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9:50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1

一、生命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人是鲜活、个性的高等智慧生物的生存样态,其身体器官本身和主观感受是生命存在的现实标志。人类生命的价值表现在生命本身的发生、发展、完善、延续。生命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人生命的存在、延续的过程。倡导对他人的尊重,首先表现在对他人生命存在的敬畏、尊重、维护。努力实现生命目标,营造生命动人乐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肃课题。教师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帮助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宇宙万物生灵,以敬畏之心善待所有生命,让学生懂得生命神圣、伟大,懂得关爱、呵护生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维护学生生命感受,懂得如何做到鼓舞人、尊重人、教育人、理解人、引导人、关心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回归生活、生命世界。将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纳入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中,突出生命关怀,激发学生追求、创造幸福的热情。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其基本的方法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导入生命有限与无限、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教学内容,有力充实、提高高职学生生命质量。

二、生命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诠释

从本质上说,人类本身有自然生命、价值生命两种生命存在形态,自然生命是物质基础,价值生命是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学生珍惜、热爱生命、尊重、呵护生命。这一目标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对生命的关爱,一是体现在对自我生命的关注、珍爱。包括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及与周边人和谐共处,有机统一自己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二是体现在亲近、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社会。关爱周边生存环境,关爱集体,掌握人际交往技能,以此丰富、提升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把生命教育提升为第一要义。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直面人的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体现生命关怀。为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受学生当作“有生命的人”来教育、塑造,教育过程中注意凸显生命价值,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境界,全面提升学生生命境界,充实、完善、丰富、提升学生生命内容。

三、生命教育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要求

(一)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消极影响也随着日益突出。如生存环境恶化、拜金泛滥,高职学生淡漠、浪费、自毁、他毁生命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教育珍爱生命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大使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尊重、珍爱生命、他人生命和它类生命的教育。具体要做到三点:(1)教育学生正确地认清生命现象。让学生感悟生命既是伟大、崇高的,也是渺小、脆弱的,既要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又要了解其他生命的意义,要敬畏、热爱一切生命;(2)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它类生命的关系。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母体。爱护自然就是热爱人类自己。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才是尊重、善待、爱护一切生命的归宿;(3)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引导学生把握身体成长发育、保健的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能力。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提高生命的效率、潜能、质量。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

生命情感即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肯定、接纳、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以及对他者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达观,是人生动力和幸福之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爱心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快乐。通过必要的挫折教育,教育学生感悟在生命中只有战胜苦难才更有乐趣、生机,生命质量才会更丰富。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2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社会经济成分、思想潮流、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不仅需要拥有熟练技能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更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的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先性和有效性。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同样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以人本教育理念为基础,创新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升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高职高专院校相比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较低,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其中部分学生是由于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无法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更多的挫折与打击,这就容易造成他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从而,导致大学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并且由于生源地存在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与城镇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更加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就增加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的难度。

(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较差,缺乏新环境适应力和自我约束力。在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之前,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家长都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督促。而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之后,由于教学管理相对宽松,家长和学校教师不再像往常高中式的监管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始相对独立和自由。学生拥有了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他们不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课外业余时间,很多学生也会选择上网看网络小说、视频、玩游戏等消遣活动。这种现象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普遍存在,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拥有多元化的价值观理想与信仰是激励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如果缺乏理想与信仰,人则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积极上进的动力,不仅会耽误学业,还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受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发生着变化,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到社会多元文化,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形成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

(四)自我意识较强,应变能力较差当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期受到父母的宠爱,习惯了父母亲戚的呵护和赞美,成长环境比较优越,与其他人沟通能力较差,自我意识较强,团队协作的能力较弱。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基本都是由父母协助解决,久而久之,导致他们的应变能力、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此外,受社会负面思潮的影响,个别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进入学校前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气。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二、新时期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但需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更需要进行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之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一)加强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注在新时期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特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注。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味采取刚性教育方法,试图通过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教师应通过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构建平等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案。为了帮助学生恢复学习信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还应该采取激励式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其内在积极品质,使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此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工具,随时随地与学生开展沟通,同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弱化师生之间的隔阂,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后,学习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人本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在此方面,应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指导文件,将人本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开展自我管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比如通过成长日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成长历程,针对自身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缺陷,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同时可以在成长日记中记录自我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逐步提升。在此情况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

(三)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内驱力关于理想和信仰,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追求。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才能激发其上进的内驱动力。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学生在伟大的中国梦的引领下,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承担起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应尽的责任。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通过努力完成学业,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以后参加社会建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注1。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追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未来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才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

(四)合理引导学生改进自身不足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存在的思想、行为问题,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刻地认识问题本质,在此基础上主动做出改变。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创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在正确的发展目标指引下,成长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面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影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及相关哲学思想,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存在问题的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逐渐规范自身言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302-01

1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等学校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摇篮,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办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大学生,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技术创新与进步的主要力量。

要使高职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更要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研究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如何开展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很值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及易产生的问题

高职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9至24岁之间,正是青年时代的旺盛期,他们都处于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阶段,也正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要定形的时期。因此,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败与否,是标志着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成败的关键。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两个极端:一是,他们渴望认识新的思想世界,对新思想、新问题、新事物兴趣浓厚,有自己的见解,敢想敢说,没有思想“包袱”,这部分的学生很容易取得就业的“通行证”。二是,但由于他们这种年龄段阅历浅,好冲动,有缺乏遵守纪律的素养和法制观念薄弱的现象,看问题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并掺杂一些激动情绪,如果平时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道德修养,就容易走入极端,而且易于反复。这些特点是一般青年人的共性,也是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同时,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整个国家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所有的经济实体都在为适应这种转变而做为了自身生存的工作,在企业一方面确实需要有一定技术专长的青年技术人才,上述提到的第一类的高职毕业生就会大受欢迎。但另一方面企业也同样存在着生产任务不足,人浮于事,经济收入也相对较低,或没技术,无本领的人员面临着下岗失业的严峻考验等。这些问题折射到高职大学生当中,特别是部分学生经历过安排到第一线生产实习、见习后会产生两种思想:第一种,自知之明,自知不足加倍努力迎头赶上;第二种,对自己毕业后的出路缺乏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在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组织纪律性表现较差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这些都是企业深化改革带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上的负效应。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3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表现出来的问题,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就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显然,当务之急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即是从单一的“政治教育”或“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向“综合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法转变。“综合素质教育是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几方面协调发展。综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是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补充和发展。[1]”笔者认为要加强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或针对学生现实行为进行相依的理论知识灌输,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取得一些显著的成果,但是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是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良现象,再加上各大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与其基础目标存在过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2、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策

2.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最具导向作用的目标体系,其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内容以及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供给、物质供给以及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是当前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观念形成中的导向作用,所以本文认为高职院校要通过人才招聘机制来组建一支高素质教育队伍,确保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均能满足该项工作开展要求。

2.3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不仅要遵循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基础性教育方针,同时也要将“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教育价值观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打破“教师为主体”这一思想壁垒,而是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来与学生间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准确把握住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诉求,彻底打破传统“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得到自我约束,确保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体现出人文关怀。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5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人生的定位不够明确

首先,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也使得青少年的青春期开始得更早。但是由于社会经验太少,心智又较为不成熟,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心理矛盾也比较多。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社会承认度、就业压力和资源结构本身与高等院校有一定差距,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挫折便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尤其是在生活中,高职院校学生常常表现得失落、消沉、自卑,容易出现犹豫、抗拒、冲动等行为,产生焦虑、抑郁、心慌等心理。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世界,但同时由于信息渠道过多,各种色情、诈骗、暴力信息充斥在各类网站中,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学生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不少学生选择沉溺网络以逃避现实中的压力,严重者甚至作出一些违反法纪法规的事情。其次,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数量的扩大,造成高职院校生源的不足,不少高职院校为招收生源只能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尽管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得到了保障,但却拉低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当下,纯粹为了“混文凭”而而整日无所事事甚至干扰其他同学学习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已经不再少见。此外,社会大环境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偏离了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看不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地位。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拥有较高学识,但却存在重学业轻道德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

在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建立时间较晚,且高职院校本身具有双重属性,即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和拥有高层次形态的职业教育形式。尽管教育领域赋予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属性和作用,但是,社会上的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并不全面。人们大都认为高职院校和一般技校雷同,学生只是在学校中学习一种专业或者技能。人们同样认为高职院校等同于技术院校,觉得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不是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全面教育。甚至还有人认为高职院校除了教学生一门技术之外,什么都不教,严重误解了高职院校的真正含义。在社会的误解和偏颇观念的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将高职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导致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教育规模也有所欠缺,更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配置。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导致学生道德水平低、心理素质差,多数学生对于未来持迷茫态度,甚至无法积极乐观面对以后的生活。上述问题的出现与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足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泄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在受到学习、生活、家庭或者感情挫折之后,就会变得郁郁寡欢、自暴自弃,当他们看到类似的场景,就会再度变得情绪化,产生悲伤、失意、痛苦、悔恨、懊恼、烦躁、反抗等心理,面对学生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绝对不能坐视不管,而是应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建立让学生能够尽情情感宣泄的机制,以帮助学生随时发泄心中的不满、降低学生因情绪引起的冲动和暴力,避免学生因压力而感到绝望和沮丧等心理。这种宣泄机制的建立让学生在发泄心中委屈、气氛、不满、自卑等情绪的同时,给予了学生重新面对生活的力量和勇气。高职院校不能只在口号上建立宣泄机制,还应该从行动上进行宣泄机制的建立。首先,应成立高职学生心理咨询室,并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及学生的心理特点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而心理咨询教师,则应多方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如举办适合学生的心理讲座、成立人性化的心理咨询室等。对于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适时对其进行疏通和交流,耐心倾听学生的内心的烦恼和不快,尽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除了成立心理咨询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创新心理疗效方法,从心理学理论出发,创建行为宣泄空间,并在空间内部设置一些体育运动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及安静的休息区域。学生来到使宣泄空间,便可以在该空间内通过运动、音乐、休息、聊天、大吼大叫等方式,将压力和抑郁释放出来,让他们在休息或宣泄中忘记烦恼,消除内心的负面情绪,重新找回快乐的自己和面对生活的信心。

(二)建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

在高职院校建立预警机制实质上是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包括高职院校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否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生思想方面是否发生转变等情况的一种反映,并能根据反映发出预警信号,不断提醒高职院校工作者做好应对以上信号的准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及时遏制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继续恶化。通过建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高职院校工作者可以较为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适时作出调整,从根源上遏制某些不良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侵害,以此解决或者减少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大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上述情况成立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委员会,专职负责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合理制定预警指标和防范措施、定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必要时,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及时了解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集体活动、校外行为、家庭行为等情况,并适时地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做科学评估和报告,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展开做好准备工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委员会还必须同其他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高效方法和途径,并向取得成功经验的兄弟院校学习,在开展校务、学术合作交流的同时,取长补短,对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进行完善,实现高职院校联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建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关怀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方面的工作,只有学校的参与是不够的。若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就必须与社会各个群体、组织互相合作,构建多维的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怀机制,来增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从构成方面来看,多维关怀机制由来自于学校、家庭、社区支持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三方面:

1.建立学校支持的关怀机制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偏见,包括权利上、人格上的偏见。鉴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通过以下两方面发挥维护学生基本权益的作用。第一,改善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通过改善学校的环境来消除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歧视,为高职院校学生营造更和谐、更温暖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广大高职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第二,对高职学生进行自我保护、自我提高、自我尊重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加强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建立家庭支持的关怀机制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即来自于学生家庭的道德知识教育。家庭是每一个学生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灵活性、差异性、情感性特征。家庭支持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维机制的建立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参与并呼吁家庭对高职学生的关爱和重视,引导高职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3.建立社区支持的关怀机制该机制是合理运用精神和物质手段向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无偿帮助的行为。社区支持分为主观精神支持和客观物质支持。主管精神支持是指对高职学生持有个人情感支持,是一种根本的、长期的支持。让高职学生感受到被关怀、被支持、被尊重及社会对其寄予的厚望和关爱。客观上的物质支持指的是解决贫困学生的基本问题,虽然社区无法长期对贫困学生进行支援,但却能以点带面,引起社会人士对贫困生的关注,从而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

三、结语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6

(一)教育目标高度一致

在教育目标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三生教育高度一致,二者都是为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培养学生爱国、理想、道德等方面的品质,而“三生教育”则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来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尊重热爱生命,掌握生存技巧,热爱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与“三生教育”虽然教育视角不同,但是内在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贯彻“三生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方法基本趋同

在教育方法层面,由于二者在学科属性方面基本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三生教育方法有很大的趋同性,这也有助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平台来进行“三生教育”的开展。从二者的教育方法来看,行为教育、文化教育、实践教育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二者之间可以通用,这就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层面开展“三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彻“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举措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贯彻“三生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举措,从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很多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不良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一些高职学生身上随处可见,对高职学生这一群体进行“三生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

(二)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开展三生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生源的逐步减少,高职院校上面面对普通高校的竞争,下面面对中职学校的竞争,处于这样一个夹缝中,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三生教育”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对于高职学生能力要求的提升。由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即学生素质提升,就业率提升,招生更加容易,学校的发展更具潜力。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要求

“三生教育”的开展可以进一步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的内涵以及外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必须要进行拓展,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而“三生教育”的开展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彻“三生教育”的路径

(一)重视“三生教育”开展

观念的重视是“三生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基础,如何让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认同“三生教育”的重要性是目前高职院校“三生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三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进行“三生教育”重要性的宣传,通过宣传让高职院校管理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高职学生、社会以及家庭等三生教育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在观念层面对“三生教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三生教育创造更好的观念层面的条件。毕竟只有观念层面对“三生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反映到具体的行动中才能够给予“三生教育”更多的资源支持。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有效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三生教育”效果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三生教育”只有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获得对“三生教育”的更深刻的认知。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活动以及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这两种社会实践活动应有效的加以配合,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化实践氛围以及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相对于纯粹的理论教学来讲,更能够影响高职学生德尔思想以及行为。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充分的开展与“三生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为“三生教育”的开展提供实践平台,这样就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升“三生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网络平台的运用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高职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最主要工具,然而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平台,加上高职学生上不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在各种不良网络信息的冲击下,难免会导致各种负面心理素质的滋生。鉴于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运用好网络平台这一工具,通过在网络平台建立“三生教育”的阵地,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来制作有关“三生教育”的视频、游侠、图片等,这种教育模式与课堂教授等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减少高职学生内心的抵触心理,有利于高职学生接纳“三生教育”的具体内容,从而有效的提升“三生教育”的效果。

(四)完善考核评价方法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7

一、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

目前,高职学生思想状况从整体来看是好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1.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建立,但社会阅历不够。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青年学生大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生的目的、人生意义和人生道路的认识和评价基本上是健康、积极和务实的。但有些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常常迷失方向,原本肤浅、脆弱的价值观易受到错误观点的冲击与左右,他们对人生价值尚缺乏清醒的认识。

2.个性初步觉醒,但自我认知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觉醒,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上不再满足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对老师的见解也多了些怀疑与判断,注重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极少数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与生活习惯,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自觉性还不高。在展示个性、推行民主的时候,方式往往过于简单,有时还会造成对自信心的伤害,甚至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

3.道德法制观初步建立,但自律自省意识较差。学生的公德意识、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募捐助人、扶助孤老的现象在学生中层出不穷。但也不容讳言,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思想觉悟、道德观念有时仍处于混沌状态。如一些不文明行为在校园中时有所见,对于校园内违纪现象不敢挺身而出,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常常在糊里糊涂中犯了错误。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正确的理论是先导,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是保证。“两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养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富有爱心,勤于沟通,提倡情感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心”字上做文章。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只有观察得心细,才能辨别出学生的各种不同情感需要,以便采用合理的情感教育方法,对症下药。

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团组织要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学生会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要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强民主意识,做好“疏导”工作。高职学生正处于十八九岁的青春期,他们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参事议事欲望强烈。思想政治工作应大力发扬民主意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尊重学生、平等交流,积极营造民主氛围,让大家有条件多渠道地畅所欲言,把各种意见和心理话都讲出来,即所谓的“疏”。“治思想”如“治水”,“疏”与“导”相辅相成,“疏”是为了正确的“导”,“导”才是目的。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观察、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培养其积极进取的心态。帮助高职学生尽快进行角色的转换,准确定位。刚刚升入高职的学生,不少人存在着烦躁、冷漠、迷惘、失落不良心理,一时难以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换,无法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既要让高职学生知道自己已经踏入大学校园,成为广大同学中的一员,又要让他们意识到自身与本科同学的差距。必须意识到自己既要具备高等程度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相当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制定阶段目标,把胸怀大志与脚踏实地有机结合起来,尽快地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从而培养他们一种勤奋好学、乐观进取的良好心态。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高职学生一旦有了较准确的定位和较为良好的心态,他们将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健全的竞争激励机制将促使他们更为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竞争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竞争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而激励是推行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激励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制定较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进行评价,并运用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手段给予表扬或惩罚,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4.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落在实处。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8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096-02

高职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的基本素质、知识底蕴、所学专业知识的程度、将来对个人发展的追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们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程度和深度也不同;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所思考的问题、内容不同;对毕业去向的可选择性、就业困难的程度也不同。有调查发现,高职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及症状总分上均极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这说明高职生这一群体相对于一般的青年人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差异,并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一、高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个性心理问题。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更为突出,“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缺乏健全的人格特征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不少高职生在入校时就认为自己是难有作为的人,因而缺乏应有的人生理想和积极追求,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虚度人生,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小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因此,高职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二)厌学心理问题。很多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后,表现出明显的挫败感,觉得自己即使努力学习,也只能拿到专科文凭。再加上他们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等方面,整体水平较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要差些,不少高职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只求混个文凭,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三)人际交往心理问题。高职生有人际交往的需要,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常常会出现一些交际障碍或心理误区。人际交往困难是高职生表现最突出的心理障碍。当代高职生普遍缺乏为人处世、沟通交往的能力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常以自我为中心,在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主观倾向,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失去耐心和宽容,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此外,他们自我防御心理强,当出现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失衡时,不愿轻易向人透露,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表达,产生了压抑、烦闷的抑郁心理。

(四)自卑的心理。近年来,由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因而在就业市场上,高职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处于劣势。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另外,现代学生的攀比心理比较强,很多富裕学生有某种天生的优越感,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他们的自卑心理使其极度敏感,造成同学关系紧张,又因不能及时宣泄,导致长期处于极度压抑之下,进而产生心理变态和扭曲。

二、高职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适应新环境能力差,心理落差大。职业学院的学生经过寒窗苦读,在高考中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最后只好选择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这种落差是隐藏在他们心中的。同时,进入高职学院就读后,高职生的生活发生较大改变,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集体生活,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另外,大学生活的压力让学生觉得自己再不是天之骄子,奖学金的评定、入党、提干等方面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

(二)人际交往中的压抑、困惑。研究表明,有30%的高职生在交往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处于青春发育后期的高职生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加之他们有着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因而对人际关系十分敏感,呈现多元化现象。有的缺乏自信心,处事过分小心谨慎,在交往过程中畏缩胆怯,产生严重的压抑心理;有的同宿舍同学之间或因地区关系或因志趣不同而排斥另一部分同学,出现敌对心理;也有一些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常常刻意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烈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擅长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在恐惧失败的心理下,不敢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三)对学业不适应,提升综合素质的能力差。有些高职生学习方法欠佳,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动手能力低下,实习成绩不理想,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一些学生为了提高自己,增加自己将来走出校门的竞争实力,忙于各种级别的考证,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成绩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结果内心十分焦虑和痛苦;也有的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表现得无所适从,加之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等,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无法自主学习、考试不及格、逃课、沉迷于网吧的现象,进而产生放弃自己学业的厌学心理。

(四)缺乏生活自主性,自立自强能力差。独生子女的家长过度爱护孩子,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的锻炼,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当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便产生了挫败感;还有的学生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夸大自我弱势,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及行为特点

(1)伴随着当代社会改革制度的深化,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和社会组织的多样化正在深入大学的每个角落。从不同视角和不同的利益出发审视问题,就会容易产生不同的理念。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背景的学生对事物判断价值标准存在着差异性,这时,部分学生对价值观就产生了偏移。

(2)以现代化高科技通讯方式为代表的互联网和掌上终端的推广,已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学校对学生的控制力。学生选择和接受外来信息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宽泛,这些高科技的通讯方式已经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但是,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高科技的阅览手段学习自身专业的极少,相反,网上打游戏、聊天、看电影等消遣娱乐方式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又有少数学生甚至利用网络阅览和一些不良的信息。同时,现代网络大量不健康内容充斥着大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观。

(3)近几年,高职毕业的学生就业难度和压力在逐年增大,这就迫使部分高职学生踏入社会的时间逐步提前,这是内因。因素如: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校外住宿生的增加,学生交际的范围的加大,各种影响也在加强,再加上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与实际运用不相匹配,这些都是高职学生所常见的共性。

(4)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部分的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更务实、更有事业心、眼界独到,精力旺盛的特点。但再另一个层面,他们又缺乏在生活中的磨砺,性格孤僻而又敏感,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往往一些想法又与现实脱离的非常遥远。

(5)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弱,加上学习能力不强,再加上有部分高职院校采取单招方式录取,对于入学分数较低的学生和单招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往往较弱,长期养成的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成这部分学生过早的丧失对学习兴趣,并对将后的人生和职业规划呈现出较盲目的心态。

2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不良思想及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化教育成就卓著,面对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升学压力,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高等职业学院进行技能学习和深造,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技术性的人才。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们承担的环境压力与其本身的知识储备出现了不匹配,在这个更替迅猛的时代,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往往适应不了环境的变化,甚至形成不良人格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因其自身特点不能合理应对其所面对的重重考验,而极易产生不良行为。为了保证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自身发展水平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及学生行为的特点,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手段。教师根据高职学生思维特点和行为特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原理的教育。将这些理论科学的灌输于学生的头脑中去,引导他们正确的思考问题,利用上述原理解决心中的谜团,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

(2)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想教育鼓励学生尽早树立人生目标。理想是一个人精神支柱。当下,社会在变革的同时,思想教育同样需要变革。如何把理想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一步。如何处理好自身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联系,如何让学生懂得只有在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下才有个人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共同理想之中,才能达到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有了良好的理想、信念,就打好了良好的素质基础,就有一个明确的思想指导,就会使学生正确对待竞争的成功与失败,进而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学生中强化了职业思想教育,才能为学生的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大学从来都是育人筑才、升华思想、开创文明、积聚智慧的地方。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在校园的综合育人环境建设上动脑筋、下工夫。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职业院校的政治思想氛围;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的氛围;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学生在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中成长成才,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高职院校只有具备了合格的文化环境,才能同时培养出拥有职业技能和良好素养的职业性人才,达到职业院校办学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剑昌.高职院校思政指导[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学生法制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成才愿望强烈。作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生,在这个浩浩荡荡的大军中,也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开展情况看,稳中有进,大多数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常识,但还存在不足。仍然有一部分人不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素养低下,最终导致恶果产生。因此,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法制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其自身其他因素如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高素质的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正如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知法懂法是生活在当今法制社会下,每个大学生的基本底线,因此,法制教育不容忽视,如何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做好法制教育的学习、指导和宣传工作,也成为当前推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职生的法制教育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在一些基本特性上具其共性,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的一些理论、原则可以被法制教育所借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的法制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引导着高职法制教育

高职学生法制教育针对的是高职生,要求其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具备符合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法律观,故两者均具有阶级属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授给学生科学理论和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将学到的具体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而法制教育传授给学生有关法律的基础知识、正确的法律观念,也是为了使学生能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自我约束,所以进行这两项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都是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强调联系实际,以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行统一。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理论可以被法制教育所借鉴,用来指导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通过教育的形式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他们需要的思想品德、行为模式、价值观、政治观等思想。

2.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高职法制教育多样化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通过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生的自我认同感提高了,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被教育的主体,经历了由教育到自我教育,管理到自我管理的全过程,从对事物的感知、认识上发生的质的转变。这种思想上的升华,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和教育,学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而也体现了法制教育的多样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丰富了高职法制教育的内容

学校法制教育固然要有法制教学活动,即:通过系统的法制课程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但学校法制教育宗旨决定了它的本质特征一定是通过教育主体的表率来唤起学生自觉地学法、守法、用法,所以只有在法治的学校里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绝不能导致人们思维受到禁锢,而是要倡导人们在法治的平台上拓展自己的行为空间,指引人们养成文明规范的行事作风,以保证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它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任,但法制教育的特征更是要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大胆而不妄为、冲破思想禁锢而又不至于触犯法律。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故除了在课堂讲授外,多采用案例教学、组织实践活动、体验式教育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参照贾斌等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几种形式,结合法制教育工作的特点,总结出如下几种方式,以更好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是咨询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高职学生的交流沟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大学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法律困惑和法律难题,教会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缓解各种矛盾。三是积极开展法律普及教育和法律咨询工作的研讨和交流工作,探索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法律知识传授、法制意识的培养、学生权益的有效维护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在实施基本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学生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树立对宪法和法律的崇高信仰,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质且适应我国法制建设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马晓卡.法制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