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大概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4:26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1

近几年来,由于中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力度,减少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降低了分值。因此,一些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提高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其实,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代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做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扎实地掌握有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则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架没有血肉的骨骼。2012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颁布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重视‘新材料、新情境’;注重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初三历史复习必须纠正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必须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的基础知识,除基本的历史史实外,还应包括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六部分是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

那么,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怎样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体会。

一、强调学生精读

在初三复习中应强调学生精读教材,由厚到薄,由薄到厚,认真细致地阅读,不留死角。具体说,精读应包括目录、读章节子标题、读课文正文和小字、读地图和图片、读材料、读句释、读大事年表等。通过阅读,学生能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五本教材和大量的史实。如果能掌握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能够充分地再认再现,就算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能够在中考中得到80%以上的分数。

二、强调教师精讲

在初三指导复习时,教师精讲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发展过程和基本线索。讲历史概念时,首先要讲清楚历史概念包括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的主要内容、性质、影响、评价等。其中影响、评价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属于概念的外延,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的主要内容、性质是概念的内涵。教师在讲历史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包括哪方面的内容,掌握概念的外延——影响及与相关的概念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次要讲清楚历史概念形成前后的历史环境,在动态的发展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讲历史结论时,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结论与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对已有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学会在无疑之处生疑,从而透彻地理解历史结论。另一方面,教师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介绍后,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评价、判断后对历史事物下一个正确的论断,历史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讲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时,首先讲清掌握这三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如阶段特征,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表现出的若干历史事物的基本共性。它成为这一时期内历史的突出特点。学生牢固掌握了阶段特征,就能区分不同阶段的特点,认识历史演进的过程,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共性。其次,要求学生在复习完每章内容后,一定要动手总结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讲解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再以近年中考题中的典型题型做示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三、强调师生的画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2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研究

现行适用体制之下的我国初中历史教材,运用的是一种单元―课的编写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模块,由于将同一主题的事件往往置放于同于单元当中,加强了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性。与此同时,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性事件,比如古罗马帝国,却因为其事件性质的不同,必须将其拆分于不同的单元课程当中,这种教科编排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会削弱其知识体系的一些内在联系性,学生很难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再加上知识量的增加,会导致学生系统的缺乏,不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然而,引入图示教学法,则可有效改善这种课程编排上的弊端,有助于其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历史图示法的具体特点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体系当中引入图示教学法,可将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系统,方便于学生进行自我归纳与总结,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来讲,图示教学法的特征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有机整合了形象性与系统性。我们知道,图示教学法是通过图形、符号或者是文字等形式来体现历史的,因此,它能够将枯燥的历史知识与抽象的传输直接转化为视觉上的冲击,全面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来讲,其具有更为形象性的特点。与此同时,这种将图形、符号以及文字进行优化组合的形式,可以加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性,将原来较零散的历史体系转变成更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种系统化与形象性的知识梳理,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其实质是产生了一定质变,由此可见,图示教学法兼具系统性与形象性双重特点。

其次,集直观性、概括性于一身。无论任何学科的一些知识,布鲁纳都认为他们具有这样的特征即:知识结构特定效力、经济性以及表征方式。在这里,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量程度以及为达到特定理解所需要进行加工的信息即是知识结构经济性。因此,教学在重视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其经济性。相对于语言来讲,图示教学法更为知觉与直观,相对于一些自然模式来讲,则更具概括性。这种教学方式是遵循历史课程具体内容与课程要求,再结全一定原则进行有机组织在一起的,以概括性的、直观的形式来呈现更具复杂的知识,折射出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我们可以认为,优良的图示概括是对历史科目的一个高度总结与概括,不仅浓缩了书本的精华而且也提炼了重要知识点,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其高度概括出了知识的特征与形象,是集直观性、概括性于一身的科学历史教学法[2]。

最后,兼顾艺术性与科学性双重属性。精心设计的图示通常由浓缩的精华文字以及简明扼要的指向性符号构成,好的图示形式不仅要具有内在科学性,同时,外在艺术美也是必须拥有的,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魅力就在于高度的艺术性与巧妙构思的有效融合。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体系当中引入图示教学法教学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

图示教学法虽具有良好的功能,是高度科学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体,然而,再进行图示教学法的运用之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图示法的运用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可以将其同讲述法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使用。在当前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应用图示教学法的措施是没有具体做规定的,即可以是投影式也可以用传统挂图形式,具有多样性,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重视讲述法与图示法有有机结合。生动且直观的图示可以高度概括历史事件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巧妙的构图体现知识自身的内在联系性,可以显示出其存在于内部的逻辑性关系。只有基于教师有效讲解的基础之上,图示教学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其自身的思考能力,有效做到逻辑、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对于图示及讲述的先后顺序,可适当根据教学现状进行一定调整,即可先讲述再图示也可二者统一结合,方式不一,但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就即可达到教学之效。

第二,可以同多媒体课件进行混合使用。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谓是日益紧密。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还原历史真实场景,再现历史史实,对于历史教学来讲,可谓是如虎添翼。此外,将图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联系,不仅能够直观形象呈现历史要点,同时也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形象、化繁为简,可以快速揭示事件的内在联系性。尤其是对于一点与战争有关的历史内容,运用多媒体形式可以达到动态演示之效,宏观形象描述进军路线与战争进程,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自身记忆,有助于取得好的教学成效[3]。

第三,在使用图示教学法之时,应注意适量使用。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视教学对象与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决定,也就是说,必须做到适量原则,如若不然,纵然再科学的教学措施也不能产生与预期相匹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图示教学法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自身接受能力的基础之上,对历史内容进行周密思考与整体的把握,不能一味求新。除此之外,贪多也是图示教学法也必须切忌的,如果在教学课程中,大量引入图示展示,那么容易导致学生在第一时间之内无法吸收,造成记忆上的模糊性。就历史科目而言,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与讲解法以及讲述法等传统主要教学手段相比而言,这只能是一种具有辅导性与辅的教学措施。一定要注意其画龙点睛之效,必须做到适可而止,不可过犹不及。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总结

图示教学法的运用还必须同社会信息发展相一致,符合当前历史学科自身特点,这也是现行新课标的要求所在。图示教学法的运用长盛不衰且源远流长,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体系当中也具有范围较广的运用。在长期的大量实践当中反复证明,图示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生自身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历史体系,从学生层面来讲,可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从教师的层面上讲,也有助于其厘清课堂思路、增加课堂表现力,也就是说,无论从教学模式还是学习模式上来讲,其都有助于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是一种可以值得借鉴与提倡的科学教学之法。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当中,可以对其不断加强探索与研究,以便其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参考文献:

[1]安玉惠.让信息技术给历史插上飞翔的翅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有效融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3

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并将其时代精神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改步伐是极其重要的。对新大纲中关于史与论关系的重新阐述,我有以下理解:原大纲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的提法,未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其中一方,或忽视史实依据空谈理论,或史与论脱节,随意得出结论,任意运用原理及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现象。新大纲着重指出,要坚持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在此特别需要理解“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也就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以论御史”,也是与史实紧密结合的(史论结合),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即: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就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成果;二是它可以解释历史现象,研究历史规律,而并非将历史“为我所用”。

领会了新大纲“论从史出”的含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初中学生了解、认识历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中关于史实的内容有以下几类:

1、文字。文字表述是教材的主干。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史实的阐述是依据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编写的。其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概念、人物、重大事件等等,语言浅显易懂,线索清晰,体系完整。1992年教材改革以来实行的大小字分述法,以小字辅助大字内容,更适合教与学双方使用教材。

2、插图。插图有彩图、黑白图、照片几种。为说明文字内容而编入的直观材料,有历史照片,有画家描绘的历史场景,也有表现史实的漫画等等。插图反映了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观看插图也是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

3、地图。实际上历史地图也属于教材插图,为了认识其独特作用在此将其独立分类,作为教师研究教材的一个专门方面。历史地图反映了历史现象的时空变化,如古今地名异同,陆路、水路的变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等。教学中需要有相当多的时间来讲解地图。

4、图表。图表包括数据资料图表、线索表、大事年表、章节知识结构等等,也是辅助文字内容的,既概括了文字,又说明了文字,是史实的一种表述形式。

5、史料。现行的历史教材借鉴了外国、港台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方法,提供了一定量的原始资料,供教学中研究。学生接触这些第一手材料,更能清楚历史知识的来源,了解先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类史实内容,可以说就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当然,教学中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扩大知识面,如适量补充图片、地图、史料,深入讲解重点内容。

除了以上几类史实内容外,教材以外的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史实来源,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目前常用的信息源有以下几种:

1、时政资料。当代的时事政治资料是史料的补充和再积累。报刊、影视新闻的内容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如香港、澳门回归事件,都是历史现象的延续与补充。教师积累时政资料,并充分运用到中国史、世界史教学之中,效果相当好。

2、调查报告。除去专家、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用作史实的印证与说明外,师生自己动手获得的调查报告,对学习历史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如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

3、文物、遗迹。出土文物、历史遗迹,都是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展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是认识历史的良好途径。介绍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

4、网络信息。师生从网络上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网上信息快捷、海量,易于存储和交流,能扩展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最新途径。

上述各类“史”的来源,只要教师备课时充分掌握和理解,并采用不拘一格的手段和方法来教学,就能使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然而,了解史实只是历史教学第一层次的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备人文素养。因此,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论从史出”在教学中大致有以下步骤:

1、研读史料。这里所说的史料是广义的,不仅是指第一手资料,也包括后人记载的史实。研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它的过程包括搜集材料、排除阅读障碍、理解内容。

2、辨析史料。大量的材料要经过辨析真伪才能被运用,这种史学特有的方法往往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和实施,在备课中要潜心研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它主要包括文献、实物材料的反复印证,计算年代,识别运用各种图表等等。

3、提取信息。这一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概括,将有用而又有信的材料提取出来,作为最基本的史实论据。

4、论从史出。应当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

历史的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譬如对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重大史事,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历史背景来认识其性质、影响、意义。对史实的评价不能片面、狭隘,不能主观臆断。因此,“论从史出”并非简单的一句话,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

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也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内容、途径、手段、方法非常之多,有两点我认为是要特别考虑的。

1、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采用丰富的手段、方法,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多年实践并已取得成效的探索。今后,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2、让学生学会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这种“论从史出”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新教育观的要求,它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

首先,它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民主的氛围,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4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10一05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2001年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当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初中的历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十年的教改实验,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课改要继续深入推行下去,就需要总结十年课改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明确课改的目标,确定课改的走向。其中,修订已试用十年的课程标准,就成为新课改继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年初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新版”)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本文仅就课标新版的内容作简要的说明,以期引起同行们对历史课程标准新变化的关注。

一、课标前言部分的新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前言,由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子目构成。与课标实验稿相比,课标新版前言部分有了新的内容。

1.对课程性质的新阐释

课标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实际上只是概述了历史课程的作用,而没有直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新版则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性,并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应该说,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定位、属性和特点。

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新强调

课标新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论述,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初中历史教育要秉持的理念,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更为简明扼要。在这部分中,除了提出课标实验稿中已论及的教育理念,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倡导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等。课标新版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应引起我们注意,诸如:(1)强调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2)强调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3)强调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这些理念,对于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

3.对课程设计思路的新调整

课标新版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首先是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即“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这一总体设计思路下,课标新版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其中,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对课程目标的划分思路和课程内容六个板块的设计思路外,最重要的变化是弱化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学习主题,而是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所谓“点”,是指具体的历史事实;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来说,是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课程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这一设计思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调整,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此外,这一部分中还提出了一些在课标实验稿中未涉及的设计思路,诸如:(1)提出在内容的编制上要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2)提出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3)

课标实验稿在能力目标的表述中,有些地方较为含混,如将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合在一起论述(计算历史年代、使用历史图表的等应属历史学习方法的范围)、将表达能力界定在陈述历史问题等。而课标新版则明对课程内容中的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了说明;(4)提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问题,为乡土历史教学的开展留有余地。

二、课程目标的新确定。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中,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在具体的目标方面,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明确和完整,也更为清晰和易于把握。

例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对照如下。

确划分为五条,其中第1、2条涉及知识目标,第3、4、5条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再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分别。

课标实验稿对过程目标的阐述不甚清晰,在方法目标方面提得尚欠具体,而课标新版将这一领域的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涉及过程目标,后两条涉及方法目标,尤其是对方法的目标要求提得较为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课标新版是列出了六条,其基本精神与课标实验稿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则是更为强调,论述更为清晰,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值得注意。例如:

(1)在民族观的培养要求方面,特别强调要“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在认同感方面,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3)在国际视野方面,提出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在人生观方面,提出要“初步理解个人

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从以上可以看出,课标新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比课标实验稿提得更为具体,指向更为明确。

三、课程内容的新构建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这部分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指标,因而也是教师们最为关切的。课标新版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其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容概念

课标新版将课标实验稿的“内容标准”的提法,改为“课程内容”。这是因为“内容标准”的概念在内涵上不易廓清,尤其是像历史这样的人文社会学科。而“课程内容”的概念则更为明确,即指课程所含具体内容的体系、线索及要求等。

2.体系新构

课标新版重新编写了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部分,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对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在每一板块的内容中,改变了课标实验稿学习主题的结构,而是按照历史时序的发展,列出重要的史事要点。

3.知识增减

在内容的编排选择上,秉着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这一基本原则,删除了课标实验稿中过难、过偏、过细的内容,以降低难度,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体上来说,课标新版中的内容知识点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五十多个,如世界古代史板块中,减去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南方古猿、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布匿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等知识点。’

课标新版的课程内容在消减一些知识点的同时,也适当增加一些课标实验稿未涉及的知识内容,如中国古代史增加了东汉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国现代史增加了雷锋;世界古代史中增加了早期大学、基辅罗斯;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这些新增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范围和时代的特征。

若将增减的内容统一计算,课标新版要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三十多个知识点,使知识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

4.提法新变

课标新版在内容编排和提法上有一些新的变化。历史教育的内容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研究新成果的出现而有所改进,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新版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变化,兹举数例如下:

(1)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这一传统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指合成为一体,容易使人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产生误解;而“交融”则表明是相互性的,更符合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2)将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这一提法,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就开始了,但从全国的角度上讲还仅是局部性的抗战,七七事变后则转为全国性的抗战。

(3)课标实验稿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而课标新版则改放到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中。这是根据国内外史学界已基本得到公认的划分,即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5.形式更新

在编排形式上,课标新版是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建议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操作。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起始部分,是这样显示的: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

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总之,课标新版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不少新的变化,教师们应加以认真的钻研和领会。

四、实施建议部分的新修改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构成。课标新版在这四个方面也作了新的修改,简述如下:

1.教学建议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概括提出了七条教学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建议,有不少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已经提出过的,但也有新提出来的,例如第三条建议,指出教师要进行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这条建议,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

另外,在课标实验稿的教学建议部分中,列出了多个教学活动案例。而课标新版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的教育文件,主要是在指导性、引领性上提出有关教学实施的思路,不必论及过细的教学具体操作方案,这样也为广大师生的教学活动留有更大的空间。至于教学活动案例,可以放在课程标准的解读当中,供教师参考。

2.评价建议

课标新版的评价建议,强调了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尤其是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在评价的设计上,课标新版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提出了评价思路和要求。同时还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反馈等方面提出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主要是具体说明了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强调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并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5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98-01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及初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特点

思维俗称思考,是借助于语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是人们理解知识、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和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与创造的重要条件。具体到历史学科,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常是指历史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包括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表明,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占主要地位,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概括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历史思维的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趋向逻辑思维,且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在运用再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性思维日益发展,且越来越多地用于学习中。因此,初中阶段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在新制订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确定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总结归纳,深化教材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和板书应力求体现知识结构。问题与问题之间过渡宜自然,并尽可能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教师的总结归纳应使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现出对教材的深化。

2、巧用比较运用比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显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差异及事物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还可以把新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使比较零散的概念完整化,为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更好创造条件。

3、关键处设疑关键处有的是看似无疑处(如唐代乐舞,为何是风格多样?),有疑惑处(洋务派为什么要办民间工业呢?为什么没有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在关键处设疑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找出答案。

4、启发式提问思维的问题性决定思维与问题紧密相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提问。如在讲到伟大的诗人屈原时,就应提出为什么千百年来屈原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怀念?讲到拉美独立革命,就要启发学生总结,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现行教材的编写,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个教学内容都设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思考,适时解决。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启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5、激发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最旺盛。因此,激发兴趣也是历史课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所完成的活动(如识图、综合、概括、分析、比较等)需要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是能够完成的。倘若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成功的希望很小,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创设历史动态情境再现历史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电影、幻灯、电视、录音、投影仪这些电化教具,作为直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来创设动态的历史情境。另外,活动式挂图也可再现动态的历史情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主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初中三年,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总体说来,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提高,是逐步提高的。如在初二要求“在听课和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到初三则提出“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教材内容,围绕确定的能力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

2、重视传授思维方法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介绍具体的历史现象,并由历史现象分析本质、内在联系的同时,要把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之举一反三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6

课堂导入中的“小心机”

一节课的导入形式各异,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很多历史教师尤其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喜欢使用所谓“温故知新”的方式。在具体操作时,许多教师喜欢先向学生进行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提问,通过学生回答来复习原有知识;然后再问一个与之有一定联系将在本节新课中学习的问题,以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就是温习原有知识,并做新知识的学习准备。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年龄层次较低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而对于自主性较高的学生来说,新课知识层面的内容完全可以通过预习来掌握,这时就考验教师对于“温故知新”的理解和把握了。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不会将“新”定位为“新知识”,而是将之定位为“新立意”。这里的“温故知新”,是指从原有学习目标向新学习目标的转换,教师以教学立意为核心制定的学习目标的逐步实现过程。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复习课为例,笔者曾听过一位从教20多年的历史教师在描述教学设计思路时重点提到了自己的课堂导入。该教师用“祖国统一”这个中国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自己导入的关键词,在“温故”的过程中对于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相关史实进行梳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带领学生梳理“祖国统一”这个抽象概念之下还包含了哪些小的概念,之后再将这些具体的小历史概念对应到新授课内容的具体相关知识上。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然后再到具体,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已有知识不仅进行了知识层面的再现和迁移,而且又理解和运用了这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行为。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是有价值的“温故知新”。

细节设计中的“小心机”

历史课堂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就是老师会用语言还原出某段历史细节,引起学生对某段历史的神入。历史充满了细节,没有细节描述的历史课堂是不客观的,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也是不科学的。但是历史细节那样多,课堂时间那样宝贵,作为历史教师常常会自问――“课堂上的这句话,到底为什么要说?”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一课中,有位年轻教师设计了很多与罗斯福有关的细节。在讲大危机中的美国大选时,该教师告诉学生当时候选人是罗斯福和胡佛,并提供了二人的竞选宣传内容。这些内容看似与学习并无直接关系,可是当问到学生会选谁以及选择理由时,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胡佛做法的不满以及对罗斯福新方式的期待。这就是一段符合历史逻辑和学习逻辑的细节呈现,毕竟“新政”是与原有政策对比后才会产生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对罗斯福的个人形象有鲜明的认识,该教师又增加了两个细节:连任四届总统和身患残疾。但是,为什么要用呢?这两个细节之间并没有逻辑关系,历史课堂如此宝贵的时间有必要给出没有逻辑关系的内容,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停顿吗?这两个细节与罗斯福在大危机时期的表现也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连任四届是新政开始之后以及二战期间的特殊形势决定的,发生在本课内容之后;身患残疾也许能够体现出罗斯福坚强的意志力,在大危机时期他的这种形象能够对美国民众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给出这样的相关描述。综合以上,这位年轻教师用这两段无逻辑关系的历史细节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达成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向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学习。但很可惜这样的预设,不符合历史逻辑,也缺乏历史的味道。

史料选择中的“小心机”

史料是历史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初中课堂中,史料选择一般是为了比较直观地呈现出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所以,直观性是选择的重要原则,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在史料中出现新概念。如果出现了,就应该将对其讲解作为帮助学生实现下一步学习目标的阶梯;决不能置之不理,转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一课有一段经常被选用的材料,就是罗斯福上任3个月内,通过与国会的配合制定了多项重大立法。有的老师在运用材料时的目的是从立法内容中得出具体的新政措施;有的老师运用材料时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解读罗斯福与国会的配合中体现出国家在这次新政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大家使用的目的不同,就可以看到每个人截取材料的具体内容是有差异的,都会有意识地弱化一些容易引起学生思维混乱的内容,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7

关键字:教学方法,初中历史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学旨在“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方法即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产生。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很好的落实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概论》把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迄今为止,国内外的教学方法十分丰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源不断的涌现出来。教学方法的选择,须遵循三个原则,即总体把握原则、师生共鸣原则、“双效”统一原则。我国的教学方法按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来源与途径不同而划分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习的方法等几类;国外也有发现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标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中学历史的特点来定,即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就要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教学环境等方面。下面列举几个范例来诠释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会碰到许多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全面、概括认识的反映,通过历史概念讲解,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历史的内容。而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它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它有四种方式:讲解、讲述、讲读、讲演。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也不可能这些理论概念做专门陈述,所以主要靠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讲授有关历史问题时,做画龙点睛式的阐述。

如:“闭关锁国”政策是怎么回事?教师在讲解时非常有条理地指出,“闭关锁国”政策时候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前实行一系列对外政策的概括。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建立公行制度,限制对外贸易。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既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有对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闭关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使自己停止倒退,与世界隔绝,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取长补短。

闭关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从《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到《天津条约》的公使驻京,外国人可以自由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清政府从局部被动开放到全面被迫开放,闭关锁国政策彻底失败的过程。

讲授法通常用于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会议、条约内容的讲授,历史事件的性质及其影响等的讲解。用讲授法讲授历史,本就是学生被动式的接收,常被说成是“填鸭式”、“满堂灌”。为了使讲授法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迎合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比较主动、学习事物比较快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讲授的内容需具体、深入,语言要简明形象、生动诙谐。

二、图示法的选择与运用

图示法是指用图示的方式将历史知识及其概念体系、历史现象或本质特征揭示出来,以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简明直观、形象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无意注意,强化学生记忆。在历史教小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课文中的插图。

例:“洋务运动”的讲授: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意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场以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

老师首先同时给同学们展示在洋务运动前清朝的作战工具的图片和此时西方作战工具的图片,是同学们一目了然的看到两者的差别,对洋务运动的产生原因有初步的体会;可以让同学们观看课本上洋务派代表人物的图片,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他们记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向同学们展示在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图片,如“江南制造总局炮长”、“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通车情形”、“汉阳铁厂”的照片,让学生能够间接的看到洋务运动的成果,更深入的学习,也避免了课堂的沉闷气氛。

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历史的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都是很死板、抽象的,学生学起来是比较乏味、困倦,图示法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插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比干瘪的文字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在讲“郑和下西洋”时,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线路在课本上介绍得不多,教师可结合地图册上的图例来引导学生学习,也可在网络上下载些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眼球。图片资料的应用要精挑细选,必须结合所讲的历史内容,同时要避免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充分发挥图示法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和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概念的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

三、多媒体教学法的选择与运用

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常常让学生听的厌烦,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使用多媒体材料,就会使历史课堂变得活泼。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中,设计直观型教学媒体《开辟新航路人物简表》,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地掌握课文知识点。可设计静态型媒体《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形势示意图》,强化重点。可设计视听型媒体,即播放《北美印第安人的奴`生活》等CD片段,是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可设计抽象型媒体,即播放《郑和下西洋》文献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已突破难点。多媒体教学能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直观形象的表现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但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时,要把握一定的分寸。很多老师把课件制作的特别的华丽、精美,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一味的欣赏课件而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同时老师只管播放多媒体,并不对上面的内容做任何诠释或说明,使得学生学生对内容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如过眼云烟般看过即忘。

四、讨论法的选择与运用

讨论法,可使学生和老师通过交流来分享历史信息、观点,来共同解决某一历史问题。讨论的目的是复习学生所学到的历史内容,鼓励同学反思自己理解了什么观点或看法,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历史教学中,讨论法很适合于在每一章节最后的活动课中使用,既检验了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讨论主题:以“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为题,组织讨论会。

活动的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举出商鞅的个人经历和变法活动的史实;以新国王上台后商鞅被杀为例,提出变法是否是半的问题。

2、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对如何看待变法运动的失败和成功发表各自的意见;

3、教师可分别参与个组讨论,并进一步提出“商鞅的遭遇说明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同学思考更加深入一步。不求得出一致的或成熟的结论,注重讨论过程参与能力的锻炼。

五、趣味教学法的选择与运用

课本历史知识大都比较枯燥无味,而初中学生特别被新奇、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种好奇心理是学生的质疑之源。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开展趣味教学,把历史上发生的趣事、典故融入到你所要讲述的那段历史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在讲到“原始社会”以及“原始农业出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运用幽默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如:1.在原始社会,女子负责采集食物,男子负责打猎获取食物。相对来说,女子获取食物比较可靠,而男子的职业就很危险,好的时候是去猎取食物,不好的时候就成为了猎物的食物。2.当然了,我们的古人也不是吃素长大的,而且长期吃素容易成为植物人,所以,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发展起来。再比如,在讲到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候,可以这样表述“在封建社会,你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地主?我想途径不过三个。第一是祖传的。也就是从贵族变成了地主,只是个名称的变化而已;第二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变成的。也就是在战场上立功,国家奖励你土地;第三是买来的。家里有钱,不断买房置地,地多了,自然就地主了。”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8

关键词初中学生历史认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从青少年的思维特点来看,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据优势,具有运用形式逻辑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系统等思维操作能力。由于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初中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的历史认识过程有自己的特点。

1时序概念模糊

时序逻辑是历史认识中最基本的概念,学生和教师都知道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人和事,但是让学生理解过去的时间,并在脑海中形成时序逻辑却非易事。以公元纪年方式为例,讲到夏、商、西周的更替时,涉及到了三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中间有学生提出疑问:按照夏朝、商朝、西周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建立年份应该越来大,但为什么教材中的年份是越来越小?由此看来,学生能够掌握王朝的更替顺序,但当这一顺序以公元纪年的方式表达出来时,有理解障碍。因此,要先对公元纪年进行说明。首先,公元纪年是目前世界通用的纪年方式,比如现在是公元2012年。会有公元前的概念是因为公元纪年方式来自西方,它们将耶稣诞生年称为“公元元年”,在此之前的时间称为“公元前*年”,表示耶稣诞生前*年。年份越大,表明距离耶稣诞生年越远,即年代愈加久远。通过一次的解释并不能让学生完全掌握历史的时序逻辑,但随着历史知识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对历史的时间顺序能逐渐形成清晰的印象。

2历史情境构建需要教师引导

历史想象是历史认识形成的重要环节,通过历史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历史情境,能够把历史事实描述得更清楚,学生能因自己的主动参与对知识留下更完整深刻的印象,但要达到上述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在讲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时,以一系列的问题带领学生一起想象、思考。(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书同文”、“车同轨”等措施,请问秦统一之下的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是否会发生变化?(2)发生的变化是变好了么?(3)秦朝统治之下的人民有非常沉重的负担,他们的生活很辛苦。这个时候,有没有可能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因为不满意秦朝的统治而开始怀念起秦统一之前的生活?(4)如果怀念以前,就会赞扬过去,然后批评秦朝的统治,这样的说法是否成立?(5)秦始皇能欣然接受人民的批评么?最后总结,秦始皇想要制止这些批评意见,所以下令杀死了批评他的人,另外还下令烧毁了作为批评他的依据的古籍。通过这样逐层递进的引导方式,学生能够对焚书坑儒事件的前因后果构建出基本的历史图景。虽然要求学生复述焚书坑儒历史事件的始末时,少有学生能够完整表述,但表述中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是正确的。

3对复杂历史概念、历史联系的理解能力有限

初中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持,涉及复杂联系区分主次地位时会有一定困难。在课堂上涉及到“奴隶”、“徭役”、“生产力”、“封建制度”等抽象概念时,学生需要有代表这些概念的直观形象作为支柱。对“奴隶”概念的掌握,需要和沉重的劳动负担、贫穷等奴隶的外部形象特征联系起来;对“徭役”概念的理解,需要和修路、耕地、建造宫殿、成为士卒等徭役的具体表现方式联系起来。对于“生产力”、“封建制度”等没有直观形象作支撑的概念,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初中学生一般只能形成印象,很难做到精确理解。另外,初中学生很容易在因果联系上出现问题,尤其出现多个原因,区分主次时表现得比较困难。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上,初中学生容易“把导致事件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混同起来;用一般化的因果关系代替具体历史客体的因果关系;能找出历史客体的多种原因,但不容易抓住根本原因。”

除上述特点外,对初中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也不太适宜做过高要求,尤其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时常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隔不久后就开始忘记。用考试、测验的手段强硬使学生记忆,多数也是考过即忘,意义不大。“如果要让他们‘记住’历史,大概只有两种方法,一是让它重复出现,另外就是变成能够吸引他们的有趣故事。”

总之,初中学生的历史认识过程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需要有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表现在历史认识能力方面就是:对历史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活动与外貌比较感兴趣,但对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意义、性质以及人物的历史作用则不太关注,并且这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历史认识特点,决定了他们历史认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参考文献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9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实践探索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数学史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问题,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的设置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明确教学目标,适当的拓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等式,为以后高难度的数学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数学史对于初中数学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快的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导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强调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加重视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条件下,将数学史与初中数学内容相互结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水平。比如说,在学习数学坐标系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融入数学史中的知识,讲解一下直角坐标系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对于不同的数学专题模块适当的加入一些数学史的内容知识,能够拓展初中学习视野,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通过数学史的渗透分析,为初中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初中数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较多,有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中插入与理论知识相关联的数学史,能够将所有的细节内容贯通起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整合实践程序中,使得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去理解题,培养他们养成实践探索的综合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二、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整合探究策略

(一)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养。

教师要提前对数学史和初中数学中相互对应的要点知识进行分析规划,只有教师对数学史知识了解足够透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构建一批专业技能较高的教师队伍,定期做好课题研究整理工作,从而有利于数学史的深入传播和融合。一方面,可以定期为教师开展相关培训和深造,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考核;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校外实践走访,吸取他校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并依照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应用,从而在重重联合的条件下提升教学质量。

(二)拓展数学史资料收集渠道,进行辅助教学实践。

我国的数学史专家十分注重数学史资料的撰写,编著了诸多数学史教材。此类资料分别以不同的角度编著,一些资料是依据年代的先后进行编著,一些资料是依据学科的发展线索进行编著,一些资料是依据各方内容的综合角度进行编著的。大量的数学史资料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数学史精华,然而如何将此类数学史资料有效的融入数学教育,从而辅助教学实践,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例如,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而言,因其刚刚接触到初中数学知识,数学史资料的融入意在拓宽学生的视角、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因此,应选择数学史当中的一些初等内容,并配合专题性探究。如此,能够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初中三年级学生而言,因其已经对初中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数学史资料的融入意在使学生借鉴、吸取数学专家的研究方法,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实践提供一些启发,达到学用融合的效果。总之,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首要步骤是:立足初中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自身特征,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将数学史资料加以合理的选择、加工和重构,使其能够更加容易的被学生所接收,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辅助功能。

(三)将数学史知识由浅入深进行研究。

就数学领域的整体内容来看,数学史是组成数学体系的元素之一,是前人进行的数学研究。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即将同一理论的前人研究同现代研究加以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从而揭示数学发展的进程变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作用。例如,就初中数学的函数内容来说,为了使学生清晰的理解函数的基本内涵,就要立足历史角度进行阐述。从古至今,函数概念的界定发生的不断的改变和修订。为学生讲述函数概念的修订过程,才能是学生真正了解函数的基本内涵。对比现有函数概念和初始函数概念,二者在表述方式上存在显著的不同。在进行函数概念的阐述时,应从历史角度出发,置身于函数概念产生的初始状态,从而感悟当时的背景和方法。并逐步向现有函数概念进行过渡,利用恰当的比喻和贴切的生活例子展现前沿研究理论,使学生触及函数概念的最终研究成果。

三、结语

总之,数学史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数学的发展历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帅,王婷婷,周仁元,张久军,赵琪.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

[2]刘帅,王婷婷,周仁元,张久军,赵琪.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3]王岩,陈广.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9).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篇10

 

关键词:十五大 初级阶段含义 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基本纲领 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且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拟就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以往发生的失误,制定的有些方针政策所以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阶段认识还不清楚,不明确。诸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急于过渡”等等,都与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有密切联系。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所以成功卿F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全党同志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和坚定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确立和确定同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果,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因此,正确认识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党的十五大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呢?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有二层:第一,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同社会主义其他发展阶段相同的本质。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而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为厂“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i-五大报告p16第二段,人民出版社)虽然十五大报告没有明确指出这是初级阶段的第三层含义,但作者认为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方面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而这层含义的确定,又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现实条件以及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早已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而且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也已大为发展和提高。由英国开始的传统的产业革命已由大机器工业推进到电气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使现代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要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要求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国际比较而显著提高。不仅同is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19世纪明治维新时代大不相同,而且也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时的水平。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同世界范围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的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不断提高。这种新的时代特点,不能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个相当高度时,降低标准过早地宣布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宣布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心只能降低社会主义的威望,使之丧失应有的吸引力。所以,若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就不能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成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总结十三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①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②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条系统、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描绘了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努力的奋斗目标;使人们懂得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九个方面的概括,与十三大的概括相比,不仅更具有科学性,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概括方面,目的性更明确;把“商品经济”改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等,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十三大五个方面的概括增加到十五大的九个方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