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科研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8:03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1

1.1教育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冲突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虽然现存的教育目的存在培养“道德理性人”、“生活自然人”和“现实社会人”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培养出一定的符合特定理想目标的人。然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①经济的目的是如何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教育目的的理想性和经济目的的现实性直接促使了教育经济学内部理想和现实冲突的生成,这表现为在教育领域中追求教育公平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冲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专业技术培训的冲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大学自制的冲突等。

1.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冲突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多数国内学者认为,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②虽然目前的大数学者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但教育经济学在现有理论构建和具体研究中还是难以摆脱简单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教育问题的顽疾。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冲突突出地表现在把教育问题或教育过程简单地看作经济问题或经济活动,进而完全用经济学方法来处理教育经济问题。

2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原因分析

2.1学科性质的交叉性

教育经济学滥觞于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而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对改革开放初期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引进发展到今天以中国国情为土壤的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越来越多地从部门经济学向交叉学科性质转换。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教育学与经济学相交叉融合的学科必然面临着将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整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括了从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到内容体系和具体论点的各个方面,需要对这两门学科进行非线性的交叉和综合是引发上述冲突的根源。

2.2研究主体专业背景的差异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主体大多是教育学和经济学学者,伴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队伍的专业背景不断扩展到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不同学者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内容体系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如经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应该用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的逻辑和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一些学者甚至基于经济学的“显学”地位蔑视其它学者的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而教育学者大都坚持教育经济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最终要为教育服务,并抨击教育过程的经济化,提出要重视教育学在教育经济学中的价值规范作用。

2.3学科发展的欠完善

教育经济学在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推动下于20世纪60年代初步形成,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被引入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研究对象和边界模糊;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的逻辑体系;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③此外,教育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偏重定性研究、缺乏自主创新和研究不规范等问题。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欠完善不仅造成了其内部的冲突和分歧,而且还削弱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现实的解释力与影响力。

3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平衡

3.1研究价值取向的确立

确立正确的价值研究取向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基石,价值取向的关键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正确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建立有利于平衡教育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冲突。教育经济学所涉及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微观层面学校的有效运行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价值取向不能简单地确立为为经济或者教育服务,而是要基于相应的研究对象确立不同的研究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经济学正确的研究价值取向是:在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为经济服务,而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为教育服务,且在宏观和微观领域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权衡问题。

3.2不同研究者的对话

不同学科背景教育经济学研究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主要途径。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的专业背景的多学科性一方面加大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和分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队伍。教育经济学要想成为一门既不从属于经济学,也不从属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更好地为教育和经济服务,不同的学者就应该抛开其专业背景的立场和视角,真正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经济学者要摒弃其用“硬科学”眼光来看待其它学科的立场,在研究注重教育规律;教育学者要抛开对教育问题进行经济学的偏见,在研究中主义经济学方法和理论的运用;其它专业研究者要努力在研究教育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其学科背景丰富和发展教育经济学的理论。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2

第一,要辩证地看待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是要充分肯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国际学术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不能概括经济学的全貌,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以及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当我们把它当作“经济学顶尖荣誉”的时候,是希望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注,把中国经济学研究推向国际化。主要包括观察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视角、研究问题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等等。我们要透彻地看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正精神在于:为经济学研究在方法上、手段上、符合现实上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模型,并且激励人们不断创新,深化对经济学和经济系统本身的认识。因此,我们不应带有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应该关注和学习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正精神。二是不能盲目推崇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智慧、方法和立场,有些概念、论点和方法也具有现实意义,但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或“剪裁”中国的经济。

第二,要清醒地看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倾向性。在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有32位是美国籍经济学家,占整个诺贝尔经济学获奖人数的56%。究其原因,除了美国较强的研究能力以外,最重要的是美国长期控制着经济学领域中的评选话语权和影响力。实际上,这是有其阶级立场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我国有些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具有普遍适用性,否定其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这些学者大概不知道,就连西方经济学家也并不都讳言他们的阶级立场。例如,凯恩斯说过,“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凯恩斯这位在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公开宣布自己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这与那些在经济学阶级性问题上遮遮掩掩或避而不谈的经济学家相比,要直率得多。事实上,西方一些经济学者在提出某些经济政策建议或对不同社会制度进行评判时,通常都离不开特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判断。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豪尔绍尼指出的,价值判断经常在经济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经济学家所做出的政策建议以及他们对不同经济组织体制的优缺点所做出的判断。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洛也指出,社会科学家跟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倾向和各种价值判断。不论社会科学家对此是否承认,他们选择的研究课题、提出的分析框架以及所使用的话语,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还有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也指出:受经济学的训练是很有益处的,这意味着他们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但学习西方经济学也有不利的地方,因为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私有制度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肯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它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判断。

第三,要正确看待经济学中的数学化倾向。自威廉・配第在经济论文中最早运用数学以来,经济学与数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学的应用,不仅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工具,也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我们认为不能否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价值,但经济学研究应该合理利用数学,不能“数学化”,不能“滥用数学模型”。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有些判断往往无法量化,只能用抽象思维加以描述。国内有学者提出“经济学运用数学的尺度”问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由于过度追求数学的表达方式,使本来可以用文字或简单数学方法表述清楚的理论变得十分复杂,从而增加了他人学习和研究的成本。我们必须看到,数学是经济学者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但工具本身并不能创造理论。过分强调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只会使数学成为经济学的主人,经济学家反倒成为数学的奴仆,失去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和真正的科学性。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必须克服以往忽视运用数学的缺陷,但又要防止走上过度数学化的另一个极端,才能把科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人文精神与数理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研;区域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117-04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全面参与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研究任务,承担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量占总数的50%以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年均保持在80%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占总数的65%,发表的SCi论文比例约占全国总数的85%[1]。在这当中,地方高校科研占据半边江山,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随着国家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相继出台,高校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如何发挥地方高校科研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成为地方高校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内在功能,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德国高等教育进入全盛时期后,柏林大学开始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必须开展科研。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适应资本主义对拥有新知识、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美国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确立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极大地满足了技术和管理层面对人才的需求。《美国科学与技术》(朱斌,1999)系统介绍了美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成就、国家政府的政策扶持及管理等情况,《英国科学与技术》(刘云,2002)对英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产学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具体的探讨。我国从上世纪末才开始对其进行关注,但大多是从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从地方高校科研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今后,随着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活动的日益增加,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相关经济学理论

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建立,为高校科研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如发展经济学、科技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理论以及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等。

发展经济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它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近年来呈现出研究内容趋于具体化、研究范围趋于国际化、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融合的趋势。

科技经济学理论。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明确承认技术、信息要素所有者凭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是合法的,使技术、信息要素的贡献成为确定收入份额的依据之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使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服务经济建设需要用科技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

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原理和规律,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主要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支出的经济效果。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投入,而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主张实现均衡发展。因此,更适用于综合实力较强高校或优势学科内部的协调指导。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是一种优先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理论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经常被引用和借鉴。地方高校综合实力相对弱,一般多采用集中发展重点学科的方法,打造特色专业,使其在相应的优势学科上发挥服务作用。

三、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符合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是地方高校科研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发展经济学、科技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国外高校科研中得到较好运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高校科研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推动已从理论探索发展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实践。美国高校所获得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12%,其研究结果直接推动美国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英国高校科研评估在具体评估操作过程中都是以学科为评估单元,按照各学科科研质量进行排名的,做法值得借鉴;芬兰政府在高校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5%;德国高校科研面向未来,加强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日本重视产学研合作,采用多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瑞典每年的高校科研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我国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同时,高校也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提升自身实力。江苏注重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将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列为教育现代化16项重要指标之一;广东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适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强化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广西坚持科教工作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使广西高校科研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浙江高校加强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服务,开辟产学研合作之路;安徽采取有力措施,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区域发展战略;黑龙江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的途径越来越多,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宽,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山东高校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作为科技兴校的重大战略,找准科研服务地方的着力点。但总起来说,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优劣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1.优劣势分析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高校科研具有独特的优势:丰富的科技、社会科学人力资源,一定的科学研究实力,一定的科研优势。具备这些优势,就有能力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诚然,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重点高校相比较,在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科研队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3],使得地方高校科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各种困难和曲折,甚至出现科研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科研定位不准,科研影响甚至冲击教学[4]。因此,按照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功能,需要地方高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谋划科研发展大计,积极探讨高校科研改革创新之路。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高校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教学成果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可能。高校要强化区域意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视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沟通,把自身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环境中,在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服务范围。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立足点,要借助丰富的人才与技术资源优势,将服务地方经济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5]。

潍坊学院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服务潍坊行动计划》以项目为纽带,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的优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以研究开发、承接科研课题、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成果转让等形式,扎实推进与60多家已签约企业的战略合作。紧紧抓住潍坊加快“三区”建设的机遇,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组织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搭建学者与政府领导、企业家对话交流平台,为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近5年来,使科研成果大幅提升,科研经费成10倍提高。

2.对策与建议

在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在遇到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高校应抓住机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对策,积极发挥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为自身发展打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首先,明确科研定位。地方高校科研必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在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中要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实现互动,达到良性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共赢[6]。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是地方经济建设本身的需求。按照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地方高校要从发展的实际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从学科交叉创新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从优势科研方向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

第二,建设科研平台。地方高校科研要发展,需要争取政府的重视与投资,联合企业共建研究平台。山东省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状况总体良好,居全国上游[7]。按照科技经济学理论,高校与企业合作是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区域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第三,加强人才管理。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带头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地方高校科研带头人,做好重点扶持高层次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凝炼科研方向,形成科研合力;要打开“围墙”,整合与形成科研研发团队;打造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领军人物;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科研人才积极开展科研服务活动。

第四,规划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8]。按照教育经济学理论,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打破传统设置,调整规划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势学科,实现协同创新,提高服务能力;要以较高的研究水平赢得社会声誉,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第五,激发科研活力。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在把握知识型员工内部激励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的前提下,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个人奖励与团体奖励相结合、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目标[9]。培养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参与或承担区域经济建设科研项目,使其快速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建立合理的高校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活动人员职务职称评审制度,完善人才破格提拔制度、科技人员奖励和激励制度,稳定科技人员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4

杨继国,男,重庆市云阳人,中共党员,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之前,先后当过农民、村干部、中学英语教师和银行职员。200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经济思想史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工作;200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分别在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专业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曾担任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职务。是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经济问题》等多家期刊的固定审稿人。

二、研究领域

主攻专业为经济思想史,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研究重点是《资本论》及其相关的劳动价值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改革现实,解决中国问题,尝试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在企业理论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为源头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其实践,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强调“劳动者”和“经济民主”,研究“鞍钢宪法”对现代管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企业改革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尝试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企业理论,并将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作比较研究。

三、研究成果

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1部,参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代中国经济问题透视――政治经济学普及读本》的编写工作,在中外公开刊物发表经济学理论和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等奖1项,3等奖2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一般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其有关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中央级、省级媒体关注,在马克思经济理论,尤其在《资本论》研究方面和企业理论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特点,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

四、主要论著

1、价值运行论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

3、马克思的增长理论与现代增长理论比较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4、“进入权”:企业理论发展前沿,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5、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扩展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人力资本产权:一个改变公司治理理论的命题,经济科学,2002年第1期。

7、不完全合约的逻辑悖论与企业理论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8、马克思的需求理论: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9、GHm模型的理论演化及其发展方向,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10、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发展方向,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

11、《资本论》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构,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12、逆向激励、国有企业监督与职工剩余控制权,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5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建设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技术经济学自创建以来,解决了一些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如下表所示:

项目

基本理论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应用领域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科技成果产业化,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与计量分析方法

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6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7

随着我国实行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经济法学的越发显得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集经济、和管理于一身的边缘科学,也具有强烈的性。针对经济法学存在的许多,例如:以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看待新事物、新问题,因而产生许多困惑,又很难自圆其说。许多人被局限于传统部门体系已有的思维模式,无法从新的视角审视经济法特有的内涵及其价值。探讨经济法的研究,其意义在于重视方法对学科建设与的作用。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研究者是否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关系到经济法学科的建设。方法不是目的,也不是万能的,但方法可以揭示理论,使理论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展现出来,使理论体系化、明晰化、科学化、促进理论的完善。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本质、功能、方法的层次,探讨方法在济法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济法学研究所的方法体系,希望能因此引起经济法理论工作者对方法论的重视。自觉进行方法训练,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工具来揭示经济法律现象的内在本质,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一、认识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本质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特征:1、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客观性在于它的源泉是客观的。2、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受各个时代实践活动方式的约束,并且随实践活动方式发展而演化。3、经济领域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经济法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深化,决定了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具有的层次性、多样性。4、研究方法具有主观性。二、方法作为认识工具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构建和创造观念产品的工具和手段,认识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基本功能,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2、运用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实质就是信息加工、处理、转换的过程。3、不同方法决定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三、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基本有3个层次:1、抽象思维方法:2、经济法学科研究方法;3、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来,系统工程的方法也在法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或原有研究方法的新组合,新观点、新滚滚而来,正所谓得“鱼”不若得“渔”。

关键词:方法 本质 功能 体系 探讨

,经济法学研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以固有的思维模式看待新事物,新问题,因而产生许多困惑又很难自圆其说。许多人被局限于传统部门法体系已有的思维模式,无法从新的视角审视经济法特有的理论内涵及其价值。另外,经济法研究还需要在方法工具上进行创新,建立符合经济法学科的方法体系。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研究者是否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也关系到经济法学科的建设。经济学是研究有关国家权力介入为特征的经济领域问题的法学学科,有其突出的广博性和复杂性。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经济法研究除了传统的方法以外,应借鉴其它学科的方法和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从同层面来透析经济法律现象及其。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是有关经济法的方法论问题,从本质来看是认识经济法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基本方式,从功能来看是认识和揭示经济法本质,构建和创造经济法观念产品的手段或工具。

探讨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其意义在于重视方法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作用。方法不是目的,也不是万能的,但方法可以提示理论,使理论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展现出来,使理论体系化、明晰化、科学化,促进理论的完善。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经济法研究方法的本质、功能、方法的层次,探讨方法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济法学研究所应有的方法体系,希望能因此引起经济法理论工作者对方法论的重视。自觉进行方法训练,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工具来揭示经济法律现象内在本质,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

一、认识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本质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客观性在于它的源泉是客观的。方法与一般的知识有所不同,人们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与知识相对应的物质实体,却找不到诸如综合、等方法的实体。方法的源泉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比较法源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归纳法、演绎法的源泉。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也有其客观的源泉,即经济法律现象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方法不能决定、创造经济法律现象及经济法学理论,但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层次认识经济法律现象并将经济法理论展现出来,使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深刻全面和有条理,也促进了经济法学的发展与完善。例如,比较法用于对与西方经济法律现象、现代与古代经济法律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在这种横向、纵向比较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鉴别分析,扬长避短使我们能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整合开新。还可以追踪经济法更新和变革的轨迹,为经济法学研究提供历史借鉴。比较法能很好体现经济法的时代性、科学性、经济性、历史性,为经济法的继承、引进、吸收、变革和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2、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受各个时代实践活动方式的约束,并且随实践活动方式发展而演化。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人们在经济法的实践中学到的。任何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放到这种社会实践中都能得到正确的解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仍实行计划经济模式,思想不够解放,中外学术交流闭塞,这时期的经济法学研究就反映这种实践方式。突出自我纵向比较法,忽视中外横向比较法;突出综合法,忽视分析法;重视阶级本质分析法,忽视社会本质分析法;重视逻辑分析法,忽视价值分析法。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步步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召开,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经济法立法,我国经济法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扩大,实践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法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深入,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法学现代方法体系。如:哲学方法、法学方法、经济方法、社会学方法、史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等。一些新方法工具,如成本收益分析法、价值分析法、范畴分析法等方法的使用引人瞩目。成本收益分析法用来解释经济法的产生机制。经济法是国家向社会提供“公平”、“效益”、“秩序”等公共产品的重要途径。经济法比私法更能有效地、经济地满足社会对社会公平、效益、经济秩序的需要。价值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法价值目标的分析,即经济法对人的效用分析来认识经济法的宗旨与任务,揭示经济法的本质。范畴分析法是通过研究经济法最基本概念范畴在经济法体系构成中的地位、作用,探讨经济法深层本质,把握经济法的体系构架和内容。

3、经济领域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经济法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深化,决定了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具有的层次性、多样性。经济法学内容非常复杂和多层次,研究领域广泛。它不仅要研究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还要研究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既要研究国内经济法,还要研究国外经济法;既要研究经济法的历史发展,又要研究当今经济法对历史和继承关系及发展趋势;既要研究经济法领域的问题,又要研究与经济法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权、经济体制、经济改革等其它社会现象对经济法的;既要研究经济法的现象、规律、本质及功能的相互关系,又要研究经济法现象与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既要探讨经济法的必然性(规律)、应然性(价值)、实然性(运行),又要探讨经济法经济性、社会性、科学性、时代性;既要研究经济法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又要研究经济法的各专门法律规范、制度和子部门构成,如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经济法庞博的体系、多部门的构成以及复杂的关系决定了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运用哲学方法抽象提高,把握方向;运用历史方法寻根逐源、梳理演化,运用比较方法去粗取精、修正错误;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分析现象、探寻本质;运用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分析方法可以各个深化,综合方法又能整体创新。无论哪种方法,都能从不同方面展现经济法的理论内涵。其中,哲学方法是基础和前提,法学方法是主体,其它学科方法是发展和深化。

4、研究方法具有主观性。客观世界事物及相互关系只是方法的根据,非方法本身,实践规律和活动只有内化于人的头脑转化为人的思维活动的规则,通过主观的逻辑形式与人的精神活动才能产生科学方法。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是经济法学者和概括出的思考问题的规则,是主观性的东西。我们知道,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禀赋、生活经历、所受存在差别,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各有区别。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除了知道的积累外,还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方法训练。只凭朴素的理解与直观的认识,固然能获得一些方法,但是要洞察一些复杂的学术问题,或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方法的获得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尤其是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研究方法水平,构建方法体系,开扩视野,对于科学研究活动大有裨益。古人对方法早有深刻见解,如“取法其上,得于其中,取法其中,得于其下”。

二、作为认识工具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构建和创造观念产品的工具和手段,认识法方法的基本功能,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这就可以回答为什么不同学科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经济学重视量化法,而法学重视定性分析法。方法不同反映人们思维运行方向与侧重点也会不同。经济法学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要求研究方法丰富多彩、全面立体。不同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我们可以将视线凝聚在某个特定的方面、层次,以特定的思路贯穿整个经济法学。另一方面,因为方法有特定的方向与侧重点,一定的方法也限制了人们认识的领域,这就是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如实证方法只注重经济法(实在法)的逻辑分析和内容的解释(回答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而不能兼顾经济法的理性分析及价值评判(回答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又如分析方法只能通过考察经济法历史变革中的轨迹,从经济法的本源来认识经济法,为经济法提供历史借鉴,但历史分析方法却不能分析解释现代经济法的诸多。因此,经济法学研究应该建立一个的方法体系,不能方法单一。从经济法整体研究看,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科学性、现代性,就能使经济法研究从应有的各个角度、层次深入分析,综合提高,使经济法健康发展。

2、运用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实质就是信息加工、处理、转换的过程。思维动作中的信息选择受主体思维结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以及情感、意志、兴趣等诸多因素的,所以不同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取舍不同,认识结果不同,因此,经济法学研究在尊重和运用客观前提下,正确发挥思维机制的选择处理功能,正确反映经济法客观现象,否则会导致主体认识谬误。

3、不同方法决定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经济现象是复杂的,没有科学的方法体系,很难认识这个复杂客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主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经济法学研究,不封闭自己的视界,善于从经济法律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出发,不捏造事实,不掩盖真理,使经济法学内涵以不同的方式全面展现出来。相反,思维僵化、方法简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挂一漏万,或用老眼光看新问题,也只能认识事物的局部,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经济法学研究中存在以经验性方法研究问题,用过去的经验框框来研究现在,认为现存的即是合理的,缺乏批判精神,裹足不前。例如,80年代的经济法学研究几乎是民商法学的翻版,理论上无新的突破,就有方法论因素的影响。现在法学界仍存在受传统法学理论束缚,而不能用新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法现象的问题。

近些年来,经济法的研究方法迭出,推动了经济法学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价值分析法,从根本上分析了经济法对的效用价值。社会公平、效益和社会利益,是经济法追求的价值目标,经济法能很好实现人们所企望的这个目标。价值分析法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奠定了经济法的地位,使经济法学理论有了突破。如果没有引入价值分析方法,经济法学是苍白的,缺少应有的理论支持。

纵观历史,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方法的多样化和深层化。新的方法使人们形成新的认识领域、新角度和新层次。科学方法体系的运用能使人们在经济法学研究中扩展思维空间,形成对经济法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也使这种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清晰。当然强调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不是仅仅靠科学的方法就可以在研究中取得成就,这往往还要受客观现象的制约。但我们确信,能熟练运用科学的方法如同掌握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能见别人之未见,化平常为神奇,挖掘个人的真知灼见。

三、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基本有三个层次:1、抽象思维方法;2、经济法学科研究方法;3、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在研究中遵循法学特有方法:实证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对于经济法律现象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才具有说服力。实质性分析,就是要重视对现有经济法律规范进行分析研究,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概括现实经济法的概念、特征和原则。事实上讲,经济法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对实在法的研究。否则,经济法学研究是“无本之源”,毫无意义。价值分析法是移植哲学方法形成的法学研究方法,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就是运用价值判断来评价法律现象,以社会对经济法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经济法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运用价值分析法探索经济法的实质,使经济法建设能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经济法学研究应该注意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方法,创立新的研究方法,拓展经济法研究的视野,深化和提高经济法学的理论水平。已有人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如前所述,用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法分析经济法律现象。还有人运用力学中的均衡关系分析经济法律现象。运用社会学方法对法律现象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期,主要源于法律社会化倾向,还产生于法社会学与社会法学派。经济法是“社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中,社会学方法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主要研究如经济法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制约等。经济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实施运行,各种经济法律行为如何受到社会事实的制约等。近年来,系统工程的方法也在法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是法律与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律紧密结合,并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定量的系统分析,从而选择最佳决策。法理在发展,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也必须在继承中改革和发展。在我国,经济法的适用,最根本的检验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①在20世纪最后20年,经济法学的兴起和繁荣,无论就其发展之规模和速度,还是就其影响之范围和程度而言,都无愧为我国法学诸学科中的首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法学界的热点之一。②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诞生与实施,还将引起经济法价值观的深刻变革。

我们认为,经济法学以往的成就、突破、纷争和遗憾,都可在研究方法的得失上觅求原因。经济法学未来的发展,关键也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或原有研究方法的新组合,新观点、新内容会滚滚而来,正所谓得“鱼”不若得“渔”。

①赵雄:《经济法学面向21世纪回顾与展望》、《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②张晓君:《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成就、缺陷与展望》、《现代法学》1999年第3期

参考文献资料

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杨紫恒 徐杰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10月出版

《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年出版

陶和谦主编《经济法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出版

1992年出版

康莉莹 刘胜利主编《经济法教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理论评论部主办《经济日报》理论周刊

2004年5月?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良性,业已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大国地位。要建立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分类与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2014年3月,教育部改革方向业已明确,600余所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期,其发展质量在中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经济学专业属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其专业口径较宽、理论基础要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其是一个有机系统,是理念—目标—体系—途径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现。目前,国内学者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高校层级出发进行探讨。立足于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景维民,周立群(2008)探讨了经济学人才培养理念及其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江永红,周勇,张翔(2012)则分析安徽省属重点经济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2](2)从高校类型出发进行探讨。徐若梅,栾敬东(2013)探讨了地方农业院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3]李刚(2011)则从地方财经类院校角度分析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4]赵立敏等(2015)分析了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5]综合国内学者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可以发现:现行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讨论主要从高校层级与类型方面进行讨论。至少从层级角度看,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较少。另一方面,虽然有大量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但多在顶层设计、经济学相关专业方面,独立分析经济学专业的也较少。第三,因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地方性特征,学者在分析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问题时,也明示或暗示具体地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但对安徽的分析也不多。故此,文章立足安徽,着力探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强调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就人才培养模式生产与落实保障问题进行探讨。

二、当前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目前,安徽省有普通本科高校33所,14所开设经济学专业,占比42.4%。其中一本院校6个,二本院校7个,三本院校1个。2008年,14所省内本科高校成立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又称“安徽省行知联盟”。截至2015年,联盟高校扩容19所。在19所联盟高校中,开设经济学专业5家,其中民办本科1家。经济学专业在安徽普通高等学校布点不多,专业发展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专业发展有顶层设计,但落实力度有待提高

基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等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已较大程度上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内涵,引入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在各专业培养中有所体现。经济学专业也注重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并结合自身优长,落实到人才培养进程中去。尽管如此,具体到落实进程,情况尚不理想。归结于校—院(系)两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本质的理解偏差、经济学专业如何体现应用性、院(系)传统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理念“粘性”、以及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认识滞后等原因,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尚未贯穿到具体教学各环节中去。

(二)专业增速过快,专业群建设无特色、无优势

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多属新建院校,专业设置中比较缺乏统一规划,专业设置易受短期利益影响。为凸显地方性、应用型,纷纷上马经济类各专业。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分析省内高校经济类相关专业设置,有经济学先发,也有经济学后发特征。即先有经济学,再有其他经济类专业,也有先有经济学其他专业,后有经济学专业。诚然,先发与后发均能给予经济类学科与专业群建设补充能量。但由于上述均在一较短时间内上马,虽然代表经济学科的主要专业基本覆盖,但由于缺乏对专业的深度开发与建设,专业间互哺性较差,较难形成经济学科的专业群有机系统。同时,均为新设专业,均要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二级院系的压力,导致专业发展力量分散,整个专业群无特色、无优势。

(三)专业培养上有亮点,但与地方经济、行业匹配度有待提高

与区域经济发展“合拍共振”,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6]当前,从省内主要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看,能够看到各高校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上有较多较新尝试。这些尝试亮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强调服务面向以安徽、区域、基层;(2)强调经济分析方法的重要性;(3)注重吸收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法学等专业知识,体现人才培养知识面宽,能够具备往相关学科领域渗透能力;(4)抓住具体行业,形成行业面向;(5)有一定“文理交融”特征。但较为遗憾的是,省内经济学专业培养尚未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与经济新常态下合肥、安徽快速的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态势相较而言,培养较为滞后。

(四)教师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教师不足

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各专业教师数量、结构均很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经济学专业中,较高学历和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年龄偏大,缺乏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新建本科院校多经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师资力量有提升。但是,由于专业选拔、甄别机制不完善,以及我国学历教育学术性等多类问题的叠加,致使师资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适应程度有待提高。各高校教师选拔依然以由校到校为主,引进教师多缺少企业实践经历与行业背景。教师进修与深造,多以高校为主。教师成长内容主要是学历层次提升。这多导致教师缺乏行业或专业任职资格与职业资格,专业实践能力较弱。这反映在实验教学上可能尤为突出。

(五)实践教学有待丰富和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远未深入

归结于实践教学理念、师资、经费、场地、时间等因素制约,省内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有待丰富和强化。表现为:课程实践教学开展相对成熟,但综合性实践教学、课外实践、网络课堂等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本专业工具与分析方法类课程实践。比如统计、计量等在具体实践中应用。做的相对较好的高校,已将方法、工具类独立成课,强化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外时间与网络课堂等开展层次不齐,有亮点,但总体尚待改进。经济学专业强调复合特征,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单一条款分割的教学内容可能较难适应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较难体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知识经济背景下,市场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决不能在象牙塔中培养,必须要结合“产”与“研”,产学研三者结合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7]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教育的有力抓手。目前,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整体教育尚处初级发展阶段,区别于工科等专业,经济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更难开展。虽然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探索适应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和内容,但与地方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内容偏少,效果不显著,社会效益不高。有学校存在若干产学研亮点,但比例偏少,深度不够,学生参与比率低。地方行业企业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积极性不高,扩大合作面、凸显深度合作有待加大力度,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局面难度较大。

(六)教研教改成果应用不够,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近几年,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教研教改活动开展总体效果良好,各高校依照振兴计划、质量工程等项目指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基本可实现各类型项目的全覆盖。但总体而言,存在着“重理论应用,轻实践应用”的倾向。项目立项多以地方项目为主,部级项目与横向项目比例偏低。科研也多为纵向项目,横向项目数量与经费均偏少,应用型科研能力总体实力不强。服务地方政府、区域行业的各类项目多指向省内具备较高知名度的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总体很少,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偏低。

(七)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够,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借鉴与探索各高校教学管理各项制度,吸收先进经验,应用到学校教学管理中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主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但是,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尚需二级院系的充分实施。目前,各高校二级院系在质量监控中的地位较弱,质量监控多为教学形式监控,方法传统。对教学内容监控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同时,质量监控手段未做到全过程的监控,重视信息采集、中分析,也较重反馈,但谋求教学质量改进方面不足,难以做到体系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循环。部分学校开展评估建设尚未触及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评估。

三、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2009年,合肥市获批服务外包试点示范城市。2012年,安徽确定电子信息与家用电器、汽车与装备制造、材料与新材料等主导产业。2014年,安徽正式纳入长三角,明确皖江示范区与皖南国际旅游区为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芜蚌试验区将在自主创新中起示范作用。合肥与杭州、南京并列成为长三角副中心。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中,圈定重点涉及18个省份,合肥被列入节点城市。上述表明:“十三五”期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难得的机遇期。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现代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实现安徽地方产城一体化,对经济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了很大变化。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与区域开发、开放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合拍共振”,必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筑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迈向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教育2015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将启动试点改革,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来说,需要适应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三种境界”,坚持主动服务、全面支撑与创新引领,抢抓机遇,夯实办学基础,实施“错位化”与“特色化”办学,构筑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深入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迈向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地方产业发展的动态需求催生对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传统经济学教育的不适应性迫切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合格应用型人才。目前,省内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地方性、应用型,但具体培养过程中,突出地方与应用并不明显,与省内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对接程度不高。涉及具体行业、企业人才能力培养尤显不足。反映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上的两个问题:(1)初次就业率落后于经济学类其他专业;(2)专业对口率偏低。故改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培养符合地方社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四、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生成与落实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模式生成基于培养目标为导向。而确定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各高校校情与培养理念等多种要素形成。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方式,其具体体现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执行。培养方案的执行质量直接反映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也直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故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首先需要考量培养目标的形成因素,由培养目标生成培养模式,并通过一系列的执行与保障措施,达成培养目标。

(一)模式生成机制

作为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生成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校(院)情与专业群建设的基本情况,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在培养理念上,(1)需要关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不是培养和练造学术科研能力为导向,也不是以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导向。但是,需要学生具备研究型思维以及提高技能的自主能力,能实现运用经济学专业理论和知识,运用相应的工具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此,需要全过程进行培养;(2)经济学专业培养也不是标准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专业能力时,也需注重学生内在整体性的提高与人的价值、尊严的充分彰显;(3)专业的“宽口径”与基础理论性并非难以体现应用型。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综合性的理论与知识储备,以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面特征;(4)适应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融合性发展,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同样,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模式需要考量各校校情、院(系)情以及专业群的基本情况。校情、院(系)情以及专业群是区分高校个体差异的内容之一,也是高校体现特色的重点之一。若经济学专业为高校优势学科专业类别,则应充分发挥其引领与导向作用,牵引其他专业发展;若不是主要优势学科专业类别,则可以瞄准主要学科专业,抽取其经济内容,主动适应优势专业的需求,实行专业融合性发展,形成特色与综合性优势。另外,需要认真识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认真梳理地方经济各产业、各主导产业的真实需求,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及政府政策措施,练好专业内功。结合上述三个方面,去设计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模式。对培养目标与模式,更多应强调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特征。在不失本专业基本特质的前提下,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寻求在个体空间内扩展,以期形成专业特色,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二)落实保障措施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则涉及对培养模式的具体落实。专业建设需要在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质保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好功夫。

1.强化教学团队建设

需要做到:(1)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多渠道、全方位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能力的高层次人才;(2)构筑青年专职教师成长的多样空间,打通成长通道。鼓励学历深造与进修,加大双能型教师培养。密切与企业、行业的关系,每年度落实一定比例青年教师在行业、企业实践。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完善导师制建设;(3)构筑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能力多位一体的专业教学团队,发挥教师间互哺与外溢效应。

2.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围绕经济学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分解能力元素,构筑课程体系。要特别突出应用型课程体系。(1)在兼顾课程关联性与递进型同时,结合安徽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产业、行业的实际情况,与地方企业、人力市场等相关主题开展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推进模块化、项目与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多数省内高校自建或与企业共建的大文科平台、各类经管综合软件、模拟仿真平台,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专业的培养特色;(2)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全面梳理经济专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立足各校情院(系)情,体现文理交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吸收其他专业的优秀课程,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建设,形成专业特色,进而实现方向化的培养。比如合肥学院经济学(房地产经纪方向)。与此同时,要做好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加大对学院教师主编与参编各类教材的资助力度。初步形成与其他同类高校、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和教辅。同时,开发教材视频、课件等数字资源。

3.建好用好实习实训基地

应用型本科高校突出校企合作,校企二元共育。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突出。对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来说,(1)扩建校企合作基地,目前情况是,多数省内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专业人数并不匹配,基地数量偏少;(2)开展与实习实训基地深度合作,每年度均能实现一定比例学生参与到实习基地中进行实际实习实训,配备实习实训教师,监控实习实训质量,维护与基地长期合作关系。

4.关注实践教学

结合经济学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群内容,设立课程实践形式,练造学生实践能力,获取能力资格证书,实现“岗”、“课”、“证”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解构经济学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结构,重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工具软件、校内外技能竞赛、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校内外专家讲座、专业交流等活动,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经济学学习氛围,获取岗位资格证书,进而形成专业能力动态提升。

5.产学研合作建设

产学研合作是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内容。(1)对教师来说,需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形成服务地方的、且科研方向较为明确和稳定的学术梯队;(2)围绕各类教学与研究平台,打造经济学教科研亮点,驱动教师队伍整体研究能力与水平的提高;(3)联系校内外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扩散效应;(4)争取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合作,承接各级各类项目;(5)完善科研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成果质量;(6)强化学术交流,塑造良好的科研氛围;(7)开展教师与企业深层次产学研合作,吸纳学生参与项目,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1)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工作,进一步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2)探索教学督导的多种形式,继续坚持和完善学生网上评教、同行评教、教学管理部门监督和检查工作,争取中小企业一线人员也能加入到学院督导工作中去,以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3)将评价权交给市场,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学院毕业生质量的反馈意见,每一年度做好毕业生单位和个人调研,针对存在突出问题与难点问题加以改进;(4)实施学科、专业、课程评估,拟定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指标,实施评估工作,注重反馈改进。(注:本文系安徽三联学院2012年院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lgc027)

参考文献:

[1]景维民,周立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1):42-44.

[2]江永红,周勇,张翔.安徽省属重点高校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12-03.98-101.

[3]徐若梅,栾敬东.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4]李刚.重构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安徽省为例[J].长治学院学报,2011,(6).

[5]赵立敏.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以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6]关雯文,鲁宇红,黄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4,(21).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9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进入新时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已经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及新型材料技术,林业管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林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在生态环境建设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公众对林业各个方面有了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众所周知,林业正在向着现在化林业方向迈进,进入迅猛的发展阶段。因此,为林业实践输入新的血液,满足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需求,增强理论方向创新指导,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林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意义

作为资源、生态和环境与经济科学交叉学科的典型代表,林业经济和资源环境等学科近年来的进展飞速,佐证了经济和管理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大众普遍认可并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世界科学发展也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的趋势。所以,这一类学科也在拓展传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林业经济管理作为该学科领域的核心关键,需要进一步致力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有助于学科发展,提升总体学术水平,并且对现今形势下的国家生态环境和林业起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增强该学科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国家声望。

我国现今倡导可持续发展政策,但事实上林业经济方面极度缺少对实践方面的理论指导建议。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中,需要林业和生物环境建设的理论科学来和谐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实现两者的协调。从该角度考虑,建设加强经济管理学科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现实意义重大。

二、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

近年来由于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进行的改革,以及在学科上的调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布局变化很大,一些高等院校已经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和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减弱了整体力量,并且也对相关的科研试验与学科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理论体系建设迟缓。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时期并不利于当时该学科的孕育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出身就决定了它的先天不足,不利于后期的发展壮大。传统上我们把学科大体分为关注林业经济学、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三大部分,核心研究内容有森林资源的最佳利用、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经济因素对林业经济影响。可是现在,它还涉及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与林业相关的大多数研究领域,学科边界愈发模糊,造成了其“交叉学科”特征更加明显。不单单是这样,对宏观和政策方面问题的关注也变得愈发重要,甚至对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按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主导,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建立起来的林业经济模型有着严重的不足,因此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就需要把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综合运用起来。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构建工作跟林业经济实践相比,存在着滞后问题,这样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展开时,缺少系统理论的支持。

2.缺乏国际参与意识。造成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世界学术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我国不重视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竞争力不足等。

3.人才培养工作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责任。为林业经济决策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保障。而实际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学生对本专业并不认可,林业领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和实践工作发生偏离,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林业领域,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4.科学研究不适应社会实践。在林业相关领域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学科的影响力有待提高。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是为我国林业政策、规范法规等提出建议,评定林业管理部门的发展及收益,管理林业生产经营方式方法等。目前的科学研究往往忽视了林权改革的目标与实质,导致现有的科研成果不能作为林业政策、规范法规的科学依据。

三、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建议

1.学科和学术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的建设是学科点的核心。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使本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培养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启动人才工程,主要任务就是要引进和培养一些学术骨干,重点发展一些尖子,使他们成为学科界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头人;制定鼓励制度,鼓励科学研究,努力建设和发展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2.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科稳定并长期发展的主要责任,要运用多种方法和各种途径,使人才培养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让本学科点早日成为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以培养既精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又强,并且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对人才培养进行整合并且使之优化,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优化软硬条件,对实验室进行重点关注,采购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软硬件的改善两手都抓。3.科学研究。针对目前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热门领域,应强化森林生态的建设发展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重视森林资源的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将森林资源的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将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及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森林资源经济、现代高科技技术运用在林业上来。4.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实习基地的方式,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技术基础。应用高科技技术,建设林业经济管理教学实习基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学科稳定、健康、高效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应该建设高素质学术团队,重视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选择、学科理论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符的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参考文献:

[1]孙荣江.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民营科技,2011(08).

经济学科研方向篇10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人才高地作用对策

[作者简介]蔡亮(1977-),男,广西柳州人,广西工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秦川(1981-),男,广西岑溪人,广西工学院人事处科长,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广西地方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FGL047)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20-02

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经济区要快速发展,人才要素是第一核心要素,必须实现人才在经济区内的快速集聚和增长。因此,广西地方高校要积极建设与北部湾经济区战略高地相适应的“人才高地”,为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广西北部湾地区长期以来发展比较缓慢,集中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要素分散,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北部湾主要城市的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都相对不足。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才“瓶颈”问题日益凸显。

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的预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总量2010年约为115万人,2015年将达到168万人。尤其是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加工、铝加工、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九大支柱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人才需求。这些需求的规模是空前的,而广西现有的人才储备却严重不足。首先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够高。如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占的比例只有1.43%和18%,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1%和25.4%)。其次是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70%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仅占16%。再次是高层次人才缺乏。领军人才十分缺乏,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外向型人才比较紧缺。人才“瓶颈”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二、广西地方高校在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中的作用(一)广西地方高校是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

目前,广西全区共有高等学校72所,均为区属地方高校。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9所,普通专科学校8所,高等职业院校29所,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7所,独立学院9所。广西地方高校教师是广西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丰富的人才“储备库”。首先,高职称、高学历的“双高”专任教师数量众多。2007年,全区高校共有专任教师2690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77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689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4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8354人。其次,“双高”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合理。正高级职称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114人,占6.4%;41~50岁(含50岁)930人,占52.4%;51岁以上732人,占41.2%。副高级职称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1829人,占26.5%;41~50岁(含50岁)3700人,占53.7%;51岁以上1366人,占19.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746人,占48.3%;41~50岁(含50岁)668人,占43.2%;51岁以上131人,占8.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6884人,占82.4%;41~50岁(含50岁)1245人,占14.9%;51岁以上225人,占2.7%。再次,“双高”专任教师的学科涵盖面较广。从广义上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九大重点发展产业,涵盖了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农学等八个学科。2007年,广西地方高校涉及这8个学科的专任教师共有232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308人,占5.6%;副高级职称教师5734人,占24.6%。

(二)广西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北部湾开放开发背景下,广西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经济建设所需各类人才的重要任务,发挥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区72所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共有600940人,毛入学率15%。其中,博士研究生438人,硕士研究生14695人,普通本科生190812人,普通专科生243535人,成人本科生59359人,成人专科生92101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人才需求涉及的8个学科中,文学专业99970人,占16.6%;理学专业28483人,占4.7%;工学专业170511人,占28.4%;农学专业10295人,占1.7%;经济学专业26756人,占4.5%;法学专业25769人,占4.3%;教育学专业31769人,占5.3%;管理学专业142634人,占23.7%。

(三)广西地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广西地方高校不仅是人才战略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还是广西科技发展的摇篮,是广西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核心组成部分。一方面,全区高校科研的重大项目立项获得新突破,科研成果获得奖励数量增加、层次提高、科技实力和服务广西经济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区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3.79亿元,高校科技活动人员2.4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5.59亿元,承担科技课题0.88万项,项目研究经费支出3亿元,有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在研517项,当年投入经费5152.4万元。另一方面,全区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从部级、省(区)级到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多层次、相互支撑、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和科研基地支撑体系。2007年,全区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学科、重点研究机构达到18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全区高校共有自治区重点研究机构16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4个;共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00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90个。因此,要发挥广西地方高校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三、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背景下广西地方高校的发展对策(一)更新地方高校办学观念,找准学校办学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要准确。我国高校办学类型分为五种,即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专科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广西地方高校大多由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科门类相对较齐全。因此,广西地方高校在办学类型上可以确定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少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2.办学职能定位要具体。根据办学职能的侧重,我国高校分为三类,即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广西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础、教师整体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长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此,广西地方高校在办学职能上可定位为教学型大学,或以本科教学为主,或本、专科教学兼顾,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专科专业人才。

3.办学层次定位要清晰。我国普通高校办学层次有三种类型,即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广西地方高校受办学职能的局限,在办学层次上应以本科教育或本、专科教育为主体。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在办好本科层次的同时,应兼顾研究生层次和专科层次的教育。为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需要,应通过发展优势专业和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专业及专业方向,努力体现地方性特点,并积极培养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急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4.办学特色定位要鲜明。广西地方高校要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良好机遇,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积极构建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培养适应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级实用型特色人才,以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空间。

5.办学规模定位要适当。受自身办学基础、投资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广西地方高校应适度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促进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6.服务方向定位要明确。广西地方高校要将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学校的服务定位。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通过招生或与省外其他重点院校联合办学等措施,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综合素质。

(二)破解地方高校课程设置难题,培养北部湾经济建设创新型人才

1.创新课程设置。一是课程要突出开放性特点。课程及教学内容要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需求,即面向社会开放;课程及教学内容要在广泛借鉴、“植入”国际先进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即面向国际开放。二是课程要突出实用性特点。新课程体系构建要在充分调研学生就业出口和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地方高校的地方化。三是课程要突出系统性特点。要充分考虑并高度重视课程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问题,以职业能力、劳动能力为目标,将实践性、创新性、社会适应性与引领性作为大学课程建设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重构课程体系。广西地方高校要按照“从学生就业出口向回找”的原则,构筑崭新的课程体系,变“中学后提高教育”为“就业前能力培养”,实现“培养模式”同“市场就业”的无缝对接。此外,适应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广西地方高校要将“地方课程”与“国际课程”有机结合,以增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发挥地方高校科研优势,建设广西的科技创新体系

1.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广西地方高校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面向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的需要,与政府、企业一起精心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产品)创新和公共服务四种类型的创新平台,以完善科技创新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

2.加强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指导和经费投入。政府要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实际,制定地方高校高等教育规划,加强对高校的管理和指导,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高校办学自,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绩效考核,改进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联动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吸引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主体。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学校办学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高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