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7:19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1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兴趣激发原则、适应性原则、情感沟通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四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并提出了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等三点小学体育教育策略,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小学体育教育原则体育教育策略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相关理论是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小学体育教育的特殊规律提出的,其出现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必然性。由于小学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学生群体从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进行了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理论依据。对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更为科学的指导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重新认识小学体育教育目标体系,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来加以界定,其中,一个充分条件指的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或者是在身体有残障的小学生群体;两个基本标准分别指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在59分以下的小学生群体和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标准范围以外的小学生群体,例如:Bmi

由此可知,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了三个类型的学生群体,第一类是身体运动能力发育状况不佳的小学生群体;第二类是残障或者是患有某些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小学生群体;第三类是肥胖(Bmi≥26.5)或者是偏瘦(Bmi

二、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

(一)兴趣激发原则

对于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普遍从小对于体育运动的接触就比较少,所以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感知,也因此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中很少有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抱有兴趣和热情,反而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所持的是消极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活动时,注意遵循兴趣激发的原则,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运动负荷,都要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三)情感沟通原则

小学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本来就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自信心,非常容易自卑,而且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累良好的体育运动体验,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所采取的体育教育策略一定要注意遵循情感沟通的原则,尽可能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关爱的体育学习氛围。

(四)安全性原则

多数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都抱有一定的畏惧感,害怕参与体育活动。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时,就要尤为关注安全性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场地和器械都要注意安全性,以免因为安全问题加重学生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的畏惧退缩心理。

三、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策略

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基本特点和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转化的体育教育策略:

(一)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

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提法最早出现于美国,其主要是以适应单一个体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需要为主的一种多样性的体育课教学计划。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教育原则,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由于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困难以及体育学习需求和体育学习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所以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课教学,尤其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小学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应用和普及情况却可以发现,除了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普遍采用了这种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之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目前并没有在我国其它的省市和地区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普及。目前,我国多数小学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要么采用的是“免修”的策略,要么采用的是“跟班上课”的教育教学策略,然而这两种方式,实际上都将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边缘化了,不但无法有效的提升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转化,甚至还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得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离体育活动越来越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适应性体育教学。而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为了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小学体育任课教师主要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多样化。由于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了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生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入手针对学生进行的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适应性体育课则是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策略。要确保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所给出的多样化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依据来确定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在开展小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组(普通学生组)和B组(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两个小组,其中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B1组(一般性的体弱特形学生小组,如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肥胖学生或者是偏瘦学生等)和B2组(专指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的学生和残障学生),与此相对应的,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根据以上不同的学生组别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a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设置为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素质;针对B1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而针对B2组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组织指导他们合理的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保健和康复活动,以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其次,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确保适应性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例如: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打破所有学生学内容、固定教学内容的做法,不但要注意组织常规化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针对B1组的学生组织运动负荷较低的各种身体练习内容,针对B2组的学生组织体育保健、体育康复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应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多样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样也要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仍然以上文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所进行的学生分组为例,在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评价时,相应的也要有所不同。如,a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B1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情况;B2组学生的评价则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身体参与情况、康复情况以及心理感受等内容。

(二)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成效,不但应注意关注体育课堂教学,同时还应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所以,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在关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还应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时,一是要注意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为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二是任课教师要注意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不但要给予学生所需的体育锻炼指导,还要注意及时的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以尽可能的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切身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三是,学校在组织开展体育运动会或者是其它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参加的项目,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锻炼热情。

(三)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基础普遍是比较差的,而且部分学生还因为生理缺陷影响到了很多体育运动的正常参与,所以他们在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心理比较自卑,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且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体育任课教师只有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对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正确的理解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价值,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呵护,才能够真正帮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走出胆怯自卑的心理,无负担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强化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林秀春,高玉琴,刘羊城.全纳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2

前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想不成熟、知识少、阅历浅,因此在面对很对事情的时候很难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特点和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和帮助。

一、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生本理念”不足

1.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核心,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老师主要采用单方讲解的授课方式,即老师按照课本和教学大纲的内容,把心理健康的知识单向讲解给学生,然后带领学生去解决一些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忽略学生的实际感受和想法,也几乎没有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形式,学习的效果并不好。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很难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的教学当中去。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以老师为核心。

2.教学内容书本化、大众化,忽略学生个体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老师只重视小升初、中考等考试要求的科目,从教育意识上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只是停留于课本的内容,很难进行课本内容的深挖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不同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老师却不能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专业的教学,更不会结合个体的学生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较快,小学生的成长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离婚率不断攀升、家庭封闭式教育、补课班、网络游戏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学生心理孤僻、不善于交流、压力大等。但是很多老师没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实际状况并进行有针对的引导和教育,造成心理健康教学不能发挥出原有的作用。

3.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老师多是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和指导,对于要提升的学生能力缺乏针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开始融入集体,遇到的更多的心理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现在的家庭对于孩子溺爱,造成学生的个性较强,在宽容、包容等方面上非常欠缺。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心理知识培养比较全面,对于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比较弱。

二、生本理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1.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在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老师应该从教育理念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想法。应该充分在了解学生的思想的基础上,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提问的空间。老师积极的给予帮助,针对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老师应该进行一些课外知识的拓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2.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生本教学

生本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索取。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念,达到心理健康的教学目的。然而这一教学目的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重点所在,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希望广大教师重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生本理念的运用。真正通过课内课外与学生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解决。

3.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生本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并看待问题,结合学生思想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于学生不同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和解决,将个体问题逐渐进行拓展与其他问题进行相互联系。这样教学过程针对性明显得到突出,并且实现教学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不断优化。

三、结束语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3

[论文摘要]作者多年从事校长岗位培训《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必须依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既系统又有重点又不乏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中小学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方法,懂得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中小学校长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主要包括:领会和掌握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的基本知识。

根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我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本知识系统讲

教育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校长们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法规,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如果不懂法的本质特征、法律规范、法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法是如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何属性等基础知识,就难于理解和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开展有说服力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主要政策法规重点讲

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有关规定,中小学校长应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包括校长们应具有一定的政策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待政策和法制具有正确的态度,并在实际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贯彻、维护政策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破,难点排除,搞好应知应会的教学。

三、紧密联系教育管理实际(依法治教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讲授,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教学法规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校长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具体运用。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为使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教学人员就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实际工作还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违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学校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智育,轻待体育,甚至没有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智育方面,只重视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忽视甚至减少、取消不考试的科目的课时或内容,随意改变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和水平的唯一标准。随便停止学生上课、侮辱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乱收学生费用等行为都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校长岗位培训质量,搞好教育政策法规课的教学,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依法治教的实际,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例进行剖析,培养学员运用法规的能力,达到使学员回工作岗位后,能正确地宣传法规,能按照法规的要求部署工作,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活动;对符合法规要求的行为予以肯定、支持,对违反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或依法处理;当学校、师生包括校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和基层实际,加进地方立法内容,更能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乃至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领域,教给学员正确无误的科学知识和学科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贯彻自学、研讨为主、以高质量的辅导为辅的原则,在集中辅导过程中,教学人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出科学的论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岗位培训教学的方向性原则,是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案例是教育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载体,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向培训对象一方面传授教育政策法规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进行社会主义的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培训对象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条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具有突出地位。校长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求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能够有助于指导他们办学、育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以发展能力为主的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明确要求,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由于岗位培训教育的短期性、针对性要求强,单纯靠扩大知识积累来发展能力是难以达到培训目标的。因此,必须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对培训对象能力的培养,使培训质量落到实处。案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媒介,通过案例既能使培训对象理论认识得到深化,更能从中培养培训对象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1949年12月下旬,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明确说明:“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小学教育

G625.1

促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属于学校教育管理中较为先进的思想,这一管理理念不但要融入针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中,更要与教师的管理相适应。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从而促进小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一)凸显小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方向是针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其以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中心展开相关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强调对小学生德、智、体等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对语文和数学以及英语的学习,更要重视对体育和音乐以及自然等学科的学习。利用这种模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促使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凸显针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强调了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小学生个性差异的深入了解,凸显出对其个性发展的重视。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否定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并在不断开展探索和创新的同时确保小学生个性化得以发展。

二、传统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缺陷

(一)落后的教学观念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面对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多数学校的管理层观念陈旧,管理理念还未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未能形成切合本学校实际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过于呆板。在具体的制度制定以及推行过程中多半依赖上级文件,制定的规章制度的目的主要是限制管理者和教师以及学生的言行。教师和学生没有权利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他们仅仅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相关人士认为教师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针对教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大部分的人看来小学的教学管理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对人选没有什么条件要求,从而使得较多的学校未能配置高素养的教学管理人才,最终岗位人员在发挥岗位功能时往往会出现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的不足

首先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由于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所以教师的专业素养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素质,但部分教未能体会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未能对各自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进行及时更新,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向学生灌输知识。如果方向有所偏离或者出现离经叛道的问题,则会造成学生成绩上不去,那么教师和学生都会面对来自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进而使得部分有个性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束缚下放弃各自的个性追求,最终使得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师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较多的学校还沿用集权式统一的管理模式,从形式上来看虽然设立了工会和教代会这样的机制,然而却未能发挥出应有作用,使得民主管理形同虚设。未能在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决策方面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处理,这样一来,如果教师的权益受到侵犯或者遇到不公正待遇,作为教师本身倘若无力争取各自的权益,学生的合法权益就更加难以保证,学生由于在学校会受到管理者与教师的双重监管,他们的地位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与管理。

三、在以人为本视角下构建小学教育模式

(一)教师管理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

为了获得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整体实效的全面提升,还应让以人为本这一观念向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多个方面进行渗透。在教师管理方面应率先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不但在衡量教师施教标准上体现出多样化,同时鼓励教师在更多的教学领域进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持续改进。针对学生的管理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培养方案,使得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全面体现。采用多样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小学教育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意义积极。

(二)从管理形式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向

通过在教育管理工作形式上的丰富和创新也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视角。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首先更新各自的教学观念,应明白以人为本理念所具有的价值以及实践意义,并要积极推动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如针对教师的管理可较多的引入激励形式,以此鼓励教师更广泛的开展教学模式上的研发和创新,这一方法对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此一来,教师参与教学以及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激发,而且也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三)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本理念

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针对学生的管理中,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该种理念能够从两方面进行体现:其一,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钻研和实践的机会,上述多种因素将会成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完善的基础;其二,针对学生来说需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由于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性教育,所以其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激发值得重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活动或教学实践。以上多种做法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以及提升产生促进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无论是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要求小学的教学管理者应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全面提升小学生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另外,还应持续完善以及实施情感教育路线和民主管理方针,从而将以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实际价值发挥到最大,持续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6

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经济、改造社会的任务很重,不可能立即彻底改造和完全接办私立学校,只能采取积极维持、逐步改造的政策。于是,私立学校的改造就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的私立学校改造都有所侧重。

初步方针:积极维持,逐步改造,重点补助

对公、私立学校的保护与接管,从一开始就受到等领导人的重视。1948年12月,人民兵临北平城下,很关注北平学校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曾批示“通过部队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校名胜古迹等”,并亲自替军委起草了关于充分注意保护北平工业及重要文化古迹的电文。1949年2月15、17日,北平军管会教育接管部中小学组军代表柳分别召开市立、私立学校校长会议,宣布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传达中共北平市委和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暂时维持原状,按时开学,有步骤地进行接管与改造”的方针。194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的报告中强调:“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凡在这些机关供职的人员,均望照常供职,人民一律保护,不受侵犯。”

1950年1月6日,在教育部关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又对私立学校的管理及改造问题作了如下阐述:“目前私立学校及学生占很大的比例,我们对私立学校除个别的反动特务学校应加以取缔外,一般的应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对积极改进或办有成绩的学校,政府应予以奖励。”马叙伦部长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开幕词中,就私立高等学校问题,也发表如下意见:“我们对私人办的私立高等学校,除办理成绩太坏者外,一律采取积极维持和逐步改造的方针,对于其中成绩优良而经济困难的院系,一定要予以可能的补助。”1950年6月14日,北京市文教局拟定《补助私立学校经费暂行办法》。

1950年6月,在七届三中全会上着重阐明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思想。他说:“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我们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这样,三中全会的路线就是这样。”6日,他又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其中在文教方面,指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拖延时间不愿改革的思想是不对的,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也是不对的。”同日,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主任郭沫若所作的《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在文教工作中对私营文教事业的政策是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具体要求是要扶助私营文教事业,不仅要帮助它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更重要的还要帮助它获得思想上的改造和进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也强调:“我们对教育工作者要循循善诱,使人心悦诚服,要用这种精神来团结全国教育工作者。”

积极维持、逐步改造的方针,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就是在等国家领导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对于这个方针,中共领导人曾多次发表讲话进行强调。1950年1月,教育部长钱俊瑞阐释了什么是“积极维持,逐步改造”。他说:“我们在新区应坚决执行维持原有学校,逐步作可能与必要的改善的方针。所谓维持就是每到一处,不许破坏损毁这些学校的设备房屋,让一般的原有教员安心教下去,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善,决不要采取急进的冒险的政策。”

这项方针政策,对于把当时新民主主义的教育顺利地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教育,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有效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并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951年7月,北京市初步总结了两年来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其中指出在发展中执行了公私兼顾的政策,说“就目前国家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私立小学在普及教育方面有相当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一)我们一方面在招生时规定私小学生除迁居或家境贫苦无力交费可准转考市小外,一般的限制转入市小,这样就保证了私小的巩固。(二)给予经济上的补助,奠定了私小发展的基础。并以加强对私小的领导,使其办好学校,这是巩固与扶助私小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发展市小应与巩固扶助私小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中等技术学校也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整顿与发展。由政务院总理署名的《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中说:“各地现有的各类私立中等技术学校和私立技术补习学校,对培养技术人才能起一定的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各有关业务部门应鼓励此类学校的设置,并加强领导,使其有效地为国家建设服务。办理有成绩而经费确实困难者,应予以适当的补助。”所以北京市文教局专门制定了《补助私立学校经费暂行办法》来扶植本市私立中等学校、小学校与职业补习学校。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党和政府采取扶持与改造并举的方针。1950年6月,北京市出台政策,鼓励私立学校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增加班次,有增加班次条件的私立学校因增加班次而经费发生困难者,政府可酌予补助。随后,北京市文教局公布了经费补助办法。只要是已核准备案的私立学校及职业补习学校合于下列条件者,可申请补助:第一,办理完善,成绩优良而经济确实困难者;第二,贫苦工农子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中学三分之一、小学三分之二以上,因收费较低难以维持者。除上述二款外,根据教育行政计划,对于私立中等学校或职业补习学校,如认为有特别扶助之必要者,文教局亦可酌予补助。所以说,此时国家对私立学校的态度并没有及时取缔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占高等学校总数40%的私立高等学校,除个别因办理不善予以取缔或者接管外,中央政府一般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尽量发挥其正面作用,并以召开会议或个别接触的方式,向私立学校负责人宣布上述方针,要求他们遵守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对于办学成绩优良,而又有困难的私立高等学校,政府都给予必要的扶植和经济补助。1950年6月,指出:“在教育方面,也要‘公私兼顾’。这次高等教育会议就有许多私立学校的代表参加,这是很好的。今天私立学校处于困难的境地,以前它们的经济来源大都依靠军阀、官僚资产阶级,现在没有了,学田,时也分了。这些困难,政府应该照顾。”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私立高等学校经大行政区教育部或文教部审查,其办理成绩优良而经费确属困难者,得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酌予补助。”

至此,对私立学校实行统筹兼顾的政策已初步形成。上述教育方针的实施,使得我国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级各类私立学校作为一笔教育遗产被保留和利用,成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系调整:私立高等学校逐步取消

正确地对待私立高等学校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在执政期间,教育界进步人士马叙伦等曾这样阐述过教育与现实政治的关系:“教育就是一种控制,是一种控制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有效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第一任教育部部长又强调“教育本来就是政治的一环”,“将来必然地须在根本上来一个革命,彻底铲除奴隶教育,建立一个为自己生存,为大众服务的教育宗旨”。

全国解放前夕,北平军管会曾于1949年3月14日下午在北京饭店召开“大学教育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以及马叙伦、茅盾、周扬、吴晗、田汉、周建人等文化和教育界著名人士40多人。这次会议研讨两个主要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有关私立大学的保留或停办以及改造问题。关于私立大学的保留和停办,意见不尽一致。张西曼认为:“过去著有成绩的私立大学可以存在,各校党义神学的课程一定要取消。”而马叙伦则认为“大学一般地不含私立”,主张废除私立大学。这次座谈会表明人民政府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总理在全国教育会议上也讲到:“教会学校在与外国断绝关系后,经费上有很大困难,政府也应该照顾。私立学校问题怎样解决,教育部要考虑。”所以进行大规模的高校院系调整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政治、经济、文化总方针确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中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整顿私立大学的工作非常重视,采取的具体办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改组、健全董事会。二是重新立案,通过立案,使私立高校获得了合法地位,使他们能安心搞好教学工作;同时便于教育管理部门掌握、了解私立大学的具体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一般的私立学校,文管会最初制定的方针是“不予接管,但帮助其存在与发展”。但当时的情况是,私立学校一是经费困难,二是在校生大量流失(相当一部分人报考“三校一团”、一部分转学、一部分跑到南方去了),继续办学很不容易。因此,私立学校的校政当局纷纷到文管会,请求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在众多学校的一致请求下,文管会根据各校不同的情况,采取了分步接管的方法。

1949年4月19日,军管会应中国大学校董会的请求,前往中国大学召开大会宣布接管,并拨120万元人民券补助学校教职工的欠薪,然后将中国大学理学院划并师大,师生俱往;文、法学院及校舍等划并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师生一部分入华北大学,一部分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5月20日,军管会又接管了朝阳学院,根据学校原法律学科较强的特点,接管后学校由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领导,准备成立一所政法学院,原朝阳学院的学生在考试后转入该校学习。6月成立北平政法学院,8月改名中国政法大学并开始招生。1949年6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董必武任主任,张奚若、钱俊瑞等任副主任,北平地区的高等学校统由高教委员会管理。6月6日高教委开会讨论,制定了高校的新学制问题和私立学校的管理问题。6月18日,中法大学被接管,学校经费即日起由人民政府拨款,原校长李麟玉等仍主持校政。华北文法学院则在被接管后并入华北大学。其他一些较小规模的私立学校或自行停办,或由文管会安排师生等待转入学科相近的公立学校中。这样,全市除了燕京、辅仁、协和医学院等外国津贴的学校外,不再存在私立的高等学校。

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讨论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方针、任务和若干重要问题,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私立高等学校的行政权、财政权及财产所有权均应由中国人掌握。”并要求全国的私立高等学校重新申请立案,私立高等学校校(院)长及副校(院)长由校董会任免,并报经大行政区教育部核准后转报中央教育部备案。私立高等学校不得以宗教课目为必修课或强迫学生参加宗教仪式与活动。1950年8月14日,出于对私立高校统一管理的设想,教育部要求各私立高校在办学宗旨、学制、课程、教学及行政组织上,都要遵照《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及《专科学校暂行规程》办理。

上述会议的召开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表明中央政府对私立大学的管理趋于严格和细致,在办学体制方面私立大学与原来的国立大学的差别在逐渐消失。为了收回教育,1950年10月12日,人民政府宣布接办由罗马教廷资办的辅仁大学,仍任命原校长陈垣为校长。1951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卫生部共同接收了协和医学院,任命原校长李宗恩为校长。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收了美国津贴了32年的燕京大学,任命原校务委员会主席陆志韦为校长。至此北京地区对旧的高校的接管工作全部结束。

1951年5月18日,政务院批准了教育部长马叙伦的报告,确定适当地、有步骤地充实和调整原有高等学校的院系。此项工作先从华北、华东两大区做起,首先调整或增加工学院系。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会上提出了对全国工学院进行院系调整的具体方案,对北京地区高校的处理是: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改为多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校名不变;清华大学文、理、法三个学院及燕京大学的文、理、法各系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改为综合性大学,撤销燕京大学。

在全国高等院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最受人关注的也是北京地区的高校,特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4校的走向。1951年8月,中央教育部党组曾向国务院文委报告说,此4校“我们早有调整的打算,但因条件未成熟未实行。自从中央决定组织京津两地高等学校教师学习,特别从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号召知识分子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后,各校教师思想开始有大的转变。因此,我们乘此机会提出了北大、清华、燕京三大学调整的方案”。经过仔细研究、斟酌,征求意见,北大和清华的调整方向在1951年下半年基本敲定,方案得到两校大部分师生的支持。但为慎重起见,教育部及文委决定“在两校师生中再经过一年的酝酿和准备,待各项条件完全成熟,自1952年下半年起有系统地实施”。燕京大学因为被认定是“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标志”,撤销早成定局。关于辅仁大学,起初没有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只好先搁置,等待成熟的意见产生之后再进行。

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直到1952年4月16日才公布。《人民日报》为配合公布这一方案,批评了“校和校之间、系和系之间、人和人之间的本位主义和宗派主义作风”,并称1951年底进行的“伟大的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暴露了高等学校“在院系设置、分布和分工上的无计划无政府状态,以及那种在人力物力方面凌乱和铺张浪费的情形”。高校举行思想改造运动之后,有效地清除了院系调整的阻力,各私立学校均公开表示拥护这个方案:认为“院系调整能够实现是‘三反’运动开展后所带给我们的胜利果实之一”。对于撤销校名这一点,认为是“绝对必要的,是意味着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彻底破产”。

1952年5月,《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出台。根据这一方案,私立大学与原来的公立大学融合到一起,组成新的大学,如辅仁大学的科系大部分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其他科系则被并入北京大学和北京政法学院,校址归入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校址归入北京大学。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结束后,所有私立大学被合并到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就终止了。

全面接管:私立中小学改造基本完成

党和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政策是在1952年发生变化的。变化发生的直接因素是1952年6月11日北京市委关于中小学生费用负担及生活情况给中央和华北局的报告。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小学生所负担的费用,对于劳动人民的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员来说,是相当重的。目前中学的人民助学金标准低、名额少,对学生有所帮助,但还不能解决问题。小学根本无助学金,只有减费、免费名额,名额在公、私立小学分别约占全校人数的30%和20%。中学生的伙食一般很差,营养不够,医疗卫生设备少,而功课和课外活动又较繁重,学生健康状况虽较过去好得多,但仍然是差的。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计划接管全部私立中小学,公、私立中小学一律免收学杂费。在看过这个报告后,于6月14日作出批示:“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

教育部在接到的批示后,立即调查当时私立中小学的情况。在教育部上呈中央的《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问题的报告》中提到,目前私立中小学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学校经费困难,主要依靠较高的学费维持;有的办得很坏,党的政策不易贯彻,学生及其家长表示不满,绝大多数的校方和师生都希望政府快点儿接办。因此,现在提出有步骤地全部接办私立中小学问题是切合时宜的。北京地区的私校除存在上述问题外,还包括以下几点:中学在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存在“忙而乱”现象,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健康状况下降;小学要求经费补助和政府接办的越来越多,如早在1950年就有私立春明、培新、广惠、文治、伊斯兰、三忠、实善、铸新等小学要求政府接办,而私立华星、冠群、慧祥、吉祥寺、持明、育达、君实、圣洁、声声、宏德、新我等小学直接提出停办的请示。根据总理的指示,教育部于1952年8月2日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育行政会议,就此问题作了讨论。各地代表均表示赞同,要求尽可能地从速接办。

1952年8月,北京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接办北京市私立中小学校的决定,指出:“由于国家情况限制,过去人民政府尚不可能全部改为国家公办,仅能采取积极领导和经费补助的方针。现在由于国家经济已有根本的好转,广大群众又有迫切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向工农子女开门的方针,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并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特决定北京市的私立普通中学校于本年内全部接办改为公立;初等学校,本年内先行接办一部分,争取在今后一二年内全部接办完毕,其未接办部分仍须加强领导继续改造,以符人民教育方针。”

1952年8月20日,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中小学教育行政会议的报告向党中央汇报了关于有步骤地全部接办私立中小学问题的初步意见。遵照中央精神,教育部于9月1日了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强调指出: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以适应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教育部已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1952年11月15日,教育部又了关于接办私立中等学校和小学的计划,规定了接办私立中等学校和小学的方针、原则及步骤:1.人民政府应有计划地将全国私立学校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全部接办,改为公立。2.为满足培养国家建设干部的需要,应先着重接办中等学校。3.先接办接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私立学校,后接办中国人自办的学校;先接办政治条件很差,办理很坏和经费极端困难的,再接办普通的,最后接办较好的。4.私立学校少的地区先完成,私立学校多的地区后完成。即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先完成,华东、中南、西南三地区则在三年内分期完成。5.接收后的私立学校,得根据建设的需要对各校的班次、机构、人事配备、学校名称等方面做适当的调整。6.少数民族团体或私人举办的私立中小学,可暂缓接办,其经费又困难者应予补助;但在自愿原则下,政府可予以接办,接办之后继续尊重少数民族学校的特点。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化  道德教育

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相应道德教育方式、内容、途径的设计、规划、实施,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把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培养学生良好和完善的道德能力和素质。

一、在小学道德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应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道德教育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这就需要在个性化道德教育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所具有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启发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的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

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坚持针对性原则。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和培养个性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开放的态度,让小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为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还应坚持长期性的原则。人长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有充分的奉献精神。个性的形成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必须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环境,更好地发挥优秀文明传统对学生个性的熏陶作用。

二、施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熟悉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然后从各个类型的学生的特点出发分别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组建由家长、学校和社会参与的各类道德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和卫生部门、校外活动基地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实施个性化道德教育需要确立正确的目标。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最终目标。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确立德育微观具体目标,为具体的教育过程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三、对不同个性的小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和措施进行道德教育

对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各类小学生的年龄大小的不同、性格的差异以及原有道德水平的层次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对其分析、综合,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

针对各类小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对内向型的小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对过于内向的小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对外向型的小学生,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的精神品质,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对于过于外向的小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行为到习惯的道德教育。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针对各个年龄段、各年级道德个性特点的不同,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使之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例如年纪小的儿童对具体性和情境性的行为理解较为容易,因此教师、家长要根据他这方面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相应方式的道德教育。对高年级的小学生,除了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将其运用到具体生活中。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8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体育;学习乐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目前,很多老师都着手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改变教学方法和理念,满足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帮助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然而,尽管这样,传统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学中开展的教学理念还是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和技巧的提高,更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养成。然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需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以学生对体育科学感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师就要更新教学方法,突破旧有的教学限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要求和身体素质,合理地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在教学中,要善于突破旧有的教学手段,打破原有的教学思想。有些体育老师的教学形式不够灵活,例如,在教学“跳山羊”的时候,教师在课程开始就向学生传授跳山羊应注意的细节,并亲自示范,让学生排队跳过去,就结束这堂课。这样枯燥的教学方法会逐渐地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突破老师和同学的代沟,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善于使用生动的语言,倡导学生大胆想象

为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善于使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有差异,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激发鼓励措施。与此同时,依据学生的行为,实行不同的教学手段,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体育学习兴趣很大的学生,老师可通过提出一些激发联想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对于体育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老师采用一些形象、生动、诙谐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使得学生云里雾里,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教师针对那些对体育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教授“前滚翻准备姿势”的过程中,针对兴趣不大的学生,可进行准确、优美的示范,并配以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既能对动作有直观的认知,对语言又有明确的感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而针对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说,就不必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什么样的物体可以更好地翻滚”这样的语言来促进学生想象,他们会想到圆更易翻滚。学生可以根据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三、健全教学体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一种极具开拓性的创新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大胆想象是不够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教学体制,完善教学形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广阔的思考空间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体育课程学习相结合,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养成。老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为学生预留一定时间,发挥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总之,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想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应注重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形象、生动的语言,促进学生大胆想象,健全教学体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另外,老师还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积极探索,创造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搭建一个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季昌士.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1.

[2]商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9

《创新时代》: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再次确立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你对此有何看法?

陈东瑜: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至今已有10年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又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三个极为重要的纲要。这三个《纲要》是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而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共同构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导向性、全局性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光荣和自豪。

《创新时代》:同志在1957年提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对于当时和现在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指导意义?

陈东瑜: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1957年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对德育、智育、体育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志强调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以外,还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要深入实际,接近工农,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改革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自学等。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4月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十精神,深入领会领袖们和老一辈教育家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总政策。你如何解读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陈东瑜: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由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文如下:“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时代特点、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整的教育方针。它是由“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等三个要点共同构成。其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说的是我国教育的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的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说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我认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应该把“方针”所表述的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的根本途径等三个基本要点一一贯彻落实,而不是只把“全面贯彻”当作口号来喊。

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例,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始终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教育方针。他还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及组织形式。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十都一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到底如何全面贯彻,我想这是我们各级教育领导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创新时代》:党的十对教育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部署,其中就包括“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请谈下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陈东瑜: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目前已写入我国的《教育法》。但必须指出的是,终身教育既不是一个教育体系,也不是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一个从婴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老年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就是说,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指导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并随时随地地为每个人的一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条件。

中小学教育方针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的教学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小学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经过不断地工作实践与分析,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的改革,以便能够使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意义

小学生由于在入学前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不同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小学数学课堂中两极分化的学习现象较为严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模式下的“填鸭式”教育。现如今,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何让学生从小打好数学基础,如何让优、中、差等生都能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是教育部门所要研究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门决定必须对小学数学实行因材施教政策,进行数学分层学习。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1.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目标

教育部门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数学分层学习制订出了近期的发展目标:

(1)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行分层教学,以保证班级的每一位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学习上的提高和发展。

(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课堂分层教学方法。

(3)老师在分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及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式学习,以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老师要在分层教学中,首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便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达到最终目的。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分层、目标的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作业的分层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分层。

在对学生分层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将其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老师要充分掌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不宜让学生知道。对于目标分层,主要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老师要合理地规划出三个层次学生不同的授课内容,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终的学习目标。对于教学内容的分层,主要是老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实行合、分式的教学模式,既兼顾整体教学内容,又可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分层。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分层中,要做到合、分结合而不是一面倒。对于作业的分层主要是指老师要对作业的布置也实行分层管理,即三个层次的学生的作业布置都是根据该层次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内容制定的。对于评估内容分层来讲,主要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估,不能统一而论。尤其是对于中差层次的学生,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勇于发现他们的发光点,并将这种发光点扩大,以此增加差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该层次学生学习成绩。

三、预期创新点分析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在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因知识掌握困难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前提情意特征”。另外,在教学中,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和课后练习内容,这也是教育部门所研究的重中之重。

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目前教育部门针对小学生学习的特征制定出的一项新的教学举措,该项措施在实施时也要根据具体的方法有序进行,否则很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首先,老师要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基础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教学的分层。其次,老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定,并找出引起多层次学习结果的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再次,老师要在分层教学中不断总结出教学经验,以便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最后,老师要在分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出个案,然后进行分析,以了解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态度,便于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能力及成绩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老师在分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实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银娟,潘云兰.基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学生分层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