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十篇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十篇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2:26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1

关键词: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选题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在“实施建议”中都专门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问题,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提供了指针。如何充分挖掘整合乡土历史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的重大的课题。

河北磁县具有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早在6500年前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渔猎业与种植业。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设临水县(县治在今磁县城),迄今逾1700余年。境内有著名的商代文化遗址、北朝墓群、古磁州窑遗址、保存完好的明城隍庙大殿等文物古迹。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馆藏文物1.4万件。名人志士不乏其人。“受人于危难而不辱使命”的战国名相蔺相如(其墓址在南城乡头羌村);“屡建奇功,貌美无双”的北齐名将高肃;驰名古今的金代“三坛盟主”(诗、书、画)赵秉文;“从知捧日丹心在,无奈凌霜白发何”的明代翰林学士蔺从善;明代“学有建树双进士,勤政为民父与子”的纪杰与纪纯;“文武兼备,勇卫国门”的明代兵部尚书张镜心;被陈庚将军誉为“越狱大王”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王维纲,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

河北磁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也是我们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本课题的基本概念

(1)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即我们生活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与历史相关的文化名人、古民居、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相关的资源。这种资源学生可以看的见摸得着,他们能亲自参与去发现、去了解、去感悟,并把这种朴素的情感转变为一种对人的终极价值的深切关怀和执着追求。

(2)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乡土课程资源与教科书的课程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为学科教学服务。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现实,产生强烈的真实感、亲近感和认同感,加深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炼历史的纵深度与广阔度,形成立体的历史感受。

(3)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是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个性化、创造性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结合乡土历史资源来实现的。这对学习者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提供了载体,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通过磁县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现行教材资源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将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丰富历史课程资源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历史学科资源的有效途径。

(4)促进学生自主、互动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形成创新能力。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调查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设置了一定的学生问卷或教师问卷,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方向,让课题研究切实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互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让“教研”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4)经验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及时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断对行为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保证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五)本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自实验研究分九个阶段进行。

(1)启动课题,建立课题研究组,进行了宣传发动,明确分工。

(2)查阅文献,掌握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

(3)调查分析乡土资源情景,进行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4)确立研究对象,拟订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5)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利用乡土资源,形成阶段性成果《磁县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资料集》。

(6)依据教学实践,撰写研究论文。

(7)认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8)组织课题组成员全面整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写好课题结题报告。

(9)推广课题实验成果。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研管理体系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5

近年来高中历史实践调查研究的比例有所上升,同时社会提高了对教研成果的创新性、价值性和服务性的要求,导致历史科研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完善高中历史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尤其是优化教研经费投入及管理成了不可忽视的研究问题。

一、目前高中历史科研管理粗放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的预算和决算管理不足,部分课题申报者的预算往往缺乏真实性、完整性、精细性、实际性等,给预算的执行和监管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高中历史学科的经费报销审核流程仍有待完善。部分课题项目的承担者忽视课题申请、报销以及审核等环节的管理,这就难以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科研经费用到实处。此外,高中历史科研还存在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的问题。部分课题申报者等将经费资助数额的大小作为课题项目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忽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价值性,导致研究偏离目标。

二、高中历史科研管理体系的完善策略

1.推进科研设计分层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应完善历史课题申报的制度设计,避免项目重复建设。课题项目的合理科学分层和分工,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课题申报上的重复,为高中历史教研经费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还应完善课题申报的信息管理,强化管理能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数据库。这不仅能够强化技术,避免课题申报者凭借信息漏洞而重复申报,而且可以为申报者提供已有课题项目的信息,避免申报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申报。

2.促进教研管理优化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教研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机构应改变以往资助管理粗放的状况,从项目标准、责任主体、预决算管理等方面强化管理效力。

其一,明确管理标准和办法。教育部门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结果性评价状况,提高对管理过程的重视,逐步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其中,应充分开展评审回避、同行评审以及匿名评审等方式,并建立完善的评审信息公开、反馈制度,减免非学术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教育部门还应提高管理制度化程度,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育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成果鉴定、结题管理等文件,强化对高中历史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立项结题、成果推广的全过程管理,促进教研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其二,明确科研责任主体。为了提高经费管理的有序性和明确性,应结合高中历史教研情况,落实“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学校作为课题项目申报的责任主体,应主动承担起领导、监督的责任,结合单位内部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事、财务、审计、监察方法,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为高中历史科研管理体系的优化奠定基础。

其三,优化教研资助的预决算管理。地方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和完善绩效预算、零基预算,提高高中历史教研资助费用的使用价值。为了提高预算的严谨性,教育部门应结合相关教研资助费用的管理办法和课题研究项目的实际需求,编制科学、具体的预算项目。学校在开展高中历史教研时应营造勤俭节约的氛围,妥善安排经费项目支出,使经费能够用到实处。此外,高中历史课题项目的负责人在课题研究方案上应明确罗列相关研究项目以及开支预算,为经费合理安排及教研管理体系的完善奠定程序基础。

3.强化科研质量考评

为了提高对高中历史科研管理的实效,教育部门及学校应积极健全预算审核制度。同时,课题负责单位还应制定内部绩效管理制度,以“高水平的教研成果、高层次的教研人才”作为教研绩效评价的导向,充分利用绩效拨款开展深入的绩效评价,鼓励创新及实绩,提高对高中历史教研项目的管理水平。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应建立管理诚信激励机制,对科学、严谨、规范使用教研经费的学校及个人进行奖励,并通过信息渠道进行公开表扬;对浪费、违规、违法的经费使用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并公布具体单位及个人名单。通过科学编制项目预算、落实绩效评价和诚信激励机制等措施,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资助体系,提高教研人员违法违纪的成本和难度,为教研经费的高效应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总之,为了保障高中历史教研落到实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不断总结教研及实训工作经验,推进科研设计分层,促进教研管理优化,并逐步强化科研质量考评,提高高中历史教研项目管理实效,保证高中历史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聂劲松.中国教研制度的形态演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58-07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科里斯特(krist)和沃克(walker)为课程政策下的定义是:“儿童在学校里通常会被要求学习某种学科,或被禁止学习什么,被鼓励去探索什么问题,回避什么,提供机会学习什么现象,避免形成什么意义。当这些要求追求一致并持续不断地被执行的时候,我们把这些清楚或不清楚的行动指南称为课程政策。”课程政策要解决的是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之间的偏差,当课程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部门的时候,这样的课程政策也就属于一般的公共政策的一部分。一般来讲,文本的或静态的课程政策包括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材以及相关的保障性或解释性的文件。

目前对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一般参照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与步骤,陈永明等人将课程政策制定的决策类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行政型,采用自上而下模式,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和修订课程,变动性较小,课程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制定的文本政策可以包括概括性的指导方针,通过政府立法而制定的正式文件,每个学生要获得的具体规定能力等,如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是草根型,采用由下而上方式,由各地教师团体或地方教育机关决定或改变课程,其变动性较大,在课程权力上,地方拥有较大的自,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美国是典型代表。第三种是示范型,既依循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之要求,即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预期目标,又能广泛采用专家、学者、教师、家长等的意见,并将课程研究成果先作为示范性的使用及修订,通过充分的实验研究,然后普遍实施,典型的国家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很多国家课程政策的制定作了很大调整,出现了第三条道路的趋势,表现在课程政策上,集权控制的行政型与追求民主及弹性的草根型纷纷作出调整,以期寻找国家课程的适度权限,宏观把握、控制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后,指导中学历史教育的文本经历了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发展的历程,这种变化与我国60年来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形势相适应。教学大纲作为我国历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对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大纲在我国5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建设虽渐趋完善,但仍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基于此,21世纪的历史课程改革才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历史教学大纲作为指令性的政策文本,其制定过程与作为指导性的课程文本――历史课程标准,有很大不同,主要采用委托制定到审批或审查再到颁行的程序,即由教育部委托专门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制定,然后交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最后由教育部颁行。其中,1956年中学历史大纲(以下简称“56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第一套历史教学大纲,其制定的过程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也是规模较大的一次中学历史课程文本研制的活动:1992年义务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92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研制时间最长、参与人员最多、质量最好的一部大纲,其研制过程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1世纪初,教育部采用了委托立项与招标立项相结合的方式来研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委托人或中标人作为负责人组建课程标准研制组,并与课程方案研制组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课程标准组同步进行课标的研制。“课程标准”初稿完成之后,交由相关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经教育部颁行,在试验区试行之后,向全国推广。世纪之交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体现出鲜明的变革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反思这一阶段历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对今后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和地方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的主要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历史教育格外重视,赋予历史课更大的责任。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国运盛衰系于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这种形势下,历史课程无疑面临着重大的改革。

新课程设计中参与设计人员的数量是我国历次课程改革史上最多的一次,近千名的设计人员形成了三个大型研制团队:课程标准研制组、课程项目组、课程工作组(如图1所示),这三个研制团队都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组织与协调下开展工作。以义务教育为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下分18个学科组,有300多位核心成员。课程项目组的部分专家同时也在课程标准研制组或工作组,项目组根据研究的问题又分为若干具体课题组,这些课题组是根据新课程研制,尤其是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而有系统地研究、突破,如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项目组、学生评价项目组、课程实施项目组、教学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以及新课程传播与社会理解项目组等。课程工作组由课程专家构成,他们除了拟定课程方案以外,还起到与各个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在课程标准设计过程中,他们被分派到各个学科组一起研讨,最后信息反馈到工作组中交流、斟酌,以把握各科课程设计的总体趋向与风格。

中学历史新课程设计人员的确定。1999年,教育部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的大型研制工作全面启动。1999年12月到2000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分别召开了八所师范大学校长会议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会。在启动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向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中央教科所、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单位,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申报、审批及管理办法》和项目概览,其中包括高中历史课程课程标准研制的项目,明确了项目申报及评审原则与要求。会议之后,教育部又以文件的形式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教委下达了有关通知,号召全国的教育科学工作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教研人员和教师申报研究项目。课题申报下达后,教育部收到各地递交的申报方案共计261件,其中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方案十多件。2000年3月16日至18日和4月18日至20日,教育部组织31位专家组成初审委员会,先后两次对各地提交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核。为了做到项目审查的公平合理,在审查过程中每一份申请表中的研究人员介绍部分不提供给审查专家,称之为匿名招标。高中历史课程设计项目初评出来的中标人是西北师范大学姬秉新。2000年5月,教育部组织专家成立复审委员会,并于16日至18日,对初审委员会提交的各个项目研制方案进行再次审议和讨论。这次讨论通过了所有项目的送审方案,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自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计项目的方案基本确定下来。

2000年5月至6月,委托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组与招标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组合并,由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和西北师范大学姬秉新担任课标组负责人,开始着手准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过程(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

2000年7月,包括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内,各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同时展开研制工作。义务教育纲领性会议是在2000年8月份召开的,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科、文科项目负责人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的初稿要2001年3月份之前完成,各个领域课程标准统一思想体系与话语特征,即采用“共同框架”洛科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五个明确的纵向线索,导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和课程评价:同时,还有一个内容维度,即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横向的线索。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各科课程标准研制组每月一次集中,每次拿出一定的进展。在这一段时间里,教育部在北京大兴七次召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核心成员,几乎是每月一次,每次大约集中一周左右,在这一周中,200多位参与新课程研制的专家首先要听取教育部的具体部署和对课程标准编写的反馈意见,然后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组内的交流研讨,编写课程标准,同时向教育部汇报进展情况。

历史课标组第一次核心成员会议召开的时间是2000年7月25日至28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第一次负责人联席会议精神,商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计划并落实前期各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员。核心组成员朱汉国、姬秉新、王斯德、陈其、马世力一致认为,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和民主的过程。研制中将采用专家专访、比较性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专题性理论研究、区域性座谈、个体与群体协作,以及合作研讨等方式。整个研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理论研究、研制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指南。

第一阶段的工作,即前期理论研究,应根据教育部的新精神,争取在2000年9月底完成。在这一阶段中,主要确定下列八个方面的问题及相关负责人:国外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现状研究(陈其负责)、国内(包括港、澳、台)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调研(陈其负责)、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与方法研究(姬秉新负责)、历史课程目标研究(马世力负责)、历史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研究(姬秉新负责)、历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王斯德负责)、历史学科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学影响的研究(朱汉国负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马世力负责)。本阶段研究成果的形式是调研报告和专题论文,字数不得少于1.5万(不包括复印资料、附录等)。

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2000年10月开始,进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2000年10月16至19日,历史课程标准组召开第三次会议,讨论明确了核心组成员的分工以及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编写完成课程标准的初稿,并提出10月30日前完成标准初稿的修订本,11月20日前各自征求初稿的意见的要求。2000年12月4至12月12日,课程标准组召开第四次会议,核心组成员汇报各自征求意见的情况,对标题问题、层次问题、衔接问题、用词问题、可操作性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完成了对各部分内容标准的修改。2001年1月3至8日,课程标准组召开第五次会议,工作的重点是精简课程内容,减少学习主题、降低目标难度,讨论课程专家组提出的批评意见,即内容陈旧、学科色彩明显、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对课程标准再做进一步的修订。2001年1月31日至2月5日,课程标准组召开第六次会议,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订。在此期间,历史课程标准初稿曾经向、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社科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多次征求了意见:课标组核心成员也多次向北京、南京、兰州等地征询意见。稍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七所大学的课程中心对各科课程标准(初稿修改稿)组织了系统内的广泛征求活动,征询意见的对象包括一线教师、教研员、教育专业工作者,共有两百多人参与了阅读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和修改意见。

2001年3月,课程标准初稿形成之后,教育部再次组织大型的社会征询活动。这次征求意见是在广东深圳、广西玉林、福建厦门、江苏苏州、辽宁大连、河北石家庄、湖北武汉、上海,以及西南、西北等十个地区进行,涉及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人士623名,还包括了67位国有大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专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了审议。2001年6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与其他各科课程标准经教育部党组成员的集体审议,获得通过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包括历史课程标准在内的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新课程进入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县级试验区进行实验。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过程6001年7月至2003年3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研制是在2001年7月启动的,由于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需要考虑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学分制管理、选修必修课程划分以及高考等问题,并且课标组成员还同时承担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任务,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经过了相对较长的历程。基于义务教育新课程研制的经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也经历了调研一基础研究一文本制作一意见征询等环节。具体设计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7月至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三次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议,组织参与新课程研制的核心成员讨论高中课程方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课程结构,高中课程的多样化、选择性,以及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高中学分制管理等。与此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组完成了相关调研和基础研究,具体有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展望、国外历史课程现状研究、国内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分析、社会对高中历史课程的需求调研、高中生历史学习的特点。在前期研究过程中,课标组核心成员初步形成了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型设想。一种设想是高中历史课程可分为两类:一是基础性课程(包括共同基础课和选修课),二是拓展性课程(包括a层面和B层面两类课型)。第二种设想是高中历史课程分成不同学习领域,即人文社会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

第二阶段,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模块。2001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教育部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第四次会议,课程工作组集中对普通高中课程框架进行了研讨,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模块”的整体设想。历史课程标准组则具体讨论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领导也先后参加了历史组的讨论。历史课标组主要围绕“是否要设共同基础的必修课”,“如何设置选修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共同基础课30个专题(中国古代史8个、中国近现代史12个、世界史10个),选修课10个专题(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科学发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文明的交往与冲突、20世纪战争与和平、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演蓟。

第三阶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的形成。2002年1月到6月教育部又先后召开了五次会议,历史课程标准组在撰写课程标准初稿的过程中,就课程标准的结构、模块的划分、专题内容的选择与表述、课时分配、标准各部分的表述分别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此期间,课程工作组以及课程工作组的有关成员多次参与历史课程标准组的讨论。2002年5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基本形成,并对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四阶段,征求意见与初稿修订。2002年7月,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教育部组织了一系列的意见征询活动。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历史课程标准组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五阶段,审议通过,颁布实施。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各科课程标准经过相关专家审议后,2002年12月22日,教育部党组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03年3月正式向社会公布,并于2004年秋季进入试验区实验。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中的

主要特点分析

课程设计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但这一实践过程是有目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主体一开始就对自己的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并且能在大脑中以观念的形式改造甚至创造外界对象,能够在大脑中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预演,从而一方面把自己的需要外化为一定的对象物,使其成为实践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界对象的认识,获得达到这一目的的知识、手段,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服务”。60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历程充分展示了实践的这种目的性,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指引,历史课程设计过程才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完善。

1.根据国情,借鉴和改造国外经验,改进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流程

“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借鉴前苏联经验,主要作为国家政策文本来研制的,政治主导的倾向比较突出,相对来说,脱离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这种情况在“92大纲”文本的研制中得到了改善,变化是第一,文本编制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的加入,使大纲文本与教学实践有了结合的主体因素:其次,大纲初稿制定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再进行修订,体现了大纲研制过程的相对开放性,进一步加强了课程文本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吸收和借鉴了欧美地区国家课程设计的先进经验,文本研制过程体现出鲜明的行政模式,并且构建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有序的设计流程,并把文本研制过程与反馈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程文本的质量,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文本研制流程。

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与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的过程,从图2(见下页)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方案与标准研制的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具体包括1.项目招标,确定研制方案与人员2.基础研究3.新课程方案即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形成;4.修改与修订5.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颁行。而且整个研制过程又于一系列的反馈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反馈系统是在“草案”公布前,反馈系统是在草案“草案”公布后,这使课程方案与标准的研制过程形成了持续开放的机制。

图2:“课程标准”设计流程图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由课程设计人员内部的讨论协商逐步发展到课程设计的内部与外部相关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的协商文化

“56大纲”的文本研制主要是历史教材编写专业人员的内部讨论与协商:“92大纲”就扩大到历史教材编写专家、高校历史学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讨论与协商,而“课程标准”则充分发挥了历史学专家、历史教育专家、课程专家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对话优势,形成了一种协商文化,在不同专业视阈的融合中推进历史课程文本的研制。课程标准研制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教育部官员、课程工作组成员、课程项目组与课程标准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坚持、协商与妥协。就历史标准研制过程而言,协商文化主要表现为课标组内部成员的协商和历史课标组、课程组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协商两种形式。

3.由中学历史课程文本的独立研制逐步发展到多学科(包括课程方案)文本研制的组合

“56大纲”和“92大纲”都是独立的研制过程,“课程标准”的研制则和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这种文本研制流程有助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文本能够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文本体系。

四、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研制过程的反思

新中国60年多年来,我们往往只重视历史课程设计的结果,而忽视历史课程设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少看到对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研究的成果,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者也缺少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

“56大纲”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套教学大纲,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从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评价,这套大纲的文本质量还是很高的。30多年以后,参加过大纲编写的苏寿桐先生对这套大纲的评价是:“不但对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以后历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者先,确定大纲文本研制的议程、规划过程和审定都是由行政部门来完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其次,研制人员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写人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历史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人教社历史室的大部分编写人员是1953年以后从全国各地调入或借调的,主要研制人员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的专家只有杨生茂和李纯武两个人。研制人员的历史学专业背景决定了“56大纲”只能构建一套历史学科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又由于世界史研究人员较少,在短时间内制定出高质量的大纲文本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世界史部分更多地借鉴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也是当时的必然选择。第三,受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既定的,所以本次大纲的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第四,主要依靠研制人员个人的作用,集体协商与研讨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五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第五,研制过程比较简单,与历史教材编写同步进行,大纲成了教材的缩略本,或者反过来说,教材是对大纲的具体化。

“92大纲”研制的过程与“56大纲”相比,行政色彩有所淡化,学术性凸显,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制流程,讨论编写意图,明确分工一草案整合,集体讨论一通过审查,进行实验一重新修订,通过审查一正式颁行。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主要特点是,第一,研制的过程比较科学,尤其是“进行实验”和“重新修订”这两个环节,使文本研制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大纲在实施中的操作性。第二,参与大纲研制的人员有较广泛的代表性,既有教材编写专家、历史学专家和历史教育教学研究专家,还有优秀的中学教师参与,这些人员集中在一起,反复交流、研讨与协商,及时吸收了历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既保证了教学大纲文本的质量,又增加了教学大纲在实施中的适切性。第三,制定过程比较平稳、从容、务实、有效、严谨。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作了重大调整,在历史课程发展史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但其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是值得反思的,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缺少课程设计理论的支撑,课程设计过程安排得不够科学。如文本研制的时间比较仓促,研制人员之间缺少充分的沟通与磨合:文本研制过程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形式,缺少教学实践的检验,缺少对课程标准文本的及时评价簿等。文本研制者的代表面不够广泛。具体来说表现如下,第一,缺少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历史学者参与,第二,文本的研制者大多是没有从事过中学历史教学的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家,第三,师范大学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较少,第四,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者占极小比例:第五,始终没有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的过程中,受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影响的课程专家在理论层面起着绝对的引领作用,他们的很多教育理念是积极的和先进的,但新课程实施十多年的事实证明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对这些理念的僵化操作破坏了历史课程的科学性。在文本研制过程中,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如历史课程设计的基础研究(包括教育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蓟、国际比较研究、学生需求研究等工作做得不够深入,致使制定出来的课程文本与教学实践、社会实际差距较大。在协商过程中,讨论的问题不能聚焦,缺少必要的学术争鸣。这么短时间要研制高质量的课程标准是不可能的。人少(尤其懂中学生学习需要的人少)、时间短、反对意见听得少是这次课程标准研制的最大不足。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本身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没有对设计程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设计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合作机制和有效的组织,等等。这些问题目前都需要在认真反思过去的设计实践和借鉴别国先进研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深入地研究,从而能开发出适合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设计的一套程序,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真正能为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发挥作用。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4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创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基研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相结合。成立以学术权威为核心的新课改、新高改研究小组,在深入领会新课改、新高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借助于已先期试点的省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年级教学;高三年级教学复习要借助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知识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历史学科高考水平。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思路是:认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题理念和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历史学科新学年的备考方案和具体复习计划。认真强化落实高三新课教学和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把强化基础知识落实,构建知识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根据2011年高考的新特点制订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备考方案。我们历史学科准备把过去的专题、综合复习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使专题和综合复习融为一体,以专题复习带动综合复习。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轮复习备考意见。认真抓好教研室组织的大型视导活动。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广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强与考试中心、兄弟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学校,为各校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和支撑。⑹重视模拟试题信息含量高的特点,尽快收集整理各地统考、调考模拟试题为后期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三、主要工作:

1、制定高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目的:认真分析新学年教学教研的新特点,明确新学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

方式: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基地学校教研组长、部分学校教师、教研员。

时间:8月下旬。

⒉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

目的:认真分析我市高中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结基础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复习的途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方式: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校际交流。

对象:全市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

时间:9月上旬。

地点:待定。

3、市历史学科教学基地调研活动

目的:明确学科基地的职责,制定学科基地的活动计划,发挥学科基地在全市教学、教研中的示范作用。

方式:听课、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校教科室领导、全体历史教师、教研员。

时间:9月中旬地点:**。

⒊第二届“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目的: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教科研水平,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摸索、探讨新的教学途径。

选题角度和范围:⑴理论探讨: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⑵目的思考:人文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⑶环境与课程:历史知识的选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堂生成、课堂文化、课堂延伸讨论有效历史教学;围绕师生角色、交互关系探求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例反思讨论有效历史教学;⑷站在学生的角度:追问有效历史教学的根本⑸有效历史教学:和谐个性与社会性的视野;公民素养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知识资源、教材内容与有效历史教学;必修课、选修课的关系与有效历史教学;活动、过程、方法与有效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有效历史教学;教师教育、教师胜任力与有效历史教学;评价机制、考试改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这一主题也可自拟题目。)方式:个人申报、评委评审。

对象:全市高中历史教师。

时间:10月上旬。

地点:。

4、城区高中基础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大比武

目的:发挥城区高中集中的地域优势,加强城区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和推动城区高中历史学科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方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

对象:以基础年级教师为主。

时间:11月上旬。

地点:

5、高中视导活动

目的:共同分析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学、教研的基本情况,针对各校历史学科实际和历史教师共同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措施。

方式:听课、座谈、召开教研会。

时间:11月。

6、高中历史“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目的:发挥学科历史学术权威的引领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高全市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5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研组建设重要性

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交流,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课堂改革与教学研究,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共同应对棘手的问题,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便是一种选择。教研组的基本任务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出发点,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本学科全体教师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这一切都让教研组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作为学校教研组之一的中学历史教研组也将面临重大的压力和挑战,由此可以看到加强中学历史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中学历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是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高中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中学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目标的实现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而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离不开历史教研组。首先是教师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行为需要教研组。通过教研组的各种活动,将新课程的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弄清我们的工作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是教师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研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需要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共同探索。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全体老师的合作,从而使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再有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需要教研组。研究教学中遇到的知识问题,研究教学中的方法问题,研究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高效的教学策略需要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探索。最后是教师的个人成长需要教研组。新教师达到合格,青年教师走向成熟,中老年教师形成个性,资深教师经验辐射都需要教研组活动作为平台。

因而历史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和这些能力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迫切呼唤教研组从活动单一、相对封闭、相对表层、缺乏吸引力、创新不足的满足型的一般化教研组建设转变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相互合作的、开放型、自我提升型、富有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研组,从而提高、帮助教师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是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在历史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也因此成为历史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实际上,历史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历史教师,在于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为没有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历史新课程的落实。

从全球来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意识和相关研究是随着教师队伍素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突显出来的。历史教师专业化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它包括教师的历史意识、历史情感、历史思维、历史教学方法等;第二,历史教师的课堂提升能力:第三,历史教师的教研能力:历史文献的研究、选取与应用的能力。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新教材的再开发的能力,乡土历史的资源整合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学历史教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必然要带有明显的时代性。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历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历史教育主要内容的历史知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更新不断完善,历史学研究这些新发展、新成就会明显地影响历史教育的内容。它会使历史教师及历史教科书原有的历史知识相对陈旧,会使信息时代的历史课堂显得缺乏活力和生动性而不能充分的吸引学生,还会使得满足于故步自封的历史教师自身素质不断下降,这势必影响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

由于历史学和教育学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发展对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师的影响,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走向。然而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历史教研组,面临的问题需要教研组中所有教师集体克服,他们之间的团队精神是最可靠和适应性较强的,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是建立在历史教研组全体历史教师共同努力的基础上的,是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不断探求的过程,是历史教师不断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是打造优质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教研组团队好比天空中飞行的大雁,他们呈V形飞行,并排跟着最前面的领导者,因为开路的大雁,能帮助两边的大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大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要多出至少15%的距离,飞行的速度是单独飞行的1.73倍。由此我们发现,如果把历史教研组建设成为优秀团队,那么历史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要比教师单打独斗时快了很多。

然而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一定差距。“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学生“一听就懂,一放就忘,一做就错”的现象,学生中学习历史“贝多芬”“背被佳”的现象,还明显存在。而改变这种现象,就是要改善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质量。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通过教研组团结历史教师,凝聚精神,研究课堂,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精心抓好历史课堂。这就需要通过教研组认真研究历史教学的若干问题,如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怎样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弄懂难点、落实知识点?怎样引导学生化难为易、加深理解?怎样把历史课本的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句话,就是围绕学生历史学习的需要,开展教研组活动,开展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用武之地,教师对教研组有了情感,课堂教学质量上去了,就是为打造优质教育作的贡献。要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在打造优质教育中有特别的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些历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的命题,必须依靠教研组的全部力量,进行学习、理解、消化,并在历史课堂得以渗透、熏陶、感染,使历史教学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所追求的优质教育就实现了。

四、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是打造学校优秀团队的需要

历史教研组是学校诸多教研组之一,它连接到每个班级的历史教学,它的教学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每个班级的综合成绩的提高。并且教研组之间有相应的感应,历史教研组如果是优秀团队,它会影响到学校优秀的教风、学风、班风,优秀教师突出的教学成绩如中考、高考、历史竞赛成绩、有特色的教研组活动都对于学校的特色打造、出名师和名教研组有直接的影响。

教研组是学校的一个组织,因此教研组也具有组织的共同特征,也就是各位教师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某一要素的变化影响着另一要素的变化,并且教研组具有其自身的目的。它是在学校领导下教师自己管理教学工作的组织,它的任务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6

【关键词】课例研究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40-01

面对高考,大家一致认为:文科生高考成败与否的关键在文综。而文综三科中历史处于最困窘无所适从的局面:高中三年一体化设计不到位,重复教学乃至低效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高三年级历史教学层次化落实起来困难重重;高三年级学生付出与收获严重失衡……面对众多的问题,很多老师也是云里雾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高考贡献率?关于这一课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几年来,通过笔者的亲身实践,越发感觉课例研究对历史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意义。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简要阐述一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内涵

“课例研究”,在日本也称为“授业研究”。在日本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课例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准。1999年,美国学者斯迪格勒和黑巴特出版了《教学的差距: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来自世界教师的精彩观点》后,促使美国人对“课例研究”的兴趣空前高涨。目前在西方及我国的一些学校也开始尝试“课例研究”形式,致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所谓“研究课”。“课例研究”不是针对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是针对某一个教学问题,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是一种重视教学质量的长期和持续提高的模式。关于课例研究,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课例即等于教学实录。其实二者虽然在体例上非常相近,但教学实录强调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教学过程,不包括反思和评价;而课例则是有所选择的,不是有闻必录,还可以有反思、评价和结论。在写作方法上,教学实录以叙述教育事实为主,不发表个人议论;课例在写作上讲究夹叙夹议,表明作者的观点或思考。

二、课例研究的的价值

课例研究作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同。那么,课例研究怎样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首先,课例研究有助于较快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近几年笔者一直担任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对历史教学面临的现状越发感觉改革迫在眉睫。自教研组开展《基于教学实录的历史课例研究》课题以来,成员组教师将高三年级遇到的问题作为首要研究对象,全力协作、集思广益,认为:高中三年一体化设计需要制定历史学科三年规划并逐一体现到各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高三年级历史教学应该严格依据各班级学生的学情梯次开展;高三学生备考应兼顾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拓展;高三教师备考应确保模拟试题的编制与高考试题题型、难度系数、考题特点完全一致,认真研究高考。

其次,课例研究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构建和完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进一步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课例研究”是一种持续反思,教师们在研究小组中,不断自我思考,大家共同讨论,识别自身的缺点,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并相互交换意见、相互理解、深入思考,使得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再次,课例研究是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大量的教改研究实验证明,在学校科研课题理念的指引下,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究竟应该怎样表达研究成果?报告教改研究的经过,像挂流水帐,缺乏理性;讨论教改的理论认识,往往又像建造空中楼阁,空虚飘渺。而典型课例谈论的事件是自己亲历亲为,有话可说。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教育事实”描述教改成果,保证了教育科研的客观性和实效性。

三、课例研究的方法

课例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既然意义如此之大,究竟应该如何开展课例研究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

首先,分晰课例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式: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确立若干研究主题;围绕研究主题确立课例内容;立足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专业研究者或同行教师再次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研讨,总结归纳;教师经过几轮教学反思和行为调整后对研究主题前后对比研究,在自悟中逐步实现从理念向行为的转变和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形成课例研究报告,再现教师通过课例研制探索研究主题的思考和理解,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教学规律与专业成长路径。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7

【摘要】在时展的今天,历史教学已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历史教师的任务也逐渐艰巨,本文通过一部分华师版和岳麓版教材的分析和掌握,对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对策;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历史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提高。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开始偏向于注重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教育的任务和定位已经开始趋向于回归其本质,也就是说新型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将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方向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得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的目的。这样在同一课程标准下,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大的前提之下,我们广大历史教师也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着手,进行了普遍的探索和创新。目前为止,被我们所了解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有八种版本,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师大版),岳麓书社(岳麓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师版),四川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等八种版本教科书(不含《历史与社会》)。以宿迁市为例,在此之前教学上一直使用的是华师版历史教科书,从2011年开始使用的是岳麓版教科书,也就是说将这两个版本的教科书进行研究与比较,不仅可以总结分析出有利于历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更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吸取新型教育体制改革的精华,提高教科书的能量,更加全面科学的选用好教学资料。截止到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对于不同版本教科书比较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大部分表现的都是对于本教科书的诠释与评价。这预示了此课题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方面来看,更具备了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将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现状调查结果以表格形式统计:

从此表可以看出,越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也就是说7年级的学生整体来看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最高。从这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总结教科书的关键。究其原因,7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联系,趣味性就是其中之一;而到了8年级,教材内容开始凝重,教学知识相对于复杂不容易把握,所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到了9年级,升学压力的繁重促使学生重新拾起历史学习的任务,但还是存在由于机械复习而产生的排斥与厌恶之情,所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及教科书的整改对于历史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注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我们应该追寻这一目标,完善教学目的与主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题研究的进行,帮助历史教师在新版教程标准的指引下,掌握好华师版教材和岳麓版教材的主要特点,并且更灵活的运用在未来的教学中,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发展目标列为首位,提高教师的科研和专业引导能力,优化教学进度的完成。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有关于专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给予学生思维上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历史知识,并不断提高他们总结、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包括课外历史读物情况,网上阅读历史故事,课内听课质量和课外作业情况等);

2、初中生在使用岳麓版教材进行专题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历史教师在使用岳麓版教材时与课标要求之间存在的困惑。

五、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可知:1、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获取历史资源的主要途径是来自书本课堂和练习题,相比而言历史读物上,更喜欢阅读小说、传记以及图文并茂的有声资料。2、课堂外大部分学生喜欢通过百家讲坛和历史电视剧来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3、部分教师会存在一些困惑,例如:“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会引起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倘若由学生来代替教师上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如何等。学生走上讲台就可以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通过观察实际授课效果,这些“小老师”都是对教学素材来剖析研究,适当的穿插一些自己找来的图片或者资料,来完成教学目的,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无实质上的改变,反观之,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都是较难把握的,更何况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虽然说新课改存在如此多的疑惑,但是简单实行这种教学尝试的老师还是比比皆是,大部分教师认为,较之传统教学,这已经是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整节课都是紧张疲劳的状态,对整体的教学效果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实教材仅仅是参考的“例子”,首先,我们要明确,教材是来辅助的,而不是“教”。其次,要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开发整理出来的资源都要把握史实,注重历史的科学性。透过这些问题,提示我们:1、需要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起到发挥教学影响因素的作用。帮助和完善学生的思想状态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掌握好了思路和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学效率。2、可以开展适当的教师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整体能力。3、仍需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使重点和难点更为突出和容易理解。

六、总结

其实可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本文旨为历史教学方法及现状提供部分参考,借此不断的研究钻研,得以完成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文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13.36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8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__2009年9月

课题组成员:李学勇、丁秀艳、韩玉霞、李文军、王文义、谢进侠

青铜峡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于2007年9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至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07、9__2007、10)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7、10__2008、1)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08、2__2008、7)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2008、7-2009、9)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校本教材《青铜峡地方史》编订成功;

2、撰写了“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总结;

3、编辑了《关于新课程环境下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论文集》;

4、撰写了《高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5、编辑了《青铜峡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反思集》。

6、撰写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2、寻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初步取得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方法。

4、获得了“课堂观察活动”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3、建立了新的学生评价方式。

此致。

敬礼!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9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认知和元认知心理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二是基于学情分析下的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其中九十年代多是基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以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并逐步发展成熟。

(一)学情分析

第一,从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马越的《初一学生心理特征及历史教学方法初探》,以初一学生的智力因素为依据,探究初一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的发展[1]。贾美华、张静的《11―12岁儿童历史学习学习心理的调查分析》,从儿童对学习历史的态度、儿童的历史认识、儿童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探究[2]。钱要武的《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与引导》,主要从教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探究。

第二,从认知和元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对历史学习的影响。如张元、骆月绢的《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对十一岁学生所具有的历史联想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历史想象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究[3]。白月桥的《知识的新观念与学生的认知过程》,首先分析了知识的具体内涵,接着着重介绍了认知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感性认知阶段和理性认知阶段[4]。赵亚夫、李建红的《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初步研究》,从学生学习历史的成就动机方向进行研究[5]。张小平的《浅析认知因素对高中历史课学习的影响及对策》,主要从认知风格、认知结构、元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刘军的《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的教学、历史课的考试方式的评价和期望,对学习历史课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6]。

第三,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分析。赵恒烈的《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赵恒烈、冯习泽的《培养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多维历史联想》,叶小兵的《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朱可的《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构成和培养》,这几篇文章都分别从历史思维是什么,历史思维的构成,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马卫东的《试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几个问题,主要介绍了历史思维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学情分析下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方面,基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多集中理论与经验的介绍。如叶小兵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王雄的《培养与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观念理解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7]。北京市“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课题组”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研究》,在研究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心理学、教学论研究成果,理论上提出了发现式、情境复现式、范例式、问题探究式、课堂讨论式、角色扮演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资料研习式、分层自主学习式、合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几种教学实验,分别是分层自主学习的教学实验、资料研习教学实验、角色扮演教学实验、合作学习教学实验、问题探究教学实验[8]。

另一方面,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发展,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理论和模式的探索逐渐丰富和成熟。2001年中学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展开,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历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机。《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并提供了历史课程活动探究课的8个案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索的历史教学模式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和一定的可行性。随之,《历史教学》和其他几家很有影响力的教学杂志大量刊载了关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性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以历史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论文有90多篇。这些文章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理论基础,分类方式,学习目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等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聂幼犁在《历史教学》上连续三期发表《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他把研究性学习分为分为两类四种方式:1.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包括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和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2.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包括“本”内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和“本”外主题式研究性学习[9]。陆安的《利用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李冬梅的《基于网络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初探》,扩展了研究性学习的领域。一些以具体课堂实例为依据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提供了实例。如聂幼犁的《从“唐朝社会生活剪影”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李茜的《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例,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教学模式包括李静的《历史课堂辩论式学习初探》,周仕德的《历史对话教学初探――从教育学视角探讨历史教学改革》,杨朝晖、卢阳的《中学历史教学与自觉表象学习策略》,冷伟的《历史学科中“自学自测自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李霞、孙传超的《讲台≠舞台――浅谈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等教学模式。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模式在理论研究方面逐步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和适用性。一般来讲,教学模式都是大学专门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授专家通过对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把这些教育理论与历史的学科特性相结合,凭借多年经验而创造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制约。真正通过一线老师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模式很少,即使总结出了教学模式并在相关核心期刊上发表,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也未必经常使用他自己创造的教学模式,更不用说别的老师借鉴他的模式了。因为不同地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于少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他们都不愿意学习,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这样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计划得很周密,结果都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新课改实施了有几年的时间,也明确要求要改变课程评价方式,但是在实际中,高考定终身的现状并没有改变,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课后习题和闭卷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学生的好坏是以分数的高低评判的。这样的教学评价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消极被动地学习,死记硬背地学习。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仍会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大量、系统的知识,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那些新的教学模式只在公开课的时候用一下,并不能实现培养目标。

三、研究展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历史教学模式发展的总趋势,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理论与历史学科将会更好地结合,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会越来越多。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弊端,我们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可以选择新的思路和方法。教授和专家拥有较丰厚的教育学和历史学专业知识,对于新教学模式的开发,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线教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能够准确地发现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教授提出新模式的初步设想,一线教师根据教学模式在学生中逐步进行阶段性实验,并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教授,这样经过多次的实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另外,在新的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不同地域的老师专家可进行定期的听课、评课交流,根据自身所在地方条件的不同提出颇具可行性的改进意见,扩大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当然,在实际中,并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会随着教师和学生水平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积极吸收各种教学模式的精华,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越.初一学生心理特征及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历史教学,1995(4).

[2]贾美华,张静.11―12岁儿童历史学习学习心理的调查分析[J].学科教育,1999(8).

[3]张元,骆月绢.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J].历史教学,1997(4).

[4]白月桥.知识的新观念与学生的认知过程[J].历史教学,1997(2).

[5]赵亚夫,李建红.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初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6]刘军.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J].历史教学,2002(12).

[7]王雄.培养与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7).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10

【英文摘要】anewerandhigherdemandforthestudyofChina''''s.economichistoryisaddressedbothbyChina,whotakestheeconomicconstructionashercentraltask,andthecontemporaryworld,whosesocialeconomyhasundergonegreattransformationsafterthenewtechnologicalrevolution.thestudyofChina''''seconomichistoryfacessomegreattransformationssuchaswideningitsfield,deepeningitscontents,renewingitsmothedandsoon.ScholarsonChina''''seconomichistoryandeconomicsshouldtrytocreateanewaspectinthestudy,enrichanddevelopmarxismbyimprovingtheirowncognitioninordertoproviderighttheoreticalprincipleandbeneficialhistoricalexperiencetochina''''smodernconstruction.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内容/方法/提高认识Chinaeconomichistory/studyfield/contents/mothed/toimprovecognition

【正文】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中最根本、最深刻、最关键,也是最迫切需要的一环,然而却是最薄弱的一环。这很有必要提醒包括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在内的学术界和有关方面的注意,并给予重视。

改革开放伊始,经济史学界立即抓住新时机,不仅很快恢复了原有的研究机构,还组织成立了中美合作企业史资料中心等新的研究机构开展工作,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组织成立全国的经济史研究会和省区经济史研究会,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招收经济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和中央高级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分别编写出版了十几部质量较高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经济通史等教材,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河北大学等高校联手合作编写九卷本的从先秦到清代的断代经济史专著,傅筑夫等老一辈中国经济史专家都有多部研究专著问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史专著也有十余种出版,东北、山西等省区编写出版本省区的经济史专著,北京、上海合作编辑出版多卷本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宁可主编了从远古到1998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史》,还有其他专题性的经济史专著数以百计、论文数以万计;尤其是国家组织联合攻关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更是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派访问学者出国研究考察、召开有外国学者参加的研讨会、翻译出版国外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论著等)。在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经济史获奖比例很高,5部二等奖中占了2部,12部三等奖中也有3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活跃和成绩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经济史研究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向中国经济史研究提出的要求是远不适应的。尤其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日趋不振,近乎于有气无力。很多高等院校的中国经济史课程被热门的经济学新学科所挤掉,连经济学研究生也不开设中国经济史课程,中国经济史专业出身的教师被迫改教其他课程;经济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也不愿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因经济史研究繁难,出成果不易,时间长,评职称极受影响),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出现危机。

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本身。当今社会经济伴随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而演变,内容愈来愈丰富,结构愈来愈复杂,给包括中国经济史在内的经济科学提出了愈来愈多的新课题。这本来是中国经济史研究新的历史机遇,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没有抓住这个大好的新机遇,却远远落后于这样的新形势。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1.研究领域不宽。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目前仍局限在传统的课题方面,无非还是历史上的所有制(包括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企业史,历史上重大经济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经济活动,历史上各种产品的产量与产值、人口、租税,历史上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生产力和技术史等等。对这些传统的中国经济史课题进行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当代中国及其发展趋势,尤其是经济建设的各种取向和目标选择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要求,绝不是这些传统课题的研究所能满足和解决得了的。它要求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以新时代的新视角开拓研究的新领域。比如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是现代社会经济的新概念,马克思《资本论》中尚未出现,但不等于古代和近代社会经济中没有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再如“三次产业结构”,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新概念,在中国经济史上“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历史发展的研究,也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课题。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应覆盖整个经济学。经济学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称,它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技术、生产力、数理、环境、国土、生物、知识、信息等等领域,并出现了技术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等相应的学科。经济史的研究也应相应地跟进。研究领域狭窄,局限在传统的领域课题中,使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受限。

2.研究内容不深。研究领域的拓展当然也是研究内容的深入。若抛开研究范围说,内容的深入显得举步维艰。中国经济史传统的研究课题之所以必要、有意义,不仅在于还有相当多的内容有待去研究,更在于已经研究的内容还须要深入,不能停留在现有认识层面上。例如洋务运动一直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却总是在其性质问题上争论不休,相互观点歧异,且又在同一层面上认识。研究不深入恐怕是主要原因。中国原始氏族经济、小农经济、奴隶制经济、地主制经济、封建经济、官府手工业、土地制度等等,与发展成资本主义经济的西欧古代经济,共性与个性各是什么?所有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中国社会经济史走势能说明什么样的规律?等等。不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就难以走出低谷。

3.研究方法不新。研究领域拓宽、研究内容深化,既需要研究方法的更新去实现,又提供或包含有新的研究方法。当年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还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1](p108)今天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作为生产组织,比当年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更发达、更复杂得多,为经济史的研究不仅提出新领域、新内容,也指出了经济史研究的新方法。不研究现代经济结构和现状,不研究当代经济的所有理论问题,即“人体解剖”,难以更好地研究、理解古代和近代的社会经济,即“猴体解剖”。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风靡于70年代美欧的“新经济史学派”,就是这样。新经济史学派不同于传统经济史学派,根本之点在于研究方法之新:一是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史,二是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并借助于现代计算工具计算机研究经济史。他们自己说他们的方法“产生于历史问题和先进统计分析的结合。在这里,经济理论是女傧相,计算机是男傧相”[2](p492)。经济史作为经济学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仅仅用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对史料搜集整理和考证分析、叙述史实、分期和定性等是不行的,必须有经济学及其各门分支学科的范畴、原理等理论分析和经济学的定量研究等各种经济学方法,才有别于政治史、军事史等,才称得上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更新当然不止这些。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哲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新成果的展示和被运用,都会给中国经济史研究提供新方法。要善于选择和运用新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使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今中国的学术界。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其丰富的内涵,这里着重指出一点,这就是列宁非常正确、很有针对性指出的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3](p336)很清楚,经济史研究在通史研究、各专业史研究、现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和规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处于根本性、基础性的地位,有着关键的意义。

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研究事业中,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课题的具体,就愈感到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他们的学说迫切需要经济史知识。为此,马克思仔细阅读了当时仅有的毛勒、摩尔根、科瓦列夫斯基等人的经济史著作,高度评价研究中世纪马尔克的毛勒著作,说“他的书是非常有意义的”[4](p258);疗养中听科瓦列夫斯基讲述俄国的村社,并对他们的著作都做了详细的摘要和评语,准备写这方面的经济史著作。遗憾的是,组织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论》写作的急切,他未能如愿以偿。后来恩格斯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5](p43)以作“稍稍补偿”[6](p1)。恩格斯到晚年更是深切地慨叹“经济史还处在襁褓之中呢!”并郑重地提出:“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重点号为引者所加)“这方面,我们需要很大的帮助,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他对当时那种“只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一切都可能变成套语)来把自己的相当贫乏的历史的知识……尽速构成体系,于是就自以为非常了不起了”的浅薄非常厌恶,对“很少有人下一番功夫去钻研经济学、经济学史、商业史、工业史、农业史和社会形态发展史的。有多少人除知道毛勒的名字之外,还对他有更多的认识呢”[6](p476)的状况感到担忧。七十高龄的恩格斯对于经济史的研究这样谆谆相告、语重心长,是非常值得细细体味的!

恩格斯在《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是这样总结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这个人的全部理论是他毕生研究英国的经济史和经济状况的结果。”[7](p37)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经济史的研究,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这里同样地可以说,没有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遵循中国社会经济自身发展的历史趋势,依据中国社会经济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和成功。系统、全面、深刻、准确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历史进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探究中国社会经济历史趋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道路、提供丰富的历史借鉴,这就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同时,通过中国经济史研究,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使之在更高层次上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以更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和快速成功。

中国经济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的、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关方面也需要同心协力,真抓实干。

1.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糊涂认识,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的。实际上二者完全一致。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长期统治人们历史观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解放,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实事求是。同现在某些人怀疑、排斥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思想指导(所谓“信仰危机”)相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风正派的非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在他们研究实践的深入中,愈来愈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就开始承认“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种一元论的历史观,无论我们是否准备把它作为对一般人类进步的一种充分解释来加以接受,我们全都必须承认它在激励学者们思想和扩展历史学与经济学的观念与概念方面已经起到了有益影响……它将在精神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记录上占有一个尊荣的地位”。1912年美国“新史学派”创始人鲁滨逊更说道:“第一个对于科学的历史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时所应该注意的。他并且对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随着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这时看来得到了证实……这次不是‘否定他对历史思想所作出的贡献’,而是‘用我们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他却完全不知道的关于过去的大量证据’去对他的历史解释‘进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中,也很少有历史学家会怀疑聪明睿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及其挑战”。“新史学派”认为马克思是他们的“先师之一”,如果“建造先贤堂”,马克思“一定会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评价足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被愈来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实事求是所反对的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教条化运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美、日学者不少,这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跃研究的外部条件,应主动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大胆地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这方面经济史研究比经济学研究要落后得多。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产权、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车”等概念和理论,早已广为使用和运用。经济史研究中仅有计量经济、区域性经济、比较经济等几项。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史研究有着“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趋势,这就更加需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3.扩大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力量。这里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对经济史的研究兴趣远不如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新经济史学家都是经济学家。蜚声史坛的新经济史学家福格尔(Robert.w.Fogel)和诺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另一新经济史学家提出经济史对经济学的价值有5个方面:“(1)更多的经济事实;(2)更好的经济事实;(3)更好的经济理论;(4)更好的经济政策;(5)更好的经济学家。”[9](p39)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说:“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而在这三门学科中只许任选一种,那么我就选择经济史”[10](p28-29)。国外经济学泰斗这些议论,都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谈。如果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者都能进入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队伍中,不仅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面貌大为改观,中国经济学也一定会步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发挥研究机构和学会团体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亟待领导重视和加强组织协调。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课题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列在经济学中,但比重极小,2000年49个经济学选题中经济史仅有1个。这样少的课题项目,能申请上的人寥寥无几,研究者们只好自拟自选课题,而且这种无政府状态也浪费人力。要振兴中国经济史研究,国家课题规划应增加列入项目。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还应组织经济学、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学和外国经济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制订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争取经费,组织和集中力量积极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9]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0]〔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中国经济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的、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关方面也需要同心协力,真抓实干。

1.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糊涂认识,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的。实际上二者完全一致。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长期统治人们历史观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解放,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实事求是。同现在某些人怀疑、排斥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思想指导(所谓“信仰危机”)相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风正派的非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在他们研究实践的深入中,愈来愈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就开始承认“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种一元论的历史观,无论我们是否准备把它作为对一般人类进步的一种充分解释来加以接受,我们全都必须承认它在激励学者们思想和扩展历史学与经济学的观念与概念方面已经起到了有益影响……它将在精神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记录上占有一个尊荣的地位”。1912年美国“新史学派”创始人鲁滨逊更说道:“第一个对于科学的历史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时所应该注意的。他并且对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随着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这时看来得到了证实……这次不是‘否定他对历史思想所作出的贡献’,而是‘用我们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他却完全不知道的关于过去的大量证据’去对他的历史解释‘进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中,也很少有历史学家会怀疑聪明睿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及其挑战”。“新史学派”认为马克思是他们的“先师之一”,如果“建造先贤堂”,马克思“一定会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评价足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被愈来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实事求是所反对的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教条化运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美、日学者不少,这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跃研究的外部条件,应主动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大胆地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这方面经济史研究比经济学研究要落后得多。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产权、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车”等概念和理论,早已广为使用和运用。经济史研究中仅有计量经济、区域性经济、比较经济等几项。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史研究有着“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趋势,这就更加需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3.扩大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力量。这里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对经济史的研究兴趣远不如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新经济史学家都是经济学家。蜚声史坛的新经济史学家福格尔(Robert.w.Fogel)和诺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另一新经济史学家提出经济史对经济学的价值有5个方面:“(1)更多的经济事实;(2)更好的经济事实;(3)更好的经济理论;(4)更好的经济政策;(5)更好的经济学家。”[9](p39)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说:“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而在这三门学科中只许任选一种,那么我就选择经济史”[10](p28-29)。国外经济学泰斗这些议论,都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谈。如果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者都能进入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队伍中,不仅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面貌大为改观,中国经济学也一定会步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发挥研究机构和学会团体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亟待领导重视和加强组织协调。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课题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列在经济学中,但比重极小,2000年49个经济学选题中经济史仅有1个。这样少的课题项目,能申请上的人寥寥无几,研究者们只好自拟自选课题,而且这种无政府状态也浪费人力。要振兴中国经济史研究,国家课题规划应增加列入项目。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还应组织经济学、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学和外国经济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制订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争取经费,组织和集中力量积极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9]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0]〔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中国经济

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的、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关方面也需要同心协力,真抓实干。

1.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糊涂认识,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的。实际上二者完全一致。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长期统治人们历史观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解放,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实事求是。同现在某些人怀疑、排斥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思想指导(所谓“信仰危机”)相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风正派的非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在他们研究实践的深入中,愈来愈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就开始承认“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种一元论的历史观,无论我们是否准备把它作为对一般人类进步的一种充分解释来加以接受,我们全都必须承认它在激励学者们思想和扩展历史学与经济学的观念与概念方面已经起到了有益影响……它将在精神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记录上占有一个尊荣的地位”。1912年美国“新史学派”创始人鲁滨逊更说道:“第一个对于科学的历史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时所应该注意的。他并且对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随着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这时看来得到了证实……这次不是‘否定他对历史思想所作出的贡献’,而是‘用我们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他却完全不知道的关于过去的大量证据’去对他的历史解释‘进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中,也很少有历史学家会怀疑聪明睿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及其挑战”。“新史学派”认为马克思是他们的“先师之一”,如果“建造先贤堂”,马克思“一定会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评价足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被愈来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实事求是所反对的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教条化运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美、日学者不少,这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跃研究的外部条件,应主动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大胆地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这方面经济史研究比经济学研究要落后得多。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产权、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车”等概念和理论,早已广为使用和运用。经济史研究中仅有计量经济、区域性经济、比较经济等几项。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史研究有着“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趋势,这就更加需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3.扩大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力量。这里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对经济史的研究兴趣远不如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新经济史学家都是经济学家。蜚声史坛的新经济史学家福格尔(Robert.w.Fogel)和诺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另一新经济史学家提出经济史对经济学的价值有5个方面:“(1)更多的经济事实;(2)更好的经济事实;(3)更好的经济理论;(4)更好的经济政策;(5)更好的经济学家。”[9](p39)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说:“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而在这三门学科中只许任选一种,那么我就选择经济史”[10](p28-29)。国外经济学泰斗这些议论,都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谈。如果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者都能进入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队伍中,不仅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面貌大为改观,中国经济学也一定会步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发挥研究机构和学会团体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亟待领导重视和加强组织协调。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课题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列在经济学中,但比重极小,2000年49个经济学选题中经济史仅有1个。这样少的课题项目,能申请上的人寥寥无几,研究者们只好自拟自选课题,而且这种无政府状态也浪费人力。要振兴中国经济史研究,国家课题规划应增加列入项目。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还应组织经济学、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学和外国经济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制订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争取经费,组织和集中力量积极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