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7:51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1

论文摘要:发展是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作为高校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发展的重要体现就是主体性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逐步确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的时代特征之一就是努力恢复和确立人的主体性,对人的主体性尤为强调。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也向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历史性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培育。为了较好地贯彻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应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作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之一,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交互主体观来统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即在尊重学生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以实现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的。

1.尊重大学生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在这一领域内,教学活动便让位于学习活动。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邓小平在第一次全教会上也指出:“我们现在教学上‘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要多多鼓励学生自己的发展。”‘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知识爆炸般增长的情况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权,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表现学习者的选择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同样如此。教育者必须以未来社会的人才需要为参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明确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体现者,树立学生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观念,把长期以来受忽略的学生当作主体,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1大学生是能动地认识并影响教育者及其教育的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不是像容器那样消极被动地接收教育者及其教育的影响,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把外在的社会要求移植于自身内部,而是以自己积极的活动,能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这种能动作用表现在,大学生总是依据自己的思想基础、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内在需要,能动地对教育者施加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选择,有的欣然接受,有的部分接受,有的则不予接受,并能动地对所接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个性化,成为自身主体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又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动地影响着教育者的认识、情绪和活动。尤其是当发现自己的思想与教育者的思想发生矛盾时,总要申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力图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乃至改变教育者的思想。

1.2大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在教育者的教育影响这一特殊外因作用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其自身思想矛盾运动推动的。大学生的思想矛盾是社会上各种矛盾的反映。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反映到大学生的思想中,便形成了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思想矛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正是在这些内部矛盾的既统一、又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开展思想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自我教育中,大学生以主体的姿态能动地认识自己的思想、道德,并按照社会要求能动地改造着自己的思想、道德。

2.注重发挥教育者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放任自流,因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发挥和发展的。教育者、学校因素存在的必要意义就在于能够使学生少走弯路。教育者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并不等同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用大小的完全对等。所以一个诚实和负责的教育者不能放弃自己作为学生价值成长的引导者的使命。而所谓“引导者的使命”意味着教育者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成长之路上的“同志”、“朋友”,而且应当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即教育者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就是指教育者从社会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水平的现状出发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选择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实现目标结构的对象化。

2.1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代表者

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始终代表社会对大学生提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要求,从而主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这个导向作用必须通过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不同,它有一个方向性问题,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靠教育者来掌握。列宁曾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讲课人员来决定。”邓小平也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者代表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国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决定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2.2教育者是高校德育过程的组织者

教育者依据社会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细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运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选择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是教育者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优化和选择。“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和选择,教育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一点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化。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做出创造性选择、加工和改造,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摆脱对别人头脑的依赖性,不唯上、不唯书,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进行创造性教学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由学生的自主权而来,但比学生的自主权更具挑战性”。

创造性的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创造性是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新的属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者不安于现状,有较强的创新要求。他们会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环境、对象等的发展变化,而采取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式。

2.3教育者是大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者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育者的激发。教育者在深入了解和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把握其内在需要和内在积极因素,从而在肯定其积极因素,启发其在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其开展自我教育,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潜力,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水平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他们不可能超越社会、时代给予他们的客观条件去获得发展。同时,他们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受动性,他们还要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甚至惩戒中实现自律,在对教育者、良好同伴的模仿中受到积极力量的驱动,并改善自己的行为,最终在教育者、同学的赞许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并促使他们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层次发展。其次,受教育者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实质上尊重的不是已经成熟的主体性,是对学生主体发展过程的预测和期待。这种主体性的发展直接处在教育者的引导之下和预料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性可体现为对控制的自主选择的体验。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指出:“尽管事实上总是你(教师)在控制孩子,但你也应该让(孩子)相信,他一直是独立自主的。”“毫无疑问,他只应当做他想做的,但他却只应当想做你想他做的。”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起到“开而弗达、导而弗牵”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必须由教师来激发和引导,正如德国教育家洪堡所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认清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增强培养教育好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3.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培育

教育者的引导必须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自主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内在地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与学生自觉修身过程的统一,学生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仅有认知因素,而且有情感、意志、行为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复杂性要求学生必须成为“过程主体”。教育者的所有活动只是为学生的修身创造了外在条件,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修身结果怎样,还得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1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主体之为主体,就在于他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能动性。所谓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的、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具体到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能动性集中地表现在他们能主动、积极地作用于教育者所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能动性则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组织管理等方面。教育者相应地就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只有调动起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成功的”。

激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主要是大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导。对大学生来说,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增强就意味着他们能自觉、自主、积极地参与自身和社会发展活动,从而也就愈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政治品德行为方式。

3.2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主性说明的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对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必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叉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的恩赐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而是在自觉意识到这种依赖性的前提下,使自己在同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所发生的必然联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按照自己的力量、需要和方式来掌握外部感性世界,依赖自己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自主性是对依赖性的一种扬弃。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其次,大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者的影响。

可见,要培植学生的自主性,首先必须着力增强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大学生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推动自身才能积极发展,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的能力,包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学生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便会事半功倍。其次,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以及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积极作用;有效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现代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发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现阶段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一)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涵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企业中的所有成员在政治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特见解和看法,同时也是全部观念和看法的汇总,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是对现代企业制度和现象的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

(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首先,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企业职工,对其进行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增强企业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和主人翁地位,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其次,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它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完善企业资源管理制度。最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具体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沟通和交流,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对企业员工进行因材施教[3]。

二、开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发展奖励三种管理方法,其中精神奖励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我国关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件中曾明确指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影响员工的经济和政治能力以及行为,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企业和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4]。”由此可见,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使其热爱自己的岗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起到塑造人、教化人的积极作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员工的意志品质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强调人力价值资源方面的管理,企业员工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价值,更重视要的是其爱岗敬业的意志品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对员工思想的教化,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利益的需求,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员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责任意识和主人翁地位,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到企业的人事调整、奖励福利管理,这些内容都是企业中的敏感话题,如果管理实施的不恰当,势必会引起员工的消极抵制情绪,不利于企业的平稳发展。基于此,将企业政治思想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缓解员工的负面心理和情绪,化解企业内部无法解决的矛盾,企业要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企业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去,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三、目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确定了一定的成效,收到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在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形式,很多企业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认为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并且不能直接获得经济利益,得不偿失,往往忽视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二,很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发几本关于企业发展目标的书籍,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导致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衔接不到位,导致员工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出现思想断层的情况,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了集体利益。第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教学内容方法落后、单一,企业员工没有形成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5]。

四、利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力资源(下转第21页)(上接第19页)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个企业要想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认识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实一体化本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06-01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主旋律,也是各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学校人才的培养,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发展。在现如今的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处于全面转型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采用,已经走上了全面实施的日程。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众多教育者所研究的对象。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秉持着公正、严谨的教学观点来教育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靠生搬硬套的方式严格按书本所写教育学生,无法做到有效地举例分析;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思想政治,无法做到融会贯通,虽然对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但是不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有起到良好启发、引导的作用。有些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的内涵,造成了自身价值观缺陷、思想不纯粹等现象,例如有的学生在入党时,自身的动机不正确。本身入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是一名学生思想政治觉悟高的体现,但是有些学生入党只是为了自身发展,为了工作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光荣而入党。有的学生不仅丢掉了我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还有严重的崇洋心理。有些学生自身价值观缺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需要而存在的,无法带来现实价值,从而逐渐丧失了本该培养的价值观。这都是传统思想教育所存在的教育盲点。[1]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本质及优势

(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本质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可简单地分为三种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因不同的教学材料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先对一些与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进行讲述,把要学知识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后,让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的构思,然后根据教材作出重点、系统的传授。这种教学法是一种辩论教学法,通过说理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演示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的示范,让学生清晰、生动、形象地了解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练习法是指教师在上完理论课程后,可以让学生参加谈论、研究、练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加强学生们对自身价值观的认可。[2]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可以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减少师生之间的教学隔膜,打破两者的界限,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在社会生活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思想政治课,在学习中锻炼,在学习中应用,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政治理念,为我国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作出有力保障。在思想政治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思考,并从教学中总结,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加以改善,把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3]

三、结语

在中国的社会发展潮流中,作为一名高校生,不仅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政治理念,要做一名全面发展的思想“健康”的学生,为我国良好、快速发展作出贡献。笔者通过对“理实一体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简单论述,希望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简单的帮助,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文忠,李双根,赵美容,钱永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研究现状及前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04:122―133.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178―03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两个含义接近、联系紧密的概念,在我国高校教育理论及实践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概念的理解很不一致,两者有时相互交叉、相互涵盖,有时甚至一种内涵有两种表述。在《实践论》中指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由此可见只有对概念的含义、来源及相近概念的区别有明晰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整个事物的本质。明确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厘清它与相近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逻辑起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解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无法准确辨析,经常混淆使用。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已经从学理上准确鉴别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但直至今天,仍有很多人对这几个概念使用混乱,甚至相互替代。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纲――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溯源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去教育社会成员,是自古以来各个阶级社会所共有的实践活动。中国自古就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实践活动古已有之,但并非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我们可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概念林立阶段。政治工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进行描述的概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给黄埔军校的学员讲授《论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时,就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在政治工作中,利用政治工作这个概念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为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和任务,我们党开始加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也开始对政治工作进行翔实地阐述。如1938年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这篇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论著中就明确分析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和方法。后来伴随着军队政治工作的加强,理论上开始广泛使用“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概念。以后又多次使用“宣传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概念。虽然此时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概念都已出现,但总体而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主要使用的概念还是政治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概念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开始应用,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更加提高了,更加需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他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进行论说的基础上,他在文中逐一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内容、方法问题。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的进一步阐述。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还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虽然截至1957年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表述的各个概念都已出现,但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直到1960年,除军队始终统一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外,其他各条战线则呈现出交错使用或同时使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等提法的局面。到1960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和统一提法并未形成,处于概念林立混杂使用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当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把握不清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统一提法形成阶段。从1960年开始,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标准提法是政治思想工作,此概念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更加强调政治教育,侧重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为避免将政治加以泛化,忽视社会成员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的倾向,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取代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普遍和统一的提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

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概念,尽管内涵互相交叉重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亦被相互替代使用,但实际其内涵是不同的。笔者对这组概念进行简单分析,这一系列概念中的最高概念是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泛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有关政治方面的全部实践活动。思想工作则是为提高社会成员思想素质而进行的工作,目的是促使人们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政治部分的总和。很多人根据字面意义简单化的推断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内涵,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工作加政治工作,其实这种理解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

与思想政治工作含义最为接近的概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紧密联系,但也有内涵上的区别,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纲要》指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范围要大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实践和组织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那么究竟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呢?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所有阶级社会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运转而进行的思想上、政治上和道德上教化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来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性,尽管很多国家不使用甚至公开攻击无产阶级政党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实际

上任何国家、任何政党,要想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都必须开展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不过是在其他教育名目下开展了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已。如美国开展的公民教育,英国开展的宗教教育,实际上执行的就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当然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文指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解读

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研究的是在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下从课程名称、概念内涵和课程设置三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演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高校中开设了政治课,当时这门课并没有一个标准和统一的名称。如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了公共必修课开设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文、法、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就是今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1956年9月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中又将政治课称之为政治理论课程,以后又出现过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等名称。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第一次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标准提法,《意见》指出: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入进行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教学改革,根据两年来“两课”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自此我国高校的政治课便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的统一名称,并一直沿用到2004年。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就是中央16号文件,16号文件下发后,“两课”统一改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由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党重大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在其历史沿革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转折,这就是198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方案、1998“两课”方案和2005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提出和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2006年9月全面实施"05方案”(2005年通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经过调整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也就是说,目前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具体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学校中开设的课程,是运用授课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任何一个概念的演变都必然经由一个从模棱两可到精准透彻的过程,且其演变还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认识水平的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概念的辨析,使它们各自的研究领域更加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涉及的范围较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纲,正所谓“纲举目张”,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就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当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毕竟学生以学为主,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建国以来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李传华,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全书: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5

政治教师简历范文参考(一)

求职目标:政治老师

姓名:xxx

手机:1883xxxxx

邮箱:xx@xx.com

性别:男

教育背景

2008.09-2012.07中国五百丁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主修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领导科学,组织行为学,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社会调查方法,青年学,教育学,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2008.09-2012.07中国五百丁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主修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社会与社会运动专题研究,政治社会化专题研究,质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国内外青年组织专题研究,欧美青少年人权研究,文化现代性专题研究,青少年亚文化专题研究。

校内实践

2009.03-2011.06五百丁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党政事务

1.负责中心党政会议和活动举办的准备工作、会议纪要,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联络。搜集撰写单位相关党政学习文件,进行部分外事联络。

实践成果:实习期间参与了该单位的党建课题研究项目,独立完成了开题报告。

工作经历

2012-04至今五百丁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

1.处理部门的日常办公事务,整理审核会议和培训的相关材料,会议和培训的接待以及准备工作。

2.负责教育培训的相关事务,整理撰写培训的文件和材料,接待培训团队、外事联络,以及在培训课程中担任助教。

技能证书

英语: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Cet-6)

计算机: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

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高中政治)

奖项荣誉

2010—2011年度荣获“优秀奖学金”

2010—2011年度荣获“单项奖学金”

2009—2011年度荣获“三等奖学金”

2008—2009年度荣获“三等奖学金”

自我评价

1、性格开朗、热情随和、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对各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吃苦耐劳,快速适应新环境。

2、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有较强的管理策划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工作中合理规划和分配任务,并且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3、动手能力强,喜好探索钻研问题。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工作学习中,较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4、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战,希望在各种经历中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

政治教师简历范文参考(二)

名:xuexila

别:女

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2年7月11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未婚

高:160cm

重:55kg

籍:河北邯郸

现所在地: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邯郸学院

历:专科

专业名称:政治教育

毕业年份:2004年

工作年限:职

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职

职位类别:行政/后勤

职位名称:人事员;

工作地区:湛江市开发区;

待遇要求:可面议;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计算机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2001年9月-2004年7月邯郸学院专科

培训经历:

时间培训机构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山东枣庄新文化编辑部

时间范围:2004年9月-2005年12月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广告、公关、设计

担任职位:设计

工作描述:负责《新文化》杂志的文字录入,编辑、排版工作。

离职原因:杂志停办

所在公司:湛江市开发区麦典广告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2006年3月-2008年9月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广告、公关、设计

担任职位:设计

工作描述:负责广告设计工作

离职原因:破产

所在公司:湛江市成功培训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2008年10月-2009年4月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助理培训师

工作描述:宣传公司培训文化,负责接待生员的学习,安排学生上课时间,协助老师做好课堂培训工作。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湛江富昌水产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2010年3月-2011年1月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粮油、化妆品、烟酒)

担任职位:人事部

工作描述:负责对外招聘新员工,安排员工在厂的一切事务,核算工人工资,发放工人工资,协助生产经理做好员工考勤工作。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我是一个性格开朗,做事认真的女孩子。

发展方向:

其他要求:

联系方式

政治教师简历范文参考(三)

姓名:xxx

手机:1883xxxxx

邮箱:xx@xx.com

性别:男

年龄:24

学历:本科

求职目标:政治教师

教育背景

2013.09-2016.06XXX大学法律硕士

主修课程

法理学,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09.09-2013.06XXXX学院日语(本科)

主修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写作,日语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

工作经历

2015-10至今XXXXX律师事务所主任助理

处理部门的日常办公事务,整理审核合同的相关材料。

负责网站的日文翻译相关事务,与日本律师的对接工作等。

校内实践

2013.02-2013.05XXXXXXXXX研修学院办公室干事

负责协助班主任及教官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管理,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带动全体人员,形成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及文化生活。

自我评价

1、性格开朗、热情随和、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对各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具有进取精

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吃苦耐劳,快速适应新环境。

2、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有较强的管理策划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工作中合理规划和分配任务,并且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3、动手能力强,喜好探索钻研问题。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工作学习中,较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4、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战,希望在各种经历中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

技能证书

日语:日语能力测试n1,日语专业八级

英语: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四级)

计算机: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

资格证书:司法考试资格证书

奖项荣誉

2013年度荣获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2013年度荣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2010—2011年度荣获“二等奖学金”

2009—2010年度荣获“三等奖学金”

看过“政治教师简历范文参考”的人还看了:1.政治教师求职信范文

2.教师个人简历范文参考

3.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4.教师简历自我评价范文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6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具体性创新

现今,我国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但其开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成为整个艺术教育中的“短板”和“软肋”。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对这一重要命题予以阐述。

一、艺术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思想素质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对艺术类学

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这项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认为这是“德育”的核心,而德育又列在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首位。所谓“德育”,系“道德教育”的简称。“在我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态度的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和道德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狭义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①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合称,显然是广义的“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德育,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思想密切相关。中国艺术一直主张“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画如其人”“乐如其人”“舞如其人”“戏如其人”,主张“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从艺”“德艺双馨,德高艺劭”,如此等等,其主导思想都在强调艺术专业人才不可小视自身思想品德的修炼。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赵体”,但就因为其在宋朝被元所灭后被迫出仕元朝,所以历来受到批评与非议,其书法作品也跟着贬值。“中国历代艺术家论诗、论画、论乐、论字差不多都要谈到‘胸襟’与‘面目’,把人品归之为‘胸襟’,即人格的精神、境界;把人品在作品之体现比之为人的‘面目’。人品决定艺品,胸襟决定面目。”②

然而,许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随性和感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的艺术专业上,以至于政治追求愿望不高,不太关注时事政治。因此,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亟待加强。

二、艺术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性

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具体的。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粗放的、简单化的,而是细微的、复杂的。要做好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根据当前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水平,既要肯定其优点,又要发现其缺点,正面引导,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与学生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接地气’,做到眼睛亮能发现问题、耳朵灵能掌握信息、嗅觉敏能见微知著、嘴巴勤能指出问题、手脚快能解决问题。”③做到“五官联动”,以大脑做统领。

具体来说,艺术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要有课堂教育(包括教师讲座、学生讨论、英模报告、案例分析等)、课外教育(包括组织活动、参观访问、志愿者行动、谈心等)、家庭与学校联合教育(包括家访、家长会等),等等。

三、艺术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切事物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创新,而这种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思想的创新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勤沟通,不要自以为是、高人一等,而是要为学生服务。

(二)教育内容的创新

艺术类学生个人品格的形成,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由于当今处于网络时代,因此,学校要建立学生、教师、家庭三方面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出三者健全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崇高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为核心内容,树立以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教育形式的创新

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疏导的教育方式为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废除政治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以文艺活动、亲情互动等形式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高校在培养艺术类学生方面要做到不随波逐流,还能还原其生活的精神气质,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这是艺术类高校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

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975.

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9-340.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DilemmaandSolu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Cooperativeeducationmechanisms

XUeLiwei,KonGSiding

(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ZhuhaiCollegeofJilinUniversity,Zhuhai,Guangdong519041)

abstractCollaborativesystemstheoryasabranchofscience,sincethesecondhalfofthelastcenturymadeinmanydisciplineshadahugeimpact,itadvocatedasystematicperspectiveinthefieldofeducationhasbeenwidelyandeffectivepractices.inrecentyear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inthetheoryandpracticehavemadeamajorbreakthrough,buttherearealsotheirownbusiness,therealityoftheplightofthelackofcoordinationoftheauthorasastartingpoint,basedonthetheoryofcollaborativesynerg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dilemmamechanismsandcausesofeducatingpeoplewereanalyzed,discussedandresolvedpathtodo.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synergytheory;dilemma;pathselection

十报告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①的论述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给予了准确的定位: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宣传,而是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其对于每个个体的人文关怀。所以,要从更广的视阈和更高的层面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概述

1.1协同理论简介

协同理论(Synergytheory)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1976年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理论从系统演变的角度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信息、能量等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和规律。

1.2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文化知识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艺术审美教育系统有着同样的教育对象、一致的教育目标和共同的教育使命,这些共同点都交织在大学生这个教育对象身上,并外化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几种复杂并相互关联的教育系统常常处在互不协同的状态,这就会对大学的教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将这些复杂的教育系统协同起来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正是基于这种必要性进行构建的。

1.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协同理论的视阈下是一个有序的育人系统,这个系统由诸多与之有关联的系统组成,并且能够在稳定有效的机制下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机制的运行来厘清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找出它们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独立运行的特点;二是通过机制的运行来强化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有序、稳定且高效地工作,实现协同育人的效应。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

2.1.1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构建完善、高效和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需要理论课教学部门、党政及共青团干和学生工作部等诸多门共同协作才可以完成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仅停留在政治理论的学习层面,没有从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思想政治(下转第147页)(上接第90页)教育,导致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相互脱节、实践活动与能力提升相互分离。

2.1.2教育资源之间缺乏优化,难以构建相互交汇的协力

在内容建设方面,要构建完善、高效和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应该将大学的所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优化的,使之成为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实际情况却常常是学科之间各自为营、互不支持,难以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长此以往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被孤立出来,学生对其的态度也会自然而然地淡漠,典型的表现是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时的态度远不及他们学习专业课程时的态度。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

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可以归因为各个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对协同效应本身缺乏理解和认同,依然用传统的视角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政治理论的讲解和宣传、或是笼统地理解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从现实层面上进行分析,可以归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力差,而究其根源则在于各个部门的行动受制于既定的体制和机制,囿于其中难以突破。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解决路径

3.1多部门应构建联动合作机制

通过制度化的规范使得各个部门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而应该是通过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同才可以完成的,并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将每个部门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学校的各个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要联动合作、形成合力,切实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

3.2构建教育资源优化机制

针对教育资源之间缺乏协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单一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态度淡漠化的现象,应该通过制定教育资源优化机制进行“纠偏”。在内容上与文化知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及艺术审美教育相互融合,产生协同效应,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精神滋养和人文关怀,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得到全面且协调的发展后,才能够有能力去应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总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机制是符合党在十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要求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创新性。当然,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境,但这都不足为惧,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崎岖坎坷,笔者相信新事物的生命力是强大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下,一定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3CY04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8

论文关键词:网络平台;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作为高校教师,要从主观上意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素质。

一、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高校学生素质。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当地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格,有利于其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融洽师生关系。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融洽师生关系。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互相沟通的过程。在教育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通过提出建议不断改善学生的缺点,在整个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会融洽师生关系。

(三)构建和谐的高校环境。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构建和谐的高校环境。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涉及到学生之间的摩擦或者小争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往往会采取和谐的方式解决。反之,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则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高校环境。

(四)提高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高校重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会在高校整个群体中做出榜样。高校都看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普遍都会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网络平台的发展下,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

二、当前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笔者就几种主要的方法进行论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计算机教育有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计算机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网络计算机教育是当前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计算机教育有机结合,在计算机教室进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大学生80后、90后居多,尤其是90后,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网络已经普及。因此,计算机教师通过在讲述计算机网络这一让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时,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果。高校计算机网络教育老师要认真准备教育课堂,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输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进一步强化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奋斗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同时,高校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这一有效平台,针对当前国际或者国内的热点新闻对学生进行案例指导,继而提升当前高校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高校,学校相关领导政治宣布计算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通过口头讲述或者网络科技展示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讲述幻灯片的建立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教育,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搭建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网络平台。搭建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网络平台是当前新时期网络下进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手段。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年龄,尤其是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他们刚从管理严格的高中走来,所以,对其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具有必要性。作为高校教师,要考虑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通过搭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来发挥高校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因为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网络平台,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大学生更会用心管理。尤其是涉及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的知识,虽然乏味,但是因为是自我管理,即便是乏味,大学生也会信心百倍地去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建了一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管理的一个网络平台。管理员为了更好地发展该平台,会通过向高校大学生征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要求有自己的心得,这样,在大学生自我的管理和推荐下,大学生学习网络教育的积极性会很高。

同时,很多高校都根据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这一网络平台构建了不同的“指导小组”和“指导中心”。这些小组和中心类似于学生团体,由固定的老师进行指导,由学生主要负责。大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演讲、辩论赛等不同的形式来召集相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

(三)发挥网络互动平台功能。发挥网络互动平台功能是当前新时期网络下进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互动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极为集中的一种消遣方式。就目前高校而言,人人网、开心网、腾讯QQ、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进行互动的关键。作为相关的管理员群体,可以将自己高校的相关文化等都定期发在相关的网络上,通过互动,加上高校学生的印象。同时,可以在网络签名以及说说等可以自由发挥言论的地方写上相关的名人的励志故事以及其他可以弘扬道德的相关的名言,通过这种方式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可以说,网络互动平台的存在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网络互动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山东某高校在QQ上建立了一个学生之家、在百度贴吧里建立了学校贴吧,还有一个高校的微群。这样,学生管理员定期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学生管理员定期举办关于思想政治学习的交流心得和理念,学生积极参与,及时互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同时,作为网络互动的平台,高校大学生在充分发挥该平台的同时,也极力开发相关的新闻宣传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完善了高校的宣传工作制度和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娱乐生活。

(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当前新时期网络下进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方法。可以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极为有效的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活动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日常学习的平台让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高校每个月会定期举行宿舍管理文化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精神文明晚会等。同时,如果涉及到一些党政性教育和日常道德层面的教育,学校就会通过网络的力量做好舆论宣传活动,然后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比如,在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写回信这件事报道后,学校相关的学生管理就这件事开展学习,展开了相关主题的学习活动。这样活动的举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了相关师德以及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此外,2011年是我国建党90周年,笔者所在的学校还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研讨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晚会”等各项活动,让高校大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9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还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入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千百万人接受,是“因为马克思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而主要的是他完全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这个结论”。www.133229.com邓小平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被全世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问题时,也明确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阁正是因为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以后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自己的拥护者”。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是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做到人心人脑,关键在于这一教育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做到将这一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我们看到,在高校中有一批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的授课之所以受到青年学生欢迎,根本原因是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去讲授,他们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的人格之所以受到青年学生尊重和爱戴,是因为他们不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去教育青年学生,而且他们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深信不疑,并努力去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这一切都深刻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全在于它的科学性。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所谓学科,按词意解释,就是按照学问的性质划分的门类(或作出的学术分类),也指教学科目。学科意识就是有意识地把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并按照学术分类研究学问。这自然要求重视一门学科的科学性,注意研究它的科学内涵、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与区别、本身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从而达到从研究对象上、构成内容上、基本范畴或原理的排序上考察、把握它的科学体系。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之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使其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和明确性,研究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顺序安排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会失去科学性,也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失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入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编写,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及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而这些课题不仅会直接涉及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正因如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功夫和用大气力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国关”)选修课。与新课程设置方案相适应,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新疆地方史》、《科学无神论》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教程》(简称“教程”)。根据《实施方案》的规定,《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宗教问题,准确把握新疆的发展历史,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四个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可见,“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力求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充分反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与“98方案”相比,新课程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性和系统性。严格说来,这5门课都是新课。尽管与“98方案”之间有着历史的联系,除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新设置的课程,其他4门似乎都是原先的几门课程的合并,但新课并非是原先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重新整合。比如,《原理》课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三个方面加起来,分成三大块以凑成一门课,而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分开来讲述,而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也不是将原先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各分一半来讲,而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也不是将原先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新疆地方史》、《科学无神论》三门课程简单凑成一门课,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这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又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又要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法制的教育,等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师资队伍素质的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还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多学科业务基础。当前,从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看,绝大部分教师都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都曾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专业教育,并长期从事相关的公共课教学且逐步强化形成现有的知识结构。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地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所谓学科意识,就是人们任何时候都从学科实际出发,主动遵循学科内在发展规律的自觉态度和意识。所谓学科建设意识,就是人们在推进学科发展中主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注重学科建设的自觉态度和意识。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钻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要求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国外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实际的结合等理论进行学习和钻研。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篇10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要点速记:全民多现身。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4(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

5(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6.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要点速记:目内方育。

 

7.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点速记:两传选新再创造。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9.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要点速记:三有一训练,控制影响全面。

 

10.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11.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外国三方面。

 

12.简述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要点速记: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

 

13.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14.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 能力。

要点速记: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

 

1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要点速记:提速(国民素质)个性创两全。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17.简述活动课程论的观点.

(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 开始。

(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要点速记:个人经验,打破界限。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18.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要点速记:学生、社会、学科。

 

19.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1)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0.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1)语言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身体—动觉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8)自然智力。

要点速记:语(语言智力)数(逻辑—数学智力)体(身体—动觉智力)音(音乐智力)美(视觉—空间智力),一人(人际智力)两自(自知智力和自然智力)。

 

21.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要点速记:两独一发。

 

22.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要点速记:开醋(促进)放盐(研究)。

 

23.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要点速记:学习过人。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2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要点速记:方(学习方式)平(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关(课程管理制度)节(课程结构)有内(课程内容)功(课程功能)。

 

25.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

要点速记:双基 +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6.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要点速记:建(间接经验)立(发展能力)主(学生主体)育(思想教育)。

 

2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点速记:一动机四知识。

28.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点速记:备上作业来辅导,学生成绩差不了。

 

29.简述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1)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2)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要点速记:三备三计划。

 

30.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要点速记:明确内容;方法合理;语言热烈;板书从容。

 

31简述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中。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3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和关键。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要点速记:主(主动性)抓(抓重点、难点、关键)情境(设置情境),培方法(培养思维方法)。

 

33.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要点速记:小联(联系实际)在乡(乡土教材)下训练运(运用知识)输技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

 

3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5)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要点速记:依自身,依内容,依目标,依学生,依媒体。

 

35.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

(1)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36(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37(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要点速记:大养人,教主导,学集体;限独立,少动手,难个别,缺灵活。

 

3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特性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39简述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要点速记:两准一敏才持久。

 

40.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41.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要点速记:引观察、勤思考、扩知识、练想象、爱幻想。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4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要点速记:理解(理解材料意义)目的(明确记忆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43简述如何组织复习以防止遗忘。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来进行复习的。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要点速记:法(复习方法多样化)官(多种感官)及(及时复习)时(分配时间)返(反复阅读)回(试图回忆)三中(分散和集中)。

 

44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要点速记:环境 +个性 +课程。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42.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要点速记:储数量、训方法、多练习、勤思考。

 

4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4.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5.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点速记:阶(阶段特征)个(个别差异)机(积极性)缘(原型)

 

46.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班杜拉总结了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环境、个体和行为。

(2)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4)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47.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要点速记:材料意义 +新旧知识 +心向。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8(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49(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50(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51.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要点速记:创情境、控水平、用反馈、指归因。

 

5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要点速记:马(马斯洛需要层次)里(立志教育)奥班(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委(韦纳归因)。

 

53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1)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②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③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

①精选教材。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教授学习方法。

要点速记:有结构,有内容,有方法,促进迁移。

 

54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5)情绪多具有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要点速记:需要、人类、时间、特点。

 

55.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要点速记:感前具形。

 

56.简述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57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2)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58.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要点速记:万能答案因素类:遗传+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59.简述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的认知特点。

(1)他们对事物的直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加容易受周围其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

(3)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语言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4)他们的社会敏感性强,善于社交。

 

60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1)婴儿期(0~ 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 6~ 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3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7)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60岁以后):完善感对绝望。

 

61简述强迫症的概念及其治疗方法。

(1)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2)强迫症的治疗

①森田疗法:日本的森田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只会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正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

②“暴露与阻止反应”。例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想要洗涤的冲动,不允许洗涤。

 

62.简述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它是帮助当事人将情绪困扰理性化,从而达到辅导目标的一种心理辅导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立。其主要观点是: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辅导老师可以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来改变学生的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理性的思考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6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64.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同伴群体。

④学校教育。

(2)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

②态度定势。

③道德认识。

 

65.简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要点速记:服榜样、约奖励、价辨析。

 

66.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道德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5~8岁)。

(3)可逆性阶段(9~11岁)。

(4)公正阶段(11岁以后)。

 

67.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10~20岁):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要点速记:三水平、六阶段

 

68.简述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要点速记:强道德、加实践、持统一、律自己。   

 

69.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要点速记:一教(教学)、二班(班会+班主任工作)、三活(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70.简述如何运用道德修养法。

(1)在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2)在肯定学生自我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启发、帮助学生制订自我教育计划,使学生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

(3)班主任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

 

71.简述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

(1)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

(3)态度真诚、热情。

(4)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

 

72.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点速记:生(研究学生)目标,导(领导核心)关系。

 

73.简述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74.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力的领导集体。

(3)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75.简述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76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2)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77.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78.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79.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80.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81.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