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5:43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1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2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

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3

【关键词】设问方法主观题类型审题答题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12-01

一主观题设问方法

我总结了两种设问方法:(1)历史事件主要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部分组成,依据此特点进行设问时,先问现象,发生的是什么事件,然后对事件进行归纳和比较;其次问事件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发生,根本原因是什么;最后问本质、规律、特征和认识,联系现实,这个事件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以小见大,材料往往是学生较陌生的领域,或者是小人物或者是历史上不出名的人物,切入的却是当今世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要求学生从古人故事或外国历史中发现可以借鉴之处。

二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方法

主观题的设问方法主要有五种类型:(1)问事件发生的原因;(2)问历史事件的影响或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3)问事件因果关系或是经验的归纳;(4)比较不同时代类似事件的异同点;(5)问启示,主要是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和启发。

解题方法:(1)原因题又分为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具体到每个问题时,一般应回答较主要原因或材料提供的原因,不需要面面俱到。(2)历史事件的影响题,一般要一分为二,抓两点论,又要抓重点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分清人物事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人物事件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存在哪些局限性,又要分清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哪个是主要的。(3)归纳题,首先要了解材料的安排,命题人在命主观材料题时,或是从正反两方面出材料,或是把相似材料放在一起对比归纳,或把同一时间前后过程放在一起归纳,此类归纳题就像语文写作文一样,需要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用的方法都一样。(4)比较异同点题,此类题是首先选准角度,看从哪个角度对比,有政治角度、经济角度、思想角度、背景角度、过程角度、结果角度等,找准不同的角度,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启示教训题,此类题是在经过前面对事物的原因、特点和本质、结果和影响及评价有了整体了解后,才具备的整体能力的升华。另外,回答规律特点时用不完全归纳法,抓大放小,谈古论今,用来指导今天行动,以达到学史的目的。

三审题方法

第一,要认真阅读材料正文。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弄明白史料的意思。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耐心。史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泛读,整体阅读,疏通文字,把握史料基本内容。阅读的过程中,画出中心句和关键词,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再把它和课本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达到了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第二遍阅读是针对文后的题目,有选择的阅读是精读。这次阅读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特别是要挖掘材料间隐性的联系。

第二,读材料出处。除了阅读正文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是提示我们将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中,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历史知识,正确答题。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第三,读懂问法。看看是依据材料回答,还是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亦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尤其是依据材料回答时,理论上最容易得分,但遗憾的是很多考生不能从材料里完整归纳出全部答案,总是漏掉部分要点。这是问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第四,重视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如最近几年高考出题重视侧重于社会生活、民生,但考生回答时总是缺乏针对性,往往在回答时面面俱到,惟恐漏掉要点,实际上只需回答社会生活和民生即可。

四答题要规范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紧扣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概括。表达时做到语言准确,层次清楚。现在高考试卷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在卷面上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书写要规范。认真书写,卷面整洁,保证阅卷老师能够看清所写内容。坚决杜绝潦草,书写潦草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4

关键词:赵翼;《廿二史札记》;考史方法

中图分类号:K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廿二史札记》是赵翼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其书以议论为主,又专取各史本书,相互援证,不旁及他书,盖不以考核见长。”在考史过程中,赵翼广泛使用归纳、比较、辩证法进行论证。

一、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赵翼(1727―1814),字耘松(亦作云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在史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乾嘉考据学极盛之际,“不逐潮流,飘然世外,自树一帜。”

赵翼在《小引》中指出:“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龟醮Γ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反映了该书的写作目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该书刚问世时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在乾嘉时期,整个学术界几乎全部纳入了考据的轨道。正如梁启超所言:“夫无考证学则是无清学,故言清学必以此时为中坚。”而且“赵翼为乾嘉时代极负盛名之诗人……其史名则远为诗名所掩”。近代以来,《廿二史札记》不仅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在西方汉学界亦很受推崇。“加拿大汉学家浦立本教授认为赵氏致力于克服中国史学之传统缺陷,能触及使近代史家真正感兴趣之问题,能超越孤证之繁琐事实之上以观察,自其中归纳出社会史与制度史发展趋势之通则。”

《廿二史考异》为学界重视,与“赵书每史先叙其著述沿革,评其得失,时亦校勘其龟酰而大半论‘古今风会之遇变政事之屡更,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密切相关。

二、赵翼之考史方法

(一)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排比大量同类性质的史料,以得出普遍性认识。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大量运用归纳法。如考证“明祖行事多仿汉高”[,他首先提出“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而行事多仿之。”然后提出初起兵时李善长对明祖的进言:“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根据《孔克仁传》“(明祖)谓克仁曰:‘秦政暴虐,汉高以宽大驭群雄,遂有天下……’是以帝一起事即以汉祖为法”。进而从定都、征伐、徙民、分藩、赐爵、诛戮功臣等方面分析,可知明祖行事确是多仿汉高。

用归纳法可排比出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象《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两汉外戚之祸》、《九品中正》、《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唐代宦官之祸》等条,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征,以论述历代政治利弊与兴衰得失。

(二)比较法。

赵翼还大量采用比较法来考察史书优劣,如以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相比较考证东汉末年历史。在“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中,他先指出“《后汉书》与《三国志》,论时代则后汉在前,而作史则《三国志》先成且百余年也。”接着指出陈寿和范晔修史书法不同,“虽陈寿修书于晋,不能无所讳,蔚宗修书于宋,已隔两朝,可以据事直书,固其所值之时不同”,然后指出“今两相比较,繁简互有不同。”进而以《袁绍传》、《刘表传》、《董卓传》、《陶潜传》等为例指出“事迹有彼此不同”。

赵翼考证历史,更多侧重于社会治乱兴衰的内容。如他比较历代宦官之害,并指出其差别:“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明阉寺,先害国而及于民;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进而又比较了这三个皇朝中朝臣与宦官势力消长情况。通过这样的比较考证,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汉、唐、明三代历史的不同特点。

(三)辩证法。

辩证法可以用来对前人的历史文献或研究成果加以纠谬、考信与求真,对历史著作或历史人物作一分为二的考证。如对《元史》的考证,《元史》是公认修得比较差的一部正史,在《廿二史札记》中,从《元史自相歧互处》、《元史回护处》、《元史人名不画一》等条目可看出元史确实存在许多的错误和不足,但是赵翼却对其列传详记年月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法“虽近于记功簿籍,如李孟所谓誊写史牍者。然记事详赡,使后世有所考,究属史裁之正,故不必以文笔驰骋见长。”

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考证上赵翼也是一分为二看待的。如他本人虽然对历代宦官祸国殃民深恶痛绝,但通过客观考证事实发现其中不乏贤者,在“宦官亦有贤者”中,他就指出“后汉宦官之贪恶横肆,故已十人而九。然其中亦间有清慎自守者,不可一概抹杀也。”接着又列出郑众、蔡伦、孙程、王康等宦官为后汉所作贡献,认为“此皆汉宦官之贤者,可与北魏之仇洛齐、王琚、赵黑、北齐之田敬宣,唐之俱文珍、张承业,明之覃吉、王承恩并观也。”

上述考史方法是考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往往是几种考史方法结合使用,因为单用一种方法,有时不一定能做出结论,即使做出结论,也不一定可靠。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必须与其他方法参互运用,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赵翼上述考史方法的运用,不仅为《廿二史札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对近代史家治史亦产生重要影响。

三、赵翼考史方法之影响

赵翼所使用的考史方法对近代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赵氏治史,与近代史学方法,大半吻合。”

归纳法比较符合近代科学考证方法,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如陈垣就深受归纳法之影响,“他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整理文献,并归纳出文献工作的法则。如他所总结的‘校勘四法’,提出了校勘学的系统理论。”

比较法是近代史家常用的史学方法,如傅斯年就指出:“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参考文献:

[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附录二《李慈铭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7~888页.

[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1页.

[3]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小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5]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0页.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7]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37页.

[8]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121页.

[9]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0~112页.

[10]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58~659页.

[1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4~115页.

[1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2页.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5

1设疑置难,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难问题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心理发展阶段,这时,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恰当地给他们设疑置难激发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以诱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主动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就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引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不仅易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而且对于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3分类归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事件纵横交错头绪繁多,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而灵活地采用分类归纳的教学方法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抓住特点,掌握其规律,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分类归纳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把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迁移使前后知识融汇贯通。

分类归纳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全面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一方法来分析历史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4纵横联系,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规律的能力。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相联系。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纵横联系比较的方法,既要向学生讲清时间先后和发展线索,讲明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又要重视历史活动的社会背景,指出历史事件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6

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提高学生概括、分析历史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有关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兴趣,还能认识到: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基本素养。

我有意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一般性认识:(1)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也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等,无不促进经济的巨大发展。(2)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如垄断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如封建专制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对封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4)有利的社会环境,包括全局的统一、局部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促使经济稳步增长。(5)有利的地理资源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6)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如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得1956―1966年曲折发展的十年仍取得很大的成就。(7)市场的因素。(8)资金的因素。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归纳,学生形成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一般性认识。

以上总结可以作为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基本思路。我接着引导学生以演绎法分析得出同类属性的历史现象的成因。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教材没有进行专门综合分析,学生可用已归纳的思路进行分析:(1)生产力的角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制定科教兴国的战略,积极发展国内教育培养人才,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2)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的角度:中国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角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4)有利的社会环境的角度: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5)有利的地理资源环境的角度:广阔的中西部的开发和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交通条件。(6)市场因素的角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7)资金因素的角度:开放政策的实施,引进国外资金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

除了以上主题外,还有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因素,工业革命的条件、影响等都可归纳出一般性结论。通过归纳和演绎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可大大提高。

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和构筑分析思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它要经过长期实践,锻炼提高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思维操作能力才能形成,这种能力一经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其中,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

历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根据学科特点,我们在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时,一般通过确立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性质等方面要素,把握事件全貌,进而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了同类事件的知识结构。当学生再一次接触同类历史事件时,脑海就会出现相应的知识结构和思路,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就会提高。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从现实经济角度评价)。(2)缓和了社会矛盾,抑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制度(从现实政治角度评价)。(3)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政策,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度、深度地发展起来(历史角度)。(4)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局限的角度)。

我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对各事件的评价结论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构筑一定的思路: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的思路是分层次、多角度地归纳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这里的层次和角度通常是三个:(1)从现实需要的角度评价(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看其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如何。(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论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或影响。(政治、经济、思想、军事)(3)从阶级的立场角度评价,论其阶级立场和阶级局限。学生们经过长期的训练,掌握了事件的要素、知识结构,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增强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增强对历史的洞察力。历史与现实的运动具有客观的联系性和共通的客观规律性。当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方向、计划建立在对这些客观联系性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时,人们的实践活动就能减少盲目性,能较好实现预期的目的,因此,运用归纳法概括客观历史规律、运用演绎法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如:我国正经历工业化的进程,它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各个方面,推动中国的进步,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问题。西方国家已经经历了工业化,我们能否从它们的历史中总结规律,寻找经验?从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我们认识到,农业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重大,于是对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状况及对工业的影响进行归纳。以俄国、法国为一种类型――小农经济式,其影响如下:(1)保留了小农经济,农业经营落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使工业发展缺乏原料,国内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阻碍了工业的进程。以美国、英国、德国为另一种类型――大农场、牧场式,其影响如下:(1)使农村建立起农场和牧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为工业提供了市场、原料,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通过以上的归纳,我们认识到:小农经济的存在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而我国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主导方式的是小农经济,那么,我国农村将如何深化改革,适应工业化的进程?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学生可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增强对历史的洞察力,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

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注意点如下:

(一)历史事件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就人类的认识秩序来说,总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开始,进而达到对事物普遍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又以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为指导,继续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因此,当我们归纳总结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时,要注意历史事件的丰富多彩和个性多样的特点。我们必须注意它的特殊性,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和认识论。如对文艺复兴的原因的分析,除了从经济、政治方面考虑外,还要考虑人才因素和文化因素。再如,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除了一般性的思考外,还要考虑当时的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历史事件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展,又在一定的条件下趋于灭亡。因此,我们归纳的某些经验是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历史时期起着以史为鉴的作用,不能将经验教训生搬硬套进不同历史条件的事件。如,我们已归纳小农经济的存在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而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地面积少,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应用西方国家的经验解决问题,我设想:我国农村是否可以走小型合作的道路?

结语

综上所述,可证明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学习历史能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概括、分析、评价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长期的导向训练可促进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个别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提高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达到历史唯物观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7

一、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入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所起的是引导作用。一位成熟的教师绝不是将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就行,而是要在学习理论和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所处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创设性地加以应用。所以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思维品位及业务素质,从而改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自己课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首先,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教材中有些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其次,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回答。这些都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教师只有具备了以上的基本素质才能在新课程下扮演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角色,也只有这个角色的成功扮演,学生的能力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教学中成功体现出来,教与学才能真正互长。

二、从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入手

历史材料解析题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而材料解析题的归纳和概括之间关系是很微妙的。我们必须先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方案。

首先,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在了解了归纳与概括的关系之后,我个人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应该仔细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理解材料,是解答好材料题的第一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材料题,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学生一看到材料题,往往会马上阅读所给的材料,其实这样做并不恰当。正确的做法应是先读设问、后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针对性强,有助于理清思路,进行正确判定,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第二,关注两头,寻找信息。在所给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内容做简单介绍的地方,往往包括材料的出处、时间、作者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或引导,有可能隐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注重材料首尾两头的内容,寻找可利用的有关信息,千万不可漏读。第三,读懂读透材料。只有读懂了所给的材料内容,才能根据材料进行正确的判定和解答。对材料进行阅读时,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是粗读,主要目的是要大体了解材料叙述的基本内容,如时间、人物、事件等。第二遍是细读,主要是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出材料的重点地方,甚至画出关键的词句,以便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三遍是有重点地读,就是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挖掘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2.应该正确分析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对材料进行着正确的分析。通过对材料进行正确的分析,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寻找有效信息,确定材料的中心思想,是解答好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对材料进行正确分析的过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分析材料时,要注重找关键词语,不论所给的材料文字有多少,材料的核心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体现。因此,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有利于尽快地确定材料的核心思想。当然,别忘了有些关键信息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处。第二,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寻找其联系之处。所给的材料不管难度多大,往往都与课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大多数的材料题所设的问题,往往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回答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这就隐含了它们之间的一定联系。因此,确定了材料和课本知识的联系之处,也就能对材料进行正确地判定。第三,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寻找相关点。所给的材料目的是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因而要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在阅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有效信息。

3.应该归纳整理有效信息,准确表述

对材料进行仔细阅读、正确分析,最后是为了解决所提出问题,因此准确、恰当地进行解答是材料解析题的最终落脚点。在归纳整理有效信息,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文字表达时,应注重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注重解答好第一问。一道材料解析题一般都有多个设问,各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因此,第一问的定位作答显得很重要,是否准确、完整将会影响下一问的判定与作答。第二,注重对设问的审阅。在设问中,往往会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的词语,如“依据材料概括……”“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语体现了设问内容的标志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的重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准确度。第三,注重层次分明,要体现整体性。一些分值较多的设问,往往要求从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因此整理答案时要分点回答,条理清楚,而且不能只具体回答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否则将影响其整体性。第四,注重语言的规范。这里的规范,一是指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进行解答;二是指用词尽量准确,言简意赅,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8

关键字:能力知识体系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

(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

(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

(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

(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运用能力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精选有关历史知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思维解答历史问题;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原理分析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层次是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原理迁移到新材料、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做到这样几点:

(1)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

(2)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

(3)结合政治课教学,讲清常用的哲学原理,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4)结合课本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渗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和段落。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最好的体现;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史料分析能力

提供新材料、新情境,设置新问题,考查考生获取提炼有效信息及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和技能的实际运用,是新课程历史命题的突出特点。近几年高考中大量图文材料题的出现,便映证了这一点。

对于平时的课堂而言,给学生补充大量和教材知识相关的新材料和新情境是不切合实际的,毕竟一节课的时间和容量是有限的。那么,处于高考“理想”与课堂“现实”之间的我们,应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去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呢?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拥有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教材。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教材中,一是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包括正文知识和《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本课要旨》等诸多栏目;二是有丰富的插图,如地理图、场面图、文物图、人物图等。教材上的这些文字、栏目、插图,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现成的材料。

教师完全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上,运用方法和技巧,把教材上的图文内容转化成材料,以教材为基准,或根据内容的需要,增添史料,将每一节的内容设计成一道道材料解析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设问下,一步步去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转化课堂形式,改变平铺直叙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去进行“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将基础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一举数得,高效而省时。

下面以必修二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性质、影响。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只需开拓思路,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分析问题,培养能力。

设计问题一:结合“课前引言”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轻易地就可以从引言和教材的内容得出新政的两个背景。

设计问题二: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去应对这一场经济危机?(所用材料:“资料回放”、“历史纵横一”、“学思之窗”。)

学生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这场新政将会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这就为下一个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设计问题三:根据教材内容,归纳整理新政的具体内容。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对于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交给学生去自学,可以采用语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采用语文分析段落大意的方法划出关键句子,归纳出相关事件的要点,学生在这样的方法指导下,完全可以根据教材归纳出新政的内容。

设计问题四: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性质?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补充《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这一段材料,帮助学生去理解新政的性质。我们通过设计3个问题来完成这个任务:

1.“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指哪些计划?(法西斯要求极权统治;人民要求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2.“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意思?(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能永远纠正吗?(不能,只能缓和危机,不能避免危机)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新政的性质――只是为了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已。

设计问题五:新政有没有让美国摆脱危机的困境,它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新政影响的总结,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出点数,划出最关键的句子:(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5)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呢?

1.自学内容,归纳要点。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要掌握的内容是有共性的,如历史事件要分析背景、过程、影响,历史人物要知道背景、活动、评价,经济发展要知道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等等。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对于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交给学生去自学,可以采用语文阅读的方法,归纳出相关事件的要点,这样可以立足于课本,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掌握方法,分析材料。

材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泛读即整体阅读。疏通文字,把握史料的基本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划出中心句或关键句,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再把它和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达到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第二遍阅读是针对文后的题目,有选择地阅读,是精读。这次阅读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整理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是要挖掘材料间的隐性联系。

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这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

3.回答准确,培养规范。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篇10

首先,从高考题型入手,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必含三要素――立意、情境、设问;必有三特定――知识内容、限制条件、解答要求;必考三真实――考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处理引入

题中材料的真实水平,独自阐释和升华理性认识的真实水平,历史思维活动的品质和方法的真实水平。从命题三要素看,先说立意即可为历史主干知识,也可为时政热点的历史思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历史知识背景,这就要求高三历史复习时要处理好历史主干知识线索的梳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应考时才能迅速准确地进行知识定位,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必须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熟悉教材的章节结构,梳理清楚教材的主干知识体系,明白教材的编排知识的内在逻辑。再说情境创设,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即可为数据表格材料,也可为历史文献材料,还可为图片信息材料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前后联系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例如,解读数据材料信息的“三看”原则:一要看表头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中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三要看表格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判断。

其次,从历史概念知识入手,历史概念由外延和内涵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历史概念的外延,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与人物、经过和结果。历史概念的内涵,一般包括背景、后果。背景要素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背景因素;二类是从原因(如直接与间接、表面与根本、主观与客观等)、目的(与前者基本相同)、条件(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观与客观等)来分析历史事物发生前的种种因果关系。后果,即历史事物或事件在历史上的作用(直接或间接、进步性或阻碍性等)、影响(深远或暂时、积极与消极等)、地位、价值及实质(或性质、本质)等等。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高考试题“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