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字词积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7:51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方法策略

初中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而字词学习是积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更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然而,在教学中,字词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字词教学面临的现状

目前,还有不少初中老师对字词学习不以为然,认识不到字词在语言中的地位与作用,觉得字词的学习只是语文中的枝节,缺乏字词的积累与掌握无伤大雅。

(一)初中阶段,字词掌握的难度增加。

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

(二)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

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准确”等套话带过。

二、学生积累字词的途径与方法

(一)从课文中积累。

学生对课文字词的掌握是词语积累最根本的途径。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语境,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和课文横线下的字词必须让学生充分掌握,然后每个学生再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对文中不熟悉、不掌握的字词提出质疑,让学生解答,既发挥了集体学习的优势,又丰富了字词的积累。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诸如造句、连词竞赛、找出字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乐趣,促使学生务必掌握每篇课文的字词,做到课课有收获,从而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二)从社会生活中积累。

社会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每周可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三)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累。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四)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字。

在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此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五)多读多写中积累。

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除了体现时代特色的多媒体信息外,作为历史文化的沉淀,大量的名著和文学作品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以阅读促进写作,同样以阅读也可以促进我们字词的积累,我们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字词的积累有机结合起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引学生在阅读时要善于作旁注,善于体会文中的字字珠玑。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经常查阅工具书,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字词积累的频率和效果,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字词,让学生的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加强成语教学,从沉淀文化中积累字词。

近几年,成语的考查越来越多,凸显了成语的重要性;另外,成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加强成语教学的力度,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成语词汇。

可以运用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新颖的方法,开展多彩的活动。比如,成语接龙游戏。成语接龙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积累,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如老师写出“常胜将军”,学生就往下接:军令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再如“接龙眼”,老师写出“一马当先”,学生就接出“一”字开头的成语:“一干二净、一筹莫展、一箭双雕”。

每堂课前五分钟的成语接龙促使学生主动课下就聚在一起锻炼,这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多看成语词典,做到有备而来,战无不胜。

词语游戏既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自觉地记忆感兴趣的语言,逐步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从而提高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为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好铺垫。

(七)运用小组学习进行积累。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借助小组学习的力量,让学生在字词学习中相互答疑析疑,也可以组织一些组内、组外对抗赛等多种形式,通过群体的学习来大量增加字词的积累,以弥补单个体学生字词面接触窄的不足,让学生更多机会地接触不同的词汇,掌握丰富的词汇,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供绵延不绝的动力。

总之,万丈高楼还须一砖一瓦之堆砌,作为语言华厦中的最小一块砖木,我们每天都要准备一块砖,每天都让自己准备得更充足些,假以时日,我们的语言华厦也终将高崇而立,根深叶茂。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2

关键词:词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07-01

新时代、新社会、新信息、新变化。但是,不变的事情还是有很多。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下足“词语积累”这一功夫,否则说话、习作等其它训练都无法进行。因为万层楼房皆地起,学习也如此,没有词语的积累就无法提出高质量的学习,就不可能快乐学习、幸福学习。

尤其在当今课程改革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训练的呼声越来越高,反映了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质量,注重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下面,笔者浅谈如何加强词语积累,让孩子们爱上我们的“国学”课程――语文。

一、感知词语,学生喜欢“刺”

一个人要喜欢什么东西,最直接的就是看到实物或实体,面对面感知就不经然间就爱上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积累词语也是如此。当然,小学生在感知词语方面,要经历初读、精读、牢记阶段,对不同的词语进行“刺”,以便牢记心中。

每一阶段,任务不同,因人而异。初读阶段,在阅读课文、欣赏美文等不同内容的时候,孩子们在感知中积累词语程度不同、喜欢词语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我。比如,写人的文章,可边读边分类摘录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词语;写景的文章,初读时可摘录文中绘景的优美词语。在精读阶段,我们要在理解中积累在深入学习课文时,我们可能通过减、添、换等方式,在比较中体会词语的不同情味。在牢记阶段,我们除了可以通过抄写、听写、据意写词等方式巩固学过的词语指点,还以通过用词造句、运用文中的重点词复述课文、运用文中的词写话等方式,在词语的运用中强化积累。

例如,我们细细品尝《四季乌江》这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大胆用词非常丰富。在初读时,我们可以边读边按作者所描写的不同景物摘录自己喜欢的词:描写春天的;描写夏天的;描写秋天的;描写冬天的。这样结合积累,既初步感知了四季的美景,又为进一步揣摩品味词语的形象感、情趣感、分寸感等打下了基础。精读的时候,我们在《四季乌江》一文中寻找比喻词中的“靓词”,最抢眼的词语,大家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如此之美?这样,我们在体会作者用词恰当、理解课文生动丰富的语言形式的同时,也积累了词语。在牢记阶段,我们要大胆创新、开放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强化对词语的理解,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繁花嫩叶、桃红柳绿、花枝招展……。通过训练,既强化了词语积累,又深化了内容理解,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二、活学活记,学生热衷“累”

日积月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方能进步。学生们一时高兴记下,可是过了几天就忘记到九霄云外了。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有义务引导学生在“记”“学”方面下功夫,不光分阶段按照目标完成积累数量,还要按照方式完成积累质量,让学生喜欢积累词语,感觉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巧妙引导,注重积累。老师要按照课前预习、造句运用、说话训练等方式进行日积月累,让学生知识面越来越广,学习越来越自信。课前预习。每篇课文都有需要识记的字音、字形、词义,对于这些词语我一般让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自己预习课文时先背过,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检查学生对于这些词语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这样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找到自己识记的漏洞。造句运用。对于一些使用频率高,学生又较陌生的词语,不仅让学生要记住它的读音、字形及意思,还要会运用,即让学生对词语进行造句。如“鹤立鸡群”。我找上中下三等分别两名共六名学生对此进行造句,直至彻底会用这个词语为止。说话训练。每周学习完新课后,我就会从学过的几篇文章中找2-5个以上意境优美,学生又容易忘记的词语无序地放在一起,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将这些词语连在一起,说一段话。

词语积累,更需课外。学习知识,主动权在学生,一切要靠学生。一是要模仿好句,做到背名篇,仿名篇。对于课内学到的一些名家名篇名段,也一定要督促学生背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背的精彩句子多了,学生在写作中很自然就会去模写名家的语言、名家的文章结构,然后运用到写作中去。二是做好个性笔记。每周五都有学生的读书课,要求读书时眼前要有笔记本,手中要有笔,桌上要有字典。不认识的字要积极查字典,遇到好词好句要记录下来。实现每月一评比,开展一次好词好句的积累大赛,比谁记得多,比谁用得巧,用得美。最后评出词语积累最多奖,最精彩句子奖,最感人句子奖等奖项,以此激励学生在平常读书中注重积累好词好句。

当然,学生的积累和习作,贵在坚持不懈、不知疲倦,而我们老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三、自然而然,学习快乐“学”

我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没有引起多数老师的重视。因为有部分老师认为,在低年级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实际上是徒劳无功,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语言文字积累更是十分欠缺。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3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59-01

1.结合多种渠道,积累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只要有了足够的砖就能砌出整面的墙,乃至整栋楼。

1.1积累课内的语言文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文本无疑是他们积累语言文字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好文本,敏锐地挖掘每篇文本的训练点,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1.2积累课外语言文字。新《课标》明确规定: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很难达到要求。故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借阅,培养学生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以积累足够的语言文字。

2.借助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1理解文本,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本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有效地利用文本,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二年级语文教学仍以字、词、句的积累为主,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语言中呢?首先,从学习生字说起,每个一类生字要求学生达到三会,即会读、会写、会用;二类生字也应做到会读、会用。教师可以在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头组词,进而用这些词中的一个或几个说句子。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既轻松地理解了生字的意义,又自如地把生字及词运用到了日常生活的语言中。联系学生生活学字、说词、造句,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教学《我选我》一课时,刚读完课文就有一个学生问:"老师,我不理解'大家都愣住了'是什么意思?""愣住"这个词光用语言来描述的效果不一定好,于是,我听完之后,做了短暂的愣住的表情,进而说:"老师没想到你读书读得这么认真,能边读边发现问题,所以我刚才非常惊讶,表现出了停滞的状态就是'愣住'了。"学生们恍然大悟,他们都可爱地愣住了。看到这情形,我紧接着问:"文中的大家为什么都愣住了呢?"孩子们的回答出乎意料的顺利:因为大家没想到王宁会选自己当劳动委员,所以都愣住了。我进一步问:"你能用'愣住'说一句话吗?"这个问题没有难倒孩子们,他们的回答非常精彩,"看到妈妈给我买的小花狗,我愣住了。妈妈不是反对我养小动物的吗?""表哥说今天不来我家了,当我打开门时,看到表哥站在门口,我愣住了。"……一切迎刃而解。其实,在孩子们说句子时,无疑是借助语言文字自然地再现了生活中令人惊讶的一幕幕。联系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来理解文本,把生活和文本有机结合,消除了文本的神秘性,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文本就是把生活文字化了而已,拉近了孩子们与文本的距离。至此,孩子们对语言完成了从理解积累运用的过程,教师也在无形中找到了文本的突破口,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内容恰如其分地创设一些语言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例如教学二年级上期"语文园地二"中的"读读记记":三横王草头黄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木土杜言午许双人徐耳东陈干钩于这部分的内容涉及每个人都有的姓氏,可谓平淡无奇,假如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读一读,再背一背,有的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无味,更谈不上兴趣了。

2.3小小练笔,促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二年级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大多还处于仿写的阶段。语言文字的积累给他们奠定了基础,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还需不断努力提升。教师应善于发现文本中的可训练语言文字运用努力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训练。

3.利用口语交际,让学生在积累中学说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4

一.七-九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

1、现阶段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指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

2、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等套话带过。

从这两种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在对字词学习的认识上,师生都极为重视语文字词的认知方面,而忽视综合

二、研究策略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作法,我认为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多读、多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2、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运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3、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作到一举两得。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字词去创造性的复述课文,这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

4、在新授课中,不可忽视已学字词的复现。字词的掌握是习得性的,是需要不断反复的。在反复重现中才能巩固并被充分掌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5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识字、写字作了较具体的要求,这为识字、写字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目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主要讲课文内容和写法,大多忽视了字语的学习与积累,不少语文老师仅仅把字词教学当做“扫除阅读障碍”时的一个“清障”性的小动作来对待;在作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表达技巧等的教学,对如何积累词汇、如何避免写错别字等重视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夯实基础最关键,字词是基础也是根本。纵观语文新课程标准,只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之规定,未见更具体的要求,如一个初中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词汇量是多少?应该掌握哪些常用字?应该掌握哪些词语?这些问题当然不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所能解决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自觉地提高认识是可以做到的。首先要保证字词教学的独立地位,给予字词教学应有的教学空间,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初中阶段,应该保证字词教学有相应的教学环节,遵循学用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好所学字词,帮助学生建立文字库和词汇库,培养学生词汇加工的能力,使他们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中迅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二、采取策略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确立相应的教学策略,未能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和词语运用的训练,即使有相关的训练,方法也较为单一,使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和积累认识不够,用力甚少,导致课内词语掌握不牢固,课外词语积累甚少。因此,语文老师要切实把握汉字词汇的特点,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由此确立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优化字词教学的方法,来改变目前字词教学不讲策略、方法单一的现状,是提高字词教学的关键。“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字词教学的一条有效策略。立足课内就是把字词教学抓实搞活。在课堂教学中,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做到一举两得,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错,关注中考字词考查动向,补充一些趣味性训练,让字词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学生与老师在字词中愉快地学习。重拾起一些传统的字词训练方法,如传统的属对训练是训练学生词语加工能力的极好方法,又如以前教学中的同义词、反义词的组对训练和词语的造句训练,再有我们应当注意创设途径和情景,养成学生运用新词妙语的意识,并设题训练,将储存在大脑中的被动词汇激活成主动词汇,变成他们笔下的或口头的词汇。

三、加强字词积累和运用,养成良好习惯

延伸课外,就是要养成学生多读书、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认为:“同一个词在三个以上不同语境中出现,容易进入阅读者的记忆系统。”广泛阅读是字词积累的不二法门,一个人没有广泛的阅读就不可能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因此,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对新词妙语的敏感性,养成他们勤查字典、词典和分类摘抄的习惯。语文伴随人的一生,汉字词汇是一个浩瀚无穷的海洋,不断丰富词汇库,与时俱进地吸纳新鲜的词语,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再具体布置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做读书笔记的摘抄量,经常检查完成情况,并要求他们逐渐养成随手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每半学期举行一次识字比赛和积累运用词汇比赛,以比赛来检查成效、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6

关键词:集中识字法;感知识字;自主识字;玩中识字;巩固识记;自觉识字

一、识字教学五步法

1.结合语境,感知识字

汉字是抽象的表意符号,语言环境是提供孩子思维记忆的一个背景、靠山,离开了语境就很难理解一个字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因此,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呈现图片及视频资料、人物对话、儿歌等语境,引导学生听范读、看图说话,有感情朗读、自练读,从而体会语境,感知字的音、形、义。

2.展开想象,自主识字

世界真奇妙!在孩子的脑海中充满了认识世界的渴望。当他们只会用眼睛去探索时,生硬的方块字也许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识字教学中把孩子心中想象的翅膀展开,将会点燃孩子眼底炽热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动脑、想象识字是有效途径。

如,“坐”结合字形想象“两个小孩‘人和人’在土堆‘土’上玩耍”。

3.游戏活动,玩中识字

将识字的难点分解在活动中,采取猜字谜找朋友,拼字游戏,编儿歌、顺口溜等活动,令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情境中轻松掌握汉字。

如,以“直”为基本字,加上偏旁部首拼出“植、值、置、殖”等。

让孩子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效果倍增。

4.识写结合,巩固识记

小学生要掌握的汉字多达2500个,其中形近而音义各异,音同而形义各异的字很多,还有些字形复杂,很难写对。因此,识字教学中必须把识字与写字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现在,有的教师把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识字和阅读等活

动,学生当堂书写时间太少,大量书写练习被挤到课后进行。这样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虽能完成字量,但可能写得不端正、不美观,甚至错误。结果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效果不佳。此举危害很大,故教师要在教学识字的同时,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好。

此外,还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训练学生抄写生字、读写词语、写话等,巩固识字效果,提高写字能力和运用能力。

5.课外阅读,自觉识字

课堂上识的字毕竟太少,要想多识字,应把重点放在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要体现学生的自学,使其在阅读中自觉进行识字,增加识字量。同时,教师进行必要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读书识字的方法。如,用“遮读法”识字(先读拼音,再音和字并读,最后遮住拼音进行纯汉字阅读),边读边写生字等。此外,还要训练学生勤翻字典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读书识字的能力,更好地在阅读中自觉识字。

二、结合识字教学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1.词句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低年级教师只注重识字教学,对词语训练兼顾不到。高年级教师则偏重文章结构的分析,而把词语教学只视为扫除障碍,训练的力度也非常不够。所以,师生理解、积累词语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因而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说话写话时词汇贫乏,语言干瘪,缺乏形象性。所以,小学阶段要强化词句训练和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词句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基础,因此,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在让一般性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基础上,着重让他们进行品词学句训练。

2.学习词语的目的性

学习词语的目的主要是消化运用,运用词语离不开积累词语。因为只要词语库存丰富,说话时才能随口而出,左右逢源。要积累众多的词语,只靠机械地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深刻理解和有意识记,才能记得快、记得牢。学习理解―识记积累―熟练运用,是我们学习运用词语的三部曲。

3.如何确定重点词

加强词语训练并非逢词都练,而是要抓住重要的词进行重点训练。要进行重点训练,必须要抓住重点词。如何确定重点词,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学生没有学过或虽然接触过,但理解不正确,容易弄错的词语;(2)能突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语;(3)运用得特别确切,富于表现力的词语;(4)多义词、近义词、成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

4.积累词语的方法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夯实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0-050

字词教学是小学生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指出:“识字、写字、学词是贯彻整个小学阶段最基本、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夯实这一语文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夯实字词教学呢?

一、关注理解,把握词语内涵

教学时,我们应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多方面、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理解、感悟,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

(一)巧用联系,精确解读词语

1.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如学习《翠鸟》一课中的“鲜艳”一词时,教师先从字理上解析“艳”字:左边是“丰”,意为丰富、丰满,右边是“色”即颜色,合起来就是颜色丰富的意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示翠鸟羽毛颜色丰富的词语――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最后,教师启发学生归纳:像翠鸟羽毛这样颜色丰富而又靓丽的,我们就叫颜色――(生:鲜艳)。联系上下文可以使学生更精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及多种含义,这也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如《从现在开始》一课中“轮流”一词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开火车”读词,然后提示学生:“像刚才这样,我们有秩序地一个接一个读,叫做‘轮流读’。”接着,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平时我们还会轮流做什么?”学生会联系到轮流扫地、轮流分早餐、轮流帮老师发作业等。与生活联系起来理解词语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达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

(二)比较品评,辨析词语的深度

在课堂实践中,通过比较辨析近义词的异同,能够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出词语运用的精妙。如“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中的“瑰丽”一词,教学时,我们可以先把“瑰丽”拆开来理解:“丽”是美丽,“瑰”字是斜玉旁,与碧玉、瑰宝有关。“瑰丽”一词就是指像碧玉一样晶莹透亮、美丽;而“美丽”则是指漂亮、好看。课文中五光十色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同碧玉般晶莹透亮。显然这里用“瑰丽”最准确。掌握了辨析法,学生就能够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了。

(三)追本溯源,感知词语的厚度

在执教《秦兵马俑》时,教师抓住“精”字,先通过字理解析:“米”形“精”声,古时候人们用舂来舂稻谷,把米和米糠分开,舂得越久,米和米糠就分离得越好,分离得好为“精”,分离得不好则为“粗”。“精”的本义指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引申指品质最美妙的事物。学生在感知了“精”字的本义后,找到课文中具体描写秦兵马俑“精美”的语句是“兵马俑的神态雕刻得很逼真,十分完美”,从而进一步理解了文义。这是从文字上直接获取的“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文本,探究文字的厚度。首先从雕刻技艺上看,8千多个兵马俑,工匠们居然能够一个个雕刻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可见工艺精湛;其次从语言表达上看,用了很多四字词语,简洁明了,非常恰当,这是语言的精练;最后从写作的角度看,文中“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语句用了写实加想象的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精美,这是写作方法上的精妙。这些都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这样的教学,以字理析词为基础,追本溯源,能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感受文字背后丰富的内涵,去触摸语言的温度,去感知词语的厚度。

二、注重积累,丰富语言积淀

语言积累的数量是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关键要素,大量的语言积累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汉语言规则。王林波老师在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时,通过“卓尔不群、锲而不舍、攀险峰、涉危涧”等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更多类似的词语。学生找出了“名山大川、奇人异事、长风为伍、云雾为伴、千辛万苦、燃松拾穗、走笔为记、不避艰险、求真求实”等词并相互分享。王老师在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积淀的同时,既教给了学生积累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迁移运用,打好写作基础

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意义的理解也好,语言的学习也罢,都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服务于生活。再看王林波老师的教学,在让学生找出文中值得积累的词语后,教学就指向了运用:“刚才我们读了那么多好词,谁能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徐霞客?”学生的回答有“卓尔不群、求真求实、不避艰险、锲而不舍……”王老师的字词教学,立足文本,创设语境,使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积累

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厚积薄发,这样应用起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看张”的境界。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的意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积累,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对低年级的阅读,也有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积累总量不少于5万字。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诞生,舆论的导向已将积累放在凸显的位置来看待。针对新课程标准要求,我认为只有读得多,记得多,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二、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的兴趣

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这样肯定会事倍功半。为什么要读要背?为什么背这些而不是背那些,只笼统地说对语文学习有好处是不行的。我们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语言文字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要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好之”、“乐之”,当然就“爱之”,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从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读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跟书交朋友,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大都爱听故事,表现欲强的特点,可以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自己讲故事。语言文字兴趣积累要逐渐升华为审美积累。审美积累才是一种恒久的有强大内驱力的语言文字积累。

三、通过摘记好词好句,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记是对读过的、背过的语言材料进一步地加深巩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做好不同形式的摘记工作,这样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教材,如“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写下面的字时应该注意什么??辨析字形,发现字的易错点。如:“礼物”的“礼”??示字旁,只打一点。“博大”的“博”??左边是“十”字,和竖心旁区别。抄一抄??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常用词语的积累。这些词语有的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的是常用书面词语,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语境中使用汉字。此题每一行后面,留有一个方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文中的词语学习。如:精美、滋润、郑重其事。

四、通过生活积累,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种多彩的语言文字积累资源,就要靠老师去慧眼识得。作为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将其各种生活体验充实到他们的脑海中,视线里,引导、启发他们的积累。如:小朋友们都爱看动画片,我们不防允许他们在晚上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看10分钟的动画片,让他们在动画片里找人物的名字。另外学生还可以把动画片里的故事记在脑子里,和小伙伴们分享,真是其乐融融,语言文字积累的兴趣马上激发起来了。电视广播媒介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而积累这些语言文字,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们都爱吃东西,玩玩具,很多商家都通过做广告的形式,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推销,很多好的广告词,其实都是诗词般精练简洁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优美语句。平时让小朋友们多关注这些语句的话,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五、通过勤思勤记,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9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读得懂、听得懂、能够说、能够写,也就是能够灵活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过程应是“理解―积累―表达”。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上,而忽略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呢?下面结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从理解入手,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字词,已经不需要浓墨重彩地去教学,我在教学中对于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我通常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将这些字写在自己的生字本上,要求写出该字的音序、音节、结构、部首,会组两个词(特殊字除外),并能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字词训练就解决了,部首、笔画易错的字则在田字格内规范认真地写上三遍。而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学生经常依赖工具书上的解释,只懂字面意思,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也就不会运用,如我在教学《匆匆》一课的“徘徊”时,学生能理解它是“来回地走”的意思,可在造句时,有的学生写到“每天我都要在家与学校之间的路上徘徊。”表面上看这句话没有问题,可“徘徊”不仅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更有心理的忐忑不安和紧张,需要深入去理解该词的含义才能造出一个正确的句子。经过指导和讲解后,学生就改为“我今天作业没写完,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找她,我担心她批评我,我在办公室门口徘徊了很久才进去。”这样才能将词语灵活运用。同时,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主动将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结合到一起,利用词语本身所包含的意思将它正确理解并运用,比如“安居乐业”这个词,我就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安就是安定;居就是居住;乐就是快乐;业就是工作,组合到一起便是安定居住(生活),快乐工作。这样造句就容易多了,用我平时的方法就是――先给字组词,组完词带进去连成一句话,意思就出来了,经过几番练习后,我发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得心应手了,遣词造句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重视积累,积少成多

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依靠日积月累,学生才能逐渐掌握。对于字词的积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贯穿的方法让学生积累,先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练习在一起进行理解,注入同音字、同义词、构词方法等方面,隔段时间布置一次收集词语的任务,每个至少写四个。例如在“初识鲁迅”的学习中,关于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就比较多,我让学生在积累后理解其含义,并且能把这些词用在写作中,在以后有关写人的作文中明显发现学生的词汇量增多了,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了。

对于诗词类知识点的教学,则多靠朗读、背诵,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去熟识一首诗,既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培养他们运用的能力。如在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中,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我通过让学生给诗词分类、归纳进行理解,如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诗,描写友情的,表达爱国感情的等等。学生在搜集后通过分类积累了许多诗词,开学初的那场暴雪,我让学生说出一句诗来,平时不善言辞的男生也能随口吟诵一首,这难道不是平时积累的效果吗?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一定会积少成多。

三、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阅读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所谓书面语言,就涉及到课文的字、词、句、段、篇。要培养能力,就离不开朗读、默读、说话、口答、笔练等一系列训练。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只抓课文的内容、情节进行“发胖式”分析、理解的现象仍严重。课堂上,一串又一串的提问和繁琐的讲解挤占了学生自疑自悟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的只不过是部分“好学生”而已。训练不踏实,一套套“花架子”,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不大。阅读教学只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层上,而对实实在在的“运用”语言文字没有落实,这应在阅读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时,利用课外阅读,强化语言文字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今,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们课外阅读量很少,导致学生知识面得不到拓展,语言文字训练自然也就无从落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强化课外阅读,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四、在练笔写作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高中语文字词积累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11—0087—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一、课堂上的积累与运用

词语教学的目的是为阅读奠定基础,为学生独立阅读排除障碍,因此,探索科学的方法提高词语教学的实效性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1.抓重点词语,分层呈现。低年级学生尚处于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即使是在小片段阅读中,也会遇到很多生字和新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文本,抓重点词,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教学《天鹅、大虾和梭鱼》时,教师可将词语“弓着腰、管不着”放在一起教学,让学生注意“着”字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读音;将“费力、使劲、拼命”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放在一起,让学生关注词义,体会它们的共同点;将“一步也动不了、未动分毫”放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借助熟悉的“一步也动不了”来轻松地理解生词“未动分毫”的意思,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

2.词义类聚,建立词汇场。语言中的词并不是孤立的,词跟词由于词义的相同、相近、相反和相对等,存在着一组组的聚合,即词义类聚。词义的类聚跟人们的逻辑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词义类聚时,自然地将“叔叔、阿姨、伯伯、舅舅”归为一类,把“老虎、狮子、狐狸、大象”又归为一类,在无意中建立和丰富了头脑中的词汇场。如《比本领》中的“垂头丧气”“得意洋洋”构成反义聚合;教学《可爱的娃娃》时,将需要掌握的词语重新排序,分成两组:“快乐、活泼、称赞、微笑”“害怕、心惊肉跳、又冷又饿、哇哇大哭”。第一组是写珍珍在没拿布娃娃之前的快乐心情,第二组是写珍珍拿了布娃娃之后的害怕心情,两组词汇分别构成类义聚合。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根据词义类聚规律,把词语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建立微型词汇场,提高教学效率。

3.紧扣文眼,反复咀嚼。每篇课文都有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文章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即文章的文眼。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和主题的凝聚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便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反三、删繁就简的目的。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要重视发掘这样的关键词,巧妙预设,创设情境,让其反复呈现,从音、形、义、用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咀嚼,在咬文嚼字中深刻领悟。如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紧紧抓住看似简单的词“捧”和“空”,贯通全篇,统领课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认读生字新词时,读准“捧”的字音,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字。然后根据“捧”这个字,感受课文内容,接着从“空”字进入文本,去感受主人公的诚实。

二、课外的积累与运用

1.生活积累丰富多彩。当今传播媒体丰富多彩,电视、广播和录音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积累词语的途径。另外,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看看动画片,用精彩的语言复述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在全班交流,起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词语积累和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