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5:44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1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翻译报告;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8-0126-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3.032

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之一,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它不仅肩负着传播中国社会文明,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还要扮演开拓者的角色,引进西方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文化、智慧思想,开启民智,丰富、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专业交流领域及国际经济舞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沟通使命。

为响应国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号召,作为西南地区独立学院之一的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目前正处于教育模式的转型阶段。而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和运用者,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借助英语这一交流工具达到交流目的。外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翻译技能处于最高阶段,也就是说翻译技能是检验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在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新增了“翻译实践+翻译报告”这一撰写方式,以此检验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1.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翻译报告是用学术语言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叙述和总结。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尝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以下是笔者在学生翻译报告撰写及毕业答辩期间收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改进措施,希望能给以后的翻译报告撰写者、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借鉴或参考。

1.1选材及翻译方式单一化

本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152人,其中选择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共109人,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109人中,约20%的毕业生选择“汉译英”翻译方式,80%的学生选择“英译汉”翻译方式,而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选择的翻译材料都以文学作品为主。

由此可见,毕业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为主,基本和学校转型期的转型理念相吻合;而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方式正好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汉英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的运用,对汉英文化差异的洞悉不透彻等特点;以非文学翻译材料为主的现象也暗示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及翻译实践较少涉猎非文学翻译领域,以非文学材料为主的翻译能力比较弱,这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相悖,也与目前人才市场需求脱轨。

1.2“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Report”还是“Reflections”?

笔者在答辩过程中发现,部分指导教师或学生(以下也可称作“学生译者”或“翻译报告撰写者”)认为“翻译报告”应使用“reflections”一词。翻译报告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客观描述译者的整个翻译活动过程,包括源文的选取、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或技巧处理具体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等。对此,笔者查阅了以下词典: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Reflectioniscarefulthoughtaboutaparticularsubject.”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spokenorwrittenexpressionofanidea)arisingfromthought,memoryorconsideration.”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port”的解释为:“awrittendocumentdescribingthefindingsofsomeindividualorgroup.”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port”的解释为:“spokenorwrittenaccountofsth.heard,seen,doneorstudiedetc.”

从以上两大权威词典分别对“reflection”和“report”的解释不难看出,前者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思考而后者关注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叙述。此外,由黄国文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中所提供的范本(p112)也用了“report”一词。故笔者认为,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Report”较恰当,在翻译报告中,“reflections”只是“report”的一部分,即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思考、总结部分。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翻译能力应用型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15-01

一、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要求

应用型本科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差异;了解有关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风俗习惯等中西方文化知识,注重西方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等翻译人员应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

二、自主学习理论介绍

自主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教育过程中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视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根据自主学习理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掌握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基于自己原有知识,主动寻求答案或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学习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督促者。教师懂得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三、自主学习模式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翻译课是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受翻译课时的限制,同时鉴于自主学习理论基础和翻译学习的规律,笔者在翻译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概念,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后形成了以下自主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分为以下几个具体实施步骤:

(一)建立自主学习资料库

针对翻译教学的特点,教师首先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自主学习内容。内容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翻译的基础知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风俗习惯等中西方文化知识对翻译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礼仪对比;翻译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等相关知识。并将以上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资料库,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选择。

(二)建立自主学习手册和自主学习计划

由于受到教师授课时间的限制,翻译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在学期初,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为自己制定自主学习手册,并针对自身的学习特征和目标来制定自己的自主学习计划。因此,学生将按照自己所定计划来填写自主学习手册,形成自主学习报告。

(三)上交自主学习阶段性成果

学生以月或者学期为单位时间,定时上交自主学习手册和报告给翻译教师。在手册和报告中,学生要真实记录自己自主学习的过程、内容和形式。具体到自主学习材料的范围、掌握的程度等,在对上个时间段的学习做总结的同时,提出下个时间段的自学计划。

(四)评阅自主学习材料

教师对学生上交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阅,并做出详细的等级评定,同时给出评语,并为学生提出下阶段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自主学习经验交流

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翻译自主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学生们可以针对自己一个学期的自主学习实践进行分析,如自主学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等。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典型,如最大进步奖、自主学习标兵等,并进行相应的奖励,由此激励其他学生更好的进行下阶段的翻译自主学习活动。

(六)自主学习资源共享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将已经建立的自主学习资料库放到教学网站上,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翻译的相关资料和知识。此外,教师还将自主学习经验交流活动中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共享,将一些好的自主学习手册或报告放到活动室里面展示,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七)展示翻译的自主学习效果

定期举办院级、校级的翻译大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级、部级的翻译比赛。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带领学生参与一定的翻译实践工作,以此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进一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总结

学生的翻译能力不是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出来的,而是依靠学习者坚持不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培养起来的。因此,翻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习主体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自主学习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专门教授翻译教师不够多,因此教师评阅学生自主学习手册和报告的工作量太大;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还不够科学等。但是,如果教师能发挥好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估者的作用,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那么就能达到翻译教学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3

论文关键词: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建设

 

1.引言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外语界存在着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之区别,前者仅指外语教学中以翻译促进外语的掌握,翻译仅是外语学习中的部分目标,而后者则特指英语翻译专业教学,即翻译本身就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1]本论文中取翻译侧重于前者,但兼顾后者,即把翻译教学当作英语专业中贯穿始终的语言学习活动(包括其中的翻译课程)来看待。

长期以来,翻译只是被看作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训练方法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实用技术,而翻译教学也通常是一些经验之谈和技巧的传授教育管理论文,类似于师傅对徒弟进行“传帮带”的形式。在中国,翻译真正作为一种专业来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当然,相关的翻译教学实践及其研究也是近年来才真正兴起。然而,翻译教学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语言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借以训练与提高目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2.传统英语翻译教学

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曾经在英语教学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有学者就指出了当前英语翻译教材存在着“知识老化,题材、体裁单一”,“缺乏真实语境”等问题。[2][3]

简单概括而言,传统的主流英语翻译教学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2.1以文学、会议、旅游等翻译内容为主,一般实行通用内容翻译教学。因为英语专业属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其翻译教学也基本采用文学、语言学内容为主,早期翻译教材里选用较多翻译材料便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的红楼梦以及早期英语小说的汉译;另外占比较多比例的是一些会议发言,通常是政府机关会议报告;再有一些就涉及到各地的旅游,一般是中国的名胜景点等。[4][5][6]这些翻译材料显然是翻译的经典,加以认真研究和反复揣摩对于任何一个翻译学习者都将受益非浅。然而,当前翻译市场的主流却并非这类文学作品或者重要会议的报告和重要名胜的介绍。因为这些内容通常已经由专业人士完成,并形成较固定的译法,在翻译人员的选择方面也已经稳定在特定高校毕业生当中,并不会考虑一般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2翻译练习以虚拟化场景为主。传统的翻译教学一般选择虚拟内容进行练习,较少触及现实翻译教育管理论文,离学生现实较远。这主要表现在翻译素材的选择上,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练习。比如要我们江西省赣州地区的学生翻译与北京故宫相关的语言材料,或者要求他们去翻译国家重要会议报告。这些内容与译者目前乃至未来的生活都相距甚远,无法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

3.当代英语翻译教学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翻译市场的强劲推动下,加上目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翻译教学开始逐渐与市场对接,并在教学方式上日益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其特征表现如下:

3.1实用化。国内的翻译教学开始走向实用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翻译市场中经常出现的材料,尤其是公司技术材料、法律文本(合同类)、企业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3.2信息化。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广泛使用和翻译语料的收集整理,也包括翻译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高程度依赖(文档编辑、翻译材料收发、资料查找、信息收集等)。

3.3专业化。这里的专业化是指翻译领域的专业化。由于不同领域所涉及的具体专业知识差别,不能期望每个译者都能进行全部领域的专业翻译。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学好一定的翻译技巧,然后结合自身情况,深入发展某一领域的翻译能力将是未来翻译教学发展的方向。

4.基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课程建设的意义

4.1顺应了英语翻译领域专业化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差异变得益加巨大,任何一个译者也无法通晓所有领域的翻译。采用针对地方特色内容的翻译教学使英语翻译的培养在翻译领域上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精深一个领域的翻译,也为日后往其它领域扩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及翻译技巧基础。

4.2可以强化英语翻译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因为集中于训练基于地方特色内容的翻译,其教学比较具体可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操练热情。学生对于涉及本地的内容一般容易产生亲近感教育管理论文,不至于疏远与抵触翻译教学活动。同时,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翻译教学及相关练习还能直接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使翻译教学与市场直接关联起来。

4.3有助于服务地方对外经济建设与文化宣传

通过开发地方特色翻译课程的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对外宣传。由于地域差异,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一般的英语专业人才很难胜任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相关材料的翻译。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少招商宣传翻译材料都表现出对原文主旨的偏离、曲解,原因主要还不是外语能力,而是缺乏对本地区经济状况的系统掌握及相关的翻译知识。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的建设也能起到对外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作用,比如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历代有不少名人留驻此地,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苏维埃革命史等等。另外,有不少针对赣南地区的研究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比如客家文化相关的人类学研究、一些有色金属的开采加工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有更为准确得体的对外翻译,以更好地让世界了解赣南文化。

4.4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外语教学模式

地方特色翻译教学涉及到其它学科,如历史学、人类文化学、工业技术等知识,这种尝试有利于推动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可以丰富翻译教学的研究,为探索翻译教学中的翻译领域专业化发展模式作出积极贡献。

5.基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课程建设

5.1英语翻译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首先是确定课程性质(含教学目标等)教育管理论文,其次教学内容设置(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或选择等),然后考虑教学条件创建(涉及信息化技术设备支持及教师队伍培养等)。

5.2课程性质。

地方特色英语翻译教学课程是一门针对地方特色内容的专业领域翻译教学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能阅读中等程度的英语材料,满足一般的听说及写作要求。以《赣南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为例,其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赣南地方特色产业、文化及科技等内容的翻译,做到能较流畅地翻译相关内容,满足一般的应用要求。

5.3教学内容设置。

基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主要强调与本地相关内容的翻译教学及实践,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地方材料为主。下面以赣南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内容为例,说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内容的设置。

5.3.1翻译基本技巧。

这部分内容与其它翻译课程的内容相似,主要是用于引导学生进入翻译课程,包括翻译的基本理论、一般的翻译技巧、辅助翻译工具及书籍的使用等。

5.3.2地方特色相关材料阅读。

这里主要选择一些与地方特色内容相关的典型材料供学生进行学习,包括英语和中文材料,让学生熟悉特色材料的表达和描述。同时配以相关领域的专业常识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知识,为翻译做准备。还可以提供相关专业参考书籍、重要网站链接等信息。就赣南地方英语翻译课程而言,涉及的内容包括赣州地理概况、赣南红色革命历史、赣南历史名人生平事迹介绍、赣南政治、教育及社会建设现状及远景规划、有色金属矿业发展现状、赣南脐橙等特色农产品、赣南客家文化、采茶戏、兴国山歌,还有赣南旅游景点如通天岩、郁孤台、八境公园、龙南客家围屋等。

5.3.3英译汉实践。

通过翻译一些与地方特色相关的英语材料来进行英汉翻译研究讨论。可以从ChinaDaily里选取一些与赣南相关的新闻进行汉译训练,或者从英文wikipedia里选择一些相关的赣南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地理或者民间文化等内容进行翻译,或者从有色金属矿业技术的入门性英语原著中摘取适当的内容进行翻译。

5.3.4汉译英实践。

有了前面的学习与训练,就可以开始汉译英训练教育管理论文,将一些地方汉语材料翻译成英语。可以选取翻译市场上常见的翻译内容作为翻译实践与研讨的材料。比如本地经济形势介绍、交通及市场状况描述、特色产业的发展形势、地方文化的对外宣传描述等内容。就赣南而言,可以针对赣南的交通、有色金属采矿及加工发展情况、赣南脐橙的产业化运作、赣南客家文化在中国及世界的地位、以及一些旅游景点如崇义县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等等材料进行翻译。

5.3.5地方特色相关材料的翻译练习题目及参考译文。

提供足量的练习材料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翻译训练材料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由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译练习。教材附有相应的参考译文,以供学生揣摩语言组织、语义处理技巧,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5.4教学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教学形式在不断更新,由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属于具有市场针对性的专门课程,其教学形式需要深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课程的开发涉及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其中包括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课时分配、课堂组织形式等具体操作细节,而这些细节必须要体现出与普通翻译课程不一样的特色。赣南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建设在教学形式上主要考虑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5.4.1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目前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应用已经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可。[7][8][9]因为地方翻译材料相对比较专业化,其内容比较固定,翻译的重复利用率高,可以考虑针对赣南地方特色的翻译材料进行语料库建设,形成一个翻译记忆库,在教学中通过共享翻译记忆库来辅助学生进行翻译训练,同时,将这些学生的翻译训练译文加入系统,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原有的共享记忆库。国内目前较为通行的塔多斯(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翻译记忆与共享。目前外语系(部、学院)大多已经建立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安装机助翻译系统极其方便,成本也低廉,可操作性强。[10]

5.4.2结合田野调查教育管理论文,展开翻译训练。

地方特色翻译主要涉及当地相关内容,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使翻译内容变得具体可感,既可加深学生对所译内容的理解,也可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比如涉及赣南客家文化的内容,可以到客家文化城或者客家相关历史文化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若涉及有色金属产业的内容,则可联系相关企业,深入企业生产工地展开调查研究。

6.结语

本论文以赣南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开发与建设为例,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地方特色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建设,论证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还研究了课程性质、内容设置、教学形式等关键内容。基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其重要意义,它可以进一步推动英语翻译课程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发展。由于各种限制,本研究还没有开展专门的教学实践,然后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估,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课程建设结论。这部分实验教学论证环节将由后续研究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2]姜秋霞,曹进.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翻译,2006,5.

[3]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王立非,王金铨.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方法及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8]罗选民,刘彬.关于开放型语料库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9,6.

[9]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J].上海翻译,2010,4.

[10]隋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翻译教学[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2,1.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4

关键词:德语专业;教学改革;德汉互译;德语写作

据统计,我国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至少有82所[1]。在中国大陆,德语已经是通用外语之一[2]。德语国家是西方强国,德国是欧盟经济的火车头。德语已成为“欧洲的语言”[3]。随着中德关系的全面发展,对德语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强劲。“德语应用文笔译”或者“一般应用文笔译”几乎是国内各个学校德语专业都开设的课程之一。在中国台湾则是开设“德语应用文写作”。大陆部分高校德语专业也开设这门课。在国内,明确开设“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的则为2008年在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当时还叫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所首创。

当然,翻译课程也需要翻译理论、翻译研究成果来指导的。关于中国译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翻译学界知名学者吕教授俊认为是:“始终缺乏一种直觉的自主性,这就使得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显示出更多的依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跟风”现象[4](吕俊2014:1)我们认为我国德汉、汉德互译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一方面,教德汉互译的人并不少,起码有8所高校德语专业开设了德语的翻译硕士(mti),另一方面,这方面的书籍、教材很少,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很少,只要看看中国知网(CnKi)就知道了,有价值的、有真知灼见的原创论文就更少。我们的德语研究、翻译研究中人云亦云的比较多。

国内高校德语专业开设的“德语应用文笔译”或者“一般应用文笔译”最大的问题是:简单照搬国外教材,教学中实行的是把德语书信翻译成汉语这种“单行道式”的教学,不进行德汉应用文之间的互译,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基本上没有得到锻炼;在翻译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简单的“信达雅”处理,一般不顾及文化差异;内容上或者说选材方面仅仅局限德语信函的汉译。为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做法,通过开设“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实现一箭三雕的目的。

一、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的性质及课程

定位

在现代汉语里,“应用文”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5]。在现代德语里,“应用文”这个概念,常见的有三个词:Schriftverkehrs-kunde,normativeSchreiben,musterbriefe。normativ这个词根据德语国家最权威的《杜登德语通用大词典》指的是:(bildungsspr.)alsRichtschnur,normdienend;eineRegel,einenma?stabfüretw.darstellend,abgebend[6].

较之审美文体和新闻文体,应用文体在作者、读者、写作过程、思维方式、体式规范、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7]。一般认为,一般应用文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广泛性,因为这类文体被广泛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之中;二是实用性,这类文体以实用为目的,不追求用词华藻,委婉;三是它的格式性,这类文体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格式。

从课程定位上说,本课程是属于语言翻译类课程。鉴于我国高校“两课”体育课等公共必修课合计占总课时的1/3,又由于各校开设写作课的时间普遍较短,不少高校德语专业只在三年级开设德语写作课,每周2节,学习1年,总课时也就是在64到78节左右,学生学不到什么。本课程也应该在传授德汉互译的同时,强调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技能的传授。这里之所以要界定“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的课程定位,目的无非是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的教学

目标

“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培养学生德汉双向翻译能力、德汉应用文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的职业道德。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从事德汉互译工作的职业能力、写作能力和职业道德。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难度不小。一是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这些能力;二是德汉互译实践与写作的机会;三是学生众多与有经验的师资之匮乏的矛盾;四是课时的急剧减少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否学完的矛盾。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和模拟。

三、“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的教学

内容

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并根据“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的特点,我们将教学和实践内容分为以下六个模块:关于德汉一般应用文的预备性知识(“一般应用文”的定义,“应用文”的特征,书信的格式、德国的邮政编码体系、部分欧洲国家代码及其缩略字母、信纸的格式、信面排列法、地点与日期的常见写法、结尾礼辞的常见写法),怎样翻译和写祝贺类贺信和贺卡,怎样翻译和写邀请信、回绝以及应允邀请信,怎样翻译和写感谢信、唁函和慰唁函,怎样翻译和设计广告以及怎样翻译和写其他题材的德语信件/文体。设计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例如:模块5怎样翻译和设计广告包含以下内容:5.1怎样翻译和写广告征婚和交友广告/Heirats-undBekanntschaftsanzeige;5.2怎样翻译和写生育广告/Geburtsanzeige;5.3怎样翻译和写订婚广告/anzeigenzurVerlobung;5.4怎样翻译和起草结婚广告/anzeigezurHochzeit;5.5怎样翻译和起草庆祝银婚、金婚广告/Silberne/GoldeneHochzeit;5.6怎样翻译和起草生日祝贺广告/Glueckwunschanzeigen=keinestrengeForm;5.7怎样翻译和起草讣告/todesanzeige;5.8怎样翻译和起草不动产广告/immobilienanzeigen;5.9怎样翻译和起草出售物品广告/Verkaufszanzeige;5.10怎样翻译和写求购/广告Kaufgesuche。模块6“怎样翻译和写其他题材的德语信件/范文”包含如下内容:6.1怎样翻译和起草官方信件;6.2怎样翻译和起草工作证明(arbeitsnachweis);6.3怎样翻译和起草个人简历;6.4怎样翻译和写议论文;6.5怎样翻译法律文书例如《青年保护法》(Jugendschutz);6.6怎样翻译报刊文章;6.7怎样翻译成绩单;6.8怎样翻译教育类专业文章;6.9怎样翻译微型小说;6.10怎样翻译经济类文章和统计图表。

四、“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的习题

设计

“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课程,它既是翻译课,也是写作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两手抓,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德汉、汉德互译之能力,在德语国家,学生或者译者只能开展单向的翻译,要么是德译汉,要么是汉译德,一般没有人会或者乐意搞德汉互译;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德语写作能力。

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我们为此针对以上6个板块进行了专门的习题设计。设计习题的原则是,面向实践,面向实用,面向实际,难度适中,题材多样,注重中德文化差异。例如,在学习5.1怎样翻译和写广告征婚和交友广告/Heirats-undBekanntschaftsanzeige时,除了让学生以教材为中心,弄懂原文,将德文征婚广告翻译成中文外,还要求学生翻译习题集里的来自国内报刊上的征婚交友广告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文化差异。中国人的征婚广告注意学历、财富、职业,不大注意自身或者对方的性格、爱好。相反,德语里的征婚广告一般不注意学历、财富。其实找对象关键是双方合得来,婚姻才能长久,财富是可以创造的,人是关键。这就是文化差异。其实,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对德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即德国人自己定义概念中的传统德国[8]。

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这里主要是训练学生怎样用德语来写各种信、起草各类广告、写贺卡、写工作证明。至于法律文体,就不用练习,因为那类工作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中国都是法学家的事。例如,在学习第二模块“怎样翻译和写祝贺类贺信和贺卡”时,在学完“贺卡上的简单祝贺的翻译和写作”后,这里的待翻译的贺卡原文是:einglücklichesundfrohesweihnachtsfestwünschtDietlindwünsche.要求学生用德语起草一个关于祝贺中国人过春节的贺卡。在讲评学生起草的德语贺卡贺词之后,在注重格式的前提下,特别强调遣词造句,也就是修辞学视角下的选词问题。在学习(2.1)圣诞贺信的翻译和写作/weihnachtsgruesse时,我们及时要求学生在课内起草一封写给老师的春节贺信。

五、“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在我国高校基本上是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可供借鉴。从各高校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师资建设等诸多问题。这里主要谈谈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其实,由于“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的课程定位是德汉互译以及德语应用文的写作,本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这表现在教师既要德语知识好,理论水平高,还要科研能力强,更要翻译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最好是教过写作课。仅仅这一条很多人达不到。科研能力强就是德语知识好,理论水平高的表现。前面提到开展翻译研究的事,特别令人惊讶的是,以德汉科技翻译为例,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论文仅区区50多篇。我国德语专业搞翻译教学的人起码也有100人,每个学校起码有一位德语教师教翻译,社会上从事德汉互译的就更多了。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人肯定不是那些纸上谈兵的人;教德汉互译没有翻译实践经验,教学不可能好。关于写作课的教学,我国德语专业95%的德语写作课全部交给德国外教来教。据笔者所知,中国教师教德语写作课的情况不多。

第二,教材建设问题。“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教材,我国根本上就没有。那些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也就是照搬德国人编写的书信写作的例文。内容大多局限于书信的德译汉。假如我国高校德语专业能够合作,并且能够集思广益编写出符合本课程的教材的话,那对推动“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教学质量的管控问题。正如前面谈到了,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开设这门集德汉互译和写作于一体的课程还是处于开始阶段。我们的建议是,(1)教材的编写。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确保教学内容被教授,教学质量跟学习多少还是有关系的。学得多,掌握得好,肯定质量就会比学得少,掌握得不到位要强。(2)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德汉一般应用文互译”课程属于初创阶段,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压力很大。开展教学经验的交流对于推动本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3)推广好的教学设计环节。例如在学习第二模块“怎样翻译和写祝贺类贺信和贺卡”的2.1.1向Dr.Schmidt祝贺节日时,我们是这么处理的。这里摘录原文如下:

2.1.1向Dr.Schmidt祝贺节日

Bonn,20.12.2014

LieberHerrDr.Schmidt,

ihnenundihrersehrverehrtenGattindarfichzumbevorstehendenweihnachtsfestdiebestenwuenscheuebersenden.moegeihnenauchdaskommendeJahrweiterhinGesundheit,Glueckfueralleihrepflichtundschoenegeschaeftlicheerfolgebringen.auchmeineFrauschliesstsichdiesenwuenschenanundbittet,sieihrerGattinfreundlichstzuempfehlen.

ihrsehrergebenerwangKun.

(Unterschrift)

国内德语专业传统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把该文翻译成中文就完事了。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读原文,之后全班一起分析原文,我们的分析思路是:(1)语法分析,包括常见的时态、语态、语气。(2)与本贺信相关的词汇特征,包括选词是否高雅、选词是否紧扣语境、表达是否得体。(3)课文的结构特征,是否先说原因,再谈祝愿等。(4)原文的格式特点是哪些,包括日期的给出的特点和位置特点、信面的排列格式是否是完全框行排法,全部左靠(Ganzblockform),还是改良的框行排法,也就是致敬语、签名、公司名居中(Blockform),结尾礼辞的特点是什么,是否有亲笔签名。经过这么深入的分析,学生对贺信之特征了然于心。最后,让学生翻译课文。并且写自己的老师写一封新年贺信。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还真的掌握了应用文互译的能力,写作能力大幅提高。我们坚信,严格的训练必将带来喜人的丰收。

参考文献:

[1]贾文键,魏育青.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戴炜栋,胡文仲.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412.

[3]黎东良.常用德语英语对比语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1.

[4]吕俊.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科技翻译,2014(3):1-6.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37.

[6]DudenDeutschesUniversalwoerterbuch[Z].7.überarbeiteteauflage.mannheim:Dudenverlag,2011.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专门用途翻译的一种,主要针对国内外的各种商务活动。广泛的用途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题材的广泛性,包括商务旅游、知识经济、商务信函、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等。每一题材在内容上又各有千秋。商务旅游翻译的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经济的翻译则会遇到与生产、服务、科技,以及知识与信息相关的内容和词汇,以及由知识经济带来的在各个领域产生的新词。而商务信函则包含了书信的基本要素和书信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具备商务信息传递的功能。

商务题材的广泛性决定了商务文本的复杂性和商务英语文体特征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商务文本该有不同的翻译标准。对商务旅游翻译所涉及到的文化差异,翻译就要考虑“功能相似”原则而不是要求字字对等的“忠实”翻译,灵活地使用“意译”法。知识经济的翻译要面对大量的经济数据、专业术语以及新兴的词语,就要在词语、语法结构及表达方式上尽量做到保持一致、准确,即以“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而商务信函根据其语言特点和实际用途,在翻译时则要做到事实准确、礼貌得体、规范严谨。

针对商务翻译的以上特点,学生在学习商务翻译的课程时就要根据教材,灵活掌握每一项内容,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翻译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更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性和实践性,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从学习内容还是从学习方法上,学生都应该做到有侧重、有目标、有技巧,即“有的放矢”。

1、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务英语的语言活动、相关专业背景知识以及翻译技巧。此外,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和课堂内容。根据以上所分析的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除了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外,学生还需要熟知更多的课外知识。教材和老师只能以有限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介绍有限的知识,学生应该以此为方向和目标,注重平时的积累,运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比如对于知识经济这一内容,除了课本和课堂上学到的新生词汇之外,学生可以在日常上网、读书看报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时下新兴的新词新语。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很多词语都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产生或消亡,能够与时俱进是一个译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2、从学习方法上来看,学生要转变观念,抛弃以往以老师为主的被动式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应勤于思考、放开思维、打开思路,在教师地引导下开拓眼界,积极实践。在课堂上,学生们要做到人人配合,积极响应,才能切实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课下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多加练习,做到亲身经历才能记忆深刻,终身难忘。依据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性强的特点,老师们一般都会采取案例教学法,即针对每一商务题材,选取有代表性的商务文本做案例让学生们做实践。对于每一案例,学生都要做好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分析、辩论以及课后案例报告的撰写等工作。还以商务信函的翻译为例,学生应把前期老师给出的相关知识作为学习的理论基础,然后积极地付诸实践,认真地去讨论和翻译,最后根据老师的评定意见写出案例报告以总结出类似案例的翻译规律。用这种有目的、有技巧的方法去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实践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紧扣其特点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使自己成为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梅德明.《新编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8-95页.

[2]杨飞雪.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一些新词答案翻译方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谢彩虹等.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89-190页.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6

关键词:翻译公司网站调查商务英语口译岗位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口译人才尤其是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口译不能被狭义理解为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更应该被看成一种发展迅速,对人类工作、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职业。国内学者对口译及口译职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波[1]指出翻译的职业化对译员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翻译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规范。杨焱[2]认为口译人才选拔及培训中须对非智力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赵恒、高忻[3]认为口译人员的中外语言水平、反应能力,现场情景和气氛的把握能力等非常重要。胡振东[4]认为口译人员在临场翻译之前要尽可能做一些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张捷、宋立明[5]认为笔译与口译存在着不同的标准、模式。吴佳[6]认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任何外语教学中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李紫凌[7]认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译员素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保密意识、合作精神等。韩红[8]认为合格的口译员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敏锐的听力能力、明确的表达能力、宽广的知识面、娴熟的口译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综合记忆能力。高怡松[9]分析了外事翻译所应具备的素质和技巧,包括外事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互联网在翻译方面的应用等问题。杨焱[10]指出性格也是口译潜能的影响因素。张海霞[11]指出同传意愿应该具备敏捷的思维、出色的记忆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健的身体、敏捷的应变能力。任文[12]指出译员都很难在交际过程中保持一贯的中立立场。国内学者对口译分类、口译标准、口译译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口译职业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属于定性研究,缺乏统计数据。为了丰富口译职业研究,有必要对翻译公司进行深入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口译服务领域、薪资水平、译员岗位能力,以及素质要求。

2.网上调研

为了切实提高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质量,真正培养能够娴熟运用英汉两种语言、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在商务工作领域中顺利完成口译任务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我于2011年6月至9月对本课题组成员在众多翻译公司网站中随机选取了120家翻译公司并进行了调查,其中上海40家、北京35家、广州21家、南京24家。这些公司包括上海语翼英语翻译公司、上海宇译翻译有限公司、上海欧得宝翻译公司、北京奥体汇友翻译公司、北京信德雅同声翻译、广州全意翻译公司、广州粤神翻译有限公司、南京雅博翻译公司、南京新世界翻译公司等。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口译服务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翻译客户,翻译公司往往都在网站上单独开辟“翻译服务领域”这一栏目。口译是翻译的一类,是口头形式的翻译,因此翻译服务领域与口译服务领域完全吻合。一般来说,翻译服务领域主要包括以下12类。第一,商贸类,主要包括商业信函、合同、企划、邀请函、简报、公司简介、产品目录、产品手册、营销资料。第二,科技类,主要包括科技文献、技术规范、安装手册、网站及网页翻译。第三,法律类,主要法律法规、条例、判决书、政府公文、管理规定、章程。第四,理工类,主要包括机械、通信、电子、电机等。第五,社会文学类,主要包括著作剧本、影视对白、新闻、散文、诗歌、广告、小说、音乐、录像带、录音带、教育。第六,城市建筑类,主要包括建筑、交通、土木工程、用地及都市规划。第七,财经类,主要包括金融、保险、财务报告、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投融资协议、上市公司年报等。第八,工业工程,主要包括工程标书、技术标书、商业标书、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说明书。第九,生化类,主要包括环保、医药、食品营养、农业、染整等。第十,学术类,主要包括论文、参考文献、评论。第十一,个人资料,包括个人简历、入学申请、求职申请、户口本、推荐信、委托书。第十二,证件、证书类,包括学历证明、结婚证、营业执照、出生证明、身份证、执照。在广泛搜集翻译网站中关于翻译服务领域介绍的基础上,我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下表。

商务类口译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进行理解。商务类口译狭义上指商贸类口译,包括商业信函、合同、企划、邀请函、简报、公司简介、产品目录、产品手册、营销资料等。广义上指泛商务类口译,包括商务活动中涉及的各种材料类型,主要涵盖商贸、科技、法律、理工、社会文学、城市建筑、财经、工业工程、生化类等领域。一般来说,口译译员面对的材料题材广泛,如果在平时教学和训练中局限于商贸类口译实践,译员一旦遇到其他领域的材料时就会束手无策。基于上表数据,我认为在商务英语口译教材的编写和口译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泛商务类材料的口译练习,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学生上述各领域的口译实践能力。

3.2口译种类及译员薪资水平

3.2.1口译种类

翻译主要包括口译与笔译。我们根据所调查的网站中大部分网站的分类方法,把口译分为英汉口译、同声传译(简称同传),以及本地化翻译。英汉口译包括陪同口译(一般活动口译)及交替传译。交替传译包括技术交流(商务谈判)、中型会议口译、大型国际会议口译。交替传译,又称连续翻译、连续传译,简称交传,即讲话的人讲几句话停顿一下,译员开始翻译,译员翻译完了之后再继续讲。同声传译也叫同步翻译、即时翻译,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翻译间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把讲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准确、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通过传译设备送出。本地化翻译包括软件本地化、多语桌面排版Dtp、网站本地化翻译、音频视频翻译。

3.2.2口译译员薪资水平

我对标明英汉口译价格的59家翻译公司价格进行了统计,发现陪同口译(一般活动口译)的价格为747元/人/天,技术交流(商务谈判)口译的价格为1154元/人/天,中型会议口译价格为1696元/人/天,大型国际会议口译价格为2887元/人/天。以上数据足以证明英汉口译为高薪职业。我对明确标明同传价格的52家翻译公司价格进行了统计,英汉同传价格为8763元/人/天,极高的薪酬反映出同传的工作难度,口译业内视同传为“金字塔”的塔尖,同声传译也常常被称为英语专业的最高境界。

3.3商务口译译员能力与素质要求

41家在译员招聘广告中明确提出了对商务口译人员的要求。我对翻译公司针对译员语言技能、行业知识、工作经验、口译职业资格证书、责任心、兴趣、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翻译(82.93%)公司要求口译人员具备一定的翻译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口译是技能型较强的一种职业,口译的熟练程度与质量与译员的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口译技能的提高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在高职口译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技能训练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练习,切不可把重点放在理论分析上。除了课堂上帮助学生进行正规训练外,口译教师还应该建立口译测试库、试题库,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口译不应被狭义地理解为一门课程,而应该被看成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终生技能和一种职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应成为口译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53.65%的翻译公司认为口译人员须具备相关的行业知识。要想成为合格的口译员,就必须对其服务领域,如:商贸、科技、法律、理工、社会文学、城市建筑、财经等有所了解。另外,一些翻译公司对译员双语的驾驭能力、口译职业资格证书、责任心、兴趣、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4.结语

本文对商务英语口译岗位的服务领域、口译译员的薪资水平、商务英语口译译员的能力,以及素质要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商务英语口译主要涉及商贸、科技、法律、理工、社会文学、城市建筑、财经、工业工程、生化类等服务领域。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皆为高薪岗位。合格的口译译员必须精通来源语和目标语、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口译工作经验。此外,译员对口译工作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为了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口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此次调研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口译行业及商务英语口译岗位的认识,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标准、整体设计,编写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口译教材,改革和创新口译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波.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道德[J].上海科技翻译,2004,(3).

[2]杨焱.关于口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6).

[3]赵恒,高忻.简论译员的素质[J].中州大学学报,2002,(4).

[4]胡振东.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5]张捷,宋立明.口译与笔译机制差异[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6]吴佳静.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文汇,2008,(9).

[7]李紫凌,刘淑倩,陈洁.论口译员必备的基本素质[J].科教文汇,2002,(1).

[8]韩红.论英语口译员的素质要求与口译技巧[J].经济与教育,2011,(24).

[9]高怡松.外事翻译素质及技巧浅谈[J].东南亚纵横,2010,(7).

[10]杨焱.性格与口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1).

[11]张海霞.同声传译中译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7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英语;翻译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52-03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21世纪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显而易见的是,复合型英语人才是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就体育院校而言,“英语+体育”的培养模式现已基本确立,体育英语课程资源不断得到完善,各院校已按部就班地开展体育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体育英语课程模块中的重要一环,“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在培养体育英语翻译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开设“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并尝试分析和探讨其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一、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必要性

从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现状来看,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体育翻译人才是体育外事交流中重要的人才来源,以北京奥运会为例,体育翻译人员的需求量达到了近万名,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派出了5441名了解基础体育翻译的志愿者[1]。不过,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体育翻译人才还是严重紧缺,据中科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的《中国地区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根据对译员擅长领域的统计来看,当年全国擅长体育翻译的译员只占现有约30万译员的1.3%,体育专业翻译列全部22种专业翻译的倒数第四位。2016年,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上,仲伟合教授指出,“中国专业翻译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多年来一直将外语人才当翻译人才来使用。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力度加大,对于掌握专业技能的专业化翻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翻译人才的数量已远远不足”。体育翻译人才作为在体育领域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化翻译人才,承担着比赛翻译、赛事报道、训练翻译、生活翻译等方面的工作,若要提高体育翻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需要各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在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寻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满足社会对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否则,单纯依靠普通的外语人才恐怕难以胜任体育翻译岗位的要求。

从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田学礼、李在辉认为[2],由于缺乏对体育翻译人才能力要求的认识,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配置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对此,国内有学者认为,外语类院校在培养体育翻译人才方面具有天然的硬件优势、软件优势和学科优势[3],考虑到外语类院校数十年的外语办学经验,这确实是一个培养体育翻译人才的有效办法。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开设体育英语翻译方向的外语类院校目前寥寥无几。

与综合性大学和外语类院校相比,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特色鲜明,将体育英语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选择“体育+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全国体育院校外语教学协作组2009年的统计,全国有11所体育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突出体育特色是专业办学的特点,年均招生人数超过700人[4]。在课程设置上,体育院校开设了翻译课程以及体育英语相关课程。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多数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只有口译和笔译,具有针对性的体育翻译课程只在个别院校中开设,而且,已开设的体育英语相关课程种类不多,与翻译课程缺乏联系,各自为营。因此,要实现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体育英语翻译”课程,提高体育英语翻译的教学质量。

从学习者的兴趣和个人发展来看,在多年来和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很多报考天津体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国际体育交流、体育外事翻译、体育赛事服务等方面很感兴趣。众所周知,体育翻译的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出来的,体育翻译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特别突出体育翻译能力的训练。但是,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除京沪两地的体育赛事比较密集,其他地区的英语专业学生接触体育翻译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体育翻译的认识和准备不足。根据笔者对天津体育学院博文翻译社部分师生的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在承接体育文献的翻译任务中,在翻译经验、体育专业知识、双语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专门的体育翻译训练课程,强化体育翻译的实践练习,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体育翻译的技能、培养作为一名体育译者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

目前,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一般分为基础教学a段和专业教学阶段。尽管基础教学阶段和专业教学阶段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但两者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基础教学阶段,英语专业的重点是夯实语言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在专业教学阶段,在巩固和加强语言技能的同时,开展体育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课程。根据这一理念,“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应定位于专业教学阶段的主干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时开设,作为基础翻译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旨在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体育翻译训练,拓宽专业知识面,应用合理的翻译策略解决体育领域的实际翻译问题。

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角度看,“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定位于翻译教学层面。根据李红青、黄忠廉的建议[5],翻译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二是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三是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第一个层次归于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第二个层次归于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第三个层次归于翻译专业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考虑到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应介于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之间,目的是为培养体育职业翻译人才打下初步的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英语翻译”的课程定位应该立足于社会对“体育+翻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了解和熟悉体育英语、体育领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翻译能力。

三、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

“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体育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根据课程的定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上,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型,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既要考虑到社会对体育翻译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重点抓住体育英语和体育翻译这两条主线。

(一)体育英语

首先,在体育英语这条主线上,体育英语属于非文学文本,具有内容具体明确、书写格式固定、语言简明扼要的一般特点。然而,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体育英语也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专业词汇的应用以及不同领域用语向体育领域的映射[6]。例如,体育与医学、物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相融合,产生了许多体育领域的“交叉词汇”。但是,由于体育涵盖的项目众多,词汇来源复杂,文体特征差异较大,教师在介绍体育英语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先从宏观上介绍影响体育英语的主要外部因素,如地域、媒介、语体正式度、社会等因素,再从微观上介绍各种体育英语功能变体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上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清晰地把握体育英语的文体特点。

(二)体育翻译

体育翻译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概论和分论两个部分:体育翻译的概论旨在系统介绍体育翻译的历史发展,勾勒出体育翻译的概貌,其中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翻译的定义、特点、标准、过程、方法,以及对译者的要求。在呈现这些内容时,教师在结合翻译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突出体育翻译的特殊性。体育翻译的分论部分,一方面,可以根据翻译单位的层级,逐一展开,分别介绍体育词汇、句子、语段的翻译。另一方面,紧扣体育翻译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丰富具体的例证,介绍不同类型体育文本的翻译,包括体育新闻文本、体育文献资料、体育宣传文本、体育场馆公示语、体育赛事解说、体育法规文本等。在体育文本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时代性和多样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将翻译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编排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英语和体育翻译两方面的教学内容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点及面,逐层展开,配上题材广泛的体育材料,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慢慢体会、内化在头脑之中,化自发为自觉,形成整体意识,加深对体育英语翻译的理解。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为了使学生充分发展和锻炼体育翻译能力,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充足的课时,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笔者建议“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可以分两个学期开设,以每学期16周计算,建议每周安排2个学时,总计64个学时。第一学期课程主要介绍体育翻译的基本理论,穿插体育英语的文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翻译训练,旨在培养应用型体育双语人才;第二学期则以培养体育翻译人才为教学目标,强化体育翻译实践,重在使译者掌握体育翻译技能、培养译者的职业意识以及职业素养。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学期,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能够让翻译实践走进课堂,积少成多,由易到难,实现体育翻译训练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四、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体育英语翻译”课程来讲,翻译实践真正走进课堂,学生的体育翻译能力能否有效培养,是评价其教学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准。

(一)翻译工作坊的特点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翻译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师分析“学生译文”与“标准译文”的差异,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译文的错误分析,使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难以有效调动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适合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近些年,随着人们在翻译教学方面更加注重翻译的过程,翻译工作坊,作为一种强调过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据曾丽馨、孙晓芸统计[7],仅2011和2012这两年,有关翻译工作坊的研究文章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共有28篇论文,其中大部分与翻译教学改革相关。李明、仲伟合将翻译工作坊定义为[8]: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如何进行翻译做见仁见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通过不断协商而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可的译文的一种活动。

可见,在翻译工作坊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是促成者,学生是参与者,“学习者在翻译活动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8]。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不仅强调了翻译实践教学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突出了翻译实践教学的目的性。

(二)翻译工作坊模式的构建

根据翻译工作坊的特点,可在“体育英语翻译”课堂中尝试使用这种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分组进行翻译活动。在教学组织环节中,教师需要提前确定翻译小组的构成、人员及时间安排,对翻译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具体的教学步骤可以分解成5个环节:(1)教师布置并讲解翻译任务;(2)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记录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形成初译文;(3)课堂上,各组陈述译文,报告翻译中的难点,与其他组的学生进行交流讨论;(4)各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得出修改后的最终译文;(5)教师收集各组全部译文,对译文和翻译笔记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反馈。

通过任务说明、课前互动、课堂互动、译文整理、总结评价5个环节,翻译工作坊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体育文献翻译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运用翻译策略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经过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后的译文,还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推动翻译教材的建设。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根据翻译工作坊的理念和步骤,主动寻求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承接体育文献,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翻译活动,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体育翻译的整个流程,逐渐积累翻译经验。

“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开设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和外语专业的教学规律。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开设体育翻译课程体现了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使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参考文献:

[1]宋宝婵,田学礼.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

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2).

[2]田学礼,李在辉.外语院校培养体育翻译人才模式探析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7).

[3]李在辉,杨凤军,金艳等.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问

题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4]李晶,体育英语课程的定位和设计[J].河北体育学院学

报,2013,(2).

[5]李红青,黄忠廉.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

与外语教学,2004,(11).

[6]杜思民,彭永靖.体育英语翻译教程[m].郑州:河南大学

出版社,2014:18.

[7]曾丽馨,孙晓芸.翻译工作坊教w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8

关键词:高校英语学习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11-0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由于商务英语在应用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系统知识和语言文化背景,这就使得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成为了我国商务英语应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教学现状来看,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已经成为了大学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由于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应用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些翻译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英语学习中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问题进行探究。

1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特征

在对高校英语中的商务用途与翻译技巧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高校英语学习中的商务英语翻译特征进行了解。通过对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专业性强、文体风格独特和翻译方法的多元化,是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特征[1]。从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来看,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文单词通常会用缩略词的形式在商务英语中进行应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商务英语的翻译难度。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一些在普通英语体系中不存在的新兴词汇也是商务英语翻译者在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tpL这一英文缩略词在商务英语中通常指的是第三方物流这一经济术语,cyber-payment通常指的是商务贸易中的电子支付。从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来看,商务英语涉及到的问题涵盖了商务信函、商业广告、政府文件、企业介绍和产品说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商务英语中所蕴含的的语言独特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从翻译形式的多元化来看,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翻译难度较低的商务英语词汇,翻译者可以依照常规的英语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翻译难度的词汇,翻译者要通过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音译法也是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翻译方法,这种方法在对英文商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较为常用,例如在商务英语语境中,er2dos一词可以翻译为中国的鄂尔多斯这一商标品牌,toby一词可以可翻译成中国的沱牌酒这一商标品牌。

2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2.1在翻译过程中对单词的含义进行了解

通过对商务英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商务英语的应用过程中,一些单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2]。例如,bond这一英文单词在一般的英语语言运用环境下有着“束缚”和“监禁”这两种含义,但是在商务英语体系之中,人们通常会用这一单词来表示“债务”。这些现象的出现就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通过对上述例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翻译用词的专业性是学生完成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商务英语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词多义的特点,学习者需要从特殊单词在特殊语境下表现出的特殊语义入手,对英文单词的含义进行充分把握。除此以外,在完成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还需要对原文的大体内容进行了解,可以说只有把所要翻译的商务英语词汇放在单词所在的语言环境之中,才能让翻译者对单词的意思进行较为准确的了解。在一些较为特殊的环境下,翻译者也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整体意思的情况下,对一些词汇进行适当的引申,以便对文章行文的流畅性进行保障。

2.2对商务英语中应用的文体进行了解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英语语境下,商务英语的翻译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3]。例如在对英文广告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针对英文广告对修辞方式运用较为频繁的特点,翻译者要从广告的内容、广告的构思、以及广告创作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习俗进行统筹考虑的方式进行翻译。这就要求翻译者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对商务英语中涉及到的多种文体进行了解,通过对各种文本的翻译技巧进行熟悉的认识,让自己对不同文体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解,这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翻译出来的译文的专业性和正确性得到强化,例如,在对商务英语环境中的合同、信件和法律文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对翻译内容的严谨性和礼貌性进行关注,以避免一些由于翻译不准确而造成的误会,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词语精炼、术语规范和格式正确这几方面的原则。

2.3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语句的简洁性

在商务英语的应用过程中,效率性和目的性是商务应用的两种应用原则,因此在商务英语的应用领域,商务英语所运用的语言往往具有语言简洁的特点。这样,在对商务英语文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将英文语句翻译成一些较为简洁的语句。针对商务英语文件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由多种翻译术语组成的长句,翻译者在对这样的句子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要通过对句子的中心思想进行把握的方式,将英文语句拆分成多个语义相关的简单句式进行翻译,以便让英文语句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清晰。

3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技巧的运用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针对商务英语综合性强的特点,在高校英语学习中,只有从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应用入手,在实践中探寻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才能真正促进商业英语翻译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琳.论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2:169-170.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9

   市面上有一些商务英语教材,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都是中文版本,没有英语写成的教材。因此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自编教材进行教学的。还有些教材过于强调翻译技巧、翻译理论,没有从商务英语特点的角度上进行翻译技巧的讲解,所以很难适应实际教学的需求。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起源于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中所提出。虽然该理论并不与教育或心理需求有较大的联系,但是教育可以提升人类的满足感与心理需求。现在,不同的研究者对需求分析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目标情景分析模式、情景分析模式、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模式以及Dudiey———evans和St.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了“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这两个概念。前者指在目标情景中能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后者则指学习者为了学会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做的一切。目标需求进一步细分为必学的知识、欠缺的知识和想学的知识。而更为完整的需求分析框架则是Dudiey———e-vans和St.John所提出来的。他们认为需求分析的内容应由以下七个方面构成:学习者的专业信息;学习者基于学习经历、文化信息、学习目的和期望所构建的个人信息;学习者基于语言知识和技能所构建的语言信息;学生在专业信息与语言信息之间的欠缺、差距;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所汇集成的语言学习信息;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如何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汇集成的专业交际信息;学习者对课程的真实需求。基于需求分析的实证研究也有很多。刘艳萍、邓李肇(2010)发表了《从需求分析视角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其中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及毕业生需求做了调查;邹娴(2010)对进行了基于eSp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eSp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阮绩智(2009)对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蔡基刚(2012)分析了早稻田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学校的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大多数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术英语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由语言强化课程、学术技能课程和专门用途课程三大块组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商务英语方向09级学生30名。他们目前己进入第七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这些学生首先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比较熟悉,并且,按照学校要求,大部分同学都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经验。调查问卷涉及5个方面内容:个人信息、学生对本课程的需求、学生认为自己欠缺的知识或技能,以及对他们对本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评价。

   三、研究结果

   (1)就业选择、技能需求

   学生中有人31%选择在外资企业工作,24%选择在合资企业工作,18%选择在政府部门工作,15%选择选择国有企业,9%选择事业单位,3%选择民营企业。这些数字说明外资企业、政府部门和合资企业较受学生青睐。可能是这些企业通常薪水高、工作环境舒适、福利待遇好;也表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学生在就业时更加注重稳定性。对于学生对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的需求听说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翻译、阅读及写作。学生看重如电话交流,商务谈判,产品介绍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商务环境中进行口、笔译的能力需求也比较大。由此可见,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设置是有巨大需求的,而且对于商务口译的课程也应该给与重视。学生也需要不同商务文体特征的讲解与介绍,这有助于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准确地进行双语的切换。

   (2)学生认为自己欠缺的知识或技能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表示自我缺乏的能力首先是对基本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这与整个商务英语专业的整体现状是相符合的。其次是对于商务专业术语的缺失。从事商务翻译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即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一定的商务知识,这两者缺一不可。光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对原语的理解完全正确,但没有较好的商务知识,译文不可能符合商务文体的表达要求,译者也无法译出商务术语。而如果忽略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不可能实现在原文精准的理解上进行有效的翻译。在学生需求的方面,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这个需求体现出学生对于跨文化角度的信息对等意识的提高。语言是文化的镜子,而商务英语翻译恰好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不同的商务传统习俗和商务礼仪习惯。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了解、掌握跨文化因素,必须正确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做到选词恰当、精确,表达礼貌、表意清晰,才能准确、得体地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对于文本功能的掌握是学生需求的第三个技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应注重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目的和交际功能。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来说,应把交际目的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核心标准,在翻译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使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3)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设置的评价

   本研究选取学生所在学校的该课程学时为32学时;选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翻译为教材;教师授课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练习讲解为主要教学过程。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比较重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认为现有的授课时间应该增加,现有教学难度可以提高。而对于课堂气氛及授课手段的要求并不强烈,可能是因为进入高年级专业课的学习,学生更加注重对于讲课内容而非是讲授形式。

   四、建议

   首先,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提高授课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保证更好的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商务英语翻译课程需要的专业性很强,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也很强。针对这个特点,授课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坚实的商务理论知识,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才能适应课程的讲授,符合学生的学习的要求。高校既可以从涉外企业挑选符合上述要求的人员到高校从事课程的教授,也可以选派现有的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积累相应的实践经验,加上他们本身较好的教学经验也可以胜任。同时,高校也可以鼓励相关教师进行进修,学习商务、管理、财务、营销等专业课程或选学第二学历,来弥补商务知识的欠缺。

   其次,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商务情景下的语言特点、不同文本类型的功能的讲解,从功能的角度指导学生的翻译能力。就文体形式而言,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语篇具有多种文体功能,比如名片、标志及公司介绍、产品说明属于公文体;商标、广告属于广告体;商务信函、单证、商务报告与合同属于契约体或应用体。而若文体不同,其风格也会迥异。比如名片、标示及组织机构翻译时应注意约定俗称的说法;而广告的翻译则应考虑到产品功能的体现,并顺应消费心理需求;如果涉及到商务信函的翻译,礼貌、简洁、准确、具体是译文考虑的重点;而在处理合同翻译的时候,应以准确无误为首要考虑因素。分析不同文本类型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

翻译专业的实习报告篇10

XX年3月6日

活动地点:

材化楼前

招新对象:

全校各专业对翻译感兴趣并有一些英语功底的同学。

活动主题:

提高专业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活动目的:

提高我校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实践能力,吸收更多更广爱好英语翻译并想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及本专业英文知识的同学,为各专业学生及老师提供最新翻译好的外文资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活动内容:

1、以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保证完成31人的招新计划。

2、本学期末即开始调查每个专业的优秀外语人才。

3、张贴海报,让大家了解翻译协会。

4、现场报名,热情为前来看展览的师生讲解服务。

5、向同学们发放调查报告,了解同学们需要但翻译缺陷的领域,并收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意义:

1、为喜爱英语翻译的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翻译这项工作。

3、推动了英语学习的普及和更深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