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十篇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十篇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4:33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1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认识可以是企业生产的规模,可以是企业生产机器的稳定性,可以是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可以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也可以是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或环境等等。撇开这些形形的形式内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目的来看可分为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两种。本文将这种从形式内容中抽象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称之为统计分析内容。表面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本质认识是从客观事物表面特征出发,最终得到超越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同样,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对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可分为表面分析和本质分析两种。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上,形式内容的认识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关联不大,反而是在统计分析内容认识(对客观事物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上,分析方法的使用差别较大,因此本文主要从统计分析方法的角度对统计分析内容加以细分。在SpSS中,横向叫个案,所有个案组成样本;纵向叫变量,一个变量代表客观事物的某方面特征。表面认识在SpSS中主要对应于样本认识,目的是认识样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特征(当然样本的特征离不开变量,但目的不在变量)。本质认识则以样本数据为基础,总结出同类事物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变量自身的特征(它从样本出发,但又超越样本),因此本质认识可以认为就是对变量的认识。统计分析内容的划分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也密不可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这种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认识过程正好体现了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两个过程。统计分析的两种内容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两个方面,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两个过程,但它们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因为人类出于认识目的的需要可以只认识客观事物的表面,也可以只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一)表面认识

表面认识是一种以认识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为目的的认识。对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还可以分为事物描述认识和事物评价认识两种。

1.事物描述认识。事物描述认识是指只对具体客观事物作纯粹的描述,而不加任何主观意见的认识,如集中趋势描述。从认识内容的复杂性来看,事物描述认识又可分为简单描述认识和综合描述认识。简单描述认识是对具体客观事物的一种现象(变量)特征的认识,如认识一群企业的规模。综合描述认识则是结合具体客观事物的很多现象(变量)对具体客观事物的特征加以认识,如认识事物在两个定类变量中交互分布等。综合描述不是简单描述的组合,而是简单描述的提升。

2.事物评价认识。事物评价认识是指对具体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给出人为意见或判断的认识。评价分析通常给出定性结果,如判断两种产品某种性能的差异是否存在。按评价内容来分,评价分析主要包括事物成绩评价分析和事物间差异评价分析两种。事物成绩评价按评价所依赖的现象多寡还可分为简单评价和综合评价。简单评价是对事物的一方面特征给出评价意见,如根据销售数据对企业的销售成绩作出评价。综合评价是对事物的多方面特征给出综合的评价意见,如根据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特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评价。

(二)本质认识本质认识是一种以认识普遍客观事物本质为目的的认识。本质认识仍以特定样本事物的数据为依据,但认识的结果已经远远超出样本事物的范围。撇开具体事物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则主要体现为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自身规律的认识和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间关系规律的认识。这两种认识还可以给他们一个更简单的名字,就是单现象本质认识和多现象关系认识,这也可以看作是本质认识按现象复杂性的划分。

1.单现象本质认识。单现象本质认识是对单变量自身规律的认识。单现象本质认识按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又分为现象自身分布规律认识(静态)和现象自身变化规律认识(动态)两种。

(1)现象自身分布规律认识,是指认识现象自身的分布特征,属静态认识,如认识成绩是否成正态分布,摇号时每个号码的出现是否呈均匀分布等。

(2)现象自身变化规律认识,是认识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属动态认识,如长期趋势认识、季节变动规律认识等。

2.多现象关系认识。多现象关系认识是对变量间关系的存在与否、关系的程度大小及方向等内容的认识。多现象关系认识,按变量间关系是否平等又分为对等关系认识和影响关系认识两种。

(1)对等关系认识,是对两群对等变量间关系的认识。对等关系认识中,变量相互影响,没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分,如相关认识。两群变量之间的对等关系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如简单相关认识、偏相关认识),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如复相关认识),还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如变量聚类认识)。两群变量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曲线的,或者没有关系。

(2)影响关系认识,是对一群变量如何影响另一群变量的认识。影响关系认识中,两群变量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存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如回归关系认识。影响关系认识中的因变量通常是一个,但自变量却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因此影响认识又可以分为一对一影响和多对一影响。

二、SpSS分析方法按统计分析内容的归纳

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对应的SpSS分析方法首先分为表面分析和本质分析两种。

(一)表面分析表面分析是以认识客观事物表面特征为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与表面认识相对应。表面分析,从认识的性质出法,具体又分为事物描述分析和事物评价分析两种。

1.事物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进行认识的一种分析。按认识时涉及的变量数多少,可分为单现象描述分析和多现象描述分析两种。

(1)单现象描述分析(简单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单方面特征进行描述的分析。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方法(分析方法),以其手段的不同归纳起来可以有指标描述法、表格描述法、图形描述法、推断描述法等。指标描述法,是以统计指标方式来认识事物,认识的具体内容包括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分布特征等。相关的SpSS方法主要是描述统计中的描述,除此之外还有描述统计中的频率、探索两方法。这些分析的特点是输出统计指标。表格描述法,是以分组表的方式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其内容仅包括简单分布表(交互分布表属多现象描述分析)。相关SpSS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频率,其特点是输出频率表。图形描述法,是以统计图方式来认识事物的特征,其内容包括箱索图、茎叶图、饼图、条形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相关的SpSS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探索、频率方法和图形菜单中的各种图形功能。探索功能可输出箱索图和茎叶图。频率功能可输出饼图、条形图和直方图。图形功能则可输出除茎叶图外的各种图。推断描述法,是以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为依据,推断总体特征。尽管此处的总体事物超出SpSS中的样本范围,但人们也只不过将其看作是更大的样本罢了。从认识目的来看,推断描述中对总体均值、比率或方差的认识仍属表面认识。统计抽样推断的具体内容包括统计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统计估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总体均值、成数的区间估计,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探索功能。假设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均值、成数假设检验,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单样本t检验。

(2)多现象描述分析(综合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的多方面(变量)特征进行综合的描述(并非多个简单描述的叠加)。综合描述分析方法按其认识目的不同又可分为交互分布描述、分类描述、降维描述和分类识别等几种。交互分布描述,其目的是认识事物在多变量下的联合分布。其描述内容包括交互表和与交互表对应的分布图,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交互表和图形菜单的条形图等。分类描述,其目的是认识哪些个案间的关系较为接近。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聚类分析中的个案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又包括两步聚类、K-均值聚类和系统聚类等三种。降维描述,其目的是认识多变量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主成分)有哪些。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降维分析中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分类识别,其目的是认识某事物在已有实物分类上的类别归属。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判别分析。

2.事物评价分析。

(1)成绩评价分析。简单评价,是对事物在某个方面(变量)的成绩所做的评价。评价客观事物的成绩可有多种标准,按其评价标准的不同,简单评价可有对照评价、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等三种。对照评价,是根据给定评价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成绩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单样本t检验。横向评价,是以同类事物作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成绩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纵向评价,是以评价事物的历史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来评价现时成绩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上述的几种评价都较简单,可以直接靠经验而无需借助SpSS软件。综合评价,是对事物在多个方面(变量)作出的成绩所进行的评价。这是一种复杂的评价方法,它不是每个变量简单评价的叠加,因此通常要求多种SpSS分析方法同时运用。如要得出综合排名,则要经过标准化处理和综合分计算两个步骤。标准化处理,是将非标准化数据,折算成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数据,目的是消除变量间的不可比性。在此过程中,还要统一变量的正逆性。相应的SpSS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描述。在描述功能中,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复选框则可。综合分计算,是根据事物的多个特征(变量)值来计算其综合得分。这种综合得分可以是简单综合分或加权综合分。相应的SpSS方法是转换菜单中的计算变量。

(2)差异评价分析,是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所做的评价。差异评价的内容包括均值差异、结构差异和方差差异等几种。均值差异评价。均值差异评价在分析方法上有两事物差异和多事物差异之分。两种事物间差异评价,是比较两种事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现象(变量)上均值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如比较两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差异是否显著。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均值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多种事物间差异评价,是比较多种事物在同一现象(变量)上均值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如比较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收入差异是否显著。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比较均值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差异评价,是评价两总体的结构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分析。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非参数检验中卡方检验。方差差异评价,是评价两个总体中同一变量方差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F检验,这是独立样本t检验中的附带功能。

(二)本质分析

1.单现象本质分析。

(1)分布特征分析(静态)。分布特征通常可通过分布图和分布表来认识,但分布图和分布表认识的只是具体事物的现象特征,并非普遍事物的现象特征。SpSS是通过显著性检验来判断普遍事物的现象特征,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非参数检验中的卡方检验、二项式检验、单样本K-S检验等。但在使用SpSS操作前还应通过分布图和分布表初步判断现象的特征,然后再用SpSS非参数检验方法来判断现象的本质特征。非参数检验的主要作用是检验事物的分布是否显著成某种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泊松分布和二项式分布等。具体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单总体比率假设检验,检验总体中某一特征的总体单位的比例是否为某个特定值,如检验总体中男性比重是否显著为50%。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为非参数检验中的二项式。单总体结构分布检验,检验总体在某一现象(变量)上的分布是否成某种已知分布形态(如均匀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式分布等)。检验方法包括非参数检验中的卡方检验、单样本K-S检验。正态分布检验,检验总体在某一现象上的分布特征是否为正态分布。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非参数检验中的单样本K-S检验。

(2)变化规律分析(动态)。长期趋势分析,是一种分析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是否成某种规律以及还原其函数关系式的分析。在变化规律形态的判断上,需要用到散点图,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图形菜单下的散点图功能。函数关系式回归的分析则属时间序列自回归,相应的SpSS方法是回归分析,在回归菜单下的“线性”及“曲线估计”等功能中完成。季节变动分析,是一种寻找季节变动规律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季节变动规律是否存在的判断和季节指数的计算。在季节变动规律是否存在的判断中,相关的SpSS方法是图像菜单下的线图。在季节指数的计算中,相关的SpSS操作方法需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添加时间序列,在数据菜单的定义日期功能中完成;第二步,完成季节指数计算,在分析菜单中预测子菜单下的季节性分解功能中完成。

2.多现象关系分析。

(1)对等关系分析。现象对等关系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判断变量间关系是否存在,其次是判断其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的大小等。由于相关变量的类型不同,相应的分析方法也不同。若将相关变量的类型分为定类、定序和定距三种,则在两两组合搭配下,变量间关系的类型可有6种之多。若将6种关系中分析方法相同的关系加以组合,则可得出以下三种组合关系:定类与定类、定序、定距的关系;定序与定序、定距的关系;定距与定距的关系。第一种,定类与定类、定序、定距的关系,可采用卡方检验方法来分析。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的交互表。第二种,定序与定序、定距的关系,可采用散点图、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几两种方法来分析。卡方检验只能判断关系是否显著存在,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的交互表。散点图可以判断相关形态及方向;相关分析则可进一步分析相关程度的高低及相关方向。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图形菜单下的散点图和分析菜单中的相关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第三种,定距与定距的关系,可采用散点图和相关分析来进行分析。分析现象间相关形态及相关方向,可采用SpSS中的散点图功能。对现象间相关关系大小的分析,依相关变量数量多少及地位的不同,可有简单相关分析(距离分析)、偏相关分析、复相关分析几种。简单相关分析(包括距离分析),可用来分析两个定序变量间、两个数值变量间、定序数值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相关菜单下的“双变量”及“距离”菜单功能。根据变量间关系的大小(距离的远近),还可以进一步对变量群作分组认识,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聚类分析中的变量聚类分析。偏相关分析,是在排除外部变量对分析变量影响后,分析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大小及方向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相关菜单下的“偏相关”菜单功能。复相关分析,是分析一个变量同时与多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是否存在,以及相关方向及大小的分析方法。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输出的方差分析数据可以判断线性关系是否存在,输出的相关系数就是复相关系数。

(2)影响关系分析。影响关系分析中依自变量和因变量类型不同,可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因变量的类型主要有定距、定序和二分变量等三种,自变量的类型则包括定距、定序和定距三种类型的全部。单自变量情况下两两排列可有九种情况,加上多自变量(当前尚无多因变量的回归分析),情况将更加复杂。有些组合无法进行分析,其余可以进行分析的组合中,结合它们的共性,最终综合成以下八种情况:三种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三种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多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多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多自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多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三种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可分析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的影响因素的取值只能是两个,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影响因素取值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可还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依变量间关系形态不同又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两种。相关的操作包括回归菜单下的“线性”及“曲线估计”等功能。三种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同上述a情况。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可还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回归菜单下的二分逻辑回归。多对一影响分析。多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性分析,可分析自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多因素方差分析,在一般模型下的单变量功能中完成。多定距定序变量对定距变量的定量分析,可还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式。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回归菜单下的线中完成。多自变量对定序变量的定性分析,方法同a情况。多定距定序变量对二分变量的定量分析,分析方法同一对一影响分析的D情况。

三、三点总结

(一)两种分析方法的关系不管是表面分析还是本质分析,都是对客观事物特征的认识。前者着眼具体事物,后者着眼普遍事物。正因为表面认识着眼的是具体事物,所以对具体事物的评价分析(虽带定性特征)仍属表面分析。由于普遍事物是个抽象概念,在分析过程中人们要依赖具体事物的数据,但分析结果却超越具体事物。超越具体事物后,人们得到的就是变量自身的规律。表面分析,认识的是具体事物的特征,但认识过程又离不开变量。本质分析,认识的是普遍事物某种现象(变量)自身规律的特征,但认识过程却离不开具体事物(样本)。在本质分析中将具体事物看作是样本,得出的却是同类事物的规律。而表面分析中,要认识的就是具定事物的特征,但这些特征一般不能看作是同类事物的特征。如某个地区的人口分布呈老年化是事物特征,但并不等于所有地区的人口分布都呈老年化(普遍规律)。

(二)分析内容与SpSS分析方法的关系统计分析内容和SpSS分析方法的关系,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相同的分析内容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内容,可以使用相同的分析手段。用同一种分析方法完成的分析,其分析内容属表面分析还是本质分析取决于你的认识目的。如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班(校)中男女成绩差异是否显著,也可以用来分析性别变量对成绩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前者属表面分析,后者属本质分析。因为前者着眼的是一个班(校)的学生的成绩特征,后者着眼的是性别和成绩两种现象的关系。正因为本质认识着眼的是普遍现象的特征,因此要求样本量应足够大,显著性水平应足够高。对于表面认识,因为它认识的是样本特征,因此样本量大小与认识目的无关,显著性水平要求也可低些。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2

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3.明确信息的多种表达形式和信息的多种载体。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布置任务

1.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简介自己的材料。可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等等方面,在规定的2分钟之内,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示。因为新学校,新同学之间多数彼此不熟悉,学生之间正好通过此次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学生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形式整理这份材料:①纯书面文字材料;②书面文字辅以简单图片材料;③口头文字说明等。

2.教师课前准备简介自己的材料。事先用word制作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档,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一组幻灯片,或者用flash制作一段动画,或者录制一段视频。

(二)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1.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位小组成员在其小组内进行自我简介,

2.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自我简介,

3.教师对每个小组代表的自我简介进行适当的评价,

4.教师在全班播放简介自己的幻灯片、word文档或者动画材料或者已经编辑录制好的视频材料。

(三)教师发问

1.刚才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简单的自我的简介,大家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原因是什么?

2.学生思考的同时翻阅课本有关信息概念方面的内容:

(四)教师小结

1.刚才通过每个人所做的自我简介,初步了解了每个学生,即了解了每个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就是他的基本信息。:

2.引出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五)教师发问

我们所作的自我简介中,大家采取了什么方式描述自我信息?

(六)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七)教师小结

1.我们可以凭借一些工具来描述信息,表达信息,存储信息。例如通过文字、图片(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等来描述信息,表达信息;通过人脑、书本、光盘、磁带来记录信息,存储信息。

2.引出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信息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

(八)教师发问

在我们大家所作的自我简介中,我们总会对某一些同学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原因是什么?

(九)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小组讨论

(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原因:信息的价值性不同

因为我们对每个同学的基本信息的挖掘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信息的价值性不同。

(十一)课堂小结

教师针对本节主要内容,言简意赅地做总结。

(十二)拓展延伸

课后利用word或者powerpoint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学生的信息表达描述出来。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填写教学评价表格。

八、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主要讲解信息及其特征,若直接从概念入手,学生感觉枯燥,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讨论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始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一位启发者和引导者。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3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是理解数学概念、原理的基础,它严格地界定了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数学对象的本质;符号语言是简缩思维、提高思维效率的根本,它简练地概括和表达了数学对象的内涵;图形语言是形象思维载体,是提高想象力、丰富联想的工具,它生动地勾勒了数学的几何特征。它们虽然形式各异,但在描述同一数学对象时,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因而可以互相转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领略文字语言的严谨之美、符号语言的简洁之美以及图形语言的结构之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结构,切实感悟数学的本质,将复杂、隐含、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明晰、熟悉的问题,从而明确解题方向,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有助于学生左右脑协同操作,开发脑潜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例举两道例题说明。

例1.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满足对任意x∈R,都有f(x+1)=fx-■+2恒成立,且f■=1,则f(62)=_____。

本题将符号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即当两个自变量相差■时,它的函数值相差2,进而可依次求出f■,f(2),f■,f(5)……故f(62)=83。所以,把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用文字准确地叙述出来,就能把抽象的符号语言说透、说具体、说形象。

解析几何是“图”、“文”并茂的内容,其基本思想是数形结合。解决解析几何综合问题,需要用三种数学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才能领会问题的精髓,即将几何对象的几何属性准确地代数化,通过几何对象的代数形式中去分析它的几何特征。

例2.直线y=kx+1与圆x2+y2+kx+my-4=0交于m、n两点,且m、n关于直线x+y=0对称。求m+k的值。

通过审题,学生能够得到直线与圆的几何特征是:mn是圆的弦;弦mn被直线x+y=0垂直平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几何特征:圆x2+y2+kx+my-4=0的圆心在直线x+y=0上,而这个几何特征的代数化就是圆心坐标-■,-■满足直线方程x+y=0,进而得到结果:m+k=0。

如给出方程y=kx+k,我们应该知道它所表示的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无数条直线,给一个k值,就对应着一条直线。为什么这些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的形式写出来呢?说明这一定是有一个共同的几何特征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来分析方程,原方程即y=k(x+1),表明x=-1时,y=0,因此,这无数条直线都过定点(-1,0)。

在解析几何中见到条件如“oaoB”的时候,先将点代数化即a(x1,y1),B(x2,y2)之后,最好的代数化形式是:“■·■=0”,从而得到其坐标形式“x1x2+y1y2=0”;如果见到条件如“aB=aC”的时候,应该是先取线段aB的中点m,这样就会得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几何特征:中点和垂直关系。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4

首先,考前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是因为《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命题的基本原则,具有规范考试命题和指导备考的双重作用。

《考试说明》不仅细化了《考试大纲》有关考试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而且明确了试题的题型设置和难易比例,并提供了示例样题,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透明度。因此,研读《考试说明》,除了关注学科所考知识点的表述,更要关注有关能力要求的说明,注重由应知走向应会,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更为全面准确地实施各项复习应试的策略。譬如对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取消选择题而完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的说明,就不能只停留在题型变化的理解之上,而是要全面分析题型变化会给文本解读、问题思索及思考应答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甚至包括赋分的变化,都要能相对应地加以说明。

其次,考时答题内心有所说明,是因为在各种表达方式中,说明尤为强调科学、客观有标准,这正符合考试特别强调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说明又是语文试题答案呈现的主要表达方式。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直接与说明的表达方式关联的就有好几处,涉及阅读对象、问题设置和终极要求等。像要求提取关键词的第3题,语段本身就是说明文。再就是在题干上直接明示要求加以“说明”的,有第9题的(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第16题: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特别是作文,“绿色生活”的命题包含了较多的说明的成分,加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的要求,写成说明文或者具有说明方式的文章也就很自然了。

必须充分认识:以阅读理解、阅读鉴赏为主体的语文试卷,其所有关于文本解读的问题都需要用说明的方式来进行回答,包括关乎文本全篇的思路、意蕴、情感和指向文本局部词、句、段的含义、作用、特色等。其中,凡明确要求加以说明的问题,又更为强调客观性和逻辑性。回答问题要客观,就是要从所问对象(指向)的实际出发,不能有丝毫的主观臆测和判断;回答问题讲逻辑,就是要完全合乎对象的特征以及自在的存现关系。譬如第9题的(2)对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所表达的惜别深情作简要说明,就必须说清楚“醉”与“别”的关系,是因为就要与知音惜别而借酒浇愁,不能只说“借酒浇愁”或“不忍分手”;对“江风引雨”,更不能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来替代说明,或者把诗句翻译了了事,必须要说清楚此时风雨与诗人心中情感的关系,即悲凉的心情在凄凄风雨的烘托下愈发凄凉。再看第16题要求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讲求说明的顺序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有了先后次第标识的框架下,对象和目的又决定着只可说明而不是复述。不少考生以叙述加说明的方式来加以回答,看似也答到了全文的思路,但完全是一种扫描式的碰撞,根本谈不上“简要”。

更多的时候,说明会渗透在高考语文试题问与答的结点之上,也就是针对所问,从分析对象到思考问题,最终组织应答,说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思路和表达。像第13题,要求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所谓分析,本质上就是要具体说明作品通过对人物哪几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征。需要的是说明而不是描绘,不明究理的考生自然不能简洁明快地点对点地加以说明,而是罗哩罗嗦地复述故事情节或对人物乱加评论,明显搞混了表达的主次轻重。还有第11题,要求分析画线部分描写峡谷险峻气势的表现特色。综合所问的对象和所提的要求不难看出,只要能概括说明作者为显现峡谷险峻气势而如何进行描写的即可,包括视角、方法、效果等,而不必做联想式的描绘或点评。其实,即使是像第7题判断下列对文言语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也还是一个能否说明的问题,即必须对相关选项的表述做出明确的为何不符合实情的说明。

面对语文试题,从审读题目到给出答案,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有所“交待”总是必要的。除了以说明的方式明确做出回答,更多的还是要在做出判断或组织应答时经历一个内在的思考、分析并加以自我说明的过程,这就是思维力,其对于确定结果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就拿第2题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来说,就绝不能单凭感觉来做判断,至少要对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三个成语及其句子有所说明。选择的结果只是一个符号,但排除、筛选的过程却包含着说明的要素。由问什么到选哪个、答什么,始终都离不开对“为什么”的追寻,特别是文学类作品阅读中的探究题,更是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同在。像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首先,探究的结果必定要以说明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将探究的要求或方向具体落在文本上,就是要搞清并说明“小说―形象―意蕴”的内外联系。对形象,只要能说明类别特点即可,无需叙述描绘。据此就不难看出,《溜索》中有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有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然后分别说明其意蕴之所在:人物的个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不畏缩的态度,人物的群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讲协作的精神;动物的形象有牛、马、鹰,都是为了来隐喻人,意蕴自然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作者对其笔下这些形象所怀抱的情感态度,或褒或贬当一目了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了解它的特征开始的。包含有古诗文阅读、现代散文或小说阅读、现代实用类文本阅读几大块的一份语文试卷,强调的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应对这样的考查,就必须识得文本,懂得文体,只有深切了解并准确把住阅读对象的属性特征,才有可能与文本作深入的对话。而说明正是把住不同文体、文本特征最直接明了的一种方式,因为说明之“明”恰是落在对象的特征之上的。因此,只要触及文本阅读的主观题,都应有一个先于答题的关于文本属性特征的自我说明,而后再以说明的意思伴随着对题干的解读,并最终将这些意思融入到答案之中。像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只要能够说明“写牛是为了写人,环境描写也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说明“牛的恐惧从侧面表现出峡谷的高峻”,“牛的恐惧映衬出了‘我’的紧张,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等人的无畏”。小说《溜索》四个主观题回答的如何,无不与自我是否清楚并能说明小说的要素关系有关。还有第9题(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分析之前,要在心里说出送别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大致走向,而后再联系诗句说明“代”的角度变化以及“情”的深远,其实也就是用诗句的意思来说明陆时雍如此评价的道理。不少考生简单地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答,失却的正是对相关评价的具体说明。

说明之于作文的意义,更多的是关于“题”的各个方面。从命题看,由“提示语+题目+要求”三部分组合而成的作文试题,其中的提示语总是客观、平实地解说、介绍有关的对象或概念,并且事物与事理的说明同在。通过“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解说,也就很自然地导出了以“绿色生活”作为作文题目的要求。从审题看,能否准确领悟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即提示语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与能否做到符合题意作文息息相关。当提示语已明确指出“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作文还大写特写绿色的本义,不仅谈不上深切,而且很容易偏离题旨。那种把“绿色生活”当成衣食住行皆要带一个“绿”字的叙述或议论,无疑是没弄明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是颜色而是理念的解说。

作文不能认识试题中相关说明的意义和作用,撇开提示语,又不能够自我准确地对题意做出解说,文不对题的情况比较严重。文本阅读答题,对分析思考过程中要有交待说明的意识认识不足,说不出也说不清该与不该,只好撒大网逮小鱼。从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的设置以及考生应答的实际可以看出,认识不到说明作为一种介于形象与抽象、局部与整体、问题与答案之间不可短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认识不到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在阅读与写作时或内言或外表的价值和影响,就难以保证条分缕析、探幽抉微地答题和作文。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5

下面谈谈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2)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3)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6

关键词:国际法;定义;国际关系

明确回答什么是国际法,即科学阐释国际法的定义,是研究国际法的逻辑起点,是深入理解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处理国际关系中所发生的各种法律性质的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是每个国际法学者在理论研究中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首先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际法学者在著书立说时对此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一、较早时期的国际法定义

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教授在1976年所著的《国际法》(内部发行)一书中,给国际法下了这样的定义:“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1981年,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教授在其主编的《国际法》一书中,把国际法定义为:“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也就是说,它是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2]

就上述两位学者的定义而言,周鲠生教授的定义更全面也更深刻一些。他不仅指出了国际法形成的前提或基础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国际法形成的程序是“各国公认”,而且明确指出国际法的实质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王铁崖教授对国际法的定义则相对简单了些。受王铁崖、周鲠生教授的影响,其后几年出版的国际法教材在给国际法下定义时,对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和国际法的内容组合的表述上都采用了“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和”这一模式。例如,1983年魏敏等编著的《国际法讲义》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国与国之间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和习惯的总称。”[3]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法学者在定义中或是增加一些明显体现国际法特征的内容,或是在表述上进一步具体化。

例如,1985年朱荔荪等编著的《国际公法》一书,把周鲠生定义中的“国际交往过程”表述为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把“各国公认”表述为“制定和认可”,把“原则、规则和制度”表述为“特殊的法律体系”,此外,还增加了“单独或集体的强制”这一保障实施措施。他们把国际法定义为:“国家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制定或认可的,由它们单独或集体的强制作为保证的,调整它们之间关系的特殊法律体系。”[4]在他们的定义中,“表现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意思没有了,但这一内容,在以后出版的国际法教材中又得到了体现。

1986年,胡文治、陈雍等编著的《国际法概论》在阐述国际法的定义时,“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被表述其中:“国际法是国家间在合作与斗争过程中,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措施来保证其实施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5]

同年,程晓霞主编的《国际法》在调整对象上又增加了国际组织,把原则、规则和制度概括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国际法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形成的,调整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交往中的关系对国家和国际组织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体。”[6]

1989年,端木正主编的《国际法》则在“制度”前边又加上了“规章”二字:“国际法主要是国家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7]

同年,陈致中在其主编的《国际法教程》一书中则明确了国际法的表现形式是习惯和条约:“国际法是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由习惯和条约组成的一套国际关系的行为规则。”[8]

到了1990年,赵理海所著《国际法基本理论》一书中关于国际法的定义,在“各国统治阶级意志”前边附上了“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的内容:“国际法主要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和惯例形成并认可的,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及与此相应的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强制予以实施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9]

这一时期的国际法定义,学者们虽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路各异,思维方式和方法也迥然有别,但都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和完善了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本身的特征被逐渐描绘、表述得趋近清晰。应该说,这是国际法基本理论建设的一个好的势头。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对特定事物的定义揭示得越准确,特征突出得越明显,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才能越深刻越全面,解决与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获得一个定性的指导。国际法学研究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国际法学者们不断积极努力探索,国际法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近年来的国际法定义

近些年来,在如何阐释国际法定义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令人不解的现象。除了少数国际法学教材如周洪钧主编的《国际法》还继续坚持早些年国际法定义中明显体现其本质特征的诸因素外[10],绝大多数国际法教材有简化其定义的倾向,国际法定义越来越简单,以前曾在定义中出现的诸如国际法的形成前提、形成程序、表现方式、内容实质、保障措施这些足以表征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重要因素不提了,而且在表述上基本套用一个句式。例如:

1993年,梁西主编的《国际法》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1]

1999年,王献枢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2]

2000年,邵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3]

2000年,李瑛主编的《国际法概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4]

2000年,赵健文主编的《国际法新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15]

2001年,刘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简单而言,国际法就是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16]定义确实很简单,但定义之前的说明道出了对国际法“简单而言”的原因:“要给国际法下一个内容完整而公认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但就对国际法的初步认识而言,王铁崖教授的观点是值得采用的。”[

16]那么,王铁崖教授在这个问题上是什么观点呢?王铁崖教授于1995年主编的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九五”规划教材《国际法》中曾这样阐述:“要把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一个完整而简明的定义里,是不易做到的。为了对国际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把国际法看作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也就够了。”[17]他在1998年出版的《国际法引论》一书中再一次重申了这种观点。正是基于这种“初步概念”的标准,他在这两本书中给国际法下了同样的定义:“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17,18]

三、对简言定义的简要评析

上述国际法定义简言是够简言的了,但这等简言是否能真正揭示国际法的实质,其后果又如何呢?在分析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关于定义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定义,也称界说,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和简要的说明。”[19]这里,“确切”和“简要”是作为定义的两个并列的要求同时被强调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定义,都应该是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其本质特征或内涵及外延的高度概括。如果一个定义里没有就其实质内涵及外在特征予以明确揭示,人们看了定义仍无从把握其主要内容,无从认识它与同类事物的区别,或者只有一个大致的极为粗线条的印象,而不能获得一个确切明晰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对其界说的意义。

依照对国际法这种“简言之”的思路,我们对所有法律的定义都可以简化为同样的模式。比如,可以说民法就是关于民事关系的法律,说刑法就是关于刑事关系的法律,而没有必要说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没有必要说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了。

诚然,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为其下一个内容完整又能得到公认的定义确非易事,然而,作为以国际法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法理论,无论多么困难,多么不易做到,采取回避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采取简单从事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内涵和外延。国际法学者应本着积极、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法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以国际关系的实践为依据,努力探究国际法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为其下一个比较能说明国际法基本特征的确切而简明的定义,即使这个定义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大家都借口不容易、有困难,而不去积极探索,仅仅满足于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规范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对于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建设和深入发展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是无法引导他们从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入手,从认识国际法的特征开始,进而研究国际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

四、笔者提出的国际法定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以往国际法学者关于国际法定义的正确表述的基础上予以综合、补充和完善,提出以下国际法定义:

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规定其权利和义务而协议制定或认可的,在条约和惯例中表现各国协调意志的,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原则、制度和规则的总和。

这一国际法定义,是以法的一般理论和国际法的特殊性为依据的。

第一,上述定义的第一层意思是依据法的调整对象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理论认为,法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国际法是国际关系的调节器。所谓国际关系,即国际法主体为生存和发展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而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即国际关系。国际法调整的对象就是这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有三种情况:或是斗争关系,或是合作关系,或是既斗争又合作关系。但无论哪种关系,都是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表现,国际法正是这种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调节器。没有国家的活动或行为,也就没有国际法的调整。因此,在国际法的定义中,首先强调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而协议制定或认可,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上述定义的第二层意思是基于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表现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基本观点对于国际法同样适用,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国内法是该国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国内的需要,自由制定的,完全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律。国际法则不同。作为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它不可能由一国制定,国际社会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立法者,国际法只能由各个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共同制定。由于各个国家在不同领域、不同事项上的利益不同,因此反映在国际法中的要求自然也不同。因为国际法是要约束各个国家的,不可能只体现一国的意志,一国也不能对另一国发号施令,让对方必须遵守某些规则。要使这些规则具有法律上的共同的约束力,就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互相让步或妥协,制定一个大体上能够照顾到各方利益而又能被各国接受的规则。可见,国际法既不是一国的意志,又不是各国完全相同的意志,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和正常的国际交往而相互妥协了的协调意志。而这种协调意志,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的形式予以表现。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的一系列原则、制度和规则组成国际法。

第三,上述定义的第三层意思是基于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律关系的主要要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原理对国际法同样适用。就国际法而言,无论条约规范,还是惯例规范,无论涉及国际关系的哪一领域或哪一方面,都是关于国家应享受或应行使何种权利、履行何种义务的具体规定。其中,既有基于国家而产生的国家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也有基于国家间就某一方面问题所达成的协议而产生的某些具体权利和义务。在国际关系中,不容许有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特权国家,也不存在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无权国家。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在国际法的各种原则、制度和规则中。因此,权利和义务是国际法的核心内容,这一特点,必须在国际法定义中予以明确体现。

第四,上述定义中的第四层意思是基于法的实施必须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的基本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那么法就等于一纸空文;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就变得毫无意义,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作为调整国家关系的国际法也是一样,也需要一定的强制力来加以保障实施,只不过这种强制的主体、形式、措施、程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而已。国内法的强制力主要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关加以实施;而在国际法上没有,也不可能有这种有组织的集中的强制机关予以实施,当国家的权利遭到侵害或遇有外来武装侵略时,国家只

能按一般国际法公认的形式,单独或集体采取抗议、警告、要求赔偿或武装自卫的措施予以强制。国际法的这种强制力的特点,必须在国际法的定义中予以表述。

按照以上思路所界定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相比,其特征非常明显地得到了体现:

第一,在主体上,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此外还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以及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和法人。

第二,在国家意志的体现上,国际法是各国协调意志的表现;而国内法则是一国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制定程序上,国际法是国家在平等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相互妥协、让步,求同存异,协议制定或认可的;而国内法则是享有立法权的专门立法机关按一定的法定程序和原则制定的。

第四,在强制措施上,国际法是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实施的强制措施加以保障的;而国内法则由国家的专门强制机关保障实施。第五,在表现形式上,国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条约和惯例;而国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成文的规范性文件。

参考文献:

[1]周鲠生。国际法: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

[2]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1。

[3]魏敏。国际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4。

[4]朱荔荪。国际公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6。

[5]胡文治,陈雍,吴树仁,等。国际法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

[6]程晓霞。国际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4。

[7]端木正。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

[8]陈致中。国际法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4。

[9]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3。

[10]周洪钧。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

[11]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

[12]王献枢。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

[13]邵津。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14]李瑛。国际法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

[15]赵健文。国际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

[16]刘健。国际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

[17]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2。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7

关键词:油画色彩装饰性研究

在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中,色彩的装饰性表现理论是油画教学和装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对油画装饰性色彩理论做详细深入的探讨,对于学院绘画的色彩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也成为一种研究的必然。

装饰性色彩的表现,有别于一般绘画所常有的写实性色彩表现,它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作者主观的认识和感觉,对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制作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从创作内容到风格趋向,属于纯艺术范畴,也由于形式与材料外在形态协调一致的艺术语言而有其设计性。在这里笔者从纯艺术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研究油画色彩的装饰性特征。

在艺术风格上,写实性绘画色彩具有真实感,色调表现丰富细腻、变化无穷,能再现自然。装饰性色彩具有简练、淳朴大方、浪漫、夸张等特点。因而它具有象征性、浪漫性和装饰性,是理想化了的色彩,如果说写实性绘画色彩具有直观性,那么装饰性色彩则偏重于理智的表现。

一、装饰性油画中的色彩造型特征

相对于一般油画,装饰性的油画无论是造型或用色都有其独特之处。理解它的特征是抓住实质、发挥其作用的前提。造型特征表现在:(一)秩序化。自然现象中有其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比较混乱。在创作过程中,应力求使形象构成因素排列组合有序。使之规则化、程式化、条理化。以求得在整体上具有装饰性特点。(二)单纯化。装饰造型要抓住两个要点,简而变。“简”就是概括和简洁,化繁琐为简化,简化不等于简单化,不在于简单地、单纯地去掉一些细节,而是一个概括提炼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造型构思,用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复杂多样的精神内涵,以利于揭示本质,产生单纯的艺术效果。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写实的同时含有奇妙的装饰效果。(三)平面化。它是装饰性造型的重要基础,是以客观存在的立体物象转化为平面形象为特征。马蒂斯的《裸女与手鼓》平面化不仅是单线平涂,在线与色块的组合中,还保持着物体的体积与厚实性。(四)意象化。意象是主观想象,装饰不只按客观景物作具象的再现,主要在于凭借主观想象,不仅想到存在事物的夸张变形,而且可以想到世界上还没有的离奇形象。总之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五)夸张化。在装饰性绘画中,夸张就是变形变色,出于激感,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需要。或为突出主题和生活本质以追求感染力为目的。

二、装饰性色彩的表现特征

色彩特征表现在:(一)色彩形象固有色。也就是物体色的基本特征,依人的视觉经验对显示的色的概括和抽象。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装饰色彩表现就带有表现色彩固有色本质的特征。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运用了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装饰性色彩,并把色彩调子定到最强音。(二)色彩布局均衡性。这是形式美的客观要求。所谓均衡不是面积上的平均,而是色彩给人重量感的对称。如深色、浓色就感觉重,浅色、淡色就轻。重色、浅色相互均衡才能达到和谐。(三)色彩表现高纯度。纯度就是鲜艳度,颜色鲜艳符合一般审美要求,使画面充满光辉。马蒂斯的《有舞蹈的静物》通过大面积兰色来衬托红、橘红和绿,充分体现色彩本身的美感。(四)色彩观察移动性。装饰性色彩在反映空间时采用散点透视,即移动观察,可避免远近左右遮挡重叠,可以不受空间限制。(五)色相含义象征性。在视觉艺术中,各种色彩都特有的给人联想和象征意味,以引起美的感觉。象征范围很广,涉及人对色彩的特定爱好,它与地域、习惯、文化、时代息息相关,更与人对审美观念,情感和素养直接有关。(六)色彩效果在于调和的对比。对比调和是形式美规律的具体表现。在绘画中对比是普遍存在的,有对比才有色彩的光辉。任何一种色彩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很难说出美与不美,只有把几种色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色彩关系,才能在对比中产生美感。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装饰构成的核心。它对创造美的色彩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七)色彩变色。装饰性绘画中不光有变形还要有变色。变色比变形更有普遍性,因为色彩的感受本身也是因人而异的。变色有常理变色和非常理性的变色。两者都是追求画面形式意味的主观需求,只不过是变化程度的差异而已。

装饰性色彩的表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同时我们也可通过对中西方画家作品的研究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原理,画面表现才能更自由更丰富。

三、油画装饰性色彩研究的意义

当代中国许多画家在不断探索着具有装饰性色彩的油画。他们都曾对外来及本土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并使之融合,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运用着他们的装饰性色彩语言,述说着他们的感受。尽管当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相互渗透,使民族的意识语言的界限有所淡化而模糊,但其作品的色彩语言所表现出的艺术灵魂不会变,所折射出的这个民族的时代精神不会变。我们应认识到现代不是传统的否定和断裂,现代艺术是传统艺术的延续和演变,努力发现民族的绘画艺术精髓,在创造既有传统又是现代的,既有油画精髓又具民族精神作品的努力过程中,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油画结合起来,将大众需求和文化品位结合起来,去探索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总而言之,色彩装饰性的油画绝不能等同于装饰画,否则就会变味跑调,不利于装饰性油画的研究和发展。在绘画作品中适当注入装饰性因素,对油画的表现形式与意境是一种开拓,是有益的创新途径之一。油画装饰性的“局限”与“度”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以思考,装饰性色彩及造型的追求首先不能削弱或冲淡绘画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心理,不同风格应与时代精神相适应。传统意识一方面是前进的桎梏,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前进的动力。只要我们既不完全套用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与评价尺度,也不对传统艺术中的偏差和不足视而不见,便可以从传统中找到具有现代意义的闪光点。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新的油画语言,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表白形式创造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装饰性油画。

参考文献:

[1]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8

5.2.意象的结构是什么?

5.3.怎么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

5.4.意象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5.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说是怎么提出来的?

5.6.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5.1.简述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答:(1)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增加了定义的困难。(2)在被划入“艺术”的现象世界之中隐藏着一个互动变化:现象世界是变动不拘的,我们称某一类事物为“艺术”,但并没有在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3)“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艺术”概念的外延和艺术本身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也增加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困难。(4)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一些功用如游戏、模仿、再现、表现、净化感情、振奋生命等等总是在某个时代内成为对艺术的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

5.2.意象的结构是什么?答: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它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包括艺术抽象之表象)。当主体欲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的个别、特殊、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就失之为空洞、肤浅:“意”藉“象”而成形,为感官所把握,“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凭借“意”而获得意义。二者唯有结合才有生命力。

5.3.怎么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答:意象世界集中体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而存在的,而审美经验的传达势必要借助一种媒介——意象。在意象世界中凝聚着艺术品的全部审美特质,通过意象世界,主体之“意”从内涵到显现,艺术品才能现实地成为审美对象;借助意象世界,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审美经验的交流才得以展开和完成。因此,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这是艺术品能否真正成为艺术品的关键。

5.4.意象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意象的主要特征是: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1)虚拟性:虚拟性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境,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存)的层次。(2)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这就是意象的感性特征。(3)想象性: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不同于普遍的直观表象和传统的人工表象或单纯的回忆表象。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4)情感性:情感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9

关键词:图式表征;深层建构;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67-0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时把几何直观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提出在数学学习中要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强调几何直观在学生建立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借助几何直观不仅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利于学生探寻正确的解题思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沟通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增进数学理解,形成结构化的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图式表征数学事实,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1]

脑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建立神经网络的过程。在人的一生当中,每个人都通过具体的经验、表征或者符号学习以及抽象学习在脑的皮层上建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神经网络来储存信息。很多最牢固的神经网络都是通过实际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

数学图式是以直观符号为基本构成要素,以信息加工过程的直观性为形态的认知方式。[2]图式表征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和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皮亚杰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当已有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个体会很自然地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这种不平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笔者认为,图式表征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始终伴随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建构。

一、巧用图式,表征数学事实,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图式是提示数学对象的性质和关系的有力工具。[3]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绝不是纯粹客观事物的摹本,也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教材“传递移入”的,而是主动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康德也指出,图式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巧,是一种个体印记的经验化的教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到信息领悟过程中,努力建构有意义的理解,通过将信息纳入图式中,它既能够带来同化性学习,即图式适配,也能够导致顺应性学习,即建立新图式。[4]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的直观是对概念、证明的直接把握”。[5]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的概念或性质,这时图形直观往往会成为有效的表达工具。[6]通过图式,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不仅直观形象,有利于思考,而且信息量大,概括性强,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机会,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现和再创造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1.图式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

所谓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而数学知识的性质则是指从数学概念直接推导得出的运算法则或者运算公式等延伸的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图式是表达数学概念和性质的独特方式,它把数学概念和性质形象化、数量化,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概念和性质。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认为:“抽象思维如果脱离直观,一般是很有限度的,同样,在抽象中如果看不出直观,一般说明还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如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为:封闭的平面图形边界的总长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什么叫封闭的平面图形?什么叫边界的总长?这对学生来说十分抽象,而利用图式则能很具体地表达这两层意思:

通过图1中图式①和图式②了解何为不封闭的平面图形何为封闭图形,通过图式③认识图形的周长并不是图形中所有线段的总长,图式④的四条加粗的线段才是边界的总长,也就是这个封闭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对图式的观察比较,明晰周长的概念。在小数的认识中,假若1个正方形表示1元,怎样表示0.7元?图2中图式⑤就很具体地表征了小数的具体意义:将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元,7份就是0.7元。同样,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时,图式对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图式⑥。

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理性的思考过程以直观的图式表示出来,使之形象化、视觉化,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物体验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图式亦能帮助我们明晰算理和算法

所谓算理,是指计算的理论依据,通俗地讲就是计算的道理,一般由数学概念、定律、性质等构成,用来说明计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计算方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或方法,是处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用来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图式在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构建过程中,起到支撑性的作用。[7]斯蒂恩认为:“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

毫无疑问,时间条的呈现是对抽象数学知识进行的编码和表征,通过图形感知支持抽象思维,相对于文字表述更为形象、简洁、清晰,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的计算方法。此类图式,是学生展开数学想象的重要材料,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思考的机会,促使学生发现和创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对数学的深刻理解。[8]

3.图式还能帮助我们有效建立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包括对数的意义、数量的多少、数之间的关联等的直觉,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而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图式的呈现则能帮助学生在深刻把握数的概念的同时,逐步提高对数的感悟水平。脑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在理解很大的数字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困难,因为我们没有什么经验与它们联系起来,而图式则提供了视觉与言语文字双重编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把握关系中重要的方面,领会、辨析、总结和综合复杂的观点,为思维过程提供支架。[9]在四年级《认识整万数》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感悟一万有多少?

图5

通过图5这5个图式的动态叠加,使数学课堂的学习更丰富、生动,学生在深刻体会大的数目意义、感受大数目存在的同时,更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有效建立了数感,为学习更大数目的“十万”、“百万”、“千万”、“亿”等作了有效的支撑。这是对语言文字最形象生动、迅捷识别的可视化表征,使学生的心理内部思维、想象过程外显可见,促进对知识的深层建构。

二、利用图式,描述数学问题,使复杂知识简洁化

脑科学研究指出,一张图片相当于至少10000个单词的价值。当静态的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习个体的知识时,图式能帮助我们浓缩冗长的数学概念语言,而留下简洁的数学语言。[10]借助示意图或线段图表征问题情景的成分和结构,以达到对数学问题结构性的理解,进而为解题者提供一些未经解释或形式转换就可以被察觉与使用的信息,以约束认知活动的范围,促进问题的解决。[11]

心理学家鲁梅特认为,图式就像戏剧,因为图式具有能与环境的不同方面相联系的变量。[12]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他所有的想法都是以或多或少的清晰的图像呈现的,而且很难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字。其实,将思考转换成图像的能力常被看作是对其真正理解与否的判断标准。

有些比较复杂的纯文字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画图、用画图分析和描述问题的好处。如,“为了庆祝元旦,同学们做了一些花。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多30朵,黄花的朵数比紫花少80朵,紫花的朵数正好是红花的2倍。三种花各有多少朵?”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图6的图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种花的具体关系,从而理清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借助图式描述数学问题,能加强学生对问题情境信息及其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提示问题的转化方法,从而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13]正如波利亚所说:图形不仅是几何题目的对象,而且对与几何一开始没有什么关系的题目,图形也是一种重要帮手。学生用图式描述数学事实的过程,是对静态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是动态的数学图式的建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利用图式描述数学问题,对启迪学生解题策略,促进深层建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借助图式,探索解决问题,使单一知识多元化

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Buzan)指出:思维导图能同时启动左、右脑,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有关的关键知识逻辑地综合起来。[14]将原本枯燥的一长串难以理解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式,使学生不仅能清晰地体会到寻找解题突破口的过程,而且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解题思想方法的挖掘、使用过程等,使单一的数学知识多元化地表达,从而使学生可以真正由会解一道题转变为会解一类题。

爱因斯坦曾说:“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而数学知识在形成的过程中经过了众多数学家的研究推定和符号建构,这些知识都必须经过学生个体的内在的认知理解和主动建构,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理解。[15]诚如乔纳森所说:“当学生尝试用图式方法来表征事物时,其思维往往处于最佳状态。”

如:“一块菜地,长15米,宽12米。如果在这块菜地上种青菜,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16千克。这块地共收青菜几千克?如果在这块地上种桃树,每棵桃树占3平方米,这块地可以种桃树多少棵?”如何理解“每平方米青菜收16千克”和“每棵桃树占地3平方米”?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活动,画出如图8相应图式:

通过图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就一下子变得简单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跃然纸上。运用示意图也可以迁移到“1千克黄豆可以做4千克豆腐”或“每4千克鲜鱼可以晒1千克鱼干”等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某一题“顿发的灵感”上升归纳为解一类题的思维方法。

在这里,图式推动了学生的信息加工,通过对新信息进行形象化精制,使之与其它信息(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一方面在现实生活元素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顺应新信息,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会知识并活用迁移。[16]

四、绘制图式,构建数学模型,使特殊知识一般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高度的结构化。新课程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提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数学化的形式表示规律,从而把思维和推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清晰,就越能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得知识。数学图式就如同一根丝线,将数学知识或串联成链,或编织成网,通过各种准确的、精致的、自动化的形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彰显重、难点,梳理逻辑顺序。数学图式是学生最容易利用的数学形象,它架起了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更有成效地展开数学思考,发现并提示规律,思维逐步转向更高级、更抽象的层面。

如:“在一条长200米的道路一侧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若两侧都要种,那么一共要种多少棵树?”解决这类题目,应该根据图9的图式,找出蕴含的规律:1个5米种2棵,2个5米种3棵,3个5米种4棵……从而得出有几个5米,就要种几加1棵树。

通过对图式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画一画,比一比,找出其中的规律。又如:“摆1个要4根小棒,摆2个要7根小棒,摆9个要()根小棒,有52根小棒,能摆出()个。”亦可根据图10,找出规律:正方形的个数×3+1=小棒的根数、(小棒根数-1)÷3=正方形的个数,从而使学生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图式系统。

在此类数学问题中,数学图式始终引领并启迪着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展开思考,并逐步发现问题的本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规律本身,而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借助图式直观展开数学思考的经验,以及对探索简单数学规律一般过程的体验与感悟。

一节课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不同。数学图式往往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生成的。对于数学概念教学而言,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概念的本质内涵。数学图式是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前提的,是基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素养提升的。

善用图式表征,能生动形象地描述数学问题,直观地反映分析问题的思路,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本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机会,使其经历数学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在化数为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建构。

参考文献:

[1][2][3][6][11][13]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7,168,169,169,170,170.

[4][9][16]盛力群.学与教的新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91,195,213.

[5][7]黄伟星.培养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6).

[8]魏光明.基于直观创生精彩[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2).

[10]杨晓荣.重视培养几何直观能力[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8).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篇10

一、小说的要求:

1.2010年高考考纲(课标版)规定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小说位次提到第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辽宁卷江西卷、浙江卷、安徽卷、山东卷、江苏卷都考到了小说。

二、小说的考点

1.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1)找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2)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形貌、神态、心理等,显示其性格品质,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3)综合背景与社会条件等,认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答题模式:(1)身份、地位(2)人物表现+性格特征(或情感)(3)总结性语言(或典型意义)

2.品味环境描写。

解题思路:(1)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2)分析与人物以及上下文的关系。(3)考虑与故事情节以及主旨的关系。

答题模式:景物描写的作用,(1)烘托人物形象(心境、性格等)(2)渲染故事气氛(用描述性形容词如凄清等)(3)推动情节发展(叙述故事情节)(4)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暗示背景或暗示社会环境(考虑世态风情与社会历史画面等)(5)深化作品主题

[注意]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文章的主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景物描写的方法:a.从感官、顺序、角度、色彩等方面着笔。b.从渲染烘托、白描、细描、动静、虚实、抑扬、叠词等手法入手。

3.鉴赏写作技巧

解题思路:(1)考虑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2)考虑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3)考虑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正衬、反衬)、对比、铺垫、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借物喻人、对比烘托、情景交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等。(4)考虑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5)考虑结构特点:线索、铺垫、呼应、悬念、照应、详略、过渡等。(6)考虑选材特点:典型、真实、新颖、详略。(7)考虑描写方法。a.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肖像描写(外貌),以形传神;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行为描写,直接反映人物性格;神态描写: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b.描写角度:直接(正面)描写,真切具体。间接(侧面)描写,烘托陪衬。白描,简洁传神。细描,细腻生动。

答题模式:(1)写出手法。(2)分析作用效果。(3)结合人物、主旨等

4.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解题思路:(1).考虑语言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句式整齐,长短句错落有致);通俗易懂、清新平淡、淡雅、华丽、明快、含蓄凝练、委婉、含而不露等;

(2).考虑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古典气息、诗情画意。(3).考虑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4).考虑句式、用词。

答题模式:(1)特点、风格(2)用词、句式+修辞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要透过语言看到潜在的内容,具体到某句话去作细致的分析。)

5.叙述人称

解题思路: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6.品味标题的妙处:

解题思路:考虑风格: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练,含蓄隽永;考虑特点:修辞;考虑作用:吸引

读者,归纳主旨(蕴含思想感情),文章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答题模式: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作用

7.情节作用类:

解题思路: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答题模式:(1)从情节上分析,如为下文……情节作铺垫、设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把……情节推向高温,使……情节发生了转折。

(2)对塑造人物形象及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8.个性化阅读的探究题

方法与模式:(1)提出自己看法(2)结合原文,举例分析(3)结合现实,论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