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7:33

社会资源理论篇1

关键词:人口均衡型社会;西方人口均衡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天人合一思想

中图分类号:C911;C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13)01—0034—05

一、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紧迫性

2010年5月,在中国人口学会主办的“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人口学界专家提出了一个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即在已有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基础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经过近两年来的探讨和研究,目前人们的共识是,中国要建立的人口均衡型社会应该是一种“在稳定人口系统内部诸要素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探求与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等要素相关的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平衡的社会发展模式”。

就中国目前的发展实践看,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有着强烈的紧迫性。一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全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升级,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重新思考人口问题。二是总结历史经验的需要。经过近40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需要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政策的调整做出准确归纳和总结,即我国长期以来的人口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在保证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自身发展相互均衡方面的基本状况和本土性的经验教训。三是解决现实人口问题的需要。在目前生育率逐步降低、人口年龄老化、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城乡户籍壁垒仍存、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激化等现实人口问题面前,我们急需一种大人口观和全新的人口发展理念来改善目前的人口状况,为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做出努力。四是构建中国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人口理论的需要。在中国人口目前出现阶段性特点和正在转型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人口长远均衡发展目标,统筹人口数量和质量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能够实现现代人口科学的重大突破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人口理论,以指导中国未来人口的转型和发展,为中国人口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五是新形势下我国人口管理服务和综合改革进程推进的需要。在目前强调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人口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战略、具体发展路径均需与社会管理的目标和效果相一致,而强调人口的均衡发展,可以从机制角度确保社会管理达到理想的状态。另外,中国目前的综合改革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上层建筑的执行者、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的人口群体,对综合改革的推进起着巨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一个从数量、素质、分布、结构都相对均衡合理的人口群体对我国未来各领域的体制改革无疑会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我们转变人口发展理念、适应整个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着这一全新的提法,人口学界的专家学者均对其含义、现实意义、指标体系、实现路径及困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取得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阶段性成果。也有一些文献对其赖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和梳理。如陆杰华、黄匡时在《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基点理论思考》一文中,已提到了“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安全观、大人口观和两个统筹思想、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一般均衡理论和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等一系列基本思想对人口均衡社会进行理论基础的构建。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总体上对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概念框架、理论框架、政策框架等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极其明确的阐释,尤其对人口均衡型社会赖以建立的思想资源的挖掘还很不到位,表现在已有的少数文献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浅显和缺乏系统性。笔者认为,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过程中,理论的构建同样具有非常极大的紧迫性。表现在:第一,任何一种建设目标的提出,都需要坚实的理论作为支撑,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也不例外,因而宏观而科学的理论建构是人口学界目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第二,关于是否放开二胎的论争,也需要我们尽快从理论层面去廓清,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在准确剖析相关人口转变理论、低生育率理论的基础上尽快尽早给出中国人口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保证目前中国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第三,更重要的是要把目前已经出现的严重的人口问题及其趋势,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理论构建联系起来,使现实问题的解决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路径。因此,本文拟围绕“人口均衡理论”的构建,挖掘与其具有密切联系的三大思想资源及其对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意义,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脉络和相互联系,同时提出理论建设的困境及其努力的方向,使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和科学,力争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最终实现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口均衡思想

西方人口均衡思想是伴随着西方古代人口思想同时出现的,其中以古希腊最有代表性。如柏拉图、亚里十多德等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维护古希腊城邦国家的稳定、要依靠国家力量限制人口规模、使人口适度发展的思想。柏拉图在他的《法律论》中指出:“一个国家人口的有效规模只有在与其周围国家的土地和城市联系在一起考虑时才能够正确理解。就土地而言,需要确定的是供养适宜的公民数量需要多少土地——因为更多的认口是不必要的——但是,就人口数量而言,需要确定的是需要多少人方可抵御周围的部落。”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持适度人口的规模可以避免贫困,以及由此导致的叛乱和罪恶。虽然欧洲中世纪人口思想因为宗教势力的强大出现了以基督教为基点的鼓励增加人口的鲜明特色,但在之后的17世纪末18世纪初,伴随着人口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思想家们又一次从理论层面对人口均衡这一观点进行了强调,形成了明显的人口均衡思想的思潮。如英国牧师威廉·德汉姆就认为,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必须保持平衡,因为地球只能给一定数量的动物提供空间和食物,或者说地球所能承载的所有动物的数量是一定的,如果他们的数量加倍增长,超过这个数量,那么他们就会陷于饥饿或毁灭。大卫·李嘉图也认为生产力大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不会长期继续,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将会导致贫困和人口过剩。瑞士学者西斯蒙同时认为,人口与财富直接必须保持比例;人口应按收入和劳动的需求来调节;人口过剩的原因是由于劳动需求的变化;人类的意志和法律可以限制人口增长。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对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增长关系的分析和说明,完全是建立他对两者之间不可能均衡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而随之提出的备受批评的“两种抑制”,则是他为解决这一问题,使两者之间达到均衡的治世良方,虽然他的人口论遭到了马克思主义者无情的批评,但他抓住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生产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关系的学术视点,开辟了一个人口研究的新领域。与此同时,以坎南、威克塞尔、道尔顿、桑德斯、费伦齐、索维等人为代表的“适度人口理论”,更是基于经济学的立场开辟并深刻论述了人口适度的意义、标准和分类,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完善了人口经济学原理,同时论述了人口均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后,以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为思想基础的当代西方控制人口增长的诸多学说,从更加广阔的角度,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一系列丰富的理论。以《世界的饥饿》《生存之路》《世界人口的危机》《世界动态学》为代表的一部分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研究思潮的兴起和兴盛。他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人口压力与土地负载能力有限论”、“人口危机与社会发展停滞论”、“人炸与生态环境恶化论”、“人炸与自然资源枯竭论”、“人口控制与物质增长极限论”、“人口控制与人类有机增长论”等。20世纪80年代,西方研究者的目光更加犀利,也更加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提出了以“食物供应、土地负载能力的人口压力”、“经济增长极限、失业与贫困问题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现代化面临的人口压力”为理论视点的控制人口的新思想。

纵观西方人口均衡思想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早期的古典哲学家,还是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抑或是当代的生态理论的倡导者,都从当时社会的需要及其人口与军事、经济、生活资料、生态、环境等的关系出发,强调了人口作为社会存在中的重要力量,其数量、质量都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否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甚至破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自1843年恩格斯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始,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得到丰富和拓展,最终形成了非常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体系。在该体系中,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经济发展和具体国情的均衡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家的人口均衡思想的梳理,分析这一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特征。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和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深刻论述了人及人口的本质,论述了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论述了人口规律的本质,强调了人口生存必须同物质资料生产相协调。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论述与其人口思想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形式的剖析,则是基于人口社会属性变化对原有均衡状态破坏所做的经典描述,即在社会人口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过程中,探究社会内部人口阶级结构的既有均衡遭受倾覆的原因,并进而洞悉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恩格斯的人口思想可概括为:社会生产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将会是有计划的生产;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益处;人居环境和经济资源决定人口分布等。在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序言中,他指出:“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在《反杜林论》中,他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元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组织所代替”。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他指出:“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阐释了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各个社会固有的人口规律、两种生产的比例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规律也是各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环境相协调规律的基本要求等内容。列宁也认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人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会日益突出。他指出:“世界所以有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有成亿成亿的人卷进这个发展的洪流了”。

的人口思想可概括为:人口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人的生产要有计划;人口素质应该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国的妇女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等。他指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的生育”。在整个50年代,多次强调了人口要有计划的发展并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观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更加完善的人口思想。邓小平的人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第一次把人口问题摆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加以观察和分析,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综合性、长期性,并以此为出发点,阐释了以下观点: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他指出:“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不能放松,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纵观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我们发现这一科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都强调了社会生产是两种生产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第二,人类自身生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主张在提高人口素质和合理分布人口的同时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第四,中国人口众多作为一个基本国情,我们在安排社会生产方式、部署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时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可见,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对人口发展必须与其他社会要素相协调的观念和认识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思想积累和诸多纲领性认识为我们今天提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打下了非常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整个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文化智慧可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天人合一的认识方法、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等。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强调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它包括,人要敬畏自然及其宇宙、人道要合于天道、整个社会要保护环境、讲求生态文明。综观中国古代的诸多典籍,都深刻地阐释了这一思想。荀子曰:“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晋代的葛洪认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宋儒张载也认为:“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就道家而言,这一思想更加突出和明晰。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庄子主张:“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人口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均衡,是一个相对复杂、可以充分体现事物之间关联性及辩证关系的问题。因为人口作为一个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所有相互联系着的物质的核心,它的数量、质量及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既受经济的决定性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同时,与人口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联一样,人类作为整个自然界抑或生态系统当中的一分子,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与自然环境的复杂关系。或是人口压迫生产力、或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或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都是我们曾经面对过的现实或是人类为了自身的良好发展提出的或错误或者正确的理念。尽管人类在当时还没有树立一个极其明晰的“均衡”理念、或者是有关“均衡”的理论还没有作为主流思想被我们纳入到发展理念当中,但人类内心深处对均衡及和谐的追求并无平息。尤其是当人口面临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的时候,人类的苦痛及挣扎更彰显了我们对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其他各要素之间良好关系的渴求。

将以上思想相与我们构建的人口均衡型社会联系起来,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为我们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提供强大的传统力量,可以启发人们沿著人道-天道-生态-环境-社会这一思路,探究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最终要追求的文化精神和终极目标,进而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尽量保持人口的数量和行为与环境的协调,自觉的调整目前人口的种种问题,最终实现人口均衡型社会。

以上我们分析了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三大理论资源,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可以建立起这样一个理论资源框架,即以西方人口均衡思想为借鉴、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以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传统力量,使三大思想资源形成合力,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点。

三、有待开掘的研究方向

社会资源理论篇2

华师大后勤改革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用工合同制,各中心主任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竞争上岗。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各中心采取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的分配办法。武汉大学后勤集团成立之时面临四校合并、资源重组、跨“校”联合等复杂的局面。集团决策者采取各中心(公司)垂直管理的方式,按行业归口管理,实行人、财、物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集约化经营。这一运作模式,在全国新合并的高校中独具特色。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逐步建立起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高校积极的后勤社会化实践探索极大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为高校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在高校积极推行后勤管理改革之时,天津、安徽、江西等省内各高校后勤集团联合起来,组建天津省、安徽省、江西省高等院校后勤协会。协会作为后勤系统自律性组织,为进一步增进各高校后勤的凝聚力,推进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一次重要探索。

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

在高校后勤改革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其理论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从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层面:

1.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研究。

蒋夏宁认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人员构成复杂、层次多;事业编制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且大多从事管理工作;短期用工所占比例大;低学历层次所占比重大;高素质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缺乏;职业观念淡薄、敬业精神缺乏、责任心不强等六个特征。提出高校后勤员工年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后勤员工观念更新困难、危机意识不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学习,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跟不上时代;高校后勤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刘建城认为,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半事业半企业的特殊性,既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共性,又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后勤人力资源队伍成分复杂,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跟不上时代,没有创新精神。熊寿华、张一驰认为,高校后勤的双重属性、人员管理的双轨运行极大增加了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其效果;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模拟企业运作的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企业相比,高校后勤承担着重大的政治稳定责任等特点。综上,可达成四点共识:一是员工队伍结构复杂;二是高校后勤兼具事业、企业的双重属性、人员管理双轨运行;三是后勤队伍素质不高,管理效果不佳,内部矛盾滋生;四是后勤队伍及其工作成效与高校师生和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内外矛盾突出。

2.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陈兴林对中国高职院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进行研究。选取JSJm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崔丽(2010)以HG大学为研究案例。在综合描述大学后勤集团人力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滞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权和刚性管理;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职工的教育培训明显滞后;缺乏竞争机制;忽视文化建设等。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历史沿革、社会因素、理念落后、后勤集团属性的矛盾性和缺乏内部动力。解决问题的策略集中在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陈立玲,赵妮等关注我国高校后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用人等问题,认为高校缺乏紧迫感、危机感;缺乏选人、用人、机制;缺乏育人机制;缺乏留人环境,高校应树立危机意识,建设选人、用人机制、制定员工培养计划,致力打造留人环境。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趋同,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四点:一、集团公司缺乏人力资源战略,难以招揽、留住人才;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且不健全;四、员工身份繁杂,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等。

3.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外包策略研究。

企业实行外包的基本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改进收益、获得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将力量聚焦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高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外包的实践探索才起步,成果不多见。其中有赵飞兰对中南大学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alanSpeaker模型,确定其外包的具体内容和模式。

4.中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某一方面(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的研究。

在绩效考核方面,研究者重点在确定考核指标及权重,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史宝峰、陈方(2010)等旨在研究高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指标的量化设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尝试构建合理的权重分配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模糊评价法确定绩效考核的评审主体,做到科学有效地进行绩效考核。针对高校后勤集团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管理和实现方面的研究较少,潘佳麟,张玉明等认为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目前的薪酬体系中存在没有充分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薪酬水平设定缺乏科学依据,结构单调,总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提出职位分析与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重构合理的薪酬制度。

三、结语

社会资源理论篇3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审计 

论文摘要:为实现“自然——社会——人”这一全生态系统和谐社会,促进政府改进管理公共资源的能力,需要加强公共资源审计监督。本文从公共资源及公共资源审计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公共资源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资源审计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改进我国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和实现公共资源审计制度创新。 

 

  一、公共资源审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再次强调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概括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然—社会一人”这个全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社会。 

(二)和谐社会观下的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自然资源。是指对一定范围的公众开放、许多人共同使用将潜在的使用者排除在外是十分困难的或成本高昂的稀缺资源,如公共牧地、林地、渔场、地下水、湖泊、海洋、矿产、空气等都属于自然资源,都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公共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基本假设,也是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公共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个成员获益的物品。”自从萨缪尔森对纯公共物品进行定义后,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按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分为两大类: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公共物品的产出水平,增加一个消费者来消费该物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物品,不能同时排除其他人也消费这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就是私人物品,或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就是纯公共物品。如果不能同时满足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性的物品统称为准公共物品。一般来讲,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是否具有竞争性,将物品划分为以下四类: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拥挤型的准公共物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俱乐部型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资源属于拥挤型的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竞争性、稀缺性的特征。正因为公共资源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稀薄的或根本不存在交易市场使得其使用者存在规避责任、“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使得公共资源过度利用、衰竭,甚至面临走向毁灭的“公地悲剧”境况。目前我国公共资源过度使用开发,导致水资源污染、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渔业资源枯竭等现象非常严重。据报道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且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开垦引起的。最多的人共用的东西得到的照料最少,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几乎不考虑公共利益。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自由市场失灵,为此,要求政府代表公共利益进行对公共资源进行管制。威廉奥富尔斯认为:因为公用地的灾难和环境问题,不可能借助合作途径解决,具有主要强制力的政府的原则是不可阻挡的。斯蒂格利茨指出,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上具有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低交易成本四大优势。但市场失灵只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使政府干预有效避免政府失灵,政府掌握充分信息是最佳选择,审计就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一种手段。

(三)公共资源审计: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趋势公共资源审计是为了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企事业公共资源管理、利用和开发所进行的效益、效率、效果等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工作。公共资源审计应包括国家用于各种公共资源保护,提高资源的再生性、利用率等专项资金和政府等有关部门管理、使用公共资源的政策合理性、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一方面通过专项资源保护资金审计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予以审计处理权进行纠正;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尤其是公共资源的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需要其他部门提供的真实、公允的分析资料,公共资源审计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如前所述,公共资源的稀缺性、消费的非排他性以及消费的竞争性使得存在“公地悲剧”。资源枯竭、水污染、沙漠化、荒漠化、海洋渔业过度捕捞等,公共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有这些需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进行管理公共资源,制定公共资源的政策。但由于以下原因存在政府失灵。按照利益集体理论,政府在管理公共资源时,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公共资源的政策是各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强势集团会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游说行贿等寻租活动使政府的公共资源管理、使用的政策损害公众利益而有利于小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规模越小,其成员就越有积极性采取某种手段去影响政府的管制。弱势集团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弱势群体普遍搭便车的心理,难以对政府的公共资源的政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按照制度经济学,政府官员也是“经济理性人”,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再次当选)最大化其利益(权利、地位、选票等)的自利的竞争者,其行为不一定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甚至会进行政治创租活动。所谓政治创造,是指官员以对某些利益集团有利的经济政策为诱饵,引诱这些集团为经济管制政策的通过,向官员们进行利益行贿。从理论讲,作为受托经营管理公共资源的政府,必须有独立、客观、公正的机构对其行为进行审计监督,才有可能防止受托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保护公共利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标准》明确规定:无论作出何种安排,最高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和促进公共责任。而且立法机构也需要审计检查机关提供公允的信息,如果立法机关失去公共资源审计对公共资源立法信息的保证,那么立法机关也就会失去对社会公共资源主导权,公共资源的管理、开发政策就很难保证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鉴于此,必须对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活动和各项政策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估,以使公共资源利用和开发等符合公共利益,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资源理论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审计

一、公共资源审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2005年,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再次强调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概括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然―社会一人”这个全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社会。

(二)和谐社会观下的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自然资源,是指对一定范围的公众开放、许多人共同使用将潜在的使用者排除在外是十分困难的或成本高昂的稀缺资源,如公共牧地、林地、渔场、地下水、湖泊、海洋、矿产、空气等都属于自然资源,都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公共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基本假设,也是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公共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个成员获益的物品。”自从萨缪尔森对纯公共物品进行定义后,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按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分为两大类: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公共物品的产出水平,增加一个消费者来消费该物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物品,不能同时排除其他人也消费这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就是私人物品,或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就是纯公共物品。如果不能同时满足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性的物品统称为准公共物品。一般来讲,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是否具有竞争性,将物品划分为以下四类: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拥挤型的准公共物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俱乐部型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资源属于拥挤型的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竞争性、稀缺性的特征。正因为公共资源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稀薄的或根本不存在交易市场使得其使用者存在规避责任、“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使得公共资源过度利用、衰竭,甚至面临走向毁灭的“公地悲剧”境况。目前我国公共资源过度使用开发,导致水资源污染、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渔业资源枯竭等现象非常严重。据报道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且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开垦引起的。最多的人共用的东西得到的照料最少,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几乎不考虑公共利益。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自由市场失灵,为此,要求政府代表公共利益进行对公共资源进行管制。威廉奥富尔斯认为:因为公用地的灾难和环境问题,不可能借助合作途径解决,具有主要强制力的政府的原则是不可阻挡的。斯蒂格利茨指出,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上具有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低交易成本四大优势。但市场失灵只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使政府干预有效避免政府失灵,政府掌握充分信息是最佳选择,审计就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一种手段。

(三)公共资源审计: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趋势公共资源审计是为了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企事业公共资源管理、利用和开发所进行的效益、效率、效果等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工作。公共资源审计应包括国家用于各种公共资源保护,提高资源的再生性、利用率等专项资金和政府等有关部门管理、使用公共资源的政策合理性、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一方面通过专项资源保护资金审计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予以审计处理权进行纠正;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尤其是公共资源的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需要其他部门提供的真实、公允的分析资料,公共资源审计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如前所述,公共资源的稀缺性、消费的非排他性以及消费的竞争性使得存在“公地悲剧”。资源枯竭、水污染、沙漠化、荒漠化、海洋渔业过度捕捞等,公共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有这些需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进行管理公共资源,制定公共资源的政策。但由于以下原因存在政府失灵。按照利益集体理论,政府在管理公共资源时,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公共资源的政策是各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强势集团会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游说行贿等寻租活动使政府的公共资源管理、使用的政策损害公众利益而有利于小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规模越小,其成员就越有积极性采取某种手段去影响政府的管制。弱势集团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弱势群体普遍搭便车的心理,难以对政府的公共资源的政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按照制度经济学,政府官员也是“经济理性人”,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再次当选)最大化其利益(权利、地位、选票等)的自利的竞争者,其行为不一定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甚至会进行政治创租活动。所谓政治创造,是指官员以对某些利益集团有利的经济政策为诱饵,引诱这些集团为经济管制政策的通过,向官员们进行利益行贿。从理论讲,作为受托经营管理公共资源的政府,必须有独立、客观、公正的机构对其行为进行审计监督,才有可能防止受托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保护公共利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标准》明确规定:无论作出何种安排,最高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和促进公共责任。而且立法机构也需要审计检查机关提供公允的信息,如果立法机关失去公共资源审计对公共资源立法信息的保证,那么立法机关也就会失去对社会公共资源主导权,公共资源的管理、开发政策就很难保证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鉴于此,必须对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活动和各项政策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估,以使公共资源利用和开发等符合公共利益,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公共资源审计:我国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人们对公共资源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同许多人认为我国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但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且结构不均衡。再加之我国公共资源审计起步比较晚。审计署自1998年设立农业与资源保护审计司,才开始以环境保护为主要

内容的审计,如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审计调查,46个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而对公共资源审计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法律条文,只是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中涉及到一些公共资源污染方面。在审计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公共资源审计的法律法规缺乏依据。我国先后出台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等公共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这些法律也只是规定国家为保护资源避免受污染方面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其也只是规定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方面进行审计,而对公共资源管理,使用效率、效益、效果审计,特别是公共资源管理、使用政策的合理性、效果方面的审计的法律条文缺乏,从而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可依,难以发表意见。二是审计体制方面。目前我国政府审计采用行政型的审计体制,在中央一级是由审计总署,地方一级是由地方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署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从审计关系来讲,审计人与被审计单位必须独立,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审计人才有可能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作出客观、公众的鉴证和评价。而我国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领导,并对本级政府及本级政府领导的下属部门的财政、财务方面等进行审计,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较差,其在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以及审计意见的表达难免会受到当局政府的制约和影响。三是审计对象方面。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我国审计对象主要是财务收支的合规、合法审计;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是审计机关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近年来农业与资源保护审计司开展的审计项目主要是集中在环境保护方面,而且对环境保护的审计也足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方面;而对政府部门在管理、使用公共资源情况、公共资源的政策、国家拨付保护公共资源专项资金的效果方面的审计还缺乏法律条文。审计对象狭隘,使得公共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公共资源滥用,浪费、短缺、污染非常严重。

三、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的目标导向

(一)公共资源审计创新:和谐社会构建的本质要求加强公共资源审计监督,促进政府改进管理公共资源的能力,制定合理公共资源有关的政策,进而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和再生能力,最终实现“自然――社会――人”这个全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社会,必须对现有的公共资源审计进行创新,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的重构(1)审计目的与目标。明确公共资源的审计目的,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审计目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期望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结合公共资源审计的特点,审计目的是为了通过公共资源审计为有关公共资源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决策提供公共资源管理、使用效率、效益、效果方面的信息,以促进“人一自然一社会”全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主体为实现审计目的,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便根据审计目的和要求并结合自身的能力,设定其工作目标,以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按照公共资源审计的特点,公共资源审计的目标指对公共资源管理、供给、使用进行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审计,发表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即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审计。经济性主要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资源消耗量;效率性是对比产出或服务与资源投人的关系,以一定的投人实现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对比资金支出后所实现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关系。(2)审计对象。在审计对象方面,扩大审计内容。公共资源审计不只是公共资源保护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公共资源的政策、制度、管理活动等的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等都应纳入的公共资源的审计范围。(3)审计方法。我国传统的审计主要是通过审查书面资料,收集审计证据。而公共资源审计的内容涉及公共资源的管理、使用以及政策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方面的计量,审计方法不能仅限于书面的资料,要进行深入调查,走访,进行抽样。如在进行资源价值评估的影子价格法、生产函数法;林木价值评估的市场价倒算法、现行市价法、立木费用法、收益还原法、重置成本法;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价值评估的等效物替代法、补偿变异法、促进因素余量分析法;渔业资源总存量统计的生物学方法等。由于审计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公共资源审计人员的组成不仅包括精通会计、审计知识的审计人员,而且包括许多工程技术人员,甚至需要聘请外部专家。

社会资源理论篇5

古人云: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需要聚全民之智慧、倾举国之力量接续奋斗来完成。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纷纷“问政于民”,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激发了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发展决策的政治热情,有利于集智于民,实现科学决策。学校管理同样如此。学校发展不仅是领导的事,更是全体员工的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让决策科学,方案可行,符合实际,领导就要经常深入教师中间,和教师打成一片,尊重教师的民利,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自觉自愿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定期召开教代会、座谈会、个别谈心和问卷调查等途径,虚心听取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对工作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的看法;请学生家长、人大代表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到学校走走,坐坐,广泛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资源上讲“借力”

在社会大环境中,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村居社区、学生家长及兄弟学校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学校领导要善于借力,努力搞好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和内外协调,争取多方支持,使各种教育元素有机集合,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科学整合,形成学校发展良性循环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师生员工等内部力量,还要通过领导视察、专家指导、参观学习、报刊阅读等多种途径从外部吸收精华,结合学校实际,推进管理。学校领导还要做有心人,向每学年调进来的教师和转进学生,细致了解原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情况;对出去的教师和学生,想办法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学习状况,从中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管理经验。另外,信息化时代新闻媒体也是重要资源,要善于借助为学校发展造势助力。

三、行动上讲“给力”

社会资源理论篇6

论文摘要:以颁布实施《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为契机,强调必须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采取多措并举,来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此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障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作为人民群众经济生活中共同遵守的指导原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国第一部河流管理的法规。条例把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规定:一是实施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行政区域管理服从流域管理的管理体制;二是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辖区内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三是把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工作分离开来。加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联系、对话、沟通与合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节约、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通过对条例的学习,本人就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1统一管理水资源的依据充分

1.1统一管理水资源的理论依据

1.1.1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凡是基础性自然资源都是实行统一管理的。

1.1.2水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凡是战略性经济资源都是由国家委托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

1.1.3水是系统性资源。水存在于地表、地下和大气层中并相互转化,是按流域、河系流动,与上下游、左右岸、地区间密切相关的资源。不实施统一管理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无法实现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

1.1.4水是多功能性资源。具有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改善环境、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服务于生活、生产、生态与国民经济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实施统一管理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是无法发挥水资源的最佳综合效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

1.2多龙管水加剧了缺水矛盾

过去存在的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等水资源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地域分割的旧管理体制,是在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随着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用水量成倍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不适应。不实施统一管理就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实施流域统一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水是具有流域属性的,按河系流动,只有对水资源实施按流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才能达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目标。

流域机构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同时又是流域管委会的执行办事机构,接受流域管委会的指导,执行其做出决议。因此,必须强化流域机构的宏观调控职能,代表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好流域的水行政管理职能;所属事业单位要为流域机构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技术支撑和基础服务;所属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也要承担流域机构赋予的公益性任务。

3搞好区域统一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3.1城乡水务统一管理

城乡水务统一管理,应当是“五业齐抓”(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三水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五水调控”(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五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量水质、统一征收水费水资源费),建立起“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综合管理的新体制,为城乡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提供全面服务。

3.2实行政、事、企分开

统一管理不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包揽一切,而要实行政、事、企分开。具有经营性收入的水务企业要完成企业改制工作,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公司制经营实体;水利事业单位在完成社会公益性任务外,也要面向市场,按企业经营转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项水事活动,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监督管理转变,在编制规划、实施计划、制订政策、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政策引导等方面多做工作。

3.3正确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搞好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源、节流与外调水的关系,本地水与外来水的关系,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做到在发展经济中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4多措并举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建立健全水资源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统一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采取工程、技术、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措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1政府宏观调控

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要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运行模式与有效的协商、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应当加强领导,把节水防污、合理配置和统一管理水资源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各级领导班子的任期责任的目标与考核、评比内容,从组织上保证水资源流域和区域统一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4.2健全政策法规

以颁布条例为契机,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符合条例要求、更便于操作的配套法规。

4.3做好基础工作

对流域水资源进行重新评价,在算清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查清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规划和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划分,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严禁新打机井,从严审批旧井改造。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和水权转让论证,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4.4用好经济杠杆

对各类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量收费和超采超用累进加价的制度。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权转让机制。要逐步提高工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同时开征井灌区农业水资源费;要建立符合价值规律的水权转让机制,实行自愿买卖水权的,应给予利益补偿。要建立市场水价浮动机制,根据水的丰枯变化和市场水的余缺,对水价实行季节性短期浮动,使水资源向着用水少、效益高的行业和企业流动。

社会资源理论篇7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840.61文献标识码:a

前言: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力,特别是其主观能动的特性,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达到最终目标的第一决定因素,企业为了提高整体生产力水平,应对员工的薪资福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其中社会保险是劳动福利保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对企业影响重大,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指国家有针对性地对因生、老、病、死、残、失业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劳动者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个项目社会保险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一般具有强制性、互济性、非营利性的特点,合理的社会保险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能够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是企业拥有一支优秀生产力的保证,所以!社会保险必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关于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激励措施

社会保险是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企业的保险福利与职工劳动生产情况相结合,有效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预防和消除职员的不满因素,降低员工作时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加专注工作。同时也将使职员感受到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被认同感,进而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认真履行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社会保险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有力手段

社会保险是结合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为一体的保障手段,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给职工带来了安全感。而这一安全感将会演化成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将大大降低职工由于缺乏安全感产生的分心和低效率的问题。企业在法律范围内适当地根据职工的资历和地位调整其工资收入即社保缴费基数,会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面提升企业凝聚力!达到较高的生产率。

3、社会保险是人力资源队伍的有效稳定剂

社会保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长期支付计划,是职工在为企业服务期间所创造的。并在退休之后才能取得补偿的报酬。通常来说,如果职工在规定期限内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意味着社保计划的中止。将对自己未来社保收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导致自身完全失去受益权,从而将会对是否离开企业进行比较谨慎的考虑,保障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另外,有些企业以超出3倍部分的工资总额作为奖励用于有较大贡献但收入偏低的那部分人才或者通过加大其当年的缴费基数来使其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得到提高。这样一来,虽然当期的收入未见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将会达到指数化的上限,甚至与现在高收入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有着同等待遇,使其达到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使企业在不增加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条件下,又留住了人才。

社会保险将大大减轻企业人力资源的负担

社会保险对企业用人各个方面进行了保障和规定,分散了企业承担的职工的工伤、生育等费用的支出!有些原先由企业支付的待遇转变为由保险基金支付,这将大大减轻企业人力资源的负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增长。

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导建立的制度体,而这项体系尚未健全,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管理战略考虑角度不全面

很多企业并没有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的社会保险制度,而是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加之很多企业管理者错误的价值取向,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没有从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缺乏人本观念,更不会考虑到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有些企业即使认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也缺乏一个规范科学的管理措施,不能将绩效评价与激励手段进行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偏低、缴费基数不实等问题。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到位

社会保险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一批懂政策的专业管理人员深入了解企业的整体走向,制定合理的企业社会保险发展规划。而事实上,很多企业为了节约人工费用。通常由财务部门或者综合办公室的人员兼任,这些人员没有固定的岗位,并且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掌握符合当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社会保险工作职能在日常实践中慢慢摸索前进,造成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管理水平低下,激励效果不明显。

构建计划体系框架不完善

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体系,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是对职工生活的保障。但是,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险计划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结构尚未完善,严重抑制了社会保险的作用发挥。

(四)执行法律法规方式不规范

很多企业与其职员间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粗糙,手续简化、公证不足,导致很多企业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无法保障员工应有的权利,这也导致了诸如员工停薪留职、加班加点、工伤、患病、生育期间等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问题。另外,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他们千方百计地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减少工资及社保福利费用开支、使得一大批并未达到正常退休年龄的人员由国家养了起来,这也造成了社会保险的沉重负担。

(三)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调整方向

为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社会保险问题,就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

1、改变企业社会保险战略模式

企业应当结合实际,建立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统一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分配,完善考核体系,改变以往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完善职工薪酬福利的构成。根据不同类、不同规模职能部门所具备的优势和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计划方案,从、“人无我有”向“人有我优”的差异化战略转变,突出其科学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不断加强社会保险的实施力度。

2、规范企业社会保险服务程序

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涵盖社会保险内容的劳动合同、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施相应的办理程序,企业要按照规定主动办理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如实向相关机构,部门申报单位工资总额与职工的工资收入,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按照规定的费率到当地地税机关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完善企业社会保险体系结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应当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研究,本着效率最高的原则对各个层次各个组成元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规划,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保证社会保险体系的结构性、完整性、关联性、功能性,达到效益最大化,最终达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的目的。

结语:企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当树立“以人为本、快乐工作”的理念"将企业利益与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合理结合,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完善职工

的社会福利制度,保证社会保险的实施和发展,促使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以及职工积极性提高的双赢效益。

社会资源理论篇8

自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概念以后,有关“资源水利”的讨论和研究,如雨后春笋,成为水利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汪部长指出,“资源水利”就是将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具体体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六个方面。本文对“资源水利”进行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不是之处,望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论文正文:

自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概念以后,有关“资源水利”的讨论和研究,如雨后春笋,成为水利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汪部长指出,“资源水利”就是将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具体体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六个方面。本文对“资源水利”进行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不是之处,望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1、“资源水利”是水利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阶段

人类的起源与水休戚相关,正因为如此,“水”字在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成为中国的最早文字之一。在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将“水”与“利”两字联合起来成为“水利”的是《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不过此时的“水利”只具有捕鱼、编织、捕鸟等涵义。司马迁最早明确了具有专业性质的“水利”的内涵,他在约公元前104年椆?1年完成的《史记·河渠书》著作中,加以明确,该涵义运用了几千年。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导入,人类不断为“水利”赋予新的内涵。概念逐步演变,蕴含了人类对客观认识的不断深化。

纵观水利发展的历史,经历了许多重要阶段或者模式,由于受知识背景、社会地位以及研究的角度的影响,不同的学者对其划分略有差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单一目标走向多目标的协同发展,这是由水资源本身的特性、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系列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环境对水的需求及人类对水资源认识程度共同决定的。人类水资源开发利用,先后经历或正在经历三个阶段,(1)原始水利阶段,以解决人类生活生存为主要目的,这在我国一些地区如老少偏地区依然存在;(2)工程水利阶段,有的学者称为工程经济水利阶段,以兴建水利工程为主要手段,解决人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利处于这个阶段;(3)资源水利阶段,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科学管理为标志,强化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结合,强调综合优化配置水资源.

2、“资源水利”理论基础

“资源水利”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资源水利”能否在实践中被认可和实施,作者认为,“资源水利”具有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点,即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核算理论。

2.1“资源水利”理论基础之一:系统理论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从总的情况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从系统理论来考察水资源开发利用效果,不能仅仅局限于水资源本身或者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且应该着眼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背景。更具体地说,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应该采取一体化方略。

所谓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一体化,是指将水资源放在社会—经济—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以系统理论作为指南,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高效管理。其主要思想是,水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是对环境有相当制约的环境资源,他对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福利的提高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条件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而必须采取“动一发而牵全身”的系统方略。

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一体化在客观实施上具有多层次性。如区域水量与水质管理的协调统一,水资源管、供、用和治理协调、水资源利用和湿地保护统一,水资源地表与地下水—降雨联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森林保护相统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充分考虑水资源承受能力等等。从效益上来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一体化最终目标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其效益衡量时空尺度必须较大。如充分利用当地当地的降雨资源,从局部上来考察,可能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整个流域的角度来认识,假设流域的各个区域皆以留住当地水资源为己任,流域水资源地表径流会发生大的改变,甚至导致大江大河的断流,引起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是以流域可承受能力为极限,是有条件和限制的。

从“资源水利”内涵来看,它基本包含了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将水资源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视野下进行综合开发管理,这是系统理论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资源水利”是系统理论在水利实践中升华,其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2“资源水利”理论基础之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类面对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世界性难题,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现实推动力,自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后,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大大超过起创者意料之外。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平衡”、代际之间具有“平等发展权利”成为持续发展理论主要理念,该理论要求我们:

(1)树立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观,对于地表水资源等可更新的资源开发利用,要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对于深层地下水等不可更新资源要减少其消耗,提高它的利用效率,积极开辟新的资源途径,并尽可能用可更新资源和其它相对丰富的资源来代替;

(2)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时,不仅仅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还必须兼顾后代人的需求,这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是否永续发展下去的大问题。当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一样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层次性,包括资源层次、环境层次、社会层次、技术支撑层次等等多方面,它站在全球或者全社会的高度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是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的高效耦合才可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层次。尽管“资源水利”包括多方面内容,但其核心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其目标是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结合大空间和大时间跨度,其目标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说,“资源水利”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利工作中的深化与拓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资源水利”支撑点是无可非议的。

2.3“资源水利”理论基础之三:资源核算理论

资源核算理论是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其主要思想是:资源是国民财富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保护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将资源环境纳入到核算体系,以消除因不计资源消耗或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国民经济虚假成分,使管理者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经济发展的过程、效果和潜力,推动资源资产产权的界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加强资源高效管理。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水资源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首要的资源环境问题,由于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牵涉面非常广泛,对其进行核算进而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成为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水资源污染,不仅造成水资源财富本身价值的折损,使水资源贬值,而且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在对其进行治理过程中,也涉及到各个方面,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包括企业)每年的投资额度有限,环境治理投资增加可能减少其他方面的投入,进而影响相应的建设,如果不进行投资治理,所带来的问题包括潜在的威胁也可能严重地影响社会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投资者常常处于一种两难选择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给开发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所带来的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如地震、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河岸的变化、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演变、淹没土地所带来的大量移民等,其损失可能超过经济效益,如果将论证的目光仅局限在水利工程的本身,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就会被掩蔽,很难全面准确地估算水利工程效益;水资源的配置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水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和水资源可多次利用的性质存在,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增添了许多障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在特定的水资源量情况下,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如何分配牵涉到诸多方面,即便是工业用水内部的分配也复杂多样,如何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佳效益,是水资源合理配置最终目标,配置是否合理的衡量手段极其重要。水资源节约也是全社会的工作,如何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方法,是节水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农业节水为例,节水技术设很多,既有传统的技术,也有喷灌、滴灌等新技术,甚至有分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选择,是我们必须慎慎处理的大问题。

上述“资源水利”所包含的问题,必须站在大空间、长时间的高度,可以通过资源核算的方法解决,资源核算理论成为“资源水利”理论支柱之一,是一种必然。

社会资源理论篇9

[关键词]议事会;公共资源;自主治理理论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6.140

[中图分类号]D9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3

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否有效利用公共资源与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需要,往往采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将自己任职期间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忽视了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山东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在农村社区全面推行以“请居民参与、听居民意见、让居民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市民议事”制度,探索有效利用地区公共资源的有效方式。

1议事会的主要指向

议事会作为解决社区矛盾的一种新手段,它不同于以往政府主导的社区管理模式,是一个由社区“两委”代表、居民代表、党员代表、企业代表及新市民代表等多元主体所组成的,在完全信息的结构下,通过平等对话和共同协商等方式,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治性组织。为有效解决社区问题,青岛市棘洪滩街道对议事会方式进行了探索。棘洪滩街道社区议事会建立于2013年,其所属的中华埠社区通过社区议事会主要解决了中心大街道路硬化、出租闲置房屋等问题;前海西社区主要解决了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排水沟疏通、社区绿化带建设等问题;西毛社区主要解决了社区资金使用、房屋改造等问题(资料来源于对青岛市棘洪滩街道的调研)。通过分析两街道议事会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社区议事会关乎社区发展的公共资源问题,特别是公共资源使用问题,如资金使用、车位管理、房屋拆迁等。

公共资源使用问题在公共管理领域一直被认为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比如:公地悲剧理论、集体选择理论、囚徒困境理论等认为理性经济人集体使用有限公共资源时,会造成利益损失、资源衰竭。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公共资源使用问题也仍是困扰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一个难题,因为现行的利维坦模式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然而,通过分析棘洪滩街道社区议事会这一基层治理新模式,却发现社区议事会可以有效解决公共资源使用问题,其有效性的原因就在于它科学的工作机制。

2社区议事会的工作机制

2.1多元主体参与

社区议事会作为解决社区公共资源问题的场所,强调所有涉及利益关系的社区居民代表、企业代表、社区党员代表及社区工作人员代表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在棘洪滩街道,议事会参加主体须由社区“两委”成员代表、社区党员代表、社区居民代表、企业代表、新市民代表等组成。社区议事会及其工作人员扮演的是服务者、组织者、议事平台与机构制度的提供者。这一工作机制与元治理理论不谋而合,因为多元主体在政府提供的规则制度下共同协商讨论体现的正是元治理理论的内核。

2.2完全信息结构

信息完全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条件。社区议事会的完全信息结构主要通过其公开、透明的问题呈现方式形成。一方面,社区居民可通过这一公开、互动的交流平台获取更多的他人信息;另一方面,居民也可通过公开的信息呈现方式主动获取社区信息。在棘洪滩街道,社区议事会要求务必将上一次市民议事活动档案保存完善,并及时张贴《意见建议处理情况公示》和《下一轮议事活动通知单》,尽最大可能扩大居民知情权。所以,社区议事会是完全信息结构的,它能够让人们在知晓全部信息的前提下,各抒己见,充分反映问题,从而推动社区公共资源问题的解决。

2.3协商民主

社区议事会不同于以往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其强调更多的是一种治理。它充分尊重每一位参与主体的发言权,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对公共资源问题的解决。例如:在棘洪滩街道中华埠社区关于土地资源的使用上,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应该如何分配、租用土地的价格如何制定、随意占用土地者如何惩罚等问题,该社区通过召集具有土地诉求的居民代表、企业代表等利益主体,在议事会这一平台下,保障各方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彼此了解对方处境,最终通过共同协商制定的土地资源使用规则实现了该社区公共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

2.4现场完成的直接回应

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无疑是想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居民的利益得到实现,就会产生正向激励,利益如果得不到实现,这种激励就会消退。社区议事会强调的是一种现场完成的直接回应。在居民反映问题后,各参与主体在议事会现场就可以发表意见,对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对于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问题本身会责任到人,并要求责任人及时反馈解决结果,同时各方主体也可对反馈结果进行共同监督。这种现场完成的直接回应促使人们的利益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不仅提高了议事会办事效率,而且也激励了多元主体主动参与到社区议事会当中来。棘洪滩街道议事会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社区议事会的工作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符合现实的迫切需要。在麦子店街道和棘洪滩街道社区议事会的具体运行中,笔者发现正是这一工作机制使社区公共资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笔者通过以下几点,分析了工作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社区公共资源问题的原因。

3社区议事会工作机制有效性分析

依据棘洪滩街道社区议事会的具体运行情况,笔者分析发现社区议事会工作机制的有效性一方面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需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复杂性综合系统,这一工作机制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其他相关因素的集合。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最终使社区议事会工作机制发挥出处理社区公共资源的系统效用。

图1棘洪滩街道议事会工作流程

3.1边界明确

边界是指一种稳定的秩序,具有限制和调整的属性。社区议事会的边界主要强调社区本身以及社区利害关系人的边界。社区议事会边界明确指社区本身范围和议事会参与主体有明确的界线。首先,社区议事会解决的是本社区的问题,尤指社区内公共资源问题。社区边界比较明确,不涉及其他社区。其次,对于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利害关系人,社区议事会规定的也十分明确,即本社区的居民代表、工作人员代表以及相关的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等。边界明确使社区居民知晓谁是社区议事会的参与主体、社区议事会可以解决哪些范围内的问题,从而使社区议事会工作机制在解决公共资源问题时具有针对性。

3.2供需平衡

供给与需求情况作为反映市场运行的晴雨表,是经济发展关注的两大基本问题。社区的供给一般指社区物资、资金、劳动等。需求一般指人们占用公共资源的单位、时间、技术等。对于社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可以在社区议事会中寻求共同的解决之道。分析发现,虽然各社区发展情况不同,供给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但社区议事会却能很好地促进二者平衡。原因在于,社区议事会作为居民集体的议事场所,对于社区内道路、资金、环境等公共资源都较为了解,在议事会决定一项策略时,居民集体会考虑到当地情况,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

3.3集体决定

社区议事会的运行程序与规则是由居委会或街道办在听取民意,取得多数人同意之后而建立的,居民不仅能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而且对操作规则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对于社区公共资源的使用,政府仅是议事场所和规则的提供者,与其他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最终决策是由多元主体在进行充分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共意志,而不是政府单方面的意志。更重要的是,集体决定的规则能够在听取民意的同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议事会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3.4互相监督

社区议事会既是居民表达意见的地方,也是居民进行监督的场所。一方面,社区议事会定期召开,社区领导人员会向居民公布社区资源的使用、维修、保护情况,接受居民的监督;另一方面,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议事会设有问题反馈表,对于问题解决的时间、居民的满意度会有及时的跟踪,从而在具体环节上实现监督。此外,在议事过程中,由于多元主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互相了解,能够在信息真实、透明的基础上实现互相监督。而对于损害公共资源、违反资源使用规定者,社区议事会可通过广播、公告栏、法律等不同层次的制裁手段对违反使用者进行惩罚。

3.5规则稳定

社区议事会运行规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的规则是在社区居委会主持下,充分听取民意后建立起来,是居民整体决定的结果,而不受政府或单个居民意志的影响。议事会强调的规则不多但却抓住了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多元主体参与、平等发言、多数人同意等。此外,议事会规则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当外部威权威胁到规则稳定时,只有在居民整体协商同意、充分授权之后才可进行改变。在麦子店街道和棘洪滩社区议事会的具体运行当中,两街道议事会规则从建立初期到现在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多元主体按照既定、易行的规则,有效地保障了公共资源的有效使用。

社区议事会能够有效解决社区公共资源使用问题,依赖于其工作机制的充分发挥,而工作机制有效性发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如边界明确、供需平衡、集体决定、相互监督和规则稳定等若干因素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面对公共资源问题,奥斯特罗姆在其自主治理理论当中曾指出,长期存续的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4社区议事会制度与自主治理理论的对比分析

自主治理理论由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主要阐述了如何走出集体行动困境以实现公共池塘资源有效使用等问题。她通过分析瑞士托拜耳高山牧地、菲律宾桑赫拉灌溉水渠等地区公共资源的使用方式,总结出长期存续使用公共池塘资源具有相似性,即清晰界定边界、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相一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嵌套式企业。她认为,当这原则同时满足时,公共池塘资源在一定程度能够实现有效持续使用。从某种意义上,如果仔细审查同样作为解决公共资源使用的社区议事会制度,会发现社区议事会工作机制有效性发挥所依赖的因素与自主治理理论所强调的相似性其实是一种暗契关系。

自主治理理论强调清晰界定边界,认为公共池塘资源本身必须予以明确,有权从公共设施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确定,而社区议事会强调边界明确,参与主体为社区居民,问题范围为社区内公共资源问题。自主治理理论强调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相一致,认为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资源单位数量的占用规则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和资金的供应规则相一致,而社区议事会强调通过协商民主达到供给与需求相平衡;自主治理理论强调集体选择的安排,认为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操作规则的修改,而社区议事会强调集体决定,听取多元集体的意见。自主治理理论强调监督、分级制裁和冲突解决机制,而社区议事会也相应设有监督机制、公开信息机制、公共协商论坛,对于违反占用者也依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层次惩罚。最后,自主治理理论强调对组织的最低限度的认可,认为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力应当不受外部政府威权的挑战,而社区议事会拥有一套稳定的规则,规则的制定需要得到居民集体的同意,在居民充分协商、授权之后才可进行改变。

然而,自主治理理论与社区议事会工作机制有效性因素并不是在每一点都暗契。对于嵌套式企业而言,自主治理理论认为嵌套式企业应当存在,应将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及冲突解决等放在一个多层次的嵌套式企业中加以组织,而社区议事会并没有一套嵌套式企业。究其原因,奥斯特罗姆提供嵌套式企业是由于她所研究的公共资源处于区、县、乡镇等具有一定规模、层级的地域中,问题的解决也是受到多层次组织的影响。而社区议事会却不然,因为社区议事会本身就处于一个最基层的社区当中,它不同于区县乡镇等地的公共资源问题,当本身就处于最基层时,也就无需处于嵌套式企业当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社区议事会制度与自主治理理论其实在实际上属于一种暗契关系,两者强调的核心原则具有一致性。既然自主治理理论能够运用这些原则成功解决公共资源问题,那么社区议事会制度能够有效处理社区公共资源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社区议事会作为我国社区自主治理的先进模式,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通过分析棘洪滩街道社区议事会的具体运行,可以发现社区议事会解决的是困扰社区发展的公共资源问题。面对这一难题,社区议事会主要依靠其工作机制,即多元主体参与、完全信息结构、协商民主和现场完成、直接汇报解决。而对比奥斯特罗姆长期存续的公共池塘资源相似性,则可以进一步发现,社区议事会工作机制有效性发挥所依赖的相关因素与长期存续的公共池塘资源相似性因素其实是一种暗契关系,这也更加证明了社区议事会确实能够有效解决社区公共资源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社会资源理论篇10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多种多样,本文按其时间和显隐程度来划分,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为两类:历史资源和现代资源。(1)历史资源主要讨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2)现代资源又划分为显性资源(人力资源、理论资源)隐性资源(学校的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传媒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加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服务的。而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不断地与异族社会发生作用,进行不间断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同时,同族社会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就会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新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的物质保障。(3)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好坏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自然界物质资源水、电、煤不同,自然界的物资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储量有限,而用量无限'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用自然能源的速度要小于自然能源再生的速度”。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能源是智力型的能源,人类的智力是无限的,只是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所以,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

 

二、关于理论的哲学思考

 

所谓理论是揩‘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了的理性认识。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概念”的地位十分“显赫”。概念既是人类的思维形式,又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在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既要以概念的方式去把握、描述、解释和反思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又要以概念的方式去理解、解释、规范和反思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还要以概念的方式去建构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图景以及对世界的理想性、目的性要求。这表明,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以概念的方式去实现对世界的本质性、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与解释,也就是以概念的方式实现理想中的对世界的占有|3|54而“概念”的存在形式并不是单独的、孤立的、个别的,而是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方式构成一个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概念体系。

 

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概念体系的层次性分析可以区分为两个最基本的层次:一个是常识的概念体系和科学的概念体系。所谓常识就是普遍、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的经验的产物,是人类在最实际的水平上和最广泛的基础上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一般文化环境的适应。它是人类把握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一个没有“常识”的人是无法过“正常人”生活的。常识的概念体系是以人们的经验和普遍性为中介的,具有“直观性或给予性、凝固性或非批判性等特征'在人们以常识的概念体系去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时,其实质就是以经验的普遍性去把握世界,从而形成具有经验共同性的概念体系。它符合经验主体的直接经验,经验主体以这直接经验去把握直观“世界”的存在,又进一步验证了、确认了、证实了这个直接经验。这种常识的经验经过自身的延续、积累、强化形成了一个僵化的、凝固的关于世界的概念体系,并通过共同经验的历史性遗传为中介,而实现世世代代的延续。它具有历史的惯性,也具有非批判性和非反思性。正如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所言: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圏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但是,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放弃这种小心眼的、乡巴佬式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式。

 

为了超越这种小心眼的、乡巴佬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就需要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科学的概念体系不是以经验的普遍性为中介,而是以概念的规定性为中介而构成的世界的图景,它不是经验表象所给予的,也不是通过经验直观形成的,而是以概念的相互规定构成的。因而,它具有内容的规律性、解释的普遍性、描述的可证性和经验的可预见性等特征。同时,科学还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发展的创造性特征,从而能够实现科学概念框架的自我更新,形成历史性发展的科学概念体系。我们把这种具有科学性的概念体系称之为科学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经验证明了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它是同错误理论不断地进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行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但理论必须同实际相结合,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理论。

 

科学的理论集中地代表着人类理性的进步,是在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为人类提供了真实的、可靠的、可以信赖的世界图景,它是人类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式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奥秘,获得关于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为人类造福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认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群众”,而“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能变成物质的力量'而科学的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就是能变成物质力量的理论。所以我们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人”,使科学的理论变成物质的力量。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也要利用科学理论的资源使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变成物质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第二步是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掌握这些理论,即“理论掌握群众”,使之变成物质的力量,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三、挖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介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介与方法中介的结合体。科学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路明灯,起方法论作用;同时,科学理论又能武装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的所有人,提高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九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介。在挖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张耀灿、郑永廷等教授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两个指导,一个借鉴’,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作指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和吸收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陈秉公教授在《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中提出了古今中外的“三点理论经验与三点理论分析”。即“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经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理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经验”;外国的‘社会适应理论分析”、“人格自律理论分析”与“德性教育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等三种。

 

1.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地表述了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并依据这一世界观提出了一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与途径,从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宄,是全面系统地研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必须坚持的,丝毫不能动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实践和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广大理论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宄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介,“在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上,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宄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151同时,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理论觉悟,帮助他们认真领会和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在实践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宄和建设,深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潜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宄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宄工作,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恩格斯重点著作的译文,使译文更加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研宄和编写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教材;研宄和编写全面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教材;把高校思想理论课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宄和建设工程”中来,并于2006年9月陆续出版并全面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i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本教材,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学效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一定会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舞台上找到自己的施展空间。

 

2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

 

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诞生之曰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倶进的科学体系。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深入研宄,是全面系统地研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任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地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倶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倶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宄,从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宄,是全面系统地研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当前,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理论指导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与时倶进的理论勇气,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认真研宄和解决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在实践中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既可以警惕右,又可以防止“左”;既能防范教条主义,又能避免经验主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表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九就不能很好地被坚持下去。“左”和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建设事业的大敌,可以危害甚至断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前途。

 

3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组成部分,而且各个部分又有着内在的有机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防止和克服过去出现过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坚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指导’|6142,包括“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战争的需要,毛泽东创立政治思想工作理论”;突破传统模式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邓小平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信息化的需要,江泽民和胡锦涛在创新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创立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两条“生命线”理论的提出^1929年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55年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在三个不同的时期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929年提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945年提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957年提出“需要在群众之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并且应当经常把发生的困难向他们做真实的说明,和他们一起研宄解决困难的办法”。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军事工作结合起来一起抓的理论。1929年提出“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955年提出“一方面抓好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要抓好经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防止“空”对“空”,防止“两张皮’现象发生。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在基层。1928年提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1957年提出: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针对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邓小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包括“四个定位,三个有利于’。“四个定位”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上的定位——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工作任务上的定位——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教育,着力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地位作用上的定位——思想政治工作从“压倒一切”到突出“保证”和‘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工作方针上的定位——坚持疏导方针,吸收国内外各种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方式方法上的定位——综合运用思想的、心理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诸多手段,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体系。“三个有利于”是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评价一切工作的标准,也是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前两代党的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成果,提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方法。提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出了既要强调‘依法治国”,又要强调“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应对‘四个多样化”回答“四个如何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推动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