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5:02

医学行业分析篇1

摘要:为适应中医学教育发展要求,提升办学层次,调整专业结构,结合三亚学院学科专业实际,调研论证了增设中医学专业的可行性

>>中医学专业床边教学模式的探索部分中医学专业介绍从绩效五层次分析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运行模式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分析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探讨中医文化作为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探析浅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质量的体会民办高校增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可行性分析规范中医学专业学生查房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责任伦理研究综述中医学专业本科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基于深层学习理论的中医学专业教学策略改进研究试论课程式CBi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社区康复》实验教学研究中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中医英语eSp教学研究与实践同城对调实习模式在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探索和实施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eB/oL].(2015-11-13)[2017-05-15].

[5]江丰,张炳立,李玲玲.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研究概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3).

医学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女大学生;月经;健康知识行为

月经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是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和出血。从青春期开始到更年期结束,月经现象伴随着女性一生[1]。对于高校大学生女性群体而言,正处在一生中最重要的身体和心理成熟阶段。据资料显示,在高校女生就医中,月经失调是女生最常见的症状,占各种临床疾病首位[2]。为了掌握在校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帮助学校做好健康教育开展与健康知识普及,加强对女大学生保健工作的重视。笔者选择本地两所高校以计算机、艺术教育、物理教育、英语教育、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在校本科女大学生共236人,调查学生月经健康知识行为情况,研究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的月经保健问题;探索高校学生保健的良好途径与方法,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非医学专业在校女生236人,年龄19~23岁,平均21.06±0.91岁;平均初潮年龄12.8±0.06岁。

1.2方法

参考美国月经健康知识(mHG)[3]问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补充,自制月经情况调查表;采用无记名调查方法,由经过相关培训的调查员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解释有关专业名词,当场发放,由调查对象当场填写,问卷回收率100%,力求问卷真实可靠。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背景特征

共调查236名女生,均为本科在校二、三年级学生,其中二年级175人(74.15%),三年级68人(28.81%),城市(含城镇)129人(54.66%),农村107人(45.33%).

2.2痛经

调查显示痛经发生率为76.35%,其中轻度(略有腹痛,不影响学习生活)38.62%,重度(腹痛明显且持续时间超一天以上、需要休息、甚至伴发恶心呕吐等表现)12.54%;在重度组中,知晓需就诊并接受过药物缓解的36.72%,从未作任何检查处理、单靠身体耐受的占63.28%。

2.3经期保健状况

有78.38%(185/236)的女生具有经期保健意识及行为,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及保暖、休息与活动调整、自我心理调适等。知晓经期不当行为可能影响健康和生殖的女大学生有88.98%(210/236)。

2.4对月经失调知识了解情况

绝大多数女生听说过月经失调,95.76%的同学知道是女性妇科问题。对月经失调的原因、类型、具体表现、预防等知之甚少。56.81%的同学在未就医情况下自认为曾经月经失调。月经异常能积极求医、做过相应治疗的同学有11.34%,目前仍在接受治疗的有3.69%。

2.5月经保健知识来源

调查显示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月经健康知识来源相当局限,主要来源是同伴、同学(46.61%),其次是家人(32.20%),另有来自网络、书本等媒体(12.28%),而来自学校保健教育途径甚少(10.59%)。乡村组情况与城市(含城镇)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3.1痛经知识行为情况

本组资料中,痛经发生率较高,为76.35%;而在重度痛经女生中,积极就诊并接受过药物缓解的占36.72%,从未作任何检查处理、单靠身体耐受的占63.28%;可见许多女生对于相关痛经的知识行为比较欠缺,而痛经除了原发性在青少年中常见外,与营养、精神心理因素等也有关系;临床诊断中还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1]。本组女大学生处于生育年龄段,并不排除会有此类病理问题,提示学校应注意加强女生生理健康知识宣教及体检工作。

3.2月经保健知识行为状况

从本次调查看,非医学专业女生由于学科特点,对月经保健知识来源主要是同伴、朋友、家人或媒体途径等,农村组相对于城镇组具有明显差异。而学校教育存在严重不足,显示普通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健康知识教育的迫切需求[4]。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女生对经期卫生知识、月经失调等还是具有一定了解的,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我保健、出现月经异常知道就诊等,但相关围经期保健、月经病防治的专业知识还很欠缺,学校教育还应引起足够重视;校医与老师共同配合,探索实施多种途径的保健教育,例如妇科专家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健康体检等,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早期发现疾病,及时干预、治疗,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7-348.

[2]李士谕,杨荷清.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女生月经失调情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1994,15(2):156.

医学行业分析篇3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作为医院信息分析的重要资源,为医院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如何结合医院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追寻形成原因,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满足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选用恰当财务评价指标是关键之一。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一)不注重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由于医院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收支汇总表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据此计算出的一系列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院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但它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揭示医院现金流转的能力,没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保证。因此,这些比率在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二)不注重非财务信息指标分析

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只注重过去财务、经营状况,并不着眼未来,而非财务信息比传统的财务信息更有预期性,更注重未来趋势,所以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预测信息。另外,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以管理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网络化为基础,能够及时、连续地对医院运行进行跟踪监视,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问题。最后,从财务结果出发追溯到非财务因素的方法增加了非财务信息与医院结余的相关性,在分析财务数据的同时使经营管理者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能够显现出来。

(三)缺乏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指标

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只是分奖金、算物价的办法。未能采用全面成本管理法。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四)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现行医院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揭示硬性资产,对知识资本、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医院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医院的无形资产是医院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所以,衡量医院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应为重要的财务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地衡量医院的真正实力。

二、医院财务分析中应重点分析的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需要在传统医院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和补充以下内容:1、整体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在单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将各指标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强化对医院经济运行的整体性分析,以掌握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和效益。同时要针对医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分析。如对专项成本效益分析、设备购置可行性分析、收人增长点分析、医院绩效分析等。2、加强医院现金流量情况分析。面对医疗市场的发展机遇,医院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实行负债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现金流量信息,许多医院发生财务危机是因为现金的短缺造成医院信用的丧失,因此,进行财务分析评价筹资方案时不仅要关注“收益”,更要关注“现金流量”。3、加强卫生资源的效能结构分析和医院创新能力分析。如何挖掘潜力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现有资源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对人力资源效益进行分析,有利于医院注重对更新人员知识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出现,推动了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特别重视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4、重视医疗市场分析。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医院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必须经过市场调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方案。5、开展成本控制分析。实行成本控制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开展成本控制分析,首先要正确评价医院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效果,提高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其次要揭示医疗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三、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于财务指标的建立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建立医院财务分析指标必须考虑可比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及“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设计指标时,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通过同一医院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比,可预见医院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医院指标的横向比,可以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财务分析指标的设计要符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其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盲目照搬照抄,每一个指标的使用都要具有实际意义。结合医疗行业的特点,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效益指标1、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职工人数。其中,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该指标是医院职工创造价值的体现,通过本指标的分析,对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非常重要。2、固定资产收益指标率(1)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百元)。该指标说明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价值.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2)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专业设备平均额。此指标反映医疗设备利用效率和医疗设备获取收益能力。

3、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4、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100%它是限额指标,该指标对控制以药养医,遏制药品购销不正之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5、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它是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不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支出)的比率,表示医院经常性的平衡能力。经费自给率大于l说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小于1说明医院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将无法生存。6、收支节余增长率。(本年业务收支节余一上年业务收支节余)÷上年业务收支节余。业务收支结余增长表明医院经营管理好,医院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能力强。7、医疗收入增长率。医疗收入增长率=[(本期医疗收入一前期医疗收入)/前期医疗收入]×100%.可以用此指标对医院(科室)经营效益总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分析业务收入总趋势。8、医疗成本降低率。医疗成本降低率=(本期医疗总成本降低额/前期医疗总成本)×100%.这个指标反映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评价被审医院医疗经营中的成本管理、分析业务成本总趋势情况。

(二)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应加入到现行医院财务评价分析体系中,医院获取现金及等价物与医院实现的结余比较,更具有客观性和稳健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分析:

业务收支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业务收支结余

它反映医院收益中现金支持比例有多大,判断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

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收入+药品收入)

资产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揭示医院正常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及等价物。

(三)负债比率指标

负债比率指标主要指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通常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偿债风险很大。一般来说资产负债比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为发出预警信号,医院应予以足够的注意。

(四)变现能力比率指标

该指标反映医院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用于评价医院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医院流动比率越大,债权人越有保障,但过大的流动比率则表明医院对外部资金未能有效运用,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以2:1为好。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用于衡量医院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情况下1:1被认为是较为正常的速动比率。

(五)反映管理水平的指标

1.应收医疗款周转率=业务收入÷应收医疗款平均余额。它表明医院的病人欠费回收的速度,一般认为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收款速度快、资金占用少、坏账损失可以减少、资金流动性高、企业偿债能力强。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药品材料支出÷平均存货额医院存货主要是卫生材料和药品,此指标反映医院存货管理水平,衡量存货库存是否过量,测定医院存货的变现速度,在不妨碍医院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应以最少限度的储量为最好。

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这个比率是表示流动资产“产生”业务收入的倍数,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率。

4.固定资产增值率=全年净增固定资产÷年初固定资产总值。它表明医院规模的发展及医院技术手段的更新程度。

5.管理费用占总支出比率=管理费用÷支出总额。该指标反映医院总体的管理水平,降低该指标的途径是降低管理费用或减少管理人员,引导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病人费用评价指标。主要有:它主要包括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门诊人次药品费、每床日收费水平和每床日药品费四个指标。这些指标既属于社会效益指标,又属于经济效益指标的范畴,一般来说这些指标不宜过高,应相对合理,以满足患者“少花钱,治好病”的愿望。

四、在财务分析时必须考虑的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分析的典型方法是“平衡记分测评法”,从财务指标、顾客满意度、内部管理流程(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创新学习能力4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价医院管理水平,把医院的长期战略与短期行动联系起来。其分析评价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医院的各个方面。非财务指标的核心指标有:

(1)平均住院床日数=出院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病人数

此指标是衡量医疗业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病人住院床目数越长,表明医疗业务质量不高,反之,表明医院业务质量较高。

(2)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

它反映了病床的一般负荷情况,说明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益,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它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4)人均门诊人次=门急诊人次÷职工人数

此指标反映医院职工劳动生产率。

医学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08-04

市场营销学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学科。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的实际需要,市场营销学知识已逐渐渗透到医疗器械学科之中,形成一门专业性的市场营销分支学科,是一门内容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学、哲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它将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医疗器械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而出现的机会与优势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有着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医疗卫生行业、个人或家庭广泛的服务利用的需求,必将成为本世纪发展最快的管理学科之一。

一、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历史沿革

戚鹏等人认为,“教材建设工作在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内容、创新性的滞后,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相脱离,教材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对教材编写质量的监控”[1]。就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来讲,起步较晚,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从国外引进市场营销学编著、杂志和国外学者讲课的内容译稿。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更是黑洞,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高校只是近十年来的事,且并不多见.即使开设此课程的高校也没有教材,所用教材几乎都是教师自编,湖北科技学院与国内多数高校一样,采用自编自用教材。2011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医疗器械营销实务》十二五规划教材,供高职高专医疗器械类专业用,可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教材,它只为今后教材建设提供最初的式样和铺垫,也能为编著出版一部供医疗器械类专业使用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优质教材提供研究基础。

二、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架

(一)课程内容目标与体系设计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总体设计,在“管用、够用、实用”的整体设计指导思想和“边教学、边探索、边选材、边优化”的内容建设原则的影响下,探索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本着以营销理论为主干线,融洽医疗器械知识特点,在市场领域中形成专业性营销学分支学科,突出以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目标、任务为中心组织选择教学内容,以医疗器械营销对象为载体而设计营销知识点,达到以点带面,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匹配、实践知识与岗位技术匹配、营销知识与管理能力匹配的关联性,并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营销知识、技能的要求,完善课程内容构建体系。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适用专业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探索,实质是课程性质的择向。作为非营销类专业或医疗器械类专业使用,在其使用策略选择方面,它针对不同学科或专业来说,可以是一专业基础课,也可以是一专业的主干课;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可以作为医疗器械营销或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也可以成为选修课。当然,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作为新学科、新课程的面世,依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其课程性质应定论为是一门具有系统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适应什么专业用?课程性质的定位已阐明,它主要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维护)专业,药剂设备制造与维修(维护)专业、医学影像设备与管理专业、眼视光学专业使用;也可供医疗器械营销专业、药学营销专业及从事市场营销或销售管理人员参考。

(三)课程范畴教学要求与学时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属于管理学科范畴。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等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观念,培养学生应用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知识解决企业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学时分配,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的先修课程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明确了这些课程,有了这些课程的知识,其营销学的学时配量也就有了基础和方向目标,一般要求是按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地位与实际需要而分配学时数,其课时量策划,医疗器械类本科专业必修课配量48学时,专科类专业以36学时为宜;如果作为本科专业选修课来开设,学时分配宜36学时为度;公共选修课就不用分专业,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分配18学时左右,当然这都是个商榷的课时量,仅是个参考的标准。

(四)课程内容体系的架构

四年多来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实践,探索课程内容与结构体系,以总结性概括出适合理工医类专业特点,体现出医疗器械行业开发生产、营销管理的思想方法,针对医疗器械类专业的差异,已将基本内容的精选与结构框架设计分为10个主体模块部分,并在每个模块后备用中英对照的关键词、模块思考题、典型案例与思考分析,以助知识认知、识记与保持,达到理解、掌握与应用知识、技能的目的。

1.医疗器械市场营销概述。(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营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阶段特征、内涵及其外延,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掌握医疗器械营销的含义、内容,熟悉医疗器械营销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关系、医疗器械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医疗器械营销学的意义。(2)教学内容:市场与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医疗器械营销的含义、内容与范围,医疗器械营销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关系,医疗器械营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环境。(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环境和企业营销行为的关系、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主要构成,应用分析、评价市场机会与环境威胁的基本方法,分析企业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所应采取的对策,熟练掌握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环境概念和特点,医疗器械市场宏观环境分析,医疗器械市场微观环境分析,医疗器械企业内外环境Swot分析。

3.医疗器械市场购买行为分析。(1)目标与要求:了解消费者市场的含义、特点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一般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学会运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类型及其特征。了解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市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市场营销组织的演变,掌握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和生产者购买决策过程的阶段特征,运用生产者、中间商和非营利组织的购买行为类型及其相关原理,分析中国组织市场购买行为的特殊性[2]。(2)教学内容:消费者市场的概述,医疗器械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及其购买决策过程,医疗器械组织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4.医疗器械市场调查与预测。(1)目标与要求:了解医疗器械市场信息对企业法的重要性,掌握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含义与构成,掌握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过程和方法、步骤;预测市场的需求,应用市场营销调研和预测结论为企业市场营销决策服务。(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现况调查与分析,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预测[3]。

5.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组织、计划与控制。(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组织的演变、组织形式及其对现在和将来的事务的具体安排职能,掌握营销计划内容与实施,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指标及其意义,明确计划是企业进行营销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够协调营销活动,掌握面向对象的营销技术,加强营销管理,从而实现营销目标;掌握营销控制,面对现在和将来,开展营销质量监控,实施营销质量评估[4]。(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组织,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计划,面向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经销商、医疗卫生机构推销医疗器械实务,医疗器械市场营销控制。

6.医疗器械目标市场营销战略。(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战略各步骤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及其联系,理解市场细分的作用和依据,应用市场细分原理和市场定位方法,处理企业目标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细分,医疗器械目标市场选择,医疗器械市场定位。

7.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组合策略[5]。(1)目标与要求:了解产品的概念及其营销价值,掌握产品组合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及其营销策略,学会应用新产品开发过程、新产品采用与扩散过程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决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存在的各种问题;了解医疗器械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定价的一般定价方法和基本策略,学会应用价格变动的反应及价格调整原理,分析医疗器械行业的价格大战及其利弊得失;熟悉分销渠道和物流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分销渠道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分销渠道和物流管理,以及各类中间商的作用,并应用分销渠道理论来解决当前企业营销的现实问题。掌握促销的含义与作用,促销组合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促销方式的主要特点,理解广告的设计原则和人员推销的基本策略,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的主要活动方式,应用促销组合理论,分析中国企业促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内涵、构成、特点与作用,医疗器械产品策略,医疗器械定价策略,医疗器械分销策略,医疗器械促销策略。

8.医疗器械招投标与融资租赁[6]。(1)目标和要求:了解医疗器械招投标、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形式、特点及其流程,掌握合同签约与履约的法律责任。(2)教学内容:招标、投标及其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经营租赁、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医疗器械招投标的种类、范围与形式,医疗器械融资租赁方案设计与实施,合同签约与履约。

9.医疗器械市场国际营销。(1)目标与要求: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掌握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的基本标准,揭示和分析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和基本营销策略。(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概述及其演进,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比较,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医疗器械国际市场目标选择与进入方式、关税知识,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与组织形式,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

10.创新理念与特色营销。(1)目标与要求:了解关系营销理论知识,掌握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掌握绿色产品市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服务营销的定义、分类,服务营销组合策略,了解网络营销特点,运用网络营销策略;了解体验营销特点,学会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体验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了解文化营销内涵,掌握文化营销特征。(2)教学内容:关系营销的概述及其运作;绿色营销的内涵及其特征;服务营销营销概念、分类及其服务特征,服务营销组合与质量管理;网络营销特点与运行方式;文化营销内涵及其特征,文化营销层次与功能;医疗器械体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体验营销特点营销策略;水平营销的概念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三、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近几年课程教学实践成效

几年来,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在满足教学需要中选材,在不断充实内容中优化知识体系。已在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必修课)和2010级、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选课)的教学中,通过课程试教、试改与内容精选的程序运行中,使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从理论教学上讲,仍采用课堂班级授课,辅导课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实践教学主要途径是每年参加一次区域性或省、市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5―6次医疗器械市场调研、营销案例分析,也有平时的课堂案例短时讨论。

(二)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主要教学方法。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教学鉴于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教材,书市上典型营销案例也较少,教学参考也处于短缺状态,教学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适量结合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阅读有关医疗器械市场营销案例资料。讲授要求少而精,讲重点和难点,启发引导学生自学;也可运用医疗器械典型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式学习;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参与营销多种形式的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主用教学手段。采用讲授与自学结合,案例分析与讲堂讨论结合的方式。基本策略是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情景模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安排案例分析作业,给学生接触实际、运作分析的机会,达到实践操作的训练目的。

(三)课程考核目标与单科成绩计算法则

课程结业考核。实行试卷考核的传统模式,采用百分制计分。对于非营销学专业学生来讲,可以通过营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加深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系统性认知,体察其课程内容的整体概貌。但这方法有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的基本概念、难以考量出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的缺陷。

考核成绩计算。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占50%;医疗器械年展会和医疗器械营销案例分析是学生实践课考核的资料与标准,成绩占30%;平时上课考勤、课堂纪律等项占20%。综合计算单科结业成绩,满分100分。

(四)课程考核命题设计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开设的一门专选课、专业必修课程。课程考核试卷命题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层次、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结业水平,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和目标层次要求编制。试卷分大题型,以各大题学时分布与该门课程教学中所占的学时数对应,各大题考分分布以考试内容所占全卷的总分分值,体现教学时数的短长,体现知识单元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全卷知识考点涵盖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体系,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并保证多数考生能够在规定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回答,其试题难易度、期望考试质量与实际命题目标测试要求相符合。

(五)课程内容构建质量与效果的实证分析

课程内容构建质量与效果的实证分析,其实证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多方面的,本例见证于采用课程内容选择与内容结构体系调研,课程教学考核的质量分析等手段举证比较。

1.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系实证分析。调研对象与方法,以调研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必要性、学时数、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系设计问卷调查表。2011年7月以来,先后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回校面谈等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向毕业生和在校生共发放调研问卷46份,实际收集有效电子版、纸质版问卷共37份,无效卷3份,有效卷回收率约占80%。

调查结果。对医疗器械类专业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必要性回答,有19人认为很有必要开设,14人认为可以开设,4人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对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时的回答,23人认为开设36学为好,10人认为54学时合适,4人认为36学时多了;对近三年开设医疗设备营销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知识含量与内容结构安排的认知,24人认为内容管用、够用、实用,13人认为内容基本上管用、实用,内容缺少不够用。

实证分析一。从教学学时看,认为36学时多了的观点认为,医疗器械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医疗器械使用、维护与维修,做售后服务性技术工作,学点营销知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学;持36学时不够用的观点认为,医疗器械产业是关系人身安全与健康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将会推动医疗器械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就包括数量和质量,需要懂得医疗器械营销学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营销工作。最后的结论佐证了开设36学时比较合适,其点击36学时的人数也占多数(62%,23/37)。

实证分析二。从教学内容方面看,撇开认为内容基本管用、够用的观点而来讨论其认为内容不够用的说法。认为内容不够用是因为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较大的支柱产业,营销学涉及的学科知识面宽阔,只有足够学时、丰富知识内容才能构成知识内容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的连贯性、实用性,才能更好地融入特色营销、家庭医疗保健仪器营销,体验营销知识内容。

结论,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内容知识的宽度、深度及其结构体系的科学性,是个漫长的建设与优化过程。对已持有的不同学说,可能是当时的问卷调查表没有把本专科分类设计而形成的调查自身误差,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2.课程考核与考试质量实证分析[7]。在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探索研究,以教学实践为手段,并在教学实践中选材,2010年以来,对课程内容构建质量与效果的考核,用教学测量来举证分析。以2010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医疗设备营销课程结业考核为例,考核资料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课程考试质量软件录入医疗设备营销课程结业考核分数,自动生成考核结果及其成绩分析、质量分析数据。

考核结果,本专业共有35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2分,最低分61分,平均分75.8分,标差8.37,偏差0.12,峰度2.18,区分度0.23。

考试成绩分析,从成绩分数段分布频数看,高分或低分的学生数相差也不远,大约处于持平,频数曲线显示中间高、两边低状态,近似于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考试分数在均值75.8±8.37的范围内,考核结果与结论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系统掌握和理解程度。

考试质量分析,从试题总体上看,以偏度与峰度见证,偏度值为0.12,表明考试成绩的分配,属于正偏态,偏态程度属中下等。峰度值为2.18,本次考试成绩的分配曲线属于近似于正态曲线,为扁平而略带尖的顶峰度。再从区分度看,它是衡量、鉴别学生水平能力差异的指标,本次考试区分度值为0.23,在区分范围0.4~0.5之外的下限,表明考试质量没有较好地区分学生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戚鹏,邢鹏.高校教材建设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

校教育管理,2009,(4).

[2]蒋长顺,乔忠.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

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胡亚荣,金浩宇.把握企业需求提升医疗器械专业学生

就业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2,(18).

[4]王能河.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J].中国市场,2012,(5).

[5]吴锦.浅谈药店会员制创新营销策略研究[J].价值工

程,2012,(17).

[6]金兴,乔忠,王能河.医疗器械营销实务[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1:179-210.

医学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医学生培养;流失;人文素养;专业思想

卫生人力资源是“所有国家卫生系统的核心”,“卫生系统最重要的方面”,“卫生政策的关键构成因素”。[1]而统计数据表明,近二十年,中国医疗领域正出现人力资源危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目普遍缺少。[2]在这个现实条件下,培养更多好而精的医学生成为医学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和需要。然而,在培养医学生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产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规划不清晰等问题,从而出现转专业、休学、退学警告乃至退学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以及通识教育阶段(以下统称为前期)更是由于学生对于人生和职业尚未建立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对未来存有较多迷茫和困惑,而更为普遍。以笔者作为辅导员所带的班级为例,2009级检验班全班入学报到人数为72人,在第二年申请转专业就有10人;2009级临床五年制二六大班共92人,在第一第二学年共获退学警告共4人次,因学习压力申请休学1人。由此可见,前期教育中医学生流失问题不容小觑。因此,对本科阶段医学生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中的当务之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目的:通过资料查询,对已经完成前期学习阶段的班级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医学生流失情况的影响,进一步对造成医学生流失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及探讨,希望给予学校及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参考,提出建设性建议。

1.2调查方法:收集并统计2008级、2009级及2010级三个年级的医学检验、护理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八年制和口腔医学七年制五个专业共十八个班级的开学报到人数、在前期转出的人数及原因、转入的人数及原因。对这十八个班级的数据资料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并采用个案访谈的方式对有转专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了调研了,析出医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研究主要收集了2008-2010级五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入学报到总人数、现有人数及不同原因转出人数。护理学专业三个年级的人数分别为91,89,50人;医学检验专业分别有58,71,72人;临床五年制每个年级两个班,三个年级分别有84,94,86人;口腔七年制分别有41,42,29人;临床八年制分别有96,93,99人。

2.2对流失率的多因素分析

首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医学生的流失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与专业这两个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再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与专业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

表1各年级、各专业学生流失率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1F值1p值年级10.27510.777专业111.33810.037年级*专业12.83210.2122.3年级对流失率的影响

将不同专业相同年级的医学生人数合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年级这个因素对学生流失率的影响情况。由表2中结果可知,三个年级学生的流失率都在5%左右,卡方值为0.430,p>0.05,因而年级对于医学生流失情况的影响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将不同年级相同专业的医学生人数合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专业因素对医学生流失率的影响。由表3结果可知,卡方值为34.910,p远

3.1医学生总体流失量较大:

3.1.1学习压力较大,无法很好适应:医学专业与传统的理工科、文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兼具文科的记忆、积累和理科逻辑判断的特点,显然基础教育的学习方法是不适用的。进入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大量的专业医学知识的学习令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一项针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表明,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的各因素中,“学业课程负担重”、“择业压力大”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占据前三位。[3]有相当一部分访谈的学生表示,在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调整和适应,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1.2学习内容枯燥,容易丧失兴趣:医学学习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是由大量的医学理论知识堆砌而成,学生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理论知识,完成医学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方法的初步构建。此时的教学内容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实验课、讨论课,但由于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实际病例,学习内容仍稍显生僻枯燥。并且由医学的科学属性决定,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学生处于接受式学习,相较其他学科的高校学生,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机会较少。因此在这个阶段医学生更容易丧失兴趣而厌学。

3.1.3失去原有学习优势,易有心里落差:与其他学科不同,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医学是在高中及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科。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入学前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与专业相关知识相差甚远,医学生面对一切从零开始的压力。而进入我校医学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各省成绩最为优秀的学生。曾经的“优秀”与“拔尖”可能不复存在,此时如果无法合理掌握学习方法,及时调整学习心态,一部份学生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而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心理问题。

3.1.4医学专业特殊,心理不能耐受:为了锻炼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设置解剖、动物实验等课程。有部分同学因为恐惧等心里问题不能够耐受医学课程,产生不敢动手操作、逃课等现象,也有部分学生因此而放弃从医规划。

3.2非临床专业较临床专业学生流失量大:

根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到,临床医学八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制和临床医学五年制等临床医学专业流失较医学检验、护理等非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流失量较多。分析原因,笔者通过与学生访谈后,认为可能为主要为以下两点原有:

3.2.1临床医学专业更为符合学生心目中对医生形象的设定,所以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设定更为坚定。而检验、护理等“非临床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对口职位的清晰认识,往往会产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此时,如果缺乏正确有效的疏导,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成为医学生流失的一方面原因。

3.2.2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是作为临床医生,而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毕业后大多是作为辅助医技工作者。从事实情况来看,临床医生较其他辅助医技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度高,收入平均水平也高出很多;非临床专业学生会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想法。

3.3临床专业中短学制医学生流失量较大:

从数据分析来看,临床专业的长学制(临床八年制及口腔医学七年制)学生专业思想较临床五学制学生专业思想相对稳定。分析其原因,五年制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全科培训、小科室以及医技科室,而内科、外科、妇产科与儿科这些专业方向明确、比较热门的科室则以招收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与博士毕业生居多。[4]故而,大部分五年制医学生会选择继续读研。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上海某医院学习的五年制毕业生读研比例达到77.8%。[5]所以说,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保研和考研的占了很大比例。那么选择读研,使得五年制医学生产生的流失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3.3.1较大考研压力:短学制学生在基础医学院学习期间,直接面对考研等压力,心理负担更重,在应对压力过程中更容易对未来产生迷茫和困惑乃至畏惧心理,因而流失比例相对更高;而与之相比较,长学制学生的职业规划更有保证,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普遍更为明确,学习方式更趋向于自主学习、主动求知学习,因而过大的学生压力、不稳定的专业思想、迷茫的职业规划等心理问题相对较少,流失人数也相对较少。

3.3.2较长学业时间:本科五年学制临床医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至其毕业一般至少需要8年时间,如果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则一般至少需要11年时间;相对而言,长学制学生所需时间相对较少,临床八年制学生8年毕业为博士学位,口腔医学七年制学生7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对于时间的考虑也可能是造成短学制医学生流失的一大原因。

4.医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医学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案例教学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45-02

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受到的监管相对较严,医药产品的营销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多,学生在学习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时就相对较难。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到真实的医药营销环境中,找到适合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郑金洲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依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精心策划,以案例为载体,给学生营造一个特定的事件情境,通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融入医药行业中收获更多的行业信息,可以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章节为例,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实例介绍

(一)所选章节内容

医药环境既是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医药企业一切营销活动的决策依据。因此,医药营销环境分析对医药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本章节进行案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熟悉医药营销环境包含的宏观、微观因素,充分认识医药营销环境的重要性和医药环境的特殊性,并且掌握Swot分析方法。

(二)案例选取分析

根据案例选取的真实性、适中性、新颖性和符合教学目标性的原则,最终确定选择“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和“中国银发市场商机巨大,可用孝顺做文章”这两个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第一,案例搜集遵循真实性原则。以上两个案例分别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和“参考消息网”,网站的权威性确保了信息的真实度。第二,案例选取遵循新颖性原则。健康产业、银发市场是目前医药行业的关注焦点,两个案例分别是2014年和2015年的新文章。第三,案例选编遵循适中性原则。结合医药高职生学情分析,对案例进行取舍和归纳,删除与教学目标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对不易理解的部分进行补充说明。第四,案例选编紧扣本次案例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见表1)。

表1案例教学的维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对医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大意义;熟悉医药市场营销微观和宏观环境因素;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Swot分析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Swot方法分析医药企业营销环境的能力;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对医药行业特殊性的分析能力和领悟力

情感目标培养对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敏感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两个案例的选编侧重点不同。“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案例是使学生学会分析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中国银发市场商机巨大,可用孝顺做文章”案例是让学生学会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医药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本次案例教学的时间是100分钟,依据呈现案例、设定问题、分组讨论和总结评分四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案例呈现(15分钟)。为了吸引眼球,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呈现案例前,播放一段时长约5分钟的关于“医药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主题报道,目的一是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是根据报道启发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环境问题的思考。接着,将课前准备的案例资料分发给每位学生。

步骤二:设定问题(10分钟)。针对“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案例,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案例中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因素哪些属于微观因素,哪些属于宏观因素?”设定此问题目的是使学生能清楚界定医药营销环境的微观、宏观因素类型。此问题相对容易,符合高职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二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哪些是医药行业要考虑的特有环境因素?”设定此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视角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专业敏感性。针对“中国银发市场商机巨大,可用孝顺做文章”案例,也设定两个问题,一是“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银发市场进行环境分析”。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Swot法分析具体问题。二是“假如你是某个医药企业的Ceo,将重点投资开发银发市场,请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初步确定一个投资项目”。此问题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的难度,角色的设定会使学生从企业Ceo的角度思考问题,角色的扮演更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前一问题的拓展和延伸,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步骤三:分组讨论(50分钟)。首先,在课前对全班学术进行分组,考虑到学习效果,每个小组5~6人比较合适,多了容易引起“搭便车”现象,少了不利于“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分组时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采用抽签随机组合的方式。其次,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有成员分工,以便各司其职,积极参与讨论。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监督,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提示,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四:总结评分(25分钟)。首先,小组代表总结。小组派代表进行案例讨论结果的总结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对发言小组进行提问,根据总结发言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分。其次,教师总结。教师在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进行总计,并结合小组的讨论和发言情况进行评分,对好的方面进行肯定与鼓励,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此外,留下专门时间,鼓励学生对没弄懂的问题进行提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效果评价与分析

按照教学设计,笔者于2014年9月对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班级学生为46人,按照计划抽签分组,共分为9个小组,其中8个小组是5人,1个小组是6人。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有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需经提醒后方能加入讨论的队伍。此外,有些学生提出能否借助手机上网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经得老师的肯定和同意后,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讨论和总结的任务。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本次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学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匿名性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6份,收回46份,有效问卷46份。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案例教学的必要性。93.0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是必要的,认为通过案例教学的课堂更有活力;6.98%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没有必要,理由是感觉自己认知水平不够,很难参与其中。

第二,案例选编情况。86.96%的学生认为所选案例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符合教学目标;13.04%的学生认为案例内容不够吸引人,建议找身边的具体医药企业的案例或者知名企业案例。

第三,学生参与度情况。91.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参与度高,通过讨论能相互激发思路,既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表达能力。8.70%的学生不积极参与讨论,原因主要是:紧张,不敢发言;口才不好,不好意思表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

第四,教师所起作用。89.1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案例的甄选、课堂秩序的协调、疑难问题的引导等;10.9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作用不够,原因是授课老师人数不够,学生有问题时不能及时给予引导。

第五,案例教学的效果。80.43%的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感觉满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希望以后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19.57%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甚至不满意,原因有两个:一是自身原因造成,二是与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引导和把控有关。

四、结论与建议

实证分析的数据和信息表明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实施非常必要,同时也表明目前的案例教学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二是加强案例的选编能力。关注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更合理地选择案例进行教学。三是重视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虚心接纳,积极改进。四是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和考核,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魏华.教师教学案例分析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12) 

医学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动物药学;教学改革;兽医药物分析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2-0338-01

兽医药物分析是动物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方法学科,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动物药品的质量控制[1-2]。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是兽医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认识、掌握兽医药物分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就本实验课程内容而言,以验证性实验、仪器的操作训练为主,缺乏创新;教学方式上,传统的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成绩判定以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验操作。针对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兴趣,现就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法等进行探讨。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我校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物分析实验纳入在兽医药物分析课程中,根据动物药学专业的特点,该校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内容包括了原料药、制剂的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药物主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现有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内容能使动物药学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实验原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兽医药物分析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在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兽医药物分析的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校兽医药物分析本科实验教学为“课程加实验”的模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合为一体,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此外,目前兽医药物分析实验内容中印证性的实验多,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自选式实验少;以上教学实验的内容,很难适应现代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校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学时限制,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根据分析仪器在现代动物药品质量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对现有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选择的实验内容,除了涵盖常用仪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外,还结合兽医学院的大型科研平台,将红外光谱仪、薄层扫描仪等分析仪器的使用纳入到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内容中。通过这些实验的开展,使学生更多地熟悉常用药物分析仪器的使用;通过色谱、光谱等分析仪器用途的对比,巩固学生掌握色谱、光谱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大型科研平台仪器的引入,培养学生对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种分析仪器的使用也能使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兽医药物分析工作时能更快进入工作状态。

2改善实验教学方法

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意义重大[3]。丰富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能极大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鉴于此,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实验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在开始实验课教学之前通过预实验进行备课。因实验课与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上的差异,多数实验课程任课教师往往忽视实验课的备课环节以及实验课教学前的预实验环节,认为经过几轮实验课程教学,已经掌握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了解了实验课程中的重难知识点,自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实验教学前的预实验。然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因每次实验所用耗材、药品不同,容易导致实验实施过程中实验现象的差异,如果教师不在实验课之前开展预实验,往往难以判断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难以透彻讲解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在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开始前,教师通过做预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课程备课,在预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的重难知识点,了解由药品差异导致实验现象的差异,此外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向老教师请教、与同行交流等加以解决,有助于课堂上知识点的讲解[4]。通过预实验的环节,任课教师还可进一步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流程,规范实验操作步骤,有利于在课堂上对同学进行详细、具体的实验指导。

其次,在教师做好预实验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课前的预习,通过实验课前的提问式讲解,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结合实验原理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一般是由任课教师准备好所有的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上课时学生只需按照实验讲义,根据教师示范按部就班操作即可。考虑到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让学生在实验课上被动接受惰于思考,难以获得有效的实验教学效果。鉴于此,学生在实验课开课前重视预习,课程中针对实验课重难点提问,强化学生预习效果,并将学生回答问题情况与学生平时实验成绩挂钩,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5]。在部分实验如“葡萄糖的杂质检查”中,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常规试剂如稀硝酸、硫酸钾溶液等,要求学生参考中国兽药典自行配制,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进行文献资料调研的能力。事实证明,这种强调学生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实验的思考。

3优化实验课程考核方法

实验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的考核[6-7]。我校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尚未从兽医药物分析理论课独立出来,以往任课教师对实验课程的考核以实验报告为主,且考核成绩在兽医药物分析理论课成绩中占比很低,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专注于实验报告的撰写而忽视实验的具体操作,甚至为进行较好的实验分析,不惜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改。此外,这种考核方式会影响学生对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实验操作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忽视实验课程中的动手环节,极大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校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考核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设置的现状,为提高学生对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对现有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考核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在对学生进行实验课程评分时,充分考虑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课程的预习、实验中的具体实验操作、实验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3个方面的表现,将这三方面的表现纳入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中。根据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讲解时的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预习情况;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衡量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掌握学生对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理解程度。将实验预习情况及实验操作纳入实验课程考核指标,可提高学生对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注重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杜绝学生为了写出完善的实验报告编凑、修改数据的情况。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还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结合实验原理认识到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考虑到我校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尚未独立设置,对于实验课的考核依附于兽医药物分析理论课考核,在进行兽医药物分析理论课考试命题时,适当增加部分实验方面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如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仪器原理、操作方面的试题作为2009级动物药学班兽医药物分析期末考试考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上学到的知识。

兽医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实验方法的合理应用,可对现有动物药品进行检查、鉴别和含量测定等分析,进而判断动物药品的真伪、纯度和有效性,对于我国动物药品在研究、生产、流通乃至兽医临床使用各环节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因而,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前沿,对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的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技能,是培养动物药品分析方面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关注兽医药物分析学科发展前言,积累教学经验,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方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动物药品分析人才。

4参考文献

[1]张秀英.兽医药物分析[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张秀英,李艳华,陈雪英.兽医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36-38.

[3]方芳,马涛,张志涛,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122-124.

[4]肖美凤,赵碧清,周晋.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79-981.

[5]高红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时代教育,2009(6):113-115.

医学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医院;医院经济;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一、医院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分析

1.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在如今医疗机构竞争严峻的形势影响之下,医院必须要提升其服务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经济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项与财务有关的工作都做到专业细致,并且将财务分析管理的理念融入其中。在所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医院的财务信息以及会计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置,并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研究,以此来提升整个医疗机构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因此,医院的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具体翔实并且科学系统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最终有效提升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

2.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预测医院整体财务运行情况。医院机构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其在整个内部的构成上更加复杂,而财务管理工作又与企业内部的所有环节都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这就决定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较传统的企业更加复杂。而医院的管理人员通过财务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整体运用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进而对医院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控。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法规的变化和调整,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水平,以便在日后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应对各种管理问题,以此来确保医院能够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3.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提升收支管理水平。收支管理工作也属于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该项工作属于医院进行长远发展规划以及财务预算分析管理工作的主要财务数据来源。如果对医院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收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就可以在上述结果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的收支管理规定,从而优化医院的收支模块,最终使得医院经济能够最优化。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情况下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外、中、专题部分析内容。而所谓的外部分析内容主要是指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财务模块进行分析管理,一般情况主要就医院的综合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进行分析;而内部分析内容则主要是指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对医院时下运营情况的分析,让医院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不断健全和优化相关管理规则;而专题分析主要侧重一些单一专题内容的分析研究,研究并非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有效提升医院的财务分析范围。

2.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现阶段医院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其一,趋势分析法。该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做法是将本医院不同时期的财务信息进行纵向对比,另外也可以将其与其他的医院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该种分析方法对于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以及指标变化原因分析十分适用。但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引起指标变化原因分析的时候,必须排除一系列偶发性因素的影响。其二,比率分析法。该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比率、投入产出比率以及相关比率的计算,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对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但是该种方法最大的限制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来判断比率是高还是低。其三,因素分析法。采用该种方法进行因素影响分析时,需要假定其他的因素不变,只是选取其中某一个因素作为变量,然后分析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因素变动的影响值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所差别,所以问题在于如何界定影响指标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三、实现优质化的财务分析策略探究

1.认清事前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工作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综合素养要求非常高,因为该项工作除了需要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还要结合之前的数据信息以及经营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但是就目前医院的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的医院往往囿于事后分析。优秀的管理人员会将事前分析作为工作的核心环节,因为只有做好该项工作,才能够综合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水平,也才能帮助医院有效规避风险。

2.注重事前分析。财务分析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系统化的工作,因此在开展此种工作的时候,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不管是评价过去还是预测未来都应当秉承以上原则。因此必须在综合考量医院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对医院机构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科学判断分析,如此才能够确保财务分析工作为医院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出指标信息,从而保障医院能够健康稳定发展。但是现如今,很多医院往往只是注重事后分析,为了改变上述不良现状,医院必须尽快将财务工作的开展中心转移至事前分析上,注重财务工作的事前分析预测,以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制定合理的决策。

3.合理改进财务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管理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该项工作对于财务分析工作的准确性提升十分重要。例如,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分析的时候应当分别选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只有将合适的方法有效地运用到相应的管理环节中,才能更加快捷精准地分析出财务数据的逻辑关系,也才能准确地查找出经济增长点以及突破点。同时,财务分析人员应能科学地对待财务数据资料,在注重利润点的同时也要兼顾创新指标。另外,财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认真仔细地对待该项工作,严格彻底地调查分析财务数据,必须确保相关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全面性以及精准性,以此来确保影响医院经济效益指标的精准获取。

4.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若想要获得科学精准的财务分析数据,还需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以此来确保上述财务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的可以由医院牵头定期组织一系列的财务技能培训,邀请一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演讲,举办一些以财务分析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等。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分析专业水平,以此来有效改善和提升医院财务分析工作的效果及效率。

医学行业分析篇9

一、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所表现出的局限性

从财务报表的本身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数据信息的来源上。当前,医院财务报表的信息主要是在当前会计准则和款及制度规范下由会计核算系统生成的,并且受到一系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首先,现在的财务报表的编撰和表现形式主要是反映货币计量的信息,并没有反映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其他信息;其次,从信息的发生时间上来说,现在医院的财务报表分析只能反映出企业已经发生的历史财务信息,但不能对未来财务信息进行预测,不利于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即使通过其他方法对未来信息进行预测,这种预测也是局限在财务报表的历史信息基础上,是一种以历史作为基础的假设;再次,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同一经济业务选择不用的处理方法,并且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会计信息估计,这就给人为操纵和修改会计数据提供可能,从而降低医院财务报表分析出来的数据信息准确性。

(二)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能够帮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一个医院的生产经营情况,但是因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是由医院的财务人员根据现行的会计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编制人员主观的差错和失误,甚至还可能存在恶意的隐瞒,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偏差。

2、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

在医院的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现行的财务报表指标主要是用来评价企业的短期收益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债务到期前资产能够变现用来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指标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二、提高财务报表分析准确性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报表信息

为了完善医院财务报表的数据信息,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财务数据的收集工作,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保证数据完整性,确保不遗漏任何数据,实现数据信息的全面覆盖。同时,还应该增强财务报表的附属信息利用,帮助财务人员更好的分析财务报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表分析数据信息的全面可靠,提高分析质量。

(二)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为了提高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科学性,应该采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医院进行内部会计信息定量分析的同时,应该加强定性的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数据信息的定量分析,充分的发挥财务人员的经验和先进会计核算手段的两方面作用,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二是动态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医院的运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我们看到的财务报表信息却是静态的,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应该在静态分析基础上加强动态分析,对企业未来会计信息进行科学预测;三是个别分析和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报表的指标具有相对性,相同的指标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的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采取个别分析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多个相关联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才能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为了加快医院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加强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在编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其次,应该从医院外部不断吸收经验丰富的专业型技术医疗人才,充实现有的人才管理队伍。同时,医院应该不断的完善现有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通过科学的评价办法,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既做到奖惩分明,也要充分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医学行业分析篇10

一、财务分析综述

财务分析,顾名思义也就是对单位现有财务状况的评价分析,主要作用是将有关的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等转变成能够直接指导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的的会计信息。财务分析方法分类较多,较为常用的主要有杜邦分析法、沃尔评价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多种评价分析方法。对于医院等公益事业单位来说,由于经营运转并不是单纯以盈利作为目的,需要同时兼顾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医院的财务分析方面,需要按照新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数据、卫生资源、外部环境等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确保为医院决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财务分析内容不够全面

现阶段医院的财务报告与分析方面,重点是对医院的预算管理情况、收支结构状况、成本控制管理、资产运营、结余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评价分析,数据来源主要是依据医院的负债以及收支表,对于现金流量有关的数据信息关注不够,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医院的经营实际状况。

(二)财务分析的深度有待拓展

现阶段医院的财务分析方面经常还是停留在现有关财务指标的表面分析上,而没有结合医院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医疗业务活动特殊性,深入的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变化背后的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好财务分析找寻财务管理问题的功能,不利于指导财务管理决策开展。

(三)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不够均衡

当前很多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往往存在着过度关注经济效益指标的问题,非常重视对医院的盈利状况、资产运营状况的评价分析,财务指标居多,而非财务指标非常少,特别是对医院服务质量、效率以及医疗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不够。

三、改进提升医院财务分析的措施

(一)充分明确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对于医院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而言,应该遵循科学的要求构建财务分析体系。首先,应该坚持适应性的原则,财务分析体系应该基于医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国家政策要求、医院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实际需要等要求构建财务分析体系。其次,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在财务分析方面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等原则,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第三,财务分析应该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财务分析需要的有关数据易于获取、便于统计,能够真正发挥评价经营状况、指导决策的作用。

(二)提高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构建水平

在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构建方面,关键是财务分析指标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应该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需求选择财务分析指标。在经济效益指标方面,重点是净资产结余率、总资产周转率、业务收支结余率、权益乘数等财务指标,以及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等非财?罩副辍U夥矫妫?还应该增强现金流量分析,反映医院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周转水平等,对医院的营运能力进行评价与改进。在体现医院公益属性的社会效益指标方面,主要是对患者满意度、门急诊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出院者次均医疗费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百分比、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百分比等一系列指标。通过选择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对医院的日常管理、财务经营、公益服务等方方面面都进行更加准确客观的反映,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财务分析水平,为指导医院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强化财务分析结果的运用

首先,在医院的财务分析方面,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信息公开以及共享制度,对有关的财务分析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满足决策管理部门对于医院经营状况的信息需求。同时,将有关的综合财务信息公开,这也有利于接受外部监督,及时总结分析医院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改进提升医院的管理。其次,应该注重将财务分析结果用于指导医院的财务管理决策,通过财务分析准确的掌握医院的财务环境,特别是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科研投入产出、成本控制管理、资金运营、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指导医院的科学财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