧枯拉朽般的倒闭风潮,最应当担心的倒是像日本的金融体系一样,因为迟迟不推出彻底的金融改革,不仅使得银行体系一蹶不振,而且还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潜力的发挥。此外,我国应当引入民营银行,形成适度竞争的银行体系。各国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才是提高银行体系运作效率的根本途径。

4.谨慎推行金融自由化。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指导下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然而不同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绩效却相差甚远。许多国家由于金融自由化不当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而言,金融自由化已成为现实的选择,重要的是要为金融自由化创造有利的初始条件,谨慎地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5.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因而事先监控和控制金融风险,将金融危机化解于未然就极为重要。对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1]Demirg-Kunt,asliandDetragiache,enrica.“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FinancialFragility”,1998.

[2]贝内特t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李建军、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4]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王德祥,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J],《经济评论》,2000年3期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7

在危机四伏的金融世界里,“蝴蝶效应”随时可能引发毁灭性的全球灾难!

2007年3月12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CenturyFinancialCorporation)的几家债权人致函新世纪金融公司,通知该公司违约,同时公布了该公司因没有用于发放贷款的头寸,企业的财务出现危机。受此影响,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股价跌至87美分,被证交所正式停牌,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

或许世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叫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美国房地产贷款机构遭受的危机,却将招致美国乃至全球自本世纪以来的第一场金融危机。事实上“次级抵押贷款”成为了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次级抵押贷款事件”暴发后,冲击波传导到了“次级债券”,又引爆了“次级债危机”。这一传导过程,给人们充分展现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风险传递的过程。我们知道,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商业银行注重风险管理,投资银行更重视风险收益。但是,无论是更重视收益还是更重视风险规避,作为银行来讲,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均衡考量,应始终成为经营管理的深刻内涵。

考察两个“次级危机”事件的引爆,无论是“次级抵押贷款”爆炸,还是“次级债券”爆炸,引爆的成因都是来源于金融生态,爆炸后又作用和影响到金融生态的变化。然而,作为一国金融生态的调节者――货币政策及其传导体系,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地成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救火员。

次级抵押贷款原本是一项金融产品,从世界金融历史的角度看,单纯由一个金融产品所引发的一场金融危机还是极为罕见的。事实再一次地警示我们,金融风险无时无处不在。但我们也要看到,风险管理始终是金融管理的核心,风险计量、风险转移、风险规避等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可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们视野清晰,有效避免危机。

金融界的魅力也就在于:当风暴来临时,优秀的银行家已经掌舵自己的航船,到达了安全的境地。

历时一年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还在继续,一场原本只涉及单一地区、单一金融产品的危机已经通过蝴蝶效应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

次级抵押贷款事件和金融危机的显现,再一次给我们带来一些更为重要的启示:一是,宏观货币政策的决策在考虑国际货币体系交换与贸易竞争因素的同时,也必须要平衡本国经济的发展;二是,金融产品和创新要充分考量宏观货币政策对其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三是,宏观货币政策必须要考虑到金融产品和创新对其产生的反作用;四是,不管是在经济周期的高峰还是谷底,风险管理应始终贯穿,面对新的市场变化,风险模型应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迅速更新。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8)09-0003-04

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近年蓬勃发展的越南经济在2008年也爆发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危机重新成为被关注的问题,对其讨论的文献众多,角度各异。本文从更一般的视角对金融危机提出一点看法。

一、关于金融危机的相关事实

金融危机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新帕尔格雷夫大词典,2001)。金融危机类型主要有商业银行的危机,或者货币危机,或者商业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双危机的同时出现。在考察、研究金融危机时,有以下五个相关事实值得注意。

(一)金融危机的历史很长,并时有发生

Charlesp.Kindleberger(2000)列出了1622年至1998年近四百年西方发生的金融危机,包括1622年神圣罗马帝国发生的危机至1997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1997年以后发生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998年俄罗斯危机及相关联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财务困境、2001年至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2007年引起全球金融动荡的美国次级贷危机及2008年的越南危机。

(二)金融危机出现的概率没有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以26个国家为样本,michaelBordo(2001)对四个时间段①的金融危机情况对比分析表明,1919年至1939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最高,1945年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最低;与1880年至1913年期间相比,1973年至1997年期间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增加了,也就是在当代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并没有减少的倾向。

(三)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爆发金融危机

michaelBordo(2001)的分析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近年来特别容易爆发货币危机、货币及银行双重危机;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达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更为严重,他们实际上比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容易发生货币危机、货币及银行双重危机。最近二十年发达国家也经常爆发金融危机,主要有:美国二十世纪80年代的储蓄贷款协会的危机、二十世纪90年代包括挪威、芬兰和瑞典三个国家经历的货币及银行双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危机及2007年美国次级贷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

(四)引爆金融危机的并不仅限于管理不善的公司,以管理良好著称的公司也有可能

一般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因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出现财务困境;如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良好,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不过,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形中,并非仅仅风险管理不善的商业银行出现问题。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创立者Johnmeriwether以前为SalmonBrothers工作,其他合作人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yronScholes、Robertmerton及美联储前副主席Davidmullins。在美国次级贷危机中,损失惨重的机构反而是诸如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CenturyFinance)、摩根大通、美林、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遭受挤兑风波的英国诺森罗克银行等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

(五)所有类型的经济中都可能发生经济危机,但只有在社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危机才可能爆发

在计划经济中可能发生经济危机,但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说法;在一个没有债权、仅有股权的金融系统中也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只有存在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的经济体中才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

关于金融危机的这些程序化事实是考察、研究金融危机问题的出发点,相关理论都不能和这些事实相悖。

二、商业银行自身能够避免金融危机吗

(一)商业银行不能完全规避破产倒闭的发生

风险(risk)和不定性(uncertainty)现象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对两者没有特别的区分,但在经济学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奈特(1921)最早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了区分,认为如果经济单位对所面临的事件的结果不能够以具体概率值表示,这种事件涉及的是不确定性;如果一个经济单位对所面临的随机性事件能够用具体的概率数值表示,这种事件涉及的是风险,在经济学、金融学中,涉及的风险都是这个涵义。从不确定性和风险差异的角度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金融机构对运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是无能为力的。

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②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业务,其职能可分成四个主要类别:提供支付系统、资产转换、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监督借款人。显然,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在没有中央银行、公共存款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时代,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大的激励约束管理风险。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商业银行股东选择好的商业银行管理层,市场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商业银行管理层最优化地管理商业银行风险,商业银行债权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行为和对经营不善的商业银行的反应行为也将对商业银行股东、管理层形成很强约束。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相互制约的博弈行为达到一定均衡,使商业银行管理微观风险的能力得以有效发挥。

不过,作为经营管理风险的企业而言,商业银行并不能完全规避破产倒闭的可能,更准确的表述是,商业银行管理金融风险不到位而倒闭的概率是大于零的。这个现象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作为经营、管理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经营,对于不确定性而言,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这里的不确定性主要指商业银行自身的非系统性风险,这种非系统性风险来源广泛。正是这种非系统性风险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倒闭,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就是一个例子。

2.由于摩擦的存在,金融系统是不完备的。在完备的金融系统中,所有的风险都得到有效配置,商业银行能够把所有的风险进行对冲保值,风险和收益对称,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概率为零。在不完备的金融系统中,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得到对冲,存在风险暴露。因此,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概率大于零。

3.经济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而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更为重要的是,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商业银行经营者在管理金融风险时并不能完全做到规避破产倒闭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在规避系统性风险方面无能为力

单个商业银行的倒闭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并非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那些风险管理不善的商业银行退出市场,提高了金融系统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系统中的存款人很难区分好的银行和差的银行。当存款人发现其他商业银行有大量提款现象时,由于担心商业银行倒闭,最佳策略是提取其存款。这样,经营良好没有流动性问题的商业银行也可能由于存款人对商业银行丧失信任而面临大规模提取存款,当这种行为扩散时就是银行挤兑。当存款人提款超出商业银行预期的流动性需求时,则会导致正经历流动性短缺的商业银行的声誉受损,并可能由于流动性不足而倒闭。当由于一家商业银行的倒闭(无论是经营良好的商业银行的倒闭,还是经营差的商业银行的倒闭)而存款人对商业银行体系缺乏信心时,就可能出现商业银行恐慌,使所有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演变为商业银行危机。这使商业银行的信用分配职能弱化,对支付体系和宏观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指在商业银行系统,或者金融市场,或者支付结算体系,或者三者同时发生的一系列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市场价值大规模损失或经济单位丧失对金融系统信心并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显著不良影响之事件的风险。系统风险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冲击,会影响系统中许多甚至所有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在一些情况下,对一个经济单位的负面冲击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效应对商业银行来说尤其明显,因为商业银行之间通过银行间存款、贷款及支付清算体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总之,单个商业银行既无法避免破产倒闭的非系统性风险,也无法完全规避系统性风险。

三、政府部门参与金融系统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吗

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完全垄断了法定货币的发行,这使中央银行成为社会流动性的最终提供者,在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时,中央银行有能力和手段避免商业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管理货币的特殊职能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宏观方面,维持币值的稳定,促经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微观方面,最初是维持商业银行体系和支付体系的健康发展,目前演化到维持包括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和支付体系等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当一家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只要中央银行及时援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并不会传染。不过,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是一种含蓄的、间接的存款保险方案,中央银行的保障具有选择性,是否援助、援助到何种程度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于商业银行清偿力的判断和稳定金融系统的考虑;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保证是不可预知的,存款人事先很难判断中央银行的决策,这样中央银行对防止商业银行挤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存款保险制度在二十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中首先在美国出现,其后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等也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公开的、直接的存款保护方案,对减轻存款人对其存款安全的担心更为有效,在防止商业银行挤兑风险和商业银行危机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由于商业银行的股东、管理层等商业银行内部人与外部的存款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内部人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都是小的储蓄者,尽管他们有理由监督商业银行,但由于监督成本、监督能力等原因,他们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干预管理缺乏激励,更多的中小存款人存在搭便车行为,他们对商业银行不良行为的反应是撤走储蓄资金,而这种影响会从一个商业银行扩展到其他商业银行,这就存在对商业银行股东和管理层监管的外部需求(Dewatripont,m.andtirole,J.,1994)。历史上政府很早就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管制和监管,其一般目标是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保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目前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主要是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关注的是商业银行的微观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更加强调三大支柱(资本充足比率、外部监管、市场约束)。

理想的情况是,在有效的市场中,股东要求更高的资本收益率,债权人要求高的风险补偿的利息率,资本市场上的并购、兼并和接管促使商业银行管理层尽心尽力地工作,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在微观层次上保证商业银行规避破产倒闭的风险。中央银行为遭受非预期到的流动性困境的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救助,金融监管机构代表中小储蓄者防止商业银行股东和管理层的欺诈行为,存款保险机构为中小储蓄者的存款提供保证,防止挤兑风险的出现。但考察金融危机的历史,在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金融监管机构代表中小存款人监督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机构为中小存款人提供保证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并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这和三个方面的情况有关。

(一)政府机构参与金融系统运转,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管理微观风险的激励约束机制,引致了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在政府机构对商业银行负债存在显性和隐性担保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由于政府机构保证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困境时能够避免破产,商业银行股东、商业银行管理层等在制定经营管理政策时,倾向于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视为一个依赖因素,使商业银行敢于为弥补较高存款成本而在业务经营中冒更大风险。对商业银行存款支付的保证降低了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存款人没有积极性区分好银行和坏银行,并且不关心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这样,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往往从存款保险中受益,而那些实力雄厚、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会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不能体现竞争优势,不利于优胜劣汰。当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能和存在存款保险制度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微观风险的管理实践远非有效。

(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监管者和存款保险机构的工作效率

理想的情况是,商业银行监管者和存款保险机构实施监管制度,追求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与高效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或者通过贴现窗口向有清偿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的商业银行发放紧急贷款。但纳税人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监管者、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存在委托问题。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以救助好的商业银行,然而由于或者商业银行或者其他政府机构游说等原因,中央银行在很多情况下救助了不该救助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监管者也有个人目标,他们会受到或明或暗的利益影响,而导致监管无效和监管目标的短期化。例如,商业银行的短期稳定可能酝酿商业银行长期的不稳定,或者在长期内为促使商业银行体系稳定而付出更高成本,因为商业银行体系的问题只有在长期才容易发现。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贷款协会的危机就是明显的例子。

(三)政府机构避免金融危机爆发的能力也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看,如果仅是流动性问题,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然而,金融危机仍然一如既往地出现和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政府部门在判断单个商业银行风险状况方面不具有能力上的优势,即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知识集是一样的。二是政府部门在判断金融机构风险状况方面也不具有信息优势。现代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体系日益复杂,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相互联系,政府部门对这些信息的处理需要时间,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判断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三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一些先兆,政府部门也建立了一些预警指标,但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市场各方参与者集体行动的结果,具有突然性,政府部门仅仅能够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参与其中,减少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四、对于金融危机,我们能够做什么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完全消除金融危机的良方,对其爆发也没有很好的预警方式,人们仅在每一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提出这样、那样的原因。考察金融危机的历史,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危机,经济学家把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归因于市场失灵;规避金融危机的主要思路是政府干预,这促使了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逐步强化,及中央银行、公共存款保险公司的建立,其中最极端的政府干预方式是商业银行的国有化。1975年至今,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仍然和二十世纪30年代一样,金融危机主要是货币危机、商业银行危机。这些年把金融危机爆发主要归因于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或者由于政府参与而引致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例如,对于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其中一个说法是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4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规避金融危机的思路主要是减少政府参与,发挥市场自生的约束激励机制。从这两方面看,规避金融危机的方式是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参与在金融系统中的良好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划定市场机制和政府参与在金融系统中的界限并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框架,这和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有关。

发挥市场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合理配置金融风险的基础,也是降低金融危机爆发概率的关键。当社会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消除和规避的;唯一正确的方式是在金融风险承担者之间合理配置、分担金融风险。正如降低人类患病的概率需要通过增强人的体质一样,降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概率的手段是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管理风险的能力,而发挥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增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对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金融业更是如此。

在重视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关注政府参与金融系统中的低效率行为。随着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金融系统日趋复杂,金融系统中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金融监管架构必然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都有正面或负面的长期影响。从管理金融风险的效率看,政府机构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优势,而商业金融机构管理非系统性风险更有效。因此,在金融监管架构调整过程中强调政府提供金融系统中公共产品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政府在管理微观金融风险时的低效率和政府参与金融系统引致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行为。

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如何在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同时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这是一个科学的决策,更是一个艺术的操作。因此,提高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注:

①1880年至1913年的金本位时代、1919至1939年的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45年至1971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和1973年至1997年。

②涉及到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都有风险管理问题,以下都用商业银行来代替。

参考文献:

[1]彼得・纽曼等:《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9

【关键词】欧债危机金融体制改革

一、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2009年底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欧债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刻的原因,从外部原因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对处于困境的银行进行注资,推出财政刺激方案等,以支持经济增长。这些措施虽然有效地维持了欧元区金融市场的稳定,支持了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但同时也导致了欧元区各国,尤其是希腊、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国政府资产负债表严重恶化,表现为国债占GDp的比例和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成为了引发欧债危机的导火索。同时,国际评级机构的落井下石也对欧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内部原因分析,出现危机的国家国内经济结构性因素是导致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尤其是希腊,其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很早就已经存在,1999—2009年间每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都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3%。债务问题国家普遍都实行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在实行高福利的同时,债务国家的生产力却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其生产力发展长期落后于福利增长,巨大的福利支出造成财政支付负担沉重,财政入不敷出。此外,欧元区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制定实施,而财政政策却由各国家分别实施,因此,在面对危机时,只能借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加上欧元区仅是作为货币联盟,而不是完善的政治联盟,因此欧元区的各个国家作为民选政府,必须对本国选民负责,首先维护和追求本国利益。这也导致了欧元区在危机爆发初期商讨解决危机的救援方式上争论不休,从而错失了救援的最佳时期,加剧了危机的蔓延和破坏程度。

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欧洲债务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相比较难以控制以及动荡不堪的欧洲经济形势,我国的资本经济市场似乎看起来比较稳定,以至于仍然有利可图,从而可能会成为国际热钱进入的下一个目的地。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我国的Cpi指数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这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市场经济过热,因此需要加以重视。价格飞涨的状态是不正常的,很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犯罪现象增长以及其他各种危险的出现,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会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旦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大部分的热钱必然会撤离中国经济市场,因此带来经济的泡沫现象,造成已经发展良好的经济面临崩溃的危机,后果极其严重。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迅速蔓延,在世界上各个经济体之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现在的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欧洲的危机必然联系着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在风险面前世界人民的避险情绪在不断地高涨。因此,各个地方的投资者将会选择回到原地救助本地的经济颓势。这样,原本来自其他地区的资金将会流出欧洲市场,随之一起的,来自欧洲市场的初始资金也将大部分回到欧洲市场。这样在中国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就可能突然从中国市场撤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的股市出现动荡,给所涉及到的这部分资本的企业公司带来危机。

三、欧债危机影响下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

第一,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持续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给国内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同时还影响了人们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的预期。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证监会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贸易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督协会等具有国际性的金融组织,并且和大部分的国家或地区都签订了金融谅解备忘录,为建立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和加强国际金融的监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中,我们应当利用好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政策的变化,维护好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维护好我国的金融安全。

其次,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出现。在金融监管方面,为了更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我国金融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必须尽快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欧债危机之前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不能仅仅靠市场的调节,不能仅仅靠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不能仅仅靠金融机构的自我治理,更不能仅仅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金融监管者必须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真正成为金融体系的安全保卫者,要做到及时地发现风险、及时地识别风险、及时地提示风险、及时地控制风险、及时地处置风险,来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进而保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重视危机影响,推进金融体系开放。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资本流动频繁,联系日益密切。欧洲债务危机提醒我们,全球化就像一枚硬币,正面是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反面是可能使得风险的传播速度加快。这场起源于希腊的欧债危机,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给拉美、亚洲等地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解决不好可能会演变成一场世界级别的危机,其产生的蝴蝶效应不可忽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为了谋求更好地发展,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然而,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处于建设初期,金融产品和市场的抵抗风险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积极关注全球的金融市场,提高风险管理和风险识别能力,加大对跨境资本的监管力度,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谨慎地加快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

参考文献

[1]张志前,喇绍华.欧债危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祁敬宇,祁绍斌.全球化下的金融监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篇10

关键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美国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局限性的根本表现。正如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大规模的危机。两次危机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危机发生的状况以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二者必存相通之处,它们都是美国经济自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尚未演变成资本主义全面的经济危机,但危机的规模、危机波及的范围、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都可以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相提并论。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两次危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是一片繁荣景象,1923--1930年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交额翻了4倍,1925--1929年间股价翻了近3倍。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方面,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在低利率的条件下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扩大,不具备偿还能力的贷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又开始连续17次加息,利率的大幅度提高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大量偿还不起贷款的人出现,房贷公司遭受沉重打击。随后引发一系列金融事件,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二)两次危机背景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次危机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但二者却有相似之处:一是在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都处于繁荣的状态中,经济表面呈现出投资增加、生产扩大、股价上涨的局面。二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都存在着经济比例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股市充斥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矛盾的积聚,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都采取了扩张性经济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化发展,助长了危机的发生。

二、危机发生的状况比较

1 两次危机发生的基本状况及特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始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的暴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它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萧条。造成社会中下层的恐慌。由于其表现出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因此被称为“大萧条”和“大恐慌”。在整个危机中,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46.2%,贸易总额下降了70%,出现了极高的失业率,大量的生产设备遭到破坏;与工业危机交织在一起爆发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产品市场经历了价格的暴跌,大量的农畜产品被废弃,众多的贫农、中农走向破产,美国农业生产者的人均收入从1929年的223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90美元,降低了60%;失业人数达1300多万,至少14万家企业倒闭。实体经济出现危机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美国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内一周损失100亿美元。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都创下了空前纪录,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左右。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以次贷危机为前导。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股市剧烈下挫,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倒闭。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以此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此次危机呈现出明显特点:一是美国国内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极为密切,金融业务相互交织、债务关系相互关联、链条不断扩大延展、风险交叉传递,一旦债务链断裂,就会不断出现连锁反应,并逐级放大,形成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二是由于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的金融业不断开放,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又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强烈冲击。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各有不同: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主要发生于实体经济领域,表现为商品的供给规模严重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实体经济危机导致信用危机,并引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主要发生于虚拟经济领域,它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诱因,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2 两次危机状况的共同特征。虽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有相异之处,但是二者也具有共同特征:一是危机的传导速度极快,危机一经爆发迅速传导至相关经济领域,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衰退;二是危机的波及范围极广,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蔓延至欧洲、亚洲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三是危机的破坏性较大,危机发生后,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社会生产迅速萎缩,产值下降,失业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力下降,造成经济下滑;四是危机的延续时间较长,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迅速消除的;五是美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救助,以刺激经济,摆脱衰退。

三、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分析基础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的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马克思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进一步揭示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它通过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进行过系统论述。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它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资本的纸制副本并不创造价值。虚拟资本实际上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持有者带来定期收入的想象的或虚幻的资本。在正常情况下,有价证券作为资本的虚拟性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一旦有价证券的价格暴跌,甚至成为一张废纸时,其资本的虚拟性就会明显的暴露出来。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经济的运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最终将催生泡沫经济。

(二)两次危机成因的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