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9:08

高考历史课程篇1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高考能力考查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0(a)-0006-01

1近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解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近年的历史命题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1.1彰显新课程观念

近年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体现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特点。题目选材新颖,试卷中使用的史料包括史籍、诗歌、法律条文、人物言论、新闻、著作、文物图、照片、漫画、表格等。这类题目,考生要得出答案,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不行的。

1.2突出能力考查

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把考点放在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考查迁移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考查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上、放在考查对不同历史研究方法的理解上。如江苏卷第22题的第2问就突出体现了新课程要求“探究性”“开放性”的理念。

1.3融入全新史观

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等都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程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新史观在近年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凸显了新课程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为学科主脉,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特点。如2012年山东卷第29题、浙江卷第39题均属于渗透着新史观的成功题目。

1.4体现适度开放

近年各地新课程历史试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各抒己见,为考生思维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如江苏卷第22题第(2)问,采用撰写历史小短文的形式,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1.5关注史学研究方法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对考生史料搜集、史料价值判断、史证意识、史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等基本能力的考查是近年各地新课程试题的一大特色,如2012年山东卷第12题。

1.6凸显时代特色

近年各地试题遵循“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原则,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以江苏卷为例,在周年热点方面有:第7题(2011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在社会热点方面有:第8题关注了城乡的联动和沿海内地的和谐发展。

2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鉴于新课程高考试题的以上特点,笔者提供如下复习建议以供参考。

2.1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现行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分别阐述的,割裂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考生形成全面认识,也不利于形成对某一阶段特征的整体把握。复习中,考生要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以研究性学习的视角,从阶段性历史专题研究的角度整合知识。

2.2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近年的高考试卷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要求学生突破教材制约,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历史课堂学习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着培养能力型转变。“材料情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考生解读信息以及迁移知识等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复习中应以教材为依托,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

2.3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要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和唯物史观等不同角度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这方面的考查力度。因此,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4研究真题,规范训练

(1)重视对高考真题的研究。高考真题,材料新颖、设计规范、方向明确,较好地体现了命题趋势,对准确把握考向有重要意义。复习中,要勤于研究新课标全国卷以及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成熟地区的高考题,达到既消除高考试题的神秘感,增强信心,又领悟各种高考题型的目的。

(2)重视对审题能力的培养。考生要培养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寻找“题眼”,领会试题“立意”的能力。要培养“找出关键词语----明确答题方向----找准试题设问和教材知识结合点”的良好思维习惯。

(3)强化答题技巧的训练。要加强对材料题解题步骤的训练,学会从材料中准确地获取信息,有层次地分析问题。要加强历史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做到答题语言规范。要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重视答题思维的逻辑性、思路的广阔性、表述的科学性、答案的完整性。要加强答题速度的训练,达到把握高考答题节奏的目的。

高考历史课程篇2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思考

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永远重视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不应只停留在口头,而应是自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一、历史课堂教学要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中心

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以新的课程观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

1.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传统的历史教学目标比较侧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违背了历史教育的本义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从中可以看出,对学生思想和态度的培养将成为我们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基于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要充分考虑和渗透对学生世界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验,不能再将对学生历史意识、人文素养的培养视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附庸了。

2.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广域的课程资源,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主要是教科书和考试大纲,这种资源是狭小、封闭、不全面的,其结果必然导致我们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科书”和研究考试大纲而展开,这是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这种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由围绕教科书和大纲向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转变,将注意力放到《历史课程标准》中,强化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功能。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以丰富充实历史课堂,除历史教科书外,其他诸如各种参考书和辅导资料、史籍、遗址以及通过多媒体手段获得的资料等都应该成为我们进行教学的有益资源。

3.历史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综合”与“整体”意识。《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点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历史教学理应充分考虑按照“纵向综合”的形式进行组织安排,但绝不能以此忽视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否则就会造成知识点的“割裂”,也无法从“编年”或“国别”的角度综合认识历史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考虑在一个大的“主题背景”下,将相关的知识进行“纵向串联”,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迁移,并将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二、历史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多视角、多层次地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实际,呈现出层次性的特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发展需求。传统的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要求是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的。这要求教师在设计历史教学问题时尊重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眼睛里不仅要有学生,更要有不同的学生,重视他们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满足他们的不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照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搞“一刀切”、“齐步走”,而是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这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具体体现。重视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并创造获取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设计历史教学问题时应该做到:

1.问题设问的层次性、梯度性要明显。我们倡导围绕一个主题设置多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尽量增加主观题的数量和层次。这样不至于导致学生回答问题中的两极分化,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发展状况,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最近发展区”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问题设计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毋庸讳言,我们传统的历史教学过于强调了学生的认知性目标,比较重视学生对史实掌握的程度和对现有结论的理解程度,而漠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问题设计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单一性”考查,重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考查。即: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在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现有历史史实和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逻辑过程予以论证。考查的重点不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水平,而是在新情境下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方法以及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这种考查关注的不是学生目前的状况,而是对学生未来和终身发展所具有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人在讲述《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时,围绕“内阁制的设立”这个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试图实现上述的教学理念。具体内容如下:

展示材料:

材料一: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二: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授之西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权(宦官)也。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

①学生探讨:内阁有何权力?与丞相的地位与权力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结合课本和材料能归纳出来,但须教师整理。)

②进一步探讨:内阁的设立带来什么弊端?

(学生结合课本和材料能归纳出来。)

③课外延伸: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明朝宦官专权的人物和史实?

(学生可从语文知识和课外阅读中讲到魏忠贤和东林党等史实。)

④思考: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高考历史课程篇3

关键词:积极性;兴趣;历史知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门基础教育教程。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知晓今天的一些事物的发展与变革;可以给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上的支持,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明志,知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也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修养。让学生以史为鉴,避免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同时,借鉴历史经验,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

1.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学好一堂历史课的基础。而对于课前预习,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一些相关方法,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历史资料分析。同样,这也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这样的准备。毕竟这种要求刚开始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地做到搜集“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这需要老师同样去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去做这样的课前准备。比如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搜集,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如在讲《二战后苏联的政治改革》这一课时,因为学生自己不知道去找怎样的资料,老师可以给学生几个题目,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戈尔巴乔夫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可以从改革重点和改革效果等不同方面查找资料”。这样每组学生就只需要找一个方面,然后在第二天上课时进行资料共享,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又减轻了他们的压力,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怎么去搜集资料。课堂上老师再对每组提问,检查学生的资料搜集情况,然后引入正课,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会有侧重点的去听,而且因为之前自己做过预习,所以对历史知识点记得就会更扎实。

2.规范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对学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知识和能力虽然不相同,但也不可分割。而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就需要老师课堂上的正确传授。课堂教学要有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可理解、易接受。同时,能力也是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引导的。在学生能力的要求上,新课标提出了两个要求:“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老师在讲课时,要注重历史,不能过多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灌输给学生,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阶级关系、经济等多个方面讨论政治变革、阶级斗争的原因和意义,并能有主见,观点鲜明地解释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自主地总结知识点,而且在考试过程中,面对材料分析等题型,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对于历史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虽然这不是考试的重要考点,但却能影响学生一生。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新课标提出了比义务教育更高的要求:“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而这种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就需要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资料进行评价、鉴别,正确地理解历史事件。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各种角度的分析也都有,这就需要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懂得辨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历史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价值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面对历史事件,正视历史变革,同时也能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高考历史课程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程互动式开放式

趣味性时事性课程资源

现代教学观重点强调学生的发展与转化,它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尽可能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笔者感触颇多。

一、确立以课堂活动为载体的教育理念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育观和现代教育理论以转变教育观念;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群体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架构与学生经验、兴趣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其进入情境非常重要,这关系着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品质,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也很关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作学习不失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更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就改变了纯理论的讲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学生机械的接受、生硬的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和生气。

二、增加趣味性和时事性的历史教学

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学历史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增加历史史料的趣味性。对于中学历史教材,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教材是很枯燥的,缺乏故事性。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的教材交代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比如,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经常具有跳跃性,学生就会问:“这一期间孙中山做什么去了?”如果我们适当补充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运动”,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填补了教材的空缺,增加了内容的连贯性。其次,与时事相联系。现在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可以在现在找到历史的影子,比如“香港问题”,我们要把它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及后来的瓜分狂潮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把日本侵略台湾、“大陆政策”与今天的“”结合起来。总之,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三、创造互动式的历史教学模式

教师往往是将编剧、导演、主演等角色集于一身,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却是“群众演员”,老师用一支粉笔、一张嘴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再担任“主演”,而仅仅作为“导演”,变“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引导”,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潜在的禀赋可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是,这种互动也要求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应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构建开放性的历史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依靠的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厌倦,更谈不上激情与创新了。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般来说,凡富有兴趣的东西,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也多能引起人们的思维和联想,学生有了兴趣,想学、愿学,再加上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了。

1.利用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情感意识。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具有情感意识的历史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知识,要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为之动容,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内心的共鸣。要使学生情感上随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美丑与善恶而爱憎分明,情绪上随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波动。置身于这种历史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很大的激发。

2.充分利用当地历史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充分发掘当地历史资源并有机地和课程结合起来,重新构建新的、独特的课程综合资源,提升教材层次。这样更加符合本地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课程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只依靠课本仅有的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其主体地位就难以保证,“以学生为本”也就成为纸上谈兵。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考历史课程篇5

一、基于“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要求的解题指导

这一层面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回答问题,要求从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分为四个层次:

1.根据材料结构分层次、简要、完整地作答,利用所给的结构提示,如分号、句号、破折号、省略号等,直接从材料中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出答案。

2.比较材料中的不同信息,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条件、承接等,形成有序性的思路,图表材料要注意横向和纵向的信息比较,按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秩序有机地组织答案。

3.辨析材料的真伪和精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一过程需要调动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科常识进行推理判断,抓住关键词和或材料别强调的论述,结合材料背景进行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4.综合材料信息或信息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多个材料一定要有一个主题,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关注材料所体现的时间线索、结论线索、人的线索、概念线索等,这些为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二、基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要求的解题指导

这个层面的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所学的背景回答问题。历史背景体现的是主干知识、线索和主要概念之间存在的历史联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据此,笔者把这类问题的解答分成以下两个方面:

(1)重大历史概念联系法

如世界近代史:

经济问题常用“资本主义的发展、资金、市场、劳动力、政治前提、环境条件、技术、原料”“近代化的进程”“工业化”“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化”等概念。

政治问题常用“资本主义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限制王权”等概念。

文化问题常用“人文主义”“因信称义、先定论、宗教宽容、教随国定、信仰自由”“启蒙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概念。

(2)历史大事联系法

如世界近代史:

文化问题常联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经济问题常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政治问题常联系: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一战、十月革命。

这些概念和大事涵盖了世界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和线索,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系统的复习思路。

2.结合阶段特征回答问题。如要求学生掌握世界史的阶段特征并学会运用于主观题的解答,以世界历史14世纪-19世纪中期为例: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14世纪-18世纪

政治上专制王权反对教皇、宗教改革、形成早期的民族国家、英国成为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重商主义、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国际上先后兴起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早期的殖民国家、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早期工业兴起;文化上人文主义发展和启蒙思想的成熟。东方国家专制和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早期殖民者东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却缓慢发展、理学占统治地位、文化上进入总结阶段。

第二阶段: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早期和中期

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成为历史的前进的动力,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三次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兴起了三大思潮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及社会主义和三大运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启蒙文化激发了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也促使科学的最终形成及发展。

三、基于“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要求的解题指导

这个层面的设问一般会要求总结或揭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1.综合多个材料的信息而得出总结性或规律性的认识,即某种历史结论。要关注几个材料之间的共同问题及反映的信息的不同角度,注意完整性和概括性,如特征、主要因果问题、本质性的问题等。要求要有一定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如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一般要涉及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或阶级属性等。

2.利用多个材料对某种历史问题和结论进行思辨性的认识。要关注材料的方向性,注意问题评价全面性,要依据历史评价四个标准即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和民心及有利于文明的演进等,要从当时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3.图表材料反映出的规律性和趋势性的问题。一定要关注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所反映出的信息,经常采用“上升”“上扬”“下降”“下挫”“停滞”“徘徊”“逐渐上升”“逐渐下降”“逐年上升”“逐年下降”“分布不平衡”“重心在……”“比例上升或下降”“占较大或占较小比重”“占主导地位”“居次要地位”“出现新兴产业”“传统经济或行业仍占主要地位或逐渐瓦解”等词。

四、基于“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要求的解题指导

应用相关的时代精神作答,比如“和平、发展、民主、法制”“和谐”“以人为本”“合作交流”“全球化”“开放、开化、开明”“团结统一”“实事求是”“文明进步”“文化传承”“扬弃”“平等互利”“独立”“互相尊重”等。

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和国家大事,关注具有长效机制的热点,并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切入点。关注历史观的理解和应用,强调对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历史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概念,学会反思和论证历史的技能,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高考历史课程篇6

1.创设新情境。

以丰富的史料为试题情境,转变历史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课本出”。试题功能的变化:由引导学生对课本的关注转向对课标的关注;由记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考查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总的来说概括为:①史料的多样性;②突出对材料信息释读、提炼、理解与应)等能力的考查;③关注新课标等。

2.新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

以往的历史试题,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复述、再认等能力)”和“运用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历史研究方法、意识和能力普遍薄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教学相脱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提高。而2008年高考试题历史学科凸显了新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

3.凸显人文性。

试题重视运用鲜活的情景材料,典雅清新。2008年的高考试卷在试题设计方面,过渡性、方向性非常明显。选择题中情境题的材料涉及报纸评论、学者观点、生活场景、历史图片等,非选择题更是选用容量巨大的图表资料、文献资料摘录等。试卷中几乎没有对教材内容直接发问的试题。试题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回答。这使得广大师生惊呼“变化太大”。在人人惊呼“变化太大”的背后,体现了高考以情境题为主的特点。

4.体现了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

(1)对学生思想和情感、态度的考查成为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历史学科高考命题凸显出了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充分考虑和渗透对学生世界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验。

(2)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关键词来设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试题是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

二、历史命题的趋向

1.高考历史命题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高考历史命题“眼中有学生”,以尊重学生的实际基础和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为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了传统命题中那种以命题人的意志和思维为中心的做法。

试题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试题减少了指定必答题的数目,适当增加了选做题的数目,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试题内容具有开放性:试题内容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宽泛、开放史实的不同理解和开放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试题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实际,呈现出层次性的特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发展的需求。

2.高考历史命题以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中心。

(1)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高考历史命题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充分考虑和渗透对学生世界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验。

(2)在考查的内容上坚持基础性和现实性。主要体现在高考历史命题着重选择那些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内容为背景材料,选用那些对所有学生都公平、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最基本的史实进行考查。

三、教学启示与对策

1.要加强教学研究,构建科研的平台,以推进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

2.要增强研究的意识,提高专业研究能力,争做研究型的教师,努力构建新课程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衔接的平台。

3.要多读书,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

高考历史课程篇7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主动学习

中国分类号:G633.51

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教师角色的转变,必须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学校实践中一个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教孩子的时候,主要是一个人的工作。”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关键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使学生的整个内心世界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历史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师的角色要从居高临下的“教导”变为平起平坐的“帮助”;课堂的气氛要从注重纪律的严肃氛围变为注重学习的和谐活跃氛围;师生相处要从上下服从,变成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的互动关系,在互助合作探究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注重学生情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情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历史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表现欲得到发挥。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同时,历史课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独到、新颖的见解,要及时的表扬、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以鼓励和赏识,这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感,进而推动他们不断的进步。只有创设平等、和谐的历史课堂气氛,注重情感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主动的获取历史知识,展示其个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就等于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创设历史课堂情景就是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感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对层次、多角度的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如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编写历史活动剧本,将太平天国为什么会爆发、怎样发展的和运动中颁布的两个方案通过舞台剧的编排表现出来,再通过学生的表演将太平天国这一历史事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创设历史情境时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与教材的距离,架起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三、运用探究、讨论、辩论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舞台”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不唯“师”,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所谓探究讨论辩论,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广泛的讨论辩论交流,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的就历史问题进行质疑、讨论、辩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从中国和美国两个角度,分析中美关系改善是两国共同要求。分组探究讨论过程中归纳整理相关史实,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对中美关系改善原因等的探究,教师加以引导,学生不难领悟:国家利益至上外交的原则。又如选修四《古今中外历史人物》的学习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来探讨历史人物其功过是非。在教学中多运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了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学会学习、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教师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地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才能,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开发和提升,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突出。在课堂上给学生活动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历史文物、创办历史园地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第7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可以结合班干部的民主选举联系起来,通过班长演讲和班干部协调分工,把班级管理成为一个学风、班风良好的优秀集体,这种学生亲身体验的日常活动,一来帮助学生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又如学习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可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常武地区近百年衣食住行的变化,又如在讲述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江苏澄西抗日英雄纪念碑,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既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构思设疑释疑技巧启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精神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内容比较疑难知识点精心设计,通过问题设置,引起学生的探求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如,在讲述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可以设问“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以此使学生尽快发生兴趣,进入情境,启动思维,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设置问题要注意趣味性、想象性和启发性。教师设计问题要富有趣味,情趣盎然、问题要有想象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简单化,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对他们这个年龄来说没有挑战性。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钻透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去设计问题,为学生拓展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去进行再思考、再认识。

高考历史课程篇8

对当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效果的考察

为了对当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效果实施全方位、动态的考察,笔者以一些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为中心,对以下三组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一是近三年内到中学任教的毕业生,其二是近三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其三是在校就读的学生。经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目前高师历史专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和中学历史教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脱节的地方

通过对目前在中学任教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主要问题是目前高师历史专业教学与中学历史教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脱节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到中学“用不上”或需要的知识没有学到。具体而言,在高师所学的专业课程往往以两大通史为主,限选课或任选课所讲内容大多与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相关,因而专业基础知识在深度方面有余而在广度方面偏差,有些知识到中学根本用不上。现行中学教材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外,还涵盖了心态、人口、科技、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而高师历史专业大多没有开过这些方面的课,所以到中学后毕业生还需要给自己补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教育理论基础薄弱,教育技能训练不足。毕业生们普遍认为,虽然在高师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但当时授课时数少,理论性又太强,所以大都没有用心去学。等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匮乏得可怜。在教育技能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课程设置,只是在教学方法课堂上进行过模拟训练和实习期间的短暂接触,教育技能较差。所以只好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自己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才能逐渐掌握一些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教育技能。

第三,对教学研究工作不得门径。一些毕业生反映,到工作单位后,学校领导鼓励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能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形诸文字,总结出来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但由于在高师没有经过这方面的锻炼,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即使在教学中有了一点体会也不知道该如何升华成规律性认识。

2.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近三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专业基础知识不系统,理论知识相当薄弱。

大多数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普遍认为,虽然高师院校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近年来学时被大量压缩,教师只能宏观上把线索和轮廓讲出来,造成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内容的空缺。所开设的选修课又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相一致,没有兼顾到知识的系统性,当然也无从弥补通史课程所留下的不足。史学理论方面的课程除了多年开设的史学概论、史学史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课程可供学习,加之对理论书籍阅读的不够,所以在读研期间深感理论方面的薄弱,只好再从头“补课”。

第二,没有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能力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

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在学习方法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以致没有养成自学的好习惯。看书也不得要领,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在授课时,基本上采取“灌鸭式”教学,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设置一些相应的课程,以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急剧下降,也没有形成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研究能力,不利于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专业思想不牢固,对基础教育改革情况不甚了解

通过对历史专业在读学生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历史专业的兴趣越来越淡薄。这些学生最初报考高师时选择的专业基本上都不是历史,而是被调剂过来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专业自身内在的问题,没有使他们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另外,由于没有相应课程的设置,教育见习环节的缺失,大多数学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情况了解得不多或基本上不清楚,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基本的动力。

对当下历史专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问卷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不难看出,尽管近几年来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在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即现有历史专业培养方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这也许是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所在。那么为什么会有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呢?笔者在比照分析了一些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大多数历史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实施,没有很好地解决以下五对矛盾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1]因而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通过查阅部分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看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却相对迟缓,表现在课程体系方面主要有:

一是针对性不强,学科体系不完善。目前一些高师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沿袭以往的学科体系,以两大通史为主再辅以一些选修课,教学内容仍以政治、经济和文化史为主,仍然是注重物质的传统历史观。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则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总体研究历史观,强调的是从政治、经济、外交、学习、社会、文化、心态等总体上进行考察。[2]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有些毕业生慨叹有些东西在大学根本就没有学到,到工作岗位后还要从头再来。

二是课程设置仍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对于教育理论和技能课重视得不够。多数高师历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仍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教育理论课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历史教学论等几门,涉及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基本上很少或没有设置。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近些年来实习工作大不如从前,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越来越有少,所以学生临毕业找工作时的教学能力很弱或没有体现出师范院校优势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课程体系与学生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近些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招生规模,逐步在调整自己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试图向综合类院校靠拢,这在各学科课程体系方面有所体现。就历史专业而言,学生培养目标既要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教学型人才;又鼓励学生考研,培养研究型人才。一个课程体系,一套培养方案,却要培养出两种类型的人才,结果自然是无论在哪一个方面寻求发展的学生都略感不足,从而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大打折扣。

3.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

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要由教师作为支撑。目前的问题是,一些历史专业在教学计划里开设了很多课程,但却没有相应的教师来承担。如中外政治制度史是历史专业当中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有所体现。但笔者发现,有些高师的历史专业却没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该课。这对于学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另外,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旨趣爱好开设课程,并不把学生的兴趣或学生将来是否实用作为考虑的条件。这也就是造成了上面谈到的“学到的用不上,需要的没有学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了。

4.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

学分制是高师院校近几年来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现在部分院校正在逐步完善或已经基本确立准备实施。由于学分制的不完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历史专业一般都设置了限选课、任选课等选修课,但这两类选修课的学分普遍偏低,又对学生选课做了方向、门类方面的限制,因而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5.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矛盾

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现,对于指导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纵观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学改革现状笔者发现,教学改革的研究理论的确出现不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也大量存在,但能结合自己专业的教学实际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院校却不多,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脱节的地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改革现行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初步构想

为了解决上述五对矛盾,进一步推进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试以改革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教育接轨的同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高师教育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目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课程内容要改变“‘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5]据此颁行的课程标准和现行历史科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均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就要求高师历史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改变过去只重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贯做法,增加社会史、科技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师范生将来从教时知识储备的需要。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上还是两个流向,一是到教学第一线承担教学工作,二是报考硕士研究生。为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些调整。在专业基础课修完后,课程可以设置成两大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一是研究系列。围绕着教学系列可以开设一些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专门史选修课,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增加教学实践的环节和时间,突出师范特色,增强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缩短参加工作以后的适应时间。围绕着研究系列可以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课程,为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两方面兼顾又有所侧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2.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完善学科体系

为了完善学科体系,使学生的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的办法。如可以从别的院校聘请相关学科的教师来从事一些课程的讲授,或者从优秀的中学教师中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能力较强的一线教师来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也增强了和中学历史教育实践的联系,使高师历史教学朝着更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方向发展。

3.学分制与导师制并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鲜明

学分制的推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实行开放的选课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配合导师制的推行,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选课的任意性带来的消极影响。既要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要突出其专业优势,培养出既全面发展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

4.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力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进行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为了使教学改革取得预期的成效,先期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的研究一方面来源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服务于实践。因而,及时的吸取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并运用于实践,是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高师历史专业要立足于现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高师历史专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及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小碚.关于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55.

高考历史课程篇9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学科;高考功能评价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一直都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历史教师和学校都十分重视评价的选拔功能,甚至将选拔功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学校甚至学生本人都过分看重高考分数,他们认为高考是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是检验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高考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学科评价功能越来越现实,这样的状态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行。因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高考功能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程历史学科评价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要求:“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根据上述的总要求可以分为三个标准。

1.新课程知识和能力评价标准。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是在知识范围和材料的基础上构建的。新课程评价的内容更多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对知识的认识。对于历史学科,历史知识只有建立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中才具有意义。“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况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新课程能力的评价标准。从新课程知识和能力评价标准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高考考出来的分数。

2.新课程过程与方法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课程都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新课程提倡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及在生活中的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新课程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的要求是:“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且做到探索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

3.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只有建立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生才能正确把握自我的人生价值,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个性的发展,才能创新思维。

知识和能力评价标准是最基础的,过程与方法评价标准是一个过渡性的标准,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学会探索性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标准是指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感受历史文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把学生塑造成独立的、赋予创新思维的新一代接班人。

二、新课程历史学科高考的评价

1.历史史观整合试题。给出一段历史材料,让考生分析哪一种观点符合历史材料,从历史史观的角度命题。

2.凸显材料处理能力。2008年起,全国高考试卷多为材料解析题。这类题目通过材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且要用历史的角度历史的语言来全面回答,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着重考查能力的趋势。

3.隐性涉及热点问题。高考热点问题其实就是我国的时事政治、社会现实。将国内外的热点要闻列入考试大纲,提供背景材料,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新课程的高考中越来越重视以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倡导和谐社会。

4.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新课程对于主知识的考查也是十分突出的。主干知识的历史事件是最能反映历史本质特征,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历史的整体性,考查学生基本历史常识的理解能力。

5.抽查边角知识。边角知识是指教材中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高考中一般出现的频率比较低,但是在很多高考卷中仍会出现,这部分主要考查教师向学生提醒的内容。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高考功能评价要以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为标准,进一步完善新课程下历史学科的高考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刘小曼.开放式考试在历史科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2]庞丽娟.研究性学习中历史教师角色转变的再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5).

[3]陈伟标.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社会课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1,(04).

高考历史课程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备课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在每节课之前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把握该节课应当讲解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意义

1.1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决定着其学习这门课程的效率,兴趣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关键,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找出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主动性,这将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教师备课的根本目的。

1.2旨在提高课堂讲课的效率

初中历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在学习之初学生会对这门课程感到陌生。此时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整理每节课程的历史知识重点,想好教育学生的整体思路,在课堂上用最精练的话语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1.3反思自身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也应当反思自己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方式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在备课的时候,通过自我的不断总结和归纳,并且将新的方式方法做出规划,应用于下节课程的教学之中,找出真正能够提升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2初中历史教师提升备课能力的措施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闲暇之余,总结自己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断的改进,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期间,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加强课前备课,提升教学的效率。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

2.1结合课文、图例和注释,逐字逐句逐图进行研读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楚教材里面的内容,注意历史地图和相关的注释内容,将需要作为教学要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不需要做教学要求的,在课堂上可以直接简单的带过,减少教学中的弯路,同时也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知识。在此备课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2对整体教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最近几年以来,在中考历史试题上,出现很多的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题目,并且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论述,该类题目极为考验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加大了初中历史教师教育学生的难度。这种现象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充分考虑,利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够将知识灵活地传给学生?初步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历史教师借助教材参考资料重新对历史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进行研究,并且结合中考的考题考虑,对历史教材每个章节做出综合性质的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在考题中能够灵活的进行运用;第二,总结、概括历史教材中每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出一个简明的提纲,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这两点都需要历史教师自己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去分析、总结。只有初中历史教师真正用心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总结,才能提高历史教师备课的效率,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2.3备课时注意搜集课外教材

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初中历史教师,实际上对初中历史教学课本内容已经非常的熟悉,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只是温习课本内容,那实在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对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也没有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课本之中的内容较为笼统,受课本的限制,很多历史事迹未曾列出来,如若历史教师能够查阅历史典籍,收集相关的历史素材,再考虑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历史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看似讲解这些对于学生考试没有多大的作用,实际上通过这种方法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三国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只有短短的一章就带过,此时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进行讲解,相信很多学生都会对其感兴趣,学生为了接这段历史会主动通过网络、书籍主动地查找,这就是教师备课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但是,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分清教学的主次,仍旧要以教学课本为主,历史相关资料作为辅助。

2.4改变传统备课的方式,提升备课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局限于温习当前课程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要点,思考利用怎样的方式顺利地讲解给学生,此种备课方式在课堂上所取到的效果是有限的。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自身备课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可以尝试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引入一些网络平台。如微信,当前微信在学生之中使用较广,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公众号,在每节课之前,将自己备课所准备的资料通过微信平台传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概的了解下节课要讲解的知识要点,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出一些历史问题,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引导学生向着备课的大纲前进,从而达到自身备课的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总结历史课程备课的经验,让自身教学的历史课程效率最大化,让自身在初中历史方面的备课能力得到广泛的提升。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来,发挥历史教师教育学生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洪生.初中历史教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4(08):81-84.

[2]贾淑霞,李艳洁.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以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33-136.

[3]李茜.基于胜任特征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模式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