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6:20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1

网络经济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快捷、低成本的交易场所,使得交易范围扩大、交易方式多样化。网络经济改变了消费者需求方式、行为方式、购物方式,进而引发了市场的变动。以上关于网络经济三个层面内涵的理解是相互关联的,当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时,网络产业及与其相关产业必将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相关网络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因此,从宏观层面出发,着眼于网络经济影响下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研究,依此分析新的经济形态的运行特征,并且揭示经济运行规律。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网络经济是指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作为劳动工具,以知识、信息作为劳动对象,通过对生产力的革新,进而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变,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一)虚拟性。

网络经济具有虚拟性是指这种经济形态存在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它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是有别于传统经济活动的,人类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进行生产和交换,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已经逐渐影响到传统产业,使得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电子商务”和“金融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生产活动更多的是利用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创造和加工,或者将传统经济的交易转移到网络虚拟空间中,使得网络经济和传统经济相互促进和发展。

(二)信息化。

信息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劳动对象,信息服务和网络产品已经成为网络经济中的主要商品,但它们是不具备物质载体的,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当生产第一份原始信息产品时,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成本,但是以后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拷贝来完成,并且产品可以实现无限量拷贝,其拷贝过程投入的劳动和其他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

(三)全球性。

从互联网的诞生至今,网络已经覆盖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迅速发展使得地球的距离缩小了,同时也使得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更有效率。网络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国际贸易、跨国生产、跨国金融、跨国交流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网络经济的全球性效应还体现在可以促进技术的学习与创新,新兴技术能在世界范围能得到迅速的传播与推广,并且能够打破传统经济中的区域界限,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四)直接性。

网络经济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接受与追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缩短了经济贸易中的中间交易流程,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交易费用,并且催生了一批专门的服务性企业,使得消费者成为最终受益者,例如通过网络直销可以免去与中间商的交易过程,生产厂商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这样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管理效力。

三、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GDp;消费

经过30年的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我国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一、工业化进入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当年价格1090美元),2007年我国GDp为246619亿元,比1978年的568018亿元增长了4214倍多。按照钱纳里的标准,我国进入到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也进入到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0,也是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期0。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将迎来一个大规模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阶段,并由此带来三方面的经济机遇。一是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二是重型机器制造业正在逐步建立和形成;三是自主创新的开展必然介入成套机器设备的更新。从所处的矛盾凸显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矛盾更为显著0。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以及国内体制和外部环境中的新问题开始集中显露出来。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扩大,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二、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双重转型期

改革30年的经济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一种典型的转型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双重制度变迁0的特征,在双重制度变迁背景下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双重转型期:一方面要实现发展的任务,实现由贫穷落后向富裕状态的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统一为一个过程。从经济发展来看,既要加速实现传统经典工业化时代的任务,又要迎接信息化时代工业化的挑战。从经济转型的任务来看,面临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现代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城市化由人口城市化向以产业为支持的功能型城市化转型,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型向效率提高型转型,社会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型。双重制度变迁既增加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又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结构调整为特征的新阶段,从产业结构的演进来看,2006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14B4713B4013,对照工业化先行国家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目前中国产业结构演进阶段转换的/拐点0已经出现。从就业结构来看,2006年中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结构为4418B2318B3114,/非农0产业占就业的比重仅为5512%,比之工业化先行大国最低2/3,平均70%以上的比重低得多。从城市化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尚未突破50%,按照/常住人口0统计的/城市人口0占总人口的比重,2007年仅仅为4419%。因此,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需求结构升级方面做文章。在需求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供给方面,重点发展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形成以住、行为主要增长点的需求结构和以高加工度、技术密集、创新推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四、消费的增长效应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住房、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食品消费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由1993年的01869逐渐下降至2003年的0155,进而下降到2006年的01428。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性的消费正在加速增长。

消费结构对发展度的贡献率不断增长,1993年为111%,2003年为218%,而2006年上升至413%,这是由于收入快速增长,资产市场上财富效应不断扩大,以及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改革的进展等因素所致,并且消费增长很可能最具活力。中国经济正在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步超越投资,200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大大高于投资(36%)和净出口(15%)的贡献率。这些变化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迎来了大众消费时代。

五、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转型增长,这种转型增长表现为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的增长,在内容上表现为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增长。传统产业部门与现代产业部门同时并存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传统产业部门和现代产业部门是按照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进行的。报酬递增的机制与报酬递减的机制并存于所有的产业中,大致上报酬递减支配传统产业部门加工行业,而报酬递增则统治着现代产业部门)))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现代经济也由此分成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商业世界,对应着两种类型的报酬机制。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历了从规模物质生产到设计和使用技术、从加工处理资源到加工处理信息、从应用自然资源到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转变。随着这个转变的发生,/决定经济行为的基础性机制从报酬递减转向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3

 

1工业经济的新特征

 

1.1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融合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以信息、金融、服务为主的产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大机器工业,而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下,那些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也在渐渐显露,所以新的管理创新方式应运而生,有的人称之为创业管理方式。创业管理需要重视信息,信息量的多少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获得信息的时间差和如何利用信息往往是极为重要的。人的能力是创业管理需要重视的,还要尽量多地考虑识别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但还要清楚地认识到一点,创业管理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完全摒弃,传统管理方式的优点也应该给予重视,并进行吸取。整个创业管理过程不但有机会的发现和提炼,还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利用。创业管理逐渐将传统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融入到其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也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越来越重视。在管理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改革就是传统管理和创业管理的融合。

 

1.2工业经济的文化化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消费结构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变化,文化的需求量明显增大,进而渗透到了工业生产中,文化因素在工业中的各个环节比重越来越大。产品在外观设计上要与大众的审美理念相一致,产品外观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售后服务上也多本着“消费者是上帝”的原则,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服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工业制造业与文化企业的融合交流越来越多。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由老板控制员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管理。知识员工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老板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员工的各种文化因素的体现,进而融合到管理中。这样领导和员工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企业的对外关系中也有文化的渗透。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方式是控制所有的生产流程,但是现代社会中很多烦人跨国公司以“外包”的形式来进行操作,虚拟组织得到了极大发挥。企业间突破那种狭隘的对手观念,合作伙伴在它们之间生根发芽。

 

1.3工业经济的信息化

 

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要想得到大量的市场信息,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方式,通过网络可以形成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供应,并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网络管理。如今的大型制造业不但有软件、数据库、无线通讯和在线信息服务,还会有信息内容产业的服务。信息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三网合一”的发展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经济对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工业制造业的每个环节中,还直接参与和经营一部分信息产业,实现了信息转化为商品的可能性。工业化在信息化的改变下有了很大的上升发展空间,不仅能够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培养更多需要的人才,还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企业成本,实现产业信息化。

 

2工业经济的新型发展策略

 

2.1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要制定好生产流程,进行科学的管理。生产属于循环经济中从资源到产品的过程,应遵循三个原则。(1)减量化: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2)标准化:设计中要采用标准设计。(3)清洁化: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而要实现这些,应以科学技术进步作为重要的基础,积极引起新技术,最大程度上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在产品科学的设计和制造下,循环经济才有可能得到顺利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循环经济达到顺利发展,科学的管理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1)政府应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城市的产业机构要科学合理,进而形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产业链。(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借此来规范循环经济,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对那些肆意污染环境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方面要对污染企业的建设进行适当地限制,把好容易出现问题的源头,使新建项目免于成为限期治理项目。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好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划分好企事业单位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对现阶段执行的排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适当地提高收费标准。

 

2.2加强技术创新

 

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这其中科学技术为重要的推动力,进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工业经济能够与环境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状态。首先,对技术创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经济要实现有效发展,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必要和关键因素。技术创新重要性的理念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入人心了,并且得到了重视,它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安全密不可分。创新是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大的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积极地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世界先进技术创新,更加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其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有一定的方法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技术得以进步,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加快研究、并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条例。(2)加强政府的行政合力和引导力度。(3)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4)建立区域特色经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5)进一步推进品牌培育和技术标准战略。(6)加快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鼓励探索技术创新模式,使企业能够与更多的大专院校展开交流与合作。(7)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3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信息产业建设的发展力度,促进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的更新,并以此来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加快体制创新,促进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信息化战略的发展中,应结合信息化战略对现行体制、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主动加快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体制创新,实现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规模发展,加快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4

关键词:科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7-01

一、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

其表现主要有:

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

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具体表现在:

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最早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六、世界各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七、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就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从作用来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推动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所到之处,努力与本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融合,从本土化出发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在使企业适应地区市场竞争需要的同时,将新的竞争规则带到了本土文化中,逐渐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纳入全球经济竞争中来,促进了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跨国公司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革新市场竞争规则,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客观上成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00,1.

[2]光明日报,1999,10.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5

[关键词]“新经济”本质特征发展动力潜在危机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从持续“滞胀”的泥塘中挣扎出来了,随即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而这一持续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经济现象都已经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了,为此,不少学者开始提出“新经济”的概念。本文主要探讨“新经济”的本质特征、发展动力和潜在危机。

一、美国“新经济”的缘起和本质特征

1.“新经济”缘起

最早提出“新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商业周刊》主编谢博德。根据谢博德的解释,“新经济”就是建立在高科技,即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它的基本动力来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同时也受到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重组等因素的影响。“新经济”是相对于“旧经济”而言的,因为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可以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前者为“旧经济”时代,后者为“新经济”时代。“旧经济”主要通过不间断地投入资本和劳动力得以实现;“新经济”则主要通过高科技,即知识的大量投入而形成。因此,知识投入的比重便成为区别“新经济”与“旧经济”的主要标志。从这个意义来说,“新经济”的实质就是知识经济。

2.“新经济”的本质特征

美国“新经济”的本质特征:一是经济持续增长时间为美国历史上最长。据前可知,二战后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记录是106个月(1961~1969年),而此次“新经济”却创造了长达120个月(1991年4月~2001年3月)持续时间,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各界称为“繁荣的十年”,那么“新经济”时期就应该被称为“奇迹的十年”了。

二是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一高三低”现象。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平均高达3%(1999年达到最高点4.2%),而同期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却只有1%上下;与此同时,美国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持续不断降低,通货膨胀率由1990最高时的5.4%一度降至1999年的1.5%,失业率由1992年的7.5%的最高点一路狂降至2000年的4.5%,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则由20%骤降至1998年的0%,1998年出现了美国二战以来首次财政盈余(盈余629亿美元)并持续盈余至2001年。这些现象令美国各界尤其是经济学界感到困惑,因为美国以往历次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般都是“一高一低”(即高增长率、失业率低),至于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必然与经济持续增长成正比例关系,也是一路走高。然而,这次却大相径庭,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但失业率降低了,而且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占GDp比率也跟着持续走低。

三是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20世纪90年代,美国劳动生产率年递增速度一直保持在3%的水平,1990~1994年为2.8%,1996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3.9%,尤其是服务业的领先地位更为突出。如美国商业零售业效率相当于日本的2倍,电信业效率相当于德国的2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大增强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世界前10大银行和全球500家最大企业的拥有数量和排位已有力地说明了这一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在前世界10大银行中曾占据7个席位,到1998年只保有1个。美国曾一度被挤出前10大银行的行列,而今占据了5个席位。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上榜家数高达222家,其次为日本(71家),英国(60家),其中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微软公司、艾克森石油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分别排在第1、3、4、5、6的位置上。”

3.“新经济”时期与美国“关键发展期”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新经济”时期好像是横空出世,与以往毫无瓜葛,但实际不是这样,因为“新经济”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关键发展期”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一致的,而失业率持续走低则是“关键发展期”的基本特点之一,此外,没有“关键发展期”所累积的科技与人才资源,也就不可能有“新经济”时期的出现,由此可见,两者在某些方面不仅是一致的,而且还有着某种前后相承接的渊源。

二、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动力与潜在危机

1.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动力

美国之所以能出现“新经济”这样的时代,并非凭空产生的,它是由各种因素累积起来共同起作用而产生的,目前的比较认同的主要因素如下。

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局势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这表现为前苏联解体后,美国便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大大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美国在世界上占领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资源,成为所谓‘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受益者,从而又拉动了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是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美国出现了所谓‘新经济’的9年好光景”。

第二,美国政府不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且重点放在促进科技发展上。虽然美国通常被称为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但实际上自罗斯福“新政”后,它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混合型”经济,市场机制与美国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美国政府在“新经济”时代对经济的干预尤其突出。

第三,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高速发展,刺激了空前的投资高潮,拉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增长”。

第四,对教育的高投入所储备的人力资本成为推动“新经济”的根本动力。绝大部分学者已经肯定美国“新经济”时代本质上就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托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基因产业)。

2.美国“新经济”时代潜在的危机

美国“新经济”时代虽然不如“关键发展期”那样社会矛盾与经济发展同时显著地表现出来,但实际上这种表面平和的外衣下面却隐藏着社会危机。首先,“新经济”时代的美国工人阶级因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便相对减少了请愿、示威等活动,可资本家对于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却随着设备科技水平的成千倍、成万倍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目前虽未引发冲突,但却危机重重。其次,中产阶级地位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实际生存空间却被资产阶级“新贵”(依靠高新技术起家的资本家)逐渐压缩,不满情绪有所抬头。最后,一直被认为具有“均质化”(即贫富差距不大,“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特点的美国社会在“新经济”后期也存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如1998-2001年,5%的美国富有家庭其实际收入增长了62%,而60%的低

收入家庭增长不到5%。总之,在这一时期的最后几年,社会危机正在逐步扩大它对美国这一庞大经济躯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Z].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Z].1999,9.

[3]张塞主编.1995年国际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

[4]欧阳小华,杜辉.“美国‘新经济’的特征及影响分析”[J].企业经济.

[5]林丕.“评‘新经济’”[J].新视野,2002,2.63.

[6]甄炳禧著.美国新经济[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

[7]宋玉华.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1,(5).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6

关键词:文冠果;生物特征;经济价值;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3-0051-03

1文冠果的生物特征

1.1生物特征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aliaB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单种属),又名文冠树、属落叶灌木,文冠果又叫文官果、崖木瓜,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无患子科的树木。文冠果为落叶乔木,树高可长到8m高,树干可长到1m粗;冠幅可达9m;叶为羽状复叶,互生;花瓣上带有黄色或红色的斑点,许多小花组成20cm长的大型圆锥花序,着生在枝条的顶端,花期4~5月,果期8~9月。圆形的蒴果很大,秋天成熟时黑色的果实开裂,露出黑亮的种子。树皮灰褐色,粗糙条裂;小枝幼时紫褐色,有毛,后脱落。

1.2习性

文冠果喜光,耐半阴,具有抗旱、耐瘠薄特性,根系入土深,主根发达,萌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属水土保持先锋树种。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平原、沟壑、丘陵、黄土地和岩石地上都能生长,耐盐碱,在撂荒地、沙荒地、粘土地都能生长。一年生苗主根深1m以上,有较大的侧根20多条,但不耐水涝,在低湿地不能正常生长。在土壤疏松的地方根深可达10~20m,能够吸收土壤深层水分。

文冠果抗寒能力强,在气温-41.4℃的能安全越冬。抗旱能力很强,在年降水量仅100mm的沙漠戈壁地区也有散生野生树木。但能够生长发育的地方并不等于它的最佳生长条件,而以肥沃、深厚、疏松、湿润而通气良好的土壤生长好,海拔700~1800m、土层深厚的黄绵土和黑垆土上、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是文冠果的最佳生长环境,果实体积大,产量较高。

文冠树是我国北方的珍稀树种,天然分布于北纬33°~46°、东经100°~125°,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以南,东起辽宁,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苏北部。生于海拔52~2260m处的荒山坡、沟谷间和丘陵地带。集中分布在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地,辽宁、吉林、河南、山东等省均有少量分布。

2经济价值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是北方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含油量为35%~40%,素有“北方油茶”之称。据权威部门检测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子含油率达30.8%,去壳后种仁含油率高达66.39%,含蛋白质25.75%,粗纤维1.6%,非氮物质3.73%,文冠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其中亚油酸占36.9%。符合国家Ⅰ级食用油标准,属上等食用油。油和花粉可制成高级美容护肤品。因此,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社会经济效益重大。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中药材,而且具有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卓越、寿命高达千年的优点。文冠果开发潜力很大,种仁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可作为极品食用油和清洁生物柴油;产量高,生产能力优异;枝、叶、干、根、花都有独特作用;升值途径多,开发潜力巨大;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

2.1文冠果结实早,油质高

在播种当年就有花芽形成,2~3年即可开花结果。项目种植“文冠二号”长枝型品种,2年生园就有3000kg/hm2左右产量,5年生园可达4500kg/hm2以上。8~10年后株产20~30kg,个别单株达50kg,产种子30000~37500kg/hm2以上。

文冠果籽实含油量特别高,出油率30.8%。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占92%以上,其中:油酸52.8%、亚油酸39.4%。文冠果含不饱和脂肪较为稳定,比南方山茶油高3%~8%,是超特级的高级保健食用油。文冠果油较橄榄油、花生油比较,其饱和脂肪的含量比橄榄油低1.78倍,比花生油低1.9倍。它的品质优于花生油、芝麻油,其保健作用也是色拉油、橄榄油等无法比拟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食用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油料成为人们预防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保健措施。因此,近年来,北京及各大城市市场涌现出大量的橄榄油、山茶油及花生油。城市居民的食用油正在由大豆油、调和油、色拉油向花生油、茶油、橄榄油转移。2006年春节,北京市场橄榄油和山茶油的销售量占食用油销售总量的16.8%,花生油的销售量占食用油总销售量的43.6%。橄榄油的平均售价51元/500mL;山茶油的平均售价32元/500mL;花生油7.5元/500mL。按本方案中文冠果种子8元/kg计,文冠果成品油的出厂价可在16~25元/500mL之间定价,利润空间较大,市场竞争力强。

2.2文冠果油是高级药,更是天然保健品

文冠果油比一般油料的浸透力强,是生产高级美容护肤品的首选原料油。同时,文冠果油具有消化血液脂质物,软化血管,消除血栓质,阻断皮下脂肪形成,降低血脂、胆固醇的特效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别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文冠果油过去在药店里曾经论滴卖配药。形成产业化后必定是制药行业的重要原料。文冠果树花期较早,花芳香、含蜜量大,有丰富的还原糖,是北方早春的蜜源植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别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其油分中亚油酸是中药“益寿宁”的主要成分,国内已开发出“亚油酸滴丸”,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常期食用文冠果油具有极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2.3文冠果的果壳及枝、叶的价值

文冠果壳有两大价值。一是提取糠醛的原料,工业用途广泛;二是生产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小孩尿床、大人尿频尿滴,男性前列腺肥大、炎症等药品的原料。目前,文冠果壳市场价4元/kg,且供不应求。每亩文冠果可产与种子同等量的果壳。即上述按产种子量测算的效益应增加50%经济效益,才是文冠果果实的实际产值。

文冠果枝干是治疗风湿病的特效药物,可生产口服“风湿灵”或提取浓缩生产“风湿贴膏”。文冠果叶具有消脂功效,可生产减肥茶等减肥饮品。文冠果每年修剪的枝叶及冬天文冠果的落叶都可收集利用。目前文冠果枝叶的价格是4元/kg。每年每亩文冠果枝叶的收入约为种子收入的10%,该收入可用于购买农家肥料并支付管理人员及劳动工人的工资。

综上所述,文冠果全身是宝,经济价值十分可观,市场前景广阔良好。种上文冠果,等于摇钱树。

2.4文冠果是高雅的观赏植物

花期长可持续近一个月左右,是城市园林绿化、河道两岸、高速公路和铁路绿化带建设的理想的绿化旅游观光树种之一,也可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树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大的综合开发潜力。文冠果树也特别耐寒,在-41℃尚能安全过冬。

2.5文冠果木材坚硬质密,色泽棕褐,纹理美观,可制作高档家具及农具

在延安、甘肃陇东,农村老人认为文冠果木对身体健康有利,常用于修制烟袋锅。文冠果木材、根材是上好的雕刻材料,在农村,常以文冠果木为原料,雕刻成小老虎、小狮子或小碾子,用于拴小孩。迷信的观点认为,具有避邪气、驱鬼怪的功能。小孩头疼脑热,他们会将小老虎用水煮,取少许汤给小儿服用,这可能与文冠果的药用价值有关。

2.6文冠果叶饮料。文冠果树嫩叶经焖炒加工后可替代茶叶作饮料、清凉爽口

小文冠果是优质蜜源植物,花期较早,花期较长,花芳香、含蜜量大,有丰富的还原糖,是北方早春的蜜源植物。

文冠果被老百姓称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铁杆庄稼”。文冠果结实早、产量高,种植三年即可挂果,水浇地产种子1500~3000kg/hm2,按10元/g计算,产值15~45千元/hm2;五至七年后,进入盛产期,产种子7500~15000kg/hm2,产值15~30万元/hm2;八至十年后,进入高产期产种子22500~37500kg/hm2,产值45~75万元/hm2。

3发展前景

3.1文冠果开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1996年文冠果的研究取得突破的进展,发现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园林观赏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特别是中医药多年的使用及近年来的研究、化验分析和应用,让人们对文冠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至2003年山西、陕西、湖北、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河南的文冠果栽培总面积约25万hm2,其中内蒙古赤峰市翁旗中部分布有1800hm2保存较完整的人工文冠果林(40年左右)。至2008年,甘肃、陕西、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和山东等地相继建立起文冠果基地[1]。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紧缺日益加剧,石化能源不仅面临枯竭,且对环境污染与对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已日益显露出来。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和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重视。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于2007年联合实施“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在全国选择了四个树种资助其大面积发展,文冠果是被选中的北方地区唯一树种。因此,文冠果一下子又红火起来,出现了一籽难求的局面,沉寂多年的文冠果再次复苏。种子的市场价格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1元/kg发展到2008年秋季的160~200元/kg。

2006年12月21日,来自中国改革前沿温州的谷飞云,早早就嗅到了文冠果的商机,投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陕西文冠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文冠果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生物能源和生物制药等资源的开发、新产品研发及产品生产、销售等综合性的投资。

3.2文冠果是理想的可生物能源

2008年内蒙古被纳入国家林业局全国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示范省份,计划建设400万亩文冠果原料基地。内蒙古是文冠果最适宜生长省份之一,无论是气候、土壤、海拔,还是地貌特征都与文冠果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适宜大规模种植。内蒙古不仅有丰富的荒山荒地适宜种植文冠果,而且群众了解文冠果生长特性、具有一定管理和栽培技术,有规模发展该项目的潜在优势。

2009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石化公司选择了内蒙古赤峰、甘肃兰州、新疆阿克苏等城市作为生物质油料资源的开发备选点,与法国开发署合作开展《中法生物柴油合作项目》。国务院将以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发展项目,到2020年,使生物燃料消费量占到全部交通燃料的15%左右,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提出2010年生物燃料年替代石油200万t,2020年生产料年替代石油1000万t。

3.3阿拉善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文冠果种植历史

阿拉善盟属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广阔,是文冠树适生优势区域之一。在阿拉善盟的孪井滩示范区崇庆寺、昭化寺现有胸径15~20cm文冠果两株,估算已有100年以上树龄。同时在阿拉善盟的头道湖、哈什哈、伊克尔、吉兰太等地现有数十株树龄较长的文冠果树,目前结果性状稳定,丰产性良好。

3.4先进科技是促进文冠果产业发展的基础

阿拉善盟沙舟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的院企合作企业之一。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农科院获得多项国家技术专利的“实用型、多功能”简易育苗温室的制作工艺和配套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实施了蔬菜、油葵、西瓜等作物的工厂化育苗生产和栽培试验、示范项目并获得成功。

三年来公司的科研人员针对文冠果这一适合阿拉善盟发展的珍优经济树种,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及当地珍贵的品种资源开展了大量的品种选育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国内首创的“文冠果诱导生根、工厂化容器育苗、活体移栽、四季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容器育苗使苗木根系完整、粗壮强健的特点,克服了文冠果苗怕伤根的缺点,破解了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带基质整体移栽,成活率达100%,而且打破了季节限制,在春夏秋整个生长期都可种植。在文冠果丰产栽培方面运用“合理密植、整形修剪、花前花后施肥、疏花疏果和果实膨大期管理五大技术措施”破解了文冠果“千花一果”的致命难题。

文冠果容器育苗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突破,完全可以克服文冠果苗木移栽难成活和植树季节受限等诸多严重缺陷,可将苗木移栽成活率提高到98%、植树时间延长100d以上。另外,不仅可以弥补阿拉善盟没有大型文冠果育苗基地的缺憾,而且还将使我盟的文冠果育苗走在全国前列。如果文冠果容器育苗技术在我国林木育苗领域全面推广应用,将会大大提高我国文冠果造林质量,对我国北方文冠果产业发展带来革命性影响。为我盟的文冠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随着文冠果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将会在阿拉善盟文冠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培育出文冠树容器苗20万株,推广种植133.33hm2;以后每年培育千万株,推广种植6666.67hm2以上;十年即可建成百万亩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百万亩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数亿元,每年可生产生物柴油20万t,产生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而且文冠果树龄可达千年,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5研究和开发价值高

文冠果油是文冠果资源上的一种最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前途的产物,文冠果油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占到了90%以上,所以其营养价值较好,是一款值得开发的高档食用油。另外,油酸、亚油酸目前在医药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开发出许多国家特效新药。同时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油进行的气质鉴定结果发现含有丙丁酚。丙丁酚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促进其降解,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也降低了高密度脂蛋白;还有抗氧化剂作用,所以也是值得提取研究的活性成分。文冠果种仁中含有生理活性物质--文冠果皂甙,对于人体有积极作用。目前对其在生理功能方面的报道还不是很多,对其结构以及作用机理也没有彻底搞清楚,所以,文冠果皂甙具有可观的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3.6国际生物能源应用广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意大利等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柴油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物柴油已成为新能源研制和开发的热点。而在生物柴油原料的选择上以植物油脂为主,即所谓的能源植物。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开展能源植物的栽种研究,并通过引种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一次满足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生物质能源需求的需要。专家认为,生物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重要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能源。因此,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7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特征;困境;对策;广东东莞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期,这一转变必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又将面临一次生存发展的命运抉择。

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大部分的集体经济组织放弃了集体统一生产经营;然而,在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以及许多城市的郊区农村,一部分集体经济仍然坚持保留着集体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经济方式。所谓“苏南模式”“顺德模式”“龙岗模式”“东莞模式”都曾在全国辉煌夺目。广东省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大,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2008年东莞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量为1134亿元,占了广东全省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的4成。也是目前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最多的地区(全国农村集体集体资产约15000亿元)。但是金融危机后,东莞的农村集体经济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统一生产经营的经济模式究竟发展前景如何?能不能坚持走下去?笔者以东莞为例,对统一生产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1农村集体经济的特征

目前我国在沿海地区和城市效区的一些像东莞一样的农村,由于所在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比较快,农村集体经济在产权形式、经营管理方式、组织结构上都有着不同于农业种植业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1]。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坚持了集体统一生产经营和分配,坚持了走集体经济的道路。这种集体经济的模式促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东莞农村在改革开放中繁荣富裕起来。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具有不同于“公社化”时期、也不同于其他农业经济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成就了东莞农村经济的辉煌,也正是这些特点衍生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矛盾。

1.1生产经营上的特点

我国农村集体由于占有着土地资源,因此发展土地和物业出租成为了一些集体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基本上都是以物业出租为主要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资或民营企业进入到东莞农村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农村集体则以集体的土地建设厂房和商业铺位出租,从而逐渐形成了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出租物业的经营模式。2007年东莞村组两级集体经营总收入140亿元,其中物业出租收入86.4亿元,占61.7%,还有10.3亿元的管理费和6.4亿元的结汇收入,共占15.1%,这两部分收入也是由厂房和土地出租而带来的收入,实际上东莞农集体经济75%以上的收入是依赖物业出租。

1.2产权制度的特点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了家庭土地联产承包制的产权改革,将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把经营使用权和收益权给了农民,而集体经济的意义只保留在形式上的土地所有权和一部分用于集体公共产品的提留。东莞的集体经济却走上了另一条不同的产权改革道路。东莞产权制度改革的特点是:一是资产集体所有,统一生产经营。东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力,将土地集中起来使用,统一进行开发,建厂房商铺等物业,由集体统一出租经营。集体将土地的经营、收益、处置权重新集中到集体手中,而农民只有收益享有权。但集体统一经营的内容已不是过去的农业生产,而是土地、厂房和商铺等到物业资产的经营。二是建立股份合作制。2004年东莞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进行了一次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建立了村一级的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和村民小组的股份经济社,以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取代村委会成为集体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三是资产量化,股权平均分配到个人。将集体的资产量化,分别建立集体股权和个人股权。个人股权按照合作社人数,平均分配,实行每人一股的平均股权制。四是产权固化。股民的个人股权实行“生不增,死不减”的制度,个人股权也不能转让、流动,实行了固化封闭式的产权制度。

1.3组织管理结构的特点

在我国农村组织管理上基本上采取了“二合一”和“三合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采取了行政领导和经济联社领导合一的方式,即村委会主任兼股份合作社董事长,实行的是“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领导体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党支部、村委会、股份经济合作社挂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统一使用。近年来有所变化,有些村党支部书记不再兼董事长和村委会主任。

1.4劳动生产方式的特点

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内的村民生产劳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劳资分离。东莞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主要是物业出租,需要参与管理的人数很少,除少部分人参与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外,大多数的股民不参加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生产,就是说股份经济合作社内的的合作并不像过去的生产队,既是生产资料和资产的合作,又是劳动合作关系,大多数的村民脱离了经济合作社的劳动,劳动就业主要是个人自己解决。

2农村集体经济困境的理论分析

近十几年来统一生产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在全国的发展呈衰退的趋势,以乡镇企业闻名全国的江苏“苏南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集体企业改革中,集体经济的乡镇企业大多易手私人,广东顺德的集体乡镇企业也在“亮女先嫁”的改革声中基本上消失。金融危机发生后,农村集体经济遭遇更为严重的冲击,经济收入大幅下降,相当一部分集体经济面临生存的严峻考验。目前如东莞这种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许多羁绊和束缚,如:生产方式单一化、固定封闭的股权结构、经营决策中的效率、农村公共服务责任等问题。理论和实践上碰到的许多困惑和疑虑,应从理论上深入认真的研究,得出较为清晰的理论认识,减少盲目性,以指导实践的发展。

2.1生产经营方式

首先,应客观地看到,东莞市这种集体经济单一经营方式的形成是客观的历史环境造成的,改革开放初期,迅猛而来的外资企业需要大量的厂房和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利用这种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厂房、商铺出租,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投资少、风险小、管理简便、见效快,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基本上依靠这种方式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农民也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实践证明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当时选择这种生产经营方式是正确的。然而,集体经济这种单一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本身就带有它天然的缺陷:一是收入单一。厂房商铺等物业收入成了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有一句名言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单一的经营方式恰好应证了这句话,东莞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在金融风暴的袭击下大幅度下降,单一的经营方式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物业收入的升值空间小。东莞的厂房租金30年前8~10元/m2,而30年来所有的物价都升了许多倍后,厂房的租金不升反下降至8元/m2以下。三是自主性差。集体经济掌握的是厂房土地,而生产企业都是外资和民营个人的,生产经营的主体不在自己手上,就不能把握经济的主动权。

金融危机发生后,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步陷入了困境。分析起来原因在于:一是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加工制造业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进口商品的减少而下降,而寄生于加工制造业的厂房出租也走到了尽头,以厂房出租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农村集体经营方式也就陷入了困境。二是国家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划的制约。东莞经过一段快速工业化发展后,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后,对产业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被限制;而城市也逐步走上园区集中发展的道路,农村集体经济小规模分散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三是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用地指标严格控制,使农村集体经济土地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小。四是东莞农村集体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多,面临着资源瓶颈。东莞以物业收入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近几年来增长不断下滑,已经预示着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生长力已经衰减。

2.2集体产权制度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近十几年来建立了一些类似东莞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围绕农村的股分经济合作制度的产权问题,出现了几个难题,如:如何看待平均分配的股权模式?如何看待股份产权的固定化、封闭式问题?

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度的建立,有着它积极进步的意义,一是社员享有了收益分配权,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集体经济产权对于社员主体的虚置和集体经济与社员利益关系不紧密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对集体经济的关注程度。二是一人一票的决策权的配置,使得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体现。三是农村干部的权力受到了制度的约束和民意的监督,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感,较好地克服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抑制了铺张浪费,保障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然而,从这种股份合作制的本质来看,它是建立在一种农业经济的基础上,集体股份合作社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土地,然后是依赖土地建设的厂房等物业。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共有,那么构成这个集体的每一个社员个人都平等的享有,股份合作社的股权设置理所当然是按人平均,每人一股。所有权决定分配权,集体的收入分配按照平等的股权来平均分配,也就是顺乎逻辑的事了。平均股权和平均分配的产权制度对于一个以土地为经济基础的合作组织来看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它本质上没有脱离小农经济的平均主义巢臼。过去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在这种制度下能顺利的走过来,集体经济能够很好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土地资源的丰厚地租红利,以及它主要是出租、收租式的比较简单的管理方式,平均主义的产权制度还能适应这种经济方式的发展的要求。但是如果是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复杂的生产经营管理,这种平均主义的产权制度就显得软弱无力。其原因一是平均主义的产权制度是没有效率的。公平和效率是天生的一对悖论,股份合作社无论男女老幼、贡献大小,股权和收入一律平均分配。这种产权制度在实现公平的同时也牺牲了效率,调动不了个人的积极性,形不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就难以形成集体经济组织的高效率。二是股份合作社按每人一票的方式来决策,降低了经济组织的经营效率。现代市场经济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使公司董事会在日常经营中有决策权,而东莞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凡重大决策必须要通过全体股民投票,董事会成员也是一人一票,无法通过董事会的风险承担机制和灵活的随机决策来提高经济组织的决策效率。因此,也造成了东莞集体经济基本上是保守型、物业出租型的经营方式,除了个别村外,绝大多数村都无法直接经营企业和多元化经营,平均股权的弊端显露无遗。

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生不增,死不减”的不能转让,不许流动的固定封闭的产权制度,其初衷是想保护原村民的利益不受到侵蚀,但是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保守的保护手段是否能有效呢?固化封闭的产权制度是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其后果是资源不能通过流动整合发挥其最大效率。资源要在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不断的重新整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比如合作社的一成员,有一更好的投资项目,如果能将本人在股份合作社的股份转让转化为资金,而将资金投入到自己创业的项目,就能使自己的这一份股份资本发挥了更大的效果。同样,外部的资本如果能进入,为股份合作社带来新的项目、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可以给股份经济合作社带来新的活力。由于东莞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固化封闭的产权制度使得集体经济缺乏活力,在生产经营上无法突破单一的物业出租模式,生产经营上闯不出一条新路子来[2]。

东莞这样的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从上面对它的产权和分配方式、管理方式的分析来看,它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它不是一个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合作制作为一种比较保守和稳定的体制在一些农村会长期存在下去,但是从经济日趋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大潮流下,不走向现代化的企业体制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从东莞集体股份经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似乎也看到了这种体制日渐颓势的迹象。1989—1998年的10年间,集体经济纯收入年均增长27.5%,1999—2003年的5年间,增速降为8.3%,2004—2008年的5年间,增速进一步降至3.4%,2009年前三季,同比为-6.0%。截至9月底,收不抵支的经联社将达359个,占全市559个经联社的64.2%。当然,集体经济的发展的境况恶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产权问题是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

2.3政企合一的组织体制

农村股份经济经济合作社的产生,使农村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经济管理组织,而且多数村采取了“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或“三块牌子,两套人马”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政企不分、社企不分”。实行这种体制的好处是,机构精简,机构人员少,党政企组织之间协调容易,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党政和社会组织可以从经济合作社取得经济资源的支持,党政和社会组织有了资金保障。然而,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原有的组织管理体制却逐渐显得不合时宜了。外来人口的增多使人员构成复杂化,人们的利益多元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机构在小生产的农业经济时代,有着精简、节约、便于协调的优点。而对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村却显得不合时宜了。党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社各个组织的性质、职能不同,如果政企不分,不能各自独立,分工运作,就必然会互相牵扯,互相制约。以行政干预企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企业的方法来管理社会,也会造成社会管理公平、自治的原则的丧失。社会管理是追求公平、关爱、和谐,而经济合作社是以追求赢利为目标,不同的职能和目标的组织合在一起,随着管理的幅度和深度的加大加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互相掣肘的负效应。比如在在收入分配上,村委会作为行政和社会管理组织,想通过分配实现公平平等、济困救难、同享福利、社会和谐的目标,而经济组织却是想通过分配实现奖勤罚懒、激励先进、提高效率的目标。两者的目标是相互冲突的。

2.4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责任

从东莞农村的公共服务的情况来看,目前农村的公共服务资金主要靠集体经济承担,据东莞2007年提供的资料表明,东莞农村集体用于社会教育、治安、环境卫生等的支出达40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的51%,全国其他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的农村集体情况都有类似情况。我国长期以来农村的公共服务由农村自己解决,成了天然合理的原则。今天以新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就值得商榷了。自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后,打破城乡二元发展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城乡居民平等享有社会公共服务,已成为社会和政府的共识,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应该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再从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关系来讲,谁掌握税收和公共财政,谁就应该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而村级组织不是政府组织,没有征缴税收的权力,没有能力也不应该承担公共服务的责任。另外,再从东莞农村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来分析,目前像东莞这些工业化、城市化发达的农村,已经由农业经济转为工业和商业经济,大量的工商企业在村里需要提供大量的治安、环境卫生、文化教育、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口的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对于村集体经济是沉重的负担,以至造成农村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长期不能较好的解决。

3对策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必然会面临一次实质性的经济调整,发展还比较稚嫩的农村集体经济肯定会遇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如何走出困境?选择什么样的改革发展路径?先要从理论上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问题思考透彻,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方向。东莞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我国集体生产经营的一个样板,既有它的实践意义,也有它的理论研究意义,风阳县小岗村重新回归集体统一生产经营的道路,很有启示意义。集体统一经营的发展模式全国和东莞都有成功的经验,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应该是继续坚持和探索的方向。但是,像东莞这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现代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农村广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目前我国实际上存在着完全不同性质的2种集体经济,一种是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集体经济,另一种就是如东莞这样的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村集体经济。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经济管理体制也不同。对于像东莞这样的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究竟是保持原来的农村发展路径还是城乡一体化,或是现代城市化,其方向决定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显然,像东莞这样的农村应该逐步去“农村化”,不应总是按照建设农村的思路来发展。应该朝工业化现代化和现代城市化的方向走,按照这样的方向和思路来思考和选择改革和发展的路径。

3.1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农村集体股份经济产权制度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改革,一是平均主义的股权问题,二是股权的固化封闭问题,三是决策机制的效率问题。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可以考虑从破除平均股权结构来改革:可以在保留原有的个人股权不动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集体的股份,出售给个人,可以让村干部和一些能人购买更多的股份,打破平均股权制度。可以让股权通过转让流动起来,股票在流动中自然会打破原来平均分配的股权结构。可以对外吸收一些资金进来,扩大合作的范围。外来资金进来不但带来资金,同时还会带来新的经营理念、新的技术,给企业带来活力。通过股权结构的改变,使企业内形成利益和效率机制,然后建立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机制,改变过去每人一票的分散低效率的决策机制。

3.2改革生产经营方式

东莞农村集体经济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是“单一化”,即有2种意义上的单一,一种是单一的物业出租,一种是单一的工业生产。这种模式在实践中证明是不稳定、风险高。改变单一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行多元化经营[3],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是改出租为经营。过去只是将厂房商铺出租收取租金,今后应该考虑将厂房商铺物业进行经营,参与管理,提供多种服务,增加物业收入的附加值。比如,把商铺物业整合成专业市场,进行经营管理,为市场提供各种服务,如商务服务、物流服务、中介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通过开拓多种服务来扩大经济收入来源。二是开展合作经营。农村集体经济过去也曾尝试过自己办企业,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低,效果不好。现在可以尝试与人合作经营,通过参股,与比较有发展实力的企业合作经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各种社会中介和监督机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给企业经济合作提供了保障。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东莞的农村经济工业发展很快,而相对服务业发展滞后,通过发展服务业来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特别是为工业服务的物流运输、商务会展、技术服务、商品检测等服务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利用过去的旧厂房进行改造,来发展服务业。

3.3改革组织管理体制

在农村工业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村,“三快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了,改革的思路应该是逐步向现代城市的管理体制过渡。实行政企分离,党支部、社区、股份公司各自独立,各尽其责。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改革应该根据各个地方、各个村不同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从东莞农村的情况来看,各个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差异很大,不可能一刀切,只采用1种模式,至少应该有3种模式可选择:一是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可以选择向现代股份公司制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股份公司制,将企业推向市场做大做强。二是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但是实力还不是很雄厚,向现代股份企业制度改革的条件还不具备,可以考虑保持原有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度。三是集体经济非常弱小,甚至于集体经济负担沉重,资不抵债,集体经济无发展前景,这种集体经济也可以采取“休克疗法”,取消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管理,为他们解决基本的社会保障,使他们尽快转变为市民,融入城市,避免这类农村被“边缘化”[4]。

3.4改革公共服务方式

统筹城乡发展,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而且像东莞这种类型的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化,那么理所当然,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应该逐步转移给政府。问题是政府财政可能会负担加重,一时难以承受。可以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的配套改革来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问题。农村集体经济既然是一个经济组织,有着一定的经济收入,就应该承担纳税义务,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征税来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问题。如果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朝现代股份公司改革,按照企业的性质纳税,那么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增加,其财政负担也就减轻了。

4参考文献

[1]祝俊峰.把东莞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2]陈荣平.跃进大未来——东莞发展模式转型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

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4-0094-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4.010

ananalysisontheSpatialtemporalCharacteristicsoftheCouplingCoordinated

DegreebetweenSocial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

YanGLiang1,2,DinGJinhong2,GUoYongchang3

(1.DepartmentofGeography,XingtaiUniversity,Xingtai054001,China;2.population

Researchinstitute,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3.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sDepartment,anqingnormal

University,anqing246011,China)

abstract:Basedontheconstructedcouplingindexsystemreflectingthesocial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thepaperstudythecoordinationofthemfromtheperspectiveofspacetimeusingmethodsofthecouplingcoordinateddegreemodel.theresultsofthetimeperspectiveshow,social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maintainedapositiveinteractionsince2003,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graduallymovingfromtheameliorationphasetocoordinatedadaptation.theresultsofthespaceperspectiveshow,thecouplingcoordinatedbetween

theminChinapresentsobviousregionaldifferences.the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displaysobviouslydecreasingtendencyfromtheeasttothemidwest,whilethelevelofsocialsecuritydisplaystheshapeof“U”.Lookingfromthecoordinationlevel,theprovincialcharacteristicsofthecouplingcoordinatedbetweensocial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presenttheshapeof“therugby”,theprovincesbelongingtothebettercoordinatedandtheseriousimbalancearefew,whilemostofprovincesareintermediatetypes,suchasthemildimbalanceandbasiccoordination.thecoordinateddegreeineasternprovincesobviouslysurpassedthemidwesternprovinces.

Keywords:socialsecurity;economicdevelopment;thecouplingcoordinateddegree;Spatialtemporalcharacteristic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反映在利益关系调整的公平性上[1]。作为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贫困差距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是调节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基本杠杆[2]。由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阐述了通过“看不见的手”来推动个体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共同增长[3];庇古根据边际效应基数论,提出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福利越大的基本命题[4]。国内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穆怀中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假说,指出社会保障水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先是上升较快,达到一定高度或超过适度水平上限后开始放慢增长速度,持续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回落并接近其适度水平[5];杨翠迎、何文炯提出了社会保障发展系数(CSS),阐述了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6];郑智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进而阐述了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7];谭伟、吴永求认为城市化水平、人均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额、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8]。陈寿江、李小建提出上行及下行概念,以县域尺度研究了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9]。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差异造成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省际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省域层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到底呈现什么样的协调关系?是不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低?为了弄清以上问题,有必要从省域层面开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事实上的参考和依据。

二、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0],既不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否则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也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否则阻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就是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既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成果,又不超越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11]。从投入产出角度看,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是指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多少,体现了经济发展(GDp、财政等)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水平;同时,社会保障的覆盖水平和待遇水平最为直接地反映出政府及社会在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进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产出水平。基于此,本文从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三个维度――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覆盖水平和待遇水平出发,在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并在借鉴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12~14],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

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覆盖水平以及待遇水平3个层面,使用10项指标来反映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借鉴了贾智莲的计算方法[15]。人均GDp是一个包含综合信息的指标,能表达出多个经济相关的维度信息,用人均GDp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较常用的方法[16~18]。通过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系统,共同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见表1)。

2.综合水平计算方法

本文研究的时间序列为2003~2011年,由于这一时期是改革后第三次较明显的经济波动期,同时又是社会保障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2012)和分省市的统计年鉴等。

为消除数据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需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是uij′=uij/max(ui),其中uij′为标准化值,uij为实际值,max(ui)代表不同年份或不同地区第i指标的最大值。各指标权重赋值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征询不同专家的意见,依据各指标代表的含义及重要性、基础性程度,综合权衡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及标准化的数据,通过逐级加权求和计算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计算公式为:

三、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

1.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序耦合

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以更清晰地揭示两者相互作用的阶段特性。如表3所示,2003~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0.45稳步上升到2011年的0.71,协调等级从轻度失调逐渐向良好协调演化,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保持良性互动,两者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2年的2632.2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109.4亿元,年均增长17.3%。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成果更多惠及民生,社会保障水平也大幅提高。从覆盖面来看,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3.2亿人、4.73亿人,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246.3%、481.8%、403.2%[20]。从待遇水平来看,2005~2012年,国家连续8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2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是2002年的2.8倍[21]。由协调等级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趋向协调适应,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因此,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根本。

2.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格局

(1)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从图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明显高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阶梯”分布格局。2011年全国人均GDp达到35181元。其中,天津、上海、北京3个直辖市位居前三,分别达85213元、82560元、81658元。东部沿海地区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实力,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等省份紧随之后,人均GDp水平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2290元、59249元、50807元、50760元。山东和福建的人均GDp水平也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省份的人均GDp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人均GDp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0名省域单元中,西部地区占了6席,分别是广西、、四川、云南、甘肃、贵州;中部地区占了3席,分别是河南、江西、安徽。其中贵州省人均GDp水平最低,仅为16413元,约占天津市的1/5。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特点,不同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2)社会保障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呈现了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格局――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从社会保障水平指数来看,东部地区平均值为0.547,东北地区为0.572,西部地区为0.505,而中部地区平均值最低,为0.458。其中,上海、北京、青海

社会保障

水平指数列居前三,达0.776、0.771和0.672。按照社会保障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0名省域单元中,中部地区占了5席,除了山西外其余中部省份都在其中。社会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不匹配性,经济落后的地区,其社会保障水平并不一定低,比如、甘肃等省区(见图2)。

从社会保障支出来看,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是经济不发达的青海,其次是和甘肃,而排名靠后的则是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最高的也是青海,其次是辽宁和甘肃,而排名靠后的仍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鉴于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中央对中西部省份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远远大于东部地区。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对全国社会保障的投入中,中西部所占比重保持在80%左右[22]。从养老金支付水平指标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2011年,全国人均养老金为18700元,有一半省份的养老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个省份中,除由于近年西部大开发带动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快速提高的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五省份和中部省份山西外,其余9个省份都位于东部地区。从省际的比较来看,江西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最低,为13831元。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最高,达到33106元,是江西的2.4倍。按照人均养老金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1名省域单元中,中部地区占了5席,除了山西外其余中部省份都在其内。

总体来看,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在全国表现出不平衡性。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也最快,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成熟。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水平偏低,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偏高,大量就业集中在政府部门,因而,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高。而中部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成“塌陷”态势。

(3)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类型划分。

将社会保障水平指数(SSL)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GDpp),采用Zscore法标准化处理,生成两个新变量数据列ZSSL、ZGDpp,ZGDpp表征样本点在散点图中偏离GDpp样本的中心位置程度,ZSSL表征样本点在散点图中偏离SSL样本的中心位置程度,那么符号正负实际表征的就是两者偏离程度的协同性。以ZGDpp为X轴,ZSSL为Y轴,绘制出不同省份的人均GDp和社会保障水平的象限图,如图3所示。

根据象限图,将全国内地31个省级单元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划分为4种类型,具体来看:①第Ⅰ象限,即高级协调型,以北京、上海为代表,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比较高。②第Ⅱ象限,即社会保障过度型,包括青海、新疆、等8个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较高。③第Ⅲ象限,即低级协调发展类型,包括除山西外的所有中部省份、广西、贵州、云南等13个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水平也较低。④第Ⅳ象限,即社会保障滞后型,包括广东、浙江等5个东部沿海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

从象限图来看,我国一些省份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不相匹配的现象,为了能够对我国各区域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选取典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低于经济落后地区,尤其在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和财政社保支出比重两项指标上,以青海和上海为例,2011年青海省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为14.6%,财政社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16.9%,分别高于上海市5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GDp和财政支出总额大,导致了社会保障支出占比相对偏小;二是由于国家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一定程度提高了经济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当然,经济落后省份的财政支出中用于

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很大,表明社会保障支出的财政负担也很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看,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为社会保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保障水平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明晰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从机制上揭示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耦合的规律性,本文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情况做了进一步研究。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2011年各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绘制出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图(见图4)。由图4可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东部地区,除河北、福建、海南轻度失调外,其余各省均实现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但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达到良好协调发展类型;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属于基本协调发展类型。

第二,东北地区除了辽宁达到基本协调发展外,其余省份轻度失调;中部地区全部处在轻度失调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多数省份属于失调类型。除了内蒙古为基本协调,贵州、云南为中度失调类型外,其余均为轻度失调。

第三,从协调等级来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省域特征呈现“橄榄型”,良好协调和中度失调的省份较少,其中,良好协调的有北京、天津和上海,中度失调的只有贵州和云南;绝大多数省份属于协调等级的中间类型――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其中,属于轻度失调的省份个数最多,达到20个,基本协调的个数次之,有6个省份。从地域分布来看,基本协调及以上类型基本上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省份大部分属于轻度失调。

总体来看,2011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情况不容乐观:超过2/3的省份处在失调状态,除了贵州、云南为中度失调外,其余都为轻度失调;两者协调的省份基本上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达到基本协调。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3~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两者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第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从东部向中部、西部逐渐递减的“阶梯”分布格局;而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格局。第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如北京、上海等地区,但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不匹配性,如青海、甘肃、等,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并不低。第四,从耦合协调度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省域特征呈现“橄榄型”,即良好协调和中度失调的省份较少;绝大多数省份属于协调等级的中间类型――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且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地区。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整体处在协调发展阶段,但从区域来看,大部分省份仍然处于轻度失调状态。长期来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两者的演变关系,本研究为各省份认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推动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本研究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形成的机理尚未进行分析,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尹蔚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10,(9).

[2]郑功成,蒋云龙.更可靠社保如何实现[n].人民日报,2012-11-26(13).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12-120.

[4]庇古.福利经济学(上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94-98.

[5]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2).

[6]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7]郑智峰.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谭伟,吴永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比较及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2011,(3).

[9]陈寿江,李小建.县域尺度下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

[10]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1997,(2).

[11]陈颐.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J].江海学刊,2006,(6).

[12]褚福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20.

[13]谭伟.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及协调度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14]逯进,陈阳,郭志仪.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3).

[15]贾智莲.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

[16]刘卫东.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历史过程分析[J].经济地理,1997,(2).

[17]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18]陈明星,陆大道.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0,(12).

[19]童玉芬,刘长安.北京市人口、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协调度评价[J].人口与发展,2013,(1).

[20]郑秉文.未来10年如何建立“更可靠的社会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03-01(3).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9

关键词:低碳循环耦合结构途径国有林区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54-02

一、引言

长期的过量采伐,导致许多国有林区森林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企业的经营索取和人口的生存需求所产生的双重压力,远远超出了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林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冲突加剧,森林资源结构严重失衡,国有林区深深陷入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之中。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在2010年的两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林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林业要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特征

(一)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界定

低碳循环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为指导,以高效能、高效率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则是一种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立体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谓林区低碳循环经济,是指在林区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增加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二)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构成

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是以“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巨系统为背景,以低碳循环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国有林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实施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中就形成了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系统,此系统的结构构成图如图1所示。

(三)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特征分析

1.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以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为基础,以各个子系统间碳减排为手段,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低碳模式不断从外界汲取负熵流,在系统内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互为背景,通过碳减排,循环经济手段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低碳循环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高维性。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系统是由低碳循环经济、低碳循环社会和低碳循环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统,由于低碳循环系统组织在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以上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划分系统等级,如此逐层分解,形成了低碳循环模式系统的庞大的层次结构。

3.复杂性。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系统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发展低碳循环模式就是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着眼,综合协调和控制低碳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统筹整体功能和局部利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

4.涌现性。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内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系统内部组织和结构,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独立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涌现出各子系统所不具备的整体效应,即:“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均衡动态发展。

(四)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保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利用、林业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循环经济,特别是要把资源循环利用放在突出位置,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途径,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资源利用、资源回收、能源生产利用、污染物排放等的各个方面,实现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的永续发展。

根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异同点,立足我国当前国情,以两者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为基础,将“3R”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态”系统,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之路,以克服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单行发展的困境。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致力于两个重点:

第一,以低碳经济补充循环经济的能源缺口,同时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则形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此一来,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无法解决的能源循环困境就可通过低碳经济要求的低碳、零碳等新能源开发利用而得以破解;低碳经济单行发展的现实经济效益瓶颈也可被循环经济突破,从而刺激个人的低碳消费、企业的低碳生产和林区的低碳流通,推动国有林区低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在具体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整合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运行环境“软件”及技术“硬件”的相似性,积极推行能促进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相应措施和相关对策,实现两者正效应的叠加,做到一举两得。

三、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和监测

1.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按照碳汇和减排的要求,加强林业低碳循环森林培育业的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等手段推进科学经营,加强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能源林等商品林的建设以及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营造,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森林碳汇储量;二是在森林培育全过程中,科学整地、施肥和抚育,减少土壤、化肥以及林木腐解等释放的Co2量,并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森林培育的减排。

2.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将管护区落实到山头地块,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强化管护人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森林的积极性。要逐步建立管护经营责任人参与分配森林资源培育成果的机制。

(二)遵循3R原则,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森林资源(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循环利用

实施清洁生产,既需要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推动,又需要有企业微观层面的执行。在企业层面上,实施清洁生产,提高森林资源循环利用率。林业企业的生产方式是:“木质或非木质资源―产品―剩余物―产品”,它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充分和最合理利用。实施清洁生产要求企业转变生产经营观念,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回收处理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产品和服务的森林资源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废弃物质的排放;尽可能提高森林资源产品的耐用度和抗变性;尽可能提高森林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强度;尽可能强化相关森林资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

(三)建立区域产业代谢,构建林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化体

建立林区低碳循环经济的林业产业化体系,建立绿色森林资源原料产业基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绿色林副产品加工、种植和驯养产业,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的生态观光、旅游业,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多重需求;发展高科技绿色森林产品深加工业,用高科技来发掘森林资源的无穷价值;强化森林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维护森林资源未来发展潜力。可以发展低碳循环产业园区,构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化体。

(四)实施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增强低碳消费意识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方式宣传低碳农业相关知识,鼓励人们节约资源、使用节能产品,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行动;加强媒体和公众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监督作用,引导企业逐步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低碳经济”形象,促进企业完成低碳经济目标和指标。

(五)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继续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林木生物质能源是直接来自光合作用的木材,以及根、茎、叶等采伐剩余物和刨花、碎木、木屑等加工剩余物,还包括各类可作为能源的木制品废物等。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在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规划与措施,以促进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六)加强政府对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要加强政府对低碳林业发展的指导,制定农村新能源发展利用纲要和专项规划,提出低碳循环林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措施,研究低碳循环林业的统计方法和考核指标,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源效果评价机制。

研发森林资源低碳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撑森林资源低碳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推广低碳循环林业技术并建立林业示范区。借鉴国内外经验,大力推广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林业机械节能减排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借鉴国际经验,设计市场化的政策工具,探索发展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建立广泛的碳交易机制,使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服务市场化。

建立林产品低碳认证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低碳林产品实行低碳认证,并给予这些林产品一定价格补贴,改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C0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L11CC14)]

参考文献:

1.徐玖平,李斌.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

2.韩宝华,李光.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整合[J].云南社会科学,2011(2)

3.张秋根.林业低碳经济探讨[J].林业经济,2010(3)

4.王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0(6)

5.陈钰.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及对策分析―以河西走廊为例[J].商业时代,2011(9)

经济发展的特征篇10

天津是我国自行车的发源地。拥有“飞鸽”、“红旗”两大名牌的天津市自行车产业曾辉煌了几十年,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重大经济变革率先触动了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国有经济在天津市自行车产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极大的挑战。由于连年超负荷运转,加之观念僵化、管理滞后、产品老化等,国有企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种种不适应逐渐暴露,并且不断冲击国有企业的根基,企业人才大量流失,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生产规模日益萎缩。1988年,天津市自行车总量为310.6万辆,是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天津市自行车产业跌入了谷底。2000年以后,一度衰落的天津市自行车产业,再次出现了产销量大幅度提升,所不同的是,支撑该产业再度兴起的不再是国有大企业,而是一群私人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大都分布在津南区八里台镇、西青区王庆坨镇以及北辰、双口、西青等工业园区内,形成了颇具规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二、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转型

天津市自行车产业从衰落到重新崛起的过程是脱胎换骨的产业再造过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天津自行车产业发生了四个根本性转变:

(一)民营经济替代国有经济成为产业的主导。根据天津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底,天津市拥有自行车生产厂家943家,其中,整车厂486家。在整车厂中,国有企业8家仅占总数的1.65%,而各类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据绝大多数。从产量看,国有大企业飞鸽集团的产量从1988年历史最高峰的661.25万辆下降到2001年的80万辆。而民营企业的产量则从1998年的零猛增到2001年1220万辆。1997年天津自行车产量已恢复到1988年600多万辆的水平,只是国有自行车企业的产量已下降到不足60万辆。

(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1990年到2001年,天津自行车产业从只有飞鸽集团惟一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发展为近千家中小企业,这种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天津自行车产业已由国有完全垄断转变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竞争性市场结构。同时也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对行政配置资源方式的替代。

(三)生产组织方式出现了根本性转变。与国有自行车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道路根本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自行车产业中民营经济的发展走了专业化群聚生产的道路。为分离专业化所带来的分工经济和规模效益,600多家民营企业分别在北辰、东丽、西青和武清王庆坨镇自行车工业园区落户,该园区聚集了247家自行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厂家。其整车生产中所需的零件的95%以上由园区内的零部件厂商提供。

(四)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在群聚生产过程中,天津自行车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专业化协作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结构升级,把传统天津自行车生产的技术和产品结构升级,把传统天津自行车生产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整体产业的竞争优势。天津自行车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998年以来天津自行车产品的出口连续3年成倍增长(1999年23万辆,2000年63万辆,2001年突破110万辆);二是从1998年开始,天津自行车正在实现从传统劳动密集型自行车产品向高科技的自行车延伸产品的转化,突出表现为电动自行车产业在天津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底,天津市已有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82家,产量超过lo万辆,企业数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4%和19%,初步形成了电动自行车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电动自行车是集电子、电机、机械、电化学、控制技术、软件技术和工艺设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的发展必将带动天津自行车产业的技术和结构的升级,进一步提升天津自行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基于产业链的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根据产业链分析,西方学者kaplinsky&mor-ris,2001年将产业集群的升级类型分为四种: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集群的产业升级是从工艺流程升级开始,然后逐步实现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最终达到价值链的升级。(1)工艺流程升级。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产业集群通常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与规模经济作为竞争优势。在这个阶段的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增进传输体系,引进工艺流程的新组织方式,提升价值链某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实现集群的升级与发展,即所谓产业集群的工艺流程升级。 (2)产品升级。产业集群的产品升级是指集群引进、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比竞争对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新产品、新品牌及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将带动产业集群的产品不断升级,进而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3)功能升级。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是指集群在实现产品升级后,逐步重新组合价值链的优势环节或战略环节,调整嵌入价值链的位置与组织方式,专注于产业价值链某个或某几个优势环节,放弃或外包原有的低价值环节,弱化或转移非核心业务,通过拥有该产业价值链“战略性环节”,最终获得该产业价值链的统治权。(4)价值链的升级。价值链的升级是指在原有价值链的基础上延伸至价值量更高的相关产业价值链,在相关产业领域获得较高的收益率;或者移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价值链;或者使一些企业得到数条全球性价值链。从而促使企业和地方产业集群提升到一个新层次,达到一个新水平,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升级主要体现在:

(一)由产业链关系所形成的企业之间分工与协作方面。现代产业集群升级首先在于集群内的企业顺应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要求,加强特定生产链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集群内每一个企业只能从事产业链中非常细小的环节,分工协作程度逐渐提高,使产业价值链的充分细分,形成价值链“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这种由产业“价值链”连接成的产业格局,将整个产业集结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使之成为功能细化、分工明确、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联合舰队”。天津自行车产业正是当国有大企业陷入困境时,在私人企业中出现的一种自行车生产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与传统的自行车生产方式不同,可以简称为“组装模式”。采用这种模式,自行车整车企业只需把握自行车生产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组装,而将其他零件的加工变成外在化市场采购。由此,自行车的生产过程就形成了纵向分离,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过程。每一单个企业生产的环节大大减少,所要求设备、资金和劳动力也都大大减少,企业的规模、产量和生产时间也都缩小。传统的自行车生产方式因“全”而“大”,新型的生产方式则因“专”而“小”。

(二)在低成本扩张方面效应优势。由于“专而小”,“组装模式”在生产上就可节约成本,节省时间、还可按照定单要求加工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产品,能够适时地满足市场需求。又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投资小,进入成本非常低,很容易为私人企业所采用。因此,在短短几年间,以散件组装为生产方式的私人自行车小企业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天津的近郊区迅速成长起来。乡村私人企业成为自行车产业的主力军。

(三)产品质量好,种类齐全。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每年进入市场的自行车品种、花色(包括结构、造型、用材、色彩等方面的变化)约在2000种以上。如,天津市飞鸽自行车已形成八大系列、200多种款式的多品种产品竞争优势。通过几年来大力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使产品结构,尤其是品种花色的变化均位居全国的前列。在注重产品开发的同时,集群内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目前集群主导产品全部通过iso9000、iso9001认证,有的品牌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市场十大畅销自行车、天津市名牌产品等称号,天津市自行车产业正是凭借一流品质、一流品牌、一流服务畅销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