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地域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6:04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1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中图分类号:K928.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的大繁荣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单打独斗式的旅游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以区域为主体的旅游合作开发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基于此,2008年7月湖北省启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工作,设想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为湖北“一带两圈、两轮驱动”新战略中的重要一轮。本文试图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探析其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平稳较快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Crouch和Ritchie认为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维持和发展主要由资质性因素(如区位、成本/价值、感知/形象等),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发展,目的地管理(如服务质量、旅游者管理等),核心资源和吸引物,支持性因素与资源(如基础设施、企业等),微观和宏观环境等7大因素决定。Dwyer和Kim等吸收了Crouch和Ritchie的模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禀赋资源”、“创造资源”、“支持因素”、“目的地管理”、“需求状况”、“环境条件”等六大影响因素,同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还会影响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经济繁荣状况。国内学者易丽蓉在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认为资源条件、支持因素、管理因素、区位条件和需求条件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

国内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的过程中,无论是单个指标的分值还是权重大多来自于专家打分,缺少来自于游客的参与。旅游者作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旅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旅游区的产品形式、产品特色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的知觉、认识和偏好等主观因素,是旅游区调整自身来适应旅游市场的重要依据,所以,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模型的基础设置上,以旅游者的视角来研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该研究是对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新的探索与尝试。

1研究模型与假设

本文主要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其他学者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史春云从游客感知视角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以旅游系统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理论支撑,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旅游竞争力作为目标即因变量存在,它受到供给和需求两大系统共五个自变量的影响。

其中供给系统由两个维度(硬供给、软供给)共四个因素组成,包含区域资源因素、支持性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区位环境等。区域旅游资源和支持性因素是形成各种特色旅游区域的根本要素,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基础;区域旅游管理和区位环境是提升区域旅游核心资源和核心吸引物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促使旅游者形成更加满意的经历,从而产生重游和推荐,维持并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基础;旅游需求系统是与旅游供给系统对应存在的一个系统,是旅游地竞争力不断发展的动力。许多关于竞争力的研究都认为需求是影响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波特更是将需求纳入钻石模型之中,由此可见,旅游需求是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它推动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促成区域旅游的不断发展。根据以上的叙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区域旅游资源因素

H1a: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支持因素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

H1b: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

H1c:旅游资源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

H1d:旅游资源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1e: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旅游支持性因素

H2a: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

H2b: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

H2c: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2d: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管理因素

H3a: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3b: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区位因素

H4a: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

H4b:区位条件作为市场需求的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4c: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市场需求因素

H5a:市场需求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

3研究方法

本文大部分变量的测量引用了前人研究的比较成熟的量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在正式问卷发放调查之前,本研究选择了有过前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经历的朋友以及旅游专业部分同学进行了小规模前测,共收集有效问卷40份,通过信度检验我们发现,所有变量的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值都大于0.8,符合我们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分析要求。修正后的调查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关于被访者的基本情况;第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32个测试项目的描述和评分,我们采用里克特(Likert)5点评分法,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探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问题,因此,按照鄂西各地区旅游收入比例选择宜昌、十堰、荆门、神农架等地发放问卷,通过现场发放问卷和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选择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为期5个月的时间里,作者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66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分别为77.92%和69.17%。在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5.04%与44.96%,以15-64年龄段为主。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调查样本的结构特征与国内旅游者总体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4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一步: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中的Reliabilityanalysis的方法测度量表的信度。在区域旅游资源、区域旅游支持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状况和区域旅游竞争力6个变量的Cronbach’salpha值除了旅游市场需求的值为0.606以外,其余均在0.7以上,根据nunally的理论,alpha值高于0.7即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这说明问卷中的各项都具有良好的信度。

第二步: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来验证结构效度。首先对自变量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都通过了Kmo值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然后以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因子,观察旋转后的因子符合矩阵表发现,“B5居民都很好客,很热情”间项的因子负荷小于0.5,故考虑将其剔除。重复进行以上操作,影响因素的Rmo样本测度结果和巴特利球体检验的结果如表1。其中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的Rmo值为0.816,很合适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同时巴特利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相关系数不是单位矩阵,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采用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所得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对问卷中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研究,得到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它解释了总体方差变异的64.813%。

第三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路径分析,其中回归方程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就是路径系数,表示变量间的影响程度。我们选用强迫进入法让所有准备进行强迫进入回归分析的变量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来估计路径系数并验证其显著性。其过程首先是根据可能的关系模式得到充足模式路径,同时得到路径系数以评价原有模型,剔除路径系数未达到0.05显著水平的路径,然后重新分析验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路径系数如表3。

结合我们的概念模型,可以得到六个潜在变量的路径图(图2)。

最后,我们对结果中各种变量的路径系数进行观察,发现各路径的p值都小于0.05,显著性水平较高;并且通过F检验发现在0.001的水平上回归系数是可以接受的。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实证研究,我们得到支持的假设有:H1a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支持性因素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H1e旅游资源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H2a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H3a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4a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H4b区位条件作为市场需求的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4c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H5a市场需求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不支持的假设有:H1b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H1d旅游资源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1e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H2b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H2c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2d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H3b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

5结论与展望

5.1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此本文绘制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中包含区域旅游资源、区域旅游支持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区位条件和旅游市场需求状况五个因素,由于该模型是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后而得到了更为明晰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就避免在提升鄂西圈旅游竞争力的过程中做无用功。这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旅游竞争力提供了改进和完善的路径。

从本研究的结论模型来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区域旅游资源因素虽然不是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但区域旅游资源是最基础的影响因素。鄂西圈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抓住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挖掘鄂西文化,发展绿色旅游以形成鄂西圈特有的文化形象和品牌。同时鄂西圈必须在现有的各种资源基础上推陈出新,从旅游产品的形式上、内容上加以更新,不断开发出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的情形,将具有不同特色和不同冷热度的产品加以搭配,通过整合资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来实现全区域的旅游发展。

(2)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激活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实现起着绝对主导的作用。旅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离不开市场营销工作,市场营销方式的进步将大大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性。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开展新型营销方式,比如通过网络营销我们可以及时向游客相关产品信息,同时可以收集游客的反馈意见,从而为我们进一步的产品完善和开发提供方向;联合营销方式在以大带小、以热带冷策略上的表现相当突出,成为一种新型的极具效用的营销方式。此外,要更深入地激活潜在需求拓展旅游市场就必须做大规模的区域内景点、景区的传统营销以强化营销效果,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3)发展旅游支持因素,提升区域旅游管理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支持因素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关旅游支持因素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区域旅游管理的效率。鄂西地区旅游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发达,为此,鄂西圈必须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可进入性。只有最先改善了交通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进入性问题。同时因为鄂西圈经济社会环境比较落后,居民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愿望比较强烈,因此鄂西圈要抓住这样一个点,通过不断的宣传和示范,来营造全民参与旅游服务的气氛。在强力有效的旅游支持因素的保证下,鄂西圈还要在战略高度上充分重视人才资源,通过引进、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管理、服务水准的人才队伍来充实区内的人员队伍从而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及资源特征:景区(点)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但生态环境有较强的承受力,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即使造成一定损害也可恢复(虎跳峡就属于这类景区)。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3

一.人力资源价值链相关研究分析

(一)国外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

价值链概念最早出现于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q波特的《竞争优势》中,波特的价值链思想,被国外学者引申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形成人力资源价值链理论。国外对人力资源价值链最先进行研究的是德尔和瑞维斯,在对组织绩效研究时发现,人力资源实践、雇员产出、组织产出、财务产出四个方面存在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早期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许多学者在德尔和瑞维斯之后,也提出了相关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是贝克和胡塞利,他们提出了内容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二)国内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

我国学者宋利在借鉴国外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将人力资源价值链划分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三部分。陈树文,李海舰(2008)从顾客价值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魏颖辉,陈树文(2008)提出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应以知识集成为出发点和依据,建立了基于知识集成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从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价值链的研究可以看出,传统的研究一方面更多的是针对企业,是在企业人力资源活动中运用价值链理论研究人力资源价值的增值活动。另一方面,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没有考虑企业内外部的支撑环境,比如企业内部的文化,外部面临的经济、政策等宏观环境。

二.中原经济区内旅游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构建

(一)中原经济区内旅游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在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研究基础上,为使中原经济区内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提出中原经济区内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该模型包含两大基本活动、四个环节。两大活动即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其中基本活动有四个环节,分别为价值分析、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支持活动包括区域内部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微观环境,通过两大基本活动最终实现区域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

(二)中原经济区内旅游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分析

1.基本活动分析

从价值分析、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四个方面分析基本活动。①价值分析。基于区域内旅游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工作分析,拟定一定的措施,使区域内人才需求量和拥有量达到平衡。工作分析包括中原经济区内基于旅游合作的旅游行业需要的岗位名称、工作数量、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等。②价值创造。包含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两个方面。按照区域旅游规划的要求招聘优秀合适的人才,并根据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为人员安排合适的岗位;组织通过学习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③价值评价。它包括人力资源活动中的绩效管理,即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和贡献程度。④价值分配。价值分配内容包括工资、红利、股权等经济报酬,还包括表彰、晋升、学习等非经济的价值认可。价值分配就是根据贡献率确定出个体员工的报酬福利,从而实现对区域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

2.支持活动分析

中原经济区内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的支持活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区域内部宏观环境。政府创造区域内部良好宏观环境在实现区域内旅游人才的自由流动,打破区域旅游人才的分布不均衡状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平台,通过一系列调控手段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政府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阻碍人力资源流动的区域行政壁垒,建立跨地域性的旅游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交换网络。②企业内部微观环境。旅游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应当成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重要力量。随着旅游合作的加深,旅游企业之间的业务沟通、合作项目必然增多,企业业务不断延伸到其它地域,必然产生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需要。企业内部的微观环境会对企业间人力派遣和企业间员工培训产生重要影响。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4

[关键词]海岛旅游;选择模型;开发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7.08.103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产业,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海洋旅游产业的兴起而迅速发展,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旅行方式。特别是2015年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在浙江舟山召开,阐明了海岛旅游是“蓝海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点,是对海洋资源利用的最佳方式,是海洋经济的新蓝海,海岛旅游已成为沿海地^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

海岛旅游作为“蓝海经济”的重要战略支点,如何在“蓝海经济”战略中实施开发而发挥重大先驱作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下,必须根据海洋生态环境的特征去研究其开发模式,海岛旅游采用何种开发模式对海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围绕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系统分析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区域经济、企业及政府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因素进行模块分析其供给和需求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不同区域海岛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新模式加快推进了海岛旅游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快速“起飞”和持续发展。

1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环境分析

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受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区域经济、交通条件、旅游企业和综合作用的影响等核心因素制约,这些供需的核心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对开发模式的选择机制产生积极影响。

1.1海岛旅游资源禀赋

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受海岛自身资源禀赋的影响,在选择具体开发模式进行海岛旅游开发之前,需分析海岛旅游资源特色,从海岛自然景观等自然资源、海岛文化等人文环境对海岛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只有系统分析海岛旅游资源供给因素,才能使海岛旅游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并形成产业优势,从而提高海岛旅游竞争力。

1.2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开发模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海岛所处的区位与需求的客源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因素。客源市场远近对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也具有不同层次影响,开发模式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与客源市场相对比较的远海岛,海岛资源相对贫乏,则可通过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人文环境或人造旅游产品为特色发展海岛旅游。

1.3交通条件

交通是海岛旅游开发的桥梁和纽带。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是海岛旅游开发模式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良好的交通条件使海岛的可进入性增强,缩短了游客行程时间,节约游客时间和金钱成本,加快游客周转速度。交通条件优越,而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的海岛可采用综合协调模式进行海岛旅游开发。

1.4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一是区域经济影响海岛的对外联系程度。区域经济越发达,相应对外联系程度越高,区域内外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越大,从而外来游客来岛旅游量增加。二是区域经济影响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当地居民对海岛旅游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当地游客数量。三是区域经济影响投资规模。海岛旅游开发是利用海岛资源再开发的高投入的旅游项目,区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海岛旅游地的开发规模和消费层次。海岛的区域经济越发达,则其客源市场相对较大,交通条件较为完善,则适宜采用客源市场主导模式或是综合协调模式进行海岛旅游开发。

1.5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也直接影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科学合理,政策条件优越,则有利于发挥海岛旅游市场机制,旅游企业的规模较大、经营水平较高、服务配套完善,有利于从市场驱动上推进海岛旅游开发,通过市场机制吸引企业进行海岛旅游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政府不对海岛旅游开发进行具体的干预,只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对旅游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1.6政府支持

海岛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决定政府对海岛开放开发政策支持态度。其态度和行为是开发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若政府重视海岛旅游开发,政府将主导海岛旅游开发,且政府财政支撑力度就大,将加大力度建设海岛旅游的基础设施,提高海岛的可进入性,完善海岛旅游配套设施,并通过政策扶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海岛旅游相关人才,为海岛旅游开发创造完善的条件;并融合社会资本,构建海岛旅游开发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海岛居民参与、经营海岛旅游,实现海岛资源共享,构建利益驱动机制,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促进海岛旅游协调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除受上述等因素影响之外,还受旅游主体、社会政治环境、海岛承载力和气候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而这些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也有所改变,从而带动开发模式的变化,甚至有可能使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从一种模式转变为另一种模式。因此,海岛开发模式的选择只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从长期发展角度看,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是不停运转和改变的。

2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模型分析

2.1选择机制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上对海岛旅游资源从供给和需求分析得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受到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区域经济、旅游企业以及政府等要素的影响。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其他影响因素通过作用于这三个要素而影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则是通过协调各要素关系,保证海岛旅游客流、信息流和收益流的顺畅,促使游客从客源地向海岛旅游目的地流动。选择机制的动态函数模型构建为:

其中,C(t)表示的是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也就是旅游质量等级,C(t)值越大表示海岛旅游质量等级越高,α为C(t)的加权系数;m(t)表示客源市场的规模,即海岛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大小,m(t)值越大表示客源市场规模越大,β为m(t)的加权系数;e(t)表示区域经济,e(t)值越大表示海岛区域经济水平越高,β为e(t)的加权系数;C(t)・m(t)・e(t)表示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三者共同的影响作用,δ为加权系数,ε指误差系数,表示除这三个要素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交通条件、旅游企业和政府行为。为了简化分析,C(t)、m(t)和e(t)三者的取值分别取最大和最小两种状态,则Y(t)一共衍生出8种状态,如图1所示。

2.2选择机制模型的分析

根据以上选择机制动态函数模型可以分析出海岛旅游在不同环境、资源条件中,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其选择的开发主体形式也不一样。通过动态函数模型分析得出八种不同开发模式,这八种不同动态的开发模式为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2.2.1模块1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D1所示,模块1的C(t)、m(t)和e(t)值都小,即模块1的海岛旅游资源禀赋较差,区域经济水平低,客源市场规模小,一般是海岛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因此,模块1的海岛应选择“特色生态+政府主导型”的开发模式。模块1的海岛虽然距离大陆较远,客源市场小,且海岛旅游资源也并不丰富,但这类岛屿的自然生态保持完好,能以其特色的生态环境吸引到客源,但该类海岛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只适合适度的小规模旅游开发,因此,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指导和监督海岛旅游开发,一方面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缩短海岛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市场的相对距离,扩大客源市场规模;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海岛旅游资源的保护,适度开发。

2.2.2模块2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2的m(t)值相对于C(t)和e(t)值较大,而且可能比C(t)和e(t)值大很多,即海岛旅游的资源禀赋不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但其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对于模块2的海岛可选用“客源主导+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该模块的海岛虽然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匮乏,区域经济有限,但其距离大陆较近,区位条件良好,客源市场广。因此,该类海岛可以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人文环境或人造旅游产品为特色发展海岛旅游。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机制不完善,需要以政府主导,开发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结构,完善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

2.2.3模块3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3的C(t)值相对m(t)和e(t)值较大,即海岛旅游旅游丰富,但其客源市场小,区域经济水平低,该模块的海岛可选用“资源主导+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3的海岛虽然远离大陆,区位条件差,游客空间移动成本高,导致客源市场小,并且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好也限制了海岛旅游开发,但因其具有丰富的发展海岛旅游所需的资源,能够以特色的自然资源吸引游客。因此,该模块的海岛需要通过政府主导,构建衔接沿海大陆和岛屿之间的交通条件,并充分挖掘海岛文化资源,减弱资源利用的单一性和空间布局不平衡,实现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4模块4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4的C(t)和m(t)值较大,e(t)值较小,即海岛旅游资源丰富且客源市场广阔,唯一不足的是区域经济水平不高,市场机制不成熟,因此,该模块的海岛可采用“综合协调+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4的海岛具有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的自然资源,深厚底蕴、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距离大陆较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客源市场规模大,因此,模块4的海岛要开发种类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客源市场的多方面需求,需要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

2.2.5模块5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5的e(t)值相对于C(t)和m(t)值较大,即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不高,客源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模块5的海岛可采用“特色生态+混合成长型”开发模式。该模块的海岛应充分发挥其特色的生态资源优势,对海岛进行适度开发。由于海岛开发初期,不具备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企业对海岛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政府完善海岛开发的基础设施,使海岛开发初具规模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海岛旅游的后期开发和经营管理中,政府则退出主导地位,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责。

2.2.6模块6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6的e(t)和m(t)值较大,C(t)值较小,即海岛的旅游资源禀赋不高,但海岛区位条件好,客源市场规模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该模块的海岛可采用“客源主导+市场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5的海岛自然资源不丰富,但其距离客源市场近,具有广大的投资空间,通过市场机制吸引企业、民间资本或外资,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人文环境或人造旅游产品为特色进行海岛旅游开发,可提高海岛开发的效率。

2.2.7模块7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7的e(t)和C(t)值较大,m(t)值较小,即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市场规模较小,模块7的海岛可采用“资源主导+混合成长型”的开发模式。模块7的海岛自然资源丰富,但因其区位条件的限制,客源市场相对较小,企业投资积极性相对不高。因此,在海岛旅游开发初期,需要政府主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海岛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市场的相对距离,减少游客的旅游成本,扩大客源市场。待客源市场规模形成后,通过市场机制引进企业参与到海岛旅游开发与管理,强化市场作用,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2.2.8模块8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模块8的C(t)、m(t)和e(t)值都较大,即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规模大,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该模块的海岛可采用“综合协调+市场主导”的开发模式。模块8的海岛旅游资源禀赋优异,且离客源市场近,具备大规模的客源市场,海岛旅游开发投资前景大,能够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到海岛旅游开发。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成熟,因此,通过市场主导,由企业进行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等的开发,提高海岛旅游开发效率。

3海岛旅游开发选择的新模式

根据选择机制动态函数模型得出的八种开发模式,结合海岛旅游供给和需求的环境分析,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从旅游主体、动态流程及基础模型等进行三维分析,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是影响开发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是构建开发模式选择机制模型的重要影响因子。如图2所示,从资源驱动需求因素来看,可以分析出模块1和模块5可选择特色生态型模式;模块2和模块6可选择客源主导型模式;模块3和模块7可选择资源主导型模式;模块4和模块8可选择综合协调型模式;从投资需求主体上分析,模块1、模块2、模块3和模块4可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模块5和模块7可选择混合成长型模式;模块6和模块8可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

根据图2模型所示,从供给和需求上可以分析出,一种开发模式可以对应若干类型海岛,不同海岛在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和区域经济上具有相似性,那么将会选择同一种开发模式。同一类海岛也可能对应不同的开发模式。如果海岛的客源市场规模较小,达不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海岛旅游开发的要求,那么同类海岛在不同地质环境或地区,会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由此可以分析而归纳得出,海岛旅游开发可划分为三大类型新模式。

第一,海岛旅游开发因资源驱动型的驱动因子不同。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可划分为资源主导模式、特色生B模式、客源主导模式和综合协调模式。

第二,海岛旅游开发因旅游开发投资主体的不同。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混合成长模式。

第三,海岛旅游开发因管理体制的不同。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经营管理模式、旅游开发区式复合治理模式和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新华旅游.吴必虎.世界海岛旅游发展报告(2015)[eB/oL].(2015-10-13).http:///article/52661.

[2]安应民,邓灿芳,游长江.三沙市建市背景下的西沙群岛旅游开发市场调查分析[J].新东方,2012(4):7-12.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5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管理体系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tourismisbasedonthetourismenvironment.itisagreatissueforthepeopletoConstructandmaintainthegoodtourismenvironment.alongwit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regionaleconomiesintegrations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ofurbanclusteralreadybecometheurbancompetitiontotheregionstrategyreformingpointofapplication.thispapertravelsthequestionwhichinviewoftheShandongpeninsulaUrbanClustertravelingintegrationdevelopingprocessintheenvironmentappears,travel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ideataketheworldadvancedregionandthepresentageenvironmentalmanagementadvancedideasastheinstruction,throughtotheShandongpeninsulaUrbanClusterspecialtravelingenvironmentsthoroughanalysis,constructssuitsthepeninsulaurbanclusterthetraveling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andproposedthatappliesthissystemssuggestionandthecountermeasure,thentorealizethepeninsulaurbancluster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tohavecertainguidingsense.

Keywords:ShandongpeninsulaUrbanClustertourismenvironmenttourism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区域经济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地位的发展趋势已经凸现出来,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山东半岛城市群正是在这一国际潮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随着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迅速崛起。但是,伴随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破坏旅游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meS)迫在眉睫。

1.相关概念辨析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光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04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6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光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04

[8]杨作精.城市或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9/02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7

关键词:旅游危机;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1.引言

中国的旅游资源十分富足,并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古迹遗存。从十五规划到现在,我国旅游的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等主要指标稳步增长,旅游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了更好巩固。由于显著的乘数效应和较严密的产业关连性,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然而我国旅游业较为脆弱、敏感,极易受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而导致经济和环境损失。对于这种现状,除了旅游本身的特征和市场因素外,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历年“黄金周”旅游拥挤事故、2003年SaRS疫情、特大旅游交通事故以及2009年金融危机等,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危机突发事件发生前后,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危机管理模式对于游客信心的恢复、危机负面影响的消除、旅游业正常经营的维系以及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

国外最早对旅游危机基本原理进行研究的是anbul.a.(1980),他创建了旅游危机管理的初级模型[1]。从构造旅游安全危机管理模型的视角Faulkner,B.(2000)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旅游危机和灾害进行了研究。他利用混沌系统理论(CSt),通过剖析危机事件的诱因和演变机制,系统研究了旅游发展的潜在价值,并搭建了相应的基本动力学架构,最后构造了旅游危机及灾害的管理策略制定与分析的通用模型,同时还系统阐述了旅游危机高效管理的诸多前提及准则。Faulkner认为尽管不同的旅游景区都曾经或正在遭遇各种危机事件,但由于危机管理领域缺乏定量分析研究,所以难以做出完美的危机管理决策。

从经济学的角度,Crouch,G.L.(1994)研究发现境外目的地的旅游外汇价格和汇率的影响是跨境旅游者最重视的因素;agarwal,S.(1999)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危机后阶段受影响旅游业的恢复决策[2]。

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mcelroy,J.(1981)揭示了中美洲地区游客数量与犯罪数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认为犯罪率居高不下主要由现代旅游业的活动影响所致。

从旅游危机评价的角度,Sheng-Hshiungtsaur和Gwo-Hshiungtzeng(1997)针对旅游危机从模糊数学的角度进行了评价研究,他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旅游危机的评价指标确定权重,然后对“模糊逻辑”的概率进行主观判定,最后运用模糊多重标准决策方法(FmCD)对旅游风险加以评价;Black,a.andSinclair,tm.(2003)运用CGe分析法对“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为重振旅游业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从旅游灾害事故的角度,国外大部分是对个案进行研究。mazzocchi,m.(2001)研究了自然灾害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二者间关系;Huang.J.H.(2002),对台湾1999年9月21日发生的大地震对本地旅游业的影响以及灾后恢复和旅游营销战略做了系统研究;另外,在旅游交通事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以及骚乱踩踏火灾事故等一般性旅游安全事故对旅游业发展的破坏与应对措施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3]。

从游客安全感知的视角,Sonmez&Graefe(1998)采用保护动机理论与信息集合理论,研究游客躲避排斥某一些旅游目的地的理由和机制,他们认为,旅游态度、风险感知价值和收入对旅游景区的选择有直接影响。

从沟通策略的视角,国外研究非常重视与社会公众的有效交流沟通在旅游危机管理中的作用,Young,w.B.(1998)阐述了危机后旅游企业与目标游客交流的方式、策略及其重要性;Gammisa(1993)通过分析研究美国旅游管理部门应对1992年andrew飓风灾害所选用的应急策略,发现旅游部门若与游客交流沟通的方式欠妥或沟通效果差,则可能令游客产生过度反应,造成不理想的效果。

2.2国内研究

国内针对旅游安全及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孙根年(1998)是国内最早研究旅游危机的专家,他通过旅游学中本底趋势线的观点对“89”风波对我国境外旅游业的冲击和影响周期进行了研究。

从旅游危机基本理论的角度来看,薛澜等(2003)详细论述了我国在转型期创建现代危机管理系统的程序和方法,提出了危机处置决策的宏观战略设计和制度策划;侯国林(2006)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危机的相关文献分析,系统论述了旅游危机的形态、诱因、影响范围和演变机制,构造了旅游危机时期潜在游客的风险决策模型,编制了旅游危机发展各个阶段的应急对策体系;张丹(2007)描述了旅游危机管理的有关定义及危机的种类,认为系统研究旅游业危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应从旅游产业的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等若干角度来进行研究。

从危机管理系统研究的角度,汪季玉等(2002)创建了危机信息、决策和实施有机统一的系统管理模式,并整体概括了整个系统的运作机理;陈文杰(2003)通过针对危机的准备、确认、控制与处理以及恢复等一整套流程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了建立组织危机管理系统的整体策略。由于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实践意义较为显著,因此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3.未来努力方向

虽然目前国内外已从多学科、多角度针对旅游危机管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但是从丰富完善旅游危机管理理论和满足旅游业现实实践需求的角度来说,对于旅游危机基础理论的研究仍在初级阶段,具体针对某一地域的旅游危机管理研究就更为稀少。同时,区域性旅游危机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严重滞后于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面对未来潜在的不确定性旅游危机,针对适应特定区域的旅游危机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315)

参考文献

[1]anbul.a.&Bager.J.aplanningmodelforcrisismanagementinthetourismindustry.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80,5(2):77~85.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8

[关键词]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探索

一、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的性质界定

区域旅游集团是指通过政府力量把游客在一个地区旅游涉及“吃、穿、住、行、游购、娱”等各个企业组织到一起的旅游集团公司。因此我国区域旅游集团是政府主导下,行政力量的产物,而不是市场机制运行条件下自然演进的产物,所以成立以后必然存在各种问题。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业的成熟,旅游产业必然形成以横向一体化为特征的旅游企业集团,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以行政力量组建区域旅游集团的出路,分析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的方式。从我国区域旅游集团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在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在政府、市场和企业家等力量推进下的一个有区域旅游集团转变为全国旅游集团的过程,是一个把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管理效率低下的纯粹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多元化、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和管理科学的现代化集团的过程。

二、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的方式探索

1.重新构造区域旅游集团组织结构

当前大多数区域旅游集团的组织结构是U型组织结构,U型组织结构又称为直线职能制,在这种组织结构下集团凭借对子公司的产权对子公司进行集中控制,所以子公司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集团董事会的批准。然而由于区域集团公司的资产庞大,事务多,集团总部常常陷入繁杂的日常经营事务中,使集权管理体制难以对集团整体进行有效管理,甚至集团内部还常出现各子公司各自经营、集团内部的同行业相互竞争的现象,不但难以发挥出集团公司的规模效益,还增加了集团总部的管理成本。所以笔者认为区域集团必须重构组织结构,把当前的U型结构转变为m型组织结构。m型组织结构又称为事业部的组织结构,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组织创新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区域旅游集团的管理效率,而且为集团公司的跨越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调整区域旅游集团扩张战略

旅游集团的规模经济不是来源于单一地点的规模化生产,局限于某一地区的旅游区域集团不可能受到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利益,旅游集团化的方式必须是多地点的横向一体化方式,因此区域旅游集团的转型与变革的途径重点是挑战区域集团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可以选择地理网络结构战略。根据旅游业经营的特点,旅游企业在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地理分布上形成网络化,才能发挥起集团化的功能,从而增强地区目标市场和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3.重构区域旅游集团的产权和投资体制

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的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一个跨区域的全国性的现代化旅游集团,这就必须要实现区域旅游集团的产权重组和产权开放,真正实现产权多元化,积极探索外资、民营资本和法人资本进入旅游区域集团的多渠道,总之,就是要引入资本市场的作用改变当前区域旅游集团股权单一的问题,促进区域旅游集团由纯粹的国有企业向真正的现代企业集团转变。同时由于区域旅游集团最终要向全国旅游集团转变,所以必须对区域旅游集团的投资体制重构,积极探索旅游集团投资和资本运作的方法,突破区域旅游集团的地域限制。

4.加快区域旅游集团的公司化改革

所谓公司化改革是指将现有的非公司类型的企业或集团改组成为公司法人组织。区域旅游集团是通过政府行政力量组合的结果,众多区域旅游集团都没有按现代化公司化的要求进行公司制度改革,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合理、监督不利、内部人员控制等各种问题,因此为推进区域旅游集团的转型与改革,必须推进区域旅游集团化改革。区域旅游集团改革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完成:(1)明确区域旅游集团的法人性质。(2)界定区域旅游集团产权关系,明确投资对公司法人财产的股权。(3)建立公司治理结构。

5.实现管理权开放和市场化运作

管理权开放就是不能像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那样给管理者制定行政级别,不能搞管理权和管理者成长过程中的“近亲繁殖”,要试着把区域旅游集团的主要管理权向非行政官员、非本地范围和非本系统内的人才开放,改革现行的行政任命制。管理权和市场化运作还包括对内部的开放和对外部职业经理人群的培养。个人收益必须最大限度地与变革的社会收益相结合,否则从事制度创新的企业家的才能就不可能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6.加强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

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同时由于当前的区域旅游集团很多都是国有企业,转型与变革涉及众多部门的利益,因此政府在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来看,为了顺利地推进区域旅游集团的转变和变革,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对于区域旅游集团的产业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促使区域旅游集团向现代化旅游集团的转变过程中遇到的各部门利益冲突矛盾的指导和有效解决作用。(2)政府对区域旅游集团进行专题调研和案例分析,要为区域旅游集团的转型和改革提供理论和知识的支援,可以减少制度创新和技术扩散的成本。(3)政府要在资本市场为区域旅游集团的资本运作提供必要的保证。

三、总结

区域旅游集团转型与变革就是为了提高区域旅游集团的效率,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在发展战略和产权结构方面对区域旅游集团进行改革,进行制度变迁,以解决我国现在旅游集团过少,没有真正的现代旅游集团的困境,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真正的市场微观主体。

参考文献:

[1]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223~224)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9

关键字:SSm分析;入境旅游;重庆

引言

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区域开放度和旅游产业水平的标志。如何有效拓展客源市场,是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参阅文献基础上,引入转移-份额分析法(SSm分析法)对重庆市入境客源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旨在利用分析结果,进行客源市场的目标定位选择。

1 转移-份额分析法(SSm)与产业经济结构分析

SSm的基本原理

SSm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动态过程,以其所处上级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经济总的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为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SSm方法用于旅游市场结构变化分析,主要是以某一地方(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样本,以全国为大尺度参照体系,将地方旅游客源市场在一段时期总的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来进行市场变动趋势分析。

2重庆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SSm分析

2.1数据选取及客源市场划分

以2003年、201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和2010年重庆旅游信息网和国家旅游局公布按国籍统计的全国和重庆入境游客量为依据,选取全国和重庆共有的客源市场,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等13个客源市场样本。以全国入境客源市场作为上一级大尺度区域样本,通过对2002—2009年数据比较,揭示重庆入境客源市场发展态势与各客源市场的结构地位状况。

2.2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和结果分析

根据SSm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利用2002—2009年重庆市和全国13个客源市场样本数据(见表1),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

在2009年来渝的入境客源市场上,是美国、香港澳门地区、日本、台湾4个市场合计占到整个市场的52.4%,来自美国旅游人次数在重庆市场中占居第一的地位,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而中国台湾占比下降了10.25个百分点,日本市场下降了6.4个百分点,下滑幅度大;而新加坡市场从0.5%上,升到3.3%,其他市场中占比在大幅度提高,从2001年的9.2%,上升到2009年的22.6%。从中可以看出,来渝的入境客源市场日益走向多元化,向世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延伸。由表2中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分析:

(1)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增长性分析

2002-2009年间,重庆市的主要入境旅游市场游客增长量为为734871人次,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L为1.04,尤其是其他地区、美国、意大利市场增长较快.

(2)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效果分析。

2002-2009年期间,总结构转移分量为260229.42,结构效果指数w=0.98<1,说明重

庆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差,客源市场出现衰退或缺乏区域朝阳性市场,需要调整市场营销战略。

(3)入境客源市场竞争力分析

2002—2009年间,总的竞争力转移分量为390847.48,竞争力效果指数u为1.06,自2002年以来重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总的竞争实力增强。重庆有较多客源市场发展迅速,目的

地地位有所上升。

3基于SSm分析与重庆市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目标定位思考

重庆在入境市场营销目标定位要关注市场变化发展趋势,关注重点市场的变化。对于美国、香港澳门地区市场要继续稳定并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其份额,加大促销力度,提高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维护好相对成熟期的中国台湾、日本等市场,防止其进入衰退期。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地区等市场属于快速成长的市场,这些国家地区在重庆的游客量基数不是很高,但发展较快,这一类市场应当关注,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提高其在重庆的市场份额。对于韩国市场、东南亚国家等市场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开拓扭转这一局面。

参考文献:

[1]苏建军.青海入境旅游市场态势分析预测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6,17(1):118-121.

[2]孙根年.新世纪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1):121-125.

旅游管理地域分析篇10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思维与方法不断应用,旅游系统的概念被提出并不断得到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旅游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旅游系统o-D对(origin-Destinationpairs)模型、旅游系统n-S对(need-Supplypairs)模型、旅游功能系统、旅游产销链系统、旅游经济系统、旅游地域系统等概念与理论模型。旅游业是一个与空间紧密相连的产业,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处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系统形成、演化的过程以及系统结构与功能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界定,有的简单,有的相对复杂,所包含的要素和层次繁简不一,这主要是源于各学者的研究视角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即宏观上的旅游地域系统考虑了旅游客源地系统[1],在分析系统要素、地域空间结构时将其作为一个子系统进行整体考虑,而微观上的旅游地域系统不考虑旅游客源地系统[2,3],仅对旅游活动发生的地域实体空间系统进行研究。不过,这两种观点都反映了旅游地域系统是一定地域空间上旅游系统的表现形式,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一定地域空间上的有机整体,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既是一个要素综合体,又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具有发生、发展的演化过程,它体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旅游业区域化发展日益显著的趋势下,如何加强各旅游地与周边地区合作联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地域系统,推动各旅游地共容式发展,减少旅游业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实现系统组合优化与整体效益最大化,成为当前区域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众多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等方面对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展开了深入研究,具体涉及旅游流空间分布及其集聚扩散、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形态、系统演化模式及演化机制等内容。

2国内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研究回顾

2.1对旅游流空间分布及集聚扩散的研究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旅游流的流量和流向等扩散规律,对有效地组织合理的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由于旅游客流是参与旅游活动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国内外研究多以旅游客流为主,对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流空间分布及集散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学者们普遍认同旅游流与出行距离之间具有距离衰减规律特征,由泰勒(taylor)、史密斯(Smith)和格雷戈里(Gregory)等提出的距离衰减模型已成为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等级的基本数理模型。2004年,安德烈亚斯(andreas)避开传统的旅游需求原因分析,用戈曼—兰卡斯特特征框架(theGorman/Lancastercharacteristicsframework)理论全面揭示了旅游者选择目的地多样性的原因[5],为旅游者行为研究和旅游流时空结构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但该研究并没有对旅游流的流向和能量特征做详细分析。国内学者则对旅游流空间分布及扩散模式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马耀峰等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做了详细探讨[6]。张红等研究了桂林境外游客的结构特征及在热点城市之间的空间流动模式[7]。保继刚等在研究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演化特点时认为,国内客源市场在空间上逐步分散、吸引半径得以加大,呈波浪式和跳跃式增长模式[8]。涂建军对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时空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9]。宣国富等在重力模型的基础上,以航空票价为经济距离指标,建立了基于航空廊道的旅游客流空间潜力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三亚市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特征[10]。杨新军等在分析国内游客在西安市及周边地区旅游景点的空间选择模式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西安旅游圈的构建思路和发展建议[11]。近年来,国内少数学者开始关注旅游流的内聚和集散模式,如薛莹以江浙沪地区为例研究了旅游流的内聚特征,她将旅游流在区域内部的流动演化视为区域旅游系统的一种自组织机制,认为旅游流在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通道之间的往复运动,会使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发生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进一步引起整个系统由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状态,再从有序结构变迁到新的无序结构,这种有序和无序间的变迁会周而复始的发生,这就是区域旅游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得以逐步形成[12-14]。章锦河等对皖南旅游区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旅游流的空间等级扩散规律[15]。杨国良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旅游流进入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后的扩散规律、机理以及旅游流扩散对流量规模结构、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节点城市等关联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发育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旅游细分流进行了深入研究[16]。林岚等对航空口岸选择变化所引起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进行了研究[17]。刘宏盈等分别对以广东省、北京市为中转口岸地区的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转移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旅游流扩散转移的视角,对我国三大旅游圈入境旅游流向云南和陕西的扩散变化和历程进行了研究,将入境旅游流扩散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关系进行了耦合分析[18-22],为旅游流空间扩散与旅游地域空间结构演化共同作用于旅游地域系统演化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从研究方法看,国外研究经历了从结构性调查和定量方法阶段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历程,主要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距离衰减模型、引力模型、游憩活动空间和使用曲线等[23,24];国内主要研究方法有市场域模型[25]、区位效用模型[26]和网络分析技术等,这些方法对探讨旅游流空间分布与扩散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总体上,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流的空间扩散尤其是扩散规律关注不够,且很少有研究分析旅游流空间扩散对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旅游流移动规律对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点)和设施布局的指导作用。

2.2对旅游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

2.2.1不同视角的旅游地域空间结构研究由于对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要素的认识不同以及研究视角的差异,不同学者对旅游地域系统的认识存在宏观与微观之分,相应地,系统地域空间结构构成也包括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两种形式。在宏观层次上,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主要反映各要素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要素系统内部表现出空间作用和秩序层次,要素系统之间反映相互作用关系。如哈格特(Haggett)从宏观层次上把区域抽象为点,描述系统空间结构与秩序,认为系统节点具有层次结构、节点体系控制着整个系统;吴晋峰等基于此提出旅游系统的地域空间结构是以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为结点、以交通线路为连接的占据一定地面、处于扩散过程中的网络[27]。微观层次上,主要是从旅游目的地地域内部要素空间相互关系与组织形式出发,对旅游地域系统进行研究。如冈恩(Gunn)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地带的概念,认为它由吸引物组团、服务社区、中转通道和区内连接四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地域系统;戴学军等认为旅游目的地区域、城市、吸引物、区内路径、出入口通道和客源地市场等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和形成模式构成了城市型旅游系统地域空间组织模式[28]。可见,宏观层次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主要面向系统间的联系和作用,忽略了区域系统内部状况和作用关系,缺乏对系统内部各要素空间关系的阐释,而微观层次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研究则仅限定在区域系统内部,缺乏对客源市场与系统内部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关系的考虑,忽略了游客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单一的宏观或微观角度研究都不能全面反映旅游地域系统的实际情况。众多学者也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尝试着将宏观与微观这两个层次结合起来研究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28-30],但大都局限于理论概念层面,在实证研究中仍以微观层面为主。

2.2.2基于区域发展理论的旅游地域空间结构研究(1)国外旅游地域空间结构研究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应用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模型等提出了多种描述旅游空间结构的数学模型与地分析方法[29,31]。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美洲学者率先对旅游地域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希尔斯(Hills)、布里敦(Britton)等学者构建了旅游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32,33]。韦佛(weaver)则对加勒比海地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客观存在核心—边缘关系的主岛屿与从属岛屿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发展对这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影响[34]。皮尔斯(pearce)对带状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把旅游核心区域分为一级与二级两个等级,并把沿一级与二级旅游核心而环绕形成的边缘区域由内及外依次分为一级到四级等四个旅游带[35]。旅游地域系统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地理空间载体,遵循区域发展的“点—轴”扩散规律[36]。如贾德(Judd)对城市旅游地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认识到并进一步证实了城市旅游景点及旅游设施基本上呈线状及簇状形态分布[37]。皮尔斯对沿太阳海岸的旅游带状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沿海岸线旅游度假胜地呈“梳”状分布是典型的空间结构形态之一[35]。这些研究注重旅游空间分布状态分析,对优化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2)国内旅游地域空间结构研究随着20世纪70年代系统思维在旅游研究中的深入发展,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系统”等区域发展理论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分析旅游系统地域空间结构,并指导旅游开发与空间规划实践。国内学者主要对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点—轴”空间结构、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圈等进行了研究。张河清等认为,任何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先从条件优越的地区开始,然后逐渐渗透到条件较差的地区,在这个过程中,总会出现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局面[38]。尹贻梅分析了沈阳和大连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双核”结构,并对两市形成旅游“双核”结构的基础及耦合机理进行了研究[39]。吴必虎、苏平等分别以上海、北京为例,对影响环城游憩带形成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40,41]。石培基等提出了“点—轴”渐进扩散开发是优化西北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42]。汪德根等以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为例,构建了1个中心、2个增长极、5个发展节点、2条扩展轴的旅游空间发展结构模式[43]。卞显红等系统阐述了旅游“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要点,并对区域旅游“点—轴”开发模式、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点—轴系统”进行了分析[44]。李刚等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对辽宁省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确立了“点”、“轴”、“面”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45]。由于旅游核心多依托经济中心城市而形成,城市旅游圈逐渐成为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典型形态之一,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马勇等分析了武汉大旅游圈的构成要素、职能特点及其构建途径,提出了武汉城市旅游圈层空间规划布局模式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具体拓展方案[46]。冯学钢等对上海如何拓展长江三角洲旅游圈进行了研究[47]。邓爱民对我国大城市旅游圈层次划分制定了分级指标,提出了构建我国城市旅游圈的构想,并对我国大城市旅游圈发展的总特征进行了总结[48]。阚如良运用旅游圈理论、统筹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大三峡旅游圈空间结构,提出渝鄂湘黔川五省市共建无障碍大三峡旅游圈的建议[49]。王祖正等将空间拓扑理论用于旅游地域系统研究,认为其结构可分为星型结构、单线型结构、树型结构、环型结构和网状结构,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陕西省旅游系统地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50]。这些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城市核心—边缘结构成为我国城市旅游圈及旅游业空间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区域尺度形成不同层次的旅游地域系统,从而造成其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差异。张亚林认为,我国旅游地域系统有四个层次:全国为一个完整的综合性旅游地域系统,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基于第一层次划分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中原、西北、青藏和东北旅游地域系统;第三层次是以现行行政区为准,在九个二级系统中构建三级旅游地域系统;第四层是在以省(区)为地域范围的三级系统中,以旅游中心地为依托,并考虑地域不连续原则,划分构建四级旅游地域系统[2],即以城市为空间节点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是我国区域旅游的普遍空间规律[51]。黎华群从城市体系与区域旅游整体发展耦合的角度出发,对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级大都市旅游圈和三个亚级旅游系统共同构成了该区以快速交通体系为依托、以中心旅游城市为节点的旅游城市网络体系[52]。黄泰等分析了旅游地域系统同区域城市体系在要素、结构及功能上的多层耦合关系,归纳出一定区域城市支持下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地域旅游城市网络等级模式[53]。由上述分析可知,从研究对象看,基于城市的旅游地域研究相对较多,研究尺度从城市内部旅游空间结构、城市旅游边缘区到以城市为节点的旅游系统地域空间结构,在空间实体上表现为环城游憩带、旅游圈或区域旅游地域系统,研究内容多围绕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地域系统如何构建、优化其空间结构而展开,研究方法主要以借鉴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方法为主。这些研究对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以及区域旅游地域系统空间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3对旅游地域系统演化模式的研究旅游地域系统演化是一个时空交替过程,它既包括时间上的过程发展,同时又表现出空间关系的变化,形成旅游地域系统的某种时间模式、空间模式或时空模式[54]。时间模式是指旅游地域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其状态和特征所表现出的时序关系。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旅游地域系统时间模式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反映了旅游地域系统存在其发展演化的规律。其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在研究欧洲旅游发展时提出的[55]。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一个旅游地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要经历六个阶段:探索、起步、发展、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经历过复兴以后的旅游地,又重新开始前面某几个阶段的演变”[56]。国内外学者基于此理论对旅游地时间演化模式[57-61]及其影响因素[62-64]进行了多方面分析,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深层次论证和对旅游地域系统变化原因的分析,而一直引起众多学者争议。杨春宇等则以系统科学为指导,以旅游地最根本矛盾———供求关系为线索构建系统演化模型[65]。沈苏彦则通过借鉴科尔(Cole)的旅游地发展模型推导出旅游地发展符合罗杰斯特(Logistic)增长模型,并且根据Logistic增长模型的特性分析了旅游地发展演化的四种模式,即衰退型、典型S型、振荡型和混沌型[66]。关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演进模式,我国旅游地理学者主要尝试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加以解释。汪德根、马晓龙将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相结合,提出处于开发、成长、成熟阶段的城市旅游地分别呈现单节点凝聚模式、放射状分布模式和“点—轴—面”板块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从而分析了系统由“点轴”到“点、线、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67,68]。刘锋运用“点—轴”理论分析了孤立的数个旅游地逐步发展成为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过程[69]。马勇等则认为,旅游“点—轴”渐进扩散的结构将形成旅游“点—旅游轴—旅游集聚区(旅游圈)”的空间结构,最终发展到旅游网状形态[70]。刘俊在分析区域旅游地系统空间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心地系统、旅游域系统和旅游通道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依次经历极核型、点轴型和网络型,最终达到成熟阶段[71]。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模式还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涂人猛认为,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的地区,旅游地域系统宜形成单旅游中心—腹地体系的蛛网式空间结构,在经济发展较发达、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地区,旅游地域系统宜形成等级—腹地型发展模式,即中心旅游地—次级旅游地—旅游腹地通道网脊式空间结构,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3]。可见,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模式随着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而有所不同。

2.4对旅游地域系统演化机制的研究演化机制是影响旅游地域系统形成演化的各种力量或因素的构成以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这种方式和原理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区域旅游分工格局、实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和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外学者迈奥斯克(miossec)和戈曼森(Gormsen)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演变过程,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29]。国内学者卞显红认为,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背景、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政府决策等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分布形态,对该区旅游发展极、旅游空间集聚区及旅游发展带等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44]。除了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结构以外,旅游城镇及其载体功能也是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72]。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是由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共同决定的,其内部旅游地间的空间互补增强效应和旅游地间交通联系的便利性、通达性是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其结构的形成演化依赖于系统内部各旅游地的竞争与合作,即通过共生效应、互补效应和整体效应使系统整体实现从旅游点的增多和规模扩大,旅游通道的构设,最后向整个旅游腹地扩展的空间结构[3]。具体来讲,在旅游地域系统内部,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旅游资源环境要素的地域差异等促进了不同旅游地之间的互补;旅游交通、旅游信息发展水平决定了旅游地域系统的通达性,从而影响着不同层次旅游地间相互链接的紧密程度。正是这种发生于旅游地域系统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空间作用关系,促进了旅游地域系统节点型、点轴型与网络式空间结构的形成。关于空间竞合作用于旅游地域系统形成演化的研究,国内学者王滔等认为,城市之间旅游线路的组织和接待上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区域旅游网中城市之间的互补增强效应,各城市所提供的同类型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构成了区域旅游网中城市之间的竞争,正是这种空间竞合不断推动旅游地域系统向前发展[73]。陶伟等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即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并最终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74]。尹贻梅主张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将竞争和合作结合起来,进行“竞争性合作”,并构建了旅游空间竞争合作模型[75]。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作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是重塑旅游区域关系的关键[76]。此外,由于旅游地域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有自组织的基本属性和耗散结构特点,徐小波等从自组织角度提出旅游地域空间结构演化是人为因素参与区域旅游自组织发展的一种形式,并构建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组织过程及其机理模型,认为人为因素与旅游区自组织持续生成的“有序”共同影响着旅游区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77]。徐菁等应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对长三角地区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变过程进行分析[78]。冯卫红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熵变理论为指导,通过比较不同时刻人类活动无序度熵变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熵变差值,对生态旅游地域系统在时间断面上的演变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判断,为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功能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79]。陈睿等则以旅游地域系统的自组织性为依据,基于游客的微观需求决策机制,反演旅游地域系统的宏观组织秩序,提出了系统自组织动力机制[80]。徐红罡尝试从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解释旅游地复杂系统内部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运用生态—经济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生态旅游结构模型,探讨了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行为关系[81]。赵黎明等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旅游城市系统仿真分析[82]。王云才侧重于旅游经济子系统运行动力学过程与机制问题的探讨,尝试性地建立了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83]。杨春宇则基于系统自组织进化基本范式,对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管理模式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84]。陆林等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千岛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与演化机制,认为旅游地系统演化的本质是耗散结构的负熵输入过程,系统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是其演化动力,并通过基于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导的中心控制的系统他组织与基于供给与需求、人地关系、区域协调以及利益主体平衡四类非线性作用的系统自组织而实现[85]。总体来看,国外学者虽然建立了一些旅游系统模型,但大多数为概念模型,方法上以描述性和阐释性分析居多,主要从宏观理论层面解析了旅游业发展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而对旅游地域系统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多是从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着手、从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的空间极化和扩散效应入手分析系统形成机制,而对系统演化各驱动因子作用方式及作用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