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2:15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1

1设计思想分析

本案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实验和网络为交互平台,创设真实的情景,把“”的知识“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在预设中,突出变废为宝、组装微型实验仪器,把“观察与思考”转化为“活动与探究”,并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题,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成式课堂。

2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提出了三维目标,即了解硝酸的性质,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知道硝酸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的关系。

初中《科学》中明确指出,硝酸是一种强酸,且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介绍了酸的通性。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特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进而以工业制硝酸为背景,引出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的转化,这样做是对初中内容的深化和完善。不仅能巩固《化学1》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概念,也为《化学2》形成元素概念和元素周期律提供感性材料。体现了新教材对知识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特色。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到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知道从物质的属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特性三大角度走进物质,能用已学的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已基本具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1)认为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氢气;(2)对铜和稀硝酸反应起时观察到的红棕色气体,误以为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可以查询资料、进行理论推导或实验探究;也可进行类比学习、对比学习、归纳学习等。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硝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硝酸的工业制法,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

(2)通过网络搜索、网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铜和浓硝酸的实验,感悟实验就在我们身边与实验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硝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感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质疑、崇实、探索和求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勤于动手的态度。

(2)通过硝酸的用途、工业制法和学以致用,关注化学的运用和科技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用探究的方式,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6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了对教学资源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硝酸氧化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和结论的多元评价策略等。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情景设计、网上搜寻和播放实验录像;采用组装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学。

7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酸的通性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以及浓硫酸的性质。

(2)教师深入了解教情、学情,有的放矢地做好多维的、弹性的预设。

(3)教学场所是有多媒体的电脑教室。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如下:

[随堂实验]:2支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10mol・L-1的浓硝酸和1.0mol・L-1的稀硝酸(分别放在从医院回收附有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如青霉素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2个胶塞。

[演示实验]:1瓶浓硝酸、1瓶浓盐酸、1瓶紫色石蕊试液、1瓶久置的硝酸、1支试管。

8教学过程

8.1情景导入,从生活走进化学

[学生]以“硝酸的用途”为关键词,网络搜索。

互相交流结果,了解硝酸的用途。

[教师导课]硝酸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探究硝酸的性质。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是信息容量很大,信息速度也很快,它包容了生活、生产和新科技的所有信息。网络把学生的生活时空大大地拓展,从更广阔的生活时空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2自主学习,激活元认知

[自主活动一]实验桌上有一瓶浓硝酸。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主要是网络和课本)或简单实验找出硝酸的物理性质。(过程和结果略)

[自主活动二]请同学们回忆、整理已学过的硝酸的化学性质,并用一种代表物写出离子方程式。

[已有知识]

(1)使指示剂变色: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Cuo=Cu2++H2o

(5)与某些盐反应:2H++Co32-=H2o+Co2

[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二、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和潜能,确信他们完全能胜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8.3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教师演示]往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颜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

联想推理:

学生甲:假设1.与次氯酸类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学生乙:假设2.与二氧化硫类似,浓硝酸与石蕊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等……

设计实验方案,互评:

假设1方案:

学生甲:铜与硝酸反应;

学生乙:碳与硝酸反应;

学生丙: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

假设2方案:把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是否恢复红色。

[教师演示]在试管口套上气球,把褪色的溶液加热。

[学生]观察现象:溶液没变红而是变黄。

产生困惑,再一次形成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一瓶久置的硝酸。

[学生]观察、比较、推测原因。

进行结果分享、互评。(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播放]硝酸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

[学生]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判断:假设2失真。

困惑:硝酸真的具有强氧化性吗?

[板书]2.不稳定性(具体略)

[教师层启]大家俨然是小科学家了,硝酸是否具有强氧化性呢?大家设计的共同出发点是取还原性弱的物质与硝酸反应。大家思维开放、活跃、有创意,但课堂上准备的药品和仪器是有限的(展示随堂实验的药品和仪器)。我们先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吧。

[师生合作]步骤:(1)把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直接插入小药瓶的胶塞,吸取0.5mL浓硝酸(或稀硝酸),拔出后立即将针尖插入胶塞,以防漏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拿去胶塞,再往针筒里吸蒸馏水至2.5mL(注意与前者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插上胶塞,观察并记录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3)把针筒倒立,拿去胶塞,往针筒里吸入适量空气,观察并记录现象。

(4)最后,往针筒里吸入2.5m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针尖插入胶塞。

[生生合作]两人一组,同时进行浓、稀硝酸的对比实验并记录现象。

[学生甲]铜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的也是红棕色气体,其还原产物也是no2。

[教师]学生甲事实求实的治学态度值得发扬。为什么学生甲的实验现象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学生]讨论,交流。

一致认为:在实验前未把针筒的活塞压紧,筒内尚留有空气。

[学生甲]那还有更好的装置吗?

(在此,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关于装置改进方面的见解,这又是一次课堂生成的好机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可把它处理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而且现象直观、真切、说服力强。在教学中,笔者回收了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和带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变废为宝,积极进行实验改进,把铜和硝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改为“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新知识。由于针筒和小药瓶密封性能好,本实验几乎实现了零污染,是环保教育的好素材。

[问题解决]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金、铂除外)反应,为什么可用铝制容器或铁制容器储存和运输?

[学生]查阅课本,得出答案。归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⑴几乎能与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反应,一般情况下: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

⑵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⑶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板书]2.强氧化性

(1)与不活泼金属的反应(略)

[学生]网络搜索关键词:碳与浓硝酸反应

观看网络动画:碳和浓硝酸反应

[生生合作]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略)

[学生]书写假设1的方案3―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三大强酸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交流、汇总。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性组织者把新知识通过已有知识的桥梁作用,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有意义的新知识。

[教师]顺势指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请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解决,总结硝酸的工业制备原理,知道硝酸的工业制备流程。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补充。

[板书]三、硝酸的工业制备(略)

设计意图: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整和课程资源,实践“用教材教”,突破传统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物质中心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一层层揭开“包装”,经历获取真知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采用了实验录像、动画实验和随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8.4合作总结,促进学后反思

[教师启迪]硝酸的性质主要有哪些?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获知的?今后,我们将如何更全面地学习物质的性质?

[生生合作]从方法和知识上对课堂进行梳理:

(1)硝酸的物理性质:看一看、闻一闻、查一查、试一试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从物质的属性角度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

3)从物质特性角度

(3)硝酸的工业制备

1)制备原理

2)制备流程

设计意图:反思使人进步。探究式学习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后反思,不仅能及时地落实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5学以致用,从化学走向生活

[学生]阅读资料,解释现象,交流看法。

2005年12月14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运载着48t浓硝酸的槽罐车在途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北环西路庄桥段时,突然发生泄漏,不断有黄色的烟雾冒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马路旁靠近黄烟的植物已经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而距事发地点不远处就是村庄。接警后,市消防、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启动了化学危险品紧急处置预案。50余名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了现场。

(1)记者看到的黄色烟雾,是烟还是雾?

(2)观察硝酸的颜色,为什么"烟雾"是黄色的?

(3)马路边上的植物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推测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4)假如你是消防队员,将启用什么紧急处理方案?

9板书结构设计

参考资料:

[1]卢建筠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2004,5.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2

[关键词]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07

一、设计理念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手,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学生身心发展为起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制订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自信心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从化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在实验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提出教学内容,制订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结合,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充实教学内容,坚持“StS”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就本节课内容明确要求:能说明、会表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和金属与酸的反应,并会判断置换反应,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2.教材分析

《金俚幕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通过课题1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概念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金属的化学性质:回顾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重点介绍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以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3.学生分析

知识水平分析:学生已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的基础,了解常见酸的概念,已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有利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认知水平分析:本课题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课题,学生处于对化学知识的初步探索阶段,虽已有上册知识打下的基础,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系统化,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基础上,偏重于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已学的知识,充分回忆和掌握铁、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联系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掌握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常见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3)学习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唯物主义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教师]展示漫画故事:《真金与黄铜》。

[学生]听漫画故事,产生疑问:为什么黄铜害怕遇见盐酸?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2.复习

[教师]投影a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且进行指导纠正。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与反应难易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出镁、铁、铜的活动强弱:镁比铁强,镁比铜强。并完成表格(参见表1),回忆、记录、巩固知识点。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初步掌握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方法,并引出新课程的学习内容。

3.活动与探究

[教师]投影B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教师]演示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表格(参见表2)。

[学生]观察到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但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同时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师]根据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让学生试猜想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

[教师]投影C组: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与B组实验相同的表格。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巡视、指导实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小组实验,完成表格。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操作与思考的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与学生]欣赏课本图8-1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出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金属可分成能与酸发生反应和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两类。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结论。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3

1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教学课例

张昆(《数学教学论》的教师)老师出示的问题:请同学们设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半小时后,请两位同学作15分钟的汇报(下面是模拟课堂,其中,我们选择了两位设想为“教师”的卓越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其中的“学生”为课堂现场中的其他“卓越师范生”).

(1)陈帅(卓越师范生之一)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汇报如下:

师:大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知道等腰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同学们看,这里有一个在小学学习过的矩形BCDe(其中Be>BC),请完成下面的任务:以B、C为两个顶点(如图2),第三点在这个矩形的边De上,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

课堂活动记录:有的学生用铅笔尖在长方形的边De上不断地试探,有的学生在思考.总之,他们都紧张地活动了起来.

生1:取De的中点a,连接aB,aC,所得到的aBC(如图3)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很好!你是如何知道aBC为等腰三角形的呢?为什么要取De的中点a呢?

生2:因为要得到等腰三角形只需使aB=aC,而当且仅当a为De的中点时有ae=aD,又由矩形的性质(小学已经学习过,学情分析提供),知Be=CD,∠D=∠e=90°,则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公理,可知aBe≌aCD.则可知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师:如此,我们知道了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请大家思考,在图3中,∠1与∠2有什么关系呢?

生3:∠1与∠2应该相等.

师:为什么?

生4:上面我们知道aBe≌aCD.在图4中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知∠3=∠4,矩形中有∠eBC=∠DCB=90°,由“等角的余角相等”这一性质,知∠1=∠2,即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师:非常好!以上的探究过程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张昆老师发问:请注意,对陈帅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大家作何评价?哪些地方是令人满意的,还有哪些地方不尽人意,需要改进呢?

(2)孙培磊(卓越师范生之二)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汇报如下:

师:陈帅所提供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让我们发现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一性质的知识.大家有没有认识到在证明∠1=∠2的过程中是借助了矩形的性质来达到发现证明思路这一目的的.但是,在实际证明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容易构思出如此的矩形来辅助证明思路的发现.那么,应该如何直接在等腰三角形中证明两底角相等呢?

师:也就是说,在图5中,根据已知条件aB=aC,证明等腰aBC中两底角相等,即∠B=∠C.

生5:我们可以考虑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生6:想要用这种知识就必须有两个三角形,我想通过添加辅助线把这个aBC分割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师:很好,添加辅助线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添加辅助线.

课堂活动记录: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各小组同学都用铅笔画出了各自的讨论结果.

生7: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6所示,任意在aB上取一点D,连接CD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DC和BDC.

师:很好,生7用CD成功将aBC分割成了两个三角形.但是,这种辅助线破坏了∠C与线段aB这两者的完整性,从而无法利用已知条件aB=aC.所以该辅助线的添加不利于解题,故此方法不可取.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生8: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7所示,任意在aB上取一点e,在aC上取一点F,连接eF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BC和aeF.

师:很好,生8的做法保留了∠B,∠C的完整性.但是,依然无法利用aB=aC这一条件,故这种添置辅助线的想法仍不可取.

生9: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8所示,任意在BC上取一点G,连接aG,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BG和aCG.

师:很好,生9的做法保留了∠B,∠C的完整性,且可以利用已知条件aB=aC,但仍然无法证明∠B=∠C.为什么这条辅助线在满足保留不破坏题目条件的要求后,还是不能证明∠B=∠C呢?

生10:我的想法和生5一样是利用全等这一知识点,且由生9中的辅助线的可行性知在BC上取点时,绝不能任意取点,应带有利用全等思想的目的性作辅助线,故我取BC的中点H,连接aH,则得到aBH和aCH(如图9所示).

师:非常好,这种做法既保留了∠B,∠C的完整性,可以利用已知条件aB=aC.又通过H点的选取,得到新的条件:BH=CH.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根据图8中的条件能否证明∠B=∠C呢?

生11:由图8中可知,H点为BC的中点,则aBH与aCH的三组对应边具有以下几何关系:aB=aC,BH=CH,aH=aH.则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公理知aBH≌aCH.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师:在这种证明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我们利用了添加辅助线这一思想.并且通过四位同学的辅助线之间的对比,结合不同作法的辅助线对解题过程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选出合理有效的辅助线,迅速准确的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同时,也附带地得出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

(3)张昆老师补充一种证明过程

师:以上证明的各种方法都各有特点,在孙培磊的这种证明方法中,在辅助线的帮助下利用了全等的思想构造新的三角形进行证明,实际上我们还可以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在aBC中(如图10)已知aB=aC,证明∠B=∠C,要证两角相等只要两角能够重合即可.即∠B与∠C重合,那么我们不妨将aBC通过翻转得到aCB(如图11),在图9与图10这两个三角形中,由于aB=aC,aC=aB,∠a=∠a故有aBC≌aCB(“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反思: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避免了构造矩形和添加辅助线的复杂性,但这种翻转的思想也不容易构思,并且证明过程不能得出“三线合一”的性质.

2课堂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我们合众人之力,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个性质定理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的三种方案.在这三种发生认识方案中,都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但各有利弊.其实,实际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与资源,那么,大家在真正的教学设计时,如何利用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材料呢?下面选择了部分师范生课堂发言的要点摘录:

陈帅的教学设计流程是不可能作为“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的现实教学的.因为,其一,在小学时,学生没有学习严格的矩形性质,在严格的平面几何证明中,不宜于使用它作为理论基础;其二,正如孙培磊的分析,学生不可能想到利用矩形作支架来证明这个性质;因此,这种发生知识的过程对学生作相关辅助线的经验与能力都没有多大帮助.就是说,陈帅的教学知识分析是清楚的,但是,学情分析不够,没有估计好学生发生认识的心理过程.

张老师(张昆)提供的证明方法具有较大的创造性,需要从图10中想象出图11,事实上,这是适应了等腰三角形特殊性质的特殊想法,这种解法对学生形成辅助线的认识与能力没有多大关系,因此,这种证明方法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合适的设计手段启发他们发现,使学生体会思路发现的奇异之美.然而,对于我们师范生(将来的数学教师)而言,这一证明过程必须要考虑到,收入囊中,才能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价值提供帮助.

孙培磊的教学设计是优质的,她设法描摹学生产生这条合适的辅助线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将自己知道的这条辅助线的结果直接“奉献”给学生.作为教师,对这条辅助线的添置几乎已经出于一种本能,但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刚接受平面几何证明的学习,他们不可能直接就作出图9中的aH,必然有一个审视图形、思考、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事实上,对于我们有了学习平面几何证明的师范生来说,图9辅助线的想法近乎于一种直觉了,但是,也确实具有一种审视与选择的过程.孙培磊采用了将学生发生辅助线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设计的手段,细心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用此行为促进学生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从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形成经验.尽管这种发生知识的过程是常规的,但是,通过学情分析,加深对学生发生认识过程的认识,就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设计,由此,可以看出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由这些同学的发言,师范生们得出了结论,应当选择孙培磊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案来实施教学.此时,张昆老师又提出问题,那么,陈帅与张昆老师提出的这种发生知识(或证明结论)的过程对孙培磊提出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帮助呢?或者说,陈帅与张昆老师提供的这些作为原料的想法可以为孙培磊的教学设计增色吗?

关于这一点,需要师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孙培磊可能想得更为深刻些,我们摘录她的发言:陈帅提出的矩形内的等腰三角形可以作为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并且非常直观地给出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因此,我们在课的起始时,引进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利用它作为情境,可以不作出证明的依据(当然,像我们前面的安排,带领学生由此探究证明也没有关系,可以过渡到我所提供的添加辅助线的证明过程).张昆老师提出的证明方法可以安排在我所提供的性质证明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创造性,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应用时,不能仅靠学生的想象力,而一定要给出另一个与之完全一样的等腰三角形,正如张老师所提供的这一个虚线等腰三角形加以辅助.

3一点说明

本来本文的表达形式可以写成数学教师现实中的教学设计,但是,考虑到高师高年级数学师范生与初职数学教师确实需要有一个吸收教学设计智慧与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过程,而这种原生态的教学论课堂讨论,可能更具有启发性与针对性.因此,我们选择这种表达形式,在此特作一点说明.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4

关键词:二氧化硫;酸性;还原性;漂白性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5–0041–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背景分析

二氧化硫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与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休戚相关。酸性、还原性、漂白性是二氧化硫基本的和突出的化学性质。笔者构想从学生熟悉的空气质量指标切入,“走近”二氧化硫,“初识”二氧化硫,进而通过系列实验设计,系统、全面、深刻地揭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完整地构建二氧化硫性质的知识网络。以下是这一构想的教学实践。

2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初步体悟二氧化硫的水溶性、酸性和刺激性。

(2)通过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认识可逆反应;由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理解二氧化硫水溶液中的组成微粒和微粒大小顺序。

(3)通过设计和实施探究性和对比性实验,认识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和漂白性。促进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的发展。

3教学过程

3.1“走近”二氧化硫

[情境导入]2011年12月19日~2011年12月29日“上海市空气质量日报”表格和变化图。(表、图略)

[教师提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

[学生观察并回答]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教师分析]酸雨的主要成因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上升到空中,与水汽结合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

[问题讨论]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得到下列数据:

采集到的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

[师生总结]亚硫酸是较弱的酸,不完全电离,而硫酸是强酸,完全电离,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后,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当亚硫酸完全转化为硫酸后,pH保持恒定。

[师生归纳]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2So2+2H2o+o2=2H2So4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走近”二氧化硫,“初识”二氧化硫,为后续深入探究作好铺垫。

3.2二氧化硫的性质

3.2.1物理性质

[呈现资料]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mp:-10℃),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

3.2.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硫的酸性

[实验1]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约2mL)中,观察现象。(溶液显红色)

[教师]写出S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尝试]So2+H2oH2So3;

H2So3HSo3-+H+,HSo3-So32-+H+

[教师讲解]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不稳定,同时分解为So2和H2o,像这种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H2So3作为二元弱酸,酸性主要取决于其第一步电离,第二步电离更加微弱。因此,So2水溶液中,分子有:So2、H2So3、H2o;离子有:H+、HSo3-、So32-、oH-(极少);且:H+>HSo3->So32->oH-(极少)

设计意图:从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感悟并初步建立可逆反应概念。由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理解溶液中的组成微粒和微粒大小顺序。

[实验2]步骤及现象

[教师]写出以上实验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So2+Ba(oH)2=BaSo3+H2o

So2+Ba2++2oH-=BaSo3+H2o

BaSo3+2H+=Ba2++So2+H2o

[教师强调]步骤②表明,BaSo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

[实验3]步骤及现象

[教师设问]为什么步骤①中没有生成沉淀?

[学生回答]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氯化钡不反应。

[教师追问]如果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亚硫酸钡,反应方程式如何表示?

[学生尝试]So2+H2o+BaCl2=BaSo3+2HCl

[教师强调]我们知道,BaSo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

[教师设问]为什么步骤②中出现了大量白色沉淀?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So2+2naoH=na2So3+H2o

na2So3+BaCl2=BaSo3+2naCl

So2+2oH-=So32-+H2o

So32-+Ba2+=BaSo3

[教师讲解]在二氧化硫水溶液中,亚硫酸根是亚硫酸第二步电离产生的,其浓度很低,不足以与钡离子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在二氧化硫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了大量的亚硫酸根,然后亚硫酸根与钡离子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

设计意图:实验2和实验3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和教师的分析,旨在让学生感悟到亚硫酸根与钡离子浓度都足够大时,才能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硫水溶液中亚硫酸根浓度很低,加入碱后,可生成大量的亚硫酸根。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实验4]步骤及现象

[教师设问]为什么放置一定时间的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后出现了浑浊?生成了什么沉淀?

[学生思考、联想]二氧化硫水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有少部分被氧化生成了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教师]写出生成硫酸钡沉淀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2So2+o2+2H2o=2H2So4

2So2+o2+2H2o=4H++2So42-

So42-+Ba2+=BaSo4

[教师设问]在实验室里,还有哪些氧化剂可能把二氧化硫水溶液氧化生成硫酸?

[学生思考、交流]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氯水、漂液……。

[实验5]步骤及现象

[教师]写出以上系列实验中二氧化硫水溶液被氧化生成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5So2+2H2o+2mno4-=4H++5So42-+2mn2+

So2+Clo-+H2o=So42-+Cl-+2H+

So2+H2o2=So42-+2H+

So2+X2+2H2o=4H++So42-+2X-(X=Cl、Br、i)

So2+2Fe3++2H2o=2Fe2++So42-+4H+

[师生归纳]二氧化硫水溶液能被o2、Kmno4、naClo、H2o2、Cl2、Br2、i2、FeCl3等很多氧化剂氧化为硫酸。

设计意图:实验4和实验3也是一组对比实验,旨在让学生体会到二氧化硫水溶液易被氧化,“暗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5进一步强化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同时丰富对物质氧化还原性的认识,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

(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在实验1里,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品红也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若将几滴品红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中,颜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实验6]步骤及现象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能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能漂白品红。但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又恢复原来的红色。

[实验7]用胶头滴管将So2水溶液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至红色完全褪去。

[教师设问]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红色褪去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1)H2So3中和naoH,溶液呈中性;(2)So2起漂白作用使酚酞褪色;可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少量naoH溶液,若又显红色,则是原因(1);若不再显红色,则是原因(2)。

[实验8]向实验7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显红色)。

[教师归纳]以上实验表明,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漂白但不能使显色后的石蕊和酚酞漂白。可见二氧化硫的漂白有很强的选择性。

[资料卡片]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辨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辨日久又变成黄色。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等。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商贩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图片呈现]葡萄酒标识“微量二氧化硫”作防腐剂;用硫磺“薰蒸”银耳。

设计意图:实验6揭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其特点。实验7的探究和实验8的验证,同时与实验6也构成对比,旨在突出二氧化硫漂白的选择性。“资料卡片”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和全面的化学观。

[师生归纳]So2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②具有还原性;③具有漂白性

4评价反思

(1)本课以二氧化硫水溶液代替二氧化硫气体,使得实验操作变得简便易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二氧化硫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硫水溶液的性质不完全等同于二氧化硫的性质。但以二氧化硫水溶液为载体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还是合适的、科学的。

(3)重视通过实验手段感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突出实验的系列性、对比性和探究性,重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以及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巩固、应用化学用语,是本教学实践的重要特点。

(4)“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授,还应当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1]本课正是努力践行这样的追求。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5

从学生的角度看,以课堂分组实验探究为主,开展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小组活动,归纳出na2Co3的部分性质,并知道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提问题”“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等形式,创设渐进式情景,引导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异同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倡导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明确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利用实验突破难点。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实验,掌握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2)知道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学中,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使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实验及实验后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小组学习、实验探究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借助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的进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分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na与H2o生成naoH,naoH吸收Co2可得到na2Co3和naHCo3,na2o2与Co2生成na2Co3等知识,那么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有哪些?有没有异同呢?

2.活动探究1。提出问题1:从物质的组成看,它们应该属于哪类物质?(盐类),那么它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猜想1:与某些盐反应;猜想2:与酸反应;猜想3:与碱反应……

3.探究活动2。提出问题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利用哪些物质的反应?na2Co3和naHCo3和盐酸是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呢?

(1)分组实验。向盛有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小药瓶中分别慢慢推入浓盐酸(注意使盐酸以液滴状)。

(2)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3)师生活动。请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4)教师活动。na2Co3中滴入盐酸开始先生成naHCo3和naCl,继续滴加会产生二氧化碳,请同学们继续推入盐酸,观察现象,naHCo3中滴入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教师板演书写方程式,并

用图像描述。

na2Co3中滴入盐酸naHCo3中滴入盐酸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通过实验、分析、交流、讨论、表达、交流,得出na2Co3和naHCo3滴加盐酸时不同的反应。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并通过图像巩固所学知识。

4.活动探究3。提出问题3:为什么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碱类吗?猜想:它的性质可能与碱性有关。

(1)分组实验。用注射器分别抽取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2)学生讨论。得出它们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从而得出na2Co3俗称“纯碱”。(3)教师活动。平时生活中锅碗瓢盆有了油污除了用洗涤灵外,还有别的办法吗?热的na2Co3也可以,na2Co3也俗称“碱面”,蒸馒头要用碱面,你们知道为什么蒸出的馒头为什么疏松多孔吗?

5.反馈与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向含CaCo3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又有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根据所学知识,你有什么办法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6

【关键词】分散系胶体性质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路

胶体属于分散系内容,知识相对独立,但胶体知识与生产、生活和高科技(纳米材料)联系密切,并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交叉。本部分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宜于对学生进行学科内和多学科间综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渗透,加强多种媒体的运用。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引导,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胶体等概念

2、认识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3、能够通过实验区分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探究胶体的本质

3、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事实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

2、形成乐于探索、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胶体的性质

教学流程

【课题引入】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以下图片:早晨阳光射入森林的美丽景象、自然形成的五彩石头、河流入海处冲刷成的三角洲、彩灯刺破夜空形成的绚丽景色以及大自然中的云山雾海,这些色彩斑斓的画面将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时,老师就会及时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总结,很容易得出这些物质都是混合体系这样一个结论。

【教学环节】

【讲解】: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叫分散剂。

【提问】:以前我们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分散系又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呢?

【讲解】: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可以分为九种不同的分散系。请试着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并加以讨论交流。展示ppt。

【过渡】:分散剂如果是水或液体时,分散系又可以分为什么呢?

【讲解】: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介于两者之间的叫胶体。对于溶液和浊液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具体来研究一下胶体。

【过渡】:胶体究竟是如何制备的呢?

【讲解】:通常制备胶体的方法有两种:分散法和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活动】:播放运用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胶体视频

【讲解】:方程式: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注意事项:①沸水、饱和FeCl3溶液,②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③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④不用“”,写胶体。

【演示实验1】: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置于暗处的CuSo4溶液和Fe(oH)3

胶体

【学生总结】:照射Fe(oH)3胶体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CuSo4溶液时无此现象。

【讲解】:这就是胶体的第一个性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进行了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

【活动】:观看动画,解释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故事引入】:1827年,Brown在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不停的无序运动。在胶体里,胶粒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也是胶体的第二个性质[1]。

【活动】:观看胶体微粒在某一时间间隔中的运功轨迹动画。

【演示实验2】: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红褐色的Fe(oH)3胶体,从U形管的两个管口各插一个电极,通直流电,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讲解】:这表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像这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2],这是胶体的第三个性质。

【交流讨论】:胶体的这种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

【讲解】:胶体的分离和水泥厂除尘

【故事引入】:生活中的“卤水点豆腐”是把CaCl2(或mgCl2)加入豆浆中发生凝聚制得豆腐。

【讲解】:这是利用了胶体的第四个性质——凝聚。由于胶体胶粒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后,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能中和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和带有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常用到的凝聚方法有:1.加入电解质溶液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3.加热4.搅拌[3]。

【交流讨论】:同种品牌的墨水为何不能混用?

【演示实验3】:将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之后,分别取烧杯中的液体加入agno3溶液和碘溶液中,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agno3溶液中会有白色沉淀生成,而碘溶液中无现象。

【讲解】:这是由于na+和Cl-的直径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而淀粉胶粒直径小不能透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净化胶体,这也是胶体的第五个性质——渗析。

【交流讨论】:医学上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的原理。

【课后作业】:谈谈生活中的胶体,如何将胶体趋利避害更好为人类服务。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胶体的制备,重点研究了胶体的五个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凝聚、渗析。

参考文献

[1]陈寅,“胶体”教学设计,《化学教学》,2007(5)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7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评价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31-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保障,它具有基础性、前瞻性、规划性,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以学习(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计划安排教学的全过程,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谈教学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计

《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需要关注以下因素:(1)关注前三个层次的目标,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为总目标,要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体验探究的乐趣。(2)目标设计要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探究,掌握研究化学的一般方法与途径。(3)教学设计中的策略为实现目标服务,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环节中可以更加细化教学目标,如关于苯酚的溶解性教学环节采用了某些教学策略,这样设计教学策略的意图是什么,预期可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在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创新意识,更加深化和细化总的教学目标。(4)正确处理目标和策略的因果关系。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前提,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运用等,所以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这里目标是因,策略是果,策略为目标服务。但在实际教学策略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不断修正、补充、完善预设的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教条性、局限性,使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个人教学设计内化的目标。

2教学策略的设计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情景如何创设,问题如何设置,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选用,如何导入和结课,教材内容的层次把握和呈现,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节奏,教师的行为艺术等等,所采用的策略和所设计的方案必须体现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在形式上要多元化和多样化,在实质上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尽可能多考虑到一些问题,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尤其在重点问题的处理上要有突破。以《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重点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主线

酚和醇的结构中都含有羟基,所不同的是两类物质中的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有所不同。这种结构上的微小差异,导致两者化学性质上的较大区别。苯酚的性质不仅体现在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羟基对苯环的活化上。在全面探究其性质的基础上,将其性质与乙醇的性质、苯的性质进行对比,能有力说明有机化合物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并不是分子内各官能团特性的简单加合,而是这些官能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效应。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实施,把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之中,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具体建议如下:(1)在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先回顾苯(含苯环)及其醇(含羟基)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列表),然后预测苯环和羟基直接相连的苯酚可能具有的性质。(2)在分析了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基础上,及时归纳醇和酚的结构中,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比链烃基对羟基的影响要大的多。(3)在分析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基础上,及时指出羟基对苯环的影响。(4)在对苯酚性质的小节,可以列表比较苯、乙醇、苯酚的化学性质,补充完成引入阶段的填空。进一步强调结构上的差异是导致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的根本原因。(5)在知识巩固环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和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的事实。

2.2重点突破苯酚具有弱酸性

《酚的性质和应用》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教学安排一般需要2课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作适当的处理。把苯酚结构上的相互影响、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安排在第一课时,把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包括苯酚的分子式、比例模型等)、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安排在第二课时。笔者认为,在第一课时中,重点应突破苯酚具有弱酸性,这样可以有力地证明苯环结构对羟基的影响。苯酚与溴水的反应、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可适当简化一些,特别是溴原子为什么在苯环的三个位置上取代,不要过分的纠缠不休,也难以用高中阶段所学知识或实验加以有效验证,建议强调一点: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苯环被活化,对于为什么需要用稀苯酚溶液和浓度较大的溴水也不宜分析,留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可作为问题形式提出。

2.3把握好几个重要实验

实验设计的技巧性、探究性、科学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除了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必须完成以外,还可以补充相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探究性和严密性。如在苯酚物理性质的教学中建议做好以下对比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通常有一个误区,认为“适量苯酚晶体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后溶液浑浊”,就用来说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其实,如果当溶解度很小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里出现了不够严密的地方,所以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在苯酚的弱酸性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一些对比实验,可有效提高实验效果和知识呈现的严密性。

为比较醇羟基与酚羟基的电离程度,验证苯酚的弱酸性,一些参考资料上通常建议补充苯酚、水、无水乙醇和na反应实验,笔者认为不做为好,以理论上分析为主。主要原因在于水、无水乙醇是纯净物,而苯酚澄清液是混合物,其中有大量的水,难以从实验现象中比较。若采用纯苯酚,在常温下是晶体,加热变成液体后与钠反应,这里又多了一个加热条件,难以有效比较与钠反应的快慢,也就难以比较醇羟基与酚羟基的电离程度。

2.4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结合

《苯酚的性质和应用》涉及到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苯酚的用途,二是含酚废水的处理。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时,要关注这部分内容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一些活动,避免学生可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而教师包办。如关于苯酚的用途和酚类物质一些危害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查阅一些资料(图书馆、网上等),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交流(如课堂交流、图片和文字材料的展示),建议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关于含酚废水的处理的教学,课堂上重点处理好教材74页中的几个实验,以“活动与探究”栏目呈现,建议以学生小组实验为主,重点掌握处理的原理。工业上含酚废水的处理,建议以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拓展视野”栏目提供的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参观水处理厂,了解工业上处理酚类污染的方法和途径。在课堂上还可以展示一些实物(如达诺日夜片),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生活。

2.5知识呈现方式注意探究性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的设计从验证逐步向探究功能转化,使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如关于苯酚的溶解性教学,可通过几个实验的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一个实验是苯酚溶解在不同水量中的对比实验(注意观察浊液静置后的有关现象),第二个实验是给浊液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观察现象,再冷却后观察现象(此实验能说明的是随着温度升高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并不能说明在65℃时苯酚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的事实,这是教学中通常出现的一个误区),第三个实验是在苯酚晶体中加入苯(酒精、煤油等)有机溶剂,观察溶解情况。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的探究分析,最终归纳得到苯酚在溶解性方面的物理特性。关于苯酚的酸性问题,可以先创设实验情景(如pH试纸测定发现有酸性),然后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通过上面提到的几个探究性比较实验。苯酚与溴水的反应的探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该反应可能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然后一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生成的产物是na2Co3还是naHCo3等问题。

在知识呈现的方式上,设置一些探究活动更能突出过程与方法,其教学效果与直接呈现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别。

3教学方案设计的评价

教学方案设计的好坏,其评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三维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否得到有机的统一;二是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科学探究,合理把握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三是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关注是否注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否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和学能否和谐结合;四是需要在关注课堂教学预设的同时,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的机智和应变能力。所以教学设计的评价,不但要求在课前进行评价,还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性评价,在自我反思、评价的基础上,围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真实和现实问题,研究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差异,开展同伴互助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71-76.

[2]王祖浩,张天若.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4-70.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8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或改写小数部分为规定位数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猜测、探究、验证、迁移、归纳得出小数的性质,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

【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发猜想

师:实话实说,天气越来越热,你们在这个季节最喜欢吃什么?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老师了解到两家冷饮批发部小布丁的价钱分别为0.5元、0.50元,你们看老师去哪一家买更便宜些?说说理由?引出:0.5=0.50(板书:0.5=0.50)

师:这两个小数真的相等吗?我们不妨将××的想法先作为一种猜想,就叫××猜想吧!(板书:猜想)

师:如果这种相等关系存在的话,谁还能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XX同学后面的同学请大声说出你们的猜想结果,最后一个机会,请这一行末尾的同学回答。

师:怎么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是老师来讲,还是你们亲自来验证?每人从中选几题研究研究,说说两个小数相等的理由,看看你的学习材料中哪些可以帮上你的忙,先自己独立想一想,一会和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验证归纳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展示发现。

3.归纳。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式验证了XX的猜想,真是了不起。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小数等式,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能不能用一两句把你的发现表示出来,不光要自己清楚还要把别人讲明白,先自己想然后组内说一说,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一会把你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生:集体交流想法)

师:谁来评评他说得怎么样?可以表示出这个意思么?我建议可以说说你同意哪些,需要改进哪些?(板书:小数性质内容)

师:真是了不起!你们知道你们发现的这个成果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板书:小数的性质)

师:打开书看看数学家们怎么说?轻声读一读,还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一个疑问:添上0指添多少个0?去掉0呢?

师:这是我们大家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出的规律,让我们带着感情自豪地读一读我们的发现。准备好了吗?开始。(生:带着自豪的感情读小数的性质)

师:但我们要感谢一个同学,是他第一个提出的这种猜想,我们一起对他说声谢谢好吗?

师:放松一下,做个游戏?我说几句话,如果你同意就用这样的有节奏的掌声表示同意,不同意举手帮我纠正。

【反馈练习】

【判断】(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师:什么数末尾添0就变了?)(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辩论)双方各推荐两名代表与同学商量后再发表意见。代表说得不全,其他同学可以站起来就补充。(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现在你认为在小数性质中那个词很重要?

4.应用。

师:请你打开书自学92页(学生自学课本)

师:通过看书你又知道了什么?引出化简与改写。

师: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师生练习和生生练习)

师:(很多学生举手)别着急,人人有机会,你能写几个小数让同学化简或改写吗?(学生小组内练习)

师:我们再回到买小布丁的两家超市,既然两家超市相同的东西的价格是一样,那你认为哪一种标法更规范呢?

师:到底哪一家的标法规范呢?老师搜集到一段资料,愿意听嘛?谁愿意帮老师介绍给大家。(补充资料:在商业、银行等行业中,为了防止数字的涂改,通常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提高

师:刚才我们探究的这些问题有些咱们暂时还一下子搞不清楚,别急,先放一放,还是动手检测一下自己到底掌握得怎么样!在动手的过程中我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收获,我们来一个闯关游戏好吗?

1.出示卡片抢答:p92做一做加一个整数的例子。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画线连接起来:

0.3002.80

0.0032.08

2.0800.030

2.8000.3

师:0.003与0.030,为什么不等?

3.机动:拓展升华。

摆数游戏(抢答)每个小组利用老师发给的五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1)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都能去掉。(2)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一个能去掉,一个不能去掉。(课后思考: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四、回顾总结,提升能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师:你们是怎么获得这些成果的?(猜想――验证――发现――总结)

师:我们通过猜想、验证、发现了让小数不变的性质,那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能不能用今天的学习方法探寻让分数不变的性质?时间关系,同学们课下来探究好吗?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9

关键词: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机械基础教学,教师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内容时,如果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没有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内容抽象、概念模糊。二是技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专业基础课比较吃力,缺乏主动思维和感性认识,很难调动学习的激情。教材中虽然删减了数学推导过程,结论性地给出了“曲柄存在的条件”,及表格化的“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而且结论已经非常清晰,但是学生还是理解不透彻,很难跟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机械相互对应,不能准确把握它们内在的关系。教材中虽然有实例―简图―运动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一一对应帮助学生理解,但在教学中,却始终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此笔者对该章节内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协作学习能力,主动探究、观察、分析及综合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

教师通过实物动手演示,使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的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可获得发散性思维并激发创造的灵感。

三、重点难点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形成条件和运动特征。其难点是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及在实际生产运用中的指导意义。

四、教法学法

教师通过习旧引新―设疑―学生制作―各组验证―教师归纳、总结―课堂巩固六个步骤,让学生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练习和运用,实现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完成该章节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1.第一步,习旧引新

前面,我们学习了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都是简单地根据两个连架杆是曲柄还是摇杆来划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在一场篮球比赛场上,也许是参赛的哪一方,赛场上身材高大挑的队员有很大优势,但对其中最矮的那位运动员,也千万不能小看,他一定是很有特点的,不论在组织进攻、掌握比赛节奏、个人技术等方面,都会有独到之处。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四根杆,总会有一根杆最短,这一相对的特殊性,最短的这根杆能否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能否根据最短杆在不同位置时,判别铰链四杆机构是属于哪种类型?各杆都能否做整周运动?

2.第二步,(新课导入)教师设疑

(1)机构中具有整周旋转的条件是什么(曲柄存在的条件)?学生只有学会判断机构中有无曲柄存在,教师才能进行下一步教学。

(2)当最短杆分别处在不同的位置时,请问会出现几种机构类型?

3.第三步,动手实验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完成两个实验。

(1)第一个实验:教师对每组下发长度分别45mm、100mm、70mm、120mm的两端有孔的木条,分别让学生用螺母和螺栓依次连接,并且在连接点依次标注a、B、C、D。接着学生以不同长度的杆为机架(试着变换固定杆件),让其他杆做运动,观察各杆的运动状态,观察能获得哪几种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并做好记录。

(2)第二个实验:教师对每组下发长度分别为130mm、150mm、175mm、200mm的两端有孔的木条,分别让学生用螺母和螺栓依次连接,并且在连接点依次标注a、B、C、D。接着学生以不同长度的杆为机架(试着变换固定杆件),让其他杆做运动,观察各杆的运动状态,观察能获得哪几种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束:各组学生写出实验结论、推荐小组发言人。

4.第四步,小组验证

教师请各小组发言人,拿着自制的铰链四杆机构走上讲台,明确回答两大疑问并验证本组的结论(要求板书且标注小组编号):一是展示中哪一组机构存在曲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二是当最短杆处在不同位置时,机构类型是如何确定的?

5.第五步,教师归纳总结

(1)第一个实验结论,以杆长之和的不同为前提。一是曲柄的存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第二,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在第二个实验中不能满足第一个条件,所以不存在曲柄;分别演示两个实验)。二是当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有下列三种情况。根据最短杆所处的位置判别:第一,最短杆为机架――双曲柄机构。第二,最短杆为连架杆――曲柄摇杆机构。第三,最短杆为连杆――双摇杆机构。

(2)第二个实验结论,以杆长之和的不同为前提。在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无论哪个杆为机架都只能是双摇杆机构且曲柄不存在。

6.第六步,课堂巩固练习

举例:aB=150mm、BC=200mm、CD=175mm、aD=210mm,如上图所示。

如以aB为机架,或以CD为机架时,请问如何判断是什么机构?说出必要的判断过程。

解:(1)最短杆+最长杆之和,aB+aD=150+210=360(mm)不大于其余两杆之和BC+DC=200+175=375(mm)

最短杆aB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同时满足曲柄存在的两个条件)。

(2)最短杆+最长杆之和aB+aD=150+210=360(mm)不大于其余两杆之和BC+DC=200+175=375(mm)。当CD为机架时,最短杆必然处在连杆位置上。

最短杆是连杆时为双摇杆机构(不能同时满足曲柄存在的两个条件)。

教师提示:依次类推,举一反三;当最短杆+最长杆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会是什么机构类型?跟哪根杆为机架有关系吗?

课堂巩固目的,一是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曲柄存在条件”二是充分运用“最短杆”的这个特点准确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在讲授中,教师必须讲清“铰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这个大前提。且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得出的三个结论:①取最短杆为连杆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②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曲柄机构。③取最短杆为连杆时,构成双摇杆机构。若这个大前提不存在,即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则曲柄不存在,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且跟哪根杆为机架无关。

六、教学感受

在精心设计安排下,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实验中寻找答案、验证结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定位,充分展示个性,放手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样学生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为今后面对实际工作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10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教学质量;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08-02

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核心指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和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立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据一些基本的原则,探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以及应用实例,并进行具体的设计。

一、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发展性与全面性原则。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质量体系视为一个系统,寻找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以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系统是由诸要素构成的,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系统中的各要素在系统中不是平衡的,具有主次之分。因此,教师教学质量体系的这一系统中的各要素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根据矛盾规律,我们必须抓住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起主要作用的那些要素,要敢于舍弃那些次要的因素。只有抓住靠主因素设计的指标体系,在评价实践中才能站得住、行得通,评价结果才会真实可靠。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中发展性与全面性原则,实际是要建立纵向与横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们要用发展的纵向眼光看问题,结合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们还要横向以全面的眼光看待和设置指标,不仅侧重评价老师在课堂直接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重所评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学评价不仅要强调老师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引导老师掌握不断出现的新观念和新知识,这样才能使老师教得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2.科学性与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就是指所建立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反映教学的客观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符合教学过程的实际,各项具体指标都要反应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且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与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相呼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引导教学方向,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对教学不利。例如,我们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设立“论文数量”这项指标,结果会导致某些教师一年之间就发表了10多篇滥竿充数的“论文”;如在教学评价中,增设单凭老师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教师教学成绩好坏的衡量标准,结果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舞弊现象视而不见,导致了老师品德方面的缺失。所以,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保证科学性和方向性,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结合当今教育现状,体现现代教学理论和评价思想的发展趋势及其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3.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完备性指一方面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全面反映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目标,不遗漏任何一项重要的指标。评价指标的设计虽不能说面面俱到,但是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列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的反应事物本质特性的指标,如有遗漏或出现错误导向,就可能导致对以后工作带来不便,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独立性又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既要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整体目标体系,又要彼此独立,做到有层次,但非重叠因果关系。总之,各项指标一定要措辞准确、内容清晰无疑义,为日后教学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4.操作性与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最后付诸实践,具体化要求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可操作性要求通过实际观察、测量、评定等方法进行度量,同时也要求其过程易于操作易于实施。在定义指标可操作化的语言定义上,要求内容可测性的公平性,要简化评价程序,使广大教师都能接受使用,把教学和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一些抽象的目标可以通过转化为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而可行性要求指标内容和形式都清晰明确,执行起来切实可行。这要求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应满足以下两点:其一,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简单、明了、科学、全面、先进。然而,过分追求科学、全面、先进,会使指标数量过多,因而评价的工作量就会很大,以至于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难以承受,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积极性,达不到评价的目的。因此,在评价指标制定中内容和措辞这些都要经过严格的推敲,避免产生疑义。其二,评价指标切实可行性要求有足够的信息源,信息充足可用,这样才能确保按这一体系进行的评价具备可行性。此外,还应有切实可行的量化方法可供便用。量化方法有简单与复杂、粗略与精细之分。精确的量化方法虽然很理想,但是在统计测量知识与计算机末普及的情况下,量化方法过于复杂则失去其可行性,所设置的指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可行性反映了主观规定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脱离实际是不会被人们接受的。

5.超前性与持续性原则。评价指标在设计上更应该具有一些超前性和持续性,根据唯物论,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评价工作也一样不要停留在现有阶段,根据教学现状,总结教学经验,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然而,一般在指标体系设计时往往只看眼前,认为只要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就算完成了任务;有的则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此事。殊不知这种短期行为既不利于评价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评价指标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有些指标当下实施有些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在以后工作中会逐渐看到它的带来的良好的效果。总之,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建立教师教学平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既要反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教育教学总体情况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情况,又要便于推行操作,还要引导学校沿着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以及学校自身确定的发展目标前进。

二、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1.目标分析法。是由美国学者泰勒和布卢姆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提出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一种指标建立方法。它以数学目标为准绳,逐级分解总目标至具体可测的子目标群。例如,教育整体目标可分为认识、情感与技能三个目标,我们还可以将这三个目标继续细致地划分下去,如认知目标还可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项内容,这些内容同时还可以具体划分。目标分析可以将难以实施的抽象目标划分出来,我们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实施目标分析法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学目的有充分的了解,对其相关领域也有一定的认识和驾驭能力。当今我国的目标分析法还不成熟,还不能进行细致的划分,这种通过个人经验将教学影响因素大致的划分,导致指标模糊,目标层次重叠等缺陷。因此,我们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要注意总结验经,逐步完善指标评价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2.权重构建法。权重或权数是衡量某一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数值。一般来讲,权重的确定方法由专家根据个人经验打出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由评价人员进行统计综合,这样避免了由个人主观态度使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专家组将每个目标划分出重要指标、一般指标等等级,最后对这些划分出来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中聘请专家,分层次列出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先后顺序,多元统计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目前我国这方面较为薄弱,国外计算机事业较为发达,使用较为普遍。

综合以上提供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我们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现状,遵循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努力设计构建符合我校教育状况,突出我校教育特色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进取精神和危机感,也提升了学生的主题意识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职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9: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