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知识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0:44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1

[关键词]项目文件;职责;问题;对策

1.医院基建各主体责任单位对项目档案收集的管理职责

1.1项目档案工作应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应确保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确保形成的项目档案能反映工程建设及实体质量情况,设计单位要按合同约定,收集项目前期勘测中形成的工程地质、地形测量、水文、气象等及设计基础文件,向建设单位移交。各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在建设单位的统一领导下,对各自承包范围内形成的项目档案的完成、归档的准确、系统的完整和有效利用负责。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将形成的竣工文件收集、整理,经过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验收后,将所有的文字、图纸、电子、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料移交建设单位综合档案室归档。

1.2建设单位的职责:建设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置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配置能够满足项目档案管理、档案实体安全保存和利用需要的设施,应采用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来管理。建设单位档案室应建立档案管理体系,加强落实项目档案管理责任制,要对各参建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管、检查、指导和培训,并将各部门的档案收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实行项目档案与项目建设同步管理。

1.3勘测、设计单位的职责:设计单位要按合同约定,收集项目前期勘测中形成的工程地质、地形测量、水文、气象等及设计基础文件,向建设单位移交。收集设计活动中形成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形成的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审查、设计优化形成的文件,施工图、竣工图、现场服务形成的设计更改文件等,经过收集、整理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1.4监理单位的职责。按《建设工程监理规划》(GB/t50319-2013)

的规定,设计、施工单位形成的文件质量和案卷资料纳入工程资料监控范围,对参建单位整理和移交竣工档案质量情况负责审查,并签署审查意见,最后一同监理竣工档案移交建设单位。依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和合同约定,对项目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收集、整理后,向建设单位档案室移交。

1.5承包单位的职责。对本单位移交的竣工档案进行自检、验收,对项目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以及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负责。按照合同约定的承包范围,收集整理本单位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进行汇总、整理、编目,经监理单位审查后向建设单位档案室移交。

2.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医院档案资料分散易丢失。这是由于医院工程工艺复杂、设计变更多、周期长、参与部门多等原因造成的。如从论证、立项、决策(会议纪要)、请示批复、招投标、勘测、设计、办理手续、开工,到主体和配套施工,竣工,再到水暖电、消防、环评验收,再到装饰装修、绿化亮化,最后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一般最短周期为两年半时间。如遇气候变化或领导变迁等情况,时间可能多达4-5年之多。这种实际情况势必就使得医院档案资料更分散易丢失。

2.2医院领导建档意识和职工归档意识淡漠,未把基建档案列入单位议事日程。只讲工程质量,追求当下顺利竣工;只谈医院的病历档案和人事档案重要性;或者分管基建的领导将常用的图纸、维修手册、使用说明甚至于批复文件等据为己有,随分管人员的岗位调换档案被带走或丢失,更有甚者图个人方便不愿归档,以至于根本无法资源共享等等。

2.3施工单位人员素质不高,归档意识不强且管理现状松散。施工人员归档意识差,只收纸质档案,不注意收集电子档案(如照片或视频资料);只注重各种施工资料的收集,不注重配套工程设备资料的收集,造成归档资料的不全、档案收集、编制质量不高。以至于移交给医院的基建工程项目归档材料中复印件多、签字和盖章不齐全等诸多问题存在,造成档案利用的凭证作用不强等等。在管理上,资料填写不全或破损、设计变更与工程变动未做会议纪要、竣工图与施工图通用不做修改等,造成业内资料不准确。

2.4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责任性与管理意识不强。档案人员学历偏低,多数未经专业培训,“三纳入”、“四同步”制度落实较差;对归档文件有多少算多少,文件零散;对短缺档案不寻找,不追踪。也正由于其对档案和基建知识的不熟悉,造成一头雾水,面对一堆资料无从下手,管理杂乱无章。

2.5医院与基建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缺乏沟通,指导监督不力,造成归档质量不高。

2.6档案管理设备和手段的落后,很多医院既无档案室甚至没有设置档案专职人员,多是院办人员兼职,更谈不上配备专门的档案装具与计算机管理。一些医院不仅没有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对信息进行检索、集中贮藏处理,就连起码的密集架、铁皮柜、图纸柜、装订机、防潮、防蛀设备也不具备,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进行装订,费时费工,效率低下,直接影响档案的长期安全保管和迅速方便使用。

3.医院基建项目档案管理对策

3.1建章立制,依法治档。建立健全医院的档案管理网络,全院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类,避免过去分散管理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空间的浪费,保证档案的完整、安全、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并有分管领导亲自兼管,这是保证基建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前提。档案部门要会同基建部门制定一套符合医院实际的档案岗位职责、基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基建档案归档整理范围、归档时间等。强化监督职能,在基建工程项目立项时,应将档案工作纳入到工程的各个阶段,纳入档案部门人员和基建部门人员岗位职责中。

3.2加强对医院档案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服务性、条件性、严密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人员必须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品质,因此必须加强对档案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档案专兼职人员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基建档案的潜在价值,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参与档案管理。档案人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院报、会议、发文、座谈等形式积极宣传档案法及有关处罚条例,积极参加基建和档案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支既要政治素质好,责任性强,又要热爱档案工作;既要有档案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又要熟知基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范围,能够从容面对档案专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既要有一定外语水平,又要会利用现代化手段管理使用档案,有进取性和创造性,提高归档案卷质量。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对档案人员进行基建档案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3.3加强医院专兼职档案人员与各参建单位人员的相互学习,做到知识互补。档案专兼职人员要与各参建单位人员多沟通、多交流,多座谈,真正将有利用价值的项目档案资料收归档案室,便于更好的开发利用。提高各参建部门人员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家认识到项目档案的潜在价值,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参与档案管理。

3.4加强医院与各相关部门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协调。鼓励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自建设项目开始,就积极介人、深人基层,加强工程建设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基建项目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基建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以及从建档案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等方面的其体规定。这样就可以在基建档案管理过程中给相关人员提供标准,增加基建档案资料整理的可操作性.保证基建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归档及时、保管安全。

3.5运用现代化手段,搞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开发基建项目档案信息资源,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后勤管理服务,是基建项目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所以档案室首先要创造条件实现以计算机为核心包括扫描、复印、缩微、声像等先进科技手段在内的现代化目标,编制切合医院基建项目的档案管理软件,编制《医院工程基建项目简介》等,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是我们管理的真正目的。

基建项目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宝贵的信息资源,所以归档的项目档案必须齐全、完整、准确、系统,签字手续完备,内容真实、可靠,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其载体、书写及制成材料应符合《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的规定。要按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组织竣工档案资料的专项验收。竣工图应与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监理单位应对设计单位编制的竣工图进行审查,并在竣工图案卷目录上加盖竣工图审查章,方可归档。项目档案必须坚持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三同步”,在建设合同中要明确提出对文件材料的编制、整理及提交的具体要求。在工程竣工验收时,要同时验收项目档案归档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有价值的对社会有利用的项目档案,为日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4.投入使用后医建档案的利用价值

各医院基建项目参建单位都要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每一项医建设项目(工程)都有齐全、完整、准确、系统的竣工档案资料,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档案的收集、整理就是为了提供人们利用,档案利用好了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建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宝贵的信息资源,项目投资大、数量多、载体多、周期长、环节多,档案不仅仅要看给当下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更应该鉴定其在将来提供的利用价值。我们要加强对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业务指导,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发挥档案价值作用的前提。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是医院基建项目档案管理未来必不可少的动力。作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既要熟悉医院管理新知识,又要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电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的新技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医院深化改革和为社会利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参考资料:

1.田岳海,浅谈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档案天地》2012年第8期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2

关键词:科研档案;问题与对策

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于2020年颁布,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与工作对标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新规,还存在一定问题。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重要环节。因此,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的水平,需要增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意识,解决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新形势下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提出科研档案是指“在科研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评估、验收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及标本、样本等实物”,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研实力的重要凭证,也是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总结科研档案存在问题如下:

1.材料收集方面——重点不明,认识不够,归档材料数量不全

归档的科研档案不齐全、不完整,其表现在:(1)科研成果、总结材料比较多,过程技术材料缺乏。判断科研档案是否完整,应该看它是否是项目全过程真实、完整的反映,包括了科研研究准备、研究研究实验、科研总结鉴定、科研成果申报以及应用转化等五个阶段所形成的全部材料。从实际归档情况看,科研成果、技术总结材料较多,研究实验过程阶段形成的原始记录包括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设计文件、图纸等过程核心材料极度缺乏。重成果、轻过程的做法大有人在,许多核心过程材料保留在科研人员手中,影响了科研档案的齐全完整和逻辑性。(2)关键性技术材料缺乏。关键性技术材料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核心材料,是解决难题,技术创新的资料。这些材料揭示了科研项目的创新点,这种材料归档价值和利用价值较高。然而归档材料中,关键性技术材料缺乏。(3)载体形式单一化。科研项目归档材料载体,除纸张外,还有硬盘、磁带、光盘、照片、录像等不同的形式。实际情况下归档材料纸质载体偏多,载体形式比较单一。(4)科学数据归档管理几乎为空白。科学数据是指科研活动产生的,包括野外考察、观测实验等原始记录和数据,传统记录通常是记录在册,目前科学数据多以电子文件存在,这部分数据往往价值大,归档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归档形式与格式有待进一步细化。

2.档案管理方面——职责不清,条件不足,归档材料质量不高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科研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三者在科研档案管理中职责不清晰、沟通不畅通造成了归档材料质量不高。(1)科研档案的形成主体,即承担科研项目人员的精力主要在项目的研究工作上,往往忽视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积累。科研人员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的评奖,不重视科研项目过程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他们在意识上没有能够把科研档案工作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只是将科研档案手机收集整理作为是档案部门的职责,这样就会在项目材料初始生成阶段就处于失控状态。(2)科研管理部门对文件形成和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科研项目执行中,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档案工作的“三纳入”和“四同步”的管理制度。有的虽然规章制度健全,但是缺乏监督考核机制,使制度流于形式。(3)档案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组的文件材料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比较滞后。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沟通不畅,不能及时掌握科研项目立项情况;不能深入科研项目组及时了解科研工作进展情况。这样致使档案部门在科研档案中的状态基本处于“你交多少、我管多少”。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在归档中的职责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科研档案重视度明显不足,投入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科研档案专职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兼职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归档的科研档案质量不高,珍贵的科研材料流失。

3.档案开发利用方面——思想保守,服务被动,科研档案利用率低

科研档案保管的最终目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科研档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目前科研档案利用率低、利用效果不佳、利用目的单一。科研档案被束之高阁,不能很好地发挥利用价值。(1)利用主体的局限性。一个科研项目的档案,其利用主体往往是承担项目的成员。利用主体范围小,人员少,使归档保存起来的科研档案几乎成了“死信息”。(2)利用材料的局限性。由于归档材料不能达到齐全完整,在科研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在归档案卷中并不存在,客观上阻碍了科研档案的提供利用。(3)开发主体的局限性。档案管理人员的社会意识不强,认为只要守好摊就行,“你查什么,我提供什么”被动地接受利用者的利用。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缘于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胜任科研档案资源的开发。

二、提高科研档案管理质量的应对措施

为了使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以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应当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1.增强科学研究档案工作意识,明确科研材料归档范围与管理职责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首先要加强对科研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提高科学研究档案工作的意识。首先,要认识到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组成环节,也是国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加强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科学研究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其次,要提高科研工作人员档案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者,档案意识提高,科学研究档案工作管理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化。

2.实施全流程管理,提高科研档案质量

科研档案产生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保证科研归档材料的质量,应当加强科研档案工作的全程管理,要将档案管理纳入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与科研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涉及科研项目组和科研、财务乃至设备等管理部门,这就要求科研档案工作应实施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也就是以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为核心,以科研档案归档范围为依据,在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管理。第一,源头抓起。科研项目自立项开始,就要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科研项目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中。第二,过程管理。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整理工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档案的质量高低。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部门要研究科研活动的规律,抓住科研项目的研究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成果申报以及应用转化等阶段和科研项目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项目科学研究这四个重要环节,应当做到主动指导、定时检查和严格把关。随着国家档案局新规的制定,在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原始数据、科研过程实验数据(电子形式)以及其他反映项目过程的重要文件材料,包括重要会议、相关评审视频、照片等材料的重视程度和要求逐渐加大,要求基于科研项目全流程的文件材料管理,从制度上规避科研项目在结项后面临的过程性文件材料遗漏或材料丢失等现象,确保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从而保障科研项目成果的开放和提供利用。因此,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必须建立统一规范,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在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档案管理基础上,立足科研项目流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归档的要求从结果归档转为过程归档,立项、中期检查、年度检查、结题等,重大节点设立资料节点,科研文件责任主体同时应该归档的材料向档案机构移交。

3.完善管理制度,促进科研档案依法治档

针对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国家经委、建委、科委和国家档案局颁布了《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1980年),科技部和国家档案局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档案局科技部令15号,2020年),行业标准《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1992)于1992年出台。颁布的这些文件对科研档案工作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为提高科研档案质量、做好科研档案工作提供了依据。应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自己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可以使科研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保障制度有力的执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第一,结合实际情况,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等环节制定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科研档案的管理原则、归档要求、归档程序以及管理职责等。第二,对科研档案工作来说,落实“四同步”工作:下达科研项目计划任务应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任务同步;检查科研项目工作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项目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归档文件材料同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项目成果与科研档案部门出具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第三,在科研项目工作的关键环节上,要设置“关卡”,纳入制度。对于科研项目来说,项目完成后,在申请结题或奖励之前,科研人员必须将该项目形成的文件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经档案管理部门验收出具档案验收合格证明后,方可进入经费决算、项目结题以及奖励申报。对科研项目的文件资料归档不齐全、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结题或参与评奖。

4.加大档案开发力度,提高科研档案的利用率

加强科研档案开发,提供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变潜在价值为现实价值,不仅是创新科研档案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科研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实现馆藏科研档案数字化,从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着手,形成特色科研数字档案,通过科研档案馆藏数字化和新增档案电子化,形成和建设科研档案信息数据库,打造科研档案信息服务品牌。第二,进一步完善科研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有针对性解决科研人员的痛点、难点,实现科研档案电子化归档,完善查询系统,快速准确地检索查询科研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各类利用需求,并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主动和增值服务。第三,建设面向知识服务创新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系统功能齐全、查询方便便捷的检索系统,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保管,实现科研档案电子化归档、馆藏盘点、检索利用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科研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第四,建立科研档案内容、管理、利用系统,包括档案检索、在线阅读、档案编研、数据打包等,实现条件性自助式服务、即时性浏览式服务以及研究性推送式服务,提升服务体验。积极开展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形成科研重大成果、学科发展与培育、科研团队、科研平台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为主题形成系列编研产品重大成果专题档案等系列电子书编研产品,实现全方面、大力度、多功能资源共享和安全保管。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部分科研档案的保密和知识产权问题,在提供利用和开发科研档案信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科研成果的流失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失控。既要坚持内外有别,又不妨碍科研档案信息交流。

5.在信息时代新背景下,逐步加强数字环境下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

在当今新的信息化背景下,科研项目开展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线下管理协作向线上协作转变,新的电子设备、新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式和科研人员新的信息共享设施等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正在行业内大范围地应用和推广。第一,在新的信息环境下,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过程中产生了大批具有电子依赖性、载体、存储不稳定等特点的科研文件,尤其某些科学数据依赖于特定的软件环境,这就在某些方面大大增加了科研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管理以存储的难度。其次,新时代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关注的要点在于实现对海量科研项目档案和科学数据的有效检索。如何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科研项目资料,如何做好新媒体网络服务,同时减少各科学的不间断交流和最大程度地无障碍获取,推动新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开展,成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的新任务。最后,科研档案元数据标准制定、新环境下科研项目档案永久保存策略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知识库标准设计以及科研大数据库利用检索工具的开发,这些顺应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产生的新技术应用,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科研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不断寻求进步和突破的关键点,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研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云贤.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研档案规范管理探析[J].档案,2020

[2]王春晖,车艳红.动态发展视阈下科研档案管理现实着力点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9

[3]谢能伟.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思考[J].教育管理管理观察,2019

[4]邵永同.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

[5]周丽琴.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兰台世界,2016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3

关键词:工程资料,资料管理,施工现场

中图分类号:tU7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等各方面要求的更加严格,也更加规范。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隐蔽性的,所以对于工程质量的检查以及规范,就要通过资料来体现,一个工程项目资料的完整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工程项目的好坏,因此每个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初期就应建立完善的施工资料管理办法,制定统一的编制要求和细则,规范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并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真实,待工程竣工时,才不会出现缺少资料的情况。因此认真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谈谈各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加强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

1工程资料的不真实性及其后果

工程技术资料是对施工项目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坚决杜绝对各种原始记录采用“闭门造车”造假的做法,这样的资料,不仅不能反映工程的真实施工情况,而且会造成工程资料偏离施工事实。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工程资料与施工现场不符合,例如开工初期准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由现场的技术员根据施工工程结合规范进行编制,可现在存在由资料员编制的现象,由于资料员对工程和规范的理解不透彻,就会在网络上摘抄,从而导致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不符。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现场使用的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砖及其他重要的原材料没有严格实行双控,导致出厂批次与厂复检批次不能相对应;材料合格证不齐全,个别合格证有涂改日期、批量等的作假迹象。现在工程施工大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及配料单中所用的材料与原材复检材料不能相对应;搅拌时间、出车时间、坍落度检测等过程记录填写随意,有某些工程由施工单位提供各项数据,供应商则负责出具整套资料。这些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工程资料的不同步性及其后果

有些施工单位认识不到施工资料的重要性,不配备专业的资料整理归纳人员,而是由施工现场的技术员进行资料整理归纳。由于一人任两职,再加上对施工资料的不重视,经常会出现施工技术资料后置,施工日记记录不及时,内容杂乱不堪;原材料复检后置,不能及时的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复检;各级各类资料不能及时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进行分类归纳,这样工程资料不能保证与工程进度同步。由于项目工程建设时间较长,从项目开工到工程竣工这一阶段,工程形成的文件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经历的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加之施工组织是临时机构,往往是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如果不能保证工程资料同步进行就可能造成资料的不完整和遗失。一旦资料遗失,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就没有原始依据。假若发生事故就会造成难以追究事故的责任。

3施工资料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及后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混凝土、砂浆试块组数留置不足、部位遗漏、商品混凝土不进行现场的试块留置,砂浆试块不根据工程进度留置,不及时送检试块,试块强度评定不够规范(非统计法和统计法)等而造成资料后补,以假的试验报告鱼目混珠;隐蔽验收记录不及时、不规范或过于简单,难以从记录表中了解和读懂相关信息;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填写不认真,不准确,不符合规范和标准。安全资料不及时、不准确、不符合施工现场情况,对于纳入归档的资料,马虎对待或干脆不做;对于纳入归档资料的过程记录,经常填写不全、不规范、与现场实际相矛盾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工程资料的不真实性和不完整性。

4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资料员的工作看似轻松,其实做好也是不容易的。工程资料要做到及时、整洁、完整、无遗漏、无不全面,为了保证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一个工程项目不仅是由一个施工单位来完成,而且是由桩基、土建、水、电、市政工程等多家施工单位,按施工顺序共同来完成的。这就要求资料员,不光在态度上及思想上有能动性,还要在施工前做好规划,不仅要熟悉国家、省、市施工质量规范、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规定等等,还要熟悉城市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标准。能看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施工图,了解各种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和方向,了解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工程测量的有关知识,了解工程预算的有关知识,了解文秘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及基本知识,熟悉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内容、范围。并要在工程开工前做好工作计划,做到积极主动的收集整理,对工作中所要形成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工程进行到哪个阶段需要整理出哪些资料心中有数,时时检查,查漏补缺,做到工程资料真实、及时跟上施工进度,及时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日期和工程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保管,即基础、主体、装饰装修、给排水、电气、屋面作为独立分部各自作为一个组卷。定期的对施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今后的建档提供基础,为今后竣工验收提供了便利。作为资料保管收集人员,要专心学习工程业务,不断提高工程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

资料员的工作看起来简单琐碎,好似一个人就能完成,但是想要把这份工作干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资料管理涉及建筑施工知识,建筑安全知识,文秘知识,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等等多项知识理论,所以需要资料员不断加强学习和广泛涉猎施工资料相关的书籍及有利于文化素养的书籍,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同时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孙建立;王伟颖浅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有色矿冶2002-07-30期刊

[2]颜霞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08期刊

[3]张锋;张;窦海亮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价值工程2011-10-08期刊

[4]辛治军;王意民在建筑工程土建技术资料整理中的一些感受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5)2005-09-12中国会议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4

本校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课程在教授过程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讲解,该过程旨在使学生通过老师对概念的分析和解释,掌握数据库的理论知识;二是课程实验,教师通过这个过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传统的实验课只是理论课的补充,每个实验的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明显。而中职学生又缺乏对知识总结归纳的能力,即使能完成每一个独立的实验,但却不能将知识联系贯穿形成知识脉络并应用起来,出现理论掌握和实际操作相脱离的想象。这样的课程实验达不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失去了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设置实验课原本的用意。因此,在本文探索在数据库的实验课程中进行项目教学实践,以期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一、数据库实验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以此为理论依据的项目教学法,强调将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的过程,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加以运用来完成项目的要求。

在数据库实验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继而完成项目中的各项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完成后,学生对数据库课程的知识脉络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最终提高数据库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课项目教学的实施

1.项目教学中实验内容设计及组织

在数据库实验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能充分掌握每一节课的理论内容,又要保证实验内容可以将理论课中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融汇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同时还要兼顾项目的阶段性、连续性和知识难度的层次性。因此,作者将实验设计为由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共同组成。

基础实验是以往教学过程中为巩固理论知识而设计的教学实验环节。这个部分的实验内容的设计主要依据相应的理论课知识。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选择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项目,根据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小项目。教师在理论课中穿插演示相关小项目的操作过程,促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并加深他们对知识点如何在实际中的应用的理解。理论课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会要求学生根据课上的小项目的任务进行练习,并将操作过程及结果汇总成为实验报告提交。由此可见,将基础实验贯穿到理论教学中,不但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数据库课程中,笔者选取“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贯穿这门课程的基础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设计如表1。

综合实验是教师为了检验学生能否能将知识理解并加以应用,最终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综合实验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整个课程,因此,实验会设计在理论课程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在学期的最后一周进行。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更好地组织实验,教师会根据学生在基础实验中的成绩将3~4个学生按分为一组,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实验。其中这3到4人中保证有1~2个学生是成绩中上的,1~2个学生是成绩较差的。这种“以好带差”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激发其学习兴趣。本课程中,笔者选取“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作为综合实验项目。实验内容要求如表2。

2.实验考核方法

实验是数据库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体现课程实验的重要性,将实验成绩纳入到期末考试的总评成绩中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基础实验主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主要以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综合实验部分,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内容主要包含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等。综合实验部分的成绩考核,主要依据学生汇报演示ppt制作的效果,教师、其他组同学对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等方面进行提问时汇报小组学生进行回答的状态,最后由教师给出小组综合实验成绩。因此,综合汇报所涉及的知识面和工作量都较基础实验要广泛,综合实验更能体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优劣。因此,笔者设计基础实验的成绩占实验成绩的30%,而综合实验的成绩占实验成绩的70%。

三、项目教学的效果

1.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在实验课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并用,使教学效果直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传递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

2.改革考核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的考核成绩,采用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不能单纯纸上谈兵,死记理论不再能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在项目试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通过自主分析,归纳总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考核最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基础实验过程,不仅能完成数据库课程所规定的实训内容,对数据库有更加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同时,完成综合实验环节的设计过程需要学生全面地考虑数据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相关约束条件,经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探索,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中汲取知识,开拓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5

abstract:thearchivesareoneoftheassessmentindicatorsforthefinalacceptance,goalrealizationandpowergenerationandgoodqualityofthepowergridconstructionproject.Facedwiththenewsituationthatpowergridconstructionacceleratingduringthe"twelve-Five"period,weshouldfurtherraiseawarenessoftheprojectdocumentationmanagement,incorporateditintotheprojectmanagementprocess,strengthenthewholeprocesssupervisiontoachievestandardization,standardizationoffilemanagement.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档案管理

Keywords:powergridconstruction;projectfiles;archive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084-02

1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建设现状

“十二五”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电网将建成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地区电网联系紧密、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其中,一是要加快推进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省内东部大型煤电化基地及风电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和合理消纳;二是要加强500千伏电网与特高压工程的协调对接,完善东部500千伏送端网架结构,保证东部煤电化基地电力可靠外送,完善西部500千伏电网结构,建设西部第二个500千伏输电通道,加速推进500千伏电网向建三江等地区延伸;三是不断优化220千伏电网分层、分区结构;四是加大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力度;五是加快电力生产运行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六是加快建设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总投资高达300多亿元。

2新形势下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是电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建设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公司重要的国有资产。电网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竣工验收,而且对于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和优质工程评优,档案都考核、评选的指标之一。面对着电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形势,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直至竣工验收及试运行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切实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项目建设发展的新,更好服务于公司的“两个转变”、服务于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在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意义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实现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达到齐全、完整、准确的要求。

3新形势下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思考

3.1应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认识

3.1.1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是指电网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采购(含招投标)、勘测、设计、施工、调试、监理、竣工验收及试运行全过程中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纸质、光盘等不同载体的全部文件,也就是说,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的形成牵涉到上述的各个单位或部门,确保这些文件材料全部归档,不仅仅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而且与这些文件材料形成的单位、部门和人员密切相关,最为关键的应是提高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将其纳入项目管理程序,纳入“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管理[2]。

3.1.2为了提高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以及项目档案管理部门有责任进行档案管理意义的宣传和进行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种宣传与培训的对象不应只限于档案管理人员,应扩展到相关单位或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者,使档案意识深入到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让大家意识到档案管理是全员参与,人人有责;每个部门、每个工作环节都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在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以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意识。

3.1.3为了确保依法加强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宣传与培训的重点内容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GB/t11822-2008《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档发[2006]2号文《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以及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文《国家电网公司输变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及《国家电网公司输为优质评选办法》(2008版)的相关条款。

3.2必须明确项目档案归档时间国家电网公司及下属单位的项目建设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后1个月内,向项目法人和建设管理单位移交项目归档文件。①参加项目建设的各施工、监理、调度等单位需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规范整理,项目档案在竣工投产后1个月内移交到建设管理单位。②设计单位必须按项目档案的管理和工程进度同步的要求,将通过审查、审批后的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的文件材料整理组卷,1个月后向建设管理单位移交。在项目竣工投产后,设计单位根据竣工图的编制要求进行项目的施工图编制,并在两个月内将竣工图提交施工、监理单位审核签章。③采购机构(招标机构)、物资采购供应单位在完成环评、水保、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材料)等招投标及签订合同、技术协议、设备监造等工作后1个月内,将形成的文件材料移交到物资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中心),由物资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中心)按要求,组织有关单位整理、组卷并向项目法人移交或向项目法人委托的建设管理单位移交。

3.3必须以合同保证档案的移交

3.3.1《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应纳入电网建设管理程序、工作计划及合同管理。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有关提交项目档案的责任[2]。”,即要求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合同时,应明确各方提交项目档案的套数、整编、移交范围、移交时间及电子文件等具体的责任。合同对于双方或多方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协调手段,将档案移交纳入到合同管理中,进一步地使档案管理走向了法制化轨道,必然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发挥良好的保证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依法治企”的一项重要内容。

3.3.2为了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除了各参与合同起草、签订单位应注意到对项目档案管理、移交的责任外,应主动邀请档案管理人员参与招投标文件、合同等关于档案管理、移交条款的制定、审核以及合同谈判,切实保证能明确规定对档案的要求、相关条款的详尽,同时应在罚则中明确占质量保证的比例,保证档案管理部门参与合同支付控制。通过合同管理,制约档案形成的主体,进而确保档案标准的统一和档案管理的提高。

3.4明确责任,各负其责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涉及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贯穿项目建设的始终,也就是说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也是档案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办法》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明确地规定了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单位以及包括设计、监理、施工、调试、采购(含招标)、物资供应及运行等各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职责,要求各单位建立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将项目档案工作纳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中[3]。

项目法人负责建设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性工作,管理或全权委托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当项目范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建设管理单位时,项目法人应明确一个建设管理单位,其他建设管理单位为配合协调方,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档案工作。电网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单位、各参建单位及物资采购、供应部门应遵循“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和合同规定的整理、归档及项目档案的编制、移交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落实责任,首先要明确责任,必须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明确自己在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中的责任。一提到档案工作,人们往往单纯认为这只是档案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份内的事,却忽略了自身的责任。为了治疗这种通病,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必须加强对有关领导、相关及工作人员的宣传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只有涉及档案管理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明确了责任、负起了责任,才能保证顺利地完成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各项工作,才能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保管、利用。

3.5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各参建单位能认真地履行自己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必须建立相应的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监督机制。一方面,监理单位应切实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监理范畴中,承担起对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日常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或委托建设管理单位债权负责档案管理工作,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各参建单位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应对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3.6应做好项目档案验收工作项目档案验收时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①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家档案局提出验收申请,并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档案的验收。②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省档案局负责组织项目档案的验收,验收结果报国家电网公司备案[4]。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项目建设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②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所采取的控制措施;③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情况;④竣工图的编制情况及质量情况;⑤档案在项目建设、管理、试运行中所起的作用;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前,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单位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根据国家有关项目档案验收的要求进行自检,并在项目投产后3个月内向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织单位报送项目档案验收申请表。凡档案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验收组应提请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于项目竣工验收前,限期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安排项目档案的复查工作。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的,项目档案验收不予通过。

参考文献:

[1]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2]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6

一、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也是科研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纪录。科研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条例、办法,正确地组织科研材料的归档,科学地做好保护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的作用。

目前,高校科研档案建立的主要内容根据它为学校的发展研究和为科研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人员信息资料;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信息资料;各级各类有关科研的指令性文件和通知等信息资料。

1.提供科研人员信息资料,主要是归整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研究的整个研究梯队的组成人员的个人资料,包括从事研究的学科以及在其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介绍材料;

2.各类科研成果材料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归档,这是科研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从项目的申请,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立项计划下达的通知和文件,经费的控制与使用进度,项目最终完成的科研咨询报告和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专家鉴定意见的原件和复印件,应用类研究还要包括应用技术成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存档材料包括验收证书,专利证书以及有关检测证明和鉴定、验收技术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套。二是科研人员和广大教职工在正式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的在学科领域有建树、有影响的科研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工具书、参考书和作品等以及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成果,全部按所在部门登记,按统一要求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原始材料及复印件进行归档。三是整理、归档上级和学校下达的有关科研方面各类文件以及上报的各级各类科研统计报表,以便查阅上级部门的指示、指令、决定等意见和学校有关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定,了解学校发展状况,把握方向,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科研技术薄弱,在组建初期,科研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全校科研的宏观管理和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对科研档案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没有建立科研档案的收集、立卷、保管等规章制度,科研档案的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做的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仅局限于对学校科研项目立项、获奖科研成果、科研文件的收集保存,缺乏保存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在课题完成和成果获奖后粗粗收集,便移交到学校综合档案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科研档案缺乏完整性、系统性,普遍存在各种立项资助项目材料较多而教师自发科研项目材料较少的现象,有些立项资助项目档案材料也残缺不全。有的科研课题有开题报告,缺论证意见。有的科研课题材料的只有研究总结或成果论文,缺乏科研计划、设计方案、技术报告、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成果鉴定推广等方面的资料,尤其缺少核心部分技术内容和大量研制阶段的材料。

2.科研档案材料原件少,复印件多。课题在鉴定、报奖时上级部门需要提供原件,而原件的份数有限,所以出现科研人员只向档案部门移交复印件的现象。科研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日后查考、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凭证,如果归档文字性材料中复印件增多,必然使文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3.科研档案材料分散在各处。由于高校科研人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普遍存在一个科研课题的材料分散于各部门的现象,一部分材料在系里,一部分在业务档案里,一部分在行政档案里,一部分在科研档案材料里。这些情况导致科研档案材料的零散状态,不利于科研档案的综合管理和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当前许多研究人员没有认识到科研工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视为个人私有财产,许多珍贵材料不愿意上交,一方面怕归档后得不到有效保存,另一方面则担心以后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时查阅不方便,或者会泄密、失控,这样很难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即便一定要归档,也只会将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归档。(二)科研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由于新合并组建的院校,科研机构重组,二级院系重新整合,不少科研人员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科研档案管理没有得到理顺,科研档案的立卷、归档、编研、利用和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各二级学院没有设置档案室或专职档案员,管理松散,加上有些学校校区分散,更增加了科研档案的管理难度。

三、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途径

1.强化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档案知识,提高科研人员档案法制观念,认识科研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科研人员明确“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自觉承担起积累科研档案资料的义务,主动履行科研档案归档的职责,增强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档案意识。

2.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三纳入”,即将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工作计划,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做到四同步,即下达科研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检查科研档案归档情况同步。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要在科研项目下达后,课题负责人主动到档案室备案,领取“归档须知”、“科研记录本”等;第二步,科研课题完成,或经过鉴定、验收后课题负责人将科研课题三个阶段的材料全部收齐,移交档案室,才算科研课题结束;第三步,课题结束经费结算时,要有档案部门归档合格签字或盖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同意财务部门结算;第四步,申报各类奖项时,必须由档案部门验收,加盖验收合格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办理申报手续。

3.配备机构和人员,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科研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校区分散的高校还可建立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并配备兼职档案员,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主要是对纳入学校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指导、督促或参与其科研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对非纳入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立卷和归档的全过程工作。建立本院系的此类档案,并根据规定提供利用服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学科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要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充分调动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除公开表彰奖励外,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上,予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励并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4.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和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和使用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加,原来的手工操作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科研发展的要求,因此,把计算机、光盘、复印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运用到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利用网络传输,将有关科研文献、数据、图纸等科研档案信息联机上网,既便于查阅也便于管理。网络化的管理提高了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档案的管理效率。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7

关键词:豫龙镇人民政府;档案工作;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18-01

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档案法》明确规定了乡镇政府对基层村民自治组织档案工作具有监督指导的职责,从法律上明确了其主体地位。为此,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各行政村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档案,实现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

一、加强领导,建立档案组织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档案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明确规定了乡镇档案机构在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地位。如今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农民在生产、生活及自治管理中建立和提供档案服务,不仅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和提升农民素质的手段,也是构建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和完善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是历史的必然,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1.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要实行“双纳入”制度,即将档案工作小组纳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将档案工作纳入镇(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范围,以统领本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机关档案工作小组职责范围,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乡镇机关档案员要履行其监督指导职责,尤其要加强对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业务科室的监督,确保各类业务档案齐全完整。

2.健全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对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整理、保管、鉴定、销毁、利用以及移交等工作,都要制订规章制度并坚持执行,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对不易操作的规章制度要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定期培训村级档案人员。定期对村级专(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或通过以会代训形式进行指导,使他们了解新农村建设进程和档案工作发展动态,掌握必要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4.对乡镇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有针对性的业务监督和工作指导,加上乡镇档案人员的自身努力,可以使一个乡镇的档案工作得到快速提高。监督、指导可以通过培训形式,也可以通过上门方式。豫龙镇人民政府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包村干部职责范围,通过对包村干部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在掌握了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后,再协助和督促所包村镇做好新农村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二、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促进基层档案管理工作

1.乡镇领导对乡镇档案工作认识模糊,乡镇档案机构先天不足。由于受机构编制限制,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机关档案室一般挂靠在党政办公室,加之党政办公室乡镇党委、政府领导都分管,这就容易形成乡镇党政机构之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往往就会形成档案工作有分管领导,但分而不管或管而不紧的工作状况。

2.乡镇档案机构制度管理严重弱化,规范化管理难以落实。乡镇机关档案室根据乡镇工作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保管、保密、借阅、鉴定与销毁等制度到各门类档案的归档制度,基本齐全规范,但是档案工作各项制度的执行范围不出机关档案室,机关全体干部大多不知晓或知之甚少。

三、档案管理意识的强弱,决定档案材料的作用

1.档案归档意识。档案形成者,应该按照归档制度向档案室移交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力求做到准确、完备、齐全。档案形成者要具有较强的归档意识,在工作中随时注意归档材料的积累。对于有多人共同参与完成的工作,尤其应收集散存于每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

2.归档凭证意识,档案形成者要认识到档案材料的查考凭证作用,这是对档案形成的起码要求。档案形成者要重视对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注重档案材料制作的严重性,以此起到查考凭证作用。

(1)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一方面,针对乡镇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的特点,档案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在培训人员、批次上作出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档案室的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管设施,在档案库房的设置上要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管理者既是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注重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增强档案管理意识之必需。

(2)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档案管理者保管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服务于各项工作。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材料的利用价值,充分档案材料反映各个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以便于为决策服务。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8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知识经济 

我国高校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而当前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不利情况都将制约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1999年4月8日实施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高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著作权及其邻接权;高等学校的校标和各种服务标志;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者依法由合同约定由高等学校享有或持有的其他权利。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 

有些高校缺少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对知识产权管理的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高校知识产权属于多个机构管理,其职能的行使是分散的。许多知识产权机构一般挂靠在科技主管部门内,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或专职管理人员,甚至有关人员根本不懂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管理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无人负责的状态。 

(二)缺乏知识产权专用经费及有效的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 

申请专利需要缴纳一定的经费,尤其是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要缴纳申请费、维持费、实审费和授权登记费等各种费用,还要缴纳机构的费。如果到国外申请专利动辄需用上万元。目前,高校中职务发明的专利费一般都由课题组从其课题经费中支付,由于课题组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课题任务一旦完成,专利维持就显得很困难,而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有效性是以专利权人缴纳规定数额的年费来维持,一些有前景的专利由于无法按时缴纳维持费而不得不放弃专利权,造成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它的审查周期长,往往需要二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授权,其效益的体现需要更长时间,如果仅由发明人决定专利维持与否,就很难有效地保护高校的专利。这与无知识产权专用经费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明文规定了对发明人员的“一奖两酬”,但至今许多高校由于经费不落实,对这一规定未能兑现或兑现不到位,影响了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积极性。 

(三)缺乏严格的保密制度 

目前高校在科技活动中,技术泄密问题比较严重。现在高校仍有一些科研人员利用手中掌握的属于学校职务成果的技术资料,私下去从事校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兼职活动,泄漏了高校辛苦得来的成果。而且由于人员流动中有关人员离职后和高校签订的合同方面不够完善,甚至有些人员是借着自己手中所掌握的高校知识产权成果来谋取高薪和好的职位,许多科研数据和成果被流动的科技人员无偿占有和带走。还有一些科技人员故意?昆淆职务成果和非职务成果的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把其手中应属与职务作品的成果当成非职务申报专利进行转让等,这样都造成了高校的损失。 

(四)科研成果重复研究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人员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研工作模式,在选择科研课题立项时,不是以市场经济前景为指导,而是以获得科研经费为目的,忽视查新工作,在不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不管研究的课题内容是否重复、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情况下,将他人已完成的项目、已取得专利的发明创造进行立项,重复研究,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使高校的科研水平受到严重的阻碍,影响高校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所得的“研究成果”得不到法律保护一旦形成产品投入市场后很容易造成侵权,使高校在经济上蒙受损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状况,制约了高校的科技创新。 

二、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认识上存在差距,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校管理和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深刻内涵缺乏了解,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如何保护的程序掌握的不够全面,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缺乏战略高度、全局观念,知识产权保护缺乏专门人才。另外,管理人员认识上存在差异,重视程度不同。这些原因,造成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目前,仅靠部分科研人员自身力量保护、应用和推广科技成果,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评价体系不科学,缺乏激励机制 

高校的排名,教师职称的评定等都要依靠科研成果作为必备的基础条件,而专利技术的成果在近几年得到部分确认。科研成果是以、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鉴定和获奖结果等为体系,多数专利技术不作为评价因素。这些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影响了教师职称评定、晋级奖励、绩效考核,使学校和科研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去增加支出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而科研人员又无法从知识产权保护中得到有效的回报。 

(三)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不重视专利技术保密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的观念,许多人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意识非常淡薄。研发人员自己不注重保护研发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同时有些人也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的技术缺乏保密意识,造成技术泄密,失去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条件。 

(四)对研发的课题和项目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位。研发人员未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新动态,并受不同地区、研发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新技术运用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研发的课题缺乏前瞻性,造成项目重复和浪费,科研成果难以实现转化,制约高校科技创新。 

三、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 

(一)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部门 

受国外著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启示,目前我国国内高校也开始探索建立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模式。中国科技大学就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以专利保护和合同管理为重点,逐步对该校的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全面的管理,在理顺产权关系、保护知识产权、规避技术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综观国内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实例可以表明,要防止高校知识产权流失,减少高校无形资产被任意侵害和流失现象,必须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工作,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体系,设立合理的管理机构。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9

论文摘要: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舟学习的能力。

当今世界教育已发生深刻变化,以培养学习能力、非智力品质、全面性和专业性知识学习与教育相结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不同于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不同,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学习不应看成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因此,它更关心教学环境的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地学习。笔者也发现,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试中仍然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很强调数学的重大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要想让学生真正接受知识,需要他们自己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人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其成为整个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建构主义引人数学课堂教学是改传统的“提出概念一解释概念一举例说明”的教学过程为“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归纳提高”的新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方式和规律,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笔者在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数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东

我校2003级五年制大专临床医学5个班,随机抽出2班(102人)作为实验班,2个班(101人)为对照班。2组学生共203人,男女生比例、年龄、所开课时数、基础成绩、身心健康、智商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挂

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即复习、预习、教授新课,侧重于客观地“教”。实验班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授课,其基本学习观是:学习自主性、学习情景性、学习社会性,侧重于学生自主地“学”。

1.2.1创设惰景《引导自学.发现问坷》讲课的前5一10分钟,笔者不再采取传统的方式授课,而是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容量(从第几页到第几页),让学生自学,归纳知识,发现问题,存疑。

1.2.2问趣定向(启发讨论.研究间翅)利用8,10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我归纳的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进行问题式分析,使其深人到课本内容的学习中去,相互分析、讨论,使学生真正领会本节所学内容的知识点,真正能够自己归类,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

1.2.3多问求解(归纳探究.解决问题)利用分钟时间,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给出合理化的课业讲授,使学生比较出自己与教师在归纳知识点、提出问题方面有何区别,对本节知识的认识怎样才更合理、更清楚,从而避免了“填鸭式”的书本知识讲授方法,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2.4突破创新(运用结论.升华间题)利用10一巧分钟时间,解析书中的例题(可略讲),因为解决了本节课内容讲授与学生掌握的矛盾,使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教师的归类整理,学生已基本掌握,然后再把所学知识加以引导,运用到例题的解析上,则学生掌握得更好。这时,笔者可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引申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实际例题、典型例题,并引导其参阅课外阅读资料,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到书本知识之外,丰富其学习的知识内容,完成其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

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调查表由笔者设计,内容为10个项目,每项回答方式为肯定或否定,在期末课程结束后发放,当天回收。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100%。(2)理论考试。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考试.比较2个班的考试成绩。

2结果

2.1实脸堆毋住对建钧直氏毋习趁格敬毋16砰价(见表1)

2.2格考试成竣比撅

实验班平均成绩(83.50t10.30)分,对照班(72.75f10.20)分,2组比较,‘二6.22,pn.0l,有极显著性差异,实验班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3讨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数学教学,把时间让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权利交给学生,把学生视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把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他们的智能。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后,再经过教师的系统引导、重点精讲和课堂讨论等,真正成为了课堂舞台的主角。表中1,2,s项实验班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均Fm.01)。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学教学过程,围绕着引导问题进行,突出了目标导向作用,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学生为解决问题需归纳、整理所学知识,通过解决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表中9,10项实验班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均p<0.01)。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学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并激烈讨论,学生学会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提高了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完成了知识的系统建构。表中3,4,6项实验班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均p<0.01)。

项目管理知识归纳篇10

一、评估工作对教学档案的要求

评估工作是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情况和办学特色等进行全面评价的一项评估活动,它需要各个方面的材料、数据、指标,这些信息可以从两个方面的途径进行收集,一是由学校档案部门特别是教学档案部门提供准确,详细的佐证材料及信息,二是评估专家组可以通过在校内进行视察、抽查、民意调查、考试、考核以及听取汇报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信息,做出价值判断。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看,该方案共有六项一级指标,可分解成15项二级指标。其中涉及到有关教学档案内容指标占了二级指标中的10项,占总评价指标数的2/3,充分体现了教学档案在高等学校办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专业剖析”需要提供的相关支撑材料中,也有绝大多数的项目涉及到有关教学档案内容。

二、教学档案的作用

为什么在评估指标体系和专家组实际评估工作过程中对教学档案如此重视呢?教学档案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呢?笔者认为建立教学档案,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留存和管理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更主要的是为宏观的教学决策、微观的教学管理及教学科研服务。

1.教学档案为改革教学方法提供素材。

通过对教学档案,分析研究可以革除以往教学方法的弊病,发扬以往教学方法的优点。

2.教学档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与教学档案息息相关。只有吸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档案为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而全面的原始记录,它是检验高校教学工作优劣的一个原始依据。教学档案通过学校会议决定、领导批示,在教学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实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教学档案可以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优劣。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教学档案。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预测,从宏观上可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特别是根据师生的奖惩材料、思想汇报材料等,可以适时调整对师生的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使他们以全部身心投入教与学。

三、目前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有些教学档案记录缺项。如各科试卷的试卷分析报告,部分实验报告未作存档。2.有些日常教学档案缺少归类统计。3.各有关职能部门档案记录不相一致。4.一些教学档案记录缺乏完整性。5.有些教学档案因为范围不清而存在明显的记录混乱现象.6.系教学档案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把教学档案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一般性的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工作在整个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出现了什么都入档的繁杂现象和入档不完整的断章现象。导致工作和活动都开展了,唯独没有形成记录,或者记录不全,或者记录散失了,致使教学档案杂乱而无体系性,残缺而无完整性。7.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差,服务水平低,开发利用不足。教学档案都还停留在纸质档案,档案柜保存的状态,大部分档案管理还依靠手工处理,工作效率低,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增加了师生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四、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①档案意识薄弱,②缺乏足够的业务指导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高校的档案机构一般由专职档案人员负责档案工作,而各系、部、处、所等部门必须有一名负责人分工主管该部门的档案工作,并视情况配备一至两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而各院系兼职档案员的角色通常由教学秘书来担任。有些教学秘书忽视教学档案工作,错误地认为教学档案工作就是简单整理,装订,应付了事.另外,部分教师的档案意识也比较淡薄,收集资料困难。

五、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和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加强宣传,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档案意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采用会议、橱窗展览、参观学习、档案利用事例宣传教育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档案法》、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宣传教学档案的重要性及作用,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和了解教学档案,熟知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原则、要求及时间,重视并进而支持教学档案工作,主动配合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2.加强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应首先考虑适当减少兼职档案管理员的其他工作,保证其有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其次应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学习档案专业知识、专业理论,掌握档案工作的原则、方法,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学习教学管理规范,了解教学活动过程,熟悉教学档案的范围及具体内容,熟悉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的规律及特点,确保教学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规范;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掌握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现代化。

3.建立教学档案工作的检查、考评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将其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之中,纳入教学管理制度当中,纳入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之中,并作为年度考核内容之一。针对教学特点,实行“三纳入”、“四同步”的管理,即将教学档案工作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分配、上报评审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