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5:21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1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科技在腾飞,社会在前进,科学技术必然也随着发生根本性变革。科学技术,尤其以三次科技革命为首,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生产力标志,高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在不断变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无限延伸了人类将“自在自然”变为“人化自然”的本质力量。时展的脚步,总是以警醒的方式提示着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生态化科技创新。

(一)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旗帜。人类文明的演进从未停止,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随即产生了新的文明成果,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不断矛盾的文明形态的辩证统一。在农业社会,生产技术低下,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较小。工业社会开始于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变革,机器化生产的工业模式日益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成熟,在永无止境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人类开始了无节制的生产与消耗,催生了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社会是在对传统工业的辩证批判中产生,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运用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手段,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自觉发展,需要以坚实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同时需要着力消除科学技术成果作用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使生态化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科技利用缺失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势必依靠强大的科学技术。自工业文明时代开始,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的依赖程度日趋减弱。相对来说,改造力量逐步增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能力的逐渐提升,科学技术的过度与不合理利用也相继出现,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造成自然资源的缺失、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致使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中国而言,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创新态势,但过分地追求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利益而轻视生态文明的发展,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断恶化,对生态资源的严重掠夺致使我国矿产资源逐年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合作的必要性,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问题与科技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化经济的应有之义。

(三)社会发展矛盾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掠夺的严重程度逐步加深,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社会的发展致使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和冲突,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自然又赋予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包含着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变得更加自私与自我,肆意占有和破坏资源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矛盾。这更加提醒了我们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当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好倡导与实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之下,只有把科学基础的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权利不受到他人的损害,才能保证自然生态的延续和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延续与发展。

二、生态文明对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推动

生态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的转型,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既满足人的当前需求,又倡导长远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为开发生态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新兴科学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那么以生态生产力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创新,将是必然的选择。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也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生产力应运而生。“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和谐统一”[3],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生动组合。生态生产力克服了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表现。为此,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以经济发展为动力,形成生态生产力的新结合点,实现生态的保护、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有机统一。

(二)生态文明推动绿色、生态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自然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系统的恶化性,致力于促进资源节约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必将为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等提供动力,这些都为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任何文明社会都必定要与资源发生联系,并在人的无限需求下尽可能地剥削着剩余不多的资源。工业文明时期,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后,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极大满足人类对于生产高效率的追求,致力于极大地“掠夺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创造庞大的产值和利润。”[4]而当今社会,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指导下,在追求生产高效率的同时也通过节约化、资源化、生态化、协调化的技术手段,注重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与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进行,从而逐步改变传统技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三)生态文明发展一次能源、新兴科学技术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掘地球自然生命活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致力于加强自然能源开发和拓展人类活动空间,必将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技术的利用和为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应用空间。科技创新以往一直以大规模技术开发、无止境地搜刮自然资源,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导致人类社会的灭亡。因此,“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新时期新阶段,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一方面要广泛使用无污染能源与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等污染严重且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缓解能源污染问题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大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未来,开阔眼界,在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向神秘的海洋深部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探索,以科技创新带动海洋、生物、外层空间等新兴领域的生态转化。

三、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新型策略

“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在社会之中的一个开放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6]因此,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将科技重新置于人类社会有机体中就目前来说,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现在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就是一个契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制定新型的生态化策略,发扬生态化科技创新事业。

(一)新建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价值观

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养成了无限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这种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生态保护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优化资源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我们必须转变工业文明价值观,新建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并进,永续发展。一方面,从价值取向来说,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应该是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多位一体的创新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获取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运用工具-技术系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确保人类生存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从科技创新目标来说,生态文明超越了工业文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历史局限性,其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开发与使用绿色生态科技解决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

一项政策的实施不仅需要自身的优越性、可行性,更加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同样如此。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首先,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生态化科技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类社会的美丽和谐。其次,构建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支撑体系。国家和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法律政策。通过制定法律来对这些错误理念和为之产生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例如,《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最后,吸引优秀人才。推进生态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优势。“一个社会科学上的成功依赖于它能够把更多的自己的天才输送到科学中去”[7]。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发展,科技人才是动力。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在科研方面加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支持,才能吸引一大批最杰出的人才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

(三)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44-02

纵观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创造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作为建设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加速器,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具有重要推动力。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这是继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后又一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表述,进一步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课题、党和政府今后工作的新任务,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当前,面对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亟须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型,将生态与科技紧密联系,以构建人与自然的最佳平衡点,推动人类文明的飞速前进。

一、时展的脚步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科技在腾飞,社会在前进,科学技术必然也随着发生根本性变革。科学技术,尤其以三次科技革命为首,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生产力标志,高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在不断变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无限延伸了人类将“自在自然”变为“人化自然”的本质力量。时展的脚步,总是以警醒的方式提示着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生态化科技创新。

(一)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旗帜。人类文明的演进从未停止,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随即产生了新的文明成果,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不断矛盾的文明形态的辩证统一。在农业社会,生产技术低下,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较小。工业社会开始于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变革,机器化生产的工业模式日益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成熟,在永无止境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人类开始了无节制的生产与消耗,催生了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社会是在对传统工业的辩证批判中产生,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运用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手段,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自觉发展,需要以坚实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同时需要着力消除科学技术成果作用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使生态化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科技利用缺失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势必依靠强大的科学技术。自工业文明时代开始,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的依赖程度日趋减弱。相对来说,改造力量逐步增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能力的逐渐提升,科学技术的过度与不合理利用也相继出现,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造成自然资源的缺失、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致使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中国而言,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创新态势,但过分地追求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利益而轻视生态文明的发展,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断恶化,对生态资源的严重掠夺致使我国矿产资源逐年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合作的必要性,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问题与科技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化经济的应有之义。

(三)社会发展矛盾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掠夺的严重程度逐步加深,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社会的发展致使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和冲突,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自然又赋予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包含着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变得更加自私与自我,肆意占有和破坏资源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矛盾。这更加提醒了我们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当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好倡导与实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之下,只有把科学基础的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权利不受到他人的损害,才能保证自然生态的延续和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延续与发展。

二、生态文明对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推动

生态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的转型,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既满足人的当前需求,又倡导长远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为开发生态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新兴科学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那么以生态生产力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创新,将是必然的选择。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也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生产力应运而生。“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和谐统一”[3],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生动组合。生态生产力克服了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表现。为此,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以经济发展为动力,形成生态生产力的新结合点,实现生态的保护、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有机统一。

(二)生态文明推动绿色、生态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自然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系统的恶化性,致力于促进资源节约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必将为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等提供动力,这些都为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任何文明社会都必定要与资源发生联系,并在人的无限需求下尽可能地剥削着剩余不多的资源。工业文明时期,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后,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极大满足人类对于生产高效率的追求,致力于极大地“掠夺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创造庞大的产值和利润。”[4]而当今社会,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指导下,在追求生产高效率的同时也通过节约化、资源化、生态化、协调化的技术手段,注重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与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进行,从而逐步改变传统技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三)生态文明发展一次能源、新兴科学技术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掘地球自然生命活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致力于加强自然能源开发和拓展人类活动空间,必将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技术的利用和为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应用空间。科技创新以往一直以大规模技术开发、无止境地搜刮自然资源,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导致人类社会的灭亡。因此,“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新时期新阶段,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一方面要广泛使用无污染能源与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等污染严重且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缓解能源污染问题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大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未来,开阔眼界,在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向神秘的海洋深部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探索,以科技创新带动海洋、生物、外层空间等新兴领域的生态转化。

三、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新型策略

“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在社会之中的一个开放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6]因此,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将科技重新置于人类社会有机体中就目前来说,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现在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就是一个契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制定新型的生态化策略,发扬生态化科技创新事业。

(一)新建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价值观

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养成了无限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这种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生态保护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优化资源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我们必须转变工业文明价值观,新建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并进,永续发展。一方面,从价值取向来说,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应该是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多位一体的创新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获取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运用工具-技术系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确保人类生存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从科技创新目标来说,生态文明超越了工业文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历史局限性,其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开发与使用绿色生态科技解决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

一项政策的实施不仅需要自身的优越性、可行性,更加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同样如此。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首先,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生态化科技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类社会的美丽和谐。其次,构建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支撑体系。国家和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法律政策。通过制定法律来对这些错误理念和为之产生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例如,《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最后,吸引优秀人才。推进生态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优势。“一个社会科学上的成功依赖于它能够把更多的自己的天才输送到科学中去”[7]。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发展,科技人才是动力。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在科研方面加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支持,才能吸引一大批最杰出的人才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

(三)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化科技创新不仅是将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合二为一的思想观念,更是一项新型的、有益的生态化技术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化思想为行动,化理论为实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与科学技术的手段运用到现实生活。但从应用范围上讲,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领域比较广,所以,我们必须先从重点、具体领域着手。我们可知,农业、工业、服务业是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性产业,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应用可以首先从这三大产业推进,实施生态科技管理,逐步构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工业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平台,推动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迈向一个新的领域。具体而言,在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改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推广多样性生物农药与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技术;在生态工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工业污染、工业废物治理技术,实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在生态服务业科技创新方面,创建生态环保的服务链,保障绿色化消费方式。总之,实施好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必将加大生态思想的深入,拓宽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n].人民日报,2013-05-09.

[3]高文武,王虎成.简论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科学技术[J].江汉论坛,2012(2):47-50.

[4]陈墀成,余玉湖.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9-134.

[5]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3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日趋开放、充满竞争的发展环境,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自主创新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过去数十年间,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日趋突出,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政府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随着信息和人才流动的加快,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更为显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强,面向未来,各省区都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学技术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

今后15年,是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科技先导,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二、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

我省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用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15年,我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针是: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

合作创新就是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对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成力量进行攻关;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互动为主线,促进创新体系各要素在全省的有效整合。

加强转化就是强调科技工作的重点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心要放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上,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重点突破就是在把握当今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后发效应,从我省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全局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

引领跨越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意识,依靠科技的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农业、社会科技进步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遵照“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指导方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突出政府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加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历史性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强战略研究和宏观调控,统筹近、中、远期目标,确定科技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加强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确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重心地位,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围绕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跨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加强集成,持续投入,重点攻关,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加强开放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树立开放意识,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合作创新;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技术和人才集聚的形成,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体现以人为本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推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三)发展目标

未来15年,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创新型社会,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机构建设得到较大发展,科技基础条件日益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6-2010年):初步建立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公众的科学素质有所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得到较快发展;科技投入明显增长;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与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军民两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成果转化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位次有所提升。

主要指标:科技投入持续增长,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0.15元,万人研究与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3.7;建成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2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8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40个企业技术中心;专利申请量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专利授权量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00项左右,其中发明专利占30%左右,科技论文数量年均增长3%,引用率有明显提高;初步实现我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等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机率达6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十五”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5%,数量达到4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力争达到19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

第二阶段(2011-2020年):构建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形成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基础条件平台;建立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工业、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较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指标: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万人研究与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6.0;力争建成10-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5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左右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建成15个左右较为完备的“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十五”基础上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8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2020年达到100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三、战略部署

为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方针和实现科技发展目标,科学技术工作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部署: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集成攻关

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是我省未来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要围绕科技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技术集聚和人才集聚及其良好的互动关系,奠定集成创新的基础。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民族药业、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技术攻关,实现产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强制造业中信息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的集成攻关,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加快煤、磷、铝等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多学科攻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相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及应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及增值率。

针对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环境等领域的科技需求,特别是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特色优势农林产品生产及安全、重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技术等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约束问题进行攻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强软科学尤其是管理科学的研究,为科技、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决策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重点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加快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需求,面向广大农村,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加强主要农作物和畜禽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和示范推广,注重农业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提高特色农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技术水平,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烟酒、能源矿产、原材料、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产业,加快先进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再创新,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应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我省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现有基础,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中药现代化等领域,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缩小与国内外的差距,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加快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支持企业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技术领域、产业领域的交叉集成,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发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四)保持重点学科领域持续发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科技积累是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围绕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持续投入,增强学科的持续发展,形成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的互动,推进学科优势向产业技术优势的转化,为重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重点学科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增加技术储备,保持重点学科领域的持续发展。

优化学科布局,加快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平台和团队的建设,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推进“科研-开发-产业化”创新链的形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工作的载体,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科学布局,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打破现有体制障碍,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运用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共享机制的形成,把建立科技共享平台放到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机构改革,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及转移体系;加快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有效服务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社会化、网络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管理,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凝聚和使用科技人才,加强科研人才团队建设;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落实技术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真正形成有利于合作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氛围。

四、重点领域及重大专项

(一)重点领域

立足省情和发展需求,未来15年,我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是:

1.农林水利业

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集成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主要畜禽水产品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有机、优质、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组装技术研究,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集成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围绕生态林、商品林和经济林的保护与开发,加强科技攻关;加强工程性缺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2.能源

开展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加强煤炭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及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加快发变电与送变电先进技术的引进使用及集成,加强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材料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已有基础,加强铝、钛、镁、硅等的高纯材料和合金材料、无机超微细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磷、煤、植物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及应用技术开发,推动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4.烟酒及特色食品

加强对名烟、名酒重大工艺创新的科技攻关,解决名烟、名酒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其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加强特色生态农林产品和特色食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技术研发,为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5.民族药业

有效利用药用资源,加强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民族药产品的重大工艺创新及新药研发,推动全省中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6.信息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积极发展高密度大容量信息存储、新型电子元器件设计制造、新一代数字视频和通讯等技术,提高全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7.先进制造业

加强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零部件和成套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研发,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全省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

8.现代服务业

加快高新技术在服务业的推广应用,针对服务业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全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9.资源与环境

开展优势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勘探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有效利用;加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矿山生态修复、重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环境监测和发展循环经济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0.交通、建筑与城镇化

加强交通工程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运输管理、交通安全保障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新型建筑结构、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应用、节能省地型建筑设计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加强城镇化科学规划,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11.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

围绕人口健康、重大疾病及地方病防控、食品安全、气候及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煤矿重大突发灾害事故预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开展研发,解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问题。

(二)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的具体实施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逐项启动,并根据需求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种植技术

采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若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等新品种,并加快其规模化制种技术的攻关;加强农、林、草、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中低产田良综合技术的研究应用;研发推广节水、节地、节肥等相结合的高效灌溉新技术、新产品;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主要畜禽水产品种繁育及配套养殖技术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繁育技术的改进,繁育具有优良性状和品质的猪、牛、羊等主要畜禽品种和特色珍稀水产品种,加快相关配套养殖技术及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促进畜禽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3.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食品安全

开展马铃薯、辣椒、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深加工及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加强食品污染预防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保障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及安全,提升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市场竞争力。

4.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

加强煤炭无地质、环境、生态破坏的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开展煤层气赋存、涌出规律及强化抽放技术的引进、集成,提高矿井煤层气抽放率和抽放量;开发生物质能源,对小油桐、芭蕉芋、马铃薯等具有地方优势的生物质能源植物进行新品种选育,重点开展其提取、转化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发;围绕原材料生产、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开展高寿命、高比能新型电池制备技术及产品研发。

5.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重点解决铝、钛、镁、稀土等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冶炼及成型加工技术,解决镓、铝、钛等金属的提纯技术,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6.聚合物材料及制品

重点解决无卤阻燃技术、微孔发泡技术、超微细粉体改性聚合物技术及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发系列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品。

7.电子功能材料

以材料的复配协同技术、无铅化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发和制备导电绝缘浆料、特种电池材料、多晶硅等电子功能材料。

8.名烟名酒产品

开展酿酒有机原料和优质烟草的育种与栽培、名酒生物发酵和烟叶醇化发酵工艺创新、名优酒香气成分及功能性成分形成机理及作用机理、卷烟烟气和酒糟、烟草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增强名酒、名烟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9.新药及民族药

重视民族药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药用植物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药用动植物功效成分的筛选、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和药效确证等方面的研发,制定规范的原材料、产品质量标准,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民族药产品。

10.新型电子元器件及信息存储产品

加强芯片制造、多芯片多层组件设计制造、低温共烧陶瓷(LtCC)、焊粘接等技术和相关电子材料的研发,开发高频化、微型化、无铅化、低功耗、复合化和多功能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对高密度信息存储、信息存储控制及磁记录系统可靠稳定性等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形成新型存储系列产品。

11.关键零部件及成套装备

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相关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重点开展智能控制与集成、数字化制造、模块化和网络化设计制造等技术的攻关,加强制造业中的关键材料及其精密制造与加工技术和清洁生产相关技术的研发,提高汽车零部件、油田测控开采装备等基础零部件和成套装备的研发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12.(略)

13.资源勘探及综合利用

重点开展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低品位矿采选冶和矿石伴生有用元素提取的关键技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量,开展优势资源的地物化遥快速高效勘察及矿床定位预测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利用率。

14.精细磷化工新产品

以材料的电渗析法、结晶法等净化精制技术和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发和制备电子级磷酸、磷系阻燃剂、高纯三氯氧磷等精细磷化工产品,推动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形成。

15.煤化工新产品

加强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及其改性材料、煤气化羰基合成、煤液化等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开发煤化工新产品。

16.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

针对不同喀斯特生态类型区的石漠化,加快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攻关和推广应用,开展生态林草等经营管理技术、商品林草等培育技术的研究,形成生态保护与应用开发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建立生态系统功能动态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区的试验示范。

17.地方性氟砷中毒的防治

加强地方性氟砷中毒流行因素研究,重点研究氟砷中毒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

18.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科技自身发展需求,建设研发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学数据、信息与科技文献资料共享平台、公共科技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共科技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药、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政策调控和资金引导,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对科技条件资源进行重组和系统优化,推动全省科研设施的共建;制定科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引导和调控政策措施,促进科技设施、科学数据文献、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投入,加强考评,增强公益类科研院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意识;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集聚、知识传播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促进科学知识、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和成果应用转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加快和完善农村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农业专家大院等的作用和功能,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建立科技服务“三农”的新体制、新机制;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快建立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大科技投入,创造科技发展的良好条件

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和《贵州省科学技术资金投入管理条例》,确保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科技三项费)占同级财政年度预算经常性支出的比例为:省级财政2%以上,州(市、地)级财政1%以上,县(市、区)财政0.5%以上;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减少交叉重复,新增的科技投入集中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按渠道不变的原则,鼓励和要求在现有其它财政投入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团队建设;调整计划体系结构,改革计划管理方式,设立科技重大专项,围绕重点,集中投入、持续投入,增加财政对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集成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科学普及、基层科技工作等方面的投入。

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投入,使其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导力量;加快建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科技成果贷款担保机制,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的支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三)加强合作创新,有效整合和利用科技资源

在财政科技投入中划出相应资金,用于促进省内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种科研计划对产学研联合申报的跨学科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和重点支持,促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及互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推动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成果转化孵化器等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和发展载体的建设,搭建资源整合、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

依托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和科技人员参与贵州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承接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加强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著名大学、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在我省设立科研分支机构或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

(四)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激励、竞争合作的有效机制。围绕我省经济、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继续实施各类优秀人才计划,加快建设创新人才团队。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引进、凝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面向基层需求,培养、集聚一大批从事科学普及、成果推广转化的科技工作者;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人员到我省创新创业;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凝聚和形成一支适应我省科技事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竞争和流动的机制及环境,引导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调整科技奖励导向和重点,制定鼓励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技术要素等参与收益和分配的相关政策,维护科技人员合法权益,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五)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强化政府在科技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明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科技进步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领导干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科技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加快科技发展和改革中相关政策的研究,注重科技政策和产业、金融等政策的协调,加快制定和落实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解决政策缺项,推进科技发展及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管理工作,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调整计划体系结构,突出重点,减少重复交叉,积极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诚信、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培育、完善、规范科技中介市场,扩大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空间;加强科技评估,建立科学的科技投入评价及考核机制,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4

2012年3月22日,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随着“2011计划”的全面推进实施,创建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已成为高校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协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所肩负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尤其是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以工科为主的传统高校,如何强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协同发展,共同进步,促进经济、教育、科技的有机结合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介绍近年来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成果,为本专栏后续学者的研究抛砖引玉。江苏大学地处经济发达、工业企业众多的长三角地区,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有着较高的吻合度,近几年学校在围绕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坚持把深化产学研用相结合,提升服务能力作为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整合科技资源,转变合作模式,瞄准重大需求,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等手段,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科技与智力支撑。目前学校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层次、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面向创新人才需求,做好协同创新机制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江苏大学学校党委、行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学校科技服务江苏乃至全国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作,在产学研组织体系、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学校先后两次利用主题实践为契机开展了“十百千”工程和“1863计划”,引领和促进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学校先后出台《江苏大学科研配套奖励与绩效评价办法》、《江苏大学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建设经费管理办法》、《江苏大学科技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江苏大学科技创新地区研究院(中心)建设与运行办法》、《江苏大学专职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将服务社会、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纳入工作考核,对应用开发类科研加大扶持力度,在职称评审、硕博导遴选、岗位业绩津贴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将科技创新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江苏大学围绕先进制造、农业工程、车辆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打造学科科研集群,组建了100支教授、博士交叉科研团队,承担共性技术课题研究,形成可转移、转化成果,学校年均申请专利500项,授权300项,为协同创新提供了知识源。学校先后创建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6个部级、省级科研平台,与企业共建30家省级工程中心实验室,先后成立了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校内专职科研服务平台,为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对学校科技资源和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对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产学研合作模式,目前已形成地方研究院、校企共建研究院、技术中心、行业技术联盟、校企联盟、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立体服务体系。

二、面向地方需求,把协同创新组织建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沿

江苏省常州地区先进制造业比较发达,我们在常州建立了江苏大学常州工程技术研究院搭建数字化先进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在镇江,发挥校地在地理上优势,结合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江苏大学镇江工程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转移平台,建立师生创业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结合阜宁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要求,在阜宁成立江苏大学阜宁新能源装备技术研究院等。地方研究院是政产学研各方紧密合作的有效形式,充分利用合作各方的优势资源,围绕共同的目标,协同创新,实现共同发展。学校多项科技成果与企业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如流体学科在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就先后与江苏亚太泵阀、上海凯泉等100余家企业开展长期的技术合作,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与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联合完成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节能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经过长期的产学研深入合作,《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三、面向行业需求,组建协同创新为国家战略发展急需的行业技术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学校分别在现代装备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汽车与轨道交通、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领域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形成了包括国家农业装备、设施园艺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高性能合金和收获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江苏省动力电池等20家国家省市行业技术联盟。依托我校在农业装备、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的技术成果,联合相关企业承担了28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学校年均承担企业研发项目700余项,在历年江苏教育厅统计江苏高校服务江苏的各项指标中,我校均排在全省前列。

四、面向企业需求,构建校企合作联合体实现技术转移快速对接

江苏大学专门成立了汽车与装备行业校友会,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学校分别与中国重汽、徐工集团、中国一拖、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一汽锡柴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加快各学科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实验室,目前已与恒顺集团、大亚科技、江苏银环、江苏悦达、常柴股份、鼎胜铝业等30家上市企业建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与扬柴、江苏惠通、江苏圆通、江南面粉、风神轮胎等1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组织100余支教授、博士科研团队与230余家企业结成校企联盟,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定期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为了着力推进江苏大学科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打造技术转移信息网络平台,完善现有的用户网络和数据库建设,构建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信息系统,建立成果信息、专家信息、需求信息技术库,实现校企合作的快速对接,逐步建立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开展网络化服务。近年来,学校进一步修订了《江苏大学促进技术转移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学校科学技术转移机制,规范技术成果转移活动。在2011年度中国产学研评奖中,江苏大学获得“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学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

五、面向国际需求,联合盟友与国际先进技术协同创新

近年来,江苏大学推行“走出去”战略,由江苏大学发起,联合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成立“中-澳光电分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努力打造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示范区,力求在功能分子材料、化学和非线性光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中-澳光电分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建立了科学的多方合作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副主席同志亲自为中心揭牌,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率队考察。在该中心中,我校研究团队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中澳双方首席科学家分别入选国家“”和“外专”。

六、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程的思考

目前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问题依然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也未完全确立,产学研各主体定位不太清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确立,需要政府在体制、政策上加以引导。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的科技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应加大力度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避免多领域的重复投入。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机制,高校内部各学科、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应加强合作,鼓励交叉,打破技术壁垒,围绕共同目标构建资源和成果共享共用的机制,构建多学科合作创新平台,从而提高自主创新的速度和效率。高校要联合企业深度合作,围绕重大共性技术和专门技术与产品展开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需逐步建立完善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把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创新成果尽快转移、转化出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试验运转资金及大规模产业化基金,尤其需建设和完善风险资金管理体系,以市场化运作帮助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多方需共同完善投资基金,共同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转化科技成果。

今后,随着全社会协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各高校、企业相关机制与举措的不断创新,必将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和固有思维框架,形成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甚至国际前沿学科开展合作的新空间;必将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快速发展轨道;以协同创新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必将为我国构建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资源共享作用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202-0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学技术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科技创新环境下推动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加大科技创新有助于我国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1科技资源共享的意义及重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的作用愈发重要,我国在科技上的投入也在逐渐加大,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地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一是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缺乏科学技术的理论指导与先进的科技支撑,因此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二是我国科技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未能实现有效的资源调节;三是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较低,造成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此,我国应该利用这次契机,实现我国科技资源的共享。在我国,实现科技资源的贡献不仅可以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同时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创新对科技资源共享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在特定的环境中,不断的创造新的事物并获得一定的效果的活动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到一个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时期,科技创新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持续不断的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科技是集人类智慧结晶于一体的重要技术和资源,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对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有着重大作用。

2.1科技创新为科技资源贡献提供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科学技术,反映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则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归根结底就是在于我国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资源的共享需要一个可以实现的环境。科技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局面,加深了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科技资源实现网络共享,并做到了实时更新,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把科技创新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投入更多的资源大力参加科技发展,才能加大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2.2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人们利用网络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共享,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就是科技创新的体现。近年来,我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越来越高,意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使得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科技创新的发展使得我国可以利用的科技资源越来越多,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越来越广泛,从而加大了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3推动科技在实践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以文字的形式将这些经验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如果这些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就会在往后的工作当中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得经济的发展速度变慢。加大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减轻我国在工作中的劳动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还能使得这些科技资源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升华和发展,从而又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3科技创新对科技资源贡献的作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3.1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是科学及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国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成果在许多地区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首先,在我国许多地区,受多种条件的制约,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较少,从而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使得科技资源得不到共享,其次就是网络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冲击,经济发达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高,其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自然就会多样化,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低,科技资源共享的渠道少,而且科技资源也少。

3.2发展前景

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坚持科技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还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此,我国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造出更多的科技资源,为科技资源共享提供更广阔的共享平台。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科技资源,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科学化,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有着重大意义。科技创新能够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科技资源,扩大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将科技资源运用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发展依据,从而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带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艳芳.基层科技活动方式的优化和创新[J].海峡科学,2009(11).

[2]周建伟,周爱国,贾玉武,等.我国实施科技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6).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6

一是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初具规模。目前,全省近半数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有些大型企业还设有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达到了4.17万人,占员工总数的3.85%,研发经费达到了72.85亿元,约占产品销售收人的1.0%o。

二是校企合作日益加深。至201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与国内外100多所大学和200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哈电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飞集团和哈电机厂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哈汽轮机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三是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新成果。依托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我省企业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乃至国际居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大庆油田采油技术、哈电站集团高等级超临界锅炉等都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在三峡工程、神舟飞船等国家实施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中都有我省的技术成果与产品。

二、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情况

黑龙江省共拥有高等院校78所,年培养毕业生近30万人。近年来,我省加强了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我省高校特色的开放性、综合性的知识创新体系。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我省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哈尔滨理工大学志阳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已为合作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部级大学科技园,已经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人孵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逐年上升,年产值超10亿元。近年来我省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水平、知识原创能力、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稳步提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生出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无论是承担国家973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项目数量,还是出版科技专著与学术论文数量均逐年上升。

三、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情况

如前所述,黑龙江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及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我省拥有一批研究型的有实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已建成一批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一些产业科技园,拥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在我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不清,高等院校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不明,高等院校对技术创新体系融人性差等原因,我省丰富的高校科技资源并未被企业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发展研究研究小组成果显示,2012年,我省人均国际数量位居全国第2,高等院校数量、科技人才数量也一直位居全国中上游。但知识创造能力排名却由2011年的14位跌到了全国第18位,知识获取能力位于第12位,创新绩效更是排到了全国第27位,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众多资料表明,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对比同样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也有一定的差距。我省高等院校如何融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四、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定位

1.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黑龙江省要加快发展,急需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领导人才;急需敢闯市场、善闯市场的经营管理者;急需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带头人;急需熟悉金融业务、熟悉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急需技术熟练、精湛、素质高的劳动者。为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重点建设的装备制造、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产品加工六大基地广揽人才已成为当前的急切任务。就科技人才而言,黑龙江省企业不仅缺乏高素质的科研人员,而且高级技工现有人员也不能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占技工总量的40%以上,而我国只占3.5%,黑龙江省虽高于全国,也只占7%。有好的设计,缺乏好的工艺,有好的工艺,又缺乏能工巧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制约了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如齐齐哈尔一家国有企业近几年引进大批数控机床后,急需大量数控机床操作员,虽有不少企业技术骨干应聘,但应聘者全都不适应岗位职能要求,竟没有一名合格的。省内一些企业由于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出现产品有订单,生产缺技工的尴尬局面。

2.辅助企业完成创新能力转化

企业创新能力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科技资源优势,但科技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创新优势,也不等于创新能力。黑龙江省的问题主要是科技优势较强,而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东南沿海地区及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黑龙江省经济腾飞,必然需要创新能力来支撑,而校企合作恰恰是创新能力转化的关键一环。随着我国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省科技人员必须增强市场意识,高等院校也必须加强开发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创新能力转化密切进行官、产、学、研、金、介合作,促使科研模式逐步由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封闭性模式转向以开放性、市场化和政府拨款相结合的模式。

3.满足企业知识增长需求

当今知识经济的出现和未来的发展,必将空前地推动和加快产业升级,这将从本质上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格局,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这种变化趋势,为我省产业结构变革展示出新的方向。今后,经知识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见,知识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知识化将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对知识增长需求十分迫切。知识增加是通过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而增加的,知识的增加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创新来自于一个创新的思想、发明或科技的突破。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知识源、技术源和人才源,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其知识创造活动是重要创新来源。黑龙江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要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通过它们的科研活动,创造更多的知识,申报更多的专利,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五、黑龙江高等院校融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对策

1.面向企业人才需求,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针对我省企业高水平科研人才匮乏,吸引人才困难问题,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鼓励高等院校中高水平科研工作者到企业兼职,为其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以及团队支持,鼓励其围绕企业需求进行科研工作。同时,高等院校可针对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训,打造企业高水平科研团队,促进企业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提高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省高等院校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工业基地振兴,瞄准产业发展重点,集中科技优势力量,尽快建立起一支以高校为主、企业参加的精干、高水平的产学研创新队伍;建立起一支具有国内一流的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基地和具有明显优势与行业特色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科技人才。针对我省人才产业、地区分布不合理、技术工人缺乏等结构性矛盾,我省必须统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主要区域中心城市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建立多功能并形成各自发展重点的大学园区。高等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定位,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新增专业重点向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急需的专业倾斜。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实施新型工业化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发展适应我省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需要的专业,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与成人教育体系,形成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

2.面向企业技术需求,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

我省应加强和完善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功能及其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计划。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要在科技中介组织企业法人转制基础上,积极构建两个平台:一是构建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平台,加强我省重点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以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为骨干,整合有关高校科研实验室,按照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所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行业和领域,单独或与企业共同建立专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确定科研主攻方向。二是构建高校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平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科技产业发展。在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统筹下,将高校与相关企业通过科技与人才供求联系起来,促进校企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建立高校科技人才、成果信息资源库,建立企业科技需求信息库,推进项目对接和科技合作。鼓励与支持高校建立科技孵化器,联合企业共建研发基地、实验室,共同开展科技开发工作。整合大学科技园的科技资源,发挥和完善科技园的孵化器功能和成果产业化功能。以培育新产品、新技术和科技企业为主旨,优先吸纳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省重点发展行业的科技人才和企业人园创业。

3.面向企业知识需求,促进知识传播共享

首先要加强高校自身建设,增加知识储备。加大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力度。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大师,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快制定和完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包括“龙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龙江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龙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努力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支持体系。探索人才组织模式,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以特聘教授为核心建设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关键领域的前沿学科研究和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促进学科综合,开发配置人才资源,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研究创新基地和研究主力军,为我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7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8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体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0616(2013)16-134-03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而推动转型的核心动力取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体系功能的优化。很多地方政府为构建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科技、教育、经济、政策的紧密结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产业转型,均加大了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1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为推动区域内的新技术或新知识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将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政策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创新网络,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其它机构和政府等[1]。

大学科技园是一个以实现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基本功能,具有独特区域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空间存在形式[2]。大学科技园与区域创新体系在系统的构成要素上是互通的,它属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部分,同时,其自身构成要素又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该地区的技术、人才和知识的流动,通过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和产业集聚活动,催生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达成创新目标的经济活动[3]。因此说,大学科技园自身也是一个次级区域创新系统,其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互为推动的作用。技术创新是大学科技园的主要活动,

并通过技术创新培养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即区域创新能力。

2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与功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工业园发展成举世瞩目的“硅谷”之后,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涌现出了英国的剑桥、印度的班加罗尔、中国台湾的新竹等科技园区。我国从1999年开始加快了大学科技园建设步伐,大学科技园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科技部和教育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定位中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是一个以大学为依托,将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机构。总之,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引领和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3大学科技园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和作用-以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为例

3.1促进区域经济目标的实现

为推动区域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与广东药学院于2010年初合作共建了“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以下简称为孵化基地)。孵化基地依托广东药学院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先进的科研条件、设备,以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番禺园区作为生产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创制开发-中试-规模生产”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的服务平台。孵化基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发展政策和孵化产业都紧紧围绕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求,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科技人才和国际创新技术及项目,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发展健康产业的战略目标和相关政策,重点以生物医药为主导行业,引进从事生物制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行业的研发型企业,形成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类人才、技术、资本等富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资源的集聚,开展与健康、药学、公共卫生、医疗、中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通过一系列的孵化和创新活动,带动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广州市番禺区经济目标的实现。

3.2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大学科技园主要是通过创新要素的整合与资源的集聚,企业、技术和人才的孵化、创新能力的辐射等几方面影响和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3.3创新资源的整合集聚

大学科技园是整合和集聚区域创新要素的平台,其整合和集聚的创新要素主要有政府、高等院校、金融部门、中介组织,特别是以高校为依托而形成的数量重多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集聚而形成“企业群”。在集聚过程中,大学科技园整合并吸纳了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科研成果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知识资源、政策资源、金融资源、服务资源等等创新资源,创造了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所需的内外部资源环境。通过创造性的整合和集聚,使大学科技园各部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即形成大学科技园的核心能力。

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短短二年多,已集聚了政府、高等院校、金融部门等多个机构和中小型科技企业40多家,注册资本28亿元,逐渐形成具有健康产业特色的创新发展领域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涌现了华大基因、女娲肥业、新百泰生物科技、广州澳轵朗生物科技、广州熙福医疗器械、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基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优势项目。随着这些创新资源的整合集聚和共享,大学科技园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基础和生长环境,提供了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高速度、低成本的专业化信息,使园区企业有了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优势,整体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加速了区域创新发展。

3.4企业、技术和人才的孵化

(1)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入驻园区处于企业创始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孵化;二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至条件成熟时创建新企业。通过大学科技园区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将已有企业和新建企业孵化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成熟企业。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和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和社会财富的生产、运营和流通单位,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大学科技园在重点培育和孵化企业方面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就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未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成功率仅为2%,而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成功率可达70%以上[4]。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孵化和培育了四十多家企业。由于孵化成绩突出,被认定为“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广州国际科技孵化基地”,并在孵化过程中申请知识产权72项,其中获得授权的知识产权42项,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注册商标5项,获得各类科技项目17项,孵化基地的企业仅2012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7亿元,利税超过2000万元。根据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些由大学科技园孵化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必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是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最大动力。大学科技园是人才的集聚地又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者管理水平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技术创新人才和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科技园区别于一般科技园的特点之一。

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自建园之初就特别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指导、训练实学生和创新创业人才达400多人,因此而获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建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省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中的中科院院士、中组部“”人才、广州市“百人计划”人才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也带动和引领着企业创新发展。这些通过大学科技园培养出来的具有现代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和具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3.5创新活动的辐射和引领

大学科技园是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高技术企业集聚之地。园区企业之间互为比邻,联系密切,互通有无,信息和技术扩散速度快,设备和工艺更新快,生产要素投入、组合、调整快,因此,能够普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量,增加区域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由于企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和扩张效应,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区域内其他关联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这一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成熟技术的广泛辐射,有利于周边地区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革新,起着良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维护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的发展也同样带动了区域范围内健康产业的发展,孵化基地“服务、整合、创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运作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先后接待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克雷格.雷洛教授(CraigCameronmello)在内的国内外考察学习人员近百批次,经常性的论坛、沙龙、座谈会等各类创新交流活动影响广泛,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日益明显。

4结论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率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技术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也将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引擎。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大学科技园这个次级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创新要素的集聚之地,其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创新而开展,创新活动加速了技术进步,不断地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5],从而实现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与规模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和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荒,聂锐.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原则、组织结构与推进措施[J].软科学,2002,(6):22-25.

[2]徐小钦,唐潜宁.我国大学科技园推动区域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48-52.

[3]袁胜军,赵相忠.大学科技园文献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275(7):58-61.

[4]王大伟,葛继平.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78-80.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9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创新组织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范围内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知识生产领域、高新科技产业领域的竞争,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作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

1 现有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根据国外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基于技术的模仿扩散式。这种模式的形成首先由于少数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资源,通过企业资源的投入,在核心或主导技术方面处于控制地位,为在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先期进入的企业率先占领稀缺资源,只经营该产品中核心或主导的部分,而通过改造、分拆等办法与其他上游及下游的产业进行分工。如日本的丰田汽车产业的周围就存在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产业。

(2)基于协作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式。高新技术企业大多衍生于大学、科研院所,通过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桥梁作用的发挥,使这些科研院所、大学、研究机构等组建成一定的合作网络,并通过联盟的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网络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分担风险,使集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如台湾新竹工业园区就是这样的发展模式。

(3)基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式。各地政府为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会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提供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克服产业集群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这种类型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等。

2 局限性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建立开发园区,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甚至是靠政策倾销来吸引高新企业特别是著名的国际跨国公司入住而形成的企业空间集聚。但是这种发展思路不利于高新区长期持续发展。只依靠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不可能是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高新区能不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并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创业能力息息相关。这种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也使我国高新区的自身发展存在自主的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①“粗放式”的外延发展,集约度不够;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未能形成;⑧优惠政策过度,空间扩张太快,竞争力不足;④产业缺乏关联度,集群性不高;⑤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趋向性,各区比较优势不明显。

要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宏观上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技术学习,扩大国际间的合作;纵观上依赖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以及具备较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微观上要求高科技企业要树立创新思路,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利用内外部的资源,走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路子,逐步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这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的构建显得非常必要。

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

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内涵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创新组织模式是在原有模式上的改进与发展,赋予新的内涵。所谓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是在原有产学研模式的基础上,以虚拟手段为核心,以提高创新竞争力为目的,对资源尤其是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的一种虚拟研发联盟组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内涵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模式不可丢弃。产学研模式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一个较好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现实当中产学研合作很多停留在浅层次的项目合作,还常常出现不信任,但是企业与高校不能光搞短平快的合作,做完一个项目就“分手”,而应搭建起长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2)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化、国际化的趋势,要求组织有弹性,打破地域界限。这就给创新组织模式采用虚拟网络手段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事实上,目前已经呈现出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在科技、技术上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虚拟企业则通过联盟企业在空间上的分散化,加上企业功能的有效结合和共同作用,企业竞争优势分别在联盟内企业所在的地区得以充分发挥,而企业所获得的“虚拟规模经济”会在各个地区得到整体展现,从而得到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

(3)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主要是为了获得创新资源、共享技术信息、进行合作开发等等,企业依赖于区域创新系统获得创新效益。创新组织模式能够利用网络手段整合资源,尤其是科技资源。

(4)立足于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由于采用虚拟手段构建创新组织模式,它是否能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否能发挥创新组织模式的功能,关键是是否拥有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它们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有利运行的重要支持手段。

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构成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提升而来的,它的组织构成要素与现有模式的基本相同,但是各个要素在创新组织模式中的功能、地位与原有模式是有所侧重。在新的形势下,组织结构也是围绕着创新组织模式的宗旨赋予其中各个要素不同的作用。

3.2.1 组织要素

(1)政府。政府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e最重要的一个推动力量,在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在推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是其他任何机构所代替不了的。政府身兼数个职能,不仅在宏观系统中能制定政策,资源分配和调控,也能对微观主体企业起到引导作用。

(2)科技型企业。所谓科技型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其核心的企业实体。科技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拥有各类科技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起到技术知识创造、推动知识扩散的作用。

(3)技术源(大学、科研机构)。技术源往往是由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充当。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合作日益密切起来,并且他们充分看到了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市场,产学研成为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中介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区域内存在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创业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还包括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部门。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资金,要想实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金融机构的鼎立相助是必不可少的。中介机构起到了桥梁作用。

3.2.2 组织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过程,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的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在“官产学研”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以虚拟网络组织为核心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途径。它既可以与区域创新系统紧密结合,在区域创新环境的土壤中发挥本区域优势外,还能借助网络组织的力量将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不同的环境主体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组织结构是有所区别的。在微观主体企业中,创新组织模式更注重的是培育企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纵观系统中,创新组织模式则注重于培育区域集群的创新机制以及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成员的协作关系;而在宏观层面上,创新组织模式更强调的是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3.2.3 组织功能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以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学习为核心,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向真正的创新型集群发展。

(1)政府的创新功能。政府是整个创新系统的中心。为了提高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水平,组建“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政府在其中不再需要监管一切事务,只需要在进行研发选题时,保证既有企业界的人士参加,又有学术界的人士参加,以确保所选课题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导向。其次。整合研发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另外,政府可以利用组建虚拟研发组织来调整产业结构,有目的地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功能。企业是整个创新系统的重心。因为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元,是创新网络中最活跃的结点。企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其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的主体。同时各个方面的信息只有经过企业的最终整合和利用,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经济效益。在虚拟研发组织中,企业自己的研发力量是有限的,参与虚拟研发组织,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身缺乏的关键资源;参与虚拟研发组织,不仅可以学习到合作伙伴的销售经验,还可以获得有关新产品市场的知识及其他有关资源。。

(3)技术源(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技术、知识的源泉是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基础,大学、科研机构就是承担这个责任的主体。大学的创新功能是培养创新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传播科学知识、参与成果转化、营造科学文化。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介机构的创新功能。中介机构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纽带,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促进力量。中介机构的创新功能体现为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创新。

创新组织模式中的各个组织要素都各自发挥着创新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促进创新要追求一定地理空间内各种创新集群要素的“大而全”,我们追求的是1+1>2的整体最大效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是集大成者,是推进各种要素的建设和促进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

4 启示与建议

(1)正确定位政府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职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向营造良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来。一是要从注重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转向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上;二是要从主要依靠提供财税优惠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转向主要依靠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上;三是从主要依靠政府行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上。

(2)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为创新组织有效运行提供保障。首先,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文件,激活各种要素,使大学、科研院所、风险投资机构、民间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充分涌动,造就良好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其次,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持孵化器建设的力度,建设好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创新创业公共平台,包括创业服务、中试基地、投融资管理等平台,重点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跨越这道屏障。第三,以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科技创业投资资金和创业投资公司,不断完善支持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体系。第四,研究官、产、学、研运作机制,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重点学科、中试基地和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联合攻关,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实现高技术资源共享。

(3)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加强互信、合作的区域创新网络建设。首先应该重视政府与非政府部分的互动,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中,网络成员问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至关重要。其次,建立良好的鼓励创新机制,包括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颁布支持创新的法律法规以及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最后应该积极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

(4)推动人才高地和资源洼地建设,开拓创新源头。加快引进国际化、高层次、产业化人才,重点引进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的人才,引进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在一定领域内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吸引职业经理、风险投资家、银行投资家等一切对发展高技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加大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使高新区成为一片“人才高地”,成为吸引各种人才的“磁石”,而且成为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篇10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现在,制约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滞留不前的正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因此,不断地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探索出一个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很有必

要的。

2高科技技术企业

2.1高科技技术企业的概念

高科技技术企业在研究方面投入比较高,科学研究人员比重较大,生产规模比较小,民营产业发展快,对其他领域渗透能力强、联系比较密切的企业。当前人们认定的高新技术中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多,并相对集中在计算机、电子信息,电子通讯设备、新材料的研发,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信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2.2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特点

2.2.1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在各种资源的快速流动、结合。效率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只有当各种资源要素不断进行优化,不断快速组合,才能够使高科技技术成为高效益的产品。

2.2.2高科技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是智力资源的支持而不是固定产值。要发挥智力资源的创造性,就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高科技人才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和文化环境。

2.2.3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加强技术的研发和不断的进行创新,加强科学产值投入,不断鼓励员工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依靠。

2.2.4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产业群体。高科技技术企业的发展与大企业不同,它们的资源规模小、运作资源能力小,创新能力对高新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高科技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3.1存在的问题

3.1.1对员工重使用、轻开发。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内的高利润,大量削减员工的组织学习费用,对员工只重视使用,培养学习次数较少。但在高科技技术领域中知识更新速度惊人,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然后在学习再实践才能跟够得上科学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步伐。

3.1.2企业部门安排不合理。多数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导致企业无法适应高科技技术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行使相关职能时会出现停滞不前。同时,各部门无法将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结合起来,受职权限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更为深入的交流,人事部门的工作会停留在底层,造成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计划不完整的问题,高科技企业只注重效益的表层,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等。

3.1.3员工之间重竞争、轻合作。高科技技术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扩大等方面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影响整体质量,这就需要企业重视人员的重新组合及搭配。21世纪需要的不仅仅是竞争力,而是各种资源的综合力,特别是企业在对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技术的创新力和创造性。现代化信息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能够正确的组合人才,不断发挥技术人才的集体智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2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落后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企业管理者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一直强调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对员工的使用,忽视其培养:对于员工的任用缺乏科学的选择方法,以至于导致人才的流失。

4高科技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走创新之路

目前处于一个智力资源与生产分配使用为主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成为企业中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够使企业更有发展潜力,使才能够使的企业不断地走向强大。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走创新之路就要:

4.1建立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合理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为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做好准备。实行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在企业层次上的资源管理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积极参与,重视人力资源的规划与人力资源的开发,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生产的关系。

4.2完善业绩考核,建立激励制度

对业绩进行考核,能够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绩和提高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在提高服务管理的基础上必须建立相关激励制度,他们不仅需要更好的薪金,不断进行优质的培训教育,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而且他们还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企业中民主比薪金更加重要。

5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