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0:25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拖欠率大幅上升,引发了次贷危机,并进而爆发了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因而这次金融危机已不限于金融领域,事实上已成为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古巴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认为,这场经济危机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同时又是消费不足。“我们面临的形势已经超出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也是一场社会危机、食品危机和生态危机,是所有这些烈性危机爆发的综合性结果。”这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中外学者见仁见智,各有见解。但其深层次的根源是什么?不少中外学者已“回归马克思”。因此可以说,危机的根源还需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找寻。

一、金融危机根源的不同解释与理论分歧

对于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同立场、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其产生的根源做了不同的分析与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说”。即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观点有三种。(1)消费需求过度论。将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并得出启示: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消费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论。认为由于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的运行渠道、轨迹、方式以及监管机构、经营主体各不相同,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3)金融创新引起的一系列弊端论。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2 “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其主要观点是金融监管缺陷论。认为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是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对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监管的体制不完善;以机构监管为重点,功能监管薄弱,不能适应混合经营的特点,对一些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过快发展的衍生产品监管滞后。金融监管缺陷论还认为,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受利益冲突的证券评级等,才是这次危机的主因。这种“制度说”,实际上是“体制说”,是从体制层面看监管制度的缺陷。还有人认为,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模式取代了原来由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模式,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资方完全控制劳方,社会福利急剧减少,自由、残酷的竞争取代了有节制的竞争,商品、服务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自由地流动等等。它解除了对金融的管制,加速了贫富两极分化,必然导致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缺陷论认为,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引起危机爆发,故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 “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2000年至危机爆发前,美联储14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能够以十分低廉的成本进行融资和借贷。与此同时,2001年之后,美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减税,推动居民消费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营,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4 “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也是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一种反映;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或资本市场)在不同经济体之间严重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生存的实体经济相匹配。

二、当前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支付手段时曾指出,在支付手段的链条中,隐藏着危机的可能性。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的可能性才会成为现实性。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金融、信贷业广为发展,虚拟经济空前扩大,支付链条不断拉长;支付链条一旦断裂,就会发生金融危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金融投机活动猖獗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扩大信贷带来的营业活动过度扩大,是造成生产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对危机根源的深刻分析,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具有更加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货币危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在现实中表现为资金链条的断裂。商品不能转化为货币,使商品贬值;债务不能转化为现实货币,使债务到期无法偿还;信用货币不足,银行和工厂纷纷倒闭。在一般情况下,危机常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另一种是银行信用的危机。当前的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银行信用的危机或货币危机,但事实上却与生产过剩的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从中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使之成为解决生产过剩的途径,结果造成了本来手中货币不足、支付能力欠缺的老百姓,在银行家设计的金融衍生品的诱导下超前消费,拉长了信用资金链条。而信用资金链条过长,则为货币危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其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过剩是指商品生产过剩而非产品生产过剩。马克思指出:只要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就“绝对谈不上产品的生产过剩”。“在这个意义上,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往常是生产不足……产品的生产过剩和商品的生产过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是资本家的利润,而非群众的需要。”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金融领域中的危机,但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美国的房屋生产过剩表现在房屋空置率的不断提高上:由1978年的6%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13%。这表明房屋的供给超过有效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已出售的房屋中,靠抵押贷款购房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靠抵押贷款购买的房屋占全部已售房屋的比例为68%。可见,次贷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由房产供给的不断扩大而现实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积累造成的,其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说明,尽管由于现代金融的发展和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使得经济危机更多的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但作为经济危机先兆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

再次,资本主义制度加剧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之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危机的最终根源,也是实体经济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成分较高,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由于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从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假象形成的,即由虚拟经济制造出来的需求假象诱导实体经济盲目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远远跟不上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当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断裂,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相关群众的收入减少,从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直线下降,并引发由虚拟经济造成的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破灭。使实体经济中本来存在而被掩盖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显露出来,从而回归为实体经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实体经济的衰退,又反过来加剧虚拟经济的波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正是应验了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以货币危机或信用危机为先导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虚拟经济危机和实体经济危机的关系作过论述:第一,之所以会出现作为现实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是因为商业和工业危机的一切因素已经存在,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所引起的。第二,就作为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而言,金融危机是实体危机的预兆、先声、序幕和第一阶段。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源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过剩及其过剩危机:而且还揭示了金融危机作为工商业危机的一个阶段。是工商业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因而金融危机的实质也就是生产过剩危机。第三,金融市场也会有自己的危机,这时,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次要的作用,或者不起什么作用。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在金融市场中,总的说来是头足倒置地反映出工业市场的运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金融市场对工业市场具有反作用。金融市场可能影响工业市场,从而影响到工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总之,此次金融危机并没有跳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表现出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于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二战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在经济发展中自我调节乃至实行经济计划化的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其矛盾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不可能解决其基本矛盾,矛盾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依然和必然会爆发危机。因此,企求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财税政策或救助困难企业这类经济手段。来根本消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内生的消费与生产相背离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它只能起一种治标的缓和性作用,而不能起治本的根本性作用。

三、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世界各国救市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说明只停留在体制层面的救市措施解决不了制度根源上的问题。斯蒂格利茨曾批判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他认为,这无异于是向体内出血的病人输血,向投机者提供补偿。我们认为,世界经济衰退的局势,只能依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运转下去。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2

(一)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威廉?莱斯、本?阿格尔、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大卫?佩珀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历史进步性,但由于其生产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决定了这种生产方式必然把自然置于对立面,把它当成掠夺和获取财富的对象,为生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高兹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追求利润就是生产的唯一动机,而这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在利润动机驱使下,资本主义生产首要关注的是花最少的成本而生产出最大的交换价值,他们关心生产成本基于生态平衡,毕竟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会计入生产成本,也不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也即破坏”(安德列?高兹,1980),只要开动机器进行生产,就是与生态系统的破坏联系在一起的。莱斯和阿格尔认为,资本主义为了维护本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就会采取不断扩大生产的方式,并通过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来推动生产的正常运转。在自由竞争使得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情况下,资本家为了保证生产利润,加大应用科学技术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从而引发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短缺,并最终导致生态危机。佩珀也主张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他认为生态危机并不是根源于对自然的控制,而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这一“特殊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也造成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的剥削,所谓的“‘绿色’资本主义不过是一种不可实现的梦想和一个自欺欺人的骗局”(阿尔文?托夫勒,1983)。福斯特的分析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入手,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注重短期回报、严重依赖能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技术等特点,这种生产方式的本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按生态原则来对待自然和组织生产,最终会突破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引发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从不同视角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内在的联系进行了论述,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就要根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二)全球性生态危机归结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扩张对于生态危机的全球性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则把它归结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扩张的必然结果。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和科技优势,把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和资源,甚至直接将各种污染物和废弃产品输送到这些国家,从而转移国内生态矛盾,使生态不公正扩展到了全球。因而,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资源的掠夺和剥削,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福斯特在《脆弱的星球》中提出,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对全球的资源掠夺、污染输出、能源战争等方面呈现出合法化、制度化、手段多样化诸特点,并用大量事实证明生态帝国主义损害了社会和环境公正,是全球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佩珀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维系本国现有的经济规模和生活水平,就会借助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尽可能地剥削和抢占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并竭力宣扬资本主义消费模式,使全球的生态环境为他们的经济发展继续买单。佩珀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残酷手段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疯狂的掠夺,以此来维持和改善本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正是当今世界存在的环境不公平产生的根本原因”(戴维?佩珀,1993)。奥康纳则用“不平衡发展”和“联合的发展”的概念来说明生态帝国主义的产生及其对生态危机的影响,指出当代世界的不平衡发展与联合发展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污染、资源的枯竭有着莫大的关联。在奥康纳的代表作《自然的理由》中,他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及臭氧层的消失,酸雨、海洋污染、森林毁坏、能源及矿藏的减少,土地流失等等生态变化,都是近两个世纪或者更长的时期以来工业资本主义(以及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詹姆斯?奥康纳,2003)。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论的局限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根源的阐释,为我们全面地深刻认识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可选择的理论资源。但是笔者认为,把全球生态危机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的结果,也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把全球生态危机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有把生态危机根源论“一元化”的局限。面对生态危机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威胁和危害,各国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如罗马俱乐部出版的震惊世界并畅销全球的著作《增长的极限》(1972),就把经济增长和人口激增归结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濒临失衡的地球》(1992)中把生态危机归结为人炸、科学技术革命,以及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的改变等;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对科学理性的张扬,使科技异化为控制自然的工具,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产生。这些有关生态危机理论的探讨角度多种多样,得出的结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又相互补充,不断丰富了生态危机理论体系,并为解决现实中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显然,生态马克思主义从制度维度出发,把全球生态危机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性扩张的结果,是对生态危机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不能全面地反映生态危机的实质。其次,把全球生态危机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结果,过度夸大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其他意识形态国家的输出,忽视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在生产方式上的自主选择。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作为人类发展史中的一个社会形态,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其先进的一面。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和恩格斯,1995)。但是也应该看到,资本主义同时也对全球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对各国的国际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并非无可替代。如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不仅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制度,取代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在经济体制上,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既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而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用市场调节加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模式,用三十多年时间创造出资本主义用几百年才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显示了制度的优越性。从此来看,我们不能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异质同构,认为两者同根同源,演变机理也如出一辙(曹顺仙,2012)。否则,把中国的生态危机归因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的结果,还难免有否定现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之嫌。第三,把全球生态危机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还可能导致对各国自身生态问题的忽视,把生态危机的责任推卸给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无法真正地肩负起化解本国生态危机的历史使命。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然环境的加剧破坏,几乎是和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进程同步的,可以说资本主义国家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但是,生态危机的化解需要全人类打破国家界限和民族界限来共同应对。因为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跨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和及社会制度的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有多强大,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中都难以独自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也不可能在生态危机中独善其身。这就决定了生态危机的化解,既需要生活在地球生物圈的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从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利益出发,在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挑战面前携手合作,在平等的原则上共同设计和筹划出整体的、战略性的生态危机解决方案,并通过深度合作使这些方案付诸行动并取得实效;又需要不同的国家、民族切实地担负起本国、本地区的生态重建责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全球生态危机的化解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重建贡献各自的力量。

三、资本逻辑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论的超越

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危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扩张看作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对于解释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笔者以为,资本逻辑可以实现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根源论的跨越。首先,资本的逐利本性势必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众所周知,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性就在于驱使资本家们将更多的剩余价值重新投入到新的生产活动之中,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限度增值。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获取剩余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2001)。可以说,资本从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起,它的本性就驱使他不择手段地吮吸活劳动从而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增值。显然在资本的逻辑里,整个自然界只具有经济意义上的价值,是资本家无偿的不费分文的自然力,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其他价值。资本最大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的逻辑动机,使得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突破自然界所能承载的限度,其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气候变暖、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矿藏资源日益枯竭、水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由此观之,是资本逻辑的存在和横行,才使自然界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使生态危机成为人类无可避免的命运。其次,资本作为生产的要素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本质联系。从资本产生的历史来看,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资本范畴。“把资本范畴当作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就必然会把‘资本’当作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否认‘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李为民,1987)。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整个社会都把资本看成是与压迫、剥削、资本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等概念高度相关。直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资本的概念才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才出现了最早作为社会主义的“资本”范畴。事实上,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资本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方式实现资本的积累,或通过外资引进,加速了由资本原始积累向资本积累发展的周期等,从而激活了市场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资本逻辑可以解释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现代国家,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发展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资本只要投入和运用,就必然会创造价值和积累财富。相应地,由资本主导的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消耗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资本的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也不可避免地在经济活动中展现得一览无余。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无论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的生产,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剩余价值。而从经济体制层面来看,只要是市场经济,表现出商品的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卖而买的资本运动就必然发生。放眼全球,由资本所导致的种种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非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看来,资本逻辑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所共有的,它不仅解释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成为生态危机的根源,也可以解释非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说,资本逻辑是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超越和升华。

四、结语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资本主义;内生性根源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8-0005-05

一、引言

如果从2006年春季“次债危机”在美国显现端倪算起,金融危机距今已经快七年了。七年来金融危机经历了显现——集中爆发——持续影响等过程后,并没有消除。反而,金融危机演化成了“债务危机”。如今,“债务危机”在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却越演越烈。除了挪威、希腊等国家最早发生债务危机外,目前,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也卷入了欧债危机。债务危机似乎只有恶化的趋势,而没有好转的征兆。面对残酷的现实,不仅要追问此次金融危机为什么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影响面这么广,深度这么深,同时能够引发债务危机?这次深度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什么启示?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的内生性根源

金融危机的原因,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论述(白暴力、梁泳梅,2008;吴晓求,2008;刘迎秋,2009;taylor,2008;philliparestis、eliasKarakitsos,2009)。虽然这些论述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为此,本文将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微观市场的运行和操作这三个层面来剖析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内生性根源。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此次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深层次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家会不断的扩张生产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工人仅仅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工资,其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资本家无限扩张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产生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理论上来说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新的变化:

1.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形式由“有效需求不足”转向“有效需求过度”。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是生产的无限制扩张和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解决生产过剩的方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把牛奶倒掉”的浪费做法了,而是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来扩展全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和私人)的支付能力。具体涉及到私人信用的扩张、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首先,私人信用的过度扩张。具体来讲就是私人信用工具的创新,即通过“按揭”等金融创新产品来鼓励全社会的超前消费,帮助人们用未来的钱实现现在的梦想。在这样的制度下,虽然可以扩张全社会的消费规模,部分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但是人们却变成了一个个“负翁”。当受到利率等外部因素冲击时,没有实际支付能力的“负翁”很容易发生支付困难,变成“倒下去的负翁”,即个人的破产。其次,政府信用的过度扩张。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除了创新金融工具,释放全社会的“未来需求”外,资本主义国家还通过大规模借债来扩大公共支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危机后,欧洲等一些国家采用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来刺激本国经济,由于其国家债务负担超过了未来的偿付能力,结果诱发了债务危机。再次,社会福利水平的过度扩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断的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当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被政治人物用来讨好选民时,就会变成一项刚性的制度。在国家税收增长幅度不大或下调的情况下,伴随逐渐上升的福利支出的必然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其实,过度福利化的代价是社会信用和政府信用的过度扩张。希腊等发生债务危机国家的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总之,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在私人信用、国家信用和社会信用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扩张,结果是“负翁”、“负国”和“负社会”的出现。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尤其是全社会的支付链条中断后,发生金融和债务危机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4

一、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研究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1.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一直发展下去,必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引起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体无法正常运行。二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引发生产过剩的情况,一旦生产过剩越加严重,加上经济体运行不协调,积累到一定时候,金融危机就会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将美国的虚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最大诱因。

2.从美国金融体系制度的方面研究

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让美国人形成了超前消费的方式,在这段时间内虽然成就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在发展的背后潜伏了巨大的泡沫和坏账隐患。其次,美国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将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巨大的泡沫转嫁给投资者。加之美国经济结构比例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高,制造业所占比例很低,使得美国在制造业方面一直以来依赖进口,贸易逆差大,居民储蓄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严重失衡。最后,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展业务范围,致使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美国本土本来就缺乏实体制造经济,而在这种环境下,信息科学技术成为了虚拟资本投机的工具,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马克思《资本论》关于金融危机的相关论述

(一)从马克思信用理论看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一百年前提出的信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信用的二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现阶段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有着很好的解释。

马克思在讨论信用与虚拟资本时就指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加快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产生和爆发。马克思认为,所谓信用就是借贷行为,借者和贷者之间发生的关系就是信用关系。他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可见,信用就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从马克思危机理论对金融危机本质的分析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危机理论是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他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那么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决定了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金融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了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

关于金融危机,马克思说:“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来到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我们用马克思危机理论对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行系统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华尔街里贪婪的资本家和最大限度盈利的欲望,使其借助信用关系和房地产行业相互推动以及信用链条的衍生功能,从而掩盖了生产无限扩张和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因此,借用马克思的逻辑: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金融危机。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

三、《资本论》对我国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启示

(1)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前所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还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己任,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觉地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保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应该加快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正确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等,这样才能构建起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这是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疏通和扩大融资渠道、保持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

(3)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是影响社会有效需求的直接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过分悬殊,两级分化严重,劳动者收入过低,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过小,这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而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了。因此,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活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有效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防止市场失灵,我们就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另外,我国国民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投资消费观念,具备应有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4]张克难.金融危机“捧热”马克思巨著:《资本论》热销说明什么[n].报,2008-06-25(a10).

[5]高航.金融危机下企业经济性裁员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济视角,2009(8).

[6]顾钰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阐释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7]吴挺.马克思不是预言家,是路标[n].东方早报,2008-10-31(a16).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内在机理

一、引言

当前方兴未艾的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且大有演化为金融危机之势,次贷危机自2007年4月份新金融世纪公司宣告破产保护以来,一波波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至于何时见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尝试对这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爆发的根源及形成内在机理的不同,从而对我国金融危机的预警及防范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发展过程回顾。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接着,危机波及到台湾、香港及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因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2.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政府隐性担保与政府相关联企业大量借取短期外债资产泡沫大量游资外逃固定汇率机制难以为继货币贬值货币危机亚洲其他国家金融危机。

3.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根源:东南亚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因为东南亚诸国国内经济结构失衡;这些国家实行的都是僵化的固定汇率机制。

三、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发展过程回顾。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危机起源于利率的上升,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形势发生了逆转。2008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即新世纪金融宣布倒闭。这标志着次贷危机开始爆发,次贷危机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尚未见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已宣告破产保护,而房地美、房利美及美国国际集团已国有化。并且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百年以来最大的冲击,已影响到实体经济。

2.次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长期超低利率刺激消费贸易逆差信用膨胀(主要是次级房贷)资产泡末积聚不断提高利率泡沫破灭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可能)。

3.次贷危机的根源。(1)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当资产证券化以后,经过层层包装,然后由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但由于激励机制的作用,当监管不到位时,就容易产生低估风险,人为的提高金融产品信用等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所以就有一个“谁来监管监管者”、“谁来为信用评级者进行评级”的问题。(2)美国国内消费与投资不匹配。由于美国国内很多产业转移至国外而导致产业空心化,而且大多数美国国民都是寅吃卯粮,超前消费,储蓄非常少,利用美国的世界货币优势大量印刷美圆和国债,导致消费虚高,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积累了大量泡沫,为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本来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结果在美国最近几年庞大的虚拟经济远远超过了相应的实体经济,使得金融资产市场成了,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四、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异同点

1.不同点。(1)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于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货币危机,导致东南亚地区金融和经济动荡;而次贷危机是在发达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不安,破坏性极大。(2)就造成金融危机市场的严重后果来看,次贷危机较东南亚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格林斯潘宣称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它已引起全球金融风暴,而亚洲金融危机只是在亚洲造成局部的金融危机,而没有引起全球的金融危机。(3)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源于过度性生产,而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过度性消费。

2.共同点。(1)都是属于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自由化或金融创新而造成的危机。(2)该国经济结构失衡。

五、我国金融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较高,股市和楼市积累大量泡沫。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且产生升值预期,有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然而随着我国宏观调空、经济周期下行及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楼、股市价格不断下跌,且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我国2008年上半年中小企业已倒闭6.7万家。并且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实体经济受的影响会更大。

六、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首先,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应该相适应,如果在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开放资本项目,势必积累金融风险,为导致金融危机埋下隐患。其次,固定汇率机制也是一个弊端,它也为货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最后,不能盲目开放资本项目,给金融危机设立一道防火墙。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6

关键词:次级贷款;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2007年4月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房贷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波及到全球,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而且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实体造成影响并促使美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必然会跨越国界,传导到全世界,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此背景下正确审视这次金融危机,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关于金融危机原因的探讨

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求教授关于“制度说”、“政策说”、“市场说”和“周期说”的提法,将学术界学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如下:

(1)制度说。“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大卫?科茨认为,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国家严密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日本共产党中央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是金融危机与生产过剩的结合,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李鹏程指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意思就是过度宽松的经济政策,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此次金融危机就是由先前一阶段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而次贷危机产生的源头又于政府“放任经济、任其发展”的新自由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2)政策说。“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许小年指出,美联储所发行的货币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再加上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最终成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甄炳禧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是近些年来其国内积累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不断释放的结果,也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及西方货币政策相关。美国的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的变化也是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孙音则指出,自2000年起美联储屡次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鼓励消费,致使美国国内出现过低的储蓄率、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以及长期的经常性收支恶化,而美国之所以可以按照这种形势维持经济的繁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不对等、不均衡、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尤其是以美元本位制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的重大缺陷。

(3)市场说。“市场说”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程度,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王胜国指出,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华尔街的经济精英们违背信用原则,漠视风险控制,缺乏制衡机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迷狂中陶醉,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美联储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大幅度地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直接促使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偿付危机的爆发。而究其根源在于金融创新中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不当。

(4)周期说。“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它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在上述四种说法里,吴晓求教授比较倾向的就是“周期说”。并且他认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只会发源于美国、发端于华尔街。因为,在那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已严重失衡,华尔街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把这种失衡推向了极端,从而使金融危机一触即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并不单纯是监管不力,如果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来看,实际上是虚拟资本过度膨胀的结果。

除了这几种主要的原因分析之外,还有的学者提出过度消费说,委托链过长说、流动性过剩说等不同的理论。

2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成因再探讨

上述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危机的成因。各位学者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每种分析也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都只是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或者具体原因,并没有揭示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或者深层次原因。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透析当前金融危机的本质,揭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在完整系统的专着里给我们呈现,但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周期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的生产过剩,仅仅是指可以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即可以用来按一定剥削程度剥削劳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剩;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可见,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相对过剩”,它是针对“绝对过剩”而言的。马克思又指出:“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但是,要使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按一定的利润率剥削工人的手段起作用,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就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可见,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当代危机的产生流程是: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回到起点。通过增加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两个环节,一方面延迟了危机;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可见,其实质仍然是马克思早已指出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从“9?11”事件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次贷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这种透支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要获取高利益,所以低估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所以,透支消费,只不过是将危机从当时推迟到了未来。

可见,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导致了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也就引发了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能力落后的矛盾,出现了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由此引发了透支消费,出现了违约率上升,引起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到全球之后出现了当前的金融危机。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最终解决这个对抗性矛盾。这也就揭示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仍将继续甚至更加频繁,资本主义也终将走向穷途末路。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发展,事实证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经得起考验的。

参考文献

[1]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2]赵静.日共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9,(5).

[3]李鹏程.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危机[J].知识经济,2009,(9).

[4]许小年.次贷危机罪魁祸首是格林斯潘[DB/oL].

[5]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6]孙音.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探究[J].北方经济,2009,(5).

[7]王胜国.全球金融危机的缘由及其主要经济理论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9,(4).

[8]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9]成思危.分析金融危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J].中国改革,2009,(1).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着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

倍。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2.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3.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文秘站:

政府对高利润行业或垄断行业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税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交由国家专门机构采用稳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该基金,以便在危机来临是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为化解危机争取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分级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的目的是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机对正常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其次,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应对危机;再者,专门机构还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稳定经济的管理模式。

四、结论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信用交易的失控。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宁格:《工会与罢工》第36页

[2]

[3]

[5].cn/money/insurance/bxdt/20080415/13174751270.shtml

[6]/inc1/200711fortune.htm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运行模式新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73-03

在整个20世纪,美国在世界格局中影响力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进入21世纪,以2007年为起始点,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值得世界各国关注的是,美国这次次货危机演化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破坏力最强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因如此,美国经济元气大伤,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后金融危机时代向世人走来。人们不禁要问:作为资本主义的楷模,美国制度到底有何宿弊?作为市场经济的榜样,美国经济运行模式到底有什么致命的缺陷?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与推行者,美国主导的西方经济学为何没有为政府构建预防和治理危机的实用经济学理论?回答这三个问题正是本文的内容所在。

一、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危机,确切的说,是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据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和财富分配制度。就生产资料所有制度而言,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特别是归大资本家所有,这些大资本家联合起来形成大资产阶级,而掌握了生产资料的大资产级同时掌握着国家政权。正因为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着大资产阶级利益,为大资产阶级服务。美国次贷危机中华尔街金融大鳄们就是21世纪美国的大资产阶级代表,正是他们的贪婪才酿成了这次金融危机。

就财富分配制度而言,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按资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大资产阶级由于是大规模资本的所有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因此,他们通过按资分配制度获得的财富自然是最多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产阶级获得财富的过程就是无偿占有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过程,就是他们贪婪本性的释放过程,而这些资产阶级之所以有权利贪婪的无偿占有他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正是源于他们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有什么样的财富分配制度。正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分配制度才导致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的两极分化格局。

两极分化格局是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作用下的社会表现形式,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控制下的必然产物,是引发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内在因素。马克思认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①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逻辑:由于生产资料实行资本家私人所有制导致两极分化的出现;两极分化必然引发群众购买力不足和有限的消费;购买力不足和有限的消费又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生产相对过剩;而生产相对过剩恰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

如果以2007年为界限,在此之前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领域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的话,那么,美国次贷危机则是虚拟经济领域金融创新产品供给过剩的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商品为载体的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和劳动者消费能力的趋向。这种趋向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的基本线索。在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成为优势资本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生产危机、商业危机、信用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国家。当金融资本战胜工业资本成为强势资本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在金融领域,次贷危机、债务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一同侵蚀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与政体。那么,金融资本是如何成为强势资本,又是怎样引发次贷危机的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中窥见一斑。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中层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美国是当今世界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这种经济运行模式强调的是自由竞争,依靠的是具有充分决策权的大型企业甚至跨国公司,辅之以政府干预。美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拥有投资权、生产和经营权、定价权等一系列权力。美国的政府干预是间接进行的,一方面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与价格政策等手段来控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通过总统的经济报告和国情咨文来引导国民经济重点支持对象;再一方面通过政府补贴或法律手段来保持供需平衡。在次贷危机发生之间,美国这种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一向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楷模,而且还一度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众多转型国家学习的榜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样板,却在2007年发生了最为严重的次贷危机,这当中除了有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层面的原因,肯定也有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层面的原因。只要是现代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必然有三项基本要素即运行客体、运行主体和运行机制。②美国的市场经济运行客体就是商品化的社会资源及其它们的组合,运行主体就是作为政府和市场的调控主体和作为企业的行为主体。在这里,政府是合法的调控主体,市场是无意识的调控主体——“看不见的手”;企业亦称厂商或公司是行为主体。通过市场而不是政府的作用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称之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配置机制寓于资源配置机制之中,它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平等为基础的以市场平等竞争为形式的优胜劣汰机制,这样的机制每时每刻都驱使社会成员的两极分化,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产生资产者与劳动者、有产者与无产者、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就是说,生产力层面的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机制是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段。

就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而言,引发次贷危机要从掌握巨额资产的大资本家代表——大房地产商、金融大鳄、投资机构说起。为了让这些资产者手中的资本转化为更多的利润,在需求不足、购买力有限的市场约束条件下,这些大资产者只好利用各种方式刺激消费,通过“透支消费”与“过度消费”以及“超前支付”等手段来扩大所谓虚假市场需求,以此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作为市场经济运动模式中运行主体的企业——银行却不顾金融商品的内在规定性而进行过度金融衍生品创新,致使金融风险在房地产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之间一再累积成高金融风险,从而爆发次贷危机。

事实上,单纯的金融创新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只有将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信贷链条。现在的问题是,金融创新产品与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结合:如果与一般生产性运行客体结合,会加速实体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提升其发展质量;如果同特殊的不适宜结合的运行主体结合,那么就只能事与愿违。在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恰恰违背经济规律将金融创新同不能贸易的不动产业——房地产业结合起来,使得金融衍生品与房地产捆绑在一起,本想一荣俱荣、一富俱富,却因过度金融创新将房地产业泡沫愈积愈浓,呈现出一损俱损的次贷危机破败之相。

具体而言,在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环境中,资产阶级特别是以大房地产商、大金融家、大投资者为代表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开始尝试用刺激消费、超前支付等方式来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由此推出了次级抵押贷款,让不具有购买能力的群众以透支未来的形式提前消费。③而这个“让不具有购买能力的人获得了信贷”就是整个信贷链条的最初违规行为。为了转嫁违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银行又把这个信贷产品打包卖给其他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也不想承担这样的风险,于是又将这一高风险产品——次级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处理,层层打包成抵押凭证(CDo)和债权保险(CDS)之后卖给投资者。此时的投资者已无法辩认这些金融衍生创新产品的好坏、优劣、真假,④因为这些经过层层处理的金融产品如同经过多次化了妆的女性一样,已经根本看不出她的本来面目了。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美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中所支持的自由竞争是保证大资产者根本利益前提下的自由平等竞争。试想,那些中小金融机构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实现平等竞争,而那些超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房地产商正是垄断美国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实际控制者。所谓“自由”、“平等”只是他们这些大资产者之间的自由与平等罢了。

第二,美国市场经济中的大资产者违规操作、规避风险、逃避责任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以欺骗的手段、投机的方式加以实施。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国家总是想在不增加低收入群众财富情况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最终只能带来更严重的危机。道貌岸然的大资本家无论怎样挖空心思去玩弄透支消费的游戏,最终仍然避免不了经济危机爆发这样的悲剧出现,游戏手段不管有多高明,最后结局还是让人们认清大资本家贪婪的本性和剥削真相。

第三,美国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暴露出了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这一根本缺陷。我们知道,虚拟经济是应该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地位,起着促进与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约束下,在大资产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价值取向驱动下,虚拟经济从一开始偏离实体经济到后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风险承受能力成为重新分配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的工具时,美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就失去了正确前进的航向,失去了理性发展科学发展的自控力,所谓的产业规制、银行监管、法律监督等间接政府调控手段形同虚设,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失灵”。由此可见,美国政权的本质是受大资产阶级控制并服务于大资产阶级的,所谓的政府监管只不过是形式上的监管而已,而且其监管的对象不包括这些大资产者们,否则,华尔街的大金融家们是不能肆无忌惮的将高风险垃圾金融创新产品一再转手从而来炮制和引发金融危机的。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表层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误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因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滞胀问题而兴起,成为取代凯恩斯主义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新自由主义宣称依靠竞争性的自由市场原理,认为通过自由竞争可以重新实现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公正。新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仍然是古典微观经济学,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复活。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是想通过国有企业民营化、各种政府管制放松和废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以及削弱工会力量等政策措施来履行经济调控职能。随着“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推行,新自由主义逐渐嬗变为国际垄断资本的经济范式和政治纲领。⑤这样,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全球化就成为新自由主义的四大标签。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9

产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科技革命并不等同于产业革命,它是指人类在科技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建立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或革新了传统的技术与工艺过程。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科技上的重大突破,产业结构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只有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直接改变了社会与经济的根本面貌,方可称之为产业革命。一般说来,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五次产业革命,这是指先后发生了以纺织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石油和重化工及电力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和以it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五次产业革命。这里,我们仅以美国、日本在20世纪两次重大经济危机为例,分析经济危机与产业革命的关系。20世纪初,美国通过石油开采、冶炼、电力与电气技术创新与运用,推动钢铁、汽车、化工、电气等产业的迅速发展扩张,逐步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1929年美国汽车销售量突破500万辆。随着投资过度,竟争加剧,宏观失控,产能过剩,随即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在整个经济大萧条期间强大外部力量的冲击下,政府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寻找出路,通讯、化学合成、有声电影等新技术逐渐成熟与应用,带动了电信、无线电、合成材料等新型制造业迅猛发展,促进经济回升,到1939年美国逐步进人以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走出经济危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爆发全球性石油危机。在石油危机中,以化工、钢铁、汽车等“烟囱工业”为主导的美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这也迫使美国大力推进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的新型产业发展。1979年互联网技术首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该校一大批人才和有关技术被纳人了20世纪80年代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后来克林顿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于1993年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加大政府对信息技术科研创新的投人力度,并在企业创新的推动下,使本来是军事用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民用化和产业化,新经济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美国通讯设备、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it与网络等产业引领世界成为新经济主导力量。1993年美国工业增长的45%是由高新技术产业所带动,而传统产业规模相对缩小,钢铁工业占GDp的比重从1.9%下降到1.6写;汽车工业从3.7%下降到2.1%。1973年石油危机暴发后,日本低附加值的产业遭遇严重打击,迫使日本政府重塑产业结构,一方面改变技术引进方式,侧重购买仍处于实验阶段的最新技术,从60年代的不到5%,到70年代提升到30%;另一方面加大新技术开发力度,特别是大力开发节能技术,迫使产业结构重心向电子机械、家用电器等低耗能产业方面发展。同时,日本抑制传统产业规模扩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从而扭转局面。在1973年以后的10年中,日本GDp实际上增长了47%,而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只增长了17%[lj。纵观经济危机历史,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经济危机是推进产业革命的巨大外部力量,每当经济危机来临后,迫使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实行政策引导,与企业共同为摆脱危机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尽快走出困境;第二,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革命,推动新的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是各国政府与企业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也是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危机的主要出路;第三,在每次重大经济危机后的产业革命过程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一大批新型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经济危机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良机

危机是一种灾难,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种机遇。经济学家熊彼特把经济危机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毁灭的过程。这就是说,危机中往往存在着机遇,而且更可能是机遇大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经济体系本身存在的巨大问题在危机中充分暴露出来,也在危机中毁灭旧的生产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与设备,催生出一大批新型产业,调整并升级产业结构,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过程。

2.1从政府层面分析

第一,危机是一种强大的外部力量,迫使政府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显性的、潜在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往往被发展速度这种现象所掩盖,当危机来临后,发展速度迅速下滑,这些问题都充分暴露出来,失业率急剧增长,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等等。在危机这种强大外部力量的推动下,迫使政府痛下决心,改变结构性低效率状况,优化产业生产组织模式,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下大力气来淘汰落后产能。在需求旺盛、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许多耗能大、污染重、质量差、物耗高的企业仍有很大生存空间。危机发生后,整个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大大挤压了落后企业的生存空间,政府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淘汰落后产能的紧迫性,特别是通过市场力量来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引导企业向产业深度发展,帮助传统企业在着力做强的同时,政府还将着力培育那些更具发展前景、带动经济发展的领军新兴企业,从而使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近百年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每次经济危机出现后,各国政府都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引导整个经济走出危机困境的。第二,进行新技术变革,大力推进产业革命进程,支持与培育一大批新兴产业发展。一是建立资本与科技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创业投资资本体系,将科技投人作为重要战略投资并不断加大力度。实践经验表明,创业资本支持的高新技术项目一旦获得成功,其高收益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效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投资体系愈发达,新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也愈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小,也代表了一个经济体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科技投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5%旧本在4%左右,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后科技投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1997年的3.61%上升到2001年的4.4%。二是确立与提升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罗斯福政府提出优先发展科技的五条基本原则,为美国日后经济科技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框架;日本在石油危机中确立“技术立国”发展战略,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危机后,又将“科技创新立国”上升为基本国策;韩国政府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改“出口立国”为“科技立国”,并致力于建立“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明确制订“科技立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实施“863”等重大科技发展规划。三是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发,集中力量加快研发速度,为产业结构转型奠定基础。上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空间技术、网络技术等尖端技术研究;西欧18国共同制订了“尤里卡计划”,重点加强计算机、机器人、通讯网、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等5个领域的优先研发战略;在2007年,美国为了摆脱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窘境,推出“微型曼哈顿计划”(二战期间美国曾制订了完成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其宗旨是向海洋藻类要能源,为此美国集中了上百位专家、组织十几家大型科研机构参与这一宏伟计划,要求于2010年实现藻类产油工业化[2]。四是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支持与培育大批创新型企业发展。各国政府正是迫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外部经济压力,出台一系列新的产业政策。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与培育下,危机后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脱烦而出。

2.2从企业层面分析

对于广大企业而言,危机同样存在着发展机遇,甚至是企业发展脱胎换骨的巨大机遇,是企业进化的重要时期。

第一,危机是迫使企业从做大向做强方向转变的契机。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高峰时期,企业产品不愁销路,经济效益好,企业拼命扩大规模,只想把企业做大,无心进行新技术开发。当危机来临时,危机不仅是企业一种外部压力,而且是一种生存压力。在强大的危机压力与冲击力下,每个企业都要经受一次生死枚关的洗礼,总有一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处在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在危机风暴中倒闭。企业作为一种有机生命体,面对危机的巨大压力,生命本能的驱动,不仅要把企业做大,更要拼命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下决心淘汰落后产品与产能,在逆境中奋起,闯过市场关,特别专注如何把企业做强,拥有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和自己的品牌。危机这种外部压力,恰恰是企业由做大转向做强的极好契机。

第二,危机为企业向新产业发展提供最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危机来临时所淘汰的往往是那些没有技术含量、工艺落后的传统型企业。一大批企业倒闭后,市场需求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劳动力、能源、原材料、厂房、交通运输等供应不仅充裕,而且价格也大幅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在经济发展高峰时被扭曲的现象发生根本性改变,为那些寻求新发展的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市场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成本,使从传统行业转向高新技术行业付出很低代价。许多企业正是在这种外部环境下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渡过危机,走向坦途。

第三,危机是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有力倒逼机制。一般说来,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没有经济驱动力,可以说这个过程是难以完成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掩盖了企业发展中的很多矛盾,缺乏解决矛盾的原动力。当危机来临后,市场需求疲软,经济约束条件增多,过去许多被掩盖的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逼迫企业去面对问题与矛盾,这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倒逼机制,增强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勇气,在顺利时看不到、想不到、不想做也做不到的事,现在看到、想到、不仅要做也必须去做,从而推进企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危机往往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与政策环境。每次经济危机来临,各国政府为了帮助企业渡过危机,不仅纷纷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采取一系列战略性措施,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的开发,并协助企业致力于在产业链高端占据领先地位。不少国家甚至直接出资援助困难企业,政府出面组织大型研发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良好的政策导向与政策环境,使企业能够很快地转型,摆脱困境。

3发展生物产业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

从近百年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世界经济增长不是一种均衡模式,而是表现为非均衡的波动增长模式。每次经济危机过程中都孕育着一次新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推动新主导产业的迅速崛起,形成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引领世界经济走向新一轮的发展。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

3.1生物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自从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威尔海姆•约翰森创造了“Gene(基因)”一词以来的一百年间,特别是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突飞猛进;自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并于1990年正式启动,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新兴的生物产业逐步形成,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阁。生物产业是以生物技术、生物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包括传统生物产业与现代生物产业两部分。传统生物产业是指运用传统工艺对各种生物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制造市场可流通商品的实体经济总和,主要是指发酵类产品、天然药物和健康食品类等。现代生物产业是指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相关行业,制造市场上可流通的商品并规模化生产的经济实体总和。现代生物产业主要包括医药生物产业(基因药物、人用疫苗、生化药物和医用诊断试剂等)、农业生物产业(转基因农作物、现代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等)、生物能源(包括生物燃油、生物质能源等)、工业生物产业(生物环保、生物材料以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物产业等)等几大方面。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如生物芯片技术、基因组测序技术、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技术、蛋白质组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等最新成果不断应用于各个相关行业,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市场潜力巨大的现代生物产业。第五次产业革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凭借其在以it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率先进人这一以it时代为特征的新产业周期,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按照经典的周期理论推算,预计这一周期大约持续的时间还有30年左右。这一周期发生了以it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产业革命。随着关键技术,特别是电脑、激光、微电子、电信和因特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技术经济体系已经成型,信息产业及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美国新经济的主导性产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it产业。本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生物技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和工程学原理,通过生物作用提品和服务社会,形成生物产业形态。与具有垄断性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不同,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技术通用性和产品多样性,较弱的市场垄断性等特点,这为拥有丰富生物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生物产业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后基因组计划又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经济增长链。互联网对人类的信息交流带来了巨大的革命,而生物产业革命则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状态,生物技术所带来的商机将大大超过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具有研究领域广、附加值高、环境公害低、土地需求量低、能源需求低等特点,该产业已成为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寻求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各国共识。世界许多国家都把生物产业列为发展重点,把其视为信息产业之后又一战略性产业,纷纷制定发展计划,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与资金投人规模,都希望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美国实施了“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日本制定了“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批准了厉大的生物技术投资计划,印度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发展策略等,以期抢占产业技术前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生物技术列为五个科技发展战略之一,并制订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与此同时,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举措。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基因克隆、合成、测序、扩增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人类和其他生命体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实现与巨大进展,全球生物产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谁都想在这一轮“资本重组”中争取主动权。

3.2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是破解世界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仅要进行全面合作,各国共同努力,摆脱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经济危机这种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中建立全新的发展体系。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是学术理论界,提出各种很有意义的建议。我们认为,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推进生物产业革命,是破解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选择,是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

第一,生物能源开发与利用,可以支撑现代社会与经济长期发展。人类的能源之路有两条:一是依靠大自然中的植物固化太阳能,这种能源模式是“今天的太阳能模式”,即依靠叶绿素固化太阳能来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是依靠(或者说主要依靠)化石能源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即“昨天的太阳能模式”,之所以叫“昨天的太阳能”,是因为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叶绿素固化太阳能在几亿年中形成的能源,实际上它们是植物与动物的化石。200年的工业发展使化石能源正在枯竭,必须主要依靠生物能源,即依靠自然植被固化太阳能。据美国“微型曼哈顿计划”推算,种植2000万至4000万英亩(809万一1619万公顷)的藻类,它们所产生的生物原油总量可以达到目前美国原油进口数量,起到替代进口的作用。藻类原油当达到规模化生产后,还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美国计划到2010年实现藻类原油工业化,每天生产百万桶原油目标。如果再加上数以亿吨计的生物质能源和其他生物能源,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还将开发出更多的生物能源,再加上不断开发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满足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第二,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物质基础。农业是生物技术的天然平台。农业生物产业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包括转基因植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功能食品、新兴种业、生物质能源等等,生物农业的发展将加速各种动植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的绿色革命。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不断开发应用,不仅使传统农业进一步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大拓展农业功能与农业领域,出现与形成一系列庞大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群,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与原材料。据预计,21世纪农业生产品种的90%将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总贡献率将高于70%,而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将大幅度地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对农田和环境的污染。同时,生物农业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生物品种,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植物抗早、抗盐基因的发现与应用,将有可能彻底改变我国0.67亿公顷干早地区的生态环境,使0.33亿公顷不毛之地、盐碱地变为良田;用于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的微生物可以促进降解塑料制品,解决工业排放、白色垃圾等环保难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另外,农业生物产业资源都是可再生的资源,农业生物产业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农业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加速推进农业生物产业持续不断地发展,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三,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生产方式。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凸显了化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个严重问题,警示人们必须改变依赖化石能源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预示着后化石能源时代的来临。大力发展工业生物技术,以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以清洁高效的生物加工方式替代污染低效的传统物质加工方式,从而实现能源利用与物质加工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生物技术是指在工业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生物技术,如生物代谢工程、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生物材料制造等技术,其产品主要是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大规模生产生物能源、食品、药品、化学制品、新兴材料、各种添加剂等,工业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形成两大重要的产品工程系列,即一类是利用生物能源技术生产生物能源的产品工程,另一类是利用生物炼制技术生产大宗化学品和生物材料的产品工程。工业生物技术是人类生物技术发展史上继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发展浪潮。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工业加工方式的一场革命,能够化解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重大矛盾,实践可持续发展。

第四,医药生物产业的发展是保证人类健康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安全、国人健康既是核心任务,又是基础与推动力,是实现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组织工程和生物芯片等一系列新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对药物设计与研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对生命规律的认识,对人类自身的了解与调控能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医药产业的改造,而且使人类的医疗和保健手段产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推动一批与医药相关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使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使医疗技术发生质的飞跃,使人类更健康、更长寿。干细胞、组织工程等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再生医学开拓日益广阔的前景。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究、开发、生产相结合,形成各种药物与疫苗产品的新产业。同时,医药生物产业不断向疾病防治、疾病诊断、生物治疗、再生医学、新型医疗器械等现代医药领域拓展,并开启了个性化诊断、治疗与再生医学等新的领域。医药生物产业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质量、人的健康与长寿问题,极大地拓展市场需求的新空间,已经成为当前生物产业中最具活力、市场前景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技术产业。

第五,生物技术对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将培育一批新的生物产业。主要包括培育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如能源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等新品种,为能源、化工提供重要的原料和制剂;生物育种、强化育种技术,并与农业核技术相结合,将培育大批新的农业品种,为保证粮食与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大规模筛选和提取微生物活性物质,研制抗肿瘤、抗菌等药物,开发新型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开发一批海洋食物、药物及保健品,开发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酶等新型产品,极大拓展生物产业领域,等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生物资源不断进行深度开发,为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更雄厚的物质,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当然,生物产业革命的内容还包括生物技术其他许多方面,但仅从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市场空间可能是信息产业的10倍。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创造一系列全新产品,开发出全新市场,提供巨大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已经是世界许多国家不约而同的共同行动,全球生物技术及产业呈现明显的加速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发展现代生物产业更是破解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矛盾,摆脱危机的重要选择。

3.3金触危机极大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进程

中外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指出,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明确提出第六次生物产业革命的重大科学命题。实际上,在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生物技术已经不断被产业化,运用到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领域。进人21世纪后,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已开始进人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正在形成充满活力的生物产业群。例如,1995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占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不到4%,2003年世界生物药物和疫苗已达到6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占药物市场的份额将上升到25%;2005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9000万公顷,比1996年增长51.2倍;2002年美国燃料酒精产量达806万吨,巴西达820万吨[’j。可以预料,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从全球经济的供给与需求来分析,在第六次产业革命发展周期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周期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生命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物产业。这是因为在工业化社会已先后解决了人类吃穿住用、交通、城市化和信息化等问题之后,将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更大变化的主要技术革命,是如何维持人类健康、延长人的生命期这一重大问题。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必将极大推进生物产业发展进程,形成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新浪潮。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促成的。

第一,各国政府更加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确立发展生物产业作为本国重大发展战略。用什么来重振美国经济?这是美国奥巴马总统上台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但从种种措施来看,奥巴马政府将以绿色经济来再造美国经济,开发新型能源,改造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已成为美国新政府的基本发展战略。前面提到的“微型曼哈顿计划”将在2010年实现藻类原油工业化;纽约这座全球金融危机发源地,市政府目前花7亿美元着力打造东河生命科学园,并且投人3500万美元用来修建和改善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办公室和实验室,还将投资4800万美元将具有50万试的布餐克林军事基地改建成生物技术公司工作区,使之成为纽约新经济的标志,医治危机的“解药”,纽约这个全球金融重镇还将成为生物技术中心。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把生物产业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当前也是作为应对危机的重点战略措施,中央与各地政府制订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据新华社2009年2月25日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加强科技创新,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强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调整优化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财政投人结构,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投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物技术创新专项活动,发展生物产业[5〕。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篇1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度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畅销书,这说明了这部伟大著作所阐述的真知灼见在今天仍然具有说服力。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事后,人们纷纷探究其产生根源。其实,马克思对此早已作出科学结论: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内部一切冲突和失衡的根源。

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商品内在矛盾的演绎作为逻辑起点,正是基于资本主义的客观的基本事实:资本的扩张和控制涉及一切领域。受竞争压力和追逐利润的动机所驱使,资本的本性通过人格化的力量得以体现并努力保持资本的运动状态。强化这种运动趋势以突破某种程度的临界点,势必导致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而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显而易见,这次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预言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资本是剥削活劳动的工具,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贪婪和冒险是其本性。这种本性之所以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可以追溯到生产社会化的无条件要求和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化的顽固坚持所形成的根本性矛盾,换言之,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资本家追求利润的狭隘目标的冲突不断加深。对此,这次金融危机作了进一步的生动诠释和昭示。尽管当今的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上进行了一些局部的调整,但是它无法从长期的角度有效地调整生产与消费的冲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的命运。20世纪曾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明确提出需求创造供给、有效需求等理论,他们虽然颠倒了供给决定需求的客观规律,但是在无意之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扩大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资本主义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却收效甚微,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便是明证。

近几年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满足垄断资本盈利的需要,创新了许多金融产品,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一度营造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但其经济泡沫终究破碎。探究其根源,表面上是金融创新、金融监管、虚拟经济偏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实质上是资本盈利的贪婪本性与实际需求的矛盾导致宏观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恶果累积以一种极端和强制的方式所进行的能量释放。正是这种实质性的因素支配表面性的因素,并使后者成为一种必然。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局部性调整措施阻挡不了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容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日益缩小,社会生产力无限发展的内在要求最终必然要突破资本主义的束缚,资本主义最终让位于高级社会形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最终结局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

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根源及其前途,进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二、经济伦理问题

经济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对经济发展的规范和价值问题予以哲学考量。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在一个侧面上可以表征为经济伦理的缺失,其所凸显的主要问题是将生产与消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本末倒置。

树立正确的消费伦理观,进行适度消费,是维系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关系的必要条件。否则,将导致经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倒置是有必然性的,但这种必然不是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存在提供某种可靠的保证,而是蕴含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高级社会形态所替代的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这次金融危机清楚地演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和消费的扭曲关系:生产受制于消费,而过度的信贷消费却破坏了生产秩序和生产力的发展。究其实质,这次金融危机仍然是生产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衡的危机,归根结底是生产相对于有效的消费需求能力过剩的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实就是经济伦理的危机,从中折射出劳动异化和消费异化的深层次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丧失生产资料,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的使用权缺乏自,进而对劳动成果的分配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劳动的异化决定了消费的异化。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了劳动者的消费活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维持和再造。劳动和消费的异化强化了资本拜物教,而资本的本性不是满足劳动者的消费需要,贪婪和冒险的本性使资本的运动无视实际消费能力的制约。当资本的盲目扩张运动超过一定程度时,实现商品价值的惊险跳跃成为资本家难以逾越的鸿沟,最后只得求助于国家的力量。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资本家的救命稻草,它所累积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增加了以后的危机的破坏力。这一点已经为资本主义危机史所证明。

2008年金融危机所体现的经济伦理缺失还存在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发展。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而不是相反。如果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超前发展,就会引起投机之风盛行、道德风险加剧,给经济增长的后劲埋下隐患。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西方哲学思潮,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人本主义反对科学理性,往往通过非理性的形式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这也就难怪以人本主义为圭皋的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框架中非常突出超前消费和借贷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甚至发展至过度、超量和比例失衡的悖论怪圈之中。实践证明,通过过度的金融创新、虚拟经济发展来实现超前消费的拉动作用是难以持续的。毋庸讳言,产生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复杂的交易模型和高杠杆率的交易模式使得价格机制的联系非常紧密,并且所配置资产的价格的相关性为正,使得预期资产价格的波动率增加,信用链条断裂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些市场主体甚至是国家主体在金融危机中出现了诚信和信用危机。

经济伦理不是可有可无的,基本道德价值观的严重缺失,不仅阻碍经济发展,而且损害经济发展的人文价值。

三、危机管理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爆发到应对和善后的全过程是危机管理的过程。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系统由防范、预警、应急、善后评估、自我完善等机制有机构成。为了使国际危机管理能够科学、高效和有序地开展,国际社会需要总结这次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有关国际危机管理体系中信息的沟通与分享、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整合、分歧与共识的妥善处理、协商和效率的平衡、奉献和责任的统一等方面的机制。

一些国家的金融监管存在缺失和滞后的问题,对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金融监管是危机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危机管理工作离不开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首先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其次要完善监管手段,最后对金融监管的领域做到全面化,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一些国家高估自由市场作用、放松金融监管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由市场论完全否定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只强调市场机制是经济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片面地认为市场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何时生产和为谁生产四个基本经济学问题,而对市场调节机制的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缺陷熟视无睹。

2008年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市场管理常态化是危机管理的前沿和基础性工程。对市场进行有效和高效的管理,是后市场经济时代必然的趋势。管理市场,使之健康有序运行,需要发挥微观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和政府的积极性,也需要发挥自律和他律两个效应。为此需要在信息、产权、监管和反馈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体制。

以上所述主要侧重于危机管理的技术层面。做好危机管理的工作还需要探究其核心价值理念,即发展的价值观。特定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金融和经济的运行也是如此。金融和经济实践活动如果不能消除劳动异化、消费异化乃至人际关系异化,那么其发展终究是难以为继的。

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有将处于核心地位的发展价值观充分体现于危机管理系统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危机问题,这也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之一。

四、和谐世界建设的问题

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处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科学原则和目标,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放大效应来源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势所必然。但是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受资本主义主导地位的影响而没有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有效途径。因此经济全球化利弊互现,挑战和机遇并存。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世界不和谐的根源,而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世界的不和谐,并且由于一些国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采取以邻为壑的态度和政策,又加剧了世界不和谐。

和谐世界的建设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如果世界不和谐,一些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人类社会就难以持续发展。当前,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受到进一步的削弱,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所增强,这为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等化、构建和谐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对于经济全球化,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和合理的机制来实现平等发展、互利共赢的理想目标。差异不是对立的理由,更不是对立的根源,也不是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利益甚至妄图消除多样性的借口。国际社会需要求同存异的共识和机制,以此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那种妄图以牺牲别国发展为代价来谋求本国发展的冷战思维不符合时展潮流,应予以坚决摈弃。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金融危机,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计价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向别国转嫁国内金融危机,使美国的国际债务价值大幅度缩水,给国际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产物和体现。为此,国际社会正在以此为契机,重新整合力量,预计英美等国的国际影响力会有所削弱。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所存在的严重缺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也因此受到了严峻挑战,重塑国际金融体系成为多数国家的愿望和利益诉求。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国际格局继续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生变动,单级格局主张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削弱。而中国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增长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并且与国际社会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合作,承担了相应的国际责任,表现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可以而且能够为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