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网络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7:08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1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网络越轨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3—0155—03

“地球上每一个人将随时随地都可以同另一个人自由的进行联系。正是这个简单的事实,犹如工业革命把农业的中世纪改造成为过去的二百年工业文明一样,将使整个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1〕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了虚幻技术世界对未来人们生活与行为方式的革命性影响。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继第一、二、三媒体之后的新兴第四媒体,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已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在网民学历结构方面,大专学历占10.1%,大学本科及以上占11.5%。另一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开阔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和扩大交往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日渐增多。比如,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浏览不健康网站以及网络抄袭和追捧甚至成为黑客等。内尔.巴雷特在《数字化犯罪》中指出:“开始作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游乐园的因特网,经历了长期痛苦的成长过程,已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政治化的自由社会—计算机王国。它吸引了不同生活背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坏人、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它还是恐怖主义分子的避风港”。〔2〕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健康成长进步和全社会文明健康网络环境的营造。因此,本论文期待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本质认识,重新解读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网络越轨的传统防控机制,提出社会工作对于大学生网络越轨预防和矫治的价值意义以及具体应对模式。当前,本论文认为社会工作介入到大学生网络越轨预控与矫治中,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保障大学生人格建立和成长问题上的重要功能,促使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一、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边界:“本质与存在方式”

现实的社会为了正常地运行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规范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使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规范内行动。在这里,“轨”是维护社会运行以及能否得到社会群体默认、接受或认可的潜在或现实规则、规范。但是,也有一些人时常越过“轨”这个樊篱,出现违反现存的社会规范现象,社会学通常把这类现象称为社会越轨,亦称离轨行为、偏离行为。那么如何来界定越轨?目前大体基于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的“社会创构说”和美国学者伊恩.罗伯逊的“规范违反说”提出。〔3〕当然,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道格拉斯曾说,为越轨下定义是件困难的工作,这也许是因为越轨恰恰是在全部社会生活中让人最为熟悉、又最为陌生的现象或行为。尽管如此,但是他们也有某种共同的倾向,即基本上都倾向于把越轨看成是偏离某个重要的社会规范而遭受非难并引起人们试图对其进行控制的行为。

网络越轨行为实质上是发生在网络世界的现实越轨行为,它所存在的网络世界仍然是现实世界的虚拟。它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隐匿性;二是危害性;三是智能性。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默顿在对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分类时其表现状态与人的社会行为的角度,将网络社会问题分为越轨行为性的网络问题和社会解组性的网络问题两大类。相对而言,网络越轨违反的准则或价值判断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的准则或价值标准,只是越轨发生的领域和具体形式与传统意义上现实世界的越轨行为有所不同。

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发生的或以网络为基础而产生的违反高校大学生群体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行为。按网络越轨引发后果的危害和严重性划分,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重度网络越轨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一定损失或危害的网络犯罪行为。包括违法行为和违警行为,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欺诈、诈骗行为;窃取他人商业秘密;非法侵入、攻击或破坏他人信息系统;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混乱或诽谤他人等等;(2)中度网络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道德规范行为。包括网络语言粗俗、不文明;抄袭与剽窃他人论文和成果;未经允许接近他人文件等等;(3)轻度网络越轨行为是指标新立异、不随俗或迷失自我等偏离行为。包括网恋、网婚;网络成瘾、网络沉溺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传统防控模式的重新审视

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产生既有网络规范缺位与监督乏力、学校教育引导不力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行为主体自身素质缺陷的原因。实践中,对于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传统防控,更多地是基于“问题导向”建构防控模式,实质是通过对外因和内因的视角从“治标”、“治本”层面进行考察。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传统防控模式分为外在控制和內源发展。

(一)外在控制

1.法律控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空间的存在客观上需要有效的法律制衡。从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来看,网络虚拟空间的物质特征使得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具有隐蔽性、智能型、技术性、危害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因此,针对日趋复杂的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法律控制层面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调整、制定和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事实上,为了增强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法律威慑力,我国在应对大学生网络越轨狂潮时,首先就是针对网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地完善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制订适应新形势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来控制和约束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

2.技术控制

网络内涵高科技,是信息化时代最具观赏性的事物。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和滥用。例如,大学生通过熟悉掌握网络程序,制造传播网络病毒,非法侵入他人电脑。因此,净化网络使用环境,既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也需要先进网络技术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技术控制主要围绕入网和入网后的行为两个层面,以及网络设备、网络数据、网络场所三个环节着手。例如,加大防火墙和防毒技术的研发,利用防火墙的隔离作用及信息的加密功能控制和预防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对个人信息安个的侵害。

3.教育控制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的主体特征和心理结构决定了其在实施网络越轨行为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是非不分、对错模糊、价值观错位等等问题。因此,高校的传统做法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控制与预防,建构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防控预警机制,培养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上,从容而对网络世界的诱惑和挑战,自信健康地实施自己的网络行为。例如,高校组织的各类以网络越轨为主题的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宣讲网络越轨的危害性。

(二)內源发展

外在控制更多地带有强制性,而內源发展则指向道德控制。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常规防控模式除了强调法律、技术和教育之外,还注重网络道德的嵌入。网络是虚拟空间,但网络世界如同现实社会,需要有一整套网络道德规范来加强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调整。因此,基于自我控制的道德强化,强化大学生主体性的道理观,增加网络伦理、网络礼仪、网络健康、网络人格等方面的普及是当前普遍的形式。例如在网络条件下,针对大学生由于缺少监督或自尊自重意识单薄引发的“慎独”的情况,加强主体性德育,建立道德自觉性意识,促进大学生融入网络社会,控制好自己行为,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工作,避免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工作介入预防与矫治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价值意义

大学生网络越轨问题不单纯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目前在大学生网络越轨预防和矫治过程中,仅停留在关注大学生网络行为矫正而没有深入到大学生内心深处的传统方法已不再适合,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和传统的方法相比,更加适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也可以弥补大学生网络越轨预防和矫治方法的缺乏。

(一)专业价值理念的优越性

社会工作它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相对于医学关注在人类生理运作,目的在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脉络,增强或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以预防或舒缓社会问题。确切的说,它视受助者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运用专业的方法使受助者发挥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社会工作的本质以及服务的理念与大学生网络越轨的预防和矫治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从专业理念上看,无论是大学生网络越轨预防和矫治还是社会工作,都把关注人的意义放在第一位。社会工作就是一门把人始终放在首位的职业,它所遵从的人本主义以及助人的工作职业理念都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始终把案主放在第一位。从理念上看,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在大学生网络越轨防控中的切入,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二)专业工作方法的适应性

从我国目前大学生网络越轨预防和矫治状况来看,传统的外在控制和内源发展模式都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源于这些工作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往往不是把大学生放在第一位,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改正,在特定场所(比如学校、家庭)接受心理辅导、药物治疗等简单的矫正,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专业的工作机构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由于专业方法和措施的缺乏,使得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网络越轨预防和矫治成效甚微,而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恰能满足这一要求。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工作原则、方法和技术对大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进行预防与矫治,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上的功能,促使大学生不断自我发展与完善。在这里,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有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直接服务可细分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间接服务的层面较广,包括社会工作行政、项目管理等。通过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对大学生网络越轨问题的介入,既有利于解决案主的现实问题,同时增强案主的自身能力,又能使其获得健康的外部环境。概言之,社会工作对大学生网络越轨问题的介入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方法。

四、策略与路径: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

由于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直接目标,注定社会工作具有对大学生网络越轨问题介入的可能性。社会工作对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介入,不是单纯地注重治疗问题,而是强调治疗和发展并重,以大学生为中心,注重大学生本身的进一步发展,挖掘其潜能,协助其共同解决问题,以增强其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即由“他助”到“自助”,再到“自我实现”。

(一)基本策略:优势视角的理论

DennisSaleebey首先提出了“优势视角”这一理念。“优势视角”(Strengthperspective)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案主自身的优点,帮助案主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问题。在以优势为本的实践中,目标是动员个人、家庭、社区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以优势为本的助人过程中坚持六项原则:第一,助人过程的首要关注点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而非其诊断、缺陷、症状和缺点;第二,助人关系应该是合作的、相互的和伙伴性的关系——一种与他人一起共事的权力,而非一个人凌驾于另外一个之上的权力;第三,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其自我恢复负责;第四,所有的人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成长和改变的动力;第五,以优势为本、以案主为中心的方法鼓励助人活动应置于社区内的自然场景之中;第六,整个社区对服务参与者而言应被视为蕴藏着无限潜在资源的绿洲。〔4〕

(二)路径选择: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络越轨问题的主要模式

1.个案工作模式。个案工作强调个别化、接纳、承认、理解关怀、非评判、案主参与及自决以及保密性原则,目的是协助服务对象直接面对并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从而增强自身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越轨的个案分析,在初步了解案主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对其进行个案辅导,可以采取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学习辅导、提供人际交往辅导、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积极调动各种可利用资源等途径。当然,在个案工作中,专业社会工作者要以能力为导向积极发现并承认案主的能力与才干,并将这种正面的评价在与案主的互动中正面反馈出来,从而使案主形成较好的自我认同。同时,同理同感,以真正分享案主的经验与感受。最重要的是,在实务过程中,个案工作者针对大学生网络越轨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遵循结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等流程,采取有针对性方法和服务措施。

2.小组工作模式。小组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解决问题及促进能力建设。合理的小组活动能帮助大学生网络越轨者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而且小组工作能提高大学生网络越轨者的自身素质,培养他们应对各种问题和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同时,小组工作有利于大学生网络越轨者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小组工作中,可以利用同质性小组和异质性小组相结合来干预大学生网络越轨,这样能够让组员因为境遇的相同,许多事情都感同身受,彼此认同,更好的快速的融于到小组中。在小组案例中,在同质性小组中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协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并通过异质性小组的正向引导帮助组员去发现周围潜在的优势和资源并加以利用,最终达到大学生健康向上,积极生活的目标。

3.社区工作模式。社区工作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通过社区工作,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社区为平台的大学生网络越轨预防和矫治体系。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主要是要加强社区的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在社区开展活动,降低家长与大学生网络越轨者的抵触情绪,也可以令其更好的参与到其中。专业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社区工作的有效载体,如社区绿色网吧、社区书屋、社区文艺剧社等,监督大学生网络越轨者的行为,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促进大学生网络越轨者的行为转化,完成再社会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萧琛.全球网络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杨擎宇.网络越轨行为与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2

关键词:社区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国泰民安、崇尚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追求和企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一个安定有序的社区。作为职工群众居住的基本单位,社区生活在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维护社区生活的安定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防治主要方向。

一、社区治安案件情况分析

发生在社区内的综治案件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外来犯罪团伙,多为流动作案,此类案件的防治唯有加强小区流动人口调查监控与管理。另一类则是小区内的偶发案件,为社区居民中的某些不安定因素导致的临时性作案,主要是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而导致的盗窃、抢劫等问题,以及成年人聚众或是因而引起的“两抢”、斗殴等案件,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小区内的偶发案件发生率。

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方针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应本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宗旨。以此为主导思想,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为推进社区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生活环境。

三、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各项有益居民身心健康的活动

社区作为居民的生活基本单位,居民多数工作之余的时间是在社区内度过的,同时物业管理人员对居民住户的基本情况也相对了解和熟悉,因此社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具的优势。应当充分利用社区的这种软硬件优势,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项积极有益的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生活,如定期组织体育运动比赛、竞技文艺活动、家庭才艺展示等,以此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与艺术情操,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能提高社区在居民住户心目中的地位,有利于社区综治工作在居民中开展与沟通。

2.开展综治普法宣传工作

综治工作涉及每个居民的安全,因此发动群众是做好综治防范的基础工作。要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综合治理宣传月和社区组织各项居民活动的有利时机宣传综治政策和法律知识,通报各地的治安案件,以此来提高居民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综治工作深入每个居民心中。要细心听取群众对综治的意见,发动职工群众及社区居民齐心协力共同搞好综治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3.针对社区偶发性的社区治安案件诱因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机制

3.1组织社区网络游戏比赛,引导青少年摆脱网瘾。早在古代,大禹治水就是以引水为方式才得以成功,青少年上网看似洪水猛兽,因迷恋网络游戏而引发的各种治安案件比比皆是,若仅仅以堵截的方式则治标不治本,因此应适当的加以引导。

网络游戏其实是一种并不需多少知识技能就能获得成就感的简单游戏,玩家所要做的就是重复简单的机械运动,但网络游戏厂家则通过游戏闯关来吸引玩家,即每一关虽然都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操作,但每次升级都会让人有成就感,让玩家一步步的深陷其中。这就是为什么网络游戏每隔几个月就需要进行所谓的推陈出新、改头换面的原因。

普通的学习生活因为科目多,难度高,青少年往往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而网络游戏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取得成就,因此青少年乐此不疲的在其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现在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家庭关注的重点,家庭的和睦安定也直接影响到社区大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让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戒除网瘾回归校园生活也是社区综合治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2利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青少年摆脱网瘾的方法

对于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批评教育的作用难以根本解决问题,而最好的教育就是实实在在的真人实例现身说法。因此可以尝试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内热爱网络游戏,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与那些已经戒除网游的成年人高手进行比赛和交流,让这些青少年游戏玩家体会到要想成为所谓的游戏高手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是青少年阶段根本无法承受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其次让早年沉迷网游的人现身说法,给那些好奇网游的青少年介绍展示他们在沉迷网游的经历,让青少年看到了自己为之不懈努力的网游最终的奋斗结果无非就是一个虚幻的奖励,从而也就失去了继续玩下去的兴趣。

3.3社区网游比赛的实施

一是以社区为组织单位进行筹备,选择具有青少年教育经验的校外辅导员作为组织者,邀请多年沉迷网络游戏如今对网络游戏深恶痛疾的成年人作为参赛方,所有社区内现在沉迷网游的青少年均可以参加,由组织者把握比赛方向,适时的将杜绝网游教育引入比赛之中,潜移默化的来改变青少年的内心观点。

二是组织社区赌术解密,让人们对失去兴趣。是一种存在了几千年的社会恶习,人们总是喜欢拿着用相信运气相信命的思维来热衷于投身其中,往往最终会输得倾家荡产,甚至是发展到偷盗、抢劫等犯罪事件,严重的危害了社会的安定,也是综治工作需要防范的主要内容之一。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也是唯物主义者所云,让人们相信自己无法与所谓的天意抗衡,因此很多人会相信自己的所谓注定的天意与命运,于是把看成与占卜一样的一种天意之所现。社会的财富都是一点一滴通过辛勤的劳作而创造出来的,但会让辛勤劳作的人发现似乎有另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因此就拿着自己的积蓄相信自己的运气去投身其中。的人都是相信,坐在赌桌上是一场公平公正的命运较量,是一场天意安排的对自己命运的演示。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3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网络防范对策

[作者简介]王华彪(1973-),男,湖北汉川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张家口075000)孙智宏(1981-),男,吉林长春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党(校)办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河北张家口050000)林青(1978-),男,河北南宫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张家口0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中国梦愿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HB2014wK023)、2013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3ZZ004)和2011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七位一体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20114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77-02

一、信息多变性,传播快捷性,网络时代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1.网络信息的多变性和丰富性,使高校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受不良信息负面影响持续加大。当今社会,信息的巨大冗余是高校师生最直接的感受,信息以网络形式为主,结合其他不断进化的传统媒体,无时无刻不在浸泡着年轻一代师生。其中一些极具煽动性和蛊惑力的偏激言论,如与当前社会的负面因素相联系,必然会使青年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保持广大师生思想、政治上纯洁稳定,难度增大,任务艰巨。

2.网上沟通的复杂性和隐身性,使新的犯罪诱因大量滋生,给高校预防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型信息交流平台的特有属性,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交往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衍生出许多新的诱发违法违纪问题的因素,给高校预防犯罪工作带来诸多新的课题。一是网络使犯罪活动隐身。手机、互联网交流的匿名性、虚拟性特点,助长了个别人以此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侥幸心理。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各类犯罪案件中,涉案人员都想方设法利用手机、网络的这种特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二是网络使聊天交友便捷。手机、互联网交流的适时性、开放性特点,为个别师生不正当交往提供了便利渠道。随着拇指一族、网络一族走进高校,以网上交流不当而导致的违法违纪问题层出不穷。三是网络使痴迷者心理失衡。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的依赖性、成瘾性特点,使许多痴迷者产生了严重的网络心理问题。近年来,师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事故逐渐增多,其中网络心理问题占有相当比例,应予以高度关注。四是网络使不良信息泛滥成灾。互联网是一个畅通无阻的虚拟世界,使信息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开放性特点,从而使信息内容的可控性大大降低。长期接触网上不良信息,部分高校师生极易产生心理偏差,进而导致大量心理性疾病的产生。

3.网络传播的适时性和快捷性,使不良事态发展难以控制,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新挑战。一是事态发展难把握。信息化条件下,一件极小的事情,一旦处置不当就可能通过网络迅速升级,引起师生广泛关注,甚至使参与者成几何级数增长,最终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二是影响范围难控制。网络时代条件下,即便是发生在偏远地方的事件,只要进入网络就会被迅速扩散,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三是负面影响难消除。任何信息只要接触网络,往往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克隆延伸出无数个版本,转接到各个网站,甚至被下载到各个网络用户的终端,无法彻底清除。高校发生的各类问题,只要被发送到互联网上,就很难根除痕迹,随时有被人任意篡改、恶意歪曲、重新炒作的可能。必须清醒认识到信息网络所具有的负面作用。

二、认识有偏差,防范不到位,网络尚未完全纳入高校安全管理范畴

1.对网络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影响,认识不够。一是对网络信息的影响力认识不清。对网络信息给师生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认识不清楚。有的认为网络信息如同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忽视了必要的教育引导;有的不善于学习研究新事物,对网络信息一知半解,对网络信息的危害说不清、道不明,缺乏教育引导的说服力。二是对网络窃密的严峻性认识不清。对网络技术已成为隐蔽敌对势力渗透重要工具的现实危险认识不清楚。有的思想麻痹,对隐蔽敌对势力进攻的猖狂程度估计不足,有的敌情观念淡薄,对互联网给意识形态渗透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估计不足。三是对涉网事件的冲击力认识不清。对涉网事件可能给高校声誉、政治稳定造成的恶劣影响认识不清。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仍然只注意传统媒体信息,对网络信息关注不够,特别是对涉及高校的负面信息在网上的传播、炒作缺乏应有的警惕。

2.对网络的巨大冲击和负面因素,措施不利。一是思想工作不深入。有的搞教育时不注重对象,不从实际出发,“一刀切”“一锅煮”;有的矫正错误思想软弱无力,少数师生受社会错误思潮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不断增长,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流露,所在单位普遍忽视对他们的教育帮助,错失了将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良机。二是交往关口没把住。不正常对外交往是案件和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有的案犯案发前就交往过滥,单位不少人包括高校的党政领导都可能知道,但没有人制止;有的学生平时生活西化,酗酒上网,夜不归校,高校学工干部没有深究细查;有的热衷网络交友,有事不找教工找网友,经常去网吧,或与网友约会,甚至把网友带入校园留宿,但学校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三、教育谋实效,管理求科学,加强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警示教育力度,筑牢高校安全管理的思想防线。一是教育要有针对性。就警示性法制教育效果而言,教育要有针对性,立足师生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想觉悟、不同的工作性质、组织的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时施教。人员上要区分干部、群众,科研岗位、教学岗位、服务岗位干部和高年级、低年级学生等层次;环节上要区分入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学习时段;时机上要区分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敏感时期、季节变化、重大舆情发生及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干部调整工作接替敏感时机等。二是教育要有渗透性。要把教育渗透到具体工作中,结合师生的本职岗位、本职工作搞好经常性教育。把教育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注重运用身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教育警示师生,让师生切实感受到违法违纪行为给他人、自己、家庭、高校、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自觉远离违法乱纪。要把教育渗透到校园环境中,坚持点滴养成,耳濡目染,在校区、实习场所以及办公场所等重点部位,适当张贴警示性标语,营造警示性氛围,使师生抬头见警示、低头思责任,时刻注意安全稳定。通过强有力的教育渗透,真正使企图违法犯罪的人受到震慑,知道违法犯罪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使心存侥幸的人悬崖勒马,使违反纪律的人受到警醒,使每一名师生都受到触动,知道工作失职酿成重大案件是要追究责任的,自觉远离法律的“高压线”、划清道德的“情感线”、把握工作的“原则线”、绷紧学习的“意识线”。三是教育要有融合性。善于把警示教育与高校主题教育相融合,搞好统筹,保证效果。善于把警示性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既突出教育的引导作用、警示作用,更发挥教育的行为规范作用,让师生边提高思想认识边矫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是教育要有覆盖面。警示性教育必须强调覆盖全员,既要抓基层师生,又要突出领导机关和学工干部;既要抓好在校人员的基本教育,又要强化外出实践学习流动人员的延伸管理,确保人人受教育,个个受触动。

2.把握网络问题重点,做好高校涉网案件的预防工作。注重预防受网上舆论影响可能发生的政治性问题。针对网上集中出现的政治性敏感、热点话题和错误言论以及各种不良政治信息,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把坚定师生政治信仰、把握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放在安全稳定工作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来抓。及时加强对师生的正面教育和思想引导,澄清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严格政治纪律,坚决抵御、反对不负责任的政治言论,坚决查处违背政治纪律的言行,确保高校政治上的集中统一。注重预防网上敌对势力和错误思潮的引诱。近年来,高校发生的此类案件和问题重点集中在以下五种人:犯了错误、受了挫折,丧失了前进动力的人;提职无望、晋升职称泡汤,认为组织亏待了自己的人;纪律性差、经常外出,交往过滥的师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经济花费超出家庭承载供给能力的学生;个人家庭生活困难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思想波动较大的人。要重点加强教育和管控,切实掌握他们的思想底数和行为动向,满腔热忱、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网络信息交流已成为当下师生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网络征婚、求偶、,对高校年轻师生更具吸引力。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真诚务实地抓好高校内部风气、内部关系建设,切实把师生从被网络恋情的虚无寄托中拉回来,防止由此引发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3.妥善处理涉网危机,确保高校危机管理不失控。网络时代条件下,高校安全稳定与社会的关联性、互动性进一步增强,案件和问题的多样性、突发性和不可控性特征明显。一般性案件问题诱发、转化为重大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及时稳妥地应对处置各种危机问题至关重要。危机处置要“快”。受领情况要快,行动部署要快,调查处置要快,善后处理要快,要用处置工作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来应对网络传播的高速,通过快速反应取得的正面效果来遏制消除网上可能形成的负面影响。问题解决要“早”。危机具有复杂性和传染性,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传递扩散的速度快,控制影响难,如果危机处理不当,极易带来连锁反应,使小问题酿成重大安全问题,个体问题扩展成,单一问题发展成复杂的国际外交问题,必须见事早、反应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危机化解在初期、控制在局部、解决在当地,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处理质量要“高”。危机处置事关所在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如果凭感情、想当然,主观臆断,草率从事,处理不公,极易拖泥带水,产生一系列后遗症。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政策法规,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坚持精到、坚决、彻底,努力使问题的处理经得起政策、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做到案结即事了,不留后患。校内校外联合要“牢”。危机处置涉及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网络时代条件下发生的的可控性差,仅靠高校自身很难控制局面,需要高校和地方维护治安的公安人员联合采取行动,才能尽快平息事态。在危机处置中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沟通协调,在资源共享中消除危机,在互助共赢中维护稳定。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4

生活新领域,治理新难题

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它是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意见表达的广阔平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实现一瞬间的资讯分享、刹那间的信息分发,人们前所未有地被连结在一起,结构成声息相连的网络命运共同体。互联网还具有极大的聚合性,新闻、教育、医疗、政务、金融、交通、科技、市场等几乎人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放置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同一个网络、同一个世界。

接入国际互联网21年来,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Cn域名数量约1225万个,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二。10多年来,互联网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传奇,2014年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中占比已达7%,超过美国。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并正在向网络强国迈进。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环节,并逐渐成为各类产业可以借力的重要平台和腾飞翅膀。

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消极的一面。色情、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犯罪,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歪曲历史、造谣污蔑、侵权盗版、虚假新闻,破坏舆论环境,侵蚀主流价值;煽动、宗教极端、网络、网络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国家和社会稳定,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编造传播谣言、攻击国家体制、侵蚀意识形态、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序良俗、恶化道德风气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在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少数网络强权以邻为壑,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而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互联网领域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国家治理的新难题。解决网络侵权、违法与犯罪,依法管网治网,净化网络空间,成为了国际治理的重要主题。究其实质,互联网助长违法犯罪滋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犯罪乐土,不仅是由于人类的治理能力尚赶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由于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日益凸显的国际治理缺陷所致。少数互联网强国利用不对称甚至压倒性网络信息技术,奉行网络霸权,控制、支配、宰制国际互联网,甚至以邻为壑,侵犯他国网络,对他国互联网管理政策进行粗预。

网络空间,中国愿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强调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依靠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现实空间,战火硝烟仍未散去,恐怖主义阴霾难除,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而网络空间也日益有成为各国角力战场和违法犯罪温床的危险。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贩毒、洗钱、等犯罪活动的防范和治理,对无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行为的打击,在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匮乏的情况下,都很难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有效管制。

面对问题与挑战,主席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在尊重网络的基础上,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这正是互联网发展的美好中国愿景。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互联网发展美好愿景与当前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的现实,根源于不平等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国际互联网巨头不仅在数量上超过2/3为一个国家所垄断,尤其是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和规则也为其所垄断,从而产生了以所谓网络自由为名,对各国网络的侵蚀与破坏。

正是基于对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存在问题的深刻认识,主席提出了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四项原则是:尊重网络,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点主张的具体内容是: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动力与目标,四项原则是指导精神与基本遵循,五点主张兼顾当前与长远,既提出了应立即着手解决的具体任务,也指明了未来应该着重努力的重要方面。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不仅是互联网国际治理上的中国表述,更是我们为互联网国际治理所贡献的中国方案。

“尊重网络”原则是中国方案的根本与出发点,“网络”概念是中国贡献的核心与灵魂。网络承载的是人类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公平正义的理想和愿景,也是针对当前互联网治理不公平、不合理的现状,站在人类未来的至高点上所提出的重塑互联网国际治理秩序的中国方案。以互联网为切入点重塑国际公正合理新秩序的中国努力,集中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心声,彰显了国际道义的力量。尤其是在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信息鸿沟最大的地方,部分发达国家以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压倒性优势垄断国际网络治理,而中国则倡导同发展中国家充分合作,体现了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在网络问题上,当前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存在深刻分歧和两种主要认识:

一种是享有不对称、甚至压倒性技术优势的某些网络强国扭曲的网络“自由”论。他们一方面否认网络,不同意别国将平等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将互联网视为所谓全球公域,坚持超越客观条件的网络自由,否认自由与秩序的张力,试图将他国网络空间变成法外之地或不设防的环境而予取予求;另一方面却坚决维护自己网络空间中的,甚至提出散布着硝烟味的所谓先发制人的网络自卫权论,利用能力优势在全球网络空间无限扩展自己的边界,将网络空间变成了充满压迫、剥夺、支配、宰制的角力之地。

另一种就是由中国倡导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可的网络论。中国坚持《联合国》确立的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强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网络针对的是网络霸权,是以反对网络霸权来保障网络权利,其要义就是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和构建良好秩序。由于不合理的互联网国际治理机制和严重失衡的国际互联网基础资源分配,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某些网络强国的全球监控以及正在蔓延的网络犯罪,不仅严重威胁全球所有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也使许多被监控对象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大数据沉淀、挖掘和利用能力上的差别,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中面临不公平竞争,发展权利受到侵害。而在坚持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可以保障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真正使互联网发展惠及全球所有地区和国家,造福人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是包括国家、地区和普通公民在内,所有网络主体平等享有网络权利的重要基石。

中国方案的重要价值

在关于网络和互联网国际治理的两种争执中,否认网络的论调不过是自相矛盾、曲论狡饰,用以掩盖自己网络霸权实质的陈词滥调;而尊重网络才是真正符合所有国家安全、与利益,构建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正如当年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中国对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大贡献一样,今天主席所提出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方案和四项原则,也必将成为中国为构建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所做出的重要思想与制度贡献。

事实上,我们看到,尽管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主张不愿接受和认同,但维护网络作为中国关于互联网治理的核心理念,因其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意愿,赢得了广泛响应和支持,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世界,触动了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旧体系。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范围内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互联网虽然是全球化的,但它必须被置于法治和之下。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5

调研报告

摘要: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XX县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无恶治乱”的工作思想,紧密结合我县社会治安形势,精心摸排核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切实强化社会乱象综合治理,打掉了涉黑涉恶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净化了社会治安综合秩序、巩固了基层政权,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战果。然而随着我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不断深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呈现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客观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的趋势。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行为类型难以认定、人员结构复杂、案件侦办技术难度大、入罪标准不宜把控等特性,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

一、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

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通常是潜伏于网络中通过诽谤、恐吓、编造虚假信息、高利放贷、虚增“债务”、经济诈骗等手段来实现非法牟利的有组织化的网络犯罪,有着更隐蔽的组织形式,更强的反侦查意识,病毒式的扩散路径和更高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我国已将组织或雇佣网络“水军”在网上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扰的黑恶势力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的对象。

(一)网络黑恶势力与现实黑恶势力的差异

黑恶势力在网络空间中所实施的行为与现实中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二者也有显著的差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网络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与现实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对比

黑恶势力信息网络违法犯罪

黑恶势力现实社会中的违法犯罪

存在形式

伪装为合法化的公司、机构、社团等,伪装性较强

呈现组织化趋势,但伪装性相对较弱

组织结构

表现为特定的“团队”色彩,角色分工明确,可调性较强;但关系松散、具有临时性,缺乏统一组织性规定

组织结构严密、等级分明,有统一的组织纪律性规定,对个体成员的控制性更强

常用手段

以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暴力言论等为手段

以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暴力手段为基础

获利模式

以操纵网络言信息为手段,接受具体外部邀约

以控制特定行业为基础,依托于特定行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

经济基础

经济实力一般,日常运营成本较低,无保护伞

有较强经济实力,日常活动成本相对较高,有保护伞

控制领域

与特定网站合作或占据论坛、板块、社交或娱乐app

称霸一方,控制重点行

危害后果

覆盖面广,后果难以预计,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被侵犯,左右舆论

对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涉及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引发社会恐慌

(二)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几类常见违法犯罪活动

1.利用微信、QQ等通讯平台实施诈骗的行为

这类违法犯罪针对的群体比较由特性,通常都是向老年人下手,或者是盗取别人的微信、QQ信息等手段来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

2.网络涉黄行为

主要表现为在网络上招嫖信息的中介人员或者非法网站,以及在微信QQ等大众平台上组群的,一些不雅小视频、电影的行为。

3.网络行为

一类是传统的转移到网络上,利用网络互动性强、隐蔽性强、支付方便、证据保全难等特点开展活动;另一类是网络游戏中衍生的一些活动,即“变相的类网络游戏”,涉及网络游戏服务、虚拟货币、第三方交易平台等多个环节,采取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形式,赌资往往不直接与人民币挂钩。这种网络形式一旦发展起来,由于其相当的隐蔽性和中国目前庞大的网络游戏用户的存在,其传播范围更广、发展变化更快。

4.网络贩卖枪支、管制刀具的行为

通常都是以网络联系的方式,每次寄不同的部件,分多次运送给买家较为隐蔽,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5.网络贷款行为

主要是网贷、各种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违法平台,这是一群吸血鬼组织,被他们伤害的大部分是年轻人群体;其掺杂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容易诱发其他犯罪;“呼死你”“聊死你”等恶意软件被用来非法追债、敲诈勒索或打击报复

6. 编造虚假信息、诽谤攻击、非法推广等行为

“网络水军”“网络打手”从事编造虚假信息、诽谤攻击、非法推广等违法活动。其通过网络将参与其中的各方紧密地联系和整合在一起,该链条主要包括“网络公关公司———网络包工头———网络水军(打手)———网络服务提供者”,它们因“网络言论操纵”而形成了一个利益交织的共同体。

二、XX本地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现状分析

(一)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情况

  XX县因处于省会成都市相对较远地区,加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全县流动人口较少,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县不断通过“法治XX”、“平安XX”、“XX公安”等微信公众号宣传信息;“一村一警”、“网格员”入户走访、宣传;村民“坝坝会”、“座谈会”以案说法,截至目前还未受理、侦办一起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件。

(二)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违法犯罪初现端倪

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县公安机关将对黑恶势力的打击由原来的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出击,广辟涉黑涉恶线索来源,全面开展摸排核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的打黑除恶的决心,宣传成功打掉黑恶势力犯罪的典型案例,广泛发动和鼓励群众积极举报黑恶势力犯罪线索,搜集到了一批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从事违法犯罪的线索,主要有以下2种表现形式:1. 网络贷款行为。利用数量繁杂的网络借贷app,以收取手续费、担保费谋取高额利息的形式,诱骗借贷人“拆东墙、补西墙”不断虚增债务。当借贷人无力偿还时,不断骚扰借贷人及其家人,甚至掺杂暴力威胁、恐吓、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2.网络开设行为。利用“熊猫麻将”、“皮皮麻将”、“天府麻将”等网络游戏软件,建立所谓的“亲友俱乐部”,同时利用微信进行赌资结算,组织者通过“房费”抽头盈利,极易形成有组织性的黑恶势力犯罪。

三、认定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事实存在的困难

(一)立案查处存在瓶颈,管辖权有争议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地、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的公安机关都有立案侦查的权力,实践中极易造成案件的多地管辖,乃至无人管辖。

 (二) 调查取证存在瓶颈,网上勘查障碍重重,网下取证人多面广

侦查机关在对网络犯罪案件侦查时,往往通过追踪网站ip地址来确定犯罪现场,然而网络违法犯罪为了逃避侦查,通常采用动态网址,不断变换域名,需要和相关人联系才能获得网络地址,致使侦查机关难以获得真实的ip地址。公钥加密和数字证书技术被犯罪分子所采用,无形给公安侦查工作加大了难度。很多网络犯罪案件涉及人员众多,大部分受害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调查取证工作量大。还有相当多的受害人出于种种顾虑不愿配合侦查机关调查取证。有些网络犯罪案件中的网上虚拟人员与网下现实人员无法对应,直接影响调查取证。调查涉案资金去向时涉及银行众多,账户性质难辨,查询冻结资金耗时耗力。 

(三) 协作配合存在瓶颈,部门间、地区间尚未形成合力

网侦、刑侦、经侦、治安等相关业务警种在网络犯罪案件线索的发现核查等方面没有形成有效配合机制。由于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网站经营者之问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他们对侦查机关的工作往往消极配合甚至不配合,影响案件调查取证。

(四) 结案处理存在瓶颈,案件定性和结案条件认识不一

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在案件定性方面,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往往意见不一致。对有团伙分工的网络犯罪案件,法院通常要求各方嫌疑人全部到案,才能追踪网站ip地址来确定犯罪现场,然而网络违法犯罪量刑。这给侦查抓捕工作提出很大的挑战。在案件的诉讼管辖权上,各方还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

四、打击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惩处力度,强化网络侦查的法制保障

加快法制建设,制定科学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网络执法有法可依。建议整合相关条例、办法和规定,适时完善互联网管理方面相关法律,形成权威性、法定性、约束力更强的法律。认真研究互联网管理新动态,从互联网运营、监管、信息保护、违法犯罪打击等多个环节,制定完善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盲区。 

(二)建立管辖明晰、介入主动、整体协作、全面考核的侦查机制。

为理顺管辖责任,提升打击效能,应确认主要管辖责任和双重管辖责任,即在地区管辖上,应明确负主要管辖责任的地区。实行主动立案侦查机制,通过情报导侦、网络阵地控制、网络刑嫌调控、网络刑事特情等工作主动发现寻找案件线索并及时立案侦查。提请检、法提前介入机制。侦办重大网络犯罪案件时,公安机关应及时商情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以便在案件定性和调查取证等关键问题上尽早达成共识。

(三)夯实业务基础,严格阵地控制,提升虚拟社会管理水平

推进网上重点阵地建设。应将公安基层辖区管理经验引入网安业务中,将“虚拟世界现实化”作为互联网基础工作的总体思路,即把网民当作现实人口管理、把重点网民当作重点人口管理、把论坛版主当作业主管理、把安全从业人员当保安管理、把网络运营商视为重点单位管理、把数据托管中心视为租赁场所管理、把网站视为场所管理、把网络社区视为现实社区管理、把地域网视为高速公路管理、把虚

拟财产视为现实财产管理的新型虚拟社会阵地管控。

(四)夯实网络情报资料建设。

建立和完善市、县(区)网络基础数据库,动态掌握互联网服务单位、联网单位、网站、上网场所等基本信息,指导监督重点联网单位建立和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做好网站实名备案审核工作,建立健全虚拟人口、虚拟社区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并与公安部门信息共享。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6

在案发将近两年之后,湖南湘潭女教师黄静命案,最近终于在湘潭市雨湖区法院开庭。据报道,法院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以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对这一案件展开了听证调查,黄静生前男友姜俊武被检察院以中止罪名提起公诉,黄静家属提出了214万元的民事赔偿要求。

此案的被审理,网络舆论功不可没。从2003年案发时的不被受理到后来的立案侦查,再到现在的开庭审理,中间已历经5次尸检和6次死亡鉴定。在此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以及他们在网络媒体的声音,始终是案件被正视和重视的强大推动力量。鉴于“黄静案”被网络媒体关注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有人将止卜案件称作“中国网络第一大案”。

“黄静案”不过是近年来网络媒体参与公民维权行动的冰山一角。实际上,正如许多人所感受到和指出来的那样,网络媒体自上世纪90年代末普及性地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后,已成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类传播媒介,其表达民意的能力及现世影响,大有超过传统媒体之势。一点也不夸张地说,网络正在介入和改变我们的生活。近年来那些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事件,大都是在网络媒体上被广泛传播讨论并进入人们的视野的,从2003年的“孙志刚案”、“刘涌案”、“宝马案”、“黄静案”到2004年的“北航招生丑闻”、“朱苏力招博事件”,网络都是处在中心的在场者。

网络舆论并非仅仅体现在中国内部事务上,在一些重大的对外关系事务上,中国公民也找到了合适的渠道,开始屡屡发出他们内心的声音。在这方面,给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对日网络舆论。2004年,网络舆论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声讨,就一直未曾停息。

有人认为,近些年来在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件中,民意特别是网络民意的闪亮登场并且影响到对事件的处置,表明在传统的国家权力之外,一些相对独立的生活领域,正在中国社会逐渐出现。民意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意志表达,它意图超越既往的政府意志、精英意志或者其它支配性权力意志控制一些的倾向,是毋庸置疑的。也因为它对传统的支配性权力的相对独立,中国各级政府近年来开始更加正视民意的存在,并在政府决策与民意之间寻求互动。

从近两年政府对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的重视中,莫不都看到了民意的强大制约力。网络舆论对公民权利的捍卫、对公权力的监督,从近的年在中国的实践看,它可能正在为中国未来走向公民社会,找到了一个良好的进人口。网络舆论作为第四媒体,也正与传统媒体实现了良性互动。网络民意在当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对政府决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是自然的。各级政府在出台政策法规及对各种事务的处理中,越来越照顾民意要求,这种意识正在增强。2004年4月,北京市木来拟出台《北京市外地建筑企业在京施千监督管理规定》,但上网公开征求意见遭到市民的大量反对,市政府经过进一步研究、沦证,决定不再出台此规定。应该看到,类似的事情并不限于北京。

民意大潮的背后

近些年来由网络媒体为平台所折射出来的民意的激涌,需要放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国策后,国家经济能力增强、中国公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大背景下来考量。经济发展之后,是人的政治意识的苏醒,特别是宪法所规定的那些公民权利,在公民参与国家经济生活增多、社会活动空间扩大之后,开始被纳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在众多人那里被较上了真格。大量民众通过网络媒体参与一些事件的讨论,从表面上看,是为表达正义感、对弱势者受害者的声援及对强势者作恶者的抗议,但往里追究,他们所坚持捍卫的东西,实际上又与他们自身的权益密切相关,他人权利的维护与实现,也就为自身权利的免受侵犯和有效保障,提供了舆论和制度空间。

涌动的民意,当然也是当代中国渚多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不难发现,中国社会内部严重的贫富分化与两极对立,是民意频频现身的重要原因。在官员腐败、为富不仁等现象行为,与下岗失业、贫者愈贫等现象行为同时存在且形成强烈反差时,因主体意识苏醒而产生的权利自觉,便转化为鲜明的情绪,并通过互联网这一管道得以宣泄。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一个不尊重民意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有着良好治理的礼会,一个不尊重民意的政府,也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政府。政府的善治,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民意的尊重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后,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路,民意是“民本”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孙志刚案”、“SaRS案”、“刘涌案”、“宝马案”到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人们都看到了政府与民意的有形互动。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凋,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总理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指㈩,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特别是人民对政府的监督,政府才不敢懈怠,才不会人亡政息。一个合理的社会,当然不能无视公民的普遍意志,要让全体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因此,新生民意,并为民意的表达和实现民意与政府决策的互动,建立起合适的渠道,是绝对必要的。

警惕民意的另一面

当然,在我们看到正在成为影响中国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要对民意的产生与影响,有着另外的观察思考。正如政府的意志并不必然是真理一样,民意也有它的盲目性,有着不可尽信的一面。民意具有情绪性,有时并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二战前久希特勒就曾获得德国绝大多数民众的民意支持;而为几乎全世界所反对的美国的反恐战争,却获得了美国民众的广泛支持。民意还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其《回顾――越战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中,所说的一个事实耐人寻味:在越南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70%以上的美国人支持战争,但到战争相持不下时,却有70%以上的人开始反对战争。

在中国进入了由传统的威权政治向未来的公民政治的转变阶段之后,如何慎重对待民意,就显得更需要仔细掂量。民意所凸显的,是独立于国家的“公共领域”,是社会对国家的独立性,但正如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一个后发国家处于经济繁荣期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政治动乱的时期。因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民主诉求的增多而产生出来的巨大冲力,在一定时间内如突然迸发,非常可能会超过一个社会的承受能力,使一个国家陷入政治不稳定。而对后发中国家来说,维持稳定又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否则,经济成就本身也会因此遭到严重损伤。

民意是对自身权利的觉醒,但是,权利的实现是一个逐渐积累的推进的过程。中国社会今天是处在与西方世界大不相同的发展阶段,诸多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所赖以实现的资源支持,实际上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任民意及其背后的权利要求,苏醒的权利意识也可能是一个爆炸品,将本就激化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大规模的民众抗议甚至政治动乱,其前景难以令人乐观。

在这方面,前苏联解体的经历,以及解体之后一些新出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正给世人以无尽启示。近说乌克兰政治危机,两种相反政治主张及民意的严重对立,正使一个国家面临分裂之危险。远说前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所推行的公开性政策,由于失之不当、民意释放空间开放过度,一方面,泛滥的民意冲击了基本的国家制度,另一方面,精英阶层操纵民意,假借民意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共同为苏联帝国的瓦解,撬开了第一块城墙。且不去评说苏联解体本身的是非,仅就帝国解体后一个社会及其民众所遭受的痛苦折磨来论,苏联解体的后果都值得当下的中国人认真总结。

因此,从历史主义而非伦理主义的角度来思考民意,对当代中国来说,是必要的。对民意的尊重本来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的问题,但一旦它与政府决策挂起钩来,就应该进入技术性的考虑,将伦理性的要求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性追问中来权衡是非。也因于此,对近年来的网络民族主义和网络批判现实主义,都要在尊重中又有所警惕。对于前者来说,它容易在国家交往中,以情绪牵制国家利益,不利于国家交往的理性化;对于后者来说,民意的高涨如果失控,可能会大范围冲击国家权力并导致社会脱序。

将疏导民意作为一个长期性课题

如何将激涌的民意,控制在中国目前的国家资源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在吸收和利用民意实现政府善治的同时,又避免因民意的过度表达而冲击政府权威、引发政治冲突?

大概,首先需要的,是对中国社会民意激涌状况将要持续的时间与过程,有一个清醒的估讯应该看到的是,民意激涌并频频走上前台寻求表达的景观,是与中国正处于自身历史上一个较为特别的时期,即“崛起”过程是相关联的。“崛起”意味着转变,而最大的转变,就是中国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在此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将传统农业人口转变成现代工业人口。这一转变不仅仅意味着民众工作性质的转换,而且意味着公民的一系列权利和社会角色的转换。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网络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健康和行为模式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再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采取和平演变的策略,利用互联网向我国青少年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以及不健康的垃圾信息。这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面临这一严峻形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要占据网络这一重要阵地,并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我国20岁~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较高水平,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大学生是应用互联网的一大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新事物,渴望交流,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尽情发挥的空间。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知识信息的获取、学习都是学习者主动参与、自我控制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今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不仅局限在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更多时候他们是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例如利用搜索引擎搜寻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上传、下载各种资源,查看网络新闻,通过网络教育服务学习各种课程等。同时,互联网也成为大学生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课余时间,大学生们运用互联网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互联网成了他们的娱乐平台。现在大学生经常使用快捷、便利的网络购物购买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大学生还运用庞大的社交网站非常便利地在网上找朋友、交朋友,运用网络聊天、视频聊天与父母亲人沟通也是大学生使用的普遍方式。但是,互联网的使用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普遍认为网络世界存在着三大危害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色情泛滥。由于年龄、阅历、人生经验等原因,大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但也存在鉴别能力、自我约束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因此,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必然会波及今天的大学生。同时,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也同样存在,长时间连续上网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等。长期上网可能引发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

在当前的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美国所占的比例都超过85%,而我国仅仅占到0.1%和0.05%。”[1]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并且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各种正面与负面的信息,对于正在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具体而言:第一,西方腐朽文化借助互联网进行强势传播和扩张,使当今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不加分析地认同,从而对我们所宣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动摇。第二,有的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反动信息,制造政治谣言,意欲通过抹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鼓吹西方政治主张对我国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一些非法组织在网上诋毁、歪曲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宣传。由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转型引发了许多国内矛盾和问题,易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迷惘和困惑。第三,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日趋多元化,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和动摇。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群体广泛存在,现在大学生追求更多的是金钱而不是理想与奉献。第四,互联网上的三大危害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消极影响。据调查,现在在校大学生男生多数喜欢玩网络游戏,女生多数喜欢网络聊天。其中有部分自控力差的大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出现旷课、重修、降级甚至退学的严重情况。

三、网络传媒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1.充分利用网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及学生积极性。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衔接。第一,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课本体系为主,运用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冲击。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对理论概念、历史资料等进行形象化、生动化的显示与剖析[2]。第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网络技术。建立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通过教学网站课程教学大纲、课件、形势政策等内容,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学习。在校园网上开辟教师教学讨论的BBS(论坛)、师生交流的BBS,教师可以走进网络去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BBS向老师提出问题,得到老师的及时解答;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e-mail等方式促进沟通,通过网络收发作业、进行学术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期望调整教学计划,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8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9

档案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存续和演化的。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是互塑共生的。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都会对档案工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将丰富的档案信息呈现在利用者面前,有助于使更多的人认识档案、了解档案、进而实际利用档案,以此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扩大档案信息的社会利用面。

一、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达到了新的高度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和处理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连成的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计算机网络成为信息社会的倍增器。信息需要交流、传播才能发挥作用。一条有用的信息只被一个人所利用,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如果被许多人所利用,所起的作用就大多了。信息社会中,网络为人类信息交流创造了全新的模式,使得信息瞬间便可传播到全世界。信息的利用及其作用,较之工业社会都有了质的飞跃,因此信息社会才达到今天的规模和声势。

二、网络对信息社会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网络是工具,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交流工具;网络是媒体,是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媒体;网络是信息源,是庞大的、实用的、可共享的信息源。网络的作用还不限于此。网络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引起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深刻变化。网络已经建构了一个类似于科幻世界的虚拟社会,成为一个面向芸芸众生的崭新的社会形态。当我们在网络空间里自如地模拟和创造时,人类拥有了自己的第二生存空间。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化建设也是紧密结合的。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标志是标准化、自动化与网络化。其中标准化是基础,自动化是手段,网络化是实现战略信息资源共享的最高形式。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网络化。这个观点虽然具有片面性,但它反映了一种客观实际:没有网络化就没有信息化。

三、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对于档案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是一种双向主动式的服务手段,档案机构之间、档案利用者之间、档案机构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地理距离因网络连接而消失,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频繁而快捷。开展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可以改变原有的、单一的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利用的管理方式,借助和依托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信息服务手段,实现主动的、超越时空的信息服务,使档案工作充分融入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国家的全部档案是分散保管的,而且不同于其他文献,多数档案都是唯一的。以往的档案保管方式不便于社会利用,致使档案价值相对下降。在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虚拟地将全社会的档案信息整合为一个整体资源,为社会利用提供一条超级通道。凡是能上网的利用者均可查阅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档案信息,他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查阅保管在不同地域和部门的大量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集中利用程度明显提高。这既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又可以避免利用者奔波于各地档案部门查阅档案之苦,相应减少实际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的人次,从而相对减轻档案部门在提供阅览条件、安排接待人员等方面的压力。

社会治理网络方案篇10

近年来,全国各地陷入舆论漩涡的刑事案件不胜枚举。仔细梳理这此案件,我们发现,法律所关注的和舆论所关注的往往井不合拍。尽管舆论每次关注的焦点不同,但无不与司法公信力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一辆小轿车将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被害人张妙撞倒后,担心张妙以后找其麻烦,便持尖刀连捅数刀,将张妙杀害。23日上午,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自首。对药家鑫是否应当判处死刑,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二、网络舆情的两面性

舆情的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舆论的实际情况,或称为社情民意,是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社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简言之,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如今,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然而,和任何事物一样,网络舆情也有具有两面性

1.网络舆情的正当性

1.1法律来源于民意,是理性化的民意。集中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是民意的产物,是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后,条文化的民意。法律只要不以民情为基础,就总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民情是一个民族的惟一的坚强耐久的力量。

1.2司法过程倾听民意,是司法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以陪审的形式参与案件审判,只是司法民主的途径之一,倾听公众关于案件处理的各种意见并加以理性分析,才能将司法活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唯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止司法的独裁和擅断,防止司法脱离社会生活

1.3公众参与案件讨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每有重大案件发生,法律界人士、新闻媒体、普通百姓等竞相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时间各种观点相互激荡,大鸣大放,形成我国推进法治进程以来在法治建设战线上少有的盛况。

2.网络舆情的局限性。法律源于民意,但民意一旦上升为法律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大众关注判决是出于对判决公正、无偏私的一种期待,而在判决的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则主要是法官对于规范的信仰。因此,民意与司法的价值追求有时井不完全一致

2.1网络舆情并不必然代表民意。上网人群的特定性及网络本身的匿名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加之法律监管的缺失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决定了网络舆情只能是某此群体表达意见和宣泄情绪的平台,井不是整体的民众意愿

2.2网络舆情更多时候是道德评判。以道德评判代替法律评价的突出表现是所谓富二代、官二代的身份背景往往成为关注的焦点,情绪化的语言煽动的往往是社会的仇恨。非理性、盲从性、易变性的特点,势必对司法产生负面的冲击

三、网络舆情与刑事司法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司法的根基和生命。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利益主体和诉求的多元导致各类社会矛盾叠加、碰撞、凸显,贫富差距的拉大和诉求的难以满足使不满情绪不断蔓延,仇富、仇官成为社会公众尤其是底层群众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蔑视社会秩序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社会矛盾尖锐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刑事案件的高发。

法官的独立判断和网络舆情之间难免出现冲突,因为二者之间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包容、彼此渗透在所难免,关键是找准二者的平衡点

1.保持距离。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发展的内在要求,既为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所确认,也是一个社会法治成熟的标志。裁判者的中立地位要求法官必须和网络舆情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理性、客观、审慎的态度来看待舆情

2.合理吸取。网络舆情的形成受诸多因索的干扰。由于民意是民众诉求的集中反映,因此,在民意的形成与表达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情绪化色彩。这就要求法官在听取民意时善于去伪存真,从众多的网络舆情中客观、准确地归纳能反映出多数民众真实期望的理性民意,然后合理吸收。当合理的民意诉求被吸收而内化到刑事审判中时,有助于国民将刑法由他律的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律的内在的东西增加国民的法规范情感和刑法认同感。

3.独立判断。许多国家都经历过从法治不发达到法治发达的阶段,而法治的发达总是体现为司法的逻辑突破政治的逻辑和一般人从常理出发的逻辑,体现为法律职业者以他们的专业化知识去调整社会的正当性。

四、刑事审判中网络舆情的引导

最高法院在《加强司法公信建设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明确提出了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要做到八个必须:即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必须确保公正司法;必须坚持司法为民根本宗旨;必须确保廉洁司法;必须确保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依靠司法民主;必须依靠优良的司法作风;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按照宪法规定,公民有了解案件真实情况的权利,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有监督司法机关的权利,有批评国家机关的权利。司法机关有义务使公民了解真实案情,了解法官判案的依据,以便公民监督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