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9:54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1

笔者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学位授予及考研专业目录公布(第四版)》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全国知名高校中的工商管理类学科进行研究①,结论如下:

1.比较规范。从整体上看,中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模和办学层次,虽然存在着部分院校将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企业管理等不同类型的管理类学科都并入管理学院,但在工商管理方面,各位学者均能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着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展开,并且紧跟国际全球化、一体化潮流,具有国际视野。针对中国工商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砭时弊,提出积极对策。

2.特色明显。由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以及高等学校、高等研究机构的本身“Dna”特点,不同地区的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各自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工商管理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职能展开,例如吕景胜教授的公司治理;宋华教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徐家悦副教授的质量管理等。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则偏重企业战略,如成志明的战略管理;刘海建的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刘春林的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各高等院校虽然在工商管理方向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但相互补充、完善,呈现出工商管理学丛林的学术之风。

3.形成“集群效应”。这里所说的集群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指对工商管理的研究相互融合、相互联接的共同体。例如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科集聚现象,山东大学的管理学院分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三个系,工商管理以徐向艺、杨惠馨的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为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以丁荣贵的项目管理、刘岗和吴爱华的生产运营管理为代表;信息管理以戚桂杰的信息系统、赵炳新的信息化管理为代表。三者虽然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管理学研究,但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借鉴中相互提升。工商管理学可以提供整体框架,管理科学与工程则从系统、科学方法方面独树一帜,而信息管理学则从信息化角度整合企业资源要素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建议

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和方法较宽泛的学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研究方向,由点及面,逐步展开。本文认为可以从工商管理专业本身、工商管理配置的资源要素、工商管理的职能以及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前沿等四个方面展开。

1.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看,应更多着眼于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其中工商管理包括工商管理、商务策划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商品学、连锁经营管理等。在从事工商管理方向的研究时,既要理清工商管理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关系,又能从整体上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分类和组成有整体把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泾渭分明。

2.按照工商管理的资源要素来划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管理的研究,均离不开对管理的职能、目标和要素的阐述。管理过程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是指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国知名学者周三多认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工商管理学从属于管理学类,故可从对组织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资源管理、市场与客户管理、政策及政府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

3.按照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划分。从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看,其研究方向应围绕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管理、信息管理等展开。另外,各个研究方向之间也有交叉和边缘的领域,诸如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及应用等也应属于此种划分范畴。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2

我认为首先要将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准确定位在四个方面:

1、要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在大服务上。大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服务,为党委、政府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突出服务的主体,强化服务的观念,拓宽服务的途径,改进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的水平,使我们的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要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在大监管上,不断推进监管执法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逐步构建长效监管执法机制,努力做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努力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管。

3、要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在大维权上,维护广大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整合消费维权力量,完善消费维权网络,创新消费维权机制,由事后调处为主向重视事前防控转变,做到调处与防范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消费维权工作,使城乡消费者同步享受消费维权公共服务,强化12315的功能,努力把12315打造成监管的平台,维权的中心,为民的窗口,工商的品牌。

4、要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在大发展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工商工作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发展战略,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本领,胸怀全局,促进发展,努力提高工商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地位,在政府部门中的诚信地位,在管理对象中的服务地位,在百姓生活中的卫士地位。

其次应始终牢牢把握五个基本原则:

1、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洪江工商工作的行动指南。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改革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工商干部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商工作实践,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监管执法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2、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洪江工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拓宽服务发展的领域,创新服务发展的方式,考核服务发展成效,使工商行政管理的一切工作都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服务。

3、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洪江工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洪江工商工作的强大动力,要不断深化市场监管执法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工商改革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5、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洪江工商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切实抓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改革;建设;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未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的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密切联系实践的知识较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工作。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之市场化

教育教学理念是有关教学过程中谁是主体、为谁服务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大学日益成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大学的教育有必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价值的理念上来。作为服务性机构,大学要像企业尊重顾客的需要一样尊重学生的需要,教育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学生的市场价值为导向;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他们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满意与认可(郝德永,2006)。国外大学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韩玉志,2004)。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之一的人才培养应该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学生的期望,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价值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工作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2.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个性化

从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平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后备力量;mBa、博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

东北财经大学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实践就业导向,即注重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硕士生——应用和研究能力,即侧重工商管理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博士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即重点在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南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承担和独立承担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和创业投资等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密集性和综合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能够进一步从事工商管理科研工作的研究人才。受名牌大学的挤压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如重庆工商管理大学结合重庆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特点,提出要培养制造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饶莉,2007)。

3.丰富人才培养途径,使之社会化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专业,它的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校自身。高校必须要敞开校门,引进各种市场资源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三点。第一,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实行企校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培养。第二,打造“两栖型”教师,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的模式,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做市场调研,打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范庆瑜,20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导师-团队制:由校内的学术导师负责学生学习作风、科学道德养成,部分课题研究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企业调查与实践。现已联系并落实了江苏大贺国际广告集团公司等11个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王鲁捷,2003)。

4.明确培养方向,使之特色化

课程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高校必须要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特色化,才能吸引学生报考并为学生创造价值。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南开大学为建设部级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南京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二个专业方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则分别设了服务管理、项目管理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三个培养方向,广东商学院则设置了创业方向、房地产方向、物流方向、领导方向,并首创了《危机管理》课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5.探索教学方法,使之综合化

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一定是“能力分子”(主要不是“学术研究能力”,而是“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应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开放课堂,让实践知识深入到课堂中来,而不单纯通过学生实习来实现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就是积极探索各种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自2002年开始,广西大学启动了“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特别强调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方法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王宝荣,2004)。从具体课程教学来说,以中山大学广东省精品课程《公司经济学》为例,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参加项目策划,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同时,还多次聘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公司经济学某个专题以讲座形式进行探讨,再配合该系的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

6.加强师资建设,使之团队化

现各高校都开展了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来实现师资队伍的团队化。如东北财经大学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原理》,共计25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十分理想,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师资梯队,学缘结构合理。本教师团队5名教师有留学经历,比例为43%;课程组有非本校毕业教师2人,比例为17%;到国内名校进修1年以上5人,比例为42%;经济学博士4名,比例为22%;管理学博士5人,比例为28%;理学博士1人,比例为6%;其余8名教师分别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将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合作进行知识创新;教授为6名,其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为8名;讲师3名;助教为1名。队伍职称结构合理。

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以省部级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基地”、湖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省优秀实习基地“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实习基地”、“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为依托,主要承担工商管理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的专业课程教学。该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具有四大特色:学缘结构多样化、职称和学历结构呈梯度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搭配、学术功底扎实。

7.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时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跟上时代潮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而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全球化冲击导致的环境动荡更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因此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胜任高层经理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创业者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现代化管理与职业经理人才。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技术;能胜任在各类企业,尤其是在涉外及跨国经营企业以及有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它所开设的十门核心课程中,有三门双语教学课程,即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有一门课程直接与计算机有关,即管理信息系统;有三门课程与跨国经营有关,即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组织行为学,西方管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三门双语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开设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开设了跨国公司组织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国际营销管理、国际商法等课程。

结论与展望

2007年,一些知名高校的校长建议应该取消管理类专业,引发了设有管理类专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但今年教育部批准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这说明工商管理专业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各高校必须要围绕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构建一个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体系,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并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04-12.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4]饶莉.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J].科学咨询,2007,(5).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4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个体工商业经济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民法通则第29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即:以个人名义申请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经营、收益也归个人者,但必须按章纳税,对债务负个人责任;以家庭共同财产投资,或者.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员消费的,其债务由家庭共有财产清偿;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工商户经营,其收入作为夫妻共有财产者,其债务由夫妻共有财产清偿;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其债务由家庭共有财产清偿。

个体工商户主要以商铺门店为经营方式,通过零售商品和提供民生服务为手段获得收入,一个注册个体工商户,背后至少有一个个体工商户主。有的个体户在生意做大后雇佣了许多员工,甚至超过100人,年业务规模超过1000万,基本已经形成小型企业的稳定规模,但只要没有注册公司,在统计意义上他或她就依旧是个体工商户,从一些专业市场上的大户,如服饰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水产市场、邮币卡市场、茶叶市场等上,都可以看到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个体工商户,有的甚至早已有前店后工厂,因为有一个在专业市场上的窗口,他们可以继续享受国家给予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在个体工商户这一部分,平均每一个体工商户除户主本人外,提供了1.02个就业机会;平均每户的注册资金只有3.53万元。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等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的报送、公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直接向负责其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

当年开业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自下一年起报送。

第四条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其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的年度报告相关工作。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开展其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的年度报告相关工作。

第五条 个体工商户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以纸质方式报送年度报告。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的电子报告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报送的纸质报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条 个体工商户的年度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一)行政许可取得和变动信息;

(二)生产经营信息;

(三)开设的网站或者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信息;

(四)联系方式等信息;

(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报送的其他信息。

第七条 个体工商户对其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第八条 个体工商户可以自主选择其年度报告内容是否公示。个体工商户选择公示年度报告的,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

第九条 个体工商户发现其公示的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更正应当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更正前后内容同时公示。

第十条 个体工商户决定不公示年度报告内容的,应当向负责其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纸质年度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纸质年度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该个体工商户已经报送年度报告。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组织对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内容进行随机抽查。

抽查的个体工商户名单和抽查结果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的抽查比例、抽查方式和抽查程序参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个体工商户公示的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举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予以处理,处理结果应当书面告知举报人。

第十三条 个体工商户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报送年度报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当年年度报告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于本年度7月1日至下一年度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十四条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查实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或者经营者住所无法与个体工商户取得联系的,应当自查实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十六条 依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补报纸质年度报告并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恢复其正常记载状态。

第十七条 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更正后的纸质年度报告并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恢复其正常记载状态。

第十八条 依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依法办理经营场所、经营者住所变更登记,或者提出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或者经营者住所可以重新取得联系,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恢复其正常记载状态。

第十九条 个体工商户对其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有异议的,可以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予以受理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核实,并将核实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将不予受理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核实发现将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存在错误的,应当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正。

第二十条 个体工商户对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相关文书样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课程定位;发展前景

工商管理专业是经济类学科中管理学的一条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基本专业素质,适应知识经济要求,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人才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而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是学习的主动者与思想的践行者,科学的课程定位和专业的就业指导不可缺少。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的目的

目前,我国多所院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人数增多便无形加大了学校保证毕业生质量的难度,企业挑三拣四的情况也使得毕业生就业变得困难。在众多的地方院校还出现了大同小异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目标的雷同化,课程定位的不明确性,教学内容的重复,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最根本的实践能力等诸多问题。众所周知,地方性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旨在于为当地中小企业培养既精通管理知识又能统一大局、管理公司的综合性管理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一味地沿袭过去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而不知创新,那么地方院校将丧失自己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势和特色。所以,在深入研究当地院校工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课程定位是保持自身优势的明智之举。

2.科学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结合自身教育特点,抓住重点,贯彻落实改革计划,明确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可分为“基础层”“业务层”“职能层”和“战略层”四大层次。在“基础层”“业务层”和“职能层”可分别设置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投资项目评估等助于学生形成基本管理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基本主干课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最高端即“战略层”设置“企业战略管理”这门主干核心课程,提高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能力,对企业实行战略管理。“战略层”着重培养学生学习、领导和创新的三大能力以及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三大职能,有助于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

1.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与过去的对比

过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小、要求却越来越高,自然,当地院校毕业的大多数毕业生被排斥。而企业由于发展的需要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敞开大门,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了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市场越来越重视营销人才从而使管理类专业主体逐渐向销售集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营销这个岗位,少之又少的管理类岗位只留给了工作经验多或是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而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是不容乐观。如今,经济的发展,使市场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并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可否认,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

2.工商管理专业目前的就业方向

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好就业形势,很多就业准备生不禁要问,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生的“早餐”在哪里呢?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主要可包括三大方向:一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二是国内外的大小型企业;三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这三大方向也可分别归类为常规型工作岗位、实际型工作岗位和研究型工作岗位。不同类型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专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毕业生应考虑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自身能力选择正确的就业方向。当然,除此之外,在国内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甚至出国深造也都是不错的毕业打算。

3.工商管理专业可拓宽的就业方向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并开设了其他分支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所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谓是全能型经济人才。自然,工商管理专业可拓宽的就业方向不胜枚举。目前,各企业人力资源部仍然对高学历青睐有加,不免挑肥拣瘦。所以地方商校的毕业生亦可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环境选择非管理类岗位或者自主创业,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如会计出纳人员、市场营销策划人员、金融分析专家等,甚至广告策划类领域也能有所涉及。正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该专业发展前景甚好。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6

一、工商学会工作的前瞻性

吴仪同志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暨双先表彰会议上强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然而,能力建设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工商学会工作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关键在于:一要着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探索市场经济规律和特点。二要着力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和模式。三要着力于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四要着力于理论研究自身发展的规律,将研究贯穿于整个过程。

为此,一要加强全体会员的学习,吸收并培养热爱理论研究、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中青年参与工商学会工作,建立一支能多出优秀人才、多出理论精品的理论队伍。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三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特点,将工商法律法规培训与咨询工作向经济小区、工业园区延伸。四要以“上海市工商局的三个理念,四个提升,四个有机结合,三种精神”为主要内容,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分类管理、积极行政、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思考和研究。

二、工商学会工作的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相伴而生。监管制度、机制的创新,是工商干部提高能力的主要实践,也是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能力不仅指干部的个体能力,而是作为整体的主体素质和能力,工作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走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之路。结合工商总局和各地的工作重点,将理论研究与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先进工商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丰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内涵,推动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三、工商学会工作的服务性

工商学会为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能力服务,就是要在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做好理论向实际的转化,将理论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思路、方法,建立相关制度,提出新的措施和做法。为此,工商学会应跨行业、跨部门开展学术交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将相关部门、相关社团、直至国际组织的先进理念、真知灼见拿来学我所需,选我所用。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7

1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思想的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在调节我国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方面的基础地位进一步确立。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相适应,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举措必然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政府管理改革和职能再设计,经过多方面的探索,传统的重管理控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向注重公共服务、满足人民需求为中心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势必要求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行为,由管理控制型向公共服务型方向转变。在当前国际国内行政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然也要求向创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行为方向大步迈进。

2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

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成好工商行政管理在新的历史阶段担负的重要职能,必须在已有的创新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创新工商行政管理。

2.1创新管理思想

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在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职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应主动更新服务理念,主动完善服务决策,主动创新服务方式,主动提升服务层次,努力创造服务特色品牌,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思想,首先,一定要改变市场的监管理念,不断创新监管服务的机制。要树立服务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的观念,克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多年管理集贸市场形成的许多传统意识,敢于监管、敢于拼搏,遇到问题能够迎难而上,真正做到了树立执法为民,勤于服务的理念,真正为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而努力奋斗。其次,要树立法制观念和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克服管理中的随意性,将工商行政管理真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没有好的依法行政理念,就难以创新监管机制。因此,一定要坚决纠正那些“高人一等”、“不服也得服”的特权思想,要礼貌执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时还要坚决杜绝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等现象,真正做到严明执法、廉洁执法。最后,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不断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设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造过去那种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方法,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等科学手段来武装监管执法队伍,提高管理效率,真正的为工商发展服务。

2.2创新管理方式

过去的工商行政管理比较程式化、僵硬,管理和市场主体衔接不够紧密,存在着种种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管理应当创新管理方式,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为价值取向进行机关内部革命,实现服务流程再造。努力实现服务流程从串联性、分散性、手工式向并联化、集成化、电子化的根本转变,从而提高服务的绩效。创新管理方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过去办理工商业务,往往要经过几个工作人员、几道服务窗口、费时几个工作日才能办妥。对此,应本着“以民为本,便民为先”的原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出“一站式服务”,开辟工商登记快速通道。过去的工商管理方式主要是“背对背”的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就要将“背对背”管理方式变为“零距离”服务方式。主动问计于企业、主动问需于投资者,主动深入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征集服务需求,听取企业反映经营困难,不断推进所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过去的工商管理主要是窗口模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工商管理方式要全面推行网上服务,开发网上工商业务办理系统,创建网上虚拟办事大厅,加快实施的“在线预约、线上发证、在线申办”,以及“单一窗口”的“一网式”等公共服务,使办事人单位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网上准确、快捷、安全地办理各项工商业务,为办事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的服务。

2.3创新管理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最接近实际经济利益的单位。一套严密、合理、人性化的自身管理制度,更是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建设廉洁勤政的廉洁型机关,是创新管理制度的核心。继续推行工商干部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工作,加强干部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有效的、充满活力的风险点管理措施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和权力的正确运作,是创新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的保证。具体措施比如可以表现为,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共显眼位置设置电子屏,每天播放廉洁守则、格言,播放反腐倡廉的宣传材料,播放廉洁勤政的典型案例等,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无时无地的教育宣传,起到潜移默化的管理作用。与此同时,加大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创新力度。各级工商机关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把依法行政和服务发展有机相结合,完善登记法律制度、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探索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等,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此外,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还应该加快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的步伐,主动与企业发展对接,逐步实现网上互联审批、年检、查询和办照等功能,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提供畅通的“绿色通道”。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每一个工商干部要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主动把服务要求、服务理念深入心中,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可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赋予各地工商所相应的权力,建立完善“经济户口”制度,更好地为当地企业服务。同时,县市监管部门与工商部门要上下联动,并运用现代手段,按照“落实辖区管理、实施主动巡查、加强动态管理、强化综合监管”的思路,加快制度建设,推进市场巡查规范化等方式,加强企业监管。

3构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氛围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讲究一个氛围,工商行政管理也不例外。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总体思路,工商行政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打好基础,提升整体综合素质,提高队伍的整合力、战斗力和集体凝聚力,打造一支让企业满意、人民满意以及政府满意的高素质的工商行政队伍,用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再创新。

首先,构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氛围,就要培养学习型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而这最关键的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创新用人的机制,加强干部的交流,让更多的干部在多岗位锻炼,施展自己的才干,同时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按照德、能、勤、绩等衡量标准,任人唯贤,用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有能者居之的用人机制,促使工商行政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力。

其次,每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者必须摒弃陋习,不断充电,养成自我完善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每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采用多种的学习教育培训形式,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以及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新的思维习惯,让他们都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努力打造法制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工商”的高素质队伍。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8

一、组建“三级监管网络”,实施分层精细监管,是转变市场监管方式方法的内在要求。

对县级工商部门而言,传统的市场监管层级主要分为局、所两级。县局机关按照市场主体登记、市场管理(商标、广告、合同)和经济检查进行分工,主要负责全县范围内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内设的经检队、市场巡查队作为机动力量,负责大要案的查处。基层工商所的主要任务是辖区内的两费征收和市场监管。

组建“三级监管网”,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的形成,是在去年全省工商系统开展的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专项执法行动中,落实*局长关于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要与落实监管责任相结合的要求提出的。如何落实监管责任,我们将全县工商所监管辖区划分为*个网格,根据任务和要求,每个网格指定*-*名管理人员,明确每一个网格的监管人员的责任、任务、目标和责任追究办法,形成网格化取缔无照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取缔无照经营专项执法行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省局检查组的好评。

今年*月,国务院取消“两费”后,对基层工商部门来说,面临着工作重心向哪转,怎么转的问题。国家、省局适时提出加快“四化”建设,实现“四个转变”的要求,我们认为,把以组为基础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作为一个监管网络层级保留下来,既是实现市场日常规范监管的一个好方法,也是实现市场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的好途径。所以我们在基层工商所辖区成立了以网格为单位的市场规范组,明确对辖区内市场日常规范监管的职责和要求,细化日常规范监管的内容和标准,从而使以网格化为单位的市场规范组,作为县局层级管理的其中一层,从基层工商所相对独立出来,形成组、所、(局)股三级市场监管执法网络。

二、明晰层级职责,注重执法联动,实现工作重心调整和监管执法职能到位。

把网格化的市场规范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层级提出来,对传统的由局、所两级组成的县级工商部门而言,本身就是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对基层工商所来说,它涉及到从工作理念到机制体制,从工作思路到方式方法等全方位的变革。

传统上,基层工商所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辖区内“两费”的征收和市场监管。虽然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基层工商所在内部管理机制上进行细化分工,成立了内务管理组(服务大厅),经济检查组和市场巡查组。经济检查组和市场巡查组从形式上看,有明确分工,但从主要目标任务上讲,就是办案罚款。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成立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县局机关股队组织的突击性、专项性市场整治工作。

现在,我们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把市场规范组单独作为一个层级,在工商所内部相对独立出来,成立若干个市场规范组,出发点就是突出市场日常规范监管,重点做好:(一)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规范化。负责辖区经济户口管理,对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基本情况和经济活动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建立相关资料,加强监管的针对性,督促新进入市场的主体办理营业执照。负责包括广告、商标和信用等市场主体的日常竞争行为的监管和行政服务指导。负责指导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落实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二)市场主体监管经常化。扎实做好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日常规范和监管工作,细化经营行为规范内容和标准,把日常规范监管工作做细做实,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通过单纯依赖专项整治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做好专项整治后的巩固提高工作,防止死灰复燃或出现反弹。(三)市场监管执法即时化。做到经营行为能及时规范,违法行为能及时发现,轻微问题能及时处置,重点问题能及时报告查处。(四)工作目标考核双重化。市场规范组实行双重管理,从管理上隶属辖区工商所管理。但在工作考核上由县局单独考核,既列入所属工商所综合考核成绩,又参加县局单项综合考核表彰。在网格责任区有独立的办公场地、交通工具和监管手段,通过辖区巡查、规范管理、现场办案、群众举报等形式,形成反应快速,打击准确的执法拳头,提高执法效能。切实改变目前基层工商所中市场巡查组工作上存在的点多面广,巡查周期长,疲于应付,日常监管不及时,突发事件反应慢的被动局面。由于我们对市场规范组实行双重考核,大大提高了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工作成效明显提高。去年年底,经过考核,我们对表现突出的一个所的四个市场规范组组长进行了表彰,并提拔为副所长。

对基层工商所而言,在每一个辖区监管网格中派驻市场规范组。(一)使市场日常规范和监管有了抓手。市场规范组以引导式规范和预警性监管为主,工作重点是规范,是监管,是维权,而不是办案罚款。(二)是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的推手。市场规范组靠前市场巡查,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情况明,底数清,资料全,能把市场主体日常规范和监管工作做细做实,既能从细节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并从中查找形成问题的深层原因,标本兼治,又能够发挥反应快速,规范及时,打击准确的作用。(三)使工商所内部运行更加科学化。市场规范组在做好日常规范监管的基础上,及时向所长反馈各类市场经营规范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移交拒不办照的“钉子户”和重大经济违法线索、案件。工商所组织力量,及时查处市场规范组移交的经济违法案件。服务大厅(或内务组)向市场规范组通报登记管理信息、分流。受理的消费者申诉或群众举报,反馈违法案件查办结果。

作为三级监管网络的最顶端,县局机关要着眼于*局长在省工商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的,着眼“三个发展”,推进“四个创新”,立足微观,胸怀全局,理顺三级监管职责,凝聚执法整体合力。其具体职责是:(一)强化对所、组在市场日常规范监管和精细化监管方面的指导督导。通过探索和构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打牢市场监管的基础,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治久安。同时强化对高端领域监管的探索和研究,在把低端市场交给工商所管理的基础上,着力维护市场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秩序,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查处商业贿赂;保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抓好打击商业欺诈和制售假冒伪劣大要案的查处;积极探索网上购物平台等新的营销方式的有效监管。从去年开始,我局就开始调整工作评价和目标考核机制,从过去偏重收费罚款考核向市场规范和监管执法全面考核转变,建立对组、所、(局)股分类考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市场规范组侧重市场规范质量、市场巡查质量和监管制度落实等指标。工商所侧重执法办案质量、市场净化程度、服务发展认可度和消费者投诉解决率等指标。(局)股侧重高端领域监管涉足率、大要案件查办率和专项执法组织落实情况等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综合衡量组、所、股(队)的履职情况和工作效能。(二)强化现代化监管执法平台的建设。把工作重心从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运用信息网络、检测设备等现代化装备手段对市场监管上来。去年,我局投资近十万元,为基层工商所更新办公桌椅、空调、电视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基层工商所配备“八个一”工程。今年我们又筹资七万元,为机关和基层工商所配备电脑*台,食品检测设备*台(箱)。(三)强化“四化”建设。通过科学的制度化建设、高效的规范化机制、严格的程序化执法和明确的法治化要求,把“四化”建设贯穿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中,今年七月《中国工商报》、《*市场导报》同时介绍了我局推进“四化”建设的做法。

三、新举措带来新变化,新机制产生新活力,“三级监管网络”实践效果初显

*、促进了基层工商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实现了工商所由“收费管理型”向“监管服务型”的彻底转变。去年七月,省政府公布停止对经营自产自销农副产品的农民和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征收个体工商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后,全局干部职工一时很茫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农业大县,农民从事个体经营占到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总数的*%以上。停收“两费”后,基层工商所干部忽然间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结合基层工商所干部思想的实际,我们组织全局干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对照工商部门“三定”方案,研究分析工商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去年*月以来,开展了“创新监管方式,促进管理转型”大讨论活动,查找“两费”停收后基层工商所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困难和问题、机遇和挑战,摒弃部分基层干部对监管执法就是办案罚款的片面化、简单化认识。从推动基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转型入手,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工商所监管执法职能到位的新体制、新机制,树立标本兼治的理念,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基层工作做到“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实现“四个转变”。

*、明晰了监管职责,从机制上避免了多头办案、多头执法的问题。在推行三级网络监管的执法实践中,我们非常重视组、所、(局)股三级监管职责的界定和明晰,明确“组”侧重规范和监管,“所”侧重服务和办案,(局)股侧重指导督查和大要案查处。三级监管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很好地解决了管理费停收后出现的全员办案、多头办案现象,初步形成分工明确,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各有侧重的基层监管执法新模式,从机制上避免了多头办案、重复执法的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9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转型;影响经营管理

86Doi:10.14013/ki.scxdh.2016.13.053

一、前言

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要重视工商管理的作用,工商管理不仅能够为企业转型提供给必要的保障,还会给企业经营与发展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部分企业认为工商管理会限制企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研究何为工商管理,同时研究其对企业转型所带来的影响。

二、工商管理概述

1.主要工作内容

对于工商管理职能部门来说,其主要责任就是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为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服务,且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确保市场经济始终处于健康发展中。工商管理的工作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制定工商管理工作准则,用于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并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做好企业登记注册等工作,并通过质检的方式优化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行为。第二,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照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维护市场主体权益不受损失,并为以企业为首的组织提供发展所需的服务与指导。第三,在工商管理工作中还包括执法,也就是说可以保护市场稳定发展,对于市场发展中所出现的违法行为可以进行惩处,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市场处于良好运行阶段,在维护了市场主体应有权益的同时,还促进了市场进一步向前发展。

2.特征

工商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发展,同时落实党和国家所设定的各种路线与方针政策,且给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意见与监管。对于工商管理的特征来说,主要有程序性、系统性以及综合性。一般来说,工商管理工作性质较为复杂,但这不并意味着它是片面的、零散的,相反,工商管理工作较为系统且统一。同时,工商管理利用经济与行政等手段可以对市场上各个企业进行一定的监管,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保证企业经营具有合法性,并让企业享受国家所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这样就可以将宏观调控与企业内部配置管理结合在一起。此外,要做好工商管理工作,还需要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因其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也就使其与市场之间并不是隶属关系,它主要是监督与管理各个企业。

三、企业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国家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随着企业发展,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善。在我国经济体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都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与思维开展工作的,不仅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企业还难以发展到理想高度,即便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后,不少企业并未很快从计划经济模式下走出来,在发展上依然走老套路。针对这种情况,为更好的完成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发展,一定要做好企业改革,只有企业发展得以改变,我国经济体制才能被改变,经济才可以实现快速增长。在企业的发展改革中,工商管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使改革工作在特定条件下顺利进行,还可以强化改革效率。此外,随着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让企业在改革中将部分风险去除,还可以防止企业出现违法行为,由此可见,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升级与改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正确认识企业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发展更具紧迫感,从而认识到工商管理给企业转型所带来的作用,让工商管理真正成为促进企业转型的动力。对于企业转型来说,实际上就是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型,主要改变的是企业管理者与工商管理者的思想意识,让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让社会共同富裕成为他们的主要思想,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转型升级中,进而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

四、工商管理给企业转型带来的影响

1.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转型升级,且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也给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各个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很大,很快就会进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样一来也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不仅可以让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得以发展,接受现展的机遇,还可以让一些企业进入到劣性竞争中,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市场稳定性,更会给市场发展带来较大破坏,也会让企业发现陷入困境。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要从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入手,确定市场上各个企业应有权益,在对各个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实行区别对待,以便为企业转型制定科学且多样的经营与管理政策,以便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与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得到很好的约束,不超出法律规定范围,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减少违法事件在市场上的发生次数,并为市场进一步向前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竞争环境的有效措施。此外,工商管理部门还可以行使自己的执法权力,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净化市场环境,因其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也可以打消部分企业不良竞争的念头,且给有违法思想的企业给予告诫,在打击了违法行为的同时,还为守法经营企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以便让市场始终处于健康发展,且为市场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工商管理部门应做好企业合法权益的确定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同时为企业经营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让企业在转型发展阶能够得到保护,且具有合理的经营理念。

2.为企业发展提供理性指导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各个企业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进入到转型升级中,但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转型都会带来问题,这样就使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发生了混乱,这样一来就会使市场竞争风险不断加大,且会给健康稳定的市场带来严重破坏,市场发展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还会影响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而工商管理的介入就会改变这种情况,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理想指导,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是制定工商政策的主要责任部门,是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形成的,能够准确且快速的了解存在于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掌握导致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工商管理部门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有效的政策与管理机制,且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给予其必要的引导与支持,这对企业进一步发展,及时走出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如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工商管理部门能够结合人资管理给企业提供必要的管理与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企业在当今环境下做好转型升级。第二,工商管理具有调控各个企业的作用,可以让企业在一定的政策下参与到企业竞争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强化与引导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让企业在正常经营与竞争中始终受法律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让各个企业无论是在竞争中还是在经营中都有国家相关政策作为保障,保证企业的各种行为与活动都会被限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市场秩序更加稳定,还可以让企业更加信任工商政策,让企业全部投身到转型发展中,以便帮助国内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此外,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为处于转型中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通过这种的方式确定各个行业行为标准,让所有企业发展始终处于良性状态。如在针对与农业相关的政策上,适当且有效的扶持机械制造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3.促进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转型经营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真正发展起来,严重限制了转型速度,然而,在工商管理进入到企业以后会可以为企业更为全面且系统的服务,更可以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让企业更好的应对各种问题,在实现转型以后还可以稳定发展。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以当前市场与社会环境为基础的,将整合行业材料作为基本工作,其目的是为企业转型指明方向,同时也是为了帮助那些不能及时找到转型方向的企业提供良性意见,这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工商管理部门的协助下,企业可以尽快获取最新来自国内外转型成功企业或组织的经验,帮助依然处于转型发展中的企业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定的创新与可预见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企业在转型中不必走弯路,进而促进我国企业转型。同时,由于工商管理部门可以将不同行业与企业在转型中的数据资料保存与整合在一起,以便为企业后续生产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这也是促进企业健康转型的有效举措。最后,工商管理部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将成功转型企业在转型期间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汇集在一起,能够发现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且及时给予补充与改进,将更加完善的工商管理政策提供给企业,以便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样一来也可以让企业在转型中更为科学,让企业懂得如何在转型中应用工商政策,这样既能体现出政府对企业转型的关心,还可以让企业转型更加顺利,最终发挥工商管理应有作用,帮助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发展[8]。此外,工商管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无论是企业规模大小都要受工商管理,主要是由于工商管理能够让企业实现稳定转型,由此可见工商管理是企业转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结论

之所以我国企业急需转型升级,主要是由于企业所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尽快从原有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才能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因此一定要做好工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改变对工商管理的错误认识,主动接受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企业转型升级更加顺利,促进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连华.浅议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的重要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4,04:93.

[2]张艺,乔健.试析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4,02:215-216.

[3]谢俊展.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68.

[4]王一丹.企业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的价值和意义[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8.

[5]白锦飞.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企业研究,2014,12:35+40.

[6]彭文静.企业转型中工商管理的重要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1:28-29.

[7]高雪琳,张渝,张晓敏.刍议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15,06:97.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篇10

最近,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省局局长研修班上强调,工商部门要认真回顾总结恢复建制30年来取得的成绩,建立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这是总局领导为工商部门开展纪念活动指明的方向。为此,上海工商部门积极筹备开展相关活动,确定了包括召开纪念座谈会、摄制专题片、编撰纪念书籍等10项活动,以此来展示上海工商部门经过30年的发展。不断汇聚“共同语言”,基本形成“五大体系”,逐步实现“五个转变”的光荣历程。

一、思想领先,理论创新,“共同语言”凝聚上海工商部门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

理论创新是工作创新的思想源泉。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倡导具有上海工商部门特点的文化理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汇聚形成了以“三个理念”、“四个提升”、“四个有机统一”和“三种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共同语言”。以此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得到了系统上下的一致认同,体现了上海工商文化的主要内涵。

所谓“三个理念”,即:积极行政、分类管理、制度治本。“三个理念”是引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所谓“四个提升”,即:提升上海工商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地位、在政府部门中的诚信地位、在管理对象中的服务地位、在百姓生活中的卫士地位。“四个提升”明确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目标定位。所谓“四个有机统一”,即:依法行政与积极行政的有机统一、规范服务与优质服务的有机统一、行政执法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有机统一,当好市场监管主力军和协调配合各方、形成整体合力的有机统一。“四个有机统一”是指导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的方法论。所谓“三种精神”,即:“说到做到、力争最好”的诚信精神、“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三种精神”集中展示了上海工商部门的时代风貌。

二、整合资源,构建平台,“五大体系”凸现上海工商部门励精图治的发展成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通过对原有工作进行职能梳理,资源整合,基本形成了五大体系,促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和干部的精神面貌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基本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体系。我们在《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469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地方立法。推动出台了《上海市经纪人条例》、《上海市合同格式条款监督条例》、《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适应了上海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丰富了工商部门的执法资源。为工商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市场监执法提供了重要法律武器。

二是基本形成了统一高效的监管执法体系。历经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市场办管脱钩、省以下垂直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得以增强。通过建立健全从市局、分局到基层工商所的三级监管执法体系,工商部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现在,上海工商部门已经成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执法队伍。

三是基本形成了高素质的准军事化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多年来,我们始终以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为己任。通过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积淀了具有工商特征的团队文化,形成了部门共有的价值取向,干部队伍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作风纪律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树立了上海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是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消费维权体系。我们始终把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依托遍布全市的居(村)委会设立了5877个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点,让广大市民不出社区就能实现消费维权。现在,联络点建设延伸了工商部门的监管触角,成为了工商部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益探索,更为推进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基本形成了三级联网的市场主体信息化管理体系。我们大力推进“金信工程”建设,全面实现了业务受理、规范管理、辅助决策以及信息传输的计算机化,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企业分类管理。根据企业违法事实和具体情节,由计算机自动识别处罚依据、自动划分企业类别、自动实施预警监控,不但提高了监管效能,还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更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企业信用数据。

三、提升效能,树立形象,“五个转变”成为上海工商部门锐意进取的历史缩影

在构建“五大体系”的过程中,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监管执法的机制、领域、方式、手段和效能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在监管机制上,逐步实现以行政区划监管为主向以经济区域监管为主转变。国务院《工商所管理条例》确立了工商所的重要地位,工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宝贵的执法资源,加强工商所建设是夯实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执法基础和工作基石。为此,我们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约束,以条块结合、合署办公的模式,按经济区域设置工商所,既整合了执法资源。也加大了基层工商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历经三轮达标创建活动,基层工商所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工商事务的重要窗口。

二是在监管领域上,逐步实现从单一的集贸市场向现代化大市场转变。从1978年恢复建制至今,工商部门的职能经历了从主管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到“六管一打”,到今天全方面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的转变。监管领域出现了巨大的跨越,工商部门市场监管主力军的重要地位逐步确立。现在上海工商部门的监管触危已经延伸到金融、人才、劳动力、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并介入了对证券、期货、保险、黄金等市场的监管。同时,我们还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逐步成长为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经济卫士”。

三是在监管方式上,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近10年来,上海市场主体的总量翻了两番,而工商部门的监管力量却没有增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监管任务的需要。为此,我们创新监管模式和监管方法,以“守法推定”为原则,建立框架体系,形成工作制度,对有不良记录的三、四类企业。实行零距离“贴身紧逼”式监管;对涉及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等重、热点行业企业,以及注册资本未按期到位、经营期限到期等有不正常情况的预警类企业,实行定期上门式的近距离监管;对守法情况良好的一、二

类企业实行远距离监管,让守法企业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让违法企业感到政府无处不在。同时。我们从单一地执行政策转向积极主动地参与宏观经济决策,主动融入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职能作用,逐步实现了监管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四是在监管手段上,逐步实现从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有条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进监管方式的变革。我们把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作为监管改革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好,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金信工程,借助网络技术,不断推进电子政务,积极开展企业信用监管、网上咨询、网上办事、网上年检。监管手段的信息化极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同时,面对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开展企业注册官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试点,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实现监管手段从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