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行业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3:53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1

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行业经济运行全年总体保持平稳,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体目标。

一、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较快增长,投资增速继续加快,市场需求,晦体平稳,价格水平小幅上升,对外贸易保持增长,从业人数增长稳定,但行业成本居高不下,整体效益下滑较大。

1.经济运行克服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

前7个月,行业总产值增速持续回落,7月份达最低增速4.2070,8月份以后逐月加快。10凋份同比增长13.8070,增速比8、9月分别提高7.9和2个百分点,1~10月,全行业总产值达到9.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全年实现总产值约12.3万亿,同比增长1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070,二季度增长9.5070,三季度增长7.4070,四季度为15.0070。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油气生产在克服渤海湾原油减产的不利条件下,产量实现平稳增长,1~10月,原油产量1.72亿吨,同比增长1.4%;天然气产量86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农化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对保障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农药(折100%)、化肥(折纯)产量分别达到286.8万吨和629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3%、12.8%。

预计,全年原油产量约2.07亿吨,同比增长1.70%;天然气产量约10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亿吨左右,同比增长8.2%。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10月,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增速高出原油开采业9.8个百分点,产值比重达到原油天然气开采业的8.4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是22%和16.5%,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7和1.2个百分点;全钢子午胎产量达到5.8亿条,子午化率达到87.4%,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地区发展更趋协调。1~10月,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0.4%、11.1%、14.5%。其中: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宁夏、西藏、广西、和云南产值增速都超过20%,分别达到56.6%,35.7%、31.1%和20.2%,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3.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结构本文由收集整理进一步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1~10月,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39.亿元,同比增长27.7%,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8%。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前10个月,合成材料投资增长近60%,有机化学原料增长62.3%,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增长达到67.7%,均远高于化工行业32.5%的投资平均增幅。

1~10月,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1.7%,高出全行业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

民营投资快速增长。前10个月,民营投资增幅达48%,比重为26%,较上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行业投资活力继续增强。

4.价格走势缓中趋稳,部分产品降幅较大

从2012年全行业前10个月价格累计走势看,呈现下降态势,但降幅缓中趋稳,进入第4季度,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价格降幅较大。

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1~10月,除烧碱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上涨外,纯碱(重灰)、硫酸、电石等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9%、12.8%和12.1%。聚氯乙烯、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15.5%、9.6%和2.4%;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7%、23.8%和17.7%;己内酰胺、丙烯腈和pta等合成纤维单体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下降24.0%、22.5%和18.6%。

5.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出口基本持平

据海关统计,1~10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5261.2亿美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6%。其中,进口总额3832.8亿美元,同比增长7.7%;出口总额1428.4亿美元,同比增长0.4%;累计逆差230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预计,行业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约6550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额约1740亿美元,同比增长1%。

油气、化学矿进口增长较快,油气对外依存度增加。1~10月,进口原油2.24亿吨,同比增长7.7%,原油有对外依存度56.3%;进口天然气2327.4万吨,同比增长3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25.6%。进口化学矿1035.8万吨,同比增长16.2%。

橡胶制品出口保持增长,化肥出口下降。1~10月,橡胶制品出口金额362.5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5.4%。1~10月,化肥出口l316.3万吨,同比下降9.6%。

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增长,但是增速下滑,特别是经济效益降幅很大,这既有来自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也有行业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和管理不到位的深层原因。

1.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今年以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但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今年来,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在历史低位徘徊。

据专业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产能(实物量)将达到6730万吨和7130万吨,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万吨;磷肥行业2012年底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1000多万吨;氯碱行业2012年烧碱新增产能达420万吨,年底总产能将突破3800万吨,全年装置利用率约70%;聚氯乙烯新增产能330万吨,总产能达到2236万吨/年,装置利用率约60%;纯碱行业新增产能190万吨,2013年还将增产能340万吨;电石行业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6%。

值得关注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目前产能还在继续扩张,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苗头。如聚氨酯行业2011年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270万吨,装置利用率只有63%;有机硅单体装置利用率只有55%。

2.效益下降幅度较大

2012年1~9月,全行业利润总额5384.1亿元,同比下降12.4%,下降幅度高出全国规模工业利润降幅10.6个百分点。

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16.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出现201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3.3%;预计2012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500亿元,同比下降9%。

其中,炼油业亏损271.8亿元,同比增加4倍,至9月份累计亏损已达14个月;合成纤维单体制造业亏损23.1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119.7亿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36.7%;磷肥行业下降27.2%;合成树脂行业下降26.4%;合成橡胶行业下降7.9%;专用化学品行业下降16.1%。

行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营业收入增幅2.2个百分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3.26元,同比提高1.61元;全行业财务费用992.4亿元,同比增长39.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4%,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2个百分点;资金周转率2.37,同比下降0.l个百分点。

3.行业创新能力较弱

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弱。第一,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成果转化率不高,对产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第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先导性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较慢,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第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能力较弱,影响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4.安全环保压力增大

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对安全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造成较多的“城围化工”现象,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由于行业在国内推行“责任关怀”时间较短,石油和化工企业同周边社区居民交流不够,“谈化色变”的心理普遍存在,再加上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益交织、诉求多元化,影响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从长远看,行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责任关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预测分析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运行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但有利条件在逐步增加,行业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1.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1.1宏观经济总体向好

世界经济复苏加快。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世界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积极变化,发达国家重整制造业战略加快推进,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增幅为3.6%,较2012年加快0.3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增速重返8%以上。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同比减缓之后,开始趋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为明年经济工作确立了基本方针。多数机构预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8%以上。

1.2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增速达28%,是经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增速。根据行业投资周期和增长特点,2013年行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预计增幅在20%以上。近期,我国出台了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予以补贴的政策,未来页岩油、页岩气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2013年,“两高”和过剩行业的产能扩张将会受到更严格的控制,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继续大幅增长。

1.3消费增长平稳

2013年,政府把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2013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02亿吨,增长5.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0亿立方米,增长l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92亿吨,增长6.2%;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量约4.6亿吨,增长8.2%0其中,无机化学原料增长约9%,有机化学原料增幅12%,合成材料增幅8%0在需求加快的同时,市场价格也将稳中有所上升,预计2013年金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约4.3%。其中,化学工业涨幅约为3.5%。                          

2.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总体判断,201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平稳运行,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压力,但下半年将“稳中趋好”。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和行业经济运行内在特点和趋势,初步测算,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其中,一季度产值约2.98万亿元,增长7.3%;二季度产值约3.62万亿元,增幅16.4%;三季度产值约3.70万亿元,增幅22.o%;四季度产值约3.95万亿元,增长17.3%。全年利润约8700亿元,增长18%;主营收入约14.0万亿元,增长15.5%。2013年,化学工业产值约为8.5万亿元,增幅17.5%。

——主要产品产量预测。2013年,预计原油产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5%;天然气产量约1145亿立方米,增长9%;原油加工量约4.84亿吨,增幅4.5%;主要化学品产量约4.85亿吨,增长8%。

四、2013年行业工作重点

2013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金行业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行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力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稳中求进,力争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跨上一个新台阶,在技术创新上抢占一批新的制高点,在节能减排和责任关怀工作上开创一个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2013年经济运行要组织全行业认真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产能过剩和产能严重过剩,是全行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要研究提出商标准、严要求的准入条件,控制产能总量。已制定准入条件的行业,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制止产能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加快培育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高端专用化学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煤化工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安全环保、品种质量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四是规范发展化工园区。做好规划引导,强化公共服务,加强安全环保,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专业化园区集中。

2.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大装备制造等方面,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制高点技术。二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施提升行业能效、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三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协同创新。四是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水平,提升全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全面促进行业生态文明建设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完善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完善主要耗能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体系,做好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工作。二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建立主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做好农药、染料、涂料、铬盐等行业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绿色园区”。

三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及装备,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四是加快构建和完善行业责任工作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估认证体系,认真做好责任关怀推广、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培养一支责任关怀人才队伍。五是抓好企业和园区实施“责任关怀”试点,推广一批责任关怀实践经验,推动与社区居民互动,提升企业形象。

4.努力提高全行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一是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努力适应用户需求,通过提高品种、质量、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二是树立系统成本理念,狠抓降本增效。要以降低系统成本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对标挖潜工作,最终实现成本下降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三是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加速资金周转,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加强风险控制。四是积极推进联合重组,通过联合重组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协同优势,推进大宗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和库存共享,积极推进销售协同,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经济运行重点放到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

5.强化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完善重点企业、专业协会、地方行办(协会)三位一体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全面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数据收集、汇总、分析等工作的水平。二是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趋势性研判。加强经济运行快速反应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加强行业先行指标的研究工作。力争2013年行业先行指标有阶段性成果,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石油和化工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战略依据。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真正做到对政府有决策意义,对行业有指导作用,对企业有现实需要。

五、主要政策建议

1.建议出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

1.1对已准入条件的行业,建议采用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式,派出督查组进行实地核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1.2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页岩气、煤层气、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以及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配套政策,在金融、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1.3建议加大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持政策。建议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进口关税、口岸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快重大项目审批进度。

2.建议加快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

2.1加快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建议尽快推广实施天然气定价改革方案,在“两广”试点基础上,扩大四川、重庆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

2.2建议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按照不同油田类别、不同油田成本设定不同的特别收益金起征点。

2.3给予部分高质量标准车用燃油消费税减免和优质优价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成品油税收体制,按照“优质优价”或“优质优税”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国ⅳ、欧v标准汽柴油价格。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2

[关键词]XBRL;会计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4.040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XBRL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缩写。互联网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建立的基础,应用XBRL编写财务报告,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并能共享会计数据资料,将会计语言与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会计信息结构的完整性。通过计算机语言对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的分类和计算,并使用软件进行处理,能保证会计信息反复使用。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1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概述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计算机语言的一种,是针对财务报告信息工作的一种应用,能够在计算机中进行财务信息的交换活动。现阶段,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会计信息处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将所有的会计数据通过分析,将信息分为不同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标注。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使会计信息工作更加规范。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有效保证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紧密结合起来,并按照数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对数据进行多样化的组合。

2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与会计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性

2.1提升国家竞争力

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家竞争力,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经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发达国家针对XBRL技术比较重视,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用XBRL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2有利于企业控制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实现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交换,并能够按照企业需求,调动会计信息。使用XBRL技术,还能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展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管理范围,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使用XBRL技术,能够找到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缺点,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2.3减少获取信息的成本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能够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加快对信息的分析速度,加大信息扩展力度,还能使信息更加明显。当企业投资人想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时,能够按照需要信息的条件,以最快的速度筛选会计信息,强化信息分析,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2.4减少会计业务对事务所的影响

在会计师事务所中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降低会计审计工作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会计信息的读取速度。XBRL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模式,保证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在会计审计中使用XBRL技术,能简化会计信息,并针对会计信息对影响客户财务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更有意义的分析结果。

2.5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使用软件分析会计信息的内部情况,掌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分析出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有利于政府对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与会计信息相结合,能够有效保证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政府部门要定期监管核实部分会计信息,有效减少会计信息成本,提升政府对会计信息管理的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统一管理,能够减少总体数据中的问题,有利于其按照实际的会计信息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2.7提升软件的利用率

在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管理软件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软件的发展。企业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会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可提交使用反馈,软件开发商要根据反馈内容不断完善软件功能,从而使更多的会计信息管理者都认可并使用软件。

3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

3.1国家颁布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标准

现阶段,我国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情况,制定了有关XBRL的相关标准,能够按照技术实际的使用情况,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技术的统一标准。现阶段,世界针对XBRL的相关标准已经在各个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我国要按照实际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修改标准,并适当增加或者删除相应内容,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提供有力保证。

3.2相关规定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详细分类

现阶段,我国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实际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其中包括财务、监管、企业控制等多个方面。我国相关部门也根据现阶段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际使用标准,并不断丰富其分类。

3.3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实现文档的建立及应用

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做成实际文档,再进行推送,能够更加显著地看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方式,并按照实际文档,使用相关技术,有效保证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推广工作。按照实际工作需求,逐渐完善各项技术。推广文档后,企业还能按照文档中的内容对技术进行使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改进技术,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4现阶段我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分类的特点

4.1逐渐完善,达到国际标准

现阶段,国际上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标准已经确立,我国的标准也在实践中不断逐渐完善,从而达到国际化标准,现阶段,要按照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对技术进行调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国际标准,得到国际认同。

4.2拓展性较强,满足客户要求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按照企业或相关部门使用的实际情况与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在标准中添加各方面的元素,能够逐渐完善技术的根本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扩展相关技术,以提高使用率。

4.3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现阶段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创新,能够按照实际的分类对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在使用过程中,技术能够将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地展示出来,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按照使用的实际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以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

5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具体方法

5.1按照标准逐步实施

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用户对技术的反馈情况,逐渐实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推广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更加适合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推广方法。还要与会计工作相关部门合作,如财务部门、证券部门等,以得到更多大型机构的认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新技术。

5.2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

要选择专业学习XBRL技术的人才,组建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加大技术研发,按照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技术内容。这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XBRL的推广进程,保证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获得市场认同。队伍中还要有专业的推广人员,有效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

5.3严格做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文档投送

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文档,要保证其实用性,并按照实际的推送目标对文档进行适当修改。向企业投送的文档要符合企业的财务整理工作需要。对财务部门投送的文档要具备一定的兼容性,要能够形成软件。针对会计事务所的投送文档,要带有审计功能,并按照会计事务所的业务范围,逐渐完善软件功能。

6结语

现阶段,我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指标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经得到很多公司的认可,这些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建设工作中,并能够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使其更加接近国际标准。我国已经成立了中国区的组织,尽管现阶段我国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利于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应唯.携手共进,积极稳妥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J].新会计,2009(11):3-6.

[2]应唯.加快中国XBRL分类标准建设,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J].财务与会计,2009(1):57-59.

[3]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迎接会计信息化时代来临――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就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推广应用若干问题答记者问[J].财务与会计,2010(12):7-10.

[4]张金凤.XBRL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翁彬瑜.海西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XBRL的推广[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9-32.

[6]傅樵,徐伟,孔庆林.XBRL在会计信息化教育中的推广应用对策

[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7]陈文军,周超.关于加快XBRL在我国推广运用的深层次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0.

[8]唐子翔.XBRL在我国应用及推广[J].商,2015(31).

[9]路军,张敏.浅议央企实施XBRL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5).

[10]陆云霞.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探究[J].中国市场,2015(26).

[11]麦琼丹.供应链成本管理XBRL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5(10).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3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与披露范围界定

1、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的思想产生于1924年,oliverSheldon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经营者应该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的需要。1953年Bowen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具有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去确定政策、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义务。”此后,国内外学者大多都是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来定义CSR。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企业的交易伙伴,如股东、债权人、等,还包括政府监管部门、社区与居民等压力集团,以及其他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然而,正是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身涉及很广,没有一个明确固定的范围,致使企业社会责任至今仍然是一个含糊而充满歧义的概念。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增进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责任。企业必须摒弃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社会的福利的关注,具体包括经济、法律、文化、生态和伦理五大层面,从而实现企业、环境与社会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企业的长期利益和长远绩效。

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范围界定

国际上学者们对于社会责任披露的范围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其中,著名的RDap模型由StevebL.wartick和philipL.Cochran提出。这个模型包含四个维度:经济责任、公众责任、社会响应和社会问题处理。而由美国的KLD公司开发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多维指标体系,则涵盖社会关系、环境绩效、员工关系、产品等利益相关者指标。

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界定也进行了深入研究。20世纪70年代,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十分流行。部分学者通过分析公司已公开的诸如年度报告等文件,对环境、机会平等、人力资源、产品及其他等六大方面内容进行量化打分,进而得出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评价。晁罡(2008)认为涉及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股东、环境、社区和特殊群体等。张玉爽(2011)所划分的社会关系、差异性、员工关系、环境、商品五个维度,则是参考了美国专业机构KLD制定的多维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尽管研究者所界定的范围不尽相同,但我们不难看出,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范围,基本包括如下六个大类:股东与债权人,环境与能源、员工的安全与福利、产品与服务、就业与地方经济,其他。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方式

2008年之前,分散披露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即在企业年度报告的各个部分,分散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然而,这种方式限制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范围,影响了社会责任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还有部分企业将社会责任信息在年度报告中单独设立一个模块进行披露。也有企业利用公司官方网站、电视等媒体渠道对特殊的社会责任事件进行信息披露,但这种方式多用于解决危机公关和处理企业负面新闻,持续性和可比性差。2008年后,独立于年度报告之外的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大型央企和国企开始推行,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然而,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文字性叙述为主,国外报表性披露的形式还尚未出现过。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数量和质量

2006年,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仅为32份,此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迅速增加,2012年增长到1006份。2013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达到1231份。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占比约为10%。

按板块划分,各板块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均在上升。沪市主板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最多,有40%都了责任报告,有386份,占全部报告的58.66%。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其次,责任报告共计119份,占比18.09%,较去年的123份稍有下降。中小板的报告数量显著增加,比上一年度增长26.5%。创业板最少,只有29份,所占比例不足5%。我国a股上市公司独立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上升,2013年共计658份,包括《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公民报告》,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1.15%。除了被强制性要求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上市公司外,共有247家公司自愿了社会责任报告。如表1所示,创业板企业有高达96.43%的企业属自愿,而沪市主板仅有21.2%的企业是自愿,在各板块中比例最低。

表1.2013年自愿的公司数量与报告数量占比(数据来源:证券时报)

[板块\&2013年

报告公司数量\&自愿报

告的公司数\&自愿报告公司

占板块内报告

公司比例\&沪市主板\&382\&81\&21.20%\&深市主板\&118\&46\&38.98%\&中小板\&120\&93\&77.50%\&创业板\&28\&27\&96.43%\&]

按行业划分,如表2所示,制造业公司2013年报告344份,位居各行业之首,增幅13.91%;传播与文化产业、建筑业增速最快,分别增长50%、25%;而交通运输、仓储业公司报告数量则呈现小幅下降趋势;综合类企业报告数量没有变化。

表2.2012年、2013年各行业报告对比情况(数据来源:证券时报)

[行业\&2013年报告数\&2012年报告数\&增幅\&制造业\&344\&302\&13.91%\&交通运输、仓储\&38\&39\&-2.56%\&金融、保险\&40\&39\&2.56%\&信息技术业\&40\&36\&11.11%\&房地产业\&40\&34\&17.65%\&采掘业\&32\&30\&6.67%\&电力、煤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28\&27\&3.7%\&批发和零售贸易\&29\&26\&11.54%\&综合类\&19\&19\&0\&建筑业\&20\&16\&25%\&社会服务业\&12\&11\&9.09%\&农、林、牧、渔业\&10\&9\&11.11%\&传播与文化产业\&6\&4\&50%\&]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从总体上看处于发展阶段,但仍有近一半企业的报告仍处在起步阶段。2013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分为35.3分,比2012年略有上升,整体质量水平有待提高。从行业看,天然气开采与加工业、电力供应业和银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较好。从企业的特点看,央企控股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处于领先地位,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水平落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理论研究上以及实践上,都很不成熟,各界对于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存在较大分歧,且认识不足。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报喜不报忧。有的企业几乎没有对一些利益相关因素进行披露,涵盖内容很不完善,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形式化。总览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情况,年报将大量篇幅花在了披露企业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公益事业上。对于信息使用者最需要的信息产品安全责任信息,以及环境保护责任信息则覆盖很少。

(二)信息披露的质量参差不齐

在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仍然没有得到企业管理层及社会的重视与关注,社会责任报告多被作为公司年报的附件进行反映,导致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形式重于实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性质的企业间差别较大。

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水平较为接近,民营企业披露质量最差,几乎未披露任何责任管理信息。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在国有企业中水平最高,中央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大大超过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此外,行业的不同使得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上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制造业和采掘业,由于行业的环境污染和员工安全问题突出,其行业责任管理处于领先地位。

(三)缺乏系统化指标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系统化的指标来规范各个公司的信息披露,致使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被忽略,社会责任披露形式化严重。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披露现状来看,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整合度差,层次不明晰,对需要重点披露的信息例如消费者权益和员工安全问题说明很少,而对树立企业形象有利的信息浓墨重彩。在绝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以文字性的叙述为主,量化的数字信息少之又少,成为定量分析的严重阻碍,难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四)缺乏有效监管体系和第三方审计

社会责任报告2006年才开始在我国,监管体系还很不完善。在披露出来的社会责任信息中,虚假信息和信息垄断的问题比较严重,从而影响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效果,信息使用者可能会对其真实性产生质疑。此外,我国也没有要求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因此,当前我国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大多数是没有经过审计的,真实公允性存疑,有的甚至成为企业的树立企业形象的广告平台。

三、优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

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所暴露出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范围认定和理解存在分歧的问题,导致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社会责任报告的主体和时间范围,继续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理论研究成果的成熟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和清晰社会责任相关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针对不同的行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不同侧重,将各行业进行划分,针对其社会责任敏感方面做出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例如,食品加工产业,是质量和诚信敏感型企业,需要公开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信息。煤矿采掘企业则是环境敏感型和权益敏感型企业,需要披露环境保护和员工生产安全与福利方面的信息。

(二)加强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做出强制性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处于自愿性阶段,报告质量不高。我国急需通过制定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行为。此外,还需要出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指导政策和系统化指标体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特征的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加强对社会责任报告的监管和评审

首先,政府及相关部分在监管上需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虚报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同时奖励和表彰积极自愿履行社会责任,提供高质量的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给予其贷款、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号召其他企业学习。其次,改良对企业和地方领导的评审考核方式。除了考虑经济成果和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还应该将环境指标,公众利益以及促进地方就业指标纳入考核。使地方领导转变工作思路,鼓励企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投身慈善事业,改善员工福利,吸收残疾人或者下岗工人再就业,促进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1、增加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强制性披露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上采取的是积极干预的政策,例如,法国政府早在《诺威尔经济管制条例》中,将劳工健康与安全,社会和社区参与等信息规定为强制性披露的信息。相较之下,我国政府监管漏洞则十分明显,干预很少。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鼓励企业自愿性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强制性披露的要求,灵活运用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制度。这种制度除了鼓励企业进行资源披露外,还要规定其强制披露那些涉及公众重要利益的信息。

2、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第三方审计工作

我国目前只有针对财务收支的审计业务,针对社会责任方面的审计还未成形。这不仅会阻碍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我国急需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审计方法,使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有据可依。一方面企业应确立相关的信息审计制度,可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聘请第三方进行,共同促进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走向正规化和透明化,保证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真实性与公允性。另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应该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标准,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方法,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工作。

(四)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提高。企业领导人不仅要在发展战略目标中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地位,也要在规范企业运作的同时,将节能减排、促进就业、慈善救助等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相联系的方面纳入公司治理的范畴。此外,企业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需要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且全面的公司信息。

参考文献:

[1]陈英.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社,2007

[2]陈佳贵,黄群慧.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0

[3]崔秀梅,薛丽达.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验证据与理论分析.中国会计学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2010

[4]郭红玲.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企业社会责任供给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5]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6]刘新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学,2010

[7]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大学,2005

[8]汤亚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4

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选集》,另一本是蓝色书皮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记者在读完这本近300页的“蓝皮书”后,感到若想在短时间内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概况,这算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于是带着好奇和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档案学会秘书长付华。

说起“蓝皮书”的编写初衷,要追溯到2008年成功举办的档案工作者年会。在筹备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之前,中国档案学会召开了2008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的经验总结会。有人建议,在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期间,除了组织好档案学术研讨,还要有更多的权威信息和学术成果交流。在这一建议的启发下,2010年初召开的中国档案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上,付华提出了各个委员会根据各自的学术分工撰写研究报告,编辑成“蓝皮书”后在年会上的想法。他希望把“蓝皮书”的写作坚持下去,进而打造成中国档案学会的学术品牌。这一建议得到了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响应。

2010年是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之后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马上就要开始执行。在这个时候召开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中国档案学会便将这组研究报告的主题确定为“回顾与展望”,也就是要通过这组报告对“十一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回顾,对“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按照这个思路,付华提出了这组研究报告的初步框架,各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和修改之后,便开始了报告的写作。

20lo年9月,中国档案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报告。中国档案学会组织7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讨论和修改,最后确定将10篇报告编成“蓝皮书”。这10篇报告的内容是:《后保管时代的中国档案学科发展及基础理论研究》《档案法制建设发展研究报告》《档案教育发展的研究报告》《全国档案资源建设与整理鉴定的研究报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报告》《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研究报告》《档案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的研究报告》《档案缩微影像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研究报告》《档案安全保障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报告》和《全国档案科技发展的研究报告》。这10篇报告分别涉及到档案学科、档案法制、档案教育、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开发、企业档案工作、档案信息化、档案文献影像、档案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主题,涵盖了档案事业发展的大部分领域。

也正是因为如此,“蓝皮书”的前言将这组报告称为“档案截面史”。付华告诉记者,这并非谦逊之辞,而是因为档案事业包罗万象,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中国档案学会的各个学术委员会只是尽可能地兼容并蓄,根据各自的学术分工,拟定了档案学科发展、档案法制建设等主题,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所侧重,也有所舍弃。一些主题,如档案行政管理、国际档案交流、档案设备生产等,没有形成报告,为“蓝皮书”反映档案事业的完整性留下了遗憾。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5

当今社会,广告对促销有着巨大的作用。广告的花样千奇百怪,手段也越来越多。由于行业竞争日效烈,近来,一些精明的商家大起了“高明”的主意,广告的目标准了中小学生这个广大的群体,然而分析起来,商业广告进校园对于校园文化发展、教师形象和所有学生成长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针对这一现象我校采取了严格有效的杜绝措施。

第一、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全面排查整改商业广告进校园》排查小组,从门卫、教师、校管理层,各个层面意识到位,认真负责,做好杜绝工作,以禁止商业广告进校园。

第二、组织教师开展商业广告进校园教师意见收集活动,同时总结广告进校园的弊端,使教师对商业广告进校园的不良现象达成共识。

第三、中小学生本来就未成年,判断能力差,极易上当受骗。我校组织学生深刻了解了商家广告的虚假诱惑给自身带来的弊端: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广告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抵制。

第四、杜绝学生攀比心理,对商业广告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通过学校文化活动,将学生的思想中心回归到积极友好、团结向上的氛围中来,从而有效抵制商业广告进校园。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有效地抵制了商业广告进校园,让广告没有了“通关渠道”。当然,我校也会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常抓不懈,及时发现漏洞并做好梳理补充,从而保证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教育形象的树立以及学生学习环境的净化。

2018年10月28日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二

近日,按照淄川区教体局统一要求,洪山镇松龄小学积极开展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工作。这次排查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遏制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商业广告进校园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既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且由于中小学生未成年、判断能力差,不能辨识广告的真假,极易上当受骗。同时,商业广告还容易诱发学生攀比心理,引发高消费,导致一些孩子向家长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我校积极组织排查有关商业广告进校园的内容:第一,排查有无在校内进行商业宣传。第二,学校排查有无私自利用教育教学设施、教材教辅、校服、校车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第三,排查有无私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商业活动。经过排查,我校均无上述有关商业广告进校园的情况。

我校在下一步的管理工作中会对商业广告进校园进行进一步加强管理:

(一)层层夯实责任。学校要将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工作通报给所有管理干部、教职工,要明确工作机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商业广告进校园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整改落实。学校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动多方力量开展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大排查大整治,列出问题和责任清单,督促彻底整改。

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美好心灵的呵护,需要校园这块净土。洪山镇松龄小学会多方发力,共同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商业广告入侵防控工作,让校园远离商业广告的骚扰、侵袭,坚决抵制商业广告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三

为进一步遏制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淄川区教体局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要求,明确排查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整改落实,在全区各中小学扎实开展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活动,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净化校园学习环境。

一是明确排查内容。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着力从有无在校内进行商业宣传、有无私自利用教育教学设施、教材教辅、校服、校车进行商业广告宣传、有无私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商业活动等方面进行严格排查,分类整理形成排查台账。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学校将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工作通报给所有管理干部、教职工,做到人人皆知,共同排查。同时,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商业广告进校园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是强化整改落实。各学校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动多方力量开展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大排查大整治,对照问题清单,明确负责人员,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落实。对发生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或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人员责任。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四

区教育局:

我校根据伊教函【2018】192号文件文件精神,全文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校园日常管理

学校门卫要严禁陌生人进校园,对进校园者做好登记。学校还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增强教职工的法制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严把“进校园”活动关

对于各类进入校园的活动,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校长同意,方可进入,否则,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三、全校师生行动起来,坚决抵制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学校要常抓不懈。

四、营造外部良好育人环境

严禁在学校对教师、学生摊派任何购买、销售任务,给学校、教师、学生分发带有商业广告的物品,确保学校一方净土。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友好区第一小学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五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教基厅函〔2018〕77号文件精神,10月24日,义龙新区鲁屯镇七一小学组织开展了“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专项排查活动。

本次排查活动由教务处牵头,成立了排查领导小组,组织了教务、少先队、后勤相关人员对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了在学校开展商业广告活动,或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等或者变相广告等行为,特别关注了有无将红领巾及其名义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以及商业活动。

经排查,学校无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等或者变相广告等行为,无将红领巾及其名义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以及商业活动。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五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杜绝校园商业化。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桑园镇中心小学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了商业广告进校园排查活动。

利用晨会时间,德育处组织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会议精神,老师们都明确认识到商业广告进校园的危害性。紧接着学校形成了以王孝进校长为组长,朱贵东校长、杜恩硕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排查小组,对校园内宣传栏、墙壁文化、教室内外文化栏以及课本和教科资料等进行了细致的排查工作。以上排查内容中均未发现有商业广告植入现象。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本次排查工作的顺利展开,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杜绝校园内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营销活动,有利于净化校园,为教师、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六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科幼立即进行自查并采取了严格有效的杜绝措施。幼儿园立即成立了以园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全面排查整改商业广告进校园》排查小组,从门卫、教师、校管理层,各个层面意识到位,认真负责,做好杜绝工作,以禁止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

自查结果:幼儿园没有开展商业广告活动,没有利用教材、玩教具等或变相广告等行为,各类活动没有夹带商业活动的现象。

针对通知精神,幼儿园进一步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幼儿园:

一、加强教职工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教职工的法制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组织教职工开展商业广告进校园教师意见收集活动,同时总结广告进校园的弊端,使教职工对商业广告进校园的不良现象及弊端达成共识。

三、幼儿园孩子未成年,判断能力差,极易上当受骗,班级老师组织活动帮助孩子了解随意相信商业广告的危害性,从而知道自觉抵制不良的商业广告。

通过以上措施,科幼有效地抵制了商业广告进校园,让广告没有了“通关渠道”。科幼也会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常抓不懈,及时发现漏洞并做好梳理补充,从而保证科幼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教育形象的树立以及幼儿学习发展环境的净化。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七

连日来,沙包镇各校相继开展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治工作,遏制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排查工作由学校校长带领有关负责人和班主任进行,主要排查是否有在校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的情形,排查是否有利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或者变相广告等行为,排查是否有私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商业活动的行为,特别关注有无将红领巾及其名义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以及商业活动、各类“进校园”活动有无夹带商业活动等问题,坚决杜绝任何商业行为侵蚀校园。

下一步,沙包镇将建立健全各类“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批制度和日常监管制度,对“进校园”的活动内容、具体方案、举办单位和参加人员等进行严格把关和全程监督,杜绝与学校教书育人无关的各类活动,杜绝企业、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以任何形式不利于中小学生和幼儿身心健康的商业广告,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八

根据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近日,乐陵市教育局向全市各乡镇(街道)学区、市直各学校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确保全市教育系统的健康、和谐、稳定。

一是开展一次全面检查。要求各乡镇(街道)学区、市直各学校要立即开展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排查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商业广告活动,或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或者变相广告等行为,要特别关注有无将红领巾及其名义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以及商业活动,各类“进校园”活动有无夹带商业活动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任何商业行为侵蚀校园。

二是严格审批“进校园”活动。全市各乡镇(街道)学区、市直各学校要对各类“进校园”活动进行上报、备案,经市教育局审批通过后方可举办。凡未经批准的活动,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或组织中小学生、在园幼儿参加。对于经审批进入校园或组织中小学生、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各单位要明确责任人负责全程监管,一经发现与审批备案情况不符,或存在或变相商业广告的行为,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第一时间报告市教育局。

三是切实加强校园日常监管。各乡镇(街道)学区、市直各学校要加强日常监管制度,切实减少与学校教书育人无关的各类活动。经批准同意进入校园的各类教育活动,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得给学校和师生增加额外负担。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教育干部的外负担。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教育干部的法治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或者变相广告等行为。

截至10月15日,乐陵市共排查学校、幼儿园324所,其中排查学校142所,排查幼儿园182所,实现全覆盖,均未发现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情况。

商业广告进校园专项排查自查整改报告九

根据“教育部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要求,10月23日,迎春镇中心学校校长王小华带领副校长朱锡金、朱收元等组成校园排查小组,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各班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辅导材料、文具、教具、校服等进行排查,确保没有商业活动在迎春镇中心学校内进行开展,同时不存在或变相商业广告现象。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6

(一)xx同志事迹材料

2000年,该同志从秦皇岛日报社办公室调到广告部从事广告经营工作,先后担任内勤室经理、主任助理、公告资讯部副主任、公告资讯部主任等职务。2005年评为助理编辑职称,2012年评为编辑职称。从事广告经营一线工作16年来,该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紧紧围绕报社党委中心工作和业务经营指标,一方面狠抓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狠抓公关经营举措,一方面狠抓团队管理,三位一体创新进取,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所在部门、团队连年超额完成报社党委会下达的经营任务;公告资讯部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在报社党委和报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坚持以实现广告增收突破为重点目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充分分析把握市场动向,不断强化经营与策划创新,大力拓宽创收渠道,各项创收指标稳步推进,每年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尤其是2016年,在全国纸媒广告市场环境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更是逆势上扬,截至2016年4月,公告资讯部5个月完成广告收入301.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70.1%.2008年以来,连续多年被日报社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被日报社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公告资讯部被秦皇岛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办公室评为星级服务窗口;2014年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嘉奖;2015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一、殚精竭虑,多措并举,强化增收

对于公告资讯部这样一个业务经营部门来说,完成报社党委下达的任务指标,实现广告经营业务增收是第一要务,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随着个人的不断成长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该同志始终牢牢把握增收的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变应变,谋大局、谋战术、谋生存、谋发展、谋突破。

一是把握市场趋势,转变运营重点,努力实现结构性增收。由于市场原因,2015年招聘类广告收入比2014年同期下降近80%.该同志和同事及时监测到运行趋势并迅速研究决策,将广告增长重点放在了公告类广告上。通过科学调整价格方案,努力加强与老客户的沟通、深入挖掘新客户源,经常深入各单位现场办业务等一些列举措,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各类公告刊发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找准服务定位,加强客户开发,努力实现突破性增收。该同志和所在部门同事始终把培育大客户、开发大客户、主攻大客户作为实现任务突破的着力点。每年年初,她们都要根据去年市场形势和今年经济趋势确定预期大客户名单,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广开思路,深入研究市场,立足双赢的角度,与大客户共同分析市场形势、制定广告投入规划,获得了大客户的广泛支持和一致好评。经过不懈努力,她们有针对性地巩固和培育了房产、国土、电力等一批大客户,实现了广告大户数量与广告投放数额的双增长。

三是转变工作观念,推动灵活经营,努力实现精细化增收。在重点推进公告类广告和大客户经营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广告创收工作中,提倡转变观念、广开思路,不断深挖广告源,进一步开发各类不同的广告增收点。同时,根据广告类别、行业特性、客户强弱等综合情况,通过细分市场、全面开花来推进精耕细作,按照区别对待、合理定位、吸引客源、互利双赢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段、不同版位,及时调整价格体系,针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广告价位,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实现了各类广告的多方位增收。

二、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强化活力

市场大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在于永葆营销活力。创新来自于哪里?该同志的业务实践证明创新来自于个人综合素质支撑下的头脑风暴。

一是勇于探索,理论能力和政策水平不断提升。该同志十分注重政策理论和专业业务理论学习。多年以来,该同志始终注重认真学习党关于新闻宣传方面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闻宣传和广告业务方面的政策规定、法律法规和执业规范。特别是近年来,针对专业职称考试、评定和提高的需要,该同志还认真学习了《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广告专业综合能力与法律法规》以及《广告专业实务》、《广告专业案例分析》、《广告专业实务》、《记者执业实用大全》、《编辑实务》等专业职称书籍,通过在实践中消化吸收,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理论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该同志还十分注重理论探索和理论升华,通过观察、总结和调查研究,撰写了多篇岗位专业理论文章,刊发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其中《从消费者心理入手增强广告吸引力》刊登在《新闻传播》上;所写的《浅析公务员创新能力及其提升方法》毕业论文受到导师的好评。

二是锐意进取,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不断提升。2006年初至2009年2月,该同志担任秦皇岛日报社广告部主任助理兼内勤接待室经理职务。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尽力做到了版面编辑设计新颖、生动美观;对待客户耐心细致、热情周到;审查手续认真详细、存档规范;广告刊发准确及时、符合要求。由于负责正版广告,同时兼职新周刊版面,加之其他工作,任务量较大。该同志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头绪多等困难,通过上门走访、散发传单、多方联谊、特刊策划、强化服务等多种有效举措,巩固了老客户、拓展了新业务,成效较为显著。2009年3月,单位整合了工作战略,秦皇岛日报社广告部与秦皇岛晚报社广告部合并成立报业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因工作需要,该同志担任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助理职务,主要负责接待日报、晚报各类公告、招聘、中缝广告及日常声明上门客户接待、广告手续审查及存档、广告版面编辑安排与协调及部内组稿费核算等工作,工作内容和职责职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晚报广告业务,加之客户群的改变,在最初开展工作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她虚心向晚报广告部的老同志请教、学习经验方法,并辅以刻苦自学和业务实践锻炼,很快熟悉了情况、进入了角色,并迅速发挥了主任助理的参谋助手和辅助带动作用。在她与部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广告经营管理中心2009至2011年度连创佳绩,均超额完成了各项年度任务指标。

三是点石成金,策划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几年来,该同志主笔或参与起草、参与策划或主持运作了《"旅游地带"专版》、《秦皇岛日报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宣传文案》、《增设房地产、电器类广告专版计划》、《"秦皇岛日报·广告猜猜送"策划方案》、金融保险座谈会、"五一"特刊广告、"年度百姓期待楼盘"展示、"三双教育和提、创、展、促"形象展示、"百姓喜爱轿车评选展示"、"喜迎十七大、展示新成就"祝贺广告、《秦皇岛日报广告部关于开展业务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良机一举三得、财源八方广进·诚征"城乡和谐手牵手,爱心无限在六一"大型义卖义演活动独家冠名单位策划文案》、《"黄金周·秦皇岛消费金手指"策划方案》、《招聘专版策划方案》、《中缝广告策划》等一系列文案、策划及具体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受到报社有关领导好评。

三、规范制度,严格奖惩,强化管理

她深深知道,除了深挖市场这个聚宝盆外,作为一名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懂得向服务要效益、向管理向效益这个道理并在日常工作中深抓、狠抓、细抓。几年来,她所在的部门从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细化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制度,细化岗位责任,指标分解到人,先后完善和制定了《岗位职责》、《年度工资奖惩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广告刊发程序》、《稿费管理办法》、《广告合同管理规定》、《编审差错追究制度》等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规范公车管理、"比微笑、比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员工的自身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效能,提高了员工主动想市场、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为广告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远向前看是她们团队的座右铭。放眼广告市场,营销主体日趋扩大,传媒载体日趋丰富,价格战、创意战、公关战、人才战……此起彼伏、大浪淘沙。下一步,她们将在既有基础上,深化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硬实力,采取同等实力正面战、不同等实力非对称战等战略战术,创意介质、巩固客户、开拓市场、优化阵地,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李庆伟同志事迹材料

笔墨随时代含情写大潮

李庆伟,男,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中级职称。1975年4月12日生,籍贯河北省滦县。1998年12月进入秦皇岛日报社工作。先后在秦皇岛晚报体育部任记者、编辑,晚报总编室任记者、编辑,2005年担任晚报总编室副主任,2008年11月任晚报体育部牵头副主任,2009年1月任晚报总编辑室主任,2015年11月任晚报编委。2008年秦皇岛地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09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称号,2010年、2012年连续两届被市委宣传部、市记协评为秦皇岛市十佳编辑,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被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全市十佳青年。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该同志政治成熟,立场坚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关注民生,通达民意,在发挥晚报舆论引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一是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该同志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报社和晚报党支部组织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二是积极学习新闻专业知识。该同志在工作中注重学习新闻采编业务知识,博览群书,不断提高新闻采编业务水平。三是认真研究新闻采编理论,探索新的报道方式。该同志注重新闻业务理论的研究探讨,多次发表在业内有影响的理论文章,论文《刍议新周刊的文化担当》与《微博时代的传统媒体应对策略》分别在《中国地市报人》上发表。同时还广泛涉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成熟。

二、创新实践努力提高新闻引导水平

一是把好政治关口,坚持正确导向。负责晚报新闻版面的工作,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头脑,把好政治关是首要任务。每年的全国两会、全市两会都是报道的重点,政治责任重大,该同志带领相关同志圆满地完成了每年的两会报道任务。二是坚持新闻改革,打造新闻精品。在工作十余年中,该同志获得国家、省、市级好新闻奖上百篇。其中《一份提案折射政府形象》获2002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观鸟的麦加"在遭蚕食》获2002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二等奖,《董家口长城遭遇"骨裂"》获2007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痛哉,如此造星谁堪承受》获2009年河北新闻奖二等奖,《董先生挑战云南旅游潜规则》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为孤儿井建个档案,好吗》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谁在糟蹋我们的金字招牌?》获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2009年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2005年在全省11家地市报评比中《秦皇岛晚报》获得版式一等奖。三是善于新闻策划,体现独特匠心。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该同志和第一线的记者全方位地沟通,靠前指挥,强调编辑要入主新闻、参与新闻,发挥参谋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把握稿件和处理稿件。近年该同志先后参与了一系列策划报道,采访前积极为记者出点子,之后对稿件精心编辑,强势推出。他参与策划了"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奥运火炬传递报道"、2000年到2012年四次奥运会报道、建国60周年系列报道、汶川大地震报道、每年的暑期报道等大型战役性报道。

三、关注民生、努力提升晚报服务功能

一是关注百姓冷暖,帮助困难群众。2011年卖姜难的问题让抚宁姜农一筹莫展,对此该同志十分重视,并与相关采访部的主任、记者一起研究报道方案,并为首篇稿子《丰收的生姜很愁人》配发言论。之后他与相关记者一起策划,实心实意地帮助姜农解决问题:带领晚报的编采人员率先团购生姜;联系城管、市场、超市、商务、交警等部门,为姜农进城卖姜开通"绿色通道";联合读者俱乐部组织读者团购……一时间,港城掀起了购买"爱心姜"的热潮。"爱心姜"成了港城家喻户晓的新闻字眼,更吸引了河北日报、新华社等上级媒体记者前来报道。之后晚报又刊发《帮姜农,大家再加把劲》等稿件,继续为姜农卖姜的事奔波、呼吁。在多方努力下,滞销生姜不仅销到了国内各地,还销到了韩国、日本等国,上亿斤生姜三个多月后终于售罄。二是体现基层亮点,做大晚报品牌。该同志一直认为活动是晚报与读者沟通、扩大在读者中影响的主要方式,他参与策划的两个品牌活动"时尚老妈评选"与"社区春晚"已成为港城人的最爱。2008年3月,晚报与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组合作举行《非常6+1》的选手选拔活动。该同志积极筹划,从设计活动广告、联系冠名商,到组织报名工作、策划新闻报道,逐一精心谋划,最后共有340多人报名参加选拔活动,在港城掀起了追逐艺术的大潮。

四、严于律己,尽职履责保持报人本色

该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新闻原则,恪守新闻纪律,杜绝虚假新闻,拒绝有偿新闻,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一是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该同志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纪律,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作风优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该同志忠诚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不知放弃了多少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该同志连续十几年值夜班,三十几岁的年龄,却华发早生,但他无怨无悔,被誉为报业"老黄牛".

(三)司玉明同志事迹材料

(右二)

司玉明,男,汉族,1972年7月12日出生,1997年从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到秦皇岛日报社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职称,先后担任日报农村部、经济部、总编室主任,现任日报编委。

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多年来,司玉明同志拥护党的领导,严守党的纪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守社会主义新闻路线,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因为热爱,从而富有激情;因为爱岗,从而额外敬业。司玉明同志在记者岗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乐在其中,走遍了全市所有乡镇,走遍了全市多数村庄,采写了大量富有新闻性、思想性、指导性的稿件。在编辑岗位,长期上夜班,乐于做嫁衣,乐于奉献,精心编辑每篇稿件,精心编排每个版面,报纸质量有所提升,版面安排有所创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要把工作干好,干得出色,必须要提高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而做到这些,首要的是加强学习、加强个人修养。多年来,司玉明同志注重加强个人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加强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打下坚实思想理论基础。同时,认真撰写《工作日志》,注重调查研究,加强知识、素材、阅历、思想的积累,加强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结合。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全面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道德、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在报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业务能力,加强组织策划,努力增强报纸的时代性、指导性、思想性、可读性,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自担任日报编委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司玉明同志加强和编辑、记者各部室的协调、合作,先后组织策划了多次主题宣传报道,全面反映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亮点、新成就、新经验。如近两年来,策划《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系列报道,精心做好全市各地各级各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的宣传报道工作。开设《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专栏,以消息、通讯、图片、评论、理论文章等形式,全方位做好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同时,先后组织策划《创城在路上文明在路上》《行进秦皇岛精彩故事——走基层看民生看改革看发展》《我来创业为城创富秦皇岛民营经济发展故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秦皇岛在行动》《精准脱贫我们在行动》等主题宣传系列报道,对全市的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民生改善及"三农"工作等进行全方位报道。

司玉明同志团结同志,诚实宽厚,平易近人,助人为乐。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他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单位同事和广大读者、通讯员中树立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在恪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抵制和纠正虚假报道方面作出表率,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要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同时,加强对其他记者、编辑的业务指导,和全体人员一起,在工作中加强创新,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并和大家一起同心协心打造文明部室、节约型部室,给大家创造宽松而又紧张的工作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全部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多年来,司玉明同志积极对照上级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路线,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在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杜绝不正之风的发生。没有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没有收受他人物品、现金、礼金等,没有利用公款大吃大喝,没有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没有公车私用。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司玉明同志加强自我修养,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学法、用法、守法,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更高更严的要求,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使廉洁自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抵制和纠正虚假报道、低俗报道,树立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同时,司玉明同志在工作中踏实、务实,加强业务研究和创新,坚持新闻报道突出新闻价值,突出重大主题,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关注民生。潜心研究新闻标题、新闻导语、版面编排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提倡"短、实、新",版面信息量增大,并在标题上力求简洁、准确、生动。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文风活动,要求记者说真话、写实情,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提升了报道的可读性、吸引力。

因工作突出,司玉明同志先后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劳动模范、市"十佳记者"、市"十佳编辑"、省首届"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四)孙强同志事迹材料

牢记使命 敢于担当 为秦皇岛报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孙强、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职称,1989年3月参加入伍,1999年6月转业到秦皇岛日报社工作,历任秦皇岛日报社物管员、副科级纪检员、正科级纪检员、纪检监察室主任、党办主任、行政办主任(兼党办主任)、报业传媒公司副总经理兼日报发行部主任,现任社长助理、咱爸咱妈周报总经理兼广告发行部主任。该同志自分管日报发行以来,日报连续两年同比增长4%,累计增收近160万元。目前秦皇岛日报期发量为3440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截止5月25日《咱爸咱妈周报》实现收入90万元,接近党委提出的时间过半经营任务过半要求,其中周报自费订户已经超万户,是报社各周刊自费订阅的最高数额。

一、响应党委号召,积极投身报业经营创收工作之中。

随着新媒体异军突起,报社纸媒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自2013年起,报纸广告收入呈断崖式下滑,我社经营压力巨大,为此,报社党委提出小机关大经营的工作号召,加大经营部门的人力投入。2014年8月份该同志主动要求奔赴经营一线,经报社党委会研究任报业传媒公司副总经理兼日报发行部主任。主要负责秦皇岛日报发行工作。报纸发行工作是报业发展的命脉,秦皇岛日报是市委机关报,报纸发行数量多少不仅关系到日报经营,更是关系到市委政府权威声音的贯彻落实。做好日报发行工作,对巩固市委机关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同志积极向报社党委,向市委宣传部请示汇报,加强县区和各大工委的沟通联络,本着发行工作需要,又量力而行的原则,调整了各单位2016年日报征订数额,提升了日报发行的完成率。

二、牢记责任使命,全力推进日报发行和周报经营工作

该同志长年在机关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人脉。该同志带着感情开展工作,借助熟人帮助,积极走访全市各县区、工委、各大国有企业党委宣传部、走访各大院校、街道办事处、驻秦部队,与他们拉感情交朋友,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征订秦皇岛日报。特别是2015年11月份,连续刊发了10个发行部自己设计的日报发行形象广告,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党报征订工作。同时,采用年底各县区日报征订量化排名,在日报重要位置公示的办法,有效督导了日报征订工作。另外他们深入分析总结发行工作经验,密切联系全市各大宾馆酒店,各景区,开展暑期订报和零售工作。与此同时,该同志带领周报团队深入开展《咱爸咱妈周报》的经营工作。《咱爸咱妈周报》是日报2015年7月创刊周刊,主要针对全市老年群体,该周报是秦皇岛日报社深化新闻经营改革,促进报业多元发展的试验田。该同志负责经营后,以提升报纸受众率为重点,积极与涉老部门联系,推广发行周报。比如市老干部局、市老龄委、市老年学会,各县区宣传部、老干部局、文化局等部门,以及社区、高校离退休人员聚集场所,都有他的身影。该同志调动社会力量,组织开展活动创收。先后组织开展了百位老人包百味饺子比赛、相亲会、老年歌曲邀请赛、少儿书画展等活动提升周报的影响,采用联合办报的形式与商家共同开展经营促销活动。该同志用很短的时间将周报自办发行突破1万份,《咱爸咱妈周报》深受广大中老年读者喜爱,周报发展前景看好。

三、强化业务学习,努力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该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内条例法规和报社党委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该同志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广泛阅读报刊发行、报业经营管理方面刊物,从中汲取新形势下党报发行和报业管理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该同志严于律己,在经营工作中主动做到用制度管人,按章办事,依法经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做到严格自律,严守底线,不碰高压线,努力保持和发扬报社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强部门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学习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五)王晓鼎同志事迹材料

该同志在报社物管中心工作,97年至04年从事电工岗位工作;04年至今一直从事从事水、电、暖、维修的管理工作。

一、爱岗敬业

由于该同志工作的特殊性,十几年来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手机一天24小时都保持开机,不管节假日或深夜一旦发生一些意料外的故障,在接到值班人员的通知后,该同志都会尽快赶到想办法尽快解决,因为中央空调、供水、供电、电梯、印刷机等设备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报社整体运转甚至瘫痪。

二、团结友善

任何工作都是靠物管中心这个团队来完成的,团队的团结性决定着工作效率、质量。建立起一个团结的团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也不是靠开会强调就能建立起来的,该同志所做的就是把部室的同事当作自己的手足一样爱护,真心把大家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对待,真心一定能换得真心,用时间、真心去慢慢感化每个人,该同志可以自豪的说物管中心是最团结的部室。

三、廉洁自律

该同志一直用"己予不为勿施于人"这句话作为做事做人的标准,对贪腐深恶痛绝,并且深刻认识贪腐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在反对贪腐的同时强化个人宗旨意识,抵御金钱诱惑确保廉洁奉公。

四、业务精良

该同志从事本职工作已经快二十年了,在工作期间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其实排除各种各样的故障是学习、积累经验宝贵机会,长期从事本职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工作的每个细节。

五、务实创新

在长期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对部供电线路进行改造节能降耗,采取的节电措施:(1)、对排风及照明面积较大的线路加装了定时装置,使管理更加方便有序,并且起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例如:车库排风加装了定时装置后由原来的年耗电1.9万Kw降至0.16万Kw,年节约耗电1.7万Kw.(2)、加强中央空调制冷期间的管理及巡查工作。中央空调是报社耗电量最大的设备,其耗电量占报社总耗电量的近一半,因此对中央空调加强管理其意义最重要且效果最明显。例如:报业大厦7月的总耗电量为27.9万Kw,在加强巡查及管理后(巡查间隔由2小时/次加强到1小时/次)8月总耗电量降至24.6万Kw,月节约耗电3.3万Kw(中央空调制冷期间)。

(六)王自堂同志先进事迹

(左二)

王自堂,共产党员,印务公司副经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团结协作,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曾多次被评为先进。该同志处处以实际行动在学习和实践着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的重要思想。团结同事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加强车间全体职工的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总公司的各项生产方针,路线,积极加强职工理论学习和专业业务知识学习。

对新招来的轮转车间职工通过新老互带和对一些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设备性能,使其能正常操作轮转印刷机。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为党报党刊和外活代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中根据春秋季节温度的变化和设备的特殊性,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组织人员,二次对车间设备进行大的调试和维护保养,具体到设备的机械传动、水、电、气、尘、油,每一处都认真检查调试,认真查找问题,自己动手本地解决,大故障及时请教厂家和兄弟报社远程指导,一年多次出现的故障都能及时解决,无论是装置检修还是事故抢修,车间员工从不跟领导讲条件,招之即来,不计得失。职工积极性有效调动,凝聚力不断增强,使全车间形成了一个"人人干好本职工作,维护车间整体形象"的良好局面,也确保了全年工作任务顺利的完成。

三、严格落实5S管理,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印刷质量稳中有升。

2015年是我社经营办报比较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印务公司轮转车间承受压力和考验的一年,针对人员流动频繁,思想浮动,设备老化等困难和问题,及时制定各种预案和办法,不定期召开机长骨干工作会议,进行安全生产分析,两次对车间安全生产劳动纪律进行整顿,作出详细规定,并严格落实,对重要部分、重要环节常抓不懈,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在河北省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均获优质奖。

四、工作中严格自律,率先垂范。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7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发展趋势改进措施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两大动力。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物价变动更加频繁和激烈;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发展速度迅猛,且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由此带来的高效益和巨大风险共存,利润和风险就像一把双刃剑。知识就是力量,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扩大,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关键,同时,知识产权也是企业的软竞争实力。

一、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畅想

财务报告是衡量企业运行状态、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针对企业内部财务环境发展变化及外部经济的发展加速,企业的财务报告将向着更多、更广的方向发展。

(一)增加财务业绩报表

在现行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基础上,适当增加企业业绩报表,能进一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近年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把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放在财务报告改革的首位,即提倡在三张主表之后加上第四张,即“财务业绩报表”。它集中反映一个企业的全部业绩,从而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以前被忽略的部分,如外币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公允价值将作为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即成为第四张报表的计量基础,从而容纳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报酬。

(二)不定期增加社会责任报告

现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产生最大的利润,即利益最大化,企业将更多地融入社会中,正因为如此,企业将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所以企业可以适时出具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是用来反映职工培训、健康安全条件、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公益性捐赠等信息。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即增加有关企业污染环境的状况及治理污染、绿化情况、保护耕地等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整个社会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坚定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企业财务报告的表现和反映

企业财务报告除反映前述信息外,还应表现和反映以下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前景、利润所得、经营理念。这些包括企业治理当局的分析与评价、当地治理部分如工商、环保、技术监视、安监部分的评价。财务报告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改良而逐渐完善的,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科学发展具有继续性,而且可靠性始终是人们在决策中衡量信息质量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财务报告应从实际出发,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与进步,进行适时的调整、改进。

二、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具体改进措施

(一)丰富、完善财务报告的格式

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以知识经济的爆炸式发展、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为基础,上述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表现为会计数据由纸质的载体进而升级为以磁介质和光介质为载体。从一定程度上讲,数据载体的变化升级,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分类与再分类的重复繁冗的环节,即利用同一基础信息可实现信息的重新组合,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会计数据处理工具从纯手工——算盘而演变成为计算机,并可以进行过程运算,这种处理方式消除了地域、空间、时间等障碍因素,并可以对报表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使之为企业决策做出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支持,使报告在互联网上公布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财务数据,而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甄选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编制实时财务报告

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不是实时报告,而是事后报告,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反馈企业财务情况,如年度报告,是根据一年的各种会计数据经过加工、整理、分析形成的。报告的周期长,时限久,工作量繁冗,并且传统的财务报告由于手工处理的低效率和完成审计程序时所需的限制而不能做到及时编报、及时报出,就导致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刚一报出便过时。随着it、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及时性大幅提升,并且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突发性因素日益突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周期随之缩短。因此,必须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体系,使其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

(三)注重揭示非财务非货币信息

在当下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与企业决策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且非财务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客户满足程度、客户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和应用、行业发展及竞争趋势分析,这些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远景及行业的景气程度。企业的经营者利用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并运用到企业实际的运作当中,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透明,使可理解性更强。但为了确保被表露的非财务信息的正确性,企业可以答应相关部分参与到这些信息的搜集、编报中。

(四)丰富现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表附注对报表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且逐渐成为正确解读报表数据和判定决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会计报表附注,现阶段主要侧重于对表内项目的解释,并且主要是以财务信息为主,而对于表外信息中关于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筹资、投资风险、通货膨胀、行业信息等一些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非财务信息表露得太少。

参考文献:

[1]徐秀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6-28.

[2]李晓莉.现行财务报告缺陷分析研究[J].财会探析,2010:78.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8

关键词:绩效考评;财务报告;管理报告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绩效考核,也称为业绩考评,是根据企业员工的工作目标,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工作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财务报告作为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载体,通常是绩效考评指标的主要信息来源,但由于财务报告数据的主要根据会计准则编制获得,与管理人员的实际业绩往往存在偏差,因此在绩效考评中,将财务报告转化成为“管理报告”就十分必要了。本文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中企业业绩指标的差异,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财务报告向管理报告转化应考虑的具体因素。

一、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概念的提出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本文中的管理报告泛指企业对内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经营周期经营成果,以及其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成果的文件。管理报告通常没有固定的格式,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一般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展开。

二、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区别与联系

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中的指标都反映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成果,是绩效考评指标的数据来源。由于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能够较为全面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方面的信息,因此财务报告提供的数据和比率通常被用于绩效考评的业绩指标来源。但是,有时候会发现财务报告的数据与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和员工实际的业绩情况。这个如果以财务报告额数据和比例计算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可能会得出不恰当的结论,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和作用,此时管理报告的数据就显得十分关键。

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都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状况的书面记录,但二者又是不同的。首先,使用对象不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是企业外部,即企业的投资人,债务人和主管部门等;而管理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内部,即企业的主要决策者和管理者。其次,使用目的不同。财务报告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即企业某一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主要向企业外部相关人员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报告则主要反映企业某一经营周期经营成果,着重反映企业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改进管理的相关依据。再次,确认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同一个交易或事项,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造成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数据不一致,进而计算的指标也不同。最后,报告涉及的考核期间不同。财务报告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假设编制的,涉及的日期通常是公历年末、月末,涉及的期间一般的是公历的年、半年、季度、月份;管理报表主要是根据企业经营周期的工作计划阶段编制的,没有特定的标准,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

虽然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存在差异,但是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又是紧密联系的。财务报告是编制管理报告的基础。管理报告在财务报告提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后,能使报告的数据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和管理情况更加吻合。

三、转化过程中应关注的要点

如前所述,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差异主要源于确认原则和核算期间的不同,因此财务报告转化为管理报告过程中应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

1.确认原则不同产生的差异

(1)调整财务报告中未确认的收益

库存充足时如果产品销售价格预计增长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增加,由于谨慎性原则的影响,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收益,但是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同理,已签订采购协议以较低价格购入的原料,如果市场价格预期上涨,也意味着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增加,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收益,转化为管理报告时也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

企业存在或有收益时由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财务报告一般不予确认,在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

(2)调整财务报告中未确认的损失

材料或服务的采购成本预计增长可能导致企业损失增加,根据历史成本性原则,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潜在损失,但是说明企业采购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该考虑这部分潜在损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期末时应计提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但在实际中,财务报告编制报出时企业往往无法获得准确的市价格信息,可能导致不能足额计提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考虑考核期间的实际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2.核算期间不同产生的差异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对于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核算的期间为公历的年、半年、季度、月份。但在大多数企业中,生产经营周期与公历是不一致的,通常需要跨越公历年度。对于周期性、季节性明显的生产企业,不同的季度、半年度的财务报告的数据差别比较大。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按照企业的经营周期对财务报告的数据进行调整。尤其是对于生产周期大于一年的大型制造企业,财务报告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注意按照完整的生产经营周期对财务报告的数据予以汇总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报告更加客观、准确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四、结束语

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总结,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载体。针对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的不同,做好财务报告向管理报告的转化,产生最符合绩效考核工作需要的数据和指标,我们才能真正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9

“亚市场态”是指瞄准完全市场竞争主体的目标,在现行体制和政策的约束内,尽最大努力做市场化制度安排的状态。中国化工报社的“亚市场态”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办报理念、人事安排和经营体制。

市场化的办报理念

市场化的办报理念首先体现在报纸定位和读者定位上。《中国化工报》于1985年1月5日创刊时隶属化学工业部,因此报纸定位是“化工部机关报”,读者定位也相应为“全国化工系统广大职工”。20多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发生很大变化,新闻媒体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两类变化反映在报社就是两条:竞争对象多了,国家不给钱了。为应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加强经营活动的同时,开始对原来大而化之的报纸定位和读者定位进行反思,并按照精确细分的思路,得出如下表述:《中国化工报》是面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以产经类新闻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行业报,主要读者是与化工产业链有关联的经营管理者。

相对于定位,更重要的也是更难的是确立办报方针。在计划经济时期,报纸是部门的宣传工具,那时用不着经营。在社会转型时期,报纸是报社的创收手段,那时的办报方针是“报纸经营”。到了市场经济时期,一部分报社应成为市场主体,为此我们提出了“经营报纸”的基本方针。“经营报纸”是报社整体运作的概念,以经营策划为龙头,编采、广告、发行协调联动,在具体运作上实现采编与经营彻底分开,维护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度,这是经营报纸的基础。

实际运作两年后,我们感到“经营报纸”理念存在着两点不足:其一是偏于表层化,“经营报纸”方针虽然直白地表述了报纸作为经营载体的本质,也可以用以诠释报纸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度,但易于被其表面含义所引导,向单纯的利益化发展;其二是偏于主体化,过于关注自身,追求想当然的读者需求,“经营报纸”似乎同样缺乏参与行业运行的号召力。

鉴于此,我们将“经营报纸”改为“经营资源”,这个资源指的是报纸服务的对象――行业。提出“经营资源”方针,为的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参与到行业的运行中。其实马克思早就有过名言,“报纸的最大好处,就是每日都能干预运动”,我们过去只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了,其实报纸对于经济的、产业的运行都有同样的作用。作为行业报,生存的根本是行业的需要,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参与行业运行的深度。

按照“经营资源”这个办报方针,我们近年来集中全部精力参与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的运作。首先,我们按照“对象至上”的原则重新审视办报的立场,站在行业的层面分析形势、解读政策,站在企业的层面提出问题,力争做到与行业同步呼吸。其次,尽可能以运动员而不是观察员的身份参与行业的重大活动,并通过新闻报道影响活动,在活动中找出新闻课题和线索。第三,与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建立了由60家骨干企业组成的理事会,在与企业并肩拼搏的同时,提升报纸质量,扩大行业影响,建立稳定的收入渠道。

有句歌词说得好:“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行业报只有真正融入到行业中,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成员,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法制化的人事安排

市场化体现在用人上就是法制化。作为现有事业单位体系内的报社,我们总是感叹在用人上不如企业宽松,因为企业在用人上的法制化更加彻底。仅仅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化工报社就用了7年时间,历经了3次饱含酸甜苦辣的改革。

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被公认为市场化的最顽固障碍。我们习惯于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表述为三个层次:“收入能多能少”、“职位能升能降”和“人员能进能出”。从操作层面看,前两个问题都在可控范围内,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但是“人员能进能出”问题则是刚性约束,对于大多数事业单位来说,由于社保体制不健全,人员的进出无法真正市场化。

2001年,我们通过制定有效的绩效工资制度,初步解决了“收入能多能少”问题;2003年通过按需定岗、公开竞聘的方式,开启了“职位能升能降”的局面;2005年通过设立保底工资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做到了“人员能聘能不聘”。这三步尽管举步维艰,但毕竟迈了出去,距“人员能进能出”只差了半步。这半步的代价是为未聘人员多付出一部分钱,姑且称之为“亚市场态成本”。

7年下来,我们通过小步快走,实现了按需设岗,压缩了编制,并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形成了初步市场化的用人制度。但是就总体而言,我们只是搭建了一个“亚市场态”的大体框架,其中还有许多漏洞和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其中最大的隐患在于,一旦发生纠纷而诉诸法律裁决,由于这个制度的“半企业、半事业”状况,所凭借的劳动和人事法规基础薄弱,势必造成被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限制了我们在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方面的步伐,致使上述三个层次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个框架,使之成为严谨的市场化用人体制,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实行严格的法制化。令人鼓舞的是,几年来涉及劳动、人事的法律政策日益完善,《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重要人事制度相继出台,建立严格法制化用人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目前,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法律刷新一遍,尽可能把所有的漏洞打上补丁。更重要的是,这次我们还要大胆地处理过去不敢触及或浅碰辄止的难题,如基本薪酬、专业技术岗位竞聘、辞退解聘等。只要真正符合法律规定,何惧之有!当然,事业单位的现状还必须考虑,必要的“亚市场态成本”还须支出。

独立于报社的经营体制

对大多数行业报而言,经营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经营上。这个问题最能体现一个报社的市场化程度。从表面看,在经营体制和机制方面刚性约束很多,其实天地很大,许多约束来自我们自己的头脑。

大多数行业报的经营体制都是采用广告部体制,这种体制的优势是易于在现行事业单位体制下操作,也能源源不断地为报社提供财力,但有四个弊端:一是无法做大,随着广告客户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客户按照市场分工的理念,提出做广告全案的要求,这是隶属于一家报社的广告部所无法承担的,如跨国公司往往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委托独立广告公司的方式来安排全年或阶段性广告投放,使得报社的广告部只能在其中扮演打工者的角色,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企业都在向这方面学,留给广告部的余地越来越小;二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广告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职责错位问题,制约了广告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在广告部的体制下,为了增加广告额,往往鼓励社内部门和个人到处拉广告,造成内部竞争,相互杀价,损害整体利益,特别是混淆了采编与经营的界限,对报社产生不利影响;四是按照现行的劳动法规,广告部的外聘人员都属于报社的聘用人员,加大了报社用人负担和风险。

为克服上述弊端,可从体制上入手,通过设立报社自己的广告公司,对报纸广告实行独家,让广告职能独立出来。

我们的做法是,先用3年左右的时间统一广告经营,形成除广告部外任何内部单位无权从事广告经营的格局,然后组成报社独资的广告公司,独家报社全部广告。报社内部只设一个专人负责广告管理,不承担经营任务。广告公司对报社承担按月足额上缴的任务,余额归己。报社对广告公司的管理主要实行两条,一是管干部,二是由报社财务处直接公司财务工作。

这种体制运行两年多来,总体还算平稳。虽然没有达到使报社收入明显增加的初衷,但也算略有盈余。从运作的实践来考察,这种制度安排给报社带来了三个好处:第一,使采编和经营彻底分离;第二,作为独立法人分头运行,有效规避了报社在用人和日常经营上的风险;第三,通过培育自身团队和自有品牌,广告公司具备了逐步做大的潜力。当然,广告公司体制也存在新的矛盾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是,广告和发行独家制剥夺了报社几乎所有的经营权,除了依赖广告公司外,报社自身手无缚鸡之力,给员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也有可能为报社带来重大风险。此外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涉及到两个独立的单位,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总体来看,这条路还能走下去,而且很有盼头。

化学工业行业报告篇10

从2003年以来,世界报业协会连续5年推出了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这个排行榜虽然只是《世界报业趋势》年鉴中总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业界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

通过这个排行榜,我国每年约有20家日报走向世界;通过《世界报业趋势》,每年我国有40余家报纸走向世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日报走向世界,随着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对中国报业大国地位的认可,国际报界以及国际社会越来越渴望深入了解我国报业,渴望中国能够充分利用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展示世界报业大国的风采,渴望与中国的世界级日报交流成功的经验……

报纸发行量变化与报业结构变革

世界报业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在第60届世界报业大会上,世界报业协会总干事鲍丁先生报告时指出,全世界报纸发行量2006年度增长了4.61%,日报种数增长了4.33%,日报数量增加到了11207种,日报发行量从2005年度的5.15亿份上升到2006年度的5.56亿份;5年来,世界日报种类数量增长了19.63%、发行量增长了14.76%。可见,世界报业表现出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保持着良好的成长活力,因此认为全世界报业走向衰败或者即将消失的悲观论调显然是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

当然,如果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报业走向衰败或者即将消失的悲观论调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的。比如,美国报业的衰退趋势与世界报业的整体增长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报纸发行量从2005年度到2006年度下降了1.9%,从2002年度到2006年度下降了5.18%。导致美国报纸发行量下滑的首要因素是晚报市场的萎缩,晚报发行量2006年度比2005年度下降了4.62%,比2002年度下降了19.62%,晚报种类数量近30年来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之中;其次是早报市场的萎缩,晨报发行量2006年度与2005年度相比下滑了1.48%,与2002年度相比下滑了2.52%,也许因为晨报的种类数量近20年来保持增长的势头部分地减缓了晨报发行量下滑的趋势。与之相应,美国报纸的股票价值也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尤其是2005年度全美报纸股票价值下降了20%,少数公司下降了30%以上,如纽约时报公司下降了35%;20多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下降了20%以上。

因此,美国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1997年度,美国报纸发行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2006年度,美国报纸发行量退居世界第四,日本退居第三,中国、印度分别升居世界第一、第二的位置。

中国报业雄踞世界第一的位置得力于近20多年来报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发生了两次历史性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行业和专业报纸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报业结构,行业和专业报纸的发行量一度占据了我国报业发行量半壁以上的江山①。这种形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综合性报纸的改革以及都市类报纸的诞生。综合性报纸的改革,特别是都市报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国报业结构的第二次历史性变革。两次报业结构变革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报业内涵,壮大了中国报业,奠定了中国成为世界报业大国的基础。尤其是第二次报业结构变革的成果在世界日报发行量前百名排行榜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第一届(2003年)排行榜上,中国大陆15家上榜日报中8家是都市报;第五届(2007年)排行榜上,中国大陆25家上榜日报中至少17家属于都市报。可见,这两次报业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不但是我国报业走向世界的重大转机,而且是促进世界报业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于目前国内业界、学界仍很热门的“报纸消亡论”话题,笔者也曾与欧洲多位学者交流探讨。他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报业如同新兴的工业化进程一样,正是朝阳产业。那么,处于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的学者率先提出的“报纸消亡论”在中国被大规模地传播,至少表明中国传媒学术研究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把美国当作世界,以为美国观点就能代表世界观点,缺乏全球的眼光;二是对于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家缺乏深入研究和评介,学术研究和新闻传播的方向存在偏差;三是缺乏扎实的本土化实证研究。笔者认为,“报纸消亡论”的传播暴露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以及传媒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些盲区。从世界日报发行量前百名排行榜透露出的趋势来看,科学地研究我国报业结构变革与报业发展壮大的关系,成为向世界报界揭示中国这个报业大国成长足迹的基础。当然,这也是预测我国报业发展趋势的基础。这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课题,需要尽快破题。这项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但是中国报业走向世界的理论支撑,也将是中国传媒经济学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础。

传媒生态变迁与管理系统创新

计算机、网络、手机的普及,不但促进着报纸业务流程的变革,而且促进了报业环境的巨大变革,尤其是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显著地改变着传媒生态结构,使得全世界报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显然,数字技术因素导致的报业或传媒公司的结构变革对报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报业管理系统创新日益急迫。

世界报业协会的《2007世界数字媒体趋势》②报告显示,各种各样的数字媒体成为报业发展的新机遇: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三大渠道,第一大渠道是电视,第二大渠道是报纸,如果报纸与网络、电视结合,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③。

网络媒体种类或形式不断增加,加剧了传媒生态结构的变革。传统文本网页为主的网站成为绝大多数报纸网络版本的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报纸利用网站培养读者,并提供订阅印刷版本的服务和鼓励订阅印刷版本的增值服务,使网络成为印刷版本的重要销售渠道。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研究报告显示,报纸的在线新闻报道使报纸的读者量增长了至少5%。与此同时,报纸开发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和视频(video)等新兴网络媒体,不但使它们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而且使它们成为广告营销的主要渠道。

如2005年到2006年间,在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三种网络传播形式是视频(50.2%)、博客(29.6%)、播客(20.2%)。博客自2004年成为主流在线媒体形式以来,每天以增加17.5万个新博客的速度在增长,5000万个博客带来了每天160万的点击率。播客自2005年出现以来,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娱乐信息的大众化媒体,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在开发播客平台,不但作为新闻报道和娱乐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作为在线广告的重要渠道。网络视频从2006年到2007年成为热门的在线广告渠道。达拉斯晨报网站的视频广告收入今年将超过25万美元。目前全世界媒体广告收入大约10%来自网络,但是有一些报纸走在了前列,如道琼斯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报告,其网络收入占整个公司收入的比例超过了10%。

手机越来越成为报纸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的主要战场之一。如在日本,订阅朝日新闻网站新闻和体育消息的手机用户超过了100万,相应创造了近800万人民币的年收入。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0个成员国中,2004年手机新闻订户创造的收入已经达到3.8亿美元,与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相比(1995年增长速度超过了63%),21世纪的手机新闻订户发展速度似乎进入了高原平台,自2001年以来保持不低于20%的稳定速度。新闻在亚洲、欧洲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支付的三大费用之一。世界报业协会专家组预测,按照现有发展速度,到2011年全世界30亿手机用户中将有42.2%的手机新闻订户。手机新闻市场的开发成为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竞争的新战场。为了开发手机用户市场,无论是新闻采编部门还是广告部门,都需要变革工作流程,以期能够提供文本、图片、视频、铃声、音乐等多种版本的服务,这些服务的管理需要报纸管理系统的革新。

面对新的传媒生态,报纸管理者如果要保持经营利润的增长,就要善于利用这些新的网络媒体,加速数字化报纸的建设,占领传媒技术的制高点,促进报纸新闻报道、广告经营的整体水平提升。适应新的媒体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报业公司加大了数字技术的投入,增加了网络版部门或网站部门的人力资源,制订了长远的报业公司结构变革战略:从原来单纯的印刷版本的报纸企业向着多媒体的新闻机构方向发展。制定和实施数字化媒体管理战略成为世界报业革新的基础。从我们比较研究的情况看,我国报业需要加强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管理理念需要革新,管理制度需要改造,管理方式需要变革,管理人才需要培养。

广告市场变迁与报业经营变革

全世界报纸广告收入2006年增长了3.77%,世界报业协会总干事鲍丁在报告中指出,但是报纸广告收入占整个广告市场的份额从2005年的29.8%下降到了2006年的29.6%。报纸仍然保持着第二大广告媒体的地位,大于广播、户外、杂志、网络的广告收入总和。如果把报纸和杂志归类为印刷媒体,其广告收入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了42%,为第一大广告媒体;其次是电视,占有的广告市场份额为38%。

与此同时,新媒体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尽管有学者预测在未来10年内新媒体难以撼动传统媒体的地位,从2001年到2010年间,全世界报业广告收入将从1000亿美元增长到1400亿美元,但是报业广告占有的市场份额从35%下降到27%左右,全球网络广告收入将从10亿美元增长到40亿美元,市场份额从3%上升到10%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在未来20年内,网络广告占有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超过印刷版本的报纸,与电视并驾齐驱。传媒生态结构的变迁引导着传媒广告市场结构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报纸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16%,比2002年上升了58%,这是令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报界羡慕不已的良辰美景。日本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减少了3.2%,比2002年只增加了10%;美国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1.68%,与2002年相比只上升了5.69%;英国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减少了4%。这组数据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首先,今天的日本、美国、英国等后工业化国家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的萎缩现象是否会成为明天乃至后天中国报业面临的形势?其次,中国报业的广告市场利好是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带来的。这种利好形势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经济结构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国际分工的环境下,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正在发生更替,即我国报业面临的利好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革。第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前几年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着眼于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正在调整,如从鼓励房地产发展转为控制房地产发展,对于报业广告来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言以蔽之,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广告源结构的调整。这种广告源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传媒产业内各类媒体广告市场份额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报业如何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并能够努力提升市场份额,成为了报业经营的重要议题。

在印度市场上,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23%,比2002年增长了85%,分别是中国大陆同期指标的1.5倍、2倍多;南非同期广告收入分别增长了20.7%和141%,分别是中国大陆的1.3倍、2.4倍;从2002年到2006年间,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土耳其、斯洛伐克等国家报业广告收入增长率分别是中国大陆的1.1倍、1.6倍、1.9倍、2.1倍、2.6倍、3.1倍……可见,无论是新兴的报业大国印度还是走上民族平等道路的南非,无论是准工业化国家土耳其还是东欧的诸多转型国家,报业在开发广告市场方面都值得我国报界借鉴。印度与我国一样,都属于世界人口大国,都属于正在兴起的工业化国家,都具有佛教文化传统,因此与英美日等后工业化国家相比,印度报业开发广告市场的经验更具有可借鉴性。同样属于转型国家,东欧地区诸多国家报业面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环境,近5年来在广告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了比我国优异的业绩,对我国报界也更具有可借鉴性。因此,在面对广告市场变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经验方面,我们既要面向成熟的英美日等国家,更要面向新兴的国家和地区。面向世界,而不是面向英美,才是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明天的阶梯。

(作者系《世界报业趋势》(worldpresstrends)年鉴特邀撰稿人)

注释:

①陈中原:《我国报业市场近十年变化趋势》,《中国报刊月报》199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