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优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3:09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教育效果优化目标

新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课程推到了前沿阵地,如何真正实现课标提出的要求,这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本学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应对严峻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例如,多媒体技术能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作文信息技术的教师具有各方面的专长,从而从根本上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把信息技术结合到课程中,从而成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最重要推动力。

1.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学科地位

中学信息技术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它与以往开设的计算机课有本质的区别。以往的计算机课侧重于对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科学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计算机是学生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学科囊括的范围要广博得多,它直接面对的是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诸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它是在对计算机认识、使用的基础上,力求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信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在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形成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作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明确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必须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技术课程标准,才能找准本课程的目标定位,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教学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新的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许多教育工作者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得以下一些技能:①信息处理能力;②问题解决能力;③判断思维能力;④学习能力,⑤与他人合作探究能力。这些目标将使人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产生新的变化,目前人们主要关心如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些新的教学目标和这些新的教学内容中的大多数提供了非常自然的工具,为学校步入新轨道提供了途径。如,文字处理和画图程序,能帮助学生组织和建构复杂的任务;其他方面的工具软件能允许学生模拟复杂的科学、经济和历史事件及现象,从而探讨构成这些现象的变量与关系。许多的新兴的教育教学手段得到运用,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教育形式和方法改革

我们目前教学的基本形式是班级教学,上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注入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基本教学手段是口授、粉笔、黑板、文字教科书。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验,把这些单一、落后的手段改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新的教学方法是如何使学生学会变学,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会使用计算机,使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被无限扩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多个渠道、用不同的方式获得同样的知识。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相对于传统的面授教育,在整个学习期间,组织通过学习材料和支持服务两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影响;利用各种技术媒体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内容;提供双向通信交流;在整个学习期间,不再把传授书本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是让学生通过网络、计算机而其他学习方式和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渠道被无限的扩大,教师从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载体。计算机与课堂授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能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能运用计算机通过网络自主进行学习,为学生创建了更加宽松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搭建起了更加高层次的学习方式。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2

二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绩喜人。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展科技创新,以基地建设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目前,全市4个部级和4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为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医疗信息化等6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

三是技术创新专业镇建设成效显著。继续围绕我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南澳县深澳镇、龙湖区龙祥街道、金平区大华街道3个镇(街道)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增至26家,数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组织认定了龙湖区金霞街道、潮阳区关埠镇、金平区东方街道、澄海区莲上镇、莲华镇5个镇(街道)为xx市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市级专业镇增至12家.

(二)鼓励优势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高行业创新的服务能力。一是支持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加大对现有的轻工装备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科技立项扶持平台的创新能力建设,xx轻工装备研究院的“节能减排技术实验室建设”、“轻工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实验室建设”两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20万元。新启动建设由澄海区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玩具快速成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对于研究和解决澄海玩具产业面临的新产品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引导行业优势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行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新组建了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现代电源、中药、金属包装容器、再造烟叶、led半导体照明、糖果凉果及烘焙食品、智能型电动玩具8家省级工程中心和13家市级工程中心.

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4家,市级国有科研机构16家,市级民办科研机构3家.

(三)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民营科技经济。2009年,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壮大我市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择优选择部分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加强引导和支持,通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形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2009年,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xx超声仪器研究所、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列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现有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广东东方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陇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试点验收,被认定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二是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以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及实一/2010xx科技契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过程中,敦促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规范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科学配置

2009年,我局进一步创新

2009年,“xx农村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产业)”列入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项目.

(三)开辟工作新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

在巩固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关系的同时,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科技合作,寻求农业高校的技术支持。牵头联系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潮南区东华村的技术支撑单位,做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新农村示范点工作,帮扶东华村发展成为具有粤东濒海平原种养业的示范典型。加强地区间的横向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建立与我省粤西海洋大市湛江市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推动台湾龙鱼进口项目落户我市。此外,积极组织引导我市农业科技界加强与xx台商的合作,以联合攻关项目,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

(四)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组织了在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举办的“科普惠农兴村—送科技下乡”,以及在南澳县举办的“龙须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两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同时,通过科技立项,支持xx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龙须菜品种的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组织开展龙须菜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

五、加强科技发展环境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2009年,我市科技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上下发展科技的意识得到增强,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部署工作.

(四)抓好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提升服务.

认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

局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结合实际工作,带领有关科室(单位)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推动学习活动走向深人,进一步明确科技、信息化的(三)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和专业镇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切合“三大经济带”的规划建设,谋划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新布局。推进xx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加强省级民科园、软件园等科技园区建设,着手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立足xx、面向粤东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继续扶持特色产业基地、专业镇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探索一条具有xx特色的集群经济发展新路子。继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建设公共科技研发机构,力争在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上有新突破,提高行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掘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对xx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荐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促进我市产业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加强自主创

三、抓好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加速产学研紧密结合。

强化与省部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联系,依托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资源优势,挖掘和利用国家部属高校强大的科研和人才资源,推动产学l/2010xx科技·13技工作研紧密结合,开辟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我市经济建设的新途径和引进科技成果在我市实现推广转化和产业化的新渠道。在巩固和加强现有科技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深人推动各级政府与重点高校建立从产业规划、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等全方位的新的战略合作关系。选择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省部合作中有关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择对口院校引人科技特派员指导和推动行业和企业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能够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具备一流专业技术和顶尖科研攻关能力的高校,与我市相关行业、企业缔结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双方实施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和建立产学研技术联盟,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与高校采取合作共建科研机构的形式,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弓{导高校到产业聚集的地区建立行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加速区域科技合作进程。

发挥我市与台湾、福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的优势,加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科技合作。大力争取省科技厅支持,建立广东福建茶业产业带,筹划举办“粤闽台园艺科技学术论坛”,扶持引导我市茶叶产业的集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对台科技合作,建设“粤台(xx)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其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推动xx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科技的发展.

(三)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推动《xx经济特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贯彻落实,扶持着眼于xx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产品开发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不断拓宽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渠道,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企业引进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搭建平台。引导、扶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加速高新技术成果在汕转化和产业化。把科技成果转化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形成自主技术开发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技规划。

深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精神,抓住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的机遇,通过调查研究,在《xx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4一2010)》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可行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思路、发展目标、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产业导向.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人才、技术和资金投人,开展资源保护、种质开发、环境修复和海藻加工技术研究,扶持海洋渔业的科技创新,促进粤东乃至广东的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重点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创建一批省级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健康基地、星火技术产业带和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支持茶叶、特色果蔬、水产、林木种苗等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为这些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聚提供科技服务,推动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成为农业专业科技园.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3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体系 科研团队 学科结构 后勤保障

1高校科技创新的“两系统”和“十要素”

1.1内部系统

1.1.1核心体系

包括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两大要素,科研团队(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离开了主体要素,科技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科技创新的起始源头,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发展趋势,新的学科不断产生。因此,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1.1.2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两大要素。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整合,集成已有的优势,在一个更广阔的学科背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综合优势的新型科研组织结构和“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产业化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它的职能是把握市场需求趋势,掌握科技成果和资源,提供咨询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建设科技信息系统,它的建设目标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和谐发展。

1.1.3保障体系

包括制度创新和后勤保障两大要素。制度创新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使科技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后勤保障体系的职能是通过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投身科技创新之中。

1.2外部系统

1.2.1政府

政府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联系的一个桥梁,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导向、计划导向,财政扶持、税收扶持、信贷扶持和法律保障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也是科技创新的要素之一。

1.2.2企业

企业是高校科技创新实践的延伸场所,它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人才重塑与吸纳、成果转化与孵化等方面,完成科技信息到商品价值的实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3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它与高校、企业紧密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2.4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技术为商品,以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和开发为目的,在政府、创新主体、创新源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问,发挥桥梁、传递和纽带作用,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技术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科技咨询,成果转移,风险投资、企业孵化、科技投标,技术产权交易、人才服务,法律服务等。

2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2.1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

2.1.1优化人力资源,建设科研创新团队

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通过思想观念、工作途径和政策制度“三个创新”,以学科为依托,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基地为支撑,以项目为纽带,把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重点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定位,遵循最佳效益、适才适位、相容互补等“三个原则”,根据团队的任务和特点选配不同专业结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特点和不同能力特长的人才,让团队内的成员在知识、能力,气质上实现互补,用团队精神凝聚创新队伍,打破院系结构的固定框架,构建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

2.1.2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效应。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应以促进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为归宿,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具体而言,学科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体现学科国际化、综合化、交叉融合的特点。

2.2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建设

2.2.1发挥学科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坚持“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原则。同时还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为目标,以重点学科为依托,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国家一省(部)一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包括设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自己的研究开发基地等)。

2.2.2建立大学科技园,推进科技产业化平台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指出,将重点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创业服务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构建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努力促进学校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为主的工程中心和科技园的平台相融合。高校要发挥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工程中心、实验基地集中的优势,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个平台建立起科研协作体制,搭建起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功能检测,质量评价,成分分析等技术服务平台,发挥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辐射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风险投资,坚持市场导向,组建形成某一专业领域的产业集群,强化竞争力,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的集聚和规模的提升。

2.3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保障模式

2.3.1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优化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观念,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现行的科研运行模式,建立适应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良性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和规范管理与服务,形成人才的良性流动局面,有效地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科研项目上层次、上质量、上规模的重要保证。如:建立人才流动的新机制,确立目标责任,实行科研奖励机制等,建设有利于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积极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2.3.2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服务效益

高校将资金、场地、设备、信息、人才,团队等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对主体系统起到有力支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如学校自筹、政府拨款、企业出资、各类纵横向课题引进经费等,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资体系,保证科技创新的运转资金:完善场地、设备条件,提高大型设备的运行效率,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等资源,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改善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将精力集中于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之中。

2.4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2.4.1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充分依托新形势下国家政策的支持优势,包括科技政策,科技创新管理制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等。重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实施激励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政策,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引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

2.4.2发挥协调作用,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一方面,各项政策的落实需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予以保障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市场风险等诸多问题,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市场等多方主体,政府基于其特定的行政地位,具有协调全局的优势,既能够提供可靠的执行保障,又能够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有助于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合作创新中的困难和利益纠纷。

2.5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互动,就要有组织地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力度。要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观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社会服务品牌项目。要与企业加强沟通协作,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强强联合”,借助现有的科技研发资源优势,在联合科研或者现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在技术转化方面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形成校企良性互动。

2.6加强校所合作,提高科技成果水平

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队伍,这两支队伍的功能定位互补,优势相得益彰,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面共谋发展。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共同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共同承担国家基础学科、前沿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扩大相互交流和开放的空间,充分发挥“两支队伍”,“两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产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2.7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4

各市区科协,高技区科技局、经技区科技与工业发展局,市直企业科协、市级学会:

为团结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推动企业科协“讲理想、比贡献,争做科技创新能手”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水平,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企业科协为主体,按照“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要求,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把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装备能力、研制开发新产品作为基本内容,将“讲理想、比贡献,争做科技创新能手”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为科技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服务。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新发展成立企业科协组织8个。

2、企业科协围绕企业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结合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实施,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技术创新成果50项以上。

3、发挥科协组织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智力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坚持以架桥为手段,以项目为核心,以转化为目的的模式,组织科技人员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施重点“金桥工程”项目6项。

4、组织企业科协加强与厂外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技术联系,与相关学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对协作,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诊断、技术攻关,共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实施“厂会协作”项目6项。

5、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企业科协围绕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热点、难点问题,以经验交流会、技术研讨、提合理化建议、编印学术刊物等形式,开展专业对口的学术交流,市科协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以《科技专家建议》的形式上报市领导及有关决策部门。以威海湾生态修复的对策研究为重点,市科协组织召开威海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

6、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科普活动,创建科普车间10个。

7、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组织企业科协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针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不同需要,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组织建设是企业科协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各级科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做好现有企业科协的巩固和加强,对组织建设薄弱的企业科协要加强指导,搞好整顿,把热心科协事业、有奉献精神的科技骨干及时吸收到企业科协组织中来,选配好一个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秘书长。另一方面,要发展壮大企业科协组织,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年内各市区科协要发展和成立2个以上企业科协组织。

2、抓好品牌活动,增强工作活力。科协的生命植根于活动。各级科协组织要以开展“讲、比”活动,实施“金桥工程”和“厂会协作”为主要抓手,将三项活动整合为一体。一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围绕企业发展中心,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新产品开发、提质降耗、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二是实施“金桥工程”和“厂会协作”。组织企业科协架厂与学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协作之桥,大力实施“金桥工程”和“厂会协作”,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或开发与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各市区科协要分别组织实施“金桥工程”项目及“厂会协作”项目3至5项。市科协将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金桥工程”项目及“厂会协作”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向省科协及中国科协推荐。三是开展表彰奖励活动。市科协联合市经贸委、市计委开展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创新能手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优秀科技创新成果50项、科技创新能手20名。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5

发挥行业背景优势,强化学科特色,增强学术实力

作为一所具有长期行业背景的高校,沈阳工业大学几十年来立足服务装备制造业,相关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了较强的实力,已建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一批品牌专业和优势学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这些学科与辽宁省经济发展布局极其契合,与辽宁省“两大基地,三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使学校为制造业服务具有很强的直接性和适应性。为此,学校坚持“依托机电类优势学科,植根老工业基地,服务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与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学科,积极发展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的新型、交叉学科,有效促进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努力形成特色学科体系。

学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形势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构筑学科基地,改善技术装备,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汇聚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作为学术研究的帅才和将才。汇聚杰出的学术骨干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汇聚强大而又精锐的创新团队和优秀学术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石。近年来,学校建设的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学科建设的某些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现有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传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4个省重点一级学科、16个省重点二级学科,构筑了与装备制造业具有高度吻合性的优势学科群。建有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风力发电技术工程技术中心、高电压强电流与新型电机重点实验室、复杂曲面数控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基地。沈阳工业大学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学术实力极大增强。

发挥专业优势,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沈阳工业大学作为行业背景高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和行业技术骨干,为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不仅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就业基地。与学校建立了紧密的人才供求关系,还成为学校长期稳固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学生的专业教育、生产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提供了优异的条件和充分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规格有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此,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特色。一是以雄厚的优势学科基础为支撑,努力打造以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示范专业为代表的优势品牌专业;二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诚朴乐群、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与装备制造业高度吻合的工科特色专业群和为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多门类专业集群,使沈阳工业大学成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准确把握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坚持“重实践”的育人传统,始终将实践教学改革作为重点,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有效促进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使学生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建立牢固的工程背景概念、掌握扎实的工程实践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先进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充实、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用得上、立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大批毕业生在企业中发挥技术骨干和中坚作用,他们中成长出一批企业老总、总工、技术部门负责人和自主创业的企业家。

发挥区位优势,强化科技服务特色,构筑科技创新重要基地

随着辽宁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和沈阳市“四大发展空间”宏观发展布局的推进,沈西工业走廊将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学校与沈阳机床集团、辽化集团等多家大企业毗邻。利用这一地理位置优势,沈阳工业大学紧紧围绕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两大主题,确立了“坚持特色、自主创新、服务经济、自我发展”的科技发展战略,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科技工作快速发展。

一是改革校内科技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实施了以科技创新业绩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全员岗位聘任制,从制度建设上确立了有利于创新的激励与鞭策机制;完善并强化了科技工作津贴制度,使“自主创新、服务社会、支撑发展”的需要与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建立了科技工作学校、学院两级管理的机制,学校对学院实施跟踪过程的目标管理。建立二级学院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评估机制;实施管理创新,坚持服务第一、科学管理的理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完善相关政策,并制定了校内有关科技风险的规定,鼓励科技人员承接更多的科技合作项目;重点支持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方向,注重规划和引导科技人员凝练相对稳定且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创新方向,着力体现相关团队技术特色的融合性、成熟性、适用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十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部级计划项目100余项,省部级等计划项目80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600余项,完成了一批获得社会认同的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应用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共取得鉴定成果、国家专利500余项,获得雀部级以上科学技术三大奖励101项。2007年科技经费总量达1.5亿元。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沈阳工业大学充分发挥本校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从过去的项目合作,发展为全方位的技术合作,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建立实质性的联合体组织面向相关行业的技术协作队伍。加强校企技术人员互访,密切合作,为有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部级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平台,加强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与新产品开发,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支撑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与资本的有效融合实现技术资本化,使科技成果与市场更紧密地对接,把专家的创造性与企业家的积极性更好地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2005年,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单项最大项目经费额度为1360万元,2006年,系列合作项目经费额度达到8000万元。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从整体上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催生经济、社会效益,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已转让多家企业,仅大连高金数控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值就达1.2亿元。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凝聚高水平人才队伍,为跨越式发展筑牢基础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走“科技兴院”之路。一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二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三要科技为先,技术创新;四要以人为本、造就人才。通过科技创新锻炼和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科技队伍,提高医疗技术整体实力,保证整个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促进医院的全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医院 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坚持科技创新,走“科技兴院”之路。近年来,医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以强带弱,鼓励竞争”的指导思想,不断增强科技发展意识,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促进医院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是实施科技兴院的前提

    医院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困境中求发展的关键在于走科技发展的道路。一是更新观念,确定新思路。面对高科技浪潮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我院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理念,在内涵建设上选择突破口,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动力,确立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以强带弱,鼓励竞争”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高质量、快节奏、创一流的发展目标。二是创新机制,制订规划。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制创新是关键。我院先后建立了“优势为先、突出重点、抓大放小”的学科建设机制,“注重特色、创新发展、绩效激励”的技术创新机制,“积极引进、养用并重、鼓励冒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选准名家、横向联系、借势发展”的合作发展机制。积极实施“优化学科战略”和“加速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医院实际的科技强院之路。三是加强管理,整章建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没有好的工作绩效,没有完善的“游戏规则”,就没有工作的正常运作。我们先后制定了科技奖励制度、研究生培养和报考制度、外出进修学习管理、学科带头人选拔和使用等一系列制度,强化科学管理,使医院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如:我们要求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必须有自己固定的研究方向和相关的计划内研究课题,并进行年终考评,作为职称晋升、学科带头人选拔的必要条件。这些措施为着力打造龙头、名牌学科,努力形成优势特色技术,积极培植名医、名家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保证,促进了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是实施科技兴院的基础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龙头,只要抓住了这个龙头就能实现以强带弱的指导思想。在重点学科建设上本着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互补优势、着眼发展的原则。注重五个结合:(1)多学科结合。要求各学科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攻关。科研工作要规范化、系统化、系列化,克服科研工作各自为政,单打一的被动局面。我们认为,只有大协作,才能大突破。以急诊科、icu为骨干,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为依托,组成心血管病救治中心,形成“接力式、全方位、高水平”的急危重病救治体系。心血管内科、麻醉icu、心胸外科等学科联合,推动了心脏移植和冠脉搭桥技术的快速发展。(2)内外结合。为占领技术制高点,争创一流,积极支持参加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主动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来我院讲学和积极主办各类学术会议以及专题学术讲座,使得医院广大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3)学科与技术结合。优势技术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一流的技术和特色,学科才能持久发展。如血液内科原来基础弱、特色不明显,就选择骨髓移植为技术突破口,使该科整体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还如心内科,开展射频消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项目之后,其社会、经济、技术效益大幅度攀升。(4)学科与人才结合。学科发展取决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使用。医院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和使用管理办法”,确立了选拔使用标准和长远的培养计划,建立了拔尖人才专项基金和科技发展基金等。(5)技术与设备结合。近年来,我院抓住机遇,瞄准国际一流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大胆引进高新设备,建立新学科,培植新重点,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拓宽了医疗服务的范围和种类,为社会提供了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也带动了整体学科技术的发展。

    3  科技为先,技术创新是实施科技兴院的关键

    科研水平以其承载的医疗技术水平高低为标志。以科技为先导,瞄准学科前沿,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是科技兴院的前提。(1)以高新技术促进科技兴院的发展。高新技术是医院的标志和核心竞争力,注重技术创新,医院的发展才有后劲。心血管内科冠心病介入诊疗、心胸外科的冠脉搭桥手术、普通外科的腹腔镜技术等,既奠定了重点学科的优势技术地位,又使各项技术形成系列,带动多学科技术开展。(2)瞄准技术前沿,形成专科特色。近年来,我院在生殖工程、脏器移植和微创外科均获重大突破,先后开展心脏移植、骨髓移植、纤维外科、冠脉造影等新技术、新项目数百项,部分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项目填补省内及地区空白,形成了介入、微创、组织器官移植、生物治疗等优势技术群,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技术发展。(3)引进高新设备,发展高新技术。高新设备带来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近年来,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引进spect、射频消融仪、神经中央监护系统、数码胎儿远程监护网、眼底激光仪、蛋白芯片检验系统、荧光定量pcr扩增仪、各种内镜、基因工程成套设备等大中型医疗设备400余台(套),发展了激光、放疗等高新技术,带动了影像、放射、检验等学科整体实力的提高。

    4  以人为本,造就人才是实施科技兴院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优势资源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需要依赖教育、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教育、经济和科技的结合,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不仅为富民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且有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把潜在的科技生产力变成现实的先进生产力。江苏的科技和教育资源丰富,是支撑江苏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促进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建设应适合江苏的省情,能充分发挥江苏的优势。大学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具有优秀的人才和研发团队,有装备、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图书资料等种种优势资源,因此依托地方院校优势资源的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平台构建和机制创新,将是促使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和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地方高校优势资源促进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是由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实施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从隶属关系上分析,地方高校主要是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相对应的,强调的是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并管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把地方高校的范围进一步界定如下:由省级政府管理的,以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地理化与之相适应,这就促进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为区域发展服务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使之在当地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中成为智力、技术资源中心。高等学校要着眼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搞好教育、科技和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而且,大学、科研院所的生存和发展无疑需要地区的支持,只有将大学、科研院所中的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融入到江苏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中,学科建设才可能迅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门学科得以生长的前提和保障,加强、促进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学科建设是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

为此,大学、科研院所与地区知识经济发展协同合作,实现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应面向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重要步骤。

2006年江苏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19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9所,地方高校110所,占了92.4%,从总体来看,这些高等院校拥有众多知识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具有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及扎实、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基础。不仅是江苏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而且还有大批拥有精密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实验室。因此,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地方高校的优势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更好地结合,是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以服务为宗旨,强化地方高校在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江苏的高校应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独特功能和作用,积极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文化建设等方式,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形成紧密的一体化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立足服务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江苏地方高校应围绕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中心积极进行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1)优化人才结构。江苏高校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结构,按需培养,专业、科类和层次结构要尽量与地方经济、产业、技术结构及调整相适应,这样才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多样化需求,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为根本宗旨,以优化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3)与当地各企业紧密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创新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模式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科技创新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教育、科技和经济结合中的定位和功能需要做出新的调整,高校应充分发挥在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开创新局面,创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

经过反复的探索,已经出现了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一些成功的模式,例如广东省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省级行政区城内,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吸引全国高水平大学与全省的企业和地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浙江大学模式――学校同省内各地市县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把浙江大学的发展与浙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上海三区联动模式――对杨浦的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实行统筹规划、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城创新体系;河北太行山模式――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引导和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扎根农村,建立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促进地区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面对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中产学研结合的新变化,江苏高校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1)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2)坚持以优势学科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3)要坚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好地为江苏经济建设服务,要把学校的发展同当地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

3.与地区产业发展互动,推动地区产业发展

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江苏高校的产学研结合要适应这些新经济形态特殊的产业特点、发展规律和创新需求。(1)各高校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层次、专业和学科、科学研究基础、人员等实际,结合江苏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确定各校的科研定位,这样全省高校才能全面、有序、合作、高效地做好科研服务社会的工作。(2)各高校应集中资源重点研究江苏主导创新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链结构和区域互补优势。在此基础上,以关键技术为突破点组织联合攻关,推动联合创新信息平台、联合公共平台、联合实验室及其他产业联合项目的发展,进而促成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掌握,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系列和技术系统在江苏的形成,提高江苏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促进江苏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创新,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依托地方高校优势,促进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的机制设计

1.依托地方高校优势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设计

依托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科院校优势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设计上应打破创新资源封闭的局面,整合和集中公共服务、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人才培训、技术支撑功能,在学校为企业搭建自主创新平台,使学校科技资源与工业界紧密结合,最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学校科技资源的自主创新体系。

平台包括以下内容构成:依托地方高等工科院的基础设施优势,提供包括网络服务、图书资料查询服务、分析和测试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学校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体系。学校要大力推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形成高校科技创新的拳头;引入社会的相关资源,实现包括行政服务、成果展示、技术中介、金融服务、人才中介服务、商业服务在内的“一站式”配套服务;与政府协作,设立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利用依托学校的品牌和资源,通过公共关系、媒体采访、网站宣传、多元广告等方式扩大平台的知名度。充分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为平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大学科技园作为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平台的一种载体,已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实践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结为定位不够明确、渠道不够畅通:对于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分,大学科技园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定位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渠道不畅通主要体现在:(1)高校资源利用渠道没有完全畅通,科技成果流失严重。(2)投资渠道不畅通,科技园缺少提供创业基金和进行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3)人才输送渠道不畅通,园区和高校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输送机制。(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大学和科技园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问题出现。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园的作用,需要创新科技园的运作模式,建设畅通、开放、无阻碍的“绿色”大学科技园。“绿色”大学科技园将是目标定位准确、各种渠道通畅、崇尚创新、创业、创优、自由开放的载体。以“绿色”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将能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形成创新的文化,产生产业集聚效应,促进成果的转化、人才的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再通过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配合,形成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链条:科技成果大学科技园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竞争主体。

2.依托地方高校优势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设计

充分发挥依托地方高校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势,在围绕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确立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这两个焦点问题,以促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巩固,打破创新成果的转化瓶颈为目标,设计运行机制。

机制的设计充分围绕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确立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这两个焦点问题,依托平台自身的优势展开:

(1)在平台上帮助企业打造R&D中心

目前大多数企业还不能依靠自身力量构建自己的技术中心。据统计,对于江苏这个一流工业大省来说也只有6%的内资企业建有技术中心,这表明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在通过校内优势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各类服务平台的配套建设,努力为企业搭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①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平台上与高校建立联合技术研究中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②成立专门机构履行联合研发中心管理的职能,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促进联合研发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

③联合研发中心以集成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同时加强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成熟化、配套化,使科技园成为集成技术的创新基地和成套技术的集散地。

(2)整合学校和社会的工业设计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大量的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造成这个瓶颈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有价值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只是处在小试阶段,成果的成熟度不够,缺乏作为整个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即为产品生产、制造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的工业设计,从而没有相应的成套装置与成套技术。而且,目前很多专业性的设计院所大都缺乏原创性的技术成果而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导致有些专业性的设计院所面临生存的危机。为解决上述成果转化和工业设计中原始创新不足的两个瓶颈问题,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工程化,可采取以下方式:

①学校可与专业设计院所进行战略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共同发展。从而为广大的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工业化技术,有指向性地转化和应用相关领域的工业设计成果,从根本上打破瓶颈制约,使得研发、设计、企业自主产权三位一体,加速成果转化。

②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集成技术,在申请专利保护的基础上,尽快发展成为拥有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化工程公司,扩大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贡献度。

(3)制定多种激励措施,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

充分利用平台上的各种专家资源,帮助、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孵化。

①成立由专业人士管理的成果转化专项基金,鼓励成果转化,并做好成果评估工作。

②成立包括技术、管理在内的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出谋划策,为成果转换中将会遇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保障孵化成功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8

自筹经费项目申报指南

 

一、高新技术领域

(一)总体安排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按照省、市《大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行动计划》部署和“强链、补链、延链”的科技需求,以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为目标,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产业技术、高性能新材料技术、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产业链发展开展科技攻关和理论研究。

(二)支持重点

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优先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加强虚拟化技术、大规模并行处理、网络信息获取、数据存取、数据传输、数据可视化、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保护等大数据和云计算核心技术研究;优先支持智能监控、智慧家居、智能交通管理、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移动设备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优先支持网络、通信与新型电子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优先支持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加强北斗与物联网、云平台、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的综合应用服务模式研究,开发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的北斗定位、导航、授时终端产品及应用系统等。

2.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优先支持机器人本体及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与应用;优先支持新型传感器、数控加工设备、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优先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等先进交通装备研发及应用;优先支持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技术研发与应用。

3.新能源产业技术:优先支持新型光伏电池与组件性能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先支持氢能存储、高功率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先支持智能电网技术,加强新型智能配电、分布式新能源及智能电网发展前沿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大规模分布式发电能源的并网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灵活并网集成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开发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监控技术及装置、分布式供电系统并网和换流标准化装备和产品等。

4.高性能新材料技术:优先支持oLeD、石墨烯、碳纤维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优先支持高比刚度、高比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结构的高性能有机高分子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光电转化效率柔性晶硅材料,具有光传输、光转换、光电耦合功能的新型特种陶瓷材料、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以及其它新材料技术和产品研究。

5.科技服务业发展∶优先支持科技研发、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企业和专业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研发设计、虚拟实验、技术交易、创业辅导、科技金融等新型服务模式和服务平台建设开发;优先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验检测产品及关键技术研究。

6.重点产业链发展:围绕我市新型显示、机器人、现代通信、大数据、氢能等产业链,开展“稳链、补链、强链”有关研究。

(三)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需满足申报通知要求,项目执行期一般不超过3年。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企后备培育库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项目;优先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承担项目;优先支持省级以上高新区内单位申报项目;优先支持联合市域外特别是京津科研单位及重点企业申报项目;行政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申报或参与项目。

(四)业务咨询方式

高新技术科  5212183

二、农村科技领域

(一)总体安排

重点围绕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节水增效可持续发展、绕农业绿色优质生态关键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数字农业与智能化农机装备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为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配置先进创新链,用先进的技术、绿色的模式、经济的投入、科学的标准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支持重点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投入品及关键技术研究;农业绿色高效肥料产品及关键技术研究;耕地质量保育技术研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绿色农产品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畜禽健康养殖及环控标准化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农业生产与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农机装备智能化技术研究;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

重点围绕粮棉油、杂粮、蔬菜、林果、畜禽水产等五个方面开展种业科技创新,建立集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快繁、试验示范一体化的种业创新体系。

(三)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需满足申报通知要求,项目执行期一般不超过3年。优先支持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主体或园区入驻企业申报项目;优先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承担项目;优先支持研究、转化国内外一流技术及重大科技成果、急需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先支持科技扶贫项目等。

(四)咨询方式

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   5212185

三、社会发展科技领域

(一)总体安排

重点围绕卫生健康、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社会公共事业创新等四方面开展技术研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回应民生关切,稳步推进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健康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科技供给,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二)支持重点

1.社会公共事业创新。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发展热点问题,重点围绕我市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城市安全与发展、政法科技、应急产业、文体事业等领域重点科技需求,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为提高我市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2.卫生健康创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我市疾病防治和公众健康的问题与需求,推动一批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应用示范,提高我市疾病防治、公共卫生保障和服务能力。

3.生物医药创新。针对我市生物技术、医药产业、康复器具产业发展需求,加快生物技术前沿布局,加速推动生物技术在工业、医药等领域融合应用。

4.资源与环境方面。以资源开采和综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要针对资源勘探开采和综合利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三)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需满足申报通知要求,项目执行期一般不超过3年。优先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承担项目;卫生健康领域涉及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以及涉及伦理和人类遗传资源的,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项目申报单位法人需对所申报内容的真实性、伦理安全、技术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安全性等负责,申报系统审核通过,单位同意申报即视同完成审查。

(四)咨询方式

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   5212185

    四、软科学研究

(一)总体安排

突出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重大任务,聚焦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凝练研究课题,为创新型廊坊建设实现新突破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服务支撑。

(二)支持重点

1.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重点围绕全市科技改革、政策创新、发展战略、服务管理等,选取相对稳定、连续研究的项目,提供服务团队、研究成果、决策咨询智库支撑。

1.1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围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分析我市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找准问题与薄弱环节,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开展深度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提出建立京津冀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模式、载体支撑、建设路径、建设方法与重大举措。

1.2面向“十四五”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突出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以全球视野、全局思维系统谋划“十四五”我市科技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针对平台经济、跨界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业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提出适应我市发展阶段、引领我市经济跨越提升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建议。

1.3京津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及政策研究

围绕临空经济区、首都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探索构建“京津研发、廊坊孵化产业化”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主要体制机制问题和政策制约瓶颈,聚焦三地创新链协同,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科技园区共建,聚集创新人才,共享创新要素,互联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研究提出重大政策举措建议。

1.4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研究

借鉴省内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构建我市资源共享、需求对接、成果互用的军民融合管理体制,以及建设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实验室等的重点领域和具体布局进行研究,提出建议措施。

1.5我市科学普及能力建设研究

深入研究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标体系,通过详实的数据挖掘、客观的区域对比,分析我市科普目前的基础和发展现状,剖析科普工作特色与短板,围绕提升我市科学普及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拓宽科普资源、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作用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1.6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估体系研究

围绕建立健全我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政策效应评估体系,梳理我市现有科技创新政策和国家支持创新有关政策,编制科技创新政策“一本通”。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分析各类政策中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条款,整理分析政策落实中执行标准不衔接情况,提出政策跟踪评估、优化政策体系、健全评估框架、完善评估方式方法等对策建议。

1.7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案例研究

梳理供给侧改革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及时搜集分析整理出我市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成功改革措施、机制模式、经验做法,建立典型案例,为我市各级各部门提供借鉴。

2.重点领域研究决策项目。结合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各类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出重要对策建议。

2.1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县域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策研究

通过调研县域科技创新水平和县(市)经济发展动力驱动模式,总结县域科技创新水平与经济发展模式间的相关规律,寻找制约县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探索破解县域科技创新发展困境、加快提升县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方法路径,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2.2核心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重点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先导和未来产业等,研究提出我市5+1,7+6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2.3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研究

通过对环首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等的深入调查分析,构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农业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和有效模式,以机制和模式的建立打破各行政区域和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有关对策。

2.4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

围绕部级高新区、部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区和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的任务要求,从产业化经营机制创新、科技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面,研究提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应采取的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对策。

2.5我市新型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研究我市新型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对比国内主要省市新型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和政策措施,分析和总结前期成功企业案例,研究新型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和快速成长的主要促进因素,提出我市发展新型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的对策建议。

(三)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需满足申报通知要求,项目执行期一般不超过2年。同时,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选题属于软科学研究范畴,纯社会科学领域的项目不予受理。

2.项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导向,注重研究的实证性、对策性、操作性。      

3.申报项目时,申报单位应围绕优先主题选取涉及的研究内容自行命题,突出当前研究重点。鼓励组建跨单位、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团队。

4.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研究团队骨干人员一般不少于5人,牵头人所在单位从事该优势领域和方向研究的专职人员在3人以上,近几年有相应的研究基础。

(四)咨询电话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9

【关键词】学生基础;学生需求;学生成果

Discussiononprimaryschoolinformationtechnologyclassroomenvironmentoptimization

ZangLi’na

【abstract】primaryschoolinformationtechnologycourse,duetoitsuniquetimes,interestingandpractical,welcomedbypupils,butalsohavequiteonepartstudentdoesnotlovelearninginformationtechnologyknowledge,butatmanyotherderivedfactors(suchasgames)justlikeontheinformationtechnology,strengthenthecomputergame,theentertainmentfunction,weakenedthedisciplines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olsfortheunderstanding.

【Keywords】Studentsbasedon;Studentdemand;Studentachievement

如何将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引导,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更好地体现学科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就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出了非常现实的要求。我认为要实现信息技术的“学科突围”,让信息技术课散发内源性的学科魅力,关键是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以高度的学科责任感,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和尊重,学会合作与分享,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我近几年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借鉴其它学科优秀教师的经验,我认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环境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了解学生基础,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相对于许多传统学科而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环境更加复杂,学生差异性更大,教师可控的资源更加丰富,学生的话语权(对学习工具的控制权)更大,因此,如何调配好各种教学要素,做好充分的预设和课前准备,成为优化课堂环境的先决条件。

1、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我校使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采用任务驱动,所创设的任务具有趣味化、生活化、社会化、综合化等特点,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手头有充分的学习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资源搜集工作如果全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的话,对于每周两课时的课程计划来说总会捉襟见肘,因此,我们就应该在课前充分考虑学习资源的提供,来保证课堂效率。另外,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还必须注意合法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如教学素材,哪些教学素材是老师需要提供给学生的,那么老师在课前就应该将素材准备好;如果希望学生自己准备的,就应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时间。

2、建设完善的教学平台。除了学习资源的准备,在每堂课前还有许多常规的准备工作要做,如教师机、学生机工作是否正常,网络是否畅通等等。这里尤其重要的就是教学平台的完善,教学平台(教学广播、交流系统)是否可用,教师操作是否熟练,将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对评价、反馈等环节的影响更加直接。因此建设完善的教学平台也成为优化课堂环境的重要内容。

3、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客观上给以操作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麻烦。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情况下,根据个性发展需求,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既要让多数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又要让少数学生完成较高学习任务。

二、满足学生需求,实现课堂师生的平等交流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为课堂优化环境奠定了基础,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各项准备的效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资源、网络之间的多维有效交流,是优化课堂环境关键所在。

1、教师引领,优化学习过程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引领可以成功地展示课堂的高潮,课堂导入部分的第一高潮与课堂展开时的第二高潮相得益彰,造就一堂成功的课。导课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一门艺术。巧妙的导课能先声夺人,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欲望。教师在课堂的引领,不只限于导课,在课堂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可散发出教师精彩引领的魅力,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果有很好的帮助。

2、自主探究,注重学习过程的任务激励。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接受,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非常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结合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的特点,为学生设置明确的任务,组织学生探究,已经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常态,这也为优化课堂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3、学科整合,体现学习过程的学科交流。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工具学科,信息技术教育,不能自我孤立,为技术而学技术,必须将其它学科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于其中,形成“立体式”的学习。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在学生原本感兴趣的其他某学科与信息技术课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诱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执着探索。这就是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中的“全学科环境”。

三、展示学生成果,注重课后的实效延伸

科学技术的优点篇10

关键词自主创新;税收优惠;税收政策

一、税收政策与自主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

1.创新活动的特征

(1)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效应和高风险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而筹集财政资金,并且用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①技术创新具有非竞争性消费的特征。技术创新一旦出现,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消费的数量,增加一位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而且,其他人对技术创新的使用和消费,不仅不会使技术创新减少,反而会使创新增加,诱导新的创新出现。②技术创新具有非排他性特征。技术创新一旦出现,其高度的外部性使得排他成本很高,创新所有者不可能或很难排除他人对创新的使用。因为知识创新者一旦把知识创新隐藏起来,那么他的创新就很难被承认,而如果把知识创新公开发表出来,知识创新的成果就展现在公众面前,就不再是知识生产者的私有产品。

(2)技术创新对税收政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其中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用户参与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在这整个活动中,许多环节都涉及税收政策,比如工资的扣除标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技术创新融资的税收政策等。因此,技术创新对国家的税收政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2.税收政策与自主创新关系的比较静态分析

关于税收支持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如何,一般是利用“创新”的生产函数与有形产出(如专利或新产品的声明)之间的关系(griliches,1984)。根据“创新”生产函数,我们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衡量一国创新活动的水平。政府的税收政策是否有效,就是观察这两个指标前后是否发生变化。这里选用r&d投入作为衡量企业或其他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指标,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探讨税收政策对于微观主体的激励作用,见图1。

图1中横轴为代表性厂商自主研发的r&d投入,纵轴为其他资本要素投入,包括外购高新技术产品。该代表性厂商在得到r&d税收优惠之前,等成本线为lm,等产量线为q1,点c为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在得到税收优惠之后,厂商所面对的等成本线发生变化。因为税收优惠的存在使得自主研发的r&d投入价格下降,等成本线为ln,均衡点也从c点变为d点。在新的均衡点下,r&d投入从a点上升到b点,r&d支出增加。单个企业如此,在行业总体上也应当表现出企业r&d投入的增加。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从纯理论角度,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给与收入分配方面的让渡能够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二、我国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税收优惠总体目标和配合关系不明确

(1)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目标缺乏科学、统一、系统设计

系统性和规范性较差,优惠政策总体目标和配合关系不明确。在政策设计上,长期以来我国税收优惠侧重于产业链下游,对研发环节给予支持的税收激励政策只占很小的比例。现行税收政策对生产设备投入、技术引进给予的优惠幅度、限制条件、获取优惠的成本各方面都优于创新性研发,企业自行研发或生产设备享受不到同等的优惠条件。

(2)税收优惠范围偏小、带有较多地区性色彩

现行税收优惠局限于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软件企业以及实行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项目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我国所有有科研开发项目的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中,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因此现行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也只能是微不足道。

2.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成果转化期,鼓励的重点倾向于科技成果,对研究开发前期、中期的税收优惠力度较小。现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虽然也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这样的政策激励作用下,企业就把重点放在引进技术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上,而对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投入不足,同时也造成生产线的重复引进和最终产品生产能力强大,而中间产品、配套产品及一些重要原材料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现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实际上是针对结果的优惠,而对创新的过程并不给予优惠。

3.税收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抵消了税收政策优惠的力度量

(1)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

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只允许企业抵扣购进原材料所含进项税金,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存在对资本品重复征税问题,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抵扣制度,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是无形资产和开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入比较大,可抵扣项目比较少,如引进和购买专有或者专利技术的支出、人力支出等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增值税负担偏重,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严重制约了该类企业的发展,降低了创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已出台消费型增值税暂行条例,故不在政策建议里做赘述。

(2)对高科技人员收入的税收优惠力度不够

人才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因素,对科技进步的鼓励和刺激,最终要归结到对科技人员个人纳税的优惠上。而现有的税收政策并没有体现对与人力资本教育的支持。对高科技人才的收入没有给予真正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问题也没有得力的税收措施。个人所得税没有考虑科技人才教育投资成本大的情况,没有实行税前足额扣除的优惠。对红股征收个人所得税阻碍了企业内部技术人员持股制度的推行。对技术人员的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征税,削弱了技术人才投身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对成果进行转化的热情。

3.所得税优惠方式效果不佳

我国现阶段税收制度以流转税为主,而鼓励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主要以所得税为主。这虽与国际上税收优惠的通行做法一致,但由于我国的税制结构不合理,使优惠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企业从优惠措施上得到的好处不多,使优惠政策失去刺激力度,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不佳、亏损、微利企业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以所得税为主的优惠措施,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形同虚设,无法起到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具体思路

1.建立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法律体系

为了解决现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的繁杂、零散、混乱等问题,应借鉴许多发达国家做法加快有关科技税收方面的立法步伐,提高科技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并创造条件尽快对科技税收优惠实施单独立法。我国现行科技税收法律的层次较低、权威性差。因此,应对一些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例、法规,通过必要的程序使之上升到法律的层次。对目前零散在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各种通知、规定中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归纳梳理,结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优惠的目标、原则、方式及其措施、范围、审批程序等内容,消除现行法规之间矛盾、重复,加强科技税收优惠的规范性、透明性和整体性。应赋予地方一定限度的税收立法权,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与中央地方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管理权限的划分,以提高行政效率。

2.健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税收激励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必须突出国家未来的产业政策向,同政府的科技发展计划一致,税收激励政策应在实现科技发展战略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从注重单向技术向注重集成创新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当前税收激励政策目标重点:①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②重点支持技术的自我研发;③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兼顾传统技术改造。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应将目前主要针对创新技术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税收优惠,逐步转化为对研发补偿和中间实验阶段的税收激励,以通过税收优惠体现“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逐步健全以研发激励为核心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并且,激励重心应当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移,充分体现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性。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重点确保对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以及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稳定支持力度,建立了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科技工作特点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

3.形成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性税收激励机制

(1)加大对科技人员的税收优惠力度

我国现行税法几乎没有针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使“以知识为本”、“以人才为本”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企业发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对高科技人才的优惠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对高科技人员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按应纳所得税额减征30%;②对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开发取得特殊成绩获得的各类奖励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③对从事科研开发人员以技术入股而获得的股权收益,实行定期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

(2)完善所得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①所得税优惠对象的重心应从产业链下游向上游转移。重视运用优惠政策使企业“形成创新能力”,优惠重点应从目前生产销售环节向研发环节转移,即由产业链下游向产业链上游转移,逐步确立研发环节税收激励在整个税收优惠体系中的核心地位。②针对自主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远远高于传统产业的现状,允许其工资总额比照软件行业据实扣除或适当提高计税工资水平,减轻科技型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③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市场风险较大,投入的广告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高的情况,建议采取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适当提高广告费用扣除比例或据实扣除,以体现税收公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第一课题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7年第4期:29~38页.

[2]彭继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1期:32~43页.

[3]董再平.支持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7年第1期:80~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