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评课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6:54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1

【关键词】新课改课程标准差异历史教学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这两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是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衔接,但笔者认真研读了二者的主要内容,发现其差异性亦非常明显,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课程性质”的差异性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其对课程性质的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和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所承担的任务迥然不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

二“基本理念”的差异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要求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获取基本的历史知识,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可见,在指导思想上,二者具有统一性。但在教育理念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更多地注重其“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体现的是“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原则,“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坚持的是“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课程改革方向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强调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总之,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是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为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由此可见,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理念上,尽管有其内在的联系性,但体现更多的却是其差异性,普通高中阶段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三“课程目标”的差异性

1.“知识与能力”方面

在知识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选取微观和宏观双向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加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

在能力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如历史年代的正确计算、历史图表的识别使用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外,更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过程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强调“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在方法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注重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及实践性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更侧重于自主性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了首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相应知识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意识进行引导;高中阶段则通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认知、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终极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强调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但二者在对学生历史知识培养的目标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但不能根除。

四“课程内容”的差异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历史分为42个主题,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先中后外的次第,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主题形式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线索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新的内容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编排体系的局限性,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历史内容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课包括三大模块,主要涉及政治文明历程(9个专题)、经济成长历程(8个专题)、文化发展历程(8个专题);选修课共6个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样,既避免了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又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不管是初中的主题还是高中的专题,都力求在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打破过去的‘通史’模式,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五“实施建议”的差异性

1.教学建议方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建议”都提出了落实课程目标、把握好课程内容、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和方式的转变等三方面的要求,都积极倡导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这说明了学科不同层次间具有相似性。而义务教育阶段更“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而高中阶段则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在探究学习上,义务教育阶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高中阶段则要求“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义务教育阶段建议“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高中阶段还提出了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建议。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截然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建议尚停留在认知层面,而高中阶段则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建议。

2.“评价建议”方面

在评价建议的表现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两个教学阶段的要求差别较大。在历史教学评价的性质和功能上,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在高中教育阶段,历史教学评价则要求“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发挥“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评价的性质和功能上,两个教学阶段的差别较大。

在评价方法上,义务教育阶段要求“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根据教学阶段性的特点,历史教学评价可分为“课堂教学评价、单元教学评价、学期教学评价、学年教学评价等”,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有“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测验法”等;高中教学阶段更注重“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主要通过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方法对历史教学做出客观评价。在评价方法上,看似高中阶段比初中阶段显得单一,其实更多地注重了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课程标准的编制时考虑到了初高中各方面的衔接性,但由于其教学性质、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不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还有很多衔接不到位的地方,这就使得初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教材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这也成为一些步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感觉知识出现鸿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消弭这种鸿沟,这就需要任教于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同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寻求适用于本地域教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2

【关键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

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颁发,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多个年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并得以解决,《实验稿》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同样有问题暴露出来,于是,2012年初,教育部制定颁发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将初中课改再次向纵深方向推进。对比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贴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更符合教育规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更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上行为动词更明确,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后变为“史前时期”)部分内容为例,课程内容在表述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两个版本的表述分别是:

1、实验稿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2011年版

(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 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稿》的描述是模糊的、难操作的:对于元谋人、北京人,要了解哪些方面?了解到何种程度?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还要了解其他的早期人类吗?“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个范围广、深度深的概念,需要初中生掌握到何种程度?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让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缺少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为了考试的需要,教师一般都会“宁滥勿缺”,把所有相关的知识和观点都介绍给学生,学生也会不加选择地接受,这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生负担。

反观《2011年版》,在语言描述上使用了“知道”、“了解”指向明晰的行为动词,而且在行为动词后连接了明确的宾语指向:“知道”北京人的“特征”,进而“了解”其发现的“意义”;“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以此作为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这些描述指向性明确,而且在目标要求上呈现出递进关系,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认知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体现得更明显

除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外,《2011年版》还提出了明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和指导,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同样以中国古代“史前时期”内容为例,在“课程内容”部分提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些简单明了的叙述很容易让初中生明白历史研究的方法;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参观”、“想象”这些体验性字眼同样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更清晰明朗,更能体现通史原则

为了体现初高中教学差别、避免简单重复,根据人类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编排是以通史体例进行,高中历史则是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编排。但如果仔细研究《实验稿》我们不难发现,在它通史体例的面纱下夹杂着太多专题史的编排,实际上是“通史下的专题史”。而《2011年版》则真正贯彻通史原则,完全按照通史体例编排。下面笔者以中国近代史部分内容来说明。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至1949年,百年历史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先后有鸦片战争(1840-184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64)、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及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中国人民的探索维新变法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此后又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之后的中国近代史先后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中共成立和国民运动时期(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实验稿》将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近代化的起步、(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六)经济和社会生活、(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政治史角度归纳了列强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及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部分主要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的角度集中阐释了中国的近代化问题;第(三)至(五)部分回到通史顺序讲述中国革命史;第(六)、第(七)部分又回到了不同的专题。这样的课程内容叙述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其实《实验稿》的各部分内容均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带来许多无谓的重复。

再看《2011年版》则是严格按照通史顺序对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实现真正的通史体例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四、内容删难去繁,更简单,易把握

新版课程标准在内容上也作出了很多调整,删掉了一些不常见、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要求,并对一些知识进行了重新归类,更简单,易把握。笔者选择以世界古代史课程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2011年版》中删除了“南方古猿”、“人类的起源”、“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这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即使用“想象”也很难想清楚的史前时期人类概况;删除了像“讲述的主要活动”这样概念范围太广的要求;不再对“《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分别提出要求,而是建议学生“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这些变化给实际教学更大的空间,更能体现新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等理念。

综上所述,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相对于实验稿来说更贴合教学实际,更贴近学生实际,确实是一大进步。笔者相信在实际教学中它也会发挥更强的指导性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Z].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3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42―04

认真阅读完2011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新版”),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版”)相比较之后,笔者感慨有二:其一,专家、学者们的确是深入了解一线教学,采纳一线教师的意见后,花费巨大心血而制定了这份课程标准;其二,符合初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才能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新标新版”带给一线教学的新东西很多,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仅对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方面,结合教学实例,作个人之言,如能抛砖引玉,不胜欣喜!

“新标新版”与“实验稿版”相比,笔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时序性和朝代的更迭,而后者采用的是学习主题式的编排。这并非仅仅是文字上的调动,孰优孰劣,我们不妨看看教学实际。

初二近代史教学时,不止一位学生反映:“老师,洋务运动不是《辛丑条约》之前发生的吗?为什么我们学完了《辛丑条约》又倒回去学洋务运动,而不是学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就学洋务运动呢?我们觉得好乱啊!”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抗日战争的教学。学生觉得混乱,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难题,而越是学到初中的高年级,到系统复习的时候,学生这种困惑就越大。这说明“学习主题”式的内容标准,并不适合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并不适合初中的历史教学,而时序性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1999年的《全美历史课程国家标准》将历史思维确定为五个方面:“时序思维、历史理解、历史分析与解释、历史研究、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哪,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时序思维。时序性教学通过时间顺序排列史事,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了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形成通史意识。时序性教学有利于落实“新标新版”的“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等能力的培养。内容标准中选择的史实,也只有联系前后发展,才方便学生理解事件的历史意义,否则,单个的史实无论在记忆上还是理解上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

以“洋务运动”为例,“实验稿版”的编排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之后,才安排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上述文字给人的印象是:凌乱、线索不明显,内容之间的跳跃性比较大。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中间隔开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标准,具体到课本(以北师大版为例),已经从第二课跳到了第六课。课标凌乱的表达,加上跳跃性如此大,学生思维跟不上课标的步伐,也难怪学生有困惑。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再三声明,“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对于这种声明,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由于通过“主题式学习”未能建立基本的历史时间线索,在分析洋务运动的一些具体内容时,效果也大打折扣。

同是“洋务运动”,“新标新版”这样安排:了解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略的史实后,接着是“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此后是“甲午中日战争”。这样不单有利于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也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内容标准,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并感知历史阶段的特征。这种思维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也适合初中历史的教学。

新的内容标准,也提醒我们注重时序性教学。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李白成起义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等。而中国近代史则增加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等内容。

与“实验稿版”相比,“新标新版”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近代史部分,笔者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来看一道习题:

“如果你是当时(甲午中日战争)的一名学生,你将用什么行动来救国?”

学生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抵制日货”

这并非个例,在学习近代史甚至是现代史时,如果要学生谈谈“启示”“感受”等,他们大多可以轻松给出毫无悬念的答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难道这就是学生对近代史的最大感受?这个“启示”真的发自学生肺腑?笔者认为,这反映出学生欠缺反思的意识。没有反思的参与,一切“启示”“感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虚伪。笔者认为,学习中国近代史,除了记住民族的抗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最大、最需要的教学价值就是“反思”。

近代史的课程标准,应当指导教学培养学生思考、反思的意识――当然,这是初步的。记住教训是为了什么?不是要纯粹地记得“落后就要挨打”,或者以牙还牙,而是从中知道什么是正义、抗争、爱国,更重要的是反观自己,寻找我们落后的根源――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极可能记住了仇恨而忘记为什么要仇恨,可能会执著地以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我们近代一直落后的根源,把自身的种种不幸都归罪于他人,而忘了反观自身,寻找问题的内在根源。这样,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功用就不能达到,也不可能完成“人文性”学科的课标任务。

也许有教师会说:反思意识超出了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并不适合。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学生的问题吧:“作为一位历史老师,您肯定知道南京大屠杀,而现在日本地震了,您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事情?”就算我们多么的不愿意面对,多么的不愿意提及,也可以清楚地觉察到:即使是初中的历史教学,“限于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不必讲”这个理由也无法再让一线教师逃避。我们无法躲进“历史”中“独善其身”,必须逼着自己反思,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一个现实问题的答案。在美国发生9.11事件后,

在日本发生地震后,我们的幸灾乐祸就能够证明非常爱国?几年前,广州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日游行,人们砸“丰田”、砸“本田”、砸“松下”电子产品,不亦乐乎。但砸到自己的“本田”爱车时,马上宣布退出游行,不再“爱国”。这种爱国“往往建立在对外仇恨、对内偏袒的基础上。恨外国越厉害,证明越爱国。日本曾经是我们的敌人,所以很多人把恨日本当国的表现,谁要是说日本两句好话,或者说中国不如日本的地方,谁就是汉奸,即使你说的是事实。爱国者那里,事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立场和感情”,这是极狭隘的。笔者认为,回归本心,找回民族的价值,学习历史就是这个过程。但无论“实验稿版”,还是“新标新版”的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上都鲜有“反思”意识的渗透。

无论课标如何改变,只要中考还存在,一线教师就必须关注课标与中考的关系。中考是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终结性评价。同时,中考命题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中考命题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是初中教学最直接、最明显的风向标,某种程度决定着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时候这种落实会扭曲,不是“课程标准怎么要求我们怎么教”,而是“中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课标被自然屏蔽。以初中的世界古代史教学为例,为了节省课时、师资等,广东一些农村初中学校的做法是:讲完中国现代史后,紧接着的世界古代史先不讲,等到中考前(一般3~4月)教育局中考考点后再讲:中考考点有的就讲,没有的肯定不讲――这样的教学对课标的落实肯定是一种削弱。再如,中考一般会有一道读图题(包括图片和地图等),这是为了落实“知识与能力”中的要求:“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境想象。”但很多时候,中考的读图题往往是不需要读图的技巧、能力,只需要死记硬背记历史知识就能够解决。课标在这样的中考命题中,是被削弱了。因此,课标出现问题,中考就无法准确解读课程标准。反之,中考无法准确反映课程标准,课标当然也无法落实。

面对“新标新版”的改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可以从两大方面努力:首先是发挥能动性解读“新标新版”,其次是提高自身的学养,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养。

对课程标准的解读,除了教材代表着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中考代表着评价体系的解读和落实外,还必须包括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毕竟,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的全面落实,直接影响一线教师。课程标准确定了初中历史教学“教什么”“教的程度如何”。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单单是知道这些,而要发挥能动性,用“怎样教”落实“教什么”和“教的程度如何”,这个工作除了一线教师,无人可替代。

课程改革后,“教教材”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教师开始围绕内容标准寻找更多、更具体、更典型的材料进行教学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线教师发挥自主能动性解读课程标准的结果。譬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补充了陈难女士给桥夫人美惠子女士的几封信,从平民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深切感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不单给中国人民,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这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教学效果比单单用图片、视频直接、形象展示军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本质来得更加的震撼。在“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时,她补充了大量对抗战做出努力的数据、图片,还增加了地区抗战史料,父送子“死”、华侨捐款、广州擦鞋仔的故事,“七七少年剧团”等资料,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军民的抗战”。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够补充如此多的史料,是因为她平时注重“学养”,多看书、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厚积薄发。国家的“国培计划”、历史教学专业杂志,都能够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完成解读课程标准的工作。

“新标新版”给予了一线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譬如“实验稿版”中:“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新标新版”改成了“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样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就不再困于“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可以有更大的空间,选择更典型更完整的史料。无论是“实验稿版”还是“新标新版”,都明确表示大力提倡教师进行新方法的教学。但是要想自己能够选择更多更具典型的史料充实课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建立“教”与“学”的新关系,还得加强自身的“学养”。

笔者认为,备课前最好是先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本课立一个核心思想;接着确定重难点,围绕着重难点选择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进行教学预设,选择用何种教法落实三维目标;最后再拿自己的设想与教材相比、整合,择优者用之,如果各有千秋,那么取长补短。教材是一个参考,自己的“学养”才是“教养”的依靠。

总结,是为了再出发。课程改革的明天,需要我们一起努力!“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你我共勉!

【作者简介】梁明,男,1984年生,中学历史一级教师,佛山市三水中学附属初中教师。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4

[论文摘要]探究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指导历史教师切实转变角色地位,以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已全面启动,新的7-9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配套实验教材已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用。7-9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较,无论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还是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要求。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反思和洗礼,它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地位提出了新挑战。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有哪些转变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策略、教学目的等诸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出教育发展的方向。7—9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纲性标准,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现实,贯彻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它与过去为教师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有质性的区别。因此,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1、改变中学历史教材观。传统的九义初中历史教材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材,过分地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历史知识结论化、定性化,与政治课的《社会发展简史》重复现象严重,其特点是繁、难、偏、旧,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缺少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在授课时,“模范”地按顺序讲解教材内容,按教学参考书圈定教学重、难点,师生都成为教材的奴隶。而历史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制定的一本宏观教学标准,它倡导一标多本,特别强调新的实验教材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目前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上、下册等教材,都较好地执行了这一方针。这些教材的内容已经不再是一种知识的说教,它为学生留下了许多思维活动的空间,要求历史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质疑,不惟书,只惟实,勇于创新。

2、历史教学目标观的改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将历史教学的目的定势化,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德育渗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历史教学三大任务。这是几十年来,国家的“铁定”要求,它不容质疑和改变,只能规范执行。这种陈旧的教学目标有严重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已经明显不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动态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感,由重知识变为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改变那种偏重说教的思想教育的现象,关注学生的人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改变历史教学观。旧的历史教学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教学可塑性,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的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初中历史教材出现了几百处“硬伤”。有些细心的教师发现了这些错误,但是只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信条,不能超越大纲和教材的定性规定。历史教师只能是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模范执行者。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历史教师应该是教学的主持者、导演者、平等的参与者,是历史新课程的研究者。

4、改变陈旧的人才观。旧的历史教材偏重智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底蕴,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借古鉴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塑造知识型、能力型的人才。而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则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情商、心商的培养。即培养综合运用型、创新型、多元智能发展型的人才。

5、历史教学价值观的变化。《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这种价值观的要求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学生的“终极”追求。同时,也造就了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个人权威,惟我独尊,师道尊严。历史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国情,认同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种较为务实的培养方向,它更重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将培养目标现实化、实际化。同时,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民主参与教学,师生共同建构历史知识的意义。

二、教师教学地位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各学科教材的编写、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应用、课堂气氛的营造等诸方面,教师都处于主角地位。常言“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仿佛教师决定了学生的一切,“天地君亲师”是千古不变的信条。这种教师的绝对权威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湮没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扭曲了学生的心灵,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知识的建构。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啃教材的书虫,教师的应声虫。中学历史学科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几千年的文明史,而教材选取的内容仅是沧海一粟。同时,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客观性、综合性和不可再现性等特征,学生根本不可能感知历史知识的真实情境,教材的表述和教师的陈辞就成为历史知识传承给学生的正确结论。但是,历史知识的传袭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尚有许多质疑、设想、考证、研究的空间,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必然扼制学生探究历史的可能,不能还给历史真、善、美的面孔。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历史课程标准和配套实验教材,都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是为学生设计的标准和教材。因此,历史教师的教学地位将发生重大转变,教师独霸课堂的教学权威感将消失,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对话、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认同学生的观点,指导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营造民主教学的和谐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教材改革。但是,改革的幅度不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材课程的模式和内容,只是进行一些局部的修补。九年义务教材初中历史课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但是,一直沿用了20多年的初中历史教材在格式、体例、内容等方面都没有大的变化。换而言之,历史教师只要具有较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储备,就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应付现行的历史教学。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怕啊!当今信息社会,人的知识结构以三至五年的速度更新一次,难道历史教师不思上进,守株待兔还能混下去吗?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将促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和生活,采用最新的学术成果,历史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趋势更突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意汲取最新的历史学术成果,构建通识性学科知识体系,注意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加强社会综合知识的积累,注重将长期以来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积淀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同时,历史教师还应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升华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

四、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应试教育的恶习之一,就是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陈旧的灌输式、填鸭式主宰教学,不重方法只重结果,“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有些老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从教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一无所有,重复了三十年的循环劳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当作知识的容器,教师严格控制教学,教学中缺乏合作。反映在中学历史学科则更为可悲。由于初中历史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学校、社会、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历史学科,在学校属于副科,任何教师都可兼教历史课,初中历史教师没有地位,评职称、评先进都该让位,这就严重挫伤了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有些历史教师不思上进,得过且过,也极大地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实物模型、挂图、自制的简单图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历史教师实现从重教到重学,从重结论到重过程,重统一教育到重差异教育,重模式化教育到重个性化教育的转变,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提倡启发式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创新教学、合作教学等具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更新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远距离教学、互联网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五、重建教学评价体系

对传统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表现。评价的重心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的标准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仪表、教态、教学的条理性、对教材的处理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成绩(考试)等诸方面,极少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评价的方式单一。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多元化,它不但要求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组织能力,更注重评价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评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教师还应做好教学自我反思,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此外,还应该重视评价的多维性,让学生、社会、家庭、学校、教研部门共同参与评价。

总之,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给中学教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努力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是保障历史新课程推行的关键。只有真正落实了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才能推动历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

[2]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4]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5

〔关键词〕清史食货志;茶马清史稿;食货志;茶法;姚永朴

〔中图分类号〕K2493;K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4-0131-11

茶法,是我国古代政府管理茶叶产、运、销等环节的政策条令,起源于唐,历代因袭相设。各朝茶法因历史环境不同而各具特点,例如明朝茶法与马政紧密相连,重点为“以茶易马”。清代茶法①,上承前朝旧制,下临通商新形势,在中国茶法史中,具有独特价值。清末民国以来,对茶法的研究逐渐增多②,但在一百年的研究史中,相较于清代茶法的重要历史角色,对其内涵的开掘远远不足。

为推动相关研究,反思研究史颇为必要。我们认为,清代茶法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基本史料的认识不足,《清史稿・食货志・茶法》即是典型例证。《清史稿・食货志・茶法》是众多研究者都征引的基本史料之一,在此基础上,已有研究初步勾勒出清代茶法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许多研究者亦关注到《清史稿・食货志・茶法》作为史料的不足之处,拓展了清代茶法研究的史料范围。如清代《会典》《实录》,奏折、题本、各地地方志等。

但该书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它是民国初年赵尔巽主持的清史馆各纂修官对清代茶法的总结,其中尤以姚永朴之贡献为最。清末民初独特的时代背景、纂辑者的动机心境,都直接影响了其对清代茶法历史的叙述,此后近百年对清代茶法的认识颇受其影响。因之,《清史稿・食货志・茶法》具有特别的思想内涵与意义,而对此目前尚无专门研究。

研究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清史稿・食货志・茶法》的论述意义,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注意到其文本源流。在清史馆之前,清代国史馆已纂修本朝国史逾百年,完成数稿《食货志・茶马》。这是乾隆年间直至清末,清国史馆于不同时期对本朝茶法的总结,体现了当时清廷最高统治者对茶法的认知。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系列文本,也是清史馆纂修《食货志・茶法》时依据的重要底本之一,但清国史馆与清史馆对清代茶法的记载存在相当差异,目前清代茶法各类研究中,均没有利用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清史馆《食货志・茶法》的意涵亦未被深入认识。

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系列档案,讨论分析清史馆《食货志・茶法》的意涵。本文认为,从《食货志・茶马》到《食货志・茶法》,对茶法的定位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清史馆《食货志・茶法》对清代茶法的改写受到了纂修者所处时代的舆论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纂述重心的变化需要引起学界重视。

一、清国史馆《茶马》档纂述重心

清代国史馆自乾隆朝起立定《食货志・茶马》一门,此后历代相沿现存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藏于博物院图书文献馆,共计14册,包含了国史馆纂修不同阶段所成稿本。从国史馆修史定例,大体可分为乾隆朝、咸丰朝、清末三个时期所成稿本,形态既包括事迹长编、初纂本,亦有交国史馆总裁审阅的定本、进上善本等。,而民国清史馆则改以《食货志・茶法》为名。从《茶马》到《茶法》,反映出编纂者的认知差异,体现出相较于国史馆国史馆代表了当时清廷中央对本朝历史的认识,其高级职官概由清代中央核心高级官员直接充任,“总裁向系大学士兼充,副总裁尚书、侍郎兼充”,“向来满汉总裁各一员,满汉副总裁各一二员不等。如遇缺出,特旨简派大学士、尚书充总裁,尚书、侍郎充副总裁”。而国史馆所纂每一稿经纂修、审定、誊清后,由总裁进呈御览,进呈“向分春秋四季,每季分四单”。“春季功课,必须于上年冬季预备,秋季功课,必须夏间预备。”(国史馆档,全宗代码11,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据邹爱莲《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史学集刊》2002年第4期),清史馆纂修者对清代茶法的重新定位。为理解清史馆《食货志・茶法》,首先需要解读国史馆《茶马》档体现出的纂述重心。

综合清国史馆历次《食货志・茶马》档案,对茶法的定位及叙写重点有二。

(一)茶马之政

乾隆年间清代国史馆纂修详情,如成稿时间、参与人员等,备载于“国史馆档案”。“国史馆档案”今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目前不开放。因此,《食货志・茶马》每一册档案具体成稿时间笔者不作定论,有待日后档案开放再行补订。根据稿本形态,结合学界已有相关研究,可判断《原纂本清史食货志》成书于乾隆朝前期。“早在乾隆元年,清高宗即谕令国史馆在纂修国史本纪的同时,亦要兼顾国史馆志、表的纂修。按照国史馆原定计划,‘五朝国史’史志部分拟分《天文》《地理》《时宪》《河渠》《职官》《选举》《礼》《乐》《兵》《刑》《艺文》《食货》《仪卫》《舆服》等十四门,称为‘十四志’,与修人员六人,预计于乾隆十二年十一月纂修完竣。然而因人事安排不当,与修人员流动转换频繁……国史馆并未在预定时限内完成志书的纂修,不得不请求展限至乾隆十三年六月……乾隆十三年七月国史馆才勉强完成了十四志的初稿进呈,‘每季恭进一、二十卷,约计明岁六月内恭进全完’,剩余的缮写正本、校对初稿舛误的工作,只能在陆续进呈清高宗御览的过程中完成。”(崔军伟:《乾隆朝“五朝国史”纂修考》,《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等等。国史馆所修《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博物院图书文献馆藏,文献编号:故殿003249,系清国史馆第一次修纂茶法所成善本。《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主要内容可概述为茶法由来、产茶之地、行销之法、额设官、茶课额,及顺治初至雍正七年历年茶政。,起自清初,下迄雍正朝,全文仅2501字,而在其中反复言及茶马之政。清代茶马之政,粗略而言是在茶马司管理下,收取并贮存茶商交纳的茶叶,以茶叶向边疆民族易换马匹的制度。清初茶马之政承自明代,后随着战事渐平、清廷与蒙古关系稳定、清代有条件自行设立马场获取马匹等原因,茶马之政逐渐废止。历年茶政内共条陈20年份事,绝大多数年份的记载皆属茶马之政,清晰展现出清初定鼎时,茶马之政为茶法第一要务的历史图景。如茶马相关人事吏治内容,“(顺治)四年,差满汉巡茶御史笔帖式各一员。九月,罢茶马御史廖攀龙,西宁道蒋三捷官,坐私给蒙古人官茶”。“康熙二年,以办理茶马各官例无劝惩,始定责成之法,以茶九万篦,分作十分考核,按所欠降罚有差,积至四分以上者革职,溢额者每分量予纪录,亦积至四分以上加级”。〔1〕可见清初对办理茶马各官的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要恪守律令条规,对其考核责成亦与任内所得官茶直接相关。廖攀龙、蒋三捷因私给蒙古人官茶,违反茶马禁令,惜墨如金的国史特列其大名与罪状,既可见当朝对其惩处态度极为严厉,亦可见是时清国史《食货志・茶马》对茶马之政的高度重视。又如对茶马交易比例等细则的规定,如“(顺治)十年,定每茶千b,概准附茶一百四十b,有夹带者罪之。又延宁二处商茶引,每百b量入官茶三十b,折银一钱三分,交库汇报……各番交易茶马,量赍烟酒,以示抚绥”。“陕西西宁五司行茶,原系易换马驼牛羊,并买粟b,其收贮茶篦,年久难免爬谩w匀十二年议准变价,后四年,又以兰城无马可市,将甘州司积贮茶篦,在五镇俸a之内,银七茶三,照数搭放。寻又定西宁等处茶篦,停止易马,将新茶陈茶,变价折银充饷”。〔2〕在易马兴盛时,对茶马的规定细致到商运官茶携带附茶的比例及对番族的抚绥政策,而当以茶易马逐渐衰落时,又依据各茶马司所处具体环境不同做出调整,官茶变价缘由、折算比例、搭放兵饷方式无不备载,虽因马匹不再惟赖茶马所得等原因,以茶易马的交易数量呈衰退之势,但国史馆所记载的对茶马之政及官茶的管理却并未放松。又如对私茶的严格查核,“雍正三年,议定河东茶政,令湖广督抚,严饬产茶各州县,凡茶商照引运茶,先行申报本省,咨明豫抚,转饬经过地方查验,令陕州验引,移送出关,守取回文备案,如该州有勒索商人者题参。商人有离引行茶,及夹带余茶,并将旧引影射者罪”。〔3〕这里所论系商运官茶,即茶马司收贮之茶,此项条令横跨不同省份,主管官员由督抚一级清代地方最高官员承担,制度严密,不仅涉及运茶前、中、后不同时期对茶商申报、携引、回文的规定,及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同时还特别指出这些过程中地方官的职能及禁令,规定周详,当朝对茶马之重视,可见一斑。

《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对茶马的高度重视,尤其体现于这份仅2500余字文本中仅有的几句评述、议论性文字清代国史修史有严格规定,纂修官方文书史料记载方成国史,通常不会由纂修者自著文字。后文还将对此继续讨论。:“茶发江南,引行川陕。秦洮河雅诸州其要也,茶与盐矗而所关尤巨,固番人心,且以强国势,上绸缪边计,益加厘剔”。〔4〕此处发于江南而行引于川陕之茶即为茶马司所用官茶,“础币馕等同,可见乾隆朝国史《食货志・茶马》视茶政与盐政不分轩轾,甚至认为茶政因涉及边境安定(所谓固番人心)、国力强盛(茶马为清初战马重要来源),因而关系尤其重大。这里还直接出现了对当朝皇帝的描述,作为最高统治者,顺治帝对茶马之政不仅是关注,而且到了“厘剔”的程度,体现出茶政关乎军国大计的重要性;“当是时,茶政肃清,市马滋息,数年之间,边计裕如矣”。〔5〕此条记顺治十四年事,也是顺治朝最后一条记载,可视为乾隆朝纂修国史时对顺治一朝茶法的总体评价。与新朝定鼎除旧布新“茶政肃清”相并列的是“市马滋息”,顺治一朝茶法的重心在以茶易马,国史纂修对顺治朝茶法的总体评价亦围绕茶马之政,“边计裕如”四字点明了茶法大治的意义:茶法治则茶马兴,茶马兴则战马足,战马足则边疆定而民生安。康熙六十一年记事云:“盖圣祖皇帝念茶马一事,供民食,裕国用,恤商本,筹边饷,酌盈剂虚,因时通变类如此”。〔6〕这是对康熙一朝茶法的总体评价,毫无疑问,茶马仍然是康熙朝茶法的重心,但与顺治朝相比,不仅通过易换大量马匹充实战备物资稳定边境,茶马还涉及民政商利诸多方面。随着境内局势稳定,保证官茶供应、获取大量马匹的需求不再急迫,康熙朝的茶马之政随着形势的调整表现出更大弹性,即所谓“酌盈剂虚,因时通变”。这并不意味着茶马及茶法在这一阶段重要性下降,如何因其多方面的意义及时作出合理调整,成为了更关键的任务,这也是康熙一朝茶法的成就。《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作为清国史馆第一次纂修成品,在其对茶法的定位中,“茶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所论茶法,以茶马之政为最关键内容,而茶马之政因其涉及边疆安定、战备资源、国计民生等多方面意义,具有国之大计的战略高度,颇得最高统治者的重视。

(二)茶引制度晚清以前,清代茶法的运转概以茶引制度为核心。粗略而言,茶引是许多地区、尤其是长途转运贩售茶叶必须配备的合法运销凭证。所谓茶引制度不仅仅指一纸引票,还包括围绕茶引形成的发引―运茶(验引)―缴引等一系列茶法规则,及因不同地区、不同茶叶销售种类而做出的调整。清代茶引制度较为复杂,有待另撰文论述。

咸丰朝所修《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博物院图书文献馆藏,文献编号:故殿003406。所叙内容依次为茶法由来、产茶之地、行销之法、司茶之官、岁征之课、顺治初至嘉庆二十二年历年茶政,全文分四卷。录清初迄嘉庆朝的茶法,在继承乾隆朝《食货志・茶马》的基础上,除了茶马之政,还突出体现出对茶引制度的详尽记载。《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与《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之间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虽有所涉及,但并非文章中心,且虽二者存在差异,但主旨具有较高的统一性,后文有所论及。关于茶法档内国史馆稿本之间的比较,待专文论述。茶引制度是晚清之前茶法运转的核心,《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在与《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重合时段,增补了诸条对茶引的相关记载,乾隆、嘉庆朝茶法记事更突出了茶引制度的方方面面。如“(康熙)五年,定茶引不完者,虽得茶不准议叙”〔7〕,与上文《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所载“康熙二年,以办理茶马各官例无劝惩,始定责成之法,以茶九万篦,分作十分考核,按所欠降罚有差”〔8〕相比,同样是记康熙年间对司茶官吏治考核事。《增辑本食货志・茶马》补充了对司茶官完成茶引定额的要求,不仅要获得足额官茶,更要保证每年茶引的正常流转,纵使完征官茶,但茶引未完,则本可获得褒奖的官吏连议叙的资格亦被剥夺。茶引制度的严格与重要性,由此可见。领销茶引的主体是茶商,“(雍正)五年,以浙省产茶独多,营销最远,辗转兴贩,商无定人,令专设茶商二名,每年豫备纸价银四百六十二两,赍藩司咨批,赴部领引,到浙后仍由司挂验转给,置茶投税,应解内务府茶果盈余等银六千两,饬令逐年报解”。〔9〕产茶大省浙江“商无定人”,故特指定专商,每年统一缴纳纸价银,领取茶引。虽然浙江“产茶独多”,但从此处记载来看,设立专商主要为便利茶引制度管理。统一缴纳纸价银、批引、领引属专商的主要职责,同时便于内务府获得茶果盈余银,至于提高茶~销量、茶课岁入,则并不在此载专商的职责范围内,可见亦不属于设立专商的目的。乾隆二十九年,“令商贩引茶营销江苏地方者,各属于茶市毕后,查明商引,验封收截,送司缴部,赴外省营销者,听各关截验,残引免追。又议准安徽各州县于茶春时,印给茶牙循环号簿,将茶商名籍引数,经由关津,住卖处所,逐一注明。于本境要隘地方,委员盘验,经过商贩,另具清册,俟茶市毕,将册补一并送司备查”。〔10〕对于需要收缴并送回户部查验的茶引,其销引茶商及引数,包括路线、销售地点等信息,都需一一造册呈报。虽有清一代基本是商卖茶叶,不同于此前宋元等时代有官收官卖之制,但借助茶引制度,对茶商的管理颇为严密。又如,“是时川省产茶日多,用茶渐广,议于旧额外,增行边腹土引一万一百五道。至(康熙)二十九年,复增行茶引二千四百二十三道。自此迄康熙之季,天全土司增六千八百三十道,雅州增四千五十九道,邛州增三百道,荥经县增三千五百四道,名山县增三千三百十道,新繁、大邑、灌县增一千九百道。营销日盛,课额益充矣”。〔11〕一地每岁茶引均有定数,此处详载康熙年间四川各地增引,足见茶引数额严明不容混淆。与此相类,乾隆八年“以四川建始县改隶湖北施南府。旧行额茶十八引。一并随带,寻又令建始县茶引,由本县截角给商,在本地行销。商缴残引,申司送部”。〔12〕若从茶课收入而论,湖北通省茶课不过二百余两《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湖北二百四十八引,咸宁、嘉鱼等七州县,坐销二百三十道。建始县商销十八道,共征税课两项银二百三十六两有奇”。,18引所获更是毫末,但国史备载其引目变化并明列其茶引行销细则。以上几例中,司茶官考成、专商职责、造册报部信息、随带茶引等,虽都与茶课相关,然诸种制度、细则的要害并不在茶课额,茶课岁入并不是咸丰朝国史馆纂修茶法时详载茶引制度的主要目的。

那么,国史馆纂修茶法对茶引制度的关注重点为何?以下记载或可提供一种思路:“(康熙)五十八年,川省各土司梗化,饬禁番人贸易,其松潘、打箭炉二处营销之边土引六万四千九十八道,均行收缴。应征税课亦俱停止。至五十九年,天威远播,番众相继归诚,仍发引如旧”。〔13〕此为四川茶引的边引、土引①一度停发又复如旧事。停发缘由并非茶多引壅等经济性因素,而是“土司梗化”,且不仅不发新引,已行之引“均行收缴”。此处无引即为私茶,严重违律,加之上有“饬禁番人贸易”谕旨,私茶更会被严格查禁。收缴已销之引,其结果即是本年这一地区无茶供土司辖地交易。西南边境番民由于其特有的饮食结构,不可一日无茶,这一借收缴茶引而行的禁茶制裁,一年后即收到良好成效,即所谓“番众相继归诚”,遂照旧发引。此例为清国史馆记载茶引常态中的“变态”,从中可见茶引不仅仅与产茶、销茶等自然、经济因素有关,通过对边区茶引的严格调控,可有效借茶叶这一命脉

①边引、土引,都是四川茶引的不同类别。“四川茶引行于内地州县者为内引,行于沿边者为边引,行于土司者为土引”。〔清〕允、傅恒、张廷玉等编《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七・户部・杂赋》(影印本,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

②虽然作为实际交易的茶马,随着时世变化而不再兴盛,但茶法在驭边方面的作用始终为清人所认识,在此涵义下对“茶马”一词的使用延续至晚清。如:“(光绪元年乙亥公六十四岁)五月索思诺福斯齐等五人至,公以礼接见……询以外间传俄与英有约之事,俄使答,英人叵测,俄与中国从无交兵之事……又言此行意在请由内地开通茶市径运陇边,公念俄已于恰克图通商,此请径销茶引正可杜私贩,自我定厘税章约,挽回利权,收茶马驭边之效,遂许其边事定后徐议”。“书牍是年与刘岘庄书……察其来意,实奉其国主之命而来,闻甘肃近事,知我国有备,度无以挠之,则惟有通茶市取羸一策,然此策如行,则亦中国之利,亦不失茶马驭边之策”。〔清〕罗正钧《左文襄公年谱》卷七(清光绪二十三年湘阴左氏刻本)。又如:“自中马既停,中国无所资于外番,诚能视其向背以为通禁,则可以制其死命,又边引之课无多,非盐利上佐度支者比,筹国者不必言茶利,诚思所以用茶,则茶固国中之大利哉”。〔清〕王庆云《石渠余纪》卷五(清光绪十六年龙璋刻本)。

③清史馆中,于《食货志》目下设茶法,编纂者为协修姚永朴。《清史稿》刊印转数次,百余年间海内外形成了数个版本,不同版本之间,《食货志・茶法》文词略有不同。本文采用博物院馆藏清史馆档案《清史食货志・茶法》(212000045、212000046)作为讨论底本,此为民国年间清史馆姚永朴所纂原稿,较之今日通行的《清史稿》版本,能更准确地反映编纂原貌。稿本题“协修姚永朴”,用“清史馆”笺,212000045封面贴条“待酌”,盖红章“对”,应系纂修工作本,封面上注“丁”字,应系入库登记;212000046封面右上角写“已钞”,右下角“廿库亨复钞”,应系誊抄底本。两份档案文字基本相同。

④关于各茶法档文字的比照对勘,将另撰文研究。

物资以达控驭边疆番族之效。《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删去了上文所述《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中关于当朝茶马之政的评述文字,以此句收束全文:“二十二年,严茶斤出洋之禁。谕曰……永禁出洋贩运,有私出海口者治罪,茶叶入官。漏税事小,通夷事大,不可不实心实力、杜绝弊端也。圣谟广运,慎始防微,意至深远矣”。〔14〕茶引制度下,各地茶叶产销批验都有特定路线,此为嘉庆二十二年,针对皖商贩运武夷茶至粤地严申禁令,不得出海贩运而须于内河行走。不按规定引地路线贩茶,茶商的初衷为规避关卡赋税,然国史《食货志・茶马》辑录上谕,直言此为小事,而需上下官员都杜绝的,是“通夷”之患。严格茶引制度的要旨不在于稽查偷漏税额,而在于防患商民私通外夷。“圣谟广运,慎始防微,意至深远矣”,是国史馆纂修时对皇帝谕令的评论,因其居于全文末句,亦可视为此次国史纂修中对前朝茶法总体评价的点睛之笔。

《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继承《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对茶马之政的许多记载,同时大大强化对茶引制度的记载,其意涵颇为统一。清初茶法中最急迫的任务是茶马之政,奠定了清代茶法不仅是针对商业的律令,更是直接关联战备物资、边疆安定的军国大计的重要角色。此后,虽然茶马交易不再繁盛,但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沿用“茶马”之名,亦延续了这种对茶法的定位②,其对茶引等制度的详备记载,重点不在获取茶课等财政经济意义,更多在于保障茶叶这一特殊物资的有序流通,特别是制裁作乱边地、防范“通夷”之患,以达到边疆稳固、四境安定之效。茶法被赋予的这种政治性战略性色彩,正是清国史馆纂修《食货志・茶马》所体现的对当朝茶法的一贯定位。

二、清史馆《食货志・茶法》纂述重心的转移

民国清史馆中,姚永朴修纂《食货志・茶法》③,部分沿袭了清代国史馆编纂《食货志・茶马》的篇目结构,亦有许多文句直接沿用了国史馆《食货志・茶马》原文。④在承袭前朝国史论述的基础上,对于上述茶法描述重点却发生了变化。

(一)削弱对清代茶马之政的记载

清史馆纂修清朝茶法,定名《食货志・茶法》,实属另开新篇之举,不仅从名义上不再使用“茶马”二字,更是大量删减了国史馆《食货志・茶马》对茶马之政的记载。兹以上节所列关于茶马的诸条记事为例,对比清史馆《食货志・茶法》对清茶马之政的记载如下。

(二)关注茶法的财政收入

国史馆《食货志・茶马》言及茶法,重点在制度周详及其政治性内涵,清史馆则转而体现出更多对于茶法财政收入的关注。

对于《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所记多条茶引制度相关事项,《清史食货志・茶法》或是删减,或是简略言之,仍以上节所列语句为例对比如下。

十三年,定甘肃应征茶封。每年以二成征收本色。八成征收折色,甘商领引照茶,每百斤以五十斤为官茶。交甘省官库,以五十斤为商茶,听商人运卖。凡商买湖广茶斤,由陆路运回者,自陕州验引,潼关厅称盘。由水路者,自襄阳府验引,汉中同知称盘,俱截存引角,填给由单,赴巩昌茶厅查照,拈定司分营销。其宁夏商人之贩浙茶者,验截于潼关厅。榆林商人暨神木官差之贩楚茶者,验截于襄阳府,徽商之贩饶州茶者,验截于九江关。川商之行打箭炉边引土引者,验截于荥经县、天全州。行松潘厅之边引者,验截于汶川县。……各省行过残引,皆定于领新引时投缴十三年,定甘肃应征茶封每年以二成收本色,八成收折色,并申明水陆各路运商验引截角之法,折及安徽、浙江、四川、云南、贵州

令商贩引茶营销江苏地方者,各属于茶市毕后,查明商引删去

二十二年,严茶斤出洋之禁。谕曰……永禁出洋贩运,有私出海口者治罪,茶叶入官。漏税事小,通夷事大,不可不实心实力、杜绝弊端也。圣谟广运,慎始防微,意至深远矣二十二年谕……永禁出洋贩运,有私出者治罪,茶叶入官

从表中可见,国史馆《食货志・茶马》所记叙的茶引相关额引、增减引数、残引收缴及吏治考核等等,在清史馆《食货志・茶法》中被大量删减。突出体现国史对茶法立意要旨的两则记载,康熙末停发川省边土引,及嘉庆严茶斤出洋之禁,前者被完全删去,后者则删去点题语句,蕴含在这些记载中的茶法政治性战略性意义也被削弱。

茶引与茶课①两位一体,国史馆与清史馆茶法叙述均在开篇有总括之论,颇能体现二者对茶引课的认识差异。《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表述为“唐张滂奏请税茶以待水旱之阙,德宗从之,沿为国赋,制与盐等矣”。〔15〕《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表述相近,“自唐张滂奏请税茶,以佐度支之匮。德宗从其议,历代沿之,定为额课,赋与盐等矣”。〔16〕历朝茶课与盐课所得岁入都很难相提并论,此处“制与盐等矣”,“赋与盐等矣”,并不是指岁入数目,而是盐茶两项税课制度相似,重要性不分伯仲,虽岁课差距甚大,但终以一“等”字论之。清史《食货志・茶法》则谓:“综而观之,茶之与盐,办法略相似,惟盐为岁入大宗,非茶所能及,故掌国计者,第附于盐而总核之。其始但有课税……及咸丰以来,各省次第行厘……未几收数复绌,据宣统三年预算表所载盐茶税共四千六百三十一万二千三百五十五两有奇。除盐税四千五百万两有奇,其余为茶税者,特一百三十余万两而已”。〔17〕虽然认为盐与茶办法相似,但盐课收入远非茶课所能及,所谓“第附于盐”,“收数复绌”,“特一百三十余万两而已”无不体现出清史馆编纂茶法时,认为其在岁入中贡献甚少的观念。从国史馆到清史馆,茶之于盐,从一“等”字转为一“附”字。清史馆编纂清代茶法,茶引制度记载被减省,茶法的经济层面意义得到更多关注。

(三)增补出口茶叶内容,为清代茶法赋予新色彩

清史馆《食货志・茶法》浓墨重彩地正式书写清代出口茶叶,并为茶法赋予了新色彩。《食货志・茶法》开篇即将清代茶法分为两个时代:“盖嘉庆以前行茶事例,其略如此。厥后泰西诸国通商,茶务遂因之一变,其市场大者有三:曰汉口,曰上海,曰福州。汉口之茶来自湖南、江西、安徽,合本省所产,溯汉水以运于河南、陕甘、青海、新疆,其输至俄罗斯者,皆砖茶也。上海之茶尤盛,自本省所产外,有湖广、江西、安徽、浙江、福建诸茶。江西、安徽红绿茶多售于欧美各国,浙江绍兴茶输至美利坚,宁波茶输至日本,福州之红茶多输至美洲及南洋群岛。此三市场外,又有广州、天津、芝罘三所,洋商亦麇集焉。……彼泰西商务虽盛,苦非其土所宜,不能不仰给于我。我国用此浸浸乎遍及全球矣”。〔18〕截至嘉庆之前,茶法以产茶之地、司茶之官、行销之法、岁征之课分叙,继承国史馆论述较多;嘉庆以后,诸国通商,清史馆记载下的清代茶法变为以三大市场为中心,且这些市场都因其在茶叶外贸中的重要角色而获得关注。“不能不仰给于我”,“遍及全球”作为清史《食货志・茶法》的开篇文字,奠定了清史馆以出口茶叶作为纂修清代茶法重心的重要基点。

对于晚清以来华茶出口,清国史馆几乎不曾涉及,就其纂修体例而言,亦很难记载出口茶叶:向无“洋”“泰西”之谓,概以“番”“夷”笼统指代。清末国史馆纂修《皇朝食货志・茶马一・道光元年至光绪元年》《皇朝食货志・茶马补一》,与清史馆开馆、《食货志・茶法》纂修相去不足十年《皇朝食货志・茶马一・道光元年至光绪元年》首页注明“道光元年至光绪元年,六月十三日,八开,协修官王震昌纂辑,纂修官汪升远覆辑”,协修王震昌、纂修汪升远二人姓名首见于《清实录》光绪三十三年:“二甲庶吉士……汪升远、张祖荫、张濂、范之杰、王大钧、张家骏、龚元凯、徐谦、吴增甲、王震昌……均著授职编修”(《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另有《大清宣统政纪(附录)・宣统三年十二月上》“翰林院编修王震昌等奖叙有差”。由此可推测,此二稿《皇朝食货志・茶马》纂修时间不早于光绪三十三年。,却描绘出极为不同的历史图景。国史馆两份稿本对于华茶出口几乎不曾涉及,清史馆《茶法》却大书特书。例如,对光绪十年茶法,《皇朝食货志・茶马一・道光元年至光绪元年》《皇朝食货志・茶马补一》无记事,而《清史食货志・茶法》载:“光绪十年,谕户部统筹财政开源节流事宜,寻奏二十四条,于茶法略言。据总理衙门单开光绪八九等年出口茶数,多至一万九千余万斤,查道光年间英国所收茶税,约计每百斤收税银五十两,而我之出口税仅纳银二两五钱,不及十分之一。今拟设法整顿茶课,或照甘肃茶封之例,每五斤征银三钱,就园户征收增课既多,而洋人无所借口,或照宁夏延榆绥等处茶引每道征银三两九钱之例,于产茶处所设局验茶发给部办茶照,每照百斤,共征银三两九钱,经过内地关卡另纳厘税验照盖戳放行,不准重复影射”。〔19〕此为茶法中践行开源节流事宜,提出的主要办法是增收茶课。对光绪十二年茶法,《皇朝食货志・茶马一・道光元年至光绪元年》仅记载“十二年,奏准晋商在理藩院领票,诡称贩货运销蒙古地方,其实私贩湖茶,侵销新疆南北两路,到处洒卖,一票数年循环转运,漫无限制,逃厘漏税,取巧营私。以后领票注明不准贩运私茶字样,如欲办官茶,即赴甘肃领票缴课完厘与甘商一律k理,傥复运销私茶,查出将货充公”。〔20〕虽此时西北茶法已改茶引为茶票,但“一票数年循环转运”系违法行为,仍与茶引制度先后相承,而《清史食货志・茶法》在袭用这段文字之外,增补“是时泰西诸国嗜茶者众,日本、印度、意大利艳其利厚,虽天时地质逊于我国,然精心讲求种植之法,所产遂多,盖印度种茶在道光十四年至光绪三年乃大盛,锡兰、意大利其继起者也。法兰西既得越南亦令种茶,有东山建吉富华诸园,美利坚于咸丰八年购吾国茶秧万株,发给农民,其后愈购愈多,岁发茶秧至十二万株,颇足供其国之用。故我国光绪十年以前,输出之数甚巨,未几渐为所夺。”〔21〕此为对国际茶叶新形势的记载。今存国史馆《食货志・茶马》无宣统年间茶法事,而清史馆《食货志・茶法》则以如下文段收束全文:“盖我国自昔视茶为农家余事,惟于隙地营之,又采摘不时,焙制无术,其为他人所倾,势所必至。光绪三十三年,茶叶公会以状陈于度支部,而税务司亦以茶税减少为言,于是奉旨筹整理策。宣统初,农工商部遂有酌免税厘之议。汉口、福州皆自外国购入制茶机器,且由印度聘熟练教师,江西巡抚又筹款贷与茶户,自是销入欧洲及北阿非利加洲者,乃稍畅旺。夫吾国茶质本胜诸国,往往涩味中含有香气,能使舌本回甘。泰西人名曰胆念,他国所产鲜能若此,故日本虽有茶必购于我,和兰今译“荷兰”。使臣克罗伯亦言爪哇、印度、锡兰茶皆不如华茶远甚,然则奖励保护无使天然物产为彼族人力所夺,是不能不有望于今之言商务者”。〔22〕痛陈华茶衰落之势,记载包括减免税厘、引入制茶机器、聘请外籍茶师、贷款于茶户等诸多茶业新政,力求振兴,并指出即便在国际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前提下,华茶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良品质,此恰与开篇“彼泰西商务虽盛,苦非其土所宜,不能不仰给于我。我国用此浸浸乎遍及全球矣”相呼应。所谓“然则奖励保护无使天然物产为彼族人力所夺,是不能不有望于今之言商务者”,是极为恳切的呼吁。民国年间,再无“圣祖皇帝”“圣谟广运”,茶法从“供民食,裕国用,恤商本,筹边饷”和“漏税事小,通夷事大”转为商务兴茶,并具有了借发展茶业振兴民族的使命。

由上可见,清史馆纂修《食货志・茶法》是对清代茶法的重新定位。清代茶法的内容及其内涵被重新界定,茶马、茶引等国史馆纂修的重点,在《食货志・茶法》中内容被删减、意义被削弱,出口茶叶成为清史馆纂修清代茶法的重点。更重要的是,对茶马、茶引制度的淡化,对晚清以来出口华茶的形势、挑战、呼吁等诸种叙写,意味着茶法的内涵从关系军国大计的政治战略层面转向了大力发展茶业振兴民族的商业层面。

三、清史馆《食货志・茶法》纂修的历史语境

清史馆较之国史馆,编纂重心转移,对清代茶法进行了重新定位。理解纂述重心变化的缘由,正可以进一步了解清史馆《食货志・茶法》论述的意义与价值。这反映了民国初年清史馆的具体历史情境下,纂修者所感受的时势,也显示了纂修者对此情势的反应,乃至凝聚了他们的心绪。清史馆《食货志・茶法》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论述。

(一)国史馆到清史馆:纂修体例

上述清史馆《食货志・茶法》与国史馆稿本的对比,可见清史馆纂修虽继承、沿用了部分国史馆稿本,却在内容、立意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清末国史馆稿本与清史馆稿本相比,面对同样切近的现实却记载了极为不同的内容。清史馆与国史馆纂修体例不同是重要原因。

国史纂修有严格的史料来源,编纂者不可私撰。“清代国史馆不论修国史还是其他史籍,都将搜集资料放在首位,并有明确的制度。选材范围:本纪,以实录为本,起居注等辅之;列传、表,以‘内阁所存上谕原片,并外纪、丝纶、军机处所存之月折、廷寄、议复、译汉、廷寄剿捕’等为主,各衙门咨报的材料为辅;志、表,兼取各衙门咨送的资料和上谕等档案。选材方法:首先是从官方档案书籍中查找抄录;其次是通过内阁、理藩院、兵部等衙门向中央和地方各级衙门咨取,然后编制史料长编。”“长编的排纂次序是,‘首载上谕,次外纪,次月折,次廷寄,廷寄剿捕,其丝纶则载于逐日之未。各条俱用朱印标识于上’。(《国史馆档》,全宗代码11,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卷1)现存国史馆档中,有大量的长编档档册,从中可以看出,国史馆编纂人员相当多的时间是编纂史料长编。”(邹爱莲《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清会典》与《清实录》等官方正史文本,今天可见的茶马档中尚有“茶马事迹”两册,即是纂修茶法之前,从会典、实录中采择相关史料,编为长编,此为纂修者开始工作时所依据的基本材料。清史馆开馆时广泛征书,但不再严格地仅从官修史书中汲取材料。清史馆“茶法”对光绪末年以来茶叶出口受挫、各国所产增多的时代背景叙述,在清官修史料中皆不可得。从史料来源来看,清史馆比国史馆限制更少,为新的表述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这种不同的自由度还体现在纂修过程中。清代国史馆制度规整,体例严明参见年《国史馆及其档案》,《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秦国经、高换婷《清朝修史与〈清史稿〉编纂研究》,《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邹爱莲《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王记录《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等。:“向来满汉总裁各一员,满汉副总裁各一二员不等。如遇缺出,特旨简派大学士、尚书充总裁,尚书、侍郎充副总裁……应行恪遵面谕”;满、汉、蒙提调“掌章奏文移,治其吏役”;“总纂、纂修、协修各任纂辑之事”;内阁中书兼充校对“掌校勘之事”。纂辑“必细心搜讨,详加考核,以求完备。初辑者不宜拉杂,复辑者不得敷衍了事”。《国史馆档》,全宗代码11,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邹爱莲《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一份《食货志・茶马》,虽仅数千字,却需经层层审阅不断推敲,今日茶法档中尚可见当日覆辑者等人所批签注,最后上至当朝皇帝御览,方为定稿。无论是从其编纂人员的任命,还是编纂环节的严密,都决定了国史编纂规矩严整,体例庄重。相比之下,民国赵尔巽主持的清史馆,面临改朝换代,国史体例不再被严格遵守;且清史馆组织颇为松散,“史馆编纂人员均不住馆,所撰稿件,定期交馆,一般是‘两月一课’。”〔23〕“虽议有体例,而无总阅之人,总纂与协修等皆无联络统系,故人自为政,总纂与协修实平等,稿之能用与否,无人过问”。〔24〕虽后有统稿之议,但政局动荡,经费无着,馆务基本停止。处在这种情形下的《清史食货志・茶法》纂修,相较此前数次国史馆《食货志・茶马》纂修,表述空间较大,编纂自由度较高,其纂修成果,受到纂修者个体而非史馆体例的影响更大,如此一来,编纂者的背景及其所处环境,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姚永朴史学观念对纂修清史馆“茶法”的影响

姚永朴姚永朴的史学思想,已有研究者进行梳理,如董根明《关于姚永朴〈史学研究法〉的认识》,《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朱杨《姚永朴史学方法再探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但结合姚氏史学著述与修纂实践的研究,尚有较大拓展空间。姚氏之外,不少桐城中人都受聘入清史馆参与纂修,本文囿于篇幅及主题所限,着力于姚永朴纂修《清史食货志・茶法》稿本,及其入馆之前史学研究核心文本,尝试勾勒姚氏编纂《清史食货志・茶法》时的思想底色。至于姚永朴编纂的其他志书,以及更广阔视野下桐城诸人对清史稿纂修的影响,还有待学界日后深入探讨。(1861-1939),安徽桐城人,字仲实,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据董根明《关于姚永朴〈史学研究法〉的认识》。1912年任教于京师法政学堂,授课内容后形成教科书《史事举要》;1913至1914年,任教北大;1914年受聘进入清史馆。据朱杨《姚永朴史学方法再探析》。

在清史馆中,姚永朴主要承担《食货志》部分的纂修工作,除了茶法,还纂成《食货志》中《盐法》等篇目,反映出与其编纂《茶法》极为一致的经世色彩。其所纂《盐法》,篇末痛斥清末以碜咚窖沃弊病:“奉天之大连、旅顺,吉林之长春,有日本盐;吉林之珲春、延吉,有朝鲜盐;黑龙江之满洲里、黑河,吉林之东宁,有俄罗斯盐;广西之镇南关,云南之蒙自,有法兰西盐……是皆因吾之业,为彼之利,治盐政者,将何以善其后耶。”姚永朴《清代盐法考略――清史稿食货志之一》,《安徽大学月刊》1933年第1卷第6期。(清史馆《盐法》档案亦存于博物院,此处暂采纳民国期刊文本)此一句收束全文,与其所纂《茶法》篇末如出一辙。

姚永朴在编纂《清史食货志》时的史学观念,在《史学研究法》一书中以更为理论化的方式呈现。此书记载姚永朴在受聘入清史馆之前一年的授课内容,是对于姚永朴参与清史编纂时史学思想极为真切的反映。其述史义时特别论及“爱国”“保民”:“由合群之心推之,又可得三义:一曰爱国,此其义盖本《春秋》传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与讳国恶诸语……一曰保民,……要非主于正德利用厚生,而欲以政之养民者合其群也”。〔25〕姚论及史之志书,强调其“考兴衰、审沿革”之“资治”功能,“经学家为万世计,所重在立人极,故不能不别白而定一尊;史学家为一时计,所急在适世用,故不能不节取以存众善,其有补于世则一,学者心知其意可也”。〔26〕将述制度沿革、善恶作为正史中“志”的要义:“吾尝考史之所以能资治者,盖有二:一曰考兴衰,一曰审沿革,兴衰之分,在于政治之得失,在正史则纪传多言之……沿革之分,由于制度之善与否,在正史则志多言之……不审沿革,则郡县何以异于封建,阡陌何以异于井田,科举何以异于宾兴,召募何以异于治赋,不能知也”。〔27〕姚氏所指,于梳理制度沿革之上,更添一层评点“制度之善与否”之意,记述之上,还需由史家品评制度兴替中所见高下。

姚永朴将反映时代需求、裨补时事所急,视为史学家的重要使命。编纂《清史食货志・茶法》时,削弱茶马、茶引制度等内容,强化茶叶出口相关纂述,这种对清朝茶法历史的描绘,意在“适世用”,身处国运衰微、内外交困、茶政衰败的时代中,关切国运经济,渴望振衰起弊,振兴中国茶业。姚永朴在其时代中并不孤独,不仅因为经世致用已是士林风尚,更因为振兴茶业在当时呼声甚高。

(三)振兴茶业是晚清以来的时代呼声

晚清征收厘金开始,茶厘收入虽不及盐厘,但作为裨补岁额、供应军费等开支的经费来源之一,较之征厘之前的茶税茶课,无疑增幅巨大。有关茶厘所获历年数额,为一专门课题,本文在此不多做讨论。可参考罗玉东《中国厘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周育民《晚清厘金历年全国总收入的再估计》,《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且晚清以来,茶叶成为出口最大宗商品之一鸦片战争前茶叶每年平均出口350,000担,居各种出口商品数量之首。据《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出口和进口商品估计平均量值》(资料来源:英国外交部档案F.o.228/32),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58页。,远销各国,在外资“洋货”几于统领市场的时代背景下,茶叶成为当日我国难得的独具优势、有称雄各国实力的特殊商品。清末,一度称霸各国市场的华茶,面临日本、印度、锡兰等新兴产茶地的竞争,销路一落千丈。在如此巨大的落差下,清末民初,清廷中央到各省大员,从政府提倡到民间施行,社会各界纷纷呼吁、探索振兴茶业。

诸种探索实践,较为集中地体现出两大导向。其一为提高茶业收益。光绪二十五年,张之洞在《饬商务局劝茶商购机制茶札》中,力倡机器制茶,“务期议有端倪,如有须官力维持保护之处,本部堂定必竭力扶持。倘商人集股不足,本都堂亦可酌筹官款若干相助,以期成此盛举”。〔28〕1905年清廷商部制订《改良茶业章程》,从种植茶树到焙制茶叶等各环节改良、规范技术,札行商会,刊发茶户实施。〔29〕1909年农工商部拟与各省合力组织一茶业总公司,“改良一切种植烘造之法,俾得销路日增”。〔30〕1909至1911年间,四川峨眉县、江西义宁州、广东、浙江、安徽六安霍山屯溪、江苏南京等地相继开设茶务讲习所。〔31〕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赵尔巽之弟赵尔丰(时任川滇边务大臣、四川总督)亦在川边地区组建边茶公司、筹设茶务讲习所,整顿川边茶务。参见田茂旺《论赵尔丰在川边的茶务整顿与边政建设》,《西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茶务讲习所推广科学种茶旨在提升茶叶质量,机器制茶代替手工制茶可大大提升制茶效率,设立公司取代旧有的园户茶商可加强对产销各环节的综合调度,有利于资源配置,等等,都意在设法提高茶叶产量与质量,打开市场尤其是扩大出口销量,进而增加我国茶业收益。其二为学习他国茶业技术和管理。光绪二十三年《农学报》记载福州茶商赴印度学习制茶技术:“今福州商人至印度学习制茶,归用机器试焙,西人啧啧称之”。〔32〕1903年《大公报》比较中国园户式茶业与印度锡兰公司式茶业,劝设茶业公司:“考印度锡兰产茶之处,茶树皆属公司,自培养、采摘以及制造、装箱无一而非公司之事,自可无一而不用机器。中国则园户茶商截分为两途,产茶之园户既星散而无统率,业茶之商人亦凑合而无恒业。园户草率制成而售于茶商,茶商亦遂仓促贩运,赶急求脱。不但不能用机器,即人工制法亦并未讲求”。〔33〕1905年,两江督周馥命候补道员郑世璜率团8人,赴印度锡兰考察茶务。〔34〕我国传统茶叶种植加工以园户为主,采摘、焙制速度及质量不及他国利用机器生产、公司经营等所得,出洋考察,引进新兴产茶大国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是当日茶业的一大趋势。

对于清史馆《食货志・茶法》而言,正因有这样社会各界纷纷关注茶业改良的现实,其所记载的茶法就不仅仅是官方的、由中央统一调度的诸条令,而成为中央到地方、政界到商界多方位的举措,上述此类举措直接被“载入史册”,茶叶公会、农工商部、地方大员等各方措施被一一记入清代《茶法》中。而这些探索实践的导向,亦直接影响了清史馆纂修清代茶法的基调。处于新的时代形势下,提高茶业收益成为茶法变革的方向,茶法在经济、商业层面的内涵和任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有“茶之与盐,办法略相似,惟盐为岁入大宗,非茶所能及,故掌国计者,第附于盐而总核之”。〔35〕这种对茶法重要性的重新界定,并直以通商前后划分清代茶法的时代,特别关注华茶在世界市场的交易流通情形。另一方面,短短几十年内,本为我国特产之茶叶沦为反求诸他国,华茶衰败,各方纷纷向新兴产茶国学习,清史馆《食货志・茶法》除记载了这些举措外,特意强调“夫吾国茶质本胜诸国”,即便泰西制茶技术高超,但茶质依然不敌我国,这种纠结与矛盾的心态,正是来源于当日华茶衰敝、苦求变革的沧桑现实,这种现实直接导致了《食货志・茶法》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振兴呼吁,即“然则奖励保护无使天然物产为彼族人力所夺,是不能不有望于今之言商务者”。〔36〕

四、结论

本文从比对国史馆《食货志・茶马》系列档案与清史馆《食货志・茶法》稿本出发,梳理清史馆《食货志・茶法》对清代茶法的重新定位。通过本文研究,可知清史馆《食货志・茶法》是在清末民初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基于清史馆不同于国史馆的体制,加之纂修者本人的思想底色,对于茶叶这一昔日中华大宗出口、当日却不敌他国的特殊商品,从革新茶政、振兴茶业出发,编纂立意着眼于茶法在商务、经济层面的内涵,赋予其振兴使命。这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发出的声音,相较于国史馆《食货志・茶马》,清史馆《食货志・茶法》虽是在清朝覆亡后对有清一代数百年茶法的纂修,但却是具有清末民初十余年间突出的时代性的文献,其对清代茶法的叙述,是处在清末民初华茶衰落背景下,带有史学经世的主观意图,重新解读清代茶法所得产物。不论是从事实记载层面,还是从观念认识层面,清史馆《食货志・茶法》对清代茶法的表述都与国史馆《食货志・茶马》颇有不同。今日征引清史馆《食货志・茶法》为清代茶法历史文献时,需充分认识到这一文本的源流与性质。清国史馆所成《食货志・茶马》三期稿本,作为清廷中央主导下对本朝茶法的记述总结,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有待日后研究进一步拓展。

虽然诸多已有研究已旁征其他史料予以参补,但清史馆《食货志・茶法》作为相沿已久的清代茶法重要基础史料,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今日对清代茶法的认知。统观清代茶法,晚清以来对外出口的茶叶,只是几百年间清代茶法丰富内容中的一个侧面;而通过茶叶获取税收,无论是境内商品税,抑或是出口关税,并非当日清代主政者订立诸项茶法制度的首要用意。清代茶法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当下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亦欠缺基本研究。基于更全面的史料,立足清代的v史视角研究清代茶法,是日后需要不断推进的功课。

〔参考文献〕

〔1〕〔2〕〔3〕〔4〕〔5〕〔6〕〔8〕〔15〕原纂本清史食货志・茶马〔B〕.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文献编号:故殿003249).

〔7〕〔9〕〔10〕〔11〕〔12〕〔13〕〔14〕〔16〕增辑本清史食货志・茶马〔B〕.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故殿003406).

〔17〕〔18〕〔19〕〔21〕〔22〕〔35〕〔36〕清史食货志・茶法〔B〕.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212000045).

〔20〕皇朝食货志・茶马一・道光元年至光绪元年〔B〕.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212000107)

〔23〕邹爱莲,韩永福,卢经.《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J〕.清史研究,2002(1).

〔24〕朱师辙.清史述闻:卷14〔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25〕〔26〕〔27〕姚永朴.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姚永朴史学研究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67,171,167.

〔28〕饬商务局劝茶商购机制茶札〔J〕.农学报,卷78.

〔29〕〔31〕苑朋欣.商部――农工商部与清末茶业的振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

〔30〕电商组织茶业公司〔n〕.大公报,1909-11-16.

〔32〕鄂茶亏本〔J〕.农学报,卷4.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一案三板五段有效性实践感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20-02

如今的历史教师正努力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等几个转变。

但在现实的历史课堂中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历史教学目标把握不准,课堂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脱离课堂教学实际,只求热闹,不问实效。

(二)课堂组织形式较单一,要么以讲授为主,要么运用多媒体辅助过了头,一节课都在视频、音频、屏幕间转换,要么活动太多,场面热闹,实效不强。

(三)教学中未能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或是预设太多挤占生成时间,导致课堂缺乏教学机智及艺术性,或是生成过多影响了预设目标的实现,导致课堂的随意性甚至偏离教学中心。

中学历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承担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任务,但课时紧,任务重,教学难度比较大。学校为了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一案三板五段”课堂模式,有利于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增强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情操。

一、“一案三板五段”教学模式体现有效教育理念

本文着眼于论述在有限的课时里,借鉴mS―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通过“一案三板五段”课堂模式,提升历史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一案三板五段”模式是由“一案”、“三板”和“五段”组成,分别是:

“一案”即使用导学案。

“三板”即板书三方面信息。教师在前板写上三方面信息,一是本节课题;二是本节课型(探究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三是本节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五段”即完成一节探究课的五个环节。

第一段“复习旧知”,即简单复习学过的内容,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起到承上启下作用,该环节约3分钟。

第二段“解读目标”,即老师对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解读,明确本节重难点,特别是指出跟高考的关系。该环节约2分钟。

第三段“自助学习”,即组织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包括独学、对学、组学,要求学生识记本节的基础知识。该环节约15分钟。

第四段“群学突破”,即展示探究成果。主要是通过学生展示,即由各小组把答案写到本组展板上。该环节约15分钟。

第五段“达标测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所学重要知识点,该环节约5分钟。

mS―eepo有效教育理念认为:要想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以“情景故事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需要对关键项强化3至5次,以做中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5至7次,多要素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需要对关键项强化9至12次,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教法一般需要对关键项强化17至25次”。“教学活动中动静转换的生理心理时间不是40至45分钟,而是7至13分钟。教师在备课中每7至13分钟原则上需要安排1次动中学的时间。其中,动态中学习的时间一般占静态学习时间的10%至30%”,“动静转换不是目的,目的是恢复学生学习的精力和体力”。

在“一案三板五段”模式下,学生在独学、对学、组学中分别可以得到一次强化关键知识的机会。在群学环节,由于一个班往往分成6至9个组,每个组都安排有利用关键知识的探究题,点评时就相当于强化1次,这样强化了6至9次。“达标检测”环节,其实是把关键知识点化为选择题,根据题量的多少(一般有5道题),也相当于强化相应次数。加上下一节课的“复习旧知环节”,关键历史知识点可以在几种学习状态下灵活转换,强化了15至18次。

所以,“一案三板五段”课堂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一案三板五段”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案”

第一步,科组长开学时把备课任务及备课内容分配给本基组每一位老师,每位成员均承担一定的备课任务,即为主备人;第二步,主备人提前一个星期把自己编制出来的导学案初稿打印给本基组每一位老师,各位老师可以在初稿上写意见或建议;第三步,各基组定一个时间、地点,由主备人说课,各基组成员根据预先看过的初稿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大家意见不统一之处要进行协调好;第四步,主备人根据集中讨论的结果,修改导学案,形成定稿,交文印室印发,保证学生人手一份。

以往老师写的教案只是老师自己了解而已,学生不太清楚一节课自己具体要做什么。导学案是师生一节课教学活动的剧本,不仅是老师知道流程,学生也了解具体操作过程,这样就避免了空洞性。

如北师大版历史必修1第1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导学案设计提纲如下: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知识梳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合作探究一】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区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有什么区别?

【合作探究三】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达标检测】(设计5道选择题)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三板”

我们知道,课题是一节课的标杆,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了方向目标;课型的标注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发挥,使其有侧重地开展教学活动;展现学生较在意的小组得分,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如上北师大版必修1第15课时,老师在前板上写出课题“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另起一行写课型“探究课”。至于各小组得分情况可另外在墙上挂一块小板,写上小组名称、打分项目(如复习、独学、群学、点评、检测等环节)。

(三)历史课堂教学的“五段”

第一段“复习旧知”,一般老师设两三个小问题,各小组把答案写到本组展板上,实时打分,并引出新课的学习内容。

如北师大版必修2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可以设计三个小问题:(1)井田制出现于哪个朝代?(2)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3)农民与奴隶有何区别?

第(3)个问题就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点燃了学生的热情。这样,“通过精彩的导入设计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对新的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段“解读目标”,需要老师博览群书,多接触一些高考试题,以驾驭本环节课。

如上北师大版必修2第1课,除提一下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外,可以指出2007年高考广东题、2009年高考辽宁题、2010年高考浙江题等都有本节内容,这样学生懂得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在心理上期待。

第三段“自助学习”,基础知识梳理,最好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填写重要的关键词,约15个。此时老师巡堂,督促学生,提高效率。当学生基本完成时,老师提醒学生对导学案中的探究题进行讨论并形成文字。此时老师要善于发现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第四段“群学突破”,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板书的版面、字体、速度等。接着,老师安排别组进行评判,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质疑,老师认为必要时可快速补充。老师还要牵头确定各组本环节得分,吩咐相关人员记录清楚,以备评价小组使用。

如上面提到的北师大版历史必修1第1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可叫小组派代表来抽签确定主要讨论的题目,迅速把答案写到展板上,由全班对各组的答案进行评判、打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或者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从设计的探究题(最好具有开放性)讨论中达成,如本节里“合作探究一”可以让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合作探究三”可以让学生懂得各族人民之间要互相尊重。这样,“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德育工作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第五段“达标测评”,一般设计选择题,各组经过讨论后,迅速把答案写到展板上。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后,各组知道相应分数。老师根据对错情况,有选择地讲评,或叫某个小组代表发言。

以上是完成一节探究课的流程,如果是其他课型,在五个教学环节中可以灵活处理,不必一一俱全。

三、实践思考

“一案三板五段”课堂模式,促进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达到mS―eepo有效教育的要求。“在发展学生史学素养的视域中,史实教学是出发点,也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实现了。

这种课堂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本教育”理念,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各环节中体现了“动静转换”。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比较牢固,在学习中有深刻的体验,历史学科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了。

这种课堂模式下,通过探究题的开放性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历史学科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了。

各种课堂模式都会有自己的优点,也会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对立,相反,互相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起到“异曲同工”之妙,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我们的历史课堂模式借鉴了广东的生本教育、mS-eepo有效教育、河北鹰城一中的“一案三型四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总之,学校现行的历史课堂模式不仅是适合历史科,也适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冬梅.新课程教学研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

[2]王承吉.中学历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孟照彬.基本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J].人民教育,2012(13-14)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7

【关键词】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抢住机遇,敢为人先;敏锐发现,潜心研究;科学定位,厚积薄发;严谨编撰,实施研发

《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地方课程资源为主体,介绍本地方的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现代产业等。如果你喜欢历史,关注文化,注重积累,你不难发现,各地州市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请让我们看看发展中的定西吧:

定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阜民康,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这里有古老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有久远的战国秦长城遗址;这里有名享史界的新莽权衡,有誉满陇中的汪氏元墓;这里有雄伟的威远古楼,有秀美的灞陵虹桥;这里有风光旖旎的贵清秀峰,有遗世独立的首阳双冢;这里有“三王十公”的汪氏家族,有同根同祖的李氏后裔。春风骀荡,黄土开颜,如今这里已是甘肃省会兰州的门户: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建设正酣;310、312、316、212国道,天定、兰临、兰定高速建成运营;引洮工程、华家岭风力发电场工程全面建设,发挥其惠民功能。定西举全市之力实现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的宏伟目标,定西人民群策群力,改造山河,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为定西美好的明天谱写新曲,这些都是编撰校本课程的丰富资源。

我们编写《我的家乡定西》时,主编组织编写组成员认真讨论,确定编写思路和书籍应体现的特色,由主编撰写出“大纲”,并安排好章节目录,推荐参考资料。把编辑优化组合,每章由专人负责,严谨工作,历时一年半,完成校本课程的编撰和出版发行工作。

二、主编必须要有明确的编书思想和严谨的编书思路

在编书过程中,主编必须要理出明确的编书思想和思路。主编具有了明确的编书思想后,要确立严谨的编撰思路。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照自己的编书思想和整体思路,撰写出对自己思想和思路的解读文字;编撰出章、节目录;安排每章、每节的具体内容;推荐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明确要进行实地考察的内容。组织召开编写组成员会议,宣讲自己的编书思想、具体思路和要求,让成员们正确领会主编的编书意图,依照主编思路去查阅、搜集、整理、撰写材料,在主编规定时限内完成初稿,由副主编整合初稿,交由主编审阅定稿,要求配上恰当的图片,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能引导青年学生喜欢读,读后有收获,达到编书的预期目标。

三、主编要有领袖风度,倡行精诚合作、勤奋耕耘、高效工作的团队精神

一个需要带领十多位编辑成员编书的团队主编,要求编辑们在数千万字的资料中搜集、整理、提炼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已非易事;还得对很多史实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为编撰初稿做好第一手材料的准备。因此,主编必须要有领袖风度:创新、睿智、敏捷、坦诚、勤奋、合作、统筹、协调、团队、决断。凡事提前要有严密的思路,周密的计划,经过同大家协商决定后,付诸实施时,主编一定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鼓励成员们精诚合作、勤奋耕耘、高效工作。编辑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必须要具备无私奉献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编撰好自己承担的一章或一节,还要有大局和整体观念,积极向主编提出修订建议,群策群力,才能撰写出优秀作品。

四、主编要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保证书稿的审定、作序、题写书名、出版、立项、发行工作的顺利推进

编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组织团队编撰出来,还得让书中写到的内容得到大家的认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这就要以主编为中心,积极行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联系作序的领导;联系出版社,申请国家统一书号;整合书籍内容定稿;筹集出版费用,出版发行。同时要努力争取学校课程委员会及时审定立项,允许在本校相应年级发行。这一系列的统筹协调工作,是需要时间、智慧和策略的。在书稿定稿付印前,为保证书籍的质量,主编走访了定西市县(区)各行业的四十多位领导,征询他们的修订建议,对书稿的不完善之处及时作了修改。

五、编撰、出版校本课程,完成立项、发行工作后,要积极制定方案和计划实施课程,发挥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

在完成校本课程的编撰、出版、立项、发行系列工作后,重要的事情是实施课程计划。主编制定了科学、严谨、详细、实用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报请学校课程委员会批准后认真实施。我们的课程实施计划主体是:由主编承担主讲任务,在我校高一全级、高二文科班实施校本课程。主编撰写讲稿,制作课件,在校园网总控室讲座,各班学生在本班教室通过视频听讲。每次规定四个班的学生撰写作业,由编辑审阅,评定学分。在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主编和编辑成员诚恳地、广泛地征询师生对书籍的修订建议,做好修订的准备工作。通过我们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使我们的这本校本课程臻于完善,帮助青年学子真正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振兴家乡,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为我校的课程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2003.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8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模式;新思路

从2011年秋季,我校开始推行导.学.评教学模式。虽然在初期,我们进行过多次相关理论的培训,但对于新模式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随着高一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进行,对导.学.评教学模式逐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所谓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并控制教学进程,通过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其实质是要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在思考,新教学模式实施最重要的阵地是历史课堂,新模式之下的历史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课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新模式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在最初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的关注课堂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下了大功夫,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试图变传统的“满堂灌”为“满堂动”,但几个班的课下来,自己很没底,在学生所谓动起来的课堂上,学生到底掌握了什么,通过这样的课堂,我到底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正当我在起步的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困惑时,学校组织了多次培训,让我们逐渐找到了突破的方向,那就是新课程肯定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必须是以有效学习、有效教学为前提的,换言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上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在理清思路、找到方向后,围绕着课堂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我们展开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下面就本学期我的教学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学案的科学编写是保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呢?我想主要从两方面保证:其一,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其二,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即对学情的了解,以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教学设计。而做到这一切,就是要从学生的预习入手。众所周知,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有效手段,但现在很多学生对预习不重视,并且也没有掌握预习的科学方法,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学案,可以说学案是学生落实知识,教师对学情了解的重要保证。开学以来在学委和教研组长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高一历史学案在编制的过程中三易其稿,努力寻找既符合学科特点又能体现学生学习路径的方案。一稿我们注重了学科特点,但不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学习路径的指导;二稿我们设法体现对学生学习路径的指导,但又不能很好地体现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三稿基本把二者较好地结合了,但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可以说正是学案的使用以及学案编写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了保证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第一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案的编写包括四个部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导图。首先,针对每节课的课标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中学历史学习中,涉及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现象时,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时,可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再次,思维导图以三种方式完成:学案直接呈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学生独自完成。此外,教师通过学案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每一次批改学案的时候,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和鼓励。由于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较多,虽然不可能全部做到位,但每位教师都尽可能地利用批语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通过情感的交流,使学生重视这门课,重视学案的完成。

二、高效课堂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落实的根本保证

高一历史课教学各环节一定要紧凑,重点一定要突出。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课堂中设计了如下环节:教师设计精彩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环节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由于学生对历史课不是很重视,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在了解了学习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历史课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对教材的认真阅读。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从阅读方法和掌握知识内容两方面进行指导,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有时要求学生快读、粗读,有时要求学生细读、精读。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师可把思维导图呈现在黑板上,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系统化的历史知识。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一般通过学案呈现,教师可用多媒体再补充一些材料。在历史学习中引进的历史资料,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同时,历史资料的运用也是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础。资料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信息、认知的进程,教师要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但要有适时适度的观察引导。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加以引导:1、小组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上,或者在枝节问题上耗时太多,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明确当前面临的讨论任务,启发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出现某些史实上的错误。对于大多数学生认识不清的重要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而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出误区。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进行即时性评价。每位同学发言后,教师应以亲切和热情的态度,肯定或赞赏的话语,用一两句话进行点评。

三、课堂教学的落实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终保障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9

关键词:慕课互动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慕课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兴在线教学模式,具有多元互动式优势,备受我国高校教育者的关注和认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当顺应时代,尽快融入慕课这种全新的教育形式,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慕课的交互性可以称之为聚集功能,充当着“圈子”的角色,能够将众多学习伙伴汇集于一起,从而共同探索、共同学习。鉴于此,下面着重探讨慕课的互动性平台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一是可以优化英语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二是增强同伴反馈活动的教学效果。

1.优化英语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

1.1初稿的写作实践阶段

在初稿的写作实践阶段,学生可以利用所集资料素材和在交互平台上的讨论,科学地选择自己想要的写作材料,以便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列出提纲,着手对初稿进行加工。在这一阶段,运用慕课交互性平台,可以表现为两点:一是文字处理程序的复制粘贴功能,简化文章的修改过程,提升编辑效率,甚至文字检查功能还能帮助学生查找和纠正拼写错误;二是教师更便捷地监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实现高效写作教学,同时学生还可以将初稿到网络平台,让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当然,在慕课互动性平台教学背景下,不仅存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评价,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比如:在适当课堂教学时间内,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文初稿的主题思想、论据、遣词造句、语法、结构等方面提出意见,同时有针对性地附上评语。此外,同学们在一起对比初稿,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完善地修改个人的作文初稿。

1.2初稿的修改与完善阶段

通过慕课互动性平台教学,可以优化学生作文初稿的修改与完善。每位同学都把自己的作文初稿整理好以后,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把优秀作文选出来,然后到慕课交互性平台的特定空间,以供班上其他同学欣赏和借鉴,从而让他们吸取这些作文的优点,弥补自己作文的缺陷。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对优秀作文进行评价,以“点赞”形式表示自己的支持观点,最终得出大家公认的好作文。可见将慕课互动性平台融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可以灵活授课,一方面有助于活跃英语写作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学生对英文写作的积极性。

2.增强同伴反馈活动的教学效果

现阶段,作为一个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慕课的互动性优势可以增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活动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讲,这种积极影响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慕课在线平台中运用同伴反馈,可以为学习者创造一个不受时间、空间、容量限制的良好学习环境,有助于解决大规模互改、互评工作带来的麻烦。在此学习背景下,每个学生都可以十分投入地评阅其他同学们的作文,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二,在慕课互动性平台上进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同伴反馈活动,可以为反馈者提供规范化的格式指导,内容比较丰富,有力保证学生准确领会同伴对其作文评判意见的学习效果,同时增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其三,慕课互动性平台还可以建立同伴反馈档案,一方面记录同伴反馈活动的互评成果,另一方面使学生便捷查阅以住被评作文的历史记录,从而牢牢巩固大学英语写作知识。不难发现,慕课互动性平台上的同伴反馈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切实体验到学学英语写作的快乐,还能发现自己的进步,有助于增强英语写作信心。

总之,慕课与互联网技术密不可分,现已实施的大学英语慕课系列课程内容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这是慕课的魅力所在。慕课的互动性平台为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一方面,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优化英语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英语教学中同伴反馈活动的教学效果。可见慕课的互动性平台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起着积极影响作用,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慕课这一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学.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J].校园英语,2015(14).

[2]蒋艳,马武林.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导师系统:成就与挑战――以句酷批改网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7).

初中历史评课稿篇10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坚持教育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

要求全区历史教师了解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扎实学习领会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自身的师德和素养、执教能力和人格魅力。着眼新课改,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深入研究,学习《初中历史新课标》,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巧和方法,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深化推广“三步导学”创建高效课堂

强化xx区中小学教师常规质量要求落实,加大“三步导学”课堂模式推广力度。认真学习“三步导学”第四次修改稿,按要求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历史课,以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利用好听课笔记本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价和研究,努力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课堂的效益和容量,践行“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一言堂”“独角戏”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开展有效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按要求做好有关课题的研究,积极引导历史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结合我区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深化小课题研究,加强立足课堂的小课题、真问题的研究,特别突出教学行为有效性和“减负增效”的研究;开展课堂案例研究和课堂观察,分析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从无效到有效再到高效转变,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4.优化“联片教研”强化集体备课

综合分析在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历史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能,寻找差距和不足发挥牵头学校的带动辐射作用,智慧互补,成果共享,积累教研资源,实现联片教研活动的态化、规范化,推进区域教学均衡发展,确实把“每月一活动”落到实处,每次活动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安排,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有主持、有考核、有资料,使联片教研活动深入优化开展起来。学校对集体备课要加强指导、管理和考核,遵循“三备”、“四定”、“五统一”的精神。“三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主讲人,“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历史学科备课组保证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实行“中心发言人”的集体备课制,并展开小组讨论,每次主讲教师及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促进备课组整体教学实力的增强。

5.转变教研方式推广“网络教研”

全区初中历史教师都要在学校和历史学科中心组指导下尽快建立自己博客工作室并与学科中心组互联,学会上传资源、发表文章、参与评论、分享成果,要定期上传,真实原创,使网络教研得以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在今后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活动如专题评论、网上评课、教学反思、博客大赛等打磨“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全区历史教师群体成长。

5.关心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为历史教师成长和展示才华搭建平台

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引领作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从备课、上课到课下指导方面加强交流与学习,形成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的局面,给他们创造展示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发现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利用研讨会、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作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创造机会,进行重点指导和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以弥补初中历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相对薄弱,骨干力量相对缺乏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