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力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3:58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1

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重要进展,从它对近代物理学和人类的物质文明来说,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它,就没有人类近代的物质文明。

量子力学的建成是一批物理学家集体工作和共同创造的结晶。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闪烁着:普朗克、爱因斯坦、卢瑟福、波尔、海森堡、薛定谔、迪拉克等人的光辉名字。在这一批量子物理学家中公认的领袖就是波尔,他对量子力学的建成和理论体系的完成给予了深刻的影响。

从波尔开始,通过索末菲直到海森堡所给出量子力学的形式,以及德布洛意波概念所导致薛定锷方程,就意味着终于可能建立起普遍的量子力学。

二、量子力学的发展是部分机遇、部分必然性的历史

1、经典物理的困难

十九世纪后期,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似乎已发展到了非常严谨与完善的程度,所以在当时物理学界非常流行的观点是:物理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今后的任务,只是在小数点后求精确化而已。然而就在大家庆祝物理学的理论大厦完成的时候,一系列问题摆在物理学家前面,令人困惑,冲击着传统物理学的基础,造成了传统物理学的危机:从1875年开始,韦伯发现固体比热随温度变化问题,巴尔末发现氢光谱的公式,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里兹则发现了光谱线的合并原理,瑞利的黑体辐射问题,以及勒纳德光电效应中发现光电子的能量与光强无关等等问题中都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一直不完全吻合的现象,令传统物理难以回答,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暴露了经典物理学的严重“危机”。

2、量子概念物产生

在经典物理的“危机”中,黑体辐射问题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当时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到这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来,在众多研究者中,普朗克的工作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偿试把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与自己在热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对维恩公式做了大量的修正,于1900年得到了一个在整个波段与实验相符的辐射公式。并从理论上做了严格的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提出了作用量子,即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这标志量子论的诞生。对于认识作用量子的意义,瑞利-金斯的工作又从反面起了推动作用。爱因斯坦在“关于光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完满地解释了光与实物相互作用的一些现象,使作用量子的概念扩大了应用范围。后来,爱因斯坦用量子的概念来解释固体比热取得了成功,这样更显出了量子概念的威力。在第一届索尔末国际物理会议上还专门讨论了量子理论问题,从此量子的概念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3、从波尔理论到量子力学

在普朗克、爱因斯坦的光量子以及实物粒子能量不连续的概念提出时,正逢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提出,从经典物理学处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既不能给出原子的一个特征长度,也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在此发生尖锐矛盾的时刻,波尔把普朗克、爱因斯坦的概念创造性的运用,提出了原子量子论这个预言。后来,埃文斯做实验证明了波尔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虽然波尔的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功,首次打开了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大门,但也存在问题和局限性,后来科学家们在克服这些困难和局限性的过程中,量子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波尔的量子论逐渐发展为量子力学。粗略地说,量子力学是在二十世纪的头三十年中发展起来的,相继出现了四种等价形式,其中,建立在可信赖的数学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薛定锷方程,为解决量子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

三、量子力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量子力学的发现在物理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把牛顿发明微积分以来,我们在假设一切因果关系都是连续的这个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物理学思想方法,加以彻底改造。”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量子力学的建立,不是对经典物理的全部否定,而是限制了它的适应范围。因为,量子代表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微观实物粒子存在的基本形式,而且描述了波与场所具有的粒子特征。以量子力学为中心的现代量子理论,完整地描述了微观世界的量子行为,一旦进入微观世界必须计及量子效应。而量子力学则是描述微观现象的有利工具,是人们研究物质微观现象的必然结果,它更接近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促进了哲学思维方式趋于一体化观念的形成,给哲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物理学的思想基础,为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原理和方法。

量子力学的建立,为有关学科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并促进了其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例如,利用量子力学解决元素的物理性质的周期性、化学键的本质、分子之间电子运动的规律等各种化学课题,使化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化学已经从一门经验科学逐渐向系统的理论科学过渡,产生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的量子化学。又如,利用微观粒子作为信息载体,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信息行为,将量子理论与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直接导致信息科学观念和模式的重大变革,促成了量子信息科学的诞生,使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得到了提高。另外,量子力学还渗透到天文、地理、能源、通信、医疗、制造等多种学科,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2

目录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1)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26)

第三节调查研究的方法???????????????(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44)

第二节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论文的特点????????????????(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109)

第一节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3/27/2013page1of5

第十章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3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均衡指数测量

abstract:High-techindustry'stechnologyresourcecollocationiscentralizing,andoptimizingthecollocationispropitioustoequilibriadevelopmentofregionalhigh-techindustry.BasedonconstructofindexsystemofChinesehigh-techindustry'stechnologyresourcecollocationlevelfromthreeespectsofhumanresources,materialresourcesandfinancialresources,regionalequilibriaindexmeasurementmodelofhigh-techindustry'stechnologyresourcecollocationisconstructedbymethodsofentropytopsisandGinicoefficient,andempiricalanalysisisdonebyhigh-techindustry'stechnologyresourcecollocationofthirty-oneregionsfrom2005to2009.animportantconclusionisdrawnthattheregionalequilibriaindexisrelativelylessandChineseregionalhigh-techindustry'stechnologyresourcecollocationistarnallyunbalanced.

Keywords:High-techindustry;technologyresourcecollocation;Region;equilibriaindex;measurement

引言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区域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中国基本沿用世界经合组织(1994)对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方法并经适当调整,将高技术产业划分为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六大类[1]。高技术产业属于科技创新活动活跃的产业,其科技创新效率对于产业的发展举足轻重[2]。而科技创新绩效取得的基础是科技资源的投入,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其科技资源配置存在极大依赖性。同时,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高科技创新频率的特性,而科技创新又具有聚集型特征,即由于科技资源共享和溢出等效应的发生使得科技创新在地理位置邻近的区域产生联动,最终导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具有空间聚集特征,其表现就是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是区域宏观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区域宏观经济发展不均衡将直接导致我国贫富分化加剧,东西部矛盾突出,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降低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有较多学者认识到了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型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科学测量的探究,如王子龙(2006)等提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3];许箫迪(2007)等研究发现在空间布局上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较强的地理集中现象,且高技术产业地理集中存在地方性行业垄断特征[4];赵玉林(2008)等以1995-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指数和行业集中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及其各行业的集聚度进行了精确度量[5];熊英(2010)等通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绩效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集中我国的东部地区,而中部和西部在高技术领域处于明显劣势,严重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均衡发展[6];肖泽磊(2010)等以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区位熵计算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测算了我国省域六大高技术产业的综合区位熵值[7]。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发现:第一,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非均衡性问题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第二,当前测量高技术产业发展非均衡性的方法主要是熵指数、行业集中度等,而这些方法在测量均衡性时具有局限性;第三,大量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技术产业本身运营状况的均衡性分析,很少关注到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非均衡性的根本原因,即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引入基尼系数的测量原理,构建区域均衡指数,对我国2005-2009年31省市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均衡状况进行科学测量(2004年在“科技统计年鉴”中没有单独统计高技术产业的相关科技资源指标数据),为我国进行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和优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1.模型框架设计

科技资源是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件要素的总称,或是强调其中某些要素的集合,它为科技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科技管理、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性条件保障,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8]。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国家高效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对科技资源在各区域间的协调和分配能力[9]。国家对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各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测量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均衡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未来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均衡状况做出预测,起到预测预警作用。

根据科技资源的内涵,本文主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三大资源要素层面来进行科技资源配置均衡性的测量。为了将不同区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科技资源进行综合反映,需要选择科学评价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进行一个综合评判,然后在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判结果基础上测量区域均衡指数。为此,本文将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均衡指数测量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topSiS方法分别测量2005-2009年31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第二阶段,采用基尼系数计量方法,计算2005-2009年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均衡指数。熵权topSiS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消除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强化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差异能够得到有效区分辨别;基尼系数方法从“差异均匀分布”的视角测量均衡指数,相对于熵指数、行业集中度等从“无差异”的视角测量均衡指数,更具有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中国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必要完全相同,国家的科技资源配置均衡目标只是要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差异均衡,即避免过度的非均衡,而基尼系数能够很好的反映这一内涵,相对熵指数等方法在测量均衡指数时更有优势。

2.指标、数据与方法

2.1指标

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测量指标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三方面,其中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等,物力资源主要包括专利、固定资产等,而财力资源主要包括R&D经费、技术获取及改造经费等。为了保证测量指标的数据可操作性,指标体系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为此,本文参考《国家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指标,设计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测量指标体系。

2.2数据

本文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

2006-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经过整理,得到各年度指标原始数据。由于2005-2007年在科技统计年鉴中缺失的科技资源配置指标数据,因此,计算2005-2007年的区域均衡指数时仅有30个省市,而计算2008-2009年的区域均衡指数时包括了31个省市。限于篇幅,略。

2.3方法

本文涉及到的方法包括熵权topSiS方法和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熵权topSiS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0]:

①利用熵权法计算6个指标的权重

②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③计算距离。假设某二级指标下有m个三级指标

④计算相对接近度。评价对象i在该二级指标上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

⑤高层次指标评价重复步骤①至④。当评价对象的指标划分成不同层次时,需要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多层次模型是在单层次评价模型基础上得到的,单层次评价的结果Ci,即由各评价对象的相对接近度作为上一层的指标,并把Ci组成上一层次的评价矩阵,再采用上述步骤对相对接近度评价矩阵进行评价,可得到总相对接近度,即2004-2009年我国各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1907年,美国统计学家洛仑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仑兹曲线,从那以后,作为一个总结收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解方法,洛仑兹曲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在此基础上,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Gini)1912年提出基尼系数这一概念,成为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即基尼系数G[12]。G越小,分布越均匀;G越大,分布越集中。为了测量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本文对基尼系数进行扩展,将2005-2009年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升序排列,并进行分布曲线拟合,然后计算分布曲线的积分值,得到B[13],进而可以计算该年度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分布的基尼系数(Gini),而我们为了保证区域均衡指数遵循指数越大,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越均衡的性质,可设计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均衡指数HtCi(High-techindustry’stechno-

logicalresourceCollocationregionalequilibriaindex)为:HtCi=1-Gini。

3.实证分析

首先,按照公式计算2005-2009年各年的指标熵权,为了使最终测量结果具有时间序列上的可比性,采用5年的权重平均值作为指标权重。

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相对接近度,即为各年度各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测量结果。

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科技资源配置的各指标在2005-2009年间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区间相对还是比较小的,这就使得2005-2009年各指标的熵权基本一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各区域之间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拥有量变化是一种缓慢的累积增长状况,并不会发生跳跃性的转变,而这也正符合一个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的渐变式发展规律。

(2)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表4中可知,广东省一直是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占据优势的省份,其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在2005-2007年均超过0.9,而同期海南、青海等省市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均小于0.001,巨大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差距是导致区域均衡指数相对较小的原因。因此,对广东、江苏等高技术产业相对发达的省份进行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限制和对海南、青海等高技术产业相对落后的省份进行科技资源配置的倾斜性支持将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由洛伦兹曲线可知,2005-2009年间各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差异状况发生的变化很小,5条洛伦兹曲线基本重叠,但从中也可看出,2009年相对于其他年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均衡状况具有显著提升趋势,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均衡状况在政策的引导下会逐渐趋于均衡化方向发展。

(4)由图可见,各年度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Gini系数均大于0.59,远远超过宏观经济中的基尼系数预警标准(不超过0.4),也就意味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配置在区域间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现状,这也与前人的很多研究成果提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性发展的观点相类似。因此,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均衡状况有必要在未来进行更大幅度的调整,以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间均衡,从而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综上,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均衡指数相对较小,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也和高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一样,呈现出区域聚集型特征,这虽然一方面有利于高技术产业以集群式相互带动,实现高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却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区域间均衡发展,造成高技术产业在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增大,导致高技术产业在区域间的关联关系难以维持而断裂,从而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均衡指数测量模型,为我国制定和优化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了一种决策性指导工具,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均衡性发展极具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5DGQ4D148)。

参考文献:

[1]王军,杨惠馨.2006-2008年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效率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12):46-50.

[2]ahujaG.Collaborationnetworks,Struc-

turalHoles,andinnovation:aLongitudinalStud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0(45):425-455.

[3]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5):706-714.

[4]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高技术产业演化的时空分异测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6):1095-1103.

[5]赵玉林,魏芳.基于熵指数和行业集中度的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122-126.

[6]熊英,汤亚非,邹纲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失衡问题分析[J].现代情报,2010(8):157-162.

[7]肖泽磊,李帮义,胡灿伟.基于综合区位熵指数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布局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47-53.

[8]赵伟,赵奎涛,彭洁,胡克.科技资源的价值及其价值表现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6(3):461-465.

[9]毕娜,陈呈频,王亚良,施琪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与评价[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4):116-118.

[10]刘希宋,,喻登科.2001-2006年我国知识竞争力的战略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128-133.

[11]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2]tomsonogwang.additionalpropertiesofalinearpen'sparadeforindividualdatausingthestochasticapproachtotheGiniindex[J].economicsLetters,2007,96(3):369-374.

[13]郎益夫,周荣,喻登科.信息化和谐指数测量(2001-2007)--中国区域信息化分布均衡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2):4-9.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4

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创设的交互式人工仿真世界以及未来教室学习环境,使工科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大批能够直接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手能力强的工科人才培养离不开系统地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实践实训对实操实训的补充作用会越来越强,同时实操实训对虚拟现实实践实训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民族院校在工科人才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要求高,而所需的现实实践教学资源有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的基于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现实实践实训平台环境,可以实现个别化实用技能的教学,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学生可以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反复操练,满足工科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远程教育和移动学习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工科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满足了工科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和知识需求量不断增大的需要。

2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困难

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长期落后的经济使整个社会支持工科人才培养的力量有限。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民族地区的第二产业发育明显迟缓,农畜业生产与工业之间缺乏联系,社会对工程科技人员形成不了持续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院校工科教育起步晚,所经历的时间不长,发展较为缓慢。以地区为例,直到1973年,大学农牧学院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成为第一个工科专业。相比普通院校工科教育,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有许多特点,例如:部分工科学生文化基础差,“重文轻理”观念严重,数学功底薄弱,汉语水平不高,很多工科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族院校工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使民族院校培养的工科学生质量较普通院校有了一定的差距。民族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工科教育方面比较缓慢,并且规模相当有限,仍然处于初步运用阶段,还面临以下困难:

2.1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相对短缺

2.1.1现代教育技术有形物化的硬件资源是开展工科教学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制约教育技术应用的规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院校的硬件资源配备不均衡而且利用率不高。由于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维护困难等原因,笔者发现在很多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教学中已经拥有的电子交互式白板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真正为学、为教所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工科教育中发挥作用。

2.1.2教育软件资源量少、质差。教育技术发挥作用的核心因素是拥有量足质高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支持教学活动的工具性软件等教育软件资源。由于诸多原因,许多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教师教学中只是板书加口头讲解,或者只是使用已有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资源而不积极参与教学软件资源的开发。由此导致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使用的软件资源数量严重贵乏,质量也较差。缺乏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支持工科专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育软件资源,成为限制现代教育技术在工科教学中应用的重要障碍。

2.2工科专业教师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欠缺

民族院校工科教师往往工科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强,但普遍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因为缺乏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有的教师迷信多媒体教学,认为只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就可以帮助工科学生解决学习,达到教学的优化。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上,民族院校很多工科教师缺乏对教学媒体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选用媒体应遵循的原则等基本知识技能,容易出现或重技术或重内容的两个极端。具体表现为:有的教师不加选择地将新媒体与新技术简单地堆积在一起制作成课件,有的教师直接将课本知识照办到投影屏幕上,把原来的人灌变成人机共灌,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有的教育作用,不利于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许多工科专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于知识内容理解深刻,往往习惯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不愿接受现代媒体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差,教学内容充实而教学手法单一。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薄弱还直接导致各种现代教学资源在工科教学中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2.3工科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存在障碍

2.3.1工科的教学内容以逻辑思维为主,涉及定律和规则较多,侧重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民族院校工科学生一般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身心不成熟阶段,往往表现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转移快、情绪易受外界干扰等特点,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科学生越来越偏重技术的学习,普遍重理轻文,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等特征个体差异性大。这些常常会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工科学生在网络化学习情境下,一方面要通过拥有丰富学习资源的网站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网站提供的学习答疑、学习讨论、学习辅导、作业管理等互动学习平台开展协作学习,工科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不强,将无法应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2.3.2民族院校工科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民族地区,由于与外界接触较少,基础教育薄弱等原因,其信息化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基础差异性大,限制了工科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环境,但是民族院校工科学生往往只拥有高中阶段迫于考试和升学压力掌握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欠佳,对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全新学习环境和学习策略适应性不够,直接影响了教育技术的运用效果。

3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

3.1更新观念,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工科教育改革的融合民族院校工科教育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培养输送工科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就要培养适应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的信息化社会民族地区的工科人才。民族院校培养的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从事一线工作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具有很强的信息化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扎根民族地区从事工科专业建设。鉴于此,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中应该更新观念,让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接触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工科课程教学中,努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工科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能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工科专业人才。

3.2加强培训,提高工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工科教育已成为未来工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民族院校组织教师参加企业的培训与研发,积极造就“双师型”教师的同时,应安排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水平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调动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近两年来,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开展高校教师专业实践实战能力提高计划项目,建立教师到与其相应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基层生产一线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实践实战锻炼和调查研究制度,引导教师参与行业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以行业的常规实际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了解经济社会的行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实践实战经验的积累,将实践实战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类似这样的培训项目在其他民族院校也很多,有效地提高了工科教师的实践能力,各民院院校还应该开办专门的教育技术应用于工科教学的培训班,以此强化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使用方法,积极鼓励引导教师在工科专业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尽快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出来,积极适应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3.3加大投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构筑数字网络化工科教学平台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的快速发展,民族院校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工科教育不但具有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工科人才的高标准需求确定了工科人才培养需要投入相对更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工科教育的投入,整合优化已有的教育资源,实现工科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整合,要建设适宜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环境[4],我们要根据工科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资源共享、超越时空限制等优点,构筑以多媒体课堂教学、广播电视远程教学以及网络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形式的数字网络化工科教学平台,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促进工科教育生态和谐发展。

4结合民族院校工科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科教兴国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对自然、社会等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对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及其社会功能的哲学概括,是指导我们制定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现今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还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科技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直接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但他们主张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去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曾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阐释了生产力的内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生产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的是劳动者拥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通过改造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生产物质资料而形成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后继者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的力量。邓小平的科技观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强调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通过透彻理解和深刻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的认识更进一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科技的功能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等一系列论著中,进一步做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而科技是生产力,所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是科学技术。“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将“科教兴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三、科技人才的作用和培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了科技人员在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人才才能吸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列宁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他在1894年指出:“历史的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于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在1977年,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提出,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为,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至今,中国科技研究及其应用,产生丰硕成果,与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地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是分不开的。2006年1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科学建制、科学方法、知识体系的思想升华,也可以说是渗透在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方法、科学活动及科学内容(知识体系)中的思想财富。信息时代环境下的科技工作者,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努力学习和阅读前沿科技方面的书籍,了解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自觉树立科技意识,崇尚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

四、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科技创新是近年来我党在历次代表大会中提出的重要内容。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本质进行了三维定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经济”定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社会”定位;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政治”定位。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三维定位,勾勒了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6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着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着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着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7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着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

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着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着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1〕〔2〕〔3〕〔11〕、乔瑞金《科学进步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第186页、第19页。

〔4〕〔5〕DavidG.myers"Socialpsychology"mcGraw-HillBookcompany,1993,第16页第38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7〕〔8〕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一关于知识报告》,三联书店第4页。

〔9〕〔10〕w.H.Lowrance"theRel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toHumanValues".quotedHickman"technologyasahumanaffair".mcGraw-HillBookCompany,1990,第429页,第430页。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前言。

〔13〕张斌《技术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9页。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8

三次能源理念与第三次能源技术革命

重申三次能源理念:

一次能源为原始资源性能源,是以蒸汽机与内燃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二次能源为技术性质能源,是以各种能源转换为电能的电动动力技术革命。它们都是从能量到能量模式,故遵守能量守恒规律,而三次能源则是更深层次的技术性质,主特征是以核电为模式的用技术将一次原本不是能源的物性逆变本质转换为二次能量后,再三次转换为常规能源之技术革命,将是核动力和类核动力技术革命,此为从不是能量到能量模式,所以它不是能量守恒范围技术而不存在遵守或违背问题,并将引发更大的能源技术革命。

源自平凡而重在承前启后:

三次能源理念可说是源自最简凡的对核电技术排序与揭示本质后之逻辑定位,可承前启后的是其揭示之逆变物性本质模式,则可将近代和当代倍受主流科技非议之伪科学的永动机和反重力技术,简单地用逆变物性本质物理成因,就可名正言顺地将它们从常规能源技术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以物理本质不同的超常规能源技术,从而可以结束永动机=伪科学之争的证具,再说探索永动机成功与否它都原本就是原始创新,故逻辑上也不存在遵守与违背任何现有理论,就算成功了也必然是能量守恒之外的全新学科领域,也必然引发如反重力等系列前沿科技的形成。

永动机的因果与物理定义:

当今永动机=伪科学,已是99%以上受传统教育人们的习惯思维方式,可恕不知人类最大的悲哀是定义了永动机这个陷井,如果理智地分析一下,不难看出永动机涉及的学科非常广义,也就是说它限制科技发展的领域也广义,它含括了物理、力学、能源、机械制造等大部分基础学科,其重点特征临界点为能量转换比值为!00%,凡大于100%就有永动机之嫌而划为“伪派”,所以任一与能量有关的科技,一旦进入能量转换超出100%就落入陷井,此时的你无论怎样辨解并未选择永动机课题,而是永动机永远选择了你而成为“伪科学派”,可算大悲也!

其实复杂的科技,只要揭示透彻则非常简单,能量守恒下的转换比不可大于100%,在常规能源本质范围是绝对真理,核电为什么不是伪科学?是因为核电物理有理论证实其能量转换比值超常规依据,永动机的伪科学则正是无理论支撑,显然对永动机的物理定义没有理论前提就算发明成功也会断送在非议中。本来能量守恒内的煤电、水电、光伏电等不但只是量变,重要的也是‘质变’技术,只是‘质变’没有使量变超出常规而已。而核电因质变技术属深层次使量变超常规形成学科,因此凡类核电模式质变技术则不属能量守恒范围,而再拿能量守恒定律去度量永动机,岂不是冤案?

而完美永动机技术正是类核电超常规能量模式,所以永动机新增能量误为无中生有则为伪科学,故必要定义永动机的物理本质:“凡是不消耗任何能量之输出能量的永动机,唯一模式是以逆变物性本质技术为特征,其新增能量不再是无中生有,而是逆变物性本质转换形成,也吻合物理学由质变到量变,量变也必质变之普遍规律逻辑,所以能量守恒为常规能源物性本质,则永动机逆变本质的量变为超常规物性本质,也就不再属能量守恒范畴。”

反重力技术与物理定义:

常言说物以类聚,反重力与永动机同为伪科学足以说明同属一类,可恕不知它们竞是珠联璧合之缘,经研究,三次能源模式下的永动机质变技术,唯反重力莫属,因为反重力的实质就是反引力,由引力产生的重力正是人类消耗能源的根源,公知重力是产生摩擦阻力耗能主因,如果要解决能耗问题,思维重点只限于怎样获取能源,显然是治表不治根,治根必是将思维重点移至怎样改变耗能本质,即可否逆变引力本质?

答案是肯定的,90年代各国科学家观测到的引力异常现象就证实了万有引力并不是铁案不可问责,说明万有引力在一定条件下的异常则是另有物理本质,此本质据本人的发明杠杆原理实验数据所证实,其反引力物性本质形成于万有引力的隔距力系效应。公知万有引力的隔距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隔某一间距的引力,可重力摩擦阻力追究的只是限于两个物体的接触引力问题,从来未涉及过隔距引力影响因素,而地震与太阳月亮地球三星一线有关则正是星体隔距力力系效应成因。据发明杠杆实验显示,其重力点G悬空形成的隔距力(发明杠杆结构无重力臂)重臂物理量变化,严格遵循杠杆的力臂与重臂和支点三要素物理变量关系,但正是隔距力重臂结构形成了隔距力力系效应,即逆变了重力物性本质,将本不是能量的重力悬空具有了重力势能性质后并参与作用力叠加作功,从而形成反重力本质(将负载重力逆变为能量本质),其隔距力效应特征为:杠杆重力悬空作用线与力臂之间夹角越小,静止杠杆重力在力臂与重臂相等时的力系平衡值越大,用物理量关系式表达,常规杠杆G=F,发明杠杆则G=2(F-Fsina)+F,如果将2(F-Fsina)一项设计为2,则G=3F,说明悬空重力(负载)叠加作功结构使作用力增值到3倍F力,如反向实验,当G=1不变时,F力只需小于1的三倍力则静止平衡,可见反重力形成,即力系平衡不再属牛顿第三定律范围,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等也可力系平衡,也就是局部引力异常现象本质。

所以反重力和引力异常揭示透彻则简单为同一物理本质,因此反重力物理定位:“反重力的物理本质是直接逆变重力的耗能本质,即用物理方法将局部引力平衡人为形成失衡异常引力力系,其失衡力系本质为引力与斥力(支撑力)的隔距力叠加效应,效应的结果是将重力的耗能本质逆变为自身可控动力或转换为对外作功之能源,故称为反引力的反重力技术。”

引力异常的物理本质为:“据三次能源理念和反重力物理建立的核心,其宇宙宏观引力异常的物理本质为宇宙间局部(太阳月亮地球三星一线局部)在某一时间内存在有反重力(反引力)条件存在,即形成局部引力力系失衡本质,一旦多余能量释放后则恢复引力平衡。”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9

经过多年的培育,我们已经壮大了一批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但是由于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使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不强。所以当前我们应该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冲击。因此科技创新,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也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科技创新就是要提高广大人员的科技认识和科学素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的关键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所以加快科技创新机制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对促进企业技术的全面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障,产品创新是载体。我市作为西北地区尚不发达的市县,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全民科技意识还不够强,科技投入长期不足,科技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工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协助企业成立创新中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作用,一是要尽快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企业与科技的结合。要加速培育和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成立开展创新服务、新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型企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提供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二是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目前,我市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很低,我们要从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扶持一批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要立足现实,集中力量,有所侧重,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高的高新技术成果。

科学技术的力量篇10

军队技术院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是全国高等院校科技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国首批列入了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院校就有国防科技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两所军队技术院校。军队技术院校不仅为军队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也出了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04程控交换机等许多重要科技成果。仅国防科技大学每年就有100项左右科技成果获国家和部委级成果奖。军队技术院校的科技工作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军队技术院校科技成果累累,但军队技术院校同全国其他许多院校一样,科技成果转化仍然是学校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科技成果转化的潜力还很大。迟浩田副主席1998年4月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就指出,国防科技大学人才济济、成果累累,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的核心就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鉴于科研项目结题和成果评定的普遍做法,事实上,不少成果属于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单元技术成果,有的还属于阶段性应用成果。虽然大部分成果多多少少直接或间接地应用过,但对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如不能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科研成果只能算是一次科研过程的记载。这就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多项单元技术集成,达到更有效地应用,使之形成现实战斗力、生产力。成果转化不应理解只是经鉴定和获奖成果的转化,还应包括非鉴定和获奖成果,以及一些储备技术的转化。

下面就军队技术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转化的形式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处理的关系谈谈初浅的看法。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战斗力、生产力水平所要求的,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科技投入效能所要求的,是利国、利军、利民、利校的大好事。

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知识(包括智力和科技成果等)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以强大的科学系统为后盾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党和国家非常果断及时地提出了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科技教育工作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江总书记还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江总书记的讲话对高校在科教兴国伟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寄予厚望。朱钅容基总理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实践。现在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已成为科技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春天即将来临。新形势下,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把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高校当前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军队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军队技术院校在科教兴国伟大实践中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贯彻军队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需要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正在军事领域引发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现代战争越来越取决于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军队和国防系统,科学技术就是第一战斗力。党的十五大再一次明确,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同样要使军队和国防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广大官兵和国防科技工业工作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客观上,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到我军武器装备领域还有很大的潜力。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学校学科专业本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需要

未来的高等学校应当是“研究密集型大学”,集教育、科研于一体。没有科研,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不可能的。这也是1998年5月参加北大举办的“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国内外校长们的共识。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促进教学和科研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形式之一,是学生实践的好课堂,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工程型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利于对科技成果进行检验,并启迪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

高水平院校,必须实行开放办学。成果转化工作,有助于实行开放办学。转化作为科研工作的延伸,在向社会转移成果的同时,又是一个对外窗口,将会把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及时反馈到教学和科研中来,再通过专业调整,使专业更适应于国防和社会需要,进而人才和成果又成为高校成果转化的坚实基础和不尽源泉。这样就能良性循环。

转化过程,除便于高校与社会交流外,也便于高校进行技术引进。现代知识的突出特点是知识爆炸,且又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军用民用技术相互促进。历史上先进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之后军转民。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系统必要时也需引入吸收一些先进的民用技术,如先进的民用通信技术、生物科学等。

各类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就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能有效快捷将技术推广应用,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4.实践证明,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对学校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果转化工作,不是单以“创收”为目的。转化的过程,自然而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北大论坛上就说,大学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不仅为社会献上一份厚礼,也为大学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北大、清华和几所军医大学等院校的成功作法促进了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北大党委书记任彦申教授根据近年北大的发展,尝到了甜头,深情地展望,北大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开拓高新技术、开辟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国防科技大学近年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对学校建设和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各单位通过承接技术服务工程,开展技术推广应用活动,促进了专业方向发展,并使专业更适应于国防和社会需要。实验室条件也得到改善,促进了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发展。

军队技术院校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增进了军政军民关系,也有利于学校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

军队技术院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承接项目,开展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主要是承接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工程项目等。加强系统集成,将单元技术迅速得到应用。军队技术院校特别要为军队武器装备的改造和促进技术进步服务。要主动深入部队,了解需求,选择一些技术领域,瞄准一些应用目标,在型号项目研制和现有武器装备更新改造方面开展工作。在为部队服务的同时也要尽力承接社会技术服务工程,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国防科技大学为广东省公安厅及所属部分市公安局等单位建立公安指挥中心,为北京建立亚洲最大的一条镀膜玻璃生产线,承接渤海出版局信息系统工程、涟源钢铁公司高炉改造工程、上百家饲料加工过程控制系统项目,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与科研紧密结合,在实验室形成高精尖科技产品的开发、试制和小批量生产

一些高精尖科技产品,需要根据有限用户的不同要求进行小规模生产。银河巨型机等在推广应用的同时,还要不断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高校有相当部分成果是小试成果,还需进一步开发完善、中试,不断改进工艺,逐步产品化。这种程度的转化工作只能由研究单位或以研究单位牵头进行,这就要求,而且只能在研制单位实行研究、开发、小批量生产一条龙,起码是在生产的先期阶段要实行一条龙。当然需要具备实行一条龙的能力。这种成果的转化实行一条龙有利于加快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进程。从长远看,社会企业要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但目前高校是科技开发的重要力量的地位不可替代,这是近阶段我国国情决定的。正如宋健同志1998年初在一个文件上批示:在中国国情中,高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大院大所(如中科院)和高校是不可替代的力量。我国大多数国防和社会企业的高技术汲纳能力还不强。许多企业到高校寻求项目,通常只寻求“短、平、快”项目,对高科技项目,既无转化能力,也无风险能力。一些产品需求单位也往往希望研制单位生出“蛋”后,再孵化出“小鸡”,因为即使自己受让“蛋”后,也孵化不出“小鸡”,再说,关系到国防型号项目的成果转化工作还有技术安全和保密问题,这也要求成果研制单位作好转化工作。

高校这种转化工作,不仅与科研紧密相连,也与学科建设紧密相连。

有条件的高校,为了促进成果更快转化,应探索与科研紧密结合,有重点、有选择的发展校办科技产业。

3.发挥学校和社会两个优势,促进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产品形成规模生产,取得规模效益

发挥学校科技优势和发挥社会资金、生产条件、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管理的优势,取长补短,开展技术经济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将高校科技产业落子于社会“大棋盘”。

这种形式通常适用于高科技大路货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国防科技大学通过转让微波多用柜技术到重庆市,促进该技术产业化并发展壮大,就是采取这种形式。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注意处理的关系

军队技术院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是军队遇到的新课题,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为使这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根据军队技术院校既是部队,又是高等技术院校这个特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和注意处理有关关系。

1.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是国民经济领域,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也必然引入市场经济的规律,这就要求军队技术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也要与市场经济接轨。技术合同法和其他经济法,要求各种合同均由法人签定。科技成果转化,既属于科技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不论前述转化的哪一种形式,开展技术经济合作将普遍采用合同形式。学校作为一个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是校长。若大一个学校,技术经济合作不宜事无巨细由校长出面,也不宜由不是法人单位的各系、研究所签定合同。学校应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作为技术经济合作的窗口,例如成立类似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校科技发展中心。

成立专门机构,还有利于学校加强成果转化的有效组织和统一管理,也有利于保护学校研究开发成果等无形资产以及学校其他知识产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系统工程,工作有难度,不易产生成就感。目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商品化三个阶段资金投入比为1∶10∶100,中间开发环节的投入10倍于研究环节,这就有个资金的困难。还有市场的困难。现在市场竞争激烈,高校科技人员一般未经市场的锻炼。相对来说,军校的机制不如地方高校和社会企业灵活。这是两个主要困难。有困难并不可怕,并键是人才。高校人员一般素质较高,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首先转变观念,增强转化意识。树立以推广应用为目的,以争取科研经费为手段,以取得成果和效益为动力的观念。破除高校根深蒂固的重研究、轻开发,重论文、轻实践的思想观念。鼓励一批专家教授在拥有一个学科、一个科研方向的基础上发展一个科技产业方向成为自觉行为,鼓励大多数科技人员在取得成果之后自觉继续往前再走一步。要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科技人员加强协作,因为转化工作具有多学科交叉和多种技术集成的特点。

要实行以激励为主,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调动积极性,包括在职称,物质、精神奖励等方面调动积极性,让他们感到转化工作大有作为、有成就感。这也是军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现方式之一。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军队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