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监管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7:09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2

在我国,受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备的影响,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是由《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金融违法处理办法》、《贷款公司组建审批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指引》等各零散法规或规章构成,形成了在具体个案中,只要有与金融监管相关的规定,那么就是金融监管立法的大一统格局。这些规定,既零散又笼统,既庞杂又单一,既滞后于金融行业的衍生发展,又缺乏实际的效用。譬如: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起到基础作用的我国的《破产法》,由于金融机构本身不同于企业的特殊性,又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有类似于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的特殊性,再加上国家推行的一系列富农扶贫政策,使得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常带有行政干预的色彩,削弱法律权威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因此,在法律层面,要从监管理念、风险防控等方面完善体系建设。另外,由于具有信息、交易成本、担保等方面优势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形式在农村的发展壮大,如何把控其法律地位,监督其行为,也是农村金融制度监管中,不可或缺的议题。

笔者认为:总的说来,法律对社会活动的监督管制分两种形式进行:第一、是控制准入,即未达到法定最低要求则不赋予法律上的认可或资格,在未获得相应法律资格的情形下进行的行为,那么就是自始无效,当然违法。第二、是控制行为,即超出了法律的射程范围或法律预期,则构成违法并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本文选从控制准入与控制行为两个角度,拟从三方面对农村金融法律监督展开论述:第一、阐述我国农村金融业的现状。第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行业监管的现有形式及存在问题。第三、对完善农村金融监督法律制度提出建议。

一、我国农村金融行业的现状

农村金融,不同与城市金融,由于其特有的贫困,农民对金融需求的层级性,以及落后发展的经济,其金融业态的特点除了农民对资金需求的零碎和对资金数额需求的少,还突显于以下两个弊端:第一、农村资金的流失和信贷供给短缺。譬如农村邮政储蓄、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味血统纯正”的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商业化与利益最大化的影响,通常把从农民手中吸纳的存款,并且一般以中长期的定期存款为主,进行城市投资贷款项目,诱发了农民“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现象,使得农村借贷现金受阻,资金不能回流,抑制了传统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城市的商业银行,受到央行利率调整,风险控制、逐利性等影响,又纷纷从农村撤走其分支机构,也造成了农村信贷供给的短缺。第二、随着正规金融机构的作用在农村的弱化,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也应运而生,比如私人银行、典当行、民间集资与合会。在我国,学者把非正规金融定义为: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或称为:非法定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由于此金融活动伴有一定的地域性,借贷双方一般都是一个村镇或相邻村镇的,因此相互间都彼此熟悉,避免了繁琐正规借贷程序的信息核对与审批等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其又能绕过政府关于金融机构借贷最低交易额的规定,且机构本身小巧灵活,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或根本无交易成本。因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有广大的发展根基、市场、与发展前景。但是,这种规避法律的做法、不免存在许多的缺陷,又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如果一味的加以取缔、查处,非但不能弥补农村资金融通的空缺,还有可能与正规金融机构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一道,抑制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据此,就形成了在农村,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贷不到款”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不能贷款”的怪象。

虽然,一方面2006年底,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的金融业态,应该参照国有银行一样,减少竞争,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甚至由央行或地方财政来弥补其亏损,以减少其风险承担的后顾之忧,借此来保障农村的借贷资金融通。同时,加大金融监管,对于抽取农村存款进行城市投资的予以处罚。另外,对于非正规的金融业态,除了加大立法完善与规范以外,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积极引导,使得其合理准入。

二、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法制现状

综上文所述,我国农村金融分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个构成,同时法律的监督管理作用,又分别从市场准入与行为控制两个层面进行。因此,本部分就从正规金融的法律监管与非正规金融的法律监管,两方面四小点,分析下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2

摘要: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是因为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即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很多,压力颇大。新世纪以来,政府连续下发了七个支持三农的一号文件,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取得了很大的缓解,但是,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依旧十分落后,本文对于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http://

关键词:农村金融“主动性边缘化”监管

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是因为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即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很多,压力颇大。新世纪以来,政府连续下发了七个支持三农的一号文件,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取得了很大的缓解,但是,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依旧十分落后,本文对于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一、农村正规金融的“主动性边缘化”,非正规金融成为主力军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应渠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这四种供应渠道的主要依托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金融组织。现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正规金融如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都呈现主动性的边缘化,农信社由于自身的组织运营并不规范,合作制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不能充当主力军的角色,而利率最高,监管不严格的各种民间金融组织成为农村最主要的供应渠道。

1.农村正规金融“主动性边缘化”的原因

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经济抑制”理论,所谓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运行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掣肘、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金融抑制造成资本利用效率低下,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深化与储蓄、投资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而对我国而言,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城市化倾向,农业经常处于次重要地区,让步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甚至必要时会做出一定的牺牲,这使得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在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体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虽然不是资金的直接供应者,却对整个农村金融的资金供应和分配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导向,使得各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严重的倾向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些机构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同时,不断的减少对“三农”的资金支持,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供应的主力军是现实的无奈选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资金供应不断减少,政府在默认这种情况的同时,并未对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于是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便成为了农村金融供应的主体。

农村的非正规融资是指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和农户之间或农户和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非正规融资解决了农户、乡镇企业的资金急需,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应的不足,加快了资金流转速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此同时,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具有较强的投资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缺少有效地监管,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农户对于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也是“又爱又恨”,但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不够,使得农户不得不使用非正规融资的方式,这也是正规金融机构边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令不统一,支农效果不显著

在我国,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政府又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二者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业投入的基本格局是:总量增加,比重下降,中央政府在这种格局下,不可能对农业的直接经营活动进行持久、大量的投资,而且我国实行财政包干政策以后,中央政府认为由于农业的区域性,农业投资较适合由地方政府来做,而地方政府根据财政收益最大化这个目标函数,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不可能优先选择农业投资。于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直接造成了支农效果的不显著。

1.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取决于中央的财政收入和中央的非农业财政支出的需求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小,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反之越大。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财政的收入和非农业的财政需求的差额一直较小,这使对于农业的投入不足。

2.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地方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地方财政收入与非农业财政支出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小,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二是按照规定地方政府需要进行的农业设施的投入。总之,在目前这种情况,地方财政支农力度明显不够,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存在监管真空

整体而言,我国的金融监管属于集权多头监管模式,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但在农村金融监管方面,很难说属于哪一种模式,处于相对混乱的局面。比如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对农村金融都有监管,监管区域时有交叉,但又存在监管的真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管理是双重的,这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很多监管成本,也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情况下,银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但他们的监管机构只设置到省一级,而中央银行又不能行使监管职能,所以省以下的监管机构基本是真空状态。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使各监管机构各自为政,金融监管效率极为低下。当金融机构由于市场性风险或退出市场风险时,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在救助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会造成救助过渡,也可能给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提供了套利的可能。

另外,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立法工作无法赶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立法滞后,与农村金融发展不同步,这也形成了一部分真空地带,使得农村金融监管部分处于边缘化或半边缘化的状态,这无疑加大了农村金融监管的难度。

http://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3

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是因为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即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很多,压力颇大。新世纪以后,政府连续下发了七个支持三农的一号文件,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取得了很大的缓解,但是,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依旧十分落后,本文对于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一、农村正规金融的“主动性边缘化”,非正规金融成为主力军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应渠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这四种供应渠道的主要依托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金融组织。现在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正规金融如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都呈现主动性的边缘化,农信社由于自身的组织运营并不规范,合作制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不能充当主力军的角色,而利率最高,监管不严格的各种民间金融组织成为农村最主要的供应渠道。

1.农村正规金融“主动性边缘化”的原因

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经济抑制”理论,所谓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运行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掣肘、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金融抑制造成资本利用效率低下,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深化与储蓄、

投资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而对我国而言,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城市化倾向,农业经常处于次重要地区,让步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甚至必要时会做出一定的牺牲,这使得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在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体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虽然不是资金的直接供应者,却对整个农村金融的资金供应和分配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导向,使得各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严重的倾向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些机构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同时,不断的减少对“三农”的资金支持,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正规金融机构的这种行为,这便形成了农村正规机构的“主动性边缘化”。

2.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供应的主力军是现实的无奈选择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资金供应不断减少,政府在默认这种情况的同时,并未对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于是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便成为了农村金融供应的主体。

农村的非正规融资是指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和农户之间或农户和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非正规融资解决了农户、乡镇企业的资金急需,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应的不足,加快了资金流转速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此同时,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具有较强的投资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缺少有效地监管,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加之,各种民间金融机构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其利率相对较高,不利于长期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所以,农户对于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也是“又爱又恨”,但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不够,使得农户不得不使用非正规融资的方式,这也是正规金融机构边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令不统一,支农效果不显著

在我国,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政府又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二者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业投入的基本格局是:总量增加,比重下降,中央政府在这种格局下,不可能对农业的直接经营活动进行持久、大量的投资,而且我国实行财政包干政策以后,中央政府认为由于农业的区域性,农业投资较适合由地方政府来做,而地方政府根据财政收益最大化这个目标函数,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不可能优先选择农业投资。于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直接造成了支农效果的不显著。

1.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取决于中央的财政收入和中央的非农业财政支出的需求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小,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反之越大。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财政的收入和非农业的财政需求的差额一直较小,这使得对于农业的投入不足。

2.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地方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地方财政收入与非农业财政支出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小,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尽管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收入连年递增,但各项非农财政支出也在迅速增长,甚至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使得地方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少之又少。二是按照规定地方政府需要进行的农业设施的投入,如前所述,地方政府为实现财政收益最大化,这部分投入也不会很大。总之,在目前这种情况,地方财政支农力度明显不够,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存在监管真空

整体而言,我国的金融监管属于集权多头监管模式,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但在农村金融监管方面,很难说属于哪一种模式,处于相对混乱的局面。比如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对农村金融都有监管,监管区域时有交叉,但又存在监管的真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管理是双重的,这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很多监管成本,也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情况下,银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但他们的监管机构只设置到省一级,而中央银行又不能行使监管职能,所以省以下的监管机构基本是真空状态。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使得各监管机构各自为政,金融监管效率极为低下。当金融机构由于市场性风险或退出市场风险时,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在救助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会造成救助过渡,也可能给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提供了套利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立法工作无法赶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立法滞后,与农村金融发展不同步,这也形成了一部分真空地带,使得农村金融监管部分处于边缘化或半边缘化的状态,这无疑加大了农村金融监管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宋乾坤.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思考.金融.2010(09).

[2]郭田勇,郭修瑞.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2006.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4

一、农村民间金融的特性

农村民间金融,以农村为活动领域、以农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进行货币流通、资金流动和信用活动,从而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运行提供资金支持。其活动领域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具有不同于城市金融的如下特点。

(一)属于典型的二元制结构所谓二元金融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即一方面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从而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的、小规模经营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广泛存在于经济的各个层面。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为两翼,再辅之以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的金融机构格局。非正规金融组织则是相对于正规金融组织而言,又被称为民间金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在因素即金融抑制以及由金融抑制导致的政策扭曲。在组织形式上主要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以及合会、钱庄、无息借款、高利贷等民间借贷。由于我国农村建设资金的短缺和农村金融的边缘化,民间金融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农村民间金融是基于一定的地缘、血缘、业缘关系而成立的交易活动,其最初产生于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自发行为,其与中国乡土社会特有的社会信任关系、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农村民间金融建立在互相信息充分掌握的基础之上,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人格化,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金融交易活动,这决定了民间金融更多的是一种横向信用,其根植于社会成员的自律,依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这一点区别于国有金融,其更多是一种是纵向信用关系。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是自身成本收益博弈的结果,和正规金融机构相比大大节约了交易费用,代表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向。

(三)农村民间金融的活动规模和发育程度由其所处的农业发展阶段所决定农村民间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需求、投融资需求和服务性需求。这就决定农村民间金融不能凌驾于农村经济发展之上、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现状而盲目追求自身的发展,而是要受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商品经济发育程度的制约。l3农业生产规模小、利润低,经济力量有限,对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抵抗力较弱,从而使得农业信贷资金贷款具有高风险性和低收益率,导致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市场的动力不足,而巨大的资金缺口为民间金融的飞速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经济落后地区以民间借贷为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农村民间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呼应,层次分明。

(四)农村民间金融与国家农业政策、金融政策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其间有繁荣也有衰落,有快速发展更有受抑制和打击的时候。在1978年以前我国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国有金融占主导地位,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多半处于非法或者半非法状态,常常与非法金融或地下金融联系在一起。其与正规金融之问一直存在着紧张关系,两种制度难以兼容。l4j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摆脱计划经济束缚的农村商品经济开始对融资有了需求,国家对农村民问金融的发展也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支持。特别是2004年以后,农村民间金融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以往对民间金融持否定态度的金融监管当局也开始正视并肯定农村民间金融的作用。2004、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金融。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金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这些政策措施必将进一步扩宽农村民间金融的投融资渠道。

(五)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一定金融风险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民间金融还游离于国家政策法规之外,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监管,存在很强的制度风险。

其次,民间金融大部分都是在乡村邻里、亲朋好友等社会小团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信用域有限,资金规模往往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此外,民间金融还存在组织结构松散,管理方式落后,契约关系呈现非规范化的特点等问题,容易引发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

二、农村民间金融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在农村民间金融与国家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学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干预会阻碍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如麦金农一肖学派;另一种观点则强调国家应当在农村金融的变革中积极发挥作用,如新凯恩斯学派。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农业支撑体系都是在本国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下构建和完善起来的,政府强有力的宏观管理尤其是立法保障对农业支撑体系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适度的国家干预。可以说,国家的适度干预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变革与创新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不过,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是在不完善的市场调节与不完善的国家干预以及二者之间不尽完善的组合之间的一种选择,所以,农村民间金融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要放在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的法治框架中去探讨,而且特别要强调国家干预的行为边界与范围限度。也就是说,在农村民间金融的改革与创新中,需要顾及民间金融特有的自发性和渐进性,承认民间金融的合理利益诉求,培养民间金融的自我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引导农村民间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并使之逐渐走上自我约束和法律约束的双重约束机制。对此国家干预应当采取非直接的控制机制,其作用主要在充分尊重民间金融的创新冲动与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从而确立公正与有效的竞争规则。

(二)法制化原则我国金融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农村金融的法制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同时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制度不健全、法律规范的缺位和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备在所难免。但从法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难看出:

农村民间金融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与规范作后盾,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必须以秩序为前提。

而无论是制度、规范,还是秩序,都是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与目标,如果农村民间金融法制不健全,民间金融发展的障碍就始终无法排除。

法制化是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必由之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必须尽快建立农村民间金融产权制度的创新模式。目前,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单一合作制产权形式及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既不能满足农村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也因缺乏竞争而效率低下。

在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实际情况,以及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程度,本着多元化、多层次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健全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二是以法律保障农村民间金融主体的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法律规范要明文规定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要利用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使之真正成为具有自觉性、守法性和自律性的合格主体,同时,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和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三是要依靠法制的力量,维护良好的农村民间金融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不但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还要加快建立征信系统,加快制度建设;当前,更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理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破坏金融环境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法制环境。

(三)金融理念的合理创新原则

1.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理念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经济学孜孜以求的两大目标,也是法律的重要价值目标。由于农村民间金融基于农村社会血缘、亲缘或地缘关系,信息优势和交易成本优势给金融资金运转与流通带来了较高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正规金融竞争的格局。竞争的存在必然要求通过立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不仅体现民间金融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要求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在法律制度认可的范围内也应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这里的公平并非是形式意义上的公平,而更应该是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应针对农村市场的现状,通过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扶持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从形式上的平等走向实质上的平等,从而实现结果公平。当然,在重视公平的同时不能忽略效率的作用,效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也是农村民间金融得以快速发展的保障。最佳的做法是在制度安排中兼顾公平和效率,通过公平促进效率,利用效率保障公平,将重公平促效率的理念渗透到农村民间金融的相关立法中。

2.确立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理念普惠性金融体系(inclusivefinancialsystem),是联合国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开始运用的词汇,其基本目标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其实质就是将包括以穷人为对象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人金融体系,使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客户群体获益,最终这种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对发展中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国内外的许多成功案例已经证明,这一体系是有效的。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低端客户甚至是贫困人口提供机会,使他们得到共同的、公平的金融服务的权利。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与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和实践是契合的。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公平的、包容的、不带歧视眼光的、惠及所有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因此这一理念的确立与应用,必将会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天地。

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创新

(一)制定农村民间金融专门性法律或法规目前,我国尚无一部专门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对农村民间金融做出全面系统地规定与调整。在这样一种法律缺位情况下,一方面,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大量存在但却不易控制并呈现出无序状态;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的监管处于真空地带,现有法律法规约束犹如隔靴搔痒,收效甚微。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有关农村民间金融的专门性法律或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确立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性,保护正当的民间融资行为,通过法律引导其从地下转入地上有序发展,并鼓励其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转变。

在立法模式方面,考虑到我国各地目前民间金融状况差异甚大,很难用一部法律来具体规定,立法条件尚未成熟,因而,可在农村民间金融发达的地区先行试点,再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制定出一部相对详尽的法律在全国统一施行。在此法的框架下,地方政府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规章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这部法律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针对各种农村民间金融形式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同的金融形式区别对待,以法律形式提供一种交易双方应遵循的规则,进一步降低民间金融的交易成本(包括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保护合约双方的正当权益,将正常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纳入信用可控范围,促使其逐步走向契约化和规范化轨道。同时,应当修改《刑法》《商业银行法》《公司法》《合同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贷款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中对非法金融的界定,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消除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限制条款,重新明确合法与违法金融活动和机构的界限。

(二)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改革与创新应"-3做到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法律制度并重,5l导民间金融的规范化成长农村民问金融成长必须要既符合自身运行的规律、特征,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来看,应当通过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改革与创新,建立一种政府诱导型农村民间金融成长机制,为民问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提供连续的正向激励,从而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的适应性发展。

一方面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政府应该建立一个规范其活动的秩序框架。民间金融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内生性,一味地强调风险,强行管制,实际上丧失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

更为明智的选择在于放宽管制,给予民间金融合法地位,创造条件让其自发地向规范化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放开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让底层的金融交易行为自发展开并蔓延开来,内生出专业化的金融中介,发展出市场所需的组织形式,并形成一个稳定的制度结构,由此供应可使交易费用更为节约的制度化的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加以扶持和引导,逐步推动走向规范的民间金融机构转变为民营金融机构。这一发展模式有利于从法律上保护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财产权利和正当的经营活动,有利于充分释放民间金融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也有利于规范金融秩序。

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实践证明,它们之间不是恶性竞争的问题,而是起到了相互互补的作用。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市场,因为农村的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只要你能准确的定位你的目标功能群体,最终是可以有合理的选择的,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_6对此政府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合理的制度,确立公平、有效的竞争规则,给各经济主体充分的选择权利的自由,而非越俎代庖。

(三)健全农村民间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高效安全发展,在需要市场之手

长袖善舞的同时,面对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更需要政府之手的纠偏补正,而健全农村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正是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重要形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利率调控方面。农村民间融资的利率是资金供求双方在自由协商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双方市场博弈的结果,因而是市场化的利率。因此,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中小企业和农户在缺乏担保、抵押的情况下出现贷款困难的窘境,是因为其高风险所引致的高成本很难让金融机构在利率有限的浮动空间中得到补偿。农村民间金融在合法地位得到确认后,要有效地服务中小企业与广大农户,还需进一步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让其有更大的利率管理自,使得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同时,法律还要加强对其利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降低民间金融交易成本,平衡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金融行业不能仅仅着眼于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应遵循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原则,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正确履行资源配置功能,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因此,在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安排上,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完善相关利率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明确各项惠农政策,为农村民间金融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提供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

(四)创新农村R,n金融监管制度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与城市金融组织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运行的规模、风险控制和服务对象也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不能完全照搬城市金融的监管方式,而应该依据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特殊规律创新监管方式。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目标导向”模式;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01-06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银监会实施农村金融“新政”以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成立,拉开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增量”改革的序幕,迈出了探索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步伐[1]。在政府主导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地区试点过渡到全面推进的阶段。但在机构数量与规模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之时,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一是盲目扩张现象严重。根据2009年中国银监会编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3年内在全国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294家,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据资料显示,2011年底,全国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935亿元,而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贷款余额5921.38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005亿元。二是市场定位严重偏离设立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宗旨是惠及“三农”及小微企业,但运行过程中严重偏离了服务“三农”的目标,“三农”贷款所占比重太低,商业贷款比重过多[2]。三是治理异化现象明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发挥其规模、信息、地缘与人缘的优势,治理过程没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时排斥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而许多金融机构在追求提高贫困农户的金融福利时,自身的财务状况又难以为继。四是出现创新的惰性。由于走政府主导、试点再推行的扩张路径,在发展模式上创新不足。经验表明,市场发展常常领先于监管行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总是沿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的轨迹演进,如果监管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就会落后于创新的脚步,从而造成金融监管的不适应,进而阻碍金融创新[3]。因此,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已由竞争主体不足逐渐转变成农村金融监管跟不上金融发展的步伐,监管的缺位或错位将导致改革达不到既定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创新势在必然。

二、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现状与缺陷

(一)当前监管方式:以银监会为主体的分类监管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监管模式依然是按照“一行三会”总的金融监管框架下实行分业监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监会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由省级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局监管,以银监会为监管主体,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同一监管框架下实施分类监管[4]。表现为:

1.按巴塞尔协议规定分类监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类监管的依据是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分类框架展开的。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原则,对存款类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执行巴塞尔委员会监管原则及标准,不制定特殊监管政策,有利于强化新型农村金融法人机构对其分支机构或控股机构的监管责任;同时,对于对少量不吸收存款、运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的特殊金融机构(如贷款公司等),更多地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律的作用,采取严格限定其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的措施,实施以市场约束为主的监管方式[5]。

2.按资本状况与资产质量评估分类监管。当前的分类监管办法主要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状况和资产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管理状况、市场风险、流动性等),构建监管指标体系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扶优限劣”的分类监管措施,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资本约束监管。对评级低、风险大的机构增加现场检查的频率、广度和深度,并限制设立新机构,限制新业务,控制业务发展规模;相反,对于评级高、风险小的机构,适当减少现场检查频率,缩小检查范围,支持鼓励创新发展[6]。对于出现支付性风险预警的,立即启动风险处置应急预案,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筹集资金来应对支付危机,对于已经出现支付风险的,及时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和争取其他资金支持,并要求持股银行启动流动性风险管理支持机制,协助处置支付风险(见表1)。

3.按发起人类别分类监管。根据机构发起人不同采取不同监管模式。对于村镇银行按照商业银行监管要求实施审慎监管,特别是在资本充足率与资产质量上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的监管要求实施;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以自律管理为基础、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为主体、地方政府风险处置为保障、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的监督管理体系,实行社员自律管理;对符合并表监管要求的贷款公司,强化对投资人的并表监管,对银行设置的专营全资子公司以及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纳入到母银行的统一治理框架内进行监管,发挥投资人监管制约的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缺陷

1.监管指标不合适。当前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按照巴塞尔协议中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两个指标,采取一刀切的办法[7]。一方面,从目标客户群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为“三农”服务,由于“三农”自身的弱质性,受自然、气候等非人为因素影响,面临不可抵抗风险较大,在存款保险制度没有跟进的同时,单一实行不良资产率监管是不适合的;另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与农村互助组织的出资人不一样,存贷机制各异,如果实行统一的不良资产率监管可能会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作用,使其出现财务目标与社会目标偏移的现象。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调整监管指标。

2.民间资本进入门槛过高。根据《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第三章股权设置和股东资格第25条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可见,在关于村镇银行各类股东持股比例的规定中,严重限制了自然人股东、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股东、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的持股比例。大大限制上述几类股东的资本投入力度,甚至会出现这几类股东变成“做样子”、“名存实亡”的状态,这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极为不利[8]。

3.监管体系不健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手段过分依赖现场监管,并没有把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就开展的非现场监管而言,也仅停留在简单的收集资料和掌握情况上,电子化网络化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村镇银行无法实施全面及时的非现场监管。二是退出机制匮乏。银监会并没有具体规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退出问题,关于村镇银行的退出问题,银监会仅在阐述“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监管措施的条文中简单提了一下,也根本无法满足村镇银行实际运营的需要。三是监管流程不明确。在《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中,银监会虽然明确提出“银监分局负责对辖内村镇银行实施属地监管,具体监管工作可授权监管办事处实施”,但实际的监管程序并不完善,均未明确怎样配置主监管员由谁负责对村镇银行高管人员进行初审,由谁具体组织现场检查等问题。

4.监管主体重复,监管秩序混乱。在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实践中,大多由省(市)人民政府指定本省(市)金融办组织并牵头当地发改委、农委会、经委会、公安、工商等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督管理。但在是否存在非法集资方面,银监会和公安部门负有监管的职责,人民银行则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金流向等进行跟踪监管。这样的多头管理容易使监管形式化,造成“谁都可以管,谁都不想管”的现象。在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根据各自法定职责和相关制度规定,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实施审慎监管。由此得知,农村资金互助社组织的监管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两个监管主体会造成监管缺位,表面上看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都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负有监管责任,但实质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两者都不管的现象。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提出

“目标导向”监管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功能性监管,是根据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而设计出来的一种能实现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的监管模式。这种监管不是从金融机构的类别,而是从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发挥的功能着手,在混业经营的背景及其功能给定的情况下,寻找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既定功能的制度结构。

“目标导向”监管模式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涵: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与维持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从宏观角度定义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保证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短期目标是根据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的不同定义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具体目标。“目标导向”监管模式是对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一种全新探索,借鉴了各种监管体系的优点,强调监管框架和目标紧密联系,其最大特点是整合有自然合力的领域的监管责任,并不是将权力分割在不同的监管者手里。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注重监管的目标,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转变,不再区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等行业,而是分别按监管目标及风险类型将监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市场监管;第二层次为解决由政府担保所导致的市场纪律缺乏问题的审慎金融监管;第三层次从消费者保护出发,解决商业行为标准问题的监管。可见,三个层次监管目标和监管框架紧密联系,互为统一,从而使监管机构能够对相同的金融产品和风险采取统一的监管标准,大大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基本框架见图1。

(二)“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构建

1.构建的基本原则。“目标导向”监管模式构建的原则是多元的,但需注意以下几项核心原则:

一是目标导向监管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的原则。目标导向监管将成为农村金融监管的主流,从经济内生性角度来考察,这种监管模式只有与自律性监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应。应从依法完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法人结构,披露经营信息,加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通过立法规定大股东必须承担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责任等方面来强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律体系的建设[6]。

二是激励相容原则。贯彻以理性人为起点,在行为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吻合集体价值利益最大化的激励相容原则是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核心内容。激励相容原则按照制度设计所期望的策略采取行动,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两个目标函数实现一致化。解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利益和制度利益之间的矛盾,让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目标表现一致性,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方式、结果和制度利益目标保持一致。

三是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实现的保障。没有现实的经济效益,就没有长远的社会效益,而长远的社会效益又能给企业带来实在的经济效益。所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不能顾此失彼,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是“目标导向”监管模式构建成功的关键。

2.构建的主要内容。根据监管目标安排监管内容是“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最大特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目标导向”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准入与退出双向监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准入与退出的双向监管是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都存在的监管审批混乱与监管主体重复问题而提出的。地方政府、省市的发改委、地方政府下属的金融管理办公室、金融管理局等各种机构都有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的监管权,更莫过于各地的小额贷款公司资格审核委员会了。以大连市为例,大连市小额贷款公司资格审核委员会由市政府金融办、大连银监局、人行大连市中心支行、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指派专人组成,而银监会在其中的作用成了只是“负责指导、协助审核工作”这种虚妄的字眼,本来应该担当主角的银监会变成了协助。因此,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许可证、准入审批与退出的监管权应该统一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让专业人士来管专业问题,而不是让地方政府肆意指手划脚[9]。这种准入审批包括机构设立的程序与组织形式构的章程、资本金要求、经营方针和营业场所、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的审查、申请设立金融机构的可行性报告等;自由退出机制则是对经营不善的三类机构退出市场程序进行评估与仲裁。这种准入与退出权的收回会使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审批准入程序大大简化、降低了审批成本、方便了出资人、减少了审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有利于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是审慎性监管。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无存款业务且不属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因此审慎型监管的对象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两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两方面:(1)资本充足率。主要利用“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工具进行审慎监管。(2)风险管理。为了避免信用风险,应当建立独立评估二类机构贷款发放、投资以及贷款和投资组合持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为了避免流动性风险,银监会应确保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能使管理者有效识别资产的风险集中程度;为了避免市场风险,银监会应确保二类机构建立准确计量并充分控制市场风险的体系,银监会有权在必要时针对市场风险暴露制定具体限额和具体的资本金要求;为了避免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银监会应确保二类机构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程序,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重大的风险并在适当时为此设立资本金。

三是业务行为的监管。以新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保护局为监管主体,此机构归属银监会内部,但监管权独立可自行设置监管指标,经费由银监会负责。职责为监管所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其经营业务是否偏离服务“三农”目标,其殊点在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既是消费者也是股东。监督信用卡、小额贷款、个人储蓄与农村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制定法规、设计和取缔金融产品、检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有权对三类机构实施罚款或其他惩罚措施。大力构建由信贷市场、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担保体系和政府引导构成的完备高效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推动资金向稀缺领域滚动[9]。督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理简化服务流程,明示收费价格,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等各项权利。监督金融服务是否偏离服务“三农”目标,防止三类机构的服务对象发生偏差,服务资源流出“三农”、流出社区,积极在需要“三农”金融的消费者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牵线搭桥。内设金融教育办公室,通过开办学习班、网上教学、接收咨询等方式,丰富广大消费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提供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希望设立此机构不仅能监督好业务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更能带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度过内部监管和经营管理能力低下的初创期。为将来对我国整个金融系统的目标导向改革进行小范围试验。

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创新的战略举措

(一)建立完整统一的核算系统

美国财政部在《蓝图》中指出,统一支付结算系统行业标准的缺失是导致美国金融监管资源浪费和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国内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尚未形成统一,现行的核算系统仍分为各大商业银行自身的清算系统与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的跨行结算系统两大块,两块各自为政,效率不一,硬件网络技术上的潜能优势难以发挥。监管机构之间良好的合作与协调是综合监管的需要,而监管信息的完整、统一与共享又成为监管部门间配合的前提。因此,要制定统一的《全国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尽快打通各监管单位间的信息交流渠道,确保中央监管机构对信息获取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因而,不仅需要转换同城与异地的概念,而且必须弱化系统内与系统外的界限,形成一个全行业共享的支付结算体系。

(二)建立覆盖全国农村地区的信用管理系统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培育信用文化,实现系统内信息共享(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和农村居民所有的集体乡镇企业)。要做好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和依托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体系健康运行,建立一个完善的、覆盖面广的、信息准确及时的信用评级体系。

(三)完善相关法律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起步较晚,因而法律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当前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如2007年1月了《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2008年5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等,但这些法规均属规定、意见与通知之类,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完善的正规的法律体系,法律效力不足。因而,加强立法工作,建立长效化、正规化、稳定化的法律监管体系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四)改善监管条件和提高监管水准

一是提高监管人员素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监管中存在着理念保守、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复合人才缺乏的状况。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管人员的培训制度、资格考试和任职制度、监管岗位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培养全面掌握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监管人才。二是提高内部管理、内部自我监督水准。帮助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内部监管机制,特别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三是加强网络化管理。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过于依赖现场监管和监管人员不足的情况,全面加强建设网络化监管设施,积极培训网络化监管人员,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孟亮,李明贤,孙良顺.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7.

[2]周孟亮,李姣,孙良顺.基于SCp视角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60166.

[3]向林峰,文春晖.适应性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指标构建[J].天府新论,2012(5):6063.

[4]宋彤,唐岫立.农村金融:统一监管框架下的分类监管[J].中国金融,2009(18):4345.

[5]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ResultsoftheComprehensiveQuantitativeimpactStudy:ReportofQuantitativeimpactStudyGroupofthe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R].martinBirn,2010.

[6]周孟亮,文春晖,孙良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联动监管模式设计——一个博弈视角下的分析框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377.

[7]胡同捷.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访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J].中国金融,2007(2):2628.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70-02

去年发生在温州等地的老板“路跑”事件震惊社会,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去年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59.67%的个人与企业参与。作者认为,“路跑”事件的频发主要源于我们对民间金融监管的乏力,或者缺位。“路跑”事件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汲取“路跑”事件的教训,加强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当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各级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我国已有的法律制度上来看,农村金融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持,尚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对它进行规范,造成了监管的乏力,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调研,我国农村金融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缺位

2006年国家出台政策,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为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很大活力,也对农村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给农村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只有引入了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监管部门才能依法对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或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强制进行兼并、重组以至于清理、关闭,以化解这些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或潜在的风险,尽早阻断金融危机的传导,遏制危机的扩散,锁定危机的损失,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更高,金融机构更加多样化,也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二)适应农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农村金融是一个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组成的庞大体系,由所有权性质、资产规模、业务种类、信用资质各不相同的种类繁多的金融机构和组织组成。农村金融机构所在的地域非常广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阶段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相差甚大,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可是,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形成,监管权限分散在多个部门,而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监管指标体系和风险检测预警体系不完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联动机制尚未落实,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等。

(三)农村金融监管方式单一

对农村金融监管,只是简单地延用和模仿了城市的金融监管方式,没有与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其主要表现在对农村金融监管的手段单一,基本上是采用强制性监管,而且这种监督也是自上而下的。这种强制性监管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的自律体系建设和作用的发挥,也忽视了媒体监督、公众监督等动态性社会监督,缺乏监督的有效性。再者,农村金融监管的效率也比较低下,常常滞后于金融活动。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日益重视,农村金融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于三农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更是翻新不断,可农村金融监督的内容与形式却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偏重于事后处置式监管。尤其是在对待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的监管仅限于准入监管,对其业务层面的监督检查尚未明确。

(四)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农业银行类机构的增多,必然增加监管压力。县级监管机构是银监会最基层的部门,可是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缺乏的状况。据调查,目前基层监管办工作人员一般在三、四人左右,部分县(市)甚至只有一人,远远应付不了对辖区内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为了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得不经常从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联社借调人员,这样就会形成“用自己的人监管自己”的局面,无法真正达到外部监管的目的。此外,基层监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高学历基层监管人员较少,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习惯于操作性和常规性的监管,缺乏风险监管意识,大部分监管人员属于操作性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日益繁杂的金融监管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途径

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造成了农村金融监管的诸多不到位,严重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稳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给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的法律规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规制并保障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就是实现农村金融法治化。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防范;风险化解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29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1-08

注: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村资金配置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研究》(70603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温涛(1975-),男,重庆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美国SeattiepacificUniversitymBa,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与技术经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宏观方向性结论已经基本确定,一些基本政策也相应稳定下来(刘仁伍、吴竞择,2006),农村金融自身运营也有所改善。然而,农村金融在具体组织与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农村金融风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健康运行的一大障碍(吴晓灵,2006),并进一步导致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据央行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呆坏账为5000亿元,截至2004年,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亏损面高达85%以上,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高达30.3%,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率都远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50%以上,最高的甚至高达80%以上,资本金严重不足。农村非正规金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由于其长期受到政府的限制,始终处于“黑市”状态(张杰,2003),呈现出非规范化发展的局面,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2001年的江苏省通州“标会”风暴,涉及金额3-5亿元左右,席卷了超过60%的家庭,使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受严重的影响;2004年福建福安市发生“合会”大规模倒会,涉及会款7-8亿元,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个别地区的民间借贷甚至对正规金融机构产生了挤出效应,干扰了国家金融的稳定运行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县乡政府财力不足所引发的债务问题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以重庆市大足县为例,2001年末县乡两级负债总额达53873万元,2002年增加债务6133万元,2003年又增加债务5234万元,债务总额达到65240万元,是当年财政收入的4.69倍,可用财力的1.89倍(王东京,2004)。此外,冉光和等2006年对重庆市33个乡镇的抽样调查表明,平均每个乡镇显性负债余额高达808.20万元;而且,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当地金融机构转移政府债务所引发的农村金融风险积聚与扩散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林林总总,显示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已经受到严重危害,农村金融自身的脆弱性正在不断地加剧,如果在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农村金融、经济的安全运行将难以保障。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入世后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中央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二、解决“增量”风险问题: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一)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微观约束机制的建设

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农村金融机构自我风险管理的强有力保障。第一,保证业务部门的相对独立和职责分工的明确,从而便于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地暴露和得到解决,以达到内部控制制度所要求的双重控制和交叉检查的效果。第二,实行严格的授权和审批制约制度。对农村金融机构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活动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授权制度,对越权、违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对造成的损失也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第三,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部门是内部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因为其所搜集、掌握的资料都是具体业务活动的反应,同时也是决策的原始依据,因此会计部门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馈信息对内部控制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第四,科学有效地收集和分析管理信息。现代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及时地收集各个部门的信息,借助预警模型进行科学的分析为最终的决策提供依据。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能降低一些人为因素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第五,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稽核系统。通过内部的审计、稽核以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的内部运行情况,发现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的操作,是确保金融组织安全、稳健运行的必要手段。

2.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对于风险动态监测与防范的任何一个步骤都离不开组织管理工作,组织管理体系是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运行的支柱,它涉及部门协调、人事安排、权责划分等制度性安排,保障风险动态监测的及时、准确和全面。目前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动态监测与防范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垂直系统。这种监测方式的组织形式及风险警报的传递都是一个垂直系统,工作次序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种。垂直系统的特点是运行简单快捷(当所监测对象不复杂和相关因素不多时),但由于这种系统一般只能应对一个信号系列,因此采用这种系统就不能同时控制较多监测对象和领域。二是横向系统。一般这是以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为监测中心所采取的方式,监测对象可以沿着水平同时展开而面向许多不同的监测。横向系统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可以保证风险信息的传递在时间上的及时性、在实施上的可操作性、在总体上的完整性,构成高效率的组织体系。三是交叉系统。为保证相对成熟的农村金融机构能在更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追逐更高的风险和资本利差,可以采用既有垂直系统又有横向系统的监测体系。尽管采用这种方式的监测体系在适用方面较为复杂,但可以根据不同监测对象和领域采用最适合的一种方式,做到既能保证监测的及时和快捷,又能保证监测的广泛和完整性。总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构建对自己最有效的风险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充分发挥自身预警体系的监控作用。

(二)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

1.建立与农村金融业信息化状况相适应的预警信息系统。农村金融风险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是数据信息,因而必须建立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终端的联网,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采集、传递、分析系统,为实时、动态、全面、持续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

统终端联网,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预警以及建议方案等生成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以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监管人员结合非量化信息,针对计算机生成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运用VaR模型和加压测试(Stresstesting)模型对金融机构的各类业务风险、临界范围和现实风险进行检验对比,评价金融机构在一定风险程度下的承受能力。农村金融预警信息系统有两个主要用途:一是判断区域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变动趋势。利用预警模型,可以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走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区域内农村金融体系未来健康状况进行预测。二是标识高风险农村金融机构,以进一步加强监管。金融监管当局在对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测量并做出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要及时向有关金融机构及其整个体系发出风险警告,提醒各金融机构予以高度警惕,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和防范。

2.逐步缔造健全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农村信用文化和诚信的社会环境不但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也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所必需的。在一个不讲诚信的社会中,由“道德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一个以诚信为本的社会。健全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可以屏蔽农村金融运行中的道德风险给农村金融带来的冲击。从当前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加强农村信用的法制建设。通过健全经济立法和金融立法,对于恶意违约的失信者和破坏金融信用关系的经济部门或个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要加大对已判决信用案件的执行力度,确保法院的判决能够及时执行,全面树立法律威严。要使法律制度能够真正维护社会信用关系,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良好金融环境。其次,要完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制度。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户、乡镇企业和乡村政府的信用状况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要推动建立全国农村统一的乡镇企业和农户信用代码、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失信惩戒制度。在守信奖励方面,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乡镇企业和农户较高的信用额度和更为优惠的存贷款利率,在失信惩戒方面,使失信者求贷无门,建立有法律依据的“黑名单”,将失信者行为公布于众。再次,加快农村信用评估系统的建设?农村信用评估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各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在信用社内成立专门行使信用管理职能的机构负责管理,并负责与当地其他有关部门(税务局、公安局、财政局、电信局、工商局、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乡镇有关部门等等)联系,获取农户和乡镇企业的相关资料,建立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数据库。各地区农村信用社建立的信用数据库汇总在一起,就可形成全国的农村信用数据库。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如图2所示。农户或乡镇企业申请贷款时,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调用信用数据库的资料,利用评估模型,只需要输入待评估的农户或乡镇企业的相关指标参数,就可以输出该农户或乡镇企业的信用等级,然后再将其信用信息给信贷部门,以便于其决策,信贷部门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外部的监督管理机构再反馈到信用数据库,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库资料的准确性。

3.强化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联动关系。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和合理调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农村金融业整体发展与农村金融企业个体自身发展之间,农村金融企业和其他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共生与共存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没有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或者缺乏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都难以实现。因此,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联动机制,保障农村金融给予农村其他产业发展充分的支持。农村金融业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整个农村金融业的经济利益有赖于单个企业利益的实现,但是整个农村金融业的经济利益目标并不总是等同于所有企业利益的总和,有可能出现个别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整个农村金融业的利益目标不相符合,这时农村金融管理部门必须进行有效调控,做到既有利于激励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企业以整个农村金融业的经济利益为重。农村金融企业之间是平等竞争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各自的利润目标,它们在客户、市场、服务和技术上展开全面竞争,农村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机制要能够合理调节金融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它们的竞争在合法、有序的轨道上进行,不让恶性竞争的状况在农村金融内部出现。

三、解决“存量”风险问题:建设风险化解机制

(一)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的长效机制

1.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要设置专门机构并进行专业运作。从其他国家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国外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的主体有三个,即政府、银行和第三方。但是无论以哪一方为主进行资产重组,都设立了专门机构,采取不同商业银行正常业务手段的特殊的手段来实现对不良资产的重组。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一是不良资产的规模十分庞大,金融体系内部正常的呆账核销或者未来的盈利已经不能化解这些不良资产;二是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专业人员的缺乏,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总是遇到种种限制和困难。中国农村金融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对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保全、呆坏账冲销等问题上已经是力有未逮,因此,构建专门机构处置农村金融不良债权是一种必然选择。

2.现阶段农村金融不良债权重组要建立以政府资源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模式。金融资产剥离和重组总是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入和损失的承担。从各国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和作法看,政府资源是一个主渠道,政府是大量资金的提供者和损失的承担者,而其他资源,如银行自身资源、新的投资者等相对处于次要地位。同时,中国农村金融的现实情况表明,其不良资产的形成总是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有关系,许多情况下,不良资产的形成就是这种导向或计划指令的结果。当然,在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重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本身未来盈利也可以冲销一部分不良资产,但大凡重组,都是金融机构本身的能力解决不了问题时才进行的。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持,农村金融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根本不可能实施。

3.农村金融不良债权处置要做到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制度创新的结合。所有国家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非常重要。立法支持是处置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是处置顺利实施的基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剥离和重组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外部环境同样要求有相应的立法支持,以确立专业处置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具有的权力上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便有效顺利地剥离和处置不良资产;还要有制度

创新,以改变目前体制和运作不适应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的方面,推动和促进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工作。

(二)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解决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产权利益主体的多层次,造成了其管理上的多头管理与缺位管理并存,同时也带来了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问题的产生。当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较好时,各利益主体竞相争夺其利益;而当经营困难时,各利益主体就会相互推诿。对于利益主体中的各级政府和监管当局――中国人民银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成熟,他们对农村金融的干预和利益索取应逐步降低,并将最终消失。目前的关键是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如何将产权制度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达到有机统,既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又能实施有效的监督,这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其难解之处在于,无论是作为地方政府还是行业主管部门(人民银行)都不能做到让经营者获得权益与其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拥有金融机构的控制权。虽然完全的控制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但这时的农村金融机构就不再是集体性质的企业,而成为经营者所有的企业了。从发展趋势看,要想使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应按产权制度的要求,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机构成员间相互制衡的关系。从当前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情况来看,重新构建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主任的法人治理结构已势在必行。具体实施的程序则应包括:社员大会选举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理事会聘主任;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决策机构,主任是执行者,监事会监督理事会和主任的工作,各权力层次独立行使职权,不得兼任,各负其责,无论是社员大会、理事会还是监事会都不能于预主任的日常工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像对待一般企业一样对待农村金融机构,让其拥有充分的自,不得任意干预其活动,更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转嫁债务风险。人民银行作为业务监管部门不能越位,监管不是分管,也不是主管,不能干预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

(三)构造地方金融与经济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

构造地方金融与经济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是当前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化解区域性农村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而构造这一协调机制的基础在于制度创新。一方面要致力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制度本身的创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应当包括创新产权制度和农村经营制度、创新粮食流通和科技投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运作,应主要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夯实农村经济实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逐步在农村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公司+农户”、“商社+农户” 、“集团+农户”等是可选择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展开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是解除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约束的根本手段,也是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从目前来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首先应放松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管制。取消对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的制度歧视,允许民间资本以掺股形式开办农村商业银行,减少国有资本的参股比例;引导民间金融机构建立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使之成长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金融企业。其次要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更多的税收优惠,适当降低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限制,给予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必要的开业辅导;建立中小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救援机制,为处于经营困境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拓宽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地缘优势,控制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资信调查成本。逐步全面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自,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不必要的利率管制。在当前分业垂直监管体制下,地方政府要加强银行、保险、证券监管部门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财政、税务、工商和相关法律部门的协调,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对接;依靠制度建设规范农村金融监管行为。再次要成立专门为龙头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乡镇企业中的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协助龙头企业改善财务结构和生产设施;建立开放式的农业投资基金,该类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农业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债券、商业本票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所发行的各种票据,增强农业上市公司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成立专业的农业证券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对于龙头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给予适当优惠,允许龙头企业以设备抵押的方式发行抵押债券,鼓励龙头企业以商业本票等金融工具进行融资;放松对金融性租赁融资的限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以设备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合作。建立农业风险投资银行,投资和辅导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科技企业,扩大二板市场容量,为农业风险资本提供赢利和退出的市场通道。总之,在制度创新基础上实现各地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有效化解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风险,从而提升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农村金融要适度竞争[n],国际金融报,2006-03-23.

[2]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温涛,王煜宇,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52―2002年的经验验证[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2-007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2.17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当前,海南省农村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金融服务“三农”不够充分的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稳健推进。本文将农村界定为地域上的县及县以下,称之为县域①。农村金融即服务于县域经济和社会的金融。金融服务包括银行服务、证券服务、保险服务等,基于目前海南省农村最缺乏的金融服务是信贷服务,本文研究的金融服务主要以银行服务为主。

一、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现状评价

(一)存贷差呈扩大化趋势,存贷比偏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相对滞后

存贷差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存款额与贷款额的差额,它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使用外来银行贷款或向外输出银行贷款的绝对数额。海南省农村地区2001―2010年上半年都是存差,且呈扩大化趋势,农村资金净流出主要原因可能是农村地区经济日渐发展,资金的剩余比较多。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说明大量储蓄没有有效地转化成信贷投入县域经济,农村资金的配置与利用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存在空档。

存贷比是一定时期贷款额与存款额的比率,反映该区域信贷资金的自给程度。若比值小于1,说明信贷资金完全来自于内部的积累并且可能对外输出资金;反之则表示本地资金自给不足,需要来自外部的补给。近几年,海南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59.92%下降至2009年的16.39%,到2010年6月末有所反弹,达到存贷比20.07%,但仍低于同期本外币存贷比38.04个百分点(见图1)。县域存款资金大量外流,县域经济失血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②。

(二)收入比逐年增加,金融机构组织经济剩余能力增强

本文参考周立、胡鞍钢的方法,通过收入比指标来解释农村地区的相对储蓄能力。收入比是以该地区的存款占GDp的比重反映单位国民收入形成的存款额数量,来考察该区域的储蓄动员力以及经济剩余。2001年海南省农村的收入比为73.95%,到2009年收入比为99.60%,提高了25.65个百分点(见图2),2010年6月末收入比达到209.85%,说明金融机构在组织和动员经济剩余能力有所增强,资金的来源与利用空间更加宽阔,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与全省相比,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组织资金能力仍较低。截至2009年末,全省的收入比为192.87%,比农村高出93.27个百分点,2010年6月末全省收入比达到384.05%,比农村高出174.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受益于全省人均收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1]。

(三)农村金融产品短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海南省农村客户层次呈多样化特征:既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也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既有种植业、养殖业,也有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既有内销企业,也有外贸出口企业。不同的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然而,目前海南省的农村金融仍主要提供基本的存、贷、汇等服务,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结算手段落后,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保险、金融衍生工具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创新产品的进展缓慢,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此外,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农户经营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追求资金效益的企业化行为,使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业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二、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商业化取向,涉农资金投入受限

一是农业为弱势产业,高投入、低产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风险大,导致农村资金先天性匮乏。二是金融机构商业化的取向,由于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低于城市,商业银行把市场研发的力量集中于城市,对农村基层客户需求关注不多,资金弃农化倾向较为明显。目前,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主渠道是邮政储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其在县域吸收了大量存款,但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较少,大部分资金上存,转移到省级分行或非农部门。截至2010年6月末,全省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行业贷款余额的2.64%,农村信贷投入少。

(二)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实力薄弱

整体而言,海南省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内部控制机制离现代金融企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信贷支农的主力军,以2010年6月末数据为例,其在县域吸收的存款仅占各金融机构县域存款的15.26%,而且这些资金也没有完全用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新增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和2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了农村融资难问题,但是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起步晚、存款总量小、软硬件落后,具有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无法满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适应分散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防范能力较差的隐患。

(三)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从海南省农村金融市场机构分布看,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县城部分设有网点、部分无网点,而在县城以下基本无网点。农村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租赁市场以及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较为匮乏,甚至有些处于空白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面向农村分散农户的小额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逐步退出农村信贷市场,导致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网点覆盖率低,不能满足服务农村的需求。据海南省银监会统计,尚有22个乡镇存贷服务完全空白。海南省委财经办反映,2009年海南省农业增加值460多亿元,按照经济规律,要支撑这样大的农业经济规模,至少需要400亿元的资金投入。而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惠农资金和各类金融机构投入农村总量只有几十亿元,余下的300多亿元缺口,有的靠高息私人借贷,有的靠东挪西借,大部分是靠家庭原始积蓄,资金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海南省热带农业发展。

(四)信贷配套体系建设滞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从金融运作的角度看,金融机构主要担负着组织资金和提供资金的作用,而这一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还需要其它配套体系的支持。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对资金的吸引力。健全的担保体系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而有利于信贷供给和需求的顺利衔接与信贷资金的正常循环周转。财政支持体系有利于缓解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环境,进而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正常运作。虽然海南省农业保险等体系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对信贷投入的支持力度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贷的增长。2009年海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911.47万元,同比增长79.81%。但是,如果剔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海胶集团签署的橡胶树风灾大宗统括保单保费4800万元,其余大部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业务同比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仅实现保费收入3111.47万元,同比下降29.28%。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均匀,商业性农业保险基本未进入农村市场。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各从事农业保险的公司进入农村市场时间较短尚未驶入正轨外,还有农民仍习惯“靠天吃饭”、保险意识不强、保险公司宣传力度不够、保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了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加上担保机构和担保机制缺位,农业贷款风险分散和转移难,增加放款机构风险的同时也削弱了银行的放款意愿。国家出台的《担保法》对质物、抵押物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讲,主要财产为宅基地、房屋、耕地、林地等,但是,目前房屋、耕地等均不具备转让和抵押的法律条件。有效抵押担保物不多,使得“贷款难”和“难贷款”同时存在[2]。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三农”功能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加快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网点布局,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品种,畅通资金结算渠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鼓励和引导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涉农信贷业务,拓展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三是尽快出台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评价考核及激励约束制度,明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三农”贷款的比例,提高县域信贷资金运用水平。四是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其通过商业银行资金批发、支农再贷款以及民营企业注资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壮大发展实力。五是大力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担保机构发展壮大,鼓励商业性保险、担保机构拓展农村市场。

(二)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金融支农工作涉及部门较多,应建立以财政、税收、货币和监管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长期化、制度化的农村金融支农政策体系,使财政、税收、货币政策配套协调,并与监管政策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信贷业务的积极性。科学界定涉农贷款范围,防止与“三农”无关的贷款项目计入涉农贷款,逐步实现按涉农贷款业务量确定财政、税收等支持幅度。

(三)加大农村金融监管资源投放,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应加强基层监管部门的队伍建设,丰富监管设施和监管技术,依托现代电子技术建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系统;适当地将监管资源向监管薄弱地区倾斜,使区域间的金融监管状态维持在较为均衡的局面;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投入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对其专项监管。同时,促使监管机构之间形成合力,银监会的基层监管办与人民银行的基层分支行要形成有效、迅捷的协调机制和联动办法,做到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作;促使保险、证券等业务逐渐向农村渗透,加强与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监管;增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监管。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9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1、引言

当前,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己经成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必须关注的当务之急,积极探索和创新中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制度和运行方式与途径,有助于实现中国农村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逐步突破二元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2、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

2.1农村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的金融风险

2.1.1制度风险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植根于中国农业社会。比如合会,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的一次次倒会都说明了这种有千百年历史的民间金融组织存在内在制度上的缺陷,这种缺陷导致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前提下,合会的发展和运作必然会出现崩盘的结果,可以说,制度风险伴随合会的始终。

2.1.2经营风险

农村民间金融经营不规范,在多次的量变后将达到质变,即产生经营风险。仍以合会为例,由于通常标会的利息没有上限限制,一般也不过问和干预中标者的资金用途和还款来源,很多地区对会首参加会的数量也没有限制,这种松散的经营很容易形成金融风险。

2.1.3道德风险

民间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非法集资等信用欺诈问题,极易形成道德风险。集资者利用信息优势,欺骗、蒙蔽投资者,在高额利息无法兑现的情况下,通常选择破产、自首或携款潜逃。此类民间金融行为将形成巨大的道德风险,其损失额度有时是受害人无法承受的。

2.2农村民间金融的外界风险

2.2.1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弱化融资功能

在正规金融资金获取困难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内生的农村民间金融,但农村民间金融在发展中又存在制度上的、管理中的不规范问题,如过高的利率会对借款者产生很大的压力,不利于融资功能的发挥。

2.2.2利率风险,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

民间借贷的历史的敏感点就是利率,现在发生争执的焦点也是利率。市场化利率是目前世界各国银行追求的一个目标,因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应是市场化的,民间借贷应该发挥其市场导向的优势。但是,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民间借贷的利率常常因无管制而导致市场混乱,从而引发社会问题。

2.2.3金融风险,农村民间金融容易滋生个人非法金融问题

由于农村民间金融没有合法地位,只能在体制外畸形生长,而且地下信用没有法律保障,仍然是采用口头约定的简单形式。农村民间金融粗陋的形式与较高的利率,既制约了资金需求,也成为众多法律纠纷的根源。此外,地下金融没有纳入人民银行的监管范围,国家无法掌握其规模和问题,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2.2.4农村民间金融容易产生经济纠纷

农村民间金融通常没有健全的手续和操作流程,又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加之,民间金融组织者、参与者多数为农民和城市贫民,民间金融尤其是民间借贷主要发生于社会底层,一旦链条断裂,由于借贷手续简单、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适用的法规支持,必然发生纠纷。

2.2.5农村民间金融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

农村民间金融规模的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加,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缺乏对每笔贷款贷前、贷中、贷后严格的调查,在贷款者对借款者的信誉及贷款用途难以知晓及控制时,便会使农村民间金融风险增加。比如,一些用途不好、效益不好、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被银行卡住以后,非正规金融便为其融通资金,使国家的调控手段大打折扣。

2.2.6农村民间金融目前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虽然民间金融在我国古代就己经存在,但建国以来政府对其活动经历了由禁止、打击、到默认而不提倡的过程。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虽己引起重视,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民间借贷市场仍然处于半地下状态。

2.3农村民间金融风险成因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有:第一,财产权利制度不完善;第二,农民对个人信用认识不充分是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的重要原因;第三,政府长期实行的压抑政策是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的根本原因;第四,金融监管制度不配套,主要表现为: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和民间金融监管缺位两个方面;第五,金融组织的固有缺陷是农村民间发展不规范的内在原因。

3、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风险防范策略

3.1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要使农村民间金融活而不乱,实现发展、效率、稳定下最优结合,监管的科学化和调控的灵活有效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首先,政府部门应调整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看法,把其合理存在的部分纳入民间金融制度设计的范围,并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加以完善,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其次,进一步建立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和交易系统,将民间金融纳入到金融市场整体的管理中来。再次,政府应在金融监管部门或农村信用社内部设立专门部门对民间金融进行监管,制定借贷登记制度,并限定民间借贷的用途,在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地区建立监测机构,建立有效的民间利率变动信息的采集机制,了解金融市场利率的动态,制定浮动利率管理制度。最后,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成立民间金融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形成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官方和民间监管相结合的机制。根据民间金融性质的不同,要实行分类监管,对于以非法集资、洗钱、高利贷等目的成立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应坚决予以取缔;对于白色借贷(即利率为零)应不予干预,允许其自由存在;对于灰色借贷(零利率和高利贷之间)应根据《民法》和《合同法》的法律规定加以引导和规范。

3.2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和农村正规金融改革相结合

政府应逐步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允许股东人数、资本金及其他条件达到法律规定标准的规模较大的农村私人钱庄、金融合会等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进行注册、登记,按正规金融的要求规范管理和监督,使其转变为正规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同时,把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相结合,即规模相对较小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以入股的方式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资源进行融合,一方面解决了正规金融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又使民间金融良性发展。此外,还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鼓励以社区为范围成立农村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并纳入金融监管。

3.3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立法支持,依法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

目前由于民间借贷基本处于地下状态,央行对其很难有效监管,潜在的风险较大。但若对其硬性禁止,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不可能将其“斩草除根”,应该允许农村合作基金会这类相对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继续存在,并放宽民间资本进入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疏通区域金融的“微循环”脉络,引导地下状态的民间信贷浮出水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如《民间融资法》、《民间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同时,应尽快完善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治理规范、风险管理制度、竞争规则以及监管办法,以便按照合乎国际惯例的治理机制复兴农村合作基金会。另外,制订小型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让民间资本在农村合作基金会等民间合作性质的金融组织和完全商业化的小型金融机构之间自由选择。此外,还应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地下钱庄等非法组织以及恶意欺诈行为和恶意高利贷行为。

3.4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

小额信贷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业务,要借鉴严格意义上的小额信贷运作机制,对现有的中国小额信贷模式进行改进。随着小额信贷的不断发展,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来协调和引导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这将有利于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规范小额信贷的运作,尽快结束小额信贷各自为战的局面。

3.5建立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农村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保障农村存款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开放民营银行的前提条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保护小储户,防止挤兑现象;二是为处置出现严重问题、破产或濒于破产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从我国当前情况看,建立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基本目的,在于以此加强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和对濒临破产的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处置能力。为了降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公众信心。当然,突出监管功能和加强对包括出现严重问题的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处置能力,将是我国农村存款保险机构的运作特点。

3.6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要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利率就必须要能够覆盖储蓄和贷款的管理成本、行政成本、违约成本、机会成本等。然而,只有贷款利率自由化,信贷机构才有可能根据每一笔贷款的预期风险进行定价,或者根据整个贷款资产组合的综合风险进行定价,如果不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或组织之间还有民间借贷就不能充分展开竞争。另外,根据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经验,小幅度放开存款利率是无风险的,因为金融机构之间的变相高息吸储在许多地方本来就是公开的秘密,农户和企业可以直接从中受益。金融组织或活动多元化对农户和企业选择金融服务供给者提供了空间,存款多元化的地方,也有更多的利率可供选择,存在利率管制的地方,往往存在严重的信贷配给(即所发放信贷额度低于所需要额度)问题,结果反而不利于满足农户和企业的信贷需求。所以推行农村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是合适的。

4、结论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立法、监管的滞后,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导致民间金融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我们认为,管理当局应该为民间信贷广开渠道,理性评价农村民间金融并促进其规范发展,为乡镇企业和农民开辟更加宽广和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当然,在对民间金融进行鼓励、支持、引导的同时,必须对其消极作用加以限制。

参考文献:

[1]潘朝顺,程昆.中国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5(7):62-65.

[2]李伟毅,胡士华.农村民间金融:变迁路径与政府的行为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28-31.

[3]钟小玲,韦群等.农村民间持续发展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1-33.

[4]辛.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5,(3):37-39.

[5]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3-25.

[6]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56-58.

[7]李丹红.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重点改革政策[J].金融研究,2000(5):118-125.

[8]肖本华.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成因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3-4.

[9]黄孝武.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49-53.

[10]邓大才.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与农村民间金融的制度化[J].人文杂志,2004(5):81-86.

[11]许咏梅.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5-38.

[12]潘朝顺.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研究[J].西南金融,2005(5):17-19.

[13]万江红、狄金华、张翠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述评[J].经济师,2005(3):234-236.

[14]李伟毅、胡士华.农村民间金融变迁路径与政府的行为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28-31.

[15]崔慧霞.农村民间金融的绩效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39-43.

[16]高发.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4):26-28.

[17]李建军.地下金融规模及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中国金融[J].2005(4):25-28.

[18]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J].金融研究,2003(2):1-10.

[19]markSchreiner.informalFinanceandtheDesignofmicrofinance.Developmentinpractice[J].Vol8,no.5,pp:637-640.

农村金融监管现状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风险管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把农村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转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将全面展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中有8亿人口是农民,其中的90%都生活在农村,而且大多数农民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帮助,具体表现在金融筹资、贷款、外商投资渠道、金融服务帮助、金融咨询等等方面。以上需求都显示着建构我国农村农业金融眼务体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数据中来看,截至2012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备项贷款余额比重21.6%;农户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l5.9%,占备项贷款余额比重为54%;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4l%。应该说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的服务“三农”,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渐取向多层次化、广覆盖化、可持续化。但目前仍然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服务于我国农村农业建设的金融体系架构依然存在着问题和纰漏。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与风险管控措施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风险甄别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与城市金融机构相比存在很大的区别,其面临的风险也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更高,农村金融资产营利性较差,农村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一旦爆发后果严重。这就要求有科学、可信、可行的风险甄别机制,及时发现农村金融中的风险对症下药。作为金融监管主体的银行监督管理委会和人民银行通过日常数据收集,成立独立的“农村金融风险监测中心”,覆盖整个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形式,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盈利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充分发挥对农村金融运行的监督、管理功能,同时准确地确定有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予以重点监控。“农村金融风险监测中心”的基本功能包括: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信息功能是指中心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采集、审核、处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信息,及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中隐藏的风险;咨询功能是指监测中心利用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专题研究,为各项金融宏观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监督功能是指监测中心根据咨询成果,及时地、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对单家金融机构体系及农村金融进行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

(二)建立化解不良资产长效机制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要设置专门机构并进行专业运作。当遇到危机时,所需要处理的不良资产的规模十分庞大,金融体系内部正常的呆帐核销或者未来的盈利已经不能化解这些不良资产,加之专业人员的缺乏,导致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总是遇到各种限制和困难,这就需要设计专门机构来实现重组。因此,建专门处置农村金融不良债权的机构是一种必然选择,国外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采取的方式可以佐证这一方法;第二,现阶段农村金融不良债权重组要建立仍以政府资源为主,但同时可以采取其他资源作为辅助。从各国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和作法来看,金融资产的剥离和重组会带来较大的损失,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农村金融领域中形成的不良资产总是与政府行政导向有关,由政府处理理所应当。从各国的实践来看,也是如此。但对于一些有收益前景的资产处理,可以考虑加入其他资源,帮助消化。第三,农村金融不良债权处置需要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制度创新的结合。

(三)增加制度供给渠道,建立政府支农激励机制

服务“三农”属于社会效益外溢性业务,服务成本高、收益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国家应通过政策倾斜、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和帮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促使资产多元化,激励市场投资,减少农户非生产性借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和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健全服务于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金融新体制。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创新软环境

扩大和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采集和使用范围,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珍惜信用记录,净化用信环境,建立健全农户、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信用档案,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并用科技和网络手段进一步推动信用信息共享。

三、结语

服务于农业和农村金融体系结构的健全和完善要始终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同步,要和国家的宏观农业政策和农村建设举措相配套,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农村的金融信贷体制,提升农民自身对资金运营和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