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十篇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十篇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0:44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1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考评工作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高事故预防能力,促进我区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通过推行在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场容场貌的秩序化和安全防护的标准化,促进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自我保障体系,确保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到2015年底,全区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与考评工作。

在我区报建监管的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南》落实情况;

2、“平安工地”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3、远程视频监控措施落实情况;

4、扬尘整治措施工作开展情况;

5、“隐患排查信息化管理系统”录入情况;

6、其他有关工作的落实情况。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级分为:不合格、合格、优良。

1、不合格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1)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

(2)未按规定开展项目自评工作的;

(3)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4)在建项目被责令停工整改,未停工整改或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完成整改的;

(5)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一年内受到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2次或以上停工整改的;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月自评分平均在70分以下的;

(7)项目竣工验收时,建筑施工企业未提交项目自评材料的。

2、优良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者,评定为“优良”:

(1)按规定开展了自评工作且《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月自评分平均在80分以上的;

(2)建立创建“平安工地”工作目标并积极落实创建工作的;

(3)开展扬尘整治工作,并取得明显效果的;

(4)安装远程视频监控,并有效落实的;

(5)“隐患排查信息化管理系统”录入情况符合有关规定;

(6)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先评优活动中,取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

(7)未因施工安全问题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工整改或予以行政处罚的。

3、合格

不属于上述1、2情况的,为合格。

建筑施工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负总责;专业工程由业主单独发包的、不纳入总承包单位管理的,由专业承包单位负责。工程项目应成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机构,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每月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组织实施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

建设、监理单位应当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督查,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自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筑施工企业每季度都要对在建项目进行检查,形成检查记录,督促项目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1、考评主体。在我区报建监管的项目由区建设工程事务监督管理中心负责考评。

2、考评时间。项目考评主体应当对建筑施工项目实施日常安全监督时同步开展项目考评工作,指导监督项目自评工作。项目完工后办理竣工验收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向项目考评主体提交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材料。

项目自评材料包括:

(1)《__市__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申请表》;(见附件1)

(2)《__市__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月度自评表》;(见附件2)

(3)施工企业对项目安全检查情况;

(4)项目安全生产经费使用情况;

(5)项目施工期间因安全生产受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奖惩情况(包括限期整改、停工整改、通报批评、行政处罚、通报表扬、表彰奖励等);

(6)项目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情况;

(7)区住房和建设局规定的其它材料。

3、考评结果。考评主体收到建筑施工企业提交的资料后,经查验符合要求的,以项目自评为基础,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对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评定,在10个工作日内向建筑施工企业发放项目考评结果通知书(见附件3)。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1月)

区住房和建设局应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实施方案,由区建设工程事务监督管理中心制定内部工作流程,并对标准化考评工作进行宣贯,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各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宣贯工作,组织员工开展培训,积极营造工作氛围。

(二

)先行试点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区建设工程事务监督管理中心选取不少于在建工程数量的10%作为试点,开展项目自评、主体考评工作,推荐示范项目,组织企业观摩、学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5年4月-11月)

全区所有在建工地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12月)

总结和提高安全标准化评价工作,巩固工作成果,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全面推进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作业行为和现场防护等规范化、常态化,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建筑施工企业、各在建项目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自评工作小组,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制定自评工作流程,以安全生产为主要抓手,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区建设工程事务监督管理中心要充分认识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并结合实际制定内部工作流程,对考评工作进行宣贯,扎实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二)加强宣传发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广泛宣传,通过培训、讲座、现场会、悬挂横幅、印刷宣传材料、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使企业全体人员了解标准化工作的要求。要坚持样板引路,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成果,扩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增强实际效果。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逐步向国际化推进,运用标准化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保证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推动中国的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20世纪,安全生产管理进入了标准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施工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操作中应遵守的规范越来越严格,过程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从如下几个观点来阐述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论点。

一、标准化的概念

在标准化概念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标准和标准化。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定义是:“得到一致(绝大多数)同意,并经公认的标准化团体批准,作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规则或特性要求,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同时在附注中指出:“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坚实基础上,以促进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是建立标准系统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也作为统一的规定和今后实践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标准产生的基础是将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成果同实践相结合,反映全面经验和全局的利益。这样的标准才能既体现它的科学性,又体现它的民主性;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不同级别的标准是在不同范围内进行统一;不同类型的标准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统一。有了这个“统一规定”,便可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确定一个被各方所公认的“衡量准则”。

二、在我国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2005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上升了2.38%.全国有9个地区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比上年同期上升,如吉林省事故起数上升12.5%,死亡人数上升5.88%;黑龙江省事故起数上升28.95%,死亡人数上升26.09%,事故类型仍以“五大伤害”为主。2005年全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中,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88.36%,其中又以高处坠落事故为主,占事故总数45.52%.从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起来只要有以下几点(1)未能合理组织利用建设系统各种管理资源和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次、环节的整体效能,未能形成安全生产监管的合力。(2)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科技进步在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要解决目前所存在问题,都需要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

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

安全标准化活动除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场容场貌外,还注重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特别是关注作业人员操作的标准化:

(一)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约束参与建设施工全过程的人员的行为,要求建设、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单位,都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来运行,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二)施工现场标准化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在现场。任何一项标准,不经过实施都不会自动发挥任何作用,要将标准全面有效的执行,使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真正得到落实,才能使制定标准的目的得以实现。在标准制定后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中最主要的一环。

(三)人员操作标准化操作标准化,一是指人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在生产操作中不受伤害;二是作业姿势作业方法,要符合人的身体健康;三是在作业环境中存在各种有毒有害因素时,作业者必须穿戴的防护用具用品以及处置办法。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满足特种作业的安全要求。

(四)监督检查标准化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检查主要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管理,这就需要发挥建设系统管理资源进行控制管理。

监督管理主要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针对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如设计程序、项目审批程序、检查程序、监护程序、隐患查处程序、救护应急程序等)实施监督检查,确认程序是否符合标准化;二是针对企业生产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认过程中有没有危险或有害因素,一般应包括:作业准备的确认、作业方法的确认、设备运行的确认、关闭设备的确认、多人作业的确认等。确认的方法,一般采用检查表、危险等级评价的形式;三针对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确认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是否达到作业环境和使用机械的标准。

五、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实施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事关生产人员的的生命财产安全,实施标准化建设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继承发扬以往好的经验基础上,吸收借鉴外地或其它行业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要注意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的理念,探索新途径,推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思路、工作内容、政策措施、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参考文献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建筑施工从业人员迅猛增加,我国建筑安全工作管理也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具雏形,并初步建立了系统的执法监督队伍。但由于建筑业建筑施工队伍庞大繁复,作为建筑一线施工主体力量的农民工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护能力较差;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维护建筑市场正常运行的各项制度不健全,既有的制度和规章贯彻不力;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包袱难以解除,尚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等不利因素造成了目前我国施工队伍尽管很多,真正具有实力能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队伍却不多的尴尬现状。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

没有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真正摆在重要位置,主动性不强,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只是被动地为了达标而达标,为了完成任务而达标。

(2)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致使创优与不创优、市区与县的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相差较大;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且存在安全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不足或无安全文明施工经费的现象。要求政府随着职能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安全监管法规,进一步调整监管制度,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

(3)未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达标难,保持和提高更难。绝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通过达标考评后都存在思想麻痹、放松要求的现象,基础管理资料、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等较达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成果没有得到保持和发扬,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4)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开展落实。

(5)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消防防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如一些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有的企业没有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工作不落实,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6)施工现场普遍存在质量管理兼管安全的现象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侧重过程;而质量管理虽也是动态管理,却更侧重结果,所以安全管理需要专项跟踪管理、专项投入,也需要专职的施工安全员。但施工现场往往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多数是配备注重质量管理的两职相兼的质安员,实际上也就是只主管施工质量,并且存在施工安全员的施工安全知识和业务素质较差的现象。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部分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得在工作和考核过程中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7)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比较混乱

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安全质量标准化对于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度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施工现场,诸如脚手架、塔吊、临边防护、三宝四口、临建设施、施工用电、机械器具、原材料、施工道路、环境保护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隐患,在实际的达标考核过程中,施工现场造成失分的比例也最大。

2.解决对策和措施

2.1统一思想,提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认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以人为本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充分认识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在我国,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必须强化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把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写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并将指标进行层层落实和分解,分阶段进行重点控制考核;二是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领导机构,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组织领导、协调及所需资源的配置;三是从企业机关到各项目部充实、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达标实施方案和计划,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五是制定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惩措施,并且执行落实到位。通过上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方案落实、奖惩落实等工作,以有效地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开展。

2.3通过文明安全工地的创建,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

文明安全工地创建主要包括:施工安全达标、工程质量创优、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办公生活设施整洁、营造良好文明氛围五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将文明安全工地创建活动与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结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关系,既能够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层次和水平,又能够提高文明安全工地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4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

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和管理标准。两者都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都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因此,逐步探索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质量标准,避免“两层皮”现象的出现,对于夯实安全生产双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本质安全度、建立自我约束及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意义极为重要。

2.5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步骤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应采取下列步骤开展和完善达标活动:一是成立各单位、各部门的达标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业组;二是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员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三是广泛宣传发动,保证全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四是修改、补充、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基础管理资料;五是对照标准多轮次整改,加大隐患整改投入;六是开展自评验收,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整改不合格项;七是保持完善,迎接正式的复评验收;八是复评验收;九是举一反三整改问题和隐患;十是总结表彰,持续改进。

3.结语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是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重要举措。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才能在实现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长效达标和动态达标,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严刚汉,刘庆凡.建筑施工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刘嘉福,姜敏,刘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4

关键词:建筑标准化;经济效益;二者关系;实行策略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突飞猛进。因为城市的发展必定带动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必定会产生经济上的发展,这就给建筑业带来了机遇,然而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必须自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提高建筑的标准化,从而带来其经济效益。然而在目前我国建筑业的标准化实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建筑标准化的实施,建筑企业要不断的完善施工管理,促使建筑标准化的进行,从而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建筑标准化与建筑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建筑标准化是指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中制定的一些列规则,标准化的实施会给建筑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建筑标准化是进行建筑实施的主要参考,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展开一系列的建筑活动,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物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复合品,其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建筑配件一架建筑装备都需要在现场完成,当建筑完成后必定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实现模块化、体系化以及综合化,这些都是建筑标准化的体现,可见建筑的质量标准与建筑的经济效益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依存的,建筑标准化的提高必定带来建筑经济效益的增加,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建筑标准化的实施。

3我国实行建筑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标准化制度不够健全。有些建筑在施工时未能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施工单位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如地下室渗水,墙体裂缝等,建等质量问题也经常出现。虽然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指导施工,但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正是由于缺乏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适当的约束,因此还不够完善,使操作过程中的生产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管理目标模糊,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明确,所以频繁出现质量问题[1]。

(2)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不够完善。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对建材检测工作管理不够重视。很多检测人员对于检测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检测工作可有可无,从而忽略了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建材检测时马虎大意,对一些小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从而容易发生一些事故。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建筑材料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自我调节系统也没用,在日常工作基本上没有给出更详细的审查系统,并测试人员在这方面的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2]。

(4)施工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重视不足。有些地区的建筑施工领导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在安全管理工作上不够重视,当需要在经济利益与人身安全之间选择时,常常选择经济利益,使得在安全方面上的投资严重减少,这就造成在进行建筑作业时缺少安全保障。有些领导从思想上就不能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能把安全生产放在工作的首位,只追求工作效率,忽略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4如何增强建筑标准化提升建筑经济效益

(1)建立相应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部门。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就形成了很多部门,部门职责但不一致,导致管理不完整。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要细化责任人的职责,这种管理系统能够确保项目的每一步都会按步管理,实现目标的精细化管理。在实施管理目标的同时,也承担管理质量的责任。部门人员在现场管理时,不仅需要具有应对突发问题的技能和措施,还必须要对施工现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

(2)注重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节能的基本原则就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所以就需要找到哪些地方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哪些地方的能源消耗不是必须的,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节能设计方案,比如在一些电线上的不必要的消耗和变压器功率的消耗等这些全是不必要的消耗,所以在设计节能方案时就要遵循科学、实用的原则,从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能源消耗[3]。

(3)严格落实对现场的管理。严格监控整个施工过程。现场管理是整个管理的重点,这将完成项目进度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它也是行政载体建设计划。在大多数建设项目,将有现场质量检查小组跟进,还必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应急预案可以随时启动,将牢牢把握施工现场的整体素质。保证管理的独立性。尽管目标管理高效的管理部门负责,但它不是什么管理部门,统筹领导期间,让其他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的经济,并认为综合分析技术因素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动态管理的实施[4]。

(4)实施建筑安全目标责任制。建筑行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企业安全责任,更加强调安全目标责任制,因为在确保建筑项目安全施工当中,它是一个关键因素。建筑企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行评价。目标责任制和商业保险安全等级评价形成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模式,增加了生产企业的安全责任感。

5小结

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按照招标承包制度模式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体现商品经济模式下的建筑业,同时,建立符合经济效益要求的发展机制,才能促使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3010902

标准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准,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建筑施工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较,在管理上更复杂,施工现场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手段,企业管理必然是低效的,下面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展开讨论。

1建筑施工企业合约管理标准化

建筑施工企业合约管理是企业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创效和发展中起到支撑作用。在合约管理中要遵循态度谨慎、水平专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合约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更加尽职尽责,在管理期间出现问题也能够灵活应对,从而更好的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合约管理工作。在合约管理中还要注意将投标报价、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这三个程序做好,避免出现任何的纰漏,只有这些程序做好,才能够使建筑施工企业拥有市场竞争的筹码,并使企业更好的运转和盈利。合约管理是对工程项目的全程动态管理,其包含以下内容。

1.1投标报价管理

投标报价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投标报价前期、过程和后续管理。前期管理主要是一些投标前的准备工作,如项目跟踪、投标评审、投标计划等;过程管理包括编制投标文件、保证金办理和经济技术标评审等工作;后续管理工作包括封标、送标、开标、报价交底和资料归档等。

1.2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分析管理和过程成本管理。制造成本管理中包括成本编制、评审、审批等工作;成本分析管理中包括核定成本、编制策划书、审批和执行等工作;过程成本管理中包括编制制造成本结算计划、洽谈各项变更、确认收入等工作。

1.3结算管理

结算管理包括总包工程结算、分包工程付款和结算内容。总包工程结算工作中涉及到编制结算计划、提交结算书、提交项目成本分析报告、记录台帐等工作;分包工程付款包括报量、审批、转账、记录台帐等;分包工程结算包括报结算单、项目评审、签字办理、记录台帐顺序编制等工作。

2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

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质量是企业各部门领导工作的职责,建筑施工企业质量依靠的是制度化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2.1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监管的范围包括质量策划、质量培训、质量检查、质量交底等工程现场质量监管。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控制标准,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和检验方法,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质量标识管理,将施工中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彻底消除,使建筑施工质量全程处在受控的状态。

2.2工程质量验收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要全面遵循国家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各工程环节进行质量验收,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自检,然后由质检专员对工程项目进行评审,最后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全部验收合格后要做好检验记录并备案。

2.3创优工程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创优工程管理,可以通过制定年度创优计划的方式,实行创优工程评定、工程申报、工程预检和迎检等工作,实施精品工程生产线,运用阶段考核、目标管理、精品策划等精品工程生产线理论,使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都得到保证,创建客户放心满意的优质工程。

2.4质量综合管理

在工程项目质量总监例会中对项目质量信息进行讨论研究,及时分析建筑工程的质量动态情况,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定期统计、整理、上报工程质量情况,根据各项工程的质量报告进行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跟踪质量整改的执行情况,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出现质量事故,要积极组织各部门人员对质量事故情况进行分析,执行解决对策,检查质量整改是否全面落实,将质量事故各项事宜妥善处理。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高空作业和流动性是建筑工程施工最为显著的特点,加之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劳动力是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建筑施工企业不仅是总承包合同的履约者,同时还是工程项目生产作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正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多个身份,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安全生产作业负有重要责任。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的顺序和职能划分,安全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安全综合管理。安全综合管理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获取和识别,识别和评价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危害,加以控制在工程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防治职业病;第二,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包括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安全防护方案审核、现场安全施工内容监督以及施工作业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等;第三,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对即将入场的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施工中作业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第四,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主要指作业人员工伤办保险的认定。

4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合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物资管理方面的标准化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明.BY公司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设计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3.7.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为依据,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切实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工作;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集中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总体水平;落实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全力遏制重大事故,努力压减一般事故,使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三、工作组织

区建委和区安全生产监督局成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齐文东

副组长:王桂政

成员单位:

区建委安全监督站、区建委执法队

区安监局综合科、区安监局执法队

办公室设在区建委安全监督站。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四、工作内容及重点

(-)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和实际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和减少高处坠落、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等5项标准的要求,检点为:

1.深基坑工程、拆除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方案审批和专家论证情况;

2.安全防护设施、临电设施、大型设备的安全验收;

3.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

4.安全技术交底的及时性、针对性;

5.安全隐患的发现和整改;

6.个人防护用品的佩带使用;

7.安全网、漏电保护器、扣件等重要防护用品采购管理;

8.塔吊、外用电梯等大型设备的日常管理。

9.洗车池的设置情况,建筑、生活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情况;

10.主要路面硬化及施工现场的覆盖、固化、绿化、撒水情况。

(二)全面推行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标准化工作,督促、指导、检查建筑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同时,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区建委将下发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标准化光盘,对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三)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标准化工作。区建委将下发安全技术交底标准化光盘,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光盘规范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一位从业人员掌握作业环境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工作要点和防护措施。

五、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6月上旬,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并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6月中旬–8月底,在施工程的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

第三阶段:监督检查。9月–10月底,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区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重点检查高处坠落、坍塌隐患、扬尘治理、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的标准化执行等情况;严肃处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事故隐患。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11月份,各单位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于11月15目前将工作总结报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依据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本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同时,将本单位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于6月15目前报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开展期间,每月25日前将整治情况报区专项整治办公室。

(二)以人为本,落实主体责任。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必须履行安全生产法律职责;通过专项整治工作,使全体从业人员明确掌握和认真落实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以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为重点;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根本;全力查找事故隐患,消除违章行为,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7

一、广泛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理念宣教行动。全市建设系统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本着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宣传先进,鞭策后进,切实推动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论坛演讲、文艺演出、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加强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论文征集活动,重点从关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安全宣传等方面,评选优秀论文结集出版,广泛印发学习;所有的建筑施工现场、生产运营企业、公园游乐场所都要悬挂安全文化建设横幅,张贴标语和宣传画,设置公共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画廊;为村镇工程建设和农民自建房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推行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从制度、设施、技术层面消除安全隐患;向社会公布安全隐患举报电话,发送手机安全公益短信,开动“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公交车,播发公益广告等;广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

二、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现场、进班组”活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广大建筑施工企业负有主体责任,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网格化监管的要求,把当地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外地进威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把所有施工现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明确专门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施工企业的安全引导,指导企业加强自身安全文化建设,督促施工企业把安全生产文化层层宣贯到现场、班组和每一个工作岗位。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公益短信平台,向本企业职工、现场、一线农民工发送宣传安全文化的短信,不断强化企业职工和一线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三、开展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行动。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文化的广泛宣传教育,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和各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班组、一线工作人员中,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人人珍惜生命、人人重视安全,学法守法、安全行为,从我做起、互相关爱的意识),切实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和一线操作人员的“三种能力”(遵章作业、规范操作,自主保安、互相保安,紧急避险、应急处理的能力)。

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指导督促各级主管部门、监管机构和生产运营企业深入查找在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认真分析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及管理形式,全面排查可能存在的任何不安全因素,要求每家生产运营企业对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全部登记造册,并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推行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坚决整顿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消除安全盲区、堵塞安全漏洞,集中查找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和工友创业行动。施工企业要广泛开展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活动,以安全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现场培训。要采取师傅带徒弟、工学交替等方式,重点培训对安全有直接影响的工种,突出培训农民工骨干,充分发挥“传、帮、带、管”作用,有效解决建设系统因使用农民工点多面广、人员众多带来的全员培训困难等问题,提高一人、带动一批、促进一片,推动农民工加快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

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要继续以各类园区、城乡结合部、村镇工程以及招商引资和私营民企投资工程等安全管理薄弱区域为重点,从落实主管部门、生产企业、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入手,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严格安全措施,逐步建立防范安全事故的长效保障机制,严格控制和预防高处坠落、施工坍塌、起重伤害等易发、高发安全事故。同时,要通过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农民工作业环境的标准化、生活环境的秩序化和安全警示的人性化,从保障农民工劳动职业卫生和身体健康的高度,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是2000年建筑业总产值的7.6倍。2010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是2000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的4.8倍。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达6.6%(1980年为4.3%)。伴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近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连续多年稳定增加,从1980年648万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1.5%,到2010年,达到4043.37万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5%。吸纳了城市和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建筑业不仅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同时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但是,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凸显出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筑业已发展迅猛,从业人员多、生产规模大,伤亡事故频繁发生,其安全生产也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建筑安全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大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建设,狠抓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积极组织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建筑安全技术进步和安全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施工伤亡事故逐年下降,重大伤亡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开创了建筑事故安全生产的新局面。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大事故频频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无论是伤亡总数,还是事故发生频度,都没有明显下降。从绝对数上看死亡人数和事故发生数一直居高不下。下图所示,近十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情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1.1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没有及时跟上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迅速变化的步伐。很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管理方法和政府机构体系等问题仍然广泛存在,阻碍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和提高。一是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及一些建设单位、施工、监理企业的负责人,没有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法定责任义务的高度上,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长期性,不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工作法律法规。对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健全,事故多发地区、多发部位得不到整治,事故频发趋势得不到有效遏止。

1.2建筑市场不规范,监管不严。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违法分包、非法转包、资质挂靠等现象比较普遍,不合理低价中标、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工程标价过低同时也很不合理压缩工期。不依法履行建设程序等问题,特别是建筑业市场门槛儿过低,一些低水平、低素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队伍进入建筑市场,给建筑安全造成隐患。

1.3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到位、不落实。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虽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但流于形式,监督和检查不力,安全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一般都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的追究不严、不彻底,有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只是嘴上说说,墙上挂挂,形同虚设。

1.4一部分施工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重效益、轻安全,安全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存在层层衰减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致使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设施陈旧、老化,缺乏维护保养,操作人员在一个有安全事故隐患的生产环境中工作。

1.5建筑施工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我国建筑业总体情况来看,相当数量的建筑工人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未经任何安全培训,招来即用,这部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不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从近几年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看来,绝大部分伤亡者也是这些人。

1.6安全监管机构尚不健全。职责不清晰,力量不足,基础薄弱。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及繁重的安全生产工作不相适应。

1.7制约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的因素大量存在。如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与有关行业、专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交叉;在各级政府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政府职能的改革方面,还未顺应市场经济制度,还存在政企不分等问题,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成效还未形成直接关联;管理手段单调,资源未进行有效的整合;对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以及没有激励社会力量投入安全管理的机制等。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要做好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

2.1依法治安。建立规范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运用法律武器治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在法律的贯彻执行上动真从严,维护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在安全生产执行力、公信力不足,说了不算,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不仅要严惩事故直接责任者,同时还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现象和失职渎职行为。对不能认真履行执法职责的部门和人员,要以行政“不作为”严肃追究其责任。彻底解决“执法不严、工作不实”问题,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监管等职责。

2.2大力开展建筑市场整治。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整顿规范建筑市场整治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三个加强、三个并重”,即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做到立法与执法监督检查并重;加强市场清出管理,做到市场准入管理与市场清出管理并重;加强资质资格审批后的后续管理、动态管理,做到资质资格审批管理与后续动态管理并重。严厉打击招投标环节中的围标、串标、虚假招标行为,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行为,严厉打击过度竞争、恶意压价、压缩合理工期的行为,严厉打击勘察、设计单位不按标准规范勘察设计的行为,严厉打击施工单位不按强制性标准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严厉打击监理、监测单位不按标准规范监理监测的行为,严厉打击企业资质、注册人员资格管理中弄虚作假、出借出租、资质挂靠等行为。

2.3强化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安全责任的落实。认真地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以及监理单位安全责任,要通过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安全责任的落实,促进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和有效运行,逐步推行企业单项安全业绩评价和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制度,突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再上新水平。工程监理能否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理队伍自身素质的高低。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门知识,学习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充分发挥在施工安全方面的预控作用,切实发挥工程监理在施工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2.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了一定社会的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宣传普及安全文化、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使建筑施工从业人员自觉遵纪守法,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推动施工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安全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主要手段,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培训机构应不断加强“现代化设施、教材、教师队伍”建设。企业要坚持全员培训,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2.5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建筑业安全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最终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为此,一是加快安全科技重大项目、重点课题研究攻关。二是研发先进工艺、技术装备,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立安全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施工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2.6树立动态监督管理理念,创新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建筑施工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季节、条件、环境等的多变,决定了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动态性,这一客观规律也决定了安监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坚持不断地跟踪监督管理。决不能认为企业发证了,培训了,警示了,一切就安全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行为的动态管理制度,改革监督检查的办法。要从“经验型”、“事后型”向“科学型”、“预防型”转变,对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排除,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9

我市是扬州地区开发区兴办时间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县市之一,各镇还举办了许多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工业园区、外商投资区。如今,我市各类园区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建设规模逐年大幅增长,其增长幅度已大大超过全扬州市平均水平,成为扬州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利用外资的重要基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各类园区的快速发展,其建筑施工队伍、建设监理单位、建筑管理部门等均很难跟上发展的要求,加之各类园区的管理部门的精、少、独立等特点,综合造成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园区建筑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也较为突出。

一、主要问题分析

1、当地政府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施工企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建设项目未经施工许可开工建设,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上岗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从历次园区安全检查,特别是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

3、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大量涌向园区建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4、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

一是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如1997年颁布的《建筑法》,对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二是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规定等,造成企业在市场不规范竞争的低价中标中缺乏安全投入保证,产生大量事故隐患;三是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园区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

二、措施与建议

1、落实园区工程项目参建各方责任,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坚持安全生产企业负责的原则,依法确定建设、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推行由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在开工前签订《园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书》。坚持和完善园区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园区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办法、园区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担保暂行办法,加强对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其它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促进市场和现场的联动,严把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准入、清出的安全审查关,奖优罚劣。

2、夯实基础性工作,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一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为核心内容,在园区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以提高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控制能力为目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促进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自我保障体系,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努力实现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场容场貌的秩序化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二要使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与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工地的活动结合起来。今年规划市建筑安全监察站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园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和示范工程现场会,介绍先进经验、表彰示范工程。

3、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今年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将以大型房屋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为重点,将高处坠落、深基坑支护、模板支撑体系、高层和超高层外脚手架、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和钢结构安装作为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根据园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情况和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加强系统管理,突出阶段重点。为了与省、市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同步,具体拟将园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分为二个专题进行,具体为:第一专题:规范参建各方的安全行为。主要从承发包行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两个方面展开整治。第二专题:保障安全生产经费的有效投入。主要从市场到现场,参建各方形成共识,展开整治。

4、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监管力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建省、市级文明工地的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以典型引路,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途径。将进一步明确创建责任,加强目标管理,狠抓措施落实,积极引导建设、施工单位参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园区建筑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整体形象。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大检查、执法力度,除了日常检查和季度大检查以外,要进一步加强巡查,增加随机抽查频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监控。

5、深化培训教育、普及安全知识。要认真宣传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组织培训《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要分层次、分渠道、多形式,要重点抓好企业经理、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的培训;组织好项目部成员的年度轮训,施工企业要认真做好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安全。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规划、规范的施工,有效的进行控制,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一、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1、法规设立和市场监管。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仅有的条款还面临执行力不足的危机。随着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转变,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建筑业的生产模式,政府建筑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合并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监督体制不健全导致了安全管理不到位。

2、思想意识。对安全工作思想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在施工进度、质量、效益、安全等方面发生冲突时,施工方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进度和效益。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3、企业。层层转包,勘察、设计不严谨,监察力度不足,都成为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4、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落实者,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责任。一方面,许多施工单位只是虚设了安全管理机构的名头,实际上只是设立一个挂名专职安全员。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多由现场主管兼顾,从而导致重生产,轻安全,事故频发的结果。另一方面,对着建筑市场的开放,缺乏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大量涌入建筑市场,这就造成在施工现场对操作工人的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效果明显减弱。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与期望也不断增高。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出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均衡性等原因限制,整体的发展状态并没有和经济实现良好的对接,存在着大量的不和谐现象,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工程进度。

2、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建筑市场迅速扩大,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建筑行业当中,由于这部分民工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对他们进行规范和管理,增加了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尤其是建筑工程企业的活动多为现场施工,而且危险性很大,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或者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都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的建筑工程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没有提高对事前控制的重视力度,只是在事后才想办法进行弥补,这既延缓了工程进度,又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对于从业人员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使施工项目顺利健康的发展。

3、缺乏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对于施工安全条款和规范不熟悉、不了解,对于安全生产缺乏应有的重视力度,对于有关的条例没有充分贯彻和落实。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有如下表现:工程施工的安全材料弄虚造假,没有遵照标准规范建档;对于脚手架的搭设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多为凭经验搭设;对于模板工程或者基坑支护等工程的重视力度不够;施工现场中不安全用电的现象;施工工具的使用和防护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塔吊和临时外用电梯的搭设使用违反规定标准;缺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意识非常淡薄。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构建完善、合理、系统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进行工程施工安全的根本保障。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做到权责明确,建筑项目企业中的负责人就为施工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在施工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职责。建筑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生产周期长、规模大、人数多、设备繁杂,这都说明创设一个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2、安全施工管理责任制的制定与落实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制定和建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把安全生产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守相应的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施工的正常运行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为安全施工创设良好的氛围。

3、明确和贯彻施工的安全计划、目标与方针

全计划是为实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制定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安全目标是建筑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对安全施工与管理的要求;安全方针是企业上下都必须遵从的行为指南。作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安全施工的计划、目标与方针,并将其贯彻到建筑市场的各个部门和环节,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

4、将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

将安全管理程序化主要是指通过对建筑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总结对其中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想法设法使安全管理的过程变得科学化、合理化,并最终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和固定下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是指对安全管理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制度方法和措施制定成系统的标准和规范,并作为企业制度或规章的一部分进行宣传、贯彻与执行。安全管理的程序化与标准化,能够使安全管理工作变的更有条理、思路更加清晰、效果更加显著。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制定,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要逐项落实;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要立足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认真分析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整理出完整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最终合理编制出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施工组织。此外,对于比较专业的环节或者关键环节要区别对待,可单独编制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并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最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