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9: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1

我县自2012年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即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现已在、镇完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1200亩,完成财政总投资1380万元,完成主要工程量为:平整土方86万方,衬砌渠道93公里,新修机耕道43.1公里,机耕桥4座,修筑田埂205公里,打机电井7眼、购置设备7台套,维修电灌站2座、更新设备4台套,并已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县领导担任组长,县农发办主任和、镇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重要方案、重大事项和重要举措等进行决策管理,协调部门之间关系,形成全县一盘棋,共同合力搞开发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项目库。年初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调查摸底,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项目库,搞好项目储备,及时组织人员到省、市跑项目、争资金。2012年争取到国家立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项目中央财政资金930万元;三是在项目实施前,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项目区村组,召开群众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项目建设尽可能满足群众意愿,并取得群众的支持;四是在项目建设上,实行分工负责制,县农发办主任负总责,两个副主任负主责,所分管的项目实行“包项目建设、包进度质量、包档案建设、包验收过关”的四包责任制。在严格质量方面,除我办工作人员和监理人员监督外,我们还邀请了村、组的老党员、老干部进行监督,确保每个标段工程都达到技术设计要求;五是注重开发项目的规模化水平。为了凸显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效益,首先,项目安排要求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其次,开发效果达到高标准农田要求,即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排灌自如、旱涝保收,便于机械耕作。

三、201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准备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我县2013年度计划沂江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开发任务为建设高标准农田10500亩,财政总投资13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平整土方89万方,衬砌渠道34公里,新建电灌站7座,维修电灌站8座,营造防护林8公里等。项目实施方案已得到上级批复,目前完成工程招投标,并与中标人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计划11月10日动工新建,争取年底前完成所有标段工程土方任务,明年2月14日全面竣工,3月份县级竣工验收,4月份确保以优良工程迎接市级检查验收。同时,着手做好2012年度项目计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项目区乡、村、组各级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乡、村、组各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高度重视并把它摆上重要议事、干事日程上来,特别是户与户、村与村之间的土地调整等一些矛盾、纠纷要积极妥善处理,同时还应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配合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工作;二是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工作。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鼎力相助、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近几年来各相关部门给予了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但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量越来越大,希望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加大配合力度,共同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做好,更大程度地造福于全县农民群众;三是加强自身建设。针对本办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我县应加大有关专业人员培训的力度;四是配齐交通车辆。针对本办交通工具偏少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批准购置工程管理车子一部,确保推进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省地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为重点,以市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自查为基础,进行复核检查,整改补充完善,全力做好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的迎检工作。

二、复核检查依据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地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三、复核检查内容

重点对度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复核检查。

具体内容:

(一)复核检查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面积变化情况,重点复核检查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情况,并对耕地净增减情况及原因作出分析说明。

(二)复核检查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有关规定,复核检查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重点复核非农业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绿色通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或其它原因减少基本农田情况;非农业建设占用包括国务院批准非农业建设占用、市级以下政府通过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际占用、未经批准占用情况;复核检查补划基本农田,包括补划的面积、区位、质量情况;复核检查基本农田日常台帐管理、信息化建设、保护标志的设立等。对基本农田净增减情况及原因作出分析说明。

(三)复核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重点复核检查我市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情况,特别是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包括规划调整的次数、批准机关、项目性质、涉及的土地面积、地类、区位。对调整原因及情况做出说明。

(四)复核检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依据土地利用年度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重点复核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包括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安排和实际使用情况,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并对超计划用地要做出说明。

(五)复核检查补充耕地计划执行情况。依据土地利用年度补充计划指标,复核检查实际补充耕地情况,包括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以及社会资金用于补充耕地的情况,并对未完成补充耕地计划的情况和原因作出说明。

(六)复核检查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依据耕地占补平衡有关规定,复核检查度完成法定占补平衡任务(城市、集镇、乡村和单独选址建设用地占补)情况,包括建设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先补后占,谁占谁补、补充耕地数量质量、项目后期管理等情况。

(七)复核检查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情况。重点复核检查现有耕地、基本农田建设情况,包括开展耕地及基本农田整理的规模及比例;耕地质量建设和监管的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八)复核检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重点复核检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实施考核、落实奖惩等情况,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建立、经费保障情况,以及在市政府与乡镇政府分解指标、签订责任书等情况。

四、组织领导

为做好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的工作,成立度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杨桂榕副市长,副组长为政府办主任胡警钟,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统计局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市国土资源局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材料组织、数据统计、接待联络等。

五、工作分工

市政府组织国土资源和农业管理等有关部门补充完善各项检查内容,准确填写,待市政府审核签章后将报国土资源局分管室审核,报省农委分管部门审核。

六、有关要求

(一)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迎检工作,配合牵头单位积极参加迎检,做好汇报准备,及时提交汇报及被检材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3

关键词:信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1县域概况

信丰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部,居赣江上游,贡水支流桃江河中游,地处东经114°34′~115°19′,北纬24°59'~25°33′,东邻安远,南界定南、龙南、全南县,西连广东省南雄市,北接大余、南康,全县东西宽76.7km,南北长63.0km。全县国土总面积2878km2,耕地面积39.77万亩,占土地面积9.21%;宜果林地面积48.04万亩,是全国有名的“脐橙”“草菇”之乡。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及京九铁路贯穿县境,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县境属赣中南中低丘陵区,地型地貌特征可概括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全县辖17个乡(镇、工业园区),村委会261个,2013年,全县总人口73.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32万人,非农人口11.07万人。主产粮食、烟、果、菇、瓜、菜、茶叶及猪、牛、家禽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94亿元;财政总收入5.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4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7元。

2近年来取得的基本成就

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之一。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我县积极争取,努力推进资金整合和统筹,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信丰县列入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第五批建设重点县,2010~2014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34亿元,基本完成了走马垅、五渡港、白兰、上迳和迳口5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和17个乡(镇)273座200~10000亩灌区的农田配套改造任务,累计改造农田灌溉面积26.73万亩,改造灌溉渠道长1171km,恢复灌溉面积6.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29万亩,达到或基本达到高标准农田面积16.11万亩。

其次,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我们积极整合农业、国土、扶贫和移民等各级部门资金0.38亿元,按照“统一标准、分类指导,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有关涉农项目和资金,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连片治理丘陵区农田面积11.9万亩,实行农业、水利和科技措施综合并举。

第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和财政资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带动项目区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工程建设,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等社会资本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后引进外资实施供港蔬菜基地2个,涉及面积1.23万亩。

3存在问题与困难

虽然近几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全县也投入不少资金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得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地推动作用。但由于资金补助标准不搞,资金仍显不足,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是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部门多,有国土局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农粮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水利局小农水等,虽同唱一台戏,但各有各的调,标准不统一,政策有差别。水利部门小农水项目投资标准较低,资金规模较少,检查多,缺少项目乡镇工作协调经费,没有土地青苗补偿费等,一些乡镇挑项目实施,水利部门要统筹较难。二是各部门都想搭舞台,大家同抢一份戏,难免有“同行是冤家”的感觉,都想找基础条件较好,干群积极性高的优先立项,都不愿啃“骨头”,攻难点,达不到整合目标。三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难协调,项目建设调田压力大,乡镇和群众参与热情度还不够。建设高标准农田,可极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排灌效率,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由于项目建设把农田布局重新洗牌,需要全面进行土地调整,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必须由乡(镇)、村二级负责,弄不好就会造成矛盾纠纷,甚至,有部分乡镇存在畏难情绪。四是地方势力对工程建设干扰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工程总造价不大,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设备要求低,而且项目建设地点在农村田头地角,工程涉及面积大,牵涉千家万户,地方势力干扰多,存在大的施工单位不愿做,小的施工企业不敢接,主要表现在招投标领域中普通存在挂靠、围标、转标、卖标等不良现象,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成本,对工程进度、形象、质量有较大影响,群众意见很大,是影响农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4发展思路分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水利不兴,农业不稳。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建设放到了能源、交通同等地位,充分说明水利建设和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切实解决水旱灾害,确保农田旱涝保收,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有极其重要作用。

下一步要按照整合资源、规模开发、科学选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归口申报、标准设计、用途不改、县级负责、部门实施、整体推进、验收考评的方法,有序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一步:编制十年规划。十年规划包括科学选点、建立项目库、制定建设规划等。一是科学选点。首先,乡(镇)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和农民积极性向县发改委提出项目申请;其次,召集涉农项目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察看,择优选出若干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点,交高标领导小组审定后分别上报备案;二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建立项目库。首先,各有关乡(镇)根据县高标建设领导小组审定的建设点,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并按有关编写大纲要求编写;第三,项目建议书经县发改委和高标办审查合格后,方可存入项目库;第四,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入库项目材料报县高标办和发改委备案;三是统筹规划。首先,按照“项目围着规划选,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由县发改委和高标办牵头,根据目标任务数和项目库高起点统筹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10年规划和年度项目规划,且根据各部门现有资金规模等因素将规划任务数分解到各部门。

第二步,年度计划申报批复。申报批复工作阶段包括分解任务、编制计划和设计、批复年度项目计划设计方案等。任务分解主要是县高标领导小组根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由高标办牵头初步确定涉农项目单位任务分解方案,汇总后上报县高标办和项目主管单位审核,再报县高标领导小组审定。编制计划和设计,首先,各涉农单位根据年度审定分解的任务,组织可研报告编制、评估和项目年度计划编制,实行归口申报,并报县高标办备案;其次,各涉农项目单位根据分解的任务,积极落实好项目和资金;第三,由各涉农项目单位聘请具备相应资质设计单位或具有设计能力的设计人员,编制所属项目的实施方案。

第三步,项目计划实施。项目实施阶段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工程实施和资金管理。首先,项目计划下达后,县高标办成立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程指挥部,调度协调各类项目施工;其次,各涉农项目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所属的高标项目,县高标办要加强督促检查,检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定期向高标领导小组汇报项目实施情况;第三,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计划和批复的设计进行施工,项目实施完后,及时组织工程结算。

资金管理一是按照部门实施的要求,所属项目坚持“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二是全面实行财政资金县级报帐制;四是项目工程实施完后要进行财务决算。

第四步,项目竣工验收与建后管护。验收管护阶段工作主要包括项目验收、工程管护、建后绩效评价。首先,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要做好竣工验收准备,各涉农项目单位初验所属项目;其次,县高标领导小组组织有关涉农项目单位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并对各涉农项目单位是否按计划完成了高标领导小组所分解的任务进行考评,并将验收考评结果报县高标办;第三,县高标办组织有关涉农项目单位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验收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报县高标领导小组。

通过以上措施和资金投入,计划至2020年,全部完成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形成较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灌溉工程的灌溉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和参数能达到规范标准和国家的有关发展目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有力保障我县“三农”发展和粮食安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香生,张仁贵等.信丰县农田灌溉规划,信丰县水利局,2009.10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4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农用地;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土地整治活动科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

国土资源部印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以及其他等五项工程。主要是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和提高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水平,达到以下五个目标: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区概况

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某省的省会城市中部,其由于特殊的地域特征也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山两坝”的隔档式地貌特征,“三山”从东向西依次为黄草山、西山、铜锣山三山,三背斜之间的长垫、湖洪两向斜形成两坝。2010年全区户籍总人口90.21万人,常住人口77.00万人,根据2010年长寿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全区土地总面积14.21万hm2。

2.2、数据来源与说明

该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长寿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长寿区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长寿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规划资料,部分数据的获取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以长寿区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照长寿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将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坡度分级归并为3类,其中,将长寿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中0~2°、>2°~6°2个坡度级别合并成i坡度级。

3、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3.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总体思路

首先,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概念和内涵的要求,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评价模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进行评价,逐级修正后得到基本农田的综合质量。质量较高者即为现状可认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进而分析剩余基本农田质量限制性,筛选规划期内土地整治可改造主要指标,分析其可改造程度,确定整治后可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

3.2、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区

长寿区高标准基本农田适宜田块主要集中在长寿湖、大洪湖西部地带。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采取以行政村为调查单元、乡镇为汇总单元的分区域差异化调查评价分区方法,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定义为a类型调查评价区(简称a类型区);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定义为B类型调查评价区(简称B类型区)。

B类型区采取按坡度级抽样调查法,根据坡度级定义3个样本分区类型,即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对耕地的坡度分级0°~6°、>6°~15°、>15°~25°定义为i坡度级、ii坡度级和iii坡度级,分别对应Bi类型调查区、Bii类型调查区、Biii类型调查区,每种类型选取4个共12个B型样本调查区,样区的选择需考虑空间分布的均匀性,a类型区质量潜力采取全面调查法,数量潜力以B类型区潜力调查结果的低水平值作为参考。

3.3、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方法

3.3.1、数量潜力调查评价方法

影响一般农用地整治潜力因素主要包括坡度、沟路渠分布格局紊乱程度、零星地类、耕作田块规模等,坡度是影响一般农田整治的主导因素,大于25°的区域不纳入潜力测算范围,并扣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和有条件建设区。

3.3.2、质量潜力调查评价方法

现在我们就针对a类型区质量潜力来进行调查评价方法,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以质量潜力为主,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以行政村为统计单元,以农用地等别、坡度级别和行政区为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单元的耕地质量等级、梯地状况、田面坡度等13种质量潜力影响因素的现状情况和理想值情况综合确定,并计算质量潜力提升度。见表1。

耕地质量潜力综合指数计算过程如下:

①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量纲影响,需对统计各项质量评价指标现实数值和标准化数值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采用归一化方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②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对同层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值。相对重要性指数一般采用萨迪教授提出的1~9标度法,数值越大越重要,1表示同等重要;5表示比较重要;9表示极端重要。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采用方根法进行各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见表2)。

③计算第i项指数现状值和潜力值。

(1)

(2)

式中,pi为第i项的只是指数值;f和g分别代表的是所涉及指标的起止序号;wi代表的是第i项指标所对应的权重;Xi代表的是i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④计算a类型区现状质量综合指数和质量潜力综合指数。

(3)

(4)

式中,Hj表示第j个评价单元的质量综合指数;wj代表该指标对应权重。质量潜力综合指数越大,说明该区域耕地质量潜力越大、耕地的质量现状越差。质量潜力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4、结果与分析

4.1、数量潜力结果

4.1.1、B类型区数量潜力调查结果

根据长寿区已实施农用地整治项目情况,确定长寿区农用地整治耕地标准系数。耕地标准系数是反映在当前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情况下,可实现的整个耕地类型区的耕地面积占耕地、农村道路、沟渠和田坎等面积的比例。

i坡度级95%置信度下的抽样平均误差是0.0167,置信区间为(87.33%,97.96%);ii坡度级95%置信度下的误差是0.0049,置信区间为(80.56%,83.71%);iii坡度级95%置信度下的误差是0.0032,置信区间为(75.53%,80.53%)。

4.1.2、a类型区数量潜力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a类型区各评价单元不同坡度新增耕地潜力有限,主要原因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需新增大量农田水利工程,且田块集中连片程度相对较高,田坎比重较小,标准净耕地系数相对较大,因此a类型区12个调查单元中各坡度级采用B类型区净耕地系数统计结果的置信区间最高值,即i、ii、iii坡度级理想净耕地系数分别为97.96%、83.71%和80.53%。

4.1.3、研究区数量潜力汇总结果

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扣除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内耕地后,按乡镇汇总3种坡度级下a类型区和B类型区可整治耕地面积,根据样区测算出同一坡度级下的高、中、低3种整治潜力(即分别按B类型区调查统计结果置信区间的最低值、平均值和最高值汇总高、中、低3种整治潜力),计算出各乡镇3种整治水平下的新增耕地值。汇总结果显示,a类型区数量潜力551.78hm2,占数量潜力总量的26.49%;B类型区数量潜力1531.32hm2,占数量潜力总量的73.51%(见表2)。

结束语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根据对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主客观依据分析,设计了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模式,其特点是:根据行政区范围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a类型区)与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B类型区),对于划定区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和结果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新盼,姜广辉,张瑞娟,赵婷婷,曲衍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3,10:241-250.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5

根据文件要求,现将XXX2020年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子项绩效管理自评如下:

一、前期工作(8分,自评8分)。

1、任务分解(2分,自评2分)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下达XXX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皖农建设〔2019〕154号),按照农田建设管理办法,在专家评审基础上,我区建立了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库,并将年度建设任务具体落实到项目,并按时上报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共6个项目,任务4万亩,计划投资611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070,自筹40万元。

2、项目审批及备份(4分,自评4分)

市局在完成了项目评审和现场审批后,下达了各个项目的设计批复;按照批复内容,我区编报了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了实施计划批复(皖农建设〔2020〕104号);我区同步在国家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系统填报备份。

3、项目储备(2分,自评2分)

根据项目规划,我区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项入库工作的通知》(裕农〔2019〕143号)文件,建立了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级项目库,项目库总规模7.05万亩,计划总投资10675万元,满足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需求。

二、建设进度与质量(35分,自评35分)。

1、建设面积及工程(20分,自评20分)

我区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万亩按计划完成,于7月初完成市级验收,通过第三方检测,各项工程建设质量达到设计标准,质量合格,效益发挥明显。2020年6个项目10月初全部进场开工,开工率100%,项目进展顺利,施工进度较快,区组织了项目督促和第三方质量跟踪检测,工程质量较好。2019和2020年,市政府组织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分别观摩了我区江家店镇龙门、分路口镇杨集和分路口镇新河项目区,其中省厅孔少林局长亲临分路口新河项目区指导工作。

2、年度任务完成比例(10分,自评10分)

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江家店镇龙门、永兴,分路口镇杨集、新沟以及徐集棠树等8个项目,于7月初完成市级验收。2020年,我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个,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任务0.35万亩)。在省厅下达计划批复后,我区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于9月中下旬完成了6个项目,总计10个标段的招标,并在9月底全部进场施工,当年立项且当年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年度任务的100%,目前,各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较快,12月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3、耕地质量提升(5分,自评5分)

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我区制定了《XXX2020年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与等级调查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在高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针对性地采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措施来加以改善和提升项目区耕地质量。通过土地平整措施改善了耕地土层厚度、和质地;通过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疏浚渠道和新修灌排渠系工程加快项目区排水,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了项目区耕地灌溉保证率。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稳步提升,根据第三方调查评价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耕地质量等级由建设前的3.22提升至3.17,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了0.05。

三、资金投入(25分,自评25分)。

1、财政资金(23分,自评23分)

我区2020年农田建设区级配套资金为2439.1万元(其中高标准农田575万元,最后一公里1864.1万元),实际到位4311.175万元,占应配套资金176.8%万元。在资金管理上,我区实行区级财政报账,国库支付中心支付,目前2019年项目审计后报账进度在92%。

2、社会资本(2分,自评2分)

2020年XXX顺河镇华顺牧草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10万元,其中华顺牧草合作社自筹资金40万元。通过项目扶持,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1000亩,支持华好奶牛养殖饲料基地建设。目前,合作社自筹资金40万元已足额汇缴到区财政账户。

四、竣工验收和上图入库(12分,自评12分)。

1、竣工验收(6分,自评6分)

根据省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规程,我区按时对2019年度8个高标项目进行了区级自验,综合验收评价合格。

2、上图入库(4分,自评4分)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要求,我区在申报项目时主动与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联系,做好项目申报前置把关,2019、2020年项目均符合上图入库条件。其次,2019和2020年项目在建设中和竣工验收后也在全国农田建设监管平台上图入库,建设面积符合要求。

3、新增耕地(2分,自评2分)

在项目规划设计中,我区做好四个结合工作创新试点,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组印发了《XXX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在建设2019年高标项目完工后,根据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以及项目镇村上报,其中江家店镇龙门、永兴,罗集乡云水和分路口镇杨集村通过填埋废弃塘坝、沟堰及老庄基还耕,新增耕地新增耕地面积34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占项目区的比例0.86%,上述项目新增耕地正在按程序办理。此外,我区在江家店龙门、永兴和罗集云水3个项目中,整合实施了自然资源部门土地复垦项目,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备案文件,目前先期批复新增耕地面积约8.7公顷。

五、建设管护和制度建设(10分,自评10分)。

1、落实管护资金(7分,自评7分)

2019年高标准项目,我区在初步设计中落实工程管护经费60.43万元。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90万元,专项用于全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2、制定管护制度(3分,自评3分)

为加强建成工程的管护,长远发挥工程效益,我区制定了农田建设管护办法,工程管护制度和长效管护机制。在项目建成后,区主管部门将完工项目工程移交项目乡镇,由项目乡镇、项目村负责管理并订立管护责任书。

六、日常工作(10分,自评10分)。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6

 

为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明确耕地保护责任,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我县对耕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强化耕地保护的意见》(鲁办发电〔2020〕133号)和《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聊政字〔202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立以县考核、镇督导、村为主体、“田长”落实的基层耕地保护体系,构建起全面保护、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新格局,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在全县建立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实现每块耕地有“田长”、耕地保护全覆盖的管理模式,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建立层层有责任、基层抓落实的保护机制,确保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严保严管。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耕地红线保护意识,将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素,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二)坚持属地管理。依照行政管辖和土地权属,压实属地责任,构建“属地管理、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村级“田长制”管理体系,切实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三)坚持奖惩分明。将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情况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村级干部绩效考核挂钩。“田长”履职情况作为耕地保护激励镇街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计入村级干部绩效考评总成绩,并对失职渎职进行约谈问责。

(四)坚持科技支撑。依托市级“田长管理平台”系统,将地块“田长”信息录入耕地保护数据库,通过日常巡查、卫片比对、定期考核等,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保护的科技支撑。

    三、“田长”设置和职责

(一)田长设置

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以自然村为耕地保护网格基本单元,由村(居)支部书记(主任)或村民代表担任田长。涉及国有农用地的,由单位法人担任田长。

(二)田长职责

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严格耕地保护措施,负责村(居)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日常监督和管护,组织开展以下具体工作:

1、宣传耕地保护政策。通过广播、微信、宣传栏等方式普及耕保政策,正确引导承包经营权人在耕地上的种植行为,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禁止闲置、荒芜耕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擅自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永久基本农田不得种植杨树、桉树、构树等林木,草坪、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植物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

2、预防耕地承包人改变耕地用途。落实村庄规划,及时掌握各地块承包人思想动态,如有动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建房等破坏耕地和以上禁止等行为的意向或行为,要及时劝阻,迅速向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报,以便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发现、制止和报告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运用“田长管理平台”移动终端等,巡查辖区内新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及时发现违法占用或者破坏永久基本农田、新增耕地改变用途等破坏耕地行为,及时制止、上报,并落实依法查处和整改措施。

4、保护提升耕地质量。负责辖区内耕地生产设施管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牌的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土地整治,督促承包经营者落实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不得撂荒等各项措施。

5、其他需要完成的耕地保护相关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护责任。全县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在“高唐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联席会议”统一领导下开展,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各镇街作为本辖区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要强化“人、财、物”保障,“田长”保护耕地的有关费用、标志牌设立、激励奖励资金等费用,由县财政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县级分成资金、耕地开垦费等资金中统筹保障,确保“田长制”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科技支撑,实现高效管理。依托市级“田长”管理平台,实现“田长制”科学化管理。通过“田长”定期上传巡田记录、及时报告发现问题,县、镇(街道)两级逐级督促整改,实现日常巡查监督管理。经自上而下下发卫片等疑似问题核查任务,“田长”现场调查后自下而上上报核查结果,精准有效完成疑似问题核查整改。通过定期汇总统计平台管理数据,与“田长”考核制度挂钩,实现科学合理考核,落实奖励惩处政策,实现对“田长”精准高效管理。

(三)严格奖惩考核,确保保护效果。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将列入各镇街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作为每年耕地保护激励镇街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各镇街要将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纳入村级绩效量化考核内容,根据各自实际制定考核办法对“田长制”落实情况赋予一定考核分值,任期内落实情况作为下一届换届选举的参考依据。对按期完成巡田任务,能够及时发现、报告并及时制止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田长,年终考核给予一定加分奖励;对未按期完成巡田任务、未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且经下发卫片、信访举报等反馈问题核实属实的,每核实违规占用1亩耕地扣减1分,并不得再列入耕地保护激励村进行奖励;对于经核实违规占用5亩以上耕地且未及时发现上报的田长,给予约谈问责。

(四)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单位要加大耕地保护“田长制”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微信、宣传栏等方式普及耕地保护政策,强化舆论引导,使“田长制”工作深入人心。要在各村设立耕地保护“田长制”标志牌,标明保护面积、范围、责任田长及举报电话,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管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抄送:县委有关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

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7

一、农建工作

农建工作继续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及早部署,及早安排,狠抓农村饮水、节水灌溉、“三区一闸”、抗旱水源等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市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万亩,新打机井眼,完成了全年任务。

杯赛工作在认真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对年的农建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经过全科人员近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共编印年度农建汇报、重点工程简介、文件汇编、杯赛简报汇编、新闻报道剪辑等汇报材料个本共套。经过全市水利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市在全省“红旗渠精神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评比中再次夺冠,实现了十二连冠。

为了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出台了某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下一步将修改完善后付诸实施。

二、节水工作

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革命性措施,是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我市节水灌溉工作自开展以来,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讲究实效,不搞一刀切,在自流灌区和站灌区主要发展渠道防渗;在纯井灌区和沙壤土质区,主要发展低压管道输水,配以地面软管加小畦灌溉模式;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大田喷灌和微灌;山丘干旱缺水地区发展集雨节灌农业。共新增和改造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年部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节水灌溉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灌区工作

今年,经过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全市灌区年引水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万亩灌溉万亩次。我市灌区在搞好农业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保证了安钢、电厂、城市生活及部分乡镇企业生产、生活用水,为某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工农业供水工作,加强水费收入,力争年底实现工业水费入库率达到,农业水费入库率达到;协助万金、幸福渠管理处灌区体制改革方案,完成漳南、红旗渠、跃进渠灌区“xx”规划,红旗渠灌区节水续建配套续建项目正式上马。

全市灌区工程现已完成工程量:土石方万立方米,砌体万立方米,砼及钢筋砼万立方米,完成投资万元,改善灌溉面积万亩。

四、抗旱工作

今年我市受旱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月份至月份,降雨(雪)偏少,全市多天平均降水量仅毫米,较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加之月中旬至今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度,干燥多风,土壤失墒严重。岗丘地区厘米以上土壤含水量在%以下平原地区厘米以上土壤含水量为%以下。第二个阶段是月份至今,我市无有效降雨,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度,土壤失墒较为严重,平原区厘米土壤含水量在以下,山丘区厘米土壤含水量在以下。

我市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经济作物万亩,受旱面积达万亩,重旱万亩。今年的干旱对我市农业和部分乡村群众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面对严重的旱情,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挖掘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设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斗争中,在抗旱高峰期,全市最多日出劳动力万人,行动机电井万眼,泵站处,机动运水车辆共浇灌地万亩,灌溉万亩次,使干旱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全年农业丰收做出了贡献。

五、农村饮水工作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重要基础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工作,在解决西部山丘区万人和东部平原苦水区万人饮水困难后,今年又把解决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列为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个方面实事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水利局组织有关县市区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水质化验,水源勘探,制定工程规划和编制实施方案等。某市海河流域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上半年)共涉及县和县个县个乡镇个村万人,规划建设供水工程处。通过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日夜奋战,截至月日,处工程全部通水运行,共埋设管网万米,安装水泵台,动力设备配套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万人,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工作目标。某市海河流域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下半年)涉及县、县和县个乡镇个村人,于月日全部通水。规划建设供水工程处成井处,铺设管网万米,动力设备配套套,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万人。除上级安排的污染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外,按照市政府年初安排,在与省安排项目进行整合后,我市今年面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排万人,涉及县、县、某县和区个乡镇个村,规划建设供水工程处,目前进展顺利。上述三批项目全部实施后,可解决饮水安全万人。

在上级政策指导下,县率先开展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截止目前,已完成改制处工程,回收资金多万元。省厅副厅长,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带领相关人员到县实地调研,对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县积累经验,认真总结,准备在县召开全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工作现场会。

此外,农水科已编制某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和某市年度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上报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为争取上级资金打下基础。某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xx”规划和某市农村饮水工程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并上报省水利厅。

六、党建工作落实情况

年农水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严格按照局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系列要求,强化教育,落实责任,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科没有出现一起违纪违规案件,圆满地完成了局党委的各项工作目标。

农水科年主要工作目标

⒈以红杯赛为动力,以节水灌溉、“三区一闸”、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抓好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⒉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旱涝保收田万亩;

⒊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部级节水灌溉示范市的通知和某市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⒋全面启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全市饮水安全万人;

⒌掌握全市旱情、旱灾、抗旱活动情况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⒍协助灌区管理单位做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

⒎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农水科年第一季度工作要点

⒈扎实搞好农建工作,认真准备省杯赛评比汇报材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8

投资3635万元的塞湖3万亩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程车辆出出进进,建筑机械机声隆隆,施工人员紧张忙碌。举目四望,一块块田畴铺展绿地毯,一条条硬化灌溉渠笔直规范,机耕路纵横相连,泵站巍然屹立,座座拱桥遥遥相望,行行树木整整齐齐。

该项目于2008年3月动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90%以上。今年3月份将全面竣工。为了把这来之不易的项目打造成全省精品工程,有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

项目来之不易。领导高度重视

龙感湖农场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围湖垦建的一家省属国有农场,1996年设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建场之初。来自五湖四海的垦荒者在这芦蒿丛生、钉螺密布、野鸭横飞的荒湖滩安营扎寨,围湖垦荒,肩挑背驮,牛耕人作,筑起了百里长堤,挖掘了千条沟渠,开垦了万顷良田。农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曾发挥过独特的历史作用。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农场农田基本建设每年给予一定投入。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受特殊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国家对农场农田基本建设投入相对减少了。尽管农场克服困难每年挤出一定资金投入农田基本建设,但由于投入十分有限,逐渐造成多数大型沟渠淤塞严重,河床抬高,排灌严重受阻。尤其是一些大型泵站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设施设备严重老化。农场领导为此揪心,分场干部心急如焚,基层群众反响强烈。

2006年底至2007年初。龙感湖相继被农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扶持农场发展的有关政策随之出台,但农垦(农场)基本农田改造项目始终未列入全省统一土地整理范畴,为此,农场领导多次专题向省政府、省国土厅以及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_2∞7年,龙感湖农场首度争取到塞湖3万亩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

各级领导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农场领导更是倍加珍惜,成立了“龙感湖农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建设指挥部”,自始至终商度关注这一重大项目。

从项目选址到实地勘测,从项目论证到方案设计,从项目建设到监督管理,农场领导都亲自参与。开工庆典。省市有关领导来了: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省国土整理中心、省农垦局、黄冈市国土局领导,亲临现场督办,施工进程中遇到清障、气候影响工程进度等实际困难,农场领导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妥善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农场党委书记彭志伟多淡指出:要举全场之力。把塞湖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打造成为全省示范工程,打造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放心工程”,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厚望,不辜负农场光辉的历史,不辜负脚下这块饱含垦荒者血汗的土地。

上下反复探讨。科学规划设计

龙感湖农场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襟江带湖,属长江中游冲积平原湖区,平均海拔13.8米,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且十分丰富。项目区所在塞湖、春港两个分场,地势高低不一,水系互不贯通,沟渠淤塞严重,泵站年久失修。

建设好一个项目,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设计。为此,项目指挥部及土地整理中心人员反复调研,从农场领导到土地整理中心工作人员都费尽了心思。

农场领导彭志伟带队。组织各分场书记、场长以及所有生产队支部书记共100余人。赴老河口市观摩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成果,听取经验介绍。

农场国土分局和土地整理中心组织设计人员赴襄樊市参观学习:到省国土厅和省土地整理中心找相关技术人员交流取经。

为使项目设计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各项单体工程量更为准确。农场国土分局和土地整理中心组织工作专班,配合承担项目规划、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工作的襄樊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技术人员,战酷暑、顶烈日,加班加点,经过近3个月鏖战;完成了一整套注重实际、尊重项目区群众意愿、便于项目操作的设计预案。

预案出台前。一多次召开项目区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农工代表参与的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之后,再度勘测现场,进行补测,组织农业、水利、林业、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充分吸收公众参与意见,并专题向指挥部汇报。上下求证,反复讨论,数易其稿,最终确定规划设计方案。

项目设计确立了“一个亮点”、“两个重点”、“三个特点”的思路。“一个亮点”:在春港分场至塞湖分场公路边中排干建设混凝土硬化排灌两用渠,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充分利用项目区降水和地表水资源。增强项目区农作物抗旱涝灾能力,使项目设施具备几十年一遇抗旱涝灾害能力。“两个重点”:以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平整为重点。规划地块多为南北向,以提高光、热、风等资源的利用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三个特点”:道路硬化与绿化;田间成方成块;具有鲜明特色的桥梁以及与沟渠路等工程相配套的闸、渡槽、涵管等建筑物。科学布局道路和道路防护林体系,营造良好生态小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耕地质量,为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塞湖项目科学又切合实际的规划设计,是丰富项目区土地整理内涵的抓手,整合项目区资金的平台。组织好实施项目的依据。

多方协作配合,坚持建管并举

塞湖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是大合唱。是协奏曲。

担任指挥的是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指挥部。

领唱的是龙感湖国土分局土地整理中心。

合唱的是项目所在分场、生产队、基层干部群众以及电力、电信、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

画外音是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电力部门主动服务,拉线送电,迁移电杆,从不计报酬。水利部门积极配合,提出设计和施工意见。帮助购置行车等先进设备。分场、生产队协力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切实做好清障等工作。

为唱好“塞湖大地飞歌”,一整套方案、举措纷纷出台。

出台了统揽工程全局的两个《办法》:一是《龙感湖农场塞湖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管理办法》,二是《龙感湖农场关于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制定并推行切实司行、便于操作的“八项”制度:项目法人制度、项目公告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制度、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资金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农场国土分局土地整理中心是项目的承担者,主要抓施工和监理两支队伍。监理机构按监理要求管理施工队伍。项目所在分场专门成立指挥部。安排专职干部和相关人员协助

管理施工队伍抓质量。

日常施工中,重点加强了“三个管理”: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坚持实行例会制。每月定期召开例会,不定期召开现场督办会。总结前段工作,交流施工经验,汇报施工进度,研究施工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坚持推行典型引路。塞湖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涉及9个标段,每个标段做每一项单体工程,都要先做一个样板或模型。通过开现场会观摩评比,然后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经常性开展标段之间观摩学习和劳动竞赛活动,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发挥施工标兵示范带动作用。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对于设计与现状不符合之处,采取格局总体不变、局部灵活微调的办法,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方案的权威性。坚持按程序施工。规范工作程序,上一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每一单体工程不漏项,不减步骤,不偷工减料,确保沟渠平整坚固、排灌通畅,平整地块规整、整齐划一,道路工程平坦笔直、路肩一致。

切实加强工程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三专管理”制。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实行一支笔审批。严格执行“三不”制。、项目建设单位各项报账资料不全的不予拨款,项目建设随意降低质量标准的不予拨款,专管人员不到场审核或审核不能通过的不拨款。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支出会签制。首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用款计划。由监理机构签署意见,报土地整理中心审核,经国土分局负责人审批,报农场财政局核查经指挥长签批后付款。

切实加强工程检查管理。指挥部组建质量检查小组。对土地整理、道路工程、灌排渠道、桥涵闸等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监理代表对在验收中发现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或未按施工图纸施工的单体工程下达整改通知。责令施工单位返工直至合格。检查过程中现场测量记载单体工程的尺寸。同时详细备注工程编号、桩号等事项。从原始记载到汇总数据做到真实详尽、一清二楚。

协调配合,建管并举,保证了项目工程顺利进行,奏响了一曲和谐的土地整理之歌。

成效显著,前景美好

工程即将完工,效果已经显现,项目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个项。届工程平整土地265公顷,动用土方81万方。修建改造提水泵站28座。清淤堵农沟75kin,清淤土方26.8万方。修建引水闸、节制闸21座,渡槽34座,机耕桥32座,生产桥7座。埋设涵管138处。项目区田间道路总长78.6km。营造防护林带7.12万株。

与公路并行绵延10余公里的大型硬化排灌渠,成为点缀龙感湖大地串串明亮的珍珠。项目区纵横相连70余公里的抗旱硬化灌沟。为这块希望的田野添光增彩。昔日的田间泥路,全部改造成平整笔直的碎石路;昔日农工过沟用脚跳,机械进田临时铺便道,现在机耕桥、生产桥四通八达;今天项目区电排站排水量每秒增加了4个流量。日降100公厘雨,过去需要34小时才能排出。现在仅需一天时间。

建成后的项目区田成方、秫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水畅通、阜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项目区的基本农田得到更好保护。耕地质量和数量得到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项目区办事处党委书记告诉我们,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计划将8000亩旱地改种优质水稻,1100亩土地调种大栅礼品西瓜,500亩土地调种蔬菜等作物。进一步拓展农工增收渠道。

项目工程建设中集并了规模小、人口少的散户居民点,拆迁了非法建筑物和障碍物,硬化了通队路面。修建了洗衣台,生产队队容队貌大为改观。

项目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告诉我们,为了让已建工程长期发挥作用,一个业务上由土地整理中心指导。项目所在分场为第一责任人。生产队参与管护的长效机制正在制订之中。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9

一、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一项法定的重要制度。在全县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县情调查,是关系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一项公益性基础调查。其目的是全面查实、查清全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调查目标

第二次土地调查目标是全面查清全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化的社会化服务,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按照国发[20*]38号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全县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现状;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全县建制镇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开展基本农田现状调查,查清全县基本农田状况;建设和完善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具体任务如下:

1、农村土地调查

农村土地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以外的土地进行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点。按照调查内容,农村土地调查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两部分。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1:1万比例尺为主,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城镇以外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

—3—

面积、分布、利用状况等,查清全县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2)农村土地权属调查。主要是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公路、铁路、河流以及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使用的土地)、水利设施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状况。充分利用土地调查成果,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

2、城镇土地调查

城镇土地调查是对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开展大比例尺调查。我县城镇土地调查采用比例尺为1:500,依据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查清全县建制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查实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位置、面积、界址、权属、用途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其他建制镇、村庄的地籍调查有计划逐步开展。

3、基本农田调查

依据泰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地块,统计汇总出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状况,并登记发证,造册。

4、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

(1)建立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数据库建

设,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和基本农田等数据进行管理,满足县级日常土地利用、土地变更等业务需要。满足县级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基础数据的基本要求,并提供县级土地数据到地块的查询检索、统计汇总、分析输出、及时调用和定期备案等功能。

(2)建立县级地籍信息系统

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对乡(镇)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录入编辑、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以满足日常业务及管理的需求。

5.成果汇总

(1)数据汇总

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汇总本辖区内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本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数据,形成县级行政辖区内的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并参加市级数据汇总。

(2)图件编制

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全县土地调查图形数据进行整理缩编,编制出县级系列土地利用图件、图集和各种专题图件(集)等,并参加市级成果汇总。

(3)成果分析

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开展土地利用现状

—5—

分析。对耕地、基本农田等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程度,预测变化趋势,为土地开发潜力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建议。根据土地调查及分析结果,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专题报告和有关专著。

为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继续进行每年一次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组织各乡(镇、场)对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及时汇总调查成果;建立及时监测机制,运用航空(天)遥感等高技术手段,定期对重点地区、重点地类进行变化监测。并积极做好成果的维护和应用工作。制定土地调查,统计,登记相关制度,逐步建立稳定的土地调查队伍和经费保障机制,以进一步完善我县统一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

三、调查的进度要求

按照国务院要求和省、市部署,从20*年7月开始,全面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进度安排如下:

1、20*年7月完成县、乡(镇)两级调查组织机构的组建,开展舆论宣传和技术人员培训,完成调查方案或细则的编制上报。启动农村土地调查工作。

2、20*年*月启动县城所在地澄江镇的城镇土地调查。20*年1月启动河西片碧溪、桥头、禾市、螺溪、苏溪、马市、沿溪七个建制镇城镇土地调查。20*年7月启动河东片塘洲、冠朝、沙村、老营盘、小龙、灌溪、苑前、万合八个建制镇城镇土地调查。

3、20*年8月至12月,完成全县的农村土地调查工作。全面查清全县每一块土地的位置、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全面查清全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确权率达到90%以上;在农村土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完成基本农田的上图、登记、造册,查清全县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4、2009年1月至8月,全面完成全县16个建制镇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县城建制镇外的乡、村庄内的土地调查工作按计划逐步开展。

5、2009年*月前,在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汇总统计调查,查清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工业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完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实现全县土地调查信息共享。建成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将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土地征收、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审批等涉及的基础数据和图件将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数据为准。

6、以2009年*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县统一变更、汇总各乡(镇、场)调查成果,形成上报市的土地调查基本数据。

20*年以后,按国家的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土地变更调查,以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四、调查的组织实施

(一)统一领导,统筹安排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省、市、县政府已成立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各乡(镇、场)要成立调查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负责抓好本行政区的调查工作。调查方案和细则经省土地调查办批准后实施。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将作为核定各地实际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和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对未完成调查任务的乡(镇),将暂停土地征收、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审批等工作。土地调查完成后,未经依法办理登记的土地,不得流转。

各级政府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本次调查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资源、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本次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县土地调查办负责对乡(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调查队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的培训。

(二)统一标准,整合资源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及省制定土地调查技术细则,

集中统一制作和提供调查工作底图,统一调查的程序、方法、成果、精度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和调查成果,合理利用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确保调查工作按时完成。

省土地调查办集中统一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统一调查底图,统一调查要求,统一调查方法。各乡(镇)在坚持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一步充实、改善土地调查工作的软硬件环境。充分应用成熟、实用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本次调查的科技含量。

(三)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按照“国家整体控制、地方细化调查、各级优势互补、分级负责实施”的组织模式,县、乡(镇、场)各级分工承担土地调查任务。各级政府要周密组织、细化调查,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圆满完成调查任务。

(四)全面调查,分步实施

各乡(镇、场)土地调查工作应在国家、省、市、县政府的统一进度要求下,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分步实施城镇(村庄)内部地籍调查,确保国家急需的数据按时完成。

(五)加大支持,保障经费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要根据土地调查任务和工作进展编制详细的经费预算,核定调查经费,并列入相应的年度财政预算,财政部门确保土地调查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保

证土地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市、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以国家和地方承担的土地调查工作量为依据,由中央、省、市、县(市、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近期县财安排必要的前期工作经费,保证工作需要。

(六)加强监管,确保质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报篇10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探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1999年以来民和县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一、目前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二、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www.133229.com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民和县近几年结合实际情况,正在认真编制《民和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此,要求地方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镇)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4.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以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三、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民和县乐平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