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十篇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十篇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1:34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课程目标和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与“结果”,评价,教育公平,课程文化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是一场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与课程资源、教学方式与行为、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课程改革确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六年来,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初中生物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些问题、矛盾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碰撞、激荡,并日益凸显出来,使初中生物课程改革面临着困惑与挑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讨论,将有助于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深化初中生物课程改革。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能够支撑初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为高中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吗?

   问题阐述:初中教师反映初中课程的知识内容不够全面,部分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欠缺;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要求不够具体,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确定明确具体的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缺乏对生物学基本观点的要求。高中教师反映初中教学没有为学生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除了初中教学不受重视,开课不足之外,初中课程内容也存在与高中内容衔接的问题。例如,初中知识不够全面,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学习不够深入,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并迁移应用的能力不够强等。

   讨论:初中生物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1]。上述问题反映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达成“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并为高中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1.从知识维度分析

   初中生物教育作为提高公民基本素养的普及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较广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界的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生物学的发展规律、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有所了解。同时,初中教育还承担着为高中教育打基础的任务,而高中新课程采用模块式设计,几个必修模块选取的是生物科学中几个最有代表性的核心领域,这也要求初中课程的内容应该搭建一个基础广阔的平台。而初中课程内容中,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的客观认识,对不同生物类型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对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理解等内容较少,不利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达成。

   对于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生物学核心概念,学生应深入地学习。“在科学教育界,人们普遍认为,原则上,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是,更深刻地学习较少的东西。”[2]与原教学大纲和教材相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对重要概念的要求弱化。课程标准中十个一级主题所附案例,全部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案例,没有针对重要概念的教学而设计的案例。虽然探究活动对于概念的理解,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是对于重要概念的学习,单纯的讲授或单纯的探究都是不够的,应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为此,课程标准应提供相关的典型案例。教材应加强而不是弱化概念的学习,把横向的普遍化拓展与纵向的深入化探讨有机地结合起来。

   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生物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应包括这些结果的产生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生物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生物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生物学,了解生物学的发展规律,体会科学的本质。“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理解,科学是它的历史的反映,科学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事业。”[3]课程标准和教材都十分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对于生物学概念产生的过程重视不够。

   生物学课程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从来源于生活或原有知识并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有课程内容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把生活和社会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然而,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源于现实世界,又回归现实世界,还要高于现实世界,引领学生对现实世界有所超越,建构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如粱漱溟先生所言:“教育应该着眼于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道”,应成为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

   2.从能力维度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这些能力要求当中,科学探究能力是新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难点。但是对初中学生应该了解的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常用的科学探究技能,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课程标准对此没有明确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缺乏依据,难以制订系统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课程实施中的难点,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缺少关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可能途径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介绍,也没有具体的案例。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应该能够以所学知识为基点,向外拓展延伸,从丰富多彩的社会中获取信息,充实自己,满足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固然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面对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学生应该具备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深度分析,并运用有效信息进行创造的能力。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筛选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没有要求。

   3.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了作为公民基本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爱祖国、爱家乡、珍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健康地生活等;提出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StS的科学价值观目标。但是作为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初步建立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思想观点,如生物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发展的观点等。这些观点也应该作为明确的要求列入课程目标。

   二、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教学中真正得以落实了吗?真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吗?

   问题阐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10个一级主题的第一个主题,并给出了为数不少的活动建议,教材中也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然而,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们普遍反映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在规定课时内完成;部分探究活动需要时间长,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由于生物科不受重视,课下活动难以保证;有的探究活动难度大,对实验仪器、用具等硬件要求较高,可行性差;有的探究活动属于纯生物学探究,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活动的教学开放性大,许多教师害怕学生因思维活跃而“跑题”,把教学过程管得过死,限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探究活动的实施在大部分学校大打折扣,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讨论:国家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三大“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指出“学习科学是种能动的过程。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3]在科学课程中应该加强科学探究活动的比重,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们反映的问题,需要在教材设计和教学实施当中解决。

   1.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目的,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应分层次,数量适宜,同时兼顾可行性和学生兴趣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2

关键词: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稿;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在校初中生在物理科学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它毫无疑问地对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学习课程标准一方面要横向学习课程标准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纵向学习,对比新旧课程标准的区别联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以更好的指导教学。

一、纵向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加强对物理教学的理解

从整体结构来看,新课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每一部分的学习都对教师理解物理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前言部分是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设计的一个呈现。是我们认识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窗口。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物理课程正是要通过物理学这门自然学科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当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及实践性等基本性质,传授科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传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是从目的、内容、实施、评价方面分别做出的要求。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对象、教学的目标性、教学的生活化社会化、教学的实际性等。也就是是课程基本理念中所倡导的。

美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生动有趣的动画表演中融入大量的科普知识,这是美国实施全民教育的一个途径。以此启发我们的教学,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我们也应该懂得此时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在特定学龄的青少年,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我们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面对全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物理课程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而分目标则是通过对总目标进行分层次分性质的划分而得来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每一个为维度中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也就给教师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提出较为明确清晰的规定。

内容标准中含有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个方面,科学内容中含有三个一级主题,三个一级主题下面又含有若干个二级主题,在每一个二级主题下面又包含若干个三级主题。而我们的三维课程目标在三级主题里有具体要求。如“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了解弹性是对知识点做出的规定,而通过实验则是具体规定了认识到方法,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则是讲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出的规定。

二、横向对比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教学的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共有两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以上主要是对新课标也就是实验稿的分析学习。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对比实验稿与修订稿,深入了解课标变化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标的内容,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实验稿》到《修订稿》五个大的部分基本没变,《修订稿》在保持原整体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增强了指导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从整体上看,“前言”、“课程目标”两部分的变化以合并为主,如“知识与技能”由原来六条合并为五条,“过程与方法”由原来六条合并为五条,“情感态度价值观”由原来七条合并通为五条。“课程内容”中的变化以拆分、细化为主,主要表现为内容的删、增、换、移。“附录”中增加了附录1《学生必做实验说明》,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调整附录2《行为动词说明》,将部分行为动词重新调整界定;增加了附录3《科学探究实例》。

前言部分内容更加明确具体,尤其强调了物理课程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物理课程应该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物理课程要与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

科学内容的修订可以细化到五个方面。首先是规范要求,增加可评价性。把《实验稿》中“大致了解”、“初步了解”这一水平的认知程度统一为“了解”,不再分更多的层次。另外“了解”后对应的动词修订为“说明”,而“理解”对应的动词修订为为“解释”。这种统一规范要求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课程标准,尽量减少认识上不清晰。所以在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动词要求。例如,《实验稿》中对欧姆定理的要求是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而在《修订稿》课删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欧姆定律就应该包括了对其进行计算,而且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其次是细化条目。如“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初中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光的反射的要求比对光的折射的要求高,所以这种统一要求是不科学的。所以在课程标准的修订版中规定的是“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理、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再次是适当删减。主要是是删减一些非核心、与物理知识联系不强的知识。

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即依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进行部分探究或完全科学探究实例。为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导。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依据,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纵向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从横向对比学习中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才能更加有利于我们推进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黎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划与落实[J].中小学管理,2012(4):16-18.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3

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物理课的学习本身就存在一个较大的台阶,即存在一个衔接问题。现在,由于高中新课改没有与初中同步进行,使得衔接问题更加突出。关于初高中衔接问题,笔者对初中新课程标准和旧教学大纲进行了比较研究。

初中新课程标准与初中旧教学大纲主干知识大致相同。

1)旧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基本按学科结构展示。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2部分。科学内容则按主题的形式呈现,即: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除电磁学现代通讯为新增加内容外,主干知识基本一致,只是结构和呈现方式的变化。

2)旧教学大纲与新课程标准都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物理学在应用上及教育上的重要性。

3)旧教学大纲与新课程标准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新课程标准从理念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有了基本定位――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习方式上有了观念上的转变;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目标上,确定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2)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将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放在并列的位置,充分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淡化学科中心,为教材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创造条件。

3)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产生几种类型变化。①删减部分内容,如液体压强公式;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的关系;电荷量、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流的定义式;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的“右手定则”;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用尺和钟测平均速度;“合力”和“合成的概念”等。②降低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③对科学探究、物理学的应用、兴趣培养的要求提高,但对抽象思维、计算能力的要求降低。

综上所述,新旧课程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初中新课程过来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思维的活跃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解题能力、计算能力较薄弱,掌握的知识欠扎实,在知识上也有一定的欠缺,尤其是电学部分,许多公式没学过。

鉴于以上状况,笔者对高中教学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应做哪些准备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1)高中教学要对初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作比较分析研究,明确初、高中衔接中的问题。

2)教师要明确如何使高中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和新课程接轨,降低初、高中的台阶,让学生去体会高中物理的一些学法,并使初、高中内容有机地衔接起来,使他们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3)教师要思考如何发挥这些学生涉及面广、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4)教师要对如何调整物理学科的教学做出安排,除了在知识层面进行补充,更主要在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给予加强。

高一物理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听就懂,一用就错,一放就忘。高一物理难,难就难在初高中物理衔接出现的“台阶”。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化“台阶”为坦途;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l)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课本上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如果学习时只是机械地去重复、记忆,考试也只是一种默写,这样的学生到高中后一般不会适应。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重视和帮助学生,使其知识结构化。在每章内部的某几节之间、在几章之间,根据需要和可能引导学生抓住它们的内部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能力的训练,学生就容易把概念、规律和一些图像和情景联系起来,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到了高中以后就容易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不再觉得抽象而又毫无意义。

2)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作图的习惯。在初中,许多学生把物理题当成算术题完成,解题过程极其简单化,没有物理公式,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了公式,又不代数据,计算结果没有单位,等等。初中题目,相对而言,简单明了,某些学生的成绩还挺不错,但是到了高中后,因为解题过程的复杂化,这些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甚至是越做越乱,越学越糊涂。所以初中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特别在批改作业、试卷时要毫不留情。解题过程规范化将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物理解题方法。

另外,许多物理难题,通过作图,既简单又直观。尤其是许多力学题型,作好受力分析图尤为重要,这是许多学生常常忽视的地方。

3)重视知识内容的拓宽。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有许多选学内容,在每章后还配有阅读材料。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要求学生自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高中解决一些问题做好铺垫。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或物理学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4

关键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研读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15-0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文首句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这是“化学”概念定义的一种新表述。它与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原课标)的表述――“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相比较,已有了较多的变化与差异;然而,它与2003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相比较,则基本一致。围绕新课标定义“化学”概念的新表述,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认知的问题。这是完整解读、深刻领悟新课标的应有之义。

一、“化学”概念定义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实际

纵观我国中学化学课程历来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教科书,都有重视“化学”概念定义教育的传统。新课标也反映了化学课程的这种历史惯性。这是因为通过定义“化学”概念,不仅可以揭示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基础、研究价值及学科地位等本质特征,以阐明化学课程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任务;还可以揭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等其他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以探求适合化学特点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然而,在初中化学课程实施中,“化学”概念定义无论在教材还是在教学中都处于课程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此时对于化学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还近乎于空白,教师很难给学生解说清楚“化学”的概念,学生很难真正明白“什么是化学”或“化学是什么”。这是“化学”概念定义的教育价值预期与教学实际长久纠结、矛盾且至今尚无法解决的问题。久而久之,很多教师对于“化学”概念定义的教学大多是浮光掠影,行色匆匆,故而对“化学”概念定义及其教学问题皆缺乏深入探讨、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对其中的许多问题都不甚了了。因此,当发现新课标的“化学”概念定义采用新表述时,顿感困惑与不解:“化学”概念定义难道能变来变去吗?新课标为何要采用“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它比原课标的表述好在哪里?其实,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解读新课标中应该解决的。

二、“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

概念是人们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要素。因此,概念既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总结,又是认知事物的工具。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必须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约,即运用简明的词语对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表述,从而形成概念定义。显然,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但是,概念定义表述所选用的词语及其所表达的、倾向的思维、意识却无法超越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同一概念往往据其运用的环境条件、预期目标、价值取向等的差异,而采用不尽相同的词语进行表述。由此,产生了概念定义表述多样性的现象。

概念定义表述多样性现象在基础教育各门课程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对于学生来说,许多概念的学习认识与理解运用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随着课程的进展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在更高水平、更复杂情景中理解、运用概念。此谓概念学习的发展性与阶段性,是基础教育课程中概念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像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酸、碱、氧化、还原等一些基本概念,在课程进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尽相同的概念定义,且一般是从感性定义(发生定义)向理性定义逐步发展、不断深化的。其目的是使认知概念的学习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概念、理解概念和运用概念。否则,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概念定义的表述问题不至于对学生学习课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没有发展性的设计。但是,这并不排除根据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知视野、价值追求的新变化和化学科学的新进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对“化学”概念定义给予新表述。其实“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些教师对此缺乏了解,未曾思索,故而对“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颇感突兀、困惑。为了更加确证“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现将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指导性文件、教材和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若干有代表性的“化学”定义列于表1,作为佐证。

比较表1所列“化学”概念定义的不同表述,至少可以获得以下的重要信息:(1)在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化学”概念定义可根据主观的价值追求与判断(甚至包括政治情势的影响)进行不尽相同的表述;(2)“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这里使用“性质”比“性能”似更准确,因“性能”的释义为“性质和功能”,而“功能”更准确地应归于“应用”范畴),是“化学”本质特征的核心,是“化学”概念定义各种表述中都不可或缺的、几乎恒定的词语;(3)新课标采用与2003年版高中课标“化学”概念定义趋于基本一致的表述,有助于消除二者过大的差异,为初、高中化学课程的顺畅衔接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新课标的表述更有助于揭示化学科学的本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三、“化学”概念定义新表述的解读

新课标对“化学”概念定义采用了有别于原课标的新表述(详见表1)。在学习、研究新课标中,我们很有必要探求“化学”概念定义舍弃原表述而采用新表述的缘由,解读新表述所蕴涵的新意。

(一)新表述对化学的学科归属定位更加精准

新表述将化学归属于“基础自然科学”,有别于原表述的归属于“自然科学”。尽管二者的概念内涵相同,但概念外延有异。基础自然科学(简称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11],它只包含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等六大一级学科;而自然科学则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12],它包括基础科学的一级学科及其二级、三级学科等(如,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有机化学――有机高分子化学,就是化学的一、二、三级学科)其概念外延更加宽泛。因此,将化学归属于“基础自然科学”而非“自然科学”不仅是用词上更加精准,更为重要的是突出了化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新表述对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更加明确

新表述中“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明确地表明了化学所研究物质的层次,而原课标的表述并未涉及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问题。在“化学”概念定义中明确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能更清晰地体现化学的本质特征、反映化学问题发展现状与趋势。研读表1资料还不难发现:从本世纪初开始,“化学”概念定义尽管仍有不尽相同的表述,但都不约而同地明确了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这反映了化学科学自20世纪后期开始从宏观向微观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还有从定性向定量研究、从静态向动态研究的发展趋势)。当今,化学现象的解析、化学理论的创立、化学问题的解决、化学物质的创造等大都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这是现代化学区别于传统化学的重要标志。

(三)新表述对化学研究对象、目标的描述更加简明

新表述对化学研究对象、目标的描述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而原课标的表述则为“它(指化学)侧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显而易见,新表述的科学性、概括性和逻辑性都更胜一筹。其中,新表述中隐蔽了“规律”一词,这是因为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规律”已不言而喻地含蕴其中,毋庸赘言;新表述中使用“应用”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既包含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执果索因、依因导果都是“应用”,更包含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去研究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新表述中强调“其(指化学)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是对化学科学、化学研究本质特征的鲜明突显,是对化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的明确引导,是对化学课程核心价值观的精辟概括。

新课标的“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与高中课标的“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都是对化学本质特征及研究目标极为精炼的表述。二者虽有视角上的宏观、微观之别,但无实质性差异。因为,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应作广义理解)是组成化学物质并能保持该物质全部化学性质的微观基本单元(或称微粒)。因此,研究和创造“物质”的实质就是研究和创造“分子”。值得注意的是,“物质”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在“化学”概念定义中是指化学物质(不含场物质),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天然物质(分子),还包括通过人工合成而创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分子)。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新课标表述化学特征采用“物质”要比“分子”更易被初中生所接受。这是新课标对“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创新。

结语

新课标采用“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反映了对化学(现代化学)的新认识,对化学课程教育的新要求,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追求。对于“化学”概念定义的教学应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其贯穿、渗透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其提升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学好化学与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新课标中还有许多新表述、新提法、新措施、新思想,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领会并创造性地实践,以更加高效地实现化学课程目标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安邦,尹敬执,严志弦,张青莲.无机化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中小学通用教材化学编写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初级中学课本・化学(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宋天佑,程鹏,王杏乔,徐家宁.无机化学(第二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5

《中国教师》:何老师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准确定位课程性质是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性质有助于确定课程的目标,并据此精选和组织教学内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课程定义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并从“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您能否为教师们谈谈如何理解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

何成刚: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你刚才提到的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这里,结合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四性”的表述以及我们的理解,可作如下的理解: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著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中国教师》: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采用“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突出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系统性,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和理解。

何成刚: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不过如果细究的话,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与时序性相冲突的内容编排。比如“中国现代史”部分,将“了解‘两弹一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设置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学习要求之后,显然不妥。

在历史内容的系统性方面,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呈现出完善发展的一面。比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实事求是地说,洋枪队很难归入“外来侵略”的范畴,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这一学习内容设计在“(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下确实不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不但修补了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不足,而且增加了学生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再如,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对于东汉史的学习。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东汉史是以隐性方式存在其中,实践证明,这种设计容易引起初中历史教师的困惑。可以说,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此问题上的处理比较到位。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中学生;有效性学习

初中物理实行新课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说,初中物理是一门全新教程,富有趣味,学生对之甚有兴趣,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所以提高物理教学水平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伴随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中学教育进行了广泛又深刻的变革。近年来,中学课改频繁,在对其学生的培养教育方面具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交给了学校。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体就是广大的教师群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直接与学生对其讲授程度掌握的牢固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对于学生来说,初中物理是他们刚要接触的一门全新学科,并且物理学科所包含的知识比较的抽象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征。因此为了使其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更好的掌握所讲授的内容,对此在新课标的形势之下,初中物理老师非常有责任对其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内容多、课时少

一般情况下,学校课时需要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来制定,而省教育厅颁布的物理课时标准普遍存在课时偏少的问题。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并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但是很多学校盲目执行也是造成物理课时过少的原因之一。各个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不同,因此教学计划不同,这样也就造成教学课时的不同,对于很多生源比较差但学校来说,物理课时可必须相应的增加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很多学校反映,初中物理教学三年级至少有70个课时才能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此外,物理每周的课时少,但是,人均教学班数数量却增大,因此,造成物理老是在每个班进行辅导的时间短,作业批改和讲解的工作了加大,导致了老师和学生交流机会的减少,这样也就为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课外辅导的机会减少。初中物理可是过少,加上学科众多,尤其是对语文、英语和数学三科的高度重视而忽视了物理的学习,导致学生物理课外学习时间少,知识遗忘率高,造成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低下。

2.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滞后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对物理现象理解,提高创新能力和物理实践能力的关键。物理新课改中非常注重物理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论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结合。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这实验教学滞后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教学观念不足,忽视实验教学。有些老师由于安全性、纪律性或者怕麻烦等原因,对于应该走进实验室的内容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滞后是由于实验设备不全,不完善而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初中最为明显。很多学校使用相对于老版的教材,缺少新教材中的“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等实验栏目。

3.忽视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学科边缘化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而物理占中考总分数比重较小,很多学校片面重视语文、英语和数学这三个主要科目,却忽视初中物理的教学,没有足够重视物理教学导致了物理学科的边缘化。正式由于学校的重此轻彼,导致教师对物理教学的不够重视,从而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忽视。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热情低迷,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低下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初中物理执行竞赛和应用竞赛无人自愿参加的情况。物理学科的边缘化导致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低下。

三、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综合各种措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破课时少的局限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课时数量和内容矛盾突出的问题,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定物理课时,不能盲目的执行上级对课时的规定。其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解决课时少问题的关键。为此加强物理学科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物理教研工作的研究,从而提高全体物理教师处理教材和教案设计的能力,通过集体物理老师的智慧探讨出高效的物理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老师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的分享。师生交流主要是老是加强对学生课后的指导和辅导。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开展探究式学习,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与主动性和积极性。生生交流也就是形成互帮互助小组,优化配置和整合学生资源,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式。此外,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初中学生认识到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物理规律,从而形成适应学生自己的不同物理学习方法,养成物理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为物理之后的物理学生打下见识的基础。

2.完善实验设施,强化实验教学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相对滞后的问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学校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增强实验设备的配置要求,提高实验设施的配置标准,完善实验设施。第二,采用新课程教材,建设和改进实验室,增加实验课程,切实完成“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等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第三,加强对实验经验的总结归纳,提高实验创新能力,组织物理方面的骨干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改进实验,设计出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验方案。第三,加强教师实验观念培养和实验技能的培训。才能贯彻落实实验教学,从而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的良好效果。

3.以等级学科模式加强对物理教学的重视

针对忽视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学科边缘化的问题可以从这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对中考实行等级学科模式。严格按照等级学科的要求进行录取学生,对于语文、数学和英语总分达标甚至超出入取分数线,而物理、化学等其他等级学科不达标的,也不允许录取。须知,初中物理直接关系到高中物理的学习,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于等级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有进一步认识。另一方面,加强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采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防止物理学科被边缘化。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7

1.调整了个别知识的终结性要求,明确了新增加的物理知识,为新教材编写注入了新鲜血液。

(1)增加了“知道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第17页),与主题一的前言“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保持吻合。

(2)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4页)

(3)增加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第25页)

(4)增加了“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原对热机的要求为例子,现明确为内容标准。第28~29页)

(5)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第29页)

(6)增加了“理解电功”。(第29页)

(7)增加了“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第29页)

(8)删除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第25页)

2.进一步明确了内容标准的要求,为教师课堂物理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改为“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性”。(第17页)

(2)“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改为“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5页)

(3)将“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改为“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删掉了一些不容易做到的“活动建议”。如删掉了“用图形、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等内容;并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一些活动建议做了适当的修改。如将“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改为“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等。

3.简化了终结性要求水平的层次,便于教师更好把握三级主题的具体要求。

将“知识与技能”目标里的“初步认识”和“初步了解”改为“认识”和“了解”。例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改为“了解质量的概念”。(第19页)

(2)“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改为“知道半导体的一些特点”。(第19页)

(3)“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改为“知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第21页)

(4)“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改为“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第21页)

4.统一、规范了文字表述,便于教师掌握知识水平的达成。

把原来的“通过实验探究”,改为“通过实验,认识……”或“通过实验,理解……”或“通过实验,探究……”。例如: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改为“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第23页)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改为“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第24页)。这里去掉“探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验包括有探究的成份;去掉“初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减小目标水平层次,便于教师把握。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改为“通过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惯性。”(第23页)

有关名词的修改

(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改为“能的转化和转移”。

(2)将“科学素质”或“素质”统统改为“科学素养”或“素养”。和国家课程纲要提法保持一致。

(3)将“能结合实例”改为“通过实例”等。规范用语,使语言更准确。

5.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条目进行了整合,目的是让给出的要求更加科学合理。

(1)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第10页):第3条改为第2条,第1条后半句放在第3条后面。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第10页):第1、2条合并,删去第3条。

(3)分析与论证(第10页):删去第1条,第4、5条合并。

(4)评估(第11页):第1条拆成两条(过程、结果各一),删去原第2条,原第4、5条合并。

(5)交流与合作(第11页):第1、2条合并,第3、5条合并。

(6)将对各个科学探究要素的认知目标由“认识”都改为“了解”。如“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改为“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降低对学生认知目标的水平层次。

(7)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里的某些不准确的语言作了适当的修改。如第四个表格里的“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改为“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可靠性”。使语言更准确。

6.对个别实施建议的段落作了改写,增加可操作性。

据课题组调查,“评价建议”可操作性不够。对“(三)评价的形式”作了改写。

7.删除了“注意”简化了标准结构。

通过各实验区的实验,对原《标准》中所提出的“注意”已有一定认识,为简化《标准》的结构,删除“注意”中的内容。

8.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以及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目的是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命感。

(1)增加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第18页)

(2)增加了“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第20页)

(3)增加了“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24页)

(4)增加了“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26页)

(5)增加了“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第28页)

9.重点主要集中于对“科学内容”的修订,准确把握评价要求。

从以下方面调整了“科学内容”中的(63个)三级主题。

(1)规范行为动词,增加可评价性,如将原有的“初步认识”调整为“认识”,将“大致了解”调整为“了解”,整合了行为动词的种类,使认知水平更清晰。

(2)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鉴于“旧课标”中有些内容条目比较原则化,要求比较宽泛,不便评价,本次修订对这些条目作了适当细化,如原条目“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细化为“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这不仅增加了可评价性,而且还明确了对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不同要求,避免了盲目地人为拔高。

(3)适当删减知识内容,如将原条目“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和的不同现象”中的“颜料混合”删去,因其与物理关联不强。将原来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的3个条目,通过“新材料”整合为1个条目。而原来的具体内容则作为例子列入,这既降低了难度,又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4)适当增加内容,主要是增加了与生产、生活有联系的条目,也适当增加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

10.整体把握修订后的“新课标”,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精神实质。

知道修订后的课标(新课标)坚持了什么,变化了什么,此次修订的重点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什么,其变化的依据又是什么,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后这些变化,在落实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本次课标修订坚持了“旧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培养目标,注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关注了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突出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及实践性等。同时,还继承了“旧课标”的整体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旧课标”中的与“科学内容”相关的表述,适当增加案例,调整“实施建议”,仔细推敲文字表述等。相关内容具体的修改原则如下:对于“前言”部分,根据对所有学科统一的修改要求,调整表述;“内容标准”部分,保持原结构不变,微调“科学探究”,修订“科学内容”;“实施建议”部分,保持原结构不变,侧重修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附录”部分,补充学生必做实验,增加案例及评析,规范相关表述。在本次修订中,进一步增强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规范性、操作性与评价性等。

11.落实修订后的物理课程标准,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明确实验教学要求,加强学生实验能力培养。

(3)深刻领会探究教学,提升教学实效。

(4)明确评价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5)加强专题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2.由新旧课标目录变化,是全面掌握今后物理教学动态的新举措。

(1)旧课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新课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明确规定科学探究属于课程内容。这样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就会大胆地指导学生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7个要素达到怎样的要求都会系统的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反应。这样的规定比旧课标更加明了。

(2)旧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把评价列入最后,新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把评价建议提到第二点来对待,表明今后物理教学更加突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功能,为教师教学科学评价指明了方向。

(3)旧课标附录部分只有“课程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界定。新课标附录部分有3个方面内容,附录1学生必做实验说明;附录2行为动词说明;附录3科学探究实例。新课标给出了初中毕业学生必须会做的20个实验,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行为动词如何界定更加准确。给出科学探究实例,让教师教学中参考,让学生学习时借鉴。

13.“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是在旧课标基础上的调整,为教师科学把握理念、贯彻理念指出了方向。

(1)“新课标”第一部分为前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将“旧课标”中的第一个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并且仍然作为第一个理念。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注重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二是把全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定位,不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凸显了物理课程对学生发展教育的功能。这里所谈的面向全体学生包含三个层面:(1)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的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这个理念是从课程目的方面形成的。

(2)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个理念的把握要注意两点:一是让物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科学,而不是在科学情境中学习科学。“新课标”要求要求教师注意结合本地实际,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把与学生本人、本校、本地有关的现实内容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二是加强物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选取那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供学生课外学习,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或现象让学生进行调查或者观察。这个理念是从课程内容方面形成的。

(3)对“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这个理念的把握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知道这个理念在“旧课标”中排在第四个理念位置,“新课标”把它放在第三个理念位置,这一理念位置的提升标志着今后物理教学要重视挖掘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比如初中物理中有关原子结构、分子动理论与化学的联系;人的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与矫正,人体骨骼运动中的杠杆原理,骨传导引起的听觉等问题与生物的联系;有那个图像处理数据、用公式表达物理原理等与数学的联系;气压的形成、月相的形成等与地理的联系。物理教学用到的仪器其他学科也可能用到。二是体现时代性,关心科技发展。这个理念也是从课程内容方面形成的。

(4)对“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这个理念的把握要注意两点:一是“旧课标”中表述的“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新课标”把“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改为“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行为,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转变为前提,所以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要多样化。学习方式是受教学方式支配的,因此,“新课标”将“旧课标”中“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修改为“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二是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突破口之一,有利于改编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这个理念是从课程实施方面形成的。

(5)将“旧课标”中的第五个基本理念“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修改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这样的修改就是倡导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促进学生、教师、课程的发展和完善。修改后更加突出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更加注重了评价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问题了。这个理念是从课程评价方面形成的。

14.新课标在附录1学生必做实验说明中,给出了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目的是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便于教学与评估的新规定。

现列出以下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项目: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常见温度计测温度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8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有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25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有效备课与普通备课不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有效备课是有效寻找、搜索、构造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有效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达着教师的创新思想,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观。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做好有效备课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备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即课堂教学是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并且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对于教学实施的一些具体策略作出了一些建议。教师有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新课标中各条“标准”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新课标中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在很多教师没有吃透新课标的内涵,甚至有部分教师全然不知新课标,仍然按大纲的要求进行上课,仍然是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从而在很多时候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缺失。如《温度》这一节,旧大纲要求: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会使用液体温度计。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用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我们在授课时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要进行有效备课首先要进行备新课程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

二、有效备物理教材

要有效备物理教材,我们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对现用的《沪科版新教材》研究,发现首先该教材中规定了“内容标准”的设计,既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科学内容”与《大纲》中的物理基本知识是差不多的。首先,《沪科版新教材》把“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并与“科学内容”并列,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其次《沪科版新教材》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如传统的教材考虑到热、电等内容要用到力学知识,所以把运动和力的知识放在最前面。但力学内容概念多,比较抽象,这些知识与声、光、电等内容相比较稍显枯燥。而且初中生对实验感兴趣。声、光、电的知识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沪科版新教材》对许多电磁学内容降低了要求,不过多地追求微观机理的电磁学内容,完全可以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最后《沪科版新教材》内容形式生动活泼,在每一章的开头,都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一章的内容娓娓道来。每章的章首图后,都有一段以散文的形式出现的章首语。这所有的安排主要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愿意学习物理。以上就是新教材的特点,只有深刻理解这些才能在每一堂备课时,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备物理教材。

三、有效备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特别要注意,一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总之,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绝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

四、有效备学生

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教学的追求,而学生的现实基础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备课就是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因而,在有效备课活动中,有效备学生主要围绕有效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有效备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效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有效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1.有效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初中学生的感知觉、记忆和注意、抽象逻辑思维、有意性的想象等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已有能力有计划地去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尝试取得答案。所以初中阶段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他们自己去做。2.有效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常常是前后密切关联的。如在具体的一节课的备课时,教师首先要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的情况。分析出哪些是学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初步掌握了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师非讲不可的。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在授课中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有效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因为每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学生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学生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需要了解其家庭成员的情况,包括住址、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应了解其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哪些是教育的有利条件,哪些是不利条件,并适当利用各种条件协助教育工作的开展。总之,有效备课,既要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更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五、有效备教学资源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9

关键词:科学学科课程标准目标分类问题建议

《科学课程标准》是规定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科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科学课程的基础。随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提倡,我国教育部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编写开始建立其较为完善的目标分类体系,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发现《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各科目就目标分类来说是各自为政

7~9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但是,原有的人数众多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转型成为合格的科学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也影响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相关科目的学习。如:《科学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领域划分中,学科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每个学科自持一方学习内容;而在课程目标领域划分中:学科之间更是不相同:物理化学一样,但是生物却与其不同;此外,同一学科、同一学习段,其学习目标和课程却不相同:像物理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课程标准却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而生物和化学也是同样的情况。这样一来,各学科领域知识很难达到相互整合,优化,同时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业带来诸多的不便,内容不一致,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自为政,产生分歧。

2.教学过程中器材准备不充分

在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课前准备工作需时较多,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往往由于实验器材准备不足,而导致探究课无法按要求上。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期望值过高,而探究课费时费力,对考试成绩帮助不大,往往会影响教师上好探究课的积极性。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其中知识与技能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灵活运用科学知识阶段;过程与方法为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究阶段。而引导学生探究需要为学生提供平台、工具等,这在大多数农村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完成的,学校的贫困、条件的落后等,使得教师无法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来严格执行,这样一来也就使得《科学课程标准》成为理论、空话,缺乏实践。

3.同学科不同学习阶段其课程标准不同

一般情况下同样的学科在整个教学阶段中目标分类框架前后应保持相同,然而有些科学学科学习阶段之间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在课程标准领域划分上内容一致,只是在高中阶段因学习需要稍加了一些行为动词的要求;但是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内容却不相同:小学科学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大领域,初中科学则分为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大领域,其中差别较大,这样一来使得小学生在步入中学时,容易产生知识不衔接或者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适应的现象。

二、建议将各科的目标框架进行统一修订

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教育领域的所有科学统合起来,并从幼儿园到高中进行全程性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所以很容易实现课程目标、科学技能、学习行为与结果的统一分类。基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对《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即:首先,同一个学习领域内的学科在目标分类框架上实施统一、和谐,其中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课程目标应为各年级的层次目标提供案例、相关解释等,借以帮助教师、学生、评价者等进行正确认识和把握;最后,学习目标分级的思想应该体现在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表述中,加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从而使得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借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内容,实践性比较强,一些知识原理要在实验的配合下才能详细地、具体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因此,同时,在《科学课程标准》中还可以将器材的准备等相关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加强各个学校对器材准备工作的进行,全力配合实验的完成,推动科学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之,科学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科,它还担任着对学生科学素养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科学学科教学内容中需要大量的实验来证明、验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体验、总结原理。在此,希望相关部门对此引起注意,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标准内容进行修改,从而使《科学课程标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郝京华.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篇10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后,新课程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要求突出表现在注重提升学生物理学综合知识技能素养。然而,就物理课程特点而言,在初中的各科学习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是最难学的。这是因为学习物理课程时,学生除了要具备基础的数学运算能力,还有有一定水平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需要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师长期学习和实践。本文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一、新课标下,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实验和理论是它的两大部分。新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学知识、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接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期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粤沪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第二节《开发新能源》一节的学习中,学生首先认识新能源的概念,然后了解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历程,知道现在世界和我国的新能源利用情况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而树立能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一过程就使物理课堂的知识范围从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取拓展到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下,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传统的物理教学为追求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往往倾向于书山题海战术。尤其是作为考试必考重点的电学部分,除了为数不多的几节实操课外,学生们对电路的了解还是课堂上各式各样的并联、串联、混联等电路图。虽然这些电路图反应了日常生活中的多数电路情况,但学生在学习后依然只限于知道家中的电路是哪一种,如果问及为什么会突然“跳闸”,“电路短路后该怎么办”还可能是一头雾水,然后茫然的回答说:“这个老师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这就是传统应试教育下常出现的局面,学生熟知理论知识却难以将课堂知识和生活进行双向沟通。新课标中对学生物理课程技能的要求正式为了避免将学生教成这种“书呆子”。教师要引导学生达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应当与时俱进地探索初中物理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实现全民发展。

三、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举措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变自身教学的惰性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该来源于兴趣,而不是分数。只有当学生对物理现象、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时,物理教学才开迈开成功的第一步。初中物理学习的是声、光、热、力、电等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有利于将物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三态”变化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温度对水的“三态”变化影响。教师联系生活实际,从冬季的窗花或戴眼镜的同学从教室外面进教室后镜片的雾化现象说起,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每一种职业都会有职业倦怠感,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也是如此。这种职业倦怠感多在工作十年以上的教师群众出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老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感重拾教学热情的良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标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是教育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紧扣新课标要求,优化教学设计

义务阶段物理课程内容主要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学。从八年级学起,考试分笔试和操作。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为尽力提高学生分数,物理教学多是课堂解释和课后作业相结合,即使是操作课也只对考点进行专项训练。在课改前,大多数学校都是这种状态,培养了大批“掉书袋”式的学子。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技能获得和经过推理验证的知识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课堂的探究方法的应用。科学探究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课堂上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小组合作探究还是在实验室针对某一假设的验证型探究,都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好奇心强,让学生对较难的问题进行探究,不仅能激发其求知欲也能加深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喜爱。

义务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物理技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课根据课程标准指导,对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进行实践操作。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凸透镜成像原理》一节,对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单从教科书的平面图案和文字分析中难以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教师可将该课时的教学地点放在实验操作室,让学生分小组动手实验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提前告知实验注意事项并巡视指导。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互动型课堂氛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是新课程的整体理念之一。这也是有传统“填鸭式”教学转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之一。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同,但年龄相似、心理特点相似。教师要因材施教的进行引导。教师面对不同的班级和课型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鉴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新授课中教师可采取探究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方法。对于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式。复习课中则是重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知识梳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构建知识网络。

结语

从新课标全面推行到现在,新课改的诸多理念已经开始深入教学实践中,也被学生们所欢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个长期调研和实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学韫.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