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收起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8:01

税收征收起点篇1

一、目前灵山县个体税收征管现状

灵山县地处桂南地区,共有130多万人口,辖管18个镇,经济较为发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年来,全县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很快。从目前国税口个体“双定户”征管情况调查来看,到20__年底止,全县征收增值税总户数为3637户,货物月销售额20__元以上的户数有2924户,其中5000元以上的1059户,平均户年纳税额为2221元;加工、劳务月销售额1500元以上的户数有713户,其中3000元以上的户数有288户,平均户年纳税额为2892元。分别占征收总户数80.40%、29.12%、19.60%、7.94%。在重新调整起征点前,每月征收税额71.33万元,重新调整起征点后,每月征收税额35.83万元,较调整前减少税收收入35.5万元。按此计算,全县20__年个体“双定户”免税户增加2390户,增值税将减收入约500万元。

毋言须讳,重新调整增值税起征点,是国家实施税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既扩大内需,利国惠民,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服务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在税收政策上的关怀和扶持。但是,由于重新调整对个体户税收起征点后,目前正是这项政策与其他配套政策以及税务机构深化改革的时期,税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凸显,难免出现税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税源流失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有所不同,税源流动性和可变性也随之大大增强。就灵山县而言,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形式有:

(1)起征点的不确定性。按照我区现行对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规定是: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5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3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200元。按统一征收率3%计算,增值税纳税最低定额分别为:150元/月、90元/月、6元/次(日)。

由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的灵活性和市场剧烈竞争的冲击,生产经营状况往往发生较大的变化,税务机关对起征点就会难以真实确定,势必出现两个极端:对诚信纳税户的调整无言是加重了负担,挫伤了自觉纳税的积极性;对不诚信纳税户却提供“保护伞”和“赖账”空间。

(2)政策的偏向性。起征点重新调整后的税收政策对个体纳税人的思想、行为选择具有直接的支配、影响作用,带有偏向性,与增值税普遍征收的原则大相径庭。一般地说,税收法律以其具有强制性的力量要求纳税人按政策所规定的方式选择纳税行为。如果政策出现不公或者缺陷、漏洞,出现偏向性,那么,在利益的驱动下,纳税人可能不由自主地选择偷逃税行为。

(3)管理的失控性。由于各地税务机关管理上宽、严不一,管理员水平参差不齐,从而造成的税收流失,大量存在漏征漏管户就是管理性失控的突出表现。目前,有相当部分的纳税人只领取了营业执照,却不办理税务登记,当然更谈不上依法纳税了。有的纳税人即使办理了税务登记,但却不能自觉如实申报纳税。

(4)机制的缺陷性。本来税收征、管、查是一条管理“链”的,由于各“链”的环节职责不到位甚至脱节,加之部门之间缺乏相互配合、协调而引起了机制缺陷。较为突出的是增值税法制建设的软化和不规范而导致个体税收流失较为严重,特别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和保全措施等方面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得到有关部门特别是司法部门的配合等。真正是处在无可奈可、花落去的境地。

(5)信息的失真性。目前,普遍存在个体纳税户申报所反映的生产经营状况不真实问题,隐匿收入、少报收入,提供假数据信息,千方百计不达起征点的比比皆是。正常的情况下,税务机关无法掌握个体户经营情况,因受法律赋予的权力制约,只能按照纳税人提供的税源信息征税,由其申报多少就纳多少,必然会造成纳税行为的不真实性。因为,税务机关目前的征管手段确实难于准确掌握个体纳税户提供的真实税源信息,致使税源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被转移或隐匿,形成了“合理的规避”现象。

重新调整对个体户税收起征点后,造成政策偏向、征管失控、税源流失,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既有税收征管不力、执法不到位的问题,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根源。如果任之下去,不加以遏制,势必导致税收大量流失和蔓延趋势。该享受到这项政策优惠的个体业户,没有得到优惠,该依法纳税的个体业户,没有依法纳税。总之,这项涉及全社会政策性强的税收工作,关系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等领域,事关大局,切莫掉以轻心,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二、需要着力处理好的几个主要关系

重新调整个体户增值税起征点后,必须着力解决当前税收征管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征管中的几个主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稳妥地推进调整增值税起征点的新政策实施。重新调整增值税起征点,是进一步深化国税机关税收征管改革的需要,既要朝着这一基本目标积极迈进,又要考虑现实已经取得的成果,在巩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面向未来,积极支持改革的原则,又要坚持立足现实、稳定发展的原则。调整增值税起征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外涉及千家万户的广大纳税人,对内事关所有的税务人员,应当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出乱子,征管工作应当渐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断巩固、完善和提高,要敢于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又要积极想办法加以克服,面向未来,开拓创新,使这项新政策具有前瞻性。

(二)正确处理管户与管事、管税的关系。特别是强化税源监控作用,要强化事前管理,化被动收税为主动管税,使税务人员自觉加强对个体纳税户纳税情况的跟踪,及时了解个体户生产经营变动情况和纳税情况,经常性针对个体纳税户出现异常情况开展整治活动。对确实达到起征点的,要及时恢复征税,纳入正常管理,对不达起征点的,要及时作出豁免措施,保证政策执行的严肃性,预防个体纳税户钻空子“合理”避税。具体解决办法可通过在征收、管理、

稽查系列内部增加“户管”职责,也可按地域对纳税户进行管理和检查,把管事与管户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通过采取分类管理、划片巡查,加强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不管是否达到起征点,凡属于增值税管理的纳税人,一律纳入计算机监管,实行“免税不免管理”办法。税源的控管与日常稽查既要注意信息的衔接,也要加大查处力度,发挥制约机制,分工制衡的作用。

(三)正确处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要合理分工,加强协作,克服乐苦不均的现象。目前,征管仍然存在扯皮推诿现象,所以在征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在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岗位之间的协作机制,面向纳税人的岗位推行综合管理岗,即一人多岗或多人一岗,处理好多种业务,以方便纳税人。在人力的配备方面,应当遵循精兵简政,高效、便利的原则,实行归并合一,受理税务登记、申报征收、发票管理、违章处理、政策咨询以及其他涉税事项,在建立分工独立操作的责任制基础上,又需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灵活性,克服出现税务人员的苦乐不均和纳税人花精力办税的现象。

(四)正确处理依法诚信纳税与加强税务稽查的关系。要提高税务稽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正确处理日常检查和重点稽查的关系。在重视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强化税源控管,防止放松稽查监管的倾向性。做法是必须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基础,以计算机为依托,以查促管,确保纳税人如实申报。同时,在征收、管理环节加强对税源的控管作用,以完整性、准确性的信息为稽查选案创造有利条件,以达到以查促管的目的,并全面掌握纳税人的深层次的问题,掌握足够、准确、及时的信息,使税务稽查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从而减少调高起征点之后的强大阻力。

三、对提高个体户起征点征管几种思路

重新调整对个体户起征点后,在贯彻执行与实施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首先提高对调整起征点这项政策性的重要性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上来。特别是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把这项政策的落实作为体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使其感到肩上有压力有动力。再者,应加大个体税收征管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每季或每年下达征管质量指标,这对于加强和提高个体户起征点的税收征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加强税收法制宣传,营造诚信纳税氛围。在这方面的税收法制宣传不能按照传统的做法停留在表面文章上,要在深层次上细致上落足功夫。比如,在报纸、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开辟税收专栏,对那些诚实纳税做得好的个体户进行表彰,弘扬正气,同时也要加大反面典型的曝光,对那些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偷、逃、骗、抗税者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促进纳税人自觉纳税,如实申报,大力营造诚信纳税的浓郁氛围。

3、建立完善协税护税网络。目前基层税务机关面对的是广大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出现征管战线过长,人力不足的局面,建立一个护税协税网络显得尤其重要。因重点税源高度集中管理,收缩或整合税务机构后,大部分乡镇都不设置有税务征管机构,对没有税务机构的乡镇个体税收征管,可由税务机关委托当地街道社区或其他部门的办事机构负责代管的办法,负责本片个体纳税户的申报纳税和催报催缴工作,既减少个体户纳税成本,方便纳税人申报,又能向税务机关提供真实的纳税信息,为税务机关开展税收检查和税务稽查提供依据,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4、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征管力度。搞好个体税收征管,关键是加强税务机关的内部管理,在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上,进一步创建新的征管机制,并逐一落实到位,对税务人员管户的纳税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检查面、结案率、处罚率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对在执法过程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同时,对税务人员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不断地提高税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个体户的处罚力度也要加大,集中力量查处一批教育面宽、影响大的案件,对于某些大案要案,主管领导要亲自过问,督促查办。

5、积极推行建帐建制。目前大部分个体户不按照规定建帐建制或者不懂建帐建制,如实申报达到起征点,有一定的困难。加强个体户财务管理,提高建帐建制能力,已成为发展的需要。税务机关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协助好个体工户建账建制,从立法的角度看,应实行区别对待,对不建帐建制或建帐建制不健全,弄虚作假的,应取消其享受不达起征点的免税优惠,限期整改,对建帐建制健全的业户,应给纳税上的优待。

6、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大部分个体工商户的信息数据除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之外,在许多职能部门都能查找获得。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已成为各职能部门的共识。因而,要发挥职能部门内在的资源优势,在完善财税库银联网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与工商、劳动、质监、公安等部门的信息空间,建立个体工商户征信管理平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实施对个体工商户的有效监管,预防调整起征点后管户情况失真。

税收征收起点篇2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税收;调节

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内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人们总是存在一定的误解,从概念上来讲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更为准确。在财政学中,“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不能混用,否则无法区分税法中的一些规定。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二者的区别是:假设数字为3500,你当月工资是3501,如果是免征额,3500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块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的全额缴税,即以3501元为基数缴税。因此,我们要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做出准确理解。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历程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是针对工资薪金所得的,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经历了四次调整。1980年9月,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每月800元,减除费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2005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修改了个人所得税法,将起征点由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2007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自2011年9月1日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这四次修改,适应了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的新情况,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也更好地实现收入分配方式的公平。

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自2008年以来,物价便开始上涨,而且是幅度越来越大。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便屡创新高。居高不下的Cpi表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于是惠民减税便成为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必要之举,也是民心所向。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同样会带一些问题。

2008-2011Cpi走势图摘自要闻频道-新华08,省略。

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国家税收带来的影响

此次修改的个税提高了“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减除费用标准,将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提高幅度为75%。按照国家财税部门测算的数据,全国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纳税人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约有6000万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纳税人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全国预计年减税1600亿元,占去年全年个人所得税的1/3。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税收征收的目的出发来看这个问题。客观地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的确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但从长远看,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调整和科学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缓解个税对低收入阶层的税负压力,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而且还利于有效扩大需求、增加消费。富人有了钱就会增加储蓄,穷人有了钱就会增加消费。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明显不足。而消费量的增加是整个经济坚实发展的基础。因此,扩大消费需求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首要任务。中国要想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不仅可以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也可以从提高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做起。从这个角度说,个税调整利国利民。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引起的反向调节的问题

起征点是“累退性”的数据,不适合调节收入。起征点向上调节,造成的结果就是低收入者减税额一定比高收入者减税额要少,形成反向调节。

笔者认为,调高个税起征点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个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并不应该局限在提高现行的以个人为主体征收的个税扣除额上,而应该将个税征收的主体由现行的个人改为家庭,这样才能使个税征收更合情理、更趋人性化,也是最彻底的个税改革。假若这些问题不尽快改革,个税改革也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广大纳税人自然也不会满意。

3.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利于增强公民意识的问题

起征点越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就越少。比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那么纳税人数约可占工薪阶层的23%,而如果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那么23%的纳税人数有可能就会变成15%或者更少,这就违背了税收的最基本的公平原则,也就是“普遍纳税”的公平原则。纳税人越少越不利于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越不利于培养公民的国民意识。

税收征收起点篇3

一、分税制以来我省营业税起征点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省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经过五次调整。第一次1994年1月1日起,按期纳税的月营业额:城市400元,县城、镇300元,农村2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50元。第二次调整为2003年1月1日起,按期纳税的月营业额:城市为2000元,县城、镇为1500元,农村为1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第三次为2005年7月14日起。为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县城、镇和农村的按期纳税人月营业额由1500元和1000元统一调整到3000元,城市由2000元调整为5000元,第四次为2009年1月1日起,按期纳税的月营业额统一为5000元,按次为每次100元。第五次为2011年11月1日起,将按期的纳税人月营业额调整为20000元,按次的调整为500元。

起征点的调整,对税务部门现有个体税收征管是一大考验。税务部门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政策,对未达起征点免税并发放发票,另一方面又要准确核定营业额并防止免税发票非法买卖和借用,一松一紧之间考量着各级税务部门和税务工作者的智慧和能量。体现的是税务部门管理能力与纳税人利益保护的博弈。

二、起征点调整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1、个体税收总量减少。起征点一调再调,个体税收一减再减,有税申报的个体纳税人越来越少,个体税收比重越来越低。据统计,我省目前按期纳税的营业税个体工商户共有93862户,其中:5000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59237户;5000-10000元的17957户;10000-15000元的5904户;15000-20000元的2761户;20000万元以上的8003户,将起征点调至20000元,将惠及户数85859户,新增26622户,占纯营业税个体工商户数的91.47%,预计全年减免税营业税2.34亿元,占全年应纳税的53.12%。

2、个体核定难以到位。个体户大多数没有建账建制,难以查账征收,只能采取核定征收。当起征点金额较小时,达不达起征点比较容易判断,纳税人与税务部门意见主要集中于交多交少的问题;而当起征点金额较大时,起征点左右税收相差悬殊,纳税人与税务部门意见就集中到达不达起征点上来,特别是原核定营业额在20000元起征点左右的纳税人,关系到税与非税,分岐更大,核定营业额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税务部门难以掌握足够的定税信息情况下,核定比较准确的营业额变得相当为难。

3、发票管理难以监控。起征点以下纳税人虽然不用缴税,但并不意味着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他们还有使用税务发票的权利。同样的发票,起征点以上使用需要缴税,起征点以下免税,这将为免税发票提供寻租空间,起征点以下纳税人为了私利违法买卖免税发票,起征点以上纳税人为了少交税收违法套取免税发票,免税发票将泛滥成灾,发票管理秩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监控免税发票的使用成为税务部门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4、个体税收管理效能低下。起征点的调整,个体税收比重大幅降低,而税收管理程序、税务管理人员和纳税服务却没有相应调整,大部分人管小部分税,税务资源浪费严重,税务管理效能低下。在税收任务不断增加,税源管理专业化精细化要求情况下,调整税务资源分配,提高管理效率成为税务部门不得不思索的又一问题。

三、应对起征点调整的对策

本次起征点调整是国家为了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纳税负担,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惠民利民政策的具体体现。税务部门作为其中的执行部门,应有大局意识,结合本地实际,创新管理举措,将这一利好政策落到实处,不能因为眼前的税收减少、管理难度加大而不宣传、不执行、不到位。税务部门如能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干加巧干,上述难题可逐一击破,个体税收的征管将得心应手。

1、大力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将现有税源分类分级,区别不同类级配置不同征管力量,实行不同管理措施。本着重点税源重点管理,一般税源规范管理的原则,对个体税源的管理采取灵活措施,整合人力资源和征管税源,视情况设立个体税源管理组,集中人力,规范管理。通过收缩个体税收的征管力量,充实和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减少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税收流失,起征点提高后个体税收减少的税收份额将可以从中得到弥补,而且还可以提高征收管理效能,可谓一举两得。

2、分类核定最低营业额。针对个体税收核定最难做到“公平”二字,可以考虑实行分类核定纳税人最低营业额。以纳税人管理行业、经营街道为基础,组织人员实地调查,科学评估,选取经营面积、从业人员等硬性指标,结合成本支出测算,制订分行业分路段核定营业额最低标准。同时,要收集各部门涉税信息,做好日常民主评税工作,强化评税透明公开。

税收征收起点篇4

公众热切关注的两会话题

2009年2月底,中央电视台网站进行了一个“你所关注的两会话题”的调查,调查的6个话题是:1,提高个税起征点;2,向居民发放消费券;3,政府刺激股市;4,央行继续降息;5,促进房价下降:6,其它。

到2月27日。调查的结果是:“促进房价下降”位列第一,公众关注度为54.17%,“提高个税起征点”位列第二,公众关注度为16.67%。这表明,老百姓对“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关注程度非常之高。

个人所得税是个什么税

个人所得税从创立之初,它就被称作“罗宾汉”税种。它是专为富人所设立的,旨在均贫富,旨在进行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富人税。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从创立之初,同样属于“罗宾汉”税种。

中国第一个个税起征设定于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那时候中国城镇职工的平均月工资在40元左右,这个800元的起征点,是以平均月工资在40元为座标原点的。说白了,当初中国设定这样的个税起征点,压根儿就没工薪们的什么事儿。是专为私企老板们所设的“老板税”。可25年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成了中国工薪。

8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是当时是城市职工平均工资近20倍。如果按1980年的标准,2009年,这次个税起征点起码应定在月收入16,000元以上。所以,有专家说,应该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6,000元,有根有据。此说法的确并非源自个别人的逃税冲动,或是在说气话。

专为富人设的个人所得税。现在的现实是,几乎成了工薪们的人头税。

这个账是怎么算的

本来把个税起征点提高20倍是有理有据的,然而供职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的孙纲先生却大有异议。他说:人们经常把起征点的提高,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联系在一起,这一看法有很大误区。据统计,全国城镇职工平均月工资是2000元,而2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是绝大多数,他们是不纳税的。孙钢还说:“按照目前2.000元的起征点,全国缴纳个税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到2%。进一步上调个税起征点,只是令少数高收入者获益,低收入者受益不大。”

由于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数字尚未,所以,我们只能引用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10月29日的数据。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731元,月工资为2192元。刚好跨过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

按照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全国所有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已将全国所有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一网打尽。怎么会才2%?

如果,孙钢先生2%的算术是对的。那么,全国所有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98%的工资应该低于2000元的,只有2%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在2000元以上。那么,国家统计局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为2192元,则肯定是错的。

我们不知道孙钢先生2%的比例是以什么为基数的,可无论是以13亿的全国人口,还足以全国所有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为基数,都无法得出这个2%的比例来。

孙纲先生得出的结论是:“个税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提高起征点,而在于提高起征点的目标是什么。通过提高起征点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是做不到的。因为提高起征点。与中低收入者是无关的,涉及的只是中高收入的人群。”

“提高个税起征点”就卡在了这儿。

一个用错误的计算建立的荒唐的逻辑,一个用荒唐的逻辑引导出来的更加荒唐的结论。

“提高个税起征点”能为一大批中等收入的人免税,让他们的钱包鼓起来,难道这还需要论证吗?如此简单明白的事实。难道还有疑问吗?

国家财政收人难以承担“提高个税起征点”?

反对“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人说,现在“提高个税起征点”,国家财政收入难以承担。这是个理由。可问题是,国家财政收入真的难以承担吗?

2009年2月20日,财政部税务司公告称:《2008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4219.62亿元,同比增长18.8%》。这里还必须提出,财政部税务司所的数字,与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不同。国家统计局所的同一数字为57862亿元。两者居然差了3600亿元。其中还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而这三种税都是大税。如果加上这三种税,总额将超过6万亿元。

按照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排序,个人所得税在总税收中的比重仅为7%。并非“大头”,不会对国家财政收入发生重大影响,而此项税收的减免将有可能让90%的工薪们受益。这的确是成本很小而受益巨大。

将个税征点定在5,000元是可行的,这个标准能将80%的工薪排除在外,只让富裕的那部分工薪们纳税。让穷人免税,让富人纳税,这才是一个公平社会的合理的纳税结构。

2005年,当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800元调到1600元时,税务专家们曾作出过这样的测算:个税起征点上调至1,500元,国家财政年收入将减少200多亿元,占2004年全部个税收入的11.5%。可结果却是,当年的国家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增长了17.1%。

2008年3月,开始实施2000元的新起征点后,中国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再次同比增长了27.3%。明显高于上半年GDp10.4%的增速。

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国家财政的总收入两次大增长。平均增幅22%。

这样看来,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积极的。简单的认为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的担心是多余的。

为什么说个税起征点以5000元为宜

那么,个税起征点上调多少为宜?

2008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报告表示、应该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3000元。还有媒体披露说,个税起征点上调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有可能年内就出台。扣除标准应不会超过3000元。

此后的见诸媒体上的消息,都集中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会大幅度提高,很可能是“微调”。

这样看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很可能就设在3000元一线,并且不久就会很快出台。于是,我们便有许多话要说,还得尽快说。

将个税起征点定在5,000元是可行的。这个标准能将80%的工薪排除在外,只让富裕的那部分工薪们纳税。让穷人免税,让富人纳税,这才是一个公平社会的合理的纳税结构。

税收征收起点篇5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抑制过高收入,防止出现贫富分化,维护社会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调节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矛盾”,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负”是个人所得税立法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和每个纳税人的利益紧密相关。

本文主要从影响个人所得税起征的各个因素,分析我国调整起征点的原因;结合国外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提出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确定模型。

一、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因素,必须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角度出发,因为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个人所得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在国家制定标准考虑范围之内的。个人所得税的主要职能是: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等。基于此,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因素有:

1.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小。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国家财政收入是由不同的征集方式形成的结构,主要由各项税收、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等组成。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部分,提高个税起征点必然会造成税收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必须考虑到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使得财政收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各项支出。下面表格近几年我国反映个税占财政收入的比率:

由上表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08年3月1日起起征点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另外存款利息税自2007年8月15日起减按5%执行,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所得税。但是整个2008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依旧稳步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和个人所得税,自2008年调整个税起征点以来都保持上升趋势,个人所得税总额增长较财政收入增长慢,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的比重呈较低趋势。

可见,目前我国个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高,税务机关可以把重点放在更好地监管高收入人群的纳税问题,完善征管体系,规范对高收入层的监控以及12万元以上收入自主申报工作,那么2011年起征点再次提高,最终不会减少财政收入。同时,在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情况下,国家完全有能力在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其他方面的增长额,填补个人所得税缺少的份额,可以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

2.基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出口造成了严重打击,使得我国不得不面对以往依赖的三大需求之一的出口在短期内难以依靠的局面。拉动内需、促进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我国消费占GDp比重持续过低的情况下,很难迅速的转变到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我国消费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居民个人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而要提高居民收入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就必须保证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必然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于拉动内需,改变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渐改变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方式。消费才是社会生产的最终需求,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价值,而投资价值的最终还需要由消费来实现。不论是由消费引发的引致投资还是由技术创新引起的自主投资,最终都需要在消费市场上来检验其成果。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如2011年的个税免征额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纳税群体的个税总数已减少15%至22%,经过此次个税调整之后,大概有6000万人不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新法实施之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全年减少1600亿元左右,而这1600亿元将成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约占2010年GDp397983亿元的0.4%,而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占2010年GDp的38.83%。近几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一直上升,体现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未来我国要在持续扩大国内消费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稳定并扩大外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重要举措。

3.Cpi的持续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Cpi即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币值相对性降低。

2008年10月以前,我国Cpi增长率尽管呈缓慢下行势态,但一直高于4%。2008年9月,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出现快速下滑,Cpi增长率也随之由正转负。2009年我国11月,我国Cpi增长率由负转正,并呈持续温和上涨趋势。2011年3月Cpi增长率突破5%,高居5.4%,通货膨胀率持续居高,居民生活压力不断加大。

Cpi居高不下,并且现在的Cpi指数还没有真正反映居民的生活成本,它只反映出消费品的价格指数,未反映出人民最大开支住房的开销,所以指数也需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对所得税减免额的影响。由于物价上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应跟Cpi接轨,在制定纳税费用减免额时,应该参照未来价格走势。只有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通货膨胀、居民收入变化等因素挂钩,按照Cpi的涨落,确定个税的适用税率和费用扣除额,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制度,才能真正达到税负公平。

4.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需要。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就已超过0.5,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5.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收入差距悬殊引起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日益受到国家关注。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抑制过高收入,防止出现贫富分化,维护社会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调节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矛盾”,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负”是个人所得税立法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可以减少低收入人群的赋税压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抑制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确定探讨

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现状、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情况,对于目前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社会各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3500元并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差距、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效果,起征点还要提高。

笔者认为目前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确实不能完全起到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作用,但是在西部地区,作用却是明显的。所以,有人总结2011年税改为“西部叫好,东部叫苦”。既然有这种情况的存在,我国可以依据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影响因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全国联网的以身份证为税号的制度,起征点分别按地区制定,根据各地区的居民平均收入情况,再把Gpi增长率,还可以制定一定的增长率作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暂时叫做“幸福率”),来确定起征点。

若此次起征点为3500元,则下次起征点制定公式为:

当全国城镇家庭人均居民收入大于本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时,新起征点=3500*(1+Cpi)×(1+幸福率)×(全国城镇家庭人均居民收入/本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或当全国城镇家庭人均居民收入小于本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时,新起征点=3500×(1+Cpi)×(1+幸福率)×(本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全国城镇家庭人均居民收入)。

以江西2010年数据为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6558.01元,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2011年税改把起征点有2000元,提高为3500元,增长75%,这是最后结果,我们假定“幸福率”为30%;2010年12月全国Cpi指数为4.6%。由以上数据可算出:新的起征点=3500×(1+4.6%)×(1+30%)×(21033/16558.01)≈6045,即新的起征点可以定为6000元。

三、结论

税收征收起点篇6

一、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是税收要素减免税中相关的两个概念,都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但在实际操作中二者经常被混用,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一)起征点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征税的起点,即开始征税的最低收入数额界限。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贯彻税收负担合理的税收政策。

起征点的主要特点是:当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时,不用征税;当课税对象达到起征点时,对课税对象全额征税。

起征点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应用比较多,主要是针对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个人。如,增值税中规定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在2000元~5000元;提供应税劳务的为月劳务收入额在1500元~3000元。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可以在幅度中选择具体的数额。

(二)免征额

免征额又称“费用扣除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在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预先确定的免于征税的数额,即在确定计税依据时,允许从全部收入中扣除的费用限额。规定免征额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生活、教育等的最低需要。

免征额的主要特点是:当课税对象低于免征额时,不用征税;当课税对象高于免征额时,则从课税对象总额中减去免征额后,对余额部分征税。

免征额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比较多,如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为1600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免征额为定额800元或定率为收入的20%等。

(三)起征点和免征额的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

1.两者的相同点

(1)二者均属于减免税范围。

(2)一般都是针对于个人。

(3)当课税对象的额度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二者都不予以征税。

(4)二者都是针对课税对象而言,而不是针对税额而言的,如关税中一票的关税税额在50元以下的免征关税,此处的50元不是免征额。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2.两者的不同点

(1)当课税对象的额度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2)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例如:假设有甲、乙、丙3人,其当月的收入分别是999元、1000元和1001元。

现在规定1000元为征税的起征点,并规定税率为10%。那么,这3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的纳税情况应该是:

甲的收入因为没有达到起征点而不纳税;

乙的收入正好达到起征点,应该全额计税,应纳税额=1000×10%=100(元)

丙的收入已经超过起征点,也应该全额计税,应纳税额

=1001×10%=100.1(元)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规定1000元为免征额,税率依然为10%,这时,3人的纳税情况应该是:

甲的收入均在免征额之内而不纳税;

乙的收入正好属于免征额的部分,也不需要纳税;

丙的收入比免征额的数额要多,则需要纳税,但应该是收入中扣除免征额部分的余额部分纳税,应纳税额=(1001-1000)×10%=0.1(元)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样的数额规定为起征点和规定为免征额,对那些收入在规定数额以下的人来说,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但对于收入超过规定数额的纳税人而言,其影响就截然不同了。乙和丙在两种不同规定的情况下,所纳的税额均相差100元。

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申报时间

这是税收要素中讲解纳税期限时需要加以区分的三个概念,理解它们对于纳税人能否准确计算应纳税款,能否保证应纳税款的及时足额上缴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概念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纳税人具有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是一个时间点。《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结算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当天,特别是指当天的某个时间点。如纳税人销售一批货物受到预收货款的日期是2006年9月20日,发出货物的日期是2006年10月2日,则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是2006年10月2日,而不是2006年9月20日。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有按年纳税、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之分,一般为一个时间段。《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当然这里的1日是指24小时这一时间段,而不是当日的某个时间点。

纳税申报时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期满后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缴纳税款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时间段。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的,其纳税申报时间是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缴纳。如增值税纳税期限是2006年11月,则其纳税申报时间是2006年12月1日至10日。

(二)三者的关系

纳税人要保证及时足额纳税,除了掌握应纳税款的计算方法外,还要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税法》确定不同税种的纳税期限,按年纳税、按期纳税还是按次纳税;其次确定每一笔业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否属于该纳税期限;最后根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属于该纳税期限的业务计算应纳税款,在纳税期满后的纳税申报时间内申报并缴纳税款。如以增值税为例,某商业企业2006年8月发生以下业务:

1.8月5日,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20辆,不含税单价13000元;

2.8月8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60辆,合同约定8月27日收款;

3.8月16日,购进100辆摩托车取得防伪税控专用发票注明单价9000元,防伪税控专用发票于8月30日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4.8月25日,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30辆,货款已经收到;

5.8月27日,收8月8日的60辆摩托车货款,发出25日的10辆,其余9月5日发货;

首先,确定纳税期限为2006年8月这一个时间段;

其次,确定每一笔业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直接收款方式销售20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收到销售额的当天,即8月5日;

赊销方式销售60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即8月27日;

预收货款方式销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当天,即应于8月纳税的是8月25日发出的10辆,应于9月纳税的是9月5日发出的20辆;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8月销售的110辆摩托车只有90辆需要在8月纳税,而剩余的20辆应该在9月纳税;

最后,计算税款:应纳增值税=(20+60+10)×13000×17%-100×9000×17%=198900-153000=45900(元)

纳税人应该于2006年9月1日至10日之间的时间内完成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45900元。

三、打折销售、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以及实物折扣

打折销售、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以及实物折扣等概念出现在增值税的内容中,都是商家为了销售商品而采取的促销方法,如果购货方享受这部分优惠,销售方的会计收入是取得的实际收入即扣除以上优惠以后的金额,但它们的产生原因和销售方的税务处理是有一定差异的。

(一)优惠产生的原因不同

打折销售,一般是季节性或商品即将到达保质期时而采取的优惠措施,如换季时的服装销售七折,即原来售价为100元的商品,现在售价为70元。

折扣销售,即财务会计中的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或购货价值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如购买1件,没有优惠;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2%;购买10件,折扣5%等。

销售折扣,即财务会计中的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而给预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待。其表示方法是2/10;1/20;n/30。意思是10天内付款,贷款折扣2%;20天内付款,折扣1%;30天内全价付款。

销售折让是指货物销售后,由于其品种、质量或规格等原因购货方没有退货,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优惠。

实物折扣是指销售方在销售货物的同时,无偿赠送一部分商品的优惠措施。如日常见到的“买十赠一”等方式。

(二)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不同

打折销售,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总额扣除折价后的余额。

折扣销售是与实现销售同时发生的。因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全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全额扣除折扣后的余额;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全额。

销售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全额中减除,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货物的全额。

销售折让是在货物销售后发生的,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确定需要与纳税期限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相结合。根据2007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售折让的,购买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主管税务机关对一般纳税人填报的《申请单》进行审核后,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

销售方凭购买方提供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在防伪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因此,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确定是分别不同的情况处理的:发生销售折让的当月取得《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当月增值税计税依据是扣除销售折让后的余额;发生销售折让的次月或以后取得《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当月增值税计税依据是销售全额,发生的折让额应在收到《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的期限内扣除。进而可以确定企业发生销售折让后,一般以销售折让后的余额作为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只是有一定的时间差。

如果销货者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全额中扣除,且该赠送实物应按增值税条例“视同销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计算征收增值税。如企业采取“买十赠一”的优惠措施,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十件商品的销售全额和一件赠送品的销售额之和。

四、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赋予税务机关的两种不同权利,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在税收实践中,这两种措施对打击偷税、抗税等行为以及维护《税法》的尊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应区别对待,不能混淆。

(一)税收保全措施

《征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1.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2.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征管法》第四十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1.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存款中扣缴税款;2.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三)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区别

从《征管法》规定的内容和实践情况来看,税收保全措施与强制执行措施既有实施主体均是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均须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均须开具清单和收据等相同之处,也有适用对象、实施条件、实施时间等不同之处。理解这些不同之处,对税务机关能否依法办事、纳税人能否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措施的主要区别是:

1.两种措施的适用对象不同

税收保全措施仅适用于纳税义务人;而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2.两种措施的实施条件不同

对当期应纳税款实施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是责令限期缴纳在前,提供纳税担保居中,税收保全措施断后(注:对以前应纳税款可以直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实施的条件是责令限期缴纳在前,强制执行措施断后。注意此处的“责令限期缴纳”对两种措施而言有所不同,税收保全措施的“限期”是指纳税期限;强制执行措施的“限期”是指纳税期限结束后由税务机关规定的限期。

3.两种措施的实施时间不同

税收保全措施是对当期的纳税义务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届满之前实施的;而强制执行措施则是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届满并且责令限期届满之后实施的。

4.两种措施的执行金额不同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仅以纳税人当期应纳税款为执行金额;而强制执行措施应以纳税人应纳税款连同滞纳金一并作为执行金额。

税收征收起点篇7

这是自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再次要求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声音。笔者认为,根据当前的经济、税收以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情况,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非常必要,也完全可行。

首先,财政收入完全可承受提高后减少的税收。个人所得税占国家税收的比重没有一年超过7%的,而每年税收都呈现出平均20%的增速,提高1万元不会对财政收入造成影响。

其次,个税起征点提高惠及的都是依靠工资吃饭的工薪阶层,是真正惠及中低收入百姓的民生民心举措。

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1万元,对当前经济十分有利。我国经济已经连续7个季度下滑,应对下滑的根本措施应是提振国内消费。而提振国内消费主要措施除了增加居民收入让百姓有钱消费和健全社会保障让百姓放心消费以外,就是要减轻百姓经济负担包括税收过重负担。对百姓实施大幅度的减税减费措施是提振国内消费的必然选择。其中,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最为直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之一。同时,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释放出来的消费潜力带动的经济增长而产生的税收收入完全可以弥补提高起征点减少的税收。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措施,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最大的争议在于个税起征点到底提高到多少为宜。2011年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学者建议提高至5000元,但引来舆论不小的争议。这次王健先生建议提高至1万元,高不高呢?这需要进行具体分析。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每月800元,那时工薪阶层的普遍收入在30元到60元左右,大约为月工资的13倍到26倍。那时工薪阶层感觉个人所得税离自己“很远很远”。刚刚公布的城镇居民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月均为2047元,按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月工资的13倍到26倍中位数的20倍计算,起征点应该为40000元左右。因此,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并不算高,完全可行。

税收征收起点篇8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研究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以来,经济的发展迅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脚步不断的加快,今年9月,我国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到了3500起征,这个新的起点代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以及改革历程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本文将着重对个税的问题进行探讨。

众多周知,个人所得税始于英国1799年,是以“劫富济贫”为初衷的税种,有200多年的历史,现今被世界的各个国家推广使用,是发达国家的最为主要的财政税收之源。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

我国个人所得税是在1981年开始的,征税的内容包括几个方向:经营所得、工资以及其他的一些规定项目的收入和报酬。下面我例举出个税发展的经历。

1980年的9月1日我国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规定800元为个税起征点。我国的个税制度初建立。到1986年的9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条例中规定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的调节税。这是针对我国的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巨大变化的现象所进行的国家调控。国务院规定出对于本国的公民个人收入需要统一征收个人调节税,纳税扣除额标准最后调整到400元,对于外籍人士800元的扣除标准未改变,内外双轨标准也是由这个年份产生的。到了1993年的10月31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正案,规定不再对于内、外人员进行分别收费,所有的中国居民,凡收入来源于中国的所得的非中国籍居民,都应依法来缴纳个税。内外的个税制度重新统一起来。到1999年的8月30日,又发生了变化,把个税法的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进行了删改,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002年的1月1日,个税收入实行了中央与地方按比例的分享。到了2005年的8月,个税修正案草案,第一轮确定了个税需要改革,个税费用扣除额从800元上调到1600元,高收入者开始实行自行来申报纳税的规定。

2008年3月,收入费用标准由1600元每月提高到2000元每月。2011年的6月30日,人大常委会决定,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3500元,将工薪所得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缩减到7级。至此,我国在近五年之内第三次的对个税的起征点进行了的提高和调整。

二、个税改革的评价及研究分析

由于世界经济的原因,当前我国的物价也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而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对于我国居民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之中,普通的民众生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收到了一定的冲击。对人民生活有着调节作用个税,却反应滞后,因而,今年个税的改革变成了社会的焦点问题,提高个税费用的扣除标准变成了当务之急,呼声愈来愈高了。

当前的税收受到诸多的征管以及在配套的条件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之下,我国的个税改革重点则需要从费用的扣除标准以及税率入手,其中包含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可以考虑加大对于富裕阶层征收税款的力度,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也可以保障财政收入得到实现。

新个税法进行实施之后,意味着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为4000元上下的都能免交个税。我国的通胀水平,连续两个月维持6%之上,很多专家担心,工薪族的个税负担一旦得到减轻,将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消费,并且拉动通胀,只是这个担心较为表面化。我国当年受到通胀的因果更多地是呈现出了成本的推动、输入性的因素以及供求的结构错配所结合的综合性特征,需求拉动并不明显,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不会助推通胀水平。提高了免税的额度对于消费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起不到推高通货膨胀水平的作用。原因主要是税后的收入增加虽然激励了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也推动了劳动力的供给需求,降低了劳动的成本,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了当前的由工资的上涨而导致的成本上升所带来的通货压力。我们还需要看到,我国的税制改革的方向,要加大一些包括了个税的直接的税收的收入占比,降低一些税收,如像营业税这种间接税的比重,最后达到能够激励经济主体、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目的。若对于个税的意义仅仅看做为提高起征点而言,那就与国家的税制改革发生了目标不一致的意义。

税收征收起点篇9

一、农村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观念转变不够,扁平化服务理念存在偏向。一是机构扁平化了,人们的扁平化服务理念并没有完全更新过来,许多干部的工作思维方式还是习惯于过去“县局——股(室)——分局(所)”传统思维定式,视“税收管理员”为传统的“税务专管员”,喜欢口头说教和要求,对农村税收管理员缺乏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农村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比如:对农村税收管理员下乡的交通工具,双人上岗等没有从根本上用制度去解决,致使农村税收管理跟不上。二是机构扁平化以后,不少人员对《宜昌市地方税务局税费征收管理工作规程》学习不够,误认为在乡镇设置的代办点就是现在的办税服务厅,服务是代办点的事,服务质量的好坏与己无关,使“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申请办理涉税事项,一律由办税服务厅受理或办理;税务机关找纳税人调查核实事项,一律由税收管理员完成”的“两个一律”规定落实不够到位。部分农村税收管理员在找纳税人调查核实涉税事项时,仍然习惯于通知纳税人到税务机关接受调查或提交资料,而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事项时,依旧楼上楼下找农村税收管理员,致使农村税收执法服务水平不高。

(二)税收管理的重点不明确,服务纳税人理念存在偏向。一是在税务管理活动中,人们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很深,认为税务机关就是管理者,而纳税人却是被管理者,只能处于服从和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税收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只是以完成收入任务为中心或以应付考核为重要目标。而没有将纳税人置于政治、人格平等的地位上来对待,来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向纳税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二是一个农村乡镇只有一名农村税收管理员,由于受考核指挥棒的影响,农村税收管理员的大部分精力不得不放在公路沿线大部分未达起征点的纳税人上,不需管理的要求管理,应管的没时间管,应该服务的事项未及时有效地服务到位。

(三)征管信息化软件应用水平不高,依法依率征收理念存在偏向。一是实行委托以后,税收管理和服务是通过信息网络化实现的,这种信息网络化管理的科技含量较高,一但出现网络故障和其他应用技术问题,很难及时排除;加之,人员税收业务不熟练,为税收服务、税收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二是“磨嘴皮”、“讨价还价”仍是不少农村税收管理员所采用的主要管户手段。实际工作中的税收管理,基本上以反复催报和协商交涉为主,农村税收管理员管户主要凭借的还是个人影响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说到底就是还在沿袭传统“税务专管员”的管户方式。

(四)代办点税收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服务要求,“抱西瓜,不忘捡芝麻”理念存在偏向。一是目前委托网络还只是在采花、湾潭、长乐坪、仁和坪四个乡镇建立,而且服务项目仅仅只是税收、发售发票和代开简单的发票,纳税人反映比较强烈的办证问题难以及时解决。这种服务的单一性,不能达到优质服务的的基本条件。二是近年来虽然县局对管理科力量进行了一些补调,同时也组织了一些培训,但农村税收征管力量依然薄弱,往往形成农村税收管理员疲于奔命,结果还是农村税收管不到、管不深、管不严的局面。

(五)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理念存在偏向。一是对农村税收管理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备,一直以来,对农村税收管理员的考核主要是侧重于税收收入,忽视了对工作服务质量的考核,考核基本上是留于形式,凭印象打分,任务一好遮百丑,不能很好地去激励老老实实干事的人、能干事的人,这样致使农村税收服务工作滞后不前。二是对体制考核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和形成系统的考核办法。由于农村税收管理没有摆脱“收入中心”模式束缚,因此县局对税费管理科,税费管理科对农村税收管理员,只要能完成收入任务,其他诸如税收政策、农村税收征管考核办法、人员管理及纳税服务等问题,均缺乏具有前瞻性、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和制定相应措施。比如:饮食业发票和娱乐业发票,实际领用的都是同一版面没有区别的有奖定额发票,而这两种行业的税负相差20多个百分点,由于有奖定额发票本身设计的缺陷给纳税人偷税造成有机可乘,给农村税收管理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税收征管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全员扁平化服务理念。一是根据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现状,要完善农村税收管理制度,确保农村税收管理员双人上岗,制约内部的特权思想,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税收管理的工作环境,促使农村税收管理员完成应尽的工作职责,加强思想观念的教育,由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转变,由过去的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一切从工作实际出发,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目标,经常了解纳税人需要什么服务,切实树立纳税人是衣食父母的意识,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抓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树立全员扁平化服务理念,构建“依法治税、信息管税、服务兴税、人才强税”税收管理新格局。把税费服务科建设成为服务纳税人的核心与纽带,按照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一律由前台受理和办理,税务机关找纳税人事项一律由税收管理员完成的“两个一律”目标,科学设置农村税收管理员岗位,对农村税收管理员加大考核激励的措施,充分调动农村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定期考试培训和定期轮岗方式为长期抓手,逐步提高农村税收管理员执法服务水平。

(二)确定农村税收的工作重点,树立依法服务理念。一是放宽农村的未达起征点纳税人的税收管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重点企业、已达起征点的纳税人上去,对农村税收管理重点突出服务,要宣传好、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放水养鱼,鼓励发展。二是树立税收管理员依法服务理念,本质上讲,税收管理员从事税收服务的过程就是宣传税法和税收政策并最终落实的过程,其他工作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虽然重要,但必须服务服从于依法办事主题。税法明确了税收管理员相应权利和责任,就应在日常的税收服务中用好这个权利,并且贯穿于税收服务的全过程,要认识到不依法服务的严重后果,就是失职。

(三)提高征管信息化软件应用水平,树立依法依率征收理念。一是进一步提高农村税收管理员网络化管理的实际操作水平,对单位要起到既能“领”又能“导”的作用,努力提高组织、指挥、管理和协调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人员税收业务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树立依法依率征收理念,只有依法依率征收,才能体现税收公平和培养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也才能发挥好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规避税收管理员自身的执法风险,税收管理员也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服纳税人。除规模小的个体经营户税收实行“双定”或达不到起征点的免于征收外,其他纳税户都应逐步走“查帐征收”、“以票控税”和“税控收款”的道路。新晨

税收征收起点篇10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消费理论;改革效应

一、当前个税改革提高了起征点及税率

个税改革是“十二五”富民优先的良好开端,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并调整个税工薪所得税率的结构,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修改后的个税法于2011年9月1日施行。

这是自1994年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第4次提高个税免征额,2006年免征额从每月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免征额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11年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这次修改涉及的减税额最大,算得上是近几年来个税改革中力度较大的一次,也是民心所向,但通胀不解决,物价直线上涨,工资涨的没有物价快,广大工薪阶层还是高兴不起来。但起征点提高也是好事,增加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促进了高收入者多纳税,加强了税收征收力度,本次调整个人所得税还是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因素。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作用

(一)减轻了工薪阶层的负担

本次调整个税起征点、税率级距,主要是立足于给工薪阶层减轻税收负担,94%工薪族将得到减负。高收入阶层收入远远超过了起征点,而中低收入阶层大都在这个起征点,提高起征点后可以减轻大量普通劳动者的税收负担。财政部和税务部门统计,起征点为2000元以下,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有8400万人,将起征点上调到3500元,约6000万人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只有2400万人继续缴税。

例:2011年8月8日某员工发放8月份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工资收入为6800元,如果按9级累进税率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800-2000)×15%-125=595(元)

2011年9月8日某员工发放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工资收入6800元,如果按7级累进税率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800-3500)×10%-105=225(元)降低了370元。这样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将减轻,甚至根本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加大了高收入者的征收力度

高收入群体多缴税,富人多缴税。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关于《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的审议意见中明确表示,需尽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加强对企业所有者和非工薪所得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征管。这个方案比较好,它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在这次联动的调整中得到好处,同时对高收入群体适当增加了税收的力度。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了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同时扩大了最高税率45%的覆盖范围,将现行适用40%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入了45%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的高收入群体,从过去40%的税率推升至45%的税率;同时,这批人在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这块也没有得到好处,里外负担算起来,增加的其实不止5%。从这里可以看到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从过去个税征收的情况来看,工薪所得主要实行代扣代缴,征收率相对很高,所以以固定工资收入为主的中等收入者,成为了个税缴纳的“主力部队”,而我国真正的高收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产收入和其它隐形收入,因为其收入来源不固定,反而成为合理避税大户。那么,高收入群体,他们的税哪里去了?很多企业家,尤其是中小民企的老板,都通过“转移支付”来避税了。所以,本次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提出了对富人进行重点征管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提出了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将以前的单项申报改为双项申报,即将原来由纳税人所在单位代为扣缴个人所得税,改为高收入者的工作单位和其本人都要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否则视为违法。《条例》规定,扣缴义务人都必须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这就形成了对高收入者双重申报、交叉稽核的监管制度,有利于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实施条例中,高收入者也有了明确的定义:“年收入超过12万元以上的个人”。

(三)缩小收入差距,共建和谐社会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消费水平的差异,全国统一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的公平。个人所得税在所有税种里最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对收入进行二次平衡。富人和穷人是财富分配链中的两端,要缩小贫富差距,就是要从富人那里分割一定的财富,用来补贴穷人。在我国,穷人的税负比富人高,由于财产性收入很难征到税,所得税征税的对象主要还是工资年得,所以工薪阶层是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群体,只征个税不但没有实现从富人到穷人的“调节”,相反,这种财富的二次分配还处于一种“倒流”状态中。长期“倒流”下,只能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贫富差距仍将继续加大。有人称,中国富人的税收负担在世界上是最轻的,只有通过政府的税收强制手段才是完成“调节”的最有效方式。

国民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寄托在个税制度的归位中。税收制度对广大中等收入群体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用原理是“限高,促中,提低”,加大对高收入者的征收力度。因此税制改革的大方向应该是增加个人所得税的比例,降低其他税的比例,尤其是要对财产性收入严格征税,把累进所得税真正落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今天,国家与时俱进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修改、制定公平科学的个人所得税法,是对广大民意的积极回应,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积极贯彻落实,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它有利于从个人所得税征管层面有效调节社会贫富差距,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进行良性的利益博弈,形成均衡的利益格局;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鼓励公民诚实劳动,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效应――个人收入增加产生的效应

从现代社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必须要起到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其税负分配应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即将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定位于我国社会中的中高收入者。而从我国社会经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已经逐步由中低收入者向中高收入者转变,通过个人收入的增加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协调发展。

(一)收入对消费影响的分析

不管贫富,人人都要消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所以人们收入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扩大内需和经济发展。正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居民消费率要上升。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的消费率为48.0%,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

由此看来,中国目前的消费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此外,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3月16日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仅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这也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我国的居民消费意愿已经降至12年的新低。不仅如此,上述调查还显示,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比上季上升了3.4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收入预期指数与上季基本持平,他们对未来收入预期还是比较谨慎。

(二)规则公平与结果公平的关系分析

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中,特别强调规则公平与结果公平之间的关系协调,即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保障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这也是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根本目标。规则公平是指对于税制本身进行科学的改革;而结果公平则是侧重于在个人收入分配份额方面的均等化。因此,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必须坚持以构建规则公平为主体,实现结果公平为目标的新型税制体系。

(三)收入分配公平的分析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于个人收入增加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征税制度的改革,促使中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全社会的商品购买与消费行为,充分调动国内市场内需;二是对于中高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可以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保障各级财政支出的扩大,从而有效改善广大群众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的主要调控工具之一。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的方法,其税收收入效应较为明显,而且具有较强的收入调节作用。从我国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实施情况而言,坚持“所得多者多纳税,所得少者少纳税”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减少贫富阶层之间收入分配不均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结果。

个人所得税中关于税收支出的相关规定,在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对于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的税收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或财政部门通过利用某些特定行为,以主动放弃部分税收收入的形式向特定的纳税人提供必要的财政援助,从而实现调节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中,虽然国内经济社会总体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降低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主要调节工具之一,其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和方法已经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微观数据、分析工具匮乏的缺陷,从而影响到其所应发挥的实际效应。因此,在今后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中,必须加强对我国实际国情的探讨,而且要借鉴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实现个人所得税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武辉,赵威.当前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44-147.

[2]李延辉,王碧珍.个人所得税调节城镇居民收人分配的实证研究[J].涉外税务,2009(1):63-64.

[3]黄洪,严红梅.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实证研究[J].税务研究,2009(3):19-21.

[4]唐婧妮.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与评价[J].湖南社会科学,2008(4):155-157.

[5]徐进,刘华鑫.论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变化的调节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08(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