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7:21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1

财务管理对于金融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财务管理增加了金融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金融企业的业务就是资金融通,与其他非金融企业相比有一条风险链,就是财务风险引发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又引发财政风险,因此规避风险对金融企业尤为重要,而财务管理能够规范企业的财务收支行为,从资金的筹集、运营、成本费用、收益分配、评价评估、信息披露等一系列财务活动都通过流程和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范。其次财务管理提升了金融企业的价值创造功能,金融企业依靠资本运作产生效益,我国出台新会计准则之后,金融企业也开始向提高资产收益率方面转变,而财务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费用开支,从而增加投资收益;再次财务管理塑造了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效合理的财务管理能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金融企业长期持续有效经营。

二、金融企业资金安全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组织体系上,目前,金融企业的资金安全管控组织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在资金安全管控组织体系中,营销部、发展策划部等资金安全管控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衔接不合理并且分工模糊不清。因此,相关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明确其相应的管理职责,如监督管理电费资金的收入,还需要细化管理、收集、安排、使用工程资金的职能,如不加强资金的管理就会导致监督、管控资金的职能丧失。

(二)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滞后。1、资金预算考核机制不完善。金融企业在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上,虽然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但是其机构的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对于业务部门的管控约束力度不强,并且其资金预算的决策深度还不够、分工不科学合理,从而使得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运行不顺利,其组织体系的功能作用不明显。2、资金预算管控松懈。一些部门还不完全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重视业务预算而忽视资金预算,重视预算制定而忽视预算的执行,缺少预算评价和考核,致使企业资金预算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其失去了权威性。

(三)资金监控体系不健全。对资金监控的内容不仅不健全,其监控标准也不完善。当今,金融企业资金监控和业务监控的对象虽然很明确,如财务部和监察审计部主要负责对资金进行监控,主管业务的职能部门负责对业务进行监控。但是资金监控与业务监控的衔接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业务监控的主体较多,而资金监控的方法和标准不相同,并其两者之间不能有效的结合与衔接,使得其自身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利益的纠纷,相应的权力机构对资金管理也比较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使得公司的运营不协调。

三、强化金融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检查,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内控环境,企业内控主要包括合理设置企业的营运机构、明确财务岗位的工作职务和责任、具体化资金业务的流程、重视企业文化等,从而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以此加大对资金风险的控制。其次是要强化风险评估,这个主要是针对风险发生的预防和控制,不仅要确定风险管理部门,还要制定风险应急措施,一旦发生资金风险,在第一时间有应急方案可采用。再次是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在财务各部门之间以及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加强协调,搭建沟通的桥梁建立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又次是要落实内控的牵制制度,内控牵制主要是指经理人、监事会、董事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制衡,以免某一方权利过大损害公司利益。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2

关键词:金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化的经济形式使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金融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金融企业的自身经营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的现代,如何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如何进行管理,以应对当今的市场经济形势,是保证金融企业自身生存的必要条件。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当中,需要从投资到分配进行全程的管理。财务是企业的命脉,对于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更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决定金融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在金融企业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的同时,相应的历史机遇也随之而来,金融企业抓住机遇,进行适当的自身调整,可以实现快速的发展,是金融企业保证自身发展动力的重要工作,管理和技术决定了一个金融企业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润最大化是追求的重要目标,做好利益最大化要进行良好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实现金融企业自身的最大收益。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指金融企业自身个历观念的创新和变化,同时也应该包括金融企业整体的经济理论和内部组织的发展,同时依靠技术的和管理的,实现金融企业自身的强化,不断的融入新鲜的力量,保证金融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能力。

1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人员认识不足在金融企业内部的管理团队中,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金融企业的内控意识不足,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当前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内部管理监督的认识上,只停留在传统的监督工作和管理牵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整体的管理意识。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存在意义,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完善的财务管理的意识,或者在管理工作当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落实与实施,浮于形式。在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中,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态度较为随意,对于公司的现金流和公私支出管理混乱。在我国一些私人金融企业当中,由于经营者大多是金融企业所有人,在日常管理中进行家庭化管理,难以保证自身财务工作的水平。在资金的周转管理上,管理者不能认清资金的时间价值,难以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为金融企业提供资金支撑。同时,资金利用上难以达到有效利用的目的,整体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1.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一些漏洞,整体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形成一个从计划到实施和监督的整体规范的流程框架。金融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依然满足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约束和管理机制,在实际财务管理中造成工作难以开展。金融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也造成了在资产控制上不能全方位的发挥财务管理的效果,忽视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控制。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内部监督和考核机制也不够完善,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1.3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不足财务管理工作过于沉重,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又缺乏足够的科学管理知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凭借传统的财务管理经验进行工作。在金融企业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指导内部员工如何办事,在目前中小型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员工管理办事方式较为陈旧,内部管理不规范。在财务管理上缺乏一个完整的部门,难以覆盖所有的公司部门和人员,不能渗透到金融企业具体的操作环节和业务领域中,整体控制制度局限在会计控制上。金融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认识有所差异,造成金融企业内控的制度不能充分的执行和认识,造成整体管理混乱。部分金融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过于注重暂时的利润,不能建立良好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规划。

2如何解决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涉及各个方面,要实现切实的需要对金融企业的理念、发展战略、制度体系、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改革,对金融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3

关键词: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意义;途径

1.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金融业属于一种风险较高的行业,金融风险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多层次的改革,外资不断进入国内市场、金融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财务管理在金融企业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财务管理不足引起的。所以,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使企业资金科学合理的利用,使风险降到最低,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取得不断地进步。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是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宏观要求,一是我国经济改革在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一些制度还在探索,一些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使得经济实体在经营中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我国企业的经营风险意识较为薄弱,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三是经济要素更加活跃,在增大机会的同时也增大了风险;四是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竞争的加剧,使经济实体面临更多的选择机会,需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综合衡量;五是经济改革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作保障。

2.科学财务管理对于金融企业发展的意义

(1)科学的财务管理,使企业的财务行为更加规范,增加企业处理风险的能力。金融企业的特殊性要求其财务管理必须以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企业多方面的权益以及社会范围内经济秩序为目的。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从筹资管理到绩效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中都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规范企业的收支行为,使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2)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使金融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断提升。随着新会计标准的颁布,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业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原来的单一盈利为目标转变为以提高收益率为工作重心。所以,金融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得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以此来控制企业的支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效益性等目标。金融企业内部从固定资产公职到零散办公用品的添置都需要报到相关部门,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转的过程中需要资金的部门无钱可用,不能实现顺利的周转,不该使用资金的部门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着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制约着金融企业的发展,合理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其创造价值的职能,提升企业的业绩。

(3)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使金融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经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这就对金融企业或者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金融企业培养独具特色的竞争力,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做出贡献,创造更多的价值。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财务管理报告为基础来进行分析和说明,最终提出改进的方案或者意见。因此,假如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其经济效益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预防和抵御风险的工作也无从谈起,除此之外,金融企业的其他问题也不会及时、如实的体现出来。

3.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企业内部的决策流程,通过规范来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当前,金融企业内部的重大事项会大部分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影响,企业的投资分析报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金融企业内部并没有严格按着该报告的标砖标准来进行决策的执行工作。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经济分析学者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宏观微观动态之后得到的专业的政策意见。国内经济分析学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素质越来越高,直接为金融企业理性的决策奠定了基础。金融企业的决策流程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济利益,做到长期健康发展,约束领导层的行为和权利,以防其利用权利之便谋私,真正管理风险,创造价值。

(2)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加大企业内部相互监督和检查的力度

增强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最主要的就是要强化其执行力。增强其执行力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企业内部风险评估的工作,确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第二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比如人力资源政策等,明确岗位的职能和责任以及相关业务流程,加强对风险的控制;第三,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做好反馈工作;第四,严格落实企业的各项制度,特别的控制牵制制度;第五,建立多样化的内部监督形式,注重监督的效果,并且要做到现场与非现场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的效率,重点要做好要害部位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工作。

(3)充分利用外部的监督体系和财务的监管职能

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规范核算工作的方法和流程,预防和化解危险,是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各财政部门需要采取制定可行的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企业中财务管理的问题,避免出现范围较大的金融风波。第一,要做好财政监督工作,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双管齐下;第二,要做好金融企业的考核和评价工作,认真分析其财务的现状;第三,充分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为金融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标准;第四,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联合,为违法行为严肃处罚。

(4)使财务管理逐渐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专业化

财务管理体系所要求的信息量较大,传统的财务会计资料不能满足如此的到信息量需求。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的推行。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企业需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的培训,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风险识别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行为的规范程度、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以及经济价值的创造,最终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新时期金融企业要将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做出贡献。(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4

【关键词】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意义;途径

1.引言

金融业属于一种风险较高的行业,金融风险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多层次的改革,外资不断进入国内市场、金融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财务管理在金融企业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财务管理不足引起的。所以,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使企业资金科学合理的利用,使风险降到最低,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取得不断地进步。

2.科学财务管理对于金融企业发展的意义

(1)科学的财务管理,使企业的财务行为更加规范,增加企业处理风险的能力。金融企业的特殊性要求其财务管理必须以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企业多方面的权益以及社会范围内经济秩序为目的。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从筹资管理到绩效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中都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规范企业的收支行为,使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2)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使金融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断提升。随着新会计标准的颁布,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业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原来的单一盈利为目标转变为以提高收益率为工作重心。所以,金融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得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以此来控制企业的支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效益性等目标。金融企业内部从固定资产公职到零散办公用品的添置都需要报到相关部门,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转的过程中需要资金的部门无钱可用,不能实现顺利的周转,不该使用资金的部门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着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制约着金融企业的发展,合理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其创造价值的职能,提升企业的业绩。

(3)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使金融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经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这就对金融企业或者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金融企业培养独具特色的竞争力,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做出贡献,创造更多的价值。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财务管理报告为基础来进行分析和说明,最终提出改进的方案或者意见。因此,假如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其经济效益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预防和抵御风险的工作也无从谈起,除此之外,金融企业的其他问题也不会及时、如实的体现出来。

3.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企业内部的决策流程,通过规范来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当前,金融企业内部的重大事项会大部分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影响,企业的投资分析报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金融企业内部并没有严格按着该报告的标砖标准来进行决策的执行工作。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经济分析学者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宏观微观动态之后得到的专业的政策意见。国内经济分析学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素质越来越高,直接为金融企业理性的决策奠定了基础。金融企业的决策流程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济利益,做到长期健康发展,约束领导层的行为和权利,以防其利用权利之便谋私,真正管理风险,创造价值。

(2)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加大企业内部相互监督和检查的力度

增强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最主要的就是要强化其执行力。增强其执行力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企业内部风险评估的工作,确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第二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比如人力资源政策等,明确岗位的职能和责任以及相关业务流程,加强对风险的控制;第三,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做好反馈工作;第四,严格落实企业的各项制度,特别的控制牵制制度;第五,建立多样化的内部监督形式,注重监督的效果,并且要做到现场与非现场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的效率,重点要做好要害部位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工作。

(3)充分利用外部的监督体系和财务的监管职能

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规范核算工作的方法和流程,预防和化解危险,是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各财政部门需要采取制定可行的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企业中财务管理的问题,避免出现范围较大的金融风波。第一,要做好财政监督工作,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双管齐下;第二,要做好金融企业的考核和评价工作,认真分析其财务的现状;第三,充分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为金融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标准;第四,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联合,为违法行为严肃处罚。

(4)使财务管理逐渐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专业化

财务管理体系所要求的信息量较大,传统的财务会计资料不能满足如此的到信息量需求。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的推行。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企业需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的培训,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风险识别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行为的规范程度、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以及经济价值的创造,最终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新时期金融企业要将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印朝,于渤.基于价值管理的金融企业财务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4).

[2]和瑞华.从源头防范和化解金融企业财务风险[n].金融时报,2006—12—22(2).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5

(一)经营风险

常指金融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或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在实务中,财务信息系统瘫痪、业务流程不畅,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等都是经营风险爆发的透因,也常会因企业经营成本上的压力,等加剧经营风险破坏程度。

(二)市场风险

这是由于市场价值与价格的波动造成的金融企业预期经营目标和收益不能完全实现的风险,在市场环境下,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环境的正常运作。其中,物价、利率、汇率等不确定因素形成的波动风险,甚至在有价证券中存在的流通风险、到期风险等都促使市场风险的增加。

(三)环境风险

这种风险是不可控,有时需要积极主动应对去。例如,自然风险中的火灾、地震等。法律风险的产生多为金融企业的违规、违法等经营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期中最为常见是银行业务人员在放贷、担保或融资等业务上的违规操作,渎职行为;证券业务上存在的内幕交易、操控股价等经营上的违规、违法行为。而政策风险则出于对政策的理解不透,缺乏全面的认识,使得一些不具备成熟条件参与者对政策解读错误导致决策失误的风险。

二、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首先,宏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当前金融行业中,一些企业管理系统墨守陈规,过于传统,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显得那么苍白,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不适应性导致财务管理上欠缺,极易引发财务风险的出现。其次,从业人员对财务风险认知不足导致风险的产生。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人员对风险重视程度是主观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而在金融企业中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对风险的认知不足,缺乏防范意识,一旦风险来临,无从应对,造成损失。再次,财务决策上的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缺乏科学、合理、实效性的财务决策是现阶段许多金融企业存在弊病,往往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财务风险加大,经营损失增加。最后,不清晰的企业财务关系增添了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金融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资金管理与利益分配不清晰,致使权责不明,程序混乱,监管不严等现象时常发生,财务资金使用效率低,坏账、滥账造成的资产流失严重,都加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三、金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

(一)主观认识不到位,制约了财务风险控制的实施

当前,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内在的、外来的、企业自身的、复杂多变的等等。对财务风险的认知程度不深,认识不足是金融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通病。抓经营,要效益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理念。而在过度地侧重于目标业绩的追求,忽略了潜在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管理,则无法保证金融企业资产的质量。主观认识不到位也会导致一些信托公司的经营模式与经营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位,鼠目寸光缺少了前瞻性,从而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不高,影响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

早在2008年政府部门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现代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做出明确的规定,对金融企业从业人员内部控制的作用予以肯定,业务人员的自我风险意识、自我评价、自身职业素质等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实施的有效性。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财务风险变化的不确定性,造就了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复杂,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就越高。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高超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此外,还要掌握风险预警与防控技能等知识。然而,在实现工作中,从业人员并不具备此项技能,水平不高,风险意识差,警惕性低占有大多数,应当引起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足够重视。

(三)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信息化程度不高,阻碍了财务风险控制正常运行

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控中信息畅通的重要性予以了肯定,金融企业信息化程度高是财务风险控制中信息畅通的重要手段。而完善的内控机制也为信息的畅通起着保障作用。看,我国许多企业信息掌控不到位,无法及时跟进财务风险控制的人员对融资储备情况等相关信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在缺乏及时地信息沟通下,极易造成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从而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财务管理的控制制度存在着漏洞,影响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效果

当前,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开支混乱、浪费现象严重,例如,车杂费、水电费等各种开销的名目众多;而人员多,效益不高,也加剧了成本支出,基于上述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控制制度的不严谨,存在漏洞,进而增加了财务的风险,也大大削弱了风险控制工作的成效。

四、加强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遵循原则,建立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有效地控制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完善财务控制制度是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控制制度,才能使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实施变得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这也是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前提与保障。完善制度至少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合法性。合法性是开展控制工作的基本前提,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在规章制度允许的框架内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第二,整体性。制度的制定要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全面考虑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中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第三,适应性。制度的制定要与时俱进,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制定中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最大程度地保证制度始终处于优化状态。

(二)提高业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现如今是信息化程度高,日益变化发展变化迅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顺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在建立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积极地组织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促进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增添了防范措施等相关的管理模式,对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的预防能力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贸易金融化;虚拟经济

一、公司财务概述

1、公司财务概念

公司财务又称公司金融,公司财务活动也即公司金融活动,是指组织企业金融事务、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任何企业只要生存,就要投资、筹资、生产、销售,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发生资金的收支活动,这些资金的收支往来构成了企业种类繁多的金融活动,以及在组织这些金融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公司金融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处理和协调好这些问题。

2、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公司财务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受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基本上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投融资活动,公司金融等同于企业财务会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筹资、投资等金融活动愈发重要,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区别就更明显。

第一,侧重点不同。会计侧重计量、分析与报告,财务侧重决策和管理;第二,面向时间范围不同。会计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为依据,对过去交易进行确认和记录。财务注重未来,在对历史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营业务应不应该发生、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依据不同。会计依据国家会计制度,而财务管理的依据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意图,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决策权;第四,目标不一样。会计的目标是真实、准确、科学、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和依据。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股东财富和利润最大化;第五,结论不同。会计核算受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要有一本“真账”,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明确财务与会计的区别有利于企业避免会计和财务不分,有利于企业构建架构体系,对企业内部运转进行分工。

3、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

投资、融资和营运资金管理是公司主要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长期筹资、投资决策及营运资金管理。此外,还包括财务计划和预算的编制、财务预测、财务控制及公司兼并、收购、重组决策等。公司金融决策的过程就是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

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特征

1、贸易金融化趋势明显

(1)贸易金融的内涵与功能。贸易金融是银行在贸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从功能上来说,贸易金融服务从贸易结算、贸易融资等基础服务拓展到信用担保、保值避险、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具体来说:一是贸易结算是最基础的贸易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国内和跨境的交易结算,促成企业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仍是银行贸易金融服务的起点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二是贸易融资是贸易金融的核心,贸易融资总是与贸易相伴而行,为贸易活动中的各方提供资金支持。

(2)贸易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发展到特定阶段对融资需求增加,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对融资的需求不同。有的企业到成熟期要扩大产能适应市场,需要增加融资。有的企业一开始运营就需要大量资金。以大宗商品为例,大宗商品产业链上的价值挖掘具有环节多、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企业依靠自有资金往往难以同时支持其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价值创造活动。因此,企业迫切希望通过银行融资,依靠资金的杠杆,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是传统的贸易难以为继,需要结合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以获取利润来源。以大宗商品领域的有色金属铜为例,中国是铜的消费大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铜的交易市场透明度非常高,单靠传统的买卖价差已经不能维持企业的盈利。然而因为不同市场利差、汇差、商品价格等的不同,企业可以通过期现套利、跨期跨市套利、期权等工具实现收益。

三是世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但全球化进程使得金融资源能够重新分配,资源共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行业在国与国之间渗透力更加深入。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模式,贸易金融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通过市场渗透给我国银行和企业带来了范本;另一方面,因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企业有动力从资金成本低的区域设法获得资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2、虚拟经济规模日益膨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张。2012年底,全球股票市值、债券余额及金融衍生产品的柜台交易余额合计约771.4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0倍以上。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名义平均交易量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左右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

相较于虚拟经济的迅速扩张,实体经济占一国总产出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自1947年以来,美国实体经济这一比例从89.5%下降到2012年的79.8%,而中国从1980年的96.2%下降到2010年的89.2%。两个国家的数据说明实体经济对GDp的占比明显萎缩,贡献度有所降低,相应地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膨胀,对GDp的贡献度逐年增大。

三、后危机时代经济新特征下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1、贸易金融使得公司金融活动更加多样化,财务管理的专业深度和广度都需要提升

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内外部交易模式、财务活动更为复杂,财务活动已超越简单的结算和融资。为此,企业更需要嵌套到交易流程中的金融服务,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增加了公司流动资金的管理难度,公司越来越重视对日常业务运作中现金流量及余额状态实时、全面、精细化预测和充分利用。

以大宗商品融资为例,相比于传统贸易,大宗商品融资更注重产品方案的个性化设计,从采购、运输、仓储到销售都需要配套不同的金融服务。除传统的信用证、备用信用证、贴现、押汇等常见金融产品外,还涉及期货保值、仓储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活动。相应地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提升到一个高度,不仅要熟悉金融活动本身,还要将金融活动贯穿到业务执行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资金的融通以及风险的可控。

2、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司财务管理有更广泛的视角和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力

如今的跨境金融活动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融资者的过程。资本不但能在某一类市场上实现跨境流动,而且能在不同类型市场之间迅速转移。这就使得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之间、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由于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风险的传递速度也迅速提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公司财务管理更需要具有敏锐的视角和判断力。

四、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1、公司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公司组织架构不科学,企业高层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公司缺乏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有些公司组织架构不合理,尤其在民营企业里,产权单一、集中、封闭。企业中高层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务中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

反映到治理层面多会产生如下问题: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者合一,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这严重阻碍高层管理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的过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导致决策的经验性、专断性、随意性和非理性。企业的决策通常都是企业主自己说了算,企业主的经营理念、作风、文化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营: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由于这种单一产权的封闭性,使之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2)企业面临投融资瓶颈,资本运营存在盲目性。企业融资难,加之融到资金后投向使用又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使得资金运营无效。一是融资期限和投资期限不能良好匹配,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使得全盘投资受影响。二是即使资金能基本匹配,但因投资后管理、运营、测算缺乏合理的财务核算监控机制,造成实际投入成本远大于预期。三是缺乏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高层决策失误导致资本运营过分追求规模扩大,不能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财务管理,重销售、轻财务,缺乏资金成本、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观念。

2、财务管理的改进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企业要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可持续成长,就应实施规范管理,在其治理结构上尝试创新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比如,进行企业产权的多元化改革,真正形成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形成有效的委托机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有效的委托一关系,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

(2)科学进行投资决策,完善投资活动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争取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避财务风险:一是进行财务预测;二是进行收益质量的分析和管理;三是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四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3)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贸易和金融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学科,还需要在金融、经济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展,在企业发展中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李心愉:公司金融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纪平:论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0(24).

[3]陈四清:贸易金融[m].中信出版社,2014.

[4]成思危:人民币国际化之路[m].中信出版社,2014.

[5]倪国爱、张敏:徽商文化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瓶颈[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080-02

1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000万户,主要生产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其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主要分布在沿海江浙一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中小企业所吸纳。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细胞。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不同国家对其界定有不同标准,其特点是规模小、资金投入有限、生产成本低、经营模式灵活、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等。虽然,中小企业以其组织成本低廉、经营方式灵活、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但是,也正是因为其灵活性和小规模性,中小企业在控制风险、抵御风险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所带来的打击,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局势。

从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有限,其财务制度大多不健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有限。并且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体制的影响,造成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瓶颈的出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显重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组织资金的高效运作,处理好企业的财务问题,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瓶颈

(1)资金量有限,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不同,其主要是民间资本自发组织而成,很少有国家政府资金的支持,资金实力比较薄弱。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虚拟市场来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但是对于大多中小企业不具备向公众发行债券和相应的还款能力,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还比较困难。究其根源,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比较低,资信相对较差,高负债的运转导致中小企业的风险偏高;其次,我国没有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扶助部门,目前我国的优惠政策主要停留在大型国有企业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再次,商业银行鉴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贷款热情不高,或者贷款限制条款多;最后,中介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融资平台。

(2)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的存货控制环节比较薄弱,缺乏最佳库存量管理体系,积压的存货造成资金周转失灵,非货币性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浪费严重;其次,财务的部门职能不明确,不能很好地为其他部门服务,财务机构仅局限在会计核算及资金调度方面;再次,会计核算工作没有统一的规范化操作,现金支出的管理不严格,审批责任不明确,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也不严格,导致回收资金发生困难,另外,会计档案的借阅和归档也缺少明确的制度规定;最后,税务筹划、财务计划与监控、资金管理、决策支持等职能缺少相应的机构和岗位平台支持。

(3)财务控制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缺失,财务监控不力。由于中小企业大部分是由民营资本投资设立的,投资者本身也就是经营者,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未分开的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企业对现金管理松散,导致企业资金不足或者限制,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友情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网比较混乱,容易产生三角债,回收账款比较困难,严重阻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总体看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不健全。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实行家长式管理模式,企业领导单线控制财务,权利集中,但是往往又控制不住,于是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缺乏风险控制系统等问题。

3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1)扩大企业融资渠道,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我国中小企业单一的融资渠道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营运。中小企业应该从增多融资渠道和完善自身发展两方面作出适当的改进,另外,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引导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第一,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目前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我国的金融机构首先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然后探索新的项目和发展途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各部门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对金融部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根据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企业效益为目的的原则,对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力度以及信贷支持力度上进行加强,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第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等专业化服务机构。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难以找到合适的抵押物和担保单位,以及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高,银行债权难以维护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可以在政府的领导下,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或者运用企业互保、联保等多种形式解决中小企业担保困难问题。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8

(一)金融政策和市场不完善

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出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其整个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的金融政策也深刻影响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的金融相关政策和市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在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中也做了许多调整,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时,也必须以国家政策为基准。但是现在我国的许多金融相关政策仍然很不完善,财务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时又必须在这种金融市场中进行,加上当今货币交易中许多主体规模都不大等问题,都影响了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正常运行。

(二)企业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现在的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资产负债状况都十分不合理,由于集团负债是企业集团大部分来源,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来自于投资者。而企业集团负债中大部分又来源于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等资产,大多数是流动负债,这种负债结构是十分不合理的,急需调整。企业集团的融资主要是来自于子企业的存款,也就是常说的内源性融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短期内负债过多,长期情况下十分缺乏使用资金。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也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没有很强的偿还能力,这也成为我国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重点问题。国际的最佳财务公司流动比率是200%左右,但是我国实际的财务公司流动比率大多还都不足100%,说明我国财务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非常差。同时我国许多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比正常值也偏高,甚至高达90%,这个数据说明了我国财务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也非常差。另外,现在的财务公司经营范围也都非常狭窄,大多局限于企业集团的内部,如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贷款业务等,缺乏多样化的业务方式来提高财务公司的竞争能力,阻碍了财务公司更深入的发展。

(三)资金风险管理水平偏低

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业务在不断拓展,因此财务公司现在随时面临着混合经营下很大的资金经营管理风险。对于这些风险,有些管理者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财务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注重短期的利益,不惜进行各种违规操作,无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另外一些管理者面对风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将规避风险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样虽然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但同时也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两种应对风险的态度都是财务公司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低的表现。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改进策略

(一)完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

改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现状,首先需要对当前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应机制进行完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对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进行大力支持,鼓励多种金融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融入到金融体系中。在颁布相应金融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金融监督体制,主要是信息披露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保证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健全相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在制定相应制度时,需要将国民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提供与国有经济均等的机会,对于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经济管理不应当过多干涉,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保证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更加顺利。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还需要增强市场化运作的意识,改善传统的服务方式。财务公司相比商业类银行,在专家技术、相关政策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客户群只限于集团内部的各企业成员,数量十分有限。但财务公司可以利用这一的特点,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商业银行不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因此,财务公司需要认真研究自己负责企业的具体金融服务需求,尽量满足每个客户的需求,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最终牢牢绑定所有成员企业。

(二)改进财务公司的融资模式

除了完善相应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财务公司现有的融资模式也应当得到及时的改进。只有构建全新的融资管理模式,才能够完善资金管理活动。财务公司应当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企业内部融资方式,通过并购其他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获得运营资金。发行债券和股票是我国财务公司长期融资的方式,由于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上市融资的许可,债券发行就成为财务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另外财务公司也可以通过商业票据、债券交易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财务公司必须保证盈利,才能够保证整个公司的发展。可以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优化,财务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进行投放和收回,保证其利润的稳定,从而保证财务公司的偿债能力。财务公司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的管理和零营运资金的管理。资产负债的管理主要指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总量的平衡,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盈利。零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指降低流动资金的比例,重点考虑资金的盈利情况。在实际情况中应当充分运用好这两种思路,在最低的风险下保证资金的最大利用率。

(三)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构建财务公司资金管理体系。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员工的防范风险意识。另外,公司本身内部也应当加强监控力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对于资金结算中心也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在操作和信用方面都尽量降低风险。运用多种手段如外部审计、岗位牵制等,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在风险识别、评估个监控等环节加强风险识别,最大限度地分散或规避风险。同时,财务企业可以搭建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金融管理过程中,高效管理财务公司的资金。财务公司可以将现代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建立起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利用网上银行向客户提供更全面快捷的服务。网络银行相比传统银行,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财务公司更好地发展。财务公司应当冲破传统的与银行竞争关系,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应当充分抓住网上银行飞速发展的时机,发展相应的网上业务。为所负责的集团所属企业提供网上贷款、网上支付、财务管理咨询和网上资金委托等多方面网上服务。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客户信息进行搜集和掌握,深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成员提供合适的服务。财务公司还应当创建全新的资金集中管理形式,保证资金管理的高效率,集中管理集团的账户、票据和资金。

三、结束语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9

一、财务管理的松、假、差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

1.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如在办理资金进出手续时无章可循,法规资料不齐备;拨付资金不按业务的进度和节奏进行,造成损失浪费;以报代管,管贷不管收,资金回收工作抓得不紧,造成大量的呆帐、滞帐,不良资产越积越多。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贯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准确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发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2.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近几年,金融公司财会核算的虚假性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所有者权益虚置,资本金不真实;搞帐外经营,设立帐外帐;会计科目混淆使用,帐帐、帐款、帐实不符;通过人为调帐使资产负债比例达标等。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但这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的整体利益。

3.理财技能的低下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忙于日常的记帐、算帐,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理财技能贫乏,对急需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4.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财务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贪污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拨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二、强化财务监控职能,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1.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化和合理化。①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②建立财会咨询队伍。可建立由财会部门牵头,即由精干、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和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又具一定财会知识的业务人员组成的财会咨询队伍,定期提供较详实的分析报告和建议供领导决策。③直接参予决策。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属下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应牵头组织活动,资深财会、审计人员应成为该委员会成员。④为了明确决策责任,全面掌握业务情况,财会部门要建立投资、融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2.严格、认真的财务控制机制。首先,要强化制度控制。金融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会制度,对会计核算、现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配、银行帐户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下发各部门和职工执行。企业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对财会基本知识和财会制度的宣传和,实行合格上岗制度,并制定执行财会制度的奖罚条例,把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职工及管理者的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来考核。其次,要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如若发现疑点,必须马上中止所办的有关手续,待事情弄清楚以后再办理,切不可盲目从事。第三,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第四,加强同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发现有违反财会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

3.真实、的财会信息处理机制。首先,应整顿工作秩序。公司对现有公司的资产、负债、投资和融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核查,调整不实的帐务,以达到帐款、帐帐、帐实相符,尽快纠正会计核算中不真实、不规范的。其次,实行财会信息责任制。上级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查出问题只追查财会人员的责任或只对单位罚款的作法,明确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责任。对财会人员按其工作特点制定责任制,对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予以监督,并进行考核评比。此外,要抓好规范化、标准化会计基础工作。对财会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范围要进行调整、改进,建立财会工作新秩序。人民银行应举办有关的培训班,对金融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之全面了解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律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核算与理财能力,为防范金融风险打下基础。

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篇10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企业面临日益显现的财务风险。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尽管不能立竿见影,其效果也很难量化,但能推动企业练好“内功”,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升级”,将有助于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化解财务风险,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途径及表现

   1.1外贸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企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

   2007年,我国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7.5%,其中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电子等行业的出口额名列前茅。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这些行业因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增幅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此前被高速增长的出口销售额所掩盖的财务风险,开始显现。

   1.1.1坏账风险。据商务部数据,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增长了3倍左右。我国企业对外出口八成以上采用信用销售形式,欧美国家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时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企业出口形成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1.1.2汇率风险。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但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出口造成压力,还使企业应收外汇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41%。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1.1.3筹资风险。有些行业民营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资所需资金,较少来源于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更多依赖于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受前期紧缩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资本市场暴跌,金融机构惜贷,企业正常融资受阻。

   1.1.4现金流量风险。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和偿还债务本息,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以上财务风险的共同作用,使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难免陷入倒闭破产的境地。

   1.2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企业财务费用上升,利润空间被挤压

   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钢铁、石化、汽车、施工及房地产,对信贷资金的依赖比较大,因此财务费用对其利润的影响十分重大。受前期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这四大行业中国有企业的财务费用,2008年1~9月同比分别增加62%、71%、65%和73%,而2007年同期增幅为39%、-6%、22%和33%。由于非国有企业债务资金成本往往更高,因此其财务费用的压力也更大。受此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外投资者新增资本投资步伐明显放慢。

   1.3汽车和房地产两大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下降的严峻考验

   当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时,消费者一般会改变家庭支出决策,并首先考虑推迟甚至取消汽车、住房等特定产品的购买计划。这已导致汽车和房地产行业连续数月的销售低迷。而汽车和房地产普遍被视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其对零部件制造、钢铁、建材、施工、装修、维修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甚高,使其财务风险通过上下游传递,形成连锁反应。

   1.4财务风险日益显现

   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国际需求萎缩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运行出现利润负增长、现金流量不足等情况,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显现。第一,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急剧增加。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9%和0.3%。而在2007年同期,这两项指标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4.9%和45.7%。截至2008年9月,我国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07年同期增加102.9%。第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股东投资回报水平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股东累计投资的当期报酬率。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6.4%,比上年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第四,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规模增大,营运资金吃紧。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增加,必然加大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第四,资产负债率略有上升,利息支出压力增大。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发生的财务风险,将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加大财政支出,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财税政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往往是企业。2.1加强以现金流管理,增强自身的风险“免疫”能力经济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在此基础上,如果企业还有更多的现金流,就能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投入、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战略转型和扩张,真正地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而这要求企业具备财

   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此次金融危机波及的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即使处于同一个行业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的陷入“危”境毫无生“机”,有的却能化“危”为“机”,其中最大差异就在于现金流是否充足。要及时总结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广为宣传或者财务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2.2重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设,扭转企业粗放管理的局面

   我国许多企业存在财务管理粗放的问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仍停留于会计核算层面,对外部条件变化引发的财务问题缺乏分析和应对能力。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涵盖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的方方面面,其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设,主要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制定实施财务战略,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企业应当分析金融危机中的产业状态,结合近年来经营发展和财务管理情况,理清经营思路,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加强财务战略管理。第二,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健全财务运行机制。通过成文的制度,确保财务管理贯穿各个业务环节,并健全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激励与财务监督机制,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第三,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加强风险管理的人才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较强,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掌握国家相关财政、财务、金融、税收、资产管理等政策法规,又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