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5:09

高考历史方法篇1

高考历史的考点很多,想要在历史中拿到比较好的分数,学生需要记住很多的历史中的大事件,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夯实基础知识、理解知识点

首先要准确记住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多看书、常复习、采用一些容易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比较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方法(如时间联想法、人物联想法、事件联想法)等记忆历史史实。

其次是要掌握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以重要知识点为基点。如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冲破宗教会神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于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它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而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创世精神,又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人们去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资产阶级借助反对天主教会神学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的进步。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同时它又与地理大发现及宗教改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鸣锣开道。当我们理解了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后就很容易解决这段历史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实

将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完整性对学生复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把历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么样的题,学生在考前很难预料,但学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就是将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的指导;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知识点的考查具有完整性、跨度大和逐层深入的特点(表现在选择题上);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的特点,尤其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的答案来看,精练、概括性强、可操作性强,而且许多答案出自于书上的内容甚至章节目录及标题(表现在材料式的问答题上)。

在高考中通常考题所要考查的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1、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2、考查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查在比较知识异同基础上的归纳、概括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属性的能力;5、考查在庞杂的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6、归纳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7、考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的再造能力和潜在能力;8、考查各科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

(二)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必须采用“序号化”,如:①②③。

(三)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

“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

“评”,即评论、评价、评析等。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高考历史方法篇2

高中历史想必在考生的印象当中不是一门难的科目,但考生要想拿高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少不了考生平时对理论知识的积累,那如何积累、掌握理论知识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理论知识的掌握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理论知识的掌握方法一、学会整合知识点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多且杂,为了让自己的复习更加有效率,考生就要学会整合知识点。考生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来整合各章的知识点,把相关的那些零散的内容整合到一起。例如以古代史第一单元的先秦为例,主要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这几个阶段,考生就可以以历史发展的时间段来整合知识点,当然整合的时候可以分经济、文化、政治、民族关系这四大类。分类整合知识点会梳理的更清楚。

二、不要看太多课外书

高中历史考生最好的复习资料就是教材,考生把教材吃透了,那分数绝对不会低,根本用不着去看课外书。但有些考生偏偏买了很多的课外书,原因是怕自己错过了重要的知识点。可是盲目的看课外书,考生要记的东西只会越多越杂,从而导致考生漏掉了重点,降低了复习的效率。因而,考生只要把教材吃透即可。

三、要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高中历史的复习,第一轮主要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而到了后期复习的过程中,考生就要慢慢的建立知识的框架体系,将抽象的知识立体化。毕竟高中历史的教材采用的是专题式或者是叙事的方式,而并不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的方式。所以,如果考生不建立知识框架体系,那就会造成知识点记忆紊乱,。因而,平时考生就要花时间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记知识点需要讲究方法

高中历史的理论知识很多考生都是死记硬背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忆方法。虽然说死记硬背也有效果,但效果不高,考生还是要讲究方法。考生可以试一下感官协调这个方法,就是把自己多种感官协调起来,记知识点的时候,除了用眼睛看、用脑想以外,考生还可以多动口,多动手,来增强自己记忆的效果。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的整理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种类很多,从材料构成、设问、解答方式等角度,可分为背景原因类、比较异同类、史学观点评述评价类、信息分类型材料解析题,其解答的基本思路是读题、审题、明确题型和试题主题阅读材料,给材料分层,找到关键信息概括材料知识迁移、嫁接、转换组织答案。

一般说来,材料解析题的答案主要有三种来源:

一是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的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二是来源于教材的答案,也就是出自教材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看法等;

三是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也就是根据材料有效信息和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的答案,不过注意这类答案不能违背历史事实。

在组织答案的时候要注意,答案要做到要点化、系统化:要点化是根据设问分成要点组织答案,系统化是指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避免重复或者遗漏现象的发生。语言要做到简单化、专业化:简单化是指高度概括、语言精练;专业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可能用历史学科语言组织答案。书写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历史分析“公式”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

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历史主观题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

①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②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③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3.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

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4.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

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5.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a、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例: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B、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例:文艺复兴的影响(见上课笔记)

7.国际化分析

高考历史方法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一、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高中历史教育是采用“灌输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一味向学生灌输纯理论性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过于枯燥无味,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1)教师可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存在着知识,因此,教师可把课堂教学充分开放,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课外的知识,有的学校会雕刻一些名人的石像供学生参观,那么教师完全可以把这些石像利用起来,向学生讲讲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去参观,对于书本中涉及的知识可结合实物向学生讲解,这不但可以将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一些教师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讲课,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这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多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3)教师要多增加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这有利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人民版高中历史课本中的《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这一章节内容为例子,在统一学习完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次讨论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我们学到的维护国家的斗争都有哪些,请学生讨论过后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然后,教师可请学生发言,大多数学生可能会说出有中国军民的斗争以及抗日战争,那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对这两场战争可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知识。同时,教师还可开展竞答赛,对本章细节问题进行提问,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二、创设多种课堂教育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么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课本当中,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创设多种教育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不但能够给学生设置下强烈的悬念,而且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想要投入到书本中去寻找知识。如,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学习中,教师可这样引入新课:“对于我国的国家制度,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那么,在建国初期,我国的领导人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而不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呢?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没有借鉴过别国的发展经验呢?我们经常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那么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呢?”教师利用这几个问题可给学生留下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定想要从书本中找到答案,那么,教师则可以引入新课,带领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投入到对知识的学习当中,这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重点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由于高中历史知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倘若只是按照课本中有的知识向学生讲解的话,就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很多时候需要翻阅一些古籍,通过查阅史料来供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则可以把这部分课外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即可,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电脑、古籍史料来学习相关知识。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了许多的战争,那么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有关战争的知识,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发生时的社会形态背景、以及抗战时的人民生活等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分析以上方法策略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的改革要跟得上教育领域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理论,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立霞.关于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9(04).

[2]赖举梅.关于图示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5).

高考历史方法篇4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27-02

近些年,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很多试题都是来自历史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学术观点,更加贴近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是否能很好地解读历史。针对这些新变化,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高考历史复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一、新课改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据统计,近些年的高考试题,纯记忆性的题越来越少,灵活运用教材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多。比如,2012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答题时做到史论结合,不能空发议论,第12题考查北宋时期的时代特征,学生必须掌握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第29(2)、35(1)和(2)、36(2)、37题要求考生举例或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这些题能在教材上找到相关的背景,却不能找到准确答案。学生必须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在答题时跳出教材,才能更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另外,越来越注重以材料为背景进行答题,材料字数越来越多,比如,201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非选择题全是材料题,选择题基本全是依据材料进行选择,还增加了看图题,这就加大了历史复习的难度,相比较而言,高考历史复习资料较为落后,跟不上高考变化的节奏,“题海战术”已不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和复习。

二、新课改下高考历史复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提高历史教师的责任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高中历史教师要坚定自己的态度,明确自身的责任,对学生、教育负责,一方面要做好分内之事,创新批改试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会丢分,从而有效弥补缺漏,而不是满纸红色记号,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周密的复习计划、有效的复习方法,并将历史高考的有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对于提高复习效果有重要作用。教师的亲和态度和责任心能感染到每一个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和考试特点,指定学生阅读一些历史著作,比如,《世界史纲》、《全球通史》,以及一些历史题材的文学著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的《93年》等。或者提取一些材料,依据教材知识来设计大量问题,训练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于复习时间紧迫,这就要求教师精选阅读材料,可以每天选取一段名著材料,复印成小条发给学生,并附加一问题,让学生随时阅读,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解读水平。比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这段话中的“旧工业”指的什么?旧工业的衰落与工业革命有什么关系?

3.将前沿学术性的历史观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加强知识的学习,多查阅一些历史资料,以及历史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文章著作,了解最新的历史学术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加工、评价,再介绍给学生。比如,唯物史观的最新发展、文明史观等一些新史学观,对这些观点的主要特点和主张分条讲述,并进行一定的训练。还要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最新观点进行灌输,比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结合李学勤先生的《走出疑古时代》,与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辩”派相结合,分析不同派别大师的观点,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融入进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全面看待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些新观点的融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其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发现历史规律,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

4.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相结合。历史不等于是呆板、陈旧的东西,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有效结合起来,赋予历史学科以时代性。比如,2012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比较重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第35题从肯尼迪对和平的认识作为切入点,把学生导入对和平与发展的认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第36题围绕推举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问题来设计,正值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因此,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主旋律,将历史学科特点与现实特征结合起来。

5.学生要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以一周为单元制定复习计划,保证每天都有十分钟的时间回顾复习过的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学会看教材、错题、练习,在看书时要集中精力,根据自己的习惯将教材中每一课的知识点依照背景、原因、目的、意义、性质、内容等板块进行系统化,并做相应的笔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看书要做到全面、详细、准确,还要形成多样的学习方式,增强历史学习的情趣。对于出现的错题,要有针对性地总结反思,归纳出自己出错的原因,从而在以后的做题中避免出现同样情况。

总之,历史是文科生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要充分了解新课改下高考历史的题型特点,改变传统的题海复习方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复习思路和方法,将历史领域的前沿性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高考历史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必闩.高考历史复习思路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0,(1).

高考历史方法篇5

【论文关键词】有效教学方式方法;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史学理论基础 

 

2011年高考将是我省推行新课程后新高考的第一年,是我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所有高中教师特别是亲临高三第一线的老师的一个挑战。新课程下如何能让复习更有效?如何让学生自信的走进考场?这是所有高三老师的共同目标,也是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就高三历史复习,总结几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供同仁借鉴和参考。 

1.注重积累基础知识 

课改后的新高考仍侧重考查查基础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不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再认,也就是原来那种直问直答的题目已经不可能出现,而是体现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有效性,复习时我们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二轮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是最关键的一环,本轮复习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知识求面、求广不求深,侧重微观把握历史。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复习要避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梳理教材的知识。针对我校学情,具体做法是:一、利用考纲,理解教材中的考点内容并准确记忆;二、借助图片、文献资料去深化,不断变换学习材料,这样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围绕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四、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加深记忆;五、对学生记忆的理论给予专业的指导,如“如何科学的应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专题讲座等。 

2.构建历史知识的基本体系,强化时间和空间概念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到现在的专题史中外混编的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某个专题,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初中中考历史采取开卷考,高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相对是比较薄弱的。新教材的学习给我们特别是学生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复习过程中除了要帮助学生抓住各专题发展的脉络,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侧重注意专题所包含内容间的区别联系,在宏观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基本体系。只有建立起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 

3.精讲精练,重视解题方法指导 

高三学生要做大量的题目,一方面是巩固基础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暴露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高三时间很宝贵,所以对讲和练的关系要处理得当,使“讲”“练”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提高复习效率。我们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必须讲的要精讲:要讲明、讲透;精练就是学生会做的题目坚决不做,不会做的题目要讲透,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选习题。怎样的题目该做?不同的学情对题目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在我校,选题首先考虑题目考查的知识是否基础,材料是否典型。太难理解的材料即使考查的知识点很基础也不做。其次再考虑习题的层次性,以适应部分优生的需要。怎样做才能让精讲有效呢?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或晚修时间巡回、个别指导,进一步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精讲”有针对性。这样我们课堂上所讲所练的都是必要的,每个学生上一堂课都有所得,这样才算是有效的复习。 

现在的高考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加大了对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所以“精讲”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第一,要培养审题能力。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定题”,即“这题我做过”,越熟悉的题目越要小心。因为高考试题一般是原创题,平时练习做到原题的机会是很少的。出题者有时稍微改动一个字或是一个词,答案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所以,首先审题一定要仔细。其次,审题时要从几个关键点来读懂题目,读懂题目才能针对某一阶段历史的背景、特征,将掌握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这也是基本能力之一。 

第二,培养订正试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确与否)、知其所以然(即该答案正确的原因是什么),还要知其所以不然(该题之所以错的原因),因此引导很重要,老师在讲评习题时“精讲”,使学生知其所以不然,还要通过变换情景、变换问法,多度全方面进行练习,一题多用,以达到做一道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的目的。做到这一层次,我们的练习才是真正的有效。 

第三,积累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有些选择题可以根据政治一般原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面看问题、运动变化等理论。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帮助学生对做题的一般方法要不断的总结归纳,减少丢分,提高实效性。 

第四,强化选择题,重视文字题训练。选择题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结果,没有酌情得分的可能。错一道就差4分,两道就差8分。因此可以这样说,最后在总分上拉开距离的不是主观题,而是选择题。所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答率,是高考取得高分的重要途径。对于文字题,学生在应试心理上存在很大的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平时复习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文字题型的训练,要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判断评价各种信息,并提炼成文,按要求表述成文。 

4.掌握史学理论,关注学术热点,了解史学新观点,加强史论结合 

新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其中史学理论基础是否扎实决定了学生历史能力的高低。因此提高历史理论素养和水平,是实现学科能力突破、从容应对高考选拔的关键。 

掌握新史学观。新课程背景下史学理论和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为主线索的革命史观在史学界已经不是主流,代之于:第一,文明史观,以人类文明演进作为历史研究标准。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即文明史观看待历史的发展已成为主流的史学观。按这一史学观点,我们可以将社会发展分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师可以按这一观点引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第二,现代化,“现代化”就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无论是中国史还是西方史,“现代化” 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中整合史实、构建知识结构的理论旗帜。第三,全球史观。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代现代史都可以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 

高考历史方法篇6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了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史实,按中外史分别编写。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人教版”的专题设置完全与新课标相同。在高中历史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古今贯通,厚今薄古”的原则。在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古代史的内容史仅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笔者对历史必修二的复习方法做了如下探讨。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狠抓课标,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考生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复习阶段,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即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热点、教学改革热点;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公共事业;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第一,要关注文明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第二,要关注自然。新课程既然关注文明史,必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史料的鉴别和评价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设计一些政史地相结合的题目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掌握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近年来的高考题型中首先是传统与创新交替。传统指的是基本题型没有改变,还是采用了两大类型:选择题和材料题型。内容以考查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出现全新的题型。创新则指的是题目内涵的设计上摆脱了过去就事论事的模式,开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是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素质考查为中心,着重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再次是情感与生活结合。新高考在题目的设置上较好的地体现了三类价值观: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注重树立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重要的价值观念。第四,历史与现实互映。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试题的综合性。从现实立意,从古今联系中取材是新高考试卷最为鲜明的特色。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建国后农村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前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联系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五、历史复习应注重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知识,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知识

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如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方式的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情况比较等等。二是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方法。如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比较。三是类似比较法:把类似的历史内容加以对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特点的比较、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等等。四是相反比较法:两个或几个内容完全相反的历史问题进行对比。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六、纵向性阶段复习法

通过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并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力求突出表现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如,中国现代史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

(4)“”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通过阶段的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分析各阶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复习的目的。

当然,复习迎考的方法很多,我们应联系本校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搞好教学而积极探讨。

高考历史方法篇7

关键词:高考;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01-02

《2015年全国新课程标准历史高考考试大纲》对文科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做了较高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年开始,高考试卷可能在积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新思维即学科素养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加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符合高中课程改革、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和适应高考命题改革的需要。

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映;它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素养培养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基于以上具体目标,笔者在平时的高三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渐进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必须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高三一轮复习我们采取了专题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顺序,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纵向历史发展脉络,无法理清史实的先后顺序。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和实践:第一,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重大事件年代表,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教材知识,编写“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重大事件年代表,具体可以采用数轴定位法、按年代顺序列举法、按因果关系罗列法等。第二,学生自己动手总结阶段特征。学生分类

梳理史实,分析得出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最后师生共同概括不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或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史实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阶段特征或发展规律,从而构建起阶段历史时空观。第三,学生完成特定历史时空的小论文,如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二战后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的能力。考虑到高三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课余时间较少,笔者利用历史课堂时间开展阅读实践,上课前十分钟事先准备好阅读材料让同学们阅读,内容丰富多样,有时是一段史料文献,有时是时政或时评,有时是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虽然用课堂时间阅读有点奢侈,但收效明显。通过阅读,学生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笔者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欢迎学生对授课内容提出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对课文叙述发表相反观点,并说明理由,从而养成凡事问一问、想一想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引导学生参与质疑问难,使学生切实感到具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怀疑,才有发现。

3、学习质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运用多种质疑方法,逐步提高质疑层次。懂得方法,将事半功倍,如审视验证法、联系比较法、材料补充法、过程揭示法。

4、参与解疑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疑是学生质疑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1、教会学生“整理历史”。高三文科综合考试对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是联系历史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学科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将所学历史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整个历史长河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认识,并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见解和感悟。高三复习课时,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历史小专题。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和练习题,并对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高三阶段,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解答考题的技能是培养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教育部的“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中,就分成“理解尸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三个层次。笔者做法如下,如某些考试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参考答案,相互进行阅卷或自我打分、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原因、思路,掌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和要领、知道得分、失分项在哪,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解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得到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认识历史、思考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思考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

4、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此类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个人更深入地参与历史的教学之中。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等知识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只是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更好地培养了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合格人才。

高三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水平和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但过程是艰难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师生转变观念,科学探索,积极实施,坚持不懈,稳步推进,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元峰,张爱平.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5(16)

高考历史方法篇8

关键词:高考;专业化;历史研究

在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要求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江苏版考试说明中四大类十二小项考查目标基本涵盖了历史研究的能力要求。就江苏历年高考卷来看,历史研究考查的专业性越来越强:2008年第21题第4问考查了历史研究的范畴,分值2分;2009年第25题C第1问考查了史料的分类,分值3分;2010年第23题第2问考查了史料的价值,分值2分,第24题第4问考查了史学研究的原则,分值1分;2011年第22题第3问,考查了如何论证历史结论,分值6分;2012年第22题第2问考查了历史研究的综合内容,分值9分。一系列的数据变化说明,对历史研究考查的分值在不断加大,考查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懂得一点历史研究无论对于解答高考试题,还是彰显历史课程的魅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一直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在高考试题中怎样体现历史研究的呢?我们以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为例。

第22题,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字数250字左右。读罢题目确实难以下手,不过仔细阅读三段材料我们发现,萧公权对康有为认识经历了从假民权、假维新到真民权、真维新。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有关康有为材料的掌握,二是学者自身认识的深入以及萧公权遵循了“过则勿惮改”的古训。也就是说历史认识的变化是在掌握历史史料的多寡之后逐渐变化的,当然也与治史者自身的史德有关。另外,材料三恩格斯的论述给我们提示了要从哲学层面即历史唯

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为此,我们可以把这道题目进行一个转化,即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对历史的认识,从而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如何开展高中历史研究的教学呢?

一、学点史学史,了解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些古代史学理论的著作或者名篇,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了解古人撰史的目的,“述往事,思来者”。学习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和章学诚增补的“史才四长”,明白史家对自己的修养要求,学习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提倡实录,编写信使。了解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将新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了解陈寅恪注意史料真中有伪、伪中存真的特点和诗文的史料价值,善于以史注诗文和以诗文证史;了解顾颉刚的历史地理,拓展历史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总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一是求真,即说话或亮出观点,需要根据,即需要史实支撑,需要逻辑判断,否则只能是猜测。二是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这也需要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不能是戏说、胡说。

二、懂点史料学,初步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

明白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能够简单运用数学、系统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调查法、考古学等方法。能够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与简单鉴别,例如,史料的分类:口头的(民间传说、民歌、回忆录、口述史)、实物的(遗迹、遗址、遗物)、文字的(碑刻铭文、档案、文献著述、图片)、影像的(照片、影视、录像)。史料的搜集: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字典、辞典、表谱、索引、年鉴等)搜集史料,通过平时读书和阅报积累资料,利用访谈、调查等搜集资料。能够对鉴别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从中提取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三、尝试研究性学习,感受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光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的知识,完善和拓展新的知识。一方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课堂上以材料、问题等带动教学的开展,坚决杜绝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在课后以多样化的作业方式巩固课堂成果,如,布置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开展历史调查等等。另一方面,要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课题选择到材料收集再到得出结论、成果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活动中,感受历史研究,锻炼、提升学生历史研究的

能力。

高考历史方法篇9

一、对历史事实的历史理解

历史事实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或过程,分为特殊事实,普遍事实。普遍事实是客观的,一维的,不可回溯,不可重现,它是史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概括及历史意义的评价的基础,而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历史事实是经过历史认识主体重新构建的历史,是历史认识中的客观史实,它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依托,是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主干考点,是考试命题的立足点,但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事实考点较多,学生不易记住它的具体内容,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结果记此丢彼,记忆效率很低。如果我们想克服此弊端,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运用“历史理解”中的史料考据法(即运用历史文献考证历史事实)。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有句名言:“史学就是史料学”。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提出:“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选择、适量地运用具有原始化、典型化的“实物史料、原始的图片、真实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献史料”等史料再现历史事实,对其进行理解和诠释,一方面能使历史事实考点知识变活,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考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是永久性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同时也使历史史实考点具体内容达到高考要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目的;另一方面具体运用史料考据历史事实,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对历史事实“宗法制”教学时,我们只要投影如下史料,经过教师研读分析,学生就会对“宗法制”历史事实理解得清清楚楚。

材料一:“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吕氏春秋》)

材料二:“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

材料三:“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以上为统治阶级)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以上为被统治阶级)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左传·桓公二年》)

二、对史事认识的历史理解

史事认识是指历史认识主体对具体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推理、想象、概括得出的看法,受到主体的价值观念、专业能力、史学观念、社会阅历、个人心绪等限制,往往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差异性。而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显然史事认识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受篇幅的限制和编写者自身历史认知水平的制约,对一些史事问题的认识没有作深入细致的阐释,甚至教材中出现只有史事认识的结论而没有历史论证的过程,结果造成学生对史事认识的结论的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只能死记史事认识的结论,不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新高考试题越来越以史事的认识作为命题的重要手段和依托,突出考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考查学生对重大史事认识的过程和能力。不少学生在新高考中遇到“史事认识”内容的题型,往往感到不知所措,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对史事认识方面的不足?笔者认为贵在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点加强对“历史理解”的史料考据法、移情体验法的运用。比如我们可以移情体验法来讲授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节《百家争鸣》,老师可以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历史剧,让学生扮演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让他们在课堂上深入和重演历史,让他们穿越到那个战火纷争的时代,让他们阐释治世之道的主张和理由,让学生“遥体人情,悬想事势”,体验儒家的醇厚运用、墨家的谨严、道家的超逸、法家的冷峻等思想特点。最后学生会水到渠成地理解和领悟出这样的史事认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显然通过这样“历史理解”方法论的运用,学生不仅理解史事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更能学会认识史事的过程与方法。

三、对历史规律的历史理解

历史规律即历史法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内部和外部的本质联系,具有重复性、预见性、层次性、不确定性或开放性等特点。揭示历史规律,使历史认识主体透过历史表象探讨其深层因果联系,揭示历史发展中普遍性、统一性、必然性,以资鉴现实、预示未来。而我们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无论对历史事实以专题、模块、通史中何种视角教授内容,都能够反映某一特定的历史规律。比如从宏观上讲,模块一“政治文明”内容揭示了人类的政治文明发展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客观规律。模块二“经济文明”内容揭示了人类的经济发展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模块三“思想文化文明”内容揭示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同时它们又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和借鉴,以其丰富和多元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的规律。总而言之,历史规律可以说不胜枚举,学生如果能够掌握人类基本的历史规律,就能更加深刻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那么,如何让学生领悟历史规律呢?笔者认为,应该运用“历史理解”的史料考据法的归纳与演绎法(即以某一重大历史史实为立足点,选择纵横相关的典型化的史料,按照唯物史观和认识逻辑规律对历史规律进行论证),例如对历史规律即“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的历史理解,可以投影如下有关工业革命史料辩证的逻辑的佐证。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二:(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工业)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学生通过以上史料的分析、研究,可以知道英国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重大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它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表现。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现代化的启动产生重大推动作用,是历史横向发展的表现,但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现代化的实现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地区展开与英国争夺世界市场,争取实现民族独立。是历史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的表现,通过对这些历史现象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具体到抽象的历史辩证逻辑的方法的运用,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方面是掌握了具体历史规律的内涵,为他的正确历史认识和历史意义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四、对历史评价的历史理解

历史评价即历史意义的评价,是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作的认识。在认知的形式上可分为“历史价值的认知”与“历史的价值评价”。其中,“历史价值的认识”涉及“历史意见”和“过去的价值”,“历史的价值评价”则涉及“时代意见”和“现实价值”。由于历史评价强调的是评价维度和评价标准,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标准,对同一客观史实的评价也不同。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和新高考试题中也常常涉及历史评价问题,比如选修四《历史人物评价》就是专门的评价模块,新高考的历史改革评价和历史人物评价选修试题是对学生评价能力的考查。那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评价标准、原则提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能力来备战新高考呢?我们不妨运用“历史理解”的史料考据法的比较法(即运用原有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同的史料,分析其局限,运用科学标准、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移情体验法等方法。例如我们讲授评价历史人物孙中山时,可以运用“历史理解”的史料比较法,投影孙中山本人、当时国民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评价史料:

材料一: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心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1925年3月12日上海《申报》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高考历史方法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中学生历史考试应考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94

考试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大事,有些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应考方法与技巧,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够将个人的学科水平充分发挥出现,而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应考技巧,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考试能力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引起重视。本文就提升高中学生历史应考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

一、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学生十分重要,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量的历史知识点,对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挑战,历史作为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学科,对学生的考试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应考能力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从最基础的着手,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培养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应考,首先应该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定理与定义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进行历史运算。而想要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基本的历史定理与定义并有效进行运算,就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相比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难度更大,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一些学生由于难以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即使投入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并且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给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在日常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难以顺利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自然在考试的过程中很难有好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应考能力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知识体系化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点体系化,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知识点,对学生有效应用知识点也有很大帮助。在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应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实现知识的体系化,使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框架。

我们知道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解的历史题目难度进一步增大,尤其在考试过程中,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不管是针对某一知识板块的历史题目,还是综合性较强的历史题目,都需要教师通过对多个知识点的应用才能顺利解答。然而为数不少的学生可能在学习单个的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困难,但是在通过对多个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解一道历史题目时,可能就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不知该从何着手的情况,大脑一片空白。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那么,学生在面对一道需要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应用的历史题目时,就不会显得十分被动,能够及时的从知识体系框架中找出相关的知识点,使历史题目得以顺利解决。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框架也需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教师应该将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建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框架才能越来越完善。

三、引导学生考前进行正确定位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为了使学生在历史考试的过程中考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应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水平进行正确定位,这样不仅对学生应考阶段的复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在考场上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有很大帮助。一些学生在考前往往不能对个人的历史水平进行正确定位,使得学生已有的水平难以有效发挥。

一些学生在考前对个人的历史水平做出过低的定位,过低的定位使学生还没有上考场就失去了有效进行历史学习的信心,学生认为自己没能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点,失去了有效备考的信心,自然在考试的过程中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些学生对个人的历史水平做出过高的定位,这也会对学生的备考产生不良影响,过高的定位会使学生难以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复习,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一旦遇到较多自己解不出的题目,难以达到个人的心理预期,会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因此,为了使高中学生更加有效的备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个人的学科水平做出科学的定位,进而使学生从知识点学习方面与考试心态方面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四、注重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

为了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应考能力,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在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方面多下工夫。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并收到了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历史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近年来的高考题目,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生有效掌握了知识点与取得优异的历史成绩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教师只有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引起了重视,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