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6:41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方法研究

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是遵循高考命题的原则,对生物知识进行理解、记忆,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知识点能够运用自如,对高考生物题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对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能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进而能够在高考中有效地解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能力。

一、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

1.注重图文并茂法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图文并茂的复习方法主要是强调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的图片,通过图片能更好地掌握较抽象的生物概念,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而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例如,学生在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知识点时,根据教材中的图片生动地记忆,也可以利用图解的方式,将每一个步骤用图形标注出来,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2.通过以点带面法巩固每个知识点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比较零散,生物教材是按照每个单元进行编制的,学生在初步学习的过程中是按照单元框架的顺序展开的。但是在进行高考总复习时,学生要脱离单元框架,以点带面地巩固每个知识点,既可以是根据教材中的语句进行复习,也可以是根据典型例题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打破常规的单元复习思维,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查漏补缺,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1)根据教材中的语句进行复习,在生物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会用重要的语句进行概括,这时学生就要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个基本概念就可以进行相关的系统复习。如,在复习酶的知识点时,生物教材中对酶的定义是酶是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对此学生可以通过酶的定义系统复习酶的特性有哪些。如,酶与食物的消化、酶与光合作用、酶与呼吸作用、酶与细胞分裂、酶与微生物、酶与基因工程的关系等知识点,这样由酶的定义这单一知识点扩展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等知识面,从而全面系统的进行整体复习,提高了复习效率。

(2)根据生物典型例题进行复习,生物的高考题型一般都是以教材为基础,将典型例题变换形式进行考查,所以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来进行以点带面的全面复习。如,学习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将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掌握好,从而进行以点带面的复习,在解答高考题时就可以举一反三。

3.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专题式复习方法

专题式复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生物教材中选择并确定一个专题进行系统的复习,这种复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自己设定复习计划和方案,自主探索。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设定适合的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专题式复习法又分为比较复习法和实验复习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所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合适的专题复习方法。

比较复习法是常用的复习方法,就是将生物教材中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相互比较,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记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概念时容易混淆,这时学生就可以将二者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复习,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对于相近的概念、名词就很容易掌握清楚了,保证了复习效率的提高。

实验复习法,因为生物学科属于实验性自然学科,在生物高考题中会涉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所以在进行专项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采用实验复习法,将实验归类为探究类、验证类、评价类三大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的整体把握,提高复习效率。如,生物教材中有关酶的实验大部分属于验证类的实验,所以学生就可以总结酶的实验主要有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验证酶具有高效性、验证酶具有专一性、验证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等,这样在面对高考实验类的试题时,学生就可以从容作答,提高解题效率。

4.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复习

思维导图复习法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转化为直观的图画和线条的复习方法。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图形的使用,其次是复习过程中的关键词,最后是不同色彩的选取,这样才能够使思维导图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高中生物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每位学生的思维差异,所画的思维导图也不同,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能够使他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拓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如,在复习植物代谢等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独立制作思维导图,以植物代谢关键词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写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进而复习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和意义,光合作用的概念、总反应公式、过程、影响因素、意义,以及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的吸收、运输、利用方式和应用等知识点。这样通过画出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进行有效的高考复习。

二、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过程中需要明确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复习积极性。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与沟通,丰富自己的复习方法,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性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复习氛围。

2.回归教材,规范答题

生物教材是高考出题的依据,是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依据,所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回归到教材上来,在解答高考题时,回答要规范,运用教材中的专业名词概念、结构语句,这样学生能够按照试题要求规范答题,加强书面表达能力。

3.打破定式思维,强化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的高考大纲目标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高考题中往往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或者是常规的方法不容易解答出结果,而是需要学生准确把握核心原理规律,使用创新思维来进行解答。所以在高考有效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强化创新思维,用发散思维来解决新问题。

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考模式改革的需要,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复习方法,创新思维,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国.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教学策略与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刘漾华.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模式构建分析[J].读书文摘,2016(4).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2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的一章,首先把这一章中的每一节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以及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他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一章内容,找出各节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的典型例题,解答书后习题以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高效率地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教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要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教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在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深刻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及怎样才算真正地学好物理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述的是物体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的道理,是在对自然界和实验室内进行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许多概念(或物理量)、定律、公式和原理的,然后应用这些规律去解释和解决自然界及生活、生产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只有全面熟练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种基本能力(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去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才算学好物理。因此,要学好物理除了要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外,还应掌握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

四、学习方法

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十分重视观察和实验,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使学生认识到有很多重要的物理规律和理论是直接从大量观察自然现象和事实中总结出来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善于观察物理现象和事实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不要代替学生观察,不要把结果事先告诉学生。而是要交代观察的目的任务,教育学生要专心致志地细心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变化,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要有序地观察,要全面又有重点地观察,要注意动态与静态观察,对比观察,要用多种感官观察,要边观察边动脑,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工、推理,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笔者十分重视中学课本上著名物理实验的教学,教好这些实验对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物理知识的态度和方法的指导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实验的介绍、学习及操作,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独特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巧妙精确的实验设计。如介绍卢瑟夫α粒子的散射实验时强调当时卢瑟夫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如何做的,以及他苦心研究的精神和对科学的贡献,能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认真钻研的精神,还可学习他们那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和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同时笔者也十分重视实验课教学,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必须明确这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并且安排好实验步骤,确保实验效果。如检查预习情况,对做不完实验的学生或实验中出问题的学生可以抽时间再来实验室完成实验。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3

一、将科学方法运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1.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及学习方法产生影响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同时,还应当熟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分析方式。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方法之后,可以快速找到思考的方向,明白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2.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

在生物学的实验之中,学生需通过观察、假设、实验以及分析等基本方式,处理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并且得出实验结论。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倘若可将这些方法提炼出来,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对学生世界观的树立产生影响

生物实验从观察到具体的操作,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性材料,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以及归纳等思维方式获取理性知识,再从实践当中检测认识的正确性。学生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建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观点,同时也可以领会到人脑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了解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哲学思想。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应用实践

1.观察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首先,应当清楚观察目标是什么。在必修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鉴定”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需了解实验原理,让学生知道本实验是利用颜色的反应来鉴定脂肪、还原糖以及蛋白质的,观察的实验目标是各种不同的颜色。

2.探究实验设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研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掉效果”是选修一当中的一个课题,与广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设计探究实验时,确定好“探究何种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最理想”的课题,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的思路是在不同的温度下,研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通过去污能力的强弱来确定洗衣粉的理想温度。实验过程的设计是重中之重,此实验过程和必修一实验“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许多共同点,所以可以让学生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步骤。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4

关键词:生物课;学习兴趣;生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89-01

目前许多中学生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像生物这样的所谓“副科”更是呈现厌学的势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成为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自制简易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中的肾单位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就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肾单位模型:用一团毛线做肾小球,两端的线头抽出来作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用卡纸制作一个空心的球体,上方下陷,作为肾小囊,球体下面挖个孔,用一根空心管接起来,空心管代替肾小管。把线团放在球体下陷的部位,线团抽出来的其中一端缠绕在空心管上,作为出球小动脉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这样,一个简易的肾单位就制作好了。学生看起来很直观,学起来也不抽象了。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自制这样的肾单位。在讲骨骼运动时,对于骨牵引骨骼肌绕关节运动,可以用橡皮筋、薄木片和铁钉组装而成。这样简单易做,经济实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其次,安排学生上课时自带实物比较学习。如在学习花的结构内容时,让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花,在课堂上拿出来互相观察、比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本记录下花的结构。同样,在学习种子的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自带蚕豆、花生、玉米、小麦等一些种子进行比较学习。在实物面前,直观的观察远比抽象的讲授有兴趣。

二、巧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教学情境设置适当则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景中去积极主动、有机融合学习生物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探究思维及探究兴趣。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应该巧妙地穿插文字以及教学资料图片,也可以通过录像以及ppt课件来创造教学情景,甚至可以将实验的动画演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比如,在学习细胞有丝分裂这个知识点时,因为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领会,为此,教师就将有关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巧妙地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细胞分裂之真实情景。同时,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向学生提出与细胞分裂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究情景,加深细胞周期及着丝点分裂等基本概念,了解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何变化与变化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生物知识学习体系。此外,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探究式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一种认知需要,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生物学知识。比如,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运用情境提问式向学生导入探究课题。“为何有的学生是双眼皮,有的学生是单眼皮?“”为何有的学生的父母均是双眼皮,而他却为单眼皮?”,“为何有的学生是双眼皮,而其姐妹却是单眼皮呢?”运用这种探究性的情境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与学习,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知识带进课堂

首先,在生活经历中体验生物知识。学生虽然还小,但仍在每天的衣食住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利用这一资源,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从而乐于学习,也使课堂教学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比如在讲授“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入手,来分析哪些食品含有什么营养,怎样搭配营养才全面,还让他们列举了曾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经过大家相互讨论交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从自己生活经历中提炼出了生物学知识,就使这些知识得到升华,真正成为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宝贵财富了。

其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学知识。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了具体问题。所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在学习了“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份营养食谱,且亲自烹调,并请父母品尝,还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在寒假时,我布置了“栽蒜苗”的作业,让学生做出完整的探究实验记录,内容包括各对照组大蒜的发芽率、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等,这样,既让学生应用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的科学探索精神,还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丰富了家庭的春节餐桌。开学后,学生们对这样作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四、组织开展“生物与生活”小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5

一、简化记忆法

高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的记忆通常依靠记录笔记以及背诵等方式进行,高中生物学知识主要是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讲解与概括,注重生活实际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生物学知识的记忆过程中,如果仅仅凭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记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学习情况实则较差,无法真正体会生物学知识学习的乐趣。

简化记忆法主要是将生物学知识进行科学简化,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客观印象,通过简化符号的方式加深学生生物学知识掌握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生物学知识与生物元素相互融合、分解。

例如在指导学生记忆“Dna的分子结构”这一项内容中,可以将“Dna的分子结构”简单划分为“五、四、三、二、一”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中富含三种基本物质,同时较多基本单位连接构成两条脱氧核酸链,组成一种比较完整且股则的双螺旋结构。

二、口诀记忆法

科学的记忆方式是学生生物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记忆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合适的生物学知识记忆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变得更为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结构,使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简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记忆效率。

生物学知识的记忆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进行科学记忆,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顺口溜”的形成生动、有趣,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且容易记忆。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判断遗产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这一项内容中,可以采用“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等“顺口溜”进行灵活记忆。

再如指导学生记忆生物学微量元素“Fe”、“mn”、“B”、“Zn”、“mo”、“Cu”可以采用谐音进行记忆,即为“铁锰碰新木桶”等方式进行记忆。针对于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可以采用“一家来写两三本书”这句口诀来记忆。在这句口诀当中,“一”表达着“异亮氨酸”,“家”表示“甲硫氨酸”,“来”代表着“赖氨酸”,“写”表现的是“缬氨酸”,“两”则代表着“亮氨酸”,“三”表现的是“色氨酸”,“本”代表着“苯丙氨酸”,最后的“书”则表达的是“苏氨酸”。通过音译的方式进行记忆,记忆效果更为理想,对高中学生生物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联系实际记忆法

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高中生物学知识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联系实际记忆的方法,指导学生灵活记忆生物学知识,选择符合学生记忆规律的生物学知识记忆方法,通过生活实物的联想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记忆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这一项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问学生“一个人的早餐是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这种饮食安排符合生物学研究内容吗?”等问题,组织学生将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注重合理膳食和营养健康。

再如指导学生学习“有氧呼吸”这一项内容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农民在农活开展之前,都会首先进行松土工作,这种方式有什么价值吗?”等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构建互动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深入记忆。

四、英汉对照记忆法

科学的知识记忆方法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能力,同时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十分有益。很多抽象的生物学字符实际上来源于英文,教师可以将英文学科与生物学科相互联系,组织学生通过英汉对照记忆的方式,灵活记住生物学知识。

比如“H”全称可以为“Hear”,can’thear,即为听不懂,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S”全称可以为“Speak”,can’tspeak,即为不能讲,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aDp”中的“D”为“double”,双倍,“aDp”即可以为“二磷酸腺苷”。将英文和中文相互结合,更加灵活、科学的记忆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6

一、归纳总结法

生物知识的内部既存在着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知识形成网络,构制知识体系。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可以在学生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归纳总结时一定要搞好“三抓”:一是抓特点,即抓抓住重点和主流,进行归纳总结,应该把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要把知识变成大杂烩。二是抓顺序,即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三是抓联系,即要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由线到面,从而扩展成知识网络。

二、学习生物新课的基本方法

高中生物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仅凭突击背诵,是应付不了考试的,如果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学生跨入了高中的大门,标志着学生又成熟了许多,又要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物学习方法发生改变。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和初中不一样。首先,必须了解高中生物的课程安排:高中生物一共6册,必修、选修各三册。学生一开始就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给自己留下永久的遗憾。二要把生物知识与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动物,植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学科,盲目记忆是不行的。三要仔细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每节课,都要课前预习,了解学习目标,认真听讲。做好记录,主要是记录课本上没有的重要内容。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准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的意思。例如: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四要适当多做一些习题,达到熟能生巧。通过解题掌握所学内容。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增强学习效果。

三、突破难点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以及十分抽象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和枯燥,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这时就应指导学生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一般情况下,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少的知识,就起难理解。因此,教师经常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为了便于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就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二要注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许多生物知识的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难点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一是抓主要矛盾,二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四、生物复习中科学记忆的方法

生物复习中需要运用科学记忆的方法。造成一些学生生物学习被动、学习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生物概念和用语的记忆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的记忆能力。一是,提纲法一般适用于单元总结,图示法主要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而列表法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采取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二是联想记忆法,即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三是编制记忆口诀,长时不忘。四是从实验中观察认识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五是类比法。生物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学生要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六是引导学生把记忆难度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会提高记忆效率。

五、掌握生物知识内在规律的方法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7

关键词学科思想学科方法教育价值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Q-49文献标识码e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基因工程、生物芯片、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其中所蕴含的生物科学思想、原理和方法,正在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变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思想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知识储存和能力发挥的状况,对提升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有一定意义。

1生物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的教育价值

1.1生物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的思辨

生物学科思想是人们对生命科学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而生物学科方法是在解决生物学科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途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物学思想是生物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生物学方法是实施有关生物学思想的技术手段。运用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学科思想;而生物学科思想是生物学知识的精华,又反过来对学科方法起着指导作用,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本质提供了优化的途径。

1.2生物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的教育价值

长期以来,生物学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对生物学概念和定律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更忽视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思考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因此学生所学的知识很难在不同情境中灵活地迁移,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学科思想相对于零散的知识点而言,更易内化为人的主观认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以大量的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认同和理解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形成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生命本质认识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对学科思维的形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生物学科思想的内涵

生物学科思想指那些对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观念、思想和见解,它们内隐并不外显,积淀在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讲解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挖掘这些思想内涵,并将其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并获得认同。这也是教师引导水平与课堂智慧的体现。

2.1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生物学中包涵着许多自然辩证法思想,其核心就是对立统一的思想,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矛盾的运动,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遗传与变异、生物适应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等。这些都表现出对立统一的关系。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生命繁衍过程中的遗传和变异,在维持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上发展生物的多样性,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

生命运动的基础是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变化,生命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地运用物理和化学手段来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恰恰基于世界的物质观,因为细胞和组织都是物质的、运动的。

从病毒、细菌、植物、动物直至人类,生物世界尽管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不同的生物却高度统一,其最基本的组成物质都是核酸和蛋白质,并且无论生物的进化位置如何,几乎都在遗传表达中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向学生展示在分子进化上所体现的“大一统”的格局,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客观而理性地看待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2.2自组织与非因果决定性思想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曾在《生命是什么》中指出:“用经典物理学和化学去描述生命现象是不可能的,经典物理学中一种原因只能产生一种结果的机械决定论模式并不适应生命世界。”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是开放性和自组织,即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通过自身的演化而形成的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系统,但这种稳定不是封闭系统中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复杂的生命系统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过程中,既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可预测的“变数”。例如传统遗传学认为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决定,二者之间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但是,这种简单的模式不利于了解生物大多数复杂的性状,许多性状由多对基因控制,它们控制着生物体内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同时反应的产物又会反作用于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传递并不简单地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这种基因与环境之间高度复杂的交互作用决定某种性状出现的倾向性和易感性,并非因果关系。生命运动的每一个过程都有非常多的发展方向,生物体内中某个微小的变化就可能改变这个系统的演化方向,正是因为生命系统具有混沌和非线性的特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往往并不遵循因果决定原则,大都表现为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这种概率性源于生物的个体差异和随机性,与机械运动有着明显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自组织与非因果决定性思想,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观来认识生命运动的不确定性,用多元、理性和宽容的观点来看待生命科学的发展。

2.3信息流思想

生命系统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不仅要研究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还要研究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中的许多过程,如生长发育繁衍过程、免疫反应以及生态平衡等,虽然外部表现为物质或能量的变化,但本质都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生命活动的信息流主要包括遗传信息流、生命活动信息流与生态系统信息流。遗传信息流即“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该过程指导着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生命活动的信息流即生物体的应激调节,通过特定细胞释放的激素、乙酰胆碱等化学信号分子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启动靶细胞一系列生化反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生态系统信息流指生态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生物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等调节生物的种内与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信息论的视角认识生命现象,有利于使学生认识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使他们形成一个较全面的动态平衡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生产生活实践中相关原理的运用。

2.4生物演化思想

生物进化是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高中生物教材中不仅有专门的章节表述(人教社必修2的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而且整个教材不管是内容编排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折射出进化的思想。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变异、选择和适应贯穿在任何一个物种的演化过程中,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与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几乎无限的多样性,另外由于性别、年龄、免疫系统以及在开放系统中所收集到的信息不同,有性生殖的种群中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再比如高等生物每105~108个生殖细胞才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但在拥有大量个体的群体中就足以提供丰富的变异来源,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材料,生物圈就在这样的物种演变中维持着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进化的观点,可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是物种演变而非物种进步,因此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众多物种的一个分支,人类的行为作为自组织系统的一个部分也将影响自然界中物种的演变,从而最终改变人类自己。

3生物学科方法示例

认识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本质的过程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调查、分类、实验、分析等。具体科学方法指控制变量法、假说演绎法、模型构建法等。生命科学的研究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来支持某个生物学的观点,图1以实验探究为例说明生命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

实验探究是针对研究目的,在人为控制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或处理后,观测所产生效应的研究方法。该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等(图1)。

案例: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步骤一: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汽车尾气及工厂排放出的废气使空气中聚集大量的铅尘,铅尘悬浮物离地面大约0.8m,因此铅会轻易地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儿童体内;另外儿童喜食的膨化食品、经常用的蜡笔、铅笔和一些色彩特别鲜艳的图书、餐具以及用油漆刷过的积木等玩具,都含有铅的成分,经常接触铅的孩子行为活动能力减慢。由该背景作出假设:铅中毒可能影响动物的神经活动。

步骤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

选择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四组,设置三个醋酸铅溶液饮用水平:0.05、1、2g・L-1,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连续饲喂60d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在池水中加入少量墨水使大鼠无法看到水下隐蔽平台。让大鼠从四个方向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d后撤去平台。

本实验醋酸铅染毒组为实验组,饮水组为对照组,测定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用以反映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如果条件许可,还可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步骤三:记录与整理数据。

本实验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大鼠的个体差异、水浴温度、入水方向、人为操作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因素均可能干扰大鼠寻找平台。为减少误差,由同一人采用固定的操作模式,大鼠训练时不要有人在场,在另一处用视频探头跟踪观察。应尽可能采集足够的样本数量,及时记录并整理。

步骤四: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假设。

饮用水中醋酸铅浓度越高,大鼠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越长,说明铅中毒可能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支持假设。

该活动涉及到生命周期、环境控制、变化缓慢等问题,实验数据的离散度比较大,得出结论并非易事,。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对于复杂的生命系统的研究,不能只进行单因子分析,还应分析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揭示控制条件与观测结果的对应关系必须有大量的样本支持,该活动的结果表现为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

该案例为2013年全国高考福建生物卷第27题的背景,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科思想和方法非常丰富,校本选修活动借鉴该背景开展实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总而言之,学科思想方法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引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有意识地通过生物学科知识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方法”或“哲学”层面上认识生命运动的一般规律,是生物课程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松林,杨静.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学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1,1:43-46.

[2]李琳,郑晓蕙.构建学科思想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J].生物学教学,2011,36(8):13-14.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8

好的记忆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知识,让使生物课成为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

一、比较归类记忆法

比较归类记忆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后,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现在用两个例子说明一下总结出比较归类法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总结下丘脑的功能(1)作为神经系统的调节中枢:①体温调节中枢②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③血糖的调节中枢④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2)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如合成分泌促某些激素释放激素和合成抗利尿激素。所以说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把一些知识点用谐音字浓缩后再串成一句有趣的话或一个在生活中常用的词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如属于蓝藻类的生物包括:蓝(蓝球藻)色的念珠(念珠藻)会发(发菜)颤(颤藻)。再如对各种碱基名称的记忆:对于“t”可以联想到“t恤衫”,“t恤衫”穿在胸部上,这就记住了“t”代表胸腺嘧啶;英文字母“C”是单词细胞“cell”的首字母,通过细胞谐音。故而记住“C”代表胞嘧啶。“G”的英文手写体挺像鸟头,从而记住“G”代表鸟嘌呤;“U”的形状较像尿壶,“U”代表尿嘧啶;通过谐音的方式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一些易混淆的知识,把枯燥的生物记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位置自上而下依次: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可以联想为:前两种色素的名称全是中文,后两种色素中含有英文(记忆为中国人跑的比英国人快);胡萝卜素(四个字)、叶黄素(三个字)四个字的比三个字跑的快;叶绿素a、叶绿素b的记忆是a比b跑得快;通过联想找到需要记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就能够较好地记住相关的知识。

四、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就是把记忆材料编成比较顺口的句式来记忆的方法。例如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倍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再如判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遗传图谱学生往往很难下手,我就给学生总结了一个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判断伴X隐性为“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X显性为“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又如根据表现型写基因型时可用:“隐性性状直接写,显性性状先写半,结果再把子代参”。

五、巧用数字法

巧用数字法就是把将生物学上易混的点用“数字”总结归纳,简单明了的记忆方法。比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指五种基本元素:C、H、o、n、p;“四”指四种基本单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指三种基本物质: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二”指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一”指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基因上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蛋白质对应的氨基酸数比值记为“6∶3∶1”;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等。

六、图解记忆法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9

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观察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有一部分同学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课前无准备,一无知识上的准备,没有预习习惯;二无物质上的准备,连教材、资料等都没有提前摆好;三无思想上的准备,思维的兴奋点没有转向课堂学习。(二)课上不专心,一心二用,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没有互动,甚至背道而驰;机械记录,被动接受,教师写什么就抄什么,思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评书型,上生物课没有动手的习惯。只有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才能具备改进学习方法的前提保证。

二、提高生物课学习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和生物规律出发,在生物课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应把握以下几点:

1、预习后再听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在教师围绕“四精”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的要求下,预习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课前应根据教师安排的预习提纲和问题,认真预习。预习的重点对象是教材,做到预习后思考及课后练习,做到预习有笔记,带着预习疑问去听课。

2、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

在生物课中,学习活动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进行的,学习方法体现在教法的设计中,而教法的实施又促进了学法的转变。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调动自己的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整个班级教学活动保持同步。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和谐共鸣的效果。

3、学会听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是学习生物的心脏”。解决问题是生物学习的首要任务,通过解题巩固和检查了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说,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生物能力高低的标准。学会生物解题,提高解题能力一般都要经历从简单模仿到反复练习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长期过程。从解题能力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在新课、作业和测试讲评课中,学生应主动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解题思路探索,积极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要注意理解教师对例题中已知条件与设问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分析,重视教师对解题思路和步骤的归纳,重视在讲解典型例题中对各种解题模式的归纳,就相当于增长了思考的时间,也就等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重视养成解题的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习惯,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形成解题先易后难、“先死后活”。在解题学习活动中应区分例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的不同,既要学习怎样解题、更要理解教师为什么这样解题。不但要学习教师对例题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领悟教师对概念、定律的理解,实际应用过程中知识发生、发展、形成中所蕴含的生物思想方法。

4、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生物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可见思维能力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三种思维活动: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生物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在生物活动中揭示和暴露生物家的思维活动使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复苏,然后指导、调节、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师生思维活动的同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生物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诱导、提问下主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反馈把握住思维方向的调控,培养收敛思维能力。同时应敢于猜想和善于质疑,遇到与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举手提问,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升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重视小结,优化认知结构

按照教学环节,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都会对整节课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通过小结使整节课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强调知识间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全面深刻。此时,同学们可不能因快下课而放松注意力,反而应认真听讲,并逐步养成自己独立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6、笔记少而精

高中生物的方法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操作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活动规律的学科,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之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既是对学生生物知识检验、培养其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具有培养、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作用。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为学生创设、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机会,因此,高中生物教学既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文立足于生物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系统阐述。

一、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实验激情

人的兴趣是一种趋向性心理特征;当其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后,则会主动、积极地对该事物执著地进行探索。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组织、设计生物实验过程中,既要善于创设生物实验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发现感兴趣的生物问题,还要通过活跃教学氛围来引导、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生物实验操作与自主探究的欲望。活跃、轻松的实验教学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验学习、操作的兴趣,此时,学生往往也会形成“求人以渔”的学习热情。教师则适时地通过生物实验操作流程、步骤的讲解以及为创设的充满悬念、趣味性的生物实验之中,进一步激发、调动学生生物实验学习与操作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识的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式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悬念的、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生物实验内容,并有机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物实验操作的“问题”,进而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探究欲,进而激发其借助实验去自主“验证”的实验操作思路,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实践验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体验教学,加速学生知识构建

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须结合学生学情及生物学习规律进行实验教学及创新;同时,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侧重将生物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为实验教学重点。由于,生物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体验去发现、验证更多的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应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切身体验的生物学问题,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构建。如教师可以借助生物膜类比实验来帮助学生了解、理解生物膜的相关特性,如让学生通过对气泡(肥皂泡)进行切割、合并、变形等操作,以体验细胞借助生物膜的变化;然后,再引入气泡膜与生物膜的结构类比、形态类比、流动性类比等。教师在此类体验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体验式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生物实验及动手操作的兴趣,还要借助体验教学来发挥出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操作、自主生物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体验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容易迸发出生物学科的创新火花,更易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去探究出更多的生物学知识的实验论证方法;并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达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了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借助生物实验,加速学生知识内化

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不断提升其生物科学习兴趣。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既要创设更多的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生物实验,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并在自己动手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构建与内化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物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对各类生物问题的观察能力,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实验验证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去探究出更多的论证方法,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并借助生物实验结果来加速知识的内化速度。与此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还应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实验步骤或方法,将自己的想法敢于进行实验验证。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来自行设计一些生活实验,去验证自己的“假想”或“猜测”。在学生进行生物实验验证的过程中,一旦学生遇到设计难题、操作问题时,教师则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或是利用互联网中的生物学习资源、实验视频等进行自主检索,收集资料;以此来提高、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与实验验证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亲历对新的生物知识进行“验证”或是“发现”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此类“假想”生物实验操作与验证的过程中完成生物知识的构建与知识的内化。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突出、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大胆实践意识,进而才能促使学生在不同的生物实验、实践过程中不断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更多的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生物实验操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以及愉悦的实验操作体验,这对全面促进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物知识建构与内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对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时应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培养、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与信心,使之明确生物学习目标,增强其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生物实验操作不断完善自己的生物实践应用能力,为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琦蕾,李妙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2).

[2]万显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模式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7(8).

[3]陈欣.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7).

[4]唐正洪.在新课程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