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8:48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通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表明,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创新和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前几年,我国各个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现在,又提出了更重要的任务:努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这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必然将融入到教育中,而真正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作出明智的决定。

我们的国家已经根据我国国情,利用文字教材、电视、广播、卫星接收站、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光盘等媒体来进行现代化教育,这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呢?

1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特点

1.1开放性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采用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等方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教育做到开放,使教育对象扩展到各个基层、各个行业、各个民族、包括边远地区,使教育遍及全社会,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供教育者使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加学习的愿望。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由于传统学校教育在场所、时间及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将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

1.2非线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要整合好,就要做好“非线性”,不仅包括课程的非线性,还包括教学过程的非线性。曾有人打了一个比喻,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打的,任何人可以从任何地方上车,也可以从任何地方下车,这也是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

1.3交互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好以后要有交互性,即人机交互、人机沟通、人与人之间可以远距离的沟通和多向的交流。人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跨越地域、跨越国界,自主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对一些问题可以在网上通过BBS、QQ\\mSn等进行讨论、交流,使自己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的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参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是要使老师把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强调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软件,如何将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及其他学科的整合,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既高效优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能培和提供他们的信息素养。

3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应该是这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统一的整合

现代信息环境必然是由所有信息技术工具积累而成,孤立地看待数字信息技术而忽视了全部,必然不能实现其贴近现实的最根本的普遍意义;教师们基于过去的学习实践,容易对新的信息实践产生连续的理解,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实践和新的理念;对一般性的计算机和网络装备条件来说,仅靠计算机网络机房往往无法较好地实现对全校学生的学科课程整合。因为,对一个学校的计算机装备情况来说,每个学生每周可能只有不到一个课时的上机机会,相对于每周开出的学科课程来说,这个机会是太少了。而全面地理解信息技术环境就伴随着有这样的好处,学生们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活动可以在对传统信息活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目标要求提高到校园信息文化构建的高度上,将更有利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真正实施和收取时效。

4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时,往往认为利用高新技术更有利于学科的整合,其实不然,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教学工具,用什么样的硬件、软件,对什么样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教学技术,只要学生成绩提高,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就说明什么样的教学技术是适当的,并非利用越高新的技术越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当前有人总结出了学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经验和原则,共有六条:

当有经验的教师看到新的举动对他们的学生非常有效时才能进行改革。这是美国总结出来的,说明了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改革的新实践能否持续,依赖于教师得到的援助的多少。大家可能在学校都看到一些教师愿意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但是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给他的支持有多大。有利的领导是有效的改革常规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学校领导重视,改革的步伐就会相对快一些。在中小学,信息化的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不是电教老师可以做的,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命令来进行改革。付诸实践是进步的必要步骤。因此应该把新的实践纳入课程计划,规范操作过程,减少抵触情绪。促进改革的时间必须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全部的教学模式。应该把新技术纳入每天的课程计划,所有的老师每天利用,这样往往取得成功的机会大一些。冲突和意见分歧不但不可避免,而且对成功极为重要。我们从各个角度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广度、深度、进度,理解它的难度,其实还有一个基本点,就是我们要有耐性,因为改革是缓慢的。改革要制定可行的计划,不仅是在基础设备的建设上要有计划,更重要的是在建完设备后的计划。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2

一“软实力”(Softpower)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ny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按照约瑟夫•奈的理解,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而科学技术则属于“硬实力”的范畴。然而,不容否认的是,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当然也具有“软实力”的蕴涵与功能。

从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今时代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其自身的科学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甚至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含量的文化是难以体现其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作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其实现路径:一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直接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二是作为“第一精神力量”,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影响,来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2〕这可以说是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最简明的阐释,这种阐释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很有裨益。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科学技术主导全球竞争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改变世界、开创未来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是当今时代物质的极大丰富,从而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历史告诉我们,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几乎都是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启蒙和先导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直接作用于现代化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所体现的理性、公平、宽容、批判、创新、协作等精神,无疑也是推动这一进程中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变革的重要力量。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当然也就无所谓文化的现代化。事实正是如此,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而科学技术成果被广泛用于改善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最新工具,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例如,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空间,丰富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提高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多媒体和音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具有高科技含量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大量涌现;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则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加便捷,促进了文化成果的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全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启蒙,不仅具有推动文化发展、提高人类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作用,同时也引导着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纵观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个突破都不同程度地给宗教迷信以沉重打击,使人们的思想从各种禁锢中解放出来,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系统的知识形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提高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程度。今天,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文化,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不可想象的。

从先进文化建设的角度讲,科学技术不仅是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得以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也是推进各种文化传统推陈出新、走向现代化、走向先进性的基础。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理论、新的创造,大大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内涵,拓展了先进文化的发展空间,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因为,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只有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真理性认识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先进文化永葆生机的动力和源泉。总之,21世纪是高新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启示和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科学技术含量在增大,科学技术进步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

二其实,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文化。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不仅提升了文化的科学技术含量,也增强了科学技术的文化气息,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文化软实力当然包含着科技文化的力量。

1.科技文化: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属性。作为一种文化,科技文化所表征的是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亚文化系统,又以各种手段和形式作用于所有的社会文化,成为丰富多彩的诸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共同载体。当今时代,科技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成为社会文化旋律中最基本的、核心的频率。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早在培根的《新大西岛》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新大西岛》和《太阳城》都强调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形态,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文化价值,他们所描绘的“科学文化岛”或“科学文化城”的图景,实际上就是对科技文化的真情赞美。哥白尼开创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的出版,鲜明地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这种文化价值。正如m.克莱因所称赞的:“思想领域的这一成就,就其重要性、勇敢和宏伟的程度来说,远远超过了征服海洋的壮举。”〔3〕一般而论,科技文化表现为理论形态的科技文化和实践形态的科技文化。理论形态的科技文化既是人类观念地把握外部世界的思想成果,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协作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实践形态的科技文化(即科学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文化样式),是人类用区别于动物的方式改变外部世界、不断建立属人世界的活动中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部分。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基础,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社会空间,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而且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类其他一切活动(包括道德、宗教、艺术等活动)的深度、广度和运作方式。

2.科技文化的软实力蕴涵及特质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科技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科技文化软实力就体现在科技文化生产力的蕴涵中。科技文化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化生产力的助推器和孵化器,其软实力蕴涵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智力支持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二是作为“精神动力的科技文化软实力”。〔4〕作为一种智力支持,科技文化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充分彰显了科技文化的这种功能,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这种功能更加醒目。作为一种精神动力,科技文化则通过自身的创新实践,不仅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提升社会风尚、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的历史变迁中,科学技术社会化过程使科技文化扩散到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社会科学技术化过程也使科学技术发展烙上了明显的社会印记。于是,科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自身的发展中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质。这些特质集中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从静态方面来看,由于一定时期的科技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把科技文化看作一定时期的产物,科技文化在这个时期则呈现出相应的静态特质,如普适性、基础性和整体性等。从动态方面来看,由于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是动态的,与之相应,科技文化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自己的动态特质,如发展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

3.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当代意义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蕴涵和力量,科技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科技文化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水平,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之所以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科技文化丰富和提升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从整体上促进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力量之所在,就在于它作为知识、思想、精神和方法综合体的文化形态,这种力量更具有本原的价值和意义,犹如轻柔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作用实在而明显、巨大而深远。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伟大力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科学技术首先看成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可以这样说,近代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革命的、批判的伟大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功能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科技文化在近代以来一系列社会和文化变迁中的伟大力量之所在。今天,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我们建设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充分发挥科技文化软实力功能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凝聚人心,激励人民,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卡西尔曾经这样说过:“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它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才可能得到发展的非常晚而又非常精致的成果。……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5〕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科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科技文化,着力提高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1.提高思想认识,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和意志品格,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认同。因此,科技文化软实力功能的实现,首先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技文化观念。客观地说,在我国,虽然科技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并不一定为人们所“真知”,科技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文化在我国尚未成为大众的文化,科技文化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尚未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科学技术特别是对科学失之偏颇的理解,往往把科学技术只看作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对科学技术采取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态度,不要说是普通大众,就是领导干部甚至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也很少有人能够从文化的层面来理解科学技术,因而很难看到科学技术的文化力量。因此,为把科技文化的理念熔铸成我们民族的文化之魂,为让科技文化真正、切实地渗透和融入我国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以现代科技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牢固树立科技文化观念,在思想认识上把科技文化看作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科技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3

关键词:技术;概念;泛化;狭义化

作者简介:孟景舟,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职业教育学基础概念研究”(编号:[2011]-JKGHaD-0568)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孟景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6-0043-04

20世纪以来,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给人类社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而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的拷问与沉思。从哲学的角度,这种拷问和沉思有两个传统来源:一个是工程的,一个是人文主义的。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它们分别称作“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工程的技术哲学的主人公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继承了启蒙主义的传统,把技术看作一种进步的力量,注重对技术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捉刀者则是来自人文学科的学者,特别是哲学家,他们把技术视为一个系统反思的主题,关注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倾向于对技术的批判和解释。正是由于两种技术哲学对技术所进行的本体性思考,使技术概念同时出现了泛化和狭义化的“二律背反”倾向,并由此造成了技术在定义上的困难。

一、技术概念的泛化

技术概念的泛化是在两个不同的纬度同时展开的。一种是横向的漫溢,即技术由传统的物质和生产领域,一点一点渗透进精神和非生产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最终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这种横向的疆域拓展,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采取的是两种不尽相同的方式。工程的技术哲学家,以一种对技术肯定的眼光,努力用技术术语去理解社会的其它事物,从而将技术的概念带入到了诸如语言、思维、管理等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和技术根本对立的领域。“工程技术哲学家总是会设法将人类的其他的追逐活动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并用技术术语来理解更大范围的人类世界。技术术语学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对于不断涌现的遍布全世界的技术文化的世界语了”。[1]而人文的技术哲学家,则以批判的眼光,“把人类当成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来研究”,[2]通过关注技术的伦理问题,从而将技术概念“人格化”,技术被定义为一种人的意志。例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列把技术定义为“生存战术”,美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把技术定义为“权力的追求”等。[3]虽然人文的技术哲学和工程的技术哲学,在对技术概念疆域的拓展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侧重了不同的方面,但是它们最终在客观上达成了未必是它们所想要的结果,即技术概念的泛化。今天,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领域到非生产领域,再也不存在技术的禁地。像法律、语言、管理等这些非物质事物的制作,现在被普遍纳入到技术史的视野中,就是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和技术概念泛化的一个明证。

对技术概念横向泛化的回应,就是一些技术哲学家对技术所做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范畴的形成。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作为英语世界首次使用“技术哲学”(1966年)这一短语的学者,对技术从“尽可能宽泛的意义上作了理解”,认为它包括物质的(工程、农业、机器等)、社会的(教育、工业心理学、应用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概念上的(信息论)和一般的(系统论)等各个分支。[4]后两个方面,其实可以被溶解在前两个方面之内,因此,加拿大哲学家邦格在这里实际上就形成了“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相对立的概念范畴。后来,一些哲学家对技术做了与邦格大体相同的分类。例如,1979年,德国技术伦理学家罗波尔在《技术系统论》中将技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方面(科学、工程学、生态学)、个人与人类方面(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方面(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5]但如果把“自然”视作“物质”,将“个人”视作“社会的一员”,罗波尔的分类仍可以归为“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一对范畴。总之,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逐渐成为技术哲学家对技术进行横向分析的一种框架,前者代表了技术的传统领域,它试图将技术限定在一定的领域内,而后者则代表了技术疆域的拓展,它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默许。

技术概念泛化的另一个纬度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身的纵向延伸,即技术和科学的相互渗透。自从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由此产生了一种流行的观点:技术越来越依赖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技术被定义为应用科学。尽管这种观点被科学家和工程师所普遍接受,[6]然而,许多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却反对将技术定义为应用科学。例如美国杰出的现象学家伊德就认为“将技术看作应用科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相反,“将科学看作理论化的技术”,则是一种唯物主义。[7]伊德的观点也许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虽然现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向前发展的”。[8]“人类在成为理性的人之前曾经是制造工具的人……经过各种技术过程并慢慢地积累技巧,经过工具和许多人的专业知识的多次组合,最终出现了使技术变为科学的理论性组织”,因此,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瑟夫·科恩将技术的定义拓展到“足以包含科学”。[9]他的观点得到具有历史感的学者的回应,他们认为“近代技术不仅仅是应用理论,甚至不仅仅是工程理论。技术不是知识的应用,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它一直依赖技术技能”,“就技术是应用科学而言,科学也是应用技术”。[10]由此我们看到,在对待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存在着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两种极端对立的主张。撇开这种对立不说,无论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它们都使技术突破了固有的领地,从而侵入到科学的国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作为知识体系,要区分技术和科学成为极端困难的事情,从而形成了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

同样,人们为应付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就是在该纬度上对技术概念进行分类。对技术进行纵向的分类,最经典的代表是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他将技术分为偶然的技术、工匠的技术和技术专家或科学家的技术。这既是一种历史分期的方案,同时又是一种概念的分类。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对技术的划分,他把技术分为直观的技术(始生技术)、经验性技术(古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现代技术)。与这种三分法不同的是,还存在着一种两分法,例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技术分为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即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则用专业化的语言把技术分为技术操作和技术现象。虽然在表面上存在着三分法和两分法甚至其它更多的分类方法的区别,但是我们很容易在它们之间找到本质的一致,这就是:三分法的前两项往往是两分法第一项的两个阶段。例如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其实是海德格尔的古代技术的两个阶段,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只不过存在着程度的不同。同样,埃吕尔的技术操作也包括了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而技术现象则包括了技术专家的技术。[11]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一个人身上,最能集中地体现出来。他在对技术做了始生技术、古生技术和现代技术区分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即将技术分为生物技术和单一技术。所谓生物技术就是始生技术和古生技术,而单一技术就是现代技术。综观哲学家对技术纵向的分类,虽然不同的哲学家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和名称,但是我们能够把这些不同的表述分为相对的两个类属:一个是古代的、工匠的、生物的、操作的,另一个则是现代的、科学的、单一的、现象的。作为一种知识,前者在本质上是经验性的,后者则是理论性的。因此,所有这些分类都可以简约为经验性的和理论性的这对范畴。这样,纵向的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与横向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两对对立的范畴就构成了对技术概念分析的坐标系。而在这个坐标系,任何一个点都同时融合了横向和纵向两个因素。因此,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在综合所有分类的基础上将技术分为“作为物体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和“作为意志的技术”。这种划分不过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进一步印证。

二、技术概念的狭义化

在技术概念泛化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倾向,即技术概念的狭义化。而这种倾向的极端,就是将“技术”一词限定在“工艺技巧”,也就是经验性的范围之内。这种划分有其智力的因素。就像以上所述及的,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技术被分为经验性和理论性两个不同的部分。对这两部分的关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持“技术是应用科学”的学者认为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哲学家邦格。他认为“技术与技艺、技艺实践极为不同。技艺和工程实践是不同种类的行为,而不是不同种类的知识”;“工程实践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无疑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即使用科学指导人类的制作”;而技术是“关于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说是知识的领域,它关注的是借助科学知识来设计人工物并规划它们的实现、操作、调整、维护和管理”。[12]显然,在邦格那里,技术是知识,其职能是设计和规划,而把技艺排斥出了知识领域。他还用实体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这对范畴,将技术制作和使用做了区分。而所有这些都是力图在工匠的技艺和工程师的技术之间划出一条鸿沟。然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技术史家们指出,即使在前现代语境下,也有可能使主观直觉上的技能和通过反复学习得到的知识受到技术实践的那些非理论规则或格言的制约,在某种程度有可能用描述性的数学形式详细陈述技能”。[13]对这些学者来说,作为一种知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技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只有程度的差别。赞同“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对技术不同观点可以概括为:前者把技术的谱系看成是由不同的环节构成的,而后者则把它看成是一个没有明显间隙的连续体。

从谱系形成的角度看,技术概念经历了一个“去技能”的蜕变过程。我们把史前的技术称为“技能”,意味着那个时代的技术就是工具的使用,没有专门的工匠,人人都是技术人员。我们把古代文明中形成的技术称为技艺,意味着与史前时期相比,古代的技术是工具的制造,工匠是那个时代的技术人员。这时的技术是把“设计和具体的制造”两项功能统一在同一个技术人员身上。而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最根本的一个区别是将设计和制作分离开来,这就产生了工程师和技师两种不同的技术人员。然而,有趣的是,技术在完成了它最后一次“去技能化”后,本来是专为表征现代技术——工程科学技术而生的“技术”一词,在使用上却出现了危机:在工程师的眼中,越来越倾向于仅仅愿意把“工艺技巧”看作技术。

这个有趣的现象,显然无法用单一的智力因素来解释。既然这个现象和工程师有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工程师”这一概念负载了如何的历史意涵,它又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西方“工程师”一词最初在中世纪出现时是指服务于军队中的高级工匠。在贵族社会,把战争看作是一种光荣的业务,[14]因此,这些军队中被称为“工程师”的工匠们,要比民间的一般工匠具有身份上的优越性。在工业革命后,工程师曾被用作蒸汽机的操作者。蒸汽机作为工业时代开启的标志,它的操作者——虽然同样是下层人民——自然要比普通的机修工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由此看来,“工程师”一词由于起源于军事,而具有了比普通工匠高贵的出身,也正因为此,自然成为工业时代最先进技术操作者的称号。也就是说,“工程师”一词,一直代表着工匠中的“贵族”。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现代工程师,却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不想再继续做“工匠中的贵族”,而是要彻底和工匠阶层划清界限。此时,他们无论在智力还是社会方面都具有了这样的条件。从智力方面看,工程科学成为大学传授的专门学问,也就是说,和传统的工程师不同,现代工程师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工程技术成为专家的领地。从社会方面看,在工业体系中,工程师和工人不同,他们以智力资本参与分配,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15]这样,工程师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的专业人士。事实上,他们也像律师、医生这样的传统专业人士一样,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工程师协会,并且他们被认为“主要不是对雇主负责,而是对整个社会负责”。[16]职业责任和声誉的上升,使他们更有理由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平等的专业人士。最后,他们试图通过把具有“历史劣根性”的“技术”一词还给中世纪工匠的后裔——现代技工们,从而从内容到形式彻底和工人阶层划清界限。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技术一词的广义与狭义和两个特定的专业群体联系起来,即社会科学家是广义的技术概念使用者,而工程师则对技术概念持狭义的态度。然而,这种刚性的联系,未必适合所有的情况。他也意识到“一些社会学科学家愿意将‘技术’局限在近代工业上,或者对‘技艺’和‘技术’进行区分,使前者代表原始的技艺和手工业,而后者代表更为精密的工程”。[17]但同时他又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少数用法。可是,随后在他举出的一位学者关于技术一词的用法中,却似乎又否定自己的上述观点——这位学者认为一般词典或词源学对技术的标准定义为:“工业技艺的科学”。[18]而“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这一观点本身,就是对米切姆“社会科学家中对技术概念两种少数用法”说法的又一否定,因为这种观点显然并不在少数。其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技术概念的两种狭义用法:一种是社会科学家(姑且沿用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的称谓)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程科学,另一种是工程师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艺技巧。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这两者之间非但不存在任何排斥性,反而具有惊奇的一致:前者正是后者的理由。也就说正是由于工程师把自己从事的活动看成“工程科学”,才使他把“技术”排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外。在这里,所谓的社会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唯一区别只在表达的符号方面,即社会科学家认为工程师的工作是“技术”,而工程师则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工程”。如果不把技术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与特定的人群相联系,“技术”一词的用法实际上存在着以下的状况:一种是把技术看作“各种方法、手段、规则”。这种用法自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写下技术的第一条书面定义时就开始了,[19]而到今天,已经为包括科学人士在内的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可以把之成为哲学的技术概念。与之相对,另一种就是实体的技术概念。技术作为一种实体,首先被狭义为工艺技巧(技师或高级技工的技术),位于其上的是工程师的技术,被称作“工程”;位于其下的是普通工人的技术,被称作“技能”。这样,由“方法、手段、规则”构成的哲学的技术概念与由“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构成的实体的技术概念,就形成了现代技术概念完整的谱系图。而作为实体的技术概念的谱系图,虽然不能说像哲学的技术概念一样,已经为公众所普遍接受,但可以肯定说已表现出一种趋势。这种源于工业体系的趋势,正在经由教育体系向社会公众蔓延。在今天的大众传媒中,已经把“技能”与蓝领工人更多地联系在一起,而把“科学、工程、技术”并列在一起的提法也并不鲜见。在哲学领域,一种把“工程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问从而从“技术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力量正在形成。[20]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中,工程学和技术学早已成为两种不同的学位。如果说从知识的角度上把技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其内在的逻辑,但把不同种类的技术与特定的阶层相联系并以不同的术语去命名,则主要是社会学的因素。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之一的劳动分工在创造了极高的效率同时,却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制作了新的鸿沟。说到底,把本是“同一连续体”的技术分裂为“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是等级社会的遗风在现代文明中的反刍。

技术概念的泛化和狭义化,从本质上来说代表了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两股敌对力量:民主或现代性和传统或等级文化。技术概念的泛化代表了前者,即在工业社会中,技术依靠着资本的力量,逐渐打破了原来和科学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科技”成为了一个不可拆分的词汇——不但存在着“依赖科学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ies)”,同时还存在“依赖技术的科学(technology-basedscience)”,[21]并因此使其彻底改变了曾经作为神学和科学婢女的卑贱地位,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技术概念的狭义化代表了后者,即西方社会并没有真正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民主,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灵肉二元论依然根深蒂固。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概念的分裂似乎是注定无可挽回的。虽然我们难以抗拒这种变化,但并没有理由放弃对这种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因素所作的反思。这也就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动机所在。

参考文献:

[1][2][3][4][6][7][9][10][11][12][13][16][17][18](美)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秦书生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82,82,203,49,266,97,93,276,76,267,275,131,200,201.

[5](德)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5.

[8][21](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436.

[1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15](英)理查德.阶级[m].雷玉琼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20.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4

关键词: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技术

“技术”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技能”、“技巧”。在我国古代,泛指“百工”。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导致了技术的理论趋向产生了技术科学。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进化史,技术容精神与物质为一体,它是人类感觉思维器官与劳动器官的延长,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的统一。海德格尔认为,不能把技术简单地归结为手段或人类活动,而是展现一种与自然不同的非自然的展现方式。技术不是自然界进化或协调的结果,而是人通过对自然界的重组制造出来的,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的物质结构和运动方式,是人们依据对改造对象的认识而制定的方法和应用物质手段。

技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及人类自身的技术。技术过程是客观自然的一部分,但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类,满足社会需要,它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产生和实现。技术是自身内在的使用价值与现实的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

科学是科学家对经验事实的普遍描述,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正确的求真的认识,但科学并不是对世界所发生现象的被动记录,它是科学家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加上想象、情感对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假设。库恩说,科学是解谜。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都将科学看成是已有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同时科学也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它从一开始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的。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二者几乎已连成一体。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其目的都是利用、控制、改造和保护自然。科学认识自然是前提,技术原理往往是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践与运用,是从科学的认识世界过渡到改造世界。

但不能笼统地把科学与技术合二为一,科学活动是认识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交流;技术是经济活动,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它本身不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科学对生产力的影响需要以技术为中介,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帮助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都多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已加入生产过程,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技术成为劳动手段,具体化在人、原料、设备、程序中。现代技术已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它能改变竞争态势与产业结构,是经济与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日趋高度自动化,技术利用和各种自动装置已取代和优化了人的体力劳动,把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加工制造、管理决策等各部门综合化为一个自动化系统。高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高度的创新、竞争、效益已给人类带来了最强的福音。高技术旗下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如转基因羊的半升奶中就含有10克人体aat蛋白,每天创造价值100万美元。

当代生产的主题是提高效率和方便人的生活需求,而技术内在具有的功能与效用恰好满足现代人的这一要求。技术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高新产业的发展,现在出现了第四产业---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行业。正如霍而巴赫所说,科学技术越发达,物质财富就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

在享受技术带来的美好社会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技术的灾难。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罪恶。[1]”科学光芒升起,德行也消失了,技术的专门化操作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5

现代西方文化是从文艺复兴时代演变而来,文艺复兴时代最大的成就是在艺术方面。艺术和科学看似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他们都是在追求“真”。艺术作品是画家完整反映内心世界的具体表现;科学是研究物体的本质,追求事物的客观规律。艺术和科学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他们在创造思维方面,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会对公共艺术提出新的要求。城市雕塑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多数的城市也用雕塑来进行点缀。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之下,作品的完成率大大提高,也解决了很多以往看起来做不到的技术难题。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将对象进行主观的艺术加工,利用高超的技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描绘出他心中蒙娜丽莎的形象。这与那些只用科学方法分析所画出的蒙娜丽莎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2公共艺术创作中现代科技的应用

(1)艺术材料的加工。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家已经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石膏、铜等原材料,他们开始试图在材质方面做出突破。我们在展览上开始看到各种各样的材质所做成的艺术品,这些材质的运用给作品本身添加了一丝神秘,并且扩宽了艺术形式。艺术家在选择材质时不免遇到材质难以切割的问题,而现代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得他们在材质的选择时的顾虑减少,加大了材质的可选择品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被应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来,例如等离子切割、焊接等技术,使得很多坚硬的材料,通过艺术家的熟练的手法,变成精致的形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在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大大的缩短了艺术作品完成时间。越来越多的技术和材料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中,高科技设备的辅助效果也逐渐的变得十分明显。

(2)公共艺术的操作手段。我们生活在计算机的时代,计算机做为现代科技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的被应用到公共艺术中去。我们生活中所做的沙发,住的房子,他们最初的形状基本上都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出来的。3Dmax、pS等各种软件因方便快捷被我们应用在公共艺术创作的设计过程中,减少了模型制作的时间和不必要的资金损失。数码雕塑在中国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艺术形式,但是在国外已经存在二十多年。国内很多院校纷纷开设CG课程,并且电脑CG不断完善,雕塑家只需在电脑上进行雕刻、拉伸、剪切等操作,就可以制作出理想的物理模型,制作的过程完美的实现了科技与意识的融合。

(3)未来公共艺术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方式。现代科技和公共艺术的结合逐渐变的密切,这是一个必然性的现象,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懂得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未来公共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设备的改革,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观念,并为其提供重要保障。要想做到他们更好的结合,有以下方式:

1)将艺术语言和科技手段进行完美结合:许多的艺术家不满足于纸面上所表现出来的三维物体,开始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将静止的物体变成动态的物体,真正的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2)将艺术精神和现代科技精神相结合:上海世博会上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使传统绘画展现出现代气息,让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3现代科技影响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

在艺术的发展中,科技的发展史是导致艺术观念不断更新和变革的重要因素。科技的进步也在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促使着艺术风格的改变。科学知识是由人类意识建构而成,以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为原本形态,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知识的进步。文艺复兴是一场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在那个时代,科技和艺术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艺术,艺术的进步也离不开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时代在建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当时布鲁齐发明的透视法现在还被很多艺术工作者应用。在建筑方面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可以看成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现在的科技仍然无法解释其中的奥秘。正因为科技发展,才会有这么一场改变人类艺术史的变革,才会在人类艺术的创作理念的路上留下这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6

现代科技的过分张扬,形成了技术理性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本身的霸权统治,从而将现代人逼近生存的死胡同。正是在对现代科技发展观念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将哲学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理性反思与应用伦理学对科技发展的规范性要求统一起来,力图建构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新的科技伦理。

一方面,后现代科技伦理观主张科学技术发展应重拾其社会历史维度。反思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科学技术异化导致的技术理性垄断是其主要原因。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是在社会历史中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技术理性的力量不断得到彰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人对科技依赖性的不断增强,技术的支配作用也越发强大,自然成为技术的资源库、材料库和能源库,其结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和恶化。不仅如此,在技术发展过程中,连人也未能幸免,成为技术作用的对象和材料,人的价值遭到技术的忽略,其结果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冲突。人或社会历史维度的缺失导致了技术与人及社会的分离,使技术成为独立于人和社会之外的垄断力量。海德格尔曾经对此进行过深刻分析,他将技术称之为“座架”,并指出:座架不是什么技术因素,不是什么机械的东西,它乃是现实事物作为持存物而自行解蔽的方式,这种解蔽方式就是现代人的不可回避的生存方式。座架概念表明技术将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的意义剥离开来并导致对生存意义的遮蔽。这正是造成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根源所在。后现代科技伦理正是抓住这一关键之处,主张重拾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维度,强调人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成果的科技和人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自然具有其社会历史性。所以,科技不仅要关注人的存在方式,更应关心人的生存意义。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就是要从人的终极意义上的救赎与解放的维度,要求科技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作为科技发展的追求与原则。

另一方能,后现代科技伦理观主张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技发展的合法性根据。承认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是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反思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前提。科技的异化并不能否定科技本身。技术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对技术的否定就是对人自身的否定。因此,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强调彰显伦理对科技发展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目的就是努力寻找科技发展的合理性形式,重新赋予科技存在的合法性根据。未来科技的发展应该告别过去单纯追求技术的任意扩张和垄断的发展理念,将提升人的生存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作为衡量科技发展是否合理的价值标准。后现代科技伦理观正是秉承这一使命,努力研究和发掘新的伦理形式,强调将自然的价值、技术价值、人的生存价值等诸多价值因素纳入科技发展之中,用伦理的力量校正科技异化,限制技术理性的扩张,通过对科技发展的伦理考评促进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促进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二、后现代科技伦理观的时代价值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因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09-01

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给出了更加完整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即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方法,通过现代的媒体技术及与媒体技术参与下的教育技术活动;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工作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从这些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是一条捷径,分析和判断在推广中的困难更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

1人的因素与对策

在此谈人的因素,主要是谈我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人的因素,也就是从教育的一线出发来分析这个重要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影响人的因素的一个主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率走低,教育行业成为人们向往的热闹行业,新生力量的进入尤为困难,即便加入也无法发挥其优势,因其业务能力和熟练程度也无法用途主要课程和学科建设,图有雄心与壮志,无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环境,课件制作和运用无法得以实现,教育技术的推广有很大的困难。对这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应放手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才能促进教育基础学科的现代教育基础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青年老师担子重,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无暇顾及新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只注重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知识积累,多数已不能研究新的知识与技术。甚至有人为抵触情绪,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纸上谈兵,属光说不练型或光练不说型,对现代教育技术知之甚少。老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更是少得很,但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如能充分利用将收到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技术研究人员要特别重视教育的这种经验,将其与现代订结合,会收到极其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教育从事管理理论中的年龄结构理论、学历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的综合应用,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积极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多数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业务知识掌握极其熟练,但对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备的掌握和运用就相对较差,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育活动中的电脑知识的掌握更是少之又少,现在需要他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不要说是自己编制教学课件,就是拿别人编制好的课件,他们在讲解和运用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须先对教师进行普遍而全面的教育技术的系统培训、轮训,把教师的技术培训作为整个现代教育技术推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类教学软件、电子邮件和外存储设备等,达到熟练运用这些设备来进行教学的目的。除了让老师熟练运用这些设备资源外,还应该掌握教育技术中的观念和思想,这也是指导教育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问题。

2物质因素与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住手,现代的科学技术又以现代的科学设备为生成环境,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基础也无法谈及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路。在这条道路上最大限度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我所说的物质建设。现代的教育设备的数量和先进的程度实在是不容乐观,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投资方向普遍是从城市学校到农村学校,从重点中学到普通中学。二是学校自我的教育技术意识薄弱,特别是老的领导干部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不愿投资于垢教育动手术,认为这种投资其收益是后人的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对教育投资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记得某个学者这样来评论教育技术的“教育技术是把双刃箭,对于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的学校来说,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其如虎添翼;而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无能力的学校会变得更加显得是一个障碍”。

3技术因素与对策

在现代教育技术推广中,技术因素有硬件技术因素,软件开发因素,软件应用因素,以及教育技术本身的技术因素等,从对教育技术概念来分析,还存在着教育过程的技术因素和教育效果的技术分析因素。就这要求我们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推广部门对教育技术学中的和谐因素进行细化,分清主次,轻重,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掌握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环节,更好的将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因素主要是教育软件的开发和教育软件的应用两大部分,就目前教育软件开发的现状来看,极少我们自己研发的教育教学软件,多数以国外的教学软件为主,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虽能满足的需要,但没有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的特点,另外,我们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所开发公司开发的软件,缺乏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因素,从书本上照搬教学内容,无生动性和先进性,不能把成功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总结出来,精练出来,加以分析和完善,变成广大教师共同财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而是以营利为目的打着名师的幌子,行挣钱之实,这就需要从事教育工作者和从事教育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从硬件的技术的建设入手,将教育技术纳入正常的教学实验和探索的过程中,与学科教师紧密配合,一起研究,逐渐形成基于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大教学效果的目的,从现代教育的概念来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也是容易比较被人们忽视的重要的技术因素。

针对教育技术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一是硬件技术,这种技术也是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条件限制;二是软件技术,在软件的开发方面,特别是针对教育方面的软件的开发也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教育行业所应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分析、系统管理、结论分析等软件基本上都是国外大公司开发的软件,这种技术的落后是教育的大忌,我们要大力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教育自身的理论技术即教学本身理论与方法,如何应用这些软件和硬件的前提条件就是用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对教育技术进行实施和监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在我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技术性的工作,在推广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多方面的因素,应尽量避免,不管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使我们的教育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8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体育产业管理影响和促进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科技革命:指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以及由于物理学革命的影响而引起的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的突破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学的革命和系统科学的诞生。当今世界正日益强烈地感受到现代科学革命浪潮的涌动和冲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群,是一次世界性的、全方位的科技革命。这场革命把我们带进了大科学、高技术、信息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成为衡量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尺度,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现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1.现代科技革命的全球化

二战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变,一大批殖民地和附属国取得了政治独立,也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现代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展开,同时也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经济体系同时并存的全球范围内展开,其规模、深度和影响都超过了以前的科学技术革命,具有世界性。

2.现代科技革命的高速化

有统计数据表明,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化的速度远远高于过去。例如现代科学文献每年有400万篇,年增7%~8%;科学出版物每6年~7年增长1倍。科技产业化进程在加速,一种发明到它应用成熟的平均时间已缩短在10年内,因此人们惊呼“知识爆炸”。这种高速化发展的现代科技革命已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改变着世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改变了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面貌,最终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革新。

3.现代科技革命的信息化

这是科技革命的内涵发展特征的体现,有三层含义:一是微电子信息技术取得划时代成就,成了现代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带动现代科技和产业突飞猛进;二是信息革命的实质在于解放人类智力劳动,促进人类劳动智能化;三是信息革命创造了信息时代和人类信息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集成电路发明后,微电子信息技术创造了人间奇迹。集成电路的硬件基础和高级软件相结合,成了新时代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武器。

4.现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化

这是现代科技革命劳动组织特征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科技活动全盘社会化,社会科技集团、国家科技集团成了科技劳动的主要形式;二是现代科技流动的国家化在迅速加强,如中国的三峡工程,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等;三是现代科技活动的国际化,如欧洲尤里卡计划、地球资源综合调查等;四是形成大规模社会化、国际化的大科学建制,实现高度社会化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量的系统优化,并为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服务;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创造着新时代的人类文明。

二、体育产业与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体育产业指的是为社会提供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的同一类经济部门的总和,分为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业两大类。体育服务业包含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场馆服务业、体育培训教育业、体育资讯业及体育会展旅游业等。体育用品业包含:为体育运动器材设备的生产与体育场馆建筑业、体育科研仪器业等。体育产业市场的中心是体育服务市场,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向体育团体、体育爱好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体育产业管理,是以体育产业部门经营行为合理化为目的,为实现经营目标所从事的各种管理工作的总称。它包括:对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关体育产业法规的制定,对各类体育产业部门进行协调和监督的宏观管理,以及体育产业部门内部经营活动的微观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体现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制为保障,以经济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等特点。由于“体育就是享受生活”,因此体育消费市场氛围中,体育市场体现着其服务性、情感性和合作性三大市场特征。体育产业所强调的理念是“重于合作而不注重于竞争”。

三、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体育产业与管理的发展

无论是从提高竞技水平,还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看,体育运动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体育需要科技,科技推动体育的发展。早在1989年第3次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上我国就提出了“科技兴体”的口号;第4次全国体育科技会议上又提出了“要把发展体育科技放在体育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在199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加强创新,深化改革,把体育科技工作推向新纪元》的工作报告,并决定保留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所,调整并充实运动医学研究,组建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提出《2001年~2010年体育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初步反映了我国体育高层职能部门对未来体育科技工作的重视。科技兴体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体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技革命正在全方位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深刻影响不仅促进体育教学和训练、群体的科学化,加快了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步伐,而且促进体育再教育产业、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产品国内和国际市场逐步形成,使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大大加快了体育科学化、产业化的进程。在新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必须坚持“科技兴体,以人为本”的方针,是完成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强有力保障。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代精神,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中国体育才能实现腾飞!

1.现代科技革命加速了体育竞技表演业发展

电视传媒对体育产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nBa同电视媒体合作,使其成为世界性的体育产业,每年的nBa全明星赛有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运用41种语言向全世界进行现场直播,仅电视转播收入就达5亿美元。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利用人造卫星向全世界做了电视实况转播,使奥运会的影响迅速扩大。70年代,奥运会的收入开始数以亿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纯赢余1.5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销售,以及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将占全部市场收益的72%。随着奥运会影响力的日渐增加,奥运会与电视媒体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奥运会期间,奥运会比赛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第一焦点,奥运会就成为商人眼中最好的广告载体,而电视媒体通过奥运会大大的赢利。因此,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也水涨船高。在1960年,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冬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第一次用于商业销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仅用5万美元就购得转播权,而该公司在购买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转播权的费用高达3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出售转播权的收入已达7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为13.18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的收入达到14.82亿美元,北京奥运会出售转播权的收入预计达16.97亿美元。

2.现代科技革命拓展了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健身有了更大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大的提高,从而使人从繁重的各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因此,体育健身娱乐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人们主动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运用到体育健身中。例如,美国就开发出含有高科技的多功能的力量训练器械帮助人们训练不同部位肌肉的力量。同时,原来应用于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方法也逐渐在体育健身中得到应用。例如,采用科学的身体机能检测方法、手段、对人进行科学的评价,并给出科学的运动处方。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

3.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了体育用品业升级

由于体育用品与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与现代高水平竞技运动技术的发挥密切相关,因此,体育用品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现代科技成果的综合结晶。例如,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被应用到体育用品生产领域中来,加大体育用品生产的高新技术含量,以适应现代高水平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需求。例如美国、澳大利亚能在悉尼奥运会前取得多项竞技体育器材的研究成果,和他们大量应用航天、军事等部门的科技力量和科研成果是分不开的。据报道,美国每年单用于竞赛自行车制造的航空材料钛合金就有25万吨,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乒乓球发球机的研制不仅可以简单地以机器代替人的操作,而且能够通过速度、力量和旋转的变化使发球难度更加人性化。田径塑胶跑道的面层品种由原来多年不变的聚胺脂混合型,表面有颗粒传统型的单一做法,已发展为橡胶预制卷材、透气型、复合型等多品种。这种科技成果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不仅可以提高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运动更科学、更安全、更环保,以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

4.现代科技革命与体育管理

长期以来,体育管理是体育实践中相当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宏观方面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与依靠个人智力阶段,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体育管理的系统理论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研究和发展体育管理学。它将全面运用现代管理原理与方法,研究如何发掘人的潜能和节省各种资源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体育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自动化。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体育要发展,而且要协调发展,其前提是完成体育产业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是体育产业的理想境界,也是体育体制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不进行改革,协调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而不协调发展,改革就是一场徒劳。在改革中实现体育体制内部结构的协调整合,体育体制与外部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转,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现在科技革命对体育产业与管理的影响和促进是全方位的,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乃至体育事业的同时,一定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秉彝:体育科研数学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德宏陈文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周威熊国庆:现代科技对中国体育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02)16-18

[4]史文清张金英:科技进步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

[5]张红霞周军:科技革命与体育现代化的关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04)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9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政治效应

【正文】

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政治效应问题是科学技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外,围绕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已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即科学技术政治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较早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着力研究当代科学技术的消极政治效应方面,提出了一个独特而有影响的观点,即当代的科学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政治恐怖手段而变成一种新的统治或控制形式。下面我们将评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这方面观点。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涉及科学技术的社会政治效应问题。他认为,当科学认识的观念被应用于自然时,它只是推动科学的进步,当它被应用于社会时,它反转过来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1]现代科学越发展、越复杂,它的方法对自然理解得越好,就离人本身越远,越成为片面的、封闭的、与人无关的东西。技术的情形也一样,“技术的专门化破坏了整体的形象”,“它把现实世界撕成碎片,使整个世界的梦幻烟消云散”。[2]卢卡奇实际上把科学技术当作物化的形式来加以批判,认为资产阶级一方面将科学技术当作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工具,另一方面又将它们变成人对人统治的有效手段;科学技术成了资产阶级的帮凶,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越发展,工人受剥削受压迫就越厉害,科学技术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矛盾异化现象的一个祸根。在这里,卢卡奇显然注意到了资产阶级将科学技术变成统治工具的事实,分析了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沿着卢卡奇的思想传统,对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这成了其科学技术观的一个主题。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了,但这种控制最终是以人对人的统治作为代价的,即科学技术既是人控制自然的工具,反过来变成人对人统治的手段。在他们看来,在当代社会,统治的原则已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那种基于野蛮力量的统治让位给一种更巧妙的统治,即借助科学技术手段,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命令被内化为一种社会及个人心理,技术已经成为新的控制形式。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提出的基本论断是“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统治的基本原理”,因为人运用理性工具不断征服自然,以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作为合理性活动的准则,这本身就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统治欲。而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由于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的直接联结,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越来越复杂、精确,反过来导致对人的奴役和控制能力的增强,人日益变成机器操纵的对象,因而科学技术体现了人对人的统治欲。这种人对自然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充分说明技术合理性又与政治统治结下不解之缘,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统治的合理性。

马尔库塞在他不同时期的著作特别是《现代技术的某些社会内涵》、《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反革命和造反》等都涉及了这个问题。他不仅明确提出“在当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的命题,而且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证。马尔库塞把发达工业社会定义为“工艺装置”,定义为在技术概念和结构方面自身发挥作用的统治制度。他认为科学技术已经从特殊的阶级利益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并成为统治的体制,抽象的技术理性已经扩展到社会的具体结构,成为组织化的统治原则。非人的管理和操纵感染了整个社会系统,这不仅在技术应用的具体目标上,而且甚至在技术起源上(在基础研究水平上)都是如此。自动化的技术理性的出现则是一种独特的统治形式,对自然的理性控制和对工作过程的官僚控制,或者通过整合,或者通过对偏离的有效压制,构成了实际上不会遭到反对的社会“幸福意识”的基础,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层次上发生了需求的管制和进步思想的消除。

在《现代技术的某些社会内涵》(1941)一文中,马尔库塞讨论了技术和技术理性是如何变成统治工具的,分析了现代工业组织是如何要求对效率和绩效的服从的。在《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一文中则通过对韦伯关于资本主义、合理性和统治之间关系思想的分析,发挥他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统治手段,技术合理性就是统治合理性的观点。他说:“不仅技术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有计划的、科学的、可靠的、慎重的控制。统治的特殊目的和利益并不是‘随后’或外在地强加于技术的,它们进入技术机构本身。技术总是一种历史一社会工程:一个社会和它的统治利益打算和对人和物所做的事情都在它里面设计着。这样一个统治‘目的’是‘实质的’,并且在这个范围内它是属于技术理性的形式。”[3]“机器不是中性的;技术理性是统治着一个特定的社会的社会理性。”[4]

在《单向度的人》(1964)特别是导言和第一章(标题是“控制的新形式”)中,马尔库塞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技术进步扩展到控制与调节系统,并创造出一些生活和权力形式,这些形式调和与这个系统对立的力量,击败或驳倒为摆脱奴役和控制而提出的所有抗议。[5]在工业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技术手段不是作为可以与社会和政治分开的纯粹的仪器的总和,而是作为先验地决定着这些手段的生产及使用和发挥这些手段的操作系统在运转;生产的技术手段不但决定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态度,而且决定着个人的需要和志向。技术的“中立”的传统已不再适应,技术本身与其应用已无法分开。因此,技术趋向于变成一个极权主义者,技术社会是一个政治系统,它已经在按技术的思想和结构运转。作为技术世界,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政治世界,是一个独特的规划,它塑出论说与行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整个世界形态。在技术的中介中,文化、政治和经济溶合为一个无所不在的系统,这一系统同化或者排斥所有的替代,它的生产力和潜在的增长稳定了这个社会,同时把技术进步适应于其统治的框架中,技术的理性变成统治的理性。在日益增长的生产力的日益提高的生活标准的双重基础上,发达工业社会用技术,而不是恐怖手段征服社会的离心力量。[6]

马尔库塞因此断言,在发达工业社会,“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7]今天,政治权力的运用突出地表现为它对机器产生程序和国家机构技术组织的操纵,发达工业社会和发展中的工业社会的政府,只有当它们能够成功地动员、组织和利用工业文明现有的技术、科学和机械生产率时,才能维持并巩固自己(的统治)”[8]。这种新的控制形式的显著特征是,使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系统的操纵或控制,形成对人的本能的一种“补充的心理压抑”。也就是说,它从生产、消费、政治、人际关系、文化艺术领域乃至人们的私生活、休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工业——心理学”的操纵或控制,从而把人们整合到现有的制度中。这就造成了“不合理的合理性”、“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的悖谬状况。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成为控制的新形式也就意味着技术的异化。他说,机械化的技术过程本应使人超越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使人类生存的结构往合理的方面发展,使人从外界强加给他的各种古怪的需要或可能性中解放出来,使个人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本来是发达工业社会的目标,技术理性的终点。然而,实际上却是相反的趋势占上风,技术手段把它的经济和政治要求强加给自由和劳动时间,强加给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造就了单面社会、单面人及单面思维方式,技术成了极权主义者、控制的新形式和发达工业社会异化的主要根源。

在《反革命和造反》(1972)一书中,马尔库塞又涉及这一问题。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等于这样一个等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扩展”。[9]他认为,从广度上看,技术合理性组织控制了社会的生产程序、国家机构和个人的劳动时间、闲暇时间,并且剥削对象已不局限于工厂、商店和蓝领工人,而是扩大到广大的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从深度上看,人受到越来越专业化的有学问的经理、政治家和将军们的控制,整个人——包括肉体和灵魂——都变成了机器或机器上的零件,仅仅在履行部分的技术操作职能,而情感和理智都变成了管理对象。因此,他断言:“在技术和民主政治的帷幕背后,呈现出这样一个现实,即全面的奴役,人的尊严的丧失。”[10]

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的政治效应的看法与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等人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他同样将科学技术看作政治统治工具。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一文中,他分析了科技进步与政治统治合理化的问题,特别是用韦伯的“合理化”观点来说明他关于科学技术使资本主义统治合理化的观点。他说:“合理化的意义首先是使社会服从合理决策的范围;其次,它使社会劳动工业化,结果是工具性的活动渗入生活中的其它领域。”[11]韦伯已用这种合理化说明:统治者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可以组织一些手段、进行新的选择,达到合理的、有目的活动,因而,科学技术就渗入到社会组织中,改变旧的社会制度,使资本主义合理化。但是,哈贝马斯并不满足韦伯的观点,尤其不同意韦伯对“合理化”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的分析,认为必须注意到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的控制作用。他说:“韦伯所说的这种合理化并不是合理性的实现,而宁可说是用合理性的名义来实现没有公开承认的政治制度的一种特别形式”。[12]根据老一代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关于资本主义文明以人对自然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这两种相互联系着的统治作为基础的观点,哈贝马斯认为,这种合理的有目的活动就是实现控制,既控制自然,又控制人。关键的问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对人的统治“合理化”。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技术也使人的不自由变得非常合理,并证明技术使人不可能成为自主的,不可能决定自己的生活。这个不自由既不表现为不合理的,也不表现为政治的、倒不如说是表现为服从技术机制的”。[13]既然人的受控、不自由以服从技术机制的形式出现,那么,这种受控、不自由就变得“合理”了。因此,他得出结论:“技术的合理性并不取消统治的合理性,而是保护了这种合理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就出现了一个“合理的极权社会”。[14]

一些后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也论及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关系问题。例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w·莱易斯在《自然的统治》一书中就继承和发挥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科学技术是一种新控制形式或统治形式的观点,该书的中心主题是“征服自然的观念培养起来的虚妄的希望中隐藏着现代最经常的历史动力之一:控制自然和控制人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15]他认为,对自然控制的加强不是转换或削弱了对人的统治,相反,加剧了这种统治。他具体分析了这两种统治的联系机制,即科学作为控制自然的工具是如何变成控制人的手段的。他认为,关键的中介环节是技术,人们利用技术来控制自然和对自然资源进行分配,而日益对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产生影响,这样,技术便使科学的合理性渗透到社会之中。莱易斯认为,技术理性有两个相互联系的特征:一是“技术与实践的生活活动的直接联系先验地决定着那种通过技术发展而实现的控制:由于陷入社会冲突之网,技术成了一种把控制自然和控制人联系起来的手段”;二是“技术合理性在20世纪极端的社会冲突形式——大规模的破坏性武器、控制人的行为技术,等等——中的应用预示着合理性本身的危机。”[16]根据马尔库塞等人关于通过对自然的统治而逐步为愈加有效的人对人的控制提供概念和工具的观点,莱易斯认为,“对人的劳动和剥削的强度直接依据于控制外部自然所达到的程度。这里的决定性一步是工业社会的到来:机器和工厂系统扩大了劳动生产力,从而扩大了对它的剥削的可能程度”。[17]这种生产力的提高,又由于分配成果与分配资源而造成愈来愈强的社会冲突;同时,由于对自然的技术控制而加强的冲突又陷入追求新的技术,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统治。因此,这两种统治(控制)是相互促进的。

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理论尤其是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统治或控制的新形式的观点呢?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政治功能,并把焦点集中在消极政治效应方面;注意到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控制的形态、方式上的变化,尖锐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利用科学技术来维护自己统治的事实,列举了科学技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所造成的种种异化现象;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统治方式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某些新特点,特别是统治者利用科学技术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辩护这一点,指出现在的统治不仅是依靠政治暴力和经济手段,而是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对人们进行心理操纵,特别是“操纵、控制、支配个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18]他们实际上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社会功能与政治效应的局限性,并力图指出这种局限性的根源尤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新形式的理性、社会根源。

如果我们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的统治效应的观点放在近现代西方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脉络来考察,就可以发现其独特和高明之处。在西方,自十七、十八世纪以来,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种对于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的看法。从启蒙运动到英国经验主义唯理论,以及当代实证主义,再到科学主义思潮都持有这种看法。它把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视为科学的最高形式,科技理性为理性之光,科学、理性和进步三位一体;科学是真理,技术是利器;认为科技不仅可以使人类从自然的束缚、贫穷无知之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创造人类的福祉、民主与自由。但是,自从十九世纪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和政治效应日益暴露,科学技术虽然带来了工业化、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却使人论为机器的奴隶,并导致冲突、战争和生态失衡,人类获得了一个物化的世界,结果却失去了自身。面对这些情况,一些哲学家特别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对科学技术及其理性基础持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本主义精神是不相容的,科学技术进步不但侵犯了人文文化的领域,更损害了西方人在近现代所坚持的个人自主与尊严。科学技术虽然带来了物质的高度文明,却同时造成了精神的空虚与失落。因此,他们对科学技术持批判与悲观的态度。例如,施本格勒认为,尽管科学的发展使人的智力完善化,知识精确化,促进了生产,但却使大众遭受机械劳动的痛苦,导致社会对抗加强和西方世界没落;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则提出“欧洲科技危机”说,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注重物质追求,轻视精神需要,造成人的精神空虚,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丧失,从而导致“欧洲人性本身的危机”;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则批评技术活动使人本身变为技术系统中的“持有物”,技术的本质威胁人的本质,危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观点。他们并不满足于对现代科学技术消极社会功能和政治效应现象的列举(如生态破坏、核威胁、伦理道德的伦丧及人性的堕落等,他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些现象),他们也没有局限于对科学技术本身的谴责,而是更进一步去挖掘这些问题根源,力求从科学技术合理性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去做文章,既审视科学技术对人及环境的负面作用,又觉察到科学技术已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工具加以利用的局面;从而提出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的理论,从人类理性的深处去挖掘深层次原因,抨击理性的工具化,说明工具理性如何变成统治的合理性、政治的合理性,即把科技理性的异化同政治统治联系起来。

遗憾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并没有超越多远,其新见也是有限的。他们最终未摆脱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批判的旧巢,并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一种革命解放力量的观点。尽管他们将科学技术、合理性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科学技术消极政治效应与特定制度有关,但是他们往往将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利用所造成的危害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赋与科学技术以原罪的性质,将科学技术看作人的异化和受奴役的超时间、超历史罪恶根源,使之成为脱离社会制度和阶级对立的极权主义者。他们片面地夸大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某些潜在的消极倾向,而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取得了合法的统治地位,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科学技术变成了反动的东西,变成奴役的工具。因此,他们日益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学技术的政治效应尤其是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的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的。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作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认为科学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力量的书”、“历史的有力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既增强了人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成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保证,同样也为新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统治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伟大的革命和解放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效应与具体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制度联系起来考察。他们认为,社会关系的性质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效应有决定性的影响。与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将科学技术本身看作统治的工具,从科学技术本身的潜在否定性或消极倾向推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和异化现象不同,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变成统治工具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认为科学技术异化现象与科学技术使用的资本主义方式分不开,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没有必然的联系。科学技术本身能够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劳动,增加社会财富,确定人对自然力的控制等等。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与劳动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力量”。[19]因而科学技术的使用必然使劳动更加紧张,使无产阶级的生活更无保障,使人更受自然力量的支配和受社会力量的奴役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各种矛盾、异化现象,马克思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其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20]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把资本主义的种种异化现象和矛盾对抗归咎于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有力杠杆。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执行双重职能:“一方面,机器成了资本家用来实行专制和进行勒索的最有力的工具,另一方面,机器生产的发展为用真正社会的生产制度代替雇佣劳动制度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21]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有所不同。在文艺复兴及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较早阶段,科学技术成为资本主义手中的一件有力武器,资产阶级在理论和实践上依靠这一武器来反对宗教神学权威和封建世俗权威;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科学技术和政治的冲突基本上处于隐蔽的状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传统的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模式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与政治接近起来,并日益发生冲突。一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干预,纷纷建立起国家的科研管理或协调机构,这些科研管理组织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国家机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科技成果日益被应用于军事目的,军事需要成了科技进步的一个首要的推动力,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张、掠夺和争夺世界霸权,纷纷把科学技术当作提高军事能力的主要基础,将科技成果用于制造和改进武器装备;三是科学技术不仅被当作掠夺自然的手段,用于增加生产力及剩余价值,而且也日益被用于控制社会,对人加以奴役,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异化。这种使科学技术从属于政治的倾向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的一个基本原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也是密切的,科学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政治职能。但是,这种关系具有新的特质。社会主义制度使人类有可能消除科学技术的非人应用,使之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其解放潜能,使人类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摆脱社会的奴役,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在这种社会中,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有可能确立起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一方面,科学技术履行着重要的政治职能:它们构成国家或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或者说是国家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管理之中,成为政治管理的必要成分,贯穿于政治过程的始终;科学技术不仅被用于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被用于文化建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若没有科学技术以及掌握科技知识的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民主是不可想像的。此外,作为科技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科技知识分子也日益参与社会的政治决策与政治管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政治作用。另一方面,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着重大影响,最突出的一点是国家根据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及一系列科技政策,确定科研主攻方向,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指导国家的科技发展及应用。当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与政治的新型关系以及科学技术正面政治效应的良好发挥并不是自发形成起来的,而是要通过人们长期积极的探索才能建立起来。在这种社会,科学技术仍然具有被应用于邪恶政治目的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不断加以限制,以至于最后消除。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积极政治效应将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总之,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自科学一诞生就出现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其阶级实质和目的是不相同的。从近代开始,不同的阶级出于不同的需要和理由(实践上的、意识形态上的等)而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本世纪开始,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与政治的联系日益加强,科学技术对达到各种政治目的,对于实现各种政治意图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二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展开,科学在社会经济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更加巨大,因而,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科学技术化”成为当代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中,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科学技术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二是科学技术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在当代,一个国家的强弱,它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科技发展水平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因此,在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文化战略,而且也是一种政治、军事战略。由此观之,研究当代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较早注意并研究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和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这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是,他们的理论在总体上并不是可取的,他们并没有看到不同的社会制度(甚至同一制度的不同阶段)中,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是一种伟大的革命、解放力量,将科学技术本身看作一种统治控制工具,夸大了科学技术的潜在消极政治效应,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并最终陷入反对科学技术的悲观主义之中。

【参考文献】

[1][2]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3][4]马尔库塞:《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载《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6、108页。

[5][6]参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导言)第4、6——7页。

[7][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9][10]H·marcusc,CounterrevolutionandRevolt,Boston,1972,pp.4,14.

[11][12][13][14]J·Habermas,towardaRationalSociety,Boston,1971,pp.81,82,84,84-85.

[15][16][17]w·莱易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序言),第130、138页。

[18]马吉:《与马尔库塞的一次谈话》,《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年第11期,第13页。

[19]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3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篇10

关键词: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信息化;路径

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应用已经普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科技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档案的管理能够为科技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多地研究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和技术,从而促进科技发展和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1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涵义

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更是必要阶段。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下相关的几个概念。首先什么是科技档案?科技档案就是科学技术档案,指自然学在研究生产技术等基本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带等科技性的文件材料,是生产、技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科研档案与工程设计档案,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与实践活动的痕迹记录,是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国家建设和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档案工作者和广大利用者的共同理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

那么,什么样的管理是现代化的科技档案管理呢?这包括几个重要的方面,第一,现代化的科技档案管理必须是科学化的,即有科学的管理理念、技术等。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才能进行科学性的管理实践,也只有在科学化的技术下,才能实现与市场接轨,与社会接轨。第二是要有科技档案的基础工作,也就是说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统计、编研等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是要有高素质的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科技档案管理的基础,通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在良好政治和道德素质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最后是要有先进的现代设备来支撑实践工作。现代化包括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这些都需要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的支撑。总之,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当前时代所需,发展需要。科技档案的保管与利用也可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依据,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手段。同时,科技档案的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是进行技术历时性或者共时流的工具,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依据现状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分析。首先,部分工作人员对科技档案的重视度不够。科技档案是知识储备的手段,虽然不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也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对其忽视不利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第二,缺乏系统性的制度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有严格的制度和标准才能有助于档案的统计和整体等基础工作的有效实施。第三科技档案的编制工作效率很低、档案的质量也不高。由于没有与现代化方式相联系,科技档案的制度、统计及索引等工作由人工手工形成,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此外,质量也不高,由于缺乏先进的设备、技术等,造成保存内容较少,信息也是不够完整的,降低了其系统性和真实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地加工利用,更不利于新科技的产生和发展。

3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路径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揭示出了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也看到了问题的根源,即制度、技术、思想等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出实现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路径是很有必要的。

3.1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做到思想的现代化

思想是人们的一种意识,正确的思想对人们的实践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推动作用。要想实现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要首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使之能够有现代化的思想和管理理念。具体来讲,一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及思想觉悟,要求他们扩展自己的视野,认知现代化思想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性。二是通过自身主动学习,结合理论思想进行实践工作,在实践中注重结合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档案的收集和保存等管理能力。最后,鼓励创新,以现代管理理念大胆探索,做到与时俱进。

3.2完善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到制度系统化

科技档案管理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求其系统化、标准化,这就要求完善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到制度的系统化。首先,要对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作息等实行制度化的管理,这是保证正常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逐步完善科技档案的保管制度,规定对科研材料等的分类管理,根据不同时间或者价值进行不同方式的保存,并能够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统一整合。第三要健全科技档案的整理和借阅等制度,对档案的整理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统一整理的方式,同时在对档案的借阅环节中要履行审批查阅的手续,进行备案记录,方便归还检查等。总之,只有制度系统化才能保障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行,才能不出现疏漏。

3.3完善科技档案管理的配套设备,做到设备科技化

先进的设备是实现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相关部门要结合部门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设备配置,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一种生产力,能够推动整个部门的发展。完善科技档案设备管理的配套设备,做到设备的科技化,首先要实现网络化的工作方式,采用计算机等设备建立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同时加强英特网等的配置,建立网上数字化的管理。其次,运用电子档案,开发先进储存软件,不断推进档案管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3.4重视科技档案管理的技术研究,做到研究科学化

现代化是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的,稍不留心可能就会与市场、与社会产生错位,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重视科技档案管理的技术研究工作,做到研究的科学化、深入性和创新性。一方面要求积极鼓励、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的开发,加大理论的探索和具体方案的实践操作,可针对问题进行共同协商、相互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另一方面,更要学会借鉴别人优势和技术进行自身改造,进行区域、行业间的联合,实现规模性的研究开发基地,降低成本,注重研究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