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8:39

初中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90后”;心理特点;德育课;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74-02

一、引言

21世纪,信息科学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视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现行的教育理念也明确指出: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尤其是融合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多媒体技术。

当代建构主义者认为: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因此,知识构建的过程,是应该由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自身,即学生主动完成。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理论研究表明:知识的获取途径有三条:视觉、听觉、视觉加听觉。获取内容最多的途径是视觉加听觉,可以记忆65%的内容;如果受教育者只通过视觉来学习,只能记忆25%的内容;如果仅依靠听觉,则只能记忆15%的内容。这些数据可以证明,在德育课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视听觉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针对“90后”的德育课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一根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说到尾”。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完全忽视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尤其是对于“90后”而言,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更是不高;更不能适应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改要求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德育课教学突破陈旧的形式,如何调动教育主体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主动的建构自身的知识,成为目前德育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便捷有效的操作平台。伴随着学校网络教学条件的日趋稳定和成熟,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德育课课堂教学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认为,面对当下的学习主体“90后”,我们更应该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技术,将该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形成更为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有效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使多媒体信息向多角度、多元化转换

网络学习的交互性是指人与人、人与电脑、电脑与电脑之间,通过不断的双向交流,从而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90后”的成长过程,恰好是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的时期,网上冲浪、利用网络了解信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计算机的交互性在课堂的运用,就能够更好的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转换,学习主角的兴趣可以被完全激发,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随之提高了。

例如,笔者在讲授《法律基础知识》一书中的第三课第四节中的《民事责任的种类》时,就预先让学生做好课前调查,通过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搜集与民事责任有关的典型案例,并通过阅读和查找资料等方法,从搜集的众多报刊中选取一到两个贴近生活的事例。在课堂上,利用20分钟时间让一部分同学以ppt的形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自学成果,其余的知识点,则要求他们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发表见解、交流意见、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巩固简单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突破知识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技术,比如他们之前建立的QQ群以及博客等将自己的见解上传,或者对课堂中大家的见解提出质疑,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这些形式的采用,可以让一些平时在课堂上没有勇气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营造出课前—课上—课后热烈交流的学习气氛。

(二)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更大限度的运用各种资源;同时,教学的知识容量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大大提高。然而,鉴于“90后”相对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国家思想政策方针传递者的德育课教师,身上的责任更重一些。如何有意识的引导“90后”树立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何为国家造就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个德育课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运用,或许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例如,在涉及《加强质量监督,保证产品质量》这一节时,在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的同时,笔者还特别穿插了许多关于三聚氰胺事件的相关资讯,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不仅对三鹿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介绍,而且还组织学生一同深入探讨,探究这一事件出现的种种原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爱心,鼓励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更生动介绍社会热点,达到不仅传授了相关知识,同时也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分析,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

(三)激发信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老师一味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情况,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主动地寻找知识,主动的建构知识,于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以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形式,对课堂知识进行一一展示,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调动学生感官,促进他们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考虑到“90后”爱面子、怕丢脸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利用好课堂的时间之外,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可以发动学生,通过建立QQ群以及公共博客等,进行课下的讨论和交流。这些新的教学平台的展开,除了可以让全体学生共享学习资料,实现知识的共享之外,而且也能够提供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便于那些在课堂上没有勇气发言的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

初中教育方针篇2

摘要:班主任一直在我国教育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对于班级的管理还是对于学生的教育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初中班主任对于初中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工作

初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的思想品德、作风养成、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初中生处在认知世界和学习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个关键时期,初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动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教育策略,使学生积极融入班级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继而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要十分注重管理和教育的艺术感染力。

1、初中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1要有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繁琐且辛苦,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闹脾气,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整体队伍的纯洁和稳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利益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具体反映,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改造。要认清班主任的工作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管理水平。而学校作为激励和回报,要给予表现优秀的班主任适当的荣誉或者物质奖励,这也是对班主任利益观的一个重大考验。初中班主任要自觉提高思想觉悟,荣誉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利欲熏心,去追求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和为社会做奉献的高尚境界。

1.2要有先进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班主任素质的核心所在,引领其他各方面素质。它所指的是初中班主任应该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觉悟,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对《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正确认识和深层次学习,并且转化为通过自身来教书育人的精神动力。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决定班主任对初中教育的一个根本的看法,同时也给教师定好育人标准和方向,这也是当好初中班主任的基础和前提。

1.3要有整体发展的观念

初中班主任要取得管理的成功,就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缺,使学生全面进步。一个优秀班主任一定是有整体发展观念的,要顾全大局、识大体,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队伍作为目标,互相团结,搞好人际关系,以全面提高育人的水平。

2、初中班主任要拥有较高的教育能力

2.1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初中班主任首先也是一个教师,育人和教学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就是教学,教学的水平高了,桥梁就会愈加结实和宽阔,学生和教师在心理上也就越走越近,教师才会越来越有威信,就会增强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力。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须要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2.2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

教师受人尊敬除了要有高尚人格,还需要有广阔的知识,知识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巨大财富,这也是对初中班主任的一个要求。试想如果一个班主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很丰富,学生对其评价自然很高,班主任的威信也就更高。不仅要知道自己学科的发展史,还要和其他的学科联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理论修养。只有这样,班主任才可以在课堂讲得深而透,讲出趣味性和灵活性。

2.3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

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方针,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的长处,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延伸,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等特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教学辅导。

因材施教教学方针的实施,首先就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多和任课教师沟通,全面分析每个学生,得出客观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例如,有学生对历史、地理等知识感兴趣,班主任就可以按照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搜寻这方面的资料,激发他们的潜力,也可以主动为他们联系此类的知识竞赛,让他们发展自身特长。其次,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寻找每个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不足,并针对不同的缺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全面平衡地发展。最后,班主任还要分析出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及动手的能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自己在一个时期内所取得的成绩,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他们更有激情和动力不断进取。

3、初中班主任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

3.1发挥好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因为是在学生当中学习、生活,自然对班级里的活动都很了解,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也很了解。所以,班主任要发挥班干部得力助手的作用,采用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方法,同时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工作,建立班级委员会,以班干部为抓手,实现学生的自治管理。

3.2班级管理制度化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班级虽然是学校的一个最小单位,但是也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正常的教学。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制度分为成文制度和非成文制度。成文的制度就是指常规的管理制度,非成文的制度主要指的是班级的风气、传统和习惯等大家约定俗成的管理制度。

3.3掌握好管理方法和艺术

在班级的具体管理中,初中班主任要掌握好管理的方法和艺术。首先,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学会关爱学生。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用不同方法对待,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既要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又要关爱中等及学习落后的学生,做好管理和教育工作。其次,要做到奖惩分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奖惩分明。最后,引导学生懂得关爱。关爱永远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懂得关爱也是教育的另一种教学模式。初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懂得关爱,关爱自己也关爱同学和这个大集体,每个学生都如此,班级自然会形成一股全力,推动全面发展。

在具体的管理和教育中,初中班主任应做个“有心人”,用心钻研管理和教育艺术,引导学生全面成长进步,也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红.漫谈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甘肃教育,2006(24)

初中教育方针篇3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现状

具体来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开发智慧潜能、增加心理能力、培育优良性格、维护心理健康、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中学生是心理发育的主要阶段,学校以及教师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这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

初中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设计;差异性教育;探究

引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时代的发展是相对脱节的,并且受其影响,我国的教育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一背景下,人才的竞争成为了社会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育的弊端再次被揭露出来。而差异性教育则是一种根据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度教学方式的教师手段。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此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尊重差异,因“才”施教,阶梯化设置教学数学的目标

所谓数学教学目标,指的是数学教师希望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达到的目标,细致地讲就是学生在接受教学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数学水平。一般来讲,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服务对象。数学教学目标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它可以指导教学过程的进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梯化设置数学教学目标就是依据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水平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被吸纳到教学之中,有共同发展的条件。笔者在此以数学教材中的习题为例,这些习题一般都比较基础,全体学生都需要掌握其解法。但是在教材中有时也会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或是需要学生们共同进行探究的内容,这部分问题不可能被所有学生都掌握,主要是针对高水平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不能针对所有的学生制定同样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自然也就难以实现。数学教学要走向阶梯化,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包括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新和发散思维。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首先制定一个最低目标,这一目标是所有学生都能完成的。然后结合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针对初中生的特征将学生划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即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第一层次包含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基本上都能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能够解答较难的问题。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生;第二层次包含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教材内容,能够解答基础习题,但解题能力还有待提高;第三层次指的是后进生,他们的数学成绩相对较差,在理解较差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解题能力存在很大问题,只能解答部分简单基础性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大量指导。教师在划分工作完成后,要设置三个层次的目标,将其与学生一一对应。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进步带来的快乐,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满足感,从而增长自信以及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也能更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把控,让教学过程更加的灵活。

二、研究差异,关注教学的整体性

教学过程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去完成教学的目标。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才能将教学设计的环节进行实施。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关注所有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首先,按照已经划分好的三个层次,教师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方面,在适当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争取能够让学生共同进步。而第一层次的学生因为能力较强,可以配合老师,与第三层次的学生结成互助小组。第三层次的学生的教学重点要放在教材内容的理解上,以提升其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为基本目标。

其次,由于每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有时候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备来节省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利用多媒体设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在衡量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去有针对性地去做题,。教师在考量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推动所有学生能力的提高,让关注整体成为个体进步的重要手段。

三、缩小差距,针对层次性布置作业

教师为了巩固传授的知识,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能力都会在课堂上和课后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本上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是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的,这样的布置方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一层次的学生数量最多,但是也忽视了其他层次的学生。第一层次的学生做这一类的习题其水平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第三层次的学生做这类习题则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一定的打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给第一层次学生布置附加题,第三层次多做一些基础题。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学生却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享受自己学习的成果,这对于学生水平的提高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初中是教育的關键阶段,初中生是能够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高重要的人才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初中生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差异性教学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的水平。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差异性教学应用依旧存在问题,但是随着相关研究和实践的不断进行,相信我国的初中教育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和研究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管彦民,张世相.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2):54-56. 

[2]张世相.差点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23. 

初中教育方针篇5

一、树立教育创新理念,及时补充完善自我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教育发展更是如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教育的布局与模式。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这场教育发展的洪流中,要深刻领悟和汲取教学改革的精髓,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方面,教师要养成学习钻研的良好习惯,要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改革最前沿信息,通过阅读教学刊物、开展交流探讨、上网浏览、参加培训等方式,始终与教学改革脉搏相连。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强化初中体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要将这些先进的理论、典型的经验融入到自身教学设计与组织中,同时也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各种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了解教心学的知识,针对开展教学活动

初中生在思想发展方面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另一重要时期,他们生理上已接近成人,但是在心理上还停留于学生时代。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独立,渴望尊重,尤其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掌握较为全面的教心学知识,尤其是针对初中生发展阶段的教心学工作技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初中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余,要经常性地阅读教心学有关刊物,上网浏览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思想教育技巧等方面内容,提高对初中生各方面特点的了解程度,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每一位初中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体育学习方面困难或障碍时,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尊重,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感受到学习环境的温馨,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初中体育课堂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是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师必备履职能力之一。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走进了初中体育课堂,其对教学活动具有增强生动性、拓展信息量和增强渗透力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将其有效融入到教学设计与组织中,能够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熟练掌握这些信息技术设备的运用技巧,在室内课的课堂上娴熟地操控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信息补充、形象演示,向学生介绍体育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更要强化自主设计能力的训练,要学习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相关软件操作要点,能够自主搜集资料,运用软件设置多媒体课件模式,将文字、图片、图像等信息融合进去,制作成更具针对性的自主教学课件,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由此可见,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对初中体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师还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逐步实现从简单应用到设计创新的转变。

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改进陈旧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教师既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同时要强化教学研究,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能够将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自身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实效性。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提炼各种经验,总结出值得推广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螺旋上升的方式提升教学研究成效。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校级、区级、市级等各个层级的课题研究,在专项课题研究中提高调查分析、思考研究、提炼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自身履职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学研究能力培养,能够让广大教师告别陈旧的教学模式,吸收运用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模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运筹帷幄能力

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还要善于对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资源进行分析、整合。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整合课外活动资源,如体操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将这些课外活动组织及其相关活动与体育教学训练有效连接起来,进行延伸与拓展,保证整个教学活动课内外相结合、融会贯通,借助于课外活动完成课堂所无法完成的训练目标,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强化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发掘有潜力的苗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体育特长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调整好学生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关系,既能够让学生在体育发展方面得到强化训练,同时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初中教育方针篇6

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始广泛应用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翻转课堂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以及知识构建的平台,能够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非常适合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参差不齐。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后,有些学生难以跟上课程的进度,导致学生兴趣降低,甚至丧失英语学习的信心,最终导致英语成绩越来越差。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性格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层次进行分层教学方法,最终达到让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提高学习效果,最终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层次的划分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英语学习能力(包括课堂接受程度、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以及英语学习潜力等),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从而进行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最适宜其学习的方式和环境,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例如,一个人数为40的班型,进行英语分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为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以及英语能力很差的学生。教师根据这三个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引导方法,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整个班级学生成绩的目标。

二、分层授课模式

分层授课模式,首先要体现在教师的教案制作上,在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进行多元化的教案制作。在整体教案的框架下要包含多个子教案,以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这种教案由于其普遍适用性,因此更适合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使用。

例如,在进行祈使句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对英语能力差的学生进行简单知识点的测试,同时,为能力强的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实际英语练习。

除此之外,课堂上学生之间的探讨也是分层授课模式的重点,

例如,在教学HowdoesJackdealwithhissadness?时,针对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自述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是如何摆脱困境的。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让其利用课文中的句子说明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描述。最后,针对英语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要求其背诵课文即可。

本文针对初中分层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英语分层教学的优势以及发展历程,其次,针对具体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案例进行研究,从初中英语的层次划分和授课模式两个方面进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是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萍萍.基于分层式的英语学习评价[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15):100-103.

[2]胡凰.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引入的必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56-77.

[3]孙阳.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67-78.

[4]钟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3):34-38.

[5]陈芳.在中职英语朗读教学中积极实施分层教学:有效开展中职英语朗读教学制约因素的探索研究[J].科技信息,2014(24):199-201.

初中教育方针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差异性教学应用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差异性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新方法,其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制,同时教学的方式也更适合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性教学的基础实施条件是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对其进行差异性的教学,以使其能够科学、健康的提高自身的体质。

一、差异性教学简析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性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差异性教学法的特点是较为人性化。其实施是以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为基础,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以便保证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健康成长。而传统教学方法却是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都是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容易受到不利影响,毕竟不是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采用差异性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依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分别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每位学生的体质,也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此外,依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对学生进行分别教育,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极大的帮助。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兴趣是体育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只有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这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对学生进行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则不仅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很容易产生反面效果,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厌烦心理。而差异性教学法则不同,差异性教学法的实施是以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为基础,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确保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会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体育运动所具备的精神。同时,体育教师会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分别教育,以便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快乐运动过程中,也能够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体育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所擅长的方面,以及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过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使每组的实例和成员分配都能够合理的完成,再让小组之间进行篮球对抗赛,以便使体育课堂能够更加活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动力所在,有了目标,人们才有奋斗的动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其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有了教学的动力。而且,明确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不同学生所具备的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其每个阶段所能实现的目标也不一致。因此,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并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目标,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采用差异性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并依据差异性教学法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不仅能够使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逐渐打破自身的极限。利用差异性教学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运动过程中,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以便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而教师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够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法

中学生都重视集体的荣誉,重视团体的合作。体育项目少不了集体运动,对于学生来讲,团队的荣誉是最重要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集体为出发点,对学生开展训练。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差异性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课的学习就是玩游戏,做活动还有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把全体学生作为对象,教学没有针对性。

第二,教师对学生不够关心,不清楚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体育特长,教学缺乏重点。这些都是差异性教学实行的限制因素。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对初中体育教学有客观的认识,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以足球训练为例,教师在分组时需要多加注意,不要对学生进行盲目的分组,教学内容也要有所扩展。在分配位置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所具备的足球天赋、学生的潜在能力,所确定的位置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潜能。在制定战术时,保证学生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任意球的技术掌握得比较好,可以让他当球队的第一任意球手。教师结合发球的距离以及发球的角度,把学生分配到特定的位置,确保学生可以执行发球。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利用差异性教学法对每位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萍.差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4(3).

[2]王翠英.性别差异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的挑战与对策[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10).

初中教育方针篇8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涉及到教学模式、教育观念以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初中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忽视体育教学工作。还有的学校将体育课视为“替补”课程,时常占用体育课的上课时间,经常用文化课来取代体育课,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很多学校对体育教学投入的人力、财力支持也不足,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这些都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体育教师素质不高

很多初中不仅存在不重视体育课的现象,就连体育教师的素质也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资金引进优秀体育教师,导致体育教师素质不高。还有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观念陈旧,缺少创新意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3.忽视学生差异

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特点各不相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大都以班级为教学单位,而且体育教学往往注重整体性的教学,而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而且很少考虑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只是进行统一的体育教学,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策略

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是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体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总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一定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教学的人力投入、财力投入,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学校还要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杜绝文化课占用体育课时间的现象,保障体育课的正常上课时间,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要采取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体育教师树立创新意识,让体育教师明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创新理论教育。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提高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积极性,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让体育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来。

3.针对学生个性,开展分层教学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还要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切实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等,针对学生的身体差异、性别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对女同学和水平较差的同学的要求可以松一些,而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技术要求可以高一些,针对不同的同学,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教育方针篇9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效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掌握英语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必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国家正在全力推进英语教育,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产生

首先,农村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多数家长对英语的重要性不够了解,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次,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多数农村地区在初中才正式开展英语教学,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再次,农村初中的英语师资力量较差,教师并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也没有针对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能力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最后,虽然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得到提升,但仍旧不排除教师个人素质与能力较低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客观问题,学校、教师以及国家应该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力量进行提效。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国家需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利用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的教师前往农村初中任教,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有力调控。同时,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地区的家长和学生才能提高认识,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英语学习。

对于农村初中学校来说,学校领导要重视初中英语教学,要优化师资队伍,通过积极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同时,教师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才能针对农村学生的基础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让农村学生获得真实的提升。此外,教师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现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农村教育质量相对落后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制约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端正自身的认识,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并利用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也需要国家和农村初中从整体上进行调控,推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初中教育方针篇10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教育被提升到新的教学高度。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成为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阻碍德育教育渗透的因素,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以促进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质量的提升,为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德育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可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两方面,其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德育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认知的养成为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的初步形式设定,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意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锻炼,其在德育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体育活动的自身特点能够锻炼学生意志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挑战精神等。例如,在篮球和羽毛球等运动的教学中,由于以上两种教学活动都属于团队协作的竞技项目,需要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充分团结内部力量,战胜对手,因此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讲述团队合作取胜的实例,将团队意渗透在体育教学中。

三、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在行为方式和教学态度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规范作用。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端正自己的态度,充满教学热情,对于问题采取积极的处理方法,为学生树立其行为榜样。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德育教育,面对在体育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积极鼓励学生,为学生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例如,班级上部分后进生在体育课堂中表现的积极性也不高,部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致,另一部分主要原因是他们由于成绩不好而产生自卑心理,很难在体育活动中融入集体,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主动与他们交流,为他们营造更加轻松的教学环境;其次,针对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展示,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教师就可以在篮球教学的示范环节,找他们做示范,为他们建立展示自我和融入集体的自信心,其他学生根据教师帮助后进生的行为,能够进一步体会到教师的乐于助人和真诚善良的良好品质,对德育教育的渗透起到重要作用。面对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为学生提供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做好着装榜样,帮助学生养成穿着整齐的良好习惯。总之,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以便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四、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

现阶段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忽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低下,也造成了德育教育渗透质量的低下。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过于关注体育尖子生,对体育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学困生缺乏有效的关注,导致初中生的体育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该积极理解新课标的思想内涵,将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变化,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例如在跳高课上,学生很容易因为对体育运动难度产生畏惧,而对跳高运动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有学生主动放弃跳高训练,最终导致跳高训练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分析跳高训练质量低下的原因,既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进行分析,也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疏导。为学生讲解跳高的技巧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的示范动作演示,为学生做心理建设,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及时鼓励。

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具体化和灵活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选择学生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具体化和灵活化。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意志品质、精神文明、道德观念、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完成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还要积极地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国家运动员征战奥运会,为国争光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的作用不止是强身健体,还能够为国家和个人争取荣誉,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品质,强调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优秀意志;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知识讲座等,希望能够让他们明白学校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维护的。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应该积极将教学内容、形式与学生特点相结合,促进体育教学的具体化和灵活化,全面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体育教育,2013,(72):117-119.

[2]邢华国.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青春岁月,2013,(23):340.

[3]郭健跃.浅谈农村中学教研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湖南中学物理,2013,(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