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2:42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1

一、社区依法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观念陈旧制约社区建设的深化。由于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加上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旧的思想观念在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前,保持了很强的惯性。这种惯性不仅体现在党政机关的各级官员中,而且体现在基层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中。一是有些机关部门当惯了“婆婆”,习惯于“领导”各类社会活动和社会事务,对社区民主自治心存疑虑,惟恐脱离党政机关的领导,失去控制,使党政机关制定的目标、任务难以在基层落实。因此,在指导社区建设中,一些机关部门的领导惯于以往的直接领导方式而不太愿意放权。二是居委会当惯了“媳妇”。长期以来,居委会并没有实现法定的全部自治职能,习惯听命于政府、街道,一定程度上成了政府、街道的代言人和执行者,自治能力孱弱,一旦失去政府、街道的直接领导,便无所适从。三是居民、企事业单位的认同感不高,多数人还是把社区建设当做政府、街道、居委会的事,有与己无关或怕给自己增加负担的思想,居民很少想到通过居委会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不相信自己的参与能够影响基层政府和居委会决策。四是一些地方领导有创新可以突破法律界限的观念,认为社区建设是新生事物,原有的法律已不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出现了随意超越法律规定的现象。

2、未形成有效的组织运作机制。社区建设目前仍处于政府主导阶段,以政府号召、组织为主,传统的管理方式尚未有根本上改变,法律规定的自治还没有真正在社区实现,社区服务仍是以政府、街道提供的行政服务为主;政党、政府、自治组织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街道、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团及中介组织、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义务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对社区依法治理的组织运作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党的领导、基层民主自治、政府的支持帮助尚未形成有效融合。

3、社区依法治理的内容不确切。目前不少地方对社区依法治理的概念及内涵认识不清,将社区依法治理等同于社会治安,没有将社区依法治理与基层政权建设、自治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精神文明、党的建设等各个层面有机结合。

4、社区民主自治的实现途径不完善。理论上讲,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自治的权力组织,代表社区内全体居民(包括居民法人)行使自治权力。但是《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的居民的民利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行使和保障,基层民主自治还没有真正落实。如对自主决定的事务或否决的事务如何保证履行?社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居民代表、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执行、监督如何实行?居民的意见、建议要求如何被社区接受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否则民主自治徒有其名,难以实现。

5、社区单位、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义务不确切。目前,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自治活动尚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义务很难确定。只能本着宪法和法制建设的原则进行一些探索,使得社区内利益冲突的调整机制不完善,形成部分成员坐享社区建设带来的利益、好处,对社区建设却很少或不作任何贡献。如目前多数新型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就很少参加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这样对于积极投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成员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权利义务不平等,容易挫伤部分单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6、规范社区服务的各项制度尚未健全。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载体之一,直接作用于社区成员,目前各类社区服务事业方兴未艾,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社区服务不都是无偿服务,许多是低偿或有偿的服务。如何规范这些经济组织,使其在社区服务中不以走向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不侵害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走向以人为本与良性发展相协调的道路,需要依法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予以规范,以防假冒伪劣、欺诈蒙骗等坑民害民的现象在社区发生。

7、居委会干部职业化与自治的矛盾。社区居委会主任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其法律身份难以确定。《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从本地居民中选举产生,而许多城市目前已实行从其他地区招聘,居委会干部事实上已成为一种职业。这种职业化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管理问题。居委会主任既然是职业,应当是劳动合同主体,受劳动法保护。但眼下看来,居委会干部还不能简单地归入其中。如果他们是应聘方,谁是聘他们的主体单位?是街道办事处,还是居民代表大会?如果是街道聘用,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二是居委会干部的产生,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代表着本地居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应对所属的社区代表大会负责,行使着社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权利。然而实践中,一些居委会干部感到工作辛苦、待遇低或其他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还有的居委会主任不想再干下去时,往往跟街道打个招呼,钥匙一交就不来了。而要找一个合适的侯选人,并经法定程序认可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往往造成工作的停顿和脱节。

8、社区建设的投入环节不畅。目前有些城市已明确规定取消居委会的经济考核指标,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及居委会干部的工资福利均列入区(县)级财政统一拨付。居委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基本上来自于政府的投入。但各地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投入由于受到其经济状况及地方政府领导认识的影响,差别很大。而且,社区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社会投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社区居委会如要开展一些活动,势必要到企事业单位寻求支持与赞助,而企事业单位对这种被动式的赞助,由于难以见到给本单位带来的直接好处和利益,往往积极性不大,实践中投入的数额很少或者没有。投入的不足,必然影响到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影响。

二、社区依法治理面临问题的成因初步分析

1、社区建设初期阶段的必然性。应当承认,我国社区建设能在短短几年内轰轰烈烈开展起来,首要的推动力量是市、区、街三级党政机关。一方面是党政机关有推动社区建设的需求,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使得政府在职能转换的情况下,既要减少对社会事务的直接干预,又要有效地保证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势必走社区建设之路。另一方面在社区建设初期,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参与意识还不高,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不强等因素,决定了社区建设如果没有党政机关的强力推动而靠自发形成和发展的话,将是一个十分缓慢而且杂乱的过程。然而,党政机关强力推动也有其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这就是党政机关依然主持着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基层民主的意识和自治机制难以真正有效建立,党政机关的参与往往容易过度。

2、传统管理模式及传统文化仍有很大惯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之上的社会控制体系将不断受到冲击,国家对社会控制的范围在缩小,控制的力度不断减弱,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这是一个渐进、缓慢的发展过程。处于新旧管理模式交替的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一是条块分离现象严重,政府、街道、居委会的块块管理与行业的条条管理各成体系,互不联系,难以融合,目前这种状况依然严重存在。二是社会管理的任务日趋繁重与原有的直接管理方式的矛盾制约了社区建设。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下,政府规模既不能随着社会事务的扩张而扩张,又没有为社区设计出承接这些社会事务的运作机制,在处理社会问题时仍不得不延用行政命令的模式。三是居民不同于村民的是其经济利益与社区活动联系不紧密,因而其参与的热情也不高,对社区建设能给自己的生活创造安全、优美的环境和方便服务是欢迎的,但对社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往往受到个人利益的限制,在当前社区服务及居民自治尚处于浅层次阶段之时,更是感觉社区建设距自身较远。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往往拥有较多的资源,但对社区的需求很少或没有,参与社区活动往往是付出较多,容易形成社区建设给自己添负担的心理,因而主动性也不高。国有企事业单位虽然多数已进行了体制改革,但仍要接受行业管理,传统的听命于上级的意识要远远高于横向间的相互承担责任和义务观念;新型经济组织都是“无主管”单位,本身就没有服从政府行政命令的意识,他们对待社区建设往往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理念,以投入能获得多少回报来考虑自己的行为,致使地方政府在以行政手段推动社区建设时,对驻社区企事业单位无能为力。因此就形成了一方面社区承接了大量的社会事务,一方面又非常缺少相应的人力和资源投入,缺乏整合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效手段。

3、社区建设的发展程度受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成员素质的直接制约。社区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区成员共同利益的诉求。在当前城区失业人员增多、贫困人群出现、社会性老龄化及外来人口增多的情况下,社会弱势人群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社区要为老百姓提供服务,除政府投入外,需要更多的社会投入,而社会强势群体又有较强的外向性,社区变社会资源、单位资源为社区资源缺乏有效措施,因而提供的服务不足,形成需求与供给的反差。

4、基层民主政治的发育不完善。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其中尤以社区居民为最。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是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否则社区建设就失去了意义和目标。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就是民主自治,动员全体社区成员,决定和解决代表大多数社区成员利益的社会事务,保证社区绝大多数成员的意志在社区内实现。当前由于关系尚未理顺、法规没有配套,社区自治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仍是政府的代言人和决策的执行者,社区成员参与自治的途径和渠道仍不通畅,社区内各种矛盾和问题很难通过自治的形式在社区内得到化解,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规定自治组织的“三自”、“四民主”落实不到位,社区成员参与的广泛性不够,尤其是当前社区民主均采用间接民主的形式,大多数社区成员难以直接参加到社区民主活动之中,也是影响社区成员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的一个原因。

5、社区法制建设自身的滞后。由于社区法制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具有根本性、保障性的作用,因此,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对社区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社区建设目前总体上处于起始、探索阶段,许多方面还无法可依。城市在探索社区依法治理过程中,除按照《居委会组织法》运作外,更多是按照宪法、法制的原则、立法的本意以及政策来操作,在缺乏系统、合理、合法的制度规范的情况下,社区建设难免会走入误区。因此,在理顺政府、街道与自治组织的关系,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发展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动员、整合社区资源、社会力量,依法规范社区服务,兴办社区事业,保障社区成员行使权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等到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或制度规定,社区建设才能规范、有效、健康发展。

三、对社区依法治理组织运作及发展方向的思考

社区依法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其实质是在党的领导、政府支持下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活动,其目标是规范、保障社区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1、坚持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建立社区依法治理组织运作体系。我国的社区自治,不同于西方的社区自治,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自治,这就需要加强社区党建,把社区自治与社区党建结合起来。社区党建有两大任务:—是发挥党组织在社区自治组织中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保证社区发展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二是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在职党员还是退休党员,都要对社区建设贡献力量。社区依法治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实践工程,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组织运作机制,应在城区党委的宏观领导之下,分为具体几个层面组织运作。一是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代表区委、区政府负责对全区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二是街道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实施具体组织领导和运作指导;三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依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本社区范围内依法开展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会治安、法律监督等工作;四是发挥社团在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中的桥梁作用,建立社会契约制度,以社团关系为纽带,以契约形式明确社区各主体对象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相互承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为社区建设做奉献。

2、理顺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开展社区建设,并不是不需要政府,相反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必须按照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理顺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才能有效推动社区建设的开展。一是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由注重微观、直接、行政手段等权力性管理,转变为宏观、间接、引导自治型管理,明确凡属社区自治的事务,政府不得干预;二是政府对社区自治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帮助与服务,政府机关要树立服务社区的意识,尽可能把工作做到社区,而不是将工作交到社区;三是以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支撑社区建设,依法规范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经济组织,依法行使职权,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四是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形成社会监督政府机关的机制。使政府管理社会的模式达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组织合理、运转高效的理想目标。

3、发展基层民主自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五大强调:“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广泛的实践”。这为社区依法治理指明了方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城市居民的民利受到充分的尊重。一是依法界定社区自治事务。居民自治就是“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在本社区范围内,凡不属于政府行政职能、不属于企事业单位内部、不是居民家庭内部的,而且是与本社区成员生活、生产以及权利义务相关的、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应该由居民群众通过民主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二是拓展自治渠道,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社区建设主体是居民群众,居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必须依法建立健全“四个民主”的基本制度,使居民群众的直接民主做到普遍化、规范化、法制化,并逐步地使居民委、居民组的直接民主扩大到居民社区、街道和区一级的直接民主。三是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居委会同时具备法律、政治、行政和社会合法性,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一支重要组织力量。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必须调整居委会与街道之间的关系,恢复居委会的自治性。

4、德法结合,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根据社区成员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通过开展创文明小区、无毒社区、文明楼道、文明家庭等活动,大力促进社区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各行业、各层面不断形成,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法律由外在的规范成为公民自觉自愿遵行的规则,成为一种道德规范,树立民主、自立的思想,树立“共驻、共管、共建、共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理念,以及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的法制观念,增强民主管理能力。

5、明确社区依法治理的主要内容及实现途径。社区依法治理的内容十分广泛其目标是建立文明、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民主自治,二是社区法制宣传教育,三是社区治安环境建设,四是依法调处社区矛盾纠纷,五是依法规范社区各项服务事业,六是依法维护社区居民和“社区人”的合法权益,七是社区法律服务与法律救济,八是涉及社区事务的依法行政与依法决策。

社区依法治理的这些内容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一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民主听证会、议事会,行使社区民主自治选举、决策、监督等权力;二是政府部门的指导延伸,依法规范有关社区事务,提供法制宣传、社会治安、法律援助等直接服务和行政许可、执法检查等间接服务;三是行业社团协调推进,借助驻社区行业和社团组织的力量,规范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法律行为;四是党组织的领导监督,在区委、街道工委统一领导下,依靠社区党组织和党建协会,对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进行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促进社区依法治理落实和深化。

6、硬件投入、人、财、物保障,一是费随事转。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规定,从财政经费中按一定比例拨出社区建设经费,划拨到社区自治组织,由社区自治组织自主决定经费的使用。二是以搞好社区服务为基础,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动员社区单位、居民自觉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建设自己的家园。三是实行社区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重大的社区建设开支,应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集体决定,政府拨款、接受社会捐助的数额及使用方向,应向全体社区居民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2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诞生与发展学科概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abstractCommunitypsychologyisanewimportantbranchofwesternappliedpsychology.thisarticleanalysestheformulationanddevelopmentofcommunitypsychology,andintroducesthegeneralviewpoint.

Keywordscommunitypsychology;formulationanddevelopment;generalviewpoint

社区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社区是小于城市的一个区域,是社会的基本共同体或群体生活场所,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个群体生活组织,它既包含着住宅、工厂、商店、街道,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网络或生活系统,同时,它还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相互影响的文化群体概念。社区心理学研究社区背景中的个体,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1]。

社区心理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区的多重层面展开研究,强调社会系统和社区情境对人们的影响,以研究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促进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为主要内容,并把重点放在探索和发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及资源方面,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2]。

社区心理学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国内,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少见。文章从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学科概况等方面对社区心理学进行探讨。

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社区心理学是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的产物。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导致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兴起,从而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临床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和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观点为社区心理学提供了分析的框架[3]。

1964年,临床心理学界提出了三种不同预防水平的理论。第一级预防理论指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引起社区流行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产生心理障碍的环境因素,使社区中心理不健康现象或精神疾患的发生率降低。第二级预防理论针对尚未出现任何症状但已经确认处于危险之中的群体的预防。例如,可以把个体撤离那种造成身心伤害的恐怖区域,也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个体自身的免疫能力。第三级预防理论针对社区中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力争缩短症状的持续期,并降低疾病的破坏性,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回归环境[4]。正是这种强调社区背景和群体治疗流行病的预防观点,在更好的水平上解决了一般医学和临床治疗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了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社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在斯维姆斯哥特会议上,产生了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社区心理学的呼声。社区心理学关注“在复杂的交互做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5]。第二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第27分会)。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出版《美国社区心理学报》和《社区心理学报》,各种教科书也相继问世[6]。

真正标志美国的社区心理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独立地位的是1975年4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austin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与公平、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并讨论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同社区心理卫生领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7]。

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把社区心理学分会的名称改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使美国的社区心理学走向多学科合作并更加重视行动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社区心理学作为一个在社区公共生活与民主决策中具有重要渗透力的应用学科,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欧洲社区心理学的出现比北美晚10年,英国于1976年和1986年相继出版了Benderm.的《社区心理学》和KochH.的《社区临床心理学》,1991年创办了《社区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报》[8]。在拉丁美洲,1975年波多黎各大学心理学系最早开设了名为社区心理学的课程,80年代之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社区心理学不断得到发展[9]。

社区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社区心理学家致力于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10]。为了理解个体、社区和社会的联系,社区心理学进行了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社区心理学服务和干预的重心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重点,可以大大减少要求给予心理及药物治疗的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该聚焦于一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出现)和二级预防(在心理症状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1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观是社区心理学家十分认同的观点。社区心理学者十分认同Lewin的行为公式B=f(p,e),即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数。西方心理学普遍存在着重视p成分而轻视e成分的现象[12]。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13]。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带有回报性的,人们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非专业人员的合作态度,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14]参与观测法,指研究者“加入”社区,假设内部和外部视角,和成员一起生活、工作;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方法、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社区个案研究法,是一段时间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定量观测法,是从大样本中进行标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随机区组实验法,则是通过控制组和标准化进行的社会革新[15]。

社区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社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不能将其视为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甚至是一个分支。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社区心理学强调社区环境和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疾病的诊断、咨询与治疗。②社区心理学注重问题行为或心理失调的事先预防,带有主动性;而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③社区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鼓励个体参与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案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临床心理学把治疗焦点放在个体的缺陷上,忽视个体的潜能,专家与病患是医患关系。④社区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非心理学工作者或非专业工作者来完成;而临床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取得资格认定的临床心理学专家来完成。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以多重层面展开,强调跨学科间的合作;临床心理学虽然也强调多学科合作模式,但仅限于重视并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⑥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而临床心理学把临床实践看作本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存在着很多交叉和融合,两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许多共同的研究主题,在定量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的交叉。

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①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行动研究,但它在发展历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②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社会能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主线,其应用与服务色彩较浓;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心理学原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主要偏重一般原理和规律的探讨。③社区心理学注重从中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社会心理学虽然理想目标是从宏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放大了的个体心理学”。④社区心理学同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较多交叉;社会心理学同社会学中的人际交往、社会变迁等领域存在较多交叉。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都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另外,两者都十分重视本土化问题,因为两者都依附于具体国别的社会文化传统,都是为了处理及解释具体国别的社会问题和促进公民的健康发展[16]。

社区心理学有其可取之处:社区心理学试图克服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的偏差,有意将个人还原到社会生活情境之中,主张情境人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与他的背景和系统是不能够分离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是符合实际的。社区心理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区心理学带有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烙印,他们主张的情境人、人与环境的互动理论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忽视或者是有意回避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

西方的心理健康系统经历了由专业医疗机构到社区咨询和治疗机构的转变,强调预防和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在社区建设中强调公民参与,社区构建和授权,强调理解和尊重人的多样性,倡导建设生态化的社区。这些理念对于中国心理健康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建设新型和谐社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都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社区心理学的参与观测,个体定性访谈等研究方法极大丰富了社区研究的方法,为客观、真实、有效的进行社区干预和预防,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学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挖掘我国的文化传统,研究和发展出适应中国社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丰富我国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同时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3、16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16-22.

4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45-55.

5BennettC.C.,andersonL.S.,CooperS.,etmunitypsychology:areportoftheBostonConferenceontheeducationofpsychologistsforCommunitymentalHealth.Boston:BostonUniversitypress,1966.

6DuffyK.G.,wongF.Y.社区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7DaltonJ.H.,eliasm.J.,wandersmanmunitypsychology:Linkingindividualsandcommunity[m].Belmont:wadsworth/thomsonLearning,2001.

8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1):71-76.

9monteroR.H.parallelLives:CommunitypsychologyinLatinamericaandtheUnitedStates[J].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96,24(5):589-605.

10orfordmunitypsychology:theoryandpractice[J].Chichester:wiley,1992.

11GlenwickmunitypsychologyperspectivesonDelinquency[J].CriminalJusticeandBehavior,1988,15(3):276-285.

12tunerJ.,oakesp.thesignificanceofthesocialidentityconceptforsocialpsychologywithreferencetoindividualism,interactionismandsocialinfluence[J].British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986,25:237-25.

13HellerK.theReturntoCommunity[J].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89,(17):1-16.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3

【关键词】社区干预;临界;高血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患者的年龄正逐渐降低,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很多患者因病情严重丧失劳动能力,极少数患者因致残而终生遗憾[1]。大多数患者及家人对病情不重视,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服用药物缺乏积极主动性,服药依从性差,因此就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定的干预及指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22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实验组男39例,女22例,年龄为41-71岁,平均年龄(52.1±1.2)岁;对照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为43-72岁,平均年龄(51.6±2.1)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社区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提的问题及疑惑,只根据问题的重要行及必要性进行简单的回答;实验组:针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社区干预,社区干预包括:首先要积极疏导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在治疗时医生要嘱咐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过悲过喜,不要争名逐利,患得患失,保持放松的心情。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心理疏导方案,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减少患者的就医抵触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培训和教育,介绍高血压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识别并发症先兆的方法[2]。治疗期间医生要监督患者,每天参加体育运动,但要重点强调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和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血压急剧升高。开展高血压防治专题讲座,发放小册子,进行口头和书面宣传相结合;对高血压高危患者发出预警通知书,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3观察方法定期测量高血压临界者的血压,测量血压均采用台式血压计,部位为右上肢,在上午安静状态下,每周测两次。由社区医师对患者社区干预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一切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以用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SpSS15.0进行处理,组内用t进行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干预治疗一年后,实验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人数为23(37.70%)例,未发生的人数为38(62.30%)例,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46(75.41%)例,未发生的人数为15(24.59%),见表1。

3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患者的年龄正逐渐降低,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很多患者因病情严重丧失劳动能力,极少数患者因致残而终生遗憾[3]。大多数患者及家人对病情不重视,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服用药物缺乏积极主动性,服药依从性差,因此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干预及指导。

为减少临界高血压患者发生为高血压患者,我们进行了以下社区干预:首先要积极疏导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首次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心理疏导方案,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减少患者的就医抵触心理[4]。然后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培训和教育,介绍高血压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识别并发症先兆的方法[5]。

高血压是一种长期慢性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通过社区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使患者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到达辅助降压的治疗目的。患者能否遵守医嘱,按时服用药物积极自我治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向于社区干预治疗,社区干预治疗和单一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好,服药更少,而且治疗费用在大多数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卢立新,王培玉,张东.北京市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2):90-92.

[2]熊楚梅,杨责芬,袁淑萍,等.内科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现状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9,24(3):15.

[3]郑丽萍,李丽朝,方香丹.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10,6(13):1981-1982.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4

精神卫生作为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从什么角度、实施何种策略、采用那些方法,去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达到“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

1思考一———公共卫生是精神卫生工作的基本属性

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教育人们个人卫生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1]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社会性、公共性(公益性),精神卫生具有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1.1精神卫生涉及面广,是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都源自同一英文名词“mentalhealth”,它是人的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精神卫生是此定义不可或缺的部分,明确指出了精神卫生的基本性质。人类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是对人的根本关注。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从儿童、青少年的语言发育、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学习问题、性心理发展,及青年的工作压力、就业、家庭、婚姻;到中老年的退休、空巢、躯体疾病等,都可能发生心理变化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竞争、快节奏,由此带来心理压力和心理冲击;以及城市新移民和农民工的环境适应问题,灾害、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新型、酒精及网络成瘾等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出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之广。

1.2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对生命健康负担大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及以上成人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5%左右,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在12%~14%;2009年上海市,对2万余名社区人群所开展的“上海市居民心身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初步统计结果亦显示,社区人群中心理异常者达15.7%。另外,精神疾病具有慢性化、致残率高的特点,在上海某中心城区的3878名重性精神病人中,经评定为精神残疾者高达1961人(占50.57%),据wHo报告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1%,而我国神经精神疾病则占疾病总负担的20%,位居各类疾病负担的排名首位[2]。

1.3精神疾病社会影响大,具有社会负外部性特征

精神疾病(或称精神障碍)既可表现人格缺陷或神经症,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形式障碍等,也可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上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典型者出现幻觉、幻想等,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暴力冲动,乃至于肇事、肇祸,据报告统计2008年度上海地区的肇事肇祸发生率为0.5‰,患者和家庭除了长期的经济负担加重、因病致贫外,还会产生病耻感(stigma),担心遭到歧视、排斥;而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担心和恐慌则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尽管发生肇事、肇祸的事件不多,但有时其所造成的后果则是极为严重的,如上海某区发生的精神病患者劫持车辆撞人,某地区精神病患者闯入幼儿园伤害儿童等事件,所具有的负外部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不加有效控制对社会、政治、经济安全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2思考二———临床与公共卫生的融合是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要素

由于精神疾病的独特性,所提供的精神卫生服务内涵与组织方式对其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如将临床精神医学专科对病人诊疗的要求与公共卫生对人群慢性病防治的要求相结合,对个体病人、精神障碍患者群体、高危人群及全社区人群提供系列和系统的健康管理,其经济有效则使全社会受益。

2.1社区人群的精神健康干预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也需要临床手段

由于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内因(易感素质)和外因(应激)、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下起病的复杂疾病,至今未有明确的病因。通常在社区精神健康干预时,一是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促进为主的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二是以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等针对危险人群的选择性干预;三是针对发病前期人群,用特异性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前驱期患者进行预防的指向性干预,以减少早期症状发展为完全的精神病,或者缩短精神病未治时间,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残疾率,改善预后。如何来提高精神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效果,从循证医学角度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马里兰州分部主任Lnsel博士认为:需要考虑从对广泛人群的全面预防到一种“抢占”(preemptive)方式转换的时候了。抢占式的干预目标是那些有着精神疾病高风险的人群以及那些具有亚诊断体征或症状的人群;近期而言,预防复发对公共卫生显得尤为重要。[3]这些前沿研究的结果或观点提示我们:在公共卫生的精神卫生服务领域针对不同人群与对象所需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临床方法。

2.2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临床与社会的结合

精神疾病如患病率最高的精神分裂症,其临床症状多变且有明显的复发倾向,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是控制症状,而且要让患者保持稳定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患者有可能回归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过程应是长期和完整的,需要有药物治疗、心理和社会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控制这类精神障碍,既要强调生物学防治手段,如药物维持治疗的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又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如:个案管理、认知行为治疗、集体社会心理教育、社会技能训练等的不可或缺的协同作用。故所提供的服务,除了需要精神专科服务外,还需要提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所以无论在机构组织上,还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与教育培训上都需要关注与公共卫生融合。

2.3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需要社区管理网络和医疗技术支撑

精神疾病患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2]有学者曾对某年度上海地区1068例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的研究分析,发现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中主要病种是精神分裂症(占73.03%),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相关因素有多种,其中与病种、病程、治疗效果、监护措施都有很大关系。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首要是降低精神疾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从国内外的一些经验表明:在政府财政支持与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有效的社区管理网络和有力的医疗技术支撑,(即公共卫生的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临床医疗技术服务的结合),是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有效手段。#p#分页标题#e#

3思考三———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是卫生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

由精神卫生的全球背景得出的结论是精神卫生服务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挑战;更昂贵的专科服务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面临卫生资源的短缺,通过把资源转向花费更少、有较好疗效、能使大部分人口获益的服务,也能显著改善精神卫生服务[4]。

3.1无限扩大以临床为基础的机构化服务也难以满足精神卫生的服务需求

综观国际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史,可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社会保护阶段,对精神病人实行看管式的长期住院治疗,精神科床位数急剧;第二阶段是保护患者和关注大众精神健康阶段,患者有重返社会的可能,逐步重视预防工作。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前已开始“去机构化”,而我国目前则二个阶段的状况皆有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针对许多精神障碍,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比住院治疗的疗效好得多。[4]有良好资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具有可及性、减轻了精神障碍患者寻求帮助时的耻辱感和减少了侵害人权的可能性,能为许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继续在社区生活的机会,避免精神障碍患者长期看管式的住院治疗,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劳动技能的过早衰退。wHo在《精神卫生政策与服务指南—组织精神卫生服务》中明确指出“改善精神卫生服务应该由大卫生服务和社区机构来提供。大型的,集中的精神病院必须被其它更为适合的精神卫生服务取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改革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专业和行政层面为卫生改革提供了政策导向。

3.2实施精神健康促进策略,提高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与一般健康、疾病一样,人群的精神健康与精神卫生障碍由多种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决定。包括教育程度低在内的贫穷指标是精神卫生的高危因素;部分社区群体在失业、收入低、教育程度有限、工作有压力、性别歧视、社会排斥、生活方式不健康和物质滥用,成为精神卫生障碍的脆弱人群。在卫生改革中,精神卫生服务政策不应只关注精神卫生障碍,还应认识并重视促进精神卫生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及行为问题。这要求用“大卫生”的观念去整合“宏观的精神卫生”服务,将精神健康促进同社会、经济发展一起纳入政府的发展规划。采取低成本、高效益并以证据为基础的促进精神卫生干预措施,如早期儿童营养与心理社会措施相结合的干预、学生的精神卫生促进活动、职业人群中的预防工作压力干预;向老龄人口提供社区支持、针对城市新移民和外来务工者的“社区关怀”行动等,实施心理健康进社区。

3.3多部门合作,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5

1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自行买到很多药品,目前存在很多滥用药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药学专业人员为人们服务的水平。过去的药学发展理念以医生和药师为中心,病人往往对他们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药师很难和病人进行同等地位的沟通,药师主要的职责就是配发药品。而在经历一段过渡时期之后,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药师不再是过去人们心中的印象,如今的药师普遍实现了与大众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药师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了以人为中心[1]。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药师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药师逐渐改变传统的观念,按照药物作用机理对药品进行配制,还要及时向公众传达一些关于药物知识的信息。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临床药学的关注点还是集中在药物上,药师对药物药理学的研究更加透彻,但是没有充分将药物的研究与患者个体化进行结合,因此造成药学的研究和在群众中推广的不连贯性,影响药师在社区服务中的形象。

2药房药师的药学服务工作内容

首先,监测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反馈。在医院药房中,合理设立用药监测系统,对医嘱中的药物配伍禁忌、用药剂量、相互作用、给药途径等进行审查,对医嘱中的不良用药现象要及时进行反馈,给予合理的处理意见,药师每天要对医嘱给予审查,准确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提醒并给出建议,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其次,严格审查处方,确保用药安全。对患者服药的用法用量进行审查,尤其是对需要带出医院的处方用药,药师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方法及原则进行仔细核对,确诊没有问题后再给药,同时,对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结果是否相符、是否符合配伍禁忌、是否存在重复用药及特殊人群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等信息进行审核。最后,开展药物咨询,提供准确的药物信息。在社区医院中,药房药师应该为临床提供相关药品信息咨询,对临床用药问题应该给予合理解释和建议。

3药师在社区开展临床药学的意义

3.1可以加快转变药师的职能

医疗改革未开始之前,药师主要职能是负责药物的配给,即配置药物和给以药物,传统的配给方式决定了药师的工作职能是以药品为中心,药师对药品进行配给,药师与病人之间互动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因此病人常常会抱怨药师所表现出来“冷漠”的态度。在医疗改革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随着临床药学的不断发展,对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师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从以药物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这就要求药师要对病人的自身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因此药师不仅要处理好临床中的具体医药问题,比如药物毒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还要密切结合病人的病情合理的给药,及时解答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病人用药中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实现对病人病情的时时跟踪管理,促进药师和病人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提高用药合理水平。

3.2使病人尽快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过去的用药水平,公众更注重药品的质量。药师在社区开展药学服务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可以实现和医生的良好沟通,控制药品的流通,向合格的生产厂家购买药品,减少不合格的药物在市场上的流通(这句话最好改一下,药品是医院统一采购的)。药师虽然和医生不属于统一阵营,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一心为患者服务,致力于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3.3有利于培养药师的责任感

目前药师工作的中心由“药物”转向“人”,这就要求药师要重点关注配发的药品在病人身上的疗效,如果病人对药师有一个较高的评价,则药师会在各社区间树立一个良好的的形象,如果药师的配给对病人的身体状况没有改善,病人也不满意疗效,则公众对药师的印象就较差。因此这就要求药师要紧密关注病人自身,通过对他们病情的了解,找出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促进病情的改善。

4药师在社区的工作职责

4.1药师的专业职责

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过程中,药师要充分利用已有自己的医药知识,并积极吸取临床经验中的教训,熟练掌握国内国际药品的信息和抗病原理[2]。在选药、配药时,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配药标准,不能擅自规定用药量。对每个患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选药、配药,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尽量减少患者的费用,对患者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出回答,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药师还要不断丰富现有的药学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2药师全方面服务的职责

医疗改革促使药师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目前药师的工作职责是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医学和药学服务。首先在药品的采购中,药师要注意对药品的采购量、库存量进行统计,更要注意对药品的质量的把关[3]。其次要在药品的配药和给药过程中对病人进行耐心的讲解,详细对病人说明药品的服用量、服用时间以及服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对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告知。当患者出现过敏等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4.3药师要把药学知识提供到临床

药师相比较临床医生来说具有更专业的药学知识,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得更加熟练,这是临床医生所欠缺的地方。因此,药师应该把自己在社区中药学知识及时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增加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在临床中使其得到有效的应用,改善病人的健康情况。比如外科医生在处理外伤性创口时,通常让患者涂抹油性软膏,但油性软膏不能和伤口的渗出液更好地融合,因此影响油性软膏对伤口的治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药师可以和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建议医生利用甘油剂,以替代油性软膏,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4]。

4.4药师要全面认知药房的用药情况

药师要对药房的药品信息、药品量、库存量等信息了如指掌,还要牢记单个药品的用药量、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等。药师在面对患者的询问时,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药品的药理作用和药品的治疗方向。药师能否对药房信息有着全面的了解,关系到社会公众对药师服务质量的评价,影响着药师的服务形象。药师在社区中进行最基础的配发药工作,这就为临床药学提供了便利,可通过发挥社区药师的作用,为医院临床治疗提供经验,使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增强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5提高临床药学的服务质量

5.1药师要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

药师在社区提供药学服务时,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对病人的用药量、时间等问题做好记录,使病人能感受到药师对他们自身的关注。药师与患者进行沟通,不仅是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患者心情愉悦,还要让患者对他们产生信任感,增加病人对他们的信赖。就这一点来说,患者和病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药师给予病人最合适的指导和建议,病人对药师产生依赖心理,促进药师形象的提升[6]。药师要掌握好与病人进行沟通的方式,在现代病人更追求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因此药师要针对不同病人的性格、状态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对病人的处境表示理解,认真倾听病人的状况和需求,以使自己能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更全面的掌控[7]。

5.2药师主动和医师形成合作关系

药物机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较为复杂,医师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用药专业性的问题和阻碍,这就需要专业药师的配合[8]。专业药师在社区临床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和群众的接触较为密切,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日常用药需求都有明确的了解,因此药师的专业性知识和社区服务经验可以为医院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提高医院临床治疗的效果。专业药师也应该主动配合医师的治疗,积极和临床医师沟通,互相吸取在用药、社区临床服务中的经验,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药师要不断学习,通过对社区居民常见的病症的情况的了解,针对每个居民的不同情况进行用药指导,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与医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临床药学服务的质量。

6小结

药师对药学有着较深刻的理解,在临床中可以及时对药学知识进行推广。在社区活动中,药师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但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之下仍存在偏差,药师在社区用药服务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医院临床治疗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更好地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作者:杨忠英岳德永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药剂科

参考文献:

[1]王丽敏.药师在社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思考[J].甘肃中医,2008,11:82-84.

[2]钟跃腾.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334.

[3]郭玉姝.中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探讨[J].中国药房,2014,11:974-976.

[4]宋阳琴.社区药师如何做好临床药学服务[J].首都医药,2014,20:72-73.

[5]韩兆欢,吴庆涛.临床药师在门诊开展儿科药学服务的探讨[J].儿科药学杂志,2013,07:64-65.

[6]孙云川.药师在干部保健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J].医药导报,2011,04:533-535.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6

1社区护士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1.1掌握综合知识和多元化学科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具有多元性,包括:儿童、老人、青年等,因此从护理的角度看,社区护士具备儿科、成年护理的基本能力,了解不同的护理对象,应该注重的因素,也就必须掌握过硬的护理专业知识。其次面对的不同的病症,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例如:老年群体、幼儿群体对一些病症不能明确表达,对于一些正常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要求社区护士在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同时,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学、生理科学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以应对不同疑惑的患者,同时护理人员要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不同信息窗口为突破点,提升医护质量,更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学习和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强化社区护士与群众沟通的流畅性,指导和帮助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并学习一些合理膳食的知识,帮助患者调节饮食营养,优化康复锻炼的时间、途径等,保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1.2具有学习精神,积累临床经验社区护士必须有完备的临床医学知识,面对不同患者的发病状态,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并能判断病症,针对性进行治疗。从学习的知识面与临床经验的积累层面看,临床医学社区护士要具备内科、外科、iCU或急诊工作的经验,能独立处理紧急发病情况,为患者的专业医治提供必要的时间。社区护士要考取护师或主管护师职称才能入职工作,不仅体现了工作能力,也体现的是一种工作精神,社区护士面对面接触患者、病种多,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诊断机会,对临床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具备学习精神的社区护士,能够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扩展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1.3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向实际转化应用的能力社区护士的工作职责的特点:服务重点以家庭为单位,能够根据不同的健康层次提供相应的服务,要求社区护士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指导社区家庭防患疾病以及患者理疗康复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护士作为服务体系的关键人物,必须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根据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的种类,并针对性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帮助患者以及家属遵照医师的其要求制订出整体护理计划,避免患者和家人的误解,解决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调节、心理安慰、恢复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护理问题,必要时与医学专业人员联系。

1.4掌握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技巧首先,良好的沟通基于互相尊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个人喜好与说话交流方式,善于观察患者的心情、疑惑等,抓住患者心理不安的问题,设身处地应体验患者的心境,从而使患者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配合医护工作,提高服务效果。另外,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寻找不同的交流方式,在治疗之余,可以从患者的爱好着手,与患者加强交流,要使用尊重和关怀的语言,在他们需要关心同情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更掌控好自己的情绪,能和颜悦色地劝慰他们,消除他们的的恐惧感,鼓励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使之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情。对有些慢性病患者因病程长、疗效慢的患者,必须强化心理引导,避免因为长期治疗而不见效果失去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2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社区护士的配备是基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搭建的重点,其主要的工作职责在于根据社区群众的组成结构,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协调不同医疗机构的关系,协助社区患者执行医嘱,提升患者治疗和康复效果,同时为基层群众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防止传染疾病的扩散,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筛查,认真分析服务社区居民结构组成,以及身体疾病的统计,针对性的提供医护和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案,并实施卫生教育,协助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做好家庭心理、卫生、健康指导工作。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2.1提供社区的家庭护理当前患者的后期护理工作主要由家庭成员承担,护理不够专业,社区护士能够进入家庭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并进行家庭护理的指导工作,实现患者护理效果的评估,监控患者的恢复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康复状态以及家庭成员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规划康复医护方案。

2.2社区健康教育功能我国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疾病的防控,但是实际效果不好,尤其是老年群体,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护士能够利用现成的医疗资源开展疾病的康复、预防和健康的行为培养等方面的卫生健康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健康指导。

2.3社区保健服务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层次的居民逐渐重视身体保健,很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保健指导,社区保健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等,通过社区护士社区保健服务,能够整体提升、妇女、儿童、老人的自我保健能力,例如:妇女的母乳喂养保健,优生优育保健;儿童心理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合理营养,运动锻炼项目的规划,预防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的老年疾病等。

2.4做好健康协调者的角色社区护士对社区居民的身体状态了解较多,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社区卫生与专业医师沟通交流,协调患者与治疗机构的信息交互关系,实现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便于诊断、治疗、救助、护理或其他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诊断方法。

2.5社区传染病预防与管理社区护士具有职业技能,对一般疾病的预防、治疗较为专业,具有一定的临床医疗经验,因此社区护士熟悉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方法,能够指导社区居民防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7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保护;管理;五水共治

中图分类号:tm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90-01

前言:经济的发展势必要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环境是人们开展各项活动重要的保障,在环境受到破坏后在治理方面的工作难度较大,这样的情况将危害到生态平衡,甚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尤其是水资源出现破坏后,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将导致严重的不良影响。鉴于浙江省提出的五水共治的治理方案,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临海市在治理工作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其治理中的难度较大,同时管理质量提升之后,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从以下三点予以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水资源保护地区现状分析――以临海市为例

“五水共治”主要指的是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治污水;二是防洪水;三是排涝水;四是保供水;五是抓节水。这样的治理政策是我国浙江省于2013年制定的环境治理方针,种政策属于该地区经济创新改革发展的重要策略。对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保障基础[1]。

临海市属于沿海城市,该地区丘陵的面积较大,每年的汛期,防洪和排涝的工作部署属于临海市的重要工作。鉴于洪水在爆发后将对地区内城市建设和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使得市政方面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较为注重水源的管理和治理的工作。自“五水共治”的水资源保护曾策开展之后,在防洪方面的治理有了明确的方向,使得临海市的水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在这样的政策实施之后,关于水岸方面的治理成为新的重要工作。这是由于其对沿河居民的生活用水将造成很大的影响[2]。因此,不仅要对水资源进行治理,同时也要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治理。为了最大化的实现对临海市地区水资源的长久安全使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贯彻落实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方针,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最大化使用水资源,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水资源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临海市为例

(一)规划方面存在滞后的现象

鉴于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治理和防护对临海市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注重其规划方面的问题。但是在临海市对该方面治理的过程中,治理规划的工作存在滞后的现象,这样的规划形式严重影响着五水共治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甚至影响到功效的发挥[3]。

(二)污水的治理存在问题

由于该地区在处理工i和施工水岸方面治理的工作不全面,导致在对处理之后的水资源质量进行检测时,水质的处理经常出现不达标的状况,很多小微型的生产企业,在对自身商品加工的过程中,排出的废污水由于处理不谨慎,流向地区水源重地时对整体水源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对新型水资源管理方面工作认知能力低

在“五水共治”治理方案如火如荼开展下,很多地区的领导和从业人员在实际中的认知能力较低,对“五水共治”的工作效果产生较大的怀疑。这样的工作态度严重的影响着水资源治理和管理的效率[4]。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

从临海市对灵湖和东大河的水利项目工程进行施工时,较为注重水资源治理和管理的施工方式。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管理的机制尚不完善,导致施工的质量很难有效的得到保障,不利于水资源治理政策的有效贯彻。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分析得知,管理机制不完善将严重影响治理和保护的效果。

(五)资金筹措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很多工业企业在对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在水资源治理方面的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在投资和融资体系未成立之前,无法保障项目开展的运作资金,这将严重影响开展的进度和施工质量。

三、提升水资源环境保护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规划的协调性

在实际规划的过程中,应注重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重视水环境治理的社会效益以及其他项目工程开展的协调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五水共治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将“统一规划、分项集成、统筹实施、分头推进”的发展作为规划的主要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协调治理和保护的母目的。

(二)项目实施和机制建设齐头并进

在对五水共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各项治理和管理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为了保障施工的质量,还要对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例如,水资源和水环境考核的机制、监督的管理机制、宣传方案等。

(三)先进技术的引进

为了最大化的实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治理优势和质量,应注重对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引进,为了提升项目施工的效率,要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资金内提升其建设和管理的质量。

(四)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从上文的论述和分析中得知,对临海市实施五水共治的项目能起到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资金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际治理的质量,鉴于该方面的问题,在实际实施该项水资源管理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施工进程。鉴于此,政府应拓展资金筹集的方式,注重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应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五水共治的目标。

(五)注重责任的划分

项目的实施需要众多的单位和机构对相应的工作进行辅助,协作性的高低与建设的之后的效益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其具有的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注重责任工作内容的划分,各个领导小组应注重之间的协调工作,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的质量。

结论:

鉴于水资源和水环境对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中应注重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研究课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五水共治在临海市落实提出了几点建议:注重规划的协调性、项目实施和机制建设齐头并进、先进技术的引进、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注重责任的划分,望此次提出的建议对现实起到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玉秀.新时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化管理对策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5):148.

[2]李德华.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管理中普遍存在问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0):311-312.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8

关键词:中东地区;非传统安全;水资源问题;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59-03

中东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特殊的历史、民族、宗教等原因,一直是国际热点地区。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阿富汗问题等传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该地区也面临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如反恐问题、难民问题、水资源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作为中东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对诸如巴以冲突这类传统热点问题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它的治理状况能够对中东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了中东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在多层次和领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许多尝试。应该说,针对中东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探寻新的治理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现状及治理情况分析

中东地区长期受到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困扰,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一地区涉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有:恐怖主义、水资源问题、难民问题、环境问题、经济安全等,其中水资源问题成了近年来中东地区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中东地区降水极其稀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这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埃及的阿斯旺地区甚至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毫米[1]2。另外该地区多是沙漠地形,加之气候炎热,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此水保有量极少,降水量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的巨大差距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紧张趋势。中东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尼罗河、约旦河等国际性河流,这些河流往往流经数个甚至十数个国家,水资源普遍存在共有现象,这给水权利的分配带来了麻烦,也给水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完全可以说,中东地区就是我们这个水资源边界与政治边界不相一致的世界的缩影[1]12。以上说明,从自然条件上讲中东地区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贫水地区。

一些人为因素的出现更加恶化了中东地区先天不足的水资源状况。二战后中东地区迅速膨胀的人口是这一切的根源,引起了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的急剧增长,直接导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急剧减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各国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农业用水量猛增。同时,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起了生活用水量的增长。中东各国用水量的绝对增加,又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破坏。水污染、浪费和过度开采地下水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全球治理实践

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很多是跨国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全球治理的对象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应对和防范非传统安全威胁,构成了全球治理的核心内容[2]。由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跨国性特征,强调国际合作,依靠国际规制以有效应对和解决的全球治理路径是必然选择。

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长期恶化,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极为突出。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不仅需要相关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更需要国际社会各个层面的通力合作,以全球治理的方式解决中东地区存在的非传统安全挑战。中东严峻的非传统安全形势已经引起包括中东各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地区相关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措施,区外国家也积极同中东各国协作,在全球治理的框架内考虑解决中东非传统安全难题的出路。

水资源危机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重要问题。国际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危机问题对中东地区政治和安全的重大影响,而许多学者更是致力于研究中东地区的“水政治”。①

中东国家对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有切身的体验,因此从很早开始就纷纷出台措施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水环境,并且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其中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等八个国家都颁布了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详细法律条例,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制框架,具体涉及机构安排、分散和集中管理、所有制和水服务条例、公众参与、奖惩措施、检测等。②

中东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尼罗河、约旦河等国际性河流,这些河流往往流经数个甚至十数个国家。中东水资源的这种跨界性使得大河流域内的国家不得不面临水源的跨界利用和管理问题。为了争夺河流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中东国家历史上爆发了多次冲突甚至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东各国也逐渐意识到加强彼此合作才是解决中东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水资源利用的双边合作是最早启动的,也成为了中东地区最稳定有效的水资源合作治理模式。双边合作的典型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对于约旦河流域的合作治理。长期以来,巴以双方一直在水资源利用上开展合作。双方彼此协调立场和政策,共同采取措施治理共同流域内的水资源;彼此借鉴治理经验和提供技术支持。

在双边合作的基础上,中东国家在水资源治理方面,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多边合作。中东国家的多边水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流域内合作和跨流域的水贸易。在流域内合作方面,尼罗河流域的合作最为持久和广泛。尼罗河流域国家先后建立了诸如“尼罗河国家联合会”等一系列组织。1999年,九个尼罗河流域国家首次达成合作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协议,在尼罗河水资源共享的理念下,这些国家水利部门协调分工,科学调配,初步实现了尼罗河水资源的科学利用。②在跨流域水贸易方面,先后有国家提出过“友谊管道”“和平管道”等建议。所谓“友谊管道”,是基于水是一种经济商品的原则,相关国家之间进行的水商品买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科威特投资从伊朗进口卡尔黑河水以及阿联酋从区外的日本进口袋装雨水。“和平管道”则是规模更大的输水工程。由于土耳其水资源异常丰富,因此在其境内敷设两条输水管道,分别向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八个阿拉伯国家出口土耳其南部塞伊汉河和杰伊汉河河水[1]171-181。

由于地理、政治和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中东国家的多边水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吸收区外国家参与治理、在国际层面探寻解决中东水资源危机问题的途径显得极为必要。在这方面,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起了主导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中东北非国家成立了联合治理水资源小组,彼此建立了稳定的联系,经合组织为中东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其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3]。

三、中东水资源治理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为解决中东水资源问题进行了许多尝试,在不同层面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合作。针对中东水问题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东地区的水危机。但是围绕中东水问题的国际合作困难重重,至今国际社会仍没有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中东仍面临严峻的水威胁。阻碍中东地区国际水合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东政治格局复杂,国家间对立思想严重。反映在水合作上就是互相指责对方的水资源政策,缺乏政治互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虽然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是极不稳定的。双方经常互相抨击对方的政策:巴勒斯坦政府声称以色列不仅从约旦河西岸山地蓄水层中疯狂取水,还在加沙周边地区大量开凿水井,意图从巴勒斯坦盗取水源;以色列方面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巴勒斯坦当局默许其居民私自开采小水井,导致河床下陷,已经严重威胁了整个地区的水环境[4]。另外,在中东地区存在水资源分享和利用依据各国实力强弱判定的情况。有分析指出,中东国家在地理优越性、资源占有、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差距巨大,这种实力的悬殊导致了水利用的不公平性,使得平等地分享水资源成为一种政治空谈[5]。以色列凭借其强大的国家实力往往在水资源分配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故有人称之为“水霸权”(Hydro-Hegemony)[6]。

第二,国际参与的程度较低。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在中东水危机的治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联合国建立了水机制以实施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和《千年宣言》确定的与水有关的各方面议程,但在中东水治理中,联合国水机制却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建议。此外,美国作为对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国,在中东水治理中却表现出了一种“超脱”的姿态。美国拥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和能力帮助中东国家处理水纠纷、利用水能源,然而美国却没有这么做的意愿,而将相关的协商谈判问题留给了中东国家自行解决[7]。

第三,中东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率低下。除以色列外,中东国家普遍存在水资源使用不充分的情况。据统计,中东地区70%的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灌溉,然而这70%的水资源却只有一半最终流向农作物[3]。水资源利用率低一方面是由于科技能力欠发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地区的节水意识淡薄。中东地区低下的水利用率严重阻碍了水合作,也影响了国际水合作的成效。

长期以来,传统安全一直是中东地区安全领域的核心内容,非传统安全威胁相对被忽视了。其实中东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历史上一直存在,在近些年来逐渐凸显。除了以上论述的恐怖主义问题、水资源问题、难民问题,还有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等等。值得欣慰的是,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中东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严重性,并将其纳入全球治理的框架内。国际社会为应对中东非传统安全挑战,在不同层面进行了合作,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中东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这些根源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另一方面,现行的治理方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这就使得全球治理面临重重阻碍。因此,针对中东非传统安全的全球治理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探寻新的治理路径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朱和海.中东,为水而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刘中民.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治理与国际体系转型――以行为体结构和权力结构为视角的分析[C].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08.

[3]thompson,L..water:openingthetap[R].organizationforec-

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theoeCDobserver,2009:275.

[4]peterorr.waterissuesinthemiddleeast:israel-palestinianwaterissues-FromConflicttoCooperation.[J].Journalofinternationalaffairs,2008,61(2):294-294.

[5]Gloriapark.CrystalUnclear:theChallengesofwaterpoliticsinthemiddleeast.[J].HarvardinternationalReview,2008,29(4):36-39.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9

摘要:本文从我国政社关系发展历程出发,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理论的观点,提出“新型合作互动的网状模式”这一理想架构。通过分析当前现状向理想模式转变的困境,得出“政社职能分开”是理顺当前政社关系,实现理想模式之关键节点。并以社区为例,探讨政社职能分开的具体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促进政社分开进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政社关系;政府职能;政社分开政社关系,即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静态上讲,政社关系主要包括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政府对社会事务的影响、社会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三个方面。政社关系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政府具有内在扩张的本能,而社会自主力量的成长易对政府形成约束,二者之间难以达到良性平衡,因此处于长期博弈状态。另一方面,政社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厘清政社关系现状,针对政社分开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

一、我国政社关系发展历程概述

有学者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概况为五种类型:公民制衡国家、公民对抗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公民社会参与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政府与社会之间,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二者之间力量消涨,职能转化,政社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改革开放之前(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社完全合一。政府以单位制为主导,组织控制“单位人”,以街居制为补充,管理无单位居民。政社合一的关系形态下,管理主体一元化,政府全能;管理方式单线化,采取以单位制为依托的垂直式管理;管理手段简单化,仅采取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社会紧密贴合,社会管理的权力完全集中于政府。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成为重要的调控机制。基于“市场的发展,使政府管理所面临的是一个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社会”这一理论假设,二元制的政社关系被提出,即政府与社会相互独立,互不干涉。政社二分的意识产生,并在实践上进行探索,1980年,全国性社团猛增至1600个,地方性社团达到20多万个。但是,一方面政府不知如何放权;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发育滞后,力量弱小;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力量不足,决定其难以满足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无法解决其自身产生的消极社会效应。因此,政社关系呈现出“社会依附,政府支配”的特点。

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管理体制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方面,市场经济发育愈发成熟,力量逐步增强。政治方面,居委会、社团、行业组织的相关法律陆续颁布,创造出良性的政治环境;社会方面,公民意识大幅度提升,我国社会组织较之改革开放初期,已具备一定的自治能力。社会组织虽仍受桎梏,但亦开始独立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我国政社关系呈现出“以政府为核心,政社逐步分离”的特点。我国政社关系形态演变,如下图所示:

纵观政社关系发展至今的数种形态,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社会管理主体从一元化向二元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管理方式呈现多样化。但总体上,我国政社关系仍呈现出“强政府,弱社会”的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与我国长期强国家、弱社会的国情分不开。

二、政社关系的理想架构-新型合作互动的网状模式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出现,倡导社会组织功能边界的分化,治理主体、治理机制的多元化。分别从两种理论出发,我国学者提出过数种理想模式的设想。根据治理理论的观点,治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反应公共利益的诉求,实现公共利益。治理理论下,理想的政社关系是“政府在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合作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而非支配性作用”。根据新公共理论的观点,理想的政社关系模式是建立一个以共同目标为纽带、以多个权力中心为特征、合作互动的模式。其实质就是使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从过去的“政府垄断”专为政府、私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共同参与的过程。

从我国现实环境来看,我国社会发展的本土化因素不容易忽视。一方面,社会组织从接近真空的状态中发展起来,从计划行政体系中脱胎而出,发展初期依赖行政推动,几乎是城市基层政府用行政力量塑造着社会,社会力量仍不足以独立应对;另一方面,中国人重政府,轻社会的传统观念短期难以改变。

联系我国实际,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理论的观点,我们认为“新型合作互动的网状模式”是我国政社关系的理想模式,它是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最大目标,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为多元主体互动合作为基础的,权力分散,权责统一,多元协商,方式灵活的关系模式。

权力结构上,社会管理的权力应分散于社会的各主体,公共权力的运行应具有动态性:从自上而下的权力的实施,到多元互动的权力的运用。管理机制上,依靠多元主体的合作网络的权威,而不是依靠政府的权威,打破单一中心论。运行方式上,多元主体应提升主体意识,主动提供服务,发现问题,共同推动公共议题的进展与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成熟的公民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在合作网络中,应当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坚强后盾,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实现理想模式的关键结点-政社职能分开

政社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受环境变化影响的渐进过程。以社区为例,要完成当下的政社关系向理想模式的转变,面临如下困境: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2003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破了82年以来几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局限,将简单的机构改革深化到运行机制的创新上。十六大提出了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行政职能定位,明确街道承担的职能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为主,居委会的职能则是居民自治。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可能一步到位,两级城市基层组织的定位与职能划分亦较为笼统,使体制改革的优势无法体现,使得二者在互动过程中必然相互制约。

2.政社分开的动力不足

对政府而言,对政社分开的积极性缺乏。一方面,基层政府存在大包大揽的惯性。政社职能边界模糊,不知如何放权;出于维稳的压力,亦不敢放权。另一方面,近年来机关精简整编,部分机关通过“官办”社区的形式,弥补行政人员不足,延伸相关职能,使得机关与社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社区而言,由于政府与社区职能界定尚且模糊,社区在脱离政府管制后,面临自我定位的困境,对政社分开亦缺乏积极性。

学界多对政社职能进行宏观探讨,即政府职能转变、政社职能分开的应然性分析。对于政社职能如何转变的探讨却相对模糊。而造成困境的关键恰在于政社职能划分不明晰。政社职能划分面临如下几个具体问题:

①政府与社区履职方式混淆。政府将监管责任和具体落实责任一肩挑。形成一肩挑的原因在于部门利益的制约使政府具有主观偏好与政社职能划分的路径依赖。②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nGo、社区等社会组织力量普遍薄弱,实际能承担的社会职能难以界定。在此现状下,政府哪些职能应该外放,职能应该如何外放,社会应以何种方式承接,都成为政社职能分开面临的现实问题。

③社区经费的依赖性。政府表面上将微观领域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给了社区,但由于没有费随事转,反而加重了社区负担。看似精简了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但实际只缩小了政府的组织边界,政府的功能边界没有改变甚至仍在扩大。

四、政社职能分开的对策探究-以社区为例

基于群众自治发展来说,政府职能在于启动社区建设,规划或参与规划社区组织体系的建立。在实践中,政府职能的度的把握是关键。我们尝试性地提出对策以解决政社职能分开面临的问题:

1.以法制和契约规范政府与社区组织间的关系

政府与社区组织在承认双方法律主体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形成了双向约束机制,避免行政专横和职权滥用,提升二者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2.独立社区财政体系,多元社区经费来源

社区建立自主独立的财政体系,增加社区建设经费渠道,减少社区与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的牵涉。有利于二者职能明确划分,促进政社分开进程。

3.优化社会环境,关注nGo组织培育与发展

在新型互动网状模式的建构中,要求主体多元,各方参与的互动性。nGo组织的发展,是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力量提升、政社之间有效互动的要求,为政社职能的具体划分提供了可能。

4.提升公民社会意识,发展社区自主管理

把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分开,把部门职能与一般社会职能分开,培养社区自我管理组织,提高社区自律水平,提升公民社会意识与自主意识,将大部分公共事务还给社区进行管理。

5.构建合理的协商程序和规则

社区参与能力的平等协商能否顺利展开,关键是协商程序和规则的合理设计。首先,建立一个能够产生广泛代表性的协商主体遴选机制;其次,保证各方协商能力实质平等,因为协商的意义于在合理化方案,要保证各方基于平等的信息资源和论辩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新文.政社关系视角下公共政策工具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2]杨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1996(09).

[3]徐金燕,蒋利平.治理理论视角下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的角色定位及行为的优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1).

[4]陈伟东,李雪萍.社会自组织的要素与价值[J].社会学,2004(03).

[5]任远.草根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我国和西方城市社区发展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06).

[6]陈雪莲.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北京市鲁谷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个案[J].华东经济管理,2009(9).

[7]方国平.新型政社关系的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0(4).

[8]徐宇珊.政府与社会的职能边界及其在实践中的困惑[J].中国行政管理,2010(4).

[9]陈伟东.城市社区自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04).

[10]崔运武.论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界定和实施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3(09).

[11]郑永超,李春宇.我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9).

[12]陈吉利,郑大发.社会管理社区化:实践困境与完善思路[J].前沿,2011(21).

[13]王学义,龙少华.社区服务与管理: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0.

[14]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篇10

首先要使临床医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明确预防医学教学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意义所在,思想是指导行动的风向标,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后,学生自然就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进行学习,因此需要通过采用适当的导入法对其进行动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经过多年对非预防医学生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引导,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1通过简单举例说明预防医学对临床授课内容的不足起到补充作用

临床医学生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扩大了知识面,对提高其业务水平很有帮助。一般来说,临床课教材只从临床的观念侧重对常见疾病进行讲述,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其他涉及预防医学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将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大体的介绍,即传统的预防医学主要包括三大卫生(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以及两大工具(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而在行医过程中涉及到的与预防医学有关的最常见的问题如:某些患者得知病情后往往希望能得到膳食上的指导以及注意事项,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营养学知识方面的技术支持进行膳食治疗与食谱设计;对于食物中毒的正确诊断、治疗及处理,也需要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卫生学的常识才会及时地对防疫部门进行汇报,从而控制病例进一步增加;再有就是在进行常见或是疑难的职业中毒的诊断治疗时,如果具有敏感的意识,就会对病人的职业史进行详细地询问,从而减少误诊;再有就是一些地方病的出现,又涉及环境卫生学的知识等等,类似这些问题在临床讲授中很少提及,而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遇到。尤其在基层工作中更是如此。

2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发现重大事件

通过对比明确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和联系。临床医学一般只谈个体,即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而预防医学则研究群体,即疾病谱、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可以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临床上的诊断治疗都有较大帮助。例如,一个以主诉为咳嗽、咳痰、胸闷的病人入院后经胸部X线初步诊断为粟粒性肺结核,但是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并不支持结核诊断,经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发现该患者曾参加过小煤窑的开采,患者描述当时开采时灰尘极大,非湿式作业又无佩戴口罩,同村去的老乡也有类似的症状,经诊断为煤工尘肺,该病为法定职业病。为此,对农民工的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依法取缔了许多非法经营的小煤窑,而发现这一重大事件的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临床工作者。当临床医生变换从预防医学角度看问题时,不仅能较为容易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还能成为很多重要事件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的一线发现者,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也是由一线的临床医生发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3有利于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培养实用型的基层医学人才

目前培养的临床医生,主要面向基层,尤其是农村和社区,而适应基层的需求主要是全科医生。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社区医疗改革,全科医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更是需要克服传统医学教育所存在的预防与临床医学相脱节的现象,应建立预防医学的新理论体系,对医学生进行宏观指导。该理论体系包括:预防医学贯穿在疾病自然史的全过程、三级预防的概念、全科医学的涵义和在我国的可行性、医学模式转变理论与健康观、整体医学的观念、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等。不同地域、社会层面有着不同的卫生需求,如:很多山区和农村常见营养缺乏症;卫生环境差导致的传染病盛行;有些地区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导致的地方病。高级社区出现的某些心理问题,不健康的行为导致某些疾病的高发,慢性疾病如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肿瘤将成为主要卫生问题,类似这些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作为一名实用性人才,防治应该是一体的,通过预防医学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防治的辨证关系,防为本、治为标,防治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预防医学教育不仅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对将来的社会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4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有利于医学论文的阅读与撰写,培养科研思维

医学论文的经常性阅读与写作,对提高医学业务水平有较大帮助,一些科研论文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判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统计知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也是临床医生必备的能力。预防医学教学中的两大学科: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是进行临床科研的有力工具,包括如何进行医学科研的课题设计、资料的分析等。不仅如此,预防医学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了这些思维方法,使之不受一些虚假宣传广告等伪科学的影响。这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