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8:10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1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2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背景

1、传统的法律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致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单纯盲目追求社会秩序的和谐,认为“讼”是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讼才能和谐,以诉讼为耻,无讼为德,无讼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礼之用,和为贵”,对破坏和谐的诉讼极力予以反对,主张“讼不可长”、“讼不可妄兴”,无讼是求是全社会追求的目标。受到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现在,民众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厌讼心态,把诉讼仍然称之为“打官司”,遇到问题和麻烦,往往“不信法”,这恰恰违背制度的立法原意和目的,也与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相悖离,与依法治国方略和理念相悖离。法治要求在一定层面上讲缺乏传统文化土壤。

2、现在的社会环境背景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阶段中国社会内部已引入市场机制为主轴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继续向前推进,在各行各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同时,平等利益主体多元化进一步生成和发展,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体现出复繁多样。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要求建立健全健康和谐的法治环境,利益主体之间的交往交易、摩擦纠纷需要法律来保护保障,需要用法律途径来解决。

3、法育的课标设置背景

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仅仅存在于小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标中,而且是极少量存在。在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标中的总体目标中规定树立法律意识,在分类目标中规定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平;知道法律基本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标分类目标中规定:遵纪纪法,追求公正,自主自立,增强公民意识;在内容标准中规定学法知法,目标为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体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法律意识。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标内容基本与初中相同。在这里,法制教育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作为思品德育内容的少量存在。因此,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教研教改滞后,法制教育与新形势不合拍,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法制教育不够重视。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

1、教育现状

一是中小学法治教学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在教材上,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法制教育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治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普通大学的法治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效果极其欠缺。二是法制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不规范,缺乏生动活泼的法育教学与宣传活动,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三是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在法律已经影响规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是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熟不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政治理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要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推进器,这种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群体和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人才。如果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无视法律素质的存在,不重视法律素质的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2、学生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青少年身体生理发育出现早熟现象,而其心理成熟相对生理发育明显滞后,因缺乏独立自理、自我约束、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误入歧途,目前,青少年犯罪正是当今世界各国不愿面对而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向家庭、学校、社会敲响警钟,我国青少年犯罪呈逐步上升趋势,数量多、蔓延快、危害大,青少年犯罪已逐渐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3、社会现状

一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认识不到位,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受制于社会、家长及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升学率上去了,可“一好遮百丑”,学校就是“先进学校”,不愁生源,雨后春笋般的“特色学校”,“改制学校”,“名校”,都来自升学率。二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三厅一吧”(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等文化市场经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往往成为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

三、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作为“六五”普法工作重点对象,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事关国家民族事业前进、发展和未来

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强弱对比竞争,我们必须深入贯切人才强国战略。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论》提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法律已经影响规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青少年法制教育十分重要,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法律素养、提高青少年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四、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学生、社会现状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1、将青少年法制教育设置成独立的课程体系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也因此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迫在眉睫。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去,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师范院校增加开设青少年法律教育专业,为青少年法律教育配备专业师资力量。

2、编写统一的法制教育教材

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已渗透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提高法律素质法律素养的落脚点在于养成和提高人的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及习惯,为切实培养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和素养,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该组织编写完整而系统的法制教学教材。我国的法律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法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特点,编写小学、中学、大学的法制教育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治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比如说,在小学根据儿童的特点以法制连环画、法制小故事等形式编写教材,让他们初步树立法律观念;而到了中学,以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等方式编写教材,开展开办法制板墙报、开展模拟法庭、创建校园法治文化等实践活动,让中学生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等等。

3、将法制教育纳入毕业升学考试考核考评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3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62-02

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能素质、身体健康状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还决定我国未来人才的质量。各级党政领导十分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体能健康,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鼓励青少年奔向操场、走进自然,掀起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因此,促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点。

1体育锻炼习惯的内涵及意义

1.1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及特征

根据定义,习惯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自觉进行特定活动的一种需要。体育锻炼习惯是指在多次反复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慢慢形成的,不需要通过特意提醒而自觉进行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稳定的行为方式。可以通过以下的指标来判断是否形成了体育锻炼习惯,一周内进行3次及以上的体育锻炼,并且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半小时及以上。

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2)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3)体育锻炼的方式、内容、每周次数、锻炼强度、时间较为固定;(4)锻炼过程中能够获得正能量,并能够自我调整。

1.2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意义

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身体素质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基础,在青少年素质发展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在人体生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身体发育水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智力水平。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释放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更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增强青少年的抵抗力,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防控疾病。然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下降时,伴随着常常出现青少年近视、居高不下的肥胖率等问题。

2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2.1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价值中,长期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并且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与体力劳动相比,通过学习、考试等脑力劳动方式,人们能够较为容易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所以人们更加会倾向于脑力劳动。由于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文化成绩,一直以“考上名牌大学”作为青少年培养的首要目标,很少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家庭体育阶段,在该阶段孩子最容易形成体育的正确观念,所以家长需要转变对于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偏见,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孩子的积极意义。

2.2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学生通过高考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学校、家庭以及学生都是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和考试成绩。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还是通过学习成绩和排名来评价学生,导致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到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无疑会压缩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锻炼得不到大家的重视,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难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教育部等部门十分重视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下,更多的学校仍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对于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采取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的态度,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发挥较小,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不能保证。

2.3体育场地、制度、文化等环境的影响

学校体育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学校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并因人制宜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器材、场地的作用。体育器材、场地是保障学生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锻炼的规章制度、体育传统等软文化,是影响青少年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无形因素。通过调研资料显示,我国学校内的专职体育教师明显不足,部分农村等学校缺少专职的体育教师,同时体育锻炼的设施、场地等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此外,部分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学生进行锻炼的利用率不高。同时,社区内的健身器材往往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不利于青少年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

3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策略研究

3.1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人公作用,调动青少年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恶、消极的心态。体育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并不断维持学生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趣味的方法,及时发掘并肯定鼓励学生的优点,逐步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欲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克服青少年的惰性,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因为锻炼的辛苦和短期内成效不明显而选择放弃。因此,老师需要定期鼓励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坚持锻炼。

3.2转变观念、打破应试教育观念的限制

首先,家长需要走出“体育无用”和“体育影响文化课学习”的认识误区,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并通过身体力行来引导孩子。此外,学校应该准确认识体育教学的作用,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目前,体育课程教学中,老师更多地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态度和习惯。在缺乏兴趣习惯和态度不端正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体育老师也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3.3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

相对于众多的体育锻炼人群,我国现有的体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因此,需要综合高效利用各方面的体育资源。家庭的体育资源一般不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结合实际的收入情况,适当置备一些体育装备。家庭的体育资源相对还是有限的,需要社区和学校共同参与进来。社区和学校根据需求,合理采购体育物质资源,并定期定向进行开放借用。比如:节假日内或者晚间可以适当向青少年进行开放。学校里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源,也可以适时走进社区等场所,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有利于社区人员和家长锻炼指导能力,更多科学引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4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兴趣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综合课程

一、对“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指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内学龄青少年施以各种形式的课后教育,从而提高青少年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或过程。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实质是通过社区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课后教育的良好环境。不同人员参与社区学生课后教育辅导,提供教育资源,可使社区内的青少年有可读的书籍,可看的影视,可玩的地方,可实践的基地。“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一种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社区为青少年进行课后教育提供组织保障,由社区中的相关组织出面,充分利用和开发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从机构方面看,它把中小学校、社区学院等专门的学校教育机构与社区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等校外机构进行有机整合。从人力方面看,它把教师等显性教育人力资源与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企业界人士、大学生等潜在人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1],社区课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并综合配置各种教育资源。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课外辅导员与青少年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更为开放、民主参与的互惠关系,学生在社区中接受轻松的、非强制性的社会教育,通过社区文化渗透,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价值观与社会实际生活方式联系起来,逐步实现青少年的社会化。

二、“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首先,应做到教育对象的开放。即按照自愿原则,社区内所有学龄青少年,都是教育对象。其次,必须做到教育内容的开放性。“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内容应当是以满足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多层次、多渠道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第三,应逐步做到组织管理开放,逐步改善学校管理“一统天下”的状况,鼓励学校与民间组织或个人结合进行管理。

2.实际性原则

各社区各学校应充分发掘自身经济、文化、设施、人员等方面的优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模式。坚持实际性原则,也表现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推进要符合实际,应保留各社区各学校的独特性,采取实验、示范等形式逐步推广。

3.发展性原则

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应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通过在社区对学生进行课后的非正式和非正规的教育,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课程类型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内容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特属性。从社区青少年教育实际出发,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种课程类型:

1.兴趣课程

任何教育阶段的内容,只能是在广泛的知识与价值中选择适合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特定部分,这是信息的无限性和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社区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必须是真实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文明的鲜活内容,以引导青少年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要考虑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其已有的知识水平,使之可接受、乐于接受。兴趣课程是为了满足青少年个体或群体在身心或技术上的需要而采用的课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以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为转移,来设计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教学进度。这类课程能够激发学习的兴奋点、满足个人喜好,并能与社区生活紧密相连。比如社区生活方面的文化娱乐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

2.活动课程

众多教育家都强调活动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独特作用,认为活动不仅是人类获得经验、知识的最初源泉,也是个体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活动课程,如各种演讲、参观和军事训练等,在社区教育内容中是非常普遍的。通过活动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竞争参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经受挫折能力,是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以灵活多样的个性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为重要阵地,以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为主要依托,切实尊重了青少年的特殊需要,发挥了活动课程的参与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社区教育富有由表及里的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3.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一切发挥教育功能的非正式课程内容。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更多地是属于非实体形式的精神文化。社区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指社区环境产生的影响,例如,社区与学校绿化美化、社区与学校卫生环境、社区与学校建筑装饰环境、社区与学校文化活动氛围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敬业精神等等都需要而且容易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条说教和外来灌输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应该说,隐形课程对社区成员的影响是无形、潜隐性的,其作用是持久的、长远的,因而是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内容所选择的重要课程形式。隐形课程是既教会青少年学会生存,又教会青少年做人的深层次的教育课程,它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区文化教育、社区整合教育等方面。

4.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针对分科课程的缺陷提出的,是对分科课程的矫正和补充。它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孤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来造就青少年的宽厚知识基础和随机应变能力。实践证明,开设综合课程,以多学科知识和活动为依托,强调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应用较多、前景较广的课程类型,也是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内容适应性的有效表现形式。

总之,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课程设置上,应加强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运用,以发挥社区教育的实效。首先,要以青少年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基础设置课程,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社区成员能够从中获得广博的知识、提高综合变通的素质能力;其次,在社区教育中要注重活动课程的运用,以求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要重视隐形课程的运用。在社区之中,隐形课程对于青少年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学校与社区之间双向合作与交流的产物。它对于正确引导和规范我国的中小学课外教育,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创造的良好氛围中,巩固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现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晓峰,范国睿.试论学习型城市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2,(2-3).

[2]陆炳炎,王建磐.素质教育的理想与目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5

【关键词】:青少年;品质道德;培养;中学体育课教学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特点促使我们努力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精神,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更好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青少年树立坚定信念、学会做人、学会艰苦奋斗和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状态。在学校的教育中,每位教师都有育人的义务。德育工作的本质是育德,而实现目标必须依靠教育的载体,中学体育课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对青少年品质道德的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

一、中学体育课的特点

中学体育课与中学教育中的其他学科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包含的面较广,有室内体育理论课,有室外实践教学课,各种教学的内容里面都蕴含非常丰富的品质道德教育资源。如球类活动中具有的竞争性、群体性、对抗性、规则性和协作性。所以含有拼搏竞争的精神,群体协作的精神,包含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品质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参与性教学

实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众多的身体动作,身体参与性的教学。青少年承受运动的负荷,还承受心理的负荷,使个性素质和心理都得到发展,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发展青少年得智力,实现知觉和运动合一和身心统一。

(三)体育课的教学有人际互动的性质

中学体育课大部分在运动场,个体在移动和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动作。这种教学活动过程,参加者根据体育课中需要担任的体育角色,履行职责和义务,使个体间、小组间、师生间发生关系与联系。这是较明显的人际的互动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

(四)体育课的教学赋予竞争合作的机制

体育课教学的单位是小组,小组竞争产生的基础是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间精诚合作,能够很快的默认共同的意见,并努力共同的执行。这可以演变为集体生活的演练过程。

二、中学体育课教学用于德育教育的基础

无论是教学课,还是活动课,无论是提升热情,还是营造氛围,竞赛性的教学形式,是最有优势的。中学体育课品质道德教育的重要支点,就是“竞赛性教学”。因为竞赛性运动竞争激烈,强度大,讲究战术运用和整体配合。

实践育人,比其它活动的内涵更深刻、更丰富,能具体、全面地影响,能从人的本质促进人完善、全面发展;因为竞赛性活动过程所发生的心理学的依据,就是从受教育者的个体进行合作与归属的行为判断,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进行创造发展和超越发展。竞合,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品质道德教育的现实基础。这一基础,是中学体育课教学具备个体社会化教育的基础,又可演化成青少年集体生活的演练。

人际间的归属感、责任感、社会性,都是渗透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中学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活动,使教学的体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的内心品质道德认知。竞争与合作,是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德育功能的坚实基础,品质道德的种子,播散在一个积极的人际关系中,融入互动和友善的环境,融入集体生活的沃土,就会有一个丰收的美好期望。

三、中学体育课对青少年品质道德培养的主要方向

体育教学培养青少年品质道德的优势是教学训练,我们注意青少年品质道德的培养,对造就优秀人才有好处,体育教学能使更多青少年有更好的锻炼身体、强健的体质,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健康生活。

(一)培养责任感

体育课是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培养责任感的手段。通过比赛,体育游戏培养青少年行为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组织纪律性。青少年在活动中认识个人作为集体一员具有的尊严,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触发青少年学习的欲望和锻炼自身的热情。

如乒乓球教学中的双打、团体赛,可以让青少年养成永不放弃的团队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要青少年时时想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进行比赛,个人的态度对集体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无论水平如何,每个青少年都能为集体积极的投入比赛。这种气氛进行教学,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锻炼身体,提高技能水平,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二)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历尽坎坷。要不畏吃苦,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发挥聪明才智,努力解决问题寻找办法。人才培养不能缺少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教育的形式直接形象,手段丰富多样,青少年不知不觉就得到了锻炼。

(三)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修养

让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道德的良好观念,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情感和执行良好道德行为,首先靠教育,其次还要靠实践。道德教育的实践属于教育中的养成教育,是追求知行统一的一个过程。教学中,只有到道德实践中去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才会真正体会到道德的力量,才能提高青少年对道德力量的认知,从而更好的支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而中学体育课教学,就要用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项目来引导青少年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品质道德水平。

总之,体育教学所具备的特有优势,使青少年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品质道德也得到发展,培养出青少年热烈的情感、坚强意志、独立性格、从而能够不怕吃苦,能够不畏艰难困苦、能够勇于拼搏,更会具有强烈事业心。这样,能够保证青少年走出校门之后,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要,更好的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等.试论学校体育追求的最高目标[J].体育与科学.2000(5).

[2]陈天石.从教育实习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8(8).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6

关键词:科技馆;素质教育;功能。

一、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

科技馆以其鲜明的教育特色区别于传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

它形式开放,主动性强,倡导启发式、探索式的教育学习方法,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场所。同时,科普展览内容的广泛性拓宽了观众的视野,今天的科普展览已从20世纪80年代以教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为线索,扩展到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环境、生命、能源、太空、材料和信息等等技术领域,学生们经常参观展览,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积累知识,并使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科技馆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功能。

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科技馆的主要教育功能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新时期赋予科技馆的主要教育功能,也是全面发展青少年人才在展览教育理念上的新飞跃。

三、科技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科技馆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举办科普展览、讲座及课外科技小实验等多种形式而实现的。现代科普展览大多采用声光电等高新手段制作,展品集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让观众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观察、思考、探索,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设法通过操作展品找到答案。这一过程是极好的自学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科学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科技馆展览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形式上一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的传统教育思想,把教育者(观众)置于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创造性;在思维方式上,也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以现象本身做启示,让观众从特殊的现象中自己探索总结出一般规律来。这样,科技馆就成为学校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与学校以及其他教育形式一起构成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

科技馆里把书本上深奥枯燥的原理变为可以直接操作的展品,让学生通过直观地操作,来消化课堂里难以理解的东西。如勾股定理、万有引力、纵波、横波、大气压强、力的传递、声聚焦等,如山东省科技馆里的“马德堡半球”展品,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七八个人也拉不开一个直径只有10厘米,抽空了空气的半球的实验,让观众亲身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钉床展品由8300多颗钉子组成,人躺在上面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就很形象地解释了压力、压强与受力面积,穿透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一踏上行星秤展品,触摸屏上就会自动显示观众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上的重量,有利于观众形象地理解万有引力和质量与重量的关系;三球仪更是直观地显示了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形象地演示昼夜交替、四季的形成和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月相变化以及日月食的形成原因等。[论文格式]

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品行形成的关键时期,全社会都应抓住这一最佳时期,对广大中小学生开展广泛的政治思想教育。科技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经常举办一些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展览。通过翔实的历史事实、实物陈列及细致精彩的讲解,向学生们阐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道理,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爱祖国爱人民,意志坚强,艰苦奋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伟大祖国的强大而无私奉献。

四、科技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内容。

普及青少年科学思想也是重要内容。科学思想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的和客观的看法。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科技馆是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科普阵地。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观众通过观察、实验、体会等,了解科学原理,认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科技馆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改革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科技馆展教思想的核心是探索和创新。

在科技馆里,观众绝对是主体。学生一旦成为主体,就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毫无拘束地学习和探索每一项科学原理。而且,科技馆里的每一件展品,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还有很多改进的余地,只要认真观察,就有可能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意见。

2.科技馆全开放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2.1教育内容。既有基础科学,又有前沿的和高科技的内容。展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展览布置是全开放的,像一个知识的“超级市场”,观众可以自由挑选。

2.2展教形式。强调可动手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7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时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棗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第二,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匀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

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筝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8

一、民族地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党和政府作出的伟大的战略决策,西部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西部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2.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民族地区要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当务之急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民族地区教育要持续、稳定、长久地发展,也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地区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素质,就必须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需要。教育是具有政治性的,民族地区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民族教育的成败得失影响着民族关系,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4.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汉族地区。因此,有必要针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二、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从许多民族地区家庭的教育来看,望子成龙的家长为数不少,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某些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课程教育的延续,从而挤掉了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时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能力的训练,使孩子对课本以外知之甚少,在步入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第二,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有求必应,舍不得批评,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任性性格,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第三,家庭不和甚至离异、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等因素也会造成一些孩子自卑、逆反、嫉妒等心理问题。

2.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只重知识灌输,衡量教学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分。一方面,教师、家长都无暇顾及心理素质教育,缺乏对青少年进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自制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升学考试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目前,有不少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把有孤独感的青少年说成是不热爱集体,认为内向性格的青少年是“思想复杂怪癖”;把人际交往困难的青少年看作是不团结同学;把学习成绩不好,简单看作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踏实、不刻苦;对自控能力差、违犯纪律的青少年,看作是故意捣乱等。认识上的偏差,使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未能把寻求答案的目光投向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在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上,学校方面也有许多不足。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一味用教条、主观、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来自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民族地区最敏锐、最活跃的一部分人,青少年往往率先感觉到民族地区的变化和冲击。他们一方面为民族地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给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影视以及外来文化等严重污染了青少年的听觉、视觉,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再就是一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模范英雄人物少;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以上原因造成青少年中追赶时髦、模仿名人明星者有之;盲目攀比、追求物质享受者有之;孤僻自私、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者有之;玩世不恭、自暴自弃、道德淡化者有之等。

三、民族地区青少年和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我们对四川、重庆民族地区1012名青少年(有效问卷968份)和内地青少年222名(有效问卷218份)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认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其年龄特征,是良好的,但是仍有少数(约20%~25%)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和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青少年,主要表现在:

1.在认知心理素质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总体智力认知水平低于内地,幼稚与早熟两极分化现象比内地明显,观察力和想象力和内地差距比较显著。

2.在学习心理方面,我们认为,由于统一划一的教育模式使民族地区和内地学习要求、教材内容等相同(甚至比内地更多更难,因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母语大多不是汉语,双语教学困难重重),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学校教学、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内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学习渠道单一,感到学习困难,少有学习兴趣,对于难学的理科多数不喜欢,考试紧张,成绩不理想,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很难达到。

3.在社会适应方面,和内地相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稍低,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比内地青少年弱。

4.在情感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青少年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较害怕上学,自身满意度差,稳定性差,少有机变。

5.在性别角色心理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性别角色观念传统、保守、被动,而内地青少年则开放、积极、主动。

6.在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稍逊,选择朋友幼稚、盲目,而内地青少年则更理智、成熟。

7.在人格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内地青少年单纯,少有幽默机变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从理念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更应该从理念出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这是做好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可作以下归纳:

1.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却相对发展缓慢,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多数学校,特别是所处地区偏僻、经济贫困、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学校,并没有开展这项教育活动。

2.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大。多数民族地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没有引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系统、持久、有序地开展起来,实效不显著,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9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整合研究

当今世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教育大多是在以如何减小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积极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因此,造成了当前对个人心理发展、社会心理规范以及教育发展的等方面的研究广泛。

一、整合研究的理论依据

研究模式和研究实践同属于整合研究的范围,整合研究主要根据以下内容被提出且被实践。要将社会变革和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改变统一考量,当今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中的变化程度太大、太快。所以,我们要对“变”这双方面的因素分析要遵循理论研究、实证支撑、实践促进等方面的因素来分析探索,着重分析“变”的原因、表现内容、规律和教育方式等内容。

二、整合研究的方法

(一)科学性和针对性结合。以科学理论、方法、技术等为依据,结合科学性及针对性两种原则,将现实研究对象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化。要根据青少年心理现状,一定要结合科学理论及规范方法将这一问题解决。因此,就可以根据路径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对青少年进行典型分析,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造成因素、状况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促进青少年的积极适应。研究问题要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向来实现,以研究方法、出发点、思路、干预措施及实施解决方法为依据,在素质教育的现状情况下,要以心理素质培养为依托,找到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帮助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以改善,让他们不仅愿意适应学习周边环境、适应生存、适应人际关系及社会准则等问题也要让他们逐渐找到更好的发展自我的空间,例如,智能、创造性、个性等方面。

(三)方法手段的有效性与程序的系统性的统一。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教育的研究,要确保方法手段的有效性和程序系统性的统一,就要根据研究阶段的不同特点而深入分析,采用问卷法、因素分析法、模糊量化法、理论分析法以及教育研究法等方式去考量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当前机制、训练对策、测量工具以及矫正方法。在青少年努力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的基础上,帮助其主体性心理品质得以发展,将培养过硬的行为品质及心理素质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根据心理咨询辅导、学科渗透、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多媒体辅助、审美陶冶等方式,使社会、家庭及学校等方面多加结合,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及其行为方式更好的形成。

三、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因为青少年这一阶段的为他们一生中成长最重要的时期,他们要接受各种压力的考验。所以,压力成了导致他们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影响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是由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学业、升学、就业、成才、人际关系、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通过现实情况结合理论解决方法,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及“社会环境压力”这些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学习适应问题。青少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长大成才,当学生以大部分的经历去面对学习,就要考虑学习适应性与学习心理问题的关系,他们怎样去管理学习时间,以怎样的方式去学习,考试心理问题等等。造成青少年在学习中出现学校效果差、方法不当这些问题其实是与学习适应能力有主要关系的,另外,因为学生压力大、师资水平不高、父母给以子女的压力过大等客观因素息息相关。

(三)情绪困扰问题。因为青少年的思想尚未成熟,情绪波动特别大,并且足以影响心理健康。抑郁、多虑、强迫、神经质等反应都属于情绪障碍问题,主观上是青少年对自己情绪的把控能力差,客观上就要归结于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学业压力大等这些问题,笔者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

(四)网络心理问题。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很大,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的愿意也有网络成瘾这一重要因素,青少年出于好奇,对网络产生的痴迷的依赖感,想用虚拟的网络世界来填补自己现实中不够完美的思维精神状态,因为一些学校、家庭等社会因素在为学生打造最佳育人环境时的结果与理想中相距甚远,对青少年的培养不够全面。

四、构建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模式

(一)基本培养模式及其策略。分析讨论国内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且集合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及学生的现状,指出生理、心理、社会及教育这几个方面的统一结合才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第一、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从主动发展及积极适应这两个方向着手处理,也是确定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第二、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调研方向,从积极学习、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及创新性的发展这些内容方面构成。

(二)具体培养模式及其策略。遵从整合模式的策略及培养方式,在整合模式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搞好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正确方式,第一、全方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协调发展,使他们在丰富学习之余,提升了自身能力,也是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第二、建立健全的心理素质培养体制,使教育不仅要符合青少年发展规律,还要让他们更好的接纳社会的改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五、结语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教育的重点还是要将个体及全体统一考量,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交互性研究,并且通过理论及实践结合后统一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2]王平.对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5):180-181.

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篇10

关键词:web2.0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途径

人类通过媒介认知和传播信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处理与媒介的关系问题。①web2.0下自主媒体和大众媒体促使了媒介自身传播方式和网络环境的变革,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web2.0参与式传播环境下,笔者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指受众面对网络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批判能力、使用能力、建设性地创作和传播内容的能力,它不仅是受众制衡网络媒介不良内容的力量,也是网民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主动权为自我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互联网发展到web2.0,网民具有更大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的自由,然而也正是因为web2.0赋予网民充分自由、民主和互动的权利,造成网络内容的良莠不齐,网络环境恶化,网络民主过于泛滥,出现了不少“网络恶搞”和“低俗内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2009年1月报告,2008年的网民中10~29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6.7%,其中10~19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5.2%,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青少年网民占网民的1/3还要多,其他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青少年网民对网络上不健康、低俗甚至色情博文,比如木子美现象持无所谓态度或认为是别人表达的自由。

加强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其意义不仅在于提升青少年积极批判性地利用媒介及媒介信息的能力,减少网络给青少年思想、学习生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在于提高他们对于网络文化、网络环境甚至现实社会的作用能力。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web2.0下的青少年不仅是媒介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媒介内容的制作者,因此教育的任务是训练青少年具有相当的媒介经验,培育既有批判自主,又有相当的责任感、道德感的媒介内容创作者,培养青少年对网络内容的批判、参与和自主反思的能力。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帮助青少年有组织地、系统地学习了解web2.0下的技术与工具;通过活动体验引导青少年应用web2.0媒介进行学习,并构建自己的传播系统;通过对web2.0媒介创作的参与和应用体验,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信息的建设性的创作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和道德价值观。根据目标,教育部门在进行web2.0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帮助青少年了解web2.0媒介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新媒介,青少年需要了解互联网新媒介和熟悉新媒介内容的传播过程。除了对博客、播客、RSS(简易聚合)、SnS(社会网络)等技术和媒介的了解和运用,还应对web2.0典型应用网站有所知晓,如SnS典型应用Facebook、图片分享网站Flickr等。对web2.0典型应用的了解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别人是如何利用web2.0建立传播系统而服务自我的。例如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当选的奥巴马不仅利用网络筹集资金,而且为了更好地传播内容,他的团队经常借助Youtube上传大量视频,同时奥巴马在Facebook上拥有一个230万人的网络群组,该网络社群为他聚集人气和宣传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另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熟悉web2.0下的媒介及一些典型应用的网站是如何传播信息内容的,比如一些图片网站和一些视频网站的内容是如何制作和上传的。对这些媒介内容传播过程的了解能够让青少年认识到web2.0媒介内容并非由传媒专业人士制作而是由普通人制作的,应该怀疑其内容的权威和可靠性,从而培养青少年面对网络信息时的批判和质疑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参与传媒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打下基础。

引导青少年构建自己的网络传播系统。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些不参与网络社会互动、不和他人进行沟通,不建立自己的网络传播系统的人将成为“信息劣势阶层”,他们相比于那些善于利用新的载体和渠道表达自己的“创新者”也将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青少年若想在未来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优势,必须使自己处于信息的优势阶层。因此,教育者应该引导青少年学会利用web2.0下的内容系统(博客、播客、视频等)制作信息,利用内容聚合系统(RSS、tag等)聚合信息,利用SnS构建自己的社会化网络,从而使青少年有自己获取、传播和沟通的传媒通道,以利于自己拥有富足的信息,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育青少年理性对待手中的传播权。面对web2.0信息传播的特点,青少年不仅要有“我要说”(创造媒介内容)、“我要拥有”(拥有媒体系统)的意识,同时更要有负责任的传播意识和创新内容的制作能力,即“说什么”、“如何说”。这是web2.0网络对使用者提出的新要求。所以青少年要理性对待手中的传播权,自己做好所传内容的把关工作,不传播色情、虚假、危害国家和集体利益以及别人隐私的信息,理性评价和对待别人的观点,维护别人的版权;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多些冷静和客观,以建设性、创新性而不是破坏性的态度发表观点和意见,传播信息。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律意识。web2.0对传媒发生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网络内容的不健康、低俗、虚假、侵犯隐私现象和版权问题等,对未成年人将有很深的负面影响。但通过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青少年网民对于类似木子美现象持无所谓的看法,或认为属于别人表达、生活自由的事情,这说明至少在网络道德、网络法律这方面网民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web2.0下的青少年应该接受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教育以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应该教育他们一方面利用好自己手中的传播权,另一方面做好网络内容监察工作,举报和抵制网上色情、暴力、恶搞、侵权现象和虚假信息,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和良好的网络文化,促进网络空间的净化。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国内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晚于欧美国家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学校进行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比较少,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探究存在盲点。根据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和web2.0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开设“web2.0媒介素养”选修课对青少年进行web2.0下的素养教育,或者将web2.0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到相关学科中,注意其与相关学科的一定联系,比如高等学校可以依据并结合传播学、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技术基础和法律等学科进行web2.0媒介认知、传播过程、传播道德和法律教育;中学可以结合语文、外语、美术进行媒介内容的传播技巧、艺术等教育。另外,web2.0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把课内课外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在进行课堂传授之外,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实践和体验式学习,通过媒介传播的参与和媒介信息的创作来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在进行学校教育之外,社会和家庭也需要配合起来,共同为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web2.0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进行认知教育,让青少年理解web2.0媒介传播理念、了解层出不穷的web2.0新媒介、熟悉web2.0新媒介传播过程。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对所看到的web2.0信息和自己所创作的内容进行反思,引导青少年看清事件背后不当的传播行为,对其政治、社会及道德处境有判断能力,对虚假和不道德的传播现象进行批判,以树立正确的网络传播观念、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价值观,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净化网络空间作贡献。再次,引导青少年进入参与媒体信息创作的行列。在青少年对媒介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其进入到媒介创作内容的实践与体验中,促进青少年对用web2.0技术进行创作,并在这一媒介参与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培养学习者形成分享的习惯③。最后,让青少年构建自己的传媒网络。教育者除了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来学习web2.0媒介内容的创作外,还应鼓励青少年应用web2.0技术工具进行个人构建,主动享受媒介内容带来的益处。

结语

在当今网络时代,青少年应该利用web2.0媒介发展和服务自我,而提高对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作用能力,对青少年进行web2.0媒介素养教育更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为作者参与的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交互技术下的课堂协同学习与发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之一)

注释:

①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新闻记者》,2004(5)。

②宁弦:《纽约时报:web2.0时代的美国大选》,http://tech.sina.com.cn/i/2008-11-03/21022553203.shtml,2008-11-03

③庄秀丽:《web2.0技术学习的课程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